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辦機構:...11年全市第一。2018年前三季度上半年實現gdp3291億元,增長9.9%,總量和增速...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32

一、宗旨  「香港廣州社團總會」的宗旨為團結香港各界別愛國、愛港、愛穗人士,擁護「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的中央既定政策,擁護香港基本法及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為香港社會的繁榮安定竭盡全力。努力協助國家的發展與建設,促進穗、港兩地聯繫和交流,共同為廣州市的建設及發展出謀獻策。

二、成立  香港廣州社團總會」於 2015 年 3 月 23 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香港廣州社團總會」成立暨第一屆會董就職典禮,在霍震寰會長、黃俊康主席及各位常務副主席的帶領下,認真實踐創會宗旨,充分發揮社團網路廣泛的優勢,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聯誼交往和慈善公益活動,努力成為緊密團結穗籍鄉親和各愛國、愛港、愛穗社團,促進穗、港兩地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三、性質  「香港廣州社團總會」是廣州旅港鄉親和社會各界賢達發起成立的非牟利團體,由十一區、團體會員、各專業委員會和個人會員組成,涵括了各界精英和基層市民。十一區包括「香港越秀各界聯合會」、「香港海珠各界聯合會」、「香港荔灣社團聯會」、「香港廣州天河各界聯誼會」、「香港白雲聯會」、「香港黃埔各界聯合會」、「香港花都鄉親聯合會」、「香港番禺鄉親聯合會」、「香港廣州南沙聯誼會」、「香港從化聯合會」及「香港增城同鄉聯合會」。團體會員包括「香港廣州地區聯會」、「廣州地區政協香港委員聯誼會」、「廣州僑聯香港聯誼會」、「香港廣州社團總會義工團」、「香港亞洲青年協會」、「香港廣州創新及科技協會」、「香港文善社」、「香港環球華人體育慈善促進會」、「南方醫科大學香港校友會」、「東涌青年會」及「香港青年文化協會」愛國、愛港、愛穗社團。同時,總會設有青年委員會、商務委員會、社團聯絡委員會、婦女委員會、專業人士委員會及對外事務委員會,積極參與及支持總會活動。

一、宗旨  「香港廣州社團總會義工團」秉承「香港廣州社團總會」的宗旨,宣揚「齊心、同心、獻愛心」的精神於香港開展義務工作。以實幹面貌和務實精神,凝聚社會賢達、熱心社會的青年人士及閱歷豐富的義工,共同為香港社區服務作出一定貢獻。

二、成立  「香港廣州社團總會義工團」於 2015 年 8 月成立,自成立以來,義工人數節節上升,一年比一年更多,當中更包括不少年青活力、愛國愛港的有為青年,一直不辭勞苦,為義工團的工作同活動出謀獻策。義工來自社會不同界別,但都有著同樣的國家觀念和香港情懷,冀望可發揮愛國愛港精神,為促進社會和諧共融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三、性質  「香港廣州社團總會義工團」關懷與服務各區弱勢社群;團結和凝聚香港各界熱心人士共同回饋社會;帶領和組織青年參與義務工作;為社會培養敢於承擔責任和樂於服務社會的義工及以正能量促進香港建設一個關愛、互助、共融的社會。短短的三年多時間,已經先後到過九龍的黃大仙、新界的東涌、港島的柴灣,分別舉行過多場的大型服務社區活動。現在到九龍的大角咀、港島的灣仔、新界的元朗舉行「鄉 • 港連心計劃」的「嶺南獨秀.同根同心 – 探索廣州 ( 海珠、天河、番禺 ) 歷史文化展覽及嘉年華」,為社會不斷注入正能量;亦將關愛、護老、護幼、互相扶持的文化帶入社區,為香港不同階層的市民,帶來姿彩同歡樂,把我們的愛心和關懷帶給全港市民。

香港廣州社團總會第二屆會董會組織架構 (執行委員會成員)會長 霍震寰主席 黃俊康常務副主席 方俊文、朱樹昌、李鳳琼、呂耀華、周倩荷、孟麗紅、陳仕煒、徐美雲、郭海生 陳維端、張廣軍、黃少玉、黃楚基、黃錦輝、鄭克和、鄧慕蓮、霍啟山 秘書長 李鳳琼

協辦機構:主辦機構:

簡介

54

本會宗旨:

