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 2016 7 25 日 星期一 主编 刘宗伟 美编 金琳 审读 张萍 排版 曲宏 德国人修建下水道的无 奈之举 1898 年夏天 德国占领青岛不久 即经历了德国本土所没有的强降雨 本相对平整的土地被湍流冲得沟壑纵 洪水对青岛本地建筑造成很大破 如此大的雨量远远超出了德国规划 者已掌握的数据 ,“每个人确信 若不想 同每年都发生的 水患 做斗争的话 建设城市时就必须特别注意雨水排 , 青岛下水道规划的设计者德国人 麦尔克 Maercker在其回忆录中这样 为避免城市发生水患 德国人开始 在青岛修建下水道系统 更为严重的 在城市化开发初期 青岛当地村民 不卫生的生活习惯 令德国殖民者头痛 不已 每当青岛进入雨季后 由于缺乏 完善的卫生措施 大量污水混合着雨水 渗入水井 严重污染了饮用水源 导致 肠炎和伤寒病在当地流行 大量德国官 兵染病而亡 甚至连胶澳总督叶世克也 未能幸免 1901 年这位来青岛刚刚 3 年的总督死于霍乱 葬在万国公墓 任的胶澳总督罗申达不想步其后尘的 唯一途径 就是把青岛的污水处理好 避免再出现瘟疫横行的情况 基于公共 卫生安全的考虑 德国人开始集中力量 进行下水道的规划建设 按照中德 胶澳租借条约 》, 德国 租借 青岛 99 因此 德国殖民者在 着手时 ,“ 以适合今后扩大城市建设时 的需要 ”, 按照适用百年的标准来设计 和施工 德国人称之为百年 大工程 ”。 可以说 德国人对青岛的建设是煞费苦 心且目光长远的 在德国人看来 青岛 地下管网建设不是单纯的市政建设 是事关德国在东亚的 国家形象 ”。作为 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德国迫切希 望把青岛建成东亚的一个 模范殖民 ”,彰显自身能力 与英 法竞争 示范 给中国人看 所以在青岛不惜代价地采 用当时最新的科学技术 运用国家干预 和军队管理 在市政建设 行政管理 网建设 卫生保健等方面都采取了诸多 政策和措施 德国人把西方最新的城市 设计理念带到了青岛 并遵循基础设施 先行的原则 把城市道路 上下水管网 电力照明 绿化等置于建设的首位 国占领之初 即对青岛的公共设施进行 规划与设计 其中最为重要是自来水管 的铺设 雨污分流的下水道设计 电厂 的建设等 1928 年胶澳商埠局编撰的 胶澳 对德国下水道工程是如此评价 “(德国人 规划市街 建设下水道 以备 将来市街发展及扩张之计划 其规模宏 用意至为周到 。” 引进欧洲城市最先进的 雨污分流 青岛是中国最早实现下水道 污分流 的城市 胶澳发展备忘录 记载 1900 年德国在青岛首次提出 污分流 概念 ,“ 计划将来把粪便和家 庭污水与雨水分离并由下水道排走 ”。 青岛的排水系统分为分流式和混合式 两种 分流式下水道是指雨水和污水 分别排入不同管道 粪便和生活污水 从一个管道流出 经过处理后流入近 雨水则直接从另一个管道流出 污分流的工程从论证到完工持续了 5 年之久 德国人显示了特有的耐心和 严谨 这一系统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同为租界的上海直到 19231927 间才实现了雨污分流 1918 年以前 港也同样没有污水下水道 仍使用干 式马桶系统 这时的青岛欧人区已经 开始安装冲水厕所了 德国专业规划者在目睹大雨对当 地建筑和地貌造成的破坏之后 对于下 水道的设计 特别注意雨水的排泄 使 未来的城市免受水患侵蚀 考虑到夏季 雨水量较大 建设之初 雨水下水道尺 寸根据青岛当年最大降雨量设定 直径 高达两米 麦尔克把这种大口径雨水下 水道描述成一个 怪物 ”,他在回忆录中 写道 :“18981899 年冬 中国数百名 劳工就居住在建设中的两米高下水道 并且能根据其习惯在里面安排得舒 舒服服 。”