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之福

Preview:

DESCRIPTION

這本書所講的不是屬靈的八股,乃是一般人所意料不到的信息。傅立德牧師講解「八福」,教導我們如何在神面前謙卑,成為天國的子民。這種另類的道理,正是耶穌所教導的、具有震撼性的天國福音:這些事向聰明通達的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馬太福音十一:25)

Citation preview

虛心的人有福了!      

  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溫柔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馬太福音五章3~10節—

目錄

推薦序一 周序 ���������������������������������������������������������������������� 7

推薦序二 楊序 ���������������������������������������������������������������������� 9

推薦序三 陳序 �������������������������������������������������������������������� 11

作者序 ������������������������������������������������������������������������������������� 13

第一福 虛心之福 ��������������������������������������������������������������� 29

第二福 哀慟之福 ��������������������������������������������������������������� 49

第三福 溫柔之福 ��������������������������������������������������������������� 65

第四福 飢渴慕義之福 ������������������������������������������������������� 83

第五福 憐恤之福 ������������������������������������������������������������� 103

第六福 清心之福 ������������������������������������������������������������� 121

第七福 使人和睦之福 ����������������������������������������������������� 139

第八福 為義受逼迫之福 ������������������������������������������������ 163

結語 ���������������������������������������������������������������������������������������� 181

附錄:福音神學成聖觀 ����������������������������������������������������� 185

作者序

13

作者序

五十多年前我剛開始信耶穌的時候,祂講的八福

就引起我很大的好奇,也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

我覺得要詳細而具體的了解祂說要給我享受的豐盛生

命,這個奧祕,主要的線索大概都在祂的八福裡面。

在聖經裡面,我們可以在幾個地方看到耶穌的形

象,包括耶穌的人生觀和祂對一切事情的看法等,例

如,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談到愛,加拉太書第五章

也談到了聖靈的果子,但是論到耶穌的人生觀,我認

為談得最詳細、明確又具體的,是在馬太福音的「八

福」裡。

而我也發現改教運動的領袖馬丁路德和加爾文,

論及「八福」比聖靈的果子,多得很多,可見他們也

看重「八福」的教導。倪柝聲有本書談到基督徒的

生活,他談到的是一個在成聖過程中的基督徒,我比

較喜歡這個說法,基督徒並不是已經成聖了,而是在

「成聖」的過程裡頭。

哥林多後書第七章1節說:「我們⋯⋯就當潔

福音神學成聖觀

14

意外

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神,得

以成聖。」「得以成聖」這幾個字,希臘文用的是

perfecting or finishing 的意思,完成成聖的工作,而

這個「完成式」,是逐漸進行的,什麼時候可以達到

完全成聖的標準呢?就是當你離開世界的時候,在天

上,你站在耶穌的面前,我想那時候你是完全成聖

的。所以在人生的這段時間裡,我們該怎麼做呢?我

想,這不是從外在的行為開始,而是從內心世界開

始,也就是從你對事情的看法、價值觀開始,倪柝聲

也講過:「你的『所是』比你『所做』的更重要。」

閱讀馬太福音第五、六、七章的時候,是否覺得

好像進入另外一個世界?例如讀到馬太福音第五章1

到12節,裡頭提到的觀念,跟我們從小被灌輸的價

值觀、人生哲學,似乎是完全相反,百分之一百的相

反。從前我在美國教會帶過華人的孩子,我問這些年

輕人什麼樣的人是有福的。他們說長得漂亮的人有

福;很有學問的人有福;IQ 很高的人有福;有地位的

人有福;有錢有勢的人有福;不輸給別人的人有福;

不讓別人欺負的人有福;懂的為自己的利益著想的人

有福,等等。但耶穌說虛心的人有福,希臘文的虛心

的意思就是「靈裡貧窮」;耶穌說哀慟的人有福,會

掉眼淚的人有福,溫柔的人、不怕吃虧的人有福。這

些是不是很與眾不同的價值觀呢?

如果我們想要了解耶穌的人生哲學,那就要讀馬

作者序

15

太福音第五章1至12節,而讀的時候,第一件要注意

的事情是:當時耶穌教導的對象是誰?馬太這裡的記

載很有意思,他描述,那時有許多人來聽耶穌講道,

於是耶穌就到山上。上山後,門徒圍著祂,祂就坐下

來開始給他們上課,其他人可能是旁聽。耶穌讓眾人

旁聽,但祂說的,眾人不一定聽得懂,也不一定能了

解,因為耶穌這段教導是講給門徒聽的。這點很重

要。

我們會發現,耶穌在講八福時,就是給門徒畫一

個自己的「畫像」。所以我們要注意的是,「八福」

不是基督徒可以出去推薦給這個世界、說給還沒有信

主的人聽的。你很難期待他們會認同這樣的價值觀。

人們可能會覺得這種人生哲學很奇怪、難以了解,甚

至可能會有人覺得這些觀點很荒謬。十九世紀的德國

哲學家尼采就這麼認為。

尼采是無神論者,他認為耶穌的倫理、人生哲

學,是「傻瓜哲學」、「懦弱哲學」。例如,耶穌提

到,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給他打。尼采說這是

開什麼玩笑,根本就是弱者的人生觀。尼采對耶穌倫

理的理解和反應不難了解,符合邏輯,也很誠實。所

以當我們把耶穌倫理介紹給無神論者時,他們的反應

大概也應該就是像尼采這樣吧。

另外還有一種人,是所謂的「離天國不遠的

人」。有一次耶穌跟一個人說,你離天國不遠,這種

福音神學成聖觀

16

意外

「離天國不遠」的人,雖然還沒有信耶穌,但耶穌的

人生觀對他具有某種吸引力,只是他心裡覺得好矛

盾。因為有時候他很欣賞、很羨慕這樣的人生觀,但

有時候又很討厭,雖不至於認為這種人生觀是傻瓜哲

學,但他覺得很不切實際,太理想化;他們會說,你

們基督徒根本是生活在象牙塔裡面,例如有次有個小

組的組員就跟我說,傅牧師你到我的公司上班一天,

你就知道很多事情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但我們知道耶

穌絕不是活在象牙塔裡的。

對這樣的人來講,他有時候羨慕耶穌的生活,卻

又沒辦法全心接受這樣的倫理,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可

能真的過這樣的生活。這種人常覺得耶穌話講的漂

亮,但不過是唱高調而已。人要過的現實一點,要不

然就沒辦法生存。

不論是像尼采這樣的人,或者是耶穌所說「離天

國不遠的人」,都不能接受耶穌的人生觀。

約翰一書三章有幾句話很有意思:「你看父賜給

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世

人所以不認識我們⋯⋯」這是約翰老牧師大概八、

九十歲時寫的信。原文裡說,你們也都知道,我們得

稱為神的兒女,這是何等大的慈愛,但世人不了解我

們。我覺得「但世人不了解我們」這句話應該要翻譯

出來解比較好,世人看不出來,沒辦法懂,沒辦法了

解我們,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耶穌,不了解耶穌,當

作者序

17

然也就不了解你,所以你不要覺得奇怪。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你信耶穌以後,會有人

