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前瞻APEC 2015議題趨勢(P2中國大陸「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評析(P72015年後峇里時代啟動(P9◎峇里套案之貿易便捷化協定解析(P10APEC動員防堵伊波拉擴散(P11發行人 洪德生 總編輯 周子欽 主編 余慕薌 發行所 中華台北亞太經濟合作(APEC)研究中心/台灣經濟研究院 地址 台北市104德惠街16-85電話 (02)2586-5000 傳真 (02)2599-7499 網址 http//www.ctasc.org.tw Email [email protected] 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委託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編印 184 八十八年十月創刊 一○四年一月出刊 Finance)。其主要合作重點分述如下: 首先,就推動金融整合而言,主要強調:1. 開展 亞太地區的供應鏈融資(特別是協助微中小型企業融入 區域供應鏈)2.推進金融市場自由化,以使各種金融 服務提供者可提供跨亞太區域的服務等。其次,在提 倡財政透明度方面,則是1. 跨境稅務政策和金融交易 之資訊交換;2.一般大眾可更易取得政府採購資訊。 第三是強化財政彈性,主要包括1. 避免因跨境而 導致稅務資訊流出,2. 創造緩衝區,以避免突如其來 的經濟危機對財政資源帶來打擊,3. 擬定對政府計畫 永續融資的政策等。第四項的基礎建設發展與融資, 包括原先列於「強化財政彈性」方案之「成立PPP識入口網」及「PPP術語、作業程序標準化」,另新 增「長期投資(Long-term Investment)」及「都市發展 (Urban Development)2個倡議。 至於SOM1期間召開連結性主席之友會議,除將 持續討論如何監督連結性藍圖的運作,尤其是與促進 PPP的財政相關問題。而菲律賓提出前述「宿霧行動 計畫」(Cebu Action Plan)路徑圖中,與我國關係密切 的討論重點將會是成立「線上PPP知識入口網」(PPP Knowledge Portal)等相關事宜。 APEC與「宿霧行動計畫」 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 2015 年第一屆APEC資深官員會議(SOMI) 即將 2 6-7 日正式召開。而在元月21 日舉辦的財長會 議程序(FMP) SOM1即將舉行前的連結性主席之友 (FoTC on Connectivity) 都聚焦於今年APEC主辦經 濟體菲律賓研提的「宿霧行動計畫」(Cebu Action Plan):希望APEC各經濟體繼續努力以有助解決基礎 建設的融資瓶頸。 宿霧行動計畫重點 FMP中針對菲律賓所提宿霧行動計畫,多數與 會會員體表示繼2013年主辦經濟體印尼提出「APEC 基礎建設發展與投資多年期計畫(MYPIDI) 2014主辦經濟體中國大陸賡續討論MYPIDI ,並完成公私 部門夥伴(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案例研究及 PPP推動路徑圖,2015年應持續討論基礎建設發展與 融資議題。 FMP 最終於元月 22 日達成會議結論,針對宿 霧計畫中原有的三項行動方案: (1) 推動金融整合 (Promoting Financial Integration)(2)提倡財政透明 (Advocating Financial Transparency)(3)強化財政 彈性(Enhancing Financial Resiliency),再新增(4)「基 礎建設發展與融資」(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184一 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184一 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前瞻APEC 2015議題趨勢(P2)

◎ 中國大陸「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評析(P7)

◎2015年後峇里時代啟動(P9)

◎峇里套案之貿易便捷化協定解析(P10)

◎APEC動員防堵伊波拉擴散(P11)

發行人 ▌洪德生 總編輯 ▌周子欽 主編 ▌余慕薌

發行所 ▌中華台北亞太經濟合作(APEC)研究中心/台灣經濟研究院

地址 ▌台北市104德惠街16-8號5樓

電話 ▌(02)2586-5000 傳真 ▌(02)2599-7499

網址 ▌http://www.ctasc.org.tw Email ▌[email protected]

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委託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編印

184 八十八年十月創刊

一○四年一月出刊

Finance)。其主要合作重點分述如下:首先,就推動金融整合而言,主要強調:1.開展

亞太地區的供應鏈融資(特別是協助微中小型企業融入區域供應鏈);2.推進金融市場自由化,以使各種金融服務提供者可提供跨亞太區域的服務等。其次,在提

倡財政透明度方面,則是1.跨境稅務政策和金融交易之資訊交換;2.一般大眾可更易取得政府採購資訊。

第三是強化財政彈性,主要包括1.避免因跨境而導致稅務資訊流出,2.創造緩衝區,以避免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對財政資源帶來打擊,3.擬定對政府計畫永續融資的政策等。第四項的基礎建設發展與融資,

包括原先列於「強化財政彈性」方案之「成立PPP知識入口網」及「PPP術語、作業程序標準化」,另新增「長期投資(Long-term Investment)」及「都市發展(Urban Development)」2個倡議。

至於SOM1期間召開連結性主席之友會議,除將持續討論如何監督連結性藍圖的運作,尤其是與促進

PPP的財政相關問題。而菲律賓提出前述「宿霧行動計畫」(Cebu Action Plan)路徑圖中,與我國關係密切的討論重點將會是成立「線上PPP知識入口網」(PPP Knowledge Portal)等相關事宜。

APEC與「宿霧行動計畫」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

2015年第一屆APEC資深官員會議(SOMI)即將於2月6-7日正式召開。而在元月21日舉辦的財長會議程序(FMP)和SOM1即將舉行前的連結性主席之友(FoTC on Connectivity)都聚焦於今年APEC主辦經濟體菲律賓研提的「宿霧行動計畫」(Cebu Act ion Plan):希望APEC各經濟體繼續努力以有助解決基礎建設的融資瓶頸。

宿霧行動計畫重點在FMP中針對菲律賓所提宿霧行動計畫,多數與

會會員體表示繼2013年主辦經濟體印尼提出「APEC基礎建設發展與投資多年期計畫(MYPIDI),2014年主辦經濟體中國大陸賡續討論MYPIDI,並完成公私部門夥伴(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案例研究及PPP推動路徑圖,2015年應持續討論基礎建設發展與融資議題。

F M P最終於元月22日達成會議結論,針對宿霧計畫中原有的三項行動方案: (1 )推動金融整合(Promoting Financial Integration),(2)提倡財政透明度(Advocating Financial Transparency),(3)強化財政彈性(Enhancing Financial Resiliency),再新增(4)「基礎建設發展與融資」(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本期要目

