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53 弘道 2009 年第1 期 / 總第 3 8 期 物人教 攖寧, 原名志 祥、元善,字子修, 後更名攖寧,道號攖 寧子。因其在1936年 12 月 1 日《揚善半月 刊》第 4 卷第 1 1 期 (總第 83 期)上發表 的〈最上一乘性命雙 修二十四家丹訣串 述〉及 1941 年 1 月 1 日《仙道月報》第 25 期上發表的〈重修委 羽山大有宮宗譜序〉 兩篇文章署名「攖寧子陳圓頓」,後 有人稱陳攖寧道號「圓頓子」,誤。 生於清光緒六年庚辰歲(即公元 1880 年)臘月十九子時,歿 於公元 1969 年 5 月 25 日 下午7時。祖籍安徽懷寧 縣洪鎮鄉新陳埂,世居 安慶。因其倡導仙學學 術、弘揚道教文化,故 被譽為「仙學學派的創 始人」、「神仙科學 家」、「當代太上老 君」。 一、幼年苦讀 陳攖寧的父親陳鏡波,是晚清舉 人,在家中設館授徒,以教書為職業。 陳攖寧自幼便接受家庭的私塾教育。光 陳攖寧先生生平述略(上) 蒲團子 京城人士 編者按:該文是京城人士蒲團子為紀念陳攖寧先生仙逝 40 周年而 特賜本刊的力作,全文共兩萬餘字。因文章篇幅太長,本刊擬分兩期發 表之,以表達我們對陳攖寧大師的共同懷念! 陳攖寧先生

- daoist.org · 關於陳攖寧離家訪道的原因,除 陳攖寧自己撰寫的兩份《自傳》記述 外,其1945年於南京孟懷山「亞園」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53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

    物人教

    陳 攖 寧 ,原 名 志祥、元善,字子修,

    後更名攖寧,道號攖

    寧子。因其在1936年

    12 月 1 日《揚善半月

    刊》第 4 卷第 1 1 期

    (總第 83 期)上發表

    的〈最上一乘性命雙

    修 二 十 四 家 丹 訣 串

    述〉及 1941 年 1 月 1

    日《仙道月報》第 25

    期上發表的〈重修委

    羽山大有宮宗譜序〉

    兩篇文章署名「攖寧子陳圓頓」,後

    有人稱陳攖寧道號「圓頓子」,誤。

    生於清光緒六年庚辰歲(即公元 1880

    年)臘月十九子時,歿

    於公元 1969 年 5 月 25 日

    下午7時。祖籍安徽懷寧

    縣洪鎮鄉新陳埂,世居

    安慶。因其倡導仙學學

    術、弘揚道教文化,故

    被譽為「仙學學派的創

    始 人 」 、 「 神 仙 科 學

    家 」 、 「 當 代 太 上 老

    君 」 。

    一、幼年苦讀

    陳攖寧的父親陳鏡波,是晚清舉

    人,在家中設館授徒,以教書為職業。

    陳攖寧自幼便接受家庭的私塾教育。光

    陳攖寧先生生平述略(上)

    蒲團子 京城人士

    編者按:該文是京城人士蒲團子為紀念陳攖寧先生仙逝 40 周年而

    特賜本刊的力作,全文共兩萬餘字。因文章篇幅太長,本刊擬分兩期發

    表之,以表達我們對陳攖寧大師的共同懷念!

    陳攖寧先生

  • 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54

    緒八年(公元 1882 年),陳攖寧便開

    始讀書識字,此時陳攖寧虛歲3歲,而

    實際年齡不足2歲。余仲玨《陳攖寧先

    生傳略》一書曾言陳攖寧是坐在父親

    的膝蓋上認字的。

    根據陳攖寧1953年10月28日於杭

    州銀洞橋 2 9 號慈海醫室所作的《自

    傳》記述,自己「三歲時開始讀書,

    到六歲時已讀完《三字經》、《四字

    經 》 、 《 百 家 姓 》 、 《 千 字 文 》 、

    《 論 語 》 、 《 大 學 》 、 《 中 庸 》 。

    七歲到十一歲,讀完《詩經》、《書

    經 》 、 《 易 經 》 、 《 禮 記 》 、 《 左

    傳》。十二歲至十四歲,學做詩文,

    讀古文、古詩、八股文、試貼詩」,

    並補充說「以上皆是父親自己教讀,

    沒有第二個老師」。 1 陳攖寧的侄子陳

    仲璉在〈懷念伯父陳攖寧〉一文中曾

    言 : 「 因 祖 父 是 清 朝 舉 人 , 家 學 淵

    源,人皆讚他(按:即陳攖寧)才華

    出眾,初考秀才時,都以為穩可得中。

    但 伯 父 因 常 閱 《 時 報 》 、 《 盛 世 危

    言》等書報,故文章中對清廷有『國

    弱民貧』之議論。幸主考官為祖父好

    友,閱卷時很驚訝,遂將考卷抽出,免

    生意外,並暗告家中,囑為管束。祖母

    聞此患病。伯父事母至孝,乃自責曰:

    『 母 親 大 人 勿 怒 , 下 科 保 中 。 』 果

    然,下屆考中秀才。」2 此大約是在陳

    攖寧十四五歲時的事情。關於陳攖寧中

    秀才的具體時間及準確年齡,未見更為

    詳細的資料記載。

    十多年的刻苦讀書,使陳攖寧的

    身 體 極 度 虛 弱 。 陳 攖 寧 在 《 自 傳

    (一)》中曾 這樣 寫到 :「那 時讀 書

    最苦,既要多讀多記,又要背誦得出。

    晝夜用功,無星期假,無寒暑假,無體

    操運動,終日伏在書桌上,腦筋用個不

    停,食物又缺乏營養。」3 十五歲時,

    陳攖寧患上了童子癆,即今天所說的肺

    結核類的疾病。這種病在當時是無藥可

    醫的,當時醫生斷言,陳攖寧活不過當

    年。正因為這樣,陳攖寧的父親也不敢

    讓他繼續讀書,陳攖寧自己也極怕苦

    讀, 故 而 於 光 緒 廿 年 甲 午 歲 ( 公 元

    1894 年),棄了學業,將目標轉向中

    醫典籍,試圖從古代的中醫書中尋求出

    一種治療童子癆的方法。這也是陳攖寧

    為日後研究仙學所邁出的第一步。

    二、初涉仙學

    陳攖寧最早接觸神仙學說,大概

    源於其十歲時所看到《漢魏叢書》中

    的《神仙傳》。其在〈答江蘇如皋知

    省 廬〉 中 曾 言 : 「 自 幼 十 歲 看 葛 洪

    《 神 仙 傳 》 , 即 萌 學 仙 之 念 。 」4 在

    〈讀《化聲敘》的感想〉中,陳攖寧

    云: 「 孩 子 們 看 小 說 , 最 歡 喜 的 是

    《 西 遊 記 》 、 《 封 神 榜 》 、 《 濟 公

    傳》 一 類 的 神 怪 小 說 , 其 次 是 《 水

    滸 》 、 《 彭 公 案 》 、 《 七 俠 五 義 》

    一類的武俠小說,再其次方是《三國

    演義》、《說唐》、《征東》、《征

    西》、《岳傳》等歷史戰爭小說,最

    討厭的是《紅樓夢》、《花月痕》、

    《儒林外史》、《品花寶鑑》、《官

  • 55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

    道物人教

    場 現 形 記 》 、 《 九 尾 龜 》 、 《 繁 花

    夢》等類愛情社會小說。一個孩子是

    這樣,十百千萬個孩子也是這樣。因此

    可以曉得,人類的先天根性,就是佈滿

    了神怪的種子,兼帶點俠義的氣味。除

    此而外,甚麼愛情呀,倫理呀,國家社

    會呀,道德學問呀,完全是不相干的

    事。我們不要笑他們知識幼稚,要曉得

    這才是人類先天本來的根性。」5 正是

    因為人類這種先天本來的根性,使陳攖

    寧對仙學很是欽慕。

    陳攖寧的父親,業儒好道,家中

    藏有不少抄本道書;叔祖行醫,而兼通

    仙學,家中亦有不少道書。雖然陳攖寧

    的父親並不允許陳攖寧讀道書,但陳攖

    寧還是常常尋找出一些父親的藏書,偷

    偷 地 閱 讀 。 比 如 其 最 初 閱 讀 《 神 仙

    傳》時,不敢明明白白閱覽,只得把

    書放在大腿上看,書桌上面依舊擺著一

    本《論語》以為掩飾,害怕父親知道

    他在看異端書而打罵。

    在陳攖寧13歲時,得到其父珍藏

    的 三 丰 真 人 《 玄 要 篇 》 及 白 紫 清 的

    《地元真訣》兩種抄本,讀之津津有