覺得你的人生觀很奇怪。我當兵時開始認識信仰、要

作一個真基督徒,為了了解福音就去看一些書,也做

一些服事。有一些本來常在一起的朋友、同事(我的

朋友海軍比較多,也有一些陸軍,空軍)他們開始覺

得這個傅立德「愈來愈奇怪」。身為基督徒,如果有

人覺得你很奇怪,你不必覺得這樣有什麼奇怪的,因

為世人不了解。所以我說耶穌教導八福這樣的「人生

哲學」並不是可以拿出來給世界的人看,因為沒有信

主的人很難了解它的真義與美好。

當然,我不是說不要一些還沒有信主的朋友、慕

道友知道八福的教導。不過,我們不要期待他們一開

始就會認同,然後欣然接受。如果他們覺得無聊、矛

盾,你也不必意外。

為什麼我們很難把這套倫理也好、價值體系也

好,人生觀也好,提供給世界的人,要他們遵循呢?

因為這些本是耶穌對門徒說的。如果一個人還不認識

神、不認識耶穌,這些東西對他來講就根本不可能。

他不可能作一個虛心的人、作一個溫柔的人、作一個

飢渴慕義的人。有一個很微妙的問題是,你要先虛

心,才能夠認識耶穌,還是你要先認識耶穌,才能夠

虛心?這裡頭有一點雙螺旋,一個人愈虛心,就愈認

識耶穌;愈認識耶穌,就愈虛心,這是一種良性循

福音神學成聖觀

18

意外

環。但是如果一個人還沒有認識耶穌,就不可能做得

到,就像一個人如果還沒有重生,就根本不可能遵守

律法;但是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裡面

就有了一個新的動力,可以讓他遵守律法。

所以這些價值觀是說給新造的人聽的,這些新造

的人就是耶穌的門徒。

第二點,耶穌的八福是一整套的,這八句話,都

有一個共同點:「有福」。「有福」makarios 的是虛

心的人、「有福」makarios 的是哀慟的人、是溫柔的

人。阿奎那(Thomas Aquinas)引用亞里斯多德說的,

makarios 是人生最終極的目標,我們都要成為 makarios

的人。但猶太人和非猶太人對這說法會有不同的反

應。

讀馬太福音、馬可福音時可以看到,第一世紀開

始就有很多的非猶太人的基督徒,保羅叫他們希利尼

人,其實他們不一定都是希臘人,當時猶太人的觀

念,不是猶太人就是希利尼人,不是猶太人就是外國

人。其實,中國人也一樣會這麼想:「不是中國人就

是外國人」,甚至有的比較小的孩子會以為,不是中

國人就是美國人。我們有從丹麥來的朋友,他們走在

台中街上,小孩叫他美國人,他就很生氣地說:「我

不是美國人,我是丹麥人。」其實保羅說的希臘人也

包括羅馬人、西班牙人,非洲人等。

當非猶太人聽到說虛心的人、哀慟的人、飢渴慕

作者序

19

義的人有福了,他們可能會想笑。為什麼?因為根據

希臘哲學,makarios 這個字所描述的,不是人們的日

常生活,而是他們所信奉的神祇的生活,那些神祇所

過的日子,真的是有福啊!也就是 makarios。這些神

祇們一天到晚喝最好的葡萄酒,吃鮑魚跟熊掌,他們

還真是好命。但這可不是人們可以過的生活,不是人

們可以期待的。我們是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在那邊是

makarios,所以當耶穌說 makarios,那些非猶太人就覺

得這個實在太可笑了。

但是猶太人聽了就不一定覺得好笑,猶太人對這

個字的理解有一些舊約的背景。「有福」(blessed)

這個字在舊約裡面出現了很多次,想想看,什麼地方

有這個字?詩篇第一篇,第一句話很長,含括兩節: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

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

福。」

如果看希伯來文就知道這句話裡面最重要的字應

該就是「有福」。因為希伯來文這句話的第一個字是

「有福」makarios,makarios 的人是不從惡人的計謀、

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

的律法,晝夜思想。希伯來文是先講到「有福」,然

後講到接下來的那些行為。

所以按原文,有福的人是這樣的人:不從惡人計

謀⋯⋯。耶穌講八福的時候也是這樣說的,依文法的

福音神學成聖觀

20

意外

順序,第一個字有福的,有福的是虛心的人、有福的

是哀慟的人、有福的人是溫柔的人⋯⋯,如果了解原

文的文法,會更清楚這裡的句型結構。

詩篇第一篇是整個詩篇的序言,介紹所謂的

「約」是什麼樣的生活,這種生活就是有福的生活。

但這個「有福」也不是從詩篇才開始講的,更往前

看,神的整個救恩計畫從亞伯拉罕這個人開始。神呼

召亞伯拉罕時告訴他,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

神要指示他的地方去,然後,神說會祝福他,接著,

亞伯拉罕自己會成為別人的祝福,會使別人得福。中

文的意思是「使別人得福」,但希伯來文的意思是

「你自己就變成了福」,很有意思,神祝福亞伯拉

罕,然後亞伯拉罕自己變成福,他到哪裡,福就到那

裡。因為亞伯拉罕的緣故,將來全世界,各族、各

民、各國,都可以得福。

有人說這句話就包含了舊約的神學,甚至連新約

也在內,也就是說整本聖經的神學都包括在這句話裡

面:「我先祝福你,你就變成別人的祝福,因為你,

將來全世界、各族、各國、各民都要得福。」真好!

