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 責任編輯:黃穎華 美術編輯:李錦霞 林筱魯 樂見志蓮淨苑...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世界文化遺產評審標準1051840代表人類天才的傑作或

1051840體現某一時段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在建築學或技術領域不朽的藝術創造城市規劃或景觀設計等方面的發展進程中表現了人類價值重要的相互交流與影響或

1051840見證一種文化傳統或依然存在或已經消失的文明而該見證是獨一無二或至少是不可多得的或

1051840是標示人類歷史某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的某類建築物或建築群體或技術組合或景觀的傑出例證或

1051840是傳統人類聚落或土地或海洋利用的傑出例證並代表某種文化﹙或幾種文化﹚或人類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尤其當這些聚落土地或海洋利用在不可逆轉的變遷影響下已變得極其脆弱或

1051840與重大事件或生活傳統與思想或信仰與具有突出的普遍重要性的藝術和文學作品直接或明顯相關【註世遺評審委員會認為此項標準宜於特定情況下與其他文化或自然遺產評審標準共同使用才可作為列入《名錄》的理由】

資料來源《國際遺產公約》

林筱魯林筱魯樂見志蓮淨苑申遺樂見志蓮淨苑申遺認為具文化價值認為具文化價值 冀多宣傳爭取市民認同冀多宣傳爭取市民認同

二〇一三年二月四日 星期一A14港聞1051673責任編輯黃穎華美術編輯李錦霞

不同評審機制有不同評審標準那麼世界文化遺產和香港歷史建築到底是什麼呢根據《世界遺產公約》第一條文化遺產是指在歷史藝術以及學術等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之紀念物建築物具紀念性質的雕刻及繪畫以及具考古學性質的物品及構造物金石文洞穴居等人類遺跡分為文物建築群及遺址三類所謂的文化遺產必須符合包括代表人類天才的傑作表現價值交流與影響見證文化傳統等六項條件中最少一項條件才可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香港政府有一套香港歷史建築的評級標準以方便對最具價值的古蹟建築物及文物進行保護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的定義標準香港歷史建築分為三個級別分別是一級歷史建築即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必須盡可能予以保存二級歷史建築即具特別價值必須選擇性地予以保存三級歷史建築即具若干價值但還未足以獲考慮保存對於具有非常重要價值的建築物辦事處會將其列為香港法定古蹟不屬於這個三級制度之內而受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蹟條例》所保護可獲永久保護

位於鑽石山的志蓮淨苑與南蓮園池屬全木結構的仿唐佛寺建築與迴遊式山水庭園去年11月獲國家文物局宣布為《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45個入選項目之一不過在12月古諮會上屆最後一次公開會議上多名委員對志蓮淨苑在古諮會不知情下獲列入申遺備選名單提出不滿在社會上有評論質疑只有15年歷史的志蓮淨苑不是古蹟是否夠資格爭入世遺

上月初志蓮淨苑與古諮會進行了一次非正式會議林筱魯接受訪問時表示該次是志蓮義工主動聯絡古諮會後安排的交流會雙方互相表達就申遺的意見

世遺定義不限歷史建築林筱魯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世界文

化遺產的定義較廣泛除歷史建築價值還牽涉文化傳統等因素(詳見另稿)據志蓮方面介紹入選國家申遺候選名單主要考慮了志蓮淨苑並非純仿唐建築有關方面在興建前曾到日本取經了解現存完整的仿唐結構並到加拿大取木材在促進文化交流上有貢獻志蓮淨苑本身亦表達了香港回歸後中國傳統文化在香港的體現彰顯中國佛教的普世價值具有文化價值

他稱香港對歷史建築的評級雖也考慮建築物的文化意義與社會意義但歷史是先決條件現時標準是最少50年歷史聯合國世遺與香港歷史建築本來就是 「兩條隊」所以志蓮申請加入國家申遺備選名單事前沒徵詢古諮會不過政府已承諾日後若再協助申請世遺會諮詢古諮會

林筱魯稱每個地方只能向國家推薦一個申遺名額不是明文規定他呼籲公眾與各方團體若認為香港有得推薦申請世遺評審大可提出古諮會願擔當諮詢平台在社會上展開討論尋求共識 「如果想做我們可以自己做建議上到國家的那張但那張的標準是好高的」

