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小品 情倾古“冬青”...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杨健 摄)

章 华 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责任编辑:叶 俊 电脑制作:李 军6

凌 云 小 品

□ 赵凌云

推开另一扇窗今天看了一篇小文章,名为《推开另一扇窗》甚为感

触。故事讲述了一个病中的小女孩,推开一扇窗看到了一个人在埋一条死去的小狗,小女孩触景生情,悲戚万分,小女孩的爷爷却对小女孩讲:“你试着推开另一扇窗看看。”小女孩依言推开了另一扇窗,金色的阳光顿时溢满了整个房间,和煦的很,小女孩看到了百花齐放的美丽世界,悲伤的情绪一扫而光。接着文章又列举了“体操王子”李宁体坛失利后退役经商成功的例子。最后文章总结:人生有很多选择,只要换一种方式或者一种思维,可能人生的境遇就会大不相同。

对于这篇文章初看确实有些灵光闪现,但仔细一想也生出一些疑虑来。倘若房间只有一扇对着生活阴暗面的窗呢,小女孩能走出悲戚吗?如果李宁没有成功呢,因为退役的运动员很多,但经商成功的毕竟寥寥。生活中,大多数的人不能把握自己生活的方向,或者说可供选择的机会非常有限,那么作为常人应该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情和把握自己的生活呢!看来这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大问题。

推开另一扇窗的前提是要有另一扇不同的窗存在,走另一条道的前提是要有另一条不一样的路可供选择。因此,我们在经营自己的生活时,就要注意增加自己生活的多样性,每拓展一个侧面或许就是自己转换心情的窗户,要广结善缘,因为多一个朋友就是多一条路,有可能我们不经意的善举就会成为我们今后柳暗花明的一个新拐点。

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句唐诗来:“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看来生活的真谛,在于拓展胸襟,把生命寄予浩渺的宇宙之中,时刻让自己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体验多彩人生,品味生命本质。就不会为找另一扇窗,寻另一条路而为难了……

(作者单位:沙市区委宣传部)

工作之余,节假日之时,荆州城区人的休闲娱乐的身影随处可见。有的钟情于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歌声、乐声不断,自得其乐;有的迷恋于棋牌、垂钓,三五成群,神情专注,乐在其中;有的骑行、散步,或独来独往,或成群结队,个个精神抖擞,兴趣盎然。人们的休闲生活丰富多彩,令整个城区呈现出一片祥和、自由、洒脱和追求幸福健康的景象!

打太极拳是中老年人最喜爱的项目。每当日出日落的时候,他们身穿太极服,肩挂太极剑,手持红绸扇,相聚于古城脚下,觅一相对安静的阔地,排列成队,在优雅动听的歌声、乐声中,悠然起步。一招野马分鬃,轻灵飘逸;一招白鹤亮翅,洒脱自然;一招下势独立,起伏不定。练习者个个全神贯注,心无旁骛,飘飘乎与大自然相融,洋洋乎宠辱皆忘。他们的动作和神情,体现着淡定,诠释着坚强,透露着力量,演绎着民族精神之魂。

跳广场舞是中晚年女同胞的至爱。晚饭之后,爱好广场舞的女性同胞便换上休闲装,自带便携式音响设备,约上三五舞友,聚于广场或街头的空旷地段,安好设备、选好曲目,踏着节奏,翩翩起舞,连一旁观看的男士们闻后也情不自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她们舞的是心情,舞的是健康,舞的是对当今社会美好生活的认同和向往。

棋牌不分老幼,大家都十分钟情。紧张工作后的周末,许多人以棋牌会友,放松减压,邀上3至5人,聚于宾馆、酒楼、咖啡厅,以象棋、麻将、花牌、扑克娱乐,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传统的算番、红中

赖子开杠、推磨、晃晃等各取所爱,谁赢了,谁请客。其实,搓麻将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娱乐活动,但赌博却是一种不良习俗,近年来,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刹“四风”,党员干部不准参与赌博,搓麻将已开始回归娱乐消遣的本质。偶有闲暇,亲戚、朋友、同事、老乡以联络感情为目的,相聚一起,玩玩麻将,适可而止,也不带彩。合理的棋牌娱乐,使人们身心得到放松,上肢得到锻炼,大脑得到活动,且凝心聚神,免生社会纷乱,还可防止老年痴呆,亦不快乐乎!

