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 年 专题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主编:蔡佳倩 美编:孙发强 A12 据了解,早在东汉时期,伏波将 军马援坐骑刨井解渴的故事,留下儋 州“白马井”传奇地名。此井中之水 被将士们取来蒸煮以虾米为馅的粽 子,得名“伏波虾米粽”。 到了宋代,美食家的大文豪苏东 坡谪居儋州期间,不仅亲手创制“东 坡粽”,还教当地人包豆子粽、干鱼 粽、虾仁粽、鸭蛋粽等。 道教南宗白玉蟾在儋州松林岭 炼丹时,包清粽蘸蜂蜜而食之,被后 世称为“白氏粽法”。 明代的“威武将军”符南进、“嘉 应将军”符那宽,从儋州洛基地区走 出,晚年荣归故里后喜欢吃粽子,不 仅喜欢吃粽子,还善于做粽子,创出 儋州又一名粽—“洛基粽”。 粽子,每逢过年或者端午,儋州 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包。经过千年流 传革新,儋州粽子已经形成一套成 熟、独特的工艺。 儋州粽子产业协会会长王开 元说,儋州粽子食材极为讲究,糯 米是选自当地火山岩地区种植的, 猪肉则选用当地农家养殖的花猪 肉,咸蛋黄是选用上好的跑海鸭蛋 经特殊腌制而成。而包粽子的材 料则是选用当地特产的茄冬叶或 芦苇叶等,绿色、清香,具有天然防 腐功能。 “儋州粽子,表面看来与其它粽 子差别不大,实际上,儋州粽子生产 非常讲究。”国际烹饪大师、儋州涵瑶 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少仁介绍,比 如儋州粽子代表产品鸭蛋黄猪肉粽, 生产共有 32 道工序,标准的 250 克 蛋黄猪肉粽子,前前后后需要27个 小时,包粽子用的茄冬叶处理就要3 个小时,其中用沸水煮 2 小时;猪肉 处理需要近2小时,其中腌制时间不 少于1小时,否则不入味……蒸好之 后凉透就需要 5 个多小时。 地方特色食材,千年传统工艺, 成就儋州粽子独特风味。 政府扶持企业“给力” 儋州粽子产销突破3000万个 “儋州粽子现象” 背后是政府担当 粽子,传统的小吃被儋州做成一个特色 品牌,成就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年销售额突 破 3 亿元。儋州粽子这种发展现象并不是偶 然。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时 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把强农惠 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使热带特色农业真 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 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儋州粽子上规模做品牌成产业,是儋州 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推 动传统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结 出的硕果。 为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儋州市提出 “调优做精第一产业”发展思路,实施特色 农业品牌发展战略,推出以儋州粽子、儋州 黄皮等为代表的九大特色品牌农业建设。 每年从财政拿出2000万元作为品牌农业发 展基金,其中,仅粽子每年宣传推广费用就 达 200 万元。这样的力度,不仅在海南,就 是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儋州粽子成为海南 惟一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粽子品牌, 儋州成为全国惟一的“中国粽子美食之乡”, 这只是儋州品牌农业发展的成果之一。儋州 粽子现象,值得总结值得推广。人们有理由 相信,今天,儋州粽子发展成为一种现象;明 天,儋州品牌农业发展也会成为一种现象。 “端午节虽然过 了 ,但我们的‘ 那大 粽子’每天还能收到 网上订单。”6 月 5 日,“那大粽子”企业 负责人赵尚铮介绍, 去年端午到今年端 午之间,“那大粽子” 销量突破100 万个, 达到 120 万个,创历 史纪录。 儋州粽子产销 企业100多家,“那 大粽子”是代表品牌 之一。2014年,“那 大粽子”产销 30 万 个,到 2017 年产销 120 万个,3 年产销 增长 3 倍。 “那大粽子”成 倍增长是儋州粽子 产业发展的缩影。 据儋州市商务局统 计,儋州粽子 2014 年 产 销 750 万 个 , 2017 年 达 到 3036 万个。 儋州粽子产业发展,催生一大批 新企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 链,直接或间接带动数万人 就业,成为儋州一个新的 富民产业。 儋州涵瑶食品公 司孙少仁介绍,儋 州粽子销量越 来越大,特别 是 5 月份进 入产销高 峰,包粽 工特别紧张,工钱也是不断上涨,以 前包一个粽子工钱0.5元,今年已经 涨到 0.8 元了。 粽子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上, 它带动多个产业发展。儋州粽子产 业协会会长王开元分析,以产销 3000 万个粽子计算:包一个粽子是 0.8 元,包粽的工钱就是 2400 万元; 每个粽子需要5片粽叶,共需1.5亿片 粽叶,每片 0.1 元,粽叶种植户收入 150万元;每个粽子需火山岩糯米2 两,共需要600万斤,每斤4元,带动 糯米销售2400万元;每个粽子需要 花猪肉 2 两,共需要 600 万斤,每斤 花猪肉15元,带动花猪肉销售9000 万元;每个粽子需要1个跑海鸭蛋, 共需要 3000 万个,每个 1 元,给跑海 鸭养殖户带来收入 3000 万元。 儋州粽子去年端午到今年端午 共销售 3036 万个,销售额达 3.6 亿 元,带动的不仅是粽子原材料直接产 业,还带动物流、中介、宣传等多个相 关产业发展。 据了解,儋州市将继续推进粽 子产业化发展,一方面成立股份公 司,整合现有 100 余家生产企业(作 坊)资源组建股份制公司,形成以龙 头企业带动,集规模化生产销售为 一体,全面提升儋州粽子的知名度 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筹建粽子 产业园,以“多规合一”的要求进行 用地规划调整并办理征用手续,抓 紧规划、设计用地厂房,实现粽子规 模化生产。 (本版策划/周月光 撰文/周月 光 李珂) “要是还能买到原材料,我们至 少还可以多卖 2 万个粽子。”儋州小 晓食品公司郑晓晓介绍,去年她注册 了公司开始生产粽子,当年售出8万 个粽子;今年虽然有所准备,产销 20 万个粽子,但仍不断接到订单。 近年来,儋州大力扶持粽子产业 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商机,催生一大 批粽子产销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儋 州粽子生产企业目前达到108家,其 中大部分像小晓食品公司一样跨越 式发展。 孙少仁长期从事餐饮行业,有国 际烹饪大师的头衔,看到儋州粽子产 业发展势头越来越猛,2015年他注 册成立儋州涵瑶食品公司,开始投入 粽子行业发展。 “2015年,我们粽子只有两个品 种,当年产销不到10万个粽子; 2016 年,我们粽子品种达到 12 个, 产销粽子 20 多万个;今年,我们粽子 品种达到22个,产销粽子近40万 个。”孙少仁说,涵瑶公司产品目前销 往全国32个城市,与多家大企业形 成长期合作关系。 今年刚成立的儋州粽乡源粽子 有限公司,与长春欧亚集团合作,5 月8日运去22吨共10万个儋州粽 子,进入欧亚集团东北各大卖场销 售,端午未到,10 万个儋州粽子就被 抢购一空。 作为地方特色食品,儋州粽子以 前仅在当地销售,近几年来开始在全 国热卖。 “我每天都接到 100 个多儋州粽 子的快递单子,忙到晚上9时才能收 工。”顺丰快递一位投递员介绍,进入 5月后,儋州顺丰快递分公司十几个 同事每天处理 1000 多单寄粽子的业 务,快递范围涉及全国大部分省市 区。 儋州粽子不仅产销数量呈爆发 式增长,营销水平也越来越高。 “那大 粽子”是儋州粽子老品牌。去年开发 设计礼券销售,岛内消费者凭券在各 个市县随时可取粽子。今年,“那大 粽子”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开发设计 “那大粽子电子券”。 “儋州粽子的订单来自全国各 地,为方便消费者购买,那大粽子公 司与中国邮政和海航进行深度合 作,确保全国的消费者安全及时吃 到美味的‘那大粽子’。”该公司负 责人赵尚铮介绍,为提高“那大粽 子”品牌知名度,公司还与世界厨 王屈浩大师合作,聘请他当“那大 粽子”产品研发及形象大使,开发 出适合华北、华南和华东三地的三 种风味的系列粽子产品,市场反应 都非常好。 粽子作为儋州特色食品,具有良 好的民间基础和原材料基础。为打造 特色农业品牌,儋州市委市政府提出, 做大做强粽子产业。2014年,儋州发 出“粽动员令”,多个部门联手,在端午 到来之前,开展“品香粽、摘黄皮、游儋 州”系列活动。作为千年传统特色食 品,儋州粽子走上产业发展之路。 2015 年 5 月份,儋州市政府推 出《儋州市打造农业知名品牌实施方 案》,明确品牌创建以“统一规划、企 业主体、归口负责、全程服务、共同协 作、多方联动”为原则,提出用三年时 间,打造以儋州粽子为首的九大农业 知名品牌。 2015 年 9 月,《儋州市委办公 室、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 《推进儋州粽子产业化发展工作实施 方案》的通知,成立推进儋州粽子产 业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担 任组长,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市商 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委等 十五个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党委书 记为成员。 2015年,在儋州市政府推动下, 儋州市商务局组织材料,以儋州市政 府的名义,为儋州粽子向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申报国家地理标志 保护产品,2016 年 2 月,儋州粽子成 为海南惟一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 品的粽子品牌,为儋州粽子产业发展 撑起巨大的品牌“保护伞”。 2016 年,儋州市政府安排专项 办公和活动经费,成立儋州粽子产业 协会,统一协调全市粽子企业生产和 销售,将“儋州粽子”作为一个整体来 包装、推介和经营,使得各自为政的 粽子企业抱团发展、集中力量共同打 造儋州粽子大品牌。 为保障儋州粽子特色原材料供 应,儋州市拨出专项经费,要求儋州市 农委成立跑海鸭蛋、火山岩糯米、茄冬 叶和花猪肉供应基地。 为做好儋州粽子宣传推介,儋州 市财政连续多年安排专项经费,一方 面在省内主流媒体开展宣传促销,塑 造儋州粽子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儋 州市粽子产业协会组织全市粽子生 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 如今年端午之前,先后在海口、儋州 等地开展4次儋州粽子促销活动,儋 州粽子销售高潮不断。 历史悠久 风味独特 政府扶持 做大品牌 精准营销 产销两旺 带动就业 实现富民 产量: 3036 产值: 3.6 亿产量: 600 产值: 6000 万产量: 750 产值: 9000 万儋州粽子 产销数据 产量: 850 产值: 1亿产量: 1850 产值:突破 2亿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7 儋州粽子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政府扶持 企业“给力” 儋州粽子产销突破3000万个hnrb.hinews.cn/resfile/2017-06-06/012/hnrb20170606012.pdf · 道教南宗白玉蟾在儋州松林岭 炼丹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政府扶持 企业“给力” 儋州粽子产销突破3000万个hnrb.hinews.cn/resfile/2017-06-06/012/hnrb20170606012.pdf · 道教南宗白玉蟾在儋州松林岭 炼丹

