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逆风而行 - digitalpaper.stdaily.com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安庆石化确保油气回收压缩机安稳过安庆石化确保油气回收压缩机安稳过冬冬

天山南簏,红柳与胡杨交替分布,为这片贫瘠的土地增加了色彩。另一边,塔里木河蜿蜒流过,顺着河畔而下,中石化西北油田雅克拉采气厂(以下简称雅克拉采气厂)如繁星点缀般绽放出光芒。

据了解,雅克拉采气厂是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的产气大户,西气东输和气化南疆的核心气源地。全厂管理着四个油气田和一个试采区块,含油气面积 83 平方公里,已实现连续 14年的稳产高效开发。

据介绍,雅克拉采气厂油气田开发综合效益在西北油田采油气厂中名列前矛,吨油操作成本、吨油完全成本费用等经营指标均位居中国石化先进行列。

秘诀在哪里?毫无疑问,是创新驱动下高效开

发带来的高质量发展,让雅克拉采气厂逆风而行、无所畏惧。

增效稳产“底气足”

连续14年实现稳产高效,到目前依然保持高效运行良好态势。

“油气开采,资源是基础。如果没有后备储量接替,任何一个油气田都不可能持续稳产。”雅克拉采气厂总工程师陈波如是说,他深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早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具体到我们,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储稳产,不断夯实资源基础,提升保供能力。”

2019年3月29日,雅克拉采气厂厂长李柏林在开发工作会上说:“随着油气田开发的深入,稳产难度逐年增大,开发成本势必增加,因此,必须在‘控递减、增可采、促上产’上狠下功夫。”

“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精雕细刻,把难动用储量变成经济可采储量。”陈波说。

近年来,该厂采用自主创新的旋回结构小层对比法,将地层解剖成

“千层饼”,由上中下 3 层细分为 6 小

层,再由6小层细化为16个层位。然后,针对每一个小层进行精细开发,持续均衡水侵调控,确保边水沿每一小层均衡推进,提高油气采收率,挖掘剩余油气潜力。

除此之外,雅克拉采气厂还采取“一区一策”的管理措施,让每一个区块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能。

针对雅克拉上气层非均衡水侵的问题,开展上气层开发趋势预测和单井水侵预警,识别出 YK1、YK12、YK5H 井等 6 口高风险井,累计优化调整 9 井次,综合含水由 28%下降至15%,控水效果明显,有效夯实了稳产基础。针对巴什托区块稳产难度大的问题,探索实践裂缝型白云岩储层注水开发,日增油5吨,降低自然递减3%,区块实现扭亏为盈。

在提升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上,雅克拉采气厂也不遗余力。

2019年,他们采取滚动扩边和老井复查的措施,在YK33井精雕细刻取得良好油气显示,新增地质储量凝析油8.0 万 吨 ,天 然 气 3.0 亿 立 方 米 ;YD1-1H井获高产,日产油60吨,日产气4.8万立方米,新增天然气储量6.5亿立方米,凝析油储量72.1万吨,并落实潜力井位3口,增扩含油面积4平方公里。通过雅东区块北扩、东扩和雅东5号构造扩边,新增含油气面积5.6平方公里。2019年全年完成原油产量24.05万吨,超产0.05万吨;天然气9.5亿立方米,超产2033万立方米。2019年11月18日,西北油田YD1-2H井经过酸化、气举后正式投产,日产天然气3万立方米、原油30吨。

创新不止“志气盛”

从创新到稳产,两个词语之间是雅克拉采气厂上上下下不断的坚持。

为什么要创新驱动?“对于采气厂来说,关键是一个

‘稳’字。要稳中求进,稳中有升。”该厂厂长李柏林一语中的,说出了问题的要害。

雅克拉区块地质结构复杂,属中低凝析油含凝析气藏,具有高压、高产、中含二氧化碳的特点,开发中面临着反凝析、水侵和井筒积液等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

雅克拉采气厂人秉承“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的精神,不断探索,持续攻关,与科研院所共同研发的《反凝析控制技术》和《边水均衡推进控制技术》两项关键技术经专家评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形成了凝析油气田高效开发的7项配套技术。

通过技术创新,在同类凝析气田中,史无前例地实现了连续12年高产稳产,整体开发水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接下来的“稳”字文章将怎么做?考验着雅克拉采气厂人的智慧。

他们以问题为导向,牢固树立效益开发理念,巩固完善成熟技术,探索研发新技术,有针对性地把重点放在滚动扩边、稳气控水、降回压等措施上,不断夯实稳产基础和可持续发展基础。

