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人與蛇之間-問題、研究與保育 毛俊傑 國立宜蘭大學 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 為了解當您參與“人與蛇之間-問題、研究與保育”的課程時,您對於蛇類 的了解有多少?首先,請您在閱讀本人於 2008 年撰寫並連載於環境資訊電子報 專欄(後面所附的九篇短文)前,試著花幾分鐘的時間回答下列七項問題: 1. 您想認識蛇嗎?為什麼? 2. 您有接觸過蛇類的經驗嗎?是在什麼狀況下? 3. 您覺得蛇類摸起來的感覺如何?(如果未曾機會摸過蛇,可否敘述一下您所 想像蛇的觸感) 4. 以您的認知,您認為毒蛇有哪些特徵?另外,是否毒蛇多半都會咬人? 5. 台灣除了常被提到的六大毒蛇之外還有那些蛇類? 6. 您覺得蛇類是一群什麼樣的動物?對於人類、以及我們生存的環境,有什麼 存在的價值以及意義? 7. 請表達出您所認為的保育為何?假設蛇類需要被保育,您是否願意在行動上 有所支持?請具體說出支持的程度。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野生動物講義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人與蛇之間-問題、研究與保育

毛俊傑

國立宜蘭大學 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

為了解當您參與“人與蛇之間-問題、研究與保育”的課程時,您對於蛇類

的了解有多少?首先,請您在閱讀本人於 2008年撰寫並連載於環境資訊電子報

專欄(後面所附的九篇短文)前,試著花幾分鐘的時間回答下列七項問題:

1. 您想認識蛇嗎?為什麼?

2. 您有接觸過蛇類的經驗嗎?是在什麼狀況下?

3. 您覺得蛇類摸起來的感覺如何?(如果未曾機會摸過蛇,可否敘述一下您所

想像蛇的觸感)

4. 以您的認知,您認為毒蛇有哪些特徵?另外,是否毒蛇多半都會咬人?

5. 台灣除了常被提到的六大毒蛇之外還有那些蛇類?

6. 您覺得蛇類是一群什麼樣的動物?對於人類、以及我們生存的環境,有什麼

存在的價值以及意義?

7. 請表達出您所認為的保育為何?假設蛇類需要被保育,您是否願意在行動上

有所支持?請具體說出支持的程度。

Page 2: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發現福建頸斑蛇的故事

每當台灣發現新出現的蛇類物種時,總會有人提出,該物

種是否為民眾棄養或逃逸之類質疑的聲音,的確台灣民眾飼養

外來種寵物棄養、野放或逃逸的現象,層出不窮!福建頸斑蛇,

1999 年首次出現於台灣動物物種名錄的新蛇類,一則平面媒體

出現「國家公園『保育』有成,發現了新紀錄種蛇類」的報導,令

人不覺莞爾一笑!一個未曾被發現過的物種,該如何進行保育?

福建頸斑蛇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東南部,台灣為該類群蛇類唯一分布於島嶼的族群。屬於

森林底層活動穴居的小型無毒蛇類,以無脊椎動物(如蚯蚓、陸生渦蟲等等)為食,雄蛇與雌蛇

在體型上及鱗片數上有明顯的雌雄二型現象,亦即雌雄蛇有明顯的差異。當受到外來干擾時,福

建頸斑蛇會將全身撐開變為扁平狀,試圖以看起來較大的軀體嚇退敵人。此種蛇類在台灣最早發

現的時間、地點已不可考,但留有一不具標籤及基本資料的標本,存放於台大動物學系(現為更

名為生命科學系)的標本庫,並與一條台灣特有種蛇類斯文豪氏遊蛇置於同一標本瓶中。

由於兩者在型態上有明顯的相似性,例如:身體軀幹部的鱗

片數均為 15 列,後頸部均有一大型黑色枕斑,加上兩者體色呈現

深淺不等的黃褐色,僅在容易被忽略的特徵如:腹部及尾下的鱗

片數目、頰鱗的有無及俗稱蛇鞭的雄性生殖器可以明顯看出差異。

推測在早期發現此一福建頸斑蛇時,因當時與中國大陸學界

的學術交流管道並不通暢,兩方的資訊交流少,兩地物種亦不容

易進行比對,單憑一條發現的個體,以當時的時空背景及條件,

除了依傳統的方式比較鱗片特徵外,並無如今日常用的分子遺傳親緣之類較準確的檢測技術可

供分析,因此極可能被單純視為斯文豪氏游蛇的個體變異,而未進一步深究,標本亦塵封於台

大標本館中。直到 1997 年當時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碩士生蔡添順、王緒昂等人於山區進行調查時,

發現兩隻個體,進行文獻比對後確認為福建頸斑蛇,但保存的標本卻在不久之後遺失。

同年 8月我前往台大動物學系標本館測量遊蛇亞科蛇類標本時,於標本庫中一個不起眼的

角落發現了該瓶沒有標籤及基本資料的斯文豪氏遊蛇與福建頸斑蛇。直到 1998 年我於陽明山進

行研究之便,協助國家公園保育科的黃光瀛先生確認路死蛇類標本物種鑑別時,從幾筆標記為

斯文豪氏遊蛇的冰存動物屍體袋中,找出被誤認的福建頸斑蛇,自此才得以順利發表,完成正

式的科學記錄。但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初次發表此一新紀種錄種文章所使用的標本,多數來自於

遭車輛輾斃的個體,這也另人擔憂台灣的道路及車輛在山林之間擴張的速度,比起我們瞭解周

邊生物多樣性物種狀況的速度快上許多。

自 1980 年代以來,台灣的本土學者陸續發表了數種新種、新紀錄種的兩棲類及爬行類,顯

示在此之前,儘管眾多歐美、日、台等國籍研究人員歷經 150 多年在台灣的調查與研究,生物多

樣性的基礎資料仍未完整,直到今年仍有兩種台灣新種山椒魚及兩個新種蜥蜴完成正式科學文

獻發表,或許每一新出現的物種均不斷的提醒我們,台灣的生物多樣性基礎調查仍是未竟之功!

