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0 2015 6 6 81 1984 3 10 2 —— 》, —— 1 0.4 ”; 6 ”, …… ,《 —— ,《 ,《 —— ”。 :“ !” ,“ …… ……” ,《 1988 ”。 1992 ,《 》, :“ ”。 ”。1983 1984 11 1988 2000 9 ,“ ……”2001 2003 10 》, ”: …… ……” 2014 6 8 26 3 10 :“ ……” 2014 10 21 ,《 5 》, ,“ ”。 1984 2014 ,《 30 。《 70 100 …… 30 》。 8 4 2.4 1988 1977 》, 》, 1993 6 20 74.5%7 2 —— 》, 。”“ 1993 6 20 。” 、“ 。“ 70 21 1989 1991 36 5 1949 5 8 》, ,“ 。” 1993 1994 》, 1995 ,“ 。” 1995 25 2003 ,“2003 ”, ”。 1995 1992 11 4 》。 20 ,《 ,《 ”, 6 2019 5 28 www.jfdaily.com

我与 解放日报 30年缘份 源于步鑫生气引用了步鑫生的肺腑之言:“我相信三中全会实 事求是的路线,搞改革即使被戴上一百顶帽子,死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我与 解放日报 30年缘份 源于步鑫生气引用了步鑫生的肺腑之言:“我相信三中全会实 事求是的路线,搞改革即使被戴上一百顶帽子,死

我与《解放日报》间的缘分,源于一人,他就是去年庆祝改革开放 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百名改革先锋之一步鑫生。大会那天,我作为他的老同事、挚友,替逝者领奖。

2015年6月6日,步鑫生因病去世,享年81岁。生前,他不止一次提及,1984年3月10日《解放日报》第2版刊登万字通讯 《为了企业的腾飞———记夏伯阳式的改革者步鑫生》,当天还在头版配以重磅评论。

正是这组新闻报道,在全国一片争议声中最早为步鑫生正名,形成舆论强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年,我是海盐衬衫总厂的工会副主席,也是步鑫生的得力干将,可以说全程见证了这位“猴子脑袋老虎胆”的“步裁缝”的种种改革之举及所遭受的非议———他改革分配制度,奖勤罚懒,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病假 1天只发 0.4元,有人说他是“手持钢鞭的资本家”;他派小轿车接来全国各地客户、书法家、

画家参加厂庆,重金买来进口“长焦”和6株龙柏,被指“摆阔气”,更成为“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严查对象……当年,听闻这些飞短流长、毁誉交加,《解放日报》 却有自己的主张———结论只能从事实中寻找。为此,《解放日报》记者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深度蹲点采访,拨开各种喧嚣迷雾,寻找到改革的本质。

犹记当时,《解放日报》万字通讯刊发后,我及步鑫生和多位中层干部拿着报纸反复阅读, 对其中几段话印象至深———“大字报、批斗、抄家,步鑫生经受了不止一次, 个人的恩恩怨怨又算得了什么!但企业的生路在哪里呢!再没有比经受过历史反复的人, 更能深刻地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巨大意义。只有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四化’的大目标,解放思想,大胆改革,

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希望”。通讯更以极大的勇气引用了步鑫生的肺腑之言:“我相信三中全会实事求是的路线,搞改革即使被戴上一百顶帽子,死了一百年,党也会给我平反!”同时,通讯一针见血

地指出,“改革, 首先涉及的并不仅仅是一些具体的方法之争, 更多的是观念的挑战……狭隘的、 陈旧的观念束缚了多少人的手脚! 必须要有向旧观念挑战的勇气……”在当时,《解放日报》发出这样的声音,真正让改革者放下思想包袱,实事求是,坚定改革之路。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党报的卓识与担当!

中央肯定了步鑫生的做法。可惜他却很快又在 1988 年“下课”。受到上马西装生产线失误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步鑫生被免职,他另闯江湖,到过上海、北京、盘锦、

秦皇岛等地。1992 年春节过后,《解放日报》 记者又远赴东北追踪采访, 刊发通讯《步鑫生在盘锦》,报道他再度出山,

使盘锦市一家濒临倒闭的服装厂转亏为盈。 压抑许久的步鑫生一吐心声:“步鑫生在东北,不拿出盘锦产品,不打出盘锦名牌,决不回家见江东父老”。

我想插播一点我与步鑫生的“个人恩怨”。1983年,步鑫生擅自任命我为工会主席,我认为此举违反工会法,拒绝担任。步鑫生一气之下, 宣布撤销我一切职务。被逼无奈, 我于 1984 年 11 月索性另起炉灶, 办起织造厂, 反而成就一番事业,