因为没有污染 雨水可以直接 排入海中 充足的建设资金 海军部的 大力支持 使在青岛的德国工程师可以 不必过多顾虑成本 建设大口径下水 根据青岛地势 德国人先后修建了 三条排泄雨水的主干管道 一条用于排 泄欧人区中心的雨水 经过安徽路在栈 桥东侧汇入大海 这条排水干管保存完 至今仍然发挥作用 第二条排水管 道系统位于欧人区东侧 经过观海山 信号山山谷 包括野战医院 今青大附 一带的支线管道也可以方便地接进 流经江苏路 在道路尽头排入大海 负责欧人区东半部分的雨水排泄 大鲍 岛华人区的雨水则通过中山路北段的 暗渠 排入小港湾 是德国人建设的第 三条雨水排泄系统 由于雨水管内杂质 不会污染海水海滩 所以雨水排泄 基本上是直接通过管道抽水放流 当时 德人在青岛施行华洋分治 欧人区和华 人区之间由分水岭自然隔开 因此 人区的地表水不流经欧人区 不会导致 污染 传播疾病 除了这些大型下水干道之外 德国 人还修建了许多地下蓄水池 下雨时就 会蓄满雨水 以便在需要时取用喷洒街 避免街道浮尘 青岛下水道的优势在暴雨季节显 示出更多的优势 1911 9 台风北 上华北 带来大量降雨 上海 天津 道成河 广场成海 ”, 而青岛则安然无 相较雨水下水道 青岛污水下水道 铺设要稍滞后一些 青岛区的污水排泄 系统自 1901 年开始铺设 主城区的下 水道系统于 1903 年完成设计 开始发 包建造 并于 1906 年完成 在污水下水 管道的规划中 总督府提出要在已建有 密集房屋的欧人区 大鲍岛华人区和德 国兵营 装设能冲刷粪便的下水道系 而在台东镇 台西镇两个中国劳工 居住区则没有设计排污管道 依然保留 了用马桶清运粪便的模式 污水的排放处理要比雨水排放复 杂得多 污水处理也是下水道系统设计 的精华所在 污水处理采用当时最先进 的技术 实行分区排泄 污水与雨水排 泄不同 如直排前海 会污染前海海滩 直排后海 则会污染湾内港口锚地 避免这种危险 德国人斟酌利用青岛地 在老城区的南部和中部设计修建四 条污水排泄主管道 每条管道的最低 处设立污水集水区 建筑沉淀池 容量 分别为 12045060020 立方 沉淀污 进行淘捡 防止阻塞 德国人还分别 在四处设置了排水泵站 时称唧筒 ),专人维护管理 这四处排泄处 第一排 污处位于今广州路和云南路之间 第二 排污处在乐陵路北 第三排污处在太平 路东端 第四排污处在南海路北首 第四处靠风车驱动直排至汇泉角外海 中外 其他三个均依靠电力驱动水泵 使污水流入广州路第一排污处内 再用 水泵将污水输送到台西镇屠宰场高地 然后藉自然坡度 排放到团岛最西端的 潮面之下 之所以选择此处 德国人勘 察认为 这一地点紧靠胶州湾入口的海 峡处 不仅远离主城区 而且水很深 汐流强烈 能迅速地把沉淀物冲走 免污染前海海水 沙滩以及后海港池 根据档案 德占时期 水泵房设置规模 比较小 太平路设置 2 台水泵 每小时 排水能力 45 乐陵路水泵 2 排水 能力每小时 150 广州路水泵 4 每小时排水能力 270 汇泉水泵所则 使用风车做动力 排水量只有 20 水能力最小 广州路集水沉淀池内还设 有铁丝网 以沉淀过滤固体物 用人工 捞出 制作肥料 卖给商人 在青岛还有一种下水道 即混合式 下水道 是指雨水 污水排泄物从同一 管道中排出 1906 德国人在对青岛 的降雨和垃圾产生量有进一步了解后 从降低成本考虑 开始在港口区修建较 经济的混合式下水道 这种管道可以降 低建设及后续维护费用 但下大雨时 如果纳水截面不够 水流就会通过紧急 出口流入大海 未能流到总泵站 这时 混合下水道就暴露出相对于雨 污分流 系统的缺点 到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 港口区始终没有密集的建筑 所以 德国当局就没有再继续建相对廉价的 混合下水道系统 除上述三种排水系统外 德国人还 利用青岛三面环海 东高西低的丘陵地 依自然坡度在前海一带建设明沟或 暗渠 主要设有龙口路 安徽路 中山 贵州路等 12 条大的暗渠 在天津 北京路 济南路等道路两侧则修筑 雨水明沟 1905 为避免雨水冲刷道 又于大鲍岛东部一些街道修筑了 2600 米明沟 沟底及两侧均用沟石加 更好地导流雨水 通过地上明沟与 地下暗渠建设相结合 排水系统更加完 德国制造 下水道的主 要特点 德国 经营 青岛 17 上下水道 工程已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系 德国人严 格按照标准设计建造排水管道 考虑周 全细致 据德国学者华纳研究 青岛下 水管道是以德国城市德累斯顿的下水 道为蓝本 三种下水管道均用陶土烧 长约 1 内径 75 毫米 450 毫米 不等 两管接口处有螺旋 便于衔接 围用沥青混合麻丝及沙土缠涂 