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老报人容子与彩凤夫妇印象记 - guojiribao.com · 9/26/2019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Lt:Hdy

AA1010 ■ 2019年 9月26日(星期四)

■ Thursday, September 26, 2019华社动态

人物访谈

容子,印尼东部地区文协创办人之一、印尼资深老报人、泗水《大公商报》、三宝垄《建设报》、泗水《千岛日报》三朝元老;彩凤与容子相濡以沫数十载的红颜知己,驰骋印华文坛一员骁勇的女将。今日有幸得以采访印尼知名作家容子和彩凤夫妇二人,近距离接触大家风采,实是难得机缘。资深老报人,散文家,这样的字眼在笔者心中一直是个神圣而遥不可及的存在,对于笔者而言,远远地老报人容子和彩凤女士同甘共苦,缔造了晚年幸福生活观望一下他们都是种不可多想的奢侈,更不用说能有如此宝贵的机会可以面对面,成为他们那传奇人生故事的倾听者。

由于从小到大的语文课本里学习的便是那些文学大家们的名著,如老舍 的《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的《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等,所以当自己真正有机会接触这样的老辈作家时,既有无法言喻的激动,又充满着无限的惶恐与不安。在采访前一晚,一个人在房间里望着那扇红木门就发呆了许久,东想西想,直至第二天出发前仍有些许的焦虑与不安 。

清晨,我们沿着早已查询好的路线一路前往目的地,幸好今日的天气不似前些日子那样忧郁、阴沉 ,放眼望去,湛湛蓝天,偶尔从远方飘过一朵云彩,密集的车辆从这头穿梭到另一头,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对容子与彩凤老夫妇二人的采访之旅也就这样开始了。

风雨沧桑路,无畏也不累在去往容老的住所处,望着沿途中的风

景,突然间发现巴厘岛的另一面,与宣传中的海岛不同的是,此刻的巴厘岛更像是陆地上的一颗翡翠,翡翠的周围混合弥漫着各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气息,如在有些街头依稀可以见到,在妇女头上顶着一框装了物什的篮子行走穿梭于大街小巷中,仍然有人保持着巴厘先前的传统习俗;亦或是当地各家各户诚心诚意所供奉门前的祖先神灵,一路前行,人文与自然拼接成的风景恰好,恰美。幸好我们在约定的时间里准时出现在了容老的住处。

2000年10月10日,泗水“千岛日报”创刊时合照。

前排左起:张明开(社长己故)陈完璧(执行副总已故)

高宪章(精通汉印俄英语翻译)容子(副总兼副刊主编)

后排左起:吴进泰(音乐老师、文学工作者)何敦明(总编辑)

叶兴国(报社参与组织者)莫非(时事评论家、双语作家已故)。

与容老的第一次相见是在前几天,第一印象便是这位老人家神清气爽,春风得意,给人的整个直观印象还有股专属于书生的云淡风轻,说不出有种莫名的令人亲近感,也许这就是容老自身散发出来的温和、平易

近人的魅力吧。谈笑间,容老十分诙谐地打趣道,大意是“....叫我容老先生,多不习惯,筒单点叫我容老吧!”,在经过进一步的交谈后,才发现容老那幽默中自带点老顽童玩性,知世故却又不世故 ,童心依旧。

先前的自己是怎么也不会联想到眼前的这位如此淡然又幽默的老人,曾经经历过多么坎坷、艰辛的岁月。漂泊的少年郎,在今日接触容老才得知的。容子,原名容启正,祖籍广东新会,1931年出生于印尼泗水,周岁与父母返回广东新会生活,直至 1939年,日本侵略广东,遂又回到印尼泗水生活70多年,现和老伴迁居巴厘岛。

在动乱的年代,一个 9 岁的小男孩同他的母亲孤零零地漂过洋,跨过海,与泗水中的父亲相聚。后又经历泗水之战,这样的经历笔者不知道有多少人经历过。对于老百姓来说动乱与贫穷似乎就是那个年代的代名词,实现和平与解决温饱问题是最大的期望,那个时代的烙印,那个年代的艰辛仍然是我们这些深处和平年代的后人无法体会到的,直到现在,我似乎才明白在采访时容老对我说的那句话:“贫穷并不可怕,在某种程度上它还是一种资源,特别是对于一个写作的人来说。”是啊,只有有经历的人,才能写出有经历的事,反过来看,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只是一潭死水一截枯木。

