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启动老年人痴呆风险筛查Ⅱ期项目...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5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责编 / 王道新 佟志革 版式 / 刘湘雅

相关新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被称为“改革文学”代表作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便是一部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发出振聋发聩声音的经典之作。

1981年11月27日,《文艺报》编辑部的会议室里,读者、评论家们在热烈讨论着张洁新作《沉重的翅膀》。小说着重描绘国家重工业部及其所属曙光汽车制造厂的改革进程和纠葛纷纭的矛盾,写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为四化建设之后所经历的艰辛。作品毫不留情地嘲讽守旧者,赞美改革者,对改革大潮之下的人情世态做出全方位透视,让改革起飞过程的“沉重”力透纸背。那天的讨论非常激烈,大家各抒己见,有批评、有肯定、有质疑,有些讨论内容和修改意见甚至已超越了作品文本。彼时,小说刚刚完成诞生后的第一次修改,而类似的讨论在随后三年内依然激烈,张洁对作品完稿一共进行了四次修改。改革难,写改革更难,最终这部关注真正问题、暴露深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犀利之作摘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留下一座无形的纪念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曾任北京音协副主席的作曲家徐沛东和搭档张藜创作的《亚洲雄风》,就曾以铺天盖地之势,成为亿万听众的心头好。“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 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 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 云也手握手……”朗朗上口的旋律配以接地气的歌词,唱出一股鲜活之气,这是作品制胜的法宝。两人合作过的另一首作品《篱笆、女人和狗》也曾火遍大江南北。而张藜作词的《我和我的祖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山不转水转》《篱笆墙的影子》《不能这样活》等名曲,也因汲取了人民大众生活的营养,传递出对生活深沉的爱,让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意趣巧妙相融,传唱至今。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古往今来,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无不是这种积淀的显现。2019年5月30日,中国美术馆内人头攒动。由北京美协、北京画院联合举

办的京彩70年绘画精品展拉开大幕。展览上最具震撼力的作品是近46米的国画长卷《首都之春》。它堪称上世纪50年代视觉版的首都生活百科全书。1959年,北京画院的古一舟、惠孝同、周元亮、陶一清、何镜涵、松全森共6位画家历时7个月,走遍首都也画遍首都,以笔墨描绘北京的名胜古迹、新中国十大建筑、修建铁路、修建水库等场景。其中既有现实景观的精心描绘,又有社会运动、人民生活以及工业建设场景的真实记录。一甲子过去,画面中的许多细节依然会吸引观众挤在一起研究讨论,充实的画面和历经岁月沉淀的笔触犹如情感的录像机带给人历久弥新的惊喜。

在杂技领域,一个作品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晶。2007年,杂技《俏花旦》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一夜爆红。有着600年历史的抖空竹技艺、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京剧旦角形象,再加上融汇国际潮流的当代舞元素,让杂技表演在以往“险”的特点之上,增添了“美”的意趣。这样的作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俏花旦》不仅曾摘得国际杂技界最高奖

“金小丑”奖,还盛演至今征服国内外无数观众,甚至成为北京舞台艺术的一张名片。

首都文艺的70年,是经典迭出的70年。老舍的话剧《龙须沟》、曹禺的话剧《雷雨》、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齐白石的画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谢铁骊执导的电影《早春二月》、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穆桂英挂帅》、连阔如的评书《三国演义》、刘恒担任编剧的电影《集结号》、黄建新执导的电影《建国大业》《建党大业》《建军大业》……都闪烁着光辉。而近年来,在文艺界的顶级评奖如文华奖、中国戏剧奖梅花、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等大舞台上,首都文艺家的创作成果也非常活跃。仅以2019年为例,在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中,6部获奖作品北京就占3部;五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中,北京市文联联合推荐的徐则臣长篇小说《北上》和北京作协会员李洱的《应物兄》均荣登榜单;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北京市文联、北京美协推荐的365幅(件)作品入选,获奖8幅(件),在全国36幅获奖作品中占比20.5%……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汲取创作营养,紧跟时代以作品立时代丰碑,首都文艺家还将继续为民族的精神长河奉献更多经典。文/李洋

70年首都艺苑星光璀璨经典迭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

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

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70年

来,首都艺苑星光璀璨,经典迭出。那些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

作品,已然铸就出一座座精神高峰。

本报讯(记者 贾晓宏)今年,本市预计将为10.2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脑健康体检,筛查痴呆风险。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今年本市将启动老年人痴呆风险筛查Ⅱ期项目,了解北京地区老年人脑健康状态,同时培养一批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脑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的基层专业队伍,并分区域开展不同侧重的脑健康体检服务。

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退行性疾病。2019年,本市在城六区试点开展“北京市老年人脑健康体检(痴呆风险筛查)Ⅰ期项目”。今年开展Ⅱ期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老年人脑健康体检服务,为全市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提供脑健康体检(痴呆风险筛查)服务。有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病史或近一年主诉记忆力下降的50岁以上人群推荐纳入脑健康体检(痴呆风险筛查)服务。

