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瑜瑜瑜瑜瑜瑜瑜 2009 瑜 5 瑜

瑜 伽 菩 萨 戒

  • Upload
    eadoin

  • View
    11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瑜 伽 菩 萨 戒. 戒幢佛学研究所  2009 年 5 月. 一、菩萨戒 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 。 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 菩萨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综合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 佛教大乘戒律书的总称。又称大乘毗尼、菩萨毗 尼或菩萨律藏、菩萨调伏藏等。 为修大乘菩萨行者应该受持之 戒律。. 第一章、导 论.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瑜  伽  菩  萨  戒

瑜 伽 菩 萨 戒

戒幢佛学研究所  2009 年 5 月

Page 2: 瑜  伽  菩  萨  戒

一、菩萨戒 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

菩萨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综合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

佛教大乘戒律书的总称。又称大乘毗尼、菩萨 毗

尼或菩萨律藏、菩萨调伏藏等。

为修大乘菩萨行者应该受持之

戒律。

第一章、导 论第一章、导 论

Page 3: 瑜  伽  菩  萨  戒

从敦博本到宗宝本,‘我本源自性清净’一直沿袭未变。实际上其中的‘我’是‘戒’之误。此原句出自《梵网经》卷下,原文是︰‘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

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中略)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坛经》作者略取其中的‘戒,本源自性清净’。后人讹作‘我本源自性清净’。戒的本源即为佛性,为一切佛菩萨本源。《坛经》中讲的授无相戒,其实就是《梵网经》中讲的‘佛性戒’。要众生悟见,皈依自身佛性和‘自三身佛’,但不讲授菩萨戒的十重、四十八轻的戒相。故称之为‘无相戒’。指禅宗所传的戒律。又称为达磨一心戒、达磨一

乘戒、禅门大戒、佛祖正传菩萨戒。         即禅宗所谓之西天二十八祖次第传承的大乘          菩萨戒。系将一切戒法归结摄入于一己之

        心上而观之戒法观。什么叫佛性?

                                                              

佛性戒

Page 4: 瑜  伽  菩  萨  戒

《太虚大师全书 第六编 法相唯识学》「佛法自释尊示寂后,在印度即分大小乘,小乘有二十余派,无综合性。大乘三派:一曰法性般若宗,二曰法相唯识宗,三曰法界真净宗。此三派,玄奘在印度曾着会宗论,作综合之研究。故中国古德研究佛法,多为综合汇通之作。基师此章,即唯识宗之综合各宗、汇通他派之大着,如云:『摄一切法归无为之主,故言一切法皆如也。摄法归有为之主,故言诸法皆唯识。摄法归简择之主,故言一切皆般若』。

图表                        ┌─密 宗                        │ 净土宗          ┌─无为主──法界真净宗──┤ 华 严          │           \ └─法 华    摄一切法归─┤ 有为主──法相唯识宗 ├──禅 宗          │           /          └─简择主──法性般若宗────三论宗此能摄虽有三主差别,其实皆总明佛法,且所摄皆一切法也。近来宏扬唯

识者,犹有偏蔽,多不能遍摄互融一切佛法,故特讲此章,以救宏此宗者之流弊焉。」 ( 太虚大师全书 9p945~946)

Page 5: 瑜  伽  菩  萨  戒

           ┌优婆夷┐┌但三归 ┌ 在家菩萨┤ ├┤ 五戒──   在家声闻┐ │    └优婆塞┘└ 八戒      │ │        ┌沙弥尼┐    ├别解脱律仪┐ ┌ 摄律仪戒───┤   │沙弥─┴─ 十戒 │    │声菩│(菩萨十重戒)└出家菩萨┤式叉摩那─六法戒──出家声闻┘ │闻萨│ │ │比丘尼┐           │律三│ │ └比丘─┴─具足戒         │仪聚│ │ ┌(定共戒)静虑律仪────────————— ┤戒│摄善法戒───┴───────┤       │ │ └ (道共戒)无漏律仪────     ────┘ └ 摄有情戒………………………………………………………………………┘   

二、声闻戒

Page 6: 瑜  伽  菩  萨  戒

三、声闻戒与菩萨戒1、基础与目标   出离心为基础  阿罗汉  菩提心为基础   佛果2 .内容 声闻乘律仪有三种︰ (1) 别解脱律仪, (2) 静虑律仪, (3) 无漏律

仪(《成实论》不说无漏律仪,而以‘禅律仪’即色界四禅,‘定律仪’即无色界四定,说为三种)。

‘ 菩萨摄律仪戒有三种︰ (1) 禅律仪,谓定共戒; (2) 无漏律仪,谓道共戒;(3) 别解脱戒,谓五、八、十、具。’此则专就定、道可以称为戒者而言,若小乘所修之止观忍进等行,则亦应为摄善法戒所收。观佛为悭吝财物不肯布施的长者说︰汝能受持不杀生乃至不饮酒戒,即是行大布施。五戒尚且如此,具足等戒,亦莫不皆然。当知随举一戒,摄律、摄善、摄生三义无不具足。故知摄律仪,即是摄善、摄生;摄善法,亦是摄律、摄生;摄生亦是摄律、摄善。故小乘戒法,虽望受者自身为消极的防止惑业,然就‘以己度他情’,而各得遂其生以言,也就是利他。不过亦仅于消极的利他而已,较诸菩萨以横溢的热情(大悲心所激发),表现为勇猛牺牲的度生大行,自然就瞠乎其后了!所以说︰‘小乘之戒,仅收摄而自守;大乘之戒,兼开通而利生。’  阿罗汉和佛有不同吗?

