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河河 河河 河河河 河○ 河河河河河河 一一 河河河河 · 河河河河河河河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Upload
    kirra

  • View
    428

  • Download
    1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河南 南阳 鸭河口 二○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红二十五军是一支年轻的部队。在它成立的短短几年里,便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先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但是,到了 1934 年,红二十五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实施战略转移,北上抗日,便成为这支红军部队必须的选择。. 1931 年 10 月 25 日,在皖西的六安麻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正式宣告成立。后隶属于同年 11 月 7 日成立的红四方面军。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河南 南阳 鸭河口二○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红色记忆 ·红二十五军长征

Page 2: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Page 3: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Page 4: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红二十五军是一支年轻的部队。在它成立的短短几年里,便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先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但是,到了 1934年,红二十五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实施战略转移,北上抗日,便成为这支红军部队必须的选择。

Page 5: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1 年 10 月 25 日,在皖西的六安麻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正式宣告成立。后隶属于同年11 月 7 日成立的红四方面军。

• 1932 年 11 月,为保存红军力量,鄂豫皖省委决定重新组建已编入方面军各师的二十五军,吴焕先任军长,王平章任政委,全军约7000 人。

Page 6: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吴焕先( 1907-1935 )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四角曹门人。 1931 年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 、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 1932年 10 月,红四方面军西征,他留在鄂豫晥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任鄂东北游击司令,并重建红二十五军,先后任军长、政治委员 。 1934 年,率红二十五军长征,进入陕南,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1935年 5月代理中共鄂豫陕省委书记, 8 月,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 28 岁。

Page 7: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王平章( 1902-1933 )湖北汉川人。 1929年 9月到鄂豫晥边区,先后担任中共鄂豫晥边特委兼组织部长、皖西北特委委员、中共鄂豫晥中共分局委员、鄂豫晥省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委员长等职。 1931年 10月,任红二十五军政治委员 , 1932年 11 月,红二十五军重建,任政治委员。 1933年 1 月,任红二十八军政治委员。 3 月28 日,率部在银河畈与敌作战,英勇牺牲,时年 31岁。

Page 8: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重建后的红二十五军在中共鄂豫皖省委的领导下,经受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严峻考验,先后取得了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长岭冈、斛山寨等一系列战斗的重大胜利,箝制了敌军的大量兵力,策应了中央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斗争,部队一度发展到 1.2 万余人。

Page 9: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但由于省委在“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的影响下,错误估计了根据地敌强我弱的形势,要求红二十五军实施“反攻”,“夺回中心城镇”,“保卫苏区每一寸土地”,加之推行“肃反”,使许多优秀的红军干部战士无辜被害,根据地大部分丧失,红二十五军损失过半,处境十分艰难。

Page 10: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程子华( 1905 -1991 ),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市镇人。历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政委等。 1934 年 8 月,先后在中央苏区红九军团第二十二师和十四师任师长、当时正在红军大学学习的程子华,带着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化妆成生意人,前往鄂豫皖根据地。

Page 11: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在具有重要意义的花山寨会议召开之前,面对敌 10个团紧追不舍的紧迫形势,红二十五军果断在光山县的扶山寨伏击敌军,一举毙伤俘敌约 4000余人,使敌人不敢再跟踪追击。扶山寨战斗的胜利十分重要和及时,使敌军不敢再追击红军,为省委召开花山寨会议,讨论红二十五军的长征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Page 12: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1934 年 11 月 11 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河南省南王岗乡花山寨召开了具有战略意义的14 次常委会。这次会议决定了红二十五军的前途和命运。

Page 13: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郑位三在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组织抗日先遣队的通知》、《给鄂豫皖省委的训令》等文件,程子华传达了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指示:当前鄂豫皖地区敌强我弱,根据地在缩小,红军不断伤亡,难以得到人力、物资的补充,为了保存力量,把敌军的主力引开,减轻鄂豫皖根据地压力,使留下的部分武装长期坚持斗争,红二十五军主力要做战略转移,去建立新的根据地。

Page 14: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于是,省委决定:红二十五军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立即实施战略转移;省委同时决定,由程子华担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为军政委,徐海东由军长改任副军长,戴季英为军政治部主任,省委书记徐宝珊、秘书长郑位三和军的领导成员均为省委委员。

Page 15: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徐海东( 1900—1970),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夏店区徐家窑。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副军长,后任十五军团军团长,是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 36个军事家之一,尤其擅长游击战。 1955 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 1970 年 3 月25 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逝世。

Page 16: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徐宝珊 (1903-1935)湖北汉川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领导重建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同徐海东、吴焕先等采取游击方式坚持鄂豫皖根据地残酷的反“围剿”斗争,发展保存了一批优秀的革命力量,锻炼了红二十五军。 1934 年11 月红二十五军及省委机关长征。 1935 年春,领导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4 月中旬中共鄂豫陕省委成立,担任书记。同年 5 月 9 日在陕西商县龙驹寨病逝。

Page 17: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郑位三( 1902.10.21 -1975.7.27 ),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原名郑植槐。参与创建鄂豫边苏区,曾任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主席、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鄂豫陕特委书记,鄂豫皖区委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代理书记、中原军区政委。建国后,任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委员。 1975 年 7月 27 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Page 18: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戴季英( 1906—1997),湖北红安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 年参加领导黄麻起义,为重建后红 25 军第 74 师政治委员, 1933年 4 月任军政委员兼 74师政治委员;长征中任 25军政治部主任、军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开封市委书记,后被开除党籍; 1984 年 4 月经中共央书记处批准予以平反,恢复党籍和省级干部待遇; 1997 年 11 月 29 日在郑病逝。

Page 19: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花山寨会议之后,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军转移到罗山县何家冲一带,整编部队,给指战员分析形势,进行“打远游击”和“创建新苏区”的动员工作,为红军长征作好准备。

Page 20: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的何氏祠就是当时红二十五军军部。中共鄂豫皖省委就在这里于 1934 年 11 月16 日,率领红二十五军约 3000名指战员,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旗帜,踏上了长征的漫漫征程。从此,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就与中央失去了联系,这支英雄的红军部队开始了长达 10个月的孤军奋战!

