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最最最最最最最 2012 最 9 最 最最最最最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第 9 章 通訊與網路. 前言. 時至今日, 網路已普及化地深入各個生活領域, 儼然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網路多元化的發展, 提升了文件及資料的處理效率, 無論是通訊、購物、資料蒐集等…都能夠經由網路辦到。本章將介紹有關網路的通訊設備與傳輸技術, 讓您能夠更加瞭解網路的特性。. 2. 前言. 通訊傳輸方式 資料交換技術 網路設備介紹 電腦網路系統連接架構 認識網際網路通訊協定. 目錄. 9-1 資料通訊簡介 9-2 電腦網路的組成 9-3 網路拓樸 9-4 通訊定協 定. 4. 9-1 資料通訊簡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第 9 章通訊與網路

Page 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前言 時至今日 , 網路已普及化地深入各個生活領域 , 儼然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網路多元化的發展 , 提升了文件及資料的處理效率 , 無論是通訊、購物、資料蒐集等…都能夠經由網路辦到。本章將介紹有關網路的通訊設備與傳輸技術 , 讓您能夠更加瞭解網路的特性。

2

2

Page 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前言 通訊傳輸方式 資料交換技術 網路設備介紹 電腦網路系統連接架構 認識網際網路通訊協定

3

Page 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目錄 9-1 資料通訊簡介 9-2 電腦網路的組成 9-3 網路拓樸 9-4 通訊定協定

4

4

Page 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1 資料通訊簡介 資料通訊 (data communication) 是指透過電腦及通訊線路將各類資料從傳送端傳送至接收端 , 以進行訊息傳遞與交換的過程。本節將介紹資料通訊中所使用的各種通訊傳輸方式 , 以及常見的資料交換技術。

5

Page 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1-1 通訊傳輸的方式 傳送端與接收端在進行資料通訊前 , 必須先協議彼此溝通的方法及規則 , 才能順利溝通。下面我們將介紹各種通訊傳輸的方式。

通訊傳輸依資料傳送的方向 , 可分為單工傳輸 (Simplex) 、半雙工傳輸 (Halfduplex) 、及全雙工傳輸 (Full-duplex) 3 種。

6

Page 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單工傳輸 單工 (Simplex) 是指資料只能單向傳送 , 亦即資料只能由

傳送端傳送 , 接收端僅能接收資料而無法傳送資料 , 如圖表 9-1 所示。

7

Page 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半雙工傳輸 半雙工 (Half Duplex) 是指在不同的時間下 , 資料能進行

雙向傳輸 , 但在同一時間內 , 資料只能單向傳送 , 最明顯的實例就是無線電的通訊方式。如圖表 9-2 即屬於半雙工傳輸。

8

Page 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全雙工傳輸 全雙工 (Full Duplex) 是指在任何時間 , 資料都能進行雙

向傳輸。例如使用電話時 , 雙方都可以同時發話和收話。如圖表 9-3 。

9

Page 1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依傳輸方向分類 圖表 9-4 彙總了上述三種依資料傳輸方向分類的通訊傳

輸方式。

10

Page 1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依傳輸資料線數多寡分類 通訊傳輸依同一時間傳輸的資料線數多寡 , 可分為並列傳輸 (parallel) 及序列傳輸 (serial, 又稱串列傳輸 ) 兩種。

11

Page 1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並列傳輸 並列傳輸是指多個位元 (如 8 bits )的資料同時透過多條

資料線路傳輸 , 常應用在短距離的資料傳輸上 , 例如電腦與印表機之間的資料傳輸。

12

Page 1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序列傳輸 序列傳輸是指資料只透過一條資料線傳輸 , 即資料是以 1 個接著 1 個位元的方式依序傳送 , 常應用在長距離的資料傳輸上 , 例如電腦網路上的資料傳輸。

13

Page 1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序列傳輸

14

Page 1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依傳輸資料線數多寡分類 下表是並列傳輸與序列傳輸的比較表。

IEEE 1394 是一種可用來連接數位化產品 ( 如數位攝影機、數位相機…等 ) 的高速匯流排規格。新款的筆記型電腦通常會內建 1394 連接埠。

15

Page 1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依傳輸資料線數多寡分類 並列傳輸的線路雖較多 , 但其傳輸速度並不一定優於序列傳輸 ( 因為接收端要同時將傳進來的資料整合及排列 , 需耗用額外的位元及處理時間 ) 。

例如目前較新的硬碟 / 光碟機介面 SATA (Serial ATA)、 SAS (Serial Attached SCSI) 等皆採序列傳輸 , 其傳輸速度較舊的並列傳輸介面快。

16

Page 1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同步傳輸 vs. 非同步傳輸 序列傳輸若依資料是否同步 , 可再區分為同步傳輸(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及非同步傳輸 (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 , 分別說明如下:

同步傳輸:一次可傳送數個字元 ( characters ) 的資料量。在傳送資料前 , 傳送端會先送出同步訊號 ( 同步位元 ) 給接收端 , 告知接收端準備開始同步傳輸。在傳送的過程中 , 雙方會同步計時以便控制資料的傳送與接收。另外 , 為了避免發生資料遺失 , 通常會在資料的最後加上一組錯誤偵測位元 ( error check bits )。

17

Page 1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同步傳輸 vs. 非同步傳輸

18

Page 1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同步傳輸 vs. 非同步傳輸 非同步傳輸:一次只能傳送 1 個字元。為了便於區分每 1

個字元 , 通常會在字元的前後分別加上一組起始位元及終止位元。

19

Page 2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同步傳輸 vs. 非同步傳輸 下表是同步傳輸與非同步傳輸的比較表。

20

Page 2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1-2 資料交換的技術 電腦網路將分散在各地的電腦系統連接在一起 , 使得資料從某端傳送到另一端的路徑 , 可能有數種甚至數千萬種;資料交換技術即是為了將資料快速且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端而制定的傳輸路徑管理方法。下面將介紹三種常見的資料交換技術。

21

Page 2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電路交換 電路交換( Circuit swi tching )是一種在資料傳輸之前 , 必須先在傳送端及接收端之間建立實體的線路連接 , 然後才傳送資料的資料交換技術;此種技術在資料尚未傳輸完成之前 , 傳送端及接收端之間的線路暫時無法開放給其它節點( nodes )使用。如圖表 9-11 所示的電話系統便是採用電路交換的技術。 節點是指網路上的電腦 (或週邊設備 ) 。

