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xfam Express Jan 2013 Chin version

Preview:

DESCRIPTION

the 48 issue of Oxfam Express by Oxfam Hong Kong

Citation preview

攝影︰Tom Pietrasik/樂施會

親愛的樂施會支持者︰

農曆新年快到了,我謹代表香港樂施會,祝您新春快樂,身體健康。

健康無疑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唯有健康的體魄,我們才能好好生活和工作。要強身健體,除了適量運動、充足睡眠,最重要的是健康飲食。

中國作家阿城的小說《棋王》中,主角王一生總是將所有食物吃個渣兒都不剩,就算掉了一粒米飯,他都會小心翼翼拾起它,珍而重之放回口中吃掉。挨過饑餓的人,才能體會王一生對「吃」的虔誠。

目前,全球有約九億人每天都在挨餓,當中有愈八成是為我們提供食物的小農、漁民、牧民和僱農。面對這龐大的饑餓人口,我們豈能袖手旁觀呢?樂施會現正推行「GROW糧食公義運動」,我們呼籲全球合作,改變失衡的糧食系統,讓貧窮人得溫飽。

在香港,我們每天產生3,000多公噸廚餘(環保署資料)。但同時,很多家庭卻過著捉襟見肘,甚至三餐不繼的生活。樂施會近兩年的調查發現,每六名香港人,便有一人貧窮。而租金及物價騰貴,持續通脹對家有孩子的貧窮家庭影響嚴重。他們經常吃不飽,或要食用過期食物,影響孩子發育。樂施會一向關注

樂施會推行綜合性的扶貧項目,協助貧窮人改善生計,扭轉失衡的全球糧食系統,讓九億饑餓人口享溫飽。

總裁的話

481月號 2013

向貧窮與饑餓說不﹗

香港的貧窮問題,我們向政府提出多項扶貧措施,包括倡議最低工資立法及每年檢討工資水平、改善食物銀行服務、增加貧窮兒童的膳食津貼、為基層工友爭取外出工作膳食津貼,以及為領取綜援和獲關愛基金資助的兒童增加膳食津貼等。

我十分享受佳節樂聚天倫的時刻,感恩餐盤中總有豐盛的食物,感激為我們提供食物的農戶和漁民。但面對美食,我亦總想起正在挨餓的九億民眾。我希望有更多朋友與樂施會一起行動,讓更多人早日脫離饑餓,協助更多人努力過後,可以吃飽。與此同時,讓我們一起好好珍惜食物,不浪費農人的心血和地球的資源。

新一年,讓我們共同努力,與貧窮人一起創造更好的明天。

謝謝大家。

樂施快訊

樂施會總裁余志穩二零一三年一月

3120 5000 2590 6880 info@oxfam.org.hkwww.oxfam.org.hk

讓全球九億人口不再挨餓

目前,全球仍有近九億人每天挨餓,當中八成是以務農為生的小規模農戶、漁民、牧民和僱農,又以女性最受影響。樂施會致力協助解決全球的貧窮及饑餓問題。我們的扶貧策略涵蓋三方面:

‧ 社區層面—改善社區設施,包括修路、修建供水系統和學校等,協助社區奠定發展基礎;提供耕種和養殖技能培訓,加強貧窮社區的自助和持續發展能力;推行適合當地需要的生計項目,協助貧窮社群增加收入,增加糧產;關注中國內地外來民工的貧窮狀況,透過法律援助、社區服務、教育和培訓等,協助他們改善生活。

‧ 地區及國家層面—透過倡議及遊說,推動相關政府機關實施惠貧政策,讓貧窮人獲得更多機會和資源改善生計,享有溫飽;人道救援及災害管理方面,我們推動社區民眾、民間組織及政府部門的合作及互助,從而減低災害的影響及加強民眾的復元能力;推行公眾教育和媒體工作,提高公眾關注貧窮議題的意識,身體力行維護公義。

