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益以偈頌,僅千數十。文約義豐,便於持誦,其利二。佛許...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1

《佛說無常經》補充資料

一、《佛說無常經》敘

庚申之夏,余居錢塘玉泉龕舍,習根本說一切有部律。有誦三啟無常經之事數則。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七云:「佛言:『若苾芻來及五時者,應與利分。云何為五:一打犍

椎時,二誦三啟無常經時,三禮制底時,四行籌時,五作白時。』」其餘數則,分註下

文。又閱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載誦三啟無常經之儀至詳(註一)。因以知是經為佛世

諸大弟子所習誦者;或以是為日課焉。經譯於唐,其時流傳未廣,誦者蓋罕(註二)。

宋元以來,始無道及之者。余懼其湮沒不傳,致書善友丁居士,勸請流通。居士讚喜,

屬為之敘。竊謂是經流通於世,其利最普,願略述之。經中數說老病死三種法,不可愛,

不光澤,不可念,不稱意。誦是經者,痛念無常,精進嚮道,其利一。正經文字,不逾

三百,益以偈頌,僅千數十。文約義豐,便於持誦,其利二。佛許苾芻,惟誦是經,作

2

吟詠聲(註三)。妙法稀有,梵音清遠,聞者喜樂(註四),其利三。此土葬儀誦經未有

成軌;佛世之制,宜誦是經,毗奈耶藏(註五),本經附文,及內法傳(註六),皆詳言

之,其利四。斬草伐木,大師所訶。築室之需,是不獲已。依律所載,宜誦是經;並說

十善。不廢營作,毋傷仁慈(註七),其利五。是經附文,臨終方決,最為切要。修淨

業者,所宜詳覽。若兼誦經,獲益彌廣。了知苦、空、無常、無我;方諸安養樂國,風

鼓樂器,水注華間,所演法音,同斯微妙,其利六。生逢末法,去聖時遙;佛世芳規,

末由承奉。幸有遺經,可資誦諷,每當日落黃昏,暮色蒼茫,吭聲哀吟,諷是經偈。逝

多林山,窣堵波畔,流風遺俗,彷彿遇之,其利七。是經之要,略具於斯。惟願流通,

普及含識。見者聞者,歡喜受持,共悟無常,同生極樂,廣度眾生,齊成佛道云爾。

是歲七月初二日大慈弘一沙門演音,撰於新城貝多山中。時將築室掩關,鳩工伐木。

先夕誦無常經,是日草此序文,求消罪業。

註一:南海寄歸內法傳云:「神州之地,自古相傳,但知禮佛題名,多不稱揚讚德。

3

何者?聞名但聽其名,罔識智之高下。讚歎具陳其德,乃體德之宏深。即如西方,制底

畔睇,及常途禮敬,每於晡後或曛黃時,大眾出門,繞塔三匝。香華具設,並悉蹲踞。

令其能者,作哀雅聲,明徹雄朗,讚大師德,或十頌,或二十頌。次第還入寺中,至常

集處。既共坐定,令一經師,昇師子座,讀誦少經。其師子座,在上座頭。量處度宜,

亦不高大。所誦之經多誦三啟。乃是尊者馬鳴之所集置。初可十頌許,取經意而讚歎三

尊。次述正經,是佛親說。讀誦既了,更陳十餘頌,論回向發願。節段三開,故云三啟。

經了之時,大眾皆云蘇婆師多。蘇,即是妙。婆師多,是語;意欲讚經是微妙語。或云

娑婆度,義目善哉。經師方下,上座先起,禮師子座。修敬既訖,次禮聖僧座,還居本

處。第二上座,準前理二處已,次禮上座,方局自位而坐。第三上座,準次同然,迄乎

眾末。若其眾大,過三五人,餘皆一時望眾起禮,隨情而去。斯法乃是東方聖耽摩立底

國僧徒軌式。」

註二:日本沙門最澄顯戒論,開示大唐貢名出家不欺府官明據五十一,轉有當院行

4

者趙元及,年三十五,貫京兆府雲陽縣龍雲鄉修德里,父貞觀為戶身無籍,誦無常經一

卷等。 註

三: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四云:「佛言苾芻,不應作吟詠聲,誦諸經

法,及以讀經。請教白事,皆不應作。然有二事,依吟詠聲:一謂讚大師德,二謂誦三

啟經;餘皆不合。」

註四: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四云:「是時善和苾芻,作吟諷聲,讚誦經

法。其音清亮,上徹梵天。時有無數眾生,聞其聲音,悉皆種植解脫分善根,乃至傍生

稟識之類,聞彼聲者,無不攝耳,聽其妙音。後於異時,憍薩羅勝光大王,乘白蓮華象,

與諸從者,於後夜時,有事出城,須詣餘處。善和苾芻,於逝多林內,高聲誦經。于時

象王,聞音愛樂,屬耳而聽,不肯前行。御者即便推鉤振足,象終不動。王告御者曰:

可令象行!答言:大王!盡力驅前,不肯移足。未知此象意欲何之?王曰:放隨意去!

彼即縱鉤,便之給園,於寺門外,攝耳聽聲。善和苾芻,誦經既了;便說四頌,而發願

5

言:天阿蘇羅藥叉等,乃至隨所住處常安樂。時彼象王,聞斯頌已;知其經畢,即便搖

耳舉足而行,任彼馳驅,隨鉤而去」。

註五: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第十八云,佛言:「苾芻身死,應為供養!