22

Page 2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電路交換

23

Page 2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電路交換 由於電路交換在傳輸資料時 , 傳輸線路不能分享給其它節點使用 ( 即頻寬不共用) , 因此具有傳輸速度快、錯誤率低…等優點;但缺點則是要通訊的雙方都處於不佔線狀態(即未與其它節點連線)下 , 才能接通傳輸線路。

此外 , 收送兩端都必須等待資料送達完成後 , 才能開放傳輸線路給其它節點使用 , 因此容易有佔線的情況發生。這也使得電路交換的線路使用率較低。

24

Page 2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訊息交換 訊息交換(Message switching )是一種資料在傳輸過程中可以選擇不同傳輸路徑的資料交換技術;此種技術在資料尚未傳送到目的端之前 , 可將資料暫時存放在傳輸路徑中的某一節點 , 直到確定傳輸路徑後 , 再將資料傳送出去。如圖表 9-12 即為訊息交換的運作示意圖(此例由 A 傳送資料到B 的路徑為 A-N2-N5-B )。 若某一節點在發現資料傳輸錯誤時 , 會要求前一節點重送該筆資料。

25

Page 2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訊息交換

26

Page 2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訊息交換 以訊息交換的方式傳輸資料時 , 由於可以選擇不同的傳輸路徑 , 因此具有線路使用率高的優點;另外 , 當資料送達傳輸路徑上之每一節點時還會做錯誤檢查 , 因此能夠降低資料傳輸的錯誤率。

27

Page 2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訊息交換 訊息交換的缺點主要有二:

當網路忙碌時 , 每一個節點可能會存放多筆等待傳送的資料 , 即須使用較大的儲存空間來供資料存放;因此這種傳輸方式較不適合用在大型網路中。

訊息交換的傳輸路徑不固定 , 且未能與接收端建立連線 , 因此可能會發生資料不能送達接收端的情形;另外當資料量大時 , 容易因資料錯誤而有需重送資料的情況。

28

Page 2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分封交換 分封交換技術( Packet switching )改良了訊息交換技術的缺點 , 它在資料傳輸之前 , 會先將資料分割成許多個特定大小的封包( Packet) , 然後再依封包所指定的傳輸路徑傳送到目的端。

29

Page 3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分封交換

30

Page 3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分封交換 分封交換技術除了如圖表 9-13 所示的運作方式之外 , 還有另一種方式是先在傳送端與接收端之間找出一條固定的傳輸路徑 , 然後再將所有的封包依照相同的路徑傳送到接收端。

31

Page 3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分封交換 以分封交換的方式傳輸資料時 , 每一個封包可以經由不同

的路徑傳送 , 因此可加快資料的傳輸速度。但缺點是資料封包可能不會按照順序送達接收端 , 接收端必須花費時間將資料重整。底下為上述三種資料交換技術的比較表。

32

Page 3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2 電腦網路的組成 一個完整的電腦網路系統是由傳輸媒介、電腦設備、聯結裝置等硬體設備 , 以及網路作業系統等軟體程式所組成。本節將介紹這些組成電腦網路系統的元件。

33

Page 3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2-1 傳輸媒介 網路必須藉由傳輸媒介來傳輸資料(或稱訊號 ) 。 網路的傳輸媒介可分為「有線傳輸媒介」及「無線傳輸媒介」兩大類。

其中有線傳輸媒介有雙絞線( Twisted pair )、同軸電纜 (Coaxial cable) 、光纖( Optical Fiber )及電力線 (HomePlug) 等 , 無線傳輸媒介則包含了微波(Microwave )與紅外線( Infrared )等。下面將分別介紹這些傳輸媒介。

34

Page 3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雙絞線 雙絞線 (Twisted Pair) 是一種使用銅線做為傳輸線路 , 並成對相互纏繞、外覆絕緣材料的傳輸媒介。

雙絞線相互纏繞的結構 , 除了可以減低其它電子設備的雜訊干擾之外 , 還能減緩傳輸訊號的衰減 , 因此常被選為架設網路的主要線材。雙絞線的傳輸距離約為 100 公尺。

35

Page 3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雙絞線 雙絞線依據外皮與絞線之間有無加上銅網或金屬層的遮蔽物 , 分為遮蔽式雙絞線( Shielded Twisted Pair, STP )及無遮蔽式雙絞線(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UTP )兩種。

STP 的抗擾性較佳 , 但價格也較高 , 因此一般區域網路仍以 UTP 雙絞線的使用率較高。雙絞線的優點是便宜 , 維護和佈線的彈性也很好 , 但比較不耐用 , 而且容易受到電磁干擾。

36

Page 3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雙絞線

家裡的電話線即是雙絞線的一種。37

Page 3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雙絞線的傳輸速度 雙絞線的傳輸速度會因線材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 目前分為 Category 1 (簡稱 Cat 1 ) 〜Category 7 (簡稱 Cat 7 ) 七個等級 , 但僅有 Cat 5、 5e、 6、 6a 為美國 EIA/TIA ( 電子工業協會 / 電訊工業協會 ) 認可的規格 , 其中使用率最高的是 Cat 5 。圖表 9-16 為 UTP Cat 1 〜Cat 7 等級的傳輸速度列表。

38

Page 3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雙絞線的傳輸速度

39

Page 4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雙絞線的傳輸速度 Cat5e (Enhanced Cat 5) 是 Cat 5 的改良版 , 目的是希望將 Cat 5 雙絞線略加修改 ,便能運用於 1000BASE-T 乙太網路 , 以省下重新佈線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Cat6a(Augmented Category 6) 則是為了運用在 10GBASE-T 乙太網路。

40

Page 4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 (Coaxial Cable) 是一種內層使用銅線做為傳輸線路 , 外層以塑膠包裝 , 兩者之間以絕緣材料隔開的傳輸媒介。

同軸電纜採用同心圓的設計方式 , 能夠抵抗較強的雜訊干擾 , 其傳輸距離與抗擾性皆優於雙絞線 , 但價格較貴。一般多應用於傳輸距離為 200〜500 公尺、傳輸速度為 10Mbps 的區域網路中。

41

Page 4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同軸電纜

42

Page 4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區域網路常見的線材接頭 有線網路的電纜線與電腦之間須使用接頭連接 , 下表為區

