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在课堂开花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编辑:潘瑾瑾 组版:陈燕丹 校对:顾豆豆 联系电话:68263840

07http://www.qidongnews.com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教育

第1期2018年

本报记者 杨丰岭 袁伶

有这样一门课,在课堂上,孩子们不必为了考试而肩负压力,不必为了害怕答错问题而不敢举手发言,更不必为了担心扰乱课堂秩序而静默无语,这就是

“梦想课堂”。1月12日上午,一堂名为“我的喜怒哀乐”的“梦想课堂”正在市和合小学举行。孩子们兴奋地围坐在装饰温馨的梦想课堂里,聚精会神地听讲,并根据老师的指令争相表演,满堂欢声笑语。虽然只有短短40分钟,但孩子们在这里体验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也找到了自信和尊严。

牵手筑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只有“合适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在校园里生活得更加幸福。而梦想课程体系正是这样一种面向义务教育、基于“全人教育”的“合适的教育”。梦想课程体系是由“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团队合作共同设计的,旨在培养孩子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2015年7月,梦想课程在市滨海实验学校率先试点,将梦想课程列入学校的校本课程,写入学校的日常课表。在一年多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梦想课程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均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学生们爱上了思考,爱上了提问;老师们也尝试着改变老套的教学方式,将开放多元的理念融入到学科教学中。2016年初,滨海实验学校被评为南通市初中化学学科基地,2017年滨海实验学校中考的各项指标也跃居我市前茅。

扎根起航鉴于梦想课堂教育实践所取得的良

好教育效果,2016年5月,我市梦想课程建设学校增至20所,到2017年8月,全市共 59 所中小学实施了梦想课堂建设,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全覆盖。上海梦想公益基金会为这些学校设计了温馨美丽的梦想教室,提供了桌椅、书橱和多媒体设备等,所有的梦想课程教材和上课内容也都是由基金会专门提供的,梦想老师也会定期接受培训。梦想课程的学习内容是综合性的,针对不同的年级安排了不同的课题。例如4~6年级的课程《去远方》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去远方”应掌握的技能。随着课时的深

入,学生可以知道如何搜索信息、如何制定出游计划、如何合理支配金钱等具体操作技能。

走进窗明几净的梦想教室,可以看到墙上贴着这样三句话: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这样的教育理念可以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也是教育要达成的根本目标。”我市滨海实验学校梦想教师管凤娇认为梦想课程淡化了对理论的讲解,更多地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环境,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或技能,这比书面考试要更高效,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精彩的梦想课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在快乐中成长,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和合小学梦想课程主任沈星星很喜欢梦想课程的理念。她的本职工作是学校的数学老师,在担任梦想老师以后,她把这种理念也融入到自己的数学课堂中,更加注重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

逐梦未来“今天,梦寐以求的梦想课终于到

了,我既紧张又兴奋。一进门,我就惊呆了,怪不得叫梦想教室呢!这明明就是我梦想中教室该有的样子呀!亮堂堂的教室里整齐地围着七张桌子,跟平时的桌椅摆放不一样!……老师告诉我们,梦想课包括我们学的所有课程,还包括好玩的游戏呢!光听着就迫不及待了!”

“每一次上梦想课,我都很开心,最主要的是能看见我们的梦想老师像个大朋友似的一会儿领着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一会儿引导我们在深思静默中续编故事,一会儿又在紧张而充满活力的评比中决出胜负……我真想每天都上梦想课啊!”

这些都是向阳小学五年级学生写在作文本上的感想,他们毫不吝啬地对梦想课表达了热烈的喜爱之情,也可以看到梦想课堂所具有的巨大吸引力让孩子们拥有了不一样的课堂体验,勇敢地放飞梦想,追逐未来。

和合小学校长杨裕海告诉记者,学校的梦想老师都是具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年轻教师,这些梦想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梦想课,在这些以活动为主的课堂上,带领着学生们一起享受学习,放飞梦想,让学生们更加独立自主地思考、从容淡定地互动、大方自信地表达。

让梦想在课堂开花——我市开展梦想课堂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袁伶 杨丰岭

1月12日上午,记者随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周习平前往市和合小学体验“梦想课程”。一走进梦想教室,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和由内而外的自信从容让人格外欣慰,犹如冬日里的一抹阳光。

“这就是‘梦想课程’的魅力。”市和合小学校长杨裕海笑着说。

冬日的暖阳照进色彩斑斓的梦想教室,沈星星老师的四年级梦想课《我的喜怒哀乐》正在精彩上演。沈老师借助多媒体向孩子们讲授如何通过正确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着沈星星老师提出的要求,根据指令争相表演,“请同学们练习从微笑到哈哈大笑再到笑到肚子疼的过程。”沈老师话音刚落,梦想教室里就传出一阵阵笑声,同学们没有包袱、没有羞涩,认真投入地参与其中。

孩子们的表演或调皮,或搞怪,不时让人捧腹大笑;同组讨论时,大家七嘴八舌,集思广益,各自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让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小组展示时,大家纷纷举手,踊跃参与,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带来了一场场虽不完美但却淳朴自然的表演;相互点评时,同学们也是畅所欲言,妙语不断。欢声笑语中,每个孩子都眼睛发亮、全情投入。短短的四十分钟,小小的一间梦想教室,孩子们在这里找回了自信,赢得了尊重,也体验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一堂课结束,大家都意犹未尽,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每次来上梦想课,我都觉得很轻松,可以学到许多很特别的知识,不像

