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41 中论(二)

中 我说即是无 不在于缘中 亦不从他生 亦为是假名 以无自性故 不 …mypty.sg/dharma/zl/zl_pdf_002.pdf · 成婚姻,假如龙树菩萨有成婚,我们现在可能看不到这么多的论典。四、五百年,龙树菩萨降生在南印度。当时龙树菩萨差一点就要结婚,但是没有完在佛世的时候,据说楞伽经里已经有预言,龙树菩萨会出世。大概在佛灭度以后的

  • Upload
    others

  • View
    2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41 中论(二)

    论︵第二讲︶

    诸法不自生

    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

    是故知无生

    如诸法自性

    不在于缘中

    以无自性故

    他性亦复无

    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无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一、我们也能成为菩萨

    中论是龙树菩萨所造,我们听到﹁菩萨﹂这两个字,当然生起的是恭敬心、欢喜心。

    我们会觉得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这些大菩萨离我们很远。生起这种心

    当然是好事情,不过有一点不好的是,好像我们永远是一个凡夫。

    在佛世的时候,据说楞伽经里已经有预言,龙树菩萨会出世。大概在佛灭度以后的

    四、五百年,龙树菩萨降生在南印度。当时龙树菩萨差一点就要结婚,但是没有完

    成婚姻,假如龙树菩萨有成婚,我们现在可能看不到这么多的论典。

    龙树菩萨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在即将入门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命终。龙树菩萨失去心

    爱的女人,整日沈浸在悲伤之中无法自拔。朋友们为了让他远离忧伤,带他去见一

  • 中论(二)42

    位精于化妆术的老人,并请求老人为他们乔装易容成宫女,到皇宫里戏弄宫女。

    后来事迹败露,他的朋友一个个在女官的面前被斩首,只有龙树菩萨躲过一劫。

    由此可知,原来追求男女之欲的后果这么严重,所以阿含经提到欲不净法、漏为大

    患、出离为要。追求男女之欲如果没有控制好,是会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它是不清

    净的。

    龙树菩萨在逃出皇宫以后到处去流浪。龙树菩萨曾经问过一位出家人,关于生死的

    事情:﹁未婚妻死后是去了哪里?﹂

    ﹁如果我现在死了,会往哪里去?﹂

    后来龙树菩萨就出家,追求生命之道,并且发菩提心要救度众生。

    龙树菩萨在他一生里,做过许多荒唐的事情,会不会下地狱?

    以业果来说是会下地狱,但是业性本空,后来他出家,而且发大悲心、菩提心,成

    就的是龙树菩萨,应该是没有下地狱。

    业性本空,业受报的时候是什么情形?

    本来好像恶业应该下地狱受无量无边的苦,但是会不会下地狱还要看其他因缘配

    合,才会成就下地狱的业或是在人天受报。恶业受苦报这是法则,没有说恶业会受

  • 43 中论(二)

    快乐报的,但是受到多大的苦是不一定,因为还要其他的因缘配合。

    这里要向大家提示的是,龙树菩萨曾经也有过荒唐的日子,所以不要听到﹁菩萨﹂

    两个字,就觉得他离我很远,我们现在只是个凡夫而且永远是凡夫。如果这样想,

    就落入自性见、常见。

    所以不常亦不断,没有一个常法。我们了解这个以后,应当向龙树菩萨学习。

    二、龙树菩萨的教法

    从龙树菩萨的教法里,可以让我们生起大悲心、菩提心。在中国佛教系统里,称龙

    树菩萨为八宗共祖,因为在印度他作了很多论典。所谓的﹁八宗共祖﹂在中国是行

    门里的禅宗、净土宗、律宗与密宗。在教理修得很详细的是天台宗、贤首宗就是华

    严宗,还有三论宗与唯识宗,这八宗都尊称他为祖师。

    其中的三论宗里,有两个是龙树菩萨所造,一个是中论,一个是十二门论,都是在

    讲诸法实相,另外一个是百论,是龙树菩萨的弟子提婆菩萨所作。为什么叫百论?

    因为作了一百首偈,一首偈有四句。另外还有一部很重要的论,叫大智度论。

    所以有时候说﹁四部论﹂,有时候说﹁三部论﹂。

  • 中论(二)44

    大智度论共一百卷,里面讲了菩萨的广大行,而且把实相法也讲得很清楚:关于菩

    萨发菩提心、行六波罗蜜到具足十地,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行与果,还有

    大悲愿行,都讲得非常清楚,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论典。

    大智度论是解释罗什法师翻译的三十卷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前面三十四卷,都是

    在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第一品序品。我们看佛经时,通常佛陀会在经典的开

    始,便会将重点先提示出来。同样的,造论者他们也会先把重点提示出来,所以我

    们念的偈颂,﹁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这是在讲诸法实相的一个根本重点。

    再来才讲:﹁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戏论就是所谓的﹁见论﹂与﹁爱论﹂。要如何灭这个戏论?要从缘起说。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从缘起来灭除我们的见论与爱论,这是依佛所说的。龙树菩萨说,我是依佛所说,

    不是依其他人,而般若实相才是真正的究竟法,其他都是在讲方便法。

    所以要礼敬佛、礼敬法,这是中论开宗明义所要讲的。

  • 45 中论(二)

    我们也是一样要尊敬佛、尊敬法,而且尊敬龙树菩萨,佛法从恭敬中求。

    我们平常要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基本观念,就是在弘法时,很多人会说:﹁法师你讲

    的法如何如何…﹂无非是一些赞叹的言词,不过法师都会说:﹁我没有法,不是实

    相法的没有法,而是说我没有法。﹂为什么?