域網路中 2 種常見的線材接頭:

家用電話線的接頭與 RJ-45 接頭相當類似 , 但其規格為 RJ-11 。

43

Page 4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光纖電纜 光纖 (Optical Fiber) 是一種使用極細的玻璃纖維材質來傳輸光源訊號的傳輸媒介 , 通常一條光纖電纜會包裹數十條以上的光纖。光纖的傳輸速度約為 100 Mbps〜 10 Gbps, 是目前傳輸速度最快的傳輸媒介。

44

Page 4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光纖電纜 由於光源訊號衰減的速度較慢 , 因此光纖的最長傳輸距離較一般使用銅線做為線材的傳輸媒介長 , 相對的價格也較昂貴。

通常只有在架設高速網路 , 或連接跨國網路時 , 才會使用光纖做為傳輸媒介。在所有「有線傳輸媒介」中 , 光纖的安裝及維護成本最為昂貴。

45

Page 4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光纖電纜

46

Page 4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電力線 (HomePlug) 電力線網路是指使用一般常見的「電源插座」當作網路連接埠 , 只要家中電力可到之處、就有網路可用 , 訊號傳輸距離可達 300 公尺。

使用電力線網路的好處是安裝簡單、免佈線 , 只要透過電力線網路橋接器來轉換即可使用。就算身處不同樓層 , 只要使用的是同一個「電表」的電線插座 , 即使位於不同樓層也能使用電力線網路。

47

Page 4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電力線 (HomePlug) 目前 ADSL 網路的速度介於 1 Mbps 〜 12 Mbps, 而電力線網路的傳輸速度已可達 85 Mbps 〜 200 Mbps 。

此外電力線網路可提供 16 台 PC 同時上網;而小型企業、網咖等較多電腦的環境 , 也可以擴充到 64 台電腦同時上網。

48

Page 4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電力線 (HomePlug) 雖然電力線網路有許多好處 , 但也有些先天限制。如傳輸範圍以單一電表為限、且若家中使用了突波保護裝置 ( 如:防突波延長線、穩壓器、 UPS 等 ), 可能會把網路上傳遞的訊息視為突波或雜訊過濾掉 , 造成網路訊號中斷 , 此時便得把此類設備移除 , 才能正常使用電力線網路。

49

Page 5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電力線 (HomePlug) HomePlug 是由 HPA (HomePlug Powerline Alliance, 家庭插電聯盟 ) 所制定的電力線傳輸標準 , 目前已演進到可支援 200Mbps 高速傳輸的 HomePlug AV 標準。

50

Page 5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微波微波是一種傳輸頻率介於 2GHz 〜 40GHz 之間的電磁波訊號。這種訊號除了可以透過地面上的微波基地台收發之外 ,還可以利用通訊衛星( communiationsatellite )做為中繼站來轉送。

51

Page 5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微波 圖表 9-21 即是一個

透過微波基地台來收發微波訊號的示意圖。由於微波基地台之間不能有障礙物阻擋 , 因此站台通常都設置在高山上 , 或是較高建築物的頂端。

52

Page 5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微波 圖表 9-22 則是一個透

過通訊衛星來收發微波訊號的示意圖。由於通訊衛星是在距離地表數萬公里高的軌道上運行 , 因此其傳輸距離與涵蓋範圍比較不受自然環境的限制。不過 , 利用衛星通訊的費用相較於其他傳輸媒介要來得昂貴。

53

Page 5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紅外線 紅外線是一種利用發光二極體(或雷射)發射傳輸頻率在 100GHz 〜1000THz 之間的紅外線光束 , 它的傳輸特性是無法穿越大型障礙物 ( 如牆壁)、傳輸路徑必須為直線、傳輸距離只能約在 50公尺以內、且傳輸角度須在 ±15° 之內。例如 , 手機或 PDA 與電腦之間的資料傳輸。

54

Page 5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常見的區域網路規格 在區域網路中常以 100BaseT、 10Base2、 10Base5、 10BaseF、

10Broad36 等不同名詞來表示不同的網路規格 , 其意義如下: 前面的數字:代表資料的傳輸速率 , 其單位為 Mbps

(megabits per second), 如 100BaseT 代表每秒可傳輸 100Mbits 的資料。

中間的英文字:代表所採用的通訊傳輸技術 , 通常有基頻和寬頻兩種。如 10Base2 中的 「 Base」 代表基頻 , 10Broad36 中的 「 Broad」 代表寬頻。

最後的英文或數字:英文字代表所採用的線材種類 , 數字則代表每一段纜線的最長傳輸距離。如 10BaseF 的 「 F」 代表採用的線材為光纖; 10Base2 中的 「 2」 代表一段纜線的最大區段長度為 200公尺。

55

Page 5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2-2 電腦設備 網路上的電腦 , 依其功能可分為伺服器( serve

r )及工作站( workstation )兩種 , 分別介紹如下。

56

Page 5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伺服器 伺服器是網路上負責監控網路、驗證使用者身份、及提供

各項服務的電腦 , 如圖表 9-24 中的各式伺服器。伺服器是網路上的核心設備 , 因此常被稱為網路主機( host) , 一般大型電腦、迷你電腦、及功能較強的個人電腦皆可做為伺服器使用。

57

Page 5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工作站 工作站是網路上提供一般使用者使用的電腦。使用者在登

入網路後 , 即可使用伺服器所提供的服務及其它工作站所分享出來的資源。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及個人數位助理(或終端機)皆可作為工作站使用。

58

Page 5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網路作業系統( NOS ) 電腦網路系統除了要有傳輸媒介、電腦設備…等硬體設備之外 , 還需要有軟體程式的控制與管理才能順利運作。

其中網路作業系統 (Network Operation System, NOS) 是相當重要的軟體程式 , 它負責網路上的資源分配、安全控制及網路管理等。

常見的網路作業系統有微軟公司的 Windows NT/2000/Server 2003/2008/2008 R2, 及 UNIX、 Linux, Novell 公司的 NetWare 等。

59

Page 6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2-3 聯結裝置當數台電腦間的資料要透過傳輸媒介傳輸 , 或是兩個以上的網路要相互連接時 , 就必須使用特定的聯結裝置才能進行資料傳輸的工作。下面將介紹這些聯結網路的裝置。

