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研修-融入當地生活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暑期研修日記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校園報導NDMC Campus

44

* 源遠季刊 2010 第35期 冬季號

45

校園報導NDMC Campus

冬季號 第35期 2010 源遠季刊 *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暑期研修記述及心得

德國研修-融入當地生活這次德國研習遇到了許多人,

經歷過許多事,其中有一天是由

大學的學生交換官-Johanna帶我們去體驗當地生活,那天,我們

在Johanna的帶領下參觀了雷根斯堡大學,雷根斯堡大學是在1961年建造的,大約40歲了,有點老舊,某些地方甚至還會漏水所以我們這趟看到許多地方在施工,大

學的建築大多只有灰色、深綠色,這是為了忠於原本設計師而保留

下來的特色,因此僅管大學的人都說這樣的顏色很難看,但還是沒

去有改變它,雷根斯堡大學分為幾棟建築,有法律經濟館、神學哲

學館、圖書館、物理館、化學館、體育館、生物館、實習館,其中

化學館是最晚成立的,Johanna帶著我們一一參觀這些建築,很熱心的為我們解說各館的特色,沿著步道會看到地上有一些大小不一的

洞,我好奇的問Johanna這些洞是用來做甚麼的,她笑著說雷根斯堡到處都有兔子的影子,而這些洞就是兔子挖的,然後我們走到另一

間Mensa,Mensa就是他們大學的學生餐廳,這間Mensa位於雷根斯堡北側以前我們只有耳聞卻都沒有去過,所以我們中餐決定在這解

決,這裡的風景很漂亮,餐廳外面可以看到一座湖,我們選了一個

靠窗的位子,可以一邊享受午餐一邊欣賞湖景,Johanna和我們約好晚上去她的宿舍,說要煮一頓巴伐利亞的傳統食物給我們吃。

下午我們做了一些實驗,看博士生們使用一台叫Fresh的機器來分離不同的化合物,這裡PHD學生真的都很有耐心,不厭其煩的教我們了解儀器的基本操作和原理。

晚上我們如期赴約,Johanna和他的同學一共四個人一起來招待我們,先上了一道馬鈴

薯泥,他們的馬鈴薯泥

好像有加醋,吃起來酸

酸甜甜的,馬鈴薯泥的

口感也不像台灣的那麼

爛,還是吃的到一小塊

馬鈴薯,第二道上的是

煎火腿肉,是用一大條

火腿去切的比較厚,煎

起來的時候還滿香的,

文/林書儀 P95

▲ 雷根斯堡大學一角▲ 飛機尚未降落前看到的慕尼黑

但肉吃起來比較沒那麼特別,第三道是水煮白香腸,白香腸是慕尼黑最

著名的香腸,之前去慕尼黑的餐廳都點不到,因為很早就賣完了,想不

到在這裡能吃到,吃白香腸須要先把外層的皮剝掉只吃裡面的肉,肉吃

起來真的不錯,和一般香腸的香氣不一樣,口感也比較軟,他們吃香腸

還有一種吃法,就是配Brezel-一種德國傳統的紐節狀心型麵包,配這吃起來還滿好吃的,第四道是火腿涼拌黃瓜和洋蔥,這道也有加醋,這三

種搭配起來有相輔相成的效果,單吃任何一項都沒那麼好吃。

用餐完畢我們拿出事先準備的投影片,為他們介紹台灣,

還秀了一些學校的照片,其中他們對八卦園很有興趣,甚至有

人還知道太極中間的「陰陽」呢,他們很驚訝原來台灣那麼

美,一直說以後一定要來台灣看看!!!秀完之後我們拿出事先寫好的小卡和一些小禮物,Johanna好感動,雖然身為學生交換官,但這還是他第一次帶外國學生參訪,所以收到禮物時所

表現出來的那份感動是非常真誠的,我們就這樣拍了張大合

照做結束,之後他們還送我們去坐車,一路上大家非常熱絡的

聊天,等到真的要走的時候都依依不捨,Johanna在我們上車前,感性的給了大家一個擁抱。車開走了,但這份感動卻一直在我心中逗留,伴我入眠,在德國

的日子有很多天,但這天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天。

在這裡我要感謝這次給予我們幫助的所有人,包括各位長官和老師,以及校友會、中華藥學

基金會等單位,我想能在國外住那麼久,又能遇到那麼好的人,這一定不是普通的觀光旅遊所能

經歷的,這次出國是我第一次出國,在我二十歲這年留下了最最美麗,最最珍貴的經驗。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暑期研修日記〈一〉學生餐廳