志蓮具文化建築價值志蓮淨苑在世界上申遺的地位提升

了但在香港歷史建築榜上無名林筱魯稱香港不用為此特別作出歷史建築評級也不用感到尷尬 「沒有必要將香港的一套完全切入聯合國的遊戲helliphellip我覺得無需要將幾套不同制度夾硬套入去香港無必要跟內地或世界的制度我們有我們獨立的制度在這裡完全要尊重一國兩制」

他認為志蓮事件是一次學習過程 「爭取世界認同國際認同但如果香港人也不知道不認同會比較困難所以志蓮是一個案例往後經驗希望做得更好」

他並希望志蓮與支持申遺的機構加強推動爭取港人認同 「你話佢完全無文化價值係不可能的事至於香港人係唔係感到榮譽覺得志蓮代表了香港一些價值代表了中國的文化價值建築價值這事情需要做推動工作」

【本報訊】對於志蓮淨苑及南蓮園池獲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社

會的聲音不一但所屬的黃大仙區議會就力撐建築反映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得以入圍世遺候選

名單是香港的光榮有區議員認為爭議源於港人對有關建築的不熟悉建議志蓮淨苑不要把 「開放參觀」與「破壞保育」放在對立面加強宣傳增加港人對該處的

歸屬感黃大仙區議會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主席簡志豪表示志蓮淨

苑管理當局早前向委員會提交34頁的文件並派出代表詳細解釋志蓮淨苑及南蓮園池的建築特色指出聯合國定義 「文化遺產」並非在

於其出現的年代或歲月的長短而是在於文化價值議員都認同兩項建築古今結合具有傳承價值弘揚了中國唐代木結構建築的藝術成就支持申

請世遺但同時指出管理當局過於低調不利香港人認識有關建築認為區議會可以配合加強推廣宣傳

區會倡平衡保育公眾教育簡志豪指志蓮淨苑及南蓮園池的木建築及一花一草都比較珍貴管理模式有別於一

般公園對遊人的要求較嚴謹亦沒有太多的宣傳推廣有人會覺得不夠親民而不來有人更是聽都沒聽過但他指出南蓮園池最初規劃是與同區的黃大仙祠志蓮淨苑等構成黃大仙區文

化觀光連線雖然志蓮淨苑與南蓮園池未必適合太熱鬧的觀光模式但亦不宜閉關式的孤芳自賞他稱港人對這兩個景點感到陌生即使有關建築入選世遺的預備名單亦未產生與有榮焉的感覺

黃大仙區議會與志蓮淨苑管理當局正就南蓮園池管理模式進行檢討他認為為增加港人認識檢討應以讓更多市民參觀為大前提勿將開放參觀與破壞保育放在對立面他估計檢討可望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希望

區議會與志蓮淨苑管理當局取得共識後可增加宣傳活動

志蓮淨苑與南蓮園池去年獲國家列入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備選名單本來 「榮譽」 的事但卻因其只「年僅15歲」 的局限在香港一陣爭議對於志蓮淨苑在香港歷史建築 「無名無份」 古物諮詢委員會新任主席林筱魯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香港歷史建築有獨立的評審制度志蓮淨苑雖然備選申遺但古諮會毋須因此對它進行歷史建築評級不過他認為志蓮淨苑具有文化價值希望志蓮淨苑和支持申遺的機構展開宣傳推動爭取港人認同 本報記者 梁少儀 曾敏捷

施政報告提出檢討文物保育政策研究需否透過城市規劃加強保育私人歷史建築本身是規劃師的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林筱魯表示文物保育包括 「點與線」近年保育爭論停留在 「點」即個別建築物若涉及線面層次爭議更大必須考慮對民間日常生活影響他認為要先理順香港人的保育價值觀對保與不保找出公眾認同的一把尺

