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线 线 ( Nematod e)

线 虫 ( Nematode)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线 虫 ( Nematode). 概 论. 属于线性动物门的线虫纲 (Nematoda). 种类多,数量大,全球约有一万余种. 大多数营自生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 寄生于人体并能导致严重疾患的线虫约有 10 余种. 重要的有丝虫、钩虫、旋毛虫、蛔虫等. ( 一 ) 形态特征. 1 、成 虫. 外观呈圆柱形,两侧对称,体不分节. ♂♀ 异体 , ♂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线  虫       ( Nematode)

线 虫 ( Nematode)

Page 2: 线  虫       ( Nematode)

• 属于线性动物门的线虫纲属于线性动物门的线虫纲 (Nematoda)(Nematoda)

概 论

• 种类多,数量大,全球约有一万余种种类多,数量大,全球约有一万余种

• 大多数营自生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大多数营自生生活,少数营寄生生活• 寄生于人体并能导致严重疾患的线虫寄生于人体并能导致严重疾患的线虫

约有约有 1010 余种余种

• 重要的有丝虫、钩虫、旋毛虫、蛔虫等 重要的有丝虫、钩虫、旋毛虫、蛔虫等

Page 3: 线  虫       ( Nematode)

( 一 ) 形态特征

Page 4: 线  虫       ( Nematode)

1 、成 虫• 外观呈圆柱形,两侧对称,体不分节

• ♂♀异体 ,♂<♀, ♂ 尾端多具特征,与分类有关

• 原体腔 (protocoele) :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无体 腔膜覆盖。腔内充满原体腔液,成为组织器官间营养 物质、氧和代谢产物交换的介质。• 消化道:呈管状,简单,包括口孔、口腔、咽管、中 肠、直肠和肛门。• 生殖器官雌虫多为双管型,雄虫为单管型

• 角皮层:在虫体的前、后端常形成特殊的结构,如: 唇瓣、头翼、交合伞、交合刺等,与虫体的附着、感 觉、交配等有关,有的可作为分类的依据。

Page 5: 线  虫       ( Nematode)

2 、虫 卵• 外观 : 卵圆形,无卵盖,卵壳多为黄色或无色

• 结构 : 卵壳一般分为三层

卵 壳

外层 —— 卵黄膜(很薄,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见)

中层 —— 壳质层(较厚较硬,对虫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内层 —— 脂层 / 蛔甙层(可防止虫卵内外水份的渗透)

• 内含物 (从宿主体内排出时)• 内含一个卵细胞(蛔虫卵、鞭虫卵)• 内含多个卵细胞(钩虫卵)• 内含幼虫 ( 蛲虫卵 )

Page 6: 线  虫       ( Nematode)

● 幼虫只发育不增殖,蜕皮是其显著特征蜕皮 (molting) :幼虫蜕皮时,皮下组织先行增厚,旧

角皮与其分离,同时由皮下层分泌物

逐渐形成新角皮,旧角皮在幼虫分泌

的蜕皮液作用下自内向外逐渐溶解,

最终破裂而脱掉。● 寄生部位:肠道:如钩虫、蛔虫、鞭虫等

组织:如丝虫、旋毛虫

(二)生活史特征● 基本发育阶段 : 虫卵 幼虫 成虫

Page 7: 线  虫       ( Nematode)

● 生活史类型 :1. 直接发育型: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 属于此型发育类型的线虫统称土源性线虫。生活史较简单。根据虫卵在外界发育的不同情况可分为:• 虫卵产出后不久即具有感染性,如:蛲虫• 虫卵产出后需要在外界发育一段时间才具有感染性 如:蛔虫、鞭虫• 虫卵产出后需在外界发育并孵出幼虫才具有感染性 如:钩虫

肠道内寄生性线虫多属土源性线虫

• 既有自生世代,又有寄生世代,如:粪类圆线虫

Page 8: 线  虫       ( Nematode)

2. 间接发育型: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

属于此发育类型的线虫,统称为生物源性线虫。生活史较复杂,如:丝虫、旋毛虫。

组织内寄生性线虫多属生物源性线虫

组织内寄生性线虫对人体的危害

一般要重于肠道内寄生性线虫

Page 9: 线  虫       ( Nematode)
Page 10: 线  虫       ( Nematode)