Page 2: 184一 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一○四年一月 184期

2015:建立包容經濟,打造美好未來菲律賓,在地緣政治的版圖上是東協的一員,

在經濟發展上則屬於發展中國家,在ISOM前夕,公布2015APEC的主題為「建立包容經濟,打造美好未來(Building Inclusive Economies, Building a Better World)」,充分反映出菲國對包容性成長的重視,強調區域經濟整合及國際間合作促成的經濟成長目標,

必須透過包容性的分享,方得以實現其效益,打造夢

想的亞太社群。因此,包容成長並非僅APEC成長策略之一環1,而是經濟成長的重要目標。

為達成APEC 2015建立包容性經濟的目標,菲方公布四大優先領域,分別為加強區域經濟整合及多邊

貿易體系;提升中小企業在區域及全球市場之參與;

投資人力資本發展;建立永續且具韌性之社群作為工

作支柱,下轄各重點議題,包括科研合作、氣候變遷

與災防、能源安全、財政機制、連結性、服務業、法

規謀合與競爭政策、性別平等與女性賦權、透明度與

治理等。

2015 APEC年度優先領域

(一) 強化區域經濟整合在強化區域經濟整合 (A d v a n c i n g R e g i o n a l

Economic Integration)列有4項子題,分別為:1.藉由貿易便捷化,強化區域與經濟整合。2. 透過服務業貿易,聚焦人與人連結及制度性連結工作,提升區域連結性。

3. 健全金融市場,強化區域金融機制對經濟危機的應變能力。

4. 建立APEC區域具包容性的全球價值與生產鏈。5.結構改革。

推動區域經濟整合為A P E C長久以來的核心工作,1994年所提出的茂物目標,是推動貿易與投資便捷化重要的方針。歷年來,APEC以堆積木的方式,促進各經濟體對消弭貿易保護主義、降低非關稅障礙

積極合作,例如ITA、EGs,除此之外,也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系(MTS),共同推動WTO議程,並在亞太自貿區的願景下,持續影響包括TPP、RCEP等區域重要整合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服務業是菲律賓在推動經濟整合

的新重點,這可能是由於菲律賓有龐大的勞動輸出,

海外勞工的匯款(OFW remittances)佔約本國GDP的8%,且重要性持續上升。藉由強調連結性藍圖中人與人連結,菲國希望能便利勞力輸出等程序,提升參

與區域整合的效益。

健全金融市場及制度是另一項重點,映出東協國

家對於1997年金融風暴,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的仍深具戒心,期待APEC能進一步強化國際合作,健全區域的金融及財政制度,穩定投資環境,發展貨幣及資

本市場,一方面強化金融市場的韌性,一方面提升資

金動能,推動當地發展。

(二) 提升中小企業參與區域及全球市場 提升中小企業參與區域及全球市場(F o s t e r i n g

SME’s Participation in Region and Global Markets)列有3項子題,分別為:1.移除中小企業障礙,包含市場進入2.提升中小企業永續與強韌性,促進包容性成長3. 推動中小企業現代化,以及區域內中小企業間的標準符合性。

有鑑於提升商業活動的參與,是確保開放與自

由貿易體系有利於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因此提

升中小企業發展是實現包容成長的重要工作。對亞太

區域而言,中小企業佔企業家數比例超過9成,並提供近65%的工作機會,41%的GDP,對菲國而言,則

APEC 2014年11月領袖會議於北京圓滿落幕,會中對廣泛議題達成重要共識,包括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全球價值鏈(GVCs)、連結性藍圖、反貪腐、糧食安全,以及創新發展等。接著菲律賓將擔任APEC 2015主辦經濟體,如何在過去既有的厚實基礎上,持續拓展,並演繹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年度工作,為當前APEC各經濟體密切觀察之重點。本文研析近期菲律賓舉辦非正式資深官員會議(ISOM)之相關文件,前瞻2015年各優先領域,提出觀察與建議。

前瞻APEC 2015議題趨勢陳威仲

Page 3: 184一 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一○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

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一方面,由於許多亞太國家,面對天災頻仍的挑戰,

而中小企業往往受限於產業規模以及成本考量,欠缺

對於緊急事故的處理能力,再加上基礎建設的不足,

形成許多發展中國家,包括菲律賓、泰國等的發展瓶

頸,因此提升中小企業對天災的應變能力,是確保經

濟包容性及成長的關鍵。

(三) 投資人力資本發展

在投資人力資本發展(Investing in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列有4項子題,分別為:

1.推動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

2.推動科學、技術教育與創新

3. 發展21世紀,APEC企業所需的就業技能(學用落差)

4.教育國際化/跨境教育

2015的APEC非常重視與企業部門的結合,除了

在多次部長會議場邊舉辦CEO圓桌會議,並舉辦女性

高峰會外(詳表1),在強調包容成長、知識經濟時,

尤其是能力建構方面,也重視人力資本必需要能有助

於就職技能的提升。人力資本的提升有賴於教育以及

科研合作,除此之外,在APEC場域,則借力學術交

流以及跨境教育等多項倡議,提升人力素質。在此一

項下,未來應會進一步納入婦女、青年等族群的能力

建構,提升與包容性成長的連結。

(四) 建立永續且具韌性之社群對於建立永續且具韌性之社群 ( B u i l d i n g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Communities)列有4項子題,分別為:

1.提升APEC經濟體減災及風險管理能力2.打造具韌性的基礎建設3.促進營運持續能力4.提升中小企業對天災韌性

從海燕到哈格比,菲律賓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

屢次遭受颱風重大打擊。原本規劃12月在黎牙實比舉辦的非正式資深官員會議,也因哈格比的侵襲,緊急

改到馬尼拉舉辦,顯見颱風實為菲律賓之大患。風災

及相伴的土石流等,對菲國的經濟發展,以及生命與

財產的造成的損失難以計數。因此,2015年將強調對於提升天災的緊急應變及管理能力,尤其是對中小企

業以及基礎建設方面,應促進國際合作,建構區域的

安全性成長,此工作也將有助於提升區域的供應鏈連

結,減少「斷鏈」效應。

觀察與建議綜觀2015年的議題規劃,菲律賓顯然無意延續北

京議程和意志,因此在連結性工作部分,缺乏實質規

劃,也不似2013及2014年有明顯的脈絡。

圖1:2015 APEC年度優先領域

*著色方塊為未來可能納入之議題

Page 4: 184一 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一○四年一月 184期

其中,人與人連結由於與勞工移動以及教育交

流密切相關,因此成為唯一被凸顯的議題,而制度性

連結方面,許多相關工作與第一優先領域相關,因此

雖可能會拆入討論,但仍隱晦不顯。相對而言,連

結性藍圖(Connectivity Blueprint)以及基礎建設多年期計畫(MYPIDI),雖從2013年即被認可為2013-2016 APEC多年期工作的重點,現階段卻未出現在會議文件中,顯示菲方無意力推印尼與中國大陸之成果。其

