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XI DAILY 检视问题要“刀刃向内”epaper.jxwmw.cn/resfile/2019-07-04/10/10.pdf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评与论 ■ 理论评论部主办 编审 阮启祥 责任编辑 范嘉欣

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

■ 电话:(0791)86847782 QQ群:328222252 邮箱:jxrbpyl@163.com

郑端端

一个永葆蓬勃生机的政党,从不丧失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

依法遏制高空抛物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高空抛物伤人事件频发,引发公众热议。

高空抛物被人们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有数据表明,一枚 60克的鸡蛋从 4楼抛下会让人的头部起肿包,从8楼抛下可让人头皮破裂,从18楼抛下会砸破行人的头骨,从 25 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可见,高空抛物行为严重威胁城市居民生命安全,必须完善法治手段,及时予以惩治。同时,要规范侵权人行为,尤其是高层住户。小区物业管委会在签订物业协议时,应当把高空抛物等行为写入协议,说明此行为带来的危害性,利用文明公约的方式从根源上做好保障。有条件的小区可以加装隔离栏以及能够捕捉高速运动的摄像头,既有利于监督,更有利于取证,从而起到提醒、警示的作用,为居民的头顶安全撑起一张牢固的“安全网”。

(朱慧卿 图 赵 丽 文)

检视问题要“刀刃向内”

10 JIANGXI DAILY

赋予教师合理的惩戒权

真正的教育惩戒是符合心理学、教育学规律的管理与约束,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决不是落后的教育方式,更与体罚无关

袁 浩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谈之四

养成请示报告的守纪习惯

频频“陪会”也是营商负担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精准思维贯穿到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把“实绩”摆在“痕迹”前

辩证思维是科学的思想利器,是一种全面看待问题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辩证思维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才能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有效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两点论”,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正视挑战。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是我们党一直秉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方法。当前,反腐败斗争虽然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定信心,运用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经验,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不断创新。要在持续深化“三转”上下功夫,在坚持依纪、依规、依法上花气力,在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上求实效,把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的“施工图”一砖一瓦地变成现实。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紧紧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强监督检查,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减税降费工作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监督重点,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坚持“重点论”,既统筹兼顾,又抓住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只有善于从“两点”中把握“重点”,才能分清事务的轻重缓急,洞察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当前,不论是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还是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纪检监察机关都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精准思维贯穿到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用准用好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两把尺子”,做到精准发现、精准把握、精准处置。同时,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与百姓利益攸关、群众关注,就优先解决什么问题。聚焦事关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深挖彻查涉黑腐败和黑恶势力

“保护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转化论”,既要全覆盖,又要高质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量

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定程度量的积累,会促使事物性质发生变化。纪检监察机关要做实、做细、做深监督职责,统筹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工作力量,构建既分工负责、衔接贯通,又协同配合、同频共振的监督格局。要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既实现监督全覆盖、无死角,又突出重点,紧盯“关键少数”,带动管好大多数;既拔“烂树”,又治“病树”、正“歪树”,抓早、抓小、抓苗头,坚决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既抓住“点”,严谨细致地做好党员干部问题线索处置工作,又管好

“面”,对地方或部门的政治生态进行分析研判,发现深层次问题,进行系统治理,以监督全覆盖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南昌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在纪检工作中善用辩证思维

前不久,长沙市下发通知,全面取消小微水体片区河长巡河频次、填写记录本和张贴巡河照片的要求,此项举措可减少5462名小微水体片区河长每月4次的巡河工作量。

各地设立“河湖长制”,目的是明确职责,让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有人管,确保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然而,有的地方硬性规定巡视人员要建立多少本巡视台账,要在工作群上传巡视线路、照片等与“改善水质”无关的任务,一些“河湖长”为留下工作痕迹而不得不走过场。“不看资料看实效,不看记录看水质,不走过场看项目”的考核办法,既保证了工作效果,又大大降低了

“河湖长”的工作负担,颇具针对性、实效性。现实中,有关部门在检查、考核基层工作时,都应该借鉴“只看水质不看痕迹”的做法,重“实绩”轻“痕迹”,主要考察工作取得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成效,引导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抓落实上,这样才能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张 旭——江苏沐阳)

前不久,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是党对党员及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是党的优良传统。现实中,党员干部或多或少掌握着公权力,党组织更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领导力量,遇到重大事项、重大情况若是都不请示、不报告,必然会导致一些重大问题得不到妥善及时处理,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建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既是为了强化党组织对党员、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实际领导力,增强全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是为了下好党和人民事业这盘“大棋”,避免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错误。因此,无论是普通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向党组织,还是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遇到重要工作、重大情况都有请示报告的义务,尤其是当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超出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自身职权范围,或是这些重大事项虽在职权范围内却关乎全局、影响广泛时,更应该依规依纪办事,养成请示报告的守纪习惯。

(李清白——四川成都)

