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8月16 日 星期三 腾飞的南谯 南谯风采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南谯新闻72017年 8月 16日 星期三

乡 镇 广角

南谯风采

图 说 南 谯

南谯区委书记姚志近日向前来调研的市文研会老领导介绍了南谯区24年的巨变,介绍了新形势下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再创新辉煌,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举措,引起了中央媒体的特别关注。24年硕果累累,24年展翅腾飞的南谯已从建区之初的农业大区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农业强区、工业强区,并从一个环绕老滁城的郊区一步跨入新滁城的主城区、核心区。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3亿元,是建区时的22.1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8亿元,是建区时的69倍;财政收入17.7亿元,是建区时的221.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3亿元,是建区时的766.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亿元,是建区时的23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0187元,是建区时的2.76倍。产业结构由建区时的60.8:22.3:16.9调整为18.4:53.6:28。

快步前行

1993年1月,成立省辖地级滁州市,南谯成为滁州市两个辖区之一。全区现辖8个镇、1个社区管理服务中心、1个省级工业开发区,区域总面积为1187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

从有乡无城到有乡有城。南谯建区时,区委区政府一直沿用位于琅琊区东大街的县级滁州市20世纪 50 年代所建办公用房,所辖区域范围基本为农村。随着“大滁城”建设城市南移并经2010年7月区划调整,南谯已经成为滁州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滁州的政治中心。2009年,在乌衣镇启动南谯新城建设,打造滁宁之间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和“绿色生态之城、宜居宜业之地、和谐时尚之都”,形成政务新区、乌衣老城区、乌衣工业园区、碧桂园区、黄圩湿地生态区、高教科创城区的“一城六区”空间格局。

从有农无工到有农有工。建区之初,全区企业不到10家,经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机械制造、家电配套、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非金属矿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规模工业企业136家,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产值50亿元。全区工业化率上升到48.8%。围绕“八个一”(一朵花、一片叶、一篮菜、一株草、一棵苗、一朵菇、一棵树、一只莓)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精心打造“西部山区百里特色产业带”。基本形成圩区10万亩优质粮油、4万亩名优水产、8万亩苗木基地,山区3万亩茶叶、4万亩花生、4万亩草坪、1万亩滁菊以及近郊5万亩瓜菜生产基地。

从有市无场到有市有场。依托城南新区、南谯新城、高铁站南片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融资租赁、休闲旅游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城南4S片区等一批专业市场日趋成熟;引入阿里巴巴村淘、北京恩源等“互联网+”项目;菊花博览园、金甲溪漂流等生态旅游业成为假日旅游新亮点。

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南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五年。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工业方面。推动机械制造、家电配套、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非金属矿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1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5家。全区工业化率由“十一五”末的46.6%上升到48.8%。农业方面。粮食产量实现“十一年丰”;投资12.5亿元完成中小河流、滁河防洪近期治理等工程,加固堤防 57.35 公里,除险加固病险小水库 107 座,连续五年在省“江淮杯”评比中榜上有名。乌衣现代农业示范区获批省级示范园区,腰铺、章广、珠龙现代农业示范园获

批市级示范区。服务业方面。“十二五”末,全区限上商贸企业由“十一五”末的 16 家发展到 91 家,限上重点服务业企业达43家;三产增加值由“十一五”末的 8.1 亿元提升到 18.3 亿元,年均增长 17.6%,占GDP的23.3%。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五年来累计实施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亿元以上项目超200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62亿元。大力招商引进项目,持续创新创优投资环境,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开展产业链招商,突出招大引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5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7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6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1.8亿元;成功引进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光大集团、奥特佳、沃特玛、众望科希盟、瑞科特等央企和知名民企。尤其是我们无中生有,创造性地提出打造滁州高教科创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平台,启动区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与南工大、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首批签约的总投资超20亿元的南工大8个研发型高科技项目4个已开工。

城乡面貌变化巨大。南谯新城平地崛起。投入121亿元,近100万平米安置房及保障性用房完工交付,实施70多项重点工程,政务中心、双洪公园、污水处理厂等 60个重点项目投入使用;建成道路50公里、亮化道路40公里,铺设自来水管网50公里、污水管线54公里、燃气管道4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近300万平米。镇村建设如火如荼。科学谋划美丽乡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6个,目前已开工建设12个,建成8个。投资2亿元全面启动小城镇建设竞赛,城镇化率由“十一五”末的42.5%提高到51.5%。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三治三增三提升”美城行动,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森林覆盖率达39.2%。