學生餐廳裡的菜色變化相當多,且都具有德國獨特的風味。

本來我還擔心因為自己吃素很難找到可以吃的東西,但是每天主

菜都有一份素的。另外馬鈴薯是他們的主食,有時是馬鈴薯塊、

馬鈴薯泥、馬鈴薯球、薯條。此外,每餐固定煮一道青菜,果汁

的選擇也有很多。沙拉更是每餐必

備,雖然我剛開始還不適應,但久了

以後也慢慢習慣它、喜歡它。甜點不僅好吃,做的也相當好看,有布

丁、果凍、優格。我每餐都吃到心滿意足了才離開。他們的餐廳大而

且漂亮,每次吃飯的時候都相當熱鬧。

星期四的晚上,心想再也沒有機會吃到學餐了,便在放學後到

了學生餐廳,一邊吃一邊欣賞美景,在偶然的機會下遇到兩位來自

安徽,在這裡讀經濟碩士的學生,還請她們幫我拍了照。跟她

們一起走回去的路上,她們告訴我之所以知道國防醫學院,竟

是因為看了台灣的《康熙來了》。她們走的時候非常匆忙,讓

我感到好奇,公車錯過了不就等下一班就好了嗎?原來一位女

生還要到別的地方去打工。此外,她們還說她們去的中國餐廳

非常貴,一餐要十七八歐,我笑了一笑,告訴她們多瑙河畔的

《上海酒家》只要五六歐就有一餐了呢!

隔天在公車上和餐廳裡又幸運地遇到她們,這一次在餐廳

裡多了一個來自貴陽的學生,聊了一下後,她們又急急忙忙要

文/黃柏蒼 P95

▲ Johanna一行人正在看我們送的卡片和禮物

▲ 學生餐廳食物

▲ 學生餐廳裡遇到中國大陸研究生

▲ 美味的巴伐利亞餐,這道是火腿拌洋蔥和黃瓜

校園報導NDMC Campus

46

* 源遠季刊 2010 第35期 冬季號

47

校園報導NDMC Campus

冬季號 第35期 2010 源遠季刊 *

乎又覺得下星期一的早上,我又要背著書包和實驗衣,照常來實驗室報到。此刻我才忽然明瞭,

過去與台灣的朋友分離時流淚說出的話語,都不算真正的道別,此刻我在德國,雖然沒有留下眼

淚,但每一雙相互注視的目光,都有可能是這一生能見他的最後一眼。

(三)文化交流那天晚上,我們先在城區裡走了一會兒,Miroslaw和Oksana跟我拍了許多張相片。在一幅壁

畫前,他們告訴我百合花代表的純潔和圖中小人大戰巨人的故事。快九點的時候,我們又到了前

一次慶生的冰淇淋店,但是這一次,我們決定吃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蘋果捲。我們還怕蘋果捲賣

完了,先想一個備案,我便選了一杯冰淇淋名叫《八點以後》,當他們看到這個名稱時,都不約

而同的笑了出來,因為那天晚上我們正好是約在八點以後。

我們邊吃邊聊,聊到軍校生的生活,以及未來的發展,當我提到要跑三千公尺的時候,

Miroslaw告訴我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他小時候上學因為總是上課時間前五分鐘才出門,都用跑的到學校,短短五分鐘內,他必須跑一公里多,可以說是相當快呢?此外,Oksana還告訴我,她之前也曾想過要讀軍校,甚至是當一個口譯員,可以擔任類似國防部發言人的職務,但最後仍然

選擇投入化學的研究。除此之外,Oksana還誇我說我的英文發音非常好,讓我覺得非常開心,同時,我也一直感到好奇他們是怎麼發德文裡的捲舌音。

終於到了要說晚安的時候,我拿出我預備好的小禮物,是我在慕尼黑買的小酒杯,上面有我

和他們拍的照片,再附上一張感謝的小卡。Miroslaw說他的父母看到這個一定很驕傲;Oksana看到了則是感動的說,「你是我這輩子見過最窩心的人!」說完後便將我緊緊地抱住⋯⋯

我的德意志曾經對德國這片土地充滿著無數的憧憬--因為第一次及第二次

世界大戰的關係對德國的印象是個好戰,好勝,對於目標勇往直

前的民族。幼時雖曾走訪過這個國家但並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沒想到十年之後,藉由藥學系主任的牽線,我有機會重訪且深度

