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六届广场舞大赛落幕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东源检察院“提前介入黄村‘6·17’枪击案”“依法快捕李某某、陈某某等19名涉嫌特大制毒案”“加班加点审查曾某某非法集资案”;在“飓风 2016”“飓风 2017”专项行动中批准逮捕 223人,起诉 204人;在打击

防范制毒违法犯罪清查整治专项行动中依法快捕 130件、快诉 131件涉毒案件。一宗宗案件,一串串数字,彰显了东源检察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精准发力。据统计,2016年以来(下同),东源检察院批准逮捕各类刑事案件 542 人,提起公诉 518人。在依法履行批准逮捕、提起公

诉等职责,严惩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的同时,推行刑事和解、检调对接、释法说理等工作机制,有效减少社会对抗,对无逮捕必要的依法不捕 11人,对犯罪情节轻微的依法不诉 32人,对亲友邻里之间轻微刑事案件促成和解 23人,全力化解基层矛盾。扎实落实“未检工作

推进年”部署,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利案件34人,对涉罪的未成年人依法决定不批捕 2人,不起诉 1人。积极送法进校园,大力开展“无毒校园”“防治校园欺凌、护航未成年人成长”“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活动,促进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

平安创建 东源检察在行动

2016年,钟某某等 7 人为牟利倾倒污染物垃圾,东源检察院在审查该案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把案件事实关、程序关、证据关,在法定时间内,依法批准逮捕了犯罪嫌疑人钟某某等7人。这一案件的快捕、快诉有力震慑了环保领域违法犯罪分子,为东源“绿色引领发展、创新驱动转型”、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东源是广东省生态保护区,保护生态是首要政治任务。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资源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东源检察院立足区位特点,认真分析当前检察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将生态检察工作拓展延伸到刑事、民事、行政检察各环节,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保护职能作用,继打造出预防职务犯罪品牌“仙塘模式”后,又强力推进“生态检察”品牌创建工作,全力守护一方绿水青山蓝天。

东源检察院围绕稀土产业、山林经济、东江万绿湖水质保护等生态建设,以开展

“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为抓手,加强协作,认真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加强与公安、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行政机关的有效沟通,通过“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生态领域的信息共享、线索管理、

案件移送、立案监督等工作,会聚生态保护行政执法司法合力,坚决依法打击破坏环境、危害生态的刑事犯罪,严厉打击危害生态资源的职务犯罪;同时积极探索公益诉讼,围绕东源县万绿湖、东江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等工作,开展环境公益调查工作。据悉,共批准逮捕破坏生态环境案件 26人、起诉 42人,立案侦查护林员玩忽职守案3人。

东源检察院着力加强环保预防和源头治理,在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的同时,通过检察建议、同步预防重大项目等强化源头预防。在办理盗伐滥伐林木、护林员玩忽职守案中,办案人员发现涉案人员生态意识薄弱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等检察建议。依托派驻新丰江库区检察室,对万绿湖船舶管理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注重跟进转化调研成果,深入库区六镇、交通运输局等相关单位现场研讨督导落实检察建议,为进一步规范万绿湖船舶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同步预防,做好东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重点项目职务犯罪风险防控,多次与共建单位召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联席会议,深入上莞河、船塘河等中小河流工程项目加强专项预防,确保中小河流治理任务保质保量保安全完成。

生态检察:东源检察新品牌

▶广州市检察院一行在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到东源检察院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平安创建等工作的路径与措施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图为参观东源检察院文化长廊。 资料图片

组稿:本报记者李成东特约记者李远来王育斌通讯员梁君毅黄燕萍张聪

竭尽全力护稳定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东源检察院一直在不懈努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

感受到公平正义。严格侦查活动监督,立案监督7件,发出侦查活动监督通知书15份,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28件,追捕追诉14人、追诉遗漏罪行6件;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决

定不捕12人。加强审判监督,办理民事行政检察案件7件;及时向法庭提出量刑建议,采纳率为88.4%。以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为契机,强化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深入推进“两法衔

接”工作,健全联席会议等制度,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录入案件 289件。加强刑罚执行同步监督,妥善处理在押人员申诉控告16人次,对监外执行罪犯加强社区矫正工作。

肃贪惩渎扬清风东源检察院始终保持惩治腐

败的高压态势,坚持侦防并重,不断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坚持

“老虎”“苍蝇”一起打,扎实推进为

期 5年的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立案查办职务犯罪 25 人,立案人数大幅上升。促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建议、警示教育、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措施强化职务犯罪预防,

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26次,办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 1400多宗,进一步擦亮“仙塘模式”品牌。特别是为保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推进,成立服务和保障县

“两委”换届选举领导工作小组(下

设办公室),院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统筹协调等工作,并组织力量深入到仙塘等 10 多个乡镇进行全覆盖多举措的法制宣传和摸底排查工作,积极营造干部清廉、政治清明的政务环境。

强化监督彰正义

近年来,东源县人民检察院始终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执法维护稳定,办案服务发展,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和检察工作水平,为东源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2017/8/14星期一

○责编/国新 四清 美编/劭华 校对/银葵

○本报讯 记者 李建华通讯员 江新林 为提升居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创文”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率,近期,源城埔前镇专门制作了题为《共建共享文明埔前 我们在行动》的