Page 21: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长征出发之前,省委发布了由当时任军政治部组织科长的刘华清亲自刻印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指出民族正遭遇的深重危机,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和红军北上的宗旨,号召全国同胞不分政治倾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Page 22: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Page 23: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1 月 19 日拂晓,红二十五军西征进入桐柏山区的月河、金桥一带。中共鄂豫边工委书记(后改任鄂豫边省委书记)张星江获悉后,随即通知桐柏山有关地下党组织,找可靠群众为西征北上抗日的红军沿途领路,以利克服长征红军人地陌生的困难。同时,利用红军北上抗日雄壮声威,打击震慑桐柏山区的国民党反动势力,强力扩大鄂豫边的武装斗争,抓紧向红军学习战略战术和政治工作经验。

Page 24: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蒋介石闻讯后,急令“追剿纵队” 5 个支队和东北军第一一五师咬紧追击;又令驻河南南阳、方城、泌阳、叶县一带的庞炳勋第四十军和驻湖北老河口一带的肖之楚第四十四师迎头堵截,企图以 30 多个团的优势兵力,趁红二十五军脱离根据地孤军远出之际,加以包围消灭。

• 红二十五军根据中共鄂豫边工委书记张星江的介绍和实地考察,认为桐柏山回旋余地比较狭窄,不利于大部队驰骋,加之敌重兵压境,红军难以立足发展,决定西进伏牛山区。张星江建议:避开敌兵堵截,绕道东北山区,再转西北前进。红二十五军采纳了他的建议。

Page 25: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为了隐蔽向北的军事意图,红二十五军继续沿桐柏山麓西进,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佯攻枣阳,迷惑和调动敌军大部主力。这一行动,果然令各路追堵之敌纷纷向枣阳一带集中。敌第四十军大部兵力推进到新野、唐河、社旗一带,“追剿纵队”主力和第一一五师先后到达桐柏以西地区,第四十四师则进至枣阳地区附近。正当敌人形成铁壁合围之势,妄图将红军聚歼于枣阳地区之时,红二十五军突然于 1934 年 11 月 22 日凌晨从唐河县湖阳镇东的韩庄隐蔽掉头东进,经马振抚转向东北,机智灵活地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

Page 26: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1 月 22 日下午,红二十五军在枣阳七里冲经激烈战斗击溃敌四十四师后,从枣阳、唐河县界转入桐柏山谷道路,循着当地革命群众放置的棉花路标飞速翻山到达桐柏县黑明寺。

• 23 日黎明前,为避开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红军经桐柏县程湾乡石头庄、柳树庄、曹河、邓河,急行军到达新集乡。又转向东北,经魏家磨沟、新集街,中午驻扎于歇马岭的寨下庄、马冲一带。

• 23 日下午 3 时左右,一架敌机盘旋侦察出红军动向,敌“追剿”第二支队蜂涌而至,红二十五军英勇冲杀,于桐柏县歇马岭、栗园一带击溃强敌围攻,于黄昏杀开血路,迅猛翻越歇马岭北上。

Page 27: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24 日晨,红二十五军到达泌阳县八里岗,机智灵活地绕过泌阳县地主豪绅武装势力盘根错节的林立村寨。

• 红二十五军转向北上后,敌即判断红军有“经象河关及独树镇、保安寨之间西窜企图”,遂急忙调整兵力:敌第四十军一一五旅由赊旗镇北返方城县独树镇、七里岗一带,迎头堵击红二十五军;驻叶县的敌四十军骑兵团也南下保安寨,配合堵击;第一一六旅由新野县北上南召,以阻止红二十五军进入伏牛山区;“追剿纵队” 5 个支队和第四十军骑兵第五师均随后紧追。

Page 28: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1 月 25 日 13 时,红二十五军进逼方城县独树镇,准备穿越许(昌)南(阳)公路,突遇数倍于己的强敌围攻。时值雨雪纷飞,战士的手指也冻僵了,把枪栓都冻住了,一时怎么也拉不开枪栓。独树镇四周的地形也对红军十分不利。

• 在这万分危急时刻,从后面跑步赶到队伍前沿的军政委吴焕先,一面指挥第225团3连冲到队伍前面去反击,一面大声疾呼:“同志们,现在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决不能后退!共产党员跟我来!”。随即从交通队员身上“嗖”的抽出一把大刀片,带领部队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与国民党军展开白刃搏斗。

Page 29: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见先头部队战斗已经打响,徐海东副军长带领部队跑步赶了过来,同时命令后续部队迅速抢占阵地,最终挡住了敌人的进攻,稳住了阵脚。

• 整整一个下午,红二十五军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附近岗坡上,到处都是尸体。不少红军战士死的时候,还死死地抱住敌人的尸体,怎么掰都掰不开。天黑以后,红二十五军撤到张庄附近,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连夜突围。红军不熟悉路,张庄的农民王永合主动请缨,带着部队走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Page 30: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独树镇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中生死攸关的一场血战。这次战斗,红军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挫败了国民党数万步骑兵的猛烈合击,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将红二十五军围歼于长征途中的阴谋,保存了红军的有生力量。

Page 31: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刘华清( 1916—2011 ),湖北大悟人。参加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战役,并参加长征;后任第十五军团政治部科长、第三十一军司令部科长等职。 1988年 9 月被授予上将军衔。被称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

Page 32: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长征中,决定把鄂豫边界的桐柏山区和豫西的伏牛山区作为战略转移的目标的鄂豫皖省委,发现桐柏山区距平汉铁路太近,敌军容易实施进攻,我军回旋余地较小;而伏牛山区地域狭窄,人烟稀少,粮食物资匮乏,这里又是豫西“内乡王”别庭芳的势力范围,统治严密,盗匪出没频繁,地主围寨较多,红军不便接近群众,同时国民党第四十军和“追缴总队”主力相继跟踪而来,在这里创建根据地极为困难。