的去感受這個國家建築的美,人民的素養,和大自然的純淨。

暫時丟下繁重的實習幹部工作,我跟著一群由醫、牙、藥學

系共同組成的實驗室交換小組,在天色未明的時候踏出學校的大

門,經過漫長的飛行和一部又一部無聊的電影,終於抵達德國東南部的大城,以前巴伐利亞邦的

首都—慕尼黑。在飛機尚未降落前,緊張及興奮的心情先被窗外那整片常出現在童話故事中的紅

頂白牆的尖頂房屋給觸動,心裡深處開始了一場事實與理想的戰爭--好想多花時間享受這美麗的城市,但此行是要多學學國外大學實驗室裡的經驗和思維的。

在拜訪了接待我們的雷根斯堡大學藥學及化學部門藥物化學組主持人Armin Buschauer教授後,對於德國人的待客之道深深的感動。雖然因為一些程序和聯絡上的問題有些本來很期待的事情無法

如願,但教授仍然竭盡所能的幫我們安排了許多不同領域及專業的教授或博士生幫我們上課,讓我

們能進一步了解許多關於藥學的研究,從本來

只聞其名和原理不知其貌和實作技術的HPLC到一些先進的全自動化柱狀層析儀,甚至是進

入雷根斯堡大學最重要的動物實驗室參觀。所

有行程皆是由該機構的負責人親自接待並解

說,這種貴賓級的禮遇真的讓我們感到非常受

寵若驚。雖然因為才疏學淺許多專業的東西只

能略知其皮毛,但其實只要知道如何經營和如

何鑽研其實就已經在知識層面大賺一票了,有

時有些疑問或是心得,有一些小小的交流更

文/陳冠廷 P95

▲ 大合照

走了,臨走前,我和她們留下來拍了一張

照片。也許今日相逢,明日就要分別,但

是此刻的緣分說明再見不是沒有可能。

〈二〉實驗室生活

Miroslaw是Buschauer團隊的博士生,從事有關組織胺受器活性的研究。另外有

兩位分別是Oksana和Uwe也在同一個研究團隊裡。Miroslaw第一次教我的時候,他正利用蝴蝶的細胞做酵素培養。因為蝴蝶的

細胞上原先沒有與欲培養酵素類似的蛋白

質,所以並不會相互作用或競爭,培養起來較為容易。

在均質化的過程中,需要利用細小的針頭把液體抽上來再推出去,如此重複20至30次,卻實耗費我不少功夫。他也帶我看了-80度的低溫儲藏庫,以及高速的離心機、輻射實驗室。Miroslaw時常為了要讓我更瞭解實驗,花了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向我解釋許多專有名詞,還有一次為了教我區分專一性結合和非專一性結合,讓自己的實驗拖延了二十分鐘,使我心裏覺得

很不好意思。

每次我跟他約時間,只要可以,我一定準時到達,一次我們在公車上碰面,討論到有關臺

灣的語言,我還當場示範了用國語、台語、客語三種不同的語言講「臺灣」。最後一個星期的行

程非常地滿,我們常在實驗室裏討論如何把握有限的空檔,多學一些東西,但其實我心裏只是想

要多珍惜和他相處的日子。我用中文寫了星期一到星期五,再寫上計劃。我還教他中國造字的法

則,尤其是象形字,包括山、川,還有我認為最有趣的「巢」字,形聲字的部分,我也用他研究

室裏的一包薔薇花茶做了小小的示範。

離開前的最後幾天,他更是不放過任何一個教我的機會,記得最後一次教我的時候,是讓我

用繪圖軟體繪製表格,而我最不好意思的是,他在每次教完我之後,都會說:「非常感謝你的幫

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柏蒼,你還有時間嗎,我想要告訴你一些東西。」可是分別

的那場餐聚上,我帶著開玩笑和感傷的語氣告訴他,我已經沒有時間了。

在大學的最後一天,我看著窗外,想到剛開始的不適應,到一個月後,已能逐漸融入當地的

生活,對於學校的一切也慢慢熟悉,似乎是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但卻難以想像,此時此刻卻已經

到了離開的時候。一直到了四點的時候,我先走到Oksana的化學實驗室裡,說我差不多該走了,我走之前他送了我一條士利架的巧克力和一本雷根斯堡的旅遊介紹書,有趣的是,她還告訴我要