60

Page 6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數據機 數據機又稱調變解調器( modulator and

demodulator, modem) , 是一種用來轉換數位訊號及類比訊號的裝置;它是電腦撥接上網必備的硬體設備之一 , 傳輸速度最高可達 56kbps 。

61

Page 6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數據機

62

Page 6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網路卡 網路卡( Network Interface Card )是架設區域網路必備的硬體設備之一。它定義了電腦在區域網路中的位址 , 並將電腦所要對外傳送的資料轉換成序列形式 , 以便透過傳輸媒介傳輸。

網路卡的種類依傳輸媒介所傳輸的訊號可分為電子訊號網路卡、光源訊號網路卡、及無線傳輸網路卡 3 種。

63

Page 6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網路卡

64

Page 6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網路卡 IEEE制定了區域網路設定位址的方式 , 讓每一家網路卡製造廠商在製造網路卡時 , 可將其所分配到的位址燒錄在網路卡的晶片上。一般稱實體位址(Me dia Access Control addre s ,MAC 位址 ) 指的即是網路卡的位址 , 其長度為 6bytes;就像身份證字號 , 每一張網路卡都有自己專用 MAC 位址。

65

Page 6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集線器 集線器( hub )是用來連接區域網路上所有電腦的設備。當連接到集線器上的兩台電腦設備在進行資料傳輸時 , 其它電腦設備便不能進行資料傳輸的工作。

66

Page 6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集線器

67

Page 6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交換式集線器 交換式集線器( switching hub, 簡稱交換器 ) 的功能和集

線器大致相同 , 也是用來連接區域網路上的電腦設備。但交換器和集線器最大不同之處 , 在於交換器的任兩個連接埠在進行資料傳輸時 , 其它的連接埠也可進行資料傳輸的工作。

68

Page 6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交換式集線器

69

Page 7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中繼器 中繼器( repeater )是用來增強傳輸訊號 , 以延伸訊號傳輸距離的裝置。由於每一種傳輸媒介都有其最長傳輸距離的限制 , 一旦超過該距離 , 訊號即會衰減而無法辨識。因此必須透過中繼器來加強訊號 , 以利資料傳輸的進行 , 圖表 9-34 為其運作示意圖。 集線器也具有中繼器增強訊號的功能。

70

Page 7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中繼器

71

Page 7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橋接器 橋接器( bridge )是用

來連接子網路的裝置;它可以連接同一網路中使用相同通訊協定的子網路 , 並藉由其資料封包過濾的功能 , 避免子網路之間的訊息干擾 , 使網路的傳輸效率更佳 , 圖表 9-36 為其運作示意圖。

72

Page 7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橋接器

73

Page 7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路由器 路由器( router )是一種

提供資料傳輸路徑選擇的裝置;它可以連接多個不同架構的網路(或同一網路中的多個子網路) , 並根據內部的路由表為資料封包選擇最佳的傳輸路徑 , 使資料能夠快速地送達目的地 , 圖表 9-38 為其運作示意圖。

74

Page 7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路由器

75

Page 7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閘道器 閘道器( gateway )是用來連接不同類型的子網路 , 讓使

用不同通訊協定的網路能夠相互傳送與接收訊息的裝置。當 A 類型網路的資料要傳送至 B 類型網路時 , 閘道器便會將該資料轉換成 B 類型網路所能辨識的資料格式。

76

Page 7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閘道器

77

Page 7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3 網路拓樸 網路拓樸( network topology )又稱為「網路連接架構」 , 它是指電腦網路系統中的電腦連接方式。本節將介紹區域網路中三種常見的網路拓樸。

78

Page 7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3-1 匯流排網路 匯流排網路( bus network )是以一條纜線連接所有電腦設備的網路連接架構 , 下面將詳細說明其實際連接架構及運作方式。

79

Page 8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連接架構 在佈建匯流排網路時 , 除了要將網路上所有的電腦設備連接到一條纜線上之外 ,還須在纜線的頭、尾兩節點加裝終端子( terminator, 又稱終端電阻) , 使訊號在傳送到兩端時可即刻終止 , 以避免干擾後續的資料傳輸工作。

圖表 9-41 即為使用同軸電纜作為傳輸線路的連接方式。

80

Page 8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連接架構

81

Page 8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運作方式 匯流排網路採用廣播( broadcast )的方式來傳遞資料(或訊號 );此種方式是當某一節點在傳送資料至另一節點時 , 會同時向纜線兩端傳遞資料 , 圖表 9-42 為其運作示意圖(假設 A 要將資料傳送給 D )。 匯流排網路上的任一節點在傳送資料前 , 都必須先檢查主幹線上有沒有資料(或訊號 ) 正在傳遞;在確定無資料傳遞時 , 才能傳送資料。

82

Page 8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運作方式

83

Page 8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運作方式 由於匯流排網路不須使用額外的聯結裝置 , 因此具有佈線成本低、安裝及擴充容易等優點。另外 , 若任一節點的電腦設備損壞時 , 也不會影響網路的正常運作。

匯流排網路的缺點則是:節點在傳送資料前 , 必須先確定網路上無資料傳遞 , 才能傳送資料。因此 , 當有許多節點要同時傳送資料時 , 傳輸效率將會大幅降低。 在匯流排網路上 , 若是主幹線、節點的 T 型接頭、或終端子故障 , 將會導致整個網路癱瘓。

84

Page 8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3-2 星狀網路星狀網路( star network )是以一台集線器 (或交換器 ) 為中心 , 將電腦設備連接到此聯結裝置的網路連接架構 , 下面我們將詳細說明其連接架構及運作方式。

85

Page 8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連接架構 在佈建星狀網路時 , 必須使用一台集線器或交換器來連接所有的電腦設備。由於每台集線器的連接埠有限 , 因此當要佈建的網路設備超過集線器可以連接的數量時 , 就需將兩個以上的集線器連接。

86

Page 8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連接架構

87

Page 8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運作方式星狀網路上的任一個節點在傳送資料時 , 都必須先將資料送至集線器或交換器 , 然後再由集線器或交換器轉送至目的節點 , 圖表 9-44 為其運作示意圖(假設 B 要將資料傳送給 D )。