    味,是為平生第一次獲見人元、地元兩

    種仙學書籍。同樣在 13 歲時,他上街

    跟人學辰州符,回家後被父親痛笞一

    頓。 1 4 歲時自己買了一本《萬法歸

    宗》,被家人發現後,付之一炬。直

    到 15 歲陳攖寧身患重病,家人才不干

    涉他閱讀仙學書籍,但還是不敢將雷劈

    棗木印、樟柳神、桃木劍之類的東西公

    開拿出來。

    光緒廿一年乙未歲(公元 1 8 9 5

    年), 16 歲的陳攖寧開始學習中醫。

    陳攖寧的叔祖是當地的名醫,亦精於仙

    學,家中所藏醫書、道書皆為珍本。陳

    攖寧為了治療自身的疾病,將叔祖的醫

    書全都翻閱一遍,但書中所講對於普通

    疾病有辦法,而對自身的疾病卻是治不

    好。偶爾從一部醫書,陳攖寧看到了談

    仙學修養法的內容,很感興趣,便試著

    做了起來。開始的時候,沒有甚麼效

    驗,陳攖寧有些灰心,但想到自己身患

    絕症,已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只有勉

    強再做下去,後來身體居然漸漸好轉,

    而生命也得以保全。這就成了陳攖寧窮

    其一生研究仙學修養法的起點。

    16 歲時,陳攖寧得閱叔祖所藏古

    本《參同契》與《悟真篇》, 1 9 歲

    時得親戚喬家所藏原版《仙佛合宗》

    與《天仙正理》, 20 歲時又得同鄉丁

    家 所 藏 初 刻大 字 版 《 金 仙 證 論 》 與

    《慧命經》。陳攖寧的父親雖珍藏有

    不少抄本道書,但不願意陳攖寧學習此

    道,陳攖寧只能偷偷地翻閱,不敢公開

    去看。陳攖寧經常趁叔祖閒暇時執丹經

    請益,其叔祖則曰「醫許學,仙不許

    學;書可傳,訣不可傳」。所以陳攖

    寧初涉仙學之門,只是憑自己在書中找

    到的仙學方法入手,家中雖有精通仙道

    的長輩,留給陳攖寧的惟有幾部丹經而

    已。

    三、尋師訪道

    1900 年,陳攖寧除了繼續研究中

  • 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56

    醫學理及仙學修養法,並開始跟哥哥研

    究科學書。陳攖寧的哥哥平日研究物

    理、化學,尤精於高深的數學,更善於

    繪製機械圖畫。陳攖寧的普通科學知

    識,都是跟哥哥學來的。

    1905 年,本地城內有幾個人去日

    本留學,陳攖寧的哥哥因無錢不能去,

    心中鬱悶,又因平日勤學過度,不久得

    吐血病而亡。陳攖寧很灰心,對於專門

    科學也不敢再用心研究。後來陳攖寧考

    入安徽省高等學堂,時候不久,因舊症

    復發,遂半途退學,未能畢業。

    1907年,陳攖寧28歲,因舊病復

    發,心中恐慌,知道自己所學的修養方

    法尚不夠用,需要再求進步,遂決計離

    開家庭,到各處尋人指導。陳攖寧首先

    來到上海,跟姊夫喬種珊和吳彝珠二人

    商量旅費問題。由於喬種珊的身體也不

    好,希望陳攖寧能尋訪到有效的方法教

    給自己,故陳攖寧在外面的旅行費用,

    全由喬種珊一人接濟。

    關於陳攖寧離家訪道的原因,除

    陳攖寧自己撰寫的兩份《自傳》記述

    外,其 1945 年於南京孟懷山「亞園」

    所 著 的 《 仙 學 必 成 》 一 書 中 曾 云 :