他議題包括FTAAP、中等收入陷阱、城鎮化等中國大陸強調的重點,也被大幅弱化,未來即使重新列入

議程,也可能被邊緣化,進展將受到侷限。

中小企業與緊急應變列為2015年度優先領域,實屬罕見。在過去,APEC處理相關議題多在工作層級,並結合其他包容性成長與安全性成長相關議題呈

現,較少單獨列出,如何以更高層次的政策角度討

論,是2015的挑戰。對我國而言,多年來在中小企業工作組

(SMEWG)以及緊急應變工作組(EPWG)默默耕耘,2011-2012年間,我國擔任SMEWG主席,並推動強化中小企業擬定營運持續計畫(Business Continuity Plans, BCPs)的多年期計畫(2012-2014),在SMEWG與EPWG共同合作下,製作BCP教戰手冊,已被翻譯為7種語言被廣泛應用,並舉辦多次訓練營,協助亞太區域中小企業對抗天災威脅。

在緊急應變方面,由於我國飽受地震及颱風威

脅,長期以來與鄰近國家積極交流防災經驗,2014

年,我國災防中心李維森主任秘書也藉擔任EPWG

共同主席職務之便,協助APEC與聯合國減災辦公室

(UNISDR)合作,並提出利用大數據以及開放數據協

助提升緊急應變能力之倡議,不但贏得APEC認可並

獲經費支援。

以上種種皆與菲國之強調不謀而合,2015年若可

利用跨論壇的合作,以及跨議題的整合,在第二及第

四優先領域提出具體的成果,則可望一方面協助主辦

經濟體項APEC領袖繳交漂亮的成績單,另一方面則

可將我過去的成果做一完整、出眾的呈現。但其中當

務之急,是將兩方面的工作,包括中小企業的BCP多

年期計畫,以及大數據倡議進行整合,提出更高位、

更大格局的概念文件,以便連結我國參與之策略,並

在APEC論壇、部長會議,甚至領袖會議推廣,提升

能見度及接受度。

私部門參與是明年各項會議的重點,包括部長會

議與CEO圓桌討論結合的設計,以及繼2011年美國舉

辦婦女高峰會後,將再次舉辦婦女峰會,在在顯示,

菲方深化企業參與的決心。我國或可利用此一時機,

儘早規劃,藉由參與APEC各項議題與會議,深化與

各經濟體之連結,加強與APEC各經濟體的貿易及投

資活動。(作者為台經院副研究員)

注釋說明1 其他4個重要面向為:平衡性成長、永續性成長、創

新成長、安全性成長。

表1:2015 APEC重要高階會議

—APEC領袖高峰會 11月17-18日 馬尼拉 APEC部長級年會 11月15-16日 馬尼拉

—部長會議 高階政策對話

貿易部長會議

(+CEO Roundtable)5月23-24日 長灘島 人力資源建構高階政策對話 5月 巴紐

財政部長會議

(+Roundtable)9月9-11日 馬尼拉 科學與技術教育高階政策對話 7月6-7日 馬尼拉

結構改革部長會議 9月12-13日 宿霧 災害管理資深官員論壇 9月16日 黎牙實比

中小企業部長會議 9月21-25日 伊洛伊洛 婦女與經濟論壇 (+Summit) 9月16-18日 馬尼拉

運輸部長會議

(+CEO Roundtable)10月8-10日 宿霧

糧食安全與

藍色經濟高階政策對話

9月28日-10月6日

伊洛伊洛

能源部長會議

(+CEO Roundtable)10月12-14日 宿霧 衛生與經濟高階會議

資深官員會議

—SOM 11月26日-2月10日

克拉克 SOM2 5月10-21日 長灘島

資深財金官員會議 (SFOM)

6月11-12日 巴加克 SOM38月24日-9月8日

馬尼拉

CSOM 11月12-13日 馬尼拉

Page 5: 184一 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一○四年一月 184期

表2:APEC 2015年議程規劃

截至2015月2月1日

日期 會議名稱 地點 工作小組

15-16 Jan 2015APEC Public-Private Dialogue on Identifying and Addressing Impediments to Improve a Business-Friendly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in the APEC Region

Ha Noi, Viet Nam IEG

21-23 Jan 2015 Senior Finance Officials' Meeting Clark, Pampanga, Philippines

26 Jan 2015 Anti-Corruption and Transparency (ACT) Working Group Clark, Philippines ACT

26 Jan 2015 Health Working Group (HWG) Clark, Philippines HWG

26 Jan 2015 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Forum (LSIF) Training Program Clark, Philippines LSIF

26 Jan 2015 Sub-Committee on Customs Procedures (SCCP) Clark, Philippines SCCP

26 Jan 2015 Experts Group on Illegal Logging and Associated Trade Clark, Pampanga, Philippines EGILAT

26 Jan-7 Feb 2015 First Senior Officials' Meeting and Related Meetings (SOM1)

Clark, Pampanga and Subic, Zambales,

Philippines

27 Jan 2015 Anti-Corruption and Transparency (ACT) Working Group Clark, Philippines ACT

27 Jan 2015 Health Working Group (HWG) Clark, Philippines HWG

27 Jan 2015 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Forum (LSIF) Training Program Clark, Philippines LSIF

27 Jan 2015 Sub-Committee on Customs Procedures (SCCP) Clark, Philippines SCCP

27 Jan 2015 Experts Group on Illegal Logging and Associated Trade Clark, Pampanga, Philippines EGILAT

27-30 Jan 2015 First APEC Business Advisory Council (ABAC) Meeting Hong Kong, China ABAC

28 Jan 2015 Anti-Corruption and Transparency (ACT) Working Group Clark, Philippines ACT

28 Jan 2015Emergency Preparedness Working Group (EPWG) and Senior Disaster Management Officials Forum (SDMOF) Preparatory Meeting