散步是绝大多数工薪阶层都十分乐意锻炼的方式。它简单、自然,既不需要携带健身器材,也不讲究锻炼技巧。换一身休闲服装,即可自由出门。在社会物质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大家不断追求生活的质量,注意散步放松,乃大势所趋。每天清晨或晚饭后,荆州城墙的人行道上或内环道、外环道上,有的快步走,如参加竞走比赛,速度惊人;有的慢步走,与同伴聊天,还不时环顾周围的人和事;有的一边走,一边听收音机的音乐节目,甚是优哉游哉;有的还牵着一条小宠物狗,吆喝指挥前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古语说得好:“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现代人更是总结得到位,“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 50 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别看这平常的散步,它能活血降压,强身健体,还能抛弃烦扰,静心明目。散完步,回家冲个淋浴澡或休息片刻,顿觉体力恢复,心情怡然,神清气爽,活力四射!

(作者系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长)

荆州城区人的休闲生活□ 张书礼

当我们监利人去外地出差或旅游,别人问及我们是哪儿人时,我们都会回答“荆州人”。因为说监利别人往往一脸茫然,而说自己是“荆州人”时,感觉是跟自己长了脸的。

但作为荆州人的我们,真正又有多了解这片生育、养育我们的荆楚大地呢?当我知道它的古城墙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时;当我知道到楚王墓出土的绢、纱、罗、锦等丝绸是现今保存下来最完好的,它的年代之早、工艺之精都是世上绝无仅有时;当我知道

熊家冢享有“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的美誉,它比兵马俑要早200多年,并且从考古意义上来说比兵马俑更具历史价值时;当我知道古代青铜冶炼、髹漆工艺在历史上都处于较领先地位,更有《楚辞》《离骚》、老庄哲学等文学巨典在文学史上影响力深远,甚至百元人民币上都有我们荆楚文化的元素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大荆州”三个字的真正内涵。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荆州则是它的发祥地。作为荆州人的我们,有必要去多了解这片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不凡之地,去激励更多的人

去热爱它、找到喊出“大荆州”三个字时的勇气和自信。先人们创造的辉煌已成为过去,如今的荆州还得靠我们去复兴。荆州的壮腰工程也将是开放在神州大地上的一支“艳丽之花”,以它前所未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向世人展示它的魅力和内涵。

当前确定“大荆州”理念恰逢其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机遇,近年来持续提速发展的蓄能积力,是再现辉煌之所在。但要重导“大荆州”的历史地位尚需全市人民上下一心、群策群力。

(作者单位:国网监利供电公司)

我眼中的“大荆州”文化□ 刘翠玲

月圆情圆人团圆,在又圆了的月亮下,全家人因中秋佳节的到来又聚在了一起,像往年一样,这次大家开车来到了城郊的一个幽静的好去处——大观园。

走过一座并不起眼的石桥,清幽的环境中赫然引入眼帘的“大观园”三个字让我的心头一动,端庄又大气的金色繁体字,与古色古香的建筑物相得益彰,环视左右,雪白粉墙,竟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有几分神似,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迫不及待的窜进大门。通向后院的门敞开着,只见佳木葱茏、百花烂漫,足见这饭店主人的用心,房间四周被溪水围绕,鱼儿灵活自如地穿行其中,白揻桥一根一根独立于中,显得轻巧而别致,羞答答的柳树旁,牡丹红得几乎燃烧起来,各色的小茶色像画布上绚烂的颜色,更多的叫不出名字来的花仿佛星星点缀蓝天一样,空荡荡的亭子里,竟好似被这园中氛所感染,营造出一股红楼梦中亦真亦幻的感觉来。