1. 廣泛團結各界青年,積極參與社會及慈善公益事務,關注青年權益,領導青年力量,培養 青年人才。

2. 開展及推廣各項有益青年身心健康的文娛康樂活動。

3. 開闊青年視野,倡導博識多學風氣,創建知識交流平台。

4. 廣納社會資源,促進青年事務發展,加強內地及海外青年交流,推動香港文化傳承。

5. 推動青年積極投入香港文化創新活動,開發青年無限創意潛能。

6.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引領青年胸懷祖國,面向世界。

7. 舉辦多元化慈善活動、培養、交流活動及愛國觀念。

協辦機構:協辦機構:

  香港廣州天河各界聯誼會(「本會」)是由旅港天河鄉親和社會賢達發起的非牟利團體,並根據《公司條例》於2015年 2月 18日註冊成立。本會是香港廣州社團總會(「總會」)屬下的團體,並由理事、個人會員及團體會員組成,團體會員包括香港廣州天河同鄉會(「同鄉會」)等。

  本會秉承愛國愛港愛穗的創會宗旨,擁護一國兩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支持特區政府及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維護香港繁榮穩定,支持工商,凝聚鄉親,愛護青年。本此宗旨,本會從社會、經濟、商業、文化、學術等領域積極維持香港與天河兩地的溝通,匯聚香港的天河各界力量,積極參與兩地之社會、經濟、商業、文化、學術等事務,以進一步保持和發展兩地緊密的、互動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地發展,增加機遇。

  因應會務發展,本會設置多個專職委員會,包括青年委員會(「青委」)、婦女委員會(「婦委」)、新港人委員會及義工團。

香港廣州天河各界聯誼會架構:榮譽會長 :曾智明 吳惠權 陳幼南 林建名 黃龍德顧  問 :霍啟山 周倩荷 方俊文會  長 :羅 焯主  席 :郝潤權監 事 長 :戴澤良常務副會長:吳國崧 黎 浩 黃富強 林錦華 陳鵬飛副 會 長 :吳仲豪 吳漢誠 林孝信 陳偉軍 陳偉軍 袁少鳴 葉韋彤 潘家雄 黃啟華 陳思烺 副 主 席 :方漢民 吳仲佳 楊淑梅 邵石磊 黃佩珊 黃宏波 林惠斌 隋頌偉 羅 希 陳賢翰 王家寶 黎佩嫻 李國強 謝奇能 楊淑芬 張小沫 張和標 潘桂桃 曾沛源 梁偉端 黃 鵬 樊淑雲 秘 書 長 :李國強

簡介

香港廣州天河各界聯誼會

76

香港廣州天河各界聯誼會活動集錦

98

香港廣州天河各界聯誼會活動集錦

天河區區長陳加猛參加香港廣州社團總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 20周年暨廣州海外聯誼會春茗

天河區委書記林道平與香港廣州天河各界聯誼會座談

1110

廣州市天河區簡介

  天河區是廣州市市轄區,1985年建區,面積 137 平方公里,下轄21 條行政街、219 個社區,戶籍人口 92 萬人、實有人口 237 萬人。天河區是廣州市的新城市中心,位於廣州市新中軸線上,是廣州市東進軸與南拓軸交匯點。轄內各種交通資源高度聚集,擁有地鐵、快速公交系統(BRT)等多層次城市交通體系。廣州市標誌性建築廣州東塔、廣州國際金融中心、中信廣場、廣州大劇院、廣東省博物館等重要文化設施均在區內。石牌到五山一帶,集中著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多所高校。全國六運會、九運會和 2010 年亞運會主賽場及開、閉幕式舉辦點都在此。

  1984 年,天河體育中心奠基建設。1993 年,廣州邀請美國著名規劃師湯瑪斯夫人擔綱珠江新城規劃,湯瑪斯夫人畫出一條從黃埔大道到珠江的軸線,這成為後來新中軸線的雛形。1997 年當時「亞洲第一高樓」的中信廣場建成,將體育中心、廣州東站連成軸線,奠定了天河區新城市中心地位。2017 年,快速發展的珠江新城,牽手中信廣場,與作為恒大主場的天河體育中心一起,挽住珠江後航道的海心沙島,串起代表廣州城市形象轉型的「新中軸線」。站在這個廣州最像曼哈頓的地方,能夠感受到天河與世界的無縫接軌。

  2017 年天河區實現 GDP4318 億元,增長 9.6%,增速連續 3 年全市第二,總量連續11 年全市第一。2018 年前三季度上半年實現 GDP3291 億元,增長 9.9%,總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金融、新一代資訊技術、商務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升至 90%,發展動能加快轉換,高品質發展加快形成。2018 年 9 月,《2018 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在京發佈,量化評選出 2018 年中國百強區,其中天河區位列第 2 名。