苾芻不知云何供養。佛言:應可焚燒。具壽鄔波離請世尊曰:如佛所說,於此身中,有

八萬戶蟲,如何得燒?佛言:此諸蟲類,人生隨生,若死隨死;此無有過。身有瘡者,

觀察無蟲,方可燒殯。欲燒殯時,無柴可得。佛言:可棄河中,若無河者,穿地埋之。

夏中地溼,多有蟲蟻?佛言:於叢薄深處,令其北首,左脅而臥,以草稕支頭。若草若

葉,覆其身上。送喪苾芻,可令能者,誦三啟無常經;並說伽他,為其咒願。」根本薩

婆多部律攝卷十二云:「苾芻身死,應檢其屍。若無蟲者,以火焚燒。無暇燒者,應棄

水中,或埋於地。若有蟲及天雨,應共輿棄空野林中,北首而臥,竹草支頭,以葉覆身,

面向西望。當於殯處,誦無常經;復令能者,說咒願頌。喪事既訖,宜還本處。其捉屍

者,連衣浴身,若不觸者,應洗足。」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三云:「出尊者

6

屍,香湯洗浴,置寶輿中。奏眾伎樂,幢幡滿路,香煙遍空。王及大臣,傾城士女,從

佛及僧,送諸城外。至一空處,積眾香木,灌灑香油,以火焚之,誦無常經畢;取舍利

羅置金瓶內,於四衢路側,建窣堵波。種種香華,及眾音樂,莊嚴供養,昔未曾有。」

註六:南海寄歸內法傳云:「然依佛教,苾芻亡者,觀知決死,當日舁向燒處,尋

即以火焚之。當燒之時,親友咸萃,在一邊坐。或結草為坐;或聚土作臺,或置磚石,

以充坐物。令一能者,誦無常經,半紙、一紙,勿令疲久。然後各念無常,還歸住處。」

註七: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二十七云:「佛告阿難陀,營作苾芻,所有行法,

我今說之。凡授事入,為營作故,將伐樹時,於七八日前,在彼樹下,作曼荼羅,布列

香華,設諸祭食,誦三啟經。耆宿苾芻,應作犄歌拏咒願,說十善道,讚歎善業;復應

告語:若於此樹,舊住天神,應向餘處,別求居止。此樹今為佛法僧寶,有所營作。過

七八日已,應斬伐之。若伐樹時,有異相現者,應為讚歎施捨功德,說慳貪過。若仍現

異相者,即不應伐。若無別相者,應可伐之。」又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九所載者,與

7

此略同。

二、《閱藏知津》卷三十一:「《佛說無常經》,唐大薦福寺沙門釋義凈譯。說老、病、

死,三法不可愛。經前有偈贊,偈述,絕妙。經後有五言偈頌,七言咒願頌,並臨終方

訣二紙。」

三、臨終方訣

若苾芻、苾芻尼,若鄔波索迦、鄔波斯迦,若見有人將欲命終,身心苦痛。應起慈

心,拔濟饒益。教使香湯澡浴清淨,著新淨衣,安詳而坐,正念思惟。若病之人自無力

者,餘人扶坐。又不能坐,但令病者右脇著地,合掌至心,面向西方。當病者前,取一

淨處,唯用牛糞香泥塗地,隨心大小。方角為壇,以華布地,燒眾名香,四角燃燈。於

其壇內懸一綵像,令彼病人心心相續,觀其相好了了分明,使發菩提心。復為廣說三界

難居,三塗苦難非所生處,唯佛菩提是真歸仗。以歸依故,必生十方諸佛剎土,與菩薩

8

居,受微妙樂。

問病者言:「汝今樂生何佛土也?」病者答言:「我意樂生某佛世界。」時說法人,

當隨病者心之所欲,而為宣說佛土因緣、十六觀等,猶如西方無量壽國,一一具說,令

病者心樂生佛土。為說法已,復教諦觀,隨何方國,佛身相好。觀相好已,復教請佛及

諸菩薩,而作是言:「稽首如來、應、正等覺,并諸菩薩摩訶薩,願哀愍我,拔濟饒益。

我今奉請,為滅眾罪;復將弟子,隨佛菩薩生佛國土。」第二第三亦如是說。既教請已,

復令病人稱彼佛名。十念成就,與受三歸,廣大懺悔。懺悔畢已,復為病人受菩薩戒。

若病人困不能言者,餘人代受及懺悔等。除不至心,然亦罪滅得菩薩戒。既受戒已,扶

彼病人北首而臥、面向西方,開目閉目諦想於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乃至十方諸佛

亦復如是。又為其說四諦因果、十二因緣無明老死、苦空等觀。

若臨命終,看病餘人但為稱佛,聲聲莫絕。然稱佛名,隨病者心稱其名號,勿稱餘

佛,恐病者心而生疑惑。然彼病人命漸欲終,即見化佛及菩薩眾,持妙香花來迎行者。

9

行者見時便生歡喜,身不苦痛、心不散亂,正見心生如入禪定,尋即命終,必不退墮地

獄、傍生、餓鬼之苦。乘前教法,猶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佛前。

若在家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等,若命終後,當取亡者新好衣服及以隨身受用之物,

可分三分,為其亡者將施佛陀、達磨、僧伽。由斯亡者業障轉盡,獲勝功德福利之益。

不應與其死屍著好衣等將以送之。何以故?無利益故。若出家苾芻、苾芻尼及求寂等,

所有衣物及非衣物,如諸律教,餘同白衣。

若送亡人至其殯所,可安下風,置令側臥,右脇著地,面向日光。於其上風,當敷

高坐,種種莊嚴。請一苾芻能讀經者昇於法座,為其亡者讀無常經。孝子止哀勿復啼哭,

及以餘人,皆悉至心為彼亡者燒香散花,供養高座、微妙經典及散苾芻,然後安坐,合

掌恭敬一心聽經。苾芻徐徐應為遍讀。若聞經者,各各自觀己身無常,不久磨滅,念離

世間,入三摩地。讀此經已,復更散花燒香供養。又請苾芻隨誦何呪,呪無蟲水滿三七

遍,灑亡者上。復更呪淨黃土滿三七遍,散亡者身。然後隨意,或安窣堵波中,或以火

10

焚,或屍陀林乃至土下。

以此功德因緣力故,令彼亡人,百千萬億俱胝那庾多劫,十惡、四重、五無間業、

謗大乘經一切業報等障,一時消滅。於諸佛前獲大功德,起智斷惑,得六神通及三明智,

進入初地。遊歷十方,供養諸佛,聽受正法,漸漸修集無邊福慧。畢當證得無上菩提,

轉正法輪度無央眾,趣大圓寂成最正覺。

四、《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五〈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五〉:「復次善男子。

一切諸法有四種相。何等為四。一者生相。二者老相。三者病相。四者滅相。以是四相

能令一切凡夫眾生至須陀洹生大苦惱。

若能繫念善思惟者。雖遇此四不生於苦。以是義故。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復次善男子。一切善法無不因於思惟而得。何以故。有人雖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專心聽

法。若不思惟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復

11

次善男子。若有眾生信佛法僧無有變易而生恭敬。當知皆是繫念思惟因緣力故。因得斷

除一切煩惱。以是義故。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五、《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七:「問誰決定能。種此順解脫分善根。答若有增上

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隨起少分施戒聞善。即能決定種此善根。若無增上意樂。

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雖起多分施戒聞善。而亦不能種此善根。」

六、《雜阿含經》卷第四十六(三四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法,世間所不愛、不念、不可意。何等為三?謂老、

病、死。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者,如來、應、等正覺不出於世間,

世間亦不知有如來、應、等正覺知見,說正法、律。以世間有老、病、死三法不可愛、

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知有如來、應、等正覺所知、

12

所見,說正法、律。

以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老、病、死。何等為三?謂貪、恚、癡,復有三法不斷故,

不堪能離貪、恚、癡。何等為三?謂身見、戒取、疑,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身見、

戒取、疑。何等為三?謂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

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何等為三?謂失念、不正知、亂心,復有三法不斷故,

不堪能離失念、不正知、亂心。何等為三?謂掉、不律儀、不學戒,復有三法不斷故,

不堪能離掉、不律儀、不學戒。何等為三?謂不信、難教、懈怠,復有三法不斷故,不

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墮。何等為三?謂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復有三法不