88

Page 8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運作方式

89

Page 9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運作方式 由於星狀網路上的節點皆需透過集線器 (或交換器 ) 來傳輸資料 , 因此它除了具有集中管理的優點之外 , 還具有擴充及移除容易的優點 , 意即在擴充或移除節點時 , 只要連接 (或拔除 ) 集線器上的網路線接頭即可。星狀網路的缺點則是 , 當集線器故障時 , 整個網路便會癱瘓而無法運作。 若是任一節點損壞 , 並不會影響到整個網路的正常運作。

90

Page 9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3-3 環狀網路環狀網路( ring network )在概念上是以一條纜線 , 將電腦設備連接成一迴路的網路架構 , 下面我們將詳細說明其實際連接架構及運作方式。

91

Page 9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連接架構環狀網路的佈線方式是使用一台類似集線器的多站存取單元(MultiStation Access Unit, MAU 或MSAU )聯結裝置 , 來連接所有電腦設備 , 如圖表 9-45 所示。

92

Page 9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連接架構

93

Page 9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運作方式環狀網路是利用一個在各節點間環繞的小型資料封包( token packet, 或稱記號封包 ) 來決定資料傳遞的權限或順序 , 圖表 9-46 為其運作示意圖(假設 A 要將資料 傳送給 C, 且記號封包採順時鐘方向繞行)。

94

Page 9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運作方式

95

Page 9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運作方式 由於環狀網路上的每一個節點在傳送資料前 , 都必須先取得記號封包 , 才有權進行資料傳輸的工作 , 因此其優點是每一個節點傳送資料的機會是平等的;但缺點是當任一節點故障時 , 整個網路便會癱瘓而無法運作。

96

Page 9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電腦網路系統的架構 電腦網路系統的架構可區分為以下兩種:

主從式網路 ( client-server network ):在這種網路上 , 每台電腦都可獨立運作 , 但其中會有一至多台的伺服器 ( server ) 專門提供各項網路服務給其它電腦( clients )使用。例如以 Microsoft Server 作業系統為伺服器 , 所架設的區域網路。

對等式網路 ( peer-to-peer network, 或稱同儕網路):在這種網路上 , 每台電腦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每一台電腦都可以提供網路服務給其它電腦使用。例如多台使用 Microsoft XP/7作業系統的電腦 , 在同一區域網路內就屬於此類架構。

97

Page 9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電腦網路系統的架構 由於主從式網路的資源集中放在伺服器上 , 因此在存取及管理上都比對等式網路來得容易。但就架設成本而言 , 對等式網路則較主從式網路的成本低廉。

98

Page 9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4 通訊協定 通訊協定( communication protocol )是一個公訂的通訊標準或法則 , 用來規範電腦間傳遞資料的方式 , 以減少資料傳輸過程中所發生的錯誤。網路上的電腦系統必須遵循相同的通訊協定 , 才能順利進行溝通。本節將介紹各種電腦網路常用的通訊協定。

99

Page 10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4-1 OSI 通訊標準 由於各個電腦系統的硬體配備與操作介面並不一致 , 因此 , 國際標準組織(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ISO ) 特別為電腦網路制定了一套網路通訊標準(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 以作為電腦廠商依循的標準。

圖表 9-47 為 OSI 七層架構與通訊協定示意圖。我們將由上而下分別介紹 OSI 的七層架構。 國際標準組織( ISO )是由 1 3 0 多個會員國所組成的非官方組織 , 其成立的主要目的在於制定與推動全球性的標準 , 以促進各國商品、服務、及技術的合作與交流。

100

Page 10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OSI 通訊標準

101

Page 10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應用層(第 7層) 應用層( application layer )位於七層架構中的最高層 , 定義網路應用程式與網路間溝通的介面 , 它負責將應用程式所送出的訊息轉換成一長串的字元資料 , 並在標頭欄位( header )加入可辨別傳送端與接收端的資訊等。 OSI 的各層在處理所要傳輸的資料時 , 會在該資料的起始位置存放相關的資訊(例如封包順序編號 );通常我們將存放這類資訊的欄位稱為標頭欄位( header )。

102

Page 10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表達層(第 6層) 表達層( presentation layer )定義資料的轉換、壓縮、及加 / 解密。它在將資料轉換成電腦系統所能辨識、處理的格式 ( 例如 ASCII 碼)後 , 還會在此層的標頭欄位加上所使用的資料轉換、壓縮、及加 / 解密的方法。

103

Page 10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會議層(第 5層) 會議層( session layer )負責協調、建立、維護及中止傳輸雙方的連線。它在界定好所要傳遞的資料範圍後 , 便會在標頭欄位記錄與接收端協議好的傳輸方式 , 例如半雙工。此外 , 會議層著重在控管整個通訊傳輸的運作 , 在連線期間 , 會不斷向接收端確認資料是否已順利送達。

104

Page 10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傳輸層(第 4層) 傳輸層( transport layer )負責確保資料能正確無誤地送達目的位址。它在將資料封包切割成更小單位的區段 ( segments ) 後 , 會依序進行錯誤檢查及資料備份的工作 , 並在每一個區段的標頭欄位記錄區段順序編號及錯誤檢查碼等資訊。 資料可切割成數個封包 , 封包又可再切割成區段。

105

Page 10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網路層(第 3層) 網路層( network layer )負責規劃或選擇資料的最佳傳輸路徑。它在將資料轉換成封包後 , 會在每一個封包的標頭欄位加入記錄封包順序編號、目的位址等資訊。

106

Page 10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資料鏈結層(第 2層) 資料鏈結層( data link layer )負責監督整個資料傳輸的過程。它在將資料格式化後 , 會依序進行錯誤檢查、轉換實體位址等工作 , 並在此層的標頭欄位記錄傳送端與接收端的實體位址、錯誤檢查碼等資訊。

107

Page 10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實體層(第 1層) 實體層( physical layer) OSI 的最底層 , 負責將傳輸的資料轉換成傳輸媒介所能負載傳輸的訊號。

108

Page 10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網路軟、硬體設備與 OSI七層結構的對應 在 OSI 七層結構中 , 每一階層皆有其負責處理的工作 ,

圖表 9-48 為常見的網路軟、硬體設備與 OSI 七層結構的對應表:

109

Page 11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4-2 區域網路通訊協定 架設電腦網路時 , 會因網路拓撲及網路的規模大小等因素 , 而使用不同的通訊協定。下面將介紹區域網路中常用的幾種通訊協定。

