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第一节 核酸通论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 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第四节 核酸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核酸通论.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第四章 核酸的化学

•第一节 核酸通论•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第四节 核酸的研究方法

Page 2: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核酸的研究历史:核酸的研究历史:18891889 年年,, AltmannAltmann 首先制备了不含蛋白的核酸制品, 首先制备了不含蛋白的核酸制品, 并引入“核酸”这一名词。 并引入“核酸”这一名词。2020 世纪世纪 2020 年代年代测定了核酸的化学组成,并将核酸分为测定了核酸的化学组成,并将核酸分为DNADNA 和和 RNARNA 。。19431943 年年,, E .ChargaffE .Chargaff 的工作:嘌呤:嘧啶的工作:嘌呤:嘧啶 =1=1 :: 11 ,,由此推理出碱基配对的理论。由此推理出碱基配对的理论。19441944 年,年, AveryAvery 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即为质即为 DNADNA 。。19531953 年年,, Watson-CrickWatson-Crick 建立了建立了 DNA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遗传密码的阐明、内切核酸酶的发现、核酸的合成与遗传密码的阐明、内切核酸酶的发现、核酸的合成与分析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的建立形成了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的建立形成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完整体系。的基本完整体系。

第一节 核酸通论

Page 3: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一切生物有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核酸是生命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传递者,它不仅对于生命的延续,生物物种遗传特性的保持,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生物变异,如肿瘤、遗传病、代谢病等也密切相关。

因此,核酸的研究是现代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Page 4: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功能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功能一、核酸的种类与分布(一)核酸的种类( RNA 、 DNA 、)

核糖核酸( RNA ) :转移 RNA(tRNA) 、信使 RNA(mRNA) 、

核糖体 RNA ( rRNA ) 小分子细胞核 RNA ( snRNA )、细胞质小 RNA

( scRNA )、反义 RNA ( antisense RNA )、具有催化活性的 RNA ( ribozyme )、各种病毒RNA

脱氧核糖核酸( DNA )

Page 5: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DNA细胞核( 95% )线粒体、叶绿体( 5%)

核质区(拟核)

RNA细胞质( 75% )线粒体、叶绿体( 15% )细胞核( 10% )

细胞质

(二)核酸的分布

Page 6: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1944 年, O.T.Avery (美)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首次证明 DNA 是细菌遗传性状的转化因子。

十年后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S

R

S+R

S 菌体的 DNA + R

S

转化作用:转化作用:感受态的微生物或离体培养的细胞获得外源 DNA 并产生新的形状特征。

二、核酸的生物学功能二、核酸的生物学功能((一)一) DNA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Page 7: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Avery 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

无荚膜,不致病

温育

有荚膜,致病

传代 传代有荚膜,致病

有荚膜,致病有荚膜,致病

Page 8: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1952 年,Hershey-Chase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

Page 9: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二) RNA 生物学功能RNA 的功能:

1.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2. 遗传物质3. 具有生物催化剂功能

Page 10: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

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 磷酸磷酸 PP

核酸 单核苷酸 戊糖核酸 单核苷酸 戊糖 RR

核苷核苷 含氮碱含氮碱 B B

水解水解 水解水解

水解水解B-R-P

B-R

Page 11: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两类核酸的基本成分两类核酸的基本成分

RNA DNA

磷酸 磷酸 磷酸

戊糖 D-核糖 D-2-脱氧核糖

嘌呤碱 腺(A)、鸟(G) 腺(A)、鸟(G)

嘧啶碱 胞(C)、尿(U) 胞(C)、胸腺(T)

Page 12: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一、 核酸的化学组成

磷酸 核糖 → →核酸 核苷酸 { 戊糖 → { 核苷 → { 脱氧核糖 嘌呤碱 含氮碱— — — — — — — — → { 嘧啶碱

核酸的水解产物:

Page 13: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1. 嘧啶碱:

尿嘧啶 胞嘧啶 胸腺嘧啶

( 一 ) 碱基

Page 14: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2. 嘌呤碱:

腺嘌呤 鸟嘌呤

Page 15: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二)戊糖与核苷 1 .戊糖:

β-D- 核糖 β-D-2- 脱氧核糖

Page 16: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2 .核苷:

