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良机”其实是温柔陷阱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社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香山南路 109号 邮编:100144 传真:86423503 86423653 总编室:86423346 新闻中心:86423367 出版发行部:86423399 广告部:86423588 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广告登记:京石工商广登字 20170017号 定价:每份 2.00元 全年 398元 印刷:工人日报社印刷厂

●●●●●●●●

4 编辑/李 微 校对/周 旭 电子信箱:zbs@jcrb.com

传真/(010)86423503 联系电话/(010)86423349 综合新闻综合新闻 2019年 9月 19日 星期四

网址:http://www.jcrb.com

广告

□本报记者 范跃红通讯员 吴闻哲 单巡天

106 名“白富美”提供邮币卡发财良机,引来全国各地 700 余名 被 害 人 上 当 ,涉 案 金 额 高 达1.4 亿余元。近日,这起浙江省绍兴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特大邮币卡诈骗案在绍兴市中级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主犯钟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余 105 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至六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

先是引诱“打新股”,后又推荐邮币卡

2016 年 11 月 ,一 个 昵 称 为“Yamo 檬”的微信号通过手机号码找到了被害人顾某,她自称叫

“李檬”,做婚纱设计生意。顾某和“李檬”时不时通过微

信聊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很快熟络起来。看起来“李檬”似乎条件不错,她的朋友圈满是名车、名表和出国度假的照片,让顾某逐渐相信,这是一位“白富美”。

一天,“李檬”告诉顾某自己通过投资赚了不少钱。她说自己的舅舅在邮币卡交易中心工作,有“内幕消息”,跟着她“打新

股”,稳赚不赔,还让顾某加了所谓 的 内 幕 人 员“ 吴 助 理 ”的 微信。顾某便在“吴助理”的指导下,向“李檬”帮忙开的账户中汇入了 42 万余元用来“打新股”,但并没有成功。“吴助理”就推荐顾某购买二级市场的邮币卡。

可是顾某不久便发现,自己购买的邮币卡行情并没有像“李檬 ”说 的 那 么 好 ,反 倒 连 连 亏损。“吴助理”还一直要求他不断往账户里加钱,表示暂时的跌盘只是在“清理散户”。

直到 2016 年 12 月底,顾某账户里只剩下 28 万余元,而这部分钱也因为平台停止运作而无法取出,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受骗了。

“割韭菜”套路频频上演,一轮轮骗取客户资金

从陌生微信,到“知心闺蜜”,进而推荐投资……这般“套路”下中招的,远不止顾某一人。而手机另一端的“白富美”,竟是靠着卖票业绩拿提成的邮币卡业务员,他们都是总经理钟某的下属。

2015 年底,在北京工作的钟某来到由姜某、许某、张某(均另案处理)设立的北京某投资公司

(下 称“ 总 公 司 ”)担 任 业 务 员 。其间,因业绩优秀,钟某“平步青云”:先是经推荐成为总公司业务经理,后被派往分公司担任总经理,管理 17 个部门超过 100 名业务员。

在分公司,100 多名邮币卡业务员经过微信朋友圈包装,成

为一个个条件优渥、温柔大方的“白富美”,“她们”吸引客户,不断 购 买“ 一 帆 风 顺 ”“ 农 业 学 大寨”等 26 种邮币卡。随后,各部门经理冒充“邮币卡分析师”或其助理,诱骗客户在指定时间和价格进行投资。

事实上,大盘的涨跌完全由总公司一手掌握。总公司最初为便于控制价格,将邮币卡价格由 低 位 炒 至 高 位 ,并 据 此 散 布

“内幕消息”诱骗客户投资。客户上钩后,钟某等人便

开始“割韭菜”。操盘手大量抛售手中邮币卡份额,导致价格连续跌停,待价格跌落至低位时,又重新低价购入,如此循环反复“高抛低吸”,一轮轮骗取客户资金。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钟某等人先后诱骗全国各地的 700 余名被害人进行邮币卡投资,涉案金额共计 1.4 亿余元。后多名被害人报案,2017 年 8 月起,钟某等 109人先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50 万字审查报告指控百余被告人获刑

据介绍,邮币卡交易开始于2013 年底,通过现货交易平台,邮票、钱币、纪念章等实物收藏品就像股票一样在网上进行发行和交易。邮币卡交易不需要经 过 国 家 证 券 监 管 机 构 的 审核 , 而 由 各 省 金 融 办 负 责 审批,因此相关交易一直处于市场监管盲区,频频出现幕后操纵、暴涨暴跌等乱象,不少还

