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評量技術教具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1

安全文化評量技術教具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

目錄

安全文化介紹

安全文化評量工具介紹

評量工具初評實施方式

評核結果分析

改善活動實施

評量工具複評實施方式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3

進行安全文化評量工具複評

持續推動安全文化

進行安全文化評量工具初評

進行改善活動 依據評量工具內容初評後選定重點項目

依廠內組織特性及員工背景進行評核

初評結果分析及對策研擬

安全文化評量工具應用流程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4

一、安全文化介紹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5

意外事件原因探討-1

人為因素men• 勞動者的智慧• 工作知識• 情緒• 情緒偏差• 工作動機• 身體特性• 個人與工作團體關係

機器因素machine

• 機具設備之不適用

• 工作者能力的配合度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6

意外事件原因探討-2

媒介因素media

• 人與機器間的介面,包括

• 工作方法與標準

• 物理環境

• 工作時間的分配

管理因素management

• 安全法規

• 督導方式

• 安全教育訓練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7

安全卓越金字塔

安全承諾安全承諾//安全教練安全教練

安全管理系統安全管理系統

安全文化安全文化

安全安全卓越卓越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8

文化影響行為模式

信念信念

價值觀價值觀

文化文化

團體態度團體態度

行為行為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9

安全文化的內函

「安全文化」可視為有關安全的文化面向

(Waring ,1992),即成員共享的安全態度、安

全價值、安全信念、安全規範及安全實務

(Glendon & Stanton , 2000)。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10

安全文化的定義

成員共享的安全態度、安全價值、安全信念、安全規範及安全實務

Glendon &Stanton(2000)

決定組織健康與安全管理系統執行成效之個人或團體價值、態度、知覺、能力及行為型態等

Lee(1996)

組織成員對於安全傾向的集體心智模式Berends(1996)

在全面安全文化的組織中,每個成員視安全為已責,並落實於每日之工作生活中

Geller(1994)

組織之信念或態度,表徵於行動、政策及程序過程中,影響其安全績效

Ostrom &Laplan(1993)

信念、規範、態度、角色以及社會及技術實務等集合體,用以降低成員、管理者、顧客及他人暴露於危險或傷害的威脅

Pidgeon(1991)

指組織成員將工作安全視為優先等級考量International SafetyAdvisoryGroup(1991)

員工對於安全相關議題之共享的態度、信念、知覺及價值Cox & Cox(1991)

定義學者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11

安全文化之模式

客觀的組織屬性、對組織之知覺結果以及個人的知覺結果

Cox及Cheyne(2000)

習慣、對目標物態度、獎賞或處罰、規範或重要他人的讚賞及自我認同的結果

Guldenmund(2000)

組織與成員的規範與信念Berend(1995)

硬體、軟體、人及風險Cox與Cox(1991)

組織安全管理系統McDonald等人(2000)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12

國際核能安全小組75-INSAG-4 Safety Culture

政策層面

•安全政策聲明、管理體制、資源及自我管理

管理層面

•責任歸屬、安全實務的控制、證照資格和訓練、獎勵和懲罰、審查、回饋和比較

個人層面

•質疑的態度、嚴厲且嚴謹的做法、溝通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13

安全文化之要項

「安全文化」有許多不同的研究及理論,但其中可發現這些研究皆有相通的觀點

都會強調「分享」、「團體」、「員工認知」、「組織信念或態度」等

有的研究也會再增加較複雜的觀點,例如「組織特性」、「政策和程序」、「組織的安全政策」等。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14