斷故,不堪能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何等為三?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

識,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何等為三?謂無慚、無愧、

放逸,此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所以者何?以無慚、無愧故放逸,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習惡知識,習惡知識故

13

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難教、戾語、嬾墮,嬾墮故掉、不律

儀、不學戒,不學戒故失念、不正知、亂心,亂心故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懈

怠心故身見、戒取、疑,疑故不離貪、恚、癡,不離貪、恚、癡故不堪能離老、病、死。

斷三法故,堪能離老、病、死。云何三?謂貪、恚、癡,此三法斷已,堪能離老、

病、死,復三法斷故,堪能離貪、恚、癡。云何三?謂身見、戒取、疑,此三法斷故,

堪能離貪、恚、癡,復三法斷故,堪能離身見、戒取、疑。云何為三?謂不正思惟、習

近邪道、起懈怠心,此三法斷故,堪能離身見、戒取、疑,復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正思

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云何為三?謂失念心、不正知、亂心,此三法斷故,堪能離不

正思惟、習近邪道及心懈怠,復三法斷故,堪能離失念心、不正知、亂心。何等為三?

謂掉、不律儀、犯戒,此三法斷故,堪能離失念心、不正知、亂心,復有三法斷故,堪

能離掉、不律儀、犯戒。云何三?謂不信、難教、嬾墮,此三法斷故,堪能離掉、不律

儀、犯戒,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墮。云何為三?謂不欲見聖、不樂聞

14

法、好求人短,此三法斷故,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墮,復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欲見聖、

不欲聞法、好求人短。云何為三?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此三法斷故,離不欲見

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云何三?

謂無慚、無愧、放逸。

所以者何?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

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

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

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

死。」 佛

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5

七、《生經》卷第二

《佛說迦旃延無常經》第十七:「聞如是:一時佛遊阿和提國。爾時賢者迦旃延告

諸比丘:「諸賢者聽!一切合會,皆當離別。雖復安隱,會致疾病,年少當老;雖復長

壽,會當歸死,如朝露花日出即墮。世間無常,亦復如是。年少強健,不可常存。譬如

日出照於天下,不久則沒。如是,賢者!合會有別,人生有死,興盛必衰,一切萬物,

皆歸無常,壞敗歸盡。如樹果熟,尋有墮憂。萬物無常,亦復如是。合會有離,興者必

衰。譬如陶家作諸瓦器,生者熟者,無不壞敗。如是,賢者!合會有離,興者必衰,生

者有死,恩愛離別,所求所慕,不得如意,爾時則有惡應變怪現矣!其病見前,諸相危

熟,身得疾病,命轉向盡,骨肉消減,已失安隱,得大困疾,懊惱叵言,體適困極,水

漿不下,醫藥不治,神呪不行,假使解除無所復益。醫見如是,尋退捨去,最後命盡。

至於鞭[

革*

亢]

,與于凶危,若使為變,命欲盡時,則有六痛,遭於苦毒。鞭[

革*

亢]

之惱,

眾患普集,己所不欲,自然來至,轉向抒氣。或塞不通,但有出氣無有入氣,出息亦極、

16

入息亦極,諸脈欲斷,失於好顏,臥起須人,人常飲飼。雖得醫藥糜粥含之,必復苦極,

不能消化。欲捉虛空,白汗流出,聲如雷鳴,惡露自出,身臥其上,歸於賤處。命盡神

去,載出野田或火燒之,身體臭腐,無所識知。飛鳥所食,骨節支解,頭項異處連筋斷

節,消為灰土,一切無常。當是之時,身為所在?頭足手脚,為何所處?初始死時,出

在塚間,父母、兄弟、妻子皆共逐之,親厚知識,亦復如是。啼哭愁憂,悲哀呼嗟,椎

胸殟憫,葬埋已訖,各自還歸,亦不能救。身獨自當之,棄捐在地,猶如瓦石,不聞聲

香味,細滑亦不見,色及與五欲,無所識知。以是之故,知身無常。孝順供養父母、恭

敬沙門諸道士、布施持戒齋肅守禁修行,起住迎逆,稽首作禮,叉手自歸。今諸賢者,

諦省察此,當念無常、苦、空、非身。」」

八、《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八:「問何謂非常。答諸有為法。問何緣外道計彼為

常。答由二緣故。一見諸色法相似相續故。二見心心所法憶本事故。見諸色法相似相續

17

故者。謂彼外道見老時色似小時色。見今日色似昨日色。便作是念。即小時色轉至老時。

即昨日色轉至今日。見心心所法憶本事故者。謂彼外道見小時所作所習所受。老時能憶

見。昨日所作所習所受。今日能憶便作是念。老時心心所法。即小時心心所法。今日心

心所法。即昨日心心所法。由此二緣故彼外道於五取蘊妄計為常。」

九、《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十四〈菩薩問明品第十〉:「喻以火輪。謂旋火速轉不

見始終。生滅遄流寧知本際。又薪火不續識鈍謂輪。命實遷流妄謂相續。」

十、《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九:「由天眼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諸蘊相續。謂見

死有諸蘊無間中有現前。復見中有諸蘊無間生有現前。又見生有諸蘊無間本有現前。本

有諸蘊分位相續乃至死有。譬如水流燈焰相續。由不覺知微細生滅於諸蘊中遂起常想故。

便執我世間俱常。」

十一、《大般涅槃經》卷十四〈聖行品第七〉:「善男子。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云何

18

知耶以因緣故。若有諸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

十二、《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十六〈分別聖道果人品第六〉:「無常相苦相有何差

別。由生滅為法。是故無常。由有流能違意。是故為苦。若見無常此所見即能違意。是

故無常想能引苦想。」

十三、《大智度論》卷十九〈序品〉:「雖佛說無常即是苦,為有漏法故說苦。何以

故?凡夫人於有漏法中心著,以有漏法無常失壞故生苦;無漏法心不著故,雖無常,不

能生憂悲苦惱等故,不名為苦,亦諸使不使故。」

十四、《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八〈大乘十法會第九〉:「善男子!菩薩如是觀色無常,

觀無常已於中不生恐怖之想。何以故?如實知色虛妄生故,菩薩如是如實善知。受想行

識悉皆無常,觀無常已則於識中不生恐怖。何以故?如實知識虛妄生故,菩薩如是如實

善知。善男子!菩薩如是觀法順法。」

19

十五、《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二:「若受用欲塵多放逸者。但能思惟變易無常散壞無