福建頸斑蛇

斯文豪氏遊蛇

Page 3: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排排坐吃呱呱 赤尾青竹絲

學生時代出野外進行夜間生態調查,看過

眾多正在等待獵物的赤尾青竹絲後,總覺得牠

們伏擊的地點在結構上有一些相似性,卻說不

上來;直到開始教書後某一天晚上,發現學校

實習林場中的赤尾青竹絲,總會在夜間像面壁

思過一般,一隻隻彼此相距或遠或近的排列在

林道邊的水泥牆前,並駐足於離牆面約 15~20

公分的地方。

頓時許多疑問湧現,為何這些赤尾青竹絲

決定選在水泥牆前伏擊?牠們如何判別伏擊地點的好壞?通常會待多久?是否一直都維持同樣

的姿勢不動?牠們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前方是食物還敵人……

赤尾青竹絲是一種中小型的蝮蛇科蛇類,牠是目前台灣本土蛇類中進行過最多生態研究的

物種,但多數一般民眾對牠的初步了解,可能都來自於教科書,或是過去的醫學報告統計上。牠

是臺灣六大毒蛇當中,蛇吻致死率最低的老么。多數的赤尾青竹絲於入夜之後,會利用與植物相

近的翠綠體色,將身體以完全靜止不動的 S形或是略為圓形盤繞的姿勢,平貼於地面或攀附於

石頭、植物或枯枝之上,等待獵物經過,進行捕食。也因為與植物相似的顏色、時常靜止不動的習

性,加上分布廣泛,野外族群數量相對較多,容易導致從事戶外活動的民眾於視線不佳的狀況

下,未察覺到牠的存在而誤觸、誤踩,而慘遭蛇吻。

赤尾青竹絲的翠綠體色與無毒的青蛇、灰腹綠錦蛇極為相似,使得這兩種無毒蛇也經常被

誤認,而受到人們惡意的傷害。如果仔細觀察,你可發現後兩者與前間在體色上有個明顯不同的

地方:赤尾青竹絲身體兩邊各有一條白色體側線,大約有六成左右的公蛇在體側線下方還會有

紅色線,而且此一紅線有越往台灣南部越鮮豔的趨勢。

在赤尾青竹絲箭鏃般三角形的頭部上,兩頰眼睛和鼻孔間各有一個三角形的大型孔洞,稱

為頰窩,可以用來感應周遭環境溫度的差異,在光線不佳的狀況下,頰窩就成為牠偵測環境的

主要器官,通常以蛙類、蜥蜴、鳥類、老鼠及鼩鼱為食,其

中又以蛙類為主,所以經常可以在蛙類聚集求偶生殖的

水邊發現牠們的蹤跡。

雖然牠們口中上顎左右兩側各有一枚以上令人生畏

的大型折疊管牙,做為注射蛇毒以捕捉、消化獵物及防禦

的工具,但在夜間的叢林世界中,赤尾青竹絲並非天下

無敵,萬一遇到雨傘節及無毒紅斑蛇,往往就成了人家

的美味晚餐,一命呼嗚了!

為了找出赤尾青竹絲排排站的原因,我和兩名苦命的大學專題研究生,每週前往學校的實

習林場進行實驗。進行了一年的研究後發現,沿著水泥牆活動的動物明顯多於在林道中央,其中

以蛙類、蟾蜍為大宗,偶爾穿插一些老鼠、鼩鼱、蛇、蜥蜴、溪蟹、蝸牛、甲蟲及蚯蚓等等,這些通過

的動物所留下的氣味,提供了重要的嗅覺線索,這個結果說明了赤尾青竹絲為何偏好到此捕食;

面牆伏擊獵物的赤尾青竹絲

捕獲斯文豪氏赤蛙的赤尾青竹絲

Page 4: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而水泥牆也因為所謂的熱島現象,在夜間成為環境中相對溫度較高的地點,極易讓赤尾青竹絲

藉由感熱的頰窩偵測到此一地點。

在觀察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出現伏擊的個體多寡,會隨著水泥牆距水源的距離而變化,

離得越遠就越少;此一現象,推測應與蛙類數量離水源越遠愈少有關。通常這些赤尾青竹絲守候

伏擊的時間長短,可能從數十分鐘到數十小時不等,有些甚至會停留好幾天,但多數約為 3 小

時左右,便離開回到鄰近的樹林中。停留期間,牠們的姿勢或多或少都會因為不時經過的動物或

是發動攻擊而改變,但在捕食失敗或造成干擾的動物離開後不久,多數的個體都會回復原來的

伏擊姿勢,繼續面壁。一旦成功捕食,不久之後便會離開。

夜間排排站的赤尾青竹絲,時常也會成為其他蛇類餐桌上排列整齊的晚餐。藉由架設於伏

擊中的赤尾青竹絲後方的紅外線攝影機,在其拍攝的夜視錄影帶中,我們發現,當其他蛇類靠

近赤尾青竹絲、並以蛇信偵測的同時,赤尾青竹絲也同樣回以蛇信探測,但當牠發現對方是蛇類

時則迅速彈開,待危險解除後,才繼續回復伏擊姿勢。而當與蛙同為兩棲類的蟾蜍從面前經過時

赤尾青竹絲竟往往沒有任何反應,也不會進行攻擊;但當蛙類出現時,攻擊之迅速,令人印象

深刻!只是攻擊時常有失誤發生。

同屬外溫動物的蛙與蟾蜍,體表溫度明顯較背景的水泥牆溫度來得低;不知赤尾青竹絲頰

窩所感受到的,是否有如人的影子投射於放映中的電影銀幕,因而有效掌握動物運動的軌跡,

並判別屬於何種動物,進而決定是否攻擊與如何準確攻擊?這或許又需另一個實驗才能解答了!