涉及刑事犯罪。为办好案件,在该案侦查阶

段 ,绍 兴 市 检 察 院 提 前 介 入 侦查,参与案件会商,指引侦查方向,同步引导取证固证。2018 年9 月,该案移送绍兴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后,承办检察官依法调取了该公司多达 25G 的后台交易数据,经反复核对校验、层层筛选,剔除了其中购买非涉案邮币卡、开通账户后未操作等交易者信 息 ,最 终 确 定 本 案 被 害 人 名单,准确计算出每名被告人的诈骗数额。

此外,检察官还指导公安机关通过技术手段固定相关证据,保证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在法庭审理阶段,被告人聘请的辩护人对证据无异议。

同时,承办检察官历时一个月完成了对全部 109 名被告人的

讯问,本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被告人分层处理,对其中 3 名犯罪情节较轻、主观恶性小的被告人作相对不起诉处理。其间,还将案件退回补充侦查,最终形成约 50 万字 800 页的审查报告,为庭审做好了充分准备。

庭审中,检察机关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围绕案件事实及相关证据进行辩论,充分发表了公诉意见,从法理、情理各方面阐述了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社会危害和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

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钟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依法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绍兴市中级法院经审理后采纳了检察机关公诉意见,依法作出如上判决。

“发财良机”其实是温柔陷阱浙江绍兴:涉案金额1.4亿元的特大邮币卡诈骗案一审落判

姚雯/漫画

本报讯(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郭筱琦 张晓军) 明明大量购买毒品,但拒不承认贩毒,从始至终零口供,自以为高明,没想到还 是 逃 不 脱 检 察 官 的“ 火 眼 金睛”。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检察官抽丝剥茧,引导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对张冠忠以涉嫌贩卖毒品罪监督公安机关立案。近日,该案获法院判决支持,被告人张冠忠因贩卖毒品罪被无锡市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16 年 11 月,徐某(因贩卖、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等人在湖北潜江购得甲

基苯丙胺 175 克,当晚 运 往 无 锡 贩 卖 。同 月 11 日 凌 晨 、12

日下午,徐某分两次将该批甲基苯丙胺贩卖给无锡买家张冠忠,先后收取购毒款 2.78 万元。同月19 日,徐某又如法炮制,购毒后分2 次在不同地点向张冠忠贩卖甲基苯丙胺 250 克、麻古 50 粒,得款2.85 万元。同月 24 日,徐某等人欲将 购 得 的 甲 基 苯 丙 胺 、麻 古 共710.2 克出售给张冠忠时,被警方抓获。

2016 年 12 月 26 日,滨湖区检察院对徐某等人以涉嫌贩卖、运输毒品罪依法批捕,但在审阅案卷时承办人发现,该案中的买家张冠忠不仅自己吸毒,且短短半个月内,向毒贩频繁购买了多达

425 克甲基苯丙胺,已远远超出了个人的吸食量。

承办人提审徐某时,徐某也承认,偶然结识张冠忠后,得知其因患严重疾病很难被羁押。二人便商定,由徐某从湖北老家购买毒品转卖给张冠忠,钱不够时由张冠忠垫资。张冠忠在短时间内购买如此大量毒品,明显有贩毒的重大嫌疑,为什么未被刑事立案?

带着疑惑,承办检察官全面审查关联案件,仔细核对相关证言、笔录疑点,复核该案人员,经评估后,于 2017 年 1 月 4 日向公安机关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说 明 书》,要 求 说 明 不 立 案 的 理由,后被反馈已立案,承办检察官要求公安机关快速侦查后将该案移送审查起诉。

但随后公安机关反馈,张冠忠已因其他贩卖毒品行为,被无锡市惠山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且未被收监。

滨湖区检察院多次派员与公安机关、法院进行会商,并向无锡市检察院原执检处、公诉处汇报案件进程。后看守所重新组织人员对张冠忠进行体检,认定其符合收押条件。张冠忠遂于 2018 年10月 17日被法院裁定收监。

不久,公安机关将滨湖区检察院立案监督的张冠忠贩毒案移送审查起诉。提审过程中,张冠忠仍一口咬定所购毒品完全用于自己吸食,并无贩毒事实。

承办检察官随即指出破绽:从笔录看,张冠忠称自己的钱款并不充足,如何能一天不到数次

“凑”足钱款购毒?且短短半个月密集购毒近 500 克,如仅本人吸食,日均吸食量已远高于致死量。

对此,张冠忠改称向徐某购得毒品只吸食了部分,因嫌质量不好很多都扔掉了。办案检察官见招拆招:既然初次向徐某购毒后就发现有问题,怎会一再向其购买并支付高额购毒款?