110

Page 11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乙太網路 乙太網路( Ethernet )是 1960 年末期至 1970 年初由全錄( Xerox )公司所制定的區域網路通訊協定。它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區域網路通訊協定 , 其標準傳輸速度為 10Mbps(最高可達 1Gbps ) , 適用於網路拓樸為「匯流排」及「星狀」架構的網路中 , 如圖表 9-49 所示。

111

Page 11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乙太網路乙太網路採用「廣播」的方式來傳遞資料 , 一次只允許一個節點進行資料傳輸的工作;為了避免發生兩個節點同時傳輸資料 , 各節點使用「載波偵聽多重存取技術」(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 來檢測傳輸線路上是否有別的節點在傳輸資料 , 若無則傳送 , 否則便暫停一段時間再傳送。

112

Page 11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記號環網路 記號環網路( token ring )是 1980年中期 , 由

IBM 公司所制定的區域網路通訊協定。它的標準傳輸速度為 4Mbps(最快可達 100Mbps) , 適用於網路拓樸為「環狀」架構的網路中。

記號環網路利用一個在各節點間環繞的「記號封包」 , 來決定資料傳遞的權限或順序。每個節點在傳送資料前 , 必須先取得記號封包 , 並在其上標示忙碌記號( busy token) , 才有權將已加上目的位址的資料送至環狀傳輸線路上。

113

Page 11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記號環網路當該資料封包送至目的節點時 , 目的節點便會複製資料封包中的資料 , 然後再將資料封包丟回環狀傳輸線路上;來源節點在收到該資料封包時 , 便會移除剛才所要傳送的資料 , 並在記號封包上標示閒置記號( free token) , 讓下一個節點使用。

114

Page 11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分散式光纖資料介面 分散式光纖資料介面(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FDDI )是由美國國家標準協會( ANSI )發展的通訊協定。

它使用光纖電纜作為傳輸媒介 , 傳輸速度最高可達 100Mbps 。 FDDI 採用兩條「環狀」架構的網路拓樸 , 並使用類似於記號環的技術來傳輸資料。當其中一條線路故障時 , 可利用另一條線路繼續傳輸資料 , 此即容錯能力較高之意。

115

Page 11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分散式光纖資料介面

116

Page 11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4-3 網際網路通訊協定 網際網路所使用的通訊協定為 TCP/IP, 下面我們將介紹其規範 , 並說明 TCP/IP與 OSI 對應的關係。

117

Page 11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TCP/ IP 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傳輸控制協定 / 網際網路協定)是由美國國防部網際網路計劃 ARPANET 發展而來的通訊協定。其中 TCP 負責將資料正確地送達接收端 , IP 則負責設定資料封包的 IP 位址及選擇最佳的傳輸路徑。

為了確保資料能正確地送達接收端 , TCP 採用連接導向( connection-oriented )方式 , 在傳輸雙方建立連線後 , 才依資料封包的先後次序開始進行資料傳輸的工作。

118

Page 11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TCP/ IP 連接導向是指通訊雙方必須從頭到尾參與整個通訊連線的過程 ( 如圖表 9-51 所示) , 類似日常生活中透過 ATM 提款時 , 提款人必須全程依照提款機的指示操作按鍵 , 最後才能完成提款的程序。 非連接導向 , 則類似日常生活中開支票付款的方式 , 付款人只要在支票上簽名後交給收款人便可完成付款的程序 , 不需親自與收款人一起到銀行參與取款的作業。

119

Page 12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TCP/ IP

120

Page 12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TCP/IP 與 OSI 對應 在 OSI 架構中 ,TCP 是位於傳輸層的協定 , IP 則是位於網

路層的協定 , 其對應關係如圖表 9-52 所示:

121

Page 12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使用 TCP/IP 通訊協定常用的網路指令在Windows 作業系統中 , 我們可以在命令提示字元視窗下 (執行『開始 / 所有程式 / 附屬應用程式 / 命令提示字元』命令 , 即可開啟此程式 ) 輸入一些指令來查看網路相關資訊或使用伺服器所提供的服務: ping:用來測試目的主機是否運作正常的指令;當目的主機運作正常時 , 會傳回回應時間。例如輸入 "ping www.edu.tw", 即可測試教育部 WWW 網站伺服器是否運作正常。

122

Page 12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使用 TCP/IP 通訊協定常用的網路指令

ipconfig:用來查詢本機的 IP 位址及相關設定值。 tracert:用來顯示本機連線到某台主機所經過的所有路由器位置。

ftp:用來登入提供檔案傳輸服務主機的指令 , 例如輸入 "ftp ftp.nctu.edu.tw", 即可登入交通大學計算機中心的 F TP 伺服器。

123

Page 12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4-4 無線通訊協定 為了擺脫有線傳輸媒介的羈絆 , 在許多研究單位及廠商的研發之下 , 已陸續推出數種無線通訊技術。下面我們將介紹幾種常見的無線通訊協定 / 技術。

124

Page 12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IEEE 802.11b IEEE 802.11b 是由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協會(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所制定的無線區域網路通訊標準 802.11 改良而來;可在 100公尺的範圍內 , 以無線傳輸的方式來傳遞資料 , 傳輸速度最高可達 11Mbps 。

802.11b 成功帶動了 WLAN 的蓬勃發展 , 不過因為傳輸的速度不夠快 , 目前幾乎被 802.11g 及 802.11n 所取代。

125

Page 12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IEEE 802.11g大多數的使用者都將 802.11g 視為 802.11b 的加強版 , 因為前者與後者相容 , 且傳輸速率更高 , 已提高至 54 Mbps 。正因為兩者相容及傳輸速率高的兩項優點 , 使其成為無線區域網路的明星 , 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無線區域網路產品 , 都已投入 802.11g 的懷抱。

例如 SONY 公司推出的多款筆記型電腦 , 都已內建整合式無線網路卡 , 支援 IEEE 802.11b/g/n 規格 , 只要與無線 AP 連線後 , 便可盡情享受數位娛樂生活。

126

Page 12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IEEE 802.11g

127

Page 12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IEEE 802.11n 網路技術成長的腳步永不止息 , 雖然傳輸速度已經從

802.11b 的 11Mbps 大幅成長到 802.11 g/a 的 54Mbps, 但是 802.11n 標準早已佈局好 , 加上 IEEE 終於在 2009 年 10 月核准 802.11n標準 , 其傳輸速率可達 450Mbps, 目前已躍升為主流規格。