• 因此,省委再次改变计划,大胆决定:继续西进,开赴山大沟深、地势险要的陕西南部的商洛地区。

Page 33: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1 月 27 日上午,红二十五军在伏牛山区五里坡、高龙山一带将追敌击退,沿叶县、方城边界西进。 12月 5 日,到达卢氏县叫河,在一个名叫陈廷献的货郎的热心带领下,悄然经过一条由大石河、文峪、卢氏城南入陕的隐蔽小路,沿着一条“ 72道文峪河, 25 里脚不干”的隐密峡谷,直插卢氏县城,出其不意地直奔豫陕交界的铁锁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守关之敌进入陕南。

Page 34: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绵延于洛南东部的箭杆岭,是豫陕的一条分界线。铁锁关是这条分界线上的一个关隘。 1934 年 12 月 8日,是个寒冷的日子,但是一串温暖的脚印踏进了这里风雪,长征的足迹第一次留在了商洛这条静悄悄的山谷。长征,这段红色的记忆从这里开始书写。

Page 35: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进入铁锁关的红二十五军,首先在鸡头关击溃了在此阻击红军的洛南县保安团团长尤奉三率领的一个支队,下午,部队开进三要司。

• 三要司是洛南东部的一个边贸重镇。在红二十五军进入陕南之前,国民党陕西军事当局就命令驻潼关、华阴的第四十二师二四八团、二五二团翻越秦岭向东南推进,堵截红军入陕。已进驻三要司的国民党二四八团第三营,凭借三要司南边的九泉山,阻击红军。

Page 36: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九泉山三要司

Page 37: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九泉山海拔 1600 多米,背靠大山,三面都是开阔地。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 1934 年 12 月 8 日下午,红二十五军和据守在这座山上的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战斗。

• 副军长徐海东一马当先,指挥并率领红二十五军二二五团,从九泉山东南侧和东边的悬崖绝壁向山上的敌军发动正面进攻。二二五团三营八连在“猴子营长”李学先和连长肖邦与的带领下,从九泉山两侧攻上山头,插入敌后,与敌人展开肉搏。

Page 38: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李学先( 1912-2000 ),安徽阜南人。解放战争中历任鄂豫陕特委委员、中原局副秘书长等职。解放后,历任粤北军区代司令员,中共广东省委委员等职。 2000 年 3 月15 日在广州逝世。徐海东在战斗中从望远镜里看到李学先机灵敏捷的冲锋的姿态,十分赞赏地说:“真是一位英勇的猴子营长啊!”从此,“猴子营长”的美名就传遍了部队。

Page 39: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九泉山之战是红二十五军进入商洛的当天,就经历的一场不小的恶战。

• 战斗从下午一直持续到黑夜降临,经过激烈的搏杀,红二十五军终于将国民党第二四八团第三营全部歼灭,毙伤敌军 160余人,俘获官兵 100 多人,缴获各种枪炮500 多件,战马 20 多匹,使刚刚踏入商洛的红二十五军得到了及时的补给。

• 激战之后的红二十五军于 1934 年 12 月9 日,翻越蟒岭,挺进洛南县庾家河镇。

Page 40: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4 年 12 月 10 日,在庾家河镇“春茂永”药铺的杨春荣家,中共鄂豫皖省委召开了长征途中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省委第 18 次常委会,做出了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决定,同时在这里也经历了他们长征途中最激烈、最险恶的一场战斗。

Page 41: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九泉山战斗结束后,敌军断定红二十五军必然会向庾家河、龙驹寨方向转移,因而,敌六十师先头部队第三六○团由三要司东南方向的大石河进入陕西,推进到庾家河。由于红军布于庾家河东山拗口的哨兵疲劳,没有及时发现敌人,敌军很快占领了庾家河街东面的七里荫等有利地形,向红军军部驻地的发起猛烈进攻。

• 省委第 18 次常委会会议正在举行时,突然传来激烈的枪声。省委立即中止了会议,投入战斗。

• 副军长徐海东首先率领二二三团向敌军发起反击,并很快夺回东山的高地。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各带一个团向敌军发起进攻。

Page 42: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这是一场异常激烈和险恶的战斗。在将敌六十师第三六○团击退之后,六十师的后续部队第三五五团、三五七团也相继赶到,在迫击炮和机枪的掩护下,再次向红军发起进攻,激烈的争夺战全面展开。

• 红二十五军打仗有一个传统,那就是,部队的最高领导总是冲在最前面。激战中,徐海东头部中弹;而正举着望远镜在密集的炮火中指挥战斗的军长程子华,双手突然被敌军子弹击中,伤了动脉血管,手腕骨破裂,这是他戎马生涯中的第三次受伤,而这次受伤,使他双手落下终身残疾。

Page 43: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在军长、副军长身负重伤的时候,吴焕先,这位只有 20 多岁红军政委挺身而出,视死如归,指挥并率领指战员杀入敌阵,与敌人展开惊天动地的殊死搏斗。

• 在震天的杀声和弥漫的硝烟里,二二四团团长叶光宏与敌人拼刺刀,一条腿被打断,仍顽强地指挥作战;军部司号员程玉林的下颌被枪弹打穿,不能吹号,就扔手榴弹,最后壮烈牺牲。二二四团七连的一挺机枪接连牺牲了 3 名射手,战士们依然前赴后继,坚持战斗;机枪打坏了,拿到庾家河街上修,修好了扛上去再打。

Page 44: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经过 29 次的反复冲杀,红二十五军以血肉之躯、钢铁般的意志,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打死打伤敌军800 多人,挫败了敌军的追击,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迫使来势汹汹的六十师于黄昏时不得不撤出战斗,向卢氏方向溃退。