既坚固 持久 又能防止渗漏 管道截面呈上宽 下窄的鹅蛋形 下面较窄部分贴上光滑 的瓷片 这种结构 能加快水流 减少淤 保证排水通畅 还能耐受沙子和碎 石的冲刷 管道埋在街道两侧路沿石下 2 米深处 每隔 40 -50 米设一雨 水斗或入孔 上面覆以铁箅子 雨水斗 主要用来沉淀冲集的泥沙和杂物 其横 截面呈 h雨水进来后先将泥沙和 杂物沉淀到 斗底 定期挖出 不会 堵塞排水管道 雨水斗的支管用于接通 路面下的雨水干管 雨水随主干管流进 雨水暗渠 排入大海 青岛早期的下水管道在不同区域 有着不同标准 大体是依据人口密度及 排污量大小确定埋设管道口径 一般上 游管道细 下游管道粗 居住区 商业 工业区人口密度不同 雨污排水量 差别很大 雨水 污水下水管口径也大 相径庭 铺设要求也有差别 普通道路 下面一般铺设 200 毫米 150 毫米口径 下水管道足矣 但在公共体育场这类特 殊区域 排水管道口径则有所不同 育场周围人口密度低 生活污水排放量 污水排泄能力不需太大 因此通常 铺设 200 毫米 150 毫米 100 毫米等口 径的排污管道 相反对雨水的排放能力 则要求更高一些 铺设的雨水管道口径 分为 400 毫米 300 毫米等几种 这样 才不会因下雨导致附近路面积水而影 响比赛 据统计 青岛 17 下水道 建设总共投入 600 多万马克 铺设污水 管道 31808 雨水管道 36855.55 混合式管道 9282.6 占老城区下水 管道的 45%左右 奠定了近代青岛城市 排污系统的基础 德国下水道的局限与意义 当然 德国人对于下水道的建设也 并非没有瑕疵可言 在建设之初 德国 国内就有舆论指责 这种 仓促而盲目 规划 的下水道口径 建得明显过大 ”, 在每年 9 月到次年 5 月初的少雨季节 里都处于干涸状态 只有在遇到罕见暴 风雨情况下 其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 并且这种管道投资巨大 管道本身平时 由于没有水流入 多次被用来排放生活 污水 造成腐烂物质堆积 散发臭味 响环境 这种状况在后来建设中才得以 改善 同时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德国人 最初搞雨污分流并不是为了中国老百 而是让欧美殖民者能享受特别舒适 的环境 老青岛的雨 污分流式下水道 大都集中在南部欧人区和中部大鲍岛 台东镇台西镇等中国劳工居住区则缺 乏雨污分流系统 环境质量自然与欧人 区有巨大落差 青岛人把下水道的井盖叫做古力 ,“古力 是德语 GULLY 的音译 是下水道的意思 这一名称一直延续至 也算是德占时期下水系统在市民生 活中的延续 而照片上井盖上的 K 是德占时期对当时胶澳 KIAUTSCHOU称谓的开头字母 在青 岛前海栈桥附近 依然可以看到当年德 国人留下的雨水入海口 这些修建的排 水管道历时百年 虽然大都经过了更 但是当年青岛城市下水道的设计 是按照德国当时的高标准设置 因此百 年后依然发挥着作用 德占时期青岛市政公共设施建设 和城市建设依靠的都是中国的建设者 德国建筑师和设计师只负责图纸的设 而最终建造完成的都是普普通通的 青岛及其周边的农民 虽然他们在城市 历史上没有留下过姓名 但是他们建设 完成的这些物质文化遗产 为今天人民 的生活和青岛城市的发展留下宝贵的 资产 日本占领时期的下水道 建设 日本第一次占领期间 日侨大量移 居青岛 大力扩张工商业 市政建设大 规模展开 但因战争 青岛城建档案大 部分散佚 其中包括所有的上下水管网 分布图纸 找不到了 尤其是自来水系 统遭到严重破坏 日本人修不了 只得 请德国战俘中的工程人员来修复上下 水管网 日本人在德国战俘帮助下 青岛的 上下水道系统迅速恢复 一战前 日本 国内城市的卫生状况实际比中国城市 强不了多少 日本掌控青岛 才真正明 白什么是 东亚最干净 的城市 惊讶之 青岛日本守备军组织力量 搜罗德 国经营青岛的所有法令法规 用了不到 一年时间 全部译成日文 逐一研究 但供经营青岛使用 而且提供给国内城 市的 公共 卫生建设参考 日本还从国 内派来著名土木工程专家伴宜 调查制 定青岛都市扩张计划 伴宜团队重点研 究了德人在青岛的市政建设和管理规 最终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制定了三期 