腾 飞 的 南 谯——南谯区24年辉煌发展侧记

吴厚胜

8 月 11 日,南谯区农广校在大柳镇曲亭村举办全区2017 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科技推广措施技术培训班,邀请市农技推广专家就水稻长势、病虫害及高温热害症状等进行授课,70余名水稻种植户参加培训。 南农伟摄

专家田间传授技能专家田间传授技能

本报讯 今年以来,乌衣镇充分发挥 16 个远程教育站点作用,扎实推进“远教+”服务并示范带动精准扶贫。

搭建学习教育平台,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各远教站点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和接收站点,及时收看学习中央、省、市及区扶贫工作精神和精准脱贫方面的技能培训,有力地推动扶贫和脱贫工作深入开展。

搭建服务群众平台,注重学用效果。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目的,积极整合资源,有针对性地选择、播放农业科技知识等方面的课件,增强广大农村群众增收致富意识和本领。

充分挖掘远教资源,做好示范带动。各站点管理员利用设备、网络等搭建服务平台,帮助农民获取和发布商务信息、代销代购当地农特产品,有效拓展党建平台服务功能,大力实施“远教”示范带动作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唐 静)

乌衣镇实施“远教+”示范带动精准扶贫

本报讯 曹爱军是施集镇花山村的水管员,负责花山村的河道管理、河面清洁等工作。入夏以来高温少雨,村里庄稼干旱,他主动协调村里抗旱,积极化解村民用水纠纷。

结合“河长制”实施,今年施集镇以“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为目标,引导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

“河长制”工作落到实处。该镇高度重视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立“河长制”办公室,将

襄河、小沙河、常家河施集段列为近期重点整治区域,要求各分段河长拿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明确水利站、农技站、国土所等站所职责,通过“八小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程等资金投入,加强水利及设施建设,保障全镇生产生活用水。建立河道、水库日常巡查制度,落实汛期禁采,确保汛期河道和水库安全;加强水库放水管理,各水管员随时巡查所辖水库水位,确保旱期用水;结合环境整治等工作,在主要河道口增设环卫设施,及时清理清运河道垃圾,确保水清流畅。截至目前,该镇已清理沟渠18条35公里,清理河道垃圾7000立方米;关闭3家鸡鸭养殖场,引导4家规模养猪场配备猪粪干湿分离机。 (胡晓明 阿 兢)

施集镇落实“河长制”做好水文章

本报讯 为进一步落实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南谯区进一步推进“资产(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的资产收益分红模式,建立贫困人口通过各种股权设立,参与股权分红的资产收益扶贫长效机制。

该区明确目标任务,率先夯实三个贫困村的资产收益扶贫工作,计划至今年8月底,实现3个贫困村资产收益分红。健全资产管理机制,对贫困村清产核资,建立村级集体资产台账,及时将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新增资产登记入账,分类实行动态管理,防止村级集体资产流失。明确资产量化分红方式,按

照“参股不控股、投资不经营、分红不担险”的原则,采取资产量化、固定收益和分红收益模式,确定村集体及贫困户持有的股份,资产收益原则上不得低于6%,特殊情况不得低于当年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创新资产收益分享机制,明确贫困村在资产折股量化及资产收益分红时,向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倾斜,发挥资产收益扶贫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实现贫困户全脱贫的目标任务。完善股权量化程序,界定适合量化资产,明确量化对象,制定分配方案,同时召开村民议事会,对股权量化及分配方案形成决议并张榜公布。 (杨读俊 孙 虹)

南 谯 加 强 推 进 资 产 收 益 扶 贫 工 作

本报讯 截至7月底,南谯区已对符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政策规定的一二级生活救助3170人、三四级生活救助1251人,累计发放救助资金273.83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059人,发放资金83.19万元。

为全面做好重度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两项民生工程,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权益,今年以来,该区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确保全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应补尽补。开展便民利民