二十二岁那年容老便进报社工作,从事华文媒体工作一呆就是几十年,一株无名的花卉便在报社里悄无声息的茁壮地成长了起来,也许任谁也不会想到,曾经在报社里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小生,会成为后来印尼的资深老报人,同时又是印尼文学领域中的中流砥柱,回首容子老先生的过去,其实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即使是在禁止华文学习的三十年中,容子与彩凤夫妇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并没有随外界的环境而泯灭,而是深藏于内心的深处,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拿出来斟酌一番。文学之路是何其的艰难,忆往昔,春风不语,风雨沧桑路。

牵了手,那就是一辈子牵了手,那就是一辈子;认定了你,那也

就是一辈子;只因三生石上早已刻定,此生有你。直到与容子与彩凤夫妇相见时,自己才知道真正的爱情是什么,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无论容老说什么,做什么,彩凤阿婆都是一直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望向容老的眼神如初恋时似的,怎么看也看不厌,挪不开眼。

有时候阿婆又似乎是容老的小迷妹,有着无尽的崇拜与敬佩之情;偶尔插过来一句话,偷袭式的盘查着容老“现在的我还漂亮吗?”满满的撒娇式口吻,抑或是“老了的我,是不是满脸皱纹,头发苍白,丑了?”质疑式的口风,每每至此,容老都会不厌其烦对着彩凤阿婆说“你在我心中,一直是最美的。”阿婆听到满意的答案后,脸上才露出得意的笑容,就好像刚刚偷吃了蜜似的。

忽然间不自觉的想起了李健的那首《当你老了》——“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容子与彩凤夫妇的爱情大概就是这样吧,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只有一个人还爱着你那虔诚的灵魂,爱你那苍老的脸上的皱纹。你未老,我亦未老,那就一起风雨与共,肩膀任你靠;当我们都老了,我就是你蹒跚走路时那最听话的拐杖,你走一步我也走一步。

在采访时,最八卦的也就是容老与彩凤阿婆如何在一起的,每每听到此,便会两眼发亮,毕竟女生嘛大都是喜欢听人家讲情史的,大概身为读者的你们也是十分八卦的。彩凤阿婆说“到现在都搞不懂,那个时候的容子呀,一见到我呀满脸发红,还有为什么会对乡下的我穷追不舍呢?”,而我也对此十分好奇,望向容老,可气的是容老此时竟将他那老顽童形象发挥的淋漓尽致,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神情,最后连彩凤阿婆都露出了失落的表情,看来想要得知这一原因我大概是无望了。

那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生话60年,还如胶似膝呢?容老说,这主要是两人有共同语言,都喜爱文化事业,没事都爱写点什么;同时两人的性格又是互补型,一静一动,一内一外,刚刚好。彩凤阿婆曾写过约5000字散文《夜来风雨声》,详细描述了在上世纪 60年代,印尼白色恐怖华校华文报纸被禁锢,夫妇双双失业,在家里开了个小店,彩凤阿婆从担任家里的“对外贸易部部长”、“交通部部长”,再后来呀担任起了家里的“教育部部长”。 艰辛岁月,笑对人生。因此,当容老跟我们说起他的老伴彩凤阿婆的《夜来风雨声》和《井》这些作品时,有着满满的自豪感!大概两人心中都是“只要是你,无论什么都是最好,最完美”的心态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幸好,身边是你。

