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之前 - Tsinghua · 3. 善用参考文献...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论文写作之前

第 1 章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 100 个常见错误

2

发表论文远不只论文写作加投稿这么简单。正所谓,盖楼之前打好

地基很重要。系统地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不仅能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可信

度,还能缓解作者在提交论文时的压力,从而提高效率,加速发表流程。

本章主要就论文写作前需要完成的重要事项给作者提供相关参考。

1.1  全面的文献检索

一段逻辑严谨清晰的文献综述能从侧面反映出你作为作者的下列

优点:

(1) 你对学科内现有的重要研究成果了如指掌。

(2) 你能清楚地辨别出那些确实有价值并且与你的研究课题密切

相关的文献。

(3) 好的综述能体现你的逻辑和能力,帮助你建立可信度,从而

说服期刊编辑你的研究值得他们关注并为之花费精力。

当然,要想写好综述并不简单,从下面的例证就不难看出。

1.1.1 反面案例

忽视文献的来源及时效性

地球物理学家张博士和同事们想在该领域的知名期刊上发表研

究成果。早在研究开始之前,他们就对课题进行了广泛的在线检索。

撰写论文时,他们引用了当初找到的最重要的几篇文献。张

博士提交成稿后,期刊的编辑在初审回信中写道:“参考文献中所

含同行评审文章数量不足。此外,引用文章的时效性有待加强,

建议补充一些近期研究。稿件应于修改后重投。”

错误 1

论文写作之前 第1章

3

张博士及同事对文献问题造成的延迟感到失望,毕竟论文还

没有进入同行审稿环节就被退回来了。

案例中的问题出在哪儿?

(1) 作者在检索时可能只关注了文献的相关性,没有特别注意这

些文献的来源是否可靠。

(2) 写论文时,他们低估了发表流程中可能会额外耗时的环节。

期间,其他的研究者可能陆续又发表了与该研究课题相关的

论文,所以期刊编辑才会说张博士的论文里援引的新近文献

不够多。

1.1.2 如何进行有效的文献检索

1. 定义关键词

文献检索应使用具体的关键词。先把研究课题拆解出几个重点,再

根据每个重点逐个设置搜索关键词。

然后继续扩展关键词列表,检索其对应的近义词和可替代短语,这

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用词稍有不同而错过重要文献的情况发生。

2. 掌握信息来源及正确的检索方法

为了得到更全面的结果,作者应该同时在多个可靠的学术数据库

中进行检索。每个数据库对其收录的期刊文章在来源和流程上都有不同

的标准,如果检索范围只局限在某个数据库,作者可能就会遗漏其他相

关文献。常用的学术检索数据库有 Google Scholar、PubMed、Scopus 和

Web of Science。

另外,使用高级检索功能能让搜索更有针对性。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 100 个常见错误

