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南院区7月1日启用zhuhaidaily.hizh.cn/resfile/2020-05-13/03/tqb2020051303.pdf2020/05/13...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设置现代化产房 配备最先进仪器

市妇幼保健院南院区7月1日启用第三批珠海消费券今日派发发放总金额5250万元,使用领域扩大

责任编辑:李双 美编:邱耀升 校对:韦驰 组版:邓扬海

2020年5月13日 星期三03 综合

本报讯 记者宋雪梅报道:5月12日,珠海市商务局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激发珠海消费市场整体活力、方便市民使用消费券,经研究决定,从第三批珠海消费券开始扩大使用领域,珠海本地注册的全体线下实体零售企业(汽车油品零售除外)均可使用。并于今日派发。

据悉,第三批珠海消费券共发放券包80万个,其中包括65万个50元的消费券包,10万个100元的消费券包、5万个200元的消费券包,发放总金额5250万元。

第三批珠海消费券今日上午10时在“最珠海”APP以摇号的方式发放,发放全过程由珠海公证处进行公证,分批短信通知中签用户。发放对象为已预约登记消费券申领的全体人员。在之前摇号批次中已中签的人员可通过本次摇号重复获取消费券。

已预约登记消费券申领的人员请留意短信通知,或通过登录“最珠海”APP、“最珠海官方”微信公众号、支付宝APP、“观海”APP、“云闪付”APP的“中签查询”页面进行查询。

中签用户凭手机号及手机验证码登录“最珠海”平台,将消费券领取到指定支付费平台,支付费平台可选择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3种支付渠道的任意一种。领取

后,消费券包将存放至对应平台的卡包内。消费者中签取得消费券后,72小时内未领取到指定支付渠道的,将自动失效。消费券自领取之日起14天内有效,逾期未使用将失效并退回券池。

单笔消费满40元可用1张10元消费券;单笔消费满80元可用1张20元消费券;单笔消费满200元可使用1张50元消费券;单笔消费满400元可使用1张100元消费券。

消费券仅支持在线下实体门店到店消费时使用,使用领域为:在珠海市注册,已开通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云闪付任一商业支付功能的零售企业(汽车油品零售除外)、餐饮企业、景区门票、旅行社、酒店住宿、美容美发以及经批准营业的演出场所、娱乐场所、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等实体经营商家。市民可通过“最珠海”APP、支付宝APP、“云闪付”APP等渠道查询可用券商家,或在消费前咨询商户是否可用券。

第三批消费券摇号期间,仍未预约登记的在珠人员可持续通过

“最珠海”APP、“最珠海官方”微信公众号、支付宝 APP、观海 APP、

“云闪付”APP的消费券申领入口进行预约登记。第三批未中签用户将自动进入下一期抽签环节,用户无需重复预约登记。

本报讯 记者刘联报道:5月12日,记者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获悉,位于香洲区南琴路的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南院区(洪湾院区),目前已经进入部分验收及设备移交阶段。该院区计划于今年6月22日试运营,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南院区建设项目按三级甲等妇女儿童医院标准设计。项目总投资约12.25亿元,建筑面积12.47万平方米,主楼高

12层。南院区内设置床位800张,停车位950个,此外,还将进行5G布点。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将采用一院两区的定位,北院区侧重以保健为主,南院区侧重以医疗救治为主。两个院区都具有保健和医疗救治的功能。其中,南院区功能定位为珠海市妇女儿童医院,以及区域性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主要承担全市妇女儿

童医疗救治和科研教学工作。南院区总体布局以中心庭院为

核心,它是医院的“心脏”和“绿肺”。一、二、四层为急诊、门诊、医技科室及日间病房;三层为 ICU(MICU、PICU、NICU)、产房和手术部;五层到十层为产科、妇科、儿科、乳腺外科病区;十层北侧和十一层北侧为行政办公和会议室区域。南院区产科配备180张床位。产科门诊设在二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

心和产房、手术室设在三层。产科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将配备最先进的仪器。

此外,南院区的现代化产房有自由体位分娩室、水中分娩室、家庭分娩室,同时,为了保障瘢痕子宫“宝妈”的安全,在产房中还设立了急诊手术间,最大程度保障孕产妇和婴儿的安全。

据悉,南院区启用后,将会有系列费用减免等活动,两个院区间还将开设患者免费直达大巴。

□本报记者 陈翩翩

2019年5月13日,在决战脱贫攻坚关键之年的号角声中,李钊炯毛遂自荐,从珠海市金湾区到阳江市江城区城西街道龙湾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见证了龙湾村的发展蜕变。自2016年至今,龙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龙湾村位于阳江市区西南方、漠阳江下游,总面积 3.87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25亩。龙湾村下辖赖村仔、徐大寨等9个自然村,总人口 1380 户、5002 人,劳动力2418人。最初,村民收入主要依赖传统水稻种植及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5.28%。