常現墮無常。廣起悲歎愁憒憂悴。然於諸行不能厭離。若諸外道即於如是諸無常性。多

起思惟。少能方便厭患離欲。但於諸行一分厭離不能究竟。若聖弟子圓滿思惟諸無常性。

於一切行究竟厭患乃至解脫。」

十六、《大智度論》卷十五〈序品〉:「問曰:云何結使未斷而能不隨?答曰:正思

惟故,雖有煩惱而能不隨。復次,思惟觀空、無常相故,雖有妙好五欲,不生諸結。譬

如國王有一大臣,自覆藏罪,人所不知。王言:「取無脂肥羊來,汝若不得者,當與汝

罪。」大臣有智,繫一大羊,以草穀好養;日三以狼而畏怖之,羊雖得養,肥而無脂。

牽羊與王,王遣人殺之,肥而無脂。王問:「云何得爾?」答以上事。菩薩亦如是,見

無常、苦、空狼,令諸結使脂消,諸功德肉肥。」」

十七、《增壹阿含經》卷二〈廣演品第三〉:「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

20

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

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死。」…世尊告曰:「若有比丘

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死。所謂死者,此沒生彼,往來諸

趣,命逝不停,諸根散壞,如腐敗木,命根斷絕,宗族分離,無形無響,亦無相貌。如

是,諸比丘!名曰念死,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

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死念,便當獲

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十八、《十住毘婆沙論》卷二〈地相品第三〉:「復次無死畏者。多作福德故。念念

死故。不得免故。無始世界習受死法故。多修習空故。菩薩作是念。若人不修福德則畏

於死。自恐後世墮惡道故。我多集諸福德。死便生於勝處。是故不應畏死。」

十九、《佛說四不可得經》:「佛道眼覩見兄弟同產四人,遠家棄業山處閑居,得五

21

神通皆號仙人。宿對來至自知壽盡,悉欲避終。各各思議:「吾等神足飛騰自恣,在所

至到無所罣礙。今反當為非常所得便,危失身命。當造方便免斯患難,不可就之也。」

於是一人則踊在空中而自藏形:「無常之對安知吾處?」一人則入市中人鬧之處,廣大

無量在中避命:「無常之對趣得一人,何必求吾?」一人則退入于大海三百三十六萬里,

下不至底、上不至表,處於其中:「無常之對何所求耶?」一人則計竊至大山無人之處,

擗山兩解入中還合:「非常之對安知吾處?」於時四人各各避命,竟不得脫。藏在空中

者,便自墮地猶果熟落。其在山中,于彼喪亡。在大海中,則時夭命,魚鼈所食。入市

中者,在于眾人而自終沒。

於是世尊覩之如斯,謂此四人闇昧不達,欲捨宿對,三毒不除,不至三達無極之慧,

古今以來誰脫此患?佛則頌曰:

雖欲藏在空,若處大海中,假使入諸山,而欲自翳形,

欲求不死地,未曾可獲之。是故精進學,無身乃為寧。」

22

二十、《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序品〉:「「念死」者,有二種死:一者、自死,二者、

他因緣死。是二種死,行者常念:「是身若他不殺、必當自死;如是有為法中,不應彈

指頃生信不死心。是身一切時中皆有死,不待老,不應恃是種種憂惱、凶衰身;生心望

安隱不死,是心癡人所生。身中四大各各相害,如人持毒蛇篋,云何智人以為安隱?若

出氣保當還入,入息保出,睡眠保復得還覺,是皆難必!何以故?是身內、外多怨故。」」

如說:

或有胎中死,或有生時死,或年壯時死,或老至時死;

亦如果熟時,種種因緣墮。當求免離此:死怨之惡賊,

是賊難可信,時捨則安隱。假使大智人,威德力無上,

無前亦無後,於今無脫者。亦無巧辭謝,無請求得脫,

亦無捍挌處,可以得免者;亦非持淨戒,精進可以脫;

死賊無憐愍,來時無避處!