似 蚓 蛔 线 虫(Aascaris lumbricoide

s)

Page 11: 线  虫       ( Nematode)

一、形 态1. 成虫• 外观• 雌雄异体• 固着器官

Page 12: 线  虫       ( Nematode)

雌虫: 2035×0.3 0.6cm ,

个别可达 49cm

雄虫: 15 31×0.2 0.4cm

Page 13: 线  虫       ( Nematode)
Page 14: 线  虫       ( Nematode)

蛔虫生殖器官

♀ ♂

Page 15: 线  虫       ( Nematode)

(( 11 )受精蛔虫卵)受精蛔虫卵2. 虫卵• 形状:宽椭圆形形状:宽椭圆形• 大小:大小: 4545 ~~ 75×3575×35 ~~ 5050mm

• 颜色:棕黄色颜色:棕黄色• 卵壳:厚,分受精膜、壳质卵壳:厚,分受精膜、壳质 层、蛔甙层 层、蛔甙层三层三层• 内含物:内含物: 11 个大而圆的卵细胞,个大而圆的卵细胞,

与卵壳间有新 与卵壳间有新月形间隙月形间隙• 特殊物:外面常附有一层凹凸特殊物:外面常附有一层凹凸 不平的蛋白 不平的蛋白质膜质膜

Page 16: 线  虫       ( Nematode)

(( 22 )未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 形状:长椭圆形形状:长椭圆形•大小:大小: 8888 ~~ 94×3994×39 ~~ 4444

mm• 颜色:棕黄色颜色:棕黄色• 卵壳:只有壳质层,比卵壳:只有壳质层,比受受 精蛔虫卵 精蛔虫卵薄薄•内含物:许多大小不等的内含物:许多大小不等的 折光颗 折光颗粒粒

• 特殊物:外面的蛋白质膜特殊物:外面的蛋白质膜也也 比受精 比受精蛔虫卵更薄蛔虫卵更薄

Page 17: 线  虫       ( Nematode)

二、生活史

Page 18: 线  虫       ( Nematode)

蛔虫生活史示意图

幼 虫 成 虫

虫 卵感染期虫卵土壤里

体内 (约 2 个月)

( T. W. O2 )

(经口感染)

(钻入肠粘膜经移行再回到小肠发育)

(产出虫卵)

(发育)

(小肠内孵出)

(约 3周 )

(初产卵)

Page 19: 线  虫       ( Nematode)

生活史要点发育阶段 :虫卵(初产卵 / 感染期虫卵)、幼虫、成虫

寄生部位 :小肠、空肠为主,回肠次之

感染阶段 :感染期虫卵(内含幼虫)感染方式 :误食感染期虫卵(经口食入)

虫体寿命 : 1年左右产卵量 :约 24万个 / 日 / ♀

成虫食性 :半消化食物

虫卵发育条件 :温暖、潮湿、荫蔽、含氧充分的泥土移行途径 :肺泡停留 10天左右

发育需时 : 60~75天

Page 20: 线  虫       ( Nematode)
Page 21: 线  虫       ( Nematode)

三、致 病(一)幼虫致病

幼虫释放的代谢物、蜕皮液,可引起全身或局部的变态反应,如:蛔蚴性哮喘,可致患者发热、咳嗽、血痰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表现。肺部 X 线检查可显示为浸润性病变,但病灶常有游走现象,可自行消散。这种肺部炎性细胞浸润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特征性表现,称为肺蛔虫症,也叫 Loeffler 综合征

• 机械性损害:移行时造成,如肠、肝、肺等处,尤其是肺泡壁毛细血管的破裂

• 变态反应:

• 异位损害:甲状腺、脾、脑、肾等

Page 22: 线  虫       ( Nematode)

(二)成虫致病

• 夺取营养:导致营养不良,消瘦等。重度感染的儿童甚至可引起发育障碍。

• 损伤肠粘膜 :机械和化学刺激,损伤肠粘膜并引起炎症性病变,致使消化和吸收障碍,也导致营养不良。

• 变态反应:

• 并发症

IgE 介导,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骚痒、结膜炎等。

Page 23: 线  虫       ( Nematode)

蛔虫引起的并发症 :

原因:钻孔 喜苦、酸 ,嫌甜、辣 遇氧麻痹

当寄生环境发生改变时 , 如发热、胃肠病变或食入过多的辛辣食物以及驱虫方法不当等,均可刺激虫体,使虫体的活动力增强,乱窜乱钻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有 :

• 胆道蛔虫症:占并发症的 64%

• 蛔虫性阑尾炎

• 蛔虫性肠梗阻:占并发症的 32.8%

• 蛔虫性胰腺炎

• 蛔虫性肠穿孔

Page 24: 线  虫       ( Nematode)

四、诊 断 由于雌蛔虫产卵量大,故病原学检查可用直接涂片法

• 直接涂片法 : 一粪三检,检出率可达 95%

常用的方法 :(粪检)

• 浓聚法:阴性者可用饱和盐水孵聚法和沉淀集卵法检查• 治疗性诊断:给药驱虫排出虫体也就确诊• 直接排虫或吐虫• 痰液:幼虫致病时可在痰液中检查蛔蚴

Page 25: 线  虫       ( Nematode)

五、流 行(一)分布

• 分布特点

• 感染众• 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 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 春夏季节感染率高于秋冬季节

• 世界性

全世界感染人数为 13

亿 , 每年死于蛔虫性肠梗阻的就有一千多人。我国有 8593万人感染,平均感染率为 12.72% ,贵州最高 (41.59% ) ,其次是湖南 (30.41%) 。

Page 26: 线  虫       ( Nematode)

• 蛔虫感染普遍 的原因

1. 生活史简单 , 不需要中间宿主

2. 蛔虫产卵量大 ( 24万个 /日 /雌 )3. 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 ( 卵壳蛔甙层 )

4. 不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

5. 某些节肢动物的携带、传播

Page 27: 线  虫       ( Nematode)
Page 28: 线  虫       ( Nematode)

(二)流行环节• 传 染 源

粪便里含有受精蛔虫卵的病人和带虫者

• 传播途径含受精卵的粪便污染环境(土壤、蔬菜、瓜果等)鸡、犬与一些节肢动物的机械性携带

• 感染方式误食(经口)感染期虫卵是唯一的感染方式,与当地的经济条件、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关

Page 29: 线  虫       ( Nematode)

六、防 治• 加强健康教育,注意饮食卫生

• 控制传染源:查治病人 /带虫者,肠虫清• 合理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切断传播途径

• 治疗胆道蛔虫症,可采用:• 十二指肠镜取虫• 静脉点滴 20mg地塞米松, 2~3 小时口服硫酸镁 10~20g ,促使排虫• 食醋口服,阿托品解痉,输液抗炎等治疗

Page 30: 线  虫       ( Nematode)

钩 虫钩 虫 (hookworm)(hookworm)

  

Page 31: 线  虫       ( Nematode)
Page 32: 线  虫       ( Nematode)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

与与美洲板口线虫 (Nec

ator americanus)美洲板口线虫 (Nec

ator americanus)

• 锡兰钩口线虫

• 犬钩口线虫• 巴西钩口线虫

Page 33: 线  虫       ( Nematode)

一、形态(一)成虫

( 1 )外观:体长约 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虫体前端较细,雄虫后端膨大,由角皮延伸形成膜质交合伞;雌虫末端呈圆锥形。

Page 34: 线  虫       ( Nematode)

咬附在肠壁上的钩虫 咬附在肠壁上的钩虫

Page 35: 线  虫       ( Nematode)

钩虫成

Page 36: 线  虫       ( Nematode)

( 2 )两种钩虫成虫形态的鉴别 鉴别要点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体 形 “ C ” 形 “ S ” 形 口 囊 有两对三角形钩齿 有一对半月形板齿交合伞 撑开时略呈卵圆形 撑开时呈扁圆