核苷是由戊糖与含氮碱基经脱水缩合而生成的化合物。

在大多数情况下,核苷是由核糖或脱氧核糖的 C1’ β- 羟基与嘧啶碱 N1 或嘌呤碱 N9 进行缩合,故生成的化学键称为 β ,N 糖苷键。

Page 17: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腺苷 (AR) 脱氧胞苷 (dCR)β1’,N9- 糖苷键 β1’,

N1- 糖苷键

β1’β1’

N9 N1

Page 18: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 稀有核苷”是由“稀有碱基”所生成的核苷。

假尿苷( ψ )β1’,C5- 糖苷键

β1’

C5

Page 19: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三)核苷酸的结构与命名

核苷酸是由核苷与磷酸经脱水缩合后生成的磷酸酯类化合物,包括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大类。

由于与磷酸基缩合的位置不同而分别生成 2’- 核苷酸、 3’- 核苷酸和 5’-核苷酸。最常见者为 5’- 核苷酸( 5’ 常被省略)。

Page 20: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5’- 核苷酸又可按其在 5’ 位缩合的磷酸基的多少,分为一磷酸核苷(核苷酸)、二磷酸核苷和三磷酸核苷。

Page 21: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环核苷酸的分子结构

环一磷酸腺苷 环一磷酸鸟苷

Page 22: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核苷酸的命名及缩写符号

脱氧 碱基 磷酸基数目 磷酸

d A M P

G D

T T

C

U

Page 23: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二、 核酸的一级结构

一 分 子 的 核苷酸的 3’- 位羟 基 与 另 一 分子 核 苷 酸 的5’- 位 磷 酸 基通 过 脱 水 可 形成 3’,5’- 磷酸 二 酯 键 , 从而 将 两 分 子 核苷酸连接起来。

Page 24: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多核苷酸链: 核酸就是由许多核苷酸

单 位 通 过 3’,5’- 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形成的不含侧链的长链状化合物。

核酸具有方向性的长链状化合物,多核苷酸链的 两 端 , 一 端 称 为5’- 端,另一端称为3’- 端。

Page 25: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DNA 分子主要由 dAMP 、 dGMP 、 dCMP 和 dTMP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所组成。 DNA 的一级结构就是指 DNA 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RNA 分子主要由 AMP , GMP , CMP ,UMP 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 RNA 的一级结构就是指 RNA 分子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Page 26: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5’-AGTCCATG-3’ AGTCCATG

GTACCTGA 5’-AGUCCAUG-3’ AGUCCAUG

GUACCUGA

核酸一级结构的表示方法

Page 27: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5 ´ pApCpTpGpCpT-OH 3´

5´ A C T G C T 3 ´

DNA 的书写方式举例

P P P P P OH5 ´ 3´

A C T G C T

P

Page 28: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核酸长链的骨架:糖 - 磷酸

不同核酸之间的差别:碱基排列顺序

核酸的一级结构:核苷酸在核酸长链 上的排列顺序。也称为核苷酸序 列或碱基序列。A 、 T 、 C 、 G 、 U 即可代表碱基,也可代表核酸中的核苷酸。

Page 29: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三、 D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一) DNA 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 双螺旋结构是 DNA 二级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 Watson 和 Crick 两位科学家于 1953 年提出来的一种结构模型。

Page 30: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目前已知 DNA双 螺 旋 结 构 可分为 A 、 B 、C 、 D 及 Z 型等数种,除 Z型 为 左 手 双 螺旋 外 , 其 余 均为右手双螺旋。

Page 31: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DNA 双螺旋的构象类型 (常见)

B-DNA : 92% 相对湿度,接近细胞内的 DNA 构象,与 Watson 和 Crick 提出的模型相似。

A-DNA : 75% 相对湿度,与溶液中 DNA-RNA 杂交分子的构象相似。其碱基平面倾斜 20° ,大沟深。

Z-DNA :主链呈锯齿型左向盘绕,直径约 1.8nm ,螺距 4.5nm ,每一转含 12个 bp ,大沟平坦,只有小沟。

Page 32: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B 型双螺旋 DNA 的结构特征

Page 33: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B 型双螺旋 DNA 的结构特点:

1. 为右手反平行双螺旋;2. 主链位于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3. 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 A 与 T 或 G

与 C配对形成氢键,称为碱基互补原则( A 与 T 为两个氢键, G 与 C 为三个氢键);4. 螺旋的稳定因素为氢键和碱基堆砌力;5. 螺旋的螺距为 3.4nm,直径为 2nm ,每 10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 。

Page 34: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Page 35: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Page 36: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Page 37: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Page 38: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Page 39: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Page 40: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二) DNA 的超螺旋结构1. 原核生物 DNA 的

三级结构:绝大多数原核生物

的 DNA 都是共价封闭的环状双螺旋。如果再进一步盘绕则形成麻花状的超螺旋三级结构。

Page 41: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2.真核生物中的核小体结构:

在真核生物中,双 螺 旋 的 DNA分子围绕一蛋白质八聚体进行盘绕,从而形成特殊的串珠状结构,称为核小体。核小体结构属于 DNA 的 三 级 结 构 。

Page 42: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组蛋白核心

组蛋白 H1

连接 DNA

连接 DNA

核小体

Page 43: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Page 44: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Page 45: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三) DNA 的功能 DNA 的基本功能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为生物遗传信息复制以及基因信息的转录提供模板。

DNA 分子中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片段称为基因( gene)。一个生物体的全部DNA 序列称为基因组( genome )。基因组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性有关,如病毒SV40的基因组大小为 5.1×103bp,大肠杆菌为 5.7×106bp,人为 3×109bp。

Page 46: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四、 RNA 的结构与功能

RNA 通常以单链形式存在,但也可形成局部的双螺旋结构。

RNA 分子的种类较多,分子大小变化较大,功能多样化。

Page 47: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一)mRNA 的结构与功能mRNA 可形成局部双螺旋结构的二级结构。mRNA 在真核生物中的初级产物称为 HnR

NA 。 大多数真核成熟的mRNA 分子具有典型的

5’- 端的 7-甲基鸟苷三磷酸(m7GTP )帽子结构和 3’- 端的多聚腺苷酸 (polyA)尾巴结构。

Page 48: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真核生物mRNA 5’- 端帽子结构

Page 49: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真核生物mRNA 3’- 端的 polyA 结构

Page 50: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mRNA 分子中带有遗传密码,其功能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模板。

mRNA 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组,在蛋白质翻译合成时代表一个特定的氨基酸,这种核苷酸三联体称为遗传密码( coden )

Page 51: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二) tRNA 的结构与功能

tRNA 是分子最小,但含有稀有碱基最多的 RNA ,其稀有碱基的含量可多达 20%。

tRNA 是保守性最强的 RNA 。 tRNA 是单链核酸,但其分子中的某些局部也可形成双螺旋结构。

Page 52: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1.tRNA 的二级结构: tRNA 的二级结构由于局部双螺旋的形

成而呈现“三叶草”形,故称为“三叶草”结构。

tRNA 的“三叶草”形结构包括:氨基酸臂、 DHU臂、反密码臂、可变臂和 TψC臂五部分。

Page 53: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Page 54: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2.tRNA 的三级结构:

Page 55: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三) rRNA 的结构与功能 rRNA 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RNA ,占总量的 80%。 rRNA 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Page 56: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在原核生物中, rRNA 有三种: 5S,16S , 23S 。其中, 16S 的 rRNA 参与构成核蛋白体的小亚基,而 5S和 23S的 rRNA 参与构成核蛋白体大亚基。

在真核生物中, rRNA 有四种: 5S,5.8S, 18S, 28S。其中, 18S的 rRNA 参与构成核蛋白体小亚基,其余的 rRNA 参与构成核蛋白体大亚基。

Page 57: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大肠杆菌 16S rRNA 的二级结构

Page 58: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第三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核酸的水解• 1.核酸的酸解和碱解 •核酸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可在酸或碱性条件下水解切断(降解)。