Page 7: 瑜  伽  菩  萨  戒

【三德】指大涅槃所具之三种德相,即:法身、般若、解脱三者。﹝出金光明经玄义﹞  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常即不迁不变,乐即安隐寂灭,我即自在无碍,净即离垢无染。佛以此四者为德也。)  [一、法身德],法即轨法,谓诸佛由轨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众生迷之而成颠倒,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虽殊,体性恒一,具足常乐我净,是名法身德。  [二、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究竟始觉之智,而能觉了诸法不生不灭,清净无相,平等无二,不增不减,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般若德。  [三、解脱德],不系名解,自在名脱。谓佛永离一切业累之缚,得大自在,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解脱德。

Page 8: 瑜  伽  菩  萨  戒

【别解脱律仪】梵语 pra^timoks!a-sam!vara ,巴利语 pa^t!imokkha-sam!vara 。指七众于身口七支之诸恶一一分别弃舍所持之戒律。又作波罗提木叉律仪、依别解脱戒、别解脱戒、别解脱法、别解脱调伏、护从解脱、戒律仪、律仪戒、木叉戒。为三种律仪之一。与“静虑律仪”、“无漏律仪”相对。系于欲界受戒法而发得之戒体,故称为欲缠戒,属有漏戒。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一(大二四 · 五二五上):“言别解脱者,由依别解脱经如说修行,于下下等九品诸惑,渐次断除,永不退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名别解脱。又见修烦恼其类各多,于别别品而能舍离,名别解脱。” 此律仪有八,即苾刍律仪、苾刍尼律仪、正学律仪、勤策律仪、勤策女律仪、近事律仪、近事女律仪、近住律仪等;亦即七众持受之戒,包括比丘比丘尼具足戒、沙弥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优婆塞优婆夷五戒、邬波婆沙八斋戒。上述八种律仪,除近住男、女之八斋戒限一日一夜受持外,余七种皆当尽形寿终身奉持。(中阿含卷三十三释问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九、卷一二○、卷一二二、杂阿毗昙心论卷三、俱舍论卷十四、成实论卷八“七善律仪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 (参见 : 戒 )2896 、“波罗提木叉” 3444 ) p2806

Page 9: 瑜  伽  菩  萨  戒

【静虑律仪】

梵语 dhya^na-sam!vara 。指色缠戒,即色界之戒。律仪,指无表色之戒体。三种律仪之一。又作静虑生律仪、禅律仪、定律仪、定共戒、定戒、禅戒。即因修习禅定,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之定时,内心自然生出能防非止恶之戒体。(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九、俱舍论卷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

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 (参见 : 三种律仪 )654 、“无表色” 5097 ) p6360

若即于此所受律仪能无缺犯以为依止,修无悔等、乃至具足入初静虑;由奢摩他能损伏力,损伏一切犯戒种子;是名静虑律仪。如初静虑,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当知亦尔。此中差别者,由远分对治所摄奢摩他道,转深损伏恶戒种子。                        瑜伽五十三卷四页

Page 10: 瑜  伽  菩  萨  戒

【无漏律仪(梵 ana^srava-sam!vara )】

指入无漏定所发生的戒体。又称道共戒、道生律仪、无漏戒。即指学、无学圣者由得无漏定心而发的戒。《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云(大正 31·730b )︰‘无漏律仪所摄业者,谓已见谛者,由无漏作意力所得无漏远离戒性。’  《俱舍论》卷十四说明得此律仪之相为(大正 29·74b )︰‘ 无漏律仪由得无漏根本、近分、静虑地心,尔时便得,亦心俱故,彼声为显前静虑心,复说圣言简取无漏,六静虑地有无漏心,谓未至、中间及四根本定,非三近分。’  此谓无漏律仪乃随心转之戒,在获得未至、中间及四根本等六地的无漏定心时即发得,恒与无漏心俱生俱灭,不转异心或无心等位。其余之无漏律仪虽唯厌坏对治,但其中与未至定中九无间道俱生之无漏律仪与静虑律仪,皆能断欲界的恶戒及其能起的烦恼,成为断对治,故特名之为断律仪。如《俱舍论》卷十四云(大正 29·73b )︰‘未至定中九无间道,俱生静虑无漏律仪,以能永断欲缠恶戒及能起惑,名断律仪。’