形,似扇形

尾 刺 有 无

背辐肋 远端分 2支,分 3 小支 /支 基部分支,分 2小支 /支 交合刺 2 刺呈长鬃状,末端分开 1 刺末端呈钩状常包于另 1 刺中

大小 ♀ 10~13×0.6 9~11×0.4 (mm) ♂ 8~11×0.4~0.6 7~ 9×0.3

Page 37: 线  虫       ( Nematode)

( 3 )与致病有关的结构• 口囊 :虫体前端为发达的角质性口腔,内有口齿• 咽管 :长,咽管肌肉发达,肌细胞呈放射形和环 形排列,并交替收缩与松驰,使咽管具唧 筒样的作用,有利于吸血。• 头腺 :可分泌抗凝素,阻止血液凝固• 咽腺﹕ 3 个。主要分泌乙酰胆碱酯酶降低宿主肠 壁的蠕动,有利于虫体的附着,故有“生化 固着器”之称。蛋白水解酶可抑制宿主血液 凝固。 • 排泄腺 :分泌蛋白水解酶

Page 38: 线  虫       ( Nematode)

(二)虫卵• 形状:长椭圆形

• 颜色:无色透明

• 大小: 56~76×36~40m

• 结构:卵壳薄,刚随粪便 排出时,卵内有 2~4

个细胞,卵壳与细胞 间有明显的空隙。随 着时间的推移,卵内 细胞发育成多个,甚 至为幼虫。

Page 39: 线  虫       ( Nematode)

二、生活史

Page 40: 线  虫       ( Nematode)

钩虫生活史示意图 成

虫 虫 卵

杆状蚴(第一期 )

杆状蚴 (第二期 )

丝状蚴土壤里

体内

( 24h 内孵出 )

( T. W. O2 )

(48h 内发育 )

( 产出 )

(5~6天发育 )

(经皮肤感染 )

(经移行回小肠内发育 )

(5~7周 )人

Page 41: 线  虫       ( Nematode)

生 活 史 要 点发育阶段:成虫、虫卵、第一期杆状蚴、第二期杆状蚴、丝状蚴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主要经皮肤侵入,也可经粘膜、胎盘、乳汁等

移行途径:与蛔虫的区别: 1 )起点不同; 2 )肺内不蜕皮

成虫食性:主要是血液,组织液、肠粘膜和上皮细胞等也可

成虫寿命:一般 3年,十二指肠钩虫: 7年;美洲钩虫: 15年

寄生部位:小肠上段,多在空肠上段

虫卵与幼虫在外界发育的适宜条件

Page 42: 线  虫       ( Nematode)
Page 43: 线  虫       ( Nematode)

三、致病 两种钩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相似,十二指肠钩虫的危害更大。 (一) 幼虫致病

1. 钩蚴性皮炎 :俗称“粪毒”。原因:钩蚴钻入皮肤后,数十分钟内患者局部皮肤即可觉得有针刺、烧灼和奇痒感,进而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 1 ~ 2天内出现红肿或水疱,抓破后可由浅黄色液体流出,若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包,最后结痂脱皮而自愈

2. 肺 部 损 害 : 钩蚴移行穿入肺泡时所引起。患者可出现阵发性咳嗽、哮喘、痰中带血等,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

Page 44: 线  虫       ( Nematode)

(二)成虫致病1. 消化道病变

• 病因:成虫以口囊内的钩齿或板齿咬附肠粘膜,造成散在性出血点及小溃疡和糜烂病灶,病灶直径 3~5 mm ,有时可形成大块片状出血性淤斑,深度可达粘膜下层甚至肌层,镜下可见有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 病变部位:肠壁粘膜层、固有层、粘膜下层甚至肌层

• 临床症状:初时上腹部不适及隐痛,继而可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腹痛特点:持续性、弥散性,尤以上腹部及脐周围剧痛,每日常伴有 2~3次痉挛性加剧。食欲多显著增加,而体重却逐渐减轻。

Page 45: 线  虫       ( Nematode)
Page 46: 线  虫       ( Nematode)

2. 贫血• 原因:1 )出血:钩齿和板齿

2 )吸血:咽管,边吸边排3 )渗血:头腺、咽腺4 )失血:频繁更换咬附部位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由于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耗损,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红细胞新生速度慢,从而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变浅。