Page 45: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庾家河战斗油画

Page 46: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在九泉山、庾家河战斗中,红二十五军以不足 3000 人的兵力,粉碎了 20 余倍于我的敌军的围追堵截,结束了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历时20 多天,长驱 1800 余里挺进陕南的战斗历程,使红二十五军暂时摆脱了困境,保存了战斗力,为创建鄂豫陕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Page 47: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庾家河战斗虽然取得重大胜利,但是红二十五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军长、副军长和许多团营干部身负重伤,有 200 余名红军干部战士伤亡。

• 战斗结束后,为了能够得到喘息和修整,红二十五军来到洛南县蔡川镇进行整编。

Page 48: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庾家河烈士陵园

Page 49: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蔡川镇在庾家河西边 40 多里的大山里。这里山环水绕,地形复杂,村舍较大,适合激战之后的红二十五军养伤和修整。 1934 年 12 月11 日红二十五军移至这里整编一周。

Page 50: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蔡川整编期间,中共鄂豫陕省委向战士传达了庾家河会议关于创建鄂豫陕省委、创建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苏区的精神,同时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因减员过大,撤销红第 224 团,充实到 223 团和 225团。红二十五军的领导人也作了调整,军政治部主任戴季英任军参谋长,省委秘书长郑位三任军政治部主任,调第 224 团政治处主任郭述申任军政治部副主任。

• 蔡川整编期间,红军把一些无法带走的武器埋藏起来。

Page 51: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郭述申( 1904-1994 ),湖北省孝感县城关镇人。解决战争中任鄂豫皖边特委书记、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员会书记等职,参与创建和巩固领导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解放后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八大代表等职。 1994 年 7月 14 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Page 52: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整编后的红二十五军辖第 223 团、 225团和手枪团,计 2500 人。

• 整编期间红军一部开赴竹林关,一方面迷惑敌军,掩护红军主力在蔡川修整,一方面为主力部队新的行动探路。

• 1934 年 12 月 19 日,中共鄂豫陕省委率经过一周修整的红二十五军主力由蔡川启程,南出老君峪,溯丹江而上,宿营茶房和棣花街。

Page 53: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棣花街是丹江北岸沃野上的一颗明珠。这里往东 20 多里就是丹江上游客商云集的著名的水旱码头龙驹寨,往西 80 多里便是商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商州城。

• 红二十五军来到商业重镇棣花街后,悉心保护店铺里的货物,同时,充分利用棣花街特殊的位置和影响力,张贴布告,刷写标语,宣传红军的政策和主张。

Page 54: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为了避开敌重兵把守的商州城, 1934 年 12 月 20 日,省委率部由棣花街横渡丹江,南下竹林关。又经山阳县漫川关到湖北郧西,然后北返沿秦岭东进,绕过商州城,再返洛南,以大回旋的行动,扫除地方民团武装和政权,并熟悉鄂豫陕边的地理民情,扩大红军的影响。

Page 55: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4 年 12 月 28 日,红二十五军从郧西、山阳一带北返,经庾家河、会仙台、高耀子、河南卢氏的兰草进入三要司,抓获并在三要和寺坡处决了一批土豪劣绅。当日,红二十五军一部从寺坡大南沟开赴蟒岭南部,另一部自东而西,经古城、张村,抵达景村街,击溃当地民团,缴获枪支 50 多支。抵达景村街的红军战士就住在车塬村的群众家里。

•     1934 年 12 月下旬,省委派手枪团政委宋兴国等 4 人,率手枪团第二分队,到洛南、商县、卢氏开展地方工作。

Page 56: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进驻景村街的第二天,即 1934 年 12 月 29 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在景村车塬村,由吴焕先等筹划组建并宣布成立中共商洛特委,任命宋兴国为书记。中共商洛特委是鄂豫陕根据地成立最早的党组织。

•      在大会上,吴焕先又宣布了以在景村一带坚持抗捐的“红枪会”成员为骨干的抗捐第一军成立。

•   “  红枪会”首领刘实通、岳新明被分别任命为抗捐第一军的司令和副司令,并抽调红二十五军手枪团 30 多人作为抗捐军的骨干。 这是陕南成立的第一支抗捐武装。

Page 57: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中共商洛特委和抗捐第一军的活动,震惊了国民党地方政府,他们急忙调集陕军和洛南、商县民团 200 余人集结景村,趁红二十五军主力南下,商洛特委和抗捐第一军立足未稳,进行“围剿”。

•     1935 年 1 月 5 日晨,中共商洛特委和抗捐军被敌人包围,激战中,特委书记宋兴国等杀开一条血路冲出重围,而抗捐军司令刘实通腿部中弹,后被民团发现并杀害。

•      在敌人的“围剿”中,冲出敌军重围的特委书记宋兴国牺牲,中共商洛特委遭到严重破坏,特委即宣告解散。

Page 58: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中共鄂豫陕省委在宣布成立了中共商洛特委和陕南抗捐第一军,部署了东部地区的工作后,率红二十五军再度西进,开辟鄂豫陕中部的镇安、山阳和南部的旬阳、郧县 4 县的工作。

•    1935 年 1 月,尽管刚刚成立并蓬勃开展工作的中共商洛特委和陕南抗捐第一军在敌人的反扑中遭受巨大损失,但是,转战的红二十五军还是给商洛这个寒冷的 1 月带来了春天的信息:自洛南转战而来红二十五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1935 年 1 月 8 日占领了镇安县城!