精细挖潜,不断拓展储量接替阵地。通过持续开展滚动扩边和老井复查工作,多方位论证新老层系潜力,实现SEC储量不断增加。

稳气控水,不断夯实油气藏稳产基础。针对雅克拉上气层边部水侵等问题,编制了均衡水侵控制方案,以控制合理采速为目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气藏水线推进方向和水淹剩余油气分布规律,指导上气层气井精准调控,区块含水率和产量均保持稳定,夯实了区块长期稳产基础。

2019年上半年,雅克拉采气厂经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 11.62 亿立方米、凝析油地质储量 21.96 万吨。同时,通过降回压技术有效延长自喷期,增油3380吨,增气2473万方立方米。

有了技术创新的支撑,精细化管理才能够“稳中求胜”。

雅克拉采气厂组织全体职工从

生产组织、工艺流程、运行参数到产品结构等进行全方位大排查,坚持问题导向,对于经营管理中的难点、突出影响效益的重点因素或环节开展专项分析,查找影响效益开发的因素和问题,积极寻找效益“增长点”。

在强化对外部施工劳务、修理费、生产材料费等成本费用进行重点管控,确保成本指标平稳运行的同时,从中梳理出保效增效项目15个,采取全员参与、项目激励和动态管理的方法,对每个项目进行立项攻关,保证让每一分成本都发挥出经济效益。

在开源节流上,既抱西瓜又捡芝麻,力争做到效益“颗粒归仓”。按照自己能干不外雇的原则,大幅压减井下作业、设备维护、油田专业服务等外包施工项目,堵住了效益流失的

“漏点”,也就捂紧了“钱袋子”。据统计,仅2019年11月份,该厂

通过加强设备巡检维护,开展隐患专项治理,将大型机组维护保养工作量降低;对空气压缩机、燃气发电机和部分仪器仪表外包维护保养转为自我维护,实现设备修理优化累计降本增效9.47万元。

安全环保“春气动”

要安全,要环保,要让绿色成为采气厂的一抹春色。

作为西北油田天然气开采的主战场,雅克拉采气厂管理的凝析气田具有气藏埋藏深、气井压力高、流体介质腐蚀性强等特点,相比于其他油田,这里的井控要求高、井控风险大。

近年来,雅克拉采气厂多措并举,持续压实井控管理和隐患治理工作,全面从严筑防线,在确保该厂持续稳产的同时,实现了连续14年井控管理“零事故”。

“只要工作到位,一切井喷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该厂总工程师陈波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这一理念。

秉持这一积极的管理理念,该厂按照集团公司安全风险矩阵风险评估要求,不断压实油气井风险分级评估工作。近两年来,通过细致排查,他们重新识别出低风险23项、中等风险45项、高风险21项。

“不断加大承包商队伍管理力度,是我们井控管理‘重头戏’。”该厂负责井控管理的高级工程师李建伟说。

针对承包商队伍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设备陈旧等问题,对每支新进工区的施工队伍,该厂都要认真组织培训、考核,并将考试结果纳入承包商考核中。近年来,他们实施作业队伍培训10余次,组织承包商业务提升考试及安全教育 20余次。

雅克拉采气厂建立并完善了现场作业“低老坏”问题检查表,实施检查、发现问题、隐患治理的闭环管理。每个节点,都有监督人员的签字。做到监督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实现了全方位现场作业监督管理。

2019年以来,他们还积极推广应用井下作业信息化技术,实施现场作业技术参数的实时数据监测以及全过程视频监控,提升了监督手段和水平。

安全做到位了,环保也不能落下。

2019 年 8 月底,雅克拉采气厂“绿企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厂22台高耗能电机全部被强行淘汰,绿色场站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9 年以来,该厂严格按照《油田绿色企业行动实施方案》《绿色企业建设评价指标责任分解清单》《绿色企业实施方案任务分解清单》《绿色企业创建实施项目计划清单》等相关文件,成立绿色企业创建领导小组,加强对绿色行动计划建设的组织领导,狠抓油田创建绿色企业项目的跟踪落实。

为实现 2019 年绿色企业创建目标,该厂按照“淘汰一批、推广一批、研发一批”的总体要求,把消灭“电老虎”,提升节能降耗水平,创建高等级绿色场站作为行动目标,加大整治工作力度。

2019年初,该厂对照相关标准梳理出了22台高耗能电机,并按照“改造存量、优化增量、整体规划、统一实施”的原则,制订出分步实施计划,截止到8月底全面完成了高耗能机电设备淘汰更新任务。