    因为只有佛陀才可以说我有法,所以才叫做佛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大家如果有机会在家说法或者出家说法,也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观念,就是我们都还

    没有成佛,所以不能说我有法,唯有成佛才可以说我有法。因为佛法是佛陀从三大

    阿僧祇劫乃至于无量阿僧祇劫成就了以后才得到的法。因此我们都不能说我的法,

    我们说的都是佛陀的法,否则会在这个地方产生骄慢心,认为自己了不起,很会说

    法,那么多人在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根本观念。

    四圣谛为什么叫做四圣的谛?如果有看过阿含经就知道,

    谛的意思是真实不虚,苦、集、灭、道四圣谛是真实不虚的。

    但是为什么不讲十谛而是讲四圣谛?

    因为这是﹁圣人所知,圣人所觉,圣人所了,圣人所得,圣人所证。﹂

  • 中论(二)46

    唯有阿罗汉才确实证到四圣谛,所以这个时候才能称做阿罗汉所得的法。

    开演出一切法的佛陀,这些是他所得、所知、所了、所证。

    虽然我们也是一样在说法,但是我们都还没有证,还没有成佛,无论我们将佛法开

    演得多好,也不可以说这是我的法。

    但是我们可以尊敬、赞叹法师,但是说法者要注意这一点,如果能够常常保持这个

    觉知,就不会生起骄慢心。

    龙树菩萨造了论以后,还是要礼敬诸佛,礼敬佛陀所说的法,我们也是一样。

    ﹁论﹂有解释经典的论,也有说教理的论,像﹁俱舍论﹂是将声闻法里许多的经典

    做整合。而﹁清净道论﹂是讲止观论,是谈﹁止观﹂,这都是有整理过的,所以论

    典是有这些差别,但是重要的都是在开演佛陀说的法。

    三、中论的﹁中﹂是指什么?

    中就是﹁空有不二﹂,众生通常都是着﹁有﹂的,如果你身上有一百块钱,你想要

    怎么用呢?去吃好吃的、买好的、用好的、好好享受一番,那叫﹁着有﹂,众生是

    染着﹁有﹂的。

  • 47 中论(二)

    但是在古印度,有的人是着﹁没有﹂的。所谓欲爱、色爱、无色爱,他知道连色界

    的禅定,不管是观十遍处里的青、黄、赤、白,观地、水、火、风、光明、虚空,

    这十遍处毕竟还是无常法,它还是有过患。

    所以观了四十个业处以后,发现还是无常法,于是捨了这些,结果却着在无色界︱

    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还是着在﹁无﹂上,着在另外

    一个﹁空﹂,那就是落入一边。

    欲界与色界是着﹁有﹂,无色界是着﹁空﹂,这是两边。

    佛法里的﹁中﹂是什么?不着﹁空﹂,不着﹁有﹂,﹁有﹂也不对,﹁空﹂也不对。

    那是否应该有个﹁中﹂?﹁中﹂只是个名称,为了方便说明而已。

    但是众生着﹁有﹂与着﹁无﹂,听到另外一个名字就又着上另外一个名字了。

    例一:在沙劳越有一次居士带师父去素食馆用午斋,餐厅门口挂了一个招牌,写着

    ﹁鱿鱼蕹菜﹂,蕹菜就是空心菜。两位居士在那里议论纷纷,是荤的呢?还

    是素的?如果是你,会觉得﹁鱿鱼蕹菜﹂这四个字,是荤还是素?

    不是荤也不是素,那只是文字语言而已。语言文字没有荤没有素。

  • 中论(二)48

    同样的如果有人骂你笨蛋,你会不会生气?﹁笨蛋﹂是好话还是坏话?

    ﹁笨蛋﹂这两个字,不是好也不是坏。这样你还会生气吗?

    如果你能够了解,就会知道生活里,什么叫﹁空、假、中﹂。

    ﹁笨蛋﹂这两个字里没有好也没有坏,所以不要停留在﹁笨蛋﹂那两个字里面的意

    义,更为此而生对方的气或者自责。

    不要在名字或是声音上执着,被称赞一下就陶醉在里面而乐在其中,这个叫做﹁名

    假﹂。名字是假的,不要把它误以为真;以假为真,就会在里面生气懊恼或是陶醉

    乐在其中,这样就不能从里面解脱出来。

    如果你知道是假的,事实上是没有的,招牌上面没有鱿鱼,没有蕹菜,所以知道它

    是假名,真实里面没有鱿鱼、没有蕹菜,没有荤没有素,因此你就不会在上面分别

    比较,这样是不是会过得很自在?

    虽然是假名,但是菩萨会善用这个名字,而凡夫不知道这个法,所以会﹁分别取相﹂,

    因而有种种烦恼。菩萨善用名字来帮助众生、教化众生,所以佛陀告诉我们那么多

    法,他知道我们会在名字上面,分别取相而造业轮回。

  • 49 中论(二)

    但是如果不借着这些语言、名字来帮助我们了解、认清自己,我们又无法从里面解

    脱出来。

    所以佛陀是一切法得自在,又能够善用我们的语言来向我们说法:

    如果到天上,当然是用天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名词来说法;

    到畜生道里面与猫、狗讲猫、狗的语言;

    到鬼道就讲鬼道的语言……。

    佛的功德里有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

    其中的四无碍智是:辞无碍智、义无碍智、法无碍智、乐说无碍智。

    辞无碍智就是能够与天龙八部乃至十方一切众生说法。

    当我们了解佛的种种殊胜功德,才能从里面知道为什么大乘经典︱维摩诘经所说,

    佛陀在说法的时候,一切众生都能够随类各得解。

    凡夫因名取相,听到名词就取一个相,这个叫想蕴,色、受、想、行、识里的想蕴。

    当我们说﹁家﹂这个名词的时候,马上就会取一个家的相出来,一旦取家的相出来,

    就会开始联想到过去的家、现在的家,还有计划未来的家,这就叫﹁众生﹂。

  • 中论(二)50

    佛陀告诉我们,听到一个名字就取一个相出来,这些相它是不真实的、它是假的。

    这个相里没有家,所以﹁家﹂这个相是空,它是因缘所生法。是因为耳根接触声音,

    耳识生起,想像一个家的相出来,所以因缘所生的这个家、这个相,是一种假相,

    假名叫做﹁家﹂。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在空当中它只是一个假相而已,所谓﹁家﹂只是个假名又是空,所以不要着在空,

    也不要着在假,这叫做﹁中﹂,当你对这些通通不贪爱、不瞋恚,就可以在一切法

    中得自在。

    四、中观与智慧的关系

    中观的观,是指论典是要透过﹁观﹂去实践的,不是纯粹只是讲道理而已,它是可

    以观察出来,所以中论二十七品,通通叫做中观,第一个观因缘品、第二个观来去

    品、第三个观六情、再来观五蕴、观十八界六种,总共二十七品可以观。

    ﹁观﹂是一种智慧的意思,般若经中阿罗汉也是请教佛陀,什么叫做般若智慧?

