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05 上海孵化器30年巡礼 风雨洗礼中的双创见证者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2018年8月7日星期二责任编辑梁超业 美术编辑林婕B04-05

联系我们 qnbhdb@163.com

·专题创

上海腾讯众创空间(杨浦)作为是腾讯众创在华东的旗舰项目,依托上海的创新创业环境,与区域内的高校、孵化器联动,营造社区文化,形成集群效应。其众创定位为立体化全要素孵化加速器,为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孵化服务。具体表现在:资源整合上,充分利用腾讯系相关产业、合作伙伴的深厚积累和资源储备,推动项目发展;投资上,腾讯众创有自己的基金池,既会自己投资项目,也会为创业团队对接投资人。

目前,腾讯众创已累计服务110余家企业,近一半企业入驻后,完成了下一阶段融资。

【对话】Q:青年报:作为新生代孵化

器,且背靠腾讯系的庞大资源,在

扶持青年创业人群上,如何开辟

自己的特色道路?

A:黎明(上海腾讯众创空间总经理):我们依托腾讯产业背景,借助腾讯开放平台,对接和整合腾讯系相关资源,叠加自身经验和优势,为早期互联网及文创项目进行全要素、立体化的孵化。先后孵化出了跳跳、闯奇、独立日等既有创新性且发展良好的优质项目。

【寄语】:未来将继续活跃在

上海孵化器生态系统中,扶持青

年创业的同时,为整个孵化器生

态系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海孵化器30年巡礼 风雨洗礼中的双创见证者30年,孵化器这个“舶

来品”,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在创业群体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自 1988 年上海第一家孵化器诞生至今,三十年的风雨兼程,让上海孵化器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自弱至强,孵化器模式的蜕变,完美诠释了全市孵化体系的创新和突破。回看上海孵化器 30年的建设发展历程,其本身就是一部令人奋进的创新创业史。

近日,青年报记者专访了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朱正红,从孵化行业的最前沿实践者中解读行业的历史与未来。 青年报记者 陈颖婕

说起世界上第一家创业孵化器的故事,还得从一个养鸡场开始。

1959年,纽约州,当地最富有的家族Mancuso Family买下一座废弃工厂。二战后的经济衰落让这家工厂被迫在1957年关停,并决定将空置厂房出租给其他租客赚取租金。在最早入驻的租户中,有一家养鸡场因租用场地面积大,成为其中的明星企业。之后,在带领一位记者参观这片重新焕发活力的建筑群时,厂房主人对记者说道:“你看,他们正在孵化小鸡,而我做的恰巧是:孵化企业。”

“孵化器”一词由此而来。而孵化器首次出现在中国,是在1987年的武汉,在国内诞生了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

新技术创业中心。1988年,上海市科技创业服

务中心正式成立,这也标志着首家科技创业孵化器在上海诞生,徐汇区钦州路100号也被业内人士视为上海孵化器的诞生地。

“这是上海孵化器产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在那段时光里,创业者最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容身’,民房不能开办企业,写字楼租金太高又租不起,帮助创业者解决‘容身’难的问题。自此之后,上海开起了高新区创办孵化器的模式,漕河泾、张江等高新区都建立了孵化器,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源动力。”

孵化器作为培育科技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辐射沪上高校,开启了上海孵化器

成长历程中的第二阶段。“这要以杨浦创业中心成立为标志起点,上海的孵化器开始走近大学周边。这是要让孵化器对接创新的源头,承接高校的创新溢出,让更多的大学生拥有创业的机会,也让大学教师带着科技成果来孵化器创业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朱正红回忆说,当年在杨浦区的一家糖果厂旧厂房内,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杨浦区政府、复旦大学共同出资成立了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正式开启了上海孵化器的第二阶段。此后,这种模式也在上海交大、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也纷纷在大学科技园内建立了孵化器,成为大学科技园的标准配置。