廣州的「曼哈頓」

廣州的城市新中軸線

1312

總部天河

天河經濟新坐標

「億元樓」分布圖

西塔(俗稱「西塔」的廣州國際金融中心,樓高432米,是目前廣州第二高商務樓宇。世界500強企業安聯保險、蘇黎世財險、華信泰如等 500 多家企業入駐,從業人員 8000 多人,2017 年納稅額超過 10億元。)

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俗稱「東塔」,高530米,廣州「第一高樓」

13

天河區是廣州市總部經濟最密集的區域,集聚企業 23.7 萬戶,占全市 25%,其中註冊資本 1 億元以上企業 2065 戶,占全市 24%。市級以上總部企業 102 家,占全市28%。天河 CBD 作為中國三大國家級中央商務區之一、華南地區最大的 CBD、唯一的世界商務區聯盟成員、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示範基地,是中國 300 米以上摩天建築最密集的地方,營業收入超 10 億元、年稅收超億元的「億元樓」達 62 棟。166 家世界 500強企業設立的 239 家項目機構进驻天河。

1514

商貿天河

1514

天河路商圈:延續廣州「千年商都」的繁華,創造中國之「最」:面積達 150 萬平方米,商家超過 1 萬家,日均客流量 150 萬人次(節假日 400 萬人次),2017 年全國首個商品銷售總額突破 1 萬億的商圈,享有「華南第一商圈」美譽。

2018 年廣州購物節啟動儀式

人潮湧動的天河路商圈地下商城

天環購物廣場

購物節期間的正佳廣場

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題寫的天河路商圈標誌性景觀繁華的天河路商圈

太古匯夜景

1716

創新天河

智彙 Park

眾創五號空間

國際創新節

中國風投天河大廈

17

天河「互聯網」+小镇

2018 天英滙創新創業大賽巴黎賽區

2018 天英滙創新創業大賽柏林賽區

「天河智造」成為廣州創新名片:作為廣州市創新高地,天河軟件園集聚了網易、佳都、37 互娛等數百家國內外知名的軟件企業。截至 2018 年 10 月,天河區市級登記以上孵化器 77 家,市級登記以上眾創空間 77家,數量位居全市第一。各類雙創載體總面積 146 萬平方米,並保持平均每年 40% 以上的增速。2012 年以來,天河累計推薦申請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企業 3494 家,占全市的 31%;現有國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 2586 家,位列全市第一。2012 年以來新建各級企業研發機構 435 家,總數達 629家,位居全市第二。2012 年以來,天河區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增長 1.6 倍和0.9 倍。1-8 月全區發明專利申請量 9759 件,增長 47.2%;發明專利授權量 2090 件,增長 14.3%。

1918

活力天河

祠堂麗影

龍船飯

天河區是充滿活力的區域,良好的營商環境,高大上的國際範,接地氣的粵味特色,恆大球隊的主場,每年的廣州馬拉松,雲集的美食,美麗的天河公園、鳳凰山、火爐山,四季繁花似錦,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幸福感十足。

文創大會 《音樂之聲》大劇院

乞巧節龍船飯

2120

龍游獵德

在天河過年的外國友人 春節期間花車巡游

廣州馬拉松

活力天河

2120

2322

美麗天河

天河是展示廣州城市形像的視窗,花城廣場是國內最大的城市中央廣場、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位居全國十大超高層建築之列、廣州大劇院是全國演藝領域三大國家級演藝平臺之一。城區綠化覆蓋率 4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 18 平方米。率先建成全市首個「無燃煤區」和「揚塵污染控制示範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連續三年位居中心城區第一。

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

中軸線

廣州大劇院

雲湧天河

23

花城廣場

廣州大劇院

2524

大觀濕地公園 親水公園

華南農業大學紫荊花

華南植物園掠影

天河公園泛舟

俯視中軸線花園

天河公園

綠色天河

美麗天河

2524

2726

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到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創業基地調研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到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創業基地調研

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到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創業基地調研香港中聯辦副主任陳冬帶領調研組到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創業基地考察

