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第3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1.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2. 第第第第第第第 3.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4.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5. 第第第第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 Upload
    toni

  • View
    21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在多变量控制系统中,能控性和能观测性是两个反映控制系统构造的基本特性,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本章的内容为:. 1. 引言 —— 能控性、能观测性的基本概念. 2. 能控性及其判据. 3. 能观测性及其判据. 4. 离散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5. 对偶原理. 6. 能控标准形和能观测标准形. 7. 能控性、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8. 系统的结构分解. 9. 实现问题.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在多变量控制系统中,能控性和能观测性是两个反映控制系统构造的基本特性,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本章的内容为:

1. 引言——能控性、能观测性的基本概念

2. 能控性及其判据

3. 能观测性及其判据

4. 离散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5. 对偶原理

Page 2: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6. 能控标准形和能观测标准形

7. 能控性、能观测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8. 系统的结构分解

9. 实现问题

10. 使用 MATLAB 判断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Page 3: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1 引言 首先,通过例子介绍能控性、能观测性的基本概念。

)(tuCux

例 3-1 电路如下图所示。如果选取电容两端的电压 为状态变量,即: 。 电桥平衡时,不论输入电压 如何改变, 不随着 的变化而改变,或者说状态变量不受 的控制。即:该电路的状态是不能控的。

Cu)(tu

Cutx )( )(tu

显然,当电桥不平衡时,该电路的状态是能控的。

Page 4: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11 Cux 22 Cux 例 3-2 电路如下图所示,如果选择电容 C1 、 C2 两端的电压为状态变量,即: , ,电路的输出 为 C2 上的电压,即 ,则电路的系统方程为

y

2xy

u

1

1

21

12xbuAxx xCx 10y

如果初始状态为

0

0)0(x

系统状态转移矩阵为

tttt

ttttt

33

33

eeee

eeee

2

1eA

系统状态方程的解为

ττutxt τt d)(e

1

1)(

0

)(

可见,不论加入什么样的输入信号,总是有

21 xx

Page 5: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一般情况下,系统方程可以表示为

Cxy

BuAxx( 1 )

状态能控与否,不仅取决于 B 阵(直接关系),还取决于 A 阵(间接关系)。

u-

-u

0

1

21

12xBAxx xx 11 Cy

系统状态转移矩阵为

tttt

ttttt

33

33

eeee

eeee

2

1eA

系统能观测问题是研究测量输出变量 y 去确定状态变量的问题。 )(ty例 3-3 电路如下图所示。选取 为输入量, 为输出量,两个电感上的电流分别作为状态变量,则系统方程为

)(tu

系统状态方程的解为ττtut τttt d)(e)0(e)( )(

0 bxx AA

Page 6: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为了简便起见,令 0)( tu 则 )0(e)( xx Att

tt xxty 321 e)]0()0([)0(e)( xC A

从上式可知,不论初始状态为什么数值,输出 仅仅取决于其差值 。当 ,则输出恒等于零。显然,无法通过对输出的观测去确定初始状态,称这样的系统是不能观测的。

)]0()0([ 21 xx )0()0( 21 xx

对于不能观测的系统,其不能观测的状态分量与 y 既无直接关系,又无间接关系。状态是否能观测不仅取决于 C ,还与 A 有关。

一般情况下,系统方程如式( 1 )所示,状态能观测与否,不仅取决于 C 阵(直接关系),还取决于 A 阵(间接关系)。

Page 7: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2 能控性及其判据3.2.1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及其判据

1. 能控性定义

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方程为BuAxx ( 2

)给定系统一个初始状态 ,如果在 的有限时间区间 内,存在容许控制 ,使 ,则称系统状态在 时刻是能控的;如果系统对任意一个初始状态都能控,则称系统是状态完全能控的。

)( 0tx 01 tt ],[ 10 tt)(tu 0)( 1 tx 0t

说明:1 ) 初始状态 是状态空间中的任意非零有限点,控制的目标是状态空间的坐标原点。(如果控制目标不是坐标原点,可以通过坐标平移,使其在新的坐标系下是坐标原点。)

Page 8: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2 )如果在有限时间区间 内,存在容许控制 ,使系统从状态空间坐标原点推向预先指定的状态 ,则称系统是状态能达的;由于连续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是非奇异的,因此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达性是等价的。

],[ 10 tt )(tu)( 1tx

3 )只有整个状态空间中所有的有限点都是能控的,系统才是能控的。

ττe τtd)()0(

1

0Bux A

4 )满足( 3 )式的初始状态,必是能控状态。

( 3)