23

是故行者不應於無常危脆命中而信望活。

如佛為比丘說死相義:有一比丘偏袒白佛:「我能修是死相!」

佛言:「汝云何修?」

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歲活!」

佛言:「汝為放逸修死相!」

有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月活!」有比丘言:「七日。」有言六、五、四、三、二、

一日活。

佛言:「汝等皆是放逸修死相!」

有言:「從旦至食時。」

有言:「一食頃。」

佛言:「汝等亦是放逸修死相!」

一比丘偏袒白佛:「我於出氣不望入,於入氣不望出!」

24

佛言:「是真修死相,為不放逸比丘!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住時甚少;其猶

如幻,欺誑無智。」

行者如是等種種因緣念死相。

二十一、《解脫道論》卷七〈行門品第八〉:「問曰。云何念死。何修何相何味何處

何功德。云何修。答曰壽命行斷。此謂為死。彼念住不亂。此謂為修。自壽命斷為相。

厭患為味。無難為處。何功德者。若修行念死。於上善法成不放逸。成憎不善法。於諸

服飾不多受畜。心不慳悋。見身壽命心不貪著作無常想苦想無我想。皆令成滿。成向善

趣向於醍醐。臨命將終。心不謬誤。云何修行。初坐禪人入寂寂。坐攝一切心。以不亂

心念眾生死。我入死法。向於死趣。不過死法。如涅底履波陀脩多羅中說。若人樂觀死。

當觀被殺人見死因緣。於是念死有四種。憂相應。驚相應。中人相應。智相應。如喪愛

子心生緣念。此謂憂相應。悲念童子卒暴命終。此謂驚相應念。如闍維人念離生故。此

25

謂中相應念。常觀世間心生厭患。此謂智相應念。於是坐禪人。憂相應驚相應中相應不

應修行。何以故不能除過患。唯智相應勤修行。能除過患。死者有三種。等死、斷死、

念念死。云何名等死。依修眾生此謂等死。名斷死者。謂阿羅漢煩惱已斷。名念念死者。

諸行念念滅。復次死有二種。不時節死時節死。或自殺或他殺。或以病。或無因緣中間

死。此謂不時節死。或壽命盡乃至老死。此謂時節死。應念此二種死。復次以八行。先

師所說修念死。如兇惡人逐。以無因緣。以本取。以身多屬。以壽命無力故。以久遠分

別。以無相故。以剎那故。

問曰。云何以兇惡逐修行念死。答曰。如被殺人將往殺處。以兇惡人拔刀隨逐。彼

見兇惡人拔刀隨後。如是思惟。此人殺我。何時我當死。我行一一步於何步當死。我去

必死。我住必死。我坐必死。我眠必死。如是坐禪人以兇惡人逐故。當修念死。

問曰。云何以無因緣故修念死。答曰。無因緣無方便以生能令不死。如日月出無因

緣無方便能令不沒。如是無因緣故修念死。

26

問曰。云何以本取故修念死。答曰。彼先多財王大乘王大神力大善見王頂生王等。

彼一切王皆入死法。復次昔諸仙人大神通大神力。毘沙蜜多闍摩達梨仙人身出水火。復

入死法。復次先聲聞。有大智慧有大神通有大神力。舍利弗目犍連等。彼入死法。復次

諸緣覺人。自生無師一切功德成就。亦入死法。復次諸如來應供正覺無量無上明行具足。

到功德彼岸亦入死法。何況於我少時壽命。不當入死法。如是以先取故修念死。

問曰。云何以身多屬故修念死。答曰。以風痰和合成於死法。或諸虫種和合。或飲

食不調成入死法。或毒蛇蜈蚣射蚰蜒鼠嚙成入死法。或師子虎豹龍牛等兌成入死法。或

人非人所殺成入死法。此身如是多所屬故。修念死法。

問曰。云何以壽無力故修念死。答以二行。以壽命無力故修於念死。處無力故。依

無力故。成壽命無力。問曰。云何處無力故壽命無力。答曰。此身無自性如水泡喻如芭

蕉喻。如水沫喻。無有真實。離真實故。如是處無力故。成壽命無力。問曰。云何依無

力故成壽無力。答曰。此名出入息所縛。四大所縛。飲食所縛。四威儀所縛。暖所縛。

27

如是依無力故成壽命無力。如是以此二行。以壽命無力故。修念於死。

問曰。云何以遠分別修念死。答曰。從於久遠一切已生。於現在世不過百年皆入死

法。所謂久遠分別故修念死。復次當修。我於日夜詎能得活。日夜思惟。世尊諸法我得

大恩。如是一日我詎能活。或復半日我詎能活。或復少時我詎能活。或一食時或半食時。

我詎能活。或四五揣我詎能活。或入息時我詎能至出息時。或出息時我詎能至入息時。

以久遠分別故修念死。

問曰。云何以無相故修念於死。答曰。以無有相死無有時。以無相故修念於死。

問曰。云何以剎那故修念死。答曰。以不數過去未來。但數現在緣眾生壽命。於一

念時住。從彼無二念住。一切眾生於剎那心沒。如阿毘曇中說。於過去心。無已生。無

當生。無現生。於未來心。無已生。無現生。無當生。於現在心剎那。無已生。無當生。

有現生。復如說偈。

壽命及身性,苦樂及所有;與一心相應,剎那速生起。

28

於未生無生,於現在有生;心斷故世死,已說世盡故。

如是以剎那故修念死。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如是現修念死。起其厭患。由厭患

自在。以念自在成心不亂。若心不亂諸蓋滅。禪分成起外行禪得住。問曰。無常想念死。

此二何差別。答曰。陰生滅事名無常想。念諸根壞名為念死。以修無常相無我相為除憍

慢。以修念死無常相及苦相成住。以壽斷心滅。此謂差別(念死已竟)。」

二十二、《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序品〉:「問曰:摩訶衍中說「諸法不生不滅,一

相,所謂無相」,此中云何說「一切有為作法無常名為法印」?二法云何不相違?

答曰:觀無常,即是觀空因緣;如觀色念念無常,即知為空。過去色滅壞,不可見

故,無色相;未來色不生,無作無用,不可見故,無色相;現在色亦無住,不可見、不

可分別知故,無色相。無色相即是空,空即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

說有廣略。」

29

二十三、《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序品〉:「問曰:汝說畢竟空,何以說無常事?畢

竟空今即是空,無常今有後空!

答曰:無常則是空之初門;若諦了無常,諸法則空。以是故,聖人初以四行觀世間

無常;若見所著物無常,無常則能生苦;以苦故心生厭離。若無常、空相,則不可取,

如幻如化。是名為空。外物既空,內主亦空,是名無我。」

二十四、《大智度論》卷五十四〈天主品〉:「「般若相」者,不離五眾有涅槃,不離

涅槃有五眾,五眾實相即是涅槃。是故初發心鈍根者,先用無常等觀,然後觀五眾寂滅

等。」 二

十五、《大智度論》卷二十三〈序品〉

…觀一切有為法無常,智慧相應相,是名「無常想」。一切有為法無常者,新新生

滅故,屬因緣故,不增積故。

30

復次,生時無來處,滅亦無去處,是故名無常。復次,二種世間無常故說無常:一

者、眾生無常,二者、世界無常。」如說:

大地草木皆磨滅,

須彌巨海亦崩竭,

諸天住處皆燒盡,

爾時世界何物常?

十力世尊身光具,

智慧明照亦無量,

度脫一切諸眾生,

名聞普遍滿十方,

今日廓然悉安在?

何有智者不感傷!

如是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等諸聖人,轉輪聖王、諸國王,常樂天王及諸天,聖

德尊貴皆亦盡,大火焰明忽然滅。

世間轉壞,如風中燈,如險岸樹,如漏器盛水,不久空竭。

如是一切眾生及眾生住處皆無常故,名為無常。

問曰:菩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

31

答曰:以眾生著常顛倒,受眾苦,不得免生死。行者得是無常想,教化眾生言:「諸

法皆無常,汝莫著常顛倒,失行道時!諸佛上妙法,所謂四真諦,四諦中苦諦為初,苦

四行中無常行為初。」以是故,菩薩行無常想。

問曰:有人見無常事至,轉更堅著。如國王夫人寶女從地中生,為十頭羅剎將度大

海,王大憂愁!智臣諫言:「王智力具足,夫人還在不久,何以懷憂?」

答言:「我所以憂者,不慮我婦叵得,但恐壯時易過;亦如人好華好果,見時欲過

便大生著。」如是知無常乃更生諸結使,云何言「無常能令心厭,破諸結使」?

答曰:如是見無常,是知無常少分,為不具足,與禽獸見無常無異。以是故,佛告

舍利弗:「當具足修無常想」。

問曰:何等是「具足無常想」?

答曰:觀有為法念念生、滅,如風吹塵,如山上水流,如火焰隨滅。一切有為法,

無牢無強,不可取,不可著,為如幻、化,誑惑凡夫。因是無常得入空門,是空中一切

32

法不可得故,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一念中生、住、滅相不可得:生時不得有住、

滅,住時不得有生、滅,滅時不得有生、住。生、住、滅相,性相違故無,是無故無常

亦無。 問

曰:若無無常,佛何以苦諦中說無常?

答曰:凡夫人生邪見故,謂世間是常;為滅除是常見故,說無常,不為無常是實故

說。

復次,佛未出世,凡夫人但用世俗道,遮諸煩惱;今欲拔諸煩惱根本故,說是無常。

復次,諸外道法,但以形離五欲,謂是解脫;佛說邪相因緣故縛,觀無常正相故解

脫。

…復次,有言:持戒為重,所以者何?依戒因緣故,次第得漏盡。有言:多聞為重,

所以者何?依智慧故,能有所得。有言:禪定為重,如佛所說,定能得道。有言:以十

二頭陀為重,所以者何?能淨戒行故。如是各各以所行為貴,更不復懃求涅槃。

33

佛言:「是諸功德,皆是趣涅槃分;若觀諸法無常,是為真涅槃道。」如是等種種

因緣故,諸法雖空而說是無常想。

復次,無常想,即是聖道別名。佛種種異名說道:或言「四念處」,或言「四諦」,

或言「無常想」。

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盡,

能除三界結使。」以是故,即名為道。

…「苦想」者,行者作是念:「一切有為法無常故苦!」

問曰:若有為法無常故苦者,諸賢聖人有為無漏法,亦應當苦!