以前上课的时候,会觉得有点拘谨。”四(4)班的樊佳楠同学告诉记者,在梦想课上,自己可以去亲身地体验,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也不用担心会被老师和同学笑话。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

特别喜欢梦想课。“农村的孩子相比城里的孩子会更

内向羞涩一些。而‘梦想课程’开展以来,我们发现,孩子们不仅在梦想课上活跃开朗,在语数外课堂上也变得更加自信

积极。”沈星星老师说,“梦想课贴合生活实际,我们在梦想课上可以体会到孩子们更多的感受,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掘孩子们的潜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快乐中成长。”

一节快乐的表情课

和合小学梦想课堂现场和合小学梦想课堂现场

《启东日报·教育专刊》发刊词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是社会永恒的话题。为进一步加大教育新闻宣传力度,经酝酿协商和前期准备,启东市教育局与启东日报社合作创办《启东日报·教育专刊》。

《启东日报·教育专刊》立足启东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利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技术手段引领启东教育发展,突出启东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成果,突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经验,旨在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心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全力促进启东教育名市创建。

教育承载着未来的希望。在2018新的起点,《启东日报·教育专刊》的推出无疑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喜事。欢迎全市师生、家长及关心启东教育事业发展的热心人士踊跃投稿。同时,我们更愿意在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角逐中,采撷精华,启迪智慧,发现人才,为教育、为教师、为学生造福谋利!

愿《启东日报·教育专刊》在启东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呵护下茁壮成长,为启东教育事业增添温暖而明亮的色彩!

·教育动态·●1月3日上午,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代表团到吕

四中学交流访问,陕西省西乡县教体局到启东中学考察交流。

●1月3日下午,启东市第六届“小学英语文化周”颁奖典礼暨汇报展演在实验小学举行。

●1月4日上午,“澳大利亚魏基成慈善列车”捐赠棉衣送温暖活动在陈兆民中学举行。

●1 月 8 日上午,和合小学开展第一届“和乐杯”校园足球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

●1月11日,我市被评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

●1月11日,南通市高中英语学科基地活动暨启东市高中英语徐辉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在汇龙中学举行。

●1月15日,我市迎接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市实地核查。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学生普遍好胜心有余而好奇心不足,而在梦想课堂中,我们会欣喜发现,孩子们在学习时会自发地提出疑问,并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能自觉养成这一学习习惯,这是教育的一大喜事。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渔。”学生是否能拥有独立思考的大脑,这才是教育要达成的根本目标。梦想课程淡化理论的讲解,更多的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一项知识或技能。如在《去远方》这门课程中,学生要知道的并不是远方有多美,而是要知晓“去远方”该掌握哪些技能。通过一个个课时的深入,学生知道如何搜集信息、如何制定出游计划、如何合理支配金

钱等具体操作技能。计划制定优秀的学生团队还可以真正出游,实现自己

“去远方”的梦想。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能接触这样的课程,孩子们都很欢喜。

每个孩子,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梦想课堂中,没有“学优生”,也没有“学困生”,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参与课堂的机会人人均等,

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功喜悦,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梦想课程是共情、启发、赋能、自省的成长“土壤”——让孩子们在这片土壤根基的孕育支持下,成为真正的求真、有爱的追梦人,大胆、自信且充满兴致地探索世界与未知。

在此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静静等待花开的那一天。

滨海实验学校 管凤娇

埋下梦想种子

结识“真爱梦想”是在去年9月份,有幸聆听到陈静静博士先进的教学理念。当时的我认为“学习共同体”不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吗?自从读了佐藤学的一些书后,我发现我的认知是多么肤浅,也是从那时开始,我被“宁静的课堂”、“润泽的课堂”这些修饰所吸引。去年12月,我终于真真切切地观摩到了一线专家教师的精

彩课堂。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福建特级教师

林校长执教的《珍珠鸟》,她一次又一次地让孩子静静地触碰文本,只做一个善于倾听和记录的老师,而就是这种信任,让孩子们每一次深读课文都能有不同的收获。相互倾听、相互碰撞,这才是真正的探究的课堂。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中没有至高无上的老

师,只有心心相印的朋友。我满怀欣喜与期待回到了班级,

开始了我的第一节“梦想课堂”。从培养倾听习惯开始,两人一组,四人一组,一人说,一人或三人听,孩子们丰富的表情着实令我感动。他们各种比划、各种尝试,经历了很多波折后才能有点滴收获,我想这一刻,孩子才能深深体会到学习就是不断遇到问

题、探究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种自主、独立、合作课堂的主人才真的是学生。

那堂课时间过得特别快,课后我问孩子们是否喜欢这样的课。他们七嘴八舌,大都表示很有兴趣,让他们有想要一探到底的欲望。我被打动了,由此更有信心坚持下去。

向阳小学 李海洪

爱的初体验

启 东 市 教 育 局启东市新闻信息中心 联办

·教学笔记·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