    「特別生理之人,世間很難看見,但亦

    非絕無。我於光緒三十三年,在安徽省

    懷遠縣親自遇著,彼此相聚兩旬之久,

    許我實地試驗,證明仙家之說非虛,並

    改正道書上各種錯誤,然後我方下決心

    拋棄家庭,淡薄名利,費四十載光陰,

    閱千百部秘籍,打起全副精神,專求這

    一件事。」6 光緒三十三年,即公元

    1907 年,乃陳攖寧外出訪道的時間。

    我們似乎可以這樣認為,正是因為陳攖

    寧在懷遠遇著這位有道之士,才使陳攖

    寧下定決心拋開家庭,出門訪師。

    陳攖寧黃山遇道的事情,余仲玨

    《陳攖寧先生傳略》一書中言,在陳

    攖寧「十九歲那年,有一次去黃山腳

    下一朋友家中作客,認識了一位道士,

    看樣子約有五十多歲,兩眼炯炯有神。

    他心裏一動,趨前恭敬請教,道士幾句

    竟然點破了困擾他多時的疑團。他要求

    道士做個示範,道士盤膝趺坐,點頭示

    意他走近。他走過去,輕輕拿起道士的

    手腕,伸出三個手指頭搭在道士的脈

    上,竟然摸不到脈息的跳動。他又裁了

    一條極薄的宣紙,舉在道士的鼻前,紙

    條紋絲不動,於是他明白了:這就是真

    息,或叫胎息,和嬰兒在母腹中一樣,

    不用口鼻呼吸,而由內息在體內周流。

    他心裏折服」7 。這裏所說十九歲那

    年,即 1898 年左右。余仲玨的這則記

    載,據她自己說,是 1962 年陳攖寧與

    道協研究室人員討論莊子「真人呼息

    至踵」一語時所追述的。但這個記載

    與陳攖寧《仙學必成》中所云,相差

    十 年之 久 , 若 以 《 仙 學 必 成 》 所 載

    「費四十年光陰」計算,光緒三十三

    年即 1907 年,黃山遇有道之士至 1945

    年作《仙學必成》,時間剛好約 4 0

    年,是則余仲玨之記述或有失誤。

    陳攖寧訪道時,先尋訪佛教中的

    高僧,如九華山月霞法師、寧波諦閑法

    師、天童山八指頭陀、常州冶開和尚,

    結果覺得佛教的修養法都偏重心性,對

    肉體仍無辦法,不能達到祛病延齡的目

  • 57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

    道物人教

    的。因此又尋訪道教中人,如蘇州穹窿

    山、句容茅山,都是香火地方,道士們

    不懂得修養;又如湖北均州武當山、山

    東即墨嶗山,雖有少數做修養功夫的

    人,他們所知道的方法尚不及陳攖寧,

    有許多問題也不能回答;其他不出名的

    地方,如安徽懷遠塗山、浙江湖州金蓋

    山等處,也是空跑一趟。

    經過前後約五年的參訪,結果未

    能讓陳攖寧如願,遂下定決心自己看書

    研究,準備通覽全部《道藏》。

    四、遍閱《道藏》

    1912 年,陳攖寧受在上海行醫的

    姊夫喬種珊之邀,來到上海,因而也得

    以閱覽全部之《道藏》。

    吳亞魁《生命的追求——陳攖寧

    與近現代中國道教》言:「1912 年,

    陳攖寧來到上海,借住在姐夫家」,

    「1912 年至 1914 年,整整 3 年,陳攖

    寧每至初一、十五,必往老西門外白雲

    觀求讀《道藏》,早去晚歸,風雨無

    間」。並稱是由於當時上海白雲觀主

    持「見陳攖寧謙恭有禮,破例同意了

    他的請求,不過只能在每月初一、十五

    兩 天 」 。 8

    余 仲 玨 《 陳 攖 寧 先 生 傳 略 》 則

    云:「從1912年至1915年,整整3年,

    他 天 天 到 上 海 老 西 門 外 白 雲 觀 閱 讀

    《道藏》。珍藏在這裏的 5480 卷《道

    藏 》 , 除 了 每 隔 幾 天 有 人 來 撣 撣 灰

    塵,一年一度搬出來晾曬外,簡直無人

    問津。忽然破天荒有人坐下來,從頭至

    尾用心翻閱一遍,每天早來晚去,風雨

    無阻,從不間斷。如果枯睡了數百年的

    古書有靈,也該告慰了吧。」9

    李養正〈論陳攖寧及所倡仙學〉

    一 文 云 : 「宣 統 三 年 ( 辛 亥 , 公 元

    1911),清朝覆滅,進入民國時代,

    時先生(按:指陳攖寧)32 歲。當時

    明版《道藏》全書,實難覓求,聞上

    海白雲觀內貯有此書,欣然往滬,住其

    姊夫喬種珊醫生家,日往白雲觀求讀

    《道藏》。據先生回憶說,觀內保存

    《道藏》甚是嚴謹,置於藏經數中大

    經櫃中,恭敬供奉,輕易不讓人看,每

    年只在重陽日曬經一次。住持因見先生

    誠篤高雅,特予方便,每月初一、十五

    先將借閱書單寫好,然後由觀內執事打

    開藏經樓上大廚,燒香叩頭,將經書

    『請』出,才能觀中閱讀。如是者歷

    三 載 。 」1 0

    陳仲璉〈懷念伯父陳攖寧〉一文

    則言,陳攖寧先生「於一九一三年長

    住上海方斜路白雲觀,專閱明刊《道

    藏》五千三百餘卷及續刊一百八十餘

    卷 」1 1 。

    以上四人所述,各有差異,而陳

    攖 寧 在 《 自 傳 ( 一 )》 中 云 「 民 國

    初年,姊夫喬種珊在上海行醫,他勸我

    來上海與他同住,因此有機會於壬子、

    癸丑、甲寅這三年,長久在上海老西門

    外白雲觀閱覽《道藏》」,「向來沒

    有人把這部書看完過,只有我一人費了

    三年光陰,從頭到尾看過一遍」1 2 ;