答曰:諸法雖無常,愛著者生苦,無所著者無苦!

問曰:有諸聖人雖無所著,亦皆有苦,如舍利弗風熱病苦,畢陵伽婆蹉眼痛苦,羅

婆那跋提(

音聲第一也)

痔病苦,云何言「無苦」?

答曰:有二種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

34

妬、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緣四大造身,有老病、飢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

亦復薄少。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之不以為苦;若人不憶負債,債主強奪,瞋惱生苦。

問曰:苦受是心心數法,身如草木,離心則無所覺,云何言「聖人但受身苦」?

答曰:凡夫人受苦時,心生愁惱,為瞋使所使,心但向五欲。如佛所說:「凡夫人

除五欲不知更有出苦法,於樂受中,貪欲使所使;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所使;凡夫人

受苦時,內受三毒苦,外受寒熱、鞭杖等。如人內熱盛,外熱亦盛。」如經說:「凡夫

人失所愛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雙射;諸賢聖人無憂愁苦,但有身苦,更無餘苦。」

復次,五識相應苦,及外因緣杖楚、寒熱等苦,是名身苦;餘殘名心苦。

復次,我言「有為無漏法,不著故非苦」;聖人身是有漏,有漏法則苦,有何咎?

是末後身所受苦,亦微少。

問曰:若「無常即是苦」者,道亦是苦,云何以苦離苦?

答曰:無常即是苦,為五受眾故說;道雖作法故無常,不名為苦。所以者何?是能

35

滅苦,不生諸著,與空、無我等諸智和合故,但是無常而非苦。如諸阿羅漢得道時,說

偈言: 我

等不貪生,亦復不樂死;一心及智慧,待時至而去!

佛取涅槃時,阿難等諸未離欲人,未善修八聖道故,皆涕泣憂愁;諸離欲阿那含,

皆驚愕;諸漏盡阿羅漢,其心不變,但言「世間眼滅疾!」以得道力故,雖從佛得大利

益,知重佛無量功德而不生苦。以是故,知道雖無常,非苦因緣故,不名為苦;但五受

眾是苦。何以故?愛著故,無常敗壞故。如受念處中苦義,此中應廣說。

復次,苦者,有身常是苦,癡覆故不覺。如說:

騎乘疲極故,求索住立處;

住立疲極故,求索坐息處;

坐久疲極故,求索安臥處;

眾極由作生,初樂後則苦。

視眴息出入,屈伸坐臥起,

行立及去來,此事無不苦!

問曰:是五受眾為一切皆苦?為苦想觀故苦?若一切皆苦,佛云何說「有三種受:

36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若以苦想故苦,云何說「苦諦為實苦」?

答曰:五受眾一切皆苦。凡夫人四顛倒因緣,為欲所逼,以五欲為樂;如人塗瘡,

大痛息故以為樂,瘡非樂也。佛說三種受,為世間故,於實法中非是樂也!

若五受眾中實有樂,何以故佛說「滅五受眾名為樂」?

復次,隨其所嗜,樂心則生樂,無定也。樂若實定,不待心著;如火實熱,不待著

而熱也。以樂無定,故名為苦。

復次,世間顛倒樂,能得今世、後世無量苦果報,故名為苦。譬如大河水中著少毒,

不能令水異;世間顛倒毒藥,於一切大苦水中則不現。如說:

從天下生地獄時,憶本天上歡樂事,

宮觀婇女滿目前,

園苑浴池以娛志。

又見獄火來燒身,

似如大火焚竹林,

是時雖見天上樂,

徒自感結無所益!

37

是苦想攝、緣,如無常想。

如是等種種分別苦,名為「苦想」。

「無我想」者,苦則是無我。所以者何?

五受眾中盡皆是苦相,無有自在,若無自在是則無我;若有我自在者,不應令身有

苦。如所說:

諸有無智人,身心計是我,漸近堅著故,不知無常法。

是身無作者,亦無有受者,是身為無生,而作種種事。

六情塵因緣,六種識得生,從三事和合,因緣觸法生;

從觸法因緣,受念業法生。如珠日草薪,和合故火生,

情塵識和合,所作事業成;相續相似有,如種有牙莖!

復次,我相不可得故無我。一切法有相故則知有,如見煙覺熱,故知有火;於五塵

中各各別異,故知有情;種種思惟籌量諸法故,知有心心數法。此我無相故,知無我。

38

問曰:有出入氣,則是我相;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是我相。若無我,

誰有是出入息,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當知有我,在內動發故。

壽命心亦是我法,若無我,如牛無御;有我故能制心入法,不為放逸。若無我者,

誰制御心?

受苦樂者是我,若無我者,為如樹木,則不應別苦樂!愛憎、精懃亦如是。

我雖微細,不可以五情知,因是相故,可知為有。

答曰:是諸相皆是識相。有識,則有入出息,視眴、壽命等;若識離身則無。汝等

我常遍故,死人亦應有視眴、入出息、壽命等!

復次,出入息等是色法,隨心風力故動發,此是識相非我相。

壽命是心不相應行,亦是識相。

問曰:若入無心定中,或眠無夢時,息亦出入,有壽命,何以故言「皆是識相」?

答曰:無心定等,識雖暫無,不久必還生,識不捨身故;有識時多,無識時少,是

39

故名識相。如人出行,不得言其家無主。

苦樂、憎愛、精懃等,是心相應,共緣,隨心行;心有故便有,心無故便無。以是

故,是識相非我相。

復次,若有我者,我有二種:若常、若無常,如說:

若我是常,則無後身;常不生故,亦無解脫!

亦無妄無作,以是故當知:無作罪福者,亦無有受者;

捨我及我所,然後得涅槃。若實有我者,不應捨我心!