希臘人聽到這個 makarios 會笑,心想我們不可能過

那樣的生活,因為神祇才會那樣生活。但是對猶太人

來講,這種說法並不陌生,他們知道這是神的應許,

因為從舊約亞伯拉罕開始就有這樣的講法:「你可以

變成一個有福的人,一個 makarios 的人。」上帝的旨

作者序

21

意、神所定的計畫,本來就是要我們有福。

還是回到福音神學,有時候我們會用一些「應該

要這樣、應該要那樣」的言詞或者態度來激勵弟兄姐

妹跟隨耶穌,作主門徒,我們會說這是神的要求,

所以你理當要這樣做。這是有點律法主義的講法。律

法是神的要求,福音是神的禮物。耶穌在講八福的時

候,不是要求我們有義務要去作一個虛心的人、溫柔

的人,而是賜給我們福氣和享受,使我們的門徒生活

過的很快樂,因為耶穌已經給我們豐盛的生命、快樂

的生命,我們滿足的喜樂,在耶穌裡面。所以為什麼

還沒有認識耶穌的人很難體會這種「有福」,因為他

還沒有體會與領受到神所賜的豐盛。

如果基督徒知道這八福是神賜給我們的享受和快

樂,知道基督徒可以追求享受,那麼教會將有很大的

改變。1959 年我來台灣,印象中,從前有不少律法主

義的教會,很多基督徒是「很認真地」在作基督徒,

認為說,跟隨耶穌是他的義務和責任,結果很多人作

基督徒作了一段時間就覺得累。那時有些基督徒如果

追求享受,就會覺得有罪惡感,因為他們認為基督徒

應該要捨己,還擔心如果追求享受和快樂的話,會被

慕道友議論。

其實,「為了要過更好的人生,所以作基督

徒」,這種想法是可以接受的。新約中的例子,撒瑪

利亞婦人不就是追求要過更好的生活嗎?她人生第一

福音神學成聖觀

22

意外

重要的應該是性,她結了五次婚,又離了五次婚,當

時還有男人跟她同居,沒有結婚,她追求享受。耶穌

來了,並沒有叫她不要追求享受,只是告訴她追求的

方向和方法是錯的。按照撒瑪利亞婦人本來的做法,

她永遠也得不到滿足,因為這些事不能給她真正的快

樂。

追求快樂、追求享受並沒有錯,可是耶穌說追求

享受要用正確的方法、要找對方向。只是,正確的方

法卻是人想一百年、想一千年也想不到的。

跟隨主,很關鍵的一個問題是:你跟隨耶穌、作

主門徒的態度是什麼?你相信這樣做就會給你很大的

快樂;還是你覺得因為祂既然救了我,給我永生,那

我就應該這樣做,然後天天背負勞苦重擔?這兩種態

度差別很大。

約翰福音十五章11節:「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

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

可以滿足。」耶穌在講這些的時候可能沒有提到詩篇

第十六篇11節:「祢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祢面前

有滿足的喜樂,在祢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但這兩

處經文是相關的。耶穌對舊約很熟,很多經文就在祂

腦子裡面。我們鼓勵弟兄姐妹要渴慕追求跟隨耶穌,

是因為這裡頭有滿足的喜樂,接受八福是很快樂的事

情。

記得耶穌講的浪子回頭的比喻嗎(路加福音

作者序

23

十五:11-24)?那個父親為什麼一直希望他的兒子回

家,為什麼他可以一天又一天,就站在家門口,往路

上看,遠遠地看,盼望能看到他兒子回家。當他看到

兒子回來的時候,就趕緊跑出去抱著兒子的頸項,跟

兒子親嘴。為什麼這個父親一直希望兒子能夠快點回

家?是不是因為他自己的公司最近缺人手,還是因為

他已經在這個孩子身上做了很多投資,像是供他讀高

中、讀大學、讀研究所,他希望他的投資可以早一點

回收一些利潤呢?