4

3. 善用参考文献

当你已经检索到一些有用的论文后,可以通过这些论文引用的参考

文献拓展自己既有的信息量(反向搜索),因为这些被引用的研究很可

能与你的研究也密切相关。

另外,也可以检索一下还有哪些文章引用了你找到的那篇论文(正

向搜索),由此你可能会得到一些更新的数据。

4. 使用文献管理工具

面对大量需要筛选和记录的文献,手动记录越来越不现实,一种比

较省力的办法是借助 Endnote、Mendeley(付费)或 Zotero(免费)之

类的文献管理工具。

这类文献管理工具可以帮你从期刊网站下载论文并直接保存到电脑

文献库。同时,这些工具通常还拥有强大的文献库管理和参考文献列表

汇编功能。

5. 关注文献更新

许多数据库和出版商都提供目录提醒、引用提醒、关键词提醒等提

醒服务,这些服务对于跟进新发表的论文和研究课题非常有用。通过邮

件订阅,你会收到论文发表的最新信息,包括论文题目和作者信息,有

时还包括摘要。

6. 参考不同类型的出版物,但要确保其学术可信度

检查检索到的文章是否曾于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同行评审是学术

出版中广受信赖的评估和过滤机制,因此在文献综述中提及一定数量的

同行评审文章无疑会增加你的可信度。

当然,这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形式的出版物!比如,图书对于提

供话题概览即大有助益。

论文写作之前 第1章

5

灰色文献,即那些不易通过普通搜索引擎、数据库或图书馆目录获

取的信息,如政府报告等,也可能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

此外,会议论文通常会涉及对某个话题的最新讨论和发现。未发表

的临床试验能让你对已经进行过的试验及其结果有所了解。

引用各种形式出版物的前提是要确保其学术质量过关。如果对引用

源不确定,可以询问身边有经验的同事,也可以看看这些文献以前是否

被引用以及都有哪些引用人。

总结:怎样做好文献检索

选择正确且具体的关键词及其可替换词。

根据学科选择不止一家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尽可能使用它

们的提醒服务。

查看检索到的文章引用了哪些文献以及后来又被哪些文章引用。

只要你能确保引用源的可信度,就不要把搜索范围只限于某一种

形式的学术出版物。

1.2  遵守科研道德

“学术界的所有领域同样面临多年来存在于生物医学期刊中的伦

理道德问题。就许多期刊而言,目前的问题不仅越来越多,还越来越

复杂。”

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同行评审

守则》作者 Irene Hames 博士在一次与意得辑的采访中作出了上述评价。

在过去,研究和出版中的伦理问题并不像现在这样被重视。Edward

Jenner 在 18 世纪对疫苗接种进行了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包括对一名 8

岁男孩在内的实验对象进行牛痘疫苗测试。现在有些学者认为,假如当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 100 个常见错误

6

时有伦理委员会,Jenner 的研究可能也就不会存在了!

如今各学科均建立了相应的道德规范,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但显然

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后续出版中,道德违规行为都并不罕见。

这里既有迫于发表压力导致的故意违规,也有由于对科研实践和传

播缺乏根本认识而造成的无意识违规,这种情况在年轻的研究者中尤其

常见。

下一节我们会分别讲解研究和发表过程三个不同阶段中的常见错误。

1.2.1 反面案例

未获取知情同意或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科研阶段)

刘医生是一名临床医生,他和同事们撰写了一篇关于伤口愈

合新技术的论文。他们的研究涉及对某医疗中心患者的穿刺治疗,

并已获得该机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他们的投稿被期刊退回时,编辑表达了对科研道德的担忧,

因为作者们并没有提到患者是否提前就侵入型治疗签署过知情同

意书。

刘医生向期刊编辑解释说,他和同事们以为在取得伦理委员

会批准后,就不需要再征求患者同意。他还询问是否可以通过事

后获取病人同意来解决这个问题。

编辑回复说,无论试验是否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任何

医学试验的知情同意书都应在事前签署,这是毋庸置疑的。作者

们被告知,只有重新进行一次试验并提前安排患者签署知情同意

书,才有可能考虑他们的文章。

错误 2

论文写作之前 第1章

7

刘医生和同事们恐怕别无选择,只能按照编辑所说,从他们宝贵的

时间中抽出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来重复之前的试验,因为似乎没有哪家

期刊愿意接受他们现在的文章。那么,当初他们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如

今的窘境呢?

(1) 在研究开始前,他们应该大量阅读有关医学道德和伦理守则

的资料。鉴于这方面的资料已经非常翔实,把“不太了解”

作为疏忽的借口显然说不过去。

(2) 他们还应该仔细查看期刊给出的投稿指南和作者守则,明确

期刊的要求。

作者署名的错误(发表准备阶段)

小蒋是分子生物领域的研究新手,正在准备自己的第一篇一

作论文(即她是该论文的主要贡献者)。研究中,实验室另一位博

士后帮她解决过一些问题,设计了一些关键的实验,甚至还帮她

分析了部分数据。小蒋准备把这位博士后列为共同作者。

除此之外,小蒋的导师还希望她将另一位提供重要实验材料

的合作者也加入论文。虽然有些不确定,小蒋还是在征得博士后

同事和合作者的同意后把他们都加进了作者名单,最终向期刊提

交了论文。

小蒋选择的期刊随后要求她填写一份作者贡献表,其中需要

详细列出每位作者对该研究的贡献。根据表格描述,期刊编辑认

为博士后对研究的贡献使其具备了作者资格,而另一位合作者则

另当别论。

小蒋和导师看过编辑的意见,商议之后认为合作者的名字放

在致谢部分会更合适。小蒋向合作者说明情况,合作者也表示理

解。小蒋于是在进行相关修改后重新提交了文章。

错误 3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 100 个常见错误

8

更改作者名单有时会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所幸小蒋在解决署名

问题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也没有因此造成延迟。

然而,不必要的操作可能会使作者的处境变得棘手。小蒋最初的直

觉其实是正确的:只有为研究作出重大智力贡献的人才具备署名资格,

而仅提供研究材料或设备是远远不够的。

她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进一步学习关于署名权的各项规定。同时,

也应在文章定稿之前大胆地向导师提出自己的顾虑。

抄袭(写作阶段)