)(tu )(tf5 )当系统中存在不依赖于 的确定性干扰 时, 不会改变系统的能控性。

)(tf

)(tfBuAxx ( 4)

Page 9: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2. 能控性判据

定理 3-1 ( 2 )式的线性定常系统为状态能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下面的 n×n 维格拉姆矩阵满秩

τt τTτt T

dee),0(1

01AA

C BBW ( 5)

(证明参见教材 84 页)

(这个定理为能控性的一般判据。但是,由于要计算状态转移矩阵,比较繁琐。实际上,常用下面介绍的判据。)

Page 10: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定理 3-2 ( 2 )式的线性定常系统为状态能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下面的 n×nr 维能控性矩阵满秩。

( 6)( 7)

][ BABAABBQ 1n2C

nCQrank

证明 应用凯 - 哈定理,有

1

0

1110 )()()()(

n

i

ii

n-n

τ τaτaτaτae AAAIA

上式代入( 3 )式τττax

t

i

n

i

i d)()()0(1

0

1

0

uBA

( 8)

i

ir

i

i

t

i

β

β

β

τττa

2

1

0d)()(

1

u )1,,1,0( ni

Page 11: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于是

1

1

0

1 ][)0(

n

n-

β

β

β

BAABBx

( 9)

1n1如果系统能控,必能够从( 9 )式中解得 , , … , 。这样就要求

0

n ]rank[rank BABAABBQ 1n2C

(本判据本身很简单,因此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Page 12: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定理 3-3 ( PBH 判别法) ( 2 )式的线性定常系统为状态能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 A 的所有特征值 ,都有iλ

nλrank i ][ BAI ( 10 )),,2,1( ni (证明略)

(可以应用定理 3-2 证明,详见教材 87 页)

( 11 )

),,2,1( ni 定理 3-4 ( 2 )式的线性定常系统的矩阵 A 的特征值 互异,

iλ将系统经过非奇异线性变换变换成对角阵

uBxx

λ

λ

0

0

2

1

则系统能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矩阵 中不包含元素全为零的行。B

Page 13: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例 3-6 有如下两个线性定常系统,判断其能控性。

u

9

0

2

10

5

07

xx

u

57

04

10

10

5

07

xx

( 1 )

( 2 )

解 根据定理 3-4 , 系统( 1 )

不能控 ; 系统( 2 )能控。

Page 14: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且 , , nlk

ii

1

)( ji

kl3l2lkλ3λ2λ定理 3-5 ( 2 )式的线性定常系统的矩阵 A 具有重特征值, 、

、…、 分别为 重、 重、 重、…、 重。

1l

ji λλ 经过非奇异线性变换,得到约当阵

则系统能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矩阵 中与每一个约当子块最下面一行对应行的元素不全为零。

B

uBx

J

J

J

x

k0

0

2

1

i

i

i

i

λ

λ

λ

0

1

01

J( 12 )

Page 15: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例 3-7 有如下两个线性定常系统,判断其能控性。

u

3

4

0

200

040

014

xx u

03

00

24

200

040

014

xx( 1 ) ( 2 )

解 根据定理 3-5 , 系统( 1 )能控 ; 系统( 2 )不能控

(定理( 3-4 )、定理( 3-5 )不仅可以判断系统能控性,而且对于不能控的系统,可以知道哪个状态分量不能控。)

说明: 1. 上面通过几个定理给出判断系统能控性的判据。虽然它们的表达形式、方法不同,但是,在判断线性定常系统能控性时是等价的。

2. 在线性连续定常系统中,由于能达性和能控性是等价的,因此,能控性判据同样可以判断能达性。

Page 16: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2.2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判据

uBxAx )()( tt

)( 0tx ( 13 )

线性时变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01 tt 定理 3-6 状态在时刻 能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一个有限时间 ,使得函数矩阵 的 n 个行在 上线性无关。

0t],[ 01 tt)(),( 10 ttt B

(证明略)

Page 17: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01 tt 定理 3-7 状态在时刻 能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一个有限时间 ,使得以下格拉姆矩阵非奇异。

0t

ttttttttt TTt

td),()()(),(],[ 0010

1

0

BBWC ( 14 )

