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編審委員 李漢中 陳明耀 姚逸翰 戴明新 王松美 1版 中時會員大會 通過解散工會 2版 擺脫盲人摸象的窘境 3版 回首風雨歲月 反思當前困局 4版 榮 一位很不一樣的資深記者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三十一日 星期日 1版 第228期‧本期出版一張 媒體工運的震撼 出版者/聯合報產業工會‧社 址/台北市基隆路一段178號5樓(郵遞區號110) 電話/(02)2766-9697‧2753-3722‧2763-4300轉5193~5197‧傳真/(02)2753-4313 【本刊訊】中國時報產業工會 8月27日的會員大會,會員以119 票贊成,高於出席九成人數通過 自98年1月1日起解散工會。 中時工會以解散方式來結束運 作,這是何等嚴肅的事,尤其是 階級意識一向較清楚的中時工 會,願意勇敢面對自我,「與其 放爛工會、不如光榮解散」的抉 擇,的確給媒體工運上了嚴肅的 一課。 受台灣政治及報業發展的特殊 環境影響,中時工會與聯合報工 會都在1988年報禁解除後不久相 繼成立,聯合報工會是在創辦人 王惕吾支持下成立,中時工會則 與資方激烈抗爭中成立。 中時、聯合兩家工會,因成立 時基礎不同,發展也不盡相同。 聯合報工會較主張協商談判解決 爭議,中時工會則較傾向抗爭解 決爭議。 正當媒體產業日漸萎縮、媒體 工作者工作權日漸不保之際,中 時工會以解散收場,的確讓同為 媒體工會一份子的我們感觸深 深,更給予高度肯定。 中時工會在1988年9月4日成 立,一直自詡是個戰鬥工會,不 是勞資的橋樑、也不是資方的傳 聲筒。 當年工會籌組時,曾發生勞方 與資方激烈的爭取籌備委員,核 心發起人鄭村棋、吳永毅等被解 雇,勞方在戰鬥中取得工會的自 主權,也奠定以藍領工人為主力 的工會性質。 也由於工會定位在抗爭屬性, 中時工會與資方間彼此都抱著 「戰鬥」方式互動,難免會陷入 「零和賽局」。 聯合報工會在1988年3月27日 成立。創會理事長陳建新說,工 會成立之際,為展現工會實力, 時任主任秘書的吳江還親自開車 帶著他去拜會全國總工會等,顯 示報老闆對工會成立的重視。也 由於報老闆支持工會,陳建新回 憶,許多事直接找王惕吾談,只 要老闆同意,底下只得照辦,尤 其是報禁開放後的幾年,報系發 展如日中天,工會掌握時機替同 仁爭福利,包括簽訂團體協約等 等。 聯合報是典型的「家父長式」 的企業文化,企業內部強調家庭 和諧氣氛,同仁間裙帶關係、家 族關係與雇傭關係交織,缺乏鮮 明的勞工階級意識,勞資爭議自 然較低。即使發生勞資爭議時, 工會及會員大都是主張「合則兩 利、分則兩害」立場,傾向採取 「合」的解決方式,而非「利益 敵對的競爭者」角色。 也因此,有人說聯合報工會是 走溫和的「鴿派」路線,中時工 會則採取抗爭的「鷹派」路線, 但彼此存著兄弟般的感情,中時 工會的核心要角鄭村棋老師,更 是聯合報工會勞教的名師群,並 擔任聯合報工會顧問多年,給予 聯合報工會相當多的協助與支 持,中時工會的解散的確帶給聯 合報工會頗多啟發。 尤其是聯合報「家父長式」管 理模式,在企業榮景時,勞工可 同享利潤,對企業向心力強, 「報」的感恩心油然而生。然 而,企業一旦虧損時,同仁福利 也隨之刪減,員工私下怨聲四 起,企業內部勞雇關係相對不 穩定,同仁普遍是「敢怒不敢 言」,會員將不滿反映給工會, 要求工會協助,甚至嚴厲批評工 會,工會成了「訴苦中心」或 「救火隊」。 聯合報工會常被外界有心人 冠以「傀儡工具」、「花瓶工 會」,工會與資方互動到底該以 什麼角色與立場,一直討論不 休。最近在一次工會幹部的座 談會上,有人問及聯合報工會對 「鬥爭」的看法。 我們強調,現階段的聯合報工 會,「鬥爭」是用智慧與資方 「鬥」(包括順法鬥爭等), 「爭」取同仁最大福祉及保住工 作權。