2013年

■■■■■ ■■■■■ ■■■■■

专题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主编:蔡佳倩 美编:孙发强A12

据了解,早在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坐骑刨井解渴的故事,留下儋州“白马井”传奇地名。此井中之水被将士们取来蒸煮以虾米为馅的粽子,得名“伏波虾米粽”。

到了宋代,美食家的大文豪苏东坡谪居儋州期间,不仅亲手创制“东坡粽”,还教当地人包豆子粽、干鱼粽、虾仁粽、鸭蛋粽等。

道教南宗白玉蟾在儋州松林岭炼丹时,包清粽蘸蜂蜜而食之,被后

世称为“白氏粽法”。明代的“威武将军”符南进、“嘉

应将军”符那宽,从儋州洛基地区走出,晚年荣归故里后喜欢吃粽子,不仅喜欢吃粽子,还善于做粽子,创出儋州又一名粽——“洛基粽”。

粽子,每逢过年或者端午,儋州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包。经过千年流传革新,儋州粽子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独特的工艺。

儋州粽子产业协会会长王开

元说,儋州粽子食材极为讲究,糯米是选自当地火山岩地区种植的,猪肉则选用当地农家养殖的花猪肉,咸蛋黄是选用上好的跑海鸭蛋经特殊腌制而成。而包粽子的材料则是选用当地特产的茄冬叶或芦苇叶等,绿色、清香,具有天然防腐功能。