‧國際層面 — 聯同全球樂施會開展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倡議活動「GROW糧食公義運動」,邀請各國政府、企業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等跨政府國際平台一起行動,從氣候變化、企業社會責任、保護農業水資源等方面,為世界帶來改變,並共同建立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氣候變化不單是環境問題,它正不斷威脅貧窮人的生計、糧食生產和人身安全。要解決全球的饑餓問題,就必須正視氣候變化對貧窮人造成的影響。 對贊比亞的貧農來說,就算一些微細的氣候衝擊或降雨量不穩,都足以嚴重影響生計。樂施會在贊比亞南部及西部兩個災害頻繁的省分約40個社區,推行社區主導,結合持續生計發展與防治災害項目,協助48,000人加強應對災害的能力,同時增加糧食生產,改善缺糧問題。 我們又推動當地政府支持農民應對氣候變化,農戶利用政府發放的農業技術資訊,選擇最佳的種植時間和農作物的品種。當地組織運用科學的早期天氣預警系統,加上農民對大自然的知識,編纂出當地的天氣數據,以便預測天氣變化,減低災害的風險及農作物損失。

此外,樂施會連續數年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舉行期間,透過倡議和媒體工作,呼籲各國政府和團體關注氣候變化問題,協助貧困農民制訂氣候變化應對措施。其中,中國政府已將適應氣候變化的措施納入五年規劃綱要(2011- 2015)之中。

極度貧窮的印度比哈爾邦,大部分人經常挨餓,很多兒童更要四出找尋食物充饑。

贊比亞南部多個地區去年持續乾旱,農作物收成大受影響。樂施會向農戶提供抗旱及收成期較短的種子,以減少農作物因為災害而失收的糧食損失。

中國是氣候變化風險最大的國家之一,內地超過九成貧窮人口已經受到氣候變化的嚴重威脅。樂施會在西北地區推行生態扶貧項目,指導農民改種抗旱的農作物,並推廣使用太陽能,以減少砍柴,保護水土。

扶貧焦點

攝影︰Chris Stowers/樂施會

工作手法方面,樂施會推行結合可持續發展、人道救援、能力建設、政策倡議以及公眾教育的綜合性扶貧項目,全面性地協助貧窮人改善生計,取得溫飽。

發展項目︰協助貧困農民應對氣候變化

倡議工作 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對於以農耕或天然資源為生的小農來說,土地、水和森林資源非常重要,食品及農產企業的經營方式因此對他們影響至深。如果企業不重視社會責任,以不利自然或社區的方式使用土地、污染或破壞自然環境,等於直接危害貧窮社群的生計。樂施會深信,企業透過增加透明度、支持公平的勞工和貿易政策、增加對小農及其社區的投資、避免破壞農民賴以維生的天然資源等,可以協助扭轉全球糧食失衡的問題。

一般而言,企業社會責任是指商業機構必須對其營商活動為社會(企業尊重和實現勞工權益、保障產品安全、不僱用童工等)、環境(避免污染、過度耗用能源及製造過量廢物)及經濟(避免打擊社區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等方面所帶來的影響負上責任。企業須以符合商業道德、尊重人、社區、自然環境的方法來達至營商目的,過程中須向其僱員、消費者、社區,以至整體社會負責。

香港工作多年來,樂施會一直在香港商界致力推動企業社會責任。二零一二年四月,樂施會就香港交易所(下簡稱「港交所」)之《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公眾諮詢文件提交意見書,以期令香港上市公司在披露環境、社會及管治表現方面更進步,進一步貼近國際的標準及做法。樂施會認為港交所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可以作為本港上市公司的重要參考,有助提高企業透明度,並對所有受企業影響的持份者 — 尤其是農民及農村負責,因此向港交所建議,就食品及農業企業披露對小農造成的影響,設立特別規定,幫助小農獲得合理的回報,減少他們所受的傷害。

想詳細了解樂施會在香港及中國內地的企業社會責任的工作,請下載《企業社會責任與減貧——樂施會的經驗》︰www.oxfam.org.hk//filemgr/38/CSR_povertyalleviaion_C.pdf