与此同时,雅克拉采气厂投资700 万元,对桥古集气处理站注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并于 8 月 11 日投运一次成功,使该站日处理污水量由日均200立方米提升到目前的320立方米,在有效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场站绿色环保水平,并实现年节省倒运车辆拉运费80万元。

科普时报讯(杨楚怡) 岁末年初,新疆油田重油公司九8区双水平井SAGD实施区喜报频传,随着SAGD井组的陆续转抽,一对接一对的高产SAGD井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完成转抽的10对试验井单井组平均日产油16.6吨,真正成为了稠油老区里的“宝贝井组”。

2018年,重油公司转换开发方式,首次计划实施13个SAGD井组,建产能7.8万吨。于2019年7月底开始循环预热投产,11月陆续转抽。项目组成员结合老区特有问题进行精准、及时的调控,在循环预热期通过油嘴控制、汽量调节等调控,持续均匀提压、稳定扩腔、提高井下温度、扩大加热半径,保证水平段与油层进行均匀热交换,同时开展提压控排,确保循环预热和转抽生产效果。

据悉,转抽后10对试验井的产油水平超过了这个区油井投产初期的产油高峰值,并且产油量一直保持上升态势。除了提高产量,新技术还降低了管理难度,员工工作量大大减少,且在转抽后油井能获得较长时间的稳产期。

新疆重油公司转换开发方式促老区稳产

创 新 驱 动 逆 风 而 行——中石化西北油田雅克拉采气厂高质量发展掠影

□ 李有金

06 产业·创新 科普时报2020.1.21 编辑/侯 静

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

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

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

新闻速递

科普斯报讯(邢伟伟 冀宁)1月13日,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销售中心销售天然气5033万立方米,日销售天然气量首次突破5000万立方米,再创历史新高。

川气东送天然气销售中心在确保系统内普光、元坝、涪陵页岩气三大气田及南川区块等自产资源全产全销的基础上,积极拓宽资源供应渠道,加大资源获取力度,先后利用中海油宁波接收站、中石油如东接收站、新奥舟山接收站接入中石化海外LNG资源;协调打通上海反输流程,突破了川气东送管道投产以来天然气只能自西向东输送的运行模式,新增资源近2亿立方米;利用兄弟企业管网接收中石化北海LNG资源,2019年销售北海LNG近10亿立方米;深耕沿线市场,制订“一企一策”差异化营销策略,全年新开口、开户50家,实现了用户数量翻番,经营总量持续攀升的良好局面。

目前,川气东送已形成陆上气为主、海外资源补充、多渠道资源稳定供应的格局,2019年销气量再创新高达160亿立方米,累计销量960亿立方米,2020年川气东送天然气销售中心累计销气量将突破1000亿立方米大关。

川气东送天然气销售中心日销量突破5000万方

陆上最大整装特低渗透气田连续 7 年稳产

有效控制严重漏失 唱响“中原固井”品牌科普时报讯(栗强 张双)1月8

日,从新疆轮台传来消息,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固井公司新疆项目部发挥技术优势,克服顺北71X井严重漏失等难题,顺利完成该井固井施工,固井质量优质,得到甲方高度评价,并在中石化西北油田2019年固井年会上就顺北 71X 井固井成功作经验典型发言。该井的成功固井进一步打响了“中原固井”品牌,坚定了甲

方开发新疆顺北工区的信心。顺北 71X 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分

公司部署在沙雅县境内的一口预探井 ,二 开 井 深 5495 米 ,下 入 Ф250.88mm+Ф244.5mm套管,采用双级固井工艺施工。

据悉,顺北区块多为超深井,存在易漏、易涌、井温高、后效严重等固井施工难点,固井难度大。该井是顺北工区漏失最严重的一口井,环空容积

大,钻井液密度低,钻井过程中漏失特别严重,累计漏失钻井液5302m3,固井前根本建立不起循环,按甲方要求强行下套管固井,固井难度非常大。为保障该井顺利固井,该公司高度重视,固井公司固井首席专家刘秀成深入现场指导施工,制定具体措施。项目部工程师黄亮提前9天驻井,取全取准第一手井下资料,并且紧盯下套管、配药品水等各个环节,为固井做好了前

期准备。固井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精心组织、科学施工,通过优化固井工艺,采用防漏超低密度水泥浆+防漏防窜非渗透水泥浆体系、防漏体系隔离液,优化替浆施工排量、紊流顶替、平衡压力固井施工等技术措施,确保了该井固井施工成功。该井优质固井,超出了甲方对该井固井质量的期望度,为西北油田顺北区块漏失井固井提供了宝贵经验。