    佛陀没有讲那是什么东西,佛陀说能够知道诸法实相,那个东西叫做智慧,

  • 51 中论(二)

    知道一切法非有非无、知道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

    知道一切法不常不断、不一不异、

    知道一切法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知道这些就叫做智慧。

    所以智慧是不可说的,因为无论怎么说,都会落入两边,所以我们就透过观察,

    在观察的时候,才知道这个东西叫做智慧,所以不是语言文字说得清楚的,唯有透

    过实践去观察以后,才会增长智慧。

    佛陀借着各种状况,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做智慧?

    1.生得慧:在听同一个法的时候,有的人比较容易理解,有的人不容易理解,

    或者在看经典的时候,有的人比较容易看得懂,有的人再怎么看都不懂,这叫

    做生得慧不同。这是与生俱来的,因为过去世里培养的智慧而产生的差别性。

    而所谓的智慧在佛法里的定义,不是一般人所说很会盖房子叫智慧。

    很会盖房子、很会做生意不是智慧,是聪明,那是随各人的福报而有所不同。

    佛法里面的智慧是,听到因果就很容易相信因果、听到解脱很容易相信解脱,

    这个叫做智慧︱生得慧。

  • 中论(二)52

    2.闻所成慧:我们在这一生里看经、读经、听法,这个叫做听闻,因为听闻佛法

    而生起的智慧叫闻所成慧。受持读诵甚至书写抄经也会增长这种智慧,我们的

    般若智慧是这样生起来的。

    3.思所成慧:经典里有一个名词叫﹁正忆念﹂就是思所成慧。

    众生常常听了法以后,一离开法堂就去讲一些社会上的事情,没有思所成慧,

    没有正忆念思惟。所以有的人说:﹁为什么我听了很多法,却都没有效果?﹂

    不是没有效果,是没有思惟。眼睛看到风景就被风景取代刚才的法,吃到东西

    就代替了法的力量,所以思所成慧生不起来。

    4.修所成慧:思所成慧若是没有生起来,要修行是修不下去的。必须要透过有

    ﹁止﹂,有禅定的力量以后,才会生起修所成慧。在修禅定以后,专心一意去

    观察一切法,智慧才会生得起来。

    5.现证诸法实相慧:有一定的禅定力时,就能够马上现观,证到诸法实相。

    闻思修证的次第性是后得智,但是如果还没有现证诸法实相,我们这一生闻思

    修以后,所生起的智慧,到下一生就变成生得智。

  • 53 中论(二)

    有人问:﹁受戒对我们下一生有没有作用?﹂

    有作用。如果这一生受戒,下一生没有作用叫做断灭论。

    佛法是不常亦不断,现在受戒,下一生还是要再继续受戒。

    它的作用会相续到下一生去,而且下一生还要再相续。

    那么下一生与这一生有没有关系?有关系。

    如果没有这一生就不会有下一生,但是下一生是不是这一生?不是。

    下一生与这一生是不同的,但是没有这一生就没有下一生,

    所以又不是完全不一样,因此叫﹁不一亦不异﹂。

    下一生与这一生不是完全一样,所以叫﹁不常﹂,

    那没有这一生就没有下一生所以叫﹁不断﹂。

    所以﹁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这一生有没有去下一生?

    这一生如果有去下一生,那么下一生与这一生就完全一样,叫做﹁去﹂。

    所以这一生没有去下一生,但是没有这一生又不会有下一生的生起。

  • 中论(二)54

    所以﹁不来亦不去﹂。

    当我们去观察诸法实相,就会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与现证诸法实相慧,

    将会成为未来的生得慧。所以我们不能轻易放弃每一次,受持、读诵、正忆念、如

    说修行的因缘。

    五、说法的功德

    有机会时,大家要练习说法,因为为人演说有四种功德:

    1.谛功德:谛就是真实语。众生在平时都是讲一些假话,只有讲佛法才是真实,

    因为因果法是真实法、诸法实相也是真实的、解脱法也是真实的。

    佛陀说的一切法都是真实的。因为佛陀没有妄语,所以我们说佛法也

    不会妄语,因此叫做谛功德。

    2.捨功德:说法的时候是在布施︱法布施,当我们不断的布施就会越习惯布施。

    布施佛法以后,也学会布施其他的东西,所以财物也会去布施,如此

    就会成就了捨功德。

    3.灭功德:当我们在布施说法,讲真实语的时候,会反观自己,因此烦恼就会越

  • 55 中论(二)

