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再生水利用率达38.2%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我市再生水利用率达38.2%2018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启动

财经日报财经日报青岛A4 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编辑中心主任:孙小伟 责编:孙立梅 美编:郝宗耀 审校:李澍 电话:68068368财经要闻·综合

本报讯(记者 杨宁) 5 月 13 日至 19 日是第 27 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让节水成为习惯”。昨日上午,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在李村公园启动了城市节约用水宣传活动。据介绍,我市开展一年一度的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旨在多渠道普及节水知识,动员广大市民关注水资源,增强节水意识,倡导科学用水,营造全社会节水氛围。

据悉,今年节水宣传周期间,青岛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将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包括节水进校园、节水进社区、城市供水节水开放日、节水执法大检查等。通

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达到普及节水知识、增强水患意识、发扬光大青岛市民爱水、惜水、节水的优良传统,推动全社会参与节水型城市建设。

虽然三面环海,但青岛市却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4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节水成为伴随青岛发展、变迁的一个主题。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市逐渐形成了全民参与节水的社会氛围,节水措施多管齐下,节水技术不断革新,节水法规制度不断健全,城市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2002年,青岛市创建成为全国首批十个节水型城市之一,2011 年和 2015 年两次通

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随着节水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在进一步巩固传统节水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我市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和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共创建命名了 205 个节水型企业(单位)、61个节水型居民小区。

2005年,青岛市被国家确定为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城市和产业化基地,2013年又被确定为国家海水淡化试点城市。目前,青岛市海水淡化设施处理能力 21.9 万立方米/日,居全国领先水平。2017 年,青岛市海水淡化利用量 2300 万立方米,直接利用量约14亿立方米。按照《青岛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到 2020 年青岛市海水淡化产能达

到 50 万立方米/日以上,海水淡化对保障全市供水的贡献率达到15%以上

同时,我市通过加强节水科研和技术改造,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等措施,积极实施污水资源化,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市区已配套建设了 7座集中再生水处理设施,敷设再生水主干管道280多公里;单体再生水利用设施58座,处理规模达到7万立方米/日。截至2017年底,青岛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已达到 38.2%,再生水主要应用于工业冷却和工艺、绿化、保洁、冲厕、基建、河道景观、热泵等方面。

在今年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启动仪式现场,青岛水务集团等企业给市民演示了先

进的节水设备,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公司展示了我市海水利用的成果,并邀请市民现场品尝饮用淡化海水。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组织了通过形式多样的知识问答、文艺表演等现场互动活动,普及节水知识,倡导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共建美好家园。

据悉,今年节水宣传周期间,青岛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将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包括节水进校园、节水进社区、城市供水节水开放日、节水执法大检查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达到普及节水知识、增强水患意识、发扬光大青岛市民爱水、惜水、节水的优良传统,推动全社会参与节水型城市建设。

本报讯(记者 封满楼)适逢母亲节,智 联 招 聘 携 手 宝 宝 树 及 全 球 化 智 库(CCG)共同针对职场妈妈人群进行了调研,昨天发布了《2018 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调查发现,职场妈妈的薪资和职级高于一般职场女性,为家庭贡献不菲收入,更多开支用于家庭和子女教育。此外,六成全职妈妈想重回职场,因需要分担经济压力且害怕脱离社会。

近四成位及部门总监本次调查发现,职场妈妈群体的薪资

和职级普遍高于普通职场女性,这主要与职场妈妈年龄和工龄长于未婚未育的职场女性有关,职业生涯的发展依然与工龄和经验积累最相关。

在工资方面,职场妈妈的月薪在5000元以上的各个区间中,所占的百分比明显高于职场女性,而职场女性的主流收入集中于 2000-4999 元区间,这说明职场妈妈在收入水平方面明显高出普通职场女性。

在职级方面,职场妈妈在部门总监级的占比达到 36.5%,在高级经理一项的占比也达到 27.1%,显著高于职场女性的比例。在职位方面,职场妈妈在基层管理和中层管理选项的比例更高,分别达到23.5%和 22.5%,也明显高于职场女性。相反,职场女性在“普通员工和职员”中的

占比则明显高于职场妈妈。在所处职位

方面,职场妈妈最多的集中于人力资源、

财务会计等典型岗位中。

晋升难是职场妈妈主要困境调查显示,职场妈妈认为职场中最大

的挑战是“工作和生活难平衡”,占比

31.1%,远高于整体职场女性,除此之外,

在“晋升希望渺茫”“职业转型困难”“职场

日新月异、需不断学习”等选项中也高于

整体职场女性,职场妈妈们在职业生涯中

的信心缺失现象凸显,并期待通过学习提

升来环节这一困境。

多数职场妈妈认为,“职业能力提升”