台灣第一蛇 紅斑蛇

紅斑蛇對多數參加過夜間賞蛙、賞螢

或自然觀察的人來說,並不會感到

陌生,對於習慣山林夜生活的我們

來說,牠是除了赤尾青竹絲、雨傘節、

龜殼花之外,夜間調查時最常出現

的蛇類基本成員之一。

在一個下著細雨飄著薄霧的夜晚,

剛結束一天忙碌的田野蛇類生態調

查工作後,一行人搭乘著車下山的

途中,眼尖的助理阿量,發現了路

中出現了一條紅斑蛇,停車察看,發現這條小紅斑蛇,正在享用著它的佳餚,但這道菜,並不

是我們過去所熟悉的東西,仔細一看,這條小紅斑蛇正在吞著一條遭車輛輾壓、支離破碎、以致

無法辨認種類的蛙腿!或許多數人對一般其他動物類群,如鳥類的巨嘴鴉、禿鷲或哺乳類的鬣狗

以屍體為食的所謂食腐現象,耳熟能詳,但對於多以生吞或毒殺活體獵物的蛇類而言,眼前的

食腐現象卻十分罕見!

在我們這個以蛇類為主要生態研究對象的研究室中,紅斑蛇是大家最為熟悉,卻也是台灣所有

蛇類中,少數大家寧可選擇遠觀,卻不願意有肌膚之親的物種;常見並不是主要的原因,而是

正在吞食蛙類殘骸的紅斑蛇

Page 5: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當牠在被捕捉保定時,由洩殖孔及肛腺所噴灑的排洩物,帶著濃厚且不易沖洗去除的腥臭味,

加上有時噴灑量大,附著的氣味久久無法散去,這才是讓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主因。

這個噴灑穢物及臭味的行為,主要是要對掠食者產生忌避的效果,降低被捕食的風險,除了台

灣另一種以氣味為名的蛇──臭青公的氣味

可能可與之相比擬之外,無出其右,被本研

究室的成員將其視為台灣蛇中的臭鼬,堪稱

台灣第一臭蛇。

除了氣味出名之外,紅斑蛇另一個第一是捕

食的獵物種類最廣。無毒夜行性的紅斑蛇,晚

宴菜單中,除了前述食腐的現象之外,捕食

的對象遍及水、陸、空,從老鼠、鳥、毒蛇(如

赤尾青竹絲)、無毒蛇、蜥蜴(無論是原生種

或外來入侵種的沙氏變色蜥)、樹上的樹蛙、水中或池塘的赤蛙、有毒的蟾蜍、魚類、甲蟲等等,均

可成為紅斑蛇的盤中佳餚,足為台灣泛食性蛇類最極端的代表物種。

在捕食的對象中,以台灣的盤古蟾蜍及黑眶蟾蜍最常為人所發現,但大家共同好奇的是,為什

麼蟾蜍有毒的耳後腺不會對紅斑蛇造成傷害,以擬龜殼花及紅斑蛇對蟾蜍捕食為題的中山大學

碩士畢業生吳尚穎,提出了以下的幾項可能性與討論:第一,這些捕食蟾蜍的蛇類本身,對蟾

蜍的毒性具有較高的耐受性,而且當在吞食蟾蜍的過程中,也只有些微的腺體分泌物會被擠壓

出來;其次,不同地區的蟾蜍毒性強弱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地區的紅斑蛇取食蟾蜍的程度可能

也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當人們觀察到毒蟾蜍與毒蛇都經常被紅斑蛇捕食,這也難怪有人戲

稱紅斑蛇為亞洲王蛇。

紅斑蛇在台灣各地及海拔高度分布的廣泛程度,在台灣現有的 46 種陸域蛇類中,還是第一,從

台灣頭到台灣尾的各縣市,均可發現其蹤跡;海拔分布則可由低海拔平原地區,分布到海拔

2200 公尺左右的山區,並偏好出現於人為干擾後的開闊環境周邊。比較平地族群與海拔 2000 公

尺地區紅斑蛇的溫度適應來看,以海拔每上升 1000 公尺溫度下降 6℃來推算,高低兩族群所處

在地的環境溫度相差可達到 12℃,究竟外溫動物的紅斑蛇是如何能成功的適應如此大幅溫度的

差異,是如同赤尾青竹絲一般,鱗片數隨著海拔與環境濕度的差異而有不同?或是本身的生理

耐受區間較其他蛇類寬廣?還是可利用其他行為調節進行代償?目前仍是未知;但令人避之不

及的臭味禦敵策略,加上廣泛的食性及環境適應,使紅斑蛇在我們的心目中,足以擊敗其他以

大體型或毒性見長的蛇類,成為環境適應能力第一的台灣第一蛇!

正在吞食黑眶蟾蜍的紅斑蛇

Page 6: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無聲無息的入侵者 鉤盲蛇

在一次研究室內大三、大四學生都同

時出現的場合中,為了測試這群進入我研

究室已經一、兩年學生的專業熟悉度及反

應,一時興起的我,問了這群學生一個問

題,題目是:請說出如何將鉤盲蛇的半陰

莖製作成保存於福馬林中的浸液標本?當

時除了部分的研究生以狐疑的眼神看著我

之外,多數學生都認真的將蛇類半陰莖製

作成標本的過程詳細的描述,卻換來我當

掉重修的答案!

雄性有鱗目爬行類動物(包含蛇亞目、蜥蜴亞目及蚓蜥亞目)成對(左右側各一)的半陰

莖是重要的分類參考依據之一,由於半陰莖並不會受到食物或是其他生態因子的影響,在某些

分類及系統演化的研究中,也將其視為除了骨骼形態及結構之外,另一項重要的分類特徵。而鉤

盲蛇屬於有鱗目爬行動物中,目前已知為唯一單性群(全為雌性個體)的蛇類,生殖方式採孤

雌生殖,亦即雌性個體的卵細胞,能直接發育為卵後,產出並孵化成幼體,為無性生殖!

