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N 3108 ISL 14.docx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7/27/2019 BCN 3108 ISL 14.docx

http://slidepdf.com/reader/full/bcn-3108-isl-14docx 1/4

ISL Minggu 14

Tarikh:

Tempat: Bilik

Masa: 8pm – 10pm

Tajuk:从书籍中或网上搜集未来学研究理论的资料,并作笔记。  

教育未來學 教育未來學是指運用未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研究教育發展趨勢、預測教育發展未

來,並在研究和預測過程中探索和發展適合於教育未來研究的理論、方法及其應用和評估

的科學。它形成於本世紀 60 年代,後不斷得到發展,如 1978 年聯合國科文組織就批准

了題為 “教育未來發展總是研究” 的計畫活動。其研究內容主要是未來教育的規模、結構、

管理、職能、內容、方法、技術及其實現途徑等。 

概念 教育未來學是指運用未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研究教育發展趨勢、預測教育發展未

來,並在研究和預測過程中探索和發展適合於教育未來研究的理論、方法及其應用和評估

的科學。它形成於本世紀 60 年代,後不斷得到發展,如 1978 年聯合國科文組織就批准

了題為 “教育未來發展總是研究” 的計畫活動。其研究內容主要是未來教育的規模、結構、

管理、職能、內容、方法、技術及其實現途徑等。  研究教育的發展趨勢,並預測未來教育的一門學科。教育科學的新興分支學科之一。它根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

方面的發展對教育的影響和要求,對未來教育的規模、結構、管理、內容、方法和技術等

進行預測,為制定教育發展規劃和教育改革提供科學依據。  

沿革 現代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的急速變化,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它使人們

提出了對未來世界進行探索和預測的要求。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為預測未來社會提供了

現代化的手段和工具。20 世紀 60 年代初期,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預測未來的思想

從哲學理論中分化出來,並轉向應用研究,於是出現了未來學。全面的社會預測要求對未

來教育也進行預測,同時,部分西方學者為尋求通過改進教育以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便

借助未來學的預測方法探討未來教育的模式,從而使教育未來學的學科體系逐步形成。  

7/27/2019 BCN 3108 ISL 14.docx

http://slidepdf.com/reader/full/bcn-3108-isl-14docx 2/4

 

研究內容 涉及未來教育的各個方面,主要有: 

①分析和預測未來社會的政治結構和經濟結構(包括政治制度、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等)及其發展水準對教育的總體影響。②分析和預測未來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對

教育的影響和要求。③研究在未來社會人的全面發展和促進這種發展的方針政策。④利用

人口預測的成果及方法,預測未來的學齡人口及其構成,以確定教育發展的大致規模和結

構。⑤預測在終身教育原則指導下未來教育制度的變化趨勢,探討未來學校教育、家庭教

育、社會教育一體化的途徑。⑥應用現代教學論、課程論、心理學和其他有關學科的最新

成果,研究未來課程的設計和教育內容的更新。⑦預測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研究教

育、教學過程中科學地應用技術的最佳方式。 

教育未來預測方法和分期: 

①建立在邏輯思維、分析判斷基礎上的"定性"分析法;②運用大量資料的 “定量” 分析法,

即利用統計學、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人口學、運籌學、高等數學等學科的方法論,

通過數位、方程、圖表、模型、電腦類比等進行預測。在上述兩類方法中,應用較廣的有

趨勢外推法、特爾斐法、關連樹法、未來情景設想法、類推法等。  

預測的分期一般分為 3種: 

①短期預測(10 年以內),②中期預測(20~25 年),③遠期預測(25 年以上乃至千

年)。很多國家的教育未來學學者大多致力於對西元 2000 年時的教育預測。教育未來

研究有長遠意義和現實意義。其主要作用是為教育決策者制訂短期、中期、遠期的教育發

展規劃及其政策服務,為他們提供有關學齡人口、人才需求、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

方式諸方面的科學預測和選擇方案;同時,根據教育發展過程中的新問題、新傾向,預測

它們的未來後果,以避免因盲目性引起的工作失誤。  

研究狀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援教育未來學的研究,組織了專題計畫活動,舉行了多次國際

