奇人奇事 乡里古事 - xtrb.cn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冯 唐为 人 正 直无 私 , 敢于 进 谏 ,不 徇 私情,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也没有得到升迁,还只是个郎官。

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获奖栏目

2019年7月20日 星期六 责任编辑/孙 腾 校对/刘向国 E-mail:zhoumo3129979@126.com

周 末

baiq

uan

weeken

d

传奇

3

邢台金泉山生态旅游区位于邢台县西黄村镇东川口村,距邢台市 18 公里,境内邢和公路、邢左公路、抗大路旅游专线和邢汾高速、太行山高速纵横交错贯通,交通十分便利,占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金泉山系太行山脉喀斯特地貌,北依闻名遐迩的川口湖,这里山势壮观,峡谷奇妙,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地形地貌独具特色,自然风光秀美迷人。特别值得赞美的是,在金泉山上有一天然水潭格外奇特,当地人美其名曰金泉。金泉名副其实,形状维妙维肖酷似古代钱币金元宝,不规则面积约有 160 平方丈。据当地古稀老人介绍,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金泉水潭,自古至今泉水汤汤,清澈见底。水中蒲草青青,芙蓉亭亭玉立,宛如一位蒙着面纱的绝世佳人藏在童山稀有人知。更为奇特的是,不管遇到多旱的年月,金泉水潭始终是不涸不溢,日夜涌流,自成一道幽雅奇观。有关金泉的来历传说,源自一个美丽动听的民间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时的东川口村只有几户人家在此居住。那时的金泉山被叫做水垴,因山垴石崖下有一小水坑,坑内泉水旱年不涸,涝年不溢,常年清澈,尤其是一到冬天,小水坑腾腾直冒热气,坑边水草青青独成奇观。

这年夏末,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逃荒来到东川口村。善良好客的东川口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的端来热腾腾的杂粮馒头,有的送来香喷喷的小米粥,有的拿来浆洗干净的衣裳,热心收留他们暂时住下。

这对年轻的夫妇,男的叫金蛋,女的叫金花,他们的宝贝儿子名叫金泉。金蛋的父母虽是七里河畔贫穷的庄稼人,但他们善良勤劳。在金蛋牙牙学语开口叫妈时,他的父亲起早赶集,在土地庙前抱回了一个被人放在那里的女婴。他们给女婴取名叫金花,和金蛋兄妹相称,同吃一锅饭慢慢长大成人。

在他们长到12岁时,父亲因劳累过度不幸病亡。他们的母亲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把他们拉扯到十七岁,在撮合这对兄妹入了洞房,了却了一桩心事后,积劳成疾的母亲竟也驾鹤西去。

金蛋夫妇求亲告友借钱为娘办理了后事。不幸又遭遇连年大旱,地里庄稼颗粒无收,他们一家无奈只好背井离乡,逃难走进太行大山。

在东川口人的热情协助下,金蛋夫妇在水垴附近避风向阳处搭建了三间窝棚定居下来。

金蛋夫妇天生善良,乐于助人。金蛋帮助乡邻春耕秋收从不惜力,赢得人们交口赞誉。金花贤惠勤劳,领着儿子在窝棚周围种了丝瓜梅豆,并精心喂养了八只母鸡和两只山羊,为艰辛的生活平添了几分幸福和乐趣。

金蛋夫妇不辞劳苦背土垫地,经过一年努力,终于垫成了一块属于自己的水浇地。这年春天,金蛋手持铁撬钢锨,乐呵呵地前来开凿石崖下的水坑引水浇地。一锨下去,只听“嚓”的一声响,好像是碰到了一块平整的石板。金蛋赶紧清理泥土碎石,发现下面果真是一块圆圆的红石板。金蛋掀开石板,意外地获得了一罐令人眼亮的金元宝,金蛋赶紧把金罐捧回家,和妻子高兴地分享惊喜和幸福。

兴奋之余,金蛋认真地说:“这罐金元宝是在水垴挖的,水垴是乡邻们伙着的水垴,这金元宝自然也是乡邻伙着的宝贝,咱们应该一家一锭分给乡邻。”