此種特殊且有效率的繁衍後代的方式,使得鉤盲蛇至今已成為多個地區的入侵種生物,已

知入侵的地區包括:非洲、阿拉伯、伊朗、澳洲、印度周邊及太平洋的島嶼、墨西哥及美國的夏威夷

及佛羅里達等地。入侵及擴散的方式,推測為部分個體躲藏於農、園藝產品及資材,隨著貨物的

進出口,運送往世界各地,因這些意外輸出的個體,無須雌雄配對即可繁殖,因此成功的在許

多地區延續後代!

雖然孤雌生殖是一種有效率的生殖方式,但

是因為不經過雌雄個體的遺傳物質交換及重新排列

組合,因此後代遺傳變異程度非常低!

關於台灣的鉤盲蛇,根據我整理了過去的一

些記錄,發現牠廣泛的分布在台灣本島低海拔地區

及離島,如金門、馬祖、澎湖、蘭嶼及綠島等地,但

無從確認這些分布地區的族群,是否為自然存在或

人為意外引入。此種蛇長得像蚯蚓,顏色大小亦相

仿,又經常躲藏於土中,因此有人又稱其為蚯蚓蛇,但仔細觀察牠,可以發現牠在頭部有兩個

不明顯且隱藏於鱗片下方黑色的眼點,體表滿布略為扇形的鱗片,且不同於一般蛇類體背部與

腹部鱗片形狀差異明顯,鉤盲蛇的背部與腹部的鱗片形態極為相似,但是與其他蛇類相同的是,

鉤盲蛇同樣也具有分叉的舌頭,會像一般蛇類一樣吐舌信來探知周邊狀況,同樣也具有良好的

游泳能力,不因眼盲而受溺!

這種有趣的小蛇以螞蟻、白蟻及其卵為食,時常可在鄰近住家周邊的花園、苗圃土壤中或白

蟻蛀食的朽木中可發現其蹤跡,因不會對人或環境產生立即的傷害或明顯的影響,因此常被一

俗稱蚯蚓蛇的鉤盲蛇

雄性白梅花蛇的半陰莖

Page 7: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般人所忽略。當被人抓取時除了會試圖逃跑,快速扭動身驅,尋找可供鑽入的縫隙之外,也會以

角質化的尾末端戳人,以尋求逃跑的機會。

下次當您在整理花園、菜園或挖蚯蚓準備去釣魚的過程中,若發現這種台灣最迷你的蛇時,

千萬別害怕!牠如同台灣多數的蛇一樣,並不會主動靠近並攻擊人,事實上牠也沒有這樣的能

力,保持適當的距離觀察是一種對雙方都好的會面與接觸方式!

防治入侵種蜥蜴祕器 白梅花蛇

2003 年春天,中研院邀請知名的日籍兩爬學

者太田英利教授來台專題演講,會後驅前與太田

教授打招呼時,太田英利教授問到我們在嘉義發

現沙氏變色蜥一事,離開前他特別提到要趕緊想

辦法處理此一強勢爬行類物種入侵的問題!當時

筆者心裡直接的想法是「How?」沒想到這個問題在

3 年後進行田野研究時才找到可能的解決之道!

多數的外來物種生態入侵,往往因入侵者缺

乏天敵而如入無人之境,大量繁殖並迅速擴散。沙氏變色蜥於 2000 年時在嘉義縣初次發現入侵

族群;由於該物種在美國東南部各州及夏威夷等地及加勒比海部分島嶼均成功入侵建立族群,

並造成一些生態問題(如與當地原生生物競爭、掠食及疾病傳播等等),當此一物種成功入侵台

灣後即受到高度的重視與關注。自 2000 年發現入侵族群後,南非藉的研究生海瑞(Gerrut

Norval)即開始密切觀察該族群的變化,並與我的研究室合作針對當地入侵區域的原生兩棲爬

行動物相進行持續的調查與監測,同時又與台灣師大及成大生科系的研究人員嘗試針對當地沙

氏變色蜥進行分布調查及移除試驗,過程中使用過許多方法,但效果都未如預期。

直到 2006 年,我們發現多年來在入侵核心區域內的次生林環境中,始終未曾發現過沙氏變

色蜥的蹤跡。起初我們以為森林中的光線穿透較差,氣溫不若開闊的草生地、檳榔園高,因此沙

氏變色蜥並不喜歡入侵;但後來發現國外的案例中,沙氏變色蜥不只會進入森林環境,還會出

現於中海拔的雲霧帶密林中,因此我們興起了設計實驗,檢測是否因為次生林中的生物多樣性

較高導致沙氏變色蜥無法入侵!

當第一年的研究結束後我們發現,未被沙氏變色蜥入侵的環境,平均來看,在無脊椎動物、

兩棲、爬行動物及木本植物等類群方面,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反之易被入侵的環境則生物多

樣性較低。而且此種入侵蜥蜴的數量,明顯隨著環境中爬行類動物的多樣性狀況而降低,當試圖

找出是否因為爬行類動物之間的競爭或捕食而導致沙氏變色蜥無法入侵時,我們發現了當地的

長尾南蜥、黑頭蛇、紅斑蛇及白梅花蛇均會以沙氏變色蜥為食,其中又以白梅花蛇的取食次數最

高。

提到白梅花蛇,有些人覺得它長相酷似毒

蛇雨傘節,甚至以擬態來形容兩者身體前段相

似的花紋,但兩者在海拔分布及棲息環境重疊

的區域,僅共同出現在低海拔的森林環境。分

白梅花蛇

雨傘節

Page 8: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布可達中海拔的白梅花蛇,在雨傘節並未出現的區域中,是否仍有天敵因懼怕雨傘節,而誤將

白梅花蛇視為危險,避而不食?加上兩者避敵及防禦的行為明顯不同,彼此間是否稱得上擬態?