• DNA 和 RNA 对碱的耐受程度有很大差别。 RNA的磷酸酯键易被碱水解; DNA 的磷酸酯键不易被碱水解。

Page 59: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2 、核酸的酶解以 DNA 为底物的 DNA 水解酶( DNases )和以 RNA 为底物的 RNA 水解酶( RNases )。根据作用方式又分作两类:核酸外切酶和核酸内切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有应用价值的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这种酶可以特异性的水解核酸中某些特定碱基顺序部位。

Page 60: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具有二次旋转对称性。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产生平头末端或粘性末端。

5′—G—T—T—A—A—C—3′

3′—C—A—A—T—T—G—5′

5′—G—T—T A—A—C—3′

3′—C—A—A T—T—G—5′

平头末端

Hpa Ⅰ

Page 61: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5′—G—A—A—T—T—C—3′

3′—C—T—T—A—A—G—5′

5′—G T—T—A—A—C—3′

3′—C—A—A—T—T G—5′

粘性末端

EcoRⅠ

Page 62: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核酸的两性性质及等电点与蛋白质相似,核酸分子中既含有酸性基团(磷酸基)也含有弱碱性基团碱基,因而核酸也具有两性性质。由于核酸分子中的磷酸是一个中等强度的酸,而碱基呈现弱碱性,所以核酸的等电点比较低。(当核酸分子内的酸性解离和碱性解离相等,本身所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时,此时核酸溶液的 pH值即为核酸的等电点 pI)如 DNA 的等电点为 4~ 4.5 , RNA 的等电点为 2~ 2.5 。核酸在其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

Page 63: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核酸的一般物理性质核酸的一般物理性质

DNA 为白色纤维状固体, RNA 为白色粉末状固体,都微溶于水,其钠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但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等一般有机溶剂。(用乙醇从溶液中沉淀核酸)

Page 64: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核酸的紫外吸收在核酸分子中,由于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体系,因而具有独特的紫外线吸收光谱,一般在 260nm左右有最大吸收峰,可以作为核酸及其组分定性和定量测定的依据。

Page 65: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DNA 的变性• 在理化因素作用下, DNA 双螺旋的两条互补链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从而导致DNA 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 DNA 的变性。

• 引起 DNA变性的因素主要有:①高温,②强酸强碱,③有机溶剂等。

Page 66: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 DNA变性后的性质改变:①增色效应:指 DNA变性后对 260

nm紫外光的光吸收度增加的现象;②旋光性下降;③粘度降低;④生物学功能丧失或改变。

Page 67: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 DNA 的变性温度:加热 DNA 溶液,使其对260nm 紫外光的吸收度突然增加,达到其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就是 DNA 的变性温度(融解温度, Tm)。

一般 DNA 的 Tm值在70-85C 之间

Page 68: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 Tm的高低与 DNA 分子中 G+C 的含量有关, G+C 的含量越高,则 Tm越高。

Page 69: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DNADNA 变性(变性(加热或极端加热或极端 ppHH ))

Page 70: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DNA 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将热变性后的 DNA 溶液缓慢冷却,在低

于变性温度约 25~ 30℃的条件下保温一段时间(退火),则变性的两条单链 DNA可以重新互补而形成原来的双螺旋结构并恢复原有的性质。

• 将变性 DNA 经退火处理,使其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称为 DNA 的复性。

Page 71: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DNADNA 复性复性

Page 72: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 两条来源不同的单链核酸( DNA 或RNA ),只要它们有大致相同的互补碱基顺序,经退火处理即可复性,形成新的杂种双螺旋,这一现象称为核酸的分子杂交。

• 核酸杂交可以是 DNA-DNA ,也可以是 DNA-RNA 杂交。

• 不同来源的,具有大致相同互补碱基顺序的核酸片段称为同源顺序。

Page 73: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核核酸酸的的杂杂交交

Page 74: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在核酸杂交分析过程中,常将已知顺序的核酸片段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生物素进行标记。这种带有一定标记(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已知顺序的核酸片段称为探针。

常用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有:原位杂交、点杂交、Southern 杂交及 Northern 杂交等。

原位杂交技术:直接用探针与菌落或组织细胞中的核酸杂交,未改变核酸所在的位置。点杂交:将核酸直接点在膜上,再与核酸杂交。Southern印迹法:将电泳分离后的 DNA 片段从凝胶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再进行杂交。Northern印迹法:将电泳分离后的 RNA 吸印到纤维素膜上再进行分子杂交。