若我無常者,則應隨身滅;如大岸墮水,亦無有罪福。

如是,我及知者、不知者,作者、不作者,如檀波羅蜜中說。不得是我相故,知一

切法中無我;若知一切法中無我,則不應生我心。

若無我,亦無我所心,我、我所離故,則無有縛,若無縛則是涅槃。是故行者應行

無我想。

40

問曰:是無常、苦、無我,為一事?為三事?若是一事,不應說三;若是三事,佛

何以故說「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

答曰:是一事,所謂受有漏法。

觀門分別故,有三種異:無常行相應,是「無常想」;苦行相應,是「苦想」;無我

行相應,是「無我想」。無常不令入三界;苦令知三界罪過;無我則捨世間。

復次,無常生厭心;苦生畏怖;無我出拔令解脫。

無常者,佛說五受眾是無常;苦者,佛說無常則是苦;無我者,佛說苦即是無我。

無常者,佛示五受眾盡滅相;苦者,佛示如箭入心;無我者,佛示捨離相。

無常者,示斷愛;苦者,示斷我習慢;無我者,示斷邪見。

無常者,遮常見;苦者,遮今世涅槃樂見;無我者,遮著處。

無常者,世間所可著常法是;苦者,世間計樂處是;無我者,世間所可計我牢固者

是。

41

二十六、《成實論》〈無常想品第一百七十三〉

…無常想者。謂無常法中定知無常。問曰。何故一切無常。答曰。是一切法皆從緣

生。因緣壞故皆歸無常。

…又復當說一切生法皆念念滅。尚無暫住況有常耶。問曰。修無常想能辦何事。答

曰。能破煩惱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壞一切欲染色染及無色染掉慢無明。問曰不然。

此無常想亦增貪欲。如人覺知盛年不久。則深著婬欲。知華不久鮮則速用為樂。知他妙

色非已常有。則駛增婬欲。如是隨知無常則生貪著。故無常想不壞貪欲。亦有人知無常

故而為殺等。又乃至畜生皆知無常。而亦不能破諸煩惱。是故修無常想無所利益。答曰。

以無常故生別離苦。失盛年安樂壽命富貴。智者以此則不生喜心。無喜心故不生貪心。

因受故愛受滅則愛滅。故無常想能斷貪欲。又若法無常即為無我。行者能觀無常無我則

不生我心。無我心故無我所心。我我所無故何所貪欲。又能修習無常想者。於自他身見

念念死。云何生貪。又行者隨所求事皆無常壞敗。則為所誑。以虛誑故不生貪著。如小

42

兒尚知空捲誑故不生貪著。又眾生不喜不牢固事。如人不憙朽故器物。亦如女人聞某男

子命不過七日。雖復盛年端正尊貴勢力。誰當喜者。是人正以無常想故不生貪著。又智

者常習別離想。故不樂和合。所以者何。智者憶念退墮等苦。乃至天欲尚不生貪。但求

解脫。汝言無常增貪欲者。是事不然。若人未斷我慢。見外物無常故生憂悲。失所愛惜

故生貪求。是凡夫人除捨欲樂。更不知離苦。猶如嬰兒為母所打還來趣母。智者知苦因

猶在苦不可滅。即捨苦因。所謂五陰。又此行者壞裂內陰得無我心。雖失外物不生憂惱。

得無我者。更何所求。無常想者亦無所求。又此無常想若未能生苦無我想。則不名具足

能破煩惱。故經中說。應一心正觀五陰無常。若不壞內陰見外物無常。以有我心故生憂

悲。此則不名正觀。又人雖見無常亦不生厭離。如屠獵等。是人雖知無常不名善習。又

人雖能正觀而不能常勤修習。則貪心間錯。故說一心。又人少修無常而多煩惱則不能壞。

如藥少病多。此事亦爾。故說一心正觀無常能破煩惱。又知法無常。是名真智慧。真智

慧中無有貪等煩惱。所以者何。以無明因緣故有貪等。當知無常非增貪欲。又無常想能

43

滅一切煩惱。行者若知此物無常。則無有貪。又知此人必自當死何為生瞋。何有智人瞋

將死者。又若法無常。云何以此而生高心。又知諸法無常性故。則不生癡。以無癡故亦

無疑等。故知無常相違諸煩惱。

二十七、《成實論》〈苦想品第一百七十四〉

若法侵惱是名為苦。是苦三種。苦苦壞苦行苦。現在實苦。謂刀杖等。是名苦苦。

若愛別離時所有苦生。謂妻子等。是名壞苦。若得空無我心。知有為法皆能侵惱。是名

行苦。隨此苦心名為苦想。問曰。若修苦想得何等利。答曰。是苦想有厭離果。所以者

何。修苦想者無依貪憙。無此喜故則無有愛。又行者若能知法是苦則不受諸行。若法雖

無常無我不能生苦。則終不捨。以苦故捨。以捨苦故於苦得脫。又一切眾生最所怖畏。

所謂是苦。若少壯老年賢愚貴賤知此苦相。皆生厭離。一切行人於泥洹中能生安隱寂滅

心者。皆於生死生苦想故。何以知之。若眾生為欲界繫苦所惱。則於初禪生寂滅想。如

44

是展轉乃至有頂苦之所惱。則於泥洹生寂滅想。又生死中所有過咎。謂苦是也。如經中

說。色中過者。謂色無常壞敗苦相。又以無明故貪著此苦。何以知之。眾生於真苦中生

樂想故。深生苦想。則得厭離。

…又極愚癡處。謂於苦中而生樂想。以此想故。一切眾生往來生死。心識惱亂。若

得苦想則得解脫。又以四食能致後身。以此苦想能斷諸食。如子肉食。如無皮牛食。如

火聚食。如百矟刺食。如是說四食中皆是苦義。以此苦想能斷諸食。又修苦想者意不樂

住四識處中皆見苦故。如癡蛾投火以樂想故。智者知火能燒則能遠離。凡夫亦爾。無明

癡故投後身火。智者以苦想故能得解脫。又一切三界皆是苦苦因緣。於中苦受是苦能生

苦受。是苦因緣。雖不即苦久必能生。是故當觀世間一切皆苦。生厭離心。不受諸法。

則得解脫。

45

二十八、《成實論》〈無我想品第一百七十五〉

行者見一切法皆破壞相。若著色為我。是色敗壞知是敗壞相故。則離我心。受等亦

爾。如人為山水所漂有所攬捉皆斷脫失。行者亦爾。所計為我見此物壞則知無我。是故

於無我中修無我想。問曰。修無我想得何等利。答曰。修無我想者能具苦想。凡夫以我

想故。於實苦中不能見苦。以無我想故。於少苦中尚覺其惱。又於無我想故能行捨心。

所以者何。以我想故畏我永失。若能實知但失於苦。無我可失則能行捨。又以無我想能

得常樂。所以者何。一切無常。是中若生我我所心。則謂我當無。我所亦無。則常有苦。

若作是念。無我我所。諸法壞時則不生苦。又行者以無我想故心得清淨。所以者何。一

切煩惱皆從我見生。以此事益我故生貪欲。此事損我故生瞋恚。以此是我即生憍慢。我