    来越少,叫做灭功德︱寂灭烦恼。我们在社会上如果与人讲政治,是

    不是会越讲越生气?如果讲吃的,欲望是不是越来越重?所以烦恼会

    越来越增长,而讲佛法是越讲越没有烦恼,因此有灭功德。

    4.慧功德: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我们在说佛法时,学,然后知不足,教

    学相长就会越来越有智慧。

    所以如果没有法师来弘法,大家要勇于尝试说法,因缘就是这样互相成就的。

    在台湾的居士们都是这样探讨、练习,久而久之就会有人出家,一旦出家后,就会

    很习惯说法。这是佛陀说的,尤其在般若经这种大乘经典特别强调这一点,能够书

    写、受持、读诵、正忆念、如说修行、为人演说,会增长般若波罗蜜的功德。

    而在声闻法里很少讲这个,为什么?因为声闻法里面是要现观,马上要取证阿罗

    汉、断烦恼。只有提到初夜、后夜要坐禅诵经,中夜休息。

    诵经其实也是在提起法的力量,你要对法很了解,因为我们的记忆力很容易忘掉,

    没多久就忘记佛陀所说的法。所以为什么有受戒的人半月半月要诵戒,现在都还看

    着书本在诵戒。

  • 中论(二)56

    现在有经典可以看,不像以前是靠记忆的,记忆半个月就会忘记,现在的众生差不

    多五分钟就忘光了,而有电脑以后忘得更快。佛经通通放在电脑里,没有放在书本

    也没有放在脑袋里,越来越依赖外面的媒介,法的力量就越来越薄弱,这就是为什

    么现在的人越来越难证果,不是没有道理。

    所以对我们来说,在修学佛法时,能够多少将佛法背下来放在心中,常常去反复思

    惟,这个很重要。

    我们看到西藏,他们是将佛法背诵起来,听说他们背诵的方法是用想像的将经里的

    一页背下来,一个区块一个区块的背下来。并且反复去复习,这个时候讲出来的话

    都是佛法。我们平常都没有记下来,只会记得朋友家人,他们的名字都背的很熟,

    佛法都背不熟。

    所以在念佛法门里有提到: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我们对于世间的东西太熟了,要

    慢慢的让它淡掉,熟处转生;而佛法与三宝要能越来越熟,由生处转熟。解脱与轮

    回不是差在一线而已,这个界线差很多,在中观里也是这样,当我们在理上听懂了

    以后去观察,常常这样反复观察,观到最后力量产生出来就熟了。

  • 57 中论(二)

    六、如何观一切法

    要观一切法,运用的方法就是缘起法,从缘起法里去观察,观察到最后你能够真的

    知道,原来﹁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当我们见到诸法实相时,一切就稳当了,我们的知见就不会颠颠倒倒,看到帅哥你

    不会帅下去,看到美女不会美得美不胜收。

    例:问大家一个帅哥美女的问题,帅哥是男的,美女是女的,那么你认为是男、

    是女,是全部的身体是男的、女的?还是一部分的身体是男的、女的?

    我们听到这个问题,要先了解再观察,观察以后才会慢慢的从这里解脱出来。

    1.部分身体特征区分男、女:

    如果因为身体的一部分特质、特征来区分男、女,那么为什么说这是男人、这

    是女人?我们从来没有如此思考过,因为佛法与我们平常的思考习惯刚好相

    反。如果认为男性的特征或是女性的特征,才叫做男或女,那么应该说那一部

    份才是男、女,为什么要说:﹁这是男人,这是女人?﹂

    一旦如此表示,就代表全身都是男的或女的,平常我们没有如此想过,所以这

  • 中论(二)58

    个地方要留一点思考空间。

    2.全部身体代表男、女:

    如果认为全部的身体是男或是女,那么头发是不是男的?头发是不是女的?

    不要说长头发是女的,有些留长头发也是男的。皮肤是不是男的或是女的?

    眉毛是不是男的或是女的?如果你认为它是男、女,那么眉毛也应该是男的或女

    的,但是眉毛不是男、不是女,眉毛只是眉毛。

    这是在表达什么?众生都在不知不觉的无明下,将它概念化,他是男就是男,女

    就是女。然后男的爱女的,女的爱男的,那叫做颠倒。男的取女相,女的取男相,

    那是颠倒。

    世间还有更颠倒的,西马的人说:这个时代西马的榴梿不照季节生长,本来七月

    才生长的榴梿,现在十一月也会长榴梿。所以他们流行一句话﹁男的不爱女的,

    女的不爱男的,男的爱男的,女的爱女的,十一月也在长榴梿。﹂

    如果说全身是男的或女的,那么头发眉毛也应该是男的女的,

    但是头发眉毛怎么会是男的女的?

  • 59 中论(二)

    如果是一部分是男的或女的,你为什么说他全身都是男的或女的?

    为什么叫男人、女人?所以结论是什么?

    男人不是男人,女人不是女人,男人也空,女人也空。在世间的语言里,在因缘

    的和合之下假名叫做﹁男人﹂、假名叫做﹁女人﹂。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所以对人类来说,这个叫假名男人、假名女人,不要以假为真。没有真实的男,

    没有真实的女,实相中无男无女。我们在中观的﹁八不中道﹂里,观诸法实相,

    可以得到一点诸法实相智慧。

    七、什么是易解空?

    要了解般若经可以从大智度论下手,因为空法不容易了解,所以大智度论里,有易

    解空与难解空,让众生能够了解空法。

    为什么龙树菩萨特别强调﹁空法﹂,甚至把它提出来?

    我们说﹁空﹂的目的,是要破除以假为真的﹁假﹂,以假为真的无明。

    说﹁空﹂破﹁有﹂,但是不要去执着﹁空﹂,这样才是﹁中道﹂。

  • 中论(二)60

    什么叫做易解空?

    1.水中月:大家都知道水中的月亮,十五十六的月亮特别圆。月亮在空气中没有

    障碍物的时候,池塘的水波不兴很平静,所以天空的月亮会投影在水中。水中

    有一个月亮出现,如果是小孩看到那么美的月亮,是不是会很喜欢?于是就会

    向父母亲说,想要那个月亮,但是他也知道那是水,不可以跳下去,但是希望

    能够把月亮捞起来,那叫水中月。

    我们不可能去捞那个月亮,为什么?因为水中没有月亮。大人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小孩不知道,以为那个月亮是真的。

    水中的月亮看起来是有,实质上是没有。

    水中的月亮是怎么来的?是天空中的月亮,还有平静的水,还有空气中没有障

    碍物,这些因缘和合,生起一个月亮在水中,所以是不是因缘所生法?