關注糧價動盪對香港 低收入家庭的影響

支持公平貿易世界貿易和有關規例向發達國家和跨國企業傾斜,不公平貿易嚴重威脅全球25億貧窮農民及生產者的生計。多年來,樂施會致力推動公平貿易,並支持多個世界各地的倡議運動,讓農民在貿易中有更大的議價能力,確保他們的生計得到保障。我們又協助公平貿易農民及生產者合作社開拓市場,同時透過公眾教育提高消費者的意識,並與本港公平貿易團體緊密合作 ,推動本地公平貿易。

樂施會去年底發表《香港貧窮報告:在職貧窮家庭狀況報告(2003-2012)》,發現本港在職貧窮問題持續惡化,貧窮人口超過110萬(即平均每六名香港人就有一人貧窮),貧富懸殊情況亦正不斷加劇。樂施會一向關注本地的貧窮問題,我們致力倡議政府調整最低工資水平、改善食物銀行服務、增加貧窮兒童的膳食津貼、延長短期食物援助計劃的領取時限至半年、為基層工友爭取外出工作膳食津貼,以及為領取綜援和獲關愛基金資助的兒童增加膳食津貼等。

公眾教育為了喚起公眾對全球糧食及饑餓問題的認識和關注,樂施會分別於去年九月及十月舉辦「My Farmily尋親之旅」及「七分一藝術展」。其中,在「七分一藝術展」中,本地14位藝術家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展現個人對全球近七分一挨餓人口的看法與感受,並藉此啟發觀眾反思個人如何改變全球糧食失衡問題。

身體力行,實踐「GROW良食良方」令世界變得更公平和可持續「GROW良食良方」是有利於永續發展的飲食及生活的新思維,透過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五個簡單原則,並與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分享,你自會慢慢愛上這種全新的生活態度。

‧ 仔細計劃三餐,並盡量善用剩食和廚餘,減少浪費

‧ 發掘身邊的當茬食物、可口的水果和蔬菜,有助減少食物運輸所產生的溫室氣體

‧ 多吃素、常吃綠,減少食用肉類和蛋奶類食品,便能大大減少我們的飲食習慣對地球的負面影響

‧ 支持小規模糧食生產者,選購公平貿易產品和品牌,就能幫助全球15億依賴小規模農場維生的人

‧ 煮食時發揮巧思,例如煮食時蓋上鍋蓋、水滾後立即減低火力等,便能同時節省能源、食水和金錢

就讓我們攜手合作,令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能吃得飽!詳情請瀏覽 www.growmethod.com/zh 或樂施會「GROW糧食公義運動」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GROWOxfamHK

中國內地工作目前,內地有近11萬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指在內地農產品加工業中起帶領及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他們的企業社會責任狀況直接影響國內一億農戶的生計和溫飽。自二零零八年起,樂施會與中國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簡稱「農研中心」)合作,在中央層面和五個省開展政策研究,並透過實地調查、企業培訓、出版報告以及新聞發佈等活動,推動龍頭企業推行企業社會責任,同時透過媒體工作和公眾教育,提高社會大眾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

成功改變政策‧ 二零一零年,樂施會支持農研中心製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框架》,將「扶貧減貧」、「平等且透明的合同」、「鼓勵婦女參與市場經濟」、「尊重社區權益」以及「參與國際標準的情況」等納入其中,並擬定由農業部發放給全國11萬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同年,在國家修訂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辦法》中,採納了樂施會的建議,增加了「鼓勵⋯⋯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並緊密帶動農戶的企業申報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應將企業帶動農戶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這是農業部首次將企業社會責任作為正式指標寫入規範企業的部門規章中,直接影響到1,253家國家級龍頭企業,並間接影響超過4,666萬農戶。

‧ 二零一二年三月,《國務院關於支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10號文件中的第七部分「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增收致富」中加入了樂施會倡議的「強化社會責任意識,逐步建立龍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的內容。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透過國務院明確要求在全國範圍內逐步建立龍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推動農業企業資訊公開。