Page 11: 瑜  伽  菩  萨  戒

此戒如别解脱律仪,无有表业,唯有无表业。说一切有部以无表业为实色,故生于无色界的圣者虽成就此戒,然不必现起。唯识家则认为一切无表业并非实色。其中,凡能与色、无色界所有无漏道俱转,以断犯戒之非的功能为无漏律仪,并将其假立在现行之思上,故色无色界也皆应有此无漏戒。

关于舍戒之缘,《俱舍论》卷十五说有三缘,即 (1)由得果,谓得果时舍前向道及果道故; (2)由练根,谓练根位由得利道舍钝道故; (3)由退失,谓得退时退失果道胜果道故。但《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表无表色章〉认为有止息舍、暂无舍、得果舍、练根舍、入无余涅槃一切永舍等五缘。

此外,《成实论》卷八十七〈善律仪品〉说善律仪有戒律仪、禅律仪、定律仪三种。无漏律仪属于后二。

Page 12: 瑜  伽  菩  萨  戒

菩萨律仪与密咒  若谓已受菩萨律仪修菩萨学,是入波罗蜜多乘者。若入密咒则不

须尔,故非一切菩萨共道。 此乃最大邪执,《三补止经》、《金刚空行经》、《金刚顶

经》等皆云:“我发最殊胜,无上菩提心,戒学、摄善法,及饶益有情。我于三聚戒,别别坚固持。”此说者受金刚乘律仪,须先发心受学三戒,续乃受持五部律仪。堪为依据曼陀罗轨,亦多宣说受共不共二种律仪。其共同者,即菩萨律仪故。又发心已受菩萨学,如其所学,除学三学或六度外,波罗蜜多大乘中亦无余道故。四部密咒随入何门,皆须此故。故发大心与六度道,是金刚乘与波罗蜜多乘二所共道。请密咒师于一切种不应弃舍,如

《曼殊室利根本经》云:“若具三法,咒行圆满。何等为三?谓不弃舍一切有情,守护菩萨净戒律仪,不舍自咒。”《金刚须经》云:“六波罗蜜行,如次应当学,具足有情利,而行菩萨

行。”《金刚幕》第十二品云:“我发最胜菩提心,希有请唤诸有情,正行菩提殊胜行,为利众生愿成佛。”故二大乘虽有少分开遮不等,多分共同。故当了知波罗蜜多乘及密咒乘随入何门,

决定须受如是律仪。

Page 13: 瑜  伽  菩  萨  戒

3 .特点与关系

( 1 )通戒与别戒︰释尊适应时宜而制的戒是别戒,如在家者受五戒,沙弥、沙弥尼受十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不但有浅深层次,而且是男女别受的。七众弟子,就是约所受戒的不同而分。菩萨戒是通戒,信佛的七众弟子都可以受。如先受五戒,再受菩萨戒,即名菩萨优婆塞,或菩萨优婆夷;沙弥受菩萨戒,名菩萨沙弥;比丘受菩萨戒,即名菩萨比丘。菩萨戒,是不问在家出家,男女老小,为一切发菩提心者所通受。

Page 14: 瑜  伽  菩  萨  戒

(2) 自守与利生

‘ 小乘之戒,仅收摄而自守;大乘之戒,兼开通而利生。’

《大宝积经》〈优波离会〉云︰‘为菩萨乘说不尽护戒,为声闻乘说尽护戒;为诸菩萨说开遮戒,为诸声闻说唯遮戒;为菩萨乘说深心戒,为声闻乘说次第戒。’

《清净毗尼方广经》(大正 24·1077c )︰‘云何名为菩萨毗尼?云何名为声闻毗尼?文殊师利言︰天子!怖畏三界毗尼是声闻毗尼。受无量生死,欲化一切诸众生等生于三界毗尼,是菩萨毗尼。

Page 15: 瑜  伽  菩  萨  戒

( 3 )小乘戒约境论犯,防在身口,事形于外,染净条然,看似难而持实易;

菩萨戒依心论犯,行者须防护于起心动念之间,而心法迅捷,表里实难期一致,看似易持而实难!

Page 16: 瑜  伽  菩  萨  戒

(4)新得与熏发︰声闻戒可说是外铄的,大乘戒可说是本有而熏发的。如受七众戒,经受戒仪式而得戒,犯了根本重戒,戒就失了。同时,声闻戒是尽形寿的,一期的生命结束了,戒也随之失去。所以声闻学者,或以戒体为无表色,或以为不相应行。接近大乘的经部师,以为是心相续中的思功能,也还是新熏的。菩萨戒是自心本具的,所以《璎珞本业经》说︰‘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梵网经》也说︰‘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身,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这可见,众生本具如来藏心中,本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有慈悲益物的功能,有定慧等无边净功德法的功能。受戒,不过熏发,使内心本有戒德的长养、发达而已。所以,心为戒体,一受以后,即不会再失。死了,戒还是存在。犯了重戒,或者也说失了,但不妨再受。菩萨初发心以             来,自心的戒德,日渐熏长。现在再受              戒,也不过以外缘熏发,使他熏长成熟               而已。