• 症状: 皮肤蜡黄、粘膜苍白、头昏、乏力;严重者轻微活动都会心慌、气短;部分患者颜面部和下肢浮肿,以及贫血性心脏病等表现。

• 性质:

Page 47: 线  虫       ( Nematode)
Page 48: 线  虫       ( Nematode)

3 . 异嗜症

少数贫血患者喜食木屑、生米、生豆、茶叶甚至破布、碎纸、泥土、煤渣等 ,补充铁剂后症状逐渐消失。

Page 49: 线  虫       ( Nematode)

4. 婴儿钩虫病

• 特征:1 )贫血严重: 80%病例的红细胞计数在 200万 /m

m3以下,血红蛋白低于 5g% ,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及直接计数值均有明显增高。

2 )合并症:患儿发育极差,合并症多,如出现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合并症者达 30~40% 。

3 )病死率高: <1岁为 4% , 1~5岁达 7%

皮肤粘膜苍白,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肺偶可闻及罗音,肝、脾肿大。

• 常见症状: 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

• 体征:

Page 50: 线  虫       ( Nematode)

四、诊断病原学检查即可确诊

1. 粪检1 ) 直接涂片法:简便易行,但易漏诊

2 ) 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虫卵比重 1.06 ,饱和盐水比 重 1.20 。虫卵检出率比 1 )高约 5.6倍。3 ) 钩蚴培养法:检出率同 2) ,可鉴别虫种,对选择 驱虫药物有实际意义。但培养时间长,需 5~6日方能明确诊断。

Page 51: 线  虫       ( Nematode)

2. 痰检:若咳嗽、哮喘,可在痰液中查钩蚴

3. 血检:对于急性钩虫病患者,由于幼虫侵 入人体约经 5~6周才发育成熟产卵,

故早期可做血液检查,若嗜酸性粒细

胞明显增高(可达 15%~86% ),再

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也可确

诊。在后期,患者可呈现低色素小细

胞型贫血。

Page 52: 线  虫       ( Nematode)

五、流 行• 世界性分布,极为广泛,欧、美、非、亚洲均有流

行,以热带、亚热带为甚,感染者达 7.4亿• 温带型:十二指肠钩虫• 热带及亚热带型:美洲钩虫• 我国:南方 北方,农村 城市,平均感染率为

6.12% ,海南最高 ( 34.58%);其次是广西 (19.67

%) 和四川 (18.01%)

• 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 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 长江流域地区:混合感染

(一)地理分布

Page 53: 线  虫       ( Nematode)

钩 虫 在 我 国 的 分 布 情 况

Page 54: 线  虫       ( Nematode)

(二)流行环节1. 传染源的存在 ( 病人及带虫者 )

2. 粪便污染土壤 :用未经处理的粪便施肥3. 有适宜的条件 ( 旱地作物种植区 )

• 旱地耕作、旱地育秧条件下:种植红薯、玉米、 桑、烟、棉、香蕉和咖啡等旱地作物• 婴儿主要是使用被丝状蚴污染的尿布、“土裤子” 或睡沙袋等方式• 洪水后要注意杀灭钩蚴• 矿井:温暖、潮湿、阴蔽、卫生条件差,有利于钩 虫传播。据四川省的调查,矿井工作的工人平均感 染率高达 52.0% 。

4. 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有接触疫土的机会5. 个体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力

Page 55: 线  虫       ( Nematode)

六、防治1. 加强健康教育

常用药物有:阿苯哒唑( 400mg 顿服 3天)、甲苯咪唑( 100mg/次, 2次 /天,连服 3天)。 15%噻苯咪唑软膏局部涂敷,可治疗钩蚴性皮炎。 53℃热水中浸泡受染部位,持续 20~30 分钟,有可能杀死皮下组织内移行的幼虫。

2. 控制传染源(包括病人与带虫者)

3. 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4. 个人防护

下地劳动时应穿鞋 或皮肤涂抹 1.5 %右旋咪唑硼酸酒精或 15 % 噻苯咪唑软膏以预防感染。

Page 56: 线  虫       ( Nematode)

谢 谢!谢 谢!