水土資源對中國內地種植馬鈴薯為生的農戶非常重要。

內地企業代表參加樂施會的企業社會責任培訓。

受糧食格價急漲影響,本地很多低收入家庭生活捉襟見肘。

「My Farmily尋親之旅」,在灣仔鬧市中展開神秘的「城市定向」,透過「良食」故事發掘城市中的農民痕跡,並呼籲市民合力創造一個讓人人永遠都吃得飽的未來。

(左起)︰樂施會總裁余志穩、樂施會董事會副主席陳秀梅、樂施大使林嘉欣、「七分一藝術展」策展人阮文韜及置富Malls市場及推廣經理馮育平齊心支持樂施會「GROW糧食公義運動」,共同栽種一個人人永遠吃得飽的未來。

來自斯里蘭卡的巴山太太以種植香料為生,受惠於公平貿易,她一家的收入增加了,溫飽亦不成問題。

近年,中國農企紛紛在老撾及緬甸等湄公河流域國家尋找投資機會,為這些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機會及挑戰。樂施會去年出版《外國農業投資對老撾反貧的機遇與挑戰》一書,探討這些農企投資的概況,以及它對當地社會、環境及貧窮農戶的影響。

請捐款支持樂施會,讓我們能夠繼續在香港、中國內地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推行長遠的發展、人道救援、倡議以及公眾教育工作,協助更多貧窮人改善生活,得到溫飽。

什麼是 企業社會責任?

你我做得到!讓全球所有人溫飽

1 2

3

大家對「香港窮極有限」這個說法有甚麼想法呢?

您能否想像,香港在繁華背後,仍然有無數貧窮家庭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這些基層家庭的境況您又知道多少?我們都希望每天可以吃頓安樂茶飯,而溫飽是每個人的基本生存權利。但是,在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的香港,卻並非人人都能夠享有這項權利。

如果您有興趣了解基層市民的處境和感受,以及本地的貧窮問題,並讓您的孩子走出課堂,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學習通識,歡迎報名參加「失落豬排與寂寞啫喱」—本地貧窮互動劇場。

日期:2013年4月14日(星期日)地點:樂施會互動教育中心 (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9樓)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歡迎家長陪同9歲或以上的子女參加‧ 請於2時20分到達互動教育中心‧ 參加者進入互動中心需席地而坐及脫掉鞋子,請穿著合適衣服

探訪本地團體:「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樂施米義賣大行動招募義工

誠邀您參加親子活動︰「失落豬排與寂寞啫喱」— 本地貧窮互動劇場

有興趣參加樂施會活動的朋友,請填妥此活動報名表格,然後傳真至 2590 6880 或郵寄至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17樓樂施會收(信封面請註明「報名參加樂施會活動」)。

參加者姓名︰ 年齡︰

參加者姓名︰

參加人數

年齡︰

參加者姓名︰ 年齡︰

參加者姓名︰ 年齡︰

親子活動︰「失落豬排與寂寞啫喱」— 本地貧窮互動劇場(4月14日 星期日)

中文姓名: 英文姓名: 年齡:

樂施之友編號(如適用):MD

職業:

聯絡電話(日間): (夜間):

電郵:傳真:

樂施會活動報名表格

請選擇探訪本地團體 (3月16日 星期六)

以上活動如有查詢,請致電3120 5000 傳真:2590 6880。

「樂施米義賣大行動」是「樂施會中國發展基金」一年一度的大型籌款活動,籌得的款項用於樂施會在中國內地推行的各類扶貧發展項目。我們每年均邀請各區的區議員辦事處、學校及社區團體開設「樂施米」義賣攤位,並歡迎政府部門及工商機構集體訂購樂施米。

現誠邀各位樂施之友登記成為義工,協助義賣樂施米,為內地的扶貧工作出一分力。

義賣日期:2013年5月4、5、11及12日

樂施會一向關心本地弱勢社群,並透過資助有關服務團體,協助有需要的社群爭取權益。現誠邀您探訪本會支持的「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婦女中心),透過交流和分享,詳細了解該團體的工作。 婦女中心於1981年成立,工作範圍包括輔導及法律支援、持續教育、義工發展、社會參與、倡導工作等。過去幾年,婦女中心一直關注低收入家庭的兒童託管服務,以及兒童照顧者的支援等問題。