( 15 )定义: )(d

d)()()(1 t

tttt kkk MMAM 1,,1,0 nk

( 16 ))()(0 tt BM 当 0k )(

d

d)()()( 001 t

tttt MMAM

1k )(d

d)()()( 112 t

tttt MMAM

2k )(d

d)()()( 223 t

tttt MMAM

Page 18: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定理 3-8 如果线性时变系统的 和 的元是 (n- 1)阶连续可微的。如果存在一个有限的 ,使得

)(tA )(tB

01 tt

nttt n )()()(rank 111110 MMM ( 17 )则系统在 是能控的。0t

例 3-8 线性事变系统方程为 ,

ut

1

0

00

0xx x50y

初始时刻 ,试判别系统的能控性。00 t

1

0)()(0 tt BM

01

0

00

0)(

d

d)()()( 001

ttt

tttt MMAM

而 201

0rank)()(rank 10

ttt MM 所以,能控。

Page 19: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3 能观测性判据3.3.1 线性定常系统能观测性及其判据

1. 能观测性定义( 18 )线性定常系统方程为

)( 0tx如果在有限时间区间 ( )内,通过观测 ,能够惟一地确定系统的初始状态 ,称系统状态在 是能观测的。如果对任意的初始状态都能观测,则称系统是状态完全能观测的。

01 tt ],[ 10 tt )(ty

0t

说明:1 ) 已知系统在有限时间区间 内的输出 ,观测的目标是为了确定 。

)(],[ 1010 tttt )(ty)( 0tx

)(],[ 1010 tttt )(ty2 )如果根据 内的输出 能够惟一地确定任意指定状态 ,则称系统是可检测的。连续系统的能观测性和能检测性等价。

)( 1tx

Cxy

BuAxx

Page 20: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 )状态空间中所有有限点都是能观测的,则系统才是能观测的。

4 )系统的输入 以及确定性的干扰信号 均不改变系统的能观测性。

)(tu )(tf

2. 能观测性

定理 3-9 ( 18 )式所描述的系统为能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以下格拉姆能观性矩阵满秩,即

nt ],0[rank 1OW ( 19 )

( 20 )tt tTtt T

dee],0[1

01

AAO CCW 其中

(证明见教材 92 页)(这个定理为能观测性的一般判据。但是,由于要计算状态转移矩阵,比较繁琐。实际上,常用下面介绍的判据。)

Page 21: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定理 3-10 ( 18 )式所描述的系统为能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以下能观性矩阵满秩,即

nnm

n

1CA

CA

C

QO

nOQrank ( 21 )

( 22 )

证明 设 , 系统的齐次状态方程的解为0)( tu

)0(e)()( xCCxy Attt )0(e)( xx Att ( 23 )

应用凯 - 哈定理,有

1

0

)(en

i

ii

τ τa AA

则 )0()()(1

0

xACy

n

i

ii τat

Page 22: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或者写成 )0()()()()(

1

110 x

CA

CA

C

y

n

n tatatat

由于 是已知函数,因此,根据有限时间 内的 能够唯一地确定初始状态 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满秩。

)(tai ],0[ 1t )(ty)0(x

OQ

定理 3-11 ( PBH 判别法) 系统( 18 )为能观测的充分必要的条件是:对于 A 的每一个特征值 ,以下矩阵的秩均为 niλ

C

i

AI

rank ( 24 )

例 3-9 系统方程如下,试判断系统的能控性u

2

1

50

02xx x10y

解1

50

10rankrank

CA

C

不满秩,故系统不能观测。

(由于以上判据很简单,因此最为常用)

Page 23: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B定理 3-12 如果( 18 )式描述的系统的 A 阵特征值 互异,经过非奇异线性变换成为对角阵,则系统为能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矩阵中不包含元素全为零的列。

例 3-10 有如下两个线性定常系统,判断它们的能观测性。

( 1)

xx

10

5

07

x540y

( 2)

xx

10

5

07

x

130

023y

解 根据定理 3-12 可以判断,系统( 1 )是不能观测的。系统( 2 )是能观测的。

Page 24: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 ji 且 , , nlk

ii

1

kl2lkλ2λ定理 3-13 如果( 18 )式描述的系统的 A 阵具有重特征值, 、 、…、 分别为 重、 重、…、 重。

1λ 1l

ji λλ 经过非奇异线性变换,得到约当阵

uBx

J

J

J

x

k0

0

2

1

i

i

i

i

λ

λ

λ

0

1

01

J

xCy

则系统能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矩阵 中与每一个约当子块第一列对应的列,其元素不全为零。