新市街 扩张计划 配套新市街设计了 道路 上下水道工程 日本人学习模仿能力 在亚洲无出 其右 在延续和承袭德人基础上 日本 人根据实践 对德人的技术标准和管理 加以充实和完善 1918 年正式颁布 岛下水道规则 》, 明确规定青岛城区下 水道分为公共下水道和专用下水道两 并详细规定下水管道口径 分类铺 设区域 铺设操作规程 管理养护等内 细致而绵密 据日本人统计 截至 1920 3 月底 铺设的各种下水道管 道总长度已达 129.6 公里 大部分为雨 污分离式下水道 也包括少量混合式下 水道 其中 400 毫米口径以上管道铺设 32.3 公里 300 毫米以上的下水管道 19.7 公里 200 毫米以上的下水管道 58.5 公里 100 毫米以上的管道 18.9 对于管道铺设作业 日本人与德国 人一样 要求甚严 据日人编的 青岛土木志 记载 建造雨水井 先要在井底铺设长宽各 3 1 尺的坚硬砾石 上面再铺设长 宽各 3 5 寸的混凝土 混凝土上 安置厚 2.5 内壁直径 1.5 6 尺的混凝土管 上覆铁盖 自铁盖以下 1 5 寸处安装内直径 6 寸的弯曲陶 土管 与入口和雨水排水管道的支管 相连接 古力盖要求重达 75 公斤 材也很讲究 施工所用石材主要采自 青岛及崂山附近的花岗岩 下水管道 主要是从德国进口或博山烧制的陶 坚固耐用 聊城路 馆陶路 堂邑 市场三路一带 辽宁路一带以及台 东镇西北一带的下水道均为日本人铺 日人还准备在台东镇附近规划建 设污水排泄处 并增设了原第一 第二 集水处的三部电机 使污水排泄能力 达到 1500 立方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青岛百年下水道大起底 (上篇) 周兆利 张 蓉 德占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50 余年里 青岛下水道经过各个时期的扩建和维护 一直处于 国内第 的位置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青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而岛城下水道无论是在管 道密度 修建技术以及养护等方面 都居于国内城市前列 被誉为 中国最不怕水淹的城市 ”。 青岛 不怕淹 ”,下水道给力 不能归功于哪一时期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不同时期各有所为的 结果 青岛下水道的历史和今日现实说明 城市下水道就像人体内的血管 既要通畅 也要维护 两者 缺一不可 每次当有内陆城市受到暴雨冲击 积水遍布 成为 水城泽 ,“ 不怕淹 的青岛一定会被拿来作对比 在媒体描述中 岛是最不怕淹的中国城市 无论下多大雨 积水从不会没过脚脖 青岛的下水道被赋予了传奇色彩 成为城市排水的 青岛奇 ”。 有人形容 青岛的下水道宽敞到可以跑卡车 ”, 也有人说 得益于上世纪初德国人占领青岛期间修建的排水系统 ”。 这种被 神话了的青岛下水道还出现了这样的传说 青岛下水道在使用了 百余年后 一些零件需要更换时 一家德国企业发来电子邮件 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 在老化零件周边 3 米范围内 可以找 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 并且根据线索 施工单位在下水道里找到 了小仓库 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 虽历经百年 依旧光亮 如新 后来证明 这则消息子虚乌有 真相是什么 青岛如何被打造成 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 ”? 文作者查阅青岛市档案馆馆藏史料 将青岛各个时期下水道的建 设与管理真相予以大起底 本版照片均由市档案馆提供 ■1903年,德国人 开始铺设污水管道并修 建排水泵站。图为污水 下水管道广州路泵站。 ■青岛雨水下水道。 ■德制古力盖。 ■1904年,正在铺设中的中山路雨水下水道主干道(管道直径足有一人多高 )。