雖然本港大部分的兒童託管服務得到政府資助,但這些服務仍有不足之處,包括:名額有限、收費較昂貴及開放時間欠缺彈性等,未能切合低收入家庭的實際生活需要。 樂施會資助婦女中心,透過政策倡議、組織基層婦女以及調查研究等,建議政府推行一套新的兒童託管方案,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兒童託管服務,方便家長工作,以改善生計。

有興趣參加的朋友,請傳真或郵寄以下報名表格給我們。

參加者透過有趣及富啟發性的互動劇場,設身處地感受香港基層市民的生活境況和感受。

參加人數:

義賣地區 : □香港 □九龍東 □九龍西 □葵青及荃灣 □沙田及大圍樂施米義賣大行動義工

5月 4 日(六)

5月11日(六)

樂施米義賣日期 時段一12:30 - 15:30

時段二15:30 - 18:30

5月 5 日(日)

5月12日(日)

樂施米義賣日期 時段一12:30 - 15:30

時段二15:30 - 18:30

* 義工必須為香港居民* 14歲以下兒童必須在家人或親友陪同下方可參與「樂施米義賣大行動」* 已報名參加「樂施米義賣大行動」的朋友,將在四月底前收到通知,確定詳細活動安排* 我們會優先考慮閣下的選擇,惟可能按義工分佈情況再作出調節或安排,屆時會盡早聯絡閣下* 每位參與活動的義工,可獲發電子義工證書乙張。有關證書將於活動後一至兩個月內以電郵形式發送

樂施之友活動

探訪日期: 2013年3月16日(星期六)時間: 下午2時30分至5時地點: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內容: 與低收入家庭的兒童照顧者交流,

了解其生活狀況及於照顧兒童時所遇到的困難,並分享對現時兒童託管服務的意見。

集合時間: 下午2時15分地點:長沙灣港鐵站A1出口人數上限: 30人

歡迎攜同親友出席。

籌款網頁建立後,將網址轉寄給親友同事,呼籲他們支持

樂施之友老撾考察分享

Jason自少熱愛單車運動,曾踏單車環繞台灣兩次及圍繞澳洲西南部一圈。現在他更以一年時間從香港踏單車至葡萄牙,為樂施會籌款,除了沿途鼓勵大家捐款支持樂施會的扶貧發展工作外,Jason更利用樂施會的「myOxfam網上籌款專頁」,透過網上平台鼓勵及收集親友的捐款。

您亦可與Jason一樣,除了直接捐款外,以不同方式與樂施會攜手合作,為扶貧工作出一分力,例如:

‧ 於您的大喜日子,如:生日、婚禮、周年紀念舉行宴會或派對,邀請出席的親友及嘉賓捐款予樂施會代替送禮或賀金。

‧ 您亦可於宴會上,以捐款予樂施會代替購買回禮禮物予親友。

‧ 自行舉辦活動,如:個人音樂會、書展、畫展、出版書籍等活動,將售賣或入場所得之收入捐贈予樂施會,以協助貧窮人自力更生。

如有興趣以不同方式為樂施會籌款,歡迎與伍詠琪聯絡。電話:3120 5258 電郵:vickyn@oxfam.org.hk

「myOxfam籌款網頁」可讓您輕鬆地為個人、團體、學校或機構設立一個專屬籌款網頁,您的親友可即時捐款,支持您的行動,方便直接,更可協助貧窮人改善生活,一同分享助人自助的喜悅!快來開設您的專屬籌款網頁吧!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三日至十日,八名樂施之友隨同樂施會探訪了老撾華潘省的扶貧項目,並與村民會面、交流,了解樂施會在當地的工作進展情況。以下是樂施之友孔笑芳的分享。