脑健康体检采用以神经心理学测验为主的科学测评手段,结合中国老年人脑健康认知常模体系,依据老年痴呆疾病发病规律,对社区老年人脑健康水平进行针对性测评,并根据评测结果提供相应管理与科学指导建议。通过脑健康体检项目的实施,本市将了解北京地区老年人脑健康状态,同时培养一批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脑健康体检(痴呆风险筛查)和健康教育的基层专业队

伍;分区域开展不同侧重的脑健康体检服务。

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对2019年Ⅰ期健康体检项目中筛查出的认知下降或认知损伤的痴呆高风险人群或伴有主诉记忆障碍人群,开展追踪随访服务,今年城六区累计筛查4.1万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按照各区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数6.5%的比例进行筛

查,计划共筛查6.1万人。本市还将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整合多方资源,线上及线下服务相结合,为存在认知下降或轻度认知障碍的风险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脑健康管理方案,对疑似痴呆早期高危人群提供就医建议。

本市将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为参加筛查的老年人进行脑健康体检,整合利用线上脑健康体检工具平台,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为老年人提供脑健康状况测评服务,及早识别可能

存在的脑健康风险,健全老年认知能力服务规范,有针对性地开展脑健康生活指导建议和认知康复训练等,并推动在线自测自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将为辖区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宣传老年痴呆的预防和早期干预知识,提高社区老年人脑健康意识,引导老年人积极主动参与认知康复训练。通过线上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提升脑健康管理和个性化认知康复训练指导建议,提升老年人脑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本市启动老年人痴呆风险筛查Ⅱ期项目

10.2万老人今年做脑健康体检

本报讯(记者 贾晓宏)医务人员是健康促进的倡导者、践行者和示范者。昨天,本市启动健康北京行动之医务人员倡导健康行动宣传。预计到2030年,本市健康促进医院覆盖率将达到80%及以上。

医务人员倡导健康行动明确,到2022年和2030年,全市的健康促进医院覆盖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80%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比例分别达到 90%和 100%。到 2030 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5.8人。

本市要持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计

划,大力推行预约诊疗制度,提高预约诊疗精准度,深入推进北京市远程会诊中心建设,实施远程医疗。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推进医联体建设,努力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扩大日间服务,实现急慢分治,提高服务效率。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老年、康复、安宁疗护等优质护理服务。医务人员要强化健康科普服务意识,主动学习和掌握健康科普知识和技能,参与各种科普活动,倡导推行健康生活方式。

在健康生活示范方面,健康北京行动提出,要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的健康管

理,建立医务人员的健康数据库,探索有效的健康干预模式。制定健康促进工作方案,加强身体锻炼、做到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加强自身知信合一,全面提升医务人员健康素养水平。开展医务人员的心理关怀,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强化自身防护意识,落实传染病报告和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及无烟医院建设,构建支持性环境。优化中医治未病服务,推广“饮食调养、心神调养、修身健体、非药物疗法”四法合一,建设治未病科普知识库,搭建治未病网络平台,培育治未病服务团队,完善治未病政策机制。

医务人员健康数据库将建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康艺)今年年底前,朝阳区将改造完成128 座分类垃圾楼和 16个垃圾中转站,以实现更精准的分类清运,减少垃圾中转时间。这是记者昨天从朝阳区获悉的。

上午9时30分,记者来到八里庄国棉一厂密闭式清洁站。站内共有三台生活垃圾分类压缩设备,一台为绿色,其余两台为灰色,分别对应厨余和其他垃圾。几辆清运车从小区驶来,扫码称重后,把垃圾分别倒进对应的设备。

朝阳区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清洁站的服务半径为3公里,爱这城、北印、甘露园北里等多个小区和社会单位的生活垃圾都要运到这里,再分门别类运输至终端消纳处理。据统计,

清洁站日收垃圾量18吨,其中厨余垃圾3吨、其他垃圾15吨。

不久前,这处分类垃圾站刚刚完成了改造,增添了计量称重功能。“清运车辆进站后需要先扫码,我们就能准确追溯垃圾来源。比如,一旦发现某家餐厅连续几天没有运输垃圾,我们就会迅速倒查,防止泔水运输混乱、地沟油外流等行为。”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说。

除垃圾楼外,垃圾中转环节还有一个重要的设施空间就是垃圾中转站。目前朝阳区16座中转站已全部建设完成并陆续投入使用。

朝阳是首都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一些小区产生的垃圾往往因运输路程遥远、交通拥堵等原因得不到及时清运。为解决这一问题,朝阳区在

全区范围内专门建设16个垃圾中转站,用于临时存放其他垃圾,不仅减少前端垃圾清运半径,增加清运频次,还有效避开高峰期的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