Page 17: 瑜  伽  菩  萨  戒

(5)受戒仪式、佛为戒师︰声闻七众戒,都要从师受,特别是受具足戒,要有三师七证等,是极重仪式的。菩萨戒即不重仪式。《菩萨本业璎珞经》说有三品受戒︰上品从佛受,这是顶难得的。中品从佛弟子受。下品,如佛不出世,或佛过去了,千里内无佛弟子可师,即在佛像前受。甚而没有佛像,依《普贤观经》说,可观想释迦佛为和尚,文殊为阿阇黎,弥勒为教授,即可受戒的。无佛无佛弟子时,虽可在佛像前或观想佛受戒,但如有佛弟子时,仍应从佛弟子受戒为宜。

在家有师范义︰真正戒师为佛菩萨,于中须有传达其意者,即人师也。在家菩萨亦可为之。如羯磨中求师,所谓同法菩萨具德具智者,并不简别在家出家,可知在家者同有师范义也。自天台智者大师提倡《梵网经》后,通途不许在家菩萨有师范义,

未免武断,不足为据。

Page 18: 瑜  伽  菩  萨  戒

(6)关于戒条︰比丘戒,通常说有二五○戒,其实,如僧祇律本仅二一八;而旧传有部律,凡二六○戒;仍可说大体相近。菩萨戒,如《梵网经》为十重四十八轻戒;《瑜伽论》为四重五十一轻戒,出入很大;但重戒也还是大致相近的。

Page 19: 瑜  伽  菩  萨  戒

( 7 )忏罪羯磨,属于出罪还净之事,仪式大同受戒,但以对他为主,分有对无对二种(即有师无师也)︰凡菩萨得戒之后,安住三聚戒法,意乐清净,专勤无犯,皆为持戒。若其有犯,知之即改过还净,仍不失戒,所谓过不惮改也。因是而知菩萨戒一切违犯,皆属恶作所摄,皆可以除遣,由忏悔即出罪故。是亦大有异于声闻之处也(声闻有不可悔出之戒)。至于忏罪之仪︰若犯戒者,应先于有智有力善语表义能觉能受之大小乘人前,发露过失;次示悔意而求还净;后乃誓不再犯(此义初为自诉,次二问答)。

Page 20: 瑜  伽  菩  萨  戒

若以上品缠犯失律仪者,即应重受。重受次数,并无限制。若中品缠犯,应对大众(至少五人)发露除罪,行白四羯磨而为忏净,如比丘除恶作法行之。若下品缠犯,当一人前,即可发露悔除;若无人可对悔,即如受戒,由惭愧心故,起净意乐而自誓言︰我当决定防护,不令再犯也。云防护者,未失之前护戒不失,即令律仪能见诸形式也。或疑受戒在心,何须形式?应知律仪于思(思业,即思心所)之种子势力增上之分位安立,以此能去他恶,存己善,而有防护之用。必具羯磨形式者,即所以涵养其势力增上者也。末后一段,补充受戒二义︰ (1)受已而失者可更受。此为小乘所不许,乃大乘特殊之义也。 (2)已受者可再受。或有菩萨转身他方,由不舍菩提愿故,或不现上品缠故,即为不舍净戒。依此而有种姓相,现虽未受菩萨律仪,而有胜心,且不现行上品缠。          以是相故,知于他方或已受戒;但由          忘念或不觉悟。为悟彼故,不妨重          受,但不与新受或新得等观也。

Page 21: 瑜  伽  菩  萨  戒

四、关系

1 、声闻戒的独立性2 、摄律仪戒已含摄七众各别所受的别解脱戒,这不但是

‘摄善法戒’的根本,也是‘饶益有情戒’的基础。若小乘所修之止观忍进等行,则亦应为摄善法戒所收。次第相生:没有善护摄律仪戒,就不可能生起摄善法戒和饶

益有情戒。一般世俗人也有好善乐施和广办饶益有情事业的,三聚净戒有主有从,有本有末,次第相生,前后相成,如是始可称为奉行中道大乘之菩萨行人。随举一戒,三义具足。当知随举一戒,摄律、摄善、摄生三

义无不具足。故知摄律仪,即是摄善、摄生;摄善法,亦是摄律、摄生;摄生亦是摄律、摄善。

          余大乘戒难受难持

Page 22: 瑜  伽  菩  萨  戒

五、菩萨戒本与梵网菩萨戒

罗什所译之梵网经,全名为“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据僧肇之梵网经序载,梵网经梵本有一一二卷六十一品,菩萨戒本即其第十品,罗什译为两卷,后人则将卷下十重、四十八轻戒之戒文别录为一卷,以便诵持。