刘宗伟 青岛百年下水道大起底 - dailyqd.com · 这一系统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同为租界的上海直到1923—1927 年 间才实现了雨污分流。1918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刘宗伟 青岛百年下水道大起底 - dailyqd.com · 这一系统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同为租界的上海直到1923—1927 年 间才实现了雨污分流。1918

5

2016 年 7 月 25 日 星期一 主编 刘宗伟 美编 金 琳 审读 张 萍 排版 曲 宏

德国人修建下水道的无

奈之举

1898 年夏天,德国占领青岛不久,即经历了德国本土所没有的强降雨。原本相对平整的土地被湍流冲得沟壑纵

横, 洪水对青岛本地建筑造成很大破坏。如此大的雨量远远超出了德国规划者已掌握的数据,“每个人确信,若不想同每年都发生的‘水患’做斗争的话,在建设城市时就必须特别注意雨水排

泄”, 青岛下水道规划的设计者德国人麦尔克 (Maercker)在其回忆录中这样说。为避免城市发生水患,德国人开始在青岛修建下水道系统。 更为严重的是,在城市化开发初期,青岛当地村民不卫生的生活习惯,令德国殖民者头痛不已,每当青岛进入雨季后,由于缺乏完善的卫生措施,大量污水混合着雨水渗入水井,严重污染了饮用水源,导致肠炎和伤寒病在当地流行,大量德国官兵染病而亡,甚至连胶澳总督叶世克也未能幸免 。1901 年这位来青岛刚刚 3年的总督死于霍乱, 葬在万国公墓。继任的胶澳总督罗申达不想步其后尘的

唯一途径, 就是把青岛的污水处理好,避免再出现瘟疫横行的情况。基于公共卫生安全的考虑,德国人开始集中力量进行下水道的规划建设。

按照中德 《胶澳租借条约》, 德国“租借”青岛 99 年,因此,德国殖民者在着手时,“以适合今后扩大城市建设时的需要”, 按照适用百年的标准来设计和施工,德国人称之为百年“大工程”。可以说,德国人对青岛的建设是煞费苦心且目光长远的。在德国人看来,青岛地下管网建设不是单纯的市政建设,而是事关德国在东亚的“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迫切希望把青岛建成东亚的一个 “模范殖民地”,彰显自身能力,与英、法竞争,示范给中国人看,所以在青岛不惜代价地采用当时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国家干预和军队管理,在市政建设、行政管理、路网建设、卫生保健等方面都采取了诸多政策和措施,德国人把西方最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带到了青岛,并遵循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把城市道路、上下水管网、电力照明、 绿化等置于建设的首位。德国占领之初,即对青岛的公共设施进行规划与设计,其中最为重要是自来水管的铺设、雨污分流的下水道设计、电厂的建设等。

1928 年胶澳商埠局编撰的 《胶澳志 》 对德国下水道工程是如此评价 :“(德国人)规划市街,建设下水道,以备将来市街发展及扩张之计划,其规模宏大,用意至为周到。”

引进欧洲城市最先进的

雨污分流

青岛是中国最早实现下水道 “雨污分流”的城市。据《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1900 年德国在青岛首次提出“雨污分流” 概念,“计划将来把粪便和家庭污水与雨水分离并由下水道排走”。青岛的排水系统分为分流式和混合式

两种。 分流式下水道是指雨水和污水分别排入不同管道: 粪便和生活污水从一个管道流出, 经过处理后流入近海;雨水则直接从另一个管道流出。雨污分流的工程从论证到完工持续了 5年之久, 德国人显示了特有的耐心和严谨。这一系统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同为租界的上海直到 1923—1927 年间才实现了雨污分流。1918 年以前,香港也同样没有污水下水道, 仍使用干

式马桶系统, 这时的青岛欧人区已经开始安装冲水厕所了。

德国专业规划者在目睹大雨对当

地建筑和地貌造成的破坏之后,对于下水道的设计, 特别注意雨水的排泄,使未来的城市免受水患侵蚀。考虑到夏季雨水量较大,建设之初,雨水下水道尺寸根据青岛当年最大降雨量设定,直径高达两米。麦尔克把这种大口径雨水下水道描述成一个“怪物”,他在回忆录中写道:“1898—1899 年冬, 中国数百名劳工就居住在建设中的两米高下水道

里,并且能根据其习惯在里面安排得舒舒服服。”因为没有污染,雨水可以直接排入海中。充足的建设资金,海军部的大力支持,使在青岛的德国工程师可以不必过多顾虑成本, 建设大口径下水道。