虽然张冠忠不断找各种借口狡辩,但办案检察官经审查,最终认定张冠忠涉嫌贩卖毒品,数量巨大,且系毒品犯罪再犯,可能被判 处 无 期 徒 刑 以 上 刑 罚 ,遂 于2018 年 11 月 12 日将该案报送无锡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该市检察院对张冠忠以贩卖毒品罪依法提起公诉。日前,无锡市中级法院对张冠忠作出上述判决。

钱是如何“凑”的?多出来的毒品去哪儿了?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监督一名“漏犯”被判无期

检察官深情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来源:梧州市龙圩区人民检察院鲜红的国旗下,是我们不变的初

心;闪耀的检徽下,是我们不变的誓言……

为何见个“女主播”就遭遇诈骗来源:福建检察听检察官给您细细讲解您遇到的

“爱情骗局”。

欢迎各检察新媒体公众号投稿,请与检察日报全媒体采编中心联系 邮箱:jcrb2014@qq.com; 微信号:jcrbxmt; 电话:(010)86423573

本报讯(记者倪建军 通讯员刘铮铮) “为牟利,黑作坊偷偷排放电镀废水污染环境;零容忍,检察机关重拳出击惩治违法犯罪!”近日,闻知陕西省西安铁路运输检察机关依法对当地一起破坏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周边群众拍手称快。

经查,2018 年 10 月 26 日至 11 月 21 日,被告人杜某在周至县某镇一养殖场内,无证非法经营一家电镀作坊,在进行电镀加工生产过程中,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将大量含有锌污染物的电镀废水通过地漏、连接管排到渗坑后,经引流渠排放至田间大渠。经检测,该电镀作坊废水中所含锌浓度为 208mg/L,超过国家标准 137.6倍。

依照规定,西安铁路运输检察院受理该起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检察官经审查认为,该电镀作坊生产的废水中含有各种重金属成分,未经处理排放,会对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该案被告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且杜某对被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均无异议,自愿认罪并接受处罚,符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条件。

检察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告知杜某涉及罪名、量刑以及认罪认罚的法律后果,杜某知悉后,同意承办检察官提出的判处其有期徒刑八个月至十个月,并处罚金 5000 元的量刑建议,并在值班律师的见证下,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认罪认罚告知书》。法院经审理,最终认定杜某犯污染环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 5000 元。

私排电镀废水污染环境获刑

被骗后,他转身又去骗别人来源:平谷检察总有些人把聪明用错地方,落得

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

□柴春元

近日,一名中年男子领着一名小男孩走进派出所,将男孩带到值班民警面前,称要找孩子的母亲。随后,男子留下手机号后即离开。民警以为男子带来的是一名走失儿童,不料,男子走后,这名 4 岁的男孩说:“他是我爸爸。”民警联系王某,王某以各种理由推托不肯到场。经过多方了解,民警得知,这已是王某一个星期内第三次将亲生儿子丢下。日前,王某因涉嫌遗弃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9月 18日《福州晚报》)。

父亲狠心屡次丢弃 4 岁的儿子,目的竟是逼迫离家的妻子“现身”。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发生这样的悲剧,不禁令人想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所受的伤害多数来自亲属与熟人。这样的事情令人气愤,同时又让人深思:与健康的亲情相比,这种“走偏”的亲情所缺乏的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人不能成为达到一个目的的手段。以人为本理念,同样应该成为家庭关系中的核心理念。本案中,或许这名渉罪男子的出发点是好的,期待这样的行为使孩子的母亲知道后于心不忍,回到孩子身边甚至回归家庭。但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孩子都不应成为其实现目的的手段。因为在成人的矛盾中,孩子不仅无辜的而且脆弱,遗弃行为会让孩子面临巨大的现实危险。

第二,亲情关系中,自由与责任的界限必须得到坚守。具体到这一事件中,王某与其妻子的婚姻维持与否,是二人自由意志决定的空间;同时,父母对孩子有抚养、保护、教育的监护责任,这样的责任是不容推脱与逃避的,这属于法律强制的范围,个人无权随意处分。王某正是混淆了这种界限,将监护关系与婚姻关系混为一谈,才想出了这样“用丢弃孩子引出失踪妻子”的昏招。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还让自己面临法律的惩处,而孩子因他的遗弃行为留下的心理阴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很难完全消除的。

第三,监护孩子是父母的共同责任,不因夫妻关系存续与否而改变。这里想强调的是,无论出走是想离婚还是出于其他目的,作为孩子的母亲,王某“失踪”的妻子,其实与王某一样有遗弃的行为。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在本案中,王某与其妻子双双逃避了抚养孩子的法定责任,都有遗弃孩子的嫌疑。

写到这里,笔者真心希望:孩子的父亲能幡然悔悟,好好照顾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母亲也能尽快回到孩子的身边。同时希望: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式离婚”中,夫妻双方能增加些理性和法律意识,也增加些爱心,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亲情和责任不能﹃走偏﹄,法律界限更不容模糊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