Page 75: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第四节 核酸的研究方法一、核酸含量的测定及电泳分离

核酸含量的测定法

1 、紫外法 测 260nmOD值

2 、定糖法 RNA 中的 D- 核糖与浓盐酸和地衣酚共热产生绿色,

DNA 中的 D-2- 脱氧核糖与酸和二苯胺共热产生蓝色

3 、定磷法

RNA平均含磷量 9.4% , DNA平均含磷量 9.9%

Page 76: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凝胶电泳500bp以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大的 DNA片段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

Page 77: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二、核酸的序列测定

DNA测序的两种方法: DNA 碱基序列测定即 DNA 一级结构的测定,目前常用的方法为 Maxam-Gilbert建立的化学裂解法和 Sanger建立的双脱氧末端终止法(链终止法)。

Page 78: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双脱氧末端终止法的主要操作步骤有:1 .获得待测 DNA片段的单链模板2 .合成寡核苷酸引物3 .模板 -引物杂交4 .互补链的延长和终止5 .电泳分离6 .放射自显影

Page 79: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A T C A T G C C

DNA聚合酶Ⅰ dATP dGTPdCTP dTTP

ddGTP ddATP ddTTP ddCTP

合成的D

NA

链为G

GC

AT

GA

T

原来的D

NA

链为A

TC

AT

GC

C

双脱氧末端终止法

Page 80: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OHOH2C

H H

OH

1′2′3′

4′

5′

核 糖

N

N N

N

H

H

H

H9

腺嘌呤

ddATP

PP P

Page 81: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CCGGTAGCAATT——3′ 5′模板引物 ——GG—5′ 3′

GGCGGCCGGCCATC

C

ddCTP

GGCCAGGCCATCGTTGA

ddATP

A

GGCCATCG

GGCCATCGTTG

G

ddGTP GGCCATGGCCATCGTGGCCATCGTT

T

ddTTP

CCATCGTTGA

5′

3′

Page 82: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DNA 的化学法测序• 片段 5’-32P-GCATGCAT-3’待测 DNA片段,经特异性切割后:

G G+A C C+T3’TACGTACG5’

G+A 切割后: 32P-GC 32P-GCAT 32P-GCATGC 32PG 切割后: 32P 32P-GCAT C 切割后: 32P-G 32P-GCATGC+T 切割后: 32P-G 32P-GCA 32P-GCATG 32P-GCATGCA

Page 83: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三、三、 PCRPCR 技术技术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即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指利用耐热DNA聚合酶的反复作用,通过变性 -复性 -延伸的循环操作,在体外迅速将 DNA 模板扩增数百万倍的一种操作技术。PCR 是 Mullis1985 年发明的一种体外快速扩增 DNA 序列的新技术, 1993 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Page 84: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PCR反应系统应包括:1 .耐热 DNA聚合酶( Taq酶)2 .模板 DNA

3 .两种引物4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5 .缓冲溶液

Page 85: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PCR反应由三个基本反应组成:

1 ,变性:加热模板 DNA ,使其解离成单链。 950C

2 ,退火:使温度下降,引物与模板 DNA 中所要扩增序列的两侧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复性) 550C

3 ,延伸:在适宜条件下,引物 3’ 端向前延伸,合成与模板碱基序列完全互补的 DNA 链。约 700C

变性、退火、延伸构成一个循环,由于每一循环产物可作为下一循环的模板,因此, 30次循环后靶序列的拷贝数达 106倍。

Page 86: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Page 87: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激素•激素的分类•激素作用机制激素作用机制

Page 88: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根据激素的化学结构和调控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 1 )含氮激素。包括蛋白质激素、多肽激素、氨基酸衍生物激素等。( 2 )类固醇激素。性腺和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大多数是类固醇激素。( 3 )脂肪酸衍生物激素。主要由生殖系统及其它组织分泌产生。

Page 89: 第 四 章  核酸的化学

细胞膜受体作用机制:细胞膜受体作用机制:腺苷酸环化酶系统腺苷酸环化酶系统磷脂酰肌醇途径

细胞内受体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