Page 59: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虽然与中央失去联系的红二十五军,并不知道给中国革命带来转折的遵义会议将在7天后召开,但长征中的红军占领这座县城的意义,却远远超越了事件的本身。

Page 60: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进城的第二天,红二十五军还攻占了地势险要、号称镇安县衙物资仓库的大坡寨,消灭了盘踞于此的县保安团,缴获大洋 1200枚,烟土 100 多斤,土布 300 多匹,以及棉花、粮食等,给红军提供了物资补充。

• 1935 年 1 月 11 日,在县城河滩上召开群众大会后,鄂豫陕省委率红二十五军陆续离开镇安县城,南下山阳、郧西、旬阳交界地区,作群众工作。在商洛的崇山峻岭、在鄂豫陕边区点燃起的红色星火,让国民党统治集团惶恐不安。

Page 61: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1 月,蒋介石令驻河南的第四十军一一五旅两个团进入陕南,驻湖北均县第四十四师一三○旅的三个团推进到上津、白河,统归杨虎城指挥,配合陕军第一二六旅、警备第二旅、警卫团等 11个团的兵力对鄂豫陕边区和红二十五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     1 月下旬,陕军第一二六旅和警备二旅已进至镇安县城以东、以南地区,向红军逼近。

•      面对来势汹汹的大“围剿”,红二十五军采取避其锋芒、争取主动、各个击破的战术,以一部分兵力牵制敌人,主力则迅速由山阳、郧西交界地区,北上山阳的袁家沟口,而后转到柞水县的凤凰嘴,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敌人的背后。

Page 62: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为了调动敌人,创造战机,红二十五军军部命令二二三团第三营袭占柞水县城,引敌警二旅西进,从而相机歼灭敌一二六旅。

•     1月 31 日,红二十五军二二三团第三营化妆成便衣,进抵柞水县城东南的石嘴子镇,国民党柞水县长屈永谦闻讯逃跑,红军即占领柞水县城,这是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占领的第二座县城。

• 红军第三营袭占柞水县城,吸引了敌警二旅西进,敌军兵力被分散,红二十五军主力趁机向北转至蔡玉窑,准备给紧追不舍的敌“围剿”主力、柳彦彪率领的第一二六旅以迎头痛击。

Page 63: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红二十五军无论是在武器装备、物资供应还是在兵力人数上,都根本无法和敌军相比。但是,在血与火的征战中磨练出来的红军,却有着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那就是避敌锋芒,诱敌深入,寻找机会,歼灭敌人。

• 1935 年 2 月 1 日,占领柞水县城的红二十五军的主力突然悄悄转到柞水县的蔡玉窑,在山沟里设下埋伏,干净利落地将敌一二六旅的两个营打垮,一个营歼灭。

• 在蔡玉窑打了漂亮仗后,红二十五军经柞水县曹家坪北折,翻越秦岭,转移到蓝田的葛牌镇,就地休整。

Page 64: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柞水县蔡玉窑

Page 65: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1 月 5 日,一二六旅旅长柳彦彪率第二五一团、第二四八团向葛牌镇进攻,并首先占领了葛牌镇以南的文公岭。

• 红二十五军在大雪之中奋起反击,阻击住了首先进攻的敌二五一团,接着又以更强大的火力压制住增援的敌二四八团,与此同时,红军又从正面和左翼发起猛烈反击。

•      经过激烈战斗,歼灭敌军两个多营,其余敌人慌忙向南溃退。

• 蔡玉窑、文公岭战斗不仅给单独冒进的陕军第一二六旅以沉重打击,而且,打出了红军的威风。

Page 66: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葛牌镇文公岭

Page 67: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在这之前的 1934 年 12 月底,与洛南成立商洛特委、抗捐第一军相呼应,鄂豫陕省委派红二十五军二二三团政治处主任陈先瑞,率该团 7 连到山阳、郧西、旬阳、镇安、柞水一带开展地方工作。 1934 年底,鄂陕游击师在山阳县九甲湾宣告成立。省委任命陈先瑞为游击师师长。

• 文公岭战斗结束后的第 6 天,鄂陕第 3 路游击师在红岩寺成立;同一天,受蔡玉窑、文公岭胜利的鼓舞,坚决抗粮抗捐的山阳“大刀会”首领阮英臣与红二十五军在袁家沟口会师, 2 月 18 日,在“大刀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以阮英臣为师长的鄂陕第 4 路游击师。   

Page 68: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1 月 16 日,在陈先瑞的引导下,红军对在山阳一带活动的“红枪会”进行改编,组建起了第 9 路游击师。

•     1935 年 2 月上旬,中共鄂陕特委成立,省委任命原省委常委、时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副主任的郭述申为特委书记。同时,鄂陕游击师司令部也宣告成立,陈先瑞任司令,郭述申、戴季英、郑位三先后任政委。

•     鄂陕游击师下辖 6 路游击师,达 2800 多人。 6 路游击师中有 5 路就在商洛境内。 

Page 69: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陈先瑞( 1913 年-1996),安徽金寨县人。曾任红二十五军二二四团营政治委员,二二三团政治处主任,鄂豫陕游击师司令员,红七十四师师长。

• 这位为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呕心沥血、立下不朽功绩的将军,曾立下遗嘱,要把他的骨灰一半洒在故乡安徽金寨县,一半洒在他的另一个故乡―他曾经浴血奋战国的的商洛山。

Page 70: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中共鄂豫陕省委在组建地方武装的同时,领导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     蔡玉窑、文公岭战斗之后,柞水县红岩寺区苏维埃政府和五星县苏维埃政府分别于 1935年 2 月 11 日和 4月中旬在红岩寺街石家大院成立。

Page 71: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红岩寺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的第 3 天,红二十五军来到镇安县米粮川的滑水河边。

•    1935 年 2 月 14 日,镇安县苏维埃政府和镇安县委成立,镇安县委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唯一一个县级党组织。

•      由此开始,镇安县组建了5个区、 34个乡、104个村苏维埃政权,地跨镇安、山阳、柞水、郧西、旬阳、宁陕边界,面积 3900 平方公里,人口 13 万,留在地方的红军组建了以毛仪彬为师长的鄂陕5路游击师和以阮仕春为师长的7路游击师。    

Page 72: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红二十五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不断派出干部到地方,发动群众,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和游击武装,从而开辟了一块又一块属于红军、也属于广大劳苦大众的红色苏区。

Page 73: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4 月上旬,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最高级别的鄂陕边苏维埃政府在袁家沟口街成立。

