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波动光学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第 14 章 波动光学

波动光学

第2页 共31页

14.7 光的偏振现象

电磁波是横波, 光矢量振动方向与光传播方向垂直.

只有横波有偏振 (polarization)

现象,而纵波无偏振问题.

通光方向

腰横扁担进不了城门

光波: 特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

光矢量(light vector): 电磁波的电场强度 矢量. E

波动光学

第3页 共31页

14.7.1光的偏振态

1. 线偏振光(linearly polarized light)

1)平面偏振光(线偏振光):光振动矢量E始终保持在一个确定的平面内.

2)振动面: 光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构成的平面.

椭圆偏振光(elliptically polarized light)

光矢量端点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截面内描绘出椭圆轨迹. 检偏器旋转一周,

光强两强两弱.

2. 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圆偏振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光矢量端点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截面内描绘出圆形轨迹. 检偏器旋转一周,

光强无变化.

波动光学

第4页 共31页

因原子发光的“随机性”, 光振动矢量相对传播方向呈对称分布的光称为自然光(natural light).

E v Ey

Ex

v

3. 自然光

自然光的图示法:

各向光振动无固定相位关系.

4.部分偏振光(partial polarized light)

线偏振光和自然光的混合.一方向光振动较其他方向占优势.

波动光学

第5页 共31页

14.7.2 偏振片 马吕斯定律

1.偏振片(polaroid)

1)偏振片: 能吸收某一方向的光振动, 而只让与之垂直方向上的光振动通过 的一种透明薄片.

2)偏振化方向(polarizing direction):

能透过的光振动方向.

3)自然光经起偏后光强变化

偏振片用途:“起偏”和“检偏”

自然光

起偏

偏振光

检偏

偏振光

忽略偏振片的吸收, 线偏振光强为入射自然光强的一半.

偏振化方向

波动光学

第6页 共31页

2. 马吕斯定律(Malus law)

I0 I

0A

1A

2A

光强为I0 的线偏振光, 透过偏振片后, 透射强度为:

2

0 cosII

0,0 IIπ :当

023,2 Iππ:当

马吕斯定律的验证实验:

线偏振光有两次消光现象

cos01 AA 2

2

0

22

0

0

coscos

A

A

I

I

波动光学

第7页 共31页

依题意

0I

2

0II 1I

2

1 cosII 60cos2I I 4

114II

II I

30cos2II 30cos4 2

1I 13I

4

3330cos 1

2 III 14

9I

例14-13 已知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化方向相交 60°的偏振片, 透射光强为I1, 今在这两偏振片之间再插入另一偏振片,

它的偏振化方向与前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均夹30°角,

则透射光强为多少?

解:

波动光学

第8页 共31页

设入射光强度: I0 ;自然光强度: I10 ;

偏振光强度: I20, 20100 III

设通过偏振片后的光强分别为: I , I1 , I2

1012

1II 2

202 cosII 2

201021 cos2

1IIIII

2010max2

10 IIII 时

10min2

190 III 时

minmax 5II

1020102

15

2

1III

1020 2II

例14-14 一束光由自然光和线偏振光混合组成, 当它通过一偏振片时, 发现透射光的强度随偏振片的转动可以变化到5

倍,求入射光中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强度各占入射光强度的几分之几?

解:

20100 III 21

III

波动光学

第9页 共31页

偏振片的应用

立体电影

波动光学

第10页 共31页

14.8 反射和折射时的偏振现象 布儒斯特定律

i

2n

1n

1.反射和折射的起偏

折射光、反射光均为部分偏振光

折射光: 入射面内的光矢量大于垂直入射面的光矢量;

反射光: 入射面内的光矢量小于垂直入射面的光矢量.

2n

1n 0i

900 i

此时, 反射光为线偏振光

)90cos(

sin

cos

sintan 0

0

00

i

i

ii

1

20

sin

sin

n

ni

波动光学

第11页 共31页

布儒斯特角或起偏角(polarizting angle ):

1

20 arctan

n

ni

2.布儒斯特定律(Brewster law)

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两不同介质表面, 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 光振动垂直于入射面.

即:

1

20tan

n

ni

2n

1n 0i

波动光学

第12页 共31页

玻璃堆

0i

布儒斯特角

线偏振光

波动光学

第13页 共31页

用偏光镜消除了反射偏振光, 使玻璃

门内的人物清晰可见.

波动光学

第14页 共31页

流水画

波动光学

第15页 共31页

14.9 双折射现象

方解石晶体双折射现象 (CaCO3 )

14.9.1 晶体双折射(birefringence)现象的基本规律

寻常光线(o光))(ordinary ray) :

满足通常的折射定律的光线.

非常光线(e光)(extraordinary ray):

不遵守通常折射定律的光线.

检偏器检验表明:

o光和e光都是线偏振光.

波动光学

第16页 共31页

光轴(optical axis) :

在晶体内部有一个特殊的方向, 当光沿此方向传播时不发生双折射现象, 这个特殊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

主平面(principal plane) : 由光轴和任一折射光线组成的平面称该光线的主平面.

o光振动垂直其主平面

e光振动平行其主平面

主截面(principal section): 包含光轴和晶面法线的平面.

入射光在主截面内时, 两主平面重合.