1988年还与鲁冠球一起, 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 9月,我正在北京参加劳模观光活动,却意外接到电话,听到了那个阔别十余年的声音,“荣华,我在海盐……”2001 年,步鑫生回乡参加海盐南北湖旅游节,我们终于在宾馆见面,

一笑泯恩仇。当时他癌症手术后刚康复,定居上海。

此后他每逢回乡, 多由我来接送、 安排。2003 年 10

月,经深思熟虑,他坦荡地公开著文《我和荣华》,刊登在《海盐日报》上,讲出深藏在他心中的“忏悔”:

“我在外地有时静下来,会想到他(赵荣华)……每每想到一个人遭遇不公正处理后的那种心情, 愧疚之情油然而生,这成了平生的一大憾事……”于性格刚烈、从不认输的步鑫生而言,此番道歉,着实不易。因此对这段恩恩怨怨数十年后的情谊,我倍加珍惜。十多年来, 他癌症频频复发, 海盐政府欢迎他返乡定居,我也协助安排好寓所。2014 年 6 月 8 日,在外漂泊 26年的步鑫生终于叶落归根。

当时,他身上的癌细胞已侵犯入骨,刚刚摘除了腰椎、颈椎、肩椎 3处肿瘤,但情况仍不乐观。然而,当听闻《解放日报》特稿记者想要采访他时,他马上答应下来。那是 10月,他上午还在医院挂水,下午硬是抖擞精神接待了记者。记得他开场第一句话就让人潸然泪下:“最后一次接待记者了,我病得很严重啊!但我是讲感情的……”

2014年 10月 21日,《解放日报》第 5版特稿《我还要闯关》, 依然有着鲜明的主张,“没有步鑫生这一代人的勇气、敢闯,就不会有那么多后来者在市场中摸爬滚打”。

从1984年到2014年,《解放日报》跨越30年,对步鑫生持续关注,无论他在浪尖、在低谷,还是在生命最后时刻。《解放日报》这份有始有终,我是全程见证者。我想,这样一份正能量的大报情怀,一定能助推《解放日报》走向下一个辉煌的70年、100年……

(作者为嘉兴市侨商会常务副会长、 海盐县特种纤维织造厂厂长,曾为海盐衬衫总厂干部)

我与《解放日报》30年缘份,源于步鑫生■赵荣华

记录大陆艺术品拍卖第一槌■祝君波

我的父亲是绸厂的织绸工人,三班倒,非常辛苦。记得我小学时父亲有两个爱好:每天回来喝半斤黄酒,借以入睡。他酒量很大,但只喝半斤,因为囊中羞涩;另外就是每天看《解放日报》。

那时报价每份 8分,每天 4 版。一个工人每月支出 2.4元订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 1988年他去世。这样,我们兄弟四人从小就成了《解放日报》的忠实读者,从中汲取了许多养分。

小时候看报纸,不敢想自己的文章会登在上面,那真是奢望啊!记得 1977 年的秋天,我所在的朵云轩木刻雕版书部完成了雕刻书《毛主席诗词三十九首》,写、刻、印、装订都是手工的。完成以后派人送去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献礼。 对这件事, 当时的社长杜淑贞同志嘱我写一篇文稿,当然写得不像样子,她做了很多修改,然后打印出来,配上照片,叫我送去《解放日报》,第二天刊登出来了。我很惊喜!

后来我的工作和 《解放日报》 有很多联系,

《解放日报》报道过我参与的活动,我也在上面写了很多文章,还与《解放日报》很多前辈、记者成了朋友。

1993年 6月 20日, 朵云轩成功举办了中国大陆首场艺术品拍卖,敲响了第一槌。现场座无虚席,成交 74.5%,张大千、任伯年的两件书画作品破了百万元人民币大关。

拍卖是件新事物, 当时还是有争议的,但《解放日报》7 月 2 日刊登长篇特稿 《槌声响起———记朵云轩首届书画拍卖会》, 文中写道:

“大陆艺术品拍卖是在政策开放中刚刚起步

的。”“我们相信, 只要改革开放不断推向进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终究会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这一天来临的时候,请不要忘记 1993 年 6 月 20 日,

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这紧张激烈、 动人心魄的一幕。”党报对我们如此肯定,更坚定了我们改革的步伐。不仅是拍卖,我参与出版的很多书,组织的很多活动,都得到《解放日报》的关注和报道,成了我人生进步的一股力量。

后来我也开始写文章,很多发在《解放日报》的收藏版、“朝花”副刊上,成了我联系收藏界和读者的桥梁。“朝花” 在上观新闻开始电子版推送后,我一些文章被更多的人看到,扩大了影响。