是职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持,其次是对行

业发展前景及趋势的把握。与整体职场

女性相比,职场妈妈们更加务实,个人能

力是职场人的核心竞争力,审时度势则可

以帮助职场人做对选择,职业规划心态更

加成熟。

近六成不希望与社会脱节事业心不仅属于职场女性,还包括全

职妈妈们,调研结果显示,全职妈妈希望

重新走入职场的比例高达60%,而最主要

原因是“经济压力”“不希望与社会脱节”

和“实现自我价值”。这也反映出,对于有

娃的女性来讲,她们不仅要为家庭奉献精力,还要负担着贡献经济收入的压力,而由于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有了大幅提升,她们也期待实现更多的个人价值,更大程度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不再满足于将人生局限在家庭中。

家庭收入贡献超半在家庭收入占比方面,职场妈妈似乎

也成为家庭贡献的重要一方,其家庭收入占比在 30%-50%区间内的比例,明显高于职场女性,这也符合职场妈妈的工作目标。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职场妈妈的家庭收入贡献超过了50%,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对于到手的收入,职场妈妈们将最多的部分用于“孩子抚养/教育”,有 71%的受访职场妈妈选择了这一项;另一项高于整体职场女性的选项是“房/车贷”,职场妈妈们比未育职场女性多了一种养家带娃的压力,参与家庭购房购车的经济开支也是她们收入的主要开支。

智联招聘认为,新时代女性在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同时,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她们不同的职业诉求,是为孩子、为家庭做出的权衡与取舍。在找到家庭与事业的平衡点后,她们能够胜任母亲与职场女性这个双重角色。

需要分担经济压力且害怕脱离社会

六成全职妈妈想重回职场

本报讯(记者 马艺峰) 昨日是母亲节,岛城江西路一家鲜花店内,市民正在为自己的母亲选购康乃馨等鲜花(上图)。当天,该店康乃馨等鲜花销量猛增,一大早就有众多顾客前来现场挑选鲜花以及购买提前预定好的花束。据该花店老板张女士介绍,每年母亲节前的鲜花预定情况都很好,至少提前一周就开始预定了。

买束鲜花送母亲

本报讯(记者 李倚慰) 昨日,市北巴士公司开展的“‘母亲节’——晒出妈妈的芳华”活动在公交 224 路车上举办,公交车内的展板上贴满了驾驶员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和祝福的话语(上图),一张张黑白泛黄的照片,一枚枚五颜六色的心愿贴纸,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参与。

公交车上晒“妈妈芳华”

本报讯(记者 李倚慰)昨日,公交集团隧道巴士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轮渡停车场内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员工”,他们正围着一辆公交车忙得热火朝天(右图)。

原来,这些“小员工”是公交职工的孩子,“母亲节”他们相约一起来到妈妈所在的单位,给妈妈一个惊喜,同时替妈妈分担工作,体会妈妈日常工

作的辛苦。几个孩子在妈妈的指导下,按照清理车辆卫生的流程,开始打扫车辆卫生。清洁地板、擦拭车窗玻璃、用特制工具清洁缝隙……孩子们通力合作,打扫得很仔细。当得知妈妈在清理完车厢卫生后,还需要继续投入运行,为乘客提供车厢服务时,孩子们擦着满头大汗,纷纷感叹妈妈工作不易。

“小小乘务员”体验妈妈辛苦

本报讯(记者 国瑾 通讯员 曹玉洁) 近日,来自全国近 40 家媒体走进青岛理工大学,探寻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的“理工担当”。校长谭秀森致欢迎词并介绍学校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情况,青岛理工大学争做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高校

“样本”。谭秀森表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

大工程,是国家赋予山东的一项重要责任和重大使命,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也是青岛理工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换道超越的契机。结合学校近年来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谭秀森具体介绍了学校助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工作进展情况:瞄准“十强产业”,优化学科人才队伍。在国家级学科平台建设、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服务“十强产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保障。对接“十强产业”,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努力提升学校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学校下一步稳步发展、纵深突破、攻坚落实打下良好基础。实施文化育人,汇聚新旧动能转换正能量。

见面会后,媒体团队参观了青岛理工大学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主题展览、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结构实验中心及青岛理工大学建筑科技众创园。记者了解到,青岛理工大学众创园建设的核心基础源于青岛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和人才资源,展示建筑科技创新创业风貌、搭建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平台、探索大学