二、安全文化評量工具介紹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15

安全文化評量工具架構-1

• 安全承諾

• 安全知覺

• 安全優先

• 組織文化

• 溝通

• 安全承諾

• 安全知覺

• 安全優先

• 組織文化

• 溝通

• 獎勵與懲罰

• 安全訓練

• 安全環境

• 風險管理

• 安全管理系統

• 獎勵與懲罰

• 安全訓練

• 安全環境

• 風險管理

• 安全管理系統

共10要項,30個子項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16

要項 子項

1.安全承諾1.1 管理階層對安全的承諾

1.2 員工對安全的承諾

2.安全知覺

2.1.安全活動提供

2.2.安全規則遵守

2.3.事先確認與警覺

2.4.執行工作的安全態度

3.安全優先

3.1 安全優先的態度

3.2 安全要求的明確與達成

3.3 安全第一

3.4 安全的宣導

安全文化評量工具架構-2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17

要項 子項

4.組織文化與組織

氣候

4.1 團隊合作及互動

4.2 組織氣候

4.3 員工勝任度

4.4 領導

4.5 工作場所的和諧性

5.溝通5.1 縱向的溝通

5.2 橫向的溝通

6.獎勵與懲罰6.1 明確的賞罰制度

6.2 安全與績效之結合

安全文化評量工具架構-3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18

要項 子項

7.安全訓練

7.1 基本安全訓練要求

7.2 訓練內容要求

7.3 安全意識之提升訓練

8.安全環境

8.1 安全環境基本要求

8.2 工作場所的妥善性維持

8.3 對危害環境的防護

9.風險管理9.1 日常作業的風險管理

9.2 重大風險預防觀念

10.安全管理系統

10.1安全問題的處理

10.2安全檢查

10.3安全活動的實施

安全文化評量工具架構-4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19

要項 1-安全承諾

指管理者對於安全的態度及行為表現,如在安

全工作程序努力的程度、矯正安全問題的態度、對

安全問題的關心程度、對安全命令的堅持、對於安

全行為與信念的承諾感,以及對部屬的鼓勵態度等

( 如Budworth, 1997; DeDobbeieer & Behind, 1991;

Lee, 1996, 1998; Lee &Harrison, 2000; Rundmo,

2000) 。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0

要項 2-安全知覺

許多研究認為個人的覺知與行為是造成意外的

主因,因此解決安全上的問題必須以員工個人為中

心,而後透過安全管理獲得良好的覺知與行為。

( Brown et al,2000)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1

要項 3-安全優先

指涉及安全的情況,會在時間上或順序上,比

其他事物較早獲得注意、供應、補給以及適當的處

理(如Berend,1995; Cheyne, 2000; Zohar,

1980)。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2

要項 4-組織文化

成功的組織文化是強勢的,同時會擴散到相關

系統;影響每一個組織成員以正確的方式做事。因

此Cooper(1998)表示安全文化為組織文化的一環,

它指引個人、工作與組織特徵影響組織的安全與健

全。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3

要項 5-溝通

指管理者或工作者,經由正式或非正式的溝通

管道,將一方所欲表達之安全意見傳達至另一方的

歷程,如溝通的媒介、內容、管道、獎賞、懲罰、

回饋、開放程度、訊息障礙、以及意外事件的報告

等(如Berends,1996;Cheyne, 2000; Lee, 1998;

Lee & Harrison, 2000; Ostrom et al., 1993)。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4

要項6-獎勵與懲罰

指與安全有關之事項,會與獎勵或懲罰做連結,

優良的安全績效表現,組織會給予獎勵;不良的安

全績效表現,組織亦訂定適當的懲罰,以激勵員工

對安全的重視。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5

要項7-安全環境

指工作者的工作環境安全性,包括軟硬體設備、

安全標示、安全材料、防護措施、以及工作面積、

機器設備、溫度、光線、通風、噪音和衛生等(如

Cheyne, 2000; Cooper & Philips, 1994; Cox &

Cox, 1991; Geller, 1994)。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6

要項8-安全訓練

指組織內部培訓員工的安全行為與態度,使工

作者能對預防事故抱持正確的態度,積極貫徹執行

企業的安全政策,如安全的的訓練課程、安全教育、

儀器操作訓練,訓練的機會與籌賞、以及訓練的時

機等(如Carroll, 1998;Glennon, 1982; Lee,

1998; Lee & Harrison, 2000; Philhps, et al.,

1993; Zohar, 1980)。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7

要項9-風險管理

指組織對工作場所之危害因子,已由適當的程

序被鑑別出來。鑑別出之危害因子,應符合現場狀

況,組織並應對其提供對應之安全規定、訓練或防

護器具。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8

要項10-安全管理系統

指組織為了安全所訂立的書面工作程序或制度

等預防措施,如工作規則、安全人員、安全會議、

安全政策說明、監控或回饋系統、賞罰系統以及安

全的儀器設備等(如Budworth, 1997; Coyle, et

al., 1995; Glendon, et al., 2000;Lee, 1996,

1998; Ostrom, et al., 1993)。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9