1.最大之区别为: ( 一 ) 梵网戒本为释尊所说;瑜伽戒本为慈氏弥勒所说。

( 二 ) 梵网戒本具明十重四十八轻,为道俗兼摄之顿立戒;瑜伽戒本则以三聚净戒、四种他胜处法为基准,

       虽亦通摄道俗,然必先受小乘七众戒       而久已成就无犯者,方能受持,故为

           一种渐立戒。       

Page 23: 瑜  伽  菩  萨  戒

( 三 ) 梵网戒本较为严格繁琐,受者应绝对依教奉行,善守律仪,遮止一切轻重垢染;瑜伽戒本则较方便善巧,通权达变,是染非犯,有开有遮。因为《梵网经》的若干戒条,很符合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和佛教界的生活习惯,比较《瑜伽戒本》许开性罪的突出之点,更易为人所接受。

在四种译本中,除唐译外,其余都没有开性罪的一条。这一条是《菩萨戒本》中最能引起疑难和争论的。唐译本对于护持遮戒与行菩萨行所有的违难,在第八条已作了总的解决;至于护持性戒与行菩萨行所有的违难,则在此条解决。唐译于七支性罪的开缘各有详细说明。如开杀生、开不与取、开欲邪行、开妄语,都是在救脱利益多数有情的条件下,以及专对在家菩萨而开的。故唐译所说开性罪,有的并不犯别解脱的根本戒,如开不与取和妄语条。有的限于在家菩萨,如开欲邪行条。有的轻重相权,虽犯根本戒却不得不开的,如开杀生条。但能开杀生等的菩萨,依藏文译本各家注解,有说必须是已登地的菩萨,有说必须是多劫修行善巧方便成就大悲的菩萨。最胜子等注释中说︰‘是无染获得自在清净意乐菩萨所行,非少善根智慧驽钝贪着自利于素怛缆藏如言取意者之所行境。’在古代因为开性罪部份有时与国家的法律可能发生冲突,故凉、宋译人都避忌而不译。但没有这一条就不能彻底解决菩萨戒与声闻戒之间,摄  

             律仪戒与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之间可能发生

             的抵触。唐译为此补译完全,它在四种译本文

             义最完备明晰,现在一般都采用此本。

Page 24: 瑜  伽  菩  萨  戒

2 .末辨伪似︰中土从来根据《梵网经》传授菩萨戒,此经本身即是伪书,复何从谈戒,云何见其伪耶?曰︰菩萨戒乃佛随机散说者,自龙树宏扬大乘以后,二三百年间,并无纂集;至慈氏始编辑成书。此乃明明之事实,何得谓佛说《华严》时,即有《梵网经》条举十重四十八轻之戒本。若信得弥勒语,即不能并受此伪说。  又依《梵网》传授与内容观之︰翻译者托名罗什;不知罗什至中土时(东晋),印土弥勒之学犹闇然未彰,何从有《菩萨戒本》。至谓罗什译出《梵网》,从之受戒者三千余人;不知什本比丘,入秦为吕光等强迫破戒,其后即深怀惭耻,不以法师自居,《十诵》之译,亦与另一沙门出之,其郑重之意如此,何得反无惭愧而传此菩萨大戒欤?              

Page 25: 瑜  伽  菩  萨  戒

复勘《梵网》内容,全盘袭取《菩萨善戒经》,此经是刘宋 ·求那跋摩译,即今讲《菩萨戒本》之异译。《善戒经》说菩萨重戒有八︰四与声闻共,即杀盗淫妄;四与声闻不共,即毁悭忿谤。此实传译时之误会,菩萨重戒只有四种决非八种也。《梵网》不谙《善戒》之所出,更增二种为十种︰于共戒中加不饮酒,此视比丘戒与优婆塞戒不异;于不共中加不说人过失,又与自赞毁他何殊。此等不伦不类,可见作伪者于菩萨戒深义,实昧然未解也。   至寻究其伪托之因,可于《梵网》流行时之社会情形想象得之︰魏晋而后,国家政令,时时妨碍僧制,如诏沙门拜王者,立僧统以籍僧等,皆其时最大之秕政。《梵网》于四十八轻中,初出王者应礼拜沙门,末说不能立统编僧籍,即针对时弊病发。于此可得其托伪之故矣。            《梵网》伪书,文乖义失;今有此                      弥勒所集戒本 在,即应废舍彼             经。何有智者觉迷途未远而不改               从今是耶?以上辨伪。

                                          

Page 26: 瑜  伽  菩  萨  戒

六、瑜伽菩萨戒之殊胜第一、体现大乘菩萨精神之特质。 此戒法与其余之菩萨戒法不同者,余兼三乘共同之律仪戒,此戒专明应如何修六度以修集诸善法,应如何行四摄饶益有情,故此戒最明白而扼要者,正大乘菩萨之特殊精神所存,不学此菩萨戒,无以见菩萨之殊胜。第二、契真入俗之中道行。菩萨戒法在于契真入俗之中道行,因俗人在俗而不能契合出世真理,二乘出世自利而不能作涉俗行事,惟菩萨能上契真理,下顺凡情,修圆融二谛之中道行门。此戒法中,处处皆能表现理事双彰、真俗并到之大乘了义行。如对声闻家之        断烦恼法,既不舍离,复能随顺有           情成就胜出声闻乘         功德等,皆明此义。