128

Page 12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IEEE 802.11n 802.11a 使用較高的頻率 ( 5 GHz; 802.11b 及

802.11g 使用 2.4 GHz; 802.11n 則皆有 ), 傳輸速率最高亦可至 54 Mbps, 但因價格較高 , 且實體層有極大的改變 , 因此無法與 802.11b/g 相容。

129

Page 13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IEEE 802.11n 其實早在 802.11n 標準正式通過之前 , 已經有許多廠商推出符合 802.11n 草案 (Draft N) 的產品 , 例如在選購無線網路產品時 , 便可在規格上看到寫著「 300 Mbps (Draft 802.11n)」 , 或是標識有 802.11n 草案的認證標誌。

130

Page 13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IEEE 802.11n 但這些產品採用的畢竟是草案的規格 , 萬一和正式規格有出入 , 那這些產品豈不是無用武之地了?消費者有這樣的疑慮是必然的 , 廠商當然也明白 , 因此當初推出的產品都採模組化設計 , 以便將來可以更換模組、韌體 , 進行升級。

而事實證明 , 根據Wi-Fi 聯盟指出 , 目前市面上標註符合 Draft N 的產品 , 皆符合 802.11n 標準;或是花一點功夫 , 到 Wi-Fi 聯盟的網站 (http://www.wi-fi.org), 查詢通過相容性測試的產品名單 , 以確保良好效能及相容性。

131

Page 13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IEEE 802.11n

132

Page 13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WiMAX-無線寬頻新主張 前文介紹過 802.11 的技術與發展 , 不過當許多人要使用 802.11 服務時 , 總得擔心:「這附近有沒有基地台可供連接?」畢竟 802.11 基地台訊號的最大傳輸距離僅有 100 公尺 , 遠不如行動電話基地台的傳輸距離 , 所以就無法像使用手機那麼方便。於是提供更長距離的無線寬頻存取 (BWA, Boradband Wireless Access), 便成為下一波無線網路的主流。

其中又以 WiMAX 最有希望脫穎而出 , 在全球無線網路市場嶄露頭角。

133

Page 13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WiMAX-無線寬頻新主張 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微波存取全球互通 ) 是一種長距離的無線寬頻傳輸技術 , 有人將它視為 「無線的 ADSL」 , 也有人想像成 「長距離的 802.11」。不過 , 由於它的涵蓋範圍遠大於 802.11 網路 , 所以被界定為無線都會網路 (WMAN), 而非無線區域網路 (WLAN) 。

134

Page 13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WiMAX-無線寬頻新主張 實際上 , WiMAX 的正式名稱應該是 802.16, 只是 Intel 、 Nokia 、富士通等廠商為了研發及推廣 802.16 的產品 , 而組成了 WiMAX 論壇 (WiMAX Forum), 因而大家都自然地將 802.16 與WiMAX 劃上等號了。

135

Page 13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WiMAX-無線寬頻新主張 WiMAX 的傳輸距離可達約 50 公里 , 最大傳輸速度為 75Mbps, 而 WiMAX II(802.16m) 最大速率更可高達 1Gbps 。

2007 年 7 月 , 台灣正式發出 WiMAX 執照給 6 家業者 , 目前已有廠商陸續開設 WiMAX 基地台 , 推出無線上網服務 , 雖然以現階段而言 , WiMAX 基地台的涵蓋率並不高 , 只有在台北的部份捷運車站 ( 例如木柵線 ) 及大都會地區有提供 , 但毫無疑問地 , WiMAX 已被寄予厚望 ,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 台灣民眾便能從 WiMAX 中享受到無比的便利。

136

Page 13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WiMAX-無線寬頻新主張 日本更在 JR 車站設置 WiMAX 基地台 , 至

2010 年 3 月為止 , 已有高達 111 個車站納入 WiMAX 服務範圍 , 例如山手線、中央本線等等 , 提供乘客高速的行動寬頻服務。不論是在地下車站大廳、或候車室等以往收訊不佳的區域 , 都能涵蓋在 WiMAX 的訊號範圍內。

137

Page 13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藍牙藍牙 (Bluetooth) 是由 Ericsson 、 IBM 、 Intel 、

Nokia、 Toshiba 等廠商共同制定的無線通訊協定 , 主要應用在短距離( 10公尺內)的數據及語音通訊上 , 其傳輸速度約為 1Mbps 。 藍牙無線通訊協定傳送 / 接收資料不受方向的限制、穿透力強(可穿透牆壁) , 且可以一對多的方式進行資料傳輸。

138

Page 13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藍牙每一個要使用藍牙無線通訊協定的設備(如手機、

PDA 及筆記型電腦等 ) 都需裝置一種可發出特定電波的晶片(俗稱「藍牙晶片」) , 才能收發電波以達資料通訊的目的。

139

Page 14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藍牙 隨著技術的進步 , 目前藍牙已經推展到了 4.0版 , 除了納

入 3.0 版中的高速傳輸功能 ( 可連接到 802.11 網路 , 使傳輸速度最高可達 25Mbps) 外 , 還增強了低功率特性及多種裝置間的相容性 , 並降低了耗電量 , 使裝置的續航力更高。

140

Page 14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WAP 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是由 Nokia 、

Motorola 、 Ericsson 等通信廠商共同制定的無線通訊協定 , 主要是用來規範手機及無線終端設備(如 PDA )上網存取網站資料的方法 , 其傳輸速度約為 9.6kbps 。

WAP 是透過無線電信系統(如 GSM )將取得的網站資料傳遞至用戶的手機 , 然後再以特定語言 (如WML )轉換成人類可閱讀的文字資料。

141

Page 14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9-4-5 行動通訊協定 有別於無線通訊 , 行動通訊除了同樣具備「無線」的特性外 , 更注重的是「行動」的需求。一般人在使用無線網路時是處於靜止的狀態 , 很大的原因是受限於裝置的體積 ( 例如:筆記型電腦 ) , 無法一邊移動一邊使用。

若是使用行動電話、 PDA 等裝置上網 , 則需要一邊移動、一邊使用網路的機會就大增了。這裡提到的移動 , 除了慢速的步行 , 更包括搭車高速移動 , 而行動通訊網路就是為了應付這樣的需求而產生的。

142

Page 14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GSM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全球行動通訊系統 ), 是由歐洲電信標準協會於 1990 年底所制定的數位行動網路標準 , 該標準主要是說明如何將類比式的語音轉為數位的訊號 , 再藉由電磁波傳送出去。