安全文化評量檢核表

項目:要項及子項

評分:採5分等級

問項:主要關鍵題目

項目:要項及子項

評分:採5分等級

問項:主要關鍵題目

問項解釋及相對條件:協助了解問項內涵

問項解釋及相對條件:協助了解問項內涵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30

評量工具評分方式屬「認知」問項,參考「問項解釋及相對條件」內容評分

屬「方案」問項, 則依下列標準給分:• 1:無此認知;

• 2:有認知,但無相關行動;

• 3:已有相關方案推行,但效果不佳(如,紀錄不全、績效不佳、方案涵蓋內容不完整);

• 4:相關方案已訂定,但因於推行期間(未滿一年)而成效未現;

• 5:已有相關方案推行,且成效頗佳。(如,員工樂於配合、方案內容完整有助於工作執行)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31

三、評量工具初評實施方式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32

抽樣人員規劃

抽樣範圍:受測組織之範圍。

背景分類:將人員背景特性進行區分,以利後續

進行樣本分析。

抽樣分配:採用統計抽樣方式,決定受測樣本數。

保密要求:受測人員的意見是反應其對組織安全

文化的想法,不宜針對其意見給予獎懲,或使其

認為會被組織貼上標籤。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33

人員背景分析《參考例》

職 位:高階主管、中階主管、基層員工

年 資:5年以下、5年~10年、11年以上

年 齡:26歲以下 、26歲~35歲、36歲~40歲、

41歲~45歲、46歲~50歲、51歲以上

教育程度:國中小、高中職、大專以上

工作屬性:環安或安全相關人員、製造生產、

行政支援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34

抽樣人員選取案例

• 本年度之案例工廠,由於組織規模較大,為完

整呈現事業單位之安全文化情形,是分別對組

織中之關鍵族群進行評核。

• 選定由環安人員、A廠課員工(人數最多之單

位)、全體員工等三類族群,進行安全文化評

核。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35

四、評核結果分析及案例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36

初步評核結果說明

• 由評核結果,可了解受測群體對安全文化之感受程度。

• 發現案例所挑選之三類群族對於組織安全文化之「獎勵與懲罰」、「組織文化」 、 「風險管理」認同感較低。

• 可進行不同人員背景之敏感度分析。

• 納入統計之標準差因素,以突顯統計意義。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37

4.02

3.94

4.043.054.01

4.00

4.21

4.20

4.09

3.93

0.00

1.00

2.00

3.00

4.00

5.001.安全承諾

2.安全知覺

3.安全優先

4.組織文化

5.溝通

6.獎勵與 懲 罰

7.安全訓練

8.安全環境

9.風險管理

10.安全管理系統

環安人員評核結果雷達圖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38

A廠課抽樣人員評核結果雷達圖

4.57

3.86

3.49

4.35

4.08

4.35

4.11 4.29

4.35

4.36

0.00

1.00

2.00

3.00

4.00

5.001.安全承諾

2.安全知覺

3.安全優先

4.組織文化

5.溝通

6.獎勵與 懲 罰

7.安全訓練

8.安全環境

9.風險管理

10.安全管理系統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39

全廠抽樣人員評核結果雷達圖

3.93

4.28

4.25

4.44

4.31 4.49

4.33

4.32

4.644.71

0.00

1.00

2.00

3.00

4.00

5.001.安全承諾

2.安全知覺

3.安全優先

4.組織文化

5.溝通

6.獎勵與懲罰

7.安全訓練

8.安全環境

9.風險管理

10.安全管理系統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40

重點1:獎勵與懲罰《案例》

• 說明:指與安全有關之事項,會與獎勵或懲罰做

連結,優良的安全績效表現,組織會給予獎勵;