或僅止於長相上的巧合?目前尚無足夠證據支持。但確定的是雨傘節會以白梅花蛇為食,而白梅

花蛇則最常以蜥蜴為取食的對象!

半樹棲的白梅花蛇,攀爬植物的能力十分良好,經常於夜間搜尋地面及灌木上睡覺的蜥蝪

並進行捕食。在沙氏變色蜥入侵的區域,這種外來入侵的蜥蝪便成為白梅花蛇最愛的美食。當然

也不可能單憑白梅花蛇就能有效完全控制沙氏變色蜥的入侵,在當地未被入侵的區域中,赤背

松柏根蛇的數量也相對較多。赤背松柏根蛇以爬行類動物的卵為食,由於沙氏變色蜥卵所發散的

氣味比其他台灣原生種的卵濃厚,或許也提供了赤背松柏根蛇絕佳的捕食線索。

綜合來看,眾多爬行類動物能抑制阻止了沙氏變色蜥的擴散與進入,近年來林務局大力推

廣低海拔農地造林與社區林業,或許可為這些爬行類動物提供更多的棲息環境,進一步圍堵沙

氏變色蜥,達到抑制外來入侵種蜥蝪擴散的功能。

正在捕食沙氏變色蜥的白梅花蛇

Page 9: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放生眼鏡蛇為保育?

在海拔 1000 公尺左右的東部山區道路上,研究 生

阿翰在路上發現了一條看起來像是剛被車壓死的大 型

眼鏡蛇個體,基於工作習慣及好奇心的驅使,伸手 正

要拉起這條身上停了許多蒼蠅的眼鏡蛇屍體,查看 腹

部的顏色與身上的花紋,不料此時發現,這條看起 來

像是已死的眼鏡蛇仍然活著,並立即抬起頭來,怒 視

著阿翰!

撿拾道路上的蛇屍,為台灣的生態調查人員,進行蛇類分布及動物相調查中最常利用的一

種方式,令人好奇的是,總是會在不對的地方,大量發現不屬於當地環境會出現的蛇,甚至是

蛇屍,眼鏡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台灣分布的眼鏡蛇,外型上有兩種明顯的差異,

一種為體背及腹面頸部以下體色全黑,體背部有明顯的

細白環(圖),主要出現於馬祖、金門、台灣中央山脈兩

側的低海拔山區及東部平原。另一種為體背棕褐色,身

上間雜有不甚規則的白斑,有些個體略呈白環,腹部黃

白色或灰白色,主要出現於台灣西部平原。這樣的差異

究竟是不同種類間的差異,亦或是地區型,根據台灣師

範大學林思民老師等人所進行的分子遺傳研究發現,兩

種色型的眼鏡蛇,均屬於同一種類,隨然外表顏色差異頗大,但遺傳變異十分低,推測可能因

為環境的適應,各自演變出不同的體色差異。但為何會在 1000 公尺的東部山區發現屬於西部平

原特徵的眼鏡蛇,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人為放生活動!

眼鏡蛇為中大型蛇類,以蛙類、鳥類、小型哺乳類及蛇為主食,根據我過去進行的攝食行為

研究發現,眼鏡蛇當面對不同的獵物時會採取不同的捕食方式,這些方式往往都與獵物的特性

及行為相對應,當捕食鼠類為食時,由於受攻擊的鼠類會對來襲的蛇類進行反擊,加上鼠類對

蛇毒的反應速率快,因此眼鏡蛇採取的策略是攻擊後隨即放開,任由獵物離去,待獵物毒發死

亡後,再循著氣味找到獵物吞食。但當捕食的對象為不會反擊的蛙類與鳥類時,由於受到襲擊後

蛇毒在體內發作的時間較長(蛙類)或可逃離的距離較遠(鳥類),眼鏡蛇即會採取咬住不放

的方式避免獵物脫逃。

這些大量被人為放生的眼鏡蛇,進入了原本未分布的區域之中,為了生存,必須試著去捕

食當地的原生動物為食,造成當地生態的干擾,使得一些原本數量就已經稀少的中海拔特有種

生物,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但這些都還是屬於放生後存活的少數眼鏡蛇個體所造成的可預期影

響;在這些眼鏡蛇身上所帶有的寄生蟲及其他致病性病原性生物,隨著這些存活個體,進入原

本不曾入侵的環境所造成的潛在影響及改變,則無從評估,因為此類對自然生態的傷害,往往

在多年之後才會逐漸顯現,甚至已經造成影響而不為人知!

遭車輛輾斃的放生眼鏡蛇

台灣東部的眼鏡蛇

Page 10: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在進行調查的區域中,我們仍不時會在遠離道路的樹林內發現這些放生眼鏡蛇的蹤跡,但

礙於現有相關法令對於不當放生的保育類野生動物的處理方式及規定不明,儘管發現其蹤跡卻

無法進行任何的處理。多數的個體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不是在飼養運送過程中,留置的環境不

良造成個體受傷、脫水、饑餓導致健康狀況不佳,甚至是同種相食;或是在野放後不久即遭到來

往的車輛輾斃於路上;再者在放生後無法適應中海拔山區氣溫較低的環境而死亡!

最近幾年諸如此類的非保育類或保育類的原生物種由西部族群遭民眾放生至東部(如白頭

翁、眼鏡蛇),或是將南部的諸羅樹蛙放生至北部,種種島內非自然狀況下的生態入侵案例層出

不窮。當民眾進行放生時,往往強調著他們是在做所謂的生態保育或動物保育,但是當你在未經

評估就進行動物放生,降低了台灣因地形隔離所創造出來的生物多樣性,進而可能導致放生區

域的其他原生物種或生態系受到影響,甚至進一步壓縮當地原有珍稀物種的生存空間,試問這

樣的放生是保育嗎?

特有生物的哀愁 金絲蛇

夏季在東北部山區進行動物調

查時,突然聽到學生間傳來帶有哀

怨與惋惜的對話:「這條被車壓爆的

母金絲蛇,肚子裡有幾顆蛋耶!好

可惜長那麼大!而且快生了!」的確!