不過,我們也不諱言,台 灣工運到處可見綁架工會謀私利 的工會幹部,卻難見為同仁謀福 祉的幹部。 我們深切體認,勞資關係是一 種社會的經濟合作關係,這種關 係的具體化是透過工資形成的。 因此,勞資關係的形成,除了合 作關係外,還包括了雙方利益的 衝突。 勞動者的工資,是其工作的報 酬,也是收入,薪水愈高愈好; 對雇主而言,工資卻是生產成本 的一部分,成本愈低愈好。由於 勞資雙方存在的利益衝突,勞資 爭議已在所難免,但我們也一直 尋思如何建立起「勞資雙方最大 利益的最大公約數」的互動關 係。 1988年台灣解除報禁以來,目 前24小時播放的新聞頻道就有6 家,雜誌4,185家,廣播電台172 座、有線電視135家以上,但至 今,成立工會的傳播媒體有:聯 合報、中國時報、中華日報、國 語日報、中華電視、中國電視、 台灣電視、民間全民電視、公共 電視、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 台、中國廣播電台等12家,相對 於總媒體數,成立工會的家數比 例明顯偏低。如今中時工會又將 解散,台灣媒體的工運路程還有 漫漫長路。 中時會員大會 通過解散工會 中時工會勇敢面對自我 「與其放爛工會,不如光榮解散」 ▲8月05日:聯合報系搬遷 工程說明會,總幹事陳明 耀參加 ▲8月06日:勞資處理機制 宣導會,理事曾煥忠、總 幹事陳明耀參加。 ▲8月12日:台北市總工會 基層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 練,理事曾煥忠參加。 ▲8月15日:聯合報系搬遷 會議,理事長徐國淦、總 幹事陳明耀參加。 ▲8月20日:主管工作會 報,理事長徐國淦參加。 ▲8月20~22日:勞資關係協 進會舉辦「97年度企業內 爭議預防性處理機制培訓 班」,總幹事陳明耀參 加。 ▲8月26日:聯合報系搬遷 會議,總幹事陳明耀參 加。 ▲8月29日: 1.第七屆第十次常務理、 監事聯席會議。 2.第六屆第十八次職工福 利委員會。 3.第七屆第一次職工福利 委員會。 97.08.01~97.08.31 報社這幾年裁員的政策,老闆 說是汰弱,實際上是淘汰乖乖 牌,比較不敢吭聲的基層弱勢同 仁居多,這是大環境不得不的做 法,搞得士氣低落是事實,總覺 得該有更好的辦法,無法讓離開 的人滿意,該讓留下來的夥伴能 安心工作吧! 當聯8達成為「聯合出氣的傳 達」感覺負面的牢騷過多,引起 悲情的共鳴,總無法獲得正向的 回應,最多只是情緒的抒發,雖 然小老闆想營造更多願景,卻敵 不過大環境的現實,如果可以藉 由團隊的精神,如「正派創新關 懷」關心每位同仁面對的處境, 凝結大家的心,由下而上為共同 的願景打拚,報社有希望,個人 才有未來。 可惜!因為報社營收滑落,不 得不面對現實進行瘦身,做法上 雖然比其他同業溫和,執行手法 不盡完善,各部門業務情形不同 和主管喜惡關係,難免成為詬 病,但每年都要重複的打擊士氣 嗎?主管可以多同理屬下;同仁 間其實一直互相打氣,每個人有 其安身立命的角落,找到快樂的 工作方法很重要。日子總是要 過、工作總得處理,選擇愉快或 失意,只在一念之間。 最近得知一業務單位,因為業 務緊縮,將面臨裁併,我看到同 仁工作態度似乎未受影響,有位 滿二十年的夥伴,每天更樂在工 作,好像更珍惜這份二十年即將 結束的工作生命,並計畫儘快藉 此退休,安排下一階段的人生。 離開並非結束,而是另一段人生 的開始。 我發覺聯合報同仁可愛的地 方,要離開了總希望留下完美的 結局,就算被迫退休,還願意回 聘繼續為報社效力,這樣的精神 令我感動和敬佩。管理者其實更 適合比照辦理回聘,聯合報要迎 戰未來,對這批管理的菁英,回 聘條件考驗老闆的用人和主管的 忠心,只是管理者要求同仁之 際,是否也有這樣的胸襟自我要 求! ‧工夫‧ 誰能轉境 228.indd 1 2008/9/9 上午 10:50:00