這次考察之旅除了讓我親身體驗貧窮人的生活之外,更讓我對樂施會「與貧窮人結成夥伴,一起對抗貧窮」、提倡公義、改善民生的扶貧理念,以及它的社區發展、人道救援、政策倡議及公眾教育工作有更深入的認識。

我們探訪的三條農村都是位於山區,乘車數個以至十多個小時才能到達。每條村的居民不超過300人,他們以種植稻米、玉米和養殖家禽為生。村民告訴我們,樂施會到他們村內開始項目前,他們缺乏耕作及養殖技術,沒有收入。如遇上緊急事故、生病或天災,便會缺糧!三條村又以那度亞村為最貧窮,連基本的衞生設施都沒有,村民要在大自然「方便」。

村民不常見外來的訪客,部分人初與我們接觸時顯得有點害羞,但他們熱情、好客、善良。記得在一戶人家留宿一宵時,我們之間因為言語不通,鬧了不少笑話。但我

仍能感受到戶主用心地了解我們的需要,又熱情地款待我們。村民生活雖然艱苦,大部分孩子沒有整潔的衣服和鞋子,但他們經常笑容滿面,樂觀生活,一張相片已能令他們樂上半天。他們的笑臉真的讓我忘不了!

俗語有云︰「施比受更有福」。我認為直接捐助金錢去幫助貧窮人當然是好事,但以「充權」的手法更能有效解決貧窮問題,更能達至永續發展的效果。透過今次考察,我看見樂施會如何組織村民選出示範農戶,並鼓勵他們將耕作及養殖技術

和經驗傳授給其他村民,發揮助人自助的精神和社區的合作性。當中涉及與其他團體及當地政府合作,困難顯然易見。

不得不提的是樂施會推動性別平等的工作,在不同文化的環境推行婦女賦權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我期盼樂施會繼續推動這方面的工作,讓世界各地不論男女,都能享有幸福和權利。

最後,衷心感謝樂施會香港及老撾的工作人員的悉心安排和照顧,讓我有個難忘和充實的考察之旅。

Jason從香港踏單車至葡萄牙,為樂施會籌款。

孔笑芳(二排左三)認為樂施會「助人自助」的扶貧手法能有效解決貧窮問題,達至永續發展的效果。

籌款活動

手續非常簡單,只需四個簡單步驟:登入樂施會myOxfam網站www.oxfam.org.hk/tc/myoxfam.aspx

自訂籌款目標,網上填寫申請表格

定期查看捐款進度

大家好!我是Sandy,在樂施會發展教育組工作,我的工作主要包括導師培訓、透過傳訊工作及建立社會網絡,向大眾介紹樂施會的發展教育工作及「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和價值。我亦負責推展樂施會「無窮地球」互動教育中心的工作,並會協助其他與扶貧和「世界公民教育」有關的教育活動。

在工作上,我常常遇上兩件尷尬小事:第一,當我向別人介紹自己在樂施會做發展教育工作,得到的回應往往是︰「哦!你在山區建學校!」。第二,當別人知道我在樂施會工作了17年,其反應尤其是面部表情往往令我忍唆不禁,他們甚至直接說出來:「吓!原來那麼長時間了?!」

樂施會是我第一份工作。坦白說,最初入職時,並不知道樂施會是甚麼機構,純粹從招聘廣告得知它以「服務社會」為己任。還記得,那時的同事常以「不公平的社會制度」和「不公義的人為因素」等角度分析貧窮成因及尋找解決方案。

我真的聽得目瞪口呆。並不是我不同意他們的論述,而是,那時的我對世界發展議題認識很少,簡單的以為「扶貧」就等如「施予及慈善」。後來,我慢慢了解到「做善事」其實是「好行為」,但是,若果不明白「貧窮」或「不公義事情」的結構性原因,以及明白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所造成的「貧窮」或「剝削」,就未必能夠「對症下藥」,有效扶貧。