2017 年 10 月 20 日,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揭牌成立

  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註冊名稱:天河區港澳青年創業服務中心)位於廣州市天河區軟體路 13 號的天河人才港 9 樓,2017 年 10 月 20 日正式掛牌成立,是廣州市第一家港澳青年之家。該機構是經一班在天河創新創業的熱心港澳青年倡議和籌備,在民政局登記的非營利性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港澳青年之家實行會員制,成為會員即可享受相應的服務,機構內設創新創業部、會員發展部、實習就業部、學習交流部、香港聯絡部、澳門聯絡部以及綜合服務部等職能機構以及秘書處,還成立了發展諮詢委員會,聘請了一批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作為委員,為來天河求學、創新、創業等港澳青年提供創新創業、學習交流、實習就業以及安居樂業等四大服務指導。該機構先後在寰圖·辦公空間雅居樂中心、專創•眾創空間設立創業基地,並在暨南大學掛牌成立工作站,為來天河創新創業的港澳青年提供創業培訓、專業導師輔導、企業孵化以及落地資訊諮詢解讀,並成立首期規模 5000 萬元創新創業基金,優先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專案。

  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成立以來,共發展會員 300 多人,開展各類交流活動 36 次,服務接待港澳青年 2000 多人次,幫助 40 家港澳青年創辦的企業辦理落地註冊,工作成效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香港特區特首林鄭月娥、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香港中聯辦副主任陳冬、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等領導先後視察並給予肯定。

2928

安居樂業平台

學習交流平台

實習就業平台

創新創業平台   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定期在港澳不同的大學舉行交流講座,邀請在內地成功創業就業的港澳青年企業家與學生分享經驗,定期舉行聯誼活動,增進內地青年與港澳青年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促進天河、香港、澳門三地的創新創業經濟文化交流。

  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設立青年公寓,為在天河區求學創業的港澳青年,提供舒適、安全、優質、特惠的安居環境,為港澳青年擴大朋友圈、生活圈,讓港澳青年在廣州天河有一個「家」的感覺。  為青年提供實習就業

平台,讓港澳學生了解廣州天河的經濟發展情況,增加社會閱歷。

大華酒店大榮酒店

  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設立創新創業基地,為來天河創新創業的港澳青年提供創業培訓、專業導師輔導、企業孵化、創業配套服務以及落地資訊諮詢解讀。(包括國家法律法規、稅收政策、發展策略等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圈,為港澳青年提供粵港澳創業交流和創新實踐機會。

在暨南大學掛牌成立工作站

省、市統戰部門領導為創業基地揭牌

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

3130

獵德大橋、廣州塔

獵德街簡介

2016 年廣州馬拉松頒獎儀式在花城廣場舉行

今日獵德新村

今日獵德新村

獵德新村牌坊

直升機穿梭在東西塔之間

獵德大橋

獵德舊村全貌

花城廣場

俯瞰花城廣場

獵德鼓景點

亞運會閉幕式煙花

亞運會文明觀眾

亞運火炬傳遞

亞運會圖片集錦獵德街道地處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中央商務區核心,總面積 3.2 平方公裡。至 2017年底,轄內戶籍人口 2.67 萬人,外來暫住人口 2.08 萬人。街道下轄 1 個村公司、6 個社區居委會,駐有 23 個國家領事館和廣東省圖書館、廣東省博物館、廣州海關等機構。

轄內花城廣場是廣州市城市會客廳和城市名片,是廣州乃至華南地區的金融中心和總部中心,這裡彙聚了 6 萬餘家企業,其中世界 500 強總部 3 家、分支機搆 184 家。另有超過 100 家總部型企業。這裡擁有廣州市乃至廣東省最龐大的商務建築群,甲級寫字樓 118 座,面積超過 1300 萬平方米,稅收超 10 億元的樓宇 15 棟。除東、西塔標誌性建築外,還有 100 米以上超高建築 19 座。

3332

地標建築

「圓潤雙礫」廣州大劇院 廣州大劇院外形如「圓潤雙礫」,置於平緩的山丘上。「大石頭」是 1804 座的大

劇場和錄音棚、藝術展覽廳等,「小石頭」則是 400 座的多功能劇場等。內部設計則根據馬歇爾大師對聲學的獨特研究采用「雙手環抱」式看台。

「懸浮寶盒」省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新館運用「寶盒」的設計理念,采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載巨型鋼

桁架懸吊結構體系,其屋面鋼桁架整體滑移總重量達 8700 噸,這種結構使其內部空間沒有一根結構柱,為陳列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廣州歌劇院、西塔 獵德大橋

花城彙、海心沙

家庭綜合服務中心

獵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先烈東小學

33

公共服務配套

3534

獵德祠堂

獵德村南宋遷居於此,900 多年來聚宗而居。李氏永錫堂取名《詩經·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孝老敬親傳統濃厚。

重建後的獵德祠堂群,是依著舊祠堂原樣復建的,有李氏、梁氏、林氏、麥氏大宗祠。

34

獵人坊

獵人坊將步行街和獵德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形成風格獨特,藝術氛圍濃厚的時尚休閑空間,傾力打造珠江新城 CBD 別具一格集休閑、購物、旅游觀光新天地。