    因缘所生的一个月亮,实质上月亮是没有的,所以月亮是不是空?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

    那只是假名叫做月亮而已,假名叫做水中月而已,实质上它是没有的。

  • 61 中论(二)

    所以﹁空﹂与﹁有﹂是不是不二?空有不二,亦是中道义。

    在中国历史里,有一个人很颠倒,为什么会颠倒?因为他喝酒。

    中国的诗仙李白喝酒以后,看到水中有月亮,把水中的月亮当成真实的,所以

    以假为真跳下去捞月亮,因而淹死。一代诗仙死在水中月里,所以以假为真是

    会落入假有的幻象。

    闽南语有一句谚语:﹁龟笑鳖没有尾﹂乌龟的尾巴很短,而鳖是没有尾巴的,

    乌龟会嘲笑鳖没有尾巴,但是它的尾巴也是很短,所以叫﹁龟笑鳖没有尾﹂。

    我们不要嘲笑李白,我们与李白差不了多少。

    男生与女生的身体是不是因缘和合?

    在前一生投生的时候,神识业识看到父亲与母亲在一起,精与卵和合,然后神

    识入胎,生起了这一生,所以业识里出现男相或是女相。

    因为种种的因缘和合,长成现在这个样子,是不是像水中月?

    因缘和合之下的男的身体或是女的身体,像水中月一样,我们以假为真,所以

    就一头栽进去,像李白一样,掉进去里面淹死。

  • 中论(二)62

    2.镜中像: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看到镜子里的那个像,是不是会忘记镜子里的

    像是假的?镜子里面有没有人?当然没有人。

    有些鸟看到镜子反射出自己的影像,会一直想要和它亲近,以为那是真实的另

    外一只鸟。一般来说女生比较爱美,所以男生早上洗脸盥洗五分钟就走了,女

    生盥洗以后,开始打扮一小时,所以爱上那个镜中像。

    镜子里面的像,是因为有个人、镜子、距离与光线,和合之下现起的一个镜中

    像,但是我们却陶醉在那个镜中像里走不出来。

    因缘和合的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里面没有人对不对?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

    义。当你了解以后就不会陶醉在里面。

    不过男生也不要笑女生,为什么?因为年纪大了以后,常会拿着二十岁正英俊

    正帅的照片,陶醉在里面。照片里面有没有人?照片里面没有人。照片里面也

    是假的,所以以假为真,这是我们众生的颠颠倒倒。照片里没有人,只是它的

    作用是在代表二十岁的某某人,镜子里面的像代表的是这个人,不要将它当真。

    所以看到大势法师的D

    VD

    ,好像在对很多人说法,这是你想像出来的,我是

  • 63 中论(二)

    对着镜头说法。电视机里面有没有大势法师?没有。你所看到的电视机里面的

    像,是不是因缘所生法?是透过电视台播放的D

    VD

    、电视台发射的电波、电

    视机、映像管还有电,这种种的因缘和合,现起一个大势法师的像。

    里面没有大势法师,这因缘所生法的大势法师,事实上没有叫做空。

    ﹁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但是它又可以产生能够说法、

    能够利益众生、能够建立正知正见的作用。所以菩萨能够善用这些假相,能够

    产生正面的效果,能够利益众生,而凡夫就是迷在这个假相上。

    3.梦:如果作梦,梦到谁的时候,会不会很高兴?有人作梦梦到了师父,梦里明

    明有师父,觉后空空很惋惜,那个都是假的,不要等到醒来以后才知道梦是假

    的。以后要能练习到在梦里面就知道那是假的,这需要有点专注力。

    有一个居士他确实这样练习,在平常他就很专心一意摄心然后观察,这时虽然

    还没有完全醒过来,但是他在梦中知道这是假的,只是还没有办法醒过来,不

    过等到他的专注力散掉的时候,梦里面还是真的,只是醒过来以后知道作了一

    场梦,这个叫做易解空。

  • 中论(二)64

    易解空是一说明之下你就了解,原来梦里面没有东西的,镜子里面也没有人,水中

    也没有月亮,那些像都是假的。

    八、什么是难解空?

    在难解空里要说明没有男、没有女是很难理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大家有没

    有玩过火柴棒?火柴棒放在太阳底下,上面用一个聚焦镜,透过太阳光,经过这个

    聚焦镜,焦点放在火柴棒火种的地方,一段时间以后,火就烧起来了。

    火从哪里来?火有没有从太阳来?

    可能有人会觉得有,但是你想看看:

    火如果是从太阳来的,要不要经过这个聚焦镜?就不用了。

    须要透过这个聚焦镜可见那个火没有从太阳来。

    要不要透过这个火柴棒?火有没有从火柴棒出来?

    感觉上好像有,但是火柴棒里面有没有火?也没有火。

    有没有透过这个焦点?这个焦点会不会产生火?

    焦点也没有产生火。所以火不从哪里来,对不对?

  • 65 中论(二)

    火不从哪里来,火是因缘生,就像那个水中月,水中的月亮是透过种种因缘,才现

    起一个水中月,镜中像也是一样,火柴棒的火,也是因缘和合现起的一个火出来。

    所以这个火不从太阳来,不从火柴棒来,不从聚焦镜来,不从任何一个地方来,

    它只是因缘和合的一种假名,这个是不是空?火是不是空?火也是空。

    这个很难理解叫﹃难解空﹄。

    九、什么是一切法无生?

    中论观因缘品:﹁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

    叫四门不生。四门: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

    我们平常会认为有生,人有生,法也有生,诸法包括人与法。

    某个宗教说他是上帝所生的,有的宗教说上帝创造人类,这个叫做什么生?