當然不是。父親期盼兒子回來,是因為他有很多

東西要給這個孩子,他看到兒子之後就說,你快點進

來,這裡有一個戒指、這裡有一雙新鞋子、有一件袍

子,還有肥牛犢也是要給你的。

耶穌講論八福的時候,文法上非常重要的是,祂

並不是說「你要虛心、你要哀慟、你要溫柔、你要飢

渴慕義」,而是先講「有福」。這裡先舉憐恤作例

子,按照律法主義、功利主義,如果你憐恤人,那你

就得蒙憐恤,但耶穌並沒有說因為你憐恤人,你就必

蒙憐恤,祂說的是憐恤人的人有福了,為什麼有福,

因為你必蒙憐恤。請注意這裡的文法,這非常重要。

為什麼憐恤人的人有福,是因為他必蒙憐恤,不是因

為他憐恤人,所以他就有福。他有福,是因為他必蒙

憐恤。

虛心的人有福,不是因為他虛心。他有福,是因

福音神學成聖觀

24

意外

為天國是他的。溫柔的人為什麼有福,因為他必承受

地土;清心的人是因為他清心有福嗎?不是,他有福

是因為他必得看見上帝。

耶穌這裡並沒有用命令句,而是用直述句。命令

句是要你這樣做、不可以那樣做,像「十誡」就是命

令,不可以有別的神,不可雕刻偶像,不可妄稱耶和

華的名,要守安息日,都是些命令。但八福的文法不

是命令,八福表達的是「事實就是如此」。

一個人有福,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而是因為天

國是他的,是因為他必蒙憐恤,是因為他必得安慰,

所以他有福。耶穌說,我的門徒就是這樣的人,你作

我的門徒就會變成這樣的人,也就是成為有福的人。

耶穌說的是,祂的門徒就是虛心的人,是哀慟的人,

或許有時候他們會掉眼淚,但是耶穌說放心,我的門

徒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必得安慰。甚至門徒有時候會

受逼迫,但請你放心,你還是有福的,為什麼?因為

天國是你的。請注意,不是因為你受到逼迫,所以你

有福,是因為天國是你的,所以你有福;你受逼迫還

是有福,這句話不是命令式的,耶穌講的是直述句,

也就是陳述一個事實。

此外,makarios,「福」也不是未來的獎賞。耶

穌的意思不是說我的門徒將來一定會有福,祂說的是

現在就有福,有福「了」,英文沒有表達出「了」這

個字,中文聖經這裡的翻譯很棒,表示這個已經是事

作者序

25

實,是現在有福,不是說將來有福。

這跟十六世紀的天主教的解釋說,你要做好

事、變成好人,然後你將來有 makarios,在天上有

makarios,是不一樣的。耶穌說現在就有 makarios 了,

你有福,是因為天國是你的,那麼,什麼樣的人是有

福的人?耶穌的門徒是有福的人,那麼,耶穌的門徒

是什麼樣的人?就是虛心、哀慟、溫柔、飢渴慕義、

憐恤人、清心的人。耶穌說,我的門徒是心裡乾淨單

純,是溫柔不怕吃虧的人,是飢渴慕義的人,是先求

祂的國和祂的義的人,是憐恤人的人,是使人和睦的

人。而且,門徒可能也會遭遇到逼迫。

這些話是耶穌的畫像,若是作祂的門徒,也會變

成這樣的人。可能別人覺得作基督徒會受逼迫、會吃

虧,作基督徒滿倒霉的,沒什麼可羨慕。沒關係,耶

穌給門徒的好消息是,你已經有福了,為什麼有福?

因為你已經選了上好的福分,就像馬利亞,她已經選

擇了上好的福分。耶穌的八福講的是基督徒成聖的人

生,也可以說就是教人如何享受人生。

但是還沒有信主的人可能會覺得有些奇怪,這樣

怎能叫作享受人生?我作基督徒已經有五十年了,我

的感受真的是「享受」。在我還沒有信主以前,要是

看到耶穌的八福,可能也不會羨慕;但是我真的看過

一些基督徒,他們並沒有刻意向我傳福音,只是我看

見他作基督徒真的是在享受人生,讓我很羨慕。

福音神學成聖觀

26

意外

例如,年輕時我認識一些年齡和我差不多的基督

徒,當我在軍官俱樂部吹冷氣、喝啤酒、吃牛排時,

他們卻到偏遠的地方,那些地方非常炎熱、整天曬太

陽,但是我看見他們很快樂、比我快樂。

那時,我慢慢了解到作一個基督徒是很棒的,他

們真的是「好命」,他們的人生比我享受。如果弟兄

姐妹也能知道這一點就太好了。不是因為你這樣做,

上帝就給你一個報答,不是如此,而是因為天國是你

的,這些已經都是你的了,這是給你享受的,那你就

去享受吧。

還是有人對這個句法不太確定,就追問,這些人

是真的有福「了」嗎?「有福了」不是說你將來有

福,是現在就有福「了」,為什麼他們有福,因為天

國是他的,其實這幾句話從不同角度說的都是「有福

是因為天國是他的」。他必得安慰、他必蒙憐恤、他

必得飽足,他有福,因為天國是他的。

問題是,什麼樣的人可以說天國是他的?當然是

耶穌的門徒,天國是他們的,所以他們就是有福的。

作一個虛心的人、溫柔的人、憐恤人的人,是作門

徒的條件,還是作門徒的結果?意思是說,如果你這

樣做就是我的門徒,還是,是我的門徒就會這樣做?

律法和福音是不同的,福音不是條件而是結果,耶穌

的意思是「所以」,不是「因為」—所以,我的門

徒就一定會變成這樣的人,你作我的門徒,你就一定

作者序

27

會變成這樣的人,你變成這樣的人,放心,你就有福

了。就算別人不覺得你有福,你還是知道你有福,你

流淚你還是有福、你受逼迫你還是有福,放心!別人

說你倒楣,但你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你的;天國當

然是你的,因為你是耶穌的門徒。

作耶穌的門徒,就只管跟隨耶穌吧,因為你愛上

了耶穌,喜歡耶穌的人生觀和耶穌的價值體系。若是

你作了主的門徒,就會變成這樣的人;當然也不是說

自然而然就可以變成這樣,有時候是需要教導的,而

教導的重點是:鼓勵弟兄姊妹放膽去作主的門徒,讓

他們知道這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有時候神學家非常強調基督徒的成聖或是基督徒

的倫理,說基督徒的人生,就是為主做工、做工、做

工。這讓人有點擔心,如果我們在教會的教導一直在

講要做工、要服事,那真的是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

做不完的。

請注意,禮拜天的講道是信息,不是教導,也不

是推動教會的工作。可是有的時候就會有「業績主

義」,常常事工導向。但如果我們真的知道福音,就

可以得到釋放,傳道人每個禮拜天是要讓弟兄姐妹再

次看到耶穌,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不管講的道是

舊約還是新約裡面的內容,就是讓弟兄姐妹再次看見

耶穌,看見耶穌活在眼前,於是就俯伏敬拜,重新愛

上耶穌,滿心讚美說:「哦!耶穌好棒。」這樣,你

福音神學成聖觀

28

意外

放心,福音一定興旺。

很多時候,耶穌的信息和教導,並沒有那麼強調

工作,例如祂講過一個天國的比喻,說一個人去撒

種,然後去睡覺,而後長苗吐穗(馬可福音四:26-

28)。我很少聽傳道人在禮拜天早上講這個比喻,可

能不太敢講這種撒了種去睡覺的比喻吧。耶穌還講過

一個家庭主婦,她把酵母粉放在一團麵粉,然後麵糰

就自己發酵了(馬可福音十三:33)。

事實上,耶穌在「登山寶訓」裡面並沒有提到要

為主做什麼工作,祂提到的是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祂講的是心靈世界。約翰福音第六章,眾人問耶穌要

怎樣行,才算是做神的工呢?耶穌回答說:「信神所

差來的,這就是做神的工。」(六:29)耶穌的很多

看法是:你的「所是」比你「所做」的更重要。倪柝

聲說,如果沒有抓到這一點,儘管很熱心為主做工,

但那都只是鳴的鑼,響的鈸。

八福的核心精神是:「這是一個禮物,不是義

務。」

第一福

虛心之福

29

第一福 虛心之福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八福的第一福說「虛心的人有福了」,中文有「心

虛」一詞,不過「心虛」絕對不是「虛心」。我

記得我第一次聽別人說他覺得有點心虛,我覺得那很

好啊,是耶穌的第一個福,後來才知道兩者不一樣。

什麼叫虛?虛就是虛空的虛,就是 empty,我們說

empty heart,希臘文不只是 empty,而是真的是貧窮到

了一種程度,就是破產(bankrupt)了。我說這是「心

靈破產」。有人說:傅牧師,你不要用這個字,這個

字太難聽了,他們不喜歡。但事實上,這裡說的就是

破產,虛心的人有福了,就是心靈貧窮、心靈破產的

人有福了。

耶穌講的東西和世界的觀念是不同的,甚至有的

時候連基督徒也會有些不同的觀點,例如,有些基督

徒會懷疑:心靈貧窮的人、靈裡貧窮的人有福嗎?