Subic, Philippines EPWG

28 Jan 2015 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Forum (LSIF)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 Steering Committee (RHSC) Clark, Philippines LSIF

28 Jan 2015 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Forum (LSIF) Training Program Clark, Philippines LSIF

28 Jan 2015 Oceans and Fisheries Working Group (OFWG) Clark, Philippines OFWG

28 Jan 2015 Sub-Committee on Customs Procedures (SCCP) Clark, Philippines SCCP

28-30 Jan 2015 4th Meeting of the Oceans and Fisheries Working Group Clark, Pampanga, Philippines OFWG

29 Jan 2015 APEC Alliance on Supply Chain Connectivity (A2C2) (TBC with USA) Clark, Philippines

29 Jan 2015 Chemical Dialogue (CD) Steering Group Industry Pre-Meeting Clark, Philippines CD

29 Jan 2015 Counter-Terrorism Working Group (CTWG) Workshop c/o USA Subic, Philippines CTWG

29 Jan 2015Emergency Preparedness Working Group (EPWG) and Senior Disaster Management Officials Forum (SDMOF) Preparatory Meeting

Subic, Philippines EPWG

29 Jan 2015 Investments Experts Group (IEG) Clark, Philippines IEG

Page 6: 184一 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一○四年一月 184期

日期 會議名稱 地點 工作小組

29 Jan 2015 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Forum (LSIF)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 Steering Committee (RHSC) Clark, Philippines LSIF

29 Jan 2015 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Forum (LSIF) Training Program Clark, Philippines LSIF

29 Jan 2015 Oceans and Fisheries Working Group (OFWG) Clark, Philippines OFWG

29 Jan 2015 Sub-Committee on Customs Procedures (SCCP) Clark, Philippines SCCP

30 Jan 2015 APEC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 Workshop c/o Chinese Taipei (TBC) Clark, Philippines

30 Jan 2015 Business Mobility Group (BMG) ABTC Workshop and RMAS Management Board Subic, Philippines BMG

30 Jan 2015 Chemical Dialogue (CD) Steering Group Industry Pre-Meeting Clark, Philippines CD

30 Jan 2015 Counter-Terrorism Working Group (CTWG) Workshop c/o USA Subic, Philippines CTWG

30 Jan 2015 Electronic Commerce Steering Group (ECSG) Data Privacy Sub-Group (DPS) Informal Meeting Subic, Philippines ECSG

30 Jan 2015 Investments Experts Group (IEG) Clark, Philippines IEG

30 Jan 2015 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Forum (LSIF)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 Steering Committee (RHSC) Clark, Philippines LSIF

30 Jan 2015 Oceans and Fisheries Working Group (OFWG) Clark, Philippines OFWG

30 Jan 2015 Policy Dialogue for Small & Medium Size Enterprises (SME) BCP Forum and Workshop Clark, Philippines SMEWG

31 Jan 2015 Group on Services (GOS) Clark, Philippines

31 Jan 2015 Project Management Unit (PMU) Training room Clark, Philippines

31 Jan 2015 Business Mobility Group (BMG) Workshop Subic, Philippines BMG

31 Jan 2015 Counter-Terrorism Working Group (CTWG) Workshop c/o USA Subic, Philippines CTWG

31 Jan 2015 Electronic Commerce Steering Group (ECSG) Data Privacy Sub-Group (DPS) Meeting with EU Subic, Philippines ECSG

31 Jan 2015 Intellectual Property Experts Group (IPEG) Clark, Philippines IPEG

31 Jan 2015 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Forum (LSIF) Planning Group Clark, Philippines LSIF

31 Jan 2015 Life Sciences Innovation Forum (LSIF)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 Steering Committee (RHSC) Clark, Philippines LSIF

31 Jan 2015 Sub-Committee on Standards and Conformance (SCSC) Clark, Philippines SCSC

1 Feb 2015Friends of the Chair (FoTC) o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REI) Global Value Chains (GVCs) & Next Generation Trade and Investment Issues (NGETI)