念党恩:村民住上了新房子

“新春人幸福,居安念党恩。”76岁的五保户付绍安家门口的春联,道出了老人的心里话。

付绍安原先住的旧房子属于危房D级,2017年被纳入危房改造之列,由政府补贴3.4万元予以重建。如今,老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每年新春,他总要自己提笔书写对联,抒发感激之情。龙湾村像付绍安这样,房屋被纳入危房改造项目的共25户,补助资金总额

达89.4万元。金湾区对口帮扶阳江市江城区

城西街道龙湾村,还统筹社会捐赠资金,为村里其他共计36户贫困户改善居住环境。“为老旧的村屋安装坐厕、修缮门窗、修葺外墙与防漏等。”李钊炯介绍,驻村干部切实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广大村民交口称赞。

先扶智:贫困家庭孩子有书读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付加欢一家是教育扶贫的受益者。付加欢家2016年被纳入建档立卡

贫困户。当时,他一家四口,一对儿女还在上学。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付加欢子女获得国家减免学费政策支持,领取教育生活费补助,顺利完成学业。大女儿2018年本科毕业后,考上了珠三角一所公办小学当教师。儿子如今已是本科四年级学生。“教育扶贫对我们家帮助太大了。”付加欢表示。开展对口帮扶以来,龙湾村贫困户子女考上大中专院校27人,其中大学本科6人、大专13人、中职8人。已有15人毕业顺利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目前,贫困户子

女中有在校生37人,均享受国家减免学费的政策。

兴产业:增收脱贫有奔头

发展特色产业是增收脱贫的根本之策。

2019年,得到70多户村民的大力支持,驻村工作队集约到125亩田地,与当地龙头企业阳江市漠阳花粮油种植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龙湾村(漠阳花)花生、水稻种植示范基地,耕种水稻,并轮作花生、玉米、辣椒、蔬菜等经济作物。目前,基地聘请傅朝华、付光艺两家作为长期用工,负责基地生产管理。

种鹅养殖也是龙湾村重点扶贫产业项目之一。杨周邓是首批参与养殖的贫困户。年初,他购买了100多只鹅苗。眼见着毛茸茸的小家伙一天天长大,杨周邓百般呵护,把鹅棚围严实,生怕鹅苗被冻伤了。鹅苗慢慢长大,听着此起彼伏的“咯咯咯”声,杨周邓笑得合不拢嘴。他盼望着鹅苗早日长成,到时可卖个好价钱。参与产业扶贫,增收脱贫效果明显。杨周邓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2016年以来,金湾区对口帮扶阳江市江城区城西街道龙湾村累计投入524.19万元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分红3601元,无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分红1132元。

经过四年的攻坚奋战,珠海市金湾区对口帮扶的阳江市江城区城西街道龙湾村于2019年年底退出贫困村行列。“相对贫困人口126户、262人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零。”谈起脱贫攻坚,李钊炯语气坚定,充满自豪。

龙湾村摘掉“贫困帽”过上好日子相对贫困人口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零

驻村干部进村入户调查。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报讯 记者钟夏报道:近日,被誉为“中国旅游奥斯卡”的第九届“艾蒂亚奖”颁奖仪式在无锡拈花湾景区举行,横琴新区获“中国最佳旅游度假目的地奖”金奖。此外,珠海长隆剧院创作的马戏节目《龙秀》获“中国最佳旅游演艺项目”金奖。

据介绍,“艾蒂亚奖”旨在从投资视角评价全国各类旅游投资项目的投资水平及效果,表彰获奖者所代表的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是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之一。

去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横

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一年来,横琴高水平推进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服务和支持澳门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其中,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作为全球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随着横琴交通设施、配套服务与人才保障不断完善,丽新横琴创新方、星乐度·露营小镇等重点旅游文创项目陆续上线运营,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呈现“龙头带动、多点开花”发展格局。

横琴旅游“龙头带动 多点开花”获“中国最佳旅游度假目的地奖”金奖

(上接 01 版)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护士,每年在今天这个特殊日子,都有一批新的护士姐妹加入,感觉很开心,希望她们能尽快融入医护大家庭,用自己的真心,爱心,责任心服务每一位患者。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大大鼓舞了我们每一位护理人,身为护理工作者,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会努力工作回报医院,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牢记嘱托 守护生命健康

5月12日下午,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徐超龙来到中大五院,先后慰问了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在岗的护士们,献上鲜花并致以节日的祝贺,对医院护理工作者英勇无畏投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的精神表达了崇高的敬意,感谢她们的辛勤付出。徐超龙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爱护广大护士,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完善激励机制,宣传先进典型,支持优秀护士长期从事护理工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护理工作者的关心关爱、对护理事业的高度关注。我们一定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让护士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温暖,工作更加充满热情。

杨小月是中大五院护理部副主

任兼手术麻醉医学部科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1年的她在今年我市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活动中,获得了“最美守护者”称号。