    对上帝来说,这是我生的,所以叫自生;对于被生的人来说,我是他生。

    在西游记里,孙猴子是谁生的?无因生,它是从石头里跑出来的。

    当父母亲的人会觉得孩子是父母亲共生的,但是共生不是这个意思,

    共生是自他生,自他共生。

  • 中论(二)66

    1.自生:如果我是自生的,表示有一个我生了我,才叫做自生。

    自己生自己,就是我生我,但是有没有这一回事情?没有。

    如果有一个我生我,就有两个我了,哪一个是我?不可能有这种事情,不会有

    我生我。如果有一个我生我,对我来讲那是他,对他来讲,那个我就是他。

    我只有一个,不会有两个,所以能不能有一个自生?不可能。

    2.他生:譬如上帝生了我,可以成立的话,我是他所生。而所谓的﹁他﹂是指所

    有不是我的,都叫做﹁他﹂,如果是如此,应该所有不是我的通通可以生我,

    但是儿子不能生我,上帝如果能够生我,这个他能够生我,那么儿子应该也可

    以生我,但是儿子怎么会生我?石头也会生我,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他不会生我,所以非我以外的他,是不可能生我的。

    3.共生:我与非我的他一起生我,那是更不可能的事情。

    4.无因生:没有任何东西是没有因缘会生出来的,连孙猴子要变很多小猴子来与

    妖精打架,都要拔猴毛出来变出很多小猴子,它也要因缘生,对不对?

    所以一切法事实上没有真实生。

  • 67 中论(二)

    除了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之外,没有第五个生,所以一切法无生。

    水中月是因缘生,所以里面没有自我。有情的众生事实上是无生的,而一切法

    也是无生,快乐或痛苦也是一样。我们都经验过一些痛苦,痛苦是不是由痛苦

    自己生来的︵自生︶?痛苦不会生痛苦,痛苦如果会生痛苦,就会一直生下去,

    为什么有时候你还会觉得快乐?所以痛苦不会自己生痛苦。

    痛苦是不是由非痛苦所生的︵他生︶?譬如说由快乐生痛苦,会不会这样?

    快乐怎么会生痛苦,快乐是快乐不会生痛苦,所以苦不由苦生也不由快乐生。

    快乐与痛苦会不会两个一起生痛苦︵共生︶?当然也不会生痛苦,所以苦不由

    快乐与痛苦共生。

    如果没有事情,会不会突然跑出一个痛苦出来︵无因生︶?也不会。

    所以除了这四个之外,痛苦它事实上没有真实的痛苦生,所以苦不自生、不他

    生、不共生、不无因生,是故苦无生。所以苦是不是空?

    所以苦﹁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

    苦无生,所以苦空。

  • 中论(二)68

    十、诸法有自性吗?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一切法如果是因缘生,是不是表示一切法都藏在因缘里?

    例一:我们来检查看看﹁苦﹂是一个法,苦这个法如果藏在因缘里,会生起这个苦

    的因缘是什么?譬如说被师父骂笨蛋,心里马上生起苦受,这个苦受是不是

    从师父的话语、耳根、耳识、还有这样的接触之下生起了苦,对不对?

    所以这个苦是不是从因缘生?我们听到了这个因缘生的苦,很真实的苦,我

    真的很苦啊!这个苦会觉得很真实,所以会抓得紧紧的,这也是颠倒。

    诸法因缘生,既然认为真实有,表示它实有这个体性,龙树菩萨在这个地方

    就解析到,诸法如果有自性的话,不在于缘中。如果苦的缘是透过:声音、

    耳根、耳识、接触之下生起的苦,这个苦如果真的有,那么你可以从这四个

    缘里找出来。

    1.苦有没有藏在骂人的话里?

    如果有,应该所有的人也都会苦,但是其他听到师父话的人,有人不会苦,

  • 69 中论(二)

    所以这个苦不藏在师父的话语里。

    2.苦有没有藏在耳根里?

    如果有藏在耳根里,师父还没有骂你的时候为什么你不会苦?

    所以苦也不藏在耳根里。

    3.苦有没有藏在耳识里?

    如果有藏在耳识里,那么耳根坏掉的人,为什么不会苦?

    所以也不藏在耳识里。

    4.苦有没有藏在接触当中?

    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中间。

    所以苦在哪里?没有个苦可说。

    苦是因缘生,所以没有苦这个体性可说,苦只是一种假相,好像水中月投影

    下来,所现起一个假相而已,没有真实有的苦。

    我们要去思考苦从哪里来?它的真实性是什么?

    当你这样解析观察,最后发现确实是没有苦这个假相,为什么要把这个假相

  • 中论(二)70

    的水中月的苦,当成真实紧抓不捨?

    如果能够突破这个,以后听到难听的话,就不会再受到影响,就能解脱出来。

    ﹁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本来认为有苦这个自性,结果不在任何一个

    缘里,所有的因缘所生的苦这个法,众缘所生法是不是没有自性了?

    ﹁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既然没有自性怎么还有苦这个法?

    所以苦这个法是空。

    这个例子如果能够观成,观到了确实如此,你就会知道心经的法义,心经中有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苦集灭道。﹂

    空中没有苦、没有集、没有灭、没有道。只是因缘和合的如幻如化。

    例二:大家都有看过车子,我们直觉的反应是一辆车子在那里,所以你会觉得有一辆

    车子,是一体的感觉。但是车壳是不是车?车壳不是车。

    方向盘是不是车子?方向盘也不是车子。

    引擎是不是车子?引擎也不是车子。

    椅子是不是车子?也不是车子。轮胎也不是,轮框也不是。

  • 71 中论(二)

    车子都不在这些所有的因缘里。本来认为有车子这个自性,

    ﹁如诸法自性

    不在于缘中﹂,不在所有这些缘里,所以没有车子。

    那只是因缘和合现起的一种幻象假相而已。

    所以这种假相你会不会执取它?不会执着它了。

    因此车子的真实相是什么?是空!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因缘所生的车子,我说车子是空。