趕快結婚,最好是二十五歲以前,不然年紀更長之後,考慮的多,婚姻就不像年輕時那麼單純、

浪漫和美好了。一個擁抱後,我走出門時,我們仍然注視著彼此,直

到彼此的身影消失在門縫中。回到研究室裡,看到Miroslaw還在,他是這段時間帶我最久,也對我最好的博士生,當他看到我收拾好袋子

準備離開時,他放下正在趕的論文,和我道別。他說我們不知未來是

否還有機會再相見,我說也許我們以後會在某個學術研討會上碰面

吧!他還開玩笑說:「如果那時你是一位教授,我會為你感到很驕傲

的。」最後一個深深的擁抱後,

我離開了研究室。離開的時候,

學系內的每一扇門,每一間實驗

室,還有校園內的每一棟建築,

都是多麼的令人留戀,想要駐足

多看幾眼,或是多拍幾張照,又

深怕每停留一刻,眷戀的情緒就

更難割捨。

下了階梯,照常搭了六號

巴士回去,明明是要走了,似

▲ 和博士生做實驗與實驗室生活

▲ 和博士生出去走走 ▲ 左為Miroslaw, 右為Oksana

校園報導NDMC Campus

48

* 源遠季刊 2010 第35期 冬季號

49

校園報導NDMC Campus

冬季號 第35期 2010 源遠季刊 *

彼此都難忘的幾個小時相處Johanna晚上邀請我們吃一頓道地的巴伐利亞餐。搭公車到約好的車站,原本以為會看見Johanna在站牌前

等,沒想到看到的是Sahra,一個上次在Beer garden一起吃飯的學生,一個不太想理我們的女生。不過長得很好看,像電影明

星。看見她竟然來接我們當下心情雀躍,在這異鄉又多了一個人

照顧我們了。

學生宿舍蓋的是現代風格,沿著小小的坡度往上

蓋,乾淨劃一的顏色,每層樓都有陽台,還是感受得到

注重生活的部分。一走進便看見Johanna和Veronica正在廚房忙進忙出,Johanna看見我們便開心大笑,急忙請我們坐及拿飲料給我們選,過了一陣子大家坐定開始晚

餐。第一道菜是馬鈴薯沙拉和酸黃瓜拌洋蔥火腿,也是

沙拉。吃起來都是酸酸的味道,很清爽,Johanna說平時他們可能就只吃這個和麵包便過了一餐,真是夠簡單

的,和台灣的煎煮炒炸有著天壤之別,台灣媽媽可能會

很愛這種方式吧,不必在熱死人的夏天和油煙相處。

邊吃邊聊,像朋友一樣,聊一些不著邊際話題,聽

一些他們的生活方式,像是我們一直無法理解的氣泡水,在這幾乎只能買到氣泡水,要普通的水

只能打開水龍頭,Johanna則說:「我沒辦法想像沒有氣泡水的日子,上次出國沒有氣泡水,想它想到快瘋了,回國第一件事就是買氣泡水。」加上Johanna誇張的動作表情,在她旁邊永遠少不了笑聲。她還跟我們解釋氣泡水也是有分的,有