靈恩派朋友可能會覺得他們是靈裡豐富。到底什麼是

「靈裡貧窮」?哥林多前書一章4-5節,保羅的信裡寫

道:「我常為你們感謝我的神,因神在基督耶穌裡所

福音神學成聖觀

30

意外

賜給你們的恩惠;又因你們在祂裡面凡事富足。」這

裡說「凡事富足」,那是不是應該「靈裡富足」比較

好,怎麼會是靈裡貧窮的人有福呢?

作耶穌的門徒,你所發現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依

我自己的經驗,我所發現的第一件事情是:我是真的

什麼都沒有,一無所有。所以耶穌說祂的門徒是靈裡

貧窮。但你不要被嚇到,也不要害怕,因為靈裡貧窮

很好,很棒!你靈裡貧窮,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你

就有福。

福音講因信稱義,意思是我們個人沒有任何的功

德,沒有任何自己可誇口的地方,在我裡面沒有任何

東西可以倚靠、信賴。換句話說,作主的門徒,我們

發現自己真的是乞丐,跟巴底買沒有什麼兩樣。從你

開始作耶穌的門徒那一天,一直到最後一天,最後一

分鐘,最後一次的呼吸,你還是乞丐。

有人覺得這實在太消極,但事實上作主門徒就是

要這樣子。不是說耶穌不給我們豐富,而是說,如

果我們要祂的靈充滿我,那我自己的靈就必須要先

倒空。哥林多後書四章7節:「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

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

們。」瓦器裡面如果已經有東西,你就不能再裝其他

東西在裡面。瓦器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就是要空出

來,讓人可以把東西放進去。

第一福

虛心之福

31

倒空自己

靈裡貧窮的意思就是裡面空空的,為什麼說是

「靈裡」,因為祂講的是屬靈,是我們裡面的生命。

耶穌說的靈裡貧窮的靈不是聖靈,是人的靈,人的靈

很可怕也很麻煩。如果一個人裡面的靈已經有很多東

西,聖靈就進不來,如何可以充滿?裡頭已經充滿了

我自己的東西了。所以靈裡貧窮是指不斷不斷地在神

的面前倒空。

那麼,倒空是什麼意思呢?耶穌的八福要用整本

聖經來了解。在亞伯拉罕之前,更早的,有一個人叫

亞當,他的太太是亞太太—夏娃,他們的生活記

在創世記。或許我們可以說,靈裡貧窮就是推翻創世

記第三章;百分之百地推翻創世記第三章所發生的事

情。創世記第三章的關鍵點是什麼?不是神說所有的

水果你都可以吃,只有我最愛的這個蘋果,你不可以

吃。重點不在於可不可以吃蘋果,關鍵點是「分別善

惡」。

這裡說的「分別善惡」有象徵意涵,要分別善

惡,最基本的就是要問誰是上帝,究竟是你是上帝還

是我是上帝,意思是誰來決定這個是善,那個是惡,

是你決定,還是上帝決定?這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亞當和夏娃當時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被騙了。很多

人對屬靈爭戰有誤解,以為是權能對立,但其實是真

福音神學成聖觀

32

意外

理對立,其實魔鬼打仗時,最重要的武器是謊言跟欺

騙。謊言跟欺騙從創世記第三章就開始了,魔鬼對人

說,你信的上帝沒有你想的那麼好,有些好東西祂不

給你,所以你要為自己設想;一切的問題就從這裡開

始了。

為什麼敬拜讚美那麼重要,敬拜讚美就是對魔鬼

說,我不吃你那套,就是對魔鬼說,我的上帝就是

像祂說的這麼好,一點都不缺。所以你每一次敬拜

讚美,每一次唱「我靈歌唱,讚美救主我神,祢真偉

大」,每一次說「祢本為善,祢的慈愛永遠長存」,

那魔鬼就要跑掉;牠的謊言跟欺騙說,「上帝沒有你

想的那麼好」,但我要向牠說:「我的上帝就像祂所

說的那麼好,你給我滾。」所以,靈恩運動也帶給我

們很大的祝福。

相信,無條件的相信

作一個靈裡貧窮的人,第一個要對上帝說的是:

「我相信,無條件的相信。」這世上有些一般的學

問、科技,像是心理學、行為科學、化學、物理、電

子學,很多很好的東西我們可以使用,像心理學有分

許多學派,你是佛洛依德、他是行為學派,很多屬世

的學問可以研究,但是有關上帝的事、有關上帝跟我

的關係、有關我的人生哲學、我的價值體系,我就是

第一福

虛心之福

33

抓住神所啟示的事,就是一律接受神的話,沒有什麼

自己的意見,沒有自己的看法。這就是靈裡貧窮。

申命記廿九章29節:「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

我們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

的。」就像保羅,不知道的事情就說不知道,他在哥

林多前書說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

釘十字架。這是上帝啟示我們的事,有關十字架前的

十字架神學,我完全接受上帝怎麼說,其他很多隱祕

的事我們不一定知道,但是對於知道的事,我們就非

常堅定,不知道的事就不知道了。孔子都說:「知之

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腓立比書三章7-8節:「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