Clark, Philippines

1 Feb 2015 Project Management Unit (PMU) Training room Clark, Philippines

1 Feb 2015 Business Mobility Group (BMG) Bilaterals Subic, Philippines BMG

1 Feb 2015 Counter-Terrorism Working Group (CTWG) Workshop c/o USA Subic, Philippines CTWG

1 Feb 2015 Joint EC-GOS-PECC meeting Clark, Philippines EC

1 Feb 2015 Electronic Commerce Steering Group (ECSG) Data Privacy Sub-Group (DPS) Meeting Subic, Philippines ECSG

1 Feb 2015 Intellectual Property Experts Group (IPEG) Clark, Philippines IPEG

1 Feb 2015 Market Access Group (MAG) Clark, Philippines MAG

1 Feb 2015 Sub-Committee on Standards and Conformance (SCSC) Clark, Philippines SCSC

資料來源:http://www.apec.org。

Page 7: 184一 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一○四年一月 184期

中國大陸「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帶來之挑戰 吳福成

一、解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 「海上絲綢之路」不是具體指哪一條路,而是一

個友好合作的概念,不受政治因素影響,同時還是面

向所有國家。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專家唐淳風曾對外公

開指稱,「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從三個輻射起點聯通

其他地區:以台灣為核心的中國東南沿海向東北亞、

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輻射,東南沿海沒有陸路聯通的

國家都可以參與;以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連接西亞、

南亞和非洲東部;以摩洛哥海岸向南北美洲輻射。

再簡要地作研析,「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建設主

要重點地區,分別是主線的西太平洋之東南亞和東北

亞、南線的大洋洲之紐、澳兩國和南太平洋島嶼國、

西線的印度洋之南亞,以及西線延伸的東非和北非,

再從此輻射到拉美地區。據初估,「海上絲綢之路」

各線共涉及30多個國家約40億以上人口,約占全世界

總人口65%,以及全世界生產總值(GDP)的23%。也

因此,將來「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完成,可能形成另

一龐大的新興經濟區域。

二、「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挑戰

中國大陸中央為了落實「一帶一路」戰略,除

了明確要推動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1000億美

元)、設置絲路基金(400億美元),還將由福建民間企

業和金融界組建「海上絲綢之路銀行」,以作為「一

帶一路」戰略的資金池,也就是提供相關基礎設施建

設的資金投入。其中的「海上絲綢之路銀行」,之所

以採取民間資本身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要是

在淡化中國大陸企業在海外投資的政府官方色彩,以

避免外界過多的政治臆測。

另外,中國商務部還頒布「對外援助管理辦

法」,新增對外援助資金主要向「一帶一路」沿線國

家和周邊國家傾斜,全力推動各相關國家間的互聯互

通,並重點推進各相關國家間的民生項目,以及加強

開發各相關國家間的人力開發合作,提供高級學位教

育、短期主題研修培訓等。中國大陸的新對外援助對

象,將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夥伴國家,恐將因金援

掛勾外交、甚至軍事合作,而衝擊歐美、日本等國家

在這些地區的傳統影響力。

(一) 「海上絲綢之路」對美元的挑戰

不容置疑,「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可替中國大陸

帶來龐大的對外投資需求,並為中國大陸過剩生產能

力找到一個新出路,也有利於其國內經濟成長和就業

的穩定。尤其它所帶來的國家間經濟融合,也將提升

中國大陸長期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從長遠看,「海上

絲綢之路」建設完全可能創造比持有美國國債更高的

財務回報率,從而為中國大陸外匯儲備投資提供更多

的選擇,間接有助人民幣的國際化。這對美元在國際

優勢地位將帶來挑戰。

(二) 將伊朗納入「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對象

中國大陸將美國眼中的邪惡國家伊朗納入「海上

絲綢之路」建設對象國,並將協助其推動基礎設施建

設,啟動高鐵和經濟園區等項目。伊朗也將從長遠角

度重視加強中、伊兩國的經貿、能源、交通基礎設施

等領域合作,並加強共同反對恐怖主義和極端勢力,

以維護地區安全穩定。此舉必然牽動近東地區的地緣

戰略之版塊移動,並引發美國的擔心,進而做出必要

的回應和較勁。因此,未來「海上絲綢之路」西線延

伸到伊朗的戰略規劃過程,並不排除美國勢力會介

入,甚至導致不可測的戰略利益對撞的風險出現。

(三) 菲律賓是否被納入「海上絲綢之路」牽

動南海島嶼主權爭議的後續發展

中國大陸正勾劃在港口投資數以百億美元的前

景,這些港口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一線展開。這條

貿易路線蜿蜒穿過東南亞、南亞、西非、東非、北非

直至威尼斯,將為途經地區帶來貿易和就業機會。然

而,地圖顯示這條路線明顯繞過菲律賓。美國華爾街

日報認為,菲國已就南海領土爭端向中國大陸提起法

律挑戰付出高昂代價,包括雙邊貿易、旅遊均日趨衰

落。菲國外長德爾羅薩里奧甚至公開表示:「我們感

到孤單」。未來中國大陸是否將菲律賓排除在外,必

然牽動南海島嶼主權爭議的後續發展,而台灣處在中

國大陸和菲國之間,更須密切注意此一形勢發展。

台灣正處在中國大陸所謂「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位置,對於中國大陸的「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有必要

密切關注。

Page 8: 184一 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一○四年一月 184期

三、「海上絲綢之路」對台灣的影響 「海上絲綢之路」對台灣的影響,不是立即的,

而是逐漸加深的。同時,這之間有正面影響,也有負

面影響。在正面影響部分有:

(一) 可為台灣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創造條件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說過,歡迎鄰國搭

乘「一帶一路」計劃的順風車,可平均分享中國發展

的惠澤。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學博士王敏的一

篇題為「台灣應積極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

設」文章,也呼籲台灣應主動宣布參與「海上絲綢之

路」建設,此舉既可獲得大陸的認可和支持,又能為

台灣參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創造條件,避免經濟被日

益邊緣化危機,可謂推動兩岸經濟共同發展的務實可

行路徑。相反地,台灣若不參與「海上絲綢之路」,

將來要參與以東協為主導、中國大陸力挺的RCEP,

必然徒生窒礙。

(二) 可為台灣開拓更廣大的新市場

最近中國大陸中央已核定由福州平潭、廈門和泉

州組建的福建自由貿易區計畫,其背後目的除要「面

向台灣」,準備把該自貿區作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

新基地,也將作為大陸推動「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

想的重要門戶。由於福建與台灣有歷史的「五緣」關

係,未來台灣即可有效運用福建自由貿易區的優勢,

並搭「海上絲綢之路」計畫走出去,開創有別於過去

傳統的歐美市場之外更廣闊的「海上絲綢之路」新興

市場。

(三) 兩岸產業在「海上絲綢之路」之發展

稍早在台灣召開的兩岸高新產業合作論壇,大陸

電子信息產業研究發院院長羅文提出,台灣可以參加

大陸「一帶一路」的大戰略,並設立一批兩岸新興產

業合作園區,民間可以透過項目合作共同發展,包括

新型顯示與積體電路等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是兩岸的

強項,未來兩岸企業應可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

家地區設置海外新生產基地,並拓展新市場。

至於對台灣的負面影響,則分別有:

(一) 台灣中間產品出口中國大陸的份額被替代

近幾年中國大陸勞工成本提高,大陸轉移產業

的需求更加迫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必然

會因大陸轉移產業而受惠,特別是隨著「海上絲綢之

路」建設的進一步推進,海路運輸和物流成本的急遽

下降,上述沿線的國家極可能通過生產零組件而非完

整產品的專業化和規模經濟而獲得可觀效益,並在中

國大陸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發揮作用。相對地,現行

兩岸的產業分工格局則可能逐漸隨著「海上絲綢之

路」建設完成,最後導致台灣中間產品出口中國大陸

的份額減少,甚至遭到替代的貿易危機。

(二) 戰略落實可能衍生新一波台商「大陸熱」

若從投資回報率看中國大陸的「海上絲綢之路」

戰略,根據金融時報中文網的一篇專文,由於「海上

絲綢之路」計劃的投資項目都建在國外,這些投資能

夠加快相關國家與中國大陸的經濟融合,有利於中國

大陸更便捷地從這些國家獲取資源品、能源品,也有

利於中國大陸商品對這些國的輸出。而在此形勢發展

之下,必然牽動兩岸經貿關係,吸引更多台商赴大陸

投資生產,並開闢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新市

場。這過程也可能衍生新一波台商的「大陸熱」。

結語與建議

儘管外界對中國大陸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建

設有不同面向的解讀,其中也牽涉到敏感的戰略佈局

問題。然而,若回歸經濟層面來看,「海上絲綢之

路」戰略對未來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影響宏遠。尤其

中國大陸國務院最近宣布新增福建為自由貿易區,其

目的在面對台灣,以及作為面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

路」的重要橋頭堡,亦即將從福建向外輻射,加強與

東協、南亞、西亞、北非、歐洲和美洲等沿線地區國

家的經貿投資往來。中國商務部研究院亦有以台灣為

核心的中國東南沿海向東北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

輻射之規劃,因此兩岸如何思考合作共營海上絲綢之

路,以創造互利、共贏願景,更具重要性和迫切性。

不容置疑地,「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應有助創造

兩岸對外投資需求,可為兩岸過剩生產能力找到新出

路,兩岸企業也可從沿線國家地區通過生產零組件而

非完整產品的專業化和規模經濟進而獲致可觀效益,

並在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環節發揮優勢作用。相對

地,台灣若沒參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現行兩岸

產業分工格局則可能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完

成而瓦解,屆時台灣中間產品出口大陸的份額減少,

最後甚至有被替代的貿易危機。

總而言之,兩岸若能合作共營「海上絲綢之

路」,不但有利雙方各自經濟轉型和成長,尤其與沿

線國家地區間的經濟融合,更將提升兩岸長期發展的

Page 9: 184一 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一○四年一月 184期

2015年後峇里時代啟動蔡靜怡

2013年12月3日至7日,WTO會員部長齊聚印尼峇里島舉行為期5天的「第9屆部長會議」(MC9)。在該次會議中,WTO正式通過「峇里部長宣言」(Bali Ministerial Declaration),並就該宣言所包括的「峇里套案」(Bali package)達成共識。這是WTO自2005年香港部長會議以來,杜哈回合談判取得實質成果的一大突破,而套案中通過的貿易便捷化協定(Agreement on Trade Facilitation, TFA),則為1995年以來WTO首次通過的多邊貿易協定。

除TFA之外,「峇里套案」達成之協議尚包含支持開發中國家基於糧食安全而採取的購買公共儲糧補貼計畫、低度開發國家之免關稅及免配額市場進入,以及原產地規則之簡化等。其中,糧食安全為印

度等G-33集團成員所關切之主要議題。

2014年進展自2014年起,WTO秘書長阿則維多(Robert Azevedo)遂依據「峇里部長宣言」指示,責請相關委員

會或談判小組主席分就「後峇里工作計畫」及執行「峇里套案」各項議題決議展開相關諮商工作。

TFA未能在2014年7月31日的最後談判期限內通過,在此背景之下,APEC資深海關及貿易官員首度在北京聚會,CTI主席拉爾金(John Larkin)於8月18日表示,貿易便捷化協定受挫令許多人感到失望,但APEC仍將繼續為貿易便捷化努力,以消除高成本之商品跨境貿易障礙。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9月30日訪美,期間與美國總統歐巴馬針對WTO的TFA與糧食安全議題交換意見。去(2014)年11月27日WTO總理事會同意採認FTA,WTO全體160各會員國同意三項決議:第一,印度公共儲糧議題之和平條款(Peace Clause)將繼續有效,直到永久性解決方案達成共識、採用為止;第二,關於FTA全體會員國採認修正議定書,正式將FTA納入WTO協定文本附件1A,代全體三分之二會員國完成國內批准程序後,TFA將會正式生效;第三,會員國承諾立即恢復後峇里工作計畫進度,有建設性地參與並執行其餘峇里決議,將其餘DDA議程議題工作計畫付諸執行,會員國一致同意將於2015年7月前就後峇里工作計畫中包含農業、開發中與低度開發國家以及其他於峇理套案中所涵蓋之DDA議程重要議題達成共識。

2014年11月10日中、美兩國領袖達成擴大ITA的共識,決定範圍涵蓋下一代半導體、醫療器材、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遊戲主機及其他較新型產品。我國與韓國堅持面板應納入ITA2清單而中國大陸堅持反對,ITA2談判再度陷入膠著。

WTO與APECAPEC經濟體一向致力於推動區域經濟整合與支持多邊經貿體系,針對APEC支持多邊體系,許多的

APEC經濟體(如澳洲、馬來西亞)呼籲經濟體應儘速完成TFA國內採認程序,及如期於2015年完成APEC環境商品清單之降稅,此舉將是APEC支持多邊貿易組織的2大具體作為。另外有經濟體(日本、泰國)則強調在支持多邊體系原則下推動FTAAP同時提出APEC應在WTO第10屆部長級會議(MC10)前表達支持多邊貿易體系之宣示性語言。

2015年7月完成「後峇里工作計畫」今(2015)年將是WTO工作繁重的一年,包括7月底前必須完成「後峇里(post-bali)工作計畫」,以制

訂DDA剩餘議題之路線圖,並於12月15日至18日在非洲召開MC10,通過開發中會員糧食安全目的公共儲糧計畫之永久解決方案,以及落實各項峇里部長決議。除此之外,WTO亦將致力於取得有關環境商品和資訊科技產品的協議。秘書長阿茲維多預計自1月21日起召開密集會議,包括團長級非正式會議及貿易談判委員會會議,以期推動WTO工作取得進展。(作者為台經院國際處助理研究員)

潛力和空間。從長遠看,「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更可

能創造比持有美國國債更高的財務回報率,從而為兩

岸厚實的資金投資提供更多選擇機會。所以,兩岸合

作共營「海上絲綢之路」,應該也是兩岸合作對外發

展的共贏之路。(本文作者現代台經院中國產經中心

副主任)

Page 10: 184一 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0

一○四年一月 184期

峇里套案之貿易便捷化協定簡析 蔡靜怡

貿易便捷化成本 貿易便捷化的成本分為直接成本及間接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提供貨物流通所需資訊及文件的遵循