不良的安全績效表現,組織亦訂定適當的懲罰,

以激勵員工對安全的重視。此部份之問項內容包

括賞罰制度之建立與實施狀況,了解廠內是否已

建立此制度且確實施行;另外,亦討論安全與績

效之結合情形,了解廠內是否將安全表現列入獎

金核發、升遷等之考慮因素之一。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41

• 分析:評核結果顯示組織與安全相關之賞罰制度落

實度較低,且安全與績效之結合不夠強烈。當員工

安全績效良好時,可能無法獲得合理的或有價值的

回饋(金錢或榮譽),相反的,安全績效差時,

也不會有足使員工心生警剔的懲罰發生。因此,組

織的安全規範是否能落實,會因員工的價值觀及其

對工作場所危害的認知而有所不同,若員工對安全

的認同度高或危害辨識能力高,自然會重視組織的

安全規範;相反的,若員工不認為工作場所會發生

危害,也就不會重視並遵守這些安全規範。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42

重點2:組織文化《案例》

• 說明:此部份之問項內容包括團隊互動性、組織

氣候、員工勝任度、組織領導等。主要了解組織

中群體的互動、溝度是否和諧、員工間是否會互

相協助;了解組織對於安全的重視程度;組織選

任員工是否考量安全態度、對人員安全權責的規

劃;了解管理階層對安全的參與程度。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43

• 分析:細究各評核人員之資料,發現較有意見之處,是在於對於同仁之間的互動諧性、同仁對於問題責任之承擔,認為偏弱,且認為主管較少以正面評價方式來鼓勵員工。而由於此要項之問項,多屬於主觀意見,因此評核人員所表達出來之看法,感受範圍較局限於其所屬單位,也與其單位領導人員較為相關。此要項認同度低,代表組織所推動之安全措施,將較難藉由群體力量來影響個人行為。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44

重點3:風險管理《案例》

• 說明:分為日常作業的風險管理與重大風險的預

防觀念。日常作業的風險管理包括組織是否會積

極的去了解其他單位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否會定

期修定安全規則、管理階是否關心每位員工的問

題等;重大風險的預防觀念包括組織是否建立適

當的風險評估程序,對於高危險的作業是否有積

極的管制措施等。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45

• 分析:在日常作業的風險管理部份,員工普遍不了解組織是否對承攬商訂有管理制度、不了解組織對於安全規則是否有定期修訂,認為組織對於員工所造成的虛驚事故並不重視;在重大風險的預防觀念部份,員工並不了解組織是否有建立風險評估制度,認為組織對高危險作業之管理可再加強。由此要項可了解員工對於較為特別之安全管理措施,如承攬商管理制度、風險評估制度、管理階層所負責之安全管理工作等,了解程度較低,因此,若組織已推行相關安全措施,將較難獲得員工對其之認同,並進一步獲得員工之協助,例如,承攬商之管理責任,將落在權責人員身上,而無法藉由全體員工的共同監督來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46

五、改善活動實施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47

• 改善活動項目可參考「安全文化要項對應可推動

之制度及活動」(如表),並配合廠內推行之安衛

工作,以強化員工對安全文化要項之認同感。

• 案例中,除了參考上述結論建議推動活動外,並

配合該廠現行之安全衛生工作,在與廠方相關人

員討論後,擬訂輔導重點。

• 案例廠之輔導重點擬訂,包括「安全文化理念」、

「激勵與溝通技巧實務」、「安全觀察」等三項。

(如圖)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48

安全文化要項對應可推動之制度及活動-1

要項 可推動之制度及活動

1.安全承諾

安全文化理念推廣安全衛生政策管理安全衛生法規鑑定管理安全提案改善

2.安全知覺

安全衛生目標管理安全衛生績效指標訂定安全觀察程序緊急應變訓練風險評估制度

3.安全優先

員工考核增加安全態度之項目安全績效之訂定與追蹤分配經費及人力資源時將安全納入考量意外事故之教育宣導出版安全方面之文章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49

安全文化要項對應可推動之制度及活動-2

要項 可推動之制度及活動

4.組織文化 溝通技巧訓練聘用人員考核辦法(安全態度之考量)

5.溝通安全衛生溝通與諮詢管理安全衛生環境提案改善制度溝通技巧訓練

6.獎勵與懲罰 安全績效賞罰制度安全表揚制度

7.安全訓練 員工心理輔導制度特殊訓煉鑑別及實施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50

安全文化要項對應可推動之制度及活動-3

要項 可推動之制度及活動

8.安全環境

意外事故通報與管理辦法危險點辨示與警告標示建立安全作業標準作業動線規劃局限空間危害預防防護具配戴及管理機械設備本質安全設計

9.風險管理安全規則修訂程序風險評估制度虛驚事故提報制度製程安全管理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51