    ﹁亦为是假名﹂它只是幻象假相而已。

    ﹁亦是中道义﹂不要故意将车子撞坏,虽然是假相,但是它还是可以产生作

    用。如果车子被别人划一条线,不用生气。这是假相的东西不要为它生气,但

    是也不要故意弄坏它,如果有朝一日败坏了也就随缘,因为它是假的。

    我们可以练习观苦、观车子、观房子,练习观空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这是在中论观四谛品里,还有观因缘品里的

    ﹁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

  • 中论(二)72

    自性都没有,何况有他性。我们在平常可多做练习,练习到确实如此时,会有大

    欢喜,生活里很多烦恼就会慢慢降下来,虽然没有办法像阿罗汉、像佛一样,但

    是烦恼会少很多。

    要观之前,虽然没有禅定力,但是念力要专注,要培养出来,不要太爱玩、爱讲

    话,到处跑,如果像鸟喜欢飞来飞去或是像狗整天游荡,是办不了什么事情的。

    当我们有五盖时,是无法修行的,五盖就是贪欲盖、瞋恚盖、疑盖、睡眠盖与掉

    举盖。掉举的心就像鸟、狗、鱼一样到处游荡,没有念力、没有专注力。

    在社会上也是一样,想要成就事业,心也要专注才能成气候。

    十一、有常住的灵魂吗?

    中论的本住品,是在破除众生认为灵魂是常住在我的身体里。有一个常住的灵

    魂,这是本住。本就是过去,从过去以来一直住在心中,住在身体里叫本住。

    如果这个身体里有一个常住的灵魂,表示这个本住神我是常恒不变,它的定义要

    先将它定好。我们在看龙树菩萨的中论时,要看清楚它的定义是什么,确定以后

    才看得下去。

  • 73 中论(二)

    如果有一个灵魂藏在我们身体里,那么它是藏在身体的某一部分?还是藏在全

    身?还是比这个身体还大一点的?还是灵魂跑在外面,牵着我的身体在走动?

    1.灵魂藏在身体的某一部份:如果是藏在心里,那么打手的时候,手应该不会痛,

    因为灵魂没有延伸到手掌,对不对?

    2.灵魂藏在全身:灵魂如果是与身体一样大小,灵魂会不会有两个?灵魂不会有两

    个。有人在操作机器的时候,手臂斩断了,这时灵魂是不是会变成两个出来?

    另外一个角度,如果灵魂是遍这个身体,灵魂会不会死?

    灵魂如果会死就不叫灵魂、不叫我了。那些死刑犯当他被砍头的时候,是不是灵

    魂也跟着被砍头?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所以里面有没有灵魂?没有灵魂。

    3.有人会问:﹁为什么会有所谓投生的事情?﹂

    因为众生执着色、受、想、行、识为我,在这种无明之下取一个﹁我﹂,然后投

    生到下一生去,事实上是没有灵魂的,只是色、受、想、行、识与眼、耳、鼻、

    舌、身、意这样而已。如果还有灵魂,我们应该讲这个是自我、神我,应该是常

    恒不变的,如果会无常就不叫做﹁我﹂。

  • 中论(二)74

    婴儿刚出世的时候,身体很小,这时候的灵魂应该是前辈子过来的,灵魂应该也

    是那么大,等到吸收了很多营养,身体越来越大,灵魂会不会跟着大?

    灵魂如果跟着大,那么灵魂就是无常的,灵魂怎么会无常?﹁我﹂会无常变化吗?

    会无常变化的那个叫做﹁我﹂吗?不对。

    所以可见没有灵魂、没有我。

    4.如果身体里真的有灵魂,眼睛在看的时候,同时耳朵也在听,风在吹的时候身体

    也在感觉,那这样有几个灵魂,同时也能够看、也能够听、也能够接触、还会想

    像?有几个灵魂?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就变成有六个灵魂了,身体里面

    怎么会住着六个灵魂?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可见没有灵魂,只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六尘生起六识,

    六识之下的六种触,六种触之下生起了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而已。

    还有小想、大想、无量想、无所有想,生起意志,六思,六爱这样的一种生灭相

    而已,根本没有灵魂。

    中论的本住品里检讨到这个,结果找不到有一个本住,这是在破除众生的自我

    见。众生认为有一个灵魂,但是事实上找不到这个东西。

  • 75 中论(二)

    我们这样思考,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你会发现原来以前认为有的东西,慢慢就

    会去除掉,它真的只有六根对六尘,生起六识、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

    我们会轮回是因为执取有我:为了我去贪爱欲望,为了我,执取更高的色界、无

    色界的境界。如果破除这些,不再贪爱自我,不再执取种种的欲界、色界、无色

    界,那就是解脱。

    十二、有真实的如来吗?

    我们对佛陀的理解,是不可思议,难以想像的,中论第二十二品谈到观如来品,

    用五个观点来观察如来是实在的吗?在杂阿含中也有这个角度的观法,结果都找

    不到一个实在的如来,那么如来与众生有何差别?

    1.如来是不是五蕴?如来如果是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那么如来

    不是生灭了吗?因为五蕴是生灭相,如来如果是生灭相,还是如来吗?