一生献身媒体,没有辜负时代在什么机缘下才走进做为报人这条路的

呢?容老讲到,当初喜欢写作,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参加一个社团内部刊物的编辑工作。在容子彩凤合集的《脚印》第二集中有写到老报人的回忆录,在回忆录里共有十篇:①泗水《木棉月刊》——我的文学初恋;②泗水《简报》——历史不简单;③泗水《星火月刊》的日日夜夜;④泗水《大公商报》——一座炼钢的炉;⑤垄川《建设报》——一首悲壮的歌;⑥香港《千岛杂志》——黎明前的一盏灯;⑦泗水《群岛杂志》——日报出版前的热身操;⑧泗水《千岛日报》——愿你平安飞翔;⑨记“序文风波”——症结在于缺乏沟通;⑩副刊是增加报刊的筹码。在容子人生迷惘年轻的十字路口时,《木棉月刊》的悄然到来,撬开了心扉,在茫茫的迷途中有了一盏前进的灯塔指引。自此,一生都与报社结缘,从《木棉月刊》到《千岛日报》,尽管中间经历了颇多的挫折,但辗辗转转,依旧是在报人这个岗位上为了印华文化事业而奔波,为了印华文化的传承而不断地操劳着。用容老的话说便是“一心一意地去弘扬中华文化事业,这是我的时代使命。”对比之下,笔者深感愧疚不安。

归隐生活

一片菜园,一间木屋,足矣。人生如梦,水无常形,繁华过后皆云烟。山一程,水一程,走过的都是春秋,看过的都是浮云。暮年时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菜园,一间自己的木屋,有相爱的人伴在身旁,便足矣,一切皆浮云,简简单单就好。容老和老伴从泗水搬迁巴厘岛隐居己一年,过起了人们向往的诗意般生活。在那个小天地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园子里,种有各种果树,不同时令蔬菜,还有一些说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一幅完全自给自足的景象展现在眼前。同时与人也是友好相处 ,时不时地经常去串一下邻居的门,说说笑笑,好一幅和谐景象,这也使自己想起了王驾《社日村居》中的景象“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桃花源式的田园生活。

进一步询问之下,还得知容老目前正在编写《传记》,且进度喜人,笔者有幸提前目睹了某些篇章的初稿,只能说对容老的敬意进一步提升,文笔舒畅,幽默的同时不失风格,且内容十分吸引人眼球,尽管只读了一少些片段,但是有一种一旦开始读了便停不下来的节奏,有种想立刻一口气读完后面所有的。只是可惜了,当容老完成传记时,我已不在印尼这边了,也不知未来有没有这个机遇读到容老的这部传记了。何年何月,莫问归期几何,一切随缘吧。

对年轻人的寄语重孝道,作为一个晚辈,无论如何都不能

失去“孝”,古曰:“百善孝为先”,父母的哺育之情岂能忘。年少的我们曾经轻狂过,只是轻狂的背后有着家人的无限包容与理解,现在也是时候该醒醒了,趁父母安康之时,有机会就回家看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同时家和万事兴,家庭和和睦睦比什么都重要。

与邻为善,多一份尊重与平等,少一份傲慢与自私,与人为善,伸出那双友谊之手,相信世界会还你一份温暖的。

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做事要专与精,要一心一意,切忌漫天撒网,一事无成。同时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造福社会。

沙漏流得真快呀,一晃眼,几个小时便这样过去了,同时预示着这场对话之旅也要接近尾声了。由于自己贪恋着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久久不愿离去,为此给容老和彩凤阿婆带来了诸多不便与打扰,深感抱歉。同时也很庆幸今日有机会得以与容老和彩凤阿婆畅谈几个时辰,在此次故事的倾听中,又学习到了许多新的东西,以及获得了一些受益匪浅的人生感悟,感恩,再感恩。最后借此机会,祝愿容老与彩凤阿婆夫妇俩身体健健康康,老如松柏,万事如意。 (稿于巴厘岛)

印尼老报人容子与彩凤夫妇印象记 郑海英(中国)

老报人容子和彩凤女士同甘共苦,缔造了晚年幸福生活

印尼旧曲知音联谊会举办第30届纪念周璇大会

【苏北讯】印尼旧曲知音联谊会于 9 月 21 至 23 日一连三天在棉兰 Santika 国际大酒店举办第 30 届纪念一代歌后金嗓子周璇大会.马来西亚 11 个旧曲知音联谊会共 291 名歌友踊跃出 席 ,雪 隆 61 人 ,文 德 甲46 人 ,森 美 兰 40 人 ,霹 雳32 人 ,槟 城 33 人 ,吉 打 阿罗士打 21 人,怡保宜力 23

人,大马巾帼世界联谊会14 人,瓜拉冷岳 7 人,麻坡14 人。在 21 日晚上举行欢迎晚宴,印尼旧曲知音联谊会歌友连同马来西亚歌友共 600 人欢聚一堂,以歌会友,一时轰动了整个棉兰歌坛,歌友们唱响了一代 歌 后 金 嗓 子 周 璇 之 歌曲。出席嘉宾包括棉兰文化 旅 游 局 长 Agus Suriyono、苏北省议员梁鸿伟、苏北华裔总会主席陈保安等。

司仪作开场白后,迎宾舞掀开了序幕,筹委会成员及马来西亚代表团列队入席,接着举行击鼓仪式,由印尼旧曲知音联谊会发起人陈聪敏.董事兼大会主席陈保成,董事兼筹委会主席林瑞光,总主席林素琼.