17年悠悠歲月過去。欣喜的是,我愈來愈少需要向公眾強調樂施會是一間「發展機構」而非「慈善組織」,我想這是與香港市民的社會意識日趨成熟有很大關係。

在樂施會工作不但開啟我的世界觀,更讓我與地球上不同的人們接觸。一九九六年,我第一次出差,與一群高中學生到廣西巴馬探訪偏遠山區的少數民族。翌年,我與樂施行動組 的青年人去了菲律賓宿霧的一個小島,了解當地民間組織如何保護海洋生態,同時為自己、海洋和沿岸生物建立一個可持續的生活環境,共生共榮。第三年,我帶領新一屆的樂施行動組成員到去了柬埔寨,了解赤柬統治時製造的戰爭遺害。

每次出差都讓我深刻思考很多問題,當中有很享受的經驗,也會遇到難過的事,尤其是看到不公義的情況。醜惡的人性是貧窮元兇,相反,善良的人性則可以有助解決貧窮問題。當然「破壞」總比「建設」快和容易。所以,我一直專注在樂施會做世界公民教育工作 ,希望能推動和感染更多人關心世界、檢視自己與世界的關係、認真思考自己可以為這世界做哪些有建設性的行為。

最後,與各位分享我一個心願:希望在我有生之年,世界不再需要「樂施會」,這不是對機構的詛咒,而是對世界的祝福,你理解背後的原因嗎?

「樂施行動組」是一項年度青年扶貧領袖培訓活動,本著「放眼世界,關注貧窮」的精神,舉辦訓練營、工作坊、本地和海外考察、以及與發展和貧窮議題有關的專題研習等活動,與中學生一同探討貧窮的根源,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分析和批判能力,繼而鼓勵及協助他們身體力行,自行組織公眾和校內教育活動,推動身邊社群認識貧窮問題和全球社會的持續發展。

樂施會的世界公民教育工作,致力協助青年人對本地及國際發展議題作深入分析,思考個人於世界中的角色與責任,並身體力行,做個負責任的世界公民。

撰文︰黃美瑛樂施會香港項目部教育幹事

「對一位難民來說,他最寶貴的是甚麼?最不想發生的又是甚麼?大家一起想想吧。」Sandy在樂施會互動教育中心「天地無家-戰爭與兒童難民」工作坊,引導參加者思考和討論兒童難民處境。

2010年,Sandy再次踏足菲律賓的 Pangasinan(呂宋島的西邊)考察,看看農戶如何建立「負責任的美好生活」( Responsible Wellbeing) 社區藍圖。

樂施會深信,要長遠解決貧窮問題,除了推行社區發展項目及政策倡議工作,公民教育亦不可或缺。因為每一個人都可以為滅貧出一分力,每一個人都有能力改變世界的不公平現象,每一個人都需要負上世界公民的責任維護公義。樂施會自1990年起推行發展教育項目,透過各種探討貧窮議題的工作坊和活動,推動公眾,特別是青年人對貧窮及可持續發展議題的認識和關注。我們又與教師及教育機構合作,研究和設計教學課程及教學資源,致力把扶貧發展及社會議題納入香港的正規課程。

認識「牛記人」^

註1

註1

註2

註2

4%7%7%9%

11%

6%

56%其他地區及全球性項目

南亞地區(包括尼泊爾、印度、阿富汗及孟加拉)

非洲(包括布基納法索、南非、馬達加斯加、埃塞俄比亞及贊比亞)

湄公河地區(包括老撾、柬埔寨、越南

及緬甸)

東南亞地區 (包括北韓、印尼及菲律賓)

中國內地

香港

東亞地區北 韓︰ 緊急糧食救援項目

南亞地區尼泊爾︰ 在廓爾喀地區推行天然資源管理及生計發展項目孟加拉︰ 加強民眾應對氣候變化的復元能加和適應措施

非洲贊比亞︰ 推動公民參與應對氣候變化(三年期項目的第一年)布基納法索︰ 西非糧食危機援助項目

新項目概要(2012年8月1日至11月30日,樂施會合共審批了99個新項目。)