19岁入行从内科护士做起,到26岁开始成为中大五院心血管内科二区护士长,至今已在护理管理岗位工作14年。她根据医院工作发展需求,先后在医院心血管内科、胸心外科、烧伤整形外科、感染病防治中心兼感染门诊、手术麻醉医学部担任护士长。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1月23日,杨小月临危受命,被抽调到感染病防治中心,担任新冠肺炎救治专科总护士长,负责一线护理工作安排,救治物资统筹管理、医护工作协调等。

从青春年少到四十不惑,杨小月在苦和累中点亮生命之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暴发,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和顽强意志,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她对此深感自豪。

5月11日,杨小月观看了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护士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的新闻。她告诉记者,心里感慨万千。“‘全社会都要理解和支持护士’这句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今后,我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秉承优良传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再接再厉,真情奉献,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杨小月说。

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南院区全面竣工,将于7月1日启用。 本报记者 赵梓 摄

□本报记者 王芳

破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难题、顺畅人才跨体制、跨行业、跨地域合理流动,是激发事业单位人才活力的重要方式。去年以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打破壁垒、攻坚突破,促进事业单位在珠海“二次创业”加快发展中做出更多贡献。

破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难题

据了解,由于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我市近年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基本处于“停摆”状态。2019年,我市机构改革完成后,事业单位用人需求渐强,交流需求与调动“停摆”的矛盾日益凸显。

为破解这一难题,激活事业单位人员活力,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出创新服务理念,以超常规的

办法,不寻常的力度,谋划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

《珠海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试行办法》审议通过后,今年开始在全市全面试行。

据了解,我市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分一、二、三类。“以前,三类事业单位人员向一、二类流动难,需要通过公开招聘等复杂过程。《试行办法》打破阻碍,畅通流动通道,以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为导向,使得真正需要交流的人才实现了自由交流调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旭介绍说,打通了流动渠道,发达地区的事业单位人员到欠发达地区,可以带去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上级事业单位人员到基层,可以发挥高屋建瓴、上下融合的优势。通过人员的沟通交流,取长补短,激发队伍干事的活力。据了解,我市着力构建更具人性化、开放性、科学性的事业单位流动新通道,这一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顺畅人才跨体制跨行业跨地域合理流动

聚焦主要问题,精准解决难题,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为事业单位发展清障疏堵,顺畅灵活机制。据了解,事业单位在公开招聘时,时常会出现设置一些与履行岗位职责无关或关联不大的工作经历等资格条件,阻碍了人才的有序流动,降低了人才资源配置效率。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精准发力,打破阻碍人才流动不合理壁垒,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顺畅人才流动机制,2019年2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出台了《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条件设置和资格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事业单位的招聘范围、年龄、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资格条件,作出进一步清晰具体的规范,明确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要求,对事业单位广泛吸纳优秀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问题

今年1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人接到“市教育局拟来访商讨解决一揽子业务问题”意见后,急赴市教育局现场办公,大多数的问题当场得到解决。

据了解,中等职业学校高级岗位数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学校发展水平和引进高水平人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破解难题上狠下功夫、办实事、求实效,以我市产业发展为方向,按与普通高中高级岗位比例相协调的原则,增加了我市中等职业学校高级岗位,为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引进高水平的老师留足了空间,进一步提高了老师们搞好教学的积极性。

此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还出台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给基层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精准发力

打破阻碍人才流动不合理壁垒

本报讯 记者宋显晖报道:5月12日,高新区安监局、高新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为主题,在唐家惠景文园广场举办高新区2020年防灾减灾宣传日暨高新区应急志愿服务队组建启动仪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并向应急志愿服务队授旗。

珠海高新区临海连山,形成高科技产业园与临海居民区、大学校园与森林山地多重交织的复杂生活环境。近两年来,在珠海登陆的台风“天鸽”“山竹”先后对辖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对抗自然灾害,辖区群众已初步组建150余人的“防汛防火”特殊应急志愿者队伍。

高新区一直注重志愿者队伍建设,2017年台风“天鸽”登陆后,在志愿者的协助下,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信“四通”,也明确了辖区应急志愿者队伍防灾重点任务。目前,该区应急防

汛防灾物资直接配置到社区,志愿者正逐步成为辖区防灾减灾和复产复工生力军。

据了解,高新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有四大特点。一是适应辖区防灾减灾形势需要,将森林防火与防汛减灾作为灾害防御主课题。二是坚持开放、专业的发展模式,将学习“输入”和宣教“输出”作为应急服务主线。为保证区内应急志愿者技能和知识实用性,团队管理人员先后到日本等地学习应急志愿者管理及溺水抢救、心肺复苏、气道异物堵塞处理等急救知识,60余名应急志愿者参加了卒中预防和紧急救护培训。三是发挥高校、高新技术聚集优势,让“领域宽”和“技能专”作为应急能力建设的主方向。高新区应急志愿者来自教师、企业白领、产业职工等多个领域,本科以上人员占比超过25%。四是完善表彰激励管理工作机制,让专业救援和有效支援成为队伍建设的“名片”。

高新区组建防汛防火应急志愿者队伍“领域宽”和“技能专”成应急能力建设主方向

效果图效果图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