每年夏季都可以在北部山區幾處特

定道路發現不少金絲蛇的屍體!大

約在 12 年前,我們最高記錄曾經在

短短 100 公尺不到的距離,發現了

將近 10條的金絲蛇屍體!這些蛇的

死因都是遭到車輛碾斃,如今當年

的「盛況」已不再,不禁另人懷疑,我們還有多少金絲蛇能再讓車輛輾斃?

在 80 年代,美國曾經有研究人員針對汽車駕駛人看見路上出現爬行動物的反應進行研究及

測試。研究人員利用橡膠製成仿真的烏龜及蛇,放置於道路上不同的位置,測試路過駕駛人的反

應,當道路中央或車道上出現的動物是烏龜時,多數的駕駛人選擇閃躲或繞過該橡膠動物繼續

行駛;但當道路中央出現的動物是蛇時,多數的用路人選擇直接輾壓過去。甚至將蛇放置於路旁

非車道的地方,部分駕駛還會刻意將車輛駛離車道,繞過來輾壓,壓過之後還會停車並回頭察

看蛇死了沒!

事實上類似的駕駛人反應,我們在台灣山區及田野也見過多次,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大約

在 15 年前一個夜晚的北部山區,當時我正在當地進行一些夜間兩棲爬行動物的生態攝影時,一

輛疾駛而過的吉普車,在我們前方不遠處緊急煞車,然後倒車復前行,並又再度緊急煞車。10

多分鐘後,當我經過那輛吉普車時,發現駕駛及他的友人正在車旁烹煮宵夜,經詢問後才知道,

金絲蛇

Page 11: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原來先前的緊急煞車是為了要壓死一條被誤認為是龜殼花的紅斑蛇,並希望利用煞車時的磨擦

力,讓蛇皮肉分離,而他們烹煮的正是那條可憐的蛇!

當問他們為何要把蛇壓死,得到的答

案是為了避免毒蛇日後傷人,所以只要看

到就要先把牠壓死!個人當下最直接的反

應,又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傢伙;但更深入

的思考,卻只能感嘆這些駕駛人的觀念及

態度,正在持續的宰制著這些蛇類的生命,

卻無法可管,也無從管起,因而每年造成

大量的蛇類在台灣的道路上死亡!

金絲蛇是一種台灣特有的小型蛇類,

體色鮮艷,在外形顏色、體型大小及分布

區域上來判斷,我個人認為牠與另一類台灣特有種毒蛇──(梭德氏及羽鳥氏)帶紋赤蛇,彼

此之間存在著擬態的關係。金絲蛇以小型蜥蝪、蛙類、蝌蚪及蚯蚓為主食,主要出現於台灣中、北

部海拔約 400 到 1,700 公尺的山區,每年 7月底 8月初產下 3 到 4枚卵。早在 1923 年即首次被採

集;在 1930 年高橋精一所著的日本蛇類大觀中,雖然有其形態與生態的描述,中文名亦定為金

絲蛇,卻將其學名誤植為斯文豪氏遊蛇之學名。直到 1931 年,牧茂市郎才將其分類地位重新釐

清,並發表為新種蛇類。

在今年 8月 1日公告的野生動物保育

修訂名錄中,金絲蛇因其特有性、現有的

族群狀況及分布、生存的壓力等眾多因素,

取代了先前遭受極大獵捕壓力的百步蛇,

成為上榜的瀕臨絕種蛇類。這種溫馴美麗

的小蛇,在生存及族群繁衍上,最大障礙

即是遭遇山區開發、道路鋪設及嚴重的道

路車輛輾斃狀況,尤其是懷孕雌蛇生殖前

的高道路死亡率,更為其族群繁衍帶來巨

大隱憂。設置供這些野生動物安全通過馬路的生態廊道,或許是解決的選項之一;但是在冗長的

山區道路上,生態廊道該設多少?該如何設?要花多少錢?誰負責定期維護?成效如何?似乎

又是一連串的問號跟無解。

當政府為了提升績效創造收益,而將自然的美麗景點及一些生態敏感區域 BOT給財團經營,

對於這些經營者而言,所謂的最大環境遊憩乘載量(Carrying capacity),就等同於為他們荷包

的深度,竟毫無上限!一到假日,山區的旅遊景點吸引了大量的車潮,帶來了滿滿的遊客,只

為了創造最大的經濟收益目標。這些遊客在有心或無意之間,已製造了大量山區道路上的台灣特

有種冤魂。

我們這幾年針對遊憩壓力較大的部分北部山區道路,進行例行性的路死(road-killed)動物

調查時,可以明顯發現,在適於爬行類活動的季節時,每周周末放假前,山區道路的動物屍體

較少;但是周一放假後,死亡動物屍體便呈劇增的狀態。當政府大力發展觀光、推動此種所謂的

羽鳥氏帶紋赤蛇

路死的懷孕金絲蛇及其腹中的卵

Page 12: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綠色產業同時,令人不禁懷疑,毫無通盤考量、規劃及限制的觀光旅遊及遊憩資源開發,真的是

綠色產業嗎?抑或只是另一個飲鴆止渴的現象!

淡水溼地的變化指標 赤腹游蛇

一條剛死不久的赤腹游蛇掛在原本水量豐沛'、

如今細流涓涓的溼地溝渠中,溼地所涵養的水不見

了!是天災?人禍?還是天災加上人禍!