回忆与《解放日报》的交往,说起来是一篇篇的文章,背后却是一些难忘的人和事。

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 我在出版局团委工作,

当时王维同志在我们局工作。王维同志是老革命、

老报人,思维敏捷,待人和蔼可亲。粉碎“四人帮”

那年, 我才 21 岁, 但他把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我,让我感到一种信任。后来他回《解放日报》当了一把手。

1989年下半年,我们局的主要领导是从解放日报社来的冯士能同志,他多次来我们社开会,给我们很多教育和帮助。1991年秋天, 我们社面临新老交替,当时我才 36 岁,妻子刚刚病逝,女儿只有 5

岁,生活、工作压力很大。冯士能同志知道后,与我长谈,信任、鼓励有加,打消我的顾虑,让我把全社党政一把手的担子挑起来。老冯后来回到解放日报社,但每逢见面,总是感到格外亲切。

(作者为原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上海市政协文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步鑫生(右)与赵荣华在海盐衬衫总厂。 (资料)

从元旦国际述评到“大使视线”

■杨成绪

1949年 5月,上海解放。我提前在同济附中毕业,准备投考大学。是年 8 月,一个炎热的夏天早晨,我的同学拿着《解放日报》,在我家楼下门口喊我,“你考上了复旦大学,今天《解放日报》登着你的名字。”这是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解放日报》上。

又有谁知道,日后我和《解放日报》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

我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不久、在华东暨上海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翻译处工作时,就经常为《解放日报》 国际报道的编辑和记者担任德文口译工作。我第一个交往的是记者屠培林。 他在解放前夕就是上海名记者,报道过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残暴杀害的工人运动领袖王孝和。

从 1993年起, 我出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可以说正式开始从事国际问题的研究。此前我已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1994年底, 时任《解放日报》 副总编辑吴谷平来北京邀请一些老大使,座谈当年国际形势的特点,展望未来一年的发展趋势。座谈后,吴谷平约请我执笔,写一篇综述。

这篇综述题为 《国际关系调整 酝酿重大变化》,刊登于《解放日报》1995年新年的第一天。当时这篇文章写道,“美国收缩力量和其他大国重视发挥独立作用给相互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世界各个大国相互之间利害冲突和依存制约并存。在一些问题上出现不同的组合,朋友和对手关系不时转换,时而矛盾激化,时而妥协缓解。”吴谷平后来著文评论称,

时隔二十年后,深感这些判断正确。

谁也没有想到, 我以新年国际述评的形式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从 1995 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已有整整 25次。上世纪末,我撰写元旦国际述评之初,往往一是发表对过去一年国际局势发展的看法, 二是对新的一年国际形势进行前瞻。后来国内新闻媒体多在每年年终前,就纷纷发表对局势发展的分析和论述,从此以后,我的元旦国际述

评也着重于对未来一年的国际形势的预测。文章短了,字句也简明扼要了,这更便于读者查阅。虽然年年的预测总有不同程度的误差,但从总体上看,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比如我记得2003年元旦国际述评指出,“2003年朝鲜半岛危机仍有可能出现绝处逢生的局面”,而伊拉克战争“难以避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两个判断无疑符合实际情况。

其实,早在 1995年前,我就为《解放日报》撰写过一些稿件。 有记录可查的是 1992年 11月 4日,

发表了《东北亚形势与大国关系》。这很可能是我在《解放日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20多年来,《解放日报》发表了我七八十篇文章。就内容而言,主要涉及国际形势的发展、世界格局特点和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变化。

我作为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会长,经常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因为是观察员,不是政府代表团成员,可以安心地听会。我利用这一机会,多次撰稿,采用记者的视角,报道会议的广泛内容。此外,我在东、西德从事外交工作十余年,注意观察德国内外政策的变化,就此题材也写了不少文章。特别是关注德国的大选,事前有预测,事后分析德国政党组合、力量对比和政策走向。

和《解放日报》的合作,鞭策我坚持几十年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不时著书、编书,也在鼓励我要坚持下去。值得一提的是,《解放日报》几乎是最早除了采用新华社国际新闻通稿外,还发表一些自己的国际评论的地方报纸。上世纪末开始,编辑部还逐渐采用老大使撰写的有关国际问题的文章,此后还建立了大使专栏。前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国高官王嵎生大使组建的由外交部老大使组成的“时事评论小组”,与《解放日报》有多年的合作。我相信,这种合作会更密切,更有成效。

(作者曾历任驻外大使、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特6 2019年 5月 28日 星期二www.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