    《自 傳(二 )》又云「民 國元 年, 公

  • 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58

    元 1912 年,壬子,卅六歲,回上海,

    借住白雲觀,看《道藏》」。由此可

    以得知,陳仲璉言陳攖寧長住白雲觀讀

    《道藏》是正確的。並且,如果只在

    每月初一、十五兩日閱覽《道藏》,

    三 年 合 起 來 不 到 三 個 月 , 全 部 《 道

    藏》五千餘卷,每日需看七、八十卷

    方可在三年內看完,可知初一、十五之

    說不確切。長期閱讀,當更切合實際。

    三 年 之 後 , 陳 攖 寧 帶 著 自 己 在

    《道藏》中的收穫,又繼續外出尋師

    訪友。

    1913 年時,陳攖寧曾作〈民國二

    年送高鶴年居士朝五台〉詩三首。 13

    五、定居上海

    1912年10月時,月霞法師受邀於

    上 海 頻 伽 精 舍 講 《 法 華 》 、 《 維

    摩》、《楞伽》諸經,時高鶴年任道

    場規模,聽講者數百人,陳攖寧(時

    名陳子修)與濮一乘、劉濮生、狄楚

    青等人曾共同參與研究。14月霞法師於

    哈同花園辦華嚴大學,後因故遷至杭

    州,陳攖寧費三年時光讀完《道藏》

    後,於 1915 年,又到杭州佛教所辦的

    華嚴大學教和尚們地理。

    1915 年秋,陳攖寧離開杭州到北

    京,曾在北京西四牌樓大拐棒胡同跨鶴

    呂祖觀住過一段時間。 1916 年秋後,

    陳攖寧由北京回到上海,正式與吳彝珠

    結為夫妻。吳彝珠辭去醫院的工作,在

    上海民國路自開門診,陳攖寧負責照料

    一切雜務,得暇便讀書研究學問。

    從1907年至1916年,經過十年的

    參訪,陳攖寧結束了遊訪,定居於上

    海,將精力逐漸放在了讀書研究上面,

    有時也到山裏去做工夫。

    1918 年夏,高鶴年回到上海,介

    紹狄楚青、程雪樓、王一亭、陳攖寧等

    與印光法師晤談。陳攖寧回憶此事時

    云:「印光大師在民國十年以前經過

    上海,會偕高鶴年老居士至舍間談論多

    時,所言皆各處風俗人情,及山中住茅

    蓬之狀況,但未言及佛法。」15

    陳攖寧參訪過不少佛教高僧,並

    曾於1915年至 1917年間遍閱哈同印行

    之佛教《大藏經》,與佛教界人士過

    往甚秘,月霞法師《維摩經講義》即

    為陳攖寧一手所抄,而高鶴年的《名

    山遊訪記》、黎瑞甫的《法相宗明綱

    論》 , 中 間 也 有 一 二 句 陳 攖 寧 之 手

    筆。 16

    1916 年時,呂碧城住在上海,曾

    跟陳攖寧學道,陳攖寧遂向其講授了

    《孫不二女功內丹次第詩》。據陳攖

    寧所言,當時乃是「隨時講解,郵寄

    贈之」1 7 。並為呂碧城手訂《女丹十

    則》 , 及 回 答 呂 碧 城 關 於 《 女 丹 十

    則》中 36 個提問,作為《女丹十則》

    的注腳。 18 呂碧城為此曾作〈訪攖寧

    道長叩以玄理多與辨難歸後卻寄〉以

    記之。後呂碧城皈依佛門,而陳攖寧當

    年為呂碧城所作的《孫不二女功內丹

    次第詩注》,也就成了他的第一部仙

    學著作。 1926 年,黃邃之因與陳攖寧

    共同進行外丹試驗,得閱此書,並作序

  • 59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

    道物人教

    文一篇云「余素習南宗,故於北派丹

    訣,頗有疑義,及觀此注,豁然貫通。

    方知南北二家丹法,男女兩性工夫,所

    不同者,在其下手之玄機;所必同者,

    在其一貫之妙道」,「惟曾記當時陳

    君所誦孫不二仙姑七言絕句一首,似含

    微旨」,「學者果能悟徹十四首律詩

    之作用,然後將此七言絕句,熟讀而深

    思 之 , 則 弦 外 餘 音 , 當 可 耐 人 尋 味

    矣 」 。 1 9 《 孫 不 二 女 功 內 丹 次 第 詩

    注》最早於 1933 年 9 月 1 日《揚善半

    刊》第 1 卷第 5 期開始公開刊佈,於

    1934年8月由上海翼化堂善書局刊印成

    單行本向全國發行。

    六、扶乩取樂

    1921 年,陳攖寧有感於當時扶乩

    之盛行,便欲探求其究竟,遂與上海白

    雲觀一道士相約,共同煉習普通乩壇之

    符咒。道士用功最勤,幾至廢寢忘食。

    經過兩個月後,小有效驗,但不能自

    如。陳攖寧遂摒去符咒,專事潔志凝

    神,以誠求之,為時既久,漸漸感覺手

    端有物來憑,於是隨之而動,愈轉愈

    速,滿盤飛舞,但是不能成字。陳攖寧

    的夫人吳彝珠及外甥女和音常在陳攖寧

    的家中協助。半年後,陳攖寧的扶乩乃

    能自如,以後每遇良辰美景,親友們即

    擺上茶果等,焚香請仙以為樂。陳攖寧

    的一位朋友白嵐吳君, 1921 年秋攜家

    眷結伴入廬山,打算長久居住,遂寫信

    給上海的陳攖寧,邀請他們一塊去遊

    玩。陳攖寧等人到廬山後,亦因陋就

    簡,扶乩為樂。當時在山溪旁掬粗砂數

    升,鋪在木板上,用柴枝、筷子及紅簪

    子等作為扶乩之法器,而亦有靈驗。當

    時已是深秋,陳攖寧於山居閑寂之時,

    將廬山扶乩所得詩詞及問答,整理成

    章。20廬山山居之時,陳攖寧等亦以聽

    瀑布及流泉聲等方法做修煉工夫,苦於

    瀑布、山泉附近無適合之屋房居住,只

    能席地而坐,天下雨時則不能出門修

    煉,遂於無辦法中想一個聽鐘錶「滴

    嗒」聲的方法。

    對 於扶 乩 , 陳 攖 寧 這 樣 認 為 :