在 2002 年的春天,依往例定期回到過去進行生

態研究的實驗地時發現,一條外觀看起來體質量飽

滿、且無明顯外傷及異狀的赤腹游蛇屍體,正掛在草

溝中的水生植物上,隨水擺動。當地當年的年降雨量

較往常少了一半,暫且歸因於全球氣候異常的關係,

加上號稱會依生態工法實行的溪溝整治工程,並未實際真正考量到溼地的生態及環境特性,在

進行之初,大肆將原有的溝渠向下挖深了約 2 公尺,使得溼地中所涵養的水大量流失。此一現象

有如將一塊吸飽水分的海綿放置於乾桌面上,赤腹游蛇生存的溼地環境也因而快速陸化。

解剖之後,可見蛇的全身內臟包覆著白色鈣粉狀

的物質,送交專業病理單位解剖後,發現該蛇的死

亡原因為內臟型的痛風,而體內那些白色鈣粉狀的

物質則為尿酸的結晶。根據文獻指出,爬行類的內臟

型痛風與水分的缺乏及代謝異常有關;只是這次的

發現為目前赤腹游蛇出現此一代謝異常疾病的首例,

且我們並無法確定這條蛇體內水分的缺乏與異常代

謝,是否確實來自降雨不足及溼環境施行「表象」生

態工法的影響!

在連續幾年針對同一淡水性溼地的赤腹游蛇與白腹游蛇族群進行生態研究後發現,這些溼

地的蛇類,由於不像水鳥具有良好的遷移能力,對於環境劣化的生態指標性功能,相對較佳。以

赤腹游蛇為例,當溼地環境逐漸劣化時,原本生得小、生得多的生殖策略,便會調整成生得大、

生得少,來適應環境,利用子嗣體型上的優勢,來提高面對同儕時的競爭能力。而不佳的環境狀

況,也會反映在該族群蛇類數量的降低、食物不足導致整體平均體型的飽滿狀況下降,及疤痕、

斷尾個體增加的現象;這些帶有疤痕及斷尾的水蛇,主要是由於溼地陸(劣)化時,外出活動

容易曝露行蹤,遭到掠食者捕食失敗後所留下的印記。

赤腹游蛇為半水棲蛇類,以魚類為主食,偶爾會捕食蛙類,生殖方式為胎生,每一條母蛇

每 2至 3 年生殖一次,一次約產下 6~14條小蛇,幼蛇出生時間約在每年 9月前後,為台灣低海

拔淡水型溼地食物鏈中的高階掠食者,曾經廣泛分布於台灣低海拔溼地,在日治時期還曾經與

另一種半水棲蛇類──鉛色水蛇,出現於養殖漁業造成為害的文獻報告中。但在今年 8月,由林

務局保育組所公告的新版保育類動物修訂的名錄中,雙雙成為新科保育類物種。赤腹游蛇的雀屏

中選原因無他,就是全球動物物種保育所共同面臨的難題──棲息環境的大量消失。

死於溪溝中之赤腹遊蛇

死於內臟型痛風之赤腹遊蛇解剖圖

Page 13: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赤腹游蛇局限棲息於與人

類開發、活動相仳鄰的低海拔

平原淡水性溼地,如同其他依

賴溼地環境的水蛇一般,在適

合的溼地環境中有著極高的族

群密度。根據我過去的研究結

果發現,在適合的環境中,每

公頃族群數量約可達到八百多

條上下,且由於對水域環境依

存度極高,又常偏好於溼地中

有著水生植物交錯生長的水底層棲息,活動範圍小,因此常在人為開發的過程中,發生大量個

體與溼地一同滅亡的狀況。

最近我們發現台灣北部一處有著赤腹游蛇族群的溼地,在新版保育名錄公告的前兩年,先

是中央機關以開闢生態道路的名義,將該溼地一分為二;在今年 8月 1日新版保育名錄公告後,

地方政府以公共設施及都市計畫用地為由,再次將大量廢土填入該溼地中央,形成一座龐大的

建設工地。周邊地主眼見原本荒蕪且雜草叢生、無人聞問的泥沼地,即將翻身成為金雞母,也紛

紛加入了填土造陸的行列!

一個佔地數公頃的溼地在兩年間,先是蠶食爾後鯨吞,逐漸的逝去,這也許不過是與眾多

低海拔溼地消失上演了同樣的戲碼;但或許不會有人想到,也沒人知道,當因迫切保育需求而

新列名於中央保育法令的野生動物物種,遇上地方政府規劃公告已久的都市計畫及預算執行,

加上私有土地的開發及利益糾葛,這樣的難題該如何能解?

故事的完結?保育的開始!

大約一年前的秋天,南瑪都颱風過境後,一則電

視新聞吸引了我的注意:「颱風過境後,臺北縣大漢

溪的河濱公園出現上百條毒蛇,四處亂竄!」基於對

新聞媒體長久以來報導動物訊息真實性的質疑,加

上其他眾多原因的驅使下,當下決定與當地政府相

關局處聯絡,協助處理該批蛇類。

翌日上午前往暫時留置的消防隊,清點之後,共

計有無毒的花浪蛇 33條、草花蛇 27條、臭青公 6條、

赤背松柏根 3條、南蛇 1條。諷刺的是,所謂的百條毒蛇中,真正的毒蛇只有一條新生、且因擠壓

而奄奄一息的「眼鏡蛇」幼蛇!

多數的人可能會將這些突然大量出現的蛇群,歸因於人為放生。但事實究竟如何?