一 中時會員大會 通過解散工會 - url · 8月06日:勞資處理機制 宣導會,理事曾煥忠、總 幹事陳明耀參加。 8月12日:台北市總工會 基層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一 中時會員大會 通過解散工會 - url · 8月06日:勞資處理機制 宣導會,理事曾煥忠、總 幹事陳明耀參加。 8月12日:台北市總工會 基層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

225

編審委員

李漢中陳明耀姚逸翰戴明新王松美

1版 中時會員大會 通過解散工會2版 擺脫盲人摸象的窘境3版 回首風雨歲月 反思當前困局4版 何烱榮 一位很不一樣的資深記者

一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三十一日 星期日       1版 第228期‧本期出版一張

媒體工運的震撼

出版者/聯合報產業工會‧社 址/台北市基隆路一段178號5樓(郵遞區號110)電話/(02)2766-9697‧2753-3722‧2763-4300轉5193~5197‧傳真/(02)2753-4313

【本刊訊】中國時報產業工會

8月27日的會員大會,會員以119

票贊成,高於出席九成人數通過

自98年1月1日起解散工會。

中時工會以解散方式來結束運

作,這是何等嚴肅的事,尤其是

階級意識一向較清楚的中時工

會,願意勇敢面對自我,「與其

放爛工會、不如光榮解散」的抉

擇,的確給媒體工運上了嚴肅的

一課。

受台灣政治及報業發展的特殊

環境影響,中時工會與聯合報工

會都在1988年報禁解除後不久相

繼成立,聯合報工會是在創辦人

王惕吾支持下成立,中時工會則

與資方激烈抗爭中成立。

中時、聯合兩家工會,因成立

時基礎不同,發展也不盡相同。

聯合報工會較主張協商談判解決

爭議,中時工會則較傾向抗爭解

決爭議。

正當媒體產業日漸萎縮、媒體

工作者工作權日漸不保之際,中

時工會以解散收場,的確讓同為

媒體工會一份子的我們感觸深

深,更給予高度肯定。

中時工會在1988年9月4日成

立,一直自詡是個戰鬥工會,不

是勞資的橋樑、也不是資方的傳

聲筒。

當年工會籌組時,曾發生勞方

與資方激烈的爭取籌備委員,核

心發起人鄭村棋、吳永毅等被解

雇,勞方在戰鬥中取得工會的自

主權,也奠定以藍領工人為主力

的工會性質。

也由於工會定位在抗爭屬性,

中時工會與資方間彼此都抱著

「戰鬥」方式互動,難免會陷入

「零和賽局」。

聯合報工會在1988年3月27日

成立。創會理事長陳建新說,工

會成立之際,為展現工會實力,

時任主任秘書的吳江還親自開車

帶著他去拜會全國總工會等,顯

示報老闆對工會成立的重視。也

由於報老闆支持工會,陳建新回

憶,許多事直接找王惕吾談,只

要老闆同意,底下只得照辦,尤

其是報禁開放後的幾年,報系發

展如日中天,工會掌握時機替同

仁爭福利,包括簽訂團體協約等

等。

聯合報是典型的「家父長式」

的企業文化,企業內部強調家庭

和諧氣氛,同仁間裙帶關係、家

族關係與雇傭關係交織,缺乏鮮

明的勞工階級意識,勞資爭議自

然較低。即使發生勞資爭議時,

工會及會員大都是主張「合則兩

利、分則兩害」立場,傾向採取

「合」的解決方式,而非「利益

敵對的競爭者」角色。

也因此,有人說聯合報工會是

走溫和的「鴿派」路線,中時工

會則採取抗爭的「鷹派」路線,

但彼此存著兄弟般的感情,中時