C

Page 25: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例 3-11 如下线性定常系统

xx

20000

12000

00300

00130

00013

-

-

xy

00110

01111

试判别系统的能观测性。

解 应用定理 3-13 可知,系统能观测。

(定理( 3-12 )、定理( 3-13 )不仅可以判断系统能观测性,而且对于不能观测的系统,可以知道哪个状态分量不能观测。)

说明: 1. 上面通过几个定理给出判断系统能观测性的判据。虽然它们的表达形式、方法不同,但是,在判断线性定常系统能观测性时是等价的。

2. 在线性连续定常系统中,由于能检测性和能观测性是等价的,因此,能观测性判据同样可以判断能检测性。

Page 26: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3.2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观测性判据

线性时变系统方程为

( 25 )

xCy

uBxAx

)(

)()(

t

tt

)( 0tx

],[ 01 tt01 tt 定理 3-14 状态在时刻 能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一个有限时刻 ,使得函数矩阵 的 n 个列在 上线性无关。

0t),()( 0ttt C

01 tt 定理 3-15 状态在时刻 能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一个有限时间 ,使得以下能观性格拉姆矩阵非奇异。

0t

ttttttttt TTt

td),()()(),(],[ 0010

1

0

CCWO

Page 27: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定义 )(d

d)()()(1 t

tttt kkk NANN )1,,1,0( nk ( 2

6 ))()(0 tt CN ( 2

7 )定理 3-16 如果线性时变系统的 和 的元是 (n- 1)阶连续可微的。如果存在一个有限的 ,使得

)(tA )(tC

01 tt

n

t

t

t

n

)(

)(

)(

rank

11

11

10

N

N

N

( 28 )

则系统在 是能观测的。0t

Page 28: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4 离散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方程为

( 29 ))()( kk Cxy

)()()1( kkk HuGxx

3.4.1 能控性定义

系统( 29 )的任一个初始状态 ,存在 ,在有限时间区间 内,存在容许控制序列 ,使得 ,则称系统是状态完全能控的。

)0(x 0k

],0[ k )(ku 0)( kx

Page 29: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4.2 能控性判据

n HGGHHQ 1nC rankrank

(证明见教材 96 页)

例 3-12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状态方程为

)(

1

0

1

)(

011

220

001

)1( kukk

xx

判断系统的能控性。

( 30 )

解 3

111

620

111

rankrankrank 2

HGGHHQC

所以系统能控。

定理 3-17 系统( 29 )能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能控性矩阵 的秩为 n ,即

CQ

Page 30: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4.3 能观测性定义

)0(x对于( 29 )式所描述的系统,根据有限个采样周期的 ,可以惟一地确定系统的任一初始状态 ,则称系统是状态完全能观测的。

)(ky

3.4.4 能观测性判据定理 3-18 系统( 29 )能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能观性矩阵 的秩为 n ,即

OQ

n

n

1

rankrank

CG

CG

C

QO

(证明请参见教材 97 页)

Page 31: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例 3-13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方程为

)(

1

0

1

)(

011

220

001

)1( kukk

xx )(111)( kky x

试判断系统的能观测性。

3

642

230

111

rankrankrank2

CG

CG

C

QO

因此,系统能观测。

Page 32: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4.5 连续系统离散化后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

线性定常系统方程为

Cxy

BuAxx ( 31 )

离散化后的系统方程为)()( kk Cxy

)()()1( kkk HuGxx

( 32 )

其中 TAG e BH A

T T t0

de T 是采样周期

定理 3-19 如果线性定常系统( 31 )不能控(不能观测),则离散化后的系统( 32 )必是不能控(不能观测)。其逆定理一般不成立。

定理 3-20 如果线性离散化后系统( 32 )能控(能观测),则离散化前的连续系统( 31 )必是能控(能观测)。其逆定理一般不成立。

Page 33: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定理 3-21 如果连续系统( 31 )能控(能观测), A 的全部特征值互异, ,并且对 的特征值,如果与采样周期的关系满足条件

ji λλ 0]Re[ ji λλ ]Im[ ji λλ

]Im[

2

ji λλ

kπT

,2,1k ( 3

3 )则离散化后的系统仍是能控(能观测)的。

Page 34: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5 对偶原理

线性定常系统方程为

Cxy

BuAxx( 34 )

构造一个系统

T

TT

B

CA ( 35 )

系统( 34 )和( 35 )互为对偶系统。

(上面介绍了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测性。从概念上和形式上都很相似。它给人们一个启示,即能控性和能观测性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这个联系就是系统的对偶原理)