獵人坊仿古風情一條街獵人坊傳承著嶺南水鄉文化,在保留結構和建築風

格的基礎上,融入現代時尚元素。

3736

文體活動 龍船

《人傑地靈的豬德》

2017 中秋演出

2017 迎春演出

幸福獵德多彩生活

2017 年在獵德村公司廣場征集笑臉啟動儀式

2018.5.11 舉辦「把愛‘誦’給母親「-母親節詩歌朗誦晚會

春節表演

2017 年在譽城苑社區現場揮毫

藝術節匯演

春節表演

《舞動獵德》 2016 年花城廣場健步行

特色文化 傳承百年 龍舟文化—光彩奪目龍舟是獵德村的傳統文化和民俗。每年的端午節,獵德村的一河兩岸人山人海,

鑼鼓聲、炮竹聲震耳欲聾。河面上群龍競渡,百舸爭流。

從 1994 起獵德村參加廣州國際龍舟賽,屢獲殊榮,多次折桂,1996 年後,只要參賽,必奪冠軍。這些驕人的戰績足以讓海內外游客把它奉為廣州龍舟文化的代表。

獵德街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活動, 豐富居民業余生活,提升居民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居民身體素質,受到了社區居民的歡迎。有力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既滿足了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提高了文化骨干專業素養,還為獵德村營造了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良好社會氛圍。

3938

曲藝 醒獅

1999 年 12 月,成立獵德樂社,以唱粵曲為主,並聘請珠光樂社兩位師傅教唱粵曲及彈奏樂器。成立後精品迭出,輝耀曲壇,榮獲 2000 年「廣州市百團唱新曲」三等獎。

獵德村保留著醒獅的傳統,醒獅隊往往在春節和喜慶的日子當眾表演助興或參加比賽。近幾年,獵德村醒獅隊技藝大進,參加各項獅藝大賽,屢獲佳績。

40

編者的話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 69 周年國慶,民政事務總署與社會各界攜手舉辦一系列「鄉 • 港連心計劃」等慶祝活動,讓市民一同歡度喜慶日子,同時希望能加深市民對祖國的認識。本會申請三個項目並獲得部分撥款資助,活動分別是:2018 年 11 月 16 日至 19 日「嶺南獨秀.同根同心 – 探索廣州 ( 海珠 ) 歷史文化展覽及嘉年華」於九龍旺角街坊會舉行; 2018 年 12 月 9 日至 12 日「嶺南獨秀.同根同心 – 探索廣州 ( 天河 ) 歷史文化展覽及嘉年華」於港島灣仔修頓遊樂場及天后留仙街休憩公園舉辦;最後 2018 年 12 月 14 日至 17 日「嶺南獨秀.同根同心 – 探索廣州 ( 番禺 ) 歷史文化展覽及嘉年華」將於新界元朗劇院外行人長廊近元朗圖書館側開展,圓滿為「鄉 • 港連心計劃」之旅展開新的征途。

  「祖籍連繫 • 思祖尋源」,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 69 周年國慶,是我們普天同慶的日子,亦是一件讓市民歡欣鼓舞的喜事。本會通過舉辦一系列的圖片展覽及特色嘉年華攤位遊戲,讓該區市民能多了解我們家鄉——廣州,其中有海珠、天河及番禺的文化,從而能加深市民對國家及家鄉文化的認識,真正達到推廣愛國、愛港、愛穗、愛鄉的精神。

  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自然環境,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與人,不同的文化背後更反映一地的「風土民情」。時光飛逝,我們已經從小樹苗茁壯成長,成為了蒼天大樹。家鄉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根,它見證著我們的誕生和成長,因此飲水思源的我們應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秉持著一顆熾熱的心,將最優秀的家鄉文化特色傳揚給香港廣大市民。

  三年多來,香港廣州社團總會秉承了穗港兩地同根同源的優良傳統,打造不一樣的社團,未來定繼續攜手,實現中國夢。為了推廣愛國、愛港、愛穗、愛鄉的精神,及記錄這歷史性的一刻,特編纂這本小冊子,以贈予各位嘉賓、街坊和香港市民。

  本小冊子 荷蒙各位鄉賢碩彥及友好特別是天河海外聯誼會鼎力支持,得能以順利編印,隆情厚意,不勝銘感!本小冊子的編纂排版及資料搜集,得到本會首長及各位編委的指導和參與配合,使小冊子內容充實精彩。如有不足之處,尚祈不吝賜教指正。

香港廣州社團總會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