工會的核心要角鄭村棋老師,更

是聯合報工會勞教的名師群,並

擔任聯合報工會顧問多年,給予

聯合報工會相當多的協助與支

持,中時工會的解散的確帶給聯

合報工會頗多啟發。

尤其是聯合報「家父長式」管

理模式,在企業榮景時,勞工可

同享利潤,對企業向心力強,

「報」的感恩心油然而生。然

而,企業一旦虧損時,同仁福利

也隨之刪減,員工私下怨聲四

起,企業內部勞雇關係相對不

穩定,同仁普遍是「敢怒不敢

言」,會員將不滿反映給工會,

要求工會協助,甚至嚴厲批評工

會,工會成了「訴苦中心」或

「救火隊」。

聯合報工會常被外界有心人

冠以「傀儡工具」、「花瓶工

會」,工會與資方互動到底該以

什麼角色與立場,一直討論不

休。最近在一次工會幹部的座

談會上,有人問及聯合報工會對

「鬥爭」的看法。

我們強調,現階段的聯合報工

會,「鬥爭」是用智慧與資方

「鬥」(包括順法鬥爭等),

「爭」取同仁最大福祉及保住工

作權。不過,我們也不諱言,台

灣工運到處可見綁架工會謀私利

的工會幹部,卻難見為同仁謀福

祉的幹部。

我們深切體認,勞資關係是一

種社會的經濟合作關係,這種關

係的具體化是透過工資形成的。

因此,勞資關係的形成,除了合

作關係外,還包括了雙方利益的

衝突。

勞動者的工資,是其工作的報

酬,也是收入,薪水愈高愈好;

對雇主而言,工資卻是生產成本

的一部分,成本愈低愈好。由於

勞資雙方存在的利益衝突,勞資

爭議已在所難免,但我們也一直

尋思如何建立起「勞資雙方最大

利益的最大公約數」的互動關

係。

1988年台灣解除報禁以來,目

前24小時播放的新聞頻道就有6

家,雜誌4,185家,廣播電台172

座、有線電視135家以上,但至

今,成立工會的傳播媒體有:聯

合報、中國時報、中華日報、國

語日報、中華電視、中國電視、

台灣電視、民間全民電視、公共

電視、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

台、中國廣播電台等12家,相對

於總媒體數,成立工會的家數比

例明顯偏低。如今中時工會又將

解散,台灣媒體的工運路程還有

漫漫長路。

中時會員大會 通過解散工會 中時工會勇敢面對自我 「與其放爛工會,不如光榮解散」

▲ 8月05日:聯合報系搬遷

工程說明會,總幹事陳明

耀參加

▲ 8月06日:勞資處理機制

宣導會,理事曾煥忠、總

幹事陳明耀參加。

▲ 8月12日:台北市總工會

基層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

練,理事曾煥忠參加。

▲ 8月15日:聯合報系搬遷

會議,理事長徐國淦、總

幹事陳明耀參加。

▲ 8 月 2 0 日 : 主 管 工 作 會

報,理事長徐國淦參加。

▲ 8月20~22日:勞資關係協

進會舉辦「97年度企業內

爭議預防性處理機制培訓

班」,總幹事陳明耀參

加。

▲ 8月26日:聯合報系搬遷

會議,總幹事陳明耀參

加。

▲ 8月29日:

  1.第七屆第十次常務理、

監事聯席會議。

  2.第六屆第十八次職工福

利委員會。

  3.第七屆第一次職工福利

委員會。

97.08.01~97.08.31

報社這幾年裁員的政策,老闆

說是汰弱,實際上是淘汰乖乖

牌,比較不敢吭聲的基層弱勢同

仁居多,這是大環境不得不的做

法,搞得士氣低落是事實,總覺

得該有更好的辦法,無法讓離開

的人滿意,該讓留下來的夥伴能

安心工作吧!