吴博士的论文已被化工领域一家知名英语期刊接受。在此

之前,他进行过部分标准化实验并将初步结果发表在一家中文期

刊上。

在与同事讨论自己的研究时,对方问吴博士是否在当前的文

章里引用了之前的初步研究。吴博士回答说没有。该同事提醒他,

这有可能会被定性为自我抄袭或重复发表,引发版权问题,甚至

被撤稿。

吴博士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采取补救措施。他对

文章进行了所有必要的修改,然后写信给期刊编辑,如实说明了

自己大修的前因后果。

期刊编辑把稿件发回给审稿人重新评估。一周后,吴博士收

到了审稿人回复,他们最终接受了修改后的稿件及相应解释。

这个案例好在最后有惊无险!但吴博士如果没有及时地意识到问题

并进行补救,很可能会将自己的学术生涯和声誉置于险地。

吴博士当机立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立即诚实地向期刊解释,是

这个例子中的关键。 一旦论文被接收,很少有期刊接受重大修订,除

错误 4

论文写作之前 第1章

9

非是极其特殊的情况。因为这样的要求会损害作者的可信度,应当尽量

避免。

原创性问题并不简单。需要记住的是,复制粘贴自己在其他地方以

任何形式发表的任何内容,即使只是节选,都有可能被认为是非原创内

容。此外,对自己之前的研究不作引用也是有违论文发表道德的。

1.2.2 怎样避免重大的学术不端问题

1. 科研阶段

(1) 获取相关的伦理委员会批准:任何涉及动物或人类的实验操作

都应在公认的权威机构(通常为所在机构的伦理审查委员会)

事先批准后方可实施。

若作者所在机构没有针对人类受试者的伦理审查委员会,许多

期刊都会要求作者声明其研究是否遵守《赫尔辛基宣言》。

(2) 确保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知情同意指的是研究者向受试者明

确解释将对其实施的医学实验流程、风险和益处,并获得他们

的自愿同意,以书面形式为佳。当投稿材料中缺少正式的知

情同意文件时,那些知名期刊通常会直接拒稿。

(3)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伪造数据(编造数据或结果)和篡改数

据(操纵研究材料、仪器、流程,更改、省略数据或结果)通

常都是研究人员故意为之,这种行为拉低了科研诚信的标准。

作者务必避免用调整数据来达到自己预期结果的想法,无论

这种改动看起来有多微小。

(4) 然而,有时作者可能会无意中更改数据。必要时可以查看期

刊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了解哪些数据(尤其是图表)是可以

修改的。在对数据进行任何更改之前,建议最好向资深的同

事事先咨询。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 100 个常见错误

10

2. 发表准备阶段

(1) 对作者名单进行讨论和确认:决定作者名单的最佳时间应该是

在开始论文写作之前。换言之,最好在论文筹备阶段就讨论

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的人选。跨学科的研究人员之间合作增

多,导致每篇论文的作者人数也在上涨,因此署名问题就变

得复杂起来。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ICMJE)根据对文章的贡献程度制定了一套署

名标准,目前已被广泛采纳:[1]

• 对研究的整体策划或设计作出重要贡献;或对数据的采集、

分析或解读作出重要贡献;同时

• 完成了文章撰写或对文章中重要的技术性内容进行了修改;

同时

• 同意发表最终版本的文稿;同时

• 对研究全面负责,当论文遭到准确性或科研道德等质疑时,

对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查分析,加以解决。

在署名的问题上,应该做到名副其实,一定要避免名不副实

现象。

(2) 避免香肠论文:所谓香肠论文,是指将一篇论文分割成若干个

“最低可发表单元”分别发表,在每个拆分出来的部分里阐述

同一研究中的不同发现。之所以说这是有违发表道德的行为,

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在没有实际智力贡献的基础

上盲目增加文献数量会过分放大某组科研成果的重要性,这

对科研本身也是一种伤害。

尽管香肠论文表面上看起来增加了论文的引用量,然而一旦

被发现,作者面临的将是不可逆的声誉损害。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