善良的妻子金花通情达理,拍手称赞金蛋的明智决定。

东川口小村共有六户人家,一家分得一锭硕大的金元宝。金蛋自留了两块,一块准备筹建新房用,一块留做儿子金泉的请师上学费用。

乡邻们进城兑换金元宝,家家盖起了新房,过上了开心的日子。同时,大家齐心协力为金蛋一家也盖起了一座漂亮舒适的农家小院。

搬进新家,金蛋夫妇十分开心。金蛋思忖,为回报乡邻的厚爱,应该看长远一点,为乡邻们挖一个可饮用可浇灌的蓄水池,彻底解决大旱之年的后顾之忧。于是,他从山外购来凿石工具,招呼乡邻一道,忙碌了一冬一春,终于把水垴的小水坑开凿成一个元宝形状的蓄水池。

这蓄水池足有两亩多大,池内泉水涌流,水草碧绿,成为乡邻们的日常饮水和灌溉田园的珍贵水源。

光阴似箭,开心的日子一晃过去了十几年。金蛋夫妇的鬓发渐渐变白,他们的儿子金泉却长大成人学业有成,进京赶考金榜题名后,又被皇帝招为乘龙快婿,不久便把金蛋夫妇接到皇城居住。

从此,当地人民便把金蛋开凿出的蓄水池叫作金泉,水垴小山顺口称为金泉山,世代流传一直叫到今天。

金泉山的美丽传说

沈五群

有乘龙之才的冯唐孙 腾/文 韩秀强/图

“冯唐易老”这个典故出自于《史记·冯唐列传》。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一篇

文辞极为华美的骈体文,四六并用,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韵律,其中就有这两句“冯唐易老、李广难

封”。这两句诗,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诗人“人生无常、怀才不遇”的忧虑。如果加上前两句就更好理

解“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北宋初年的宰相吕蒙正这样评价冯唐:“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奇人奇事 乡里古事

左传外 有国语 合群经数十五

【解释】 左丘明著作除了《左传》外,还有《国语》,称为《春秋外传》。十三经之外再加《左传》和《国语》便是十五经。

〖启示〗《国语》记录周末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言论,以每个国家来记述,而《左传》是按年编排,侧重记事。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解释】 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启示〗 学习和掌握各门类的知识都要牢记一条原则,学习历史更是如此,这就是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络。对于重点历史事件要记住它的起因和结局,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学问。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解释】 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启示〗 五子当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子和庄子,他们博学广闻,像老子,就连孔子都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庄子则经常用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是非常有趣的。

(二十一)

三字经注解丁一

冯 唐 , 西 汉 时 赵 国 中 丘(今邢台内丘冯唐村) 人,后跟随 祖 父 和 父 亲 徙 居 西 汉 代 郡(今张家口蔚县),汉朝建立后,又迁到安陵。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史记》《汉

书》有传。冯唐为人正直无私,敢于

进谏,不徇私情,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也没有得到升迁,还只是个郎官。所谓的郎官,就是汉代最初级的官吏。职责

是保卫皇宫和干一些杂活之类的,拿到现在来说就是领导身边的秘书和安保之类的工作。

按说干郎官这种工作的都是年轻人,刚刚进入社会、进入官场,需要打磨打磨,锻炼几年就换个地方升官了。按说从基层开

始做,这一点没有错。但放在冯唐身上,问题就来了,他做郎官的时间已经太长了,年纪真的不小了。在一群小年轻当中,一个行将朽木的老人家,在做年轻人该做的事情,外人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白首郎官

一次汉文帝乘车经过冯唐任职的官署时看到冯唐这么大岁 数 还 在 做 郎 官 , 感 觉 很 奇怪,就问冯唐说:老人家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在做郎官?家在哪里?冯唐一一回答,并说自己从中丘徙居代郡。

汉文帝曾经做过代王,就说:“我在代郡时,我的尚食监高祛多次和我谈到赵将李齐的才能,讲述了他在巨鹿城下作战 的 情 形 。 现 在 我 每 次 吃 饭时,心里总会想起巨鹿之战时的 李 齐 。 老 人 家 知 道 这 个 人吗?”