(式( 35 )的系数矩阵为 ,输入矩阵为 ,输出矩阵为 )TA TC TB

Page 35: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对偶系统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 对偶的两个系统传递函数矩阵互为转置BAICG 1

1 ][)( ss

)(])([][)( 111

2 ssss TTTTT GBAICCAIBG

2. 对偶的两个系统特征值相同]det[]det[ Tss AIAI

对偶原理: 系统( 34 )的能控性等价于系统( 35 )的能观测性;系统( 34 )的能观测性等价于系统( 35 )的能控性。

T12 OC QQ T

12 CO QQ

Page 36: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例 3-15 线性定常系统如下,判断其能观测性。

uu

0

0

1

010

001

100

xBAxx xCxy 100

解 以上系统的对偶系统为

ηTT

1

0

0

001

100

010

CA 001 TB

该对偶系统的能控性矩阵

001

100

010

CQ 3rank CQ

对偶系统能控,根据对偶原理,原系统能观测。

Page 37: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有了对偶原理,一个系统的能控性问题可以通过它的对偶系统的能观测性问题的解决而解决;而系统的能观测性问题可以通过它的对偶系统的能控性问题的解决而解决。这在控制理论的研究上有重要意义。

Page 38: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6 能控标准形和能观测标准形

( 36 )

3.6.1 能控标准形

线性定常系统

duy

u

Cx

bAxx

设 A 的特征多项式 011

1]det[ aλaλaλAλI nn

n

][ 1bAAbbQC n能控性矩阵

duβββy n x110

定理 3-22 系统( 36 )能控,通过线性变换可以将其变成如下形式的能控标准形。

u

aaa n

1

0

0

0

100

10

010

110

xx

( 37 )

Page 39: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推论:具有能控标准形的系统一定能控。

(证明参见教材 104 页)

例 3-16 已知能控的线性定常系统

u

1

1

0

001

010

101

xx x011y

( 1 )能控性矩阵解

101

111

110

][ 2bAAbbQC 3rank CQ 系统能控

( 2 ) A 的特征多项式 12]det[ 23 λλλ AI

Page 40: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 3 )计算变换矩阵 P

121

111

011

001

01

1

][][ 2

212

321 a

aa

bAAbbppp

213

112

111

121

111

011

][

1

1321 pppP

( 4 )计算C 102

121

111

011

0111

CPC

( 5 )能控标准形

u

1

0

0

201

100

010

xx x102y

Page 41: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6.2 能观测标准形

系统( 36 )的能观测性矩阵为

1nCA

CA

C

QO

nOQrank 则系统能观测

( 38 )

定理 3-23 系统( 36 )能观测,通过线性变换可以将其变成如下形式的能观标准形。

u

β

β

β

a

a

a

nn

1

1

0

1

1

0

100

0

10

01

0

xx

x100 y

推论:具有能观标准形的系统一定能观。

Page 42: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变换矩阵可取为

11

2

121

01

1

1

1

nn

n

a

a

aaa

CA

CA

C

P

( 39 )

Page 43: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7 能控性、能观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考察 SISO 线性定常系统

Cx

BAxx

y

u ( 40 )

其传递函数为

( 41 )

)(

)(

]det[

]adj[][)( 1

sD

sN

s

sssg

AI

bAICbAIC

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分别为bAIC ]adj[)( ssN ]det[)( AI ssD

可以看出,在没有零极点对消的情况下,传递函数的特征根和系统矩阵 A 的特征值相同。

Page 44: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定理 3-24 SISO 系统 ( 40 )能控又能观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不存在零、极点对消。

)(sg

例 3-17 线性定常系统方程如下,求系统传递函数,并且判断系统能控性与能观性。

u--

1

0

20

31xx x]11[y

解 传递函数为

1

1

)2)(1(

2

]det[

]adj[][)( 1

sss

s

s

sssg

AI

bAICbAIC

能控性

21

30][ AbbQC n2rank CQ

能观性

11

11

CA

CQO

n1rank OQ

可见,系统传递函数有零、极点对消,能控但不能观。应当指出,定理 3-24 对 MIMO 系统不适用。举例说明如下。

Page 45: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例 3-19 MIMO 线性定常系统方程为