命終後當作不作即生見疑。如是皆以我故起諸煩惱。以無我想故諸煩惱斷。煩惱斷故心

得清淨。心清淨故能等金石栴檀刀斧稱讚毀罵。心離憎愛安隱寂滅。故知無我想者心得

清淨。又除無我想更無餘道能得解脫。所以者何。說有我者若知無我無我所有。能生如

46

是決定心時。即得解脫。問曰不然。或以無我想更生貪心。如貪女色皆以非我親故隨以

非我能集罪福。所以者何。自損益身則無罪福。答曰。有我心者能生貪欲。於自身中生

男子相。於他身中生女人相。然後貪著。又貪著之起。皆由假名。彼相即是假名。故非

無我而生貪心。又無我心者不集諸業。如阿羅漢斷我想故諸業不集。此無我想能斷一切

煩惱及業。故應修習。

二十九、《成實論》〈死想品第一百七十九〉

行者以死想於壽命中心不決定。故應修習。又此人常深樂善法。除斷不善。所以者

何。眾生多以忘死故起不善業。若憶念死則能除斷。又常念死故。於父母兄弟姊妹親里

知識等中貪愛則薄。又修習死想則為自利。謂能一心集諸善法。世間眾生多樂他利自捨

己利。又此人能速得解脫。所以者何。隨往來世間常有此死。是人厭死故求解脫。問曰。

應云何修死想。答曰。先總說一切無常。今但觀身無常。陰相續斷名曰死。想此身無常

47

甚於外物。猶如坏瓶無堅牢相。行者觀身又過於此。所以者何。此坏瓶。若加防護或可

久住。此身極久不過百歲。以無牢故。當念死想。又此身多違害法。謂刀杖鋒刃怨賊坑

岸。飲食不消。冷熱風病。取要觀之。一切眾生非眾生物。皆是違害身法。是故應修死

想。又行者見身。於念念中常是壞相。無一念可保。故修死想。又行者現見少壯老年有

病無病。無有能却死者。自念己身亦當如是。故修死想。又行者見有不定報業。非一切

業盡受百歲。業不定故死亦不定。故應念死。又無始生死中有無量業有業能妨餘業。我

亦應有非時死業。云何當信此命耶。又行者見死有大力勢不可以軟言誘誑財物追逐鬪訟

得脫。如大石山從四方來無逃避處。問曰。若人能令閻王歡喜則得脫死。答曰。是愚癡

語。閻王無自在力能為生殺。但能考檢行善惡事。若受報盡反得害身因緣故死。是故行

者見身無依無救住死道中。故念死想。又行者常見此身為老病所惱無牢固性。以念念生

滅相續識繫故修死想。又此行者見死是定命。則不定定勝不定故修死想。問曰。何故不

說老病等想。而但說死想。答曰。老病奪人不能令盡。病奪強健老奪少壯。親里財物餘

48

身猶在。死則奪盡。又老病等是死因緣。故不別說。又經中說。死名大黑闇。無有光明

無救護者。亦無伴黨無所恃怙。是最怖處故應念死。又眾生以死因緣怖畏後世。又三界

中一切有死。老病不爾。問曰。若不離眾生有死相者。眾生即是假名。行者何故修習此

想。答曰。不壞眾生相者。怖畏於死。若修死想則不生怖畏。故應修習。

三十、《佛說五無返復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時有一梵志在羅閱祇國,

聞舍衛人多慈孝順、奉經修道、供事三尊,便到舍衛國。見父子二人耕地,毒蛇齧殺其

子。父故耕,不視其子亦不啼哭。

梵志問曰:「此兒誰子?」

耕者答言:「是我之子。」

梵志曰:「是卿子者,何不啼哭而耕如故?」

49

其人答曰:「人生有死,物成有敗,善者有報,惡者有對,愁憂啼哭何所追逮?設

不飲食,何益死者?卿今入城,我家在某處,願過語之:『吾子已死。不須持二人食來。』」

梵志自念:「此人無返復,兒死在地,情不愁憂而反索食。此人不慈,無有比類。」

梵志便行入城,詣耕者家,見死兒母,即便語之:「卿兒已死。父言:『但持一人食

來。』何以不念子耶?」兒母逆為梵志說譬喻言:「子者如客,來依人止。來亦不却,

去亦不留。此兒本我亦不喚來自來過我生,死亦自去。非我力乃使進退,隨其本行追命

所生。」

又語其姊:「卿弟已死,何不啼哭?」姊即向梵志說喻言:「我等兄弟,譬如工師入

山斫林縛作大筏,安置水中,卒逢大風吹破筏散,隨水流去,前後分張不相顧望。我弟

亦爾,如是宿命因緣,一時共合會在一家生。隨命長短,生死無常,合會有離。我弟命

盡,各自隨行。無常對至,隨其本行,不能相救。」

又語死者婦:「卿夫已死,何不啼哭?」婦復為梵志說喻言:「我等夫婦,因緣共會

50

須臾間已。譬如飛鳥,暮栖高樹同共止宿,向明早起各自飛去行求飲食。有緣則合,無

緣則離。我等夫婦亦復如是,去住進止非我之力。無常對至,隨其本命,不能相救。」

又語其奴:「汝大家兒死,何不啼哭?」

奴復說喻:「我之大家,因緣合會。我如犢子,隨逐大牛。人殺大牛,犢子在邊,

不能救大牛。無常之命不可得救,奈何愁憂啼哭亦無所益。」

梵志聞之,心惑目瞑,不識東西:「我聞此國人孝順奉道、供事三尊,故從遠來欲

得學問,未有善應,而見五無返復人。勞身苦心遠來至此,了無所益。」

又問行人:「佛在何許?欲往問之。」

行人答曰:「近在祇洹精舍。」

梵志即往到佛所,稽首佛足作禮,却坐一面,愁憂低頭默無所說。佛知其意,謂梵

志曰:「何為低頭。愁憂不樂?」

梵志白佛言:「所願不果,違我本心,是故愁憂也。」

51

佛問曰:「有何所失,愁憂不樂?」

梵志白佛言:「我從羅閱祇國來,聞此國人孝順、奉敬三尊,故從遠來欲得學問。

既來到此,見五無返復人,是故愁憂不樂。」

佛言:「何謂無返復者?」

梵志白佛言:「我見父子二人耕地下種,子死在地,父亦不愁反更索食,而反向我

說無常事。母、婦及姊與奴,都無愁憂。是為大逆無返復也。」

佛言:「不然,不如卿語。此之五人最有返復,知命無常,非愁憂所逮。往古聖不

免斯患,況於凡夫,大啼小哭何益死者?世間俗人無數劫來流轉生死,遷神不滅,死而

復生,如車輪轉無有休息。背死向生,非憂愁所逮。」

梵志聞之,心開意解,更無憂慼:「我聞佛說,如病得愈、如盲得視、如闇遇明。」

於是梵志即得道跡。

「一切死亡不足啼哭,欲為亡者請佛及僧,燒香供養、讀誦經典。能日日作禮,復

52

志心供養三寶,最是為要。」

於是梵志,稽首作禮,受教而去。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