“至2009年,上海的孵化器

数量已达 35 家,2010 年达到 80家,2012年突破100家。”朱正红表示,2008年的那场金融风暴,让当时处于风口浪尖的多家房地产公司转型成为孵化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上海孵化器的井喷发展。2001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孵化器”大会和2004年12月上海孵化协会成立为两个重要节点,开启了上海孵化器产业成长之路的第三和第四阶段,备案在册的众创空间数量逾500家,也让上海孵化器不断地往专业化、网络化、国际化方向大踏步前进。而随着孵化器功能的不断多样性,也让孵化器的功能从最初的“容身”向“融资”、全资源对接等全方位服务迈进。

“创业的热潮,在上海从来没有减退过。”朱正红在接受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趋于理性,很多人在项目尚未成功时,保持低调的心态。“目前,创业群体中白领人数骤增,这也让整个上海的创业氛围更加理性。”

通过一组数据,能更好地反映出上海创业人群的热情度: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参加上海各类创业大赛的创业企业4000余家;2017 年,该创业企业增至6000多家;2018年,参加上海市各类型创业大赛的创业企业数量

已突破7000家。“近年来,上海孵化器亮点频

现,创新创业活动成效显著,举办了多场有影响力的活动,且极具

‘国际范’。”朱正红表示,孵化载体建设更具内涵,孵化器的特点不断鲜明,与各区的定位产业进一步融合,而国际知名孵化器抢滩上海的势头不减,全球创新网络编织加速。

2017年,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孵化器数量已达到183家,较去年增长15.1%。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 49 家,占比 26.8%。

同时,孵化使用面积与孵化器数量保持了同步增长,总计234万平 方 米 ,较 去 年 增 长 11.4% 。2017年,上海市的专业型孵化器达到129家,占比上升至70%,专业孵化器已占据主流,一区一定位、一区一新格局不断凸显。2017 年,上海市国有孵化器 78家,占比较去年有所降低。而民营孵化器的总量在2017年已达100多家。在上海,孵化器、众创空间构建了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业服务网,只要你想创业就有一个合适你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就在你的周边。

30年间上海孵化器成长历程中的代表型平台

云赛空间作为由市属产业集团上海仪电与徐汇区政府联合打造的双创社区,通过创新服务体系搭建和创投生态环境营造,通过打通全球领先技术落地上海的最后一公里,协调统筹仪电园区内的创新资源,为初创企业提供全程化的配套支持、个性化的创业服务、专业化的创业辅导。

成立以来,其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群落,致力为上海市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提供有力支撑,是仪电集团打造宽阔国际视野、鲜明产业特征

双创示范基地的重要载体。【对话】Q:青年报:作为有国企背景

的创业孵化平台,在扶持创业企

业过程中,如何助力为行业源源

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A:夏禹(云赛空间负责人):我们在孵化过程中,虽然看重项目方向和技术选型,但是更看重人。创始团队在评审规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并且一旦经历过云赛空间的孵化,对应的创业服务也是会伴随着这个人的创业生涯。

【寄语】将助力更多的创新

企业成功锐变。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实力派代表紫竹创业孵化器ET空间

长青派代表云赛空间

K-TECH是上海创咖创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国际化创业服务平台。一直以来,其聚焦高新科技、人工智能、文化创意、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消费升级和大健康等行业,以“定向孵化为核心,提供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打造集孵化、投资、平台、社群为一体的精品化、国际化创业服务中心集群。

近年来,平台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健全合作机制,积极开拓和吸纳国外科技资源,服务于海内外创业团队及中小企业,与欧洲多所著名院校及创新创业机构签署战略协议,专注于高新技术转移及落地应用。

【对话】Q:青年报:作为走国际化路

线的孵化器,如何更好地实现创

业青年的“走出去”和“引进来”?