「悲哀地說值得搶救的大部分已沒有了搶救制度已存在不用擔心民間監查力量很強現時最重要是做好基礎工作」過去6年林筱魯擔任古諮會委員他稱歷史建築有評級制度須考慮歷史

建築文化社會4個價值因素但價值判斷需要一把尺

「在古諮會內委員的價值判斷都有差異何況去到全民他們未必關心價值只要用到錢影響到我的業權便出聲如果未有共識基礎便 『跳掣』去先談手段我覺得不理想都未知什麼應該保什麼不應該保未定優次」

他認為須先整合社會上對保育價值觀的這把尺文物保育政策檢討是一個契機

他稱保育不只學術層面討論還要顧及對民間影響舉例具有歷史價值的跑馬地天主教墳場若宣布為法定古蹟是否禁止掘墳或掘墳需先申請

小資料

世遺與古諮會評審標準

嚴嚴限參觀限參觀 不利推廣不利推廣

志蓮淨苑建成15年去年獲列入申請世遺備選名單 本報記者曾敏捷攝

志蓮淨苑彰顥佛教文化在中國的深遠影響 本報記者曾敏捷攝

志蓮淨苑管理嚴格區議會冀園方放寬規管 本報記者林少權攝

為了解唐代建築為了解唐代建築建築師曾赴日取經建築師曾赴日取經紅橋金亭的園林紅橋金亭的園林景色景色盛唐風貌再現盛唐風貌再現 本報記者林少權攝本報記者林少權攝

建築淨苑的木材由加建築淨苑的木材由加拿大購入拿大購入重現唐代建重現唐代建築結構風格築結構風格

本報記者曾敏捷攝本報記者曾敏捷攝

古物諮詢委員會古物諮詢委員會新任主席林筱魯表新任主席林筱魯表示示志蓮淨苑雖備志蓮淨苑雖備選申遺選申遺但古諮會但古諮會不會對它進行歷史不會對它進行歷史建築評級建築評級

本報記者本報記者林少權攝林少權攝

解決供地難避提高密度 古蹟保育需統一價值觀施政報告提出透過改劃GIC地皮與提高

發展密度增加短期房屋土地供應惹起城市設計的爭議規劃師出身的林筱魯直言「你問我理想不理想不理想做不做做

一定要做」為求增加房屋供應他認為開發土地的策略應該是 「短期寸土必爭中長期得寸進尺」啟德新發展區有空間增加發展密度

GIC(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一般密度較低在香港密集城市可作為緩衝區在城市規劃上有助市區空氣流通和增強空間感施政報告提出的10招增加土地供應包括將更多GIC地皮改劃為住宅地皮有評論認為是急就章覓地而提高發展密度也惹人關注本身是規劃師的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員林筱魯則稱 「如果過去10年不是

造地機器停了下來我們不需要面對今天的難題如果過往10年不是整個社會沉溺於只往好的方面看不去想可能出現的發展需要我們不需要面對今天的困局」

他認為時至今日已不只是樓價問題更重要是居住問題 「今日的抉擇只能是『短期有所犧牲』透過改變GIC用地增

加建屋密度紓緩房屋土地供應不足問題因為這就是過往10年沒有做事所要付出的代價若繼續不做事未來的問題更大付出的代價也更大」

他強調支持有關措施 「不代表我擁抱改劃GIC不代表我擁抱增加密度」決定時需要謹慎 「不是在旺角油麻地等建築密集地方再增加幾倍地積比率但有些地方可以加密度以新界為例以往都是以新界

的標準規劃建築密度相對較低但若以新市鎮甚至市區標準去規劃是否還有必要用如此低的密度去規劃看密度時要用整個脈絡去考慮」

林筱魯直言 「啟德的密度不應該如此低」但由於啟德屬短中期房屋土地供應主要來源為免影響供應不能全面重新規劃只能邊建設邊規劃對於更改GIC用地他稱部分地皮確實已空置數十年政府不任由地皮繼續 「曬太陽」是踏出正確一步 「以香港的建築速度(空置GIC地皮)建了再拆都仍時間有餘但這些土地仍然空置所謂滿足需要只是滿足一個假設以為有塊地將來就會有假設的設施」

他相信在36幅GIC用地後還有其他GIC地更改用途他稱GIC用地的建築不一定低矮規劃上也並非一定為了通風功能「如果用來建宿舍的地皮就不一定是低矮

建築改變土地用途不一定會造成通風問題」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