朝阳区不仅在源头和过程上引导精准分类,还超前规划,高标准建设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最初单一的垃圾填埋场,如今逐步整合为集填埋、生化、焚烧、废弃物资源化等各种方式于一体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如今,循环经济产业园中已建成了高安屯焚烧发电厂、朝阳清洁焚烧中心、高安屯餐厨垃圾处理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高安屯卫生填埋场、废旧物资回收中心等7座垃圾处理设施。

朝阳年内改造128座分类垃圾楼

本报讯(记者 李瑶)昨天,经过改造提升,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办事处政务服务大厅全新投用,面积约400平方米,涉及9个职能部门的149个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窗通办、全区通办”。接下来,东直门街道将逐步把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为综合服务中心,更好满足居民需求。

东直门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位于东城区新中街一条67号,白色的二层小楼给人干净清爽的感觉,共有休息区、自助区、服务区、意见征集区和综合引导五大区域,服务区7个窗口整齐排列,其中5个综合窗口后是5位全科工作人员,149项社保、就业、

住房保障、生育服务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同时,还有1个出件窗口和1个机动窗口,主要负责需要流转后台、承诺事项的出件及凭证发放和在所有窗口饱和的情况下办事人业务的分散办理。政务服务中心二层还有针对地区居民的接待区、受理审批区、居民议事厅和政策宣讲室4大区域。

今年,东直门街道还将在现有10个社区服务站基础上打造6个街区服务站,构成独具特色的“一中心六站”,共同开展政务服务工作,让居民就近、就便办理各项业务。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东直门政务服务中心升级投用

本报讯(记者 孙颖)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丰台区妇幼保健院食堂配置了专业级

“厨余垃圾处理池”,并巧妙搭配沥水篮,一个月来厨余垃圾总量已经减少36.55%。

记者在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厨房内看到,工作人员将一盆鸡蛋壳、油菜叶倒入厨余垃圾处理池,水池下方的“大胃王”——厨余垃圾粉碎机开始工作,经过“大胃王”“消化”的厨余垃圾变得细碎,出口却不是下水道,而是沥水篮。

“我们也有过顾虑,如果直接把粉

碎后的厨余残渣排放到下水道,会不会造成堵塞?后来我们和厂家协商,增加了沥水篮设备,将处理后剩下的厨余垃圾单独收集。”丰台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谢彧洋介绍说,引入了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后,妇幼保健院每天产出的厨余垃圾重量从30公斤下降到15公斤。

“医院增加了厨余垃圾桶70个,30个摆进各个病房,40个放于各办公区,在公共区域放置20个可回收垃圾桶,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餐盒,推行无纸化办公……”谢彧洋介绍,“随后制定了医

院垃圾桶数量台账、垃圾处理台账、看桶人台账、问题整改台账等,定时巡检,每周抽检,一个月来生活垃圾总量已经减少36.55%。”

丰台区医疗卫生单位推行垃圾分类后,79个党支部、2017名党员都签订了党员承诺书、8395名职工签订了生活垃圾分类电子承诺书。一个月来,厨余垃圾收集量增长了229.50%,可回收物 增 长 255.02% ,有 害 垃 圾 增 长33.67%,其它垃圾减少26.02%,生活垃圾总量减少17.25%,初步实现了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

食堂来了“大胃王”厨余垃圾减一半

本报讯(记者 孙宏阳)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6月起至年底,美团、青桔、哈啰三家企业将对连续骑行、长距离骑行的用户陆续推出不同的优惠奖励。据统计,5月20日至31日推出高峰免费骑行活动期间,北京工作日早晚高峰日均骑行量88.4万人次,环比增长28%,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为了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全面复工复产的新形势要求,美团、青桔、哈啰三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在5月20日至31日期间推出早高峰免费促骑行活动。免费骑行措施受到许多市民的欢迎,对于鼓励市民骑行通勤成效显著。

据市交通委监测统计,5月 20

日至 31日,累计骑行量2322万人次,日均骑行193.5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91%,工作日早晚高峰日均骑行量88.4万人次,环比增长28%,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为进一步培养市民绿色出行习惯,6月起至年底,美团、青桔、哈啰三家企业将对连续骑行、长距离骑行的用户陆续推出不同的奖励措施。

其中,美团单车将自6月起每月上线一次骑行打卡活动,用户在活动周期内累计骑行1/3/5/6天时,可分别获得对应天数的礼券包;青桔单车用户每天骑行第1、2、3单并完成支付,各有1次抽奖机会;哈啰发起6月14日前每日骑行2单赠1单活动,并将上线骑行用户数据画像小程序。

连续骑行共享单车将享优惠

直升机防治林业病虫害

昨天清晨,一架蓝色直升机从通州西集林场空地腾空而起,开始夏季林业有害生物飞行防治。今年,本市计划在丰台、大兴、海淀、顺义、昌平、房山、怀柔、通州、平谷和门头沟10个区开展飞行防治作业996架次,作业面积将达149.4万亩。

本报记者 刘平摄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