u

01

00

10

100

240

231

xx xy

100

001

传递函数矩阵

04

42

)4()1(

1][)(

21

s

s

ss

sss BAICG

能控性

n

3

010101

0100200

1101210

rankrank CQ

能观性

n

3

100

10151

100

231

100

001

rankrank OQ

可见,传递函数矩阵虽然有零极点对消,但是系统既能控又能观。这是因为极点 (s-1) 还剩一个,并未消失,只是降低系统重极点的重数。

Page 46: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 42 )Cxy

BuAxx

MIMO 线性定常系统

定理 3-25 若系统( 42 )的状态向量和输入向量之间的传递函数矩阵 的各行线性无关,则系统能控。

BAIGxu1][)( ss

定理 3-26 若系统( 42 )的输出向量和状态向量之间的传递函数矩阵 的各列线性无关,则系统能观。

1][)( AICG yx ss

Page 47: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8 系统的结构分解

一个不能控、不能观测的系统,从结构上来说,必定包括能控、不能控以及能观测、不能观测的子系统。如何按照能控性或能观测性进行分解呢?

我们知道,线性变换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因此,可采用线性变换方法将其分解。这里必须解决 3 个问题:

1 、如何分解?

2 、分解后系统方程的形式为何?

3 、变换矩阵如何确定?

下面介绍结构分解问题。

Page 48: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Cxy

BuAxx

线性定常系统 ( 4

3 )3.8.1 按能控性分解

定理 3-27 若系统( 43 )不能控,且状态 有 个状态分量能控,则存在线性变换 ,使其变换成下面形式

x1n

xPx C

uB

x

x

A

AA

x

x C

C

C

C

C

C

C

0012

C

C

CC x

xCCy ][1

( 44 )

Page 49: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并且 维子系统为1n uBxAxAx CCCCC 12

CC xCy 1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 BAICBAICG

11)( sss

CCCC

C

CCC BAIC

B

AI

AAICC

112

00

ss

s( 46 )

( 45 )

Page 50: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CP

变换矩阵 的确定方法:因为

即矩阵 中有 n1 个线性无关的列向量,再补充 个列向量,从而构成非奇异的矩阵

CQCP nnBAABBQ 1

2C ]rank[rank

)( 1nn

Page 51: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例 3-20 系统方程如下,要求按能控性进行结构分解。u

1

1

21

12xx x10y

解 2111

11rankrankrank

nAbbQC系统不能控

1

11p

CQ由于 的秩为 1 。说明 中线性独立的列向量只有一列。

选择 ,再补充一个列向量,且与其线性无关,CQ

1

02p

11

01

11

011

121 ppPC

1 CC APPA BPB C 1 CCPC

经过线性变换后u

0

1

30

11

C

C

C

C

x

x

x

x

C

C

x

x11y

Page 52: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8.2 按能观性分解

定理 3-28 若系统( 43 )不能观,且状态 有 个状态分量能观,则存在线性变换 ,使其变换成下面形式

x 2nxPx O

uB

B

x

x

AA

A

x

x

O

O

O

O

O

O

O

O

21

0

( 47 )

O

OO x

xCy ]0[

并且 维子系统2n uBxAx OOOO ( 48 )OO xCy

系统传递函数为OOO BAICBAICG 11 )()()( sss ( 4

9 )

Page 53: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nn

n

2

1

rankrank

CA

CA

C

QO

)( 2nn 2n能观性矩阵 中有 个线性无关的行向量,在它们的

基础上,再补充 个行向量,构成变换矩阵。OQ

Page 54: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例 3-21 系统方程如下,要求按能观性进行结构分解。

u

1

0

0

342

100

010

xx x011y

解 32

242

110

011

rankrankrank2

n

CA

CA

C

QO

从 中任选两个行向量,例如 ,再补充一个与之线性无关的行向量。

OQ

110

011

100

110

011

OP

100

110

0111-

OP

1 OO APPA

BPB O 1 OCPC

u

1

1

0

122

022

010

O

O

O

O

x

x

x

x线性变换后 OC

O

O

x

xy ]001[

}

Page 55: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8.3 同时按能控性和能观性进行结构分解

定理 3-29 若系统( 43 )不能控,不能观,且存在线性变换

,使其变换成下面形式Pxx

uB

B

x

x

x

x

AA

A

AAAA

AA

x

x

x

x

OC

CO

OC

OC

OC

CO

OC

OC

OC

CO

OC

OC

OC

CO

0

0

00

000

00

43

242321

13

OC

OC

OC

CO

OCCO

x

x

x

x

CC 00y

系统传递函数矩阵COCOCO BAICBAICG 11 )()()( sss

( 50 )

( 51 )

Page 56: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Page 57: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9 实现问题

Cx

BAxx

y

u ( 52 )