它可以應用在 3 個頻道: 900 MHz、 1800 MHz 及 1900 MHz, 我們常聽到 GSM 900、 GSM 1800, 就是由此而來;而標榜雙頻或三頻的行動電話 , 指的就是可以同時接收 2 個或 3 個頻道。

143

Page 14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GSM 以 GSM 系統來傳送數據資料時 , 最高只能達到

9.6k, 根本無法滿足需求日增的 Internet 連線 , 於是業者開始發展傳輸速率更高的新一代行動通訊系統。

144

Page 14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GPRS GPRS (General Package Radio Service, 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技術 ) 是架構在現有 GSM 系統之上的服務 , 因而被稱為 2.5 代 (2.5 Generation) 的行動通訊系統。

GPRS 是將通訊的內容改用封包的方式來傳送 , 以降低原本 GSM 可能產生頻寬浪費的情形 , 例如:一對情侶在電話中吵架而不說話時 , 雖然 2 邊都沒說話 , 但 GSM 仍會計算 「不說話」 的時間 , 頻寬依然被佔用。

145

Page 14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GPRS 而改用封包傳送技術 , 則是有資料才會傳送 , 相對提高頻寬的使用效率。 GPRS 的最高傳輸速度 , 理論上可達 171.2 Kbps, 而實際的傳輸速度從 30 Kbps 到 70 Kbps 不等 , 相當於傳統 56Kbps 數據機的傳輸速度。

146

Page 14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3G國際電信聯盟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為因應未來的行動通訊需求 , 在 1992 年提出了 IMT-2000 計畫 , 以期建立第 3 代的行動通訊標準 , 也就是 3G (3 Generation) 行動通訊標準。

後來多家廠商提出標準 , 並在經過市場自然淘汰後 , 僅剩 W-CDMA 和 CDMA 2000 這 2 種技術 , 可望成為標準。

147

Page 14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3G 而其中 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是針對 GSM 系統所設計的 , 因此多數採用 GSM 系統的國家 , 都很自然地選擇 W-CDMA 做為 3G 解決方案 , 而目前台灣的電信業者也大多採用 W-CDMA 規格。 台灣目前只有亞太電信採用 CDMA2000 系統作為

3G 行動通訊標準 , 因此使用的手機規格與其它業者不同。

148

Page 14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3G

149

Page 15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3G根據資策會 FIND 的資料統計顯示 , 台灣地區截至 2010 年底為止 , 2G 手機門號數從去年的 977 萬戶降低至 819 萬戶;而 3G 用戶則較上一季成長 3.7%,已佔台灣行動通信總門號數的 67.3% 。伴隨著 3G 使用人口的成長 , 及蘋果公司 iPhone 的上市 , 也讓 3G 的市況更為熱烈。

iPhone 不但具備超炫的外型與設計 , 更集行動上網、娛樂、工作等資訊平台於一身 , 雖然所費不貲 , 仍吸引了不少嚐鮮族群與 Apple愛用者。

150

Page 151: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3G

151

Page 152: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3.5G 3G 行動通訊網路的傳輸速度為 384Kbps, 相較於 GSM 與 GPRS 已經有了倍數的成長 , 但仍不及成長更快速的多媒體應用。業者當然也不會滿足於此 , 繼續催生了 HSDPA 系統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也就是所謂的 3.5G 行動通訊系統。

HSDPA 是以 W-CDMA 為基礎的一種技術規格 , 目前傳輸速度最高已可達 7.2 Mbps 的下載速度 , 幾乎是 W-CDMA 的 20 倍了。

152

Page 153: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3.5G 目前提供 3.5G 服務的包括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及威寶等 , 而在硬體方面則有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多普達等廠商推出了內建 HSDPA 模組的手機。此外 , 也有筆記型電腦內建了 3.5G 無線通訊模組 , 方便商務人士隨時隨地行動上網。

153

Page 154: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3.5G

154

Page 155: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3.75G根據消費者使用 HSDPA 的經驗顯示 , 下載資料時雖然夠快 , 但在上傳時會出現明顯的延遲。

於是 3GPP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 合作夥伴計劃)繼續針對上傳頻寬不足的問題改進 , 於新規格中重新定義了一條「上傳專用」通道 , 其最高速率大幅提昇到 5.76Mbps , 此一規格稱為 HSUPA (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 技術 , 一般稱其為 3.75G 。

155

Page 156: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3.75G 中華電信已於 2008 年開啟 HSUPA 服務 , 只要所在區域的基地台支援 , 使用支援 HSUPA 的手機或網路卡 , 就可以隨時隨地享受 2Mbps 上傳傳輸速率的無線網路服務。其他業者也將陸續跟進 , 日後也會將上傳速率提升到 5Mbps 的水準。

156

Page 157: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4G 為了提供更好、更快的無線上網環境 , 業界正在發展第 4 代行動通訊技術 (4G),4G 技術除了可以提供手機、 PDA 等行動裝置上網 , 筆記型電腦、個人電腦也可透過支援 4G 的無線網路卡連上網路。

157

Page 158: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4G 目前 4G 技術共有兩種主流規格:WiMAX 與

LTE, 其中 LTE 是 Long Term Evolution ( 長期演進技術 ) 的簡稱 , 是目前備受矚目的新一代行動無線寬頻技術。

LTE 是從 GSM 所衍生而來的 , 最大的特點是相容於 2G/3G 技術 , 即使在沒有 LTE基地台的地方 , 仍然可以使用現有的 2G/3G/3.5G 基地台上網。相較於 WiMAX 使用者一定要透過 WiMAX 基地台才可以上網 , 相容性可說是其最大的優勢。

158

Page 159: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4G根據國際電信聯盟 (International elecom-

munication Union) 的資料顯示 , 4G 系統的最大傳輸速度可達 100Mbps 。

HTC 在 2010 年 3 月推出第一支 4G 手機-HTC EVO, 目前已於美國上市 , 2011 年更在 CES (ConsumerElectronicShow, 消費性電子展 ) 中發表數款 4G 手機。

不過 , 目前礙於開發成本過高 , 所以台灣目前 4G 網路尚未普及 , 但未來前景仍值得我們關注。

159

Page 160: 最新計算機概論 2012

本章結束李鴻鵬老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