科技园发展模式和途径。2016 年 9 月启动与政府的战略合作,2017 年 5 月开始,逐步完成团队遴选与入驻、管理配套与服务等工作,经过半年多试运营,于 2017 年 12 月 28 日正式举行了隆重的开园仪式。众创园建设至今,在人才集聚 和 公 司 成 长 两 个 方 面 体 现 最 为 突出。入驻团队的核心成员中,包括了千人计划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岗位津贴专家,以及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高校首席专家,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等 14 名学校的国家、省、市级高端人才,占全校高端人才总量一半以上。高水平孵化科技型公司 9 家,注册金超过 4000 万元,2017 年技术交易额超过7100万元。

据悉,这里的千万资金项目都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中与北大数字中国研究院、青岛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合作共建,注册资金1000万的智慧水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就承担着三峡和大沽河的智慧工程建设的重担。据介绍,市县级智慧水务管理服务中心在三峡库区两个县已经得到应用,智慧(数字)流域管理服务站已在青岛大沽河应用,通过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的数字化、虚拟化、可视化,实现智慧化工程建设系统架构和共享网络化运营,对提高水问题预测、决策能力,提升综合管理智能化水平意义重大。此外,注册资金 500 万元的山东筑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围绕城市空间与建筑大数据应用进行研发,基于 BIM、GIS 打造城市建筑云平台、消防应急部署平台、三维可视化仿真模拟平台,实现城市数字化、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智慧化、城市空间透明化,推动建设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升级。

青岛理工大学:争做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高校“样本”

本报讯(记者 董乔志) 记者从市南区获悉,自 5 月 10 日起,区卫计局窗口在市南区行政审批大厅推出公共场所

“行政审批承诺制”,这将意味着市南区在全市率先推行公共场所行政审批当场发证、立等可取。

据介绍,“行政审批承诺制”是指经营者提交《公共场所行政审批承诺书》,保证网上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作出承诺后,立即当场核发卫生许可证。发证后的 1 个月内,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将对申请人是否落实相关审批承诺进行实地检查。检查中发现卫生要求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区卫计局可依法予以撤销、撤回

并注销。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取得行政许可的,给予警告;申请事项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申请人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该提速举措旨在进一步改变过去的“重审批轻监管”工作模式,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举措,强化审批提速增效。该项服务推出第一天,受到区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热烈欢迎,首日核发 73 件卫生许可证。下一步,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神,不断推动政务服务理念、制度、作风深层次变革,年内力争实现所有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

市南公共场所行政审批“立等可取”

本报讯(记者 杨志坚 通讯员 丁之王彬)如果家里养水生植物,应该在水里滴几滴灭蚊药物或在水里养几条小鱼,这样可以阻断蚊虫的繁殖……昨日,李沧区爱卫办邀请专家走进社区,给居民送去一堂生动的病媒生物防制培训。

据悉,李沧区爱卫办于今年4月上旬开始组织开展主题为“清洁家园、远离虫害”的送培训进社区活动,邀请病媒防制专家深入街道和社区,针对“四害”的危害和家

庭、楼院“四害”防制措施等进行宣讲培训。昨日的培训授课在九水路街道办事处举行,吸引了社区工作人员和众多居民的

“围观”。市民周阿姨对记者说:“去年家里蚊子成群,今年一开春气温上升又出现了几只,孙子经常被叮咬,这可急坏了家人。听说区爱卫办要举办这个培训,我主动找到社区居委会报名,听完课果然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结合专家讲的,应该是花盆防漏底盘里的水更换不及时,才生出了那

么多蚊子,以前自己都不知道蚊子是从水里生出来的,以后一定要经常清理这些有水的器皿,通过这次培训真是受益匪浅。”

目前,李沧区已在社区举办 22 场此类培训活动。每次培训,李沧区爱卫办还为市民免费发放了一批灭蟑灭蚁灭蚊药物、购物袋和各类防制“四害”的知识读本。截至目前,共发放杀蟑药 2500 支、蚂蚁药2500支、粘鼠板2500张、灭蚊蚴药2500瓶、购物袋2500个、各类宣传单页10000余份。

李沧区开展爱国卫生月送培训进社区活动

>>>> 关注母亲节

昨日,为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青岛重庆路第三小学开展了“行走中的课堂”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活动现场,孩子们分别体验了“活字印刷”“木板年画”“包粽子”“端午香囊”等传统手工技术和制作。这些传统的制作内容作为人类活动

的结晶,让在场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受到震撼。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感受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看到这些平时熟悉而又陌生的传统手工艺在自己手中神奇地呈现出来,孩子们既兴奋又开心。

记者 马艺峰 摄影报道

传统文化进校园

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学包粽子。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