“创文”宣传片,让全镇群众一起分享该镇的“创文”成果,引起热烈反响,发布 1小时点击率就接近2000次。

为了起到良好的宣传效

果,让各界群众更加深入了解埔前镇“创文”工作的措施、做法和成效,宣传片《共建共享文明埔前 我们在行动》分为“我们·有秀丽风景”、“我们·有美丽乡村”等22 项内容,并精心挑选了189张最有代表性的照片进行编辑。该宣传片刚刚发布1 个 小 时 ,点 击 率 就 高 达1923次,瞬间刷爆朋友圈,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本报讯 记者 李建华近日,记者从源城区创文办了解到,源西街道大力整治违章建筑全力美化净化环境,拆除违章摊铺 12 间、面积近1000平方米。

近日,源西街道办事处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对康乐路北社区华达北街周边和白岭头百子园周边乱搭乱建的违章搭建物进行强制拆除,以创造优美整洁的市容市貌,净化美化华达街

周边及百子园工业区环境。据介绍,康乐路北社区

华达北街是源西辖区人流量较大的地方,百子园工业区更是源西街道招商引资的重点园区。这些地段长期以来存在违章搭建物,不仅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也给附近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据统计,此次清理行动共出动 117 人,现场共拆除违章搭建摊铺 12间,拆除面积近1000平方米。

○本报讯 记者 刘昕 11日上午,由市城管局、市作家协会共同主办“园林杯”诗文大奖赛颁奖活动在市城管局举行。自活动开展以来,收到来自包括我市在内的全国各地作者来稿共230件,经过评委严格评选,30件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为“创园”工作再添

“诗情画意”。据了解,为营造“人人关

心创园,人人支持创园,人人参与创园”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市民的家园意识,为“创园”工作服务,市城管局、市作家协会共同主办“园林杯”诗文大奖赛活动,活动征集时间两个月,共分老年组(60

周岁以上)、中青年组、学生组进行,每个组别分别设置一等奖 1名、二等奖 2名、三等奖 3名及优秀奖若干。稿件以小说、散文、新诗三种体裁为主。经过严格评选,共有30件作品获奖。

市创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活动获得了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受好评。活动期间,作者们围绕“创园”主题进行创作,给“创园”工作注入积极的正能量,也充分将“诗情画意”的文化内涵纳入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对“创园”工作作出贡献。接下来,希望广大市民朋友能够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和支持“创园”工作。

○本报讯 记者 王亚娇 肖斌 近日,“和美河源·魅力古邑”2017河源市第六届广场舞表演大赛在河源文化广场举行,12支代表队精彩角逐,《亻厓是客家人》等 6个节目获得金奖。

当晚演出气氛热烈,每一个节目都极具特色,不时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欢呼。《亻厓是客家人》和《我在万绿湖等你》是将本土文化与广场舞融合,既展现客家文化的韵味,也突出了广场舞蹈的魅力。连平县文化馆的《中枪舞》也是以酷炫的舞姿、灵活的舞步征服了现场的观众,赚足了眼球,赢得了观众和选手的认可。此外,《青春的记忆》

《春韵》《舞动奇迹》等节目也收获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据悉,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是“大美河源·百姓舞台”文艺活动之一。该活动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擦亮“大美河源·绿野仙踪”河源旅游名片,提升河源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采取的重要举措。

市第六届广场舞大赛落幕

■“和美河源·魅力古邑”2017河源市第六届广场舞表演大赛现场。肖斌 摄

○本报讯 记者 高芳芳 实习生 张若楠 通讯员 鲁仲 沿着村道,走进连平县大湖镇湖西村,路面干净整洁,很少看到垃圾,就连村子边上的小河,也清澈见底。当地群众告诉记者,湖西村之所以这么干净整洁得益于当地美丽乡村建设。

全民参与清除垃圾建设美丽家园

湖西村位于连平县境东南部大湖镇,是大湖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试点村。今年以来,大湖镇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统筹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大力

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题的农村清洁提升工程,致力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全镇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大湖镇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街社区和湖西村是试点村,试点村党员干部实行亮牌承诺,每个党员在自家门前亮身份、亮承诺,首先做好本户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工作,做好周边群众表率,并接受群众监督。

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步就是清理垃圾,为垃圾“找出路”。为此,大湖镇政府统一配备给试点村垃圾桶2400个,垃圾分类收集电动

车 4辆。现在的湖西村,成堆的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垃圾桶。

村规民约为乱扔垃圾上了“紧箍咒”

经过治理后的湖西村,街道变得干净了,小河变清澈了,就连绿化也比以前更多更美了。要治理更要管理,湖西村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湖西村清洁卫生村规民约》。

“实行各户自家门前‘三包’,保证屋内及房前屋后清洁卫生,做到污水不乱排,垃圾杂物不乱扔,杂草粪土不乱堆放。”这是《湖西村

清洁卫生村规民约》里的内容,村规民约就像“紧箍咒”般约束着村民,村民再也不敢乱扔垃圾了。

村规民约还明确规定,设立垃圾清运处理基金,每人每月收取 1元作为垃圾清理费,主要用于支付保洁员、清运员工资以及一些公共清洁设施购置维护开支。

就在今年端午节假期期间,当地召开建设美丽乡村座谈会,邀请当地干部群众及外出乡贤共同探讨生活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同时争取外出乡贤的资金支持,逐步解决生活垃圾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基本形成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

连平县大湖镇大力推进生活垃圾治理

美丽乡村行动让农村更美更靓

“园林杯”诗文大赛颁奖

源西街道全力整治环境

埔前镇制作专题片宣传创文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