冯唐回答说:“李齐尚且比不上廉颇、李牧的指挥才能。”汉 文 帝 说 :“ 凭 什 么 这 样 说呢?”冯唐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担任过官帅将 (百人之长),和李牧并肩作战过,和李

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亲从前做过前代王赵嘉的丞相,和赵将李齐也过从甚密,父亲和祖父相互印证一下,就能知道他们的才能深浅了。”

汉文帝听完冯唐的话很高兴,拍着大腿说:“我怎么就得不到 廉 颇 、 李 牧 这 样 的 将 领呢?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大汉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想必也不会好好任用他们的。”汉文帝很不高 兴 , 回 到 宫 里 , 越 想 越 窝火,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

“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是鄙陋之人,说话 太 直 接 了 , 不 懂 得 忌 讳 回避,请陛下原谅。”汉文帝没理他就走了。

文帝问答

过了没多久,匈奴大举进犯汉朝,杀死北地都尉孙卬。汉文帝为此很是忧虑,他又一次找到冯唐并询问他:“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

冯唐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君王派遣将军时,跪下来推着车毂说,国门以内的事我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所有军队中因功封爵奖赏的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归来再奏报朝廷。这不是虚夸之言呀。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善于骑射的士兵一万三千人,能够建树功勋的士兵十万人,因此能够在北面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消灭澹林,在西面抑制强秦,在南面支援韩、魏。这时,赵国几乎成为天下的霸主。后来恰逢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卖唱的女子。他一即位,就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

因此军溃兵败,被秦人俘虏消灭。如今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边关要塞。匈奴曾经入侵一次,魏尚率领军队出击,杀死很多敌军。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从村野来参军,哪里知道‘尺籍’‘伍符’这些法令律例呢?他们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战,杀敌捕俘,到幕府报功,只要有一句话不合实际情况,法官就用法律制裁他们。应得的奖赏不能兑现,而法官却依法必究。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我很愚蠢,说话触犯了陛下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

冯唐论将

汉文帝听了冯唐的话很受启发,并且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即命冯唐拿着皇帝的节符,前去赦免魏尚的罪,重新让他担任云中郡郡守,而任命冯唐作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

魏尚重新为官后,对好友的相助以及汉文帝的恩赐感激不尽,他继续驻守在云中郡,保护着大汉王朝的边境,呵护着一方百姓,成为匈奴人眼中的魔鬼,大汉百姓心中的慈父。

魏尚虽然没有如霍去病卫青一样大败匈奴,使匈奴一路北迁,但他的功劳却是任何人都无法磨灭的。后人更是将其跟汉景帝时期的郅都并称,说出了这样一番话:“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乡沙幕。”

汉 文 帝 后 元 七 年 (前 163年),汉景帝即位,汉景帝让冯唐去做楚国的丞相,由于冯唐性格

耿直,不久又被罢官。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匈奴又来侵犯边疆,汉武帝又广征贤良,有人推举冯唐,可是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来任职。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做了郎官。后来,人们就用冯唐易老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

冯唐死后葬于现邢台柏乡县城北三十里铺与赵州交界处,清柏乡县知县许梦兰为冯唐立碑一通,现此碑已移到三十里铺村。冯唐墓在内丘县冯唐村还有一座。该墓地被铲平,未发现墓室和任何遗物,两处冯唐墓,何处为真,有待于发掘考证。

清代八大诗家之一的宋琬就曾赋诗一首纪念冯唐。

冯公昔未遇,执戟叹淹留。一荐云中守,能宽汉主忧。古碑荒藓合,高柳暮鸦秋。自笑为郎拙,萧萧欲白头。

举荐魏尚

冯唐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君王派遣将军时,跪下来推着车毂说,国门以内的事我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所有军队中因功封爵奖赏的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归来再奏报朝廷。这不是虚夸之言呀。”

魏尚重新为官后,对好友的相助以及汉文帝的恩赐感激不尽,他继续驻守在云中郡,保护着大汉王朝的边境,呵护着一方百姓,成为匈奴人眼中的魔鬼,大汉百姓心中的慈父。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