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

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

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

糞土的希臘文是大便,保羅說他把萬事都當作大便。

保羅是個很有學問的人,但是如果那個學問是跟耶穌

並祂釘十字架有衝突的話,那他就丟掉;特別是我自

己因行律法的義,所以「我」也可以丟掉,自己沒有

可誇的了;為了接受上帝藉著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向

我們所啟示的好消息、福音,我的想法都可以被淘汰

了。

當時在歌羅西教會和好幾個教會,已經開始有諾

斯底主義,諾斯底主義者說,信耶穌、稱義、得救,

第一福

虛心之福

35

心意更新而變化

靈裡貧窮的人是:沒有自己的意見、沒有自己的

想法、沒有自己的看法,耶穌就是一切。有人說這樣

作基督徒好像很消極,就像香草布丁,意思是腦袋

是空的。那心理學家所說的「自我實現」又是怎麼回

事?基督徒可不可以有所謂的自我實現?我想這可能

要看所謂的「自我實現」的定義是什麼。若按心理學

所說的自我實現,那可能跟我們的信仰有些不大一樣

的地方。

這是否意味著基督徒的人生很無聊?基督徒的生

活當然不會無聊,而是很精彩。羅馬書十二章說,如

果我們的心意更新而變化,就會看見、認同上帝的旨

意是好的,為什麼呢?因為眼睛明亮了,這個明亮,

不是創世記第三章的明亮,而是路加福音第廿四章所

說的明亮,以馬忤斯的兩位門徒因眼睛明亮,認出了

耶穌。眼睛明亮後看見耶穌、真知道耶穌,就會發現

在耶穌裡面實在很豐富,而那個豐富一點都不是我們

自己的。

請不要忘記馬丁路德所說的「因信稱義」的義,

是外來的義、外在的義,不是我們自己裡面有什麼

義,而是耶穌基督白白無條件加給一切相信的人。那

個義很豐盛,有了這個義,耶穌的豐富就成了你裡面

的豐富,富足。保羅說的富足,或者是以弗所書第三

福音神學成聖觀

36

意外

章為弟兄姐妹的禱告,如三章14-19節:「因此,我在

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的各[或作:全]家,都是從祂

得名。)求祂按著祂豐盛的榮耀,藉著祂的靈,叫你

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

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

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

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

生命裡面非常充滿,但是那個充滿的,都不是你

的,裡面充滿的是基督的靈、基督的愛,是耶穌自己

在你裡面,這就非常的豐富。或許有人會問,「靈

裡貧窮」與「耶穌充滿」,哪個先、哪個後呢?這個

我不知道,「靈裡貧窮」可以說是「耶穌充滿」的條

件,也可以說不是條件,而是同在一個時候發生的:

你靈裡貧窮,祂的豐盛就在你裡面。

我們說要將自己倒空,但有時候我覺得不是倒

空,而是裡面有一個東西需要斷掉,像骨折,真的要

斷掉,在你裡面的東西,你要破碎它。

創世記卅二章22-32節,雅各的名字改成以色列

的故事很有意思。第一,我們知道雅各這個人本來是

很自我的人,裡面充滿了他自己,充滿了人的靈。雅

各有他的小聰明,他很會騙人,其實他的名字就是騙

子。「雅各」這個名字的希伯來文是抓人的後腿的意

思,後來就變成了騙子的意思。雅各騙他哥哥、騙他

爸爸,哥哥氣得想要殺他,雅各逃命,在外地住了很

第一福

虛心之福

37

多很多年。

後來雅各終於決定回家面對現實。可是當他要回

家的時候,我們發現這個雅各還是過去的那個雅各。

要過河的時候,他叫太太們、小孩子們走在前面,雅

各走在最後,因為他覺得哥哥看到妻小,多少會有點

憐憫心,所以他讓家人先過河,雅各自己一個人留在

後頭睡覺。然後不曉得是作夢、還是在異象中,有一

人(不曉得是天使還是上帝自己)來跟雅各摔跤。

在這個摔跤的過程裡面,到底誰贏了、誰輸了?

看起來是雅各贏過了那個天使,或者說贏過了上帝,

雅各就說,如果你不祝福我,我就不放你走;那個人

就問他叫什麼名字,在希伯來人的觀念裡面,不可太

隨便讓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因為名字代表的就是你自

己,如果我知道你的名字,你就在我的底下,我有辦

法對付你,好像一隻蒼蠅,我可以把牠壓死。如果我

知道你的名字,那我就是在你上面。

那個人問雅各叫什麼名字,雅各就回答,我的名

字是「騙子」;於是對方給雅各祝福。他的祝福是將

雅各的名字改成 Yisrael(以色列),聽到這個El就知道

是神,Yisrael,就是奮鬥,也可以說是作王、贏過、勝

過。在這場摔跤裡,到底是雅各勝過了上帝,還是上帝

勝過了他?這個故事看起來好像是雅各勝了過上帝,

但事實上是上帝勝過了雅各,上帝勝過了雅各,於是

雅各就得勝了,這個聽起來很複雜,但確實是如此。

福音神學成聖觀

38

意外

不再倚靠自己

到底雅各的得勝是什麼?是他從此就不再作騙子

了,因為他已是 Yisrael,由上帝作主、上帝作王,然

後這個天使或者是上帝就摸了他的腿一下,給了雅各

一個紀念品。倪柝聲說,雅各從此之後走路都是一跛

一跛的,這讓他再也不會忘記誰是上帝。而這跟虛心

的人有什麼關係呢?