    「夫以為乩仙為可信,而問災問福,求

    利求名,雖偶有奇驗,而失敗者多;或

    以乩仙為全不足信,而嘻笑怒罵,排斥

    無遺,雖暫快一時,而流弊滋甚。故迷

    信與不信二者,皆非能知乩仙者也。宇

    宙間自有一種不解之玄理,極古今聖

    哲,亦難抉其奧而釋其疑,世界各大宗

    教,皆根此玄理而成。無論科學如何發

    達,而宗教偏超然獨立於科學範圍之

    外,憑神力以維繫人心。一神多神,門

    戶雖異,宗旨皆同,苟世界人類,一日

    不能明瞭世界構造、萬物生成之原理,

    則宗教神權一日不能消滅。破壞神權,

    不啻若破壞公共安寧之幸福,大亂即由

    此而生。乩仙也者,亦神權之保障,宗

    教之明燈。愚夫信仰,事固宜然,上士

    隨緣,勿持誹議,則天人感應之理,自

    可默契於無言矣。」2 1

    據胡海牙老師講,陳攖寧先生原

    對扶乩一道持懷疑態度,後因夫人吳彝

    珠精於此道,陳攖寧先生每次外出回來

  • 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60

    後,吳彝珠即能將其在外的經歷一一述

    之,故陳攖寧先生遂對此將信將疑。後

    陳攖寧先生定居胡海牙老師家後,跟胡

    海牙老師談及此事。胡海牙老師深知扶

    乩之秘密,一一為陳攖寧先生破解其中

    之竅妙,才使陳攖寧先生釋然。

    大約在1920年,陳攖寧還為清朝

    光緒年間之翰林王聘三講解了《黃庭

    經》,有《黃庭經講義》一書留傳。

    後《黃庭經講義》在 1933 年 7 月 1 日

    《揚善半月刊》創刊時開始連載,是

    陳攖寧第一部公開發表的仙學著述。

    七、外丹試驗

    1 9 2 2 年間,陳攖寧與眾道友六

    人,進行了外丹實地燒煉,這跟他的朋

    友黃邃之不無關係。

    黃邃之亦曾得外丹黃白之傳,他

    們一派的外丹黃白之術,源於清咸豐年

    間江西一位隱士,因該隱士言語行為怫

    於 常 人 , 被 弟 子 輩 戲 稱 為 「 老 古

    怪」。老古怪的燒煉水平,能點銅為

    銀,其將外丹術傳於安徽的白雲谷,而

    白雲谷的燒煉水平則不及其師老古怪,

    只能達到乾汞成銀的地步,而不能點

    化;光緒年間,白雲谷授外丹術於南京

    鄭鼎臣,鄭的燒煉水平僅能死砂,既不

    能轉接,亦不能乾汞;民國初年,鄭鼎

    臣又將外丹術傳於黃邃之,而黃邃之連

    死砂的工夫也沒有把握。

    在民國十年(即公元 1921 年)以

    前,鄭鼎臣與黃邃之在上海虹口三角小

    菜場附近合租一屋,專門進行外丹燒

    煉,時經兩年,僅得死砂半斤。後鄭鼎

    臣因事返回南京,黃邃之因與陳攖寧相

    交甚洽,言談無忌,為陳家座上之客,

    故暫搬到陳攖寧的家中住。陳攖寧因聞

    黃邃之外丹之傳承掌故,嘗笑而言黃氏

    一派所傳點金術造詣之程度,可謂愈傳

    愈壞,一代不如一代。黃邃之感歎道,

    此術將來只好讓外國人去發明,中國人

    環境惡劣,阻力太多,實無辦法。陳攖

    寧當時對黃邃之之說並不以為然。

    有一天閒暇之時,黃邃之從行篋

    中拿出死砂十餘粒給陳攖寧看,並用吹

    管就火酒燈上將一粒死砂吹化,黑皮脫

    落,砂中死汞滾躍而出,等其冷卻,即

    成一粒白銀珠子。但這些死砂是鄭鼎臣

    留給黃邃之的,黃邃之自己不會做。陳

    攖寧當時對黃邃之說:「此砂雖死,

    恐有盜母之病,所以不能通靈。」黃

    邃之大驚,說:「此是內行話,多年

    以來,未聽他人言過,鄭老先生當日亦

    注意到此,苦無補救之方法。現今國內

    通此道者,不過數人,且又多年不見,

    此刻實無人可問。」陳攖寧以丹經中

    「毒在腹中須用瀉,瀉毒還須毒作媒」

    之訣,告訴黃邃之,請鄭鼎臣將那半斤