氣泡多和少的兩種,平常還真的沒發現。

最後兩道是香腸和她們平時最常吃的8字型麵包,Johanna教我們常見的吃法,和台灣不同,是將香腸內餡挖出後食用,挖的時候還需要

一點技巧,我們在盤子內搞了半天,大家也笑了半天,也可以搭配一種

甜甜的芥末醬,聽說很多德國人也不怎麼愛吃,不過我覺得還不錯。最

讓我印象改觀的是麵包,之前我們自己就買過來吃,不過實在是硬到讓

人印象很差,而且很鹹,不過烤過之後,麵包的香味飄出,整個麵包軟

化,變得非常好吃,大家至少都是吃兩個以上,難怪可以當作主食。

在吃飯的時候,不斷有人經過,還有個之前在Beer garden遇見的人,也加入飯局,不過不管是路過的還是加入飯局的,對我們都很親

切,即使只是經過也是笑容滿面的和我們打招呼,甚至還和我們開開玩

笑,感覺很棒。

最不同的是冰箱,在廚房總共有三個冰箱,裡頭有一個很酷,分成

一層一層,每層都還可以上鎖,打開像是保險櫃似的,不過聽Johanna說,其實沒發生過自己的食物被偷吃的事。

飯局結束,我們拿出準備好的投影片,和她們介紹台灣的美,總

是她們在介紹該輪我們了。一張張的投影片過去,也是一聲聲的驚呼聲

響起,我們放了很多花蓮那裡的照片,也放了很多吃的照片,像是珍珠

奶茶,她們大喊:cool,還有對101也非常有興趣,大概是這裡高樓大廈真的不多吧。兩種不同文化的交流衝擊,沒有火藥味,反而是趣味,

今晚不只對食物感到滿足,文化上也是豐富的一餐。最後我們送了小禮

物,燈籠卡片鳳梨酥,Johanna感動的眼眶都紅了。原先以為只會待個一個多小時,沒想到天都黑了,我們還沒走,彼此都難忘吧,雖然只

是短短的幾個小時相處。

文/張喬翔 M108

▲ 在Johanna家拍攝,飯後用我們先準備好的ppt和他們聊台灣的美好

▲ 德國人最常吃的8字型麵包

▲ 雷根斯堡的學生餐廳

是讓我受益良多。這之中最特別的經驗莫過於和該校藥

學系的學生交流,國外大學四年扎實的專業訓練和開放

自由的學風、思考模式都讓我非常的羨慕。在她們放暑

假前的最後一晚,我們獲邀前往她們的學生宿舍共進晚

餐,並且品嘗由他們自己烹飪的道地巴伐利亞美食,那

一道道的佳餚不只是代表著當地特色,更代表著他們對

我們的熱烈歡迎和情誼。當然我們也以簡單的台灣介紹

和能代表台灣的小禮物做為最誠摯的回饋,看到他們對

於這件來自台灣的大學生所贈送的禮物不斷在手心中把

玩和尖叫時,心裡感覺有種前所未有的溫暖感。

除了到大學接受一些專業知識的洗禮,我們也透

過抽空旅行和自己打理生活同時體驗了旅行者和留學生

的生活。從自己規劃路線、查車班、閱讀相關古蹟資料

到自己到市場買菜、挑食材下廚,讓我們徹底體會Do It Yourself在國外是多麼的重要,以及台灣的社會提供了我們多少的方便。永遠記得那天晚上想在街上找個地方

買麵包當消夜,只能找到一間間浸淫在酒精和足球賽的

酒吧時,那無奈的心情,和自己咬著沒有煮熟的馬鈴薯

當晚餐時,那種困頓的感覺。

搭乘四通八達的德國鐵路往返於各大城市間,走

過大港漢堡、首都柏林、空中走廊法蘭克福、歷史及

文化之都慕尼黑和有著舉世聞名哥德式教堂的科隆,當

然不會忘記要忘情的享受在德國南部的貝佳斯特加登,

感受國王湖的澄淨和阿爾卑斯山山脈那由冰河痕跡,鋒

利稜線和梯型山峰共同營造出的粗獷大自然美。搭乘纜

車到了一個無名的小山遠眺希特勒的行館"鷹巢"並俯視整個國王湖,肺臟裡充滿著那無法延育的清新但寒冷的

空氣,五感被炎熱的太陽和湛藍的天空所佔據,辛苦你

了,我親愛的相機快門。

旅途中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如你所願,但要學習如

何去面對事實和調解情緒,比方說曾經歷長達82分中的火車誤點和在月台上焦急等待的緊張心情、接近連續10小時的火車旅程所帶來的煩悶無聊、還有因為對旅程目

標不同的夥伴所提出的意見感到的不滿及無奈。種種事

件帶給我的收穫不亞於來自實驗室的教學及旅遊中的感

動。放遠來看,或許這是對於未來最有幫助的成長吧?

未來可能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生活在遠離家鄉,每

天還要特別早起和家人透過視訊聯絡的機會,更不可能

再找到這樣願意替你安排住宿和課程的好教授。在踏出

法蘭克福機場海關時那股五味雜陳的感覺,到今天還難

以釋懷,回國後有時在執行實習幹部工作時,常會仰望

著台北那充滿著緊張和憂鬱的多雲天空,想像著比這裡

慢六個小時的雷根斯堡居民現在究竟在做些什麼?待我

們如子女的Buschauer教授說不定腦海中又構思出另一個新的想法和研究目標。每次只要讓思緒飄向那間窗戶正對著多瑙河的兩人小房間,想像自己那

天早晨做在窗前看著淡紫色晨曦褪去換來金色的溫暖陽光,就可以讓自己暫時脫離現實生活中沉

重的功課壓力和任務。恐怕這種想必比使用Fluoxetine效果更佳,效期更長,而且副作用更少吧?

▲ 拜訪接待我們的Armin Buschauer教授

▲ 所有行程皆是由該機構的負責人親自接待並解說

▲ 由冰河痕跡鋒利稜線和梯型山峰共同營造出的粗獷大自然

▲ 窗外淡紫色晨曦褪去換來金色的溫暖陽光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