波动光学

第17页 共31页

14.9.2 惠更斯对双折射现象的解释

单轴晶体(uniaxial crystal) :

方解石 石英 红宝石

双轴晶体(biaxial crystal):

云母 硫磺 蓝宝石

o光在晶体中各方向传播速度相同.

e光在晶体中各方向传播速度不同.

1.单轴晶体中光波的波面

ev ov

eoeo nn vv负晶体(negative crystal)

ov ev

正晶体(positive crystal)

eo vv

ee vcn oo vcn

2.主折射率(principal refractive index) :

为e光在旋转椭球长短轴方向上的折射率.

eo nn、

eo nn

波动光学

第18页 共31页

iC A

B

3.惠更斯作图法

无双折射现象

波动光学

第19页 共31页

o光和e光都不折射, 但速度和折射率不同, 所以两波面并不重合.

由惠更斯原理解释双折射现象:

波动光学

第20页 共31页

波动光学

第21页 共31页

14.9.3 偏振棱镜(polarizing prism)

1. 尼科耳棱镜(Nicol prism)

是将天然的方解石晶体按一定的要求加工成两块直角棱镜, 然后再用加拿大树胶把它们粘合起来制成一块斜长方形的光学棱镜.

树胶的折射率: 55.1n

o光的折射率: 1.658o n

e光的主折射率: 1.486e n

oe nnn

o

e

A

C N

M

波动光学

第22页 共31页

2. 沃拉斯顿棱镜

由两块光轴互相垂直的方解石直角棱镜胶合而成, 可使两束线偏振光分开.

波动光学

第23页 共31页

14.10 偏振光的干涉 人为双折射现象 旋光现象

14.10.1 偏振光干涉

从偏振片P得到的线偏振光经过晶片C后, 成为两束相互之间有相位差而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o光和e光. (相位差不等于的整数倍时, 构成椭圆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再穿过一个偏振片A后, 由于偏振片只有一个偏振化方向, 所以通过偏振片后, 这两束互相垂直的同频率、相位差恒定的光, 具有了同一个振动方向, 因此这两束光成了相干的偏振光.

波动光学

第24页 共31页

如果用白光入射时, 由于对各种波长的光,干涉加强和减弱的条件不同,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程度的加强或减弱,当晶片厚度一定时,将出现一定的彩色. 如果晶片厚度不均匀,

则视场中将出现彩色条纹. 这

种偏振光干涉时出现彩色的现象称为色偏振

(chromatic polarization).

A1表示入射偏振光的光矢量, Ao和Ae分别为A1在平行和垂直于晶体主截面方向上的分量A2o和A2e.

波动光学

第25页 共31页

经晶片: o光和e光的位相差为

dnn eo )(2

'

1P

2P

1A

eA

oA

振动方向垂直, 位相差固定.

振幅为 sin1o AA cos1AAe eA2

oA2

---满足相干条件

经检偏器振幅为:

cos2 oo AA

sin2 ee AA sincos1A

sincos1A

经检偏器:o光和e光都沿检偏器的偏振化方向振动, 但振幅

矢量方向相反(附加位相差).

两相干偏振光总的位相差为 '

dnn eo )(

2

波动光学

第26页 共31页

讨论:

干涉极大, 视场最亮.

k2当

干涉极小, 视场最暗.

12 k当

2

12eo

kdnn或

kdnn eo或

色偏振

波动光学

第27页 共31页

1. 光弹性效应(photoelastic effect)

14.10.2 人为双折射现象

某些各向同性的非晶体材料或液体, 本来不具备双折射性质的, 但在人为条件下, 可以显

示出各向异性而产生出双折射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人为双折射 .

某些非晶体物质, 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时, 将失去非晶体

的各向同性的特征而具有晶体的性质, 从而也能呈现出双折射

现象.

波动光学

第28页 共31页

应用: 光开关

. . S

1P2P

P1P2透光轴相互垂直

E

C

克尔盒

2

22

d

Vkl

d

VE

20

2)(

2klEnn

le

2.电光效应(electrooptical effect)(克尔效应)

某些各向同性的非晶体或液体等透明物质, 在强电场作用下, 使分子定向排列, 能变为各向异性而显示双折射现象——电致双折射.

2KEnn eo K-克尔常数

波动光学

第29页 共31页

14.10.3 旋光(optical activity)现象

1.旋光现象: 偏振光通过某些物质后,

其振动面将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线转

过一定的角度的现象.

旋光物质(optical active substance) :

能产生旋光现象的物质.

右旋物质(right-handed substance): 迎着光线射来的方向

观察, 振动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物质.

左旋物质(left-handed substance): 振动面按逆时针方向

旋转的物质.

石英晶体、葡萄糖、果糖(右旋)

波动光学

第30页 共31页

旋光仪

旋光度 :偏振光通过旋光物质后, 其振动面转过的角度. Ψ

起偏器

线偏振光

检偏器

自然光

样品室

旋光度与偏振光通过旋光

晶体的距离 l 成正比:

称为介质的旋光率

对于旋光溶液:

为溶液的浓度

波动光学

第31页 共31页

V 称为费尔德常量, 与物质的性质、光的波长以及温度等

有关.

2.磁致旋光:某些磁性物质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出现旋光现象,

称为法拉第磁旋效应.

实验表明, 磁致旋光度与样品的长度 l 、所加磁感应强度

B 成正比:

BlV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