    死砂重新入爐,按這個方法再煉,便可

    望轉接。黃邃之立刻致書南京之鄭鼎

    臣,鄭鼎臣得信後大喜,便打算立刻在

    南京重安爐鼎,因諸事不順,只好放

    棄。

    余 仲 玨 《 陳 攖 寧 先 生 傳 略 》 一

    書, 言 陳 攖 寧 夫 婦 「 建 立 新 的 家 庭

  • 61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

    道物人教

    後,他倆同心同德,一點一滴地整理研

    究地元燒煉的理論和方法,一角一分地

    積累湊聚資金和藥材,花了四年時間,

    到 1922 年總算準備就緒」22 ,而陳攖

    寧在其手本《業餘講稿》中則謂「民

    國十五年(按:即 1926 年),在滬寓

    同黃君小試其術」,與余仲玨所記則

    不同。大概黃邃之於 1922 年到陳攖寧

    家中,至 1926 年第一次外丹試驗,這

    四年間,陳攖寧等不僅準備了燒煉的材

    料與資金,還經過一些初步的試驗,並

    自己按古法親手製作一些燒煉的用具,

    如用六一泥製作爐子等,燒火則用木炭

    等。並且,陳攖寧嫌正法用戊己土死砂

    的手續麻煩,難期速效,遂以旁門之法

    代替造土。 1 9 2 4 年時,由於軍閥戰

    爭,燒煉一度受到影響。不久後,幾人

    又重起爐灶,開始燒煉的準備與試驗。

    到1926年時,一切準備就緒,陳

    攖寧與黃邃之等在家中進行正式試驗。

    開爐未久,藥即成,將電線紅銅絲剪下

    寸許,烊開,以藥點之,得綠豆大白銀

    珠子一粒。當時謝季雲、高堯夫、鄭鼎

    臣等,或出財,或出力,與陳攖寧、吳

    彝珠夫婦及黃邃之共六人,共同參與外

    燒煉之實驗。陳攖寧在家中專闢丹室兩

    間,日夜燒煉不斷。胡海牙老師曾聽陳

    攖寧先生說,在燒煉過程中,陳攖寧親

    自燒火,時時觀察鼎爐中藥物之變化,

    外丹藥物中的汞性本沉,然在燒煉到一

    定程度後汞氣會上升於鼎外,陳攖寧常

    久地在爐鼎之旁觀察,吸入了不少汞

    氣,一直到自己感覺到牙齒由牙床往外

    浮、鬆動、疼痛,始知汞中毒,後雖經

    治療得癒,但汞的毒素一直未能徹底清

    除。 1932 年日本人侵襲上海,外丹實

    驗不得不再次停止,而燒煉外丹的同志

    諸人,也紛紛走散,未能再次共同進行

    燒煉外丹的實驗。

    就這樣,從1922年至1932年,陳

    攖寧等六人,用十載之光陰,燒煉外丹

    黃白,最終只做到點紅銅為白銀的地

    步,由於障礙重重,未能有更進一步之

    境界。誠如陳攖寧《業餘講稿》中所

    言 「 證 明丹 經 點 銅 為 銀 之 說 並 非 虛

    妄 」 ,「 所 得 者 僅 此 而 已 」 , 「 我

    輩所能證明者,乃點銅為銀一事,而古

    人所謂點金術,則真是點化黃金,較後

    世丹家僅能點銀者,更為神妙,呂祖詩

    『 起 來 旋 點 黃 金 賣 , 不 使 人 間 作 業

    錢 』 , 可 以 為 證 」 。

    對於十年燒煉外丹所得,陳攖寧

    曾在〈答江蘇如皋知省廬〉中云「地

    元所以失敗者,乃受兩次滬戰之影響,

    第一次南北之戰,第二次中日之戰。彼

    時因戰事而致家破人亡者,不可勝數,

    燒煉外丹道友四五人,雖倖免波及,然

    大局已非,不能安心續煉矣。費十載光

    陰,並千百次試驗之結果,只有兩句話

    可以奉告:『紅銅確能變白銀,但不

    免虧本。』在外國人眼光中,或以吾

    輩為破天荒的大發明家,而在吾輩自己

    觀之,則認為失敗耳。古人生活程度既

    低,原料價值又賤,果能籌備一二百兩

    資本,即可動手燒煉,每月開支亦不過

    幾兩白銀已足,故能以點金術充實道

  • 弘道 2009 年第 1 期 / 總第 38 期62