Page 27: 瑜  伽  菩  萨  戒

第三、深契现今之应用。此菩萨戒乃深契现今七众佛徒实际上办事之应用者,如出家僧办佛学院及公益慈善等,皆时势上应办之事。换言之,凡与众人相关而有益社会之事,今后皆应去办,非复闭门修行可尽其责。然出家僧办事,须受学此菩萨戒法,方有办事行轨,否则,破坏佛法,违背教规而不自知。若以前出家僧所采之修行法,非自了之禅宗,即往生之净土,皆不圆满;此戒方为正修之菩萨行。至于礼拜、念诵,亦万行中之一,若依此戒发菩提心去行六度、四摄,则尚何行不备?惜中国向来修行者,大都不知注意乎此,惟以空心静坐为修行,对于现身社会去作一切利他事业,极端反对,谓非本分!其有能作事者,又多未得菩萨戒之真谛,故其一举一动皆贪、嗔、痴之烦恼为之主动,将中国佛教弄成死气沉沉,怪象重重,良可概也!夫菩萨之修行六度,以不离有情界之实际,作一切利生事业为正修行,故非学此戒去修菩萨行不可。此戒为现今在家出家之佛徒需要,以在现今国家社会之环境中,尤非昌明此大乘菩萨法不可,其各顾身家以各自了之思想,已用不着!故佛教徒众,对于社会人群互关互益之事,精勤去作,方能显出佛法精神,方能为建立国民道德之基本。故今在家佛弟子之设社立林,结群集会以宏化者,欲求得一寡过成德之            标准法,于此菩萨戒法,大不可不深注意焉!

Page 28: 瑜  伽  菩  萨  戒

七、利益 

四种译本中的凉译,开头有归敬述意四颂;正文详列戒相,录《菩萨地持经》〈戒品〉中四重戒和四十二轻戒;末后说戒法功能、护持心要和护戒利益。这些里面,除戒相引《地持》文外,余文皆编辑者

所加,而在诸译中特别具备布萨时诵本的体裁。(1)范围广大︰凡志趣大乘者,所有学行,统名戒学;《佛地经论》于称赞菩萨功德为游大乘法一句(履

行),以修学菩萨戒释之是也。

Page 29: 瑜  伽  菩  萨  戒

(2)果证深切《瑜伽菩萨戒本经序》云:“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

如珍宝镜,照法尽无遗,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苦速成佛,唯此法为最,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持。”

《瑜伽经》云︰‘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当随行人,乃至成佛。’

《梵网经》谓,菩萨戒为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是诸佛子之根本。

又《梵网经》卷下所载,受持菩萨戒有五种利益: ( 一 ) 十方诸佛愍念守护。 ( 二 )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 ( 三 ) 所生之处与诸菩萨为友。 ( 四 )功德多聚,戒度成就。 ( 五 )今世后世性

戒福慧圆满。《梵网经》 均入莲华藏世界海 由是戒成正觉

璎珞本 超三劫生死苦

Page 30: 瑜  伽  菩  萨  戒

童子。是菩薩成就善淨戒聚。童子。云何成就善淨戒聚。童子。是菩薩不捨一切智心學六波羅蜜。 No. 639 月燈三昧經 ( 卷 6) T15, p0583c童子。菩薩淨戒有十種利益。何等為十。一者滿足一切智。二

者如佛所學而學。三者智者不毀。四者不退誓願。五者安住於行。六者棄捨生死。七者慕樂涅槃。八者得無纏心。九者得勝三昧。十者不乏信財。童子。是為十種淨戒利益。 No. 639 月燈三昧經 ( 卷 6) T15, p0584a

Page 31: 瑜  伽  菩  萨  戒

【十种利益──持戒十种利益】﹝出月灯三昧经﹞ (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滿足智願],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得证果。菩萨修行,若能坚持净戒,是亦如佛之所学也。  [三、智者不毁],谓修菩萨行者,戒行清净,身口无过。凡有智之人,喜乐赞叹,而不毁訾也。  [四、不退誓愿],谓修菩萨行者,坚持净戒,求证菩提,誓愿弘深,勇猛精进,而不退转也。  [五、安住正行],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则身口意业悉皆清净,而于正行安住而不舍也。  

Page 32: 瑜  伽  菩  萨  戒

[六、弃舍生死],谓修菩萨行者,受持净戒,则无杀盗淫妄等业,而能出离生死,永脱轮回之苦也。  [七、慕乐涅盘],梵语涅盘,华言灭度。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绝诸妄想,故能厌恶生死之苦,而欣慕涅盘之乐也。  [八、得无缠心],谓修菩萨行者,戒德圆明,心体光洁,一切烦恼业缘,悉皆解脱而无缠缚之患也。  [九、得勝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修菩萨行者,持戒清净,心不散乱,则得三昧成就,定性现前,而超诸有漏也。  [十、不乏信财],谓修菩萨行者,持守戒律,于诸佛法,具正信心,则能出生一切功德法财,而不匮乏也。