连日来,安庆石化职工认真落实设备安全过冬防护措施,想方设法对火炬山油气回收压缩机进行消缺,确保机组安全平稳运行。

火炬山油气回收压缩机主要承担着装置的尾气回收任务,尾气成分复杂、含硫化物等杂质较多,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强。该公司将油气回收压缩机特护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不断改进措施来优化压缩机的运行,争分夺秒对油气回收压缩机进行消缺,使压缩机始终处于“三态”,最大限度地回收尾气。同时,他们还优化操作,加大对机组润滑油压力和油温的监控力度,提高职工现场巡检的频次和质量,确保油气回收压缩机安稳运行。

图为该公司火炬山压缩机维护现场。

费国萍 摄

青海油田自研项目促油气高效开发三 大 气 田 累 计 产 量 超 千 亿 方

科普时报讯(吉海坚)依靠油田自主科研力量,攻关气田增储上产开发难题。1 月 10 日,青海油田涩北 2号、南八仙油气田等三个科研项目通过油田专家终期验收。

天然气是引领青海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涩北、东坪、南八仙三大气田建产以来,累计生产天然气超过1000亿立方米。随着气田的深度开发,气藏水侵、出砂、压力递减等矛盾成为制约气田精细开发的技术难题。

近几年,青海油田在《柴达木盆地科研技术重大专项》的协助下,依

靠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自研力量,发挥油田一二级专家核心作用,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发现了多个油气田,夯实了建设千万吨规模高原油气田的资源基础。

2019年,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牵头,成立项目组,展开了《涩北二号气田开发动态评价方法研究》《青海气区均衡采气技术研究》《南八仙油气田N22、E3气藏上产潜力评价研究》三个气田专题项目研究。

《涩北二号气田开发动态评价方法研究》针对气田开发暴露出的问题,青海油田以典型层组为研究对

象,从产能、产量、压力、水侵及动态储量五个方面,开展动态评价方法研究,致力于探索出一套完整、适合涩北多层疏松砂岩边水气藏动态的评价方法,为气田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指导气田高效开发形成重要的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青海气区均衡采气技术研究》针对青海气区稳产难度大,气区内三大主力气田由于不同气藏特点、开发特征,存在不同的开发难题,青海油田为解决气田间的开发矛盾,开展均衡采气技术研究。提出了气区均衡采气开发技术定义,明确了均衡采气

的原则。《南八仙油气田N22、E3气藏上

产潜力评价研究》通过地质特征再认识研究,青海油田进一步深化了南八仙油气田浅层、深层气藏构造形态和复杂断层组合关系及油气水分布规律认识,落实可动用气砂体储量;初步形成南八仙复杂断块气藏地层对比、构造、砂体等方面研究的技术方法与工作流程;通过试气试采分析、气砂体储量动用及潜力评价,提出了开发部署建议,部署的6口新井,完钻投产3口,日均产气5万立方米。

科普时报讯(张峰 王友花)1月10日,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特低渗透气田苏里格气田传来喜讯,2019年产气量创历史新高,生产天然气达254.5亿立方米,占长庆整个气田总产量的62%,实现连续稳产7年。

苏里格气田自2007年规模开发以来,至今已实现经济效益开发12年,是中国石油首个创造性推行长庆油田5家风险作业服务单位“5+1”开发模式的气田,形成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

“四化”建设模式和“六统一、三共享、一集中”的管理模式,实现了长庆油田和风险作业服务单位的效益发展和互利共赢,成为中国石油风险作业服务模式的典范。

2019年以来,苏里格气田开发分公司着力搭建技术与管理交流平台,以产能建设为龙头,以提高单井产量、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重点针对各风险作业服务单位的开发特点和技术优势加强沟通对接,确保产能建设方案的高质量运行。2019年,苏里格气田完钻气井1392口,其中水平井300口,Ⅰ+Ⅱ类井比例85.6%,平均试气无阻流量达9.3万立方米/日,实施效果显著。

同时,苏里格气田开发建设模式让技术交流共享成为“压舱石”,始终坚持拓宽思路、交流提升、取长补短的技术理念,以此提高气田整体开发水平,全面推广侧钻水平井、小井眼钻井、气井全生命周期等8项特色开发技术。2019年,苏里格气田5家风险作业项目天然气及轻烃生产任务均超额完成,各项生产指标争优创先。

图为员工检查装置运行参数 图为员工巡检天然气集输管网罗树华 摄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