A:朱珮怡(上海创咖创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作为孵化服务平台,我们已与国外高校产生有效的无缝对接,未来也将更加积极推进国际科研技术学术研发,进一步深化与国际一流科研创新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中外技术交流、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基地,打造更多加速项目成长和培养拔尖人才的国际化创业服务中心。

【寄语】:努力打造“海外创

业首站”的集群效应,为更多的

创业青年搭建国际化舞台。

上海孵化器产业历经了哪些难忘的里程碑阶段?从“容身”到“融资”孵化器向复合型功能不断迈进

近两年上海的创业热情度是否有所减弱?不减反增 双创大赛报名企业数逐年增长 今年已逾7000家

青春派代表 腾讯众创空间

K-TECH创咖创业孵化器

标签:创立时间:2016月1月6日特色:依托腾讯系产业背景,提供全要素孵化

标签:创立时间:2015年特色:首家拥有孵化器管理公司营业执照的民

企、国际化路线

标签:创立时间:2015年特色:打造多维度立体化的国家级创业孵化器

标签:创立时间:2017年1月1日特色:为入驻企业量身提供MASTER服务(即

辅导推广、链接、技术、生态圈的服务)

紫竹创业孵化器ET空间,依托紫竹国家高新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优势以及知名高校、世界500强、大型国企等产业集群优势,聚焦航空电子、人工智能和科技文创三大产业。

3年来,紫竹突破传统孵化器的思维束缚,提出了“产业+孵化+投资”的“1+X”龙头企业联合孵化器模式。强化创业服务意识,通过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众创空间+基础扶持+接力扶持+天使投资的多步走方式,打造多维度立体化的国家级创业孵化器。

【对话】Q:青年报:在孵化扶持独角

兽企业的过程中,紫竹创业孵化

器有哪些秘诀与心得?

A:紫竹创业孵化器ET空间

负责人:紫竹创业孵化器与英特尔、中航工业、微软、航天八院、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外知名产业“巨人企业”、国家研究所、知名高校达成战略合作,打造“产业+孵化”的模式。

在自身探索高效孵化模式的同时,培养了一批准独角兽企业,如凡米科技、云拿等。紫竹创业孵化器从科技创新体系、产业布局、人才培养和集聚、产学研合作、创业服务平台等方面着手,帮助企业精准定位,并对接产业资源、政府政策和优势资本,让企业在硅谷模式的孵化器中高速成长。

【寄语】未来将不忘初心,继

续以优质的双创孵化成果助力

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

创中心”。

国际派代表朱正红在双创大赛现场。

上海首家科技创业孵化器的诞生地。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作为全国孵化器建设的引领城市,上海孵化器在30年的建设发展中,不断探索,敢于创新,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出了许多对行业具有引领作用的成功做法和创新实践,既体现了上海孵化器的建设水平,也为孵化器行业贡献了宝贵的“上海经验”。

“上海首度提出‘创业导师’,目前队伍人数也在不断壮大。”朱正红表示,作为创业孵化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导师一直被视为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创业导师”概念在上海首度被提出,这在孵化器行业的30年发展历程

中,也是里程碑式的一大步成长。为创业者解决痛点,弥补他

们的创业空白点,9年来,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招募的创业导师队伍已逾百人。他们有来自投资人、企业高管、创业成功人士、科学家等各行各业的精英。此后,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率先提出了

“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三位一体的孵化服务体系。

与创业导师一样,默默为创业者给予帮助的孵化器服务人数也逐年递增。截至2017年,上海孵化服务人数已超2100人,孵化企业数近9000家,累计培育了179家

上市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创业苗圃”这一概念也是上海率先在提出的。“这种将孵化服务往前移,让想创业的坚定他们的创业信心、让准备创业的完善他们的创业计划。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服务链条,对接高新区、对接产业集群。我们推出的这种模式已被写进了科技部文件,并向全国范围内推广。”如今,从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载体链无缝对接,整个孵化链将孵化服务向前延、向后伸,打造一条覆盖在孵企业技术创意、产品实现到产业化实施各个阶段的孵化服务链。

上海为全国孵化器产业的成长起哪些助推作用?

首推“创业导师”“创业苗圃”概念“上海经验”推向全国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