根据青岛地势,德国人先后修建了三条排泄雨水的主干管道,一条用于排泄欧人区中心的雨水,经过安徽路在栈桥东侧汇入大海,这条排水干管保存完好,至今仍然发挥作用;第二条排水管道系统位于欧人区东侧, 经过观海山、信号山山谷,包括野战医院(今青大附院)一带的支线管道也可以方便地接进来,流经江苏路,在道路尽头排入大海,负责欧人区东半部分的雨水排泄;大鲍岛华人区的雨水则通过中山路北段的

暗渠,排入小港湾,是德国人建设的第三条雨水排泄系统。由于雨水管内杂质少,不会污染海水海滩,所以雨水排泄基本上是直接通过管道抽水放流。当时德人在青岛施行华洋分治,欧人区和华人区之间由分水岭自然隔开, 因此,华人区的地表水不流经欧人区,不会导致污染,传播疾病。

除了这些大型下水干道之外,德国人还修建了许多地下蓄水池,下雨时就会蓄满雨水,以便在需要时取用喷洒街道,避免街道浮尘。

青岛下水道的优势在暴雨季节显

示出更多的优势。1911 年 9 月,台风北上华北,带来大量降雨,上海、天津“街道成河、 广场成海”, 而青岛则安然无恙。

相较雨水下水道,青岛污水下水道铺设要稍滞后一些。青岛区的污水排泄系统自 1901 年开始铺设, 主城区的下水道系统于 1903 年完成设计, 开始发包建造,并于 1906 年完成。在污水下水管道的规划中,总督府提出要在已建有密集房屋的欧人区、大鲍岛华人区和德国兵营, 装设能冲刷粪便的下水道系统,而在台东镇、台西镇两个中国劳工居住区则没有设计排污管道,依然保留了用马桶清运粪便的模式。

污水的排放处理要比雨水排放复

杂得多,污水处理也是下水道系统设计的精华所在。污水处理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实行分区排泄。污水与雨水排泄不同,如直排前海,会污染前海海滩;直排后海, 则会污染湾内港口锚地。为避免这种危险,德国人斟酌利用青岛地形,在老城区的南部和中部设计修建四条污水排泄主管道, 每条管道的最低处设立污水集水区,建筑沉淀池,容量分别为 120、450、600、20 立方, 沉淀污物,进行淘捡,防止阻塞。德国人还分别在四处设置了排水泵站(时称唧筒),有专人维护管理。这四处排泄处,第一排污处位于今广州路和云南路之间,第二排污处在乐陵路北,第三排污处在太平路东端, 第四排污处在南海路北首。除第四处靠风车驱动直排至汇泉角外海

中外, 其他三个均依靠电力驱动水泵,使污水流入广州路第一排污处内,再用水泵将污水输送到台西镇屠宰场高地,然后藉自然坡度,排放到团岛最西端的

潮面之下。之所以选择此处,德国人勘察认为,这一地点紧靠胶州湾入口的海峡处,不仅远离主城区,而且水很深,潮汐流强烈, 能迅速地把沉淀物冲走,避免污染前海海水、 沙滩以及后海港池。根据档案,德占时期,水泵房设置规模比较小,太平路设置 2 台水泵,每小时排水能力 45 吨;乐陵路水泵 2 台,排水能力每小时 150 吨, 广州路水泵 4 台,每小时排水能力 270 吨,汇泉水泵所则使用风车做动力,排水量只有 20 吨,排水能力最小。广州路集水沉淀池内还设有铁丝网,以沉淀过滤固体物,用人工捞出,制作肥料,卖给商人。

在青岛还有一种下水道,即混合式下水道,是指雨水、污水排泄物从同一管道中排出。1906 年,德国人在对青岛的降雨和垃圾产生量有进一步了解后,从降低成本考虑,开始在港口区修建较经济的混合式下水道。这种管道可以降低建设及后续维护费用, 但下大雨时,如果纳水截面不够,水流就会通过紧急出口流入大海,未能流到总泵站,这时混合下水道就暴露出相对于雨、污分流系统的缺点。 到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前,港口区始终没有密集的建筑,所以德国当局就没有再继续建相对廉价的

混合下水道系统。除上述三种排水系统外,德国人还

利用青岛三面环海、东高西低的丘陵地形,依自然坡度在前海一带建设明沟或暗渠。主要设有龙口路 、安徽路 、中山路、 贵州路等 12 条大的暗渠。 在天津路、北京路、济南路等道路两侧则修筑雨水明沟;1905 年,为避免雨水冲刷道路, 又于大鲍岛东部一些街道修筑了2600 米明沟, 沟底及两侧均用沟石加固,更好地导流雨水。通过地上明沟与地下暗渠建设相结合,排水系统更加完善。