Page 74: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省委领导的红二十五军在柞水县红岩寺和山阳县袁家沟口等地,以建立游击武装为先导,充分发挥游击师、游击队、抗捐军的作用,通过武装斗争,开拓根据地,在山阳、旬阳、郧西 3 县创建了南部根据地;在山阳、镇安、柞水边创建了中部根据地;在蓝田、商县、山阳、镇安、柞水 5县边区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从而在陕东南开辟了第二块根据地,这是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开辟的又一块、也是各路红军在长征中建立的唯一的一个红色苏区。

Page 75: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纪念碑

Page 76: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东部地区的党组织和游击武装开展较早,如商洛特委和抗捐第一军,但遭到敌人的破坏。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工作,中共鄂豫陕省委抽调二二五团第3营营长方升普,让其带领该营3个连到豫陕边组建游击师,扩大根据地。

•      1935 年 5 月 11 日,豫陕游击师在庾家河成立,方升普任师长,曾焜任政委。游击师在蔡川、庾家河、峦庄和商南等地建立农会和苏维埃政府,组建地方武装,扫除国民党地方统治,扩大了武装力量,建设和发展了根据地的规模,使根据地不断得以巩固。

Page 77: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3 月中旬,省委在华阳镇召开会议,会上批评了少数同志提出的“入川找红四方面军”的错误主张,重申 “红军还是宜以商洛为中心区域向豫西湖北地区发展”,建立鄂豫陕根据地。

•    华阳会议后,省委率红二十五军从华阳地区东返, 1935 年 4 月上旬,在柞水县九间房设伏,将陕军警备第三旅两个团打垮,毙俘共 1000 余人。

• 鄂豫陕根据地的建立,使红二十五军得以休整,并不断发展壮大。到 5 月初,主力红军增至 3700人,另外还有近 3 千人的游击师、抗捐军等地方武装。这块根据地的建立是红军长征时期唯一的根据地,它为红军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块基地。

Page 78: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九间房战斗后,附近的鄂陕、豫陕几块根据地已连成一片。

•     1935 年 4 月中旬,鄂豫陕省委在葛牌镇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 4 个月来的工作,改选了省委,徐宝珊为省委书记、吴焕先为省委副书记。与此同时,会议不失时机的提出准备坚决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和加紧建设根据地的任务,进一步坚定了在鄂豫陕边建立根据地的决心。

• 葛牌镇会议之后,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挥师东进,大刀阔斧地去扩大东部根据地。 1935 年 4月 18 日,自西而来的红二十五军兵分三路攻占洛南县城。

Page 79: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4 月 22 日,省委率部离开县城开往景村、三要司, 30 多名工人和农民参加了红军。部队随之南下龙驹寨。

•     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区的第一次反“围剿”斗争连战连捷,鄂豫陕边区的红色星火愈烧愈旺,蒋介石大为震惊,紧急调动原进攻鄂豫皖苏区的第六十七军和驻郑州的第九十五师开入陕南,会同第四十军、第四十四师和陕军警备第一旅唐嗣桐部等共 30 多个团的兵力,由杨虎城指挥,向鄂豫陕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并限令在 3 个月内将红军全部消灭。   

Page 80: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面对敌军大规模的进攻,中共鄂豫陕省委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粉碎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1935 年 5 月 4 日,省委利用敌军尚未到来的间隙,率红二十五军进驻龙驹寨,进行整训。

Page 81: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在整训中,省委对战士们进行了形式教育和反“围剿”政治动员;为了鼓舞士气,省委成员与战士们开展广泛的谈心活动,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同时还在碧波荡漾的丹江边开展军事训练,极大的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 1935 年 5 月 9 日,中共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在龙驹寨病逝。

• 徐宝珊去世后,省委决定由吴焕先代理中共鄂豫陕省委书记,继续领导红二十五军。

Page 82: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整训的时候,国民党 30个团从东、南、西三个方面向龙驹寨进逼,实施他们 3个月消灭红军的计划。省委为了从敌军合围的薄弱环节西部出击,打下山阳县城,把根据地东西部联成一片,为粉碎敌军新的“围剿”创造条件,于 1935 年 5 月 14 日围攻山阳县城,但未能攻克,省委即率军南下郧西、旬阳一带。

Page 83: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5 月中下旬,省委在郧西分别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讨论确定反“围剿”的方针和办法。已经在长征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和运筹帷幄的智慧和胆略的中共鄂豫陕省委,对敌人发动更大规模的“围剿”早有准备,在会上,针对陕南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敌人机动和补给有一定困难的实际,决定以根据地作依托,采取“诱敌深入,先拖后打”的作战方针,以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办法,消灭敌人。

Page 84: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6 月 2 日,红二十五军主力自郧西向北,突然直插商县地区,于 4 日夜 5 日晨,先后在夜村和商镇附近遭遇敌东北军两个师,毙伤敌团长及以下 200 余人,缴获大量武器,继续北上。敌军进攻不得不改向北。省委见各路敌军密集,为了避敌锋芒,寻机歼敌,又掉头向东南方向大踏步进军。

•     6 月 10 日,红二十五军从庾家河出发,于 14日打下商南县富水关、青山街之后,红军一部佯装向豫西方向出击,而主力却折向东南,目标是远在 100 多里外的荆紫关。

Page 85: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红二十五军主力兵分三路,一路占领白浪街,一路在梳洗楼堵击敌第四十四师的追击,一路是手枪团,去进攻荆紫关。他们化妆成国民党 44 师的军官,大摇大摆地去找槐村的村长,村长正大摆宴席,红军在酒席上便把敌军在荆紫关的部署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于是,红军不费一枪一炮,就占领了荆紫关。

Page 86: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奔袭荆紫关是鄂豫陕根据地军民在第二次反“围剿”中打的第一个胜仗。

•    敌六十七军、第四十四师和陕军警备第一旅部,均蜂拥增援荆紫关时,红二十五军又抽身而去,敌军连忙又拼命追击。红军就这样拖着敌军走,使敌军疲惫不堪,锐气大减,因逃亡和疾病,敌四十四师多数连队减员三分之一以上,陕军警一旅旅长唐嗣桐曾无奈地叹息说这种战术是把“肥的拖瘦,瘦是拖死”,敌军的“围剿”计划已被完全打乱。