服务,依托镇(社管中心)服务大厅建立的“一门受理”窗口,“一站式”受理申请,“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结,让

“两项补贴”申请对象“少跑路”“不跑路”。部门间联动衔接,民政、残联、财政等部门联动,制定具体操作细则,明确各自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多次开展专题培训,确保“两项补贴”政策落实到位。注重动态管理,加强“两项补贴”受益群众的动态管理,坚持应进则进、应退则退的管理原则,确保“两项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吴 杰)

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民生工程稳步推进

本报讯 日前,南谯区纪委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公车加油卡专项检查,发现问题 19 个,处理 9 人,收缴违纪款0.347 万元,专项检查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该区坚持问题导向,严查违规使用公车加油卡问题,进一步规范加油卡的使用管理。此次专项检查,区纪委共对108张公车加油卡进行了登记备案,从查处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私车公用”后经单位负责人同意使用公车加油卡给私家车加油、私自用油卡给私家车

加油以及公款报销违章罚款或汽油费三大类。检查暴露出少数单位在公车加油卡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或长期私车公用加油,或公车加油卡管理脱节,或

“一卡多车”“一车多卡”等问题。为堵塞加油卡管理漏洞,据悉该区

将不定期对全区各单位进行检查,一经查实,从重从严处理。同时,按照“一案双查”和“两个责任”要求,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严肃追究单位负责同志的主体责任及纪委或纪检组的监督责任。 (丁 璐 胡自强)

专 项 检 查 公 车 加 油 卡 管 理 漏 洞

近日,南谯区文明办组织全区50多名社区消防宣传志愿者在区消防大队举办消防宣传志愿者培训班,以提升志愿者消防业务知识水平,全面推动全区消防宣传志愿服务工作。 刘明分摄

8月10日,南谯区乌衣镇汪郢村,农技人员在为农户讲解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性能和使用方法。该区农技部门2016年以来在汪郢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广安装475盏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防控面积达10000多亩,不仅大幅度降低了害虫数量,还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

董 超 李永斌 周钟鸣摄

培训技能

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绿色防控水稻病虫害

自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黄泥岗镇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由随意向规范、零散向系统转变。

重能力、严选拔,聚焦队伍建设正规化。向非公企业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进一步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促进非公企业的蓬勃发展。该镇共选派了3名优秀干部到非公企业党组织任支部“第一书记”,任期一年。在任期内,重点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并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在管理上实行双月报制度,不定期检查支部手册和党建活动开展情况,年终分别对其进行考核,将工作实绩与考核结果相挂钩。

强硬件、搭媒介,聚焦阵地建设标准化。严格按照非公企业党组织阵地建设“六有”标准,帮助非公企业党建制作所需标志牌、制度牌、党旗、党组织机构构图以及党员公开承诺牌等样板,对“六有”建设不到位、不规范的企业党组织,及时参照样版,完善硬件设施,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

强有力的阵地保障。同时积极打造非公企业党建的网络阵地,动员企业党员关注“黄泥岗党建”微信公众号,加入企业党建工作微信群。

分类别、重实际,聚焦活动开展常态化。针对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组织难、开展难”的实际,镇党委紧密结合非公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创新“党员学习活动日 238 模式”,确定每月第一个周五为“党员学习活动日”,编制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学习活动日的学习计划,并在“第一书记”指导下开展以专业技能培训、生产服务、文体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党员学习和活动,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提供系统化指导,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开展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实现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今年以来,全镇非公企业党组织已开展了21次“党员学习活动日”。

规 范 党 建 强 企 业 发 展——黄泥岗镇“三聚焦”推动非公企业党建标准化

本报通讯员王 亚

本报讯 截至7月底,南谯区已资助普通高中及职业中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97人129.16万元,其中发放普高助学金72.1万元,发放职高助学金57.06万元。

该区财政局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及时督促指导各校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制度,确保工作规范

有序。完善工作机制,明确管理责任,实行校长负总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规范发放程序,严格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审,严格执行评定制度,将评审结果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最终确定受助学生。及时调拨计划,确保资金落实到位;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代发普通高中助学金,确保国家助学金及时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雷 霆)

普高职高贫困学生助学金及时发放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