“德国制造”下水道的主要特点

德国“经营”青岛 17 年,上下水道工程已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系。德国人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建造排水管道,考虑周全细致。据德国学者华纳研究,青岛下水管道是以德国城市德累斯顿的下水

道为蓝本。 三种下水管道均用陶土烧制,长约 1 米,内径 75 毫米—450 毫米不等。两管接口处有螺旋,便于衔接,周围用沥青混合麻丝及沙土缠涂,既坚固持久,又能防止渗漏。管道截面呈上宽下窄的鹅蛋形,下面较窄部分贴上光滑的瓷片。这种结构,能加快水流,减少淤积,保证排水通畅,还能耐受沙子和碎石的冲刷。管道埋在街道两侧路沿石下约 2 米深处, 每隔 40 米-50 米设一雨水斗或入孔,上面覆以铁箅子。雨水斗主要用来沉淀冲集的泥沙和杂物,其横截面呈“h”形,雨水进来后先将泥沙和杂物沉淀到“斗底”中,定期挖出,不会堵塞排水管道。雨水斗的支管用于接通路面下的雨水干管,雨水随主干管流进雨水暗渠,排入大海。

青岛早期的下水管道在不同区域

有着不同标准,大体是依据人口密度及排污量大小确定埋设管道口径。一般上游管道细 ,下游管道粗 。居住区 、商业区、工业区人口密度不同,雨污排水量差别很大,雨水、污水下水管口径也大相径庭,铺设要求也有差别。普通道路下面一般铺设 200 毫米、150 毫米口径下水管道足矣,但在公共体育场这类特殊区域, 排水管道口径则有所不同,体育场周围人口密度低,生活污水排放量小,污水排泄能力不需太大,因此通常铺设 200 毫米、150 毫米、100 毫米等口

径的排污管道,相反对雨水的排放能力则要求更高一些,铺设的雨水管道口径分为 400 毫米、300 毫米等几种, 这样才不会因下雨导致附近路面积水而影

响比赛。据统计,德“租”青岛 17 年,下水道

建设总共投入 600 多万马克,铺设污水管道 31808 米,雨水管道 36855.55 米,混合式管道 9282.6 米, 占老城区下水管道的 45%左右,奠定了近代青岛城市排污系统的基础。

德国下水道的局限与意义

当然,德国人对于下水道的建设也并非没有瑕疵可言。在建设之初,德国国内就有舆论指责,这种“仓促而盲目规划”的下水道口径“建得明显过大”,在每年 9 月到次年 5 月初的少雨季节里都处于干涸状态。只有在遇到罕见暴风雨情况下, 其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并且这种管道投资巨大,管道本身平时由于没有水流入,多次被用来排放生活污水,造成腐烂物质堆积,散发臭味,影响环境,这种状况在后来建设中才得以改善。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德国人最初搞雨污分流并不是为了中国老百

姓,而是让欧美殖民者能享受特别舒适的环境。老青岛的雨、污分流式下水道大都集中在南部欧人区和中部大鲍岛,台东镇台西镇等中国劳工居住区则缺

乏雨污分流系统,环境质量自然与欧人区有巨大落差。

青岛人把下水道的井盖叫做古力

盖,“古力” 是德语 GULLY 的音译,就是下水道的意思,这一名称一直延续至今,也算是德占时期下水系统在市民生活中的延续。 而照片上井盖上的 K 字是 德 占 时 期 对 当 时 胶 澳 (KI鄄AUTSCHOU)称谓的开头字母 。在青岛前海栈桥附近,依然可以看到当年德国人留下的雨水入海口。这些修建的排水管道历时百年, 虽然大都经过了更新, 但是当年青岛城市下水道的设计,是按照德国当时的高标准设置,因此百年后依然发挥着作用。

德占时期青岛市政公共设施建设

和城市建设依靠的都是中国的建设者,德国建筑师和设计师只负责图纸的设

计,而最终建造完成的都是普普通通的青岛及其周边的农民,虽然他们在城市历史上没有留下过姓名,但是他们建设完成的这些物质文化遗产,为今天人民的生活和青岛城市的发展留下宝贵的