包间以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热情的服务员把我们领到了一间金色门牌上用朱砂刻着的“晴雯”包间,望着这两个字,我不禁想起她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形象,想到她平日的风流灵巧、泼辣正直,最后却又含冤而终,心头不禁浮起一丝悲悯之情。再看看隔间的“袭人”却又感到一丝厌恶,这个表里不一的女臾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出廉恭顺的模样,背地里却做了贾母最担心的事。我将目光移开这个包间,开始随着脚步浏览各个房间的名字,除去金陵十二钗岫集中没有宝玉、贾母等人,其它皆历历在目。当我经过了“熙凤”、“湘云”、“探春”、“元春”后,我终于在尽头看到了最大的两个房间——“宝钗”和“黛玉”。这两个人都在贾宝玉的生命中染上了极为浓厚的色彩,前者是拥有着“金玉良缘”的妻子,后者是“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俺只念木石前盟”的最爱,透过窗子,可以看到室内的陈设十分华丽,雕刻着龙凤画纹的朱椅,大到一次可以坐下二十人的圆桌,墙上娟丽秀美的古汉字写道:“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 雪里埋。”,望着这四句判词,一股难以言说的伤感淹没了我。我仿佛看到,宝玉出家后,宝钗独自一人守着空枕,昔日娇颜黯然褪去,独留下泪水在脸上意流淌,而另一边,林黛玉临终着那憔悴又望的样子,她的眼中尽是怨恨与不甘,她焚了诗稿,流下最后一滴眼泪:“宝玉!宝玉!你好……”话还未完,一缕香魂随风而逝……

我站在风中,静静地回想这个荒的故事,这个悲作的《红楼梦》,在这个大观园中。

苍穹明月,茫茫无言。(作者单位:荆州中学高一(17)班)

在荆州开发区沙市农场的洪塘村与杨场村交界处,有一棵冬青树,当地人都叫它“洞庭树”,400 余岁的树龄了。由于周边全是农田,“洞庭树”耸立其间,青幽幽的“一大堆”,特别显眼。不知从何时起,当地

人在树旁修起了小庙,常常烧香、磕头,成了常驻心间的信仰。

相传,一商人曾看中它枝繁叶茂的树冠和降福佑人的“灵气”,便按照六六大顺的说法,出价60万元想买下它,被洪塘村人婉拒了。商人后来屡屡涨价,开出100万元、200万元,终未能买下洪塘村人的信仰。

后来,村里挖田边流水沟时挖断了树的根须,还斩断了一些主根,“洞庭树”的枝叶便没有那么繁茂了。凋谢的树叶急坏了洪塘村人,他们心里像家里老人病了一样难受。情急之下,洪塘村党支部书记杨华峰请来村民给“洞庭树”培土、灌水,又请来林木专家给树输液,还用水泥堵实了虫洞。几经周折,树的病情虽然有了好转,但长势仍大不如从前。

百年老树疾病缠身,洪塘村人看在眼里,杨场村人急在心里。某天,洪塘村的党支部书记杨华峰与杨场村的党支部书记张中华碰面就讲到了如何保护两村交界处的那棵冬青古树。为官一任,要对得起祖先、对得起父老乡亲,他们都认为,冬青古树是两村的一道风景,是不可复制的宝物,两村要制定更周密的方案保护号这棵古树。随后,两村村民在古树“伤口处”换了细土、肥土,并刮起了一块保护古树的牌子。在两村村民细心呵护与治疗下,“洞庭树”终于转危为安,逐渐伸枝展叶、恢复了应有的活力。

最近,《红色杨场》撰写组几位作者走访时偶然得知,“洞庭树”下还有过“滚子保长”的动人抗日故事。这使得“洞庭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愈加丰厚。

400多年的坚守,400多年的传奇,魅力“洞庭树”是村民对福泽的祈祷,更是对生命的礼拜!

□ 肖炎方 肖学盛

情倾古情倾古““冬青冬青””

别样大观园□ 余雅昕

家 乡□ 童德洪

清晨,我站在东荆河的堤岸上,

看到河水日夜不息流向东方。

你千百年来浇灌着古老的土地,

为家乡的儿女送来幸福安康。

治理母河安全饮水造福子孙后代,

从此这里旱涝丰收永不灾荒。

这里的人们勤劳淳朴智慧善良,

饮水思源永远不忘党的恩情。

黄昏,我站在东荆河的堤岸上,

看到那平坦的公路修到我家乡。

一辆辆汽车满载着农民兄弟的深情,

把丰收的喜悦送往四面八方。

那是一条农民致富的新路啊,

那是一条连接中国梦·个人梦的桥梁。

从此摘掉偏僻贫穷落后的帽子,

新时代惠农政策永放光芒!