安全文化要項對應可推動之制度及活動-4

要項 可推動之制度及活動

10.安全管理系統

作業環境測定危險物、有害物管理健康檢查管理安全自動檢查承攬商管理事故調查制度變更管理制度安全手冊、工作守則宣導安全會議 5S或6S運動緊急應變計畫及演練安全觀察安全稽核制度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52

安全文化理念 激勵與溝通 安全觀察

獎勵與懲罰 組織文化 風險管理

高階主管 中階主管 基層員工

文化要項項

輔導訓練項

種子人員

(強化)

(參與)

輔導規劃架構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53

改善策略1:安全文化理念-高階主管《案例》

• 以「獎勵與懲罰」、「組織文化」之安全文化要項

來說,其重要內容如安全績效獎金提供、獎懲制度

與考核辦法之建立,皆屬於管理階層之決策權。

• 因此,安排高階主管參與「安全文化理念」課程,

使其了解組織推動安全文化之重要性,並提供有效

的人力及資源,促使全員重視安全。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54

改善策略2:激勵與獎懲-中高階主管《案例》

• 激勵與獎懲除了可由實質的金錢做為籌碼外,亦應

輔以心理層面之激勵及溝通方式,以增加員工對相

關制度之認同,提升落實度及實施效果,且對「獎

勵與懲罰」、「組織文化」、「風險管理」等安全

文化要項也有助益。

• 因此,針對中高階主管辦理「激勵與溝通技巧實務」

課程,使其有效運用於安全活動及制度之推展。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55

改善策略3:安全觀察-基層員工及中階主管《案例》

• 對於「風險管理」要項的提升,由評核時與部分員工的訪談中發現,員工對於工作場所中之危害因子較無警覺性,員工或因危害認知不足、或因習性不佳,而使輕傷害及虛驚事故經常發生。

• 因此,針對基層員工及中階主管辦理「安全觀察」課程,使其於工作場所中能隨時注意到潛藏的危害因子,並鼓勵員工將所發現之危害因子,經由提案程序交由公司進行改善。

• 以分組演練方式,鼓勵員工討論安全問題,提出單位內部安全衛生管理之經驗分享,促進同仁間之互動。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56

六、評量工具複評實施案例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57

• 於最後階段,再次進行安全文化複評,其評核結果

案例如圖、表所示。

• 在案例中,其「組織文化」及「風險管理」高於初

評分數,顯示透過輔導訓練,已提高同仁對於此要

項相關內容之認同程度,並認為自己能夠發揮影響

同仁共同遵守安全規定。

• 「獎勵與懲罰」之複評分數已略為提升,僅低於總

廠抽樣群體之初評分數,由於該廠在經過輔導後,

已積極擬訂安全衛生相關之獎罰措施,並規劃將安

全衛生積效納入個人年度考績,未來待此制度運行

後,將提升同仁對此要項之認同度。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58

3.93

4.28

4.25

4.44

4.31 4.49

4.33

4.32

4.644.72

0

1

2

3

4

51.安全承諾

2.安全知覺

3.安全優先

4.組織文化

5.溝通

6.獎勵與懲罰

7.安全訓練

8.安全環境

9.風險管理

10.安全管理系統

複評結果雷達圖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59

初評評核群組要項 全廠安衛

推動人員A 廠

抽樣人員全廠抽樣

人員

複評

組織文化 3.93 3.86 4.33 4.44獎勵與懲罰 3.05 3.49 3.93 3.91風險管理 4.21 4.08 4.25 4.48

複評結果分析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60

• 經濟部工業局,「企業安生改善與推廣計畫-中衛體系與承攬人作業安全輔導計畫」期中報告,2004.07

• 安全文化研究會報告書(日本),高壓氣體保安協會發行,2000

• 石油化學產業安全文化探討:古承峰,2003;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 核能電廠核能安全文化態度量表之開發:徐長生,2001;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 台灣中部四類製造業安全氣候與安全績效之相關研究:吳聰智,2001;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 營造業組織安全管理之研究.安全文化成效評估:郭建志,200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報告

參考文獻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61

敬請指教敬請指教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 工業安全組

聯絡人:洪經綸 經理

地 址:台北市四維路198巷41號2樓之10

電 話:(02)23255223 轉 124

傳 真:(02)23253922

E-mail :jason@ftis.org.tw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