“儋州粽子,表面看来与其它粽子差别不大,实际上,儋州粽子生产非常讲究。”国际烹饪大师、儋州涵瑶

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少仁介绍,比如儋州粽子代表产品鸭蛋黄猪肉粽,生产共有32道工序,标准的250克蛋黄猪肉粽子,前前后后需要27个小时,包粽子用的茄冬叶处理就要3个小时,其中用沸水煮2小时;猪肉处理需要近2小时,其中腌制时间不少于1小时,否则不入味……蒸好之后凉透就需要5个多小时。

地方特色食材,千年传统工艺,成就儋州粽子独特风味。

政府扶持 企业“给力”

儋州粽子产销突破3000万个

“儋州粽子现象”背后是政府担当

粽子,传统的小吃被儋州做成一个特色品牌,成就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儋州粽子这种发展现象并不是偶然。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时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儋州粽子上规模做品牌成产业,是儋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推动传统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结出的硕果。

为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儋州市提出“调优做精第一产业”发展思路,实施特色农业品牌发展战略,推出以儋州粽子、儋州黄皮等为代表的九大特色品牌农业建设。每年从财政拿出 2000 万元作为品牌农业发展基金,其中,仅粽子每年宣传推广费用就达 200 万元。这样的力度,不仅在海南,就是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儋州粽子成为海南惟一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粽子品牌,儋州成为全国惟一的“中国粽子美食之乡”,这只是儋州品牌农业发展的成果之一。儋州粽子现象,值得总结值得推广。人们有理由相信,今天,儋州粽子发展成为一种现象;明天,儋州品牌农业发展也会成为一种现象。

“端午节虽然过了,但我们的‘那大粽子’每天还能收到网上订单。”6 月 5日,“那大粽子”企业负责人赵尚铮介绍,去年端午到今年端午之间,“那大粽子”销量突破100万个,达到120万个,创历史纪录。

儋州粽子产销企业 100 多家,“那大粽子”是代表品牌之一。2014年,“那大粽子”产销 30万个,到 2017 年产销120万个,3年产销增长3倍。

“那大粽子”成倍增长是儋州粽子产业发展的缩影。据儋州市商务局统计,儋州粽子 2014年产销 750 万个,2017 年达到 3036万个。

儋州粽子产业发展,催生一大批新企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

链,直接或间接带动数万人就业,成为儋州一个新的

富民产业。儋州涵瑶食品公

司孙少仁介绍,儋州粽子销量越

来越大,特别是5月份进入产销高峰 ,包 粽

工特别紧张,工钱也是不断上涨,以前包一个粽子工钱0.5元,今年已经涨到0.8元了。

粽子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上,它带动多个产业发展。儋州粽子产业协会会长王开元分析,以产销3000万个粽子计算:包一个粽子是0.8元,包粽的工钱就是2400万元;每个粽子需要5片粽叶,共需1.5亿片粽叶,每片0.1元,粽叶种植户收入150万元;每个粽子需火山岩糯米2两,共需要600万斤,每斤4元,带动

糯米销售2400万元;每个粽子需要花猪肉2两,共需要600万斤,每斤花猪肉15元,带动花猪肉销售9000万元;每个粽子需要1个跑海鸭蛋,共需要3000万个,每个1元,给跑海鸭养殖户带来收入3000万元。

儋州粽子去年端午到今年端午共销售3036万个,销售额达3.6亿元,带动的不仅是粽子原材料直接产业,还带动物流、中介、宣传等多个相关产业发展。

据了解,儋州市将继续推进粽

子产业化发展,一方面成立股份公司,整合现有100余家生产企业(作坊)资源组建股份制公司,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集规模化生产销售为一体,全面提升儋州粽子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筹建粽子产业园,以“多规合一”的要求进行用地规划调整并办理征用手续,抓紧规划、设计用地厂房,实现粽子规模化生产。

(本版策划/周月光 撰文/周月光 李珂)

“要是还能买到原材料,我们至少还可以多卖2万个粽子。”儋州小晓食品公司郑晓晓介绍,去年她注册了公司开始生产粽子,当年售出8万个粽子;今年虽然有所准备,产销20万个粽子,但仍不断接到订单。