(作者单位:洪湖市峰口财政所)

乡土荆州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归来鱼满舱……”这是电影《洪湖赤卫队》中的一首主题歌。这首美丽动听的洪湖民歌陪着我吟唱了半个世纪,真可谓耳熟能详,百唱不厌。

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和自然保护区,洪湖它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在长江之滨和汉水以南格外耀眼。但细细品味洪湖那水、那景、那荷、那苇,尤其是那人,无不飘散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那年夏日的一个清晨,我们电视拍摄组专程到洪湖拍摄这里的美景。远眺洪湖,白雾蒙蒙,芦苇丛丛,蒲草簇簇。湖心里,绽放的荷花从岸边一直延伸到茫茫白雾深处,无边无际。新荷露出它那尖尖的嫩角,偶有蜻蜓立上头。各种候鸟从湖畔杨柳树林飞出,穿越湖中。成群结队的野鸭或在水中欢叫嬉戏,或在空中盘旋俯冲点水。

走进观鸟台,我举起相机,一顿猛拍鸟的飞姿。约莫十米之距,一只大丹顶鹤,敛翅俯冲,如蜻蜓点水般掠

过湖面,溅起高大的水花,而后有力的拍打它那宽大的翅膀,振翅高飞,眨眼间,不见踪影。此刻,东方的太阳冉冉升起,一只只小舟沐浴在强烈的光线里,我望着渔民荡舟划桨的身影,悄悄举起相机,拍下了

《渔民荡舟》的珍贵镜头。沿着滨湖公路,越过几座拱桥,我们转

到了“湖心岛”上的特种养殖场。这里水中养殖的主要是甲鱼,陆地养殖的主要是绿头野鸭,水陆兼养,立体发展,其“含金量”也是挺高的。据养殖场老板介绍,他们每年的经济收入均在80万元左右,高效益的特种养殖业,使他们逐步迈上了致富之路。

驱车驶离“湖心岛”,我们又来到洪湖岸边,这里的人们正在开展“拆围行动”,目的是为保护洪湖水域的生态平衡,将湖中的所有“围栏”全部拆除,还洪湖水质一片碧玉,让洪湖景色更加秀美,使洪湖湿地更加诱人。

前不久,笔者故地重游,依然驻足湖畔,眼望湖水碧波荡漾,湖畔岸边满目苍翠,渔民荡舟芦苇丛中,百里荷花清香扑鼻,的确令人心旷神怡……此刻的我,情不自禁地哼唱出了:“如今洪湖天堂美,一年更比一年强”的美妙歌词,在眼中尽情欣赏洪湖之美,从心底高度赞扬洪湖之美……而今,历经五千年文化洗礼的洪湖人,一如那清新隽永的洪湖,依然执着地守护着那份宁静、那份坦荡、那份淡泊、那份自然和那份美丽……

也许,这就是天地间那片最碧的水,最美的湖。

你屹立在世界东方,日月为你播洒光芒。五千年的历史写满文明,五十六个民族充满希望。不愧炎黄子孙,传承华夏理想。战斗的鼓点敲响胜利,进军的步伐踏出荣光。团结奋斗,我们一起歌唱,唱一曲中国梦。情深意长。你肩负着时代担当,山河为你涂抹辉煌。九百六十万土地写满丰饶,十三亿的人口充满力量。不愧龙的传人,弘扬先辈风尚。春天的故事坚定信念,小康的蓝图铺开激昂。改革创新,我们一起吟诵,吟一首中国梦,国富民强。

(作者单位:荆州市荆州区西门中学)

中国梦□ 朱贤成

美 哉 洪 湖□ 程中杰

((李建阳李建阳 摄摄))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