當聯8達成為「聯合出氣的傳

達」感覺負面的牢騷過多,引起

悲情的共鳴,總無法獲得正向的

回應,最多只是情緒的抒發,雖

然小老闆想營造更多願景,卻敵

不過大環境的現實,如果可以藉

由團隊的精神,如「正派創新關

懷」關心每位同仁面對的處境,

凝結大家的心,由下而上為共同

的願景打拚,報社有希望,個人

才有未來。

可惜!因為報社營收滑落,不

得不面對現實進行瘦身,做法上

雖然比其他同業溫和,執行手法

不盡完善,各部門業務情形不同

和主管喜惡關係,難免成為詬

病,但每年都要重複的打擊士氣

嗎?主管可以多同理屬下;同仁

間其實一直互相打氣,每個人有

其安身立命的角落,找到快樂的

工作方法很重要。日子總是要

過、工作總得處理,選擇愉快或

失意,只在一念之間。

最近得知一業務單位,因為業

務緊縮,將面臨裁併,我看到同

仁工作態度似乎未受影響,有位

滿二十年的夥伴,每天更樂在工

作,好像更珍惜這份二十年即將

結束的工作生命,並計畫儘快藉

此退休,安排下一階段的人生。

離開並非結束,而是另一段人生

的開始。

我發覺聯合報同仁可愛的地

方,要離開了總希望留下完美的

結局,就算被迫退休,還願意回

聘繼續為報社效力,這樣的精神

令我感動和敬佩。管理者其實更

適合比照辦理回聘,聯合報要迎

戰未來,對這批管理的菁英,回

聘條件考驗老闆的用人和主管的

忠心,只是管理者要求同仁之

際,是否也有這樣的胸襟自我要

求!

� ‧工夫‧

誰能轉境

228.indd 1 2008/9/9 上午 10:50:00

Page 2: 一 中時會員大會 通過解散工會 - url · 8月06日:勞資處理機制 宣導會,理事曾煥忠、總 幹事陳明耀參加。 8月12日:台北市總工會 基層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三十一日 星期日

擺脫盲人摸象的窘境一群盲人,被帶到大象旁邊,摸索大

象軀體,然後再分別描述大象的形狀。

摸到象頭的盲人說:「大象如水壺」;

摸了象腿的人說:「大象如石柱」;摸

了大象耳朵者大叫:「大象如扇子」;