近年来,儋州大力扶持粽子产业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商机,催生一大批粽子产销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儋州粽子生产企业目前达到108家,其中大部分像小晓食品公司一样跨越式发展。

孙少仁长期从事餐饮行业,有国际烹饪大师的头衔,看到儋州粽子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猛,2015年他注

册成立儋州涵瑶食品公司,开始投入粽子行业发展。

“2015年,我们粽子只有两个品种,当年产销不到 10 万个粽子;2016年,我们粽子品种达到12个,产销粽子20多万个;今年,我们粽子品种达到22个,产销粽子近40万个。”孙少仁说,涵瑶公司产品目前销往全国32个城市,与多家大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今年刚成立的儋州粽乡源粽子有限公司,与长春欧亚集团合作,5月8日运去22吨共10万个儋州粽子,进入欧亚集团东北各大卖场销售,端午未到,10万个儋州粽子就被

抢购一空。作为地方特色食品,儋州粽子以

前仅在当地销售,近几年来开始在全国热卖。

“我每天都接到100个多儋州粽子的快递单子,忙到晚上9时才能收工。”顺丰快递一位投递员介绍,进入5月后,儋州顺丰快递分公司十几个同事每天处理1000多单寄粽子的业务,快递范围涉及全国大部分省市区。

儋州粽子不仅产销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营销水平也越来越高。“那大粽子”是儋州粽子老品牌。去年开发设计礼券销售,岛内消费者凭券在各

个市县随时可取粽子。今年,“那大粽子”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开发设计

“那大粽子电子券”。“儋州粽子的订单来自全国各

地,为方便消费者购买,那大粽子公司与中国邮政和海航进行深度合作,确保全国的消费者安全及时吃到美味的‘那大粽子’。”该公司负责人赵尚铮介绍,为提高“那大粽子”品牌知名度,公司还与世界厨王屈浩大师合作,聘请他当“那大粽子”产品研发及形象大使,开发出适合华北、华南和华东三地的三种风味的系列粽子产品,市场反应都非常好。

粽子作为儋州特色食品,具有良好的民间基础和原材料基础。为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儋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做大做强粽子产业。2014年,儋州发出“粽动员令”,多个部门联手,在端午到来之前,开展“品香粽、摘黄皮、游儋州”系列活动。作为千年传统特色食品,儋州粽子走上产业发展之路。

2015年 5月份,儋州市政府推出《儋州市打造农业知名品牌实施方案》,明确品牌创建以“统一规划、企业主体、归口负责、全程服务、共同协作、多方联动”为原则,提出用三年时

间,打造以儋州粽子为首的九大农业知名品牌。

2015 年 9 月,《儋州市委办公室、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推进儋州粽子产业化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推进儋州粽子产业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委等十五个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为成员。

2015年,在儋州市政府推动下,儋州市商务局组织材料,以儋州市政

府的名义,为儋州粽子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2月,儋州粽子成为海南惟一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粽子品牌,为儋州粽子产业发展撑起巨大的品牌“保护伞”。

2016年,儋州市政府安排专项办公和活动经费,成立儋州粽子产业协会,统一协调全市粽子企业生产和销售,将“儋州粽子”作为一个整体来包装、推介和经营,使得各自为政的粽子企业抱团发展、集中力量共同打造儋州粽子大品牌。

为保障儋州粽子特色原材料供应,儋州市拨出专项经费,要求儋州市农委成立跑海鸭蛋、火山岩糯米、茄冬叶和花猪肉供应基地。

为做好儋州粽子宣传推介,儋州市财政连续多年安排专项经费,一方面在省内主流媒体开展宣传促销,塑造儋州粽子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儋州市粽子产业协会组织全市粽子生产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如今年端午之前,先后在海口、儋州等地开展4次儋州粽子促销活动,儋州粽子销售高潮不断。

历史悠久 风味独特

政府扶持 做大品牌

精准营销 产销两旺

带动就业 实现富民

产量:3036万个产值:3.6亿元

产量:600万个产值:6000万元

产量:750万个产值:9000万元

儋州粽子产销数据

产量:850万个产值:1亿元

产量:1850万个产值:突破2亿元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7

年海南名粽展销会现场,儋州粽子热卖。

高林

儋州粽。

袁才

儋州粽子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