討論會,出版了不少有關教育未來發展問題的專著。 "世界未來學會"、 “羅馬俱樂部” 、 

 “國際未來可能性協會” 、 “世界未來研究聯合會” 、 “人類 2000 年國際協會” 等國際未來研

究組織也都開展了教育未來預測活動。在美國、蘇聯、英國、法國、聯邦德國、荷蘭、日

本、印度等國家,研究教育未來的活動日益活躍,不僅有多種學科的學者進行專門研究,

在一些大學還開設了多種未來問題課程,有些大學還授予未來學研究學位。  馬克思主義

重視科學預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在對未來世界的預見是在認識

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基礎上進行的。K.馬克思、F.恩格斯在論述共產主義制度必然勝利

7/27/2019 BCN 3108 ISL 14.docx

http://slidepdf.com/reader/full/bcn-3108-isl-14docx 3/4

的同時,提出了共產主義社會教育的基本設想,認為那時的教育,將擺脫剝削階級影響,

擔負起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的任務。中國對教育未來學的研究,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同時有分析地吸取外國教育未來學研究中有科學價值的理論和方法。中國著重研究本國教

育發展的趨勢,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向教育提出的新課題,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國

式的社會主義教育體制中的各方面問題,對未來的教育進行預測,為國家制訂教育規劃和

教育政策提供科學依據並進行科學的論證。 

教育目標 1. 思維創新:培育學生成為具備「向前思考」、「未來導向」、「前瞻視野」的未來社

會所需要之新人才。 2. 趨勢分析:培育學生發展認知趨勢、預測變遷、創新企劃及動態

決策的能力。 3. 專業知識:培育學生擁有研究未來學所需的基礎知識、理論及研究方法,

並成為學術研究或實務運用的人才。 4. 科際整合:培育學生擴展「科際整合」的廣泛知

識系統、宏觀視野及能解決問題的綜效能力。 5.生涯規劃:為因應未來職場的競爭與衝

擊,培養同學第二專長,運用輔系制度,以生涯規劃為基礎,選擇有所用的學科作為未來

畢業之發展。 

7/27/2019 BCN 3108 ISL 14.docx

http://slidepdf.com/reader/full/bcn-3108-isl-14docx 4/4

笔记: 概念 - 教育未來學是指運用未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研究教育發展趨勢、預測教育發展

未來,並在研究和預測過程中探索和發展適合於教育未來研究的理論、方法及其

應用和評估的科學。 

沿革–部分西方學者為尋求通過改進教育以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便借助未來學的預測

方法探討未來教育的模式,從而使教育未來學的學科體系逐步形成。 

研究内容 –涉及未來教育的各個方面 

①分析和預測未來社會的政治結構和經濟結構。 

②分析和預測未來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對教育的影響和要求。 

③研究在未來社會人的全面發展和促進這種發展的方針政策。 

④利用人口預測的成果及方法,預測未來的學齡人口及其構成。 

⑤預測在終身教育原則指導下未來教育制度的變化趨勢。 

⑥應用現代教學論、課程論、心理學和其他有關學科的最新成果,研究未來

課程的設計和教育內容的更新。 

⑦預測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研究教育、教學過程中科學地應用技術的

最佳方式。 

-

 預測的分期 

① 短期預測(10年以內) 

② ②中期預測(20~25年) 

③ ③遠期預測(25年以上乃至千年) 

教育目标 - 1. 思維創新 2. 趨勢分析 3. 專業知識 4. 科際整合 5.生涯規劃 

资料来源: 

http://content.moe.edu.tw/wiki/index.php/%E6%95%99%E8%82%B2%E6%9C%AA%E4%BE%86

%E5%AD%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