如果给定一个传递函数 ,求得一个系统方程)(sg

( 53 )

或者 duy

u

Cx

bAxx 注:当传递函数分子的阶次小于分母的阶次时,有( 52 )式形式;当传递函数分子的阶次等于分母的阶次时,有( 53 )式形式。

在基于状态空间方法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时,要知道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然而在有的情况下,只知道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这时就要将给定的传递函数(矩阵)描述变成与之输入输出特性等价的状态空间表达式描述。这个问题称为系统实现问题。这里只讨论 SISO 系统的实现问题。

Page 58: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9.1 能控标准形实现

系统传递函数为01

11

012

21

1

)(

)()(

asasas

βsβsβsβ

su

sysg

nn

n

nn

nn

1. 不含零点)(sg

011

1

0

)(

)()(

asasas

β

su

sysg

nn

n

( 54 )

即: )()()()()( 0011

1 suβsyassyasysasys nn

n

uβyayayay nn

n001

)1(1

)( 进行拉普拉斯反变换

选择系统的状态变量 01 / βyx

02 / βyx

0)1( / βyx n

n

Page 59: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于是有 , , , ,

21 xx 32 xx nn xx 1

uxaxaxax nnn )( 12110

10xβy 写成矩阵形式

Cx

BAxx

y

u

其中

110

100

100

010

naaa

A

1

0

0

0

b 000 βC

Page 60: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2. 含零点)(sg)(

)(

)(

)()(

011

1

012

21

1

sD

sN

asasas

βsβsβsβ

su

sysg

nn

n

nn

nn

)(

1

)(

1

)(

1)( 1

110 sDsβ

sDsβ

sDβsg n

n

)()()()( 11

11110 sxsβssxβsxβsy nn

21 xx , , , ,32 xx nn xx 1 uxaxaxax nnn )( 12110

nn xβxβxβy 12110

Page 61: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写成矩阵形式Cx

BAxx

y

u

其中

110

100

100

010

naaa

A

1

0

0

0

b 110 nβββ C

Page 62: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9.2 能观标准形实现

系统传递函数为01

11

012

21

1

)(

)()(

asasas

βsβsβsβ

su

sysg

nn

n

nn

nn

)()()(

)()()()(

011

1

011

1

suβssuβsusβ

syassyasysasysn

n

nn

n

如果令 yxn

uβyayx nnn 111

uβyauβyayx nnnnn 22112

uβyauβyayx nn

nn

n11

)2(1

)2(1

)1(1

Page 63: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于是 uβxax n 001

uβxaxx n 1112 uβxaxx n 2223

uβxaxx nnnnn 2221

uβxaxx nnnnn 111

写成矩阵形式Cx

BAxx

y

u

1

2

1

0

10

0

1

001

0

na

a

a

a

A

1

1

0

β

β

b 100 C

Page 64: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Page 65: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9.3 并联形实现

为简单起见,以两阶系统传递函数为例,进行介绍。

))((

)(

)(

)()(

21 ssss

sN

su

sysg

1 )传递函数极点互异

2

2

1

1

21 ))((

)(

)(

)()(

ss

c

ss

c

ssss

sN

su

sysg

)()()(2

2

1

1 suss

csu

ss

csy

选取 )(1

)(1

1 suss

sx

)(1

)(2

2 suss

sx

有 )()()( 111 susxsssx )()()( 222 susxsssx

)()()( 2211 sxcsxcsy

Page 66: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则 uxsx 111 uxsx 222

ux

x

s

s

x

x

1

1

0

0

2

1

2

1

2

1

2

121 x

xccy

Page 67: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2 )传递函数有重极点

)()()()()(

)(

)(

)()(

3

3

1

122

1

11

32

1 ss

c

ss

c

ss

c

ssss

sN

su

sysg

)()(

)()(

)()(

)(3

3

1

122

1

11 suss

csu

ss

csu

ss

csy

矩阵形式

u

x

x

x

s

s

s

x

x

x

1

1

0

00

00

01

3

2

1

3

1

1

3

2

1

3

2

1

31211

x

x

x

cccy

Page 68: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9.4 串联形实现

2

12

121

1 11

))((

)(

)(

)()(

ss

zs

ssk

ssss

zsk

su

sysg设

uzsx

x

s

s

x

x

122

1

2

1

2

1 1

0

1

2

10x

xky

Page 69: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9.5 最小实现

在所有可能的实现中,维数最小的实现称为最小实现。最小实现也不是惟一的。

定理 3-30 系统方程Cx

BAxx

y

u ( 55 )

为传递函数 的一个最小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 55 )能控且能观测。

)(sg

Page 70: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10 MATLAB的应用3.10.1 判断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用 MATLAB 可以很方便地求出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矩阵和能观测性矩阵,并且求出它们的秩。从而判断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函数 ctrb( ) 和 obsv( ) 分别计算系统的能控性矩阵和能观测性矩阵。格式为: Qc=ctrb(A , B), Qo=obsv(A , C) 。

例 3-23 判断下面的线性系统是否能控?是否能观测?