资产。

日本占领时期的下水道

建设

日本第一次占领期间,日侨大量移居青岛,大力扩张工商业,市政建设大规模展开。但因战争,青岛城建档案大部分散佚,其中包括所有的上下水管网分布图纸,找不到了,尤其是自来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日本人修不了,只得请德国战俘中的工程人员来修复上下

水管网。日本人在德国战俘帮助下,青岛的

上下水道系统迅速恢复。一战前,日本国内城市的卫生状况实际比中国城市

强不了多少。日本掌控青岛,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东亚最干净”的城市!惊讶之余,青岛日本守备军组织力量,搜罗德国经营青岛的所有法令法规,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全部译成日文,逐一研究,不但供经营青岛使用,而且提供给国内城市的“公共”卫生建设参考。日本还从国内派来著名土木工程专家伴宜,调查制

定青岛都市扩张计划,伴宜团队重点研究了德人在青岛的市政建设和管理规

章,最终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制定了三期“新市街”扩张计划,配套新市街设计了道路、上下水道工程。

日本人学习模仿能力,在亚洲无出其右。在延续和承袭德人基础上,日本人根据实践,对德人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加以充实和完善,1918 年正式颁布《青岛下水道规则》, 明确规定青岛城区下水道分为公共下水道和专用下水道两

类,并详细规定下水管道口径、分类铺设区域,铺设操作规程、管理养护等内容,细致而绵密 。据日本人统计 ,截至1920 年 3 月底, 铺设的各种下水道管道总长度已达 129.6 公里,大部分为雨污分离式下水道,也包括少量混合式下水道。其中 400 毫米口径以上管道铺设32.3 公里 ,300 毫米以上的下水管道19.7 公里 ,200 毫米以上的下水管道58.5 公里,100 毫米以上的管道 18.9 公里。对于管道铺设作业,日本人与德国人一样,要求甚严。

据日人编的 《青岛土木志 》记载 :建造雨水井,先要在井底铺设长宽各 3尺,厚 1 尺的坚硬砾石,上面再铺设长宽各 3 尺,厚 5 寸的混凝土;混凝土上安置厚 2.5 寸, 内壁直径 1.5 尺、 深 6尺的混凝土管,上覆铁盖。自铁盖以下1 尺 5 寸处安装内直径 6 寸的弯曲陶土管, 与入口和雨水排水管道的支管相连接, 古力盖要求重达 75 公斤。选材也很讲究, 施工所用石材主要采自青岛及崂山附近的花岗岩, 下水管道主要是从德国进口或博山烧制的陶

管 ,坚固耐用 。聊城路 、馆陶路 、堂邑路、市场三路一带、辽宁路一带以及台东镇西北一带的下水道均为日本人铺

设。 日人还准备在台东镇附近规划建设污水排泄处,并增设了原第一、第二集水处的三部电机, 使污水排泄能力达到 1500 立方。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青岛百年下水道大起底(上篇)□周兆利 张 蓉

德占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50 余年里,青岛下水道经过各个时期的扩建和维护,一直处于“国内第一”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岛城下水道无论是在管道密度、修建技术以及养护等方面,都居于国内城市前列,被誉为“中国最不怕水淹的城市”。

青岛“不怕淹”,下水道给力,不能归功于哪一时期,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不同时期各有所为的结果。

青岛下水道的历史和今日现实说明:城市下水道就像人体内的血管,既要通畅,也要维护,两者缺一不可。

每次当有内陆城市受到暴雨冲击、积水遍布,成为“水城泽国”时,“不怕淹”的青岛一定会被拿来作对比。在媒体描述中,青岛是最不怕淹的中国城市,无论下多大雨,积水从不会没过脚脖子。青岛的下水道被赋予了传奇色彩,成为城市排水的“青岛奇迹”。

有人形容“青岛的下水道宽敞到可以跑卡车”, 也有人说“这得益于上世纪初德国人占领青岛期间修建的排水系统”。 这种被神话了的青岛下水道还出现了这样的传说:青岛下水道在使用了

百余年后,一些零件需要更换时,一家德国企业发来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 3 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并且根据线索,施工单位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虽历经百年,依旧光亮如新。后来证明,这则消息子虚乌有。

真相是什么?青岛如何被打造成“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本文作者查阅青岛市档案馆馆藏史料,将青岛各个时期下水道的建设与管理真相予以大起底。

本版照片均由市档案馆提供

■1903 年,德国人开始铺设污水管道并修建排水泵站。图为污水下水管道广州路泵站。

■青岛雨水下水道。

■德制古力盖。

■1904年,正在铺设中的中山路雨水下水道主干道(管道直径足有一人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