Page 57: 线  虫       ( Nematode)

丝 虫成虫

Page 58: 线  虫       ( Nematode)
Page 59: 线  虫       ( Nematode)
Page 60: 线  虫       ( Nematode)
Page 61: 线  虫       ( Nematode)
Page 62: 线  虫       ( Nematode)
Page 63: 线  虫       ( Nematode)
Page 64: 线  虫       ( Nematode)

钻出肠壁的蛔虫

Page 65: 线  虫       ( Nematode)

鞭虫患者(肛门脱垂)

Page 66: 线  虫       ( Nematode)

似蚓蛔线虫 似蚓蛔线虫 (( 蛔蛔虫虫 ))

♀♀

Page 67: 线  虫       ( Nematode)
Page 68: 线  虫       ( Nematode)
Page 69: 线  虫       ( Nematode)
Page 70: 线  虫       ( Nematode)
Page 71: 线  虫       ( Nematode)
Page 72: 线  虫       ( Nematode)

鞭虫卵

Page 73: 线  虫       ( Nematode)

钩虫卵 钩虫卵

Page 74: 线  虫       ( Nematode)

蛲虫

卵蛲虫

Page 75: 线  虫       ( Nematode)

蛔虫幼虫在人体内的移行途经

钻入肠壁的小静脉或淋巴管 肝 右心 肺

进入肺泡停留 10天蜕皮 2次

沿支气管气管

咽胃 小肠 ( 定居 )

食道吞咽

Page 76: 线  虫       ( Nematode)
Page 77: 线  虫       ( Nematode)

钻入胆道的蛔虫

Page 78: 线  虫       ( Nematode)

蛔虫性肠梗阻

Page 79: 线  虫       ( Nematode)

寄生于肠道内的蛔虫

Page 80: 线  虫       ( Nematode)

钻出肠壁的蛔虫

Page 81: 线  虫       ( Nematode)
Page 82: 线  虫       ( Nematode)
Page 83: 线  虫       ( Nematode)

十二指肠钩虫口囊 ( 示两对三角形钩齿 )

美洲钩虫口囊 ( 示一对半月形板齿 )

Page 84: 线  虫       ( Nematode)

十二指肠钩虫交合伞 美洲钩虫交合伞

背辐肋分为四小支

背辐肋分为六小支

Page 85: 线  虫       ( Nematode)
Page 86: 线  虫       ( Nematode)

• 温暖: 25~30°C

• 潮湿:相对湿度 60%~80%

• 荫蔽• 含氧充足(疏松)

虫卵在外界发育适宜的土壤:

Page 87: 线  虫       ( Nematode)

丝状蚴特点:丝状蚴特点: ● ● 口腔封闭,不食可动,全身覆盖鞘膜。口腔封闭,不食可动,全身覆盖鞘膜。

● 大多数 ● 大多数 ((占占 90%)90%) 生存于生存于 1~2cm1~2cm深的表层土壤内深的表层土壤内

● 可沿植物茎和草枝向上爬行,最高可达 ● 可沿植物茎和草枝向上爬行,最高可达 20cm20cm 左左

右右

● 具有明显的向温性、向组织性。当其与皮肤接触并 ● 具有明显的向温性、向组织性。当其与皮肤接触并

受到体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强,约 受到体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强,约 3030

分分

钟至一小时主动钻入人体,侵入皮肤也可能与咽管 钟至一小时主动钻入人体,侵入皮肤也可能与咽管

腺分泌的胶原酶活性有关。 腺分泌的胶原酶活性有关。

Page 88: 线  虫       ( Nematode)

钩虫丝状蚴

Page 89: 线  虫       ( Nematode)
Page 90: 线  虫       ( Nematode)
Page 91: 线  虫       ( Nematode)

钩虫幼虫在人体内的移行途径

经皮肤侵入皮下小静脉

或小淋巴管( 进入 )

( 回流 )右心 肺部

肺泡

(

进入

)

支气管气管咽食道

胃 小肠 ( 定居 )

(吞咽 )

Page 92: 线  虫       ( Nematode)

饱和盐水孵聚法

Page 93: 线  虫       ( Nematode)

钩蚴孵化法

Page 94: 线  虫       ( Nematode)

钩虫丝状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