Cx

BAxx

y

u

其中

103

021

101

A

20

12

01

B

010

001C

解 先分别计算系统的能控性矩阵和能观测性矩阵。然后,再用 rank( ) 函数计算这两个矩阵的秩。

Page 71: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输入以下语句

这些语句的执行结果为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系统能控性矩阵和能观测性矩阵的秩都是 3 ,为满秩,因此该系统是能控的,也是能观测的。注:当系统的模型用 sys=ss(A,B,C,D) 输入以后,也就是当系统模型用状态空间的形式表示时,我们也可以用 Qc=ctrb(sys) , Qo=obsv(sys) 的形式求出该系统的能控性矩阵和能观测性矩阵。

Page 72: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10.2 线性系统按能控性或者能观测性分解

在用 MATLAB进行结构分解时,不能控(不能观)的系统,其结构分解的系统方程形式与本章 3.8节不同。

)ctrbf(][ CB,A,KT,,C,B,A

n)rank( CQ当系统能控性矩阵的秩 时,我们可以使用函数命令 ctrbf( ) 可以对线性系统进行能控性分解。其调用格式为 。其中,T 为相似变换矩阵。

C

C

AA

AA

21

0

CBB

0 CC CCC

输出为一个向量, sum(K) 可以求出能控的状态分量的个数。

Page 73: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类似地,当系统能观测性矩阵的秩 时,我们可以使用函数命令 obsvf( ) 可以对线性系统进行能观测性分解。其调用格式为 。

n)rank( OQ

)obsvf(][ CB,A,KT,,C,B,A 其中, T 为相似变换矩阵。

O

12O

A

AAA

0

输出为一个向量, sum(K) 可以求出能观测的状态分量的个数。

O

O

B

BB OCC 0

例 3-24 系统方程为 Cx

BAxx

y

u 其中

610

1101

600

A

0

1

3

B

100C 试按能控性进行结构分解。 解 输入下列语句

Page 74: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语句执行结果为

从输出的向量可以看出有两个状态分量是能控的。可以验证

,输入语句TTATA

得到的结果为

可见, A1=Abar ,所得到的结果是正确的。

Page 75: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10.3 线性系统转换成能控标准形和能观标准形 下面通过两个例子来说明将系统变换成能控标准形和能观标准形的方法。

例 3-25 系统方程为 Cx

BAxx

y

u 其中

231

120

121

A

1

1

0

B

101C 求线性变换,将其变换成能控标准形。 解 1 )判断系统是否能控,并且求出 A 阵的特征多项式

输入下面语句

Page 76: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运行结果为

表明系统为能控,因此可以变换成能控标准形。而且求出 A 的特征多项式为

11125]det[ 23 λλλλ AI

(即: , , )

110 a 121 a 52 a

2 )计算变换矩阵

001

015

1512

001

01

1

2

21

CC QQQ a

aa1QP

输入以下语句

Page 77: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计算结果为

3 )计算出能控标准形 输入以下语句

计算结果为

表明经过变换以后的系统方程为

u

1

0

0

51211

100

010

xx x1510 y

Page 78: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例 3-26 系统方程为 Cx

BAxx

y

u其中

101

325

103

A

2

0

1

B

112C 求线性变换,将其变换成能观标准形。

解 1 )判断系统是否为能观测,并且求出 A 阵的特征多项式

输入下面语句

运行结果为

Page 79: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表明系统为能观测,因此可以变换成能观标准形。而且求出的特征多项式为

4106]det[ 23 λλλλ AI (即: , , )

40 a 101 a 62 a

2 )计算变换矩阵 OO QQP

001

016

1610

001

01

1

2

21

a

aa

输入以下语句

计算结果为

Page 80: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3 )计算出能观标准形 输入以下语句

计算结果为

表明经过变换以后的系统方程为

u

4

0

4

610

1001

400

xx x100y

Page 81: 第 3 章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第 3 章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