董事陈章钦,卢沿昇,吴明辉,陈聪造,蓝士英,秘书长陈锦波一起击鼓,以示大会开幕及迎来吉祥好运,由歌咏组领唱,全体来宾肃立合唱《大印席尼西亚》国歌,曾君蘋指挥《一剪梅》,《爱江山更爱美人》,keroncong ,kebayoran。

筹委会主席林瑞光致辞:印尼旧曲知音联谊会的诞生,明显的是受到马来西亚旧曲知音联谊会的启示和影响。记得去年我们从槟城旧曲知音联谊会主席徐西湖的手中接过会旗时,现场掌声及喝彩声掩盖全场,充分显示出马来西亚各地旧曲知音联谊会对我们的爱护,信任和支持。今晚出席宴会的600 位嘉宾中,就有一半以

上是来自马来西亚,而且将到多巴湖及其他景点旅游,对棉兰市政府来说是一份珍贵的礼物。使我们深受感动,趁着这美好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印尼旧曲知音联谊会的董事团,主席团,顾问团和全体同仁向马来西亚旧曲知音联谊会领导层和全体同仁致真诚的敬意和谢意! 还有我们不会忘记,马来西亚霹雳州的旧曲知音联谊会主席黄华路夫妇和总顾问王桂荣夫妇,他们为了要帮我们办好这一盛大庆典,特地来到棉兰给我们提供许多珍贵的指示和建议,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这次我们大胆的接下主办周璇庆典的任务,并得到了我们自己联谊

会的全体兄弟姐妹的热烈响应,不辞劳苦分担工作,让筹委会的工作顺利完成,我以筹委会主席的身份向大家表示万分谢意,并向各位嘉宾之到来捧场和支持而使今晚的庆典添增了无限的光采,致以最热诚的谢意 !

棉 兰 文 化 旅 游 局 长Agus Suriyono 致辞表示热烈欢迎来自邻国大马之 11 个代表团莅临棉兰参加第 30届纪念周璇大会,希望通过大会加强两国人民之友谊,并希望代表团到苏北各著名旅游景点游览,感谢印尼旧曲知音联谊会主办该项国际性之大会,为促进印马两国人民之文化艺术交流及我国旅游业而作出积极贡 献 . 预 祝 大 会 圆 满 成

功。接着印尼旧曲知音联谊会与马来西亚 11 个旧曲知音联谊会先后表演歌舞节目,悦耳动听的歌声及多姿多采的舞蹈,不时传来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在 22 日上午十时举行选举下届主办单位会议,由等委会主席林瑞光,主席曾君蘋,霹雳与怡保宜力旧曲知音联谊会主席黄华路一起主持会议,结果选出文德甲旧曲知音联谊会为下届主办单位,随即由印尼旧曲知音联谊会总主席林素琼,发起人陈聪敏把会旗移交予文德甲旧曲知音联谊会主席秦莲萍与拿智罗英铭,全体来宾报 以 热 烈 掌 声 表 示 祝贺 ! (陈平治报道)

林素琼与陈聪敏把会旗移交予文德甲代表团林素琼与陈聪敏把会旗移交予文德甲代表团陈聪敏陈聪敏,,林瑞光林瑞光,,吴明辉吴明辉,,林素琼林素琼,,

陈锦波陈锦波,,卢沿升卢沿升,,陈保成陈保成,,陈章钦陈章钦,,陈聪造陈聪造,,蓝士英一起击鼓蓝士英一起击鼓

棉兰文化旅游局长棉兰文化旅游局长Agus SuriyonoAgus Suriyono 致辞致辞

筹委会主席林瑞光致辞筹委会主席林瑞光致辞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