成本(Compliance costs),以及保險及港口管理等貿易相關的服務費用;間接成本包括:報關及貨物處理等

程序延誤成本,法規、手續及契約解釋的不確定成

本,以及因延誤所造成的商機損失成本。另一方面,

貿易便捷化對經濟及公共部門亦產生效益。經濟方

面,貿易便捷化增加商品及服務的貿易量,促進競

爭,提升國際投資、經濟成長及生活水準;公共部門

方面,透過更有效率地執行關務及相關法規,不僅可

以降低成本(如文件成本),還可藉由減少透過賄賂方式逃避規費的可能,增加公共收益。

GATT時代在WTO的前身「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時

代,貿易便捷化雖未形成專門協定或條款,但其規範

體系中即已包含諸多旨在加強法規透明度和簡化貿

易程序標準的相關規定,除GATT1994第5、第8及第10條3之外,尚有「關稅估價」、「原產地規則」、「輸入許可」、「裝船前檢驗」、「技術性貿易障

礙」、「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等協

定,這些常被視為廣義的貿易便捷化相關條文。

WTO時代貿易便捷化正式成為WTO多邊貿易議題,始自

1996年12月新加坡部長會議,在該次會議中,授權貨品貿易理事會就簡化貿易程序進行探討與分析,從此

確認貿易便捷化為WTO推動多邊自由化的一項新興議題,但在其後召開之日內瓦部長會議(1998年5月)及西雅圖部長會議(1999年11月),皆未獲得具體協商成果,直至2001年杜哈部長會議始獲突破。

在2001年杜哈部長宣言指示:「至第5屆部長會議前,貨品貿易理事會應檢視、妥適釐清並改進

GATT 1994第5條、第8條及第10條,以及界定會員對貿易便捷化之需求及優先目標,特別是開發中國

家及低度開發國家。我們承諾在談判過程中及達成

決議後,對本議題範圍提供妥適之技術援助與能力

建構。」此段文字彰顯WTO對貿易便捷化議題之重

視,以及將提供開發中國家及低度開發國家改善貿易

便捷化之技術援助與能力建構的承諾。在此之後,

雖然WTO會員國多次將貿易便捷化議題納入杜哈談

判議程,亦多次修改提案內容,但始終未有實質進

展。一般而言,在2005年5月前,WTO會員對GATT

條文所提之改善建議及討論,通稱為第一代 ( f i r s t

generation)提案談判;2005年5月後談判著重在對先

前已有提案之修正與精緻化,稱為第二代提案;2005

年6月,原提案會員開始將第二代提案加以修改,並

以協定文字方式呈現,作為後續條文文字協商之基

礎,此稱為第三代提案。

峇里套案2007年3月12日,WTO秘書處與WB、IMF、世

界關務組織(WCO)及聯合國貿易暨發展委員會等多

個國際組織展開合作,提交「WTO貿易便捷化談判

自我評估指南」提案,以協助開發中和低度開發會員

評估在技術援助和能力建設方面需要和優先事項,

惟至2008年7月,杜哈回合談判由於農業議題停滯,

貿易便捷化談判亦隨之停擺。2009年9月談判重新啟

動,會員國著手草擬協定條文草案,於2009年12月由

WTO秘書處彙總成為協定草案,作為談判基礎文件。

2013年12月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第9屆部長會議,

會中通過「峇里套案」,包含「貿易便捷化協定」草

案等,該協定係該組織自1995年成立以來,第一個

多邊經貿協定,意義重大。WTO總理事會主席巴基

斯坦大使Mr. Shahid Bashir依據2013年12月第九屆部

長會議有關貿易便捷化協定之決議,於去(2014)年1

月31日邀請會員共同研商設立專責小組,俾加速推動

TF協定之生效事宜。去(2014)年11月27日舉行總理事

會,會中通過「貿易便捷化協定」(Trade Facilitation

Agreement)議定書,並鼓勵會員儘速完成國內程序,

以利該協定儘早生效實施WTO結束多年空談和最後

幾個月的僵持,同意開始落實這個組織成立19年來第

一項全球貿易改革〈貿易便捷化協定〉(TFA)。(作者

為台經院國際處助理研究員)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貿易便捷化已成為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共同關注的話題,貿易便捷化最重要的是

簡化國際貿易制度和手續,貿易活動的每個環節往往牽涉不同的程序與規則,須以整體來檢視貿易便捷化的

成效,因為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皆有可能影響貿易順利運行。

Page 11: 184一 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

一○四年一月 184期

A P E C & H e a l t h

APEC動員防堵伊波拉擴散陳子穎

2014年3月至5月,非洲的幾內亞、賴比瑞亞及獅子山共和國等三國,陸續宣布成為伊波拉病毒疫

區,並從6月起,賴比瑞亞與獅子山共和國的病例數大幅成長,直至8月,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估計非洲各國的伊波拉每日新增病例總數已累積至800人以上,根據WHO於2014年11月底的統計顯示,全球已累積有1萬7千名伊波拉病毒患者,其中有6千4百名病患死亡,平均致死率達40%。並且,這次的伊波拉疫情不同於以往僅在臨近村落間擴散的情況,甚至蔓延到非鄰近疫區國家的的

奈及利亞,以及西班牙與美國。

綜觀這波伊波拉疫情主要的疫區所在國:幾內

亞、賴比瑞亞及獅子山,屬於低度發展的國家,這些

國家內部政經環境不穩定、資源長期不足,導致衛生

體系脆弱、民眾公共衛生意識不足等內部問題,再加

上全球化風潮所導致的頻繁交通運輸網絡、國際奧援

反應遲緩等,都是造成此波伊波拉病毒大流行的原

因。其中,WHO在這波疫情中的處理慢半拍更為人所詬病,並導致全球對於WHO在全球衛生治理的領導地位投下信任危機。

針對今年的伊波拉病毒疫情,身處亞太區域的

APEC經濟體同樣關切疫情發展趨勢,並尋求共同合作的方向。2014年的APEC領袖會議主席—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1月所召開的APEC領袖會議中表示,APEC領袖們決心共同工作以對抗伊波拉病毒疫情。我國蕭萬長領袖代表在領袖會議中亦提出「跨

國傳染病監控」及「大數據應用」之倡議,可望貢獻

於亞太區域的傳染病防治工作。

APEC早在2001年起就針對傳染病威脅採取相關準備與回應,首先在2003年召開第一屆的APEC衛生部長會議,並於2006年在越南召開APEC禽流感與流感部長會議,擬定APEC針對禽流感與流感的防治行動計畫(APEC Action Plan on the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to Avian and Influenza Pandemics),1針對跨