虛心就是要斷除很多東西,作一個虛心的人,作

耶穌的門徒,要把那個倚靠自己、相信自己的態度斷

除。以後雅各一輩子走路都很不方便,這是神使他不

要忘記這段經歷。而我們也會看到雅各從那個時候起

就真的不一樣了。事實上,雅各從第二天早上開始就

不一樣了。

第二天早上,雅各對太太和孩子說,你們在這

裡,我走在前面,意思是如果哥哥要殺,我在前面,

就先殺我,這讓人很感動,而這可絕對不是老的雅

各。他能夠勝過他的老我,是因為上帝勝過了他。這

個對我們來說是好消息,絕對是好消息。為什麼?如

果我們要用自己的自信心、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學

問,自己的很多很多東西,去勝過這、勝過那,那人

生真的好累好累。以前我在學生中心的時候,韋梅影

是唯一的全職同工,她跟我說,傅牧師你不要那麼緊

張,你後台的老闆夠大;我非常喜歡這句話。的確,

第一福

虛心之福

39

我們的後台老闆耶穌夠大。

我們自己沒有可倚靠的,連自信心或者是所謂的

自我實現,都不倚靠,這就是靈裡貧窮,為要讓神能

夠進來充滿。也有人說,任何事情都沒有自己的意見

未免太奇怪了,難道說,今天早上要穿藍色還是要穿

黃色,就問:「主啊!祢要我穿藍色還是黃色?」今

天晚上要吃麵還是要吃飯,就問:「主啊!今天晚上

祢要我吃麵,還是要吃飯?」這樣會不會有點太神祕

主義了?應該不是如此。

這並不是要你把所有的才幹和學問知識都丟棄,

例如,如果有弟兄姐妹學的是經濟學、數學,你不要

跟他們講這些東西都不需要,應該淘汰,你看聖經就

好。如果經濟部部長是你教會的弟兄,你對他說我是

傳道人,你聽我的,就用聖經來學習經濟學,耶穌說

你要免人的債,像神免你的債一樣,然後經濟部部長

禮拜一就宣佈,取消所有銀行的所有的債務,那不就

天下大亂了。當然不可以這樣。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

工作和本行,他可以根據專業和學問做判斷和決定。

可是有些事情是沒有所謂「個人意見」的,例

如,我要不要愛我的太太像基督愛教會一樣,這個沒

有話講,沒什麼好討論,因為神的話就是這樣說的;

其他如我的人生觀、我的人生目標,我跟神的關係,

我跟別人的關係,等等,我都一律無條件接受神的

話。

福音神學成聖觀

40

意外

有位弟兄在一個滿大的公司裡工作,他做的不

錯,有一定的地位,但他對何謂成功感到懷疑,因為

即使工作表現得很優秀,他也覺得沒什麼意思。我跟

他交通談到,成功的定義和標準不是世界給的,你工

作做得好,這當然很好,這是神給你的,但是另一個

更重要的問題是:你是什麼樣的人,在公司裡面,在

家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得出來你是個怎樣的

人。

我舉一個例子。多年前我從台北出差到高雄,要

去帶一些聚會。我下午一住進旅館,櫃台的人說晚上

幫我找一個小姐。我想我有這樣的經驗,那教會的

弟兄大概也會有類似的經驗,如果教會的弟兄遇到這

樣的情況,該怎麼辦?如果是還沒有信主的人可能會

想,太太在台北,我在這裡做什麼,她也不知道,只

要不知道,對她也沒什麼不好。但是基督徒就一律不

考慮,連想都不想,原則就是NO。在性方面,不管

是婚前、婚外、同性,都不可以。神怎麼說,我都遵

行;神說我是一個罪人,我說是;神說你的罪赦免,

在祂眼中我已經算是一個義人,完美無瑕,我也說同

意。當然,有的時候,要同意這點還更難一點,你會

懷疑:真的嗎?我真的可以算為義人嗎?但祂說:真

的。

這就是靈裡貧窮,對有些事,連考慮都不用考慮

就要拒絕,因為那充滿萬有的耶穌充滿了我,耶穌的

第一福

虛心之福

41

人生觀,耶穌的價值體系,耶穌對事情的看法,耶

穌處理事情的原則方法,這些都充滿了我;我只有耶

穌。

把握住這個原則,所有的福都在這裡面了。如果

能愈來愈清楚什麼是神的觀點,什麼是我自己的想

法,就會知道該怎麼做,這不是指今天吃麵還是吃飯

這一類與神的旨意無關的問題,而是誰決定善惡。

常在基督裡

靈裡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的,這個天

國是他的「了」,「了」這個字表示已經是他的。這

是個很大很大的福,因為我們可以完完全全的倚靠耶

穌,約翰福音十五章4節,耶穌說:「你們要常在我裡

面。」常在耶穌裡面是什麼意思,就是不斷、不斷地

跟耶穌連結。意思是說不只是單單效法基督,還要與

基督聯合,這本來是馬丁路德跟東正教學的觀念。

哥林多前書一章30節:「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

裡,是本乎神,神又使祂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

潔、救贖。」聖潔就是 hagiasmos,成聖,耶穌基督算

是我的成聖,祂算是我的救贖,祂算是我的智慧;我

的想法,我的聖潔,我的公義,我存在的價值,都是

在耶穌基督裡面,我常在祂裡面,這個就產生很大的

滿足感,而且有很大的力量。我們作主門徒、跟隨耶

福音神學成聖觀

42

意外

穌,那個力量從哪裡來的,就是從靈裡貧窮來的,也

就是要作一個虛心的人。

我小時候只有兩種時鐘,一種是上發條的,另一

種是插電,現在用我小時候的鐘做例子,我們不是一

個上發條的時鐘,也不是一個充電的時鐘,我們要

作的是插電的時鐘,不斷不斷地、時時刻刻與基督連

結。我常在祂裡面,就是跟祂有連結的關係,插頭一

拔掉,我就停電了。不是充電,充電好像說我裡面已

經蓄積有很多很多電力,其實沒有,我的電力要從耶

穌那裡不斷、不斷澆灌進來。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第十二章10節說:「我什麼時

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所以你要剛強,第

一個條件不只是你要軟弱,你要無力,無能為力,

powerless、helpless,無力不是指無力感,而是說我自

己沒有什麼力量。保羅說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

就剛強,意思是說那個剛強的力量不是我的。

有人說作這樣的基督徒很消極,很倒楣,一天到

晚就想到自己的軟弱、一無所有,要說這是一種自我

否定,也或許是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是很

大的釋放、很大的喜樂,因為一無所有,所以樣樣都

有。但為什麼可以說樣樣都有呢?