    所以如来不是五蕴。

    2.如来有五蕴吗?如来如果拥有一个五蕴,那么如来在受九罪报的时候,就可以令

    他没有苦受,但是没有。如来受罪报时仍然有苦受,所以不是如来有五蕴。

  • 中论(二)76

    3.如来中有五蕴吗?如果如来中有五蕴,那么如来看不到五蕴身心,因为有一个如

    来把五蕴包着,就好像金钟罩罩住了,看不到里面的五蕴,因为如来比较大。

    我们通常谈到大乘法有人会这样想:如来尽虚空遍法界。如来遍虚空尽法界的,

    那么看到的这个五蕴身心是什么?这样也不对。

    4.五蕴中有如来吗?如来在佛世的时候,有一个木枪刺脚的公案。有一次佛陀在行

    化的时候,有一支一尺长的木头出现在前面,佛陀知道他的业报现前了,所以佛

    陀借着这个业报来告诉众生,过去生里他曾经造了一个业,有业亦有果,所以到

    人间来让木枪刺到这个脚,后来耆婆医治了佛陀的脚。如果有个如来藏在身体

    里,他会保护这个脚而不会受伤,但是也没有,所以五蕴中也没有如来。

    5.离开五蕴有如来吗?如来如果是带着这个五蕴,那么如来在外面,是谁在感受这

    个苦乐?所以也不是。

    如来不是在外面也不在身体里面,如来不是在保护着这个身体,这个身体也不是

    如来,那什么是如来?如来是一切法不执着,一切法当中得自在,破了戏论︱见

    论与爱论。

  • 77 中论(二)

    我们在学中论的﹁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如果这件事情成办,我们就会

    像阿罗汉一样,我空、法空,断了一切的烦恼贪爱。

    在大乘法里,佛陀还有其他的功德,是八地以后在学的,有两个五法,九地要学

    十二法,要学的东西很多,并不同于阿罗汉所要学的。

    观本住品里,凡夫认为有一个灵魂存在,那是没有的。观如来有一个如来存在,

    也是没有的。如来的本性与世间一切的本性是一样的,都是空无自性,只是这样

    而已,但是如来是破了一切的戏论。

    我们可以先从﹁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观起,对于内心的苦乐可以这样观,

    对于外在的车子、房子也可以这样观,如此练习以后一定会受到利益的。

    十三、文殊师利菩萨如何成就智慧?

    听法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大乘法里的文殊师利菩萨是智慧第一的大菩萨,

    佛陀曾经问他:﹁你是何因何缘能够成为智慧第一的大菩萨?﹂

    文殊菩萨说:﹁因为听闻般若波罗蜜所成就的功德。﹂

    文殊菩萨在过去世里名为胜意比丘,另外有一个菩萨叫做喜根菩萨。胜意比丘是

  • 中论(二)78

    一个持戒严谨的比丘,而且修成四禅、八定,又精通三藏,只是还没有证阿罗汉

    而已。胜意比丘平常都教人要持戒、要修定、要了解佛法、要证阿罗汉。

    而喜根菩萨与弟子都是学实相法,实相法当中没有强调那么多的细节,只专一在

    实相法:﹁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或是心经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一切法的实相皆清净,皆是空。

    有一次喜根菩萨的弟子见到胜意比丘,就问:﹁贪瞋痴是烦恼相还是清净相?﹂

    胜意比丘回答:﹁是烦恼相。﹂

    因为烦恼是不清净。

    喜根菩萨的弟子再问:﹁如果贪瞋痴是烦恼不清净,请问尊者贪欲有没有在内、

    有没有在外、有没有在两中间?﹂

    当我们见到帅哥美女,贪欲有没有在帅哥美女上?

    没有。如果在帅哥美女上,帅哥美女的家人会对他有贪欲吗?不会。

    有没有在眼根上面?没有。

  • 79 中论(二)

    有没有在心上?贪欲如果在心上,见到丑的人,也一样会生起贪欲,但是不会,

    所以贪欲不在内心上。

    贪欲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中间。胜意比丘也是这样回答。

    喜根菩萨的弟子再问:﹁尊者你都知道贪瞋痴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中间,所

    以贪瞋痴的真实相是清净、是空,怎么会是烦恼呢?﹂

    胜意比丘一听,知道自己输了没面子,因此恼羞成怒,就向很多人毁谤说,喜根

    菩萨都教弟子邪见,把烦恼相说成清净相、实相。

    胜意比丘批评毁谤喜根菩萨与实相法,当他要下地狱的时候,喜根菩萨慈悲为他

    说了实相偈:﹁诸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一不异,

    不常不断,一切法如是。﹂

    胜意比丘命终的时候因为他谤了实相法所以下地狱,无量劫后再到鬼道、畜生道

    受了无量劫的苦,最后做人的时候也是五百世愚痴。

    又经过了几世最后终于罪业消除,恢复到他过去听到的般若实相法,开始修学般

    若法,成就为文殊师利菩萨︱智慧第一的大菩萨。

  • 中论(二)80

    佛陀问文殊菩萨:﹁你以前受了那么多苦,为什么现在能够成就为智慧第一?﹂

    ﹁因为以前临终的时候还听到实相法,所以现在能够有这种智慧,这是因为听到

    实相法的功德。﹂

    文殊菩萨虽然曾经毁谤实相法,但是临终听法还是有这种功德。

    我们闻所成慧、思所成慧,有因缘可以修所成慧;在未来世有生得慧,以后会有

    证到诸法实相慧。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一切法缘起、一切法缘生,这是从佛法

    里我们得到的肯定。

  • 中论

    结 缘 品

    免费结缘,欢迎随喜护持助印,

    利益大众,功德无量。

    本园一切法宝、免费结缘、绝无托人义卖募款,敬请明察。

    出 版 者 / 释大势 编 辑 / 妙有菩提园 法宝编辑组 通 讯 处 / 中华民国台湾 540 南投市八卦路 292 巷 26 号 电 话 / 886-49-2291838 传 真 / 886-49-2291848 法宝结缘专线 / 886-933-523972 陈居士 886-912-743038 林居士 网 址 / www.deerbridge.idv.tw E - m a i l / [email protected] 新 加 坡 网 址 / www.mypty.sg 简体版流通处 / No.15 Lorong 29 Geylang #02-01 PTH Bldg ( 彭氏大廈 ) Singapore 388069 普轩居士(65)97657881 净觉居士(65)97879508

    中 国 /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亲贤北街 94 号 宇智写字楼七室 如居士(86)03517043682

    出 版 日 期 / 2009 年 11 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