截至2012年10月31日,樂施會合共推行670個項目* 每年項目支出將會在本財政年度 (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完結後,

交由會計師核實,並刊於年度報告內。

扶貧救災及發展項目開支︰六千八百萬港元(2012年7月1日至10月31日)

以100%再造紙及大豆油墨印刷

為「樂施之友招募大行動」提供展覽場地(2012年8月至11月)

鳴謝(以筆劃序):

中國內地雲 南︰ 反對家庭暴力社區宣傳倡議行動甘 肅︰ 臨洮縣上營鄉賀家溝小學重建項目廣 西︰ 賀州市愛滋病治療和教育項目貴 州︰ 納雍縣特大洪澇災害緊急救援項目

香 港︰ 東涌社區發展計劃

「樂施毅行者2012」

「蘋果日報慈善跑2012」已於1 0月 2 1日圓滿舉行。超過1,500位跑手熱情參與,並籌得逾港幣30萬元,支持樂施會的扶貧及發展工作。當日,樂施會香港部總監蕭美娟(左一)、蘋果日報總經理陳志成(左二),活動大使及贊助商出席支票頒贈儀式。

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

「GROW糧食公義運動」「七分一藝術展」

樂施大使 林嘉欣Gorgeous Design SolutionsJoyce MakeupPuzzle Production元新 Groundwork 日向影室 百童製作

場地提供︰置富Malls馬鞍山廣場 置富都會

My Farmily尋親之旅Secret Tour Hong Kong土作坊百童製作食德好樂農樂餉社

自辦籌款活動支持樂施會的機構Beauty Myth Medical CentreC & A Kitchen EG House Experia Limited GOSAHHair Collection Isabella Bistro & Bar Organic Plus Pristine Living Limited Unitrade Global Limited 永旺(香港)百貨有限公司 - 吉之島安柏環球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利新皮藝有限公司杏花樓谷媽媽啟勝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 美景花園會所清水灣鄉村俱樂部嘉伩時裝髮髮廊

捐款逾港幣五萬元的機構: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利嘉閣地產有限公司聯邦酒樓

九龍城廣場

伍集成國際有限公司集成中心

地政總署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宇晴匯嘉湖銀座

信和集團沙田商業中心帝庭軒雅濤居購物商場碧湖商場藍灣廣場觀塘廣場

南豐集團將軍澳廣場

香港房屋委員會石排灣村油塘村海麗商場梨木樹龍珠廣場龍蟠苑商場

恒基兆業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新都城中心

恒隆地產代理有限公司淘大商場

第一太平戴維斯物業 管理有限公司海怡半島商場

荷花集團

華懋集團希爾頓中心

新鴻基地產有限公司卓爾廣場香港商業中心開心廣場

置富Malls馬鞍山廣場置富第一城

領匯管理有限公司小西灣廣場天盛商場兆禧商場兆麟廣場李鄭屋商場尚德商場海富商場啟田商場啟業商場景林商場順利商場愛東商場頌安商場錦泰商場麗閣商場

由今年一月一日起,樂施會正式使用全新的標誌,配合耳目一新的字款以及活潑、明亮的色調,帶出堅定、積極和富有朝氣的扶貧訊息︰

樂施會互動教育中心:香港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9樓樂施商店:中環康樂廣場一號怡和大廈低層8號鋪(電話:2522 1765)

編輯委員:蕭美娟、黃詠儀、李冰心、高玉娟樂施會地址:香港北角馬寶道28號華匯中心17樓

指定鞋履︰� Montrail

指定能量食品︰樂健坊

指定戶外用品店︰保捷行

指定綠色管理夥伴︰香港通用公證行有限公司���

指定網上廣播商︰網播科技(亞洲)有限公司

指定飲品︰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全球贊助︰道富集團

後勤支援贊助機構︰ 亞洲萬里通有限公司中華電力有限公司電訊盈科有限公司太古地產有限公司

指定服裝︰� Columbia

指定裝備︰� HAGLÖFS

指定工程顧問︰金城營造集團

匯報 /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