Page 33: 瑜  伽  菩  萨  戒

《瑜伽》〈戒品〉云︰‘如是菩萨所受净戒,于余一切所受净戒,最胜无上,无量无边大功德藏之所随逐,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普能除灭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一切别解脱律仪,于此菩萨律仪,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数分、计分、算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摄受一切大功德故。’

Page 34: 瑜  伽  菩  萨  戒

《瑜伽》又云︰‘如是菩萨大尸罗藏,能起当来大菩提果,谓依此故菩萨净戒波罗蜜多得圆满已,现证无上正等菩提。乃至未证无上菩提,依此无量菩萨戒藏正勤修习,常能获得五种胜利︰一者常为十方诸佛护念。二者将舍命时住大欢喜。三者身坏已后,在在所生,常与净戒若等若增诸菩萨众,为其同分,为同法侣,为善知识。四者成就无量大功德藏,能满净戒波罗蜜多。五者现法后法,常得成就自性净戒,戒成其性。’汝今已受菩萨戒,即获如上所说无边胜利。故应善于护持,如带持浮囊,欲渡大海,勿令毁缺。

Page 35: 瑜  伽  菩  萨  戒

八、缘起大乘律藏中记载菩萨戒的条文,并说明戒相的典籍,也是菩萨

学习戒律的唯一依据。《瑜伽戒本》的末尾所说(大正 24·1115c )︰‘如是所犯诸事菩萨学处,佛于彼彼素呾缆(契经)中随机散说,谓依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今于此菩萨藏摩怛履迦综集而说。’这说明《菩萨戒本》是总结了各种大乘经中佛所说的菩萨学处而成的。汉译题为弥勒菩萨说,藏译题为无着造,实际乃是弥勒。摩呾理迦意云本母,乃三藏中论藏之称,论议中有为余论所本

者即为本母;如《瑜伽师地论》之本地分,即弥勒所作之本母也(此说见《显扬论》)。

九、典籍

Page 36: 瑜  伽  菩  萨  戒

十、弘传我国菩萨戒之弘传始于鸠摩罗什( 344~ 413 ),于敦煌

写本中有罗什撰之受菩萨戒仪轨一卷。至于受戒之作法则以昙无谶( 385~ 433 )于姑臧(甘肃武威)授与道进等十余人菩萨戒为嚆矢。南方传大乘戒,则以求那跋摩为始。南朝梁、陈二代,受菩萨戒风气盛行。梁武帝、陈文帝均为菩萨戒弟子。梁武帝曾造立戒坛,诏请慧超授菩萨戒。复于天监十八年( 519 )自发弘誓,于等觉殿从慧约受菩萨戒,太子公卿道俗男女从受者四万八千人。一说武帝从智藏受菩萨戒。至隋代,文帝从昙延受菩萨戒,炀帝从智顗受菩萨戒,均称菩萨戒弟子。由此可窥知受菩萨戒风气盛行于我国之一斑。

玄奘译出《菩萨戒本》后,入室弟子多持大乘戒而称号大乘某,如窥基称大乘基等。窥基并且每日对弥勒像前诵菩萨戒一遍,以为常课,可见当时《瑜伽戒本》之受到重视。慧沼《劝发菩提心集》列正法藏所传受菩萨戒法,更可见慈恩后世弟子仍继续依《瑜伽戒本》受大乘戒。

Page 37: 瑜  伽  菩  萨  戒

《瑜伽戒本》虽曾这样盛行一时,但《梵网经》则更为通行。因为《梵网经》的若干戒条,很符合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和佛教界的生活习惯,比较《瑜伽戒本》许开性罪的突出之点,更易为人所接受。所以《瑜伽戒本》传布不久,即随着唯识宗的消沉,华严等宗的兴起,出家比丘在受具足戒同时受菩萨戒,都依用《梵网戒本》,而《梵网经》在出家众中遂占了莫大的优势,通行范围大大超过了《瑜伽戒本》。弘扬菩萨戒之宗派,在我国主要为天台宗。我国禅宗及其它宗

派都主张在受小乘戒后,应继受大乘菩萨戒。如《禅苑清规》卷一〈受戒〉条(卍续 111·877 上)︰‘既受声闻戒,应受菩萨戒,此入法之渐也。

近世以来,我国佛教界所传的三坛大戒中,第三坛所授者即为菩萨戒。这是僧俗皆可受的戒律,所用戒本为《梵网经菩萨戒本》。关于戒本问题,有人反对用《梵网经菩萨戒本》,而谓宜采用《瑜伽戒本》。

Page 38: 瑜  伽  菩  萨  戒

十一、正确修学

1 、熟读戒相2、皈依;出离心是基础,菩提心是根本。

如安住律仪戒中有:“不起少分诸恶寻思。”往昔罗札格西问阿底峡尊者:“若无菩提心,能否得

受菩萨戒?”尊者回答说:“无菩提心而受菩萨戒只在藏地有,别处没有!”