Page 87: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奔袭荆紫关的红军主力为了继续避开密集之敌,分散和拖垮敌军,开始向西急行军,逼进山阳。红军战士在10多天的行军中,冒着 6月的烈日和接着呼啸而来的暴雨,跑烂了鞋子,就把衣服撕开来缠在脚上;布片破了,就光脚行军。从荆紫关到袁家沟口,红军走出的是一条“血路”。而正是这条鲜红的血路,把敌人死死地拖着,拖疲,拖垮,再杀个回马枪,迎头给其致命一击。

• 1935 年 6 月 30 日,红二十五军把疲惫的敌军诱入袁家沟口。打响了一场“诱敌深入,先拖后打”的典型战斗。

Page 88: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袁家沟口是一条长达 10 多里的深沟,两侧山高林密。从荆紫关乘胜而来的红二十五军主力,经过勘察,决定把在这里作为战场,设下埋伏,等待来敌。

Page 89: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7 月 2 日拂晓,还蒙在鼓里的陕军警一旅,在弥漫的大雾中集合。红军指挥部一声令下,两面山上密集的炮火居高临下,直压过来,红军全面出击,向敌军发起猛烈进攻。军号声、喊杀声在 7 月的山谷间汹涌如海。   

•      经过约 10个小时的激战,红二十五军歼敌 1400 余人,俘敌旅长唐嗣桐,缴获轻重机枪 40挺、长短枪 1600 支以及其他军用物资。我军仅伤亡 100 余人。

Page 90: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袁家沟口战斗后,红军得到了物资和兵员补充。中共鄂豫陕省委在商县杨家斜街召开会议,决定为了继续掌握主动,把敌人调出根据地并相机歼灭,省委率红二十五军再次转到外线活动,北出终南山,威逼西安城。

•  1935 年 7 月 12 日,红二十五军从杨家斜出发,北出秦岭。红二十五军沿秦岭北麓西进,前锋到达距西安只有二三十公里的韦曲、杜曲时,正准备由西安开往天水的东北军第五十一军不得不紧急改变计划,停止行动,准备保卫西安。

•   红二十五军威逼西安城,是根据地军民继取得荆紫关、袁家沟口大捷后,在第二次反“围剿”中所取得的第三个胜利。

Page 91: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它终于打破了敌军的“围剿”,宣告了敌人在 3个月内消灭红二十五军、摧毁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梦想彻底破灭。它不仅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也有力的策应了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

•     红二十五军抵达长安县子午镇,在截获的《大公报》上,得悉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已在四川西部会师,并有北上的动向的消息。

•   这是红二十五军于 1934 年 11 月开始长征与中央失去联系后,第一次得到中央及中央红军的消息。对8个多月来孤军奋战在鄂豫陕边的红二十五军来说,这是怎样一个令他们惊喜、令他们激动不已的消息啊。

Page 92: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Page 93: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就在当晚,吴焕先立即在长安县沣峪口紧急召开省委会议。

•     吴焕先在《鄂豫陕省委关于红二十五军的行动、个别策略及省委工作情况的报告》中说,红二十五军要“配合红军主力以争取最后全部胜利,这是当前最紧迫的战斗任务”。省委决定红二十五军到陕甘苏区会合红二十六军,争取陕甘苏区的巩固。

•      鄂豫陕省委再次以胸怀全局的目光,独立做出西征北上、不惜一切代价策应和配合中央及中央红军主力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完全符合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符合中央及主力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意图,展示了鄂豫陕省委和红二十五军既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又高瞻远瞩、胸怀全局的伟大气魄。

Page 94: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7 月 16 日,红二十五军 4000余名指战员就是从长安县沣峪口出发,离开鄂豫陕苏区,继续长征,开始了他们的又一次战略转移

• 徐海东在动员大会表达了这样的决心:“我们这次西征北上的行动,就是为了迎接党中央、与中央红军会师,我们这几千人就是牺牲完了也要牵制住敌人,保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北上,这对全国革命是有重大意义的。”

Page 95: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长安县沣峪口

Page 96: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离开根据地的中共鄂豫陕省委,依然牵挂并精心部署鄂豫陕苏区的斗争。

•     1935 年 7 月 25 日和 30 日,省委连续写来两封信,指示要“马上把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合并为鄂豫陕特委”,“组织新的红军基础,把现有的游击部队武装组织到一个较强大的独立团,争取……胜利发展成一个师的单位红军”,“要更进一步的开创鄂豫陕边苏区和游击战争”,使鄂豫陕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发展前途和西北方的发展基础上成为‘有政治意义的区域’ 。

•   1935 年 9 月 8 日,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合并成立陕南特委,后称鄂豫陕特委,会议选举郑位三为书记,陈先瑞、李隆贵、方升普、曾焜为委员。

Page 97: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10 月6日,在商南县的梁家坟,鄂豫陕特委把各路游击师和游击大队,合编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十四师,陈先瑞任师长,李隆贵任政委,在商洛坚持斗争到 1936 年底。 1936 年 12 月,根据中央指示,红七十四师改编为抗日南路军,对内依然称红七十四师,军长陈先瑞,全军约1700 人。 1937 年4月,红七十四师奉命撤离商洛进驻长安县大峪口整编; 7 . 7事变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留守处,参加抗日战争。   

Page 98: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7 月 16 日,红二十五军 4000余名指战员从长安县沣峪口地区出发,离开鄂豫陕苏区,踏上了继续长征的道路。

•     7 月 31 日,红二十五军经户县、周至,沿秦岭北麓冒雨向西挺进,占领川陕公路要地双石铺 (今陕西凤县县城 ) ,歼敌 4 个连并俘虏敌少将参议一名,缴获了一些文件和报纸,其中在 7 月 22 日的《大公报》上看到这样的报道:红军“朱、毛部已越过6000公尺的巴朗山,向北进行,……似有窥甘青交界之赵州、泯县、西固等处” 。