第一,羅馬書五章5節:「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

在我們心裡。」如果我們將自己完全空出來,上帝

的愛就不斷地澆灌在我的裡面,我也可以以基督的心

第一福

虛心之福

43

為心。上帝的愛澆灌在我的心,是指上帝對我的愛,

還是上帝給我能去愛別人的能力?這個議題神學家已

經討論了兩千年,到底是哪一個?我的結論是兩個都

對—我知道祂愛我,我就有力量可以去愛別人。愛

不是從我來的,是上帝的愛。

第二,如果你是完完全全的虛空、靈裡破產、靈

裡貧窮,那就可以說萬有都是你的,因為你屬基督,

基督屬上帝,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三章21節說:「萬

有全是你們的。」因為我們屬於基督,基督是屬於上

帝,萬有全是給我們的,豐豐富富都是給我們的,但

沒有任何是我們自己賺取的,都是恩典,也不是因為

我們配得恩典,所以我們不能誇口,要謙卑。

基督徒靈裡貧窮,那能力從哪裡來?撒迦利亞書

四章6節:「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

我的靈方能成事。」這裡耶穌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釋

放,讓我們放膽去做神要我做的事,因為一切都不是

靠著我們的勢力,不是靠我們的才能,而是靠耶和華

的靈,才能夠完成。如果我們完全沒有能力,祂的能

力就能澆灌進來。

敢於一無所有

祈克果說:“God creates out of nothing.”(上帝從

無造有)。聖經創世記第一章講上帝的創造,祂沒有

福音神學成聖觀

44

意外

用什麼原料,羅馬書也說得很清楚,祂是用「無」創

造。上帝的創造是用「無」,所以如果你還沒有變成

「無」,上帝就不能用你創造太多東西,不能創造太

多新的你。我們要每天回到神面前,變成「無」、變

成一無所有、靈裡貧窮、靈裡破產,這樣,就像一首

詩歌所唱的,我們「每早晨都是新的。」我們這個人

每天都是新的創造。

加拉太書二章20節:「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

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

著。」我靈裡貧窮、一無所有、破產,但有基督在我

裡面,我就富足,就豐盛。有一次,有人敲馬丁路德

的房門,他問是誰啊?那個人說請問馬丁路德是不是

住在這裡,他說:「沒有,馬丁路德已經死了,現在

是耶穌基督住在這裡。」可能外面那個人聽了會嚇一

跳。不過,基督徒作的愈久,就愈能意識到,現在活

著的不再是我,而是基督。

我們是什麼都沒有的,是乞丐,但是一作乞

丐,就變成了王子、公主;我們變成一無所有

(nothing),就成了應有盡有(everything)。

虛心之福的這個福,可以說是「最要命」的

福,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要先認知到自己

是 nothing、是一無所有,這會威脅到我們的驕傲。

尼采這位二十世紀虛無主義者說:「當你凝視著深

淵,其實深淵也同樣會看透你。」深淵就是無底洞。

第一福

虛心之福

45

望向那深不可測的深淵,你會怕嗎?如果你不知道

你在耶穌裡面可以變得豐富,可以「應有盡有」,

(everything),你敢變成一無所有(nothing)嗎?如

果你不知道福音,怎麼敢變成 nothing,但你知道福音

就敢放心變成 nothing。這不是望向一個深不見底、沒

有答案的深淵。

尼采很可憐,他不相信福音,自己一直看著那個

深淵,看到最後他精神分裂,死在一個精神病醫院裡

面。然而,既然神已經說,因為我們是祂的兒女,一

切所有的都給我們,那我們就可以放心變成「無」。

不過,這是個持續進行中的過程,不是一次解決

了就永遠沒事了,可能一輩子都在掙扎。今天你知道

一切來自上帝的豐富,因此當你一說自己是乞丐,你

就變成了王子、公主,但是可能明天你又忘記了。倪

柝聲說中國教會最大的問題,是那個「己」,人很難

向自己死。不過,我想這不只是中國教會的問題,也

是基督徒共同的最大問題。我們若向自己死,就可以

活過來。所以說自信心、自我實現、成就感,這些都

可以淘汰、都可以丟掉,因為我們不需要。腓立比書

一章20節:「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

顯大。」我們活著就是要榮耀耶穌基督,了解到自己

是上帝的兒女,是王子、公主,我的自尊心就一百

分,自信、自我實現也都加給了我。

耶穌說靈裡貧窮的靈不是聖靈,是人的靈,也就

福音神學成聖觀

46

意外

是「己」。若是聖靈在我裡面,就像施洗約翰說的: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翰福音三:30)特別

是在傳道人的服事上,如果能夠突破這點,了解到自

己是nothing,要讓祂的靈充滿我們,不是用人的靈。

變成主的形狀

福音神學的成聖觀是指每個基督徒都要變成祂兒

子的模樣。羅馬書八章29節:「因為祂預先所知道的

人,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使祂兒子在許

多弟兄中作長子。」每個基督徒都要變成祂兒子的模

樣,變成主的形狀。主的形狀是什麼樣子,馬太福音

的八福裡面,給了我們非常清楚的、具體的耶穌畫

像。

有人說,八福從第二到第八都是描述耶穌,可是

第一福是描述耶穌嗎?耶穌是虛心、一無所有的嗎?

耶穌當然也是虛心的人,約翰福音五章19節:「耶

穌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子憑著自己不

能做什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

事,子也照樣做。」又如30節:「我憑著自己不能做

什麼,我怎麼聽見就怎麼審判。我的審判也是公平

的;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

思。」這就是我們基督徒的原則。

耶穌說自己沒有任何東西,只聽那差祂來的,就

福音神學成聖觀

34

意外

這些都很好,可是還有很多經文沒有講的東西,很多

很神祕的事情,一般人不知道,如果你來,我們會教

導你一些。諾斯底主義告訴大家,還有更豐盛的東西

要給你。當時以靈意解經,諾斯底主義講一大堆所謂

的更精彩的東西。

諾斯底主義很喜歡講豐富,所以保羅在歌羅西書

用到豐富這字,還有隱藏的寶貝等。歌羅西書二章2-8

節:「要叫他們的心得安慰,因愛心互相聯絡,以致

豐豐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們真知神的奧

祕,就是基督;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祂裡面

藏著。我說這話,免得有人用花言巧語迷惑你們。我

身子雖與你們相離,心卻與你們同在,見你們循規蹈

矩,信基督的心也堅固,我就歡喜了。你們既然接受

了主基督耶穌,就當遵祂而行,在祂裡面生根建造,

信心堅固,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感謝的心也更增長

了。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

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

你們擄去。」保羅在這裡用了諾斯底主義者常用的一

些專門用詞,像是豐豐富富、充足、奧祕,都是那些

諾斯底主義者喜歡用的。

然而,我們所需要的豐豐富富與充足,一切都在

耶穌基督裡面,有了耶穌,就有了一切,根本不再需

要別的。所以作主門徒,抓住耶穌,就會愈來愈虛

心。

第一福

虛心之福

47

是腓立比書第二章說的「虛己」。祂本來就是上帝的

形像,卻不以與上帝同等為強奪,反到虛己,將自己

倒空,所以耶穌也是虛心的人。這個跟道成肉身沒有

衝突。

八福不是報答、不是獎賞,而是耶穌告訴我們,

這樣做會很快樂。這是耶穌八福的精神。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