    糧。吾輩在上海的生活開支,每月動需

    數百金,而材料起碼需一二千金方能辦

    到,所以點出之物,其數量亦不能超過

    古人。所以在古人能借此養道,並能以

    餘力濟世,在吾輩欲借點金術養活自己

    一身且不可能,況欲博施濟眾乎?此古

    今時勢之不同也」,又云「地元丹法,

    證明紅銅確能變為白銀,死砂乾汞更不

    成問題,然亦僅能到此程度而止,後來

    惜未能繼續下去。若論及古講地元一派

    的丹經,差不多被我搜羅盡了。至於煉

    地元靈丹作服食之用者,雖亦曾試驗,

    但難保絕無流弊,故不敢勸人為此」。

    2 3 後來在其《業餘講稿》中,陳攖寧

    云:「世人妄謂東方點金術不成,遂變

    為西方之化學,乃門外漢言。誰知其中

    有不成而謬說已成以騙人如江湖方士

    者,亦有已成而仍說不成以自晦如隱居

    高士者,此尋師訪友之難也;外丹書,

    有真者,有假者,有半真半假者,更有

    滿紙外丹名詞而實非外丹燒煉之事者,

    更有不成其為訣而自命為得真訣者,此

    讀書之難也。故余不欲勸人從事於此,

    自己將來亦無意再做。所以不憚煩做長

    篇記述者,因此事乃中國絕學,世人每

    疑為虛妄,今於初步既得,證明其真實

    非虛,私願已足。」

    陳攖寧一直主張丹法學有師授,

    其進行外丹燒煉實驗者,亦得師訣於

    前,故能讓鄭鼎臣、黃邃之側目視之。

    陳攖寧自己收藏的外丹書不少,惜於

    1937 年日本人侵略上海時,倉促逃亡

    之間,大多失落。今日能看見的,有其

    從《道藏》上所抄的小冊子一部,並有

    其校訂的《琴火重光》及公開發表的〈金

    丹三十論〉、〈外丹黃白術諸家序跋〉

    等。還有謝季雲手抄、陳攖寧題記的

    《金火大成》一部,惜下落不明。

    1 、 3 、 1 2 胡海牙編著:《仙學指南》(北京:

    中醫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第 2 頁,第

    2 頁,第 4 頁。2 、 1 1 陳仲璉:〈懷念伯父陳攖寧〉,北京:

    《中國道教》, 1 9 8 9 年 2 期。4 、 2 3 陳攖寧:〈答江蘇如皋知省廬〉,上

    海:《揚善半月刊》, 1 9 3 7 年 4 期。5 陳攖寧:〈讀《化聲敘》的感想〉,上海:

    《揚善半月刊》, 19 3 5 年 2 期。6 胡海牙編著:《仙學必讀》(香港:天地圖

    書有限公司, 2 0 0 4 年),第 1 1 7 頁。7 、 9 、 22 余仲玨:《陳攖寧先生傳略》(上海:

    上海翼化堂書局, 1988 年),第 3 頁,第

    6 頁,第 7 頁。8 吳亞魁:《生命的追求——陳攖寧與近現

    代中國道教》(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 0 5 年),第 31 頁。1 0 陳攖寧:《道教與養生》(北京:華文出

    版社, 200 3 年),第 556 - 5 5 7 頁。1 3 、 1 4 高鶴年:《名山遊訪記》( 上海:上海

    佛學書局, 199 5 年),第 50 1 頁,第 18 5

    頁 。1 5 陳攖寧:〈慨慕人生佛教導師並答客

    問〉,上海:《覺有情》, 194 7 年第 8 卷

    6 月號。1 6 陳攖寧:〈答復上海公濟堂許如生學佛

    五問〉,上海:《揚善半月刊》, 1935 年

    2 期。17 、 1 9 陳攖寧:《孫不二女功內丹次第詩注》

    (上海:翼化堂善書局, 1 9 3 4 年) 。1 8 陳攖寧:〈答呂碧城女士三十六問〉,上

    海:《揚善半月刊》, 1 9 3 7 年 4 期。2 0 、 2 1 陳攖寧:〈廬山小天池乩壇實錄緣

    起〉,上海:《揚善半月刊》, 1 9 3 3 年 1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