Page 99: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综合敌人口供、文件和报纸所提供的情报,进一步证实了中央红军正在北上消息;而敌胡宗南、马鸿宾等部,均部署于川西北、甘南边境以及渭河沿线和西 (安 )兰(州 )公路上,全力堵截红军。部队当机立断,决定立即进入甘肃境内,威胁敌人后方,策应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北上。

•    1935 年 8 月 3 日,红二十五军攻占甘肃两当县城,尔后翻越麦积山,于 9 日,攻占胡宗南部的后方基地天水县城,歼敌一部,缴获一批军用物资。

Page 100: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红军迅速西进,势如破竹,直捣敌人后方,使敌极为震惊,蒋介石从 1935 年 7 月 26 日到 8 月10 日,一连发出5 道电令,要求各部不分省界,围歼红军。蒋介石在 8 月 10 日电报中说:“查徐海东匪西窜原因在于策应朱毛,我军应采用内线作战要领,先以优势兵力迅速解决徐匪,再行以全力回击朱毛” 。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国民党“剿匪”第三路军总司令朱绍良急调驻川西国民党军,一部由四川江油北上甘肃文县,一部东移天水,原准备南下堵截中央红军的一个师和一个旅也不得不改变计划。这样,红军就有力地牵制和吸引了大批敌军,策应了主力红军在川西的行动。

Page 101: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8 月 17 日,红二十五军沿西兰公路东进,攻克隆德县城,接着连夜越过六盘山,进抵平凉、泾川地区。 8 月21 日,部队遭连日暴雨袭击。在途经泾川县城西南的四坡村时,敌第三十五师一○四旅 208 团一千余人突然袭来。吴焕先不幸牺牲,年仅 28岁。

• 吴焕先的壮烈牺牲,激起了指战员们极大的悲愤,他们把敌人压到一条烂泥沟里,将敌一个团的兵力全部歼灭,敌团长马开基被击毙。

Page 102: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四坡村战斗使敌人暂时不敢向红二十五军逼近。 8 月中旬至下旬,红二十五军为进一步钳制敌军,活动于隆德、平凉、崇信、灵台、泾川、华亭等地区,切断西兰公路 18天,迫使敌人不得不一再抽调原用于堵截中央红军的兵力,对付红二十五军,对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起到了战略性的配合作用。红二十五军在陇东地区与敌周旋期间,因得不到中央红军行动的确切消息,敌第三军、第五十一军、第三十五师等各一部,从不同方向向红二十五军活动区逼近,红军在此孤军作战,处境不利,鄂豫陕省委便决定北上陕甘,与陕北红军会合,首先争取陕甘苏区的巩固,再配合红军主力北上。

Page 103: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1935 年 8 月31 日,红二十五军强渡泾河,经镇原、庆阳县日夜兼程,途中多次击败尾追的敌军,于 1935年 9 月 15 日,在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红军胜利会师。

Page 104: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正是这支先期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使5 天后过雪山草地、历尽千难万险到达甘肃眠县哈达铺的中央红军和毛泽东,最终确定把陕北作为长征的目的地,从而也拉开了创建西北革命大本营的伟大序幕。

• 红二十五军和陕甘红军会师后,为统一指挥作战,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六军等部组成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全军共 7000 余人,极大地增强了陕北的革命力量。红二十五军被改编为第七十五师。

Page 105: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当历史过去 70 多年的时候,我们的目光依然不能不以万分的崇敬,来仰视这支红军队伍:他们长期与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失去联系,“没有上级指示及各方兄弟党的关系和当地党的帮助” ,孤军作战,独立行动,他们面对的是敌人无数次的围追堵截,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严酷的生存挑战,是时时刻刻伴随着的死亡威胁,但是,在其他长征的红军部队都有减员、甚至严重减员的情况下,这支红军队伍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从长征初期的 2900 多人发展到离开根据地时的 4000 多人;他们不仅发展了自身,而且创建了鄂豫陕苏区,建立了地方革命政权和地方武装;他们不仅很好把握了自身的命运,而且为他们走过的每一寸土地播下了挑战命运、争取自由的意志和理想,为人们启迪着一条通往光明和幸福的大道!

Page 106: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4支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而红二十五军创建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根据地,是4支红军长征中所创造的独树一帜的奇迹。

•     红二十五军孤军北上的历史,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部雄奇豪迈、震惊世界的乐章中的一个不朽的旋律,是追求理想、探索真理,于艰难困苦中求生存的、展示人类力量、意志和智慧的壮丽诗篇。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克服千难万险、历尽腥风血雨而坚忍不拔的伟大气概,不仅作为一段红色的记忆、一座巍然的精神丰碑,永远挺立于商洛山水之中,而且必将作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启迪未来,昭示后人。

Page 107: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红二十五军的长征是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一页。•                       ――李先念• 创建陕甘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西北地区红军,同

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一起,打破了敌人的重兵“围剿”,为党中央把革命的大本营设置在西北创造了条件。

•                       ――江泽民• 毛泽东主席曾多次称赞过红二十五军的主要领导

人徐海东,说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我感到这既是对徐海东个人的高度评价,也是对红二十五军孤军北上、勇做先锋的高度评价。

•                       ――刘华清

Page 108: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庆祝建

党 90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重温红二十五军长征英勇之旅,是为了让我们始终铭记为红军长征胜利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们,学习他们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并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

Page 109: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我们一定要把长征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发扬光大,不断增强公司党员干部及员工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力加强团结、凝聚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进取精神、开拓勇气、创新能力,激励公司上下为实现既定生产经营目标而团结奋斗。

Page 110: 红色记忆 · 红二十五军长征

• 同志们,今天,在新长征的征途上,让我们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克服当前生产经营所面临的困难,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百折不挠,不断开创鸭河口电厂更美好的明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