在人類尚未「入侵」低海拔環境時,這些蛇類都曾經是生活其中的要角;而後隨著開發工、商、

住、辦之用,多數適合蛇類棲息的環境消失不見了;與都會區一牆之隔的堤防外濱水帶

(Riparian zone),也就是所謂景觀豪宅廣告中所強調的水岸,便成為低海拔蛇類的最後避難

赤腹遊蛇雌蛇

蛇類野放之場景

Page 14: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所。牠們如同都會區中的難民一般,棲身於每當颱風、豪雨來時水位便會劇烈上漲的水岸綠帶;

但連這些區域,近年來也多被規劃成河濱公園、運動公園或自行車道,使得這一低海拔動物的最

後避難所,也難逃人類入侵的命運。多數人在進行戶外活動時,一旦看見蛇,走避是比較好的反

應,其他如玩弄、追打等狀況均屢見不鮮。有人還會利用腳踏車或其他車輛惡意輾過,甚至重覆

來回輾壓,欲致其於死地的意圖明顯。

當時除了草花蛇是由於每年 10月中下旬進行交配生殖而大量出現外,其他則多因該時節為

入冬前最後的溫暖季節,趁機出現活動、補充能量。但不巧遇上南瑪都颱風過境,這些蛇類於是

被上漲的河水驅趕至河堤邊人類經常活動的區域,因此而形成颱風過後大量蛇類出沒於河濱公

園的情景。

這些被捕獲留置的蛇類,外觀上與一般被人基於某些特定目的放生的蛇類不同。多數被人捕

捉做為放生之用的蛇類,由於留置於籠內的時間長,鼻吻端通常有持續頂撞籠子所留下的傷痕,

並因沒有進食,多數個體均會呈現不同程度的脫水、消瘦或蛻皮狀況不佳的情形。但此次捕捉到

的所有個體,並無前述的情形,有許多個體是剛捕食完獵物後不久即被捕獲,由於捕捉及運送

過程中的干擾,而紛紛將未及消化的獵物吐出。這些獵物在比對後,發現全都是當地環境中生存

的動物,包括蛙類、魚類、鼠類、鼩鼱等等。

草花蛇與花浪蛇均為中小型的半水棲蛇類,但前者對水域的依存度較高,後者較低,過去

鄉下地方的農民,通常稱之為水蛇或草仔蛇,其中草花蛇是目前台灣的無毒蛇中,單次生殖產

下卵數最高記錄者,在我過去的記錄中有產下 113枚卵的記錄,但因所需的孵化時間長達兩個

月,因此往往容易成為另一共域、且以爬行類卵為主食的赤背松柏根蛇所取食,能成功孵化並長

成的比例並不高。另外,俗稱鮕呆的七星鱧、臭青公、眼鏡蛇、雨傘節及一些鷺科鳥類,也經常在

水中及陸地上捕食此兩種蛇為食,彼此互成一個小型的食物鏈。

在本次參與處理的過程中,令人發現國內有許多單位,存在著極大的改善空間。首先是負責

處理的地方政府相關單位,有心卻無充足的經驗與資源,來面對並處理一時湧入的大量動物,

同時還得不時應付媒體,避免被斷章取義,做出與事實不符的報導。其次是辛苦的消防同仁,在

被賦與第一線處理動物任務的同時,卻未得到良好而專業訓練;加上使用的工具器材不足,收

容的動物無法得到妥善的照料,導致以蛇為食的蛇類與其他被食的種類放置同籠。大量蛇類擠在

4 個破舊的鐵籠中,又為了防止牠們脫逃,而以垃圾袋層層包裹後放置於消防車上,擁擠的空

間加上悶熱不流通的空氣,導致部分蛇類往生。這些缺失與不足之處,都需藉由政府的重視與投

入而來改變。

過程中令人覺得最需要再教育的是我們的新聞媒體。當媒體記者聞風而至,處理的過程中

不斷要求配合演出以拍取聳動的畫面,這些所謂的專業新聞從業人員,孰不知這樣的報導方式,

正是加深民眾對蛇類產

生負面觀感的原因之一。

或許久居於都市中的

人們除了動物園、水族寵

物販售店及鄰居飼養不

小心脫逃的寵物蛇之外,

一輩子可能都沒什麼機

無毒且體色鮮艷之紅竹蛇

Page 15: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會接觸到這種動物。當我們的教科書專注介紹著六大毒蛇的危險性時,多數人可能都不知道牠們

只是台灣陸棲蛇類總數的零頭,更遑論去了解台灣多數的蛇是無毒且有著美麗的外表;大家也

普遍不了解,蛇類的多樣性在維護環境的生態平衡上,發揮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多數的都市人總會提到居住於都市之中空氣污染嚴重,也習慣生活周圍不會有蛇或其他野

生動物出現,但或許不會有人去思考,為什麼都市裡面沒有蛇?我時常告訴別人,當你在住家

附近看到野生蛇時別緊張,因為那表示你家附近的生態狀況還不錯,至少還養得起蛇!

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保育,不是僅僅關注可愛的、稀有的、美麗的物種,也不應該僅只將

目光放在那些存在於遠離都會的山林之中,另人悸動且浪漫的探險,因為生態體系是由眾多的

小零件(物種)相互搭配組裝所構成,套句人類的話語,牠們只是單純的想在景氣(棲息環

境)不佳的狀況中,混口飯吃,討

個生活,又何必苦苦相逼呢?

很高興也感謝此次環境資訊協會提

供一個絕佳的交流平台,讓我這個

不務正業、整天玩蛇的弄蛇人,從

我們所認識的蛇來談一談這個令多

數人所嫌惡的生物,在現今的環境

及保育上所面臨的問題。我也試著

從前面 8 篇生澀不流暢的文筆,加

上離離落落、七拼八湊的文字敘述

中,動物的認識。

恐懼或許只是無知最簡單的一種表現方式,在我所認識的人中,包括我的學生,開始有了

接觸蛇的經驗之後,對這種奇妙的動物,往往會從一開始的害怕,轉變成好奇,甚至是關心、在

意!我並不期望各位看倌對蛇的態度能有所轉變,但至少避免對牠們造成一些負面傷害,也可

以算是一種保育!此外,您也可以選擇去了解、認識它,當您呼朋引伴去觀察、記錄牠們時,也

請您保持適當的距離,拍照時請不要以大量的閃光燈同時對著牠們,蛇並沒有您所認為的那麼

堅強!

當您閱讀完以上九篇短文之後,請您再次思考、歸納並說出,您覺得人與蛇之間

的問題有哪些?根源為何?針對該如何解決表達您的見解。

無毒且色彩艷麗之高砂蛇

Page 16: 毛俊傑 - 人與蛇之間

關於蛇類若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 Email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