部門協調與合作、建立最佳範例與共同方式進行風險

溝通、降低流行性疾病對於農業與貿易的負面影響、

公私部門合作以確保企業持續營運、強化區域與國際

間合作等面向,規劃政府行動,並強調在傳染性疾病

爆發流行時,準確且即時的疫情資訊對於疫情控制的

重要性,並鼓勵各經濟體提升其國內風險通訊設施,

以做為區域內因應流行疾病準備之一環。

即便A P E C對於傳染性疾病大流行已有相關準備計畫,然而,面對大規模的疫情爆發,仍需要創

新科技的介入來降低風險,而「大數據(B ig Da ta)應用」便是未來A P E C經濟體在傳染病監控上可進一步瞭解與貢獻的一環。大數據具有四項特性:大

量(Volume)、快速(Velocity)、多元(Variety)和可靠(Veracity)。

在這波伊波拉疫情中,大數據的應用繪出了第一

張疫情地圖,有助於控制伊波拉疫情之擴散;由於非

洲的手機普及率高,在電信業者與當地衛生組織合作

提供通訊資料後,便可繪製出聚落地點和移動地圖,

預測病毒散佈位置,並可與當地政府合作,在大數據

資料中匯入緊急通報電話數、人口普查資料等動態與

靜態資訊,進一步確認人口聚集狀態與可能疫區。

如法國最大的電信公司Orange Telecom在非洲塞內加爾的營業所就提供15萬筆匿名電話和簡訊記錄供瑞典的非營利組織Flowmider分析當地人口居住區和移動軌跡;又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透過電信數據資料交叉比對非洲當地的人口普查資料,以

預測伊波拉病毒擴散的地區。目前我國已在APEC提出有關企業應用大數據因應天然災害之相關倡議,未

來更可進一步應用在傳染病相關領域上。

另一方面,APEC的政治高度亦有助於推動疫苗的研發與量產,以控制傳染病疫情。英國公衛學者

Dr. John Ashton表示,非洲國家多半貧窮落後,買不起疫苗,導致藥廠開發意願低落,2這次伊波拉病毒

主要的疫區國家: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共和國

的人均醫療支出平均都在100美元以下,約僅美國的1/250。透過APEC部長及領袖層級倡議,可牽動區域內的公私部門合作,進而促進伊波拉疫苗的研發與量

產。此外,我國並曾在2005年在APEC倡議與APEC經濟體合作研發禽流感及流感的疫苗與藥品,獲得

APEC經濟體的共鳴與支持,透過大量增加全球疫苗總量、降低疫苗價格的方式,直接幫助區域內需要的

經濟體。

小結2014年的伊波拉病毒疫情重新檢視了全球在傳

染病監控上的能力,並省思在全球化下的傳染病監

Page 12: 184一 四年一月 184期 有99.6%的企業屬於中小企業。因此,提升中小企業 發展,是參與國際貿易,以及發展地方繁榮的重要工 作。其中以消除中小企業進入市場障礙為首要,另

��

一○四年一月 184期

本通訊每月出版一次,讀者亦可於本中心網站(http://www.ctasc.org.tw)取得電子版或訂閱電子報,歡迎各界對APEC活動及議題有興趣之人士,多加利用本通訊。對於本刊有任何批評建議者,請洽本刊主編余慕薌2586-5000(分機570),有關本中心各項出版品資訊或有建議本刊寄送對象或郵寄資訊勘誤者,請洽編輯部劉思妤

2586-5000(分機545)《將減少紙本印刷量,請大家多訂閱電子報》

編 者 的 話

控漏洞與全球衛生治理之不足,而APEC的積極與多

元化,或可在這樣國際衛生威脅事件當中,找尋更穩

固的定位,APEC參與國際衛生的角色可從跨部門合

作的面向涉入其中,而不再僅只於互補於WHO的功

能。對於我國來說,透過APEC不僅是與國際衛生工

作接軌,更有助於尋求在我國科技與醫療長處的國際

合作機會。(本文作者為台經院國際處助理研究員)

注釋說明1 APEC文件:APEC Action Plan on the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to Avian and Influenza Pandemics,

2006/AIPMM/014。2 台灣能躲過伊波拉病毒的侵犯?今周刊,

2014/8/23,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

/20140823002802-260405。

APEC商業化將增強醫療創新與公共衛生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

APEC貿易、經濟和衛生官員們於2014年12月25日推出一個嶄新的平台,支援亞太地區創新的生醫研究以進行更多商業化,此預示更多關鍵性的治療到來,足以改善公共衛生、促進貿易及經濟成長。

歷經兩年的公私部門諮商後,首次於韓國首爾成立「A P E C生醫科技商業化訓練中心」(A P E C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Training Center)。隨著亞太區域內新興經濟體在研發方面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韓國和泰國提出成立「APEC生醫科技商業化訓練中心」的倡議,主要將建構決策者、執行者和企業界的的能力,以將新的生醫科技推入市場。

扮演前述訓練中心協調單位的韓國健康產業發展研究所(KHIDI)所長Kee-Taig Jung博士表示,「生醫研究在整個亞太地區持續增長並帶來重要的醫療突破,但是商業化的過程尚處於初期階段,」「研發、

政策與商業利益之間缺乏強而有力的接合,創新將難以帶來益處。」

泰國生命科學卓越中心(Thailand Center of Excellence for Life Sciences, TCELS)執行長Nares Damrongchai強調,「大量的資源會用來開發生醫,其最終將會給支持且推廣其成果的科學家與公私部門實體帶來投資報酬。」TCELS也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且將在東南亞支援訓練並執行「APEC生醫科技商業化訓練中心」的建議。

泰國生命科技中心將培育採用轉譯醫學的研究成果,或是設計出可以確保研究成果用以強化公共衛

生的各種實際應用。另外還將聚焦於強化智財權管理和企業發展,包括策略、價值與行銷。該中心將作

為推動有利於醫學生命科技部門商業化政策的重要平台,該中心預期將於2015年正式開始運作。位於美國的非營利機構「大學科技經濟人學會」將負責提供內容和訓練。來自APEC 21個會員經濟

體的貿易、經濟和衛生官員們,在APEC生命科技創新論壇的協助下,將對該中心的戰略決策提供指導。2015年元月26日~2月7日於菲律賓克拉克舉行APEC第一次資深官員等會議期間,前述訓練中心亦成

為APEC生命科技創新論壇中的重要議題。資料來源:

APEC Commercialization Push Augurs Enhanced Medical Innovation and Public Healthhttp://www.apec.org/Press/News-Releases/2014/1226_lsif.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