当前,各地正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帮助民营企业发展。但在某些地方,相关部门总是打着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痛点的旗号,频频要求企业负责人“陪会”,给企业带来新的负担。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有的干部把开会、讲话、发文件当作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形式,且安排会议时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干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需求不是相关部门开了多少会、许下多少承诺,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包括干部作风好转、办事流程简化、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解决招工难题等。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各地应当不做虚功、多做实事。要大力精简会议,合理设置会议的议题和议程,同时给予企业一定的参会选择权,让会议起到收集意见、研究问题、解决困难的积极作用。相关部门要立足企业需求,多一些上门服务、现场办公,既为企业锦上添花,更要给企业雪中送炭,真正让企业从营商环境的改善中得实惠。

(李英锋——河北滦南)

学生犯了错,教师该不该管、能不能管、应该怎么管?去年,山东青岛率先将惩戒教育写入地方教育法规,明确规定学校拥有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学生的批评教育权、惩戒权、处分权。前不久,广东省司法厅公布该省学校安全条例的送审稿,其中明确:学校和教师依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采取一定的教育惩罚措施,再次引发了舆论关于教师如何管教惩戒学生的议论。不少人认为,应该“将戒尺还给老师”,但必须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并且细化相关规定,明确惩戒权的边界。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近年来,“爱的教育”“赏识教育”在社会上颇为流

行。这种教育强调教育者须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适当的赏识是正确的爱,这种教育理念上的进步值得肯定。不过,一些人错误地理解这一理念,在教育实践中把表扬和批评完全对立起来,甚至认为批评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是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会导致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从这一偏见出发,有的家长在学校教育中过分主张学生权利,动辄追究教师和学校的责任,导致一些教师不愿管、不敢管,在学校里只教授知识,不再教导学生为人处世,教师的职业功能逐渐被弱化。

师生平等,这是构建健康师生关系的基础。但是,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师生在教育实践中的权利是相同的,教师对学生的管教与惩戒也并非对学生权利的侵犯。特别是在未成年人教育中,师生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教师对犯错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适度的惩罚,

是责任所在。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适当的惩戒不仅是老师的权利,更是老师的义务,不了解惩戒,老师就放弃了一部分自己应尽的职责”。现代教育学观点也普遍认为,缺乏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适当的批评。然而,现实中有的人把教师当作服务业者,甚至以“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来看待师生关系,由此否定教师的惩戒权,给教育秩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会起到消极作用。

教育惩戒权是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多年来一直受到专家、学者、教师、家长等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很多人呼吁,要尊重教师管教学生的权力。放眼世界,许多国家的法律都明确规定惩戒权是教师可以独立行使的教育权利。学校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惩戒,从实体到程序都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如谁可以行使、针对何种行为行使、行使的手段与形式、学生侵权救济途径等。于教师而言,依法行使惩戒权可以更好地履行

教书育人的职责。同时,教师对犯错学生实施适度惩戒也是树立师道尊严、建立良性教学秩序的必要手段。于学生而言,适当的惩戒可以让他们懂得行为有界线、越界有代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塑造健康人格的有效方法。当然,惩戒要有尺度、有温度,即惩戒须依法、依理,不能简单粗暴。教师实施惩戒后,要与学生积极沟通,帮助其排除心理障碍、改正缺点。

古人常说:“玉不琢,不成器。”健康人格的塑造,离不开规则的约束和养成。赋予教师科学合理的惩戒权,让教师依法充分行使教育与管理的职业权利,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利。当然,除了依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惩戒机制,更重要的是促成社会、学校、家长等相关方面达成共识,即真正的教育惩戒是符合心理学、教育学规律的管理与约束,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决不是落后的教育方式,更与体罚无关。只有公众正确认识教育惩戒的作用,构建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水到渠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努力取得最好成效。”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效。此次主题教育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看目标准不准、思路对不对、要求高不高、工作实不实。我们只有找准方法步骤,坚决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坚持系统思维,在一体谋划推进上下功夫,才能确保此次主题教育一鼓作气、善作善成。

在学习教育上要融会贯通。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从延安整风运动以来,我们党开展的历次集中教育

活动,都以思想教育、理论学习打头。新时代,面对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肩负着艰巨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我们党就难以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更难以战胜各种风险挑战。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根本性任务,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加深对这一党的创新理论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调查研究要“一插到底”。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

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得到纠正、继续胜利前进。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到基层“解剖麻雀”,全面、具体、准确地掌握基层实情。要做到“身入”基层、“心到”基层,坚持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不仅要听顺耳的话,更要听“挑刺”的话,这样才能搞清楚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进而以为民谋利、为民解忧、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检视问题要“刀刃向内”。古人云:“自知者英,自胜者雄。”一个永葆蓬勃生机的政党,从不丧失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从不动摇自我更新的坚定决心。中国共产党人不惧怕任何风浪,不怕存在问题,就害怕有问题没有发现,发现了没有及时解决。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刀刃

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促进肌体净化。要保持

“无时不涵养,无时不省察”的自觉,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积极态度,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检视认识上的差距、实践中的不足、作风上的问题,在修身正己中不断淬炼党性、提升修养。

整改落实要从严从实。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此次主题教育能否取得实效,解决问题是重要的检验标准。整改落实要坚持“严”字当头、“实”字打底,始终把“改”字贯穿全过程,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对照学习教育中明确的方向、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检视问题中找到的差距,及时“亮剑”,精准施策,一件一件落实、一项一项整改、一条一条销号,坚决防止解决问题虎头蛇尾、久拖不决。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