童子以是義故。汝應住於不放逸行。是諸菩薩所應修學。何以故。不放逸者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此三昧也。童子。云何菩薩住不放逸。童子。是菩薩成就善淨戒聚。童子。云何成就善淨戒聚。童子。是菩薩不捨一切智心學六波羅蜜。No. 639 月燈三昧經 ( 卷 6) T15, p0583c

Page 39: 瑜  伽  菩  萨  戒

菩提心《华严经》云:“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十地经》云:“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于海多用功排牵

而去,若至大海,但随风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视未至时,设经百岁亦不能及。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积集广大菩提资粮,乘大乘船到菩萨行海,于一念顷以无功用智,

入一切智智境界。”与持戒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尸波罗蜜相应发心,如宝源,是

一切功德法宝所生之源。《走向解脱 · 菩萨戒品》

Page 40: 瑜  伽  菩  萨  戒

大悲心

《优婆塞戒经》云:“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

《优婆塞戒经》云:“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因为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正因。

《摄正法经》云:“欲获得佛果,学多法不成,唯当学一法,何为学一法?此乃大悲心,何人具大悲,彼获诸佛法,了如指掌矣。”

Page 41: 瑜  伽  菩  萨  戒

菩提心是根本行菩提心:华智仁波切于《普贤上师言教》(亦名《大圆满前行引导

文》)中说:“若依发心本体而分,则有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二种。世俗菩提心又可分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譬如,一人去拉萨。最初他想我要去拉萨。同样,首先发愿:我要令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犹如欲行,为愿菩提心。已经准备好了真正去拉萨途中所需的口粮、驴马等后,正式启程上路。同样,为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而真实修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等六度,犹如正行,为行菩提心。如此愿行菩提心二者为世俗菩提心。”印度的中观论师莲花戒在《修次初篇》中说:“为利

一切诸有情故愿当成佛,初起希求是名愿心。受律仪后修诸资粮,是名行心。”

《优婆塞戒经》云:“善男子,智者修悲,虽未能断众生苦恼,已有无量大利益事。善男子,六波罗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又云:“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则不能得优婆塞戒,若修悲已,即便获得。若修悲心,难

忍能忍,难作能作,以是义故,一切善法悲为根本。”永明延寿禅师在《宗镜录》中说:“若一发心,功德无际,念念圆满十

波罗蜜。”

Page 42: 瑜  伽  菩  萨  戒

《优婆塞戒经》云:“善男子,智者修悲,虽未能断众生苦恼,已有无量大利益事。善男子,六波罗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又云:“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则不能得优婆塞戒,若修悲已,即便获得。若修悲心,难忍能忍,难作能作,

以是义故,一切善法悲为根本。”永明延寿禅师在《宗镜录》中说:“若一发心,功德无际,

念念圆满十波罗蜜。”

Page 43: 瑜  伽  菩  萨  戒

4、深信罪报。《亲友书》云:“恶行之业以为索,坚固缠缚诸恶鬼,其间受苦无中断,五千及万亦不死。”

5 、作增上念。唯作是念:彼既是人,渐次修学,于诸菩萨一

切学处广大无量不可思议净身语等诸律仪戒成就圆满;我亦是人,渐次修学,决定无疑。

Page 44: 瑜  伽  菩  萨  戒

6 、戒定慧正知而住,密护根门。止观是保障。智慧为先导(正见、般若智)一心戒。禅宗以三聚净戒为摄心净心、顿悟成佛之法。一心戒、达磨一心戒。持心戒︰即持守佛性以为戒体之菩萨戒。此戒法以持守心念为要旨。又称一心戒。大乘无生方便门(大八五 · 一二七三中):“如净琉璃,内外明彻,堪受净戒菩萨戒,是持心戒,以佛性为戒;性心瞥起,即违佛性,是破菩萨戒;护持心不起,即顺佛性,是持菩萨戒。” p3815系将一切戒法归结摄入于一己之心上而观之戒法观。戒随念集异门论卷十六  云何戒随念?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戒,谓此净戒,无缺无隙,广说乃至诸有智者称赞无毁。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自戒,见为根本证智相应,广说如前。是名戒随念。

Page 45: 瑜  伽  菩  萨  戒

 

参考书目:遁伦:《瑜伽记 · 戒品》宗喀巴:《菩萨戒品释》太虚:《瑜伽菩萨戒本讲录》韓清淨:《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 · 戒品》妙境长老:《戒品》讲记济群:《瑜伽菩萨戒要义》堪布益西彭措:《走向解脱 · 菩萨戒品》    ——大法王白玛旺甲造《菩萨戒律仪论》《清净道论 · 戒随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