摸著大象尾巴的盲人則堅持「大象如繩

索」。眾人爭論不休、各持己見,認為

只有自己的判斷才是正確的,其他人的

說法都不正確。

這是古印度佛陀時代「盲人摸象」故

事,告誡修行者面對問題時,必須慎之

又慎,切勿只是根據自己對局部的一知

半解便輕下斷言。

直至今時,許多人仍易落入「盲人摸

象」的情境,無知地堅持己見。更有

甚者,有些人雖眼睛明亮,卻只願見其

所願見,將現實中不符合己意者視而不

見,刻意掩蓋事實,誤導視聽,造成混

亂。

聯合報這個大家庭,走過五十幾年風

雨歲月,總部即將於後年搬運至汐止辦

公,面對長久以來的營運虧損,是否也

應虛心檢討部門間是否存在著「盲人摸

象」現象?是否存有本位立場?長久以

來,同仁一再向工會反映,部門間缺乏

橫向合作空間,難以發揮綜效,造成不

必要的損耗。工會更多次在刊論中提出

呼籲,希望社方徹底檢討、改進,迄今

成效不大。

我們深知發行、業務部門著重在於業

績等商業利益,編採部門卻較著重於編

採權的自主,行政管理部門則看重內部

管理,結構位置不同,專業分工衍生出

的價值取向也大不相同。相對地,各部

門主管是否更應虛心思慮,是否會因部

門屬性不同,形成主觀的本位主義,造

成整體組織運作礙手礙腳,落入「盲人

摸象」現象。

除了政策推動應加強部門整合,上下

屬間也有必要落實合理化管理。長年

來,基層同仁一再向工會反映,社內已

落入華而不實的管理現象,有些人能力

三流、說話一流,虛張聲勢,逢迎拍

馬,整天無所事是,仍可吃香喝辣。苦

幹實幹,做牛做馬,賣命工作的基層同

仁,卻得不到掌聲,甚至被強迫離職或

要求提早退休,造成劣幣逐良幣。尤其

不適任部門主管,遲遲未見社方積極處

理,有些部門已是「官多於兵」的不合

理現象。

聯合報早年發行量更突破百萬份,成

為全台第一大報,更是媒體工作者嚮

往的工作場所。聯合報在創辦人「大家

長」保護傘下,渡過風光數十年,無論

是薪水或福利都領先他報。如今,全世

界報業都面臨轉型危機,聯合報也積極

推動企業改造,但改革之際卻也發現,

許多應斷未斷、不應斷者卻被無情切

割,嚴重影響同仁士氣,如此發展絕非

報社之福。

【本刊訊】職福會於8月29

日下午舉行第六屆最後一次會

議 , 會 議 首 先 對 第 六 屆 委 員

(上圖)頒發感謝狀,以感謝

各 位 委 員 三 年 來 無 給 職 的 奉

獻,使得職福會能正常運作,

並獲得同仁及主管機關肯定,

也期盼各委員今後能繼續給予

支持與指教。

當天下午2時為職福會第六

屆最後一次會期的會議開始,

首先由王愛珠總幹事作會務報

告。王愛珠總幹事報告說,為

感謝各委員的辛勞,將依援例

在今日會後6時30分於筠園小館

舉行「委員任期交接、迎新送

舊」餐敘,歡迎各位委員撥冗

光臨。

另第七屆新任委員將於當日

下午3時就任,屆時將辦理推選

主任委員及各委員分組後推選

小組召集人。

有 關 同 仁 南 園 消 費 福 利 方

案,經與委外經營的異數宣言

公司洽商後,將比照特約商店

之模式,惠予報系二千多位員

工以下優惠:

1 . 聯 合 報 系 員 工 ( 本

人)一年一次免費參觀福利。

2.員工及直系親屬可享平日5

折、假日75折住宿優惠。

3.商品及餐飲可依訂價9折優

惠。

而對於異數宣言公司提供的

優惠,總幹事將會繼續與其協

商再爭取更適當之優惠。

職福會托兒所第12屆畢業典

禮暨遊藝會已於7月12日順利舉

行,當天畢業生與父母之間的

互動場面溫馨感人。

另為慈善活動進一分力,托

兒所於7月14日參加慈善力量大

「長毛象特展慈善系列活動」

並於7月23日接受媒體的採訪。

8月8日爸爸節親職系列活動,

托兒所以寫卡片、說故事及製

作巧克力禮物的方式送給每位

親愛的爸爸。

會議結束前,有委員建議:

為表示感念李漢中主委為職福

會付出的貢獻及辛勞,希望以

職 福 會 名 義 致 贈 紀 念 禮 品 乙

份,以茲惠存。

第 六 屆 第 十 八 次 會 議 結 束

後,稍作休息後,緊接著舉行

第七屆第一次會議,因要選舉

本屆新任主委,所以會議先由

代主席葉當然委員佳穎主持,

選出監票人/陳委員慶祝、唱

票人/何委員智綺、計票人/

陳委員雪娥擔任選務工作,隨

即進行選舉活動,經由各委員

投票互選的情形下,選舉結果

順利產生,由委員姚逸瀚(下

圖)高票當選主任委員乙職。

接下來由新任主委姚逸瀚擔

任正式主席,進行提案討論,

依組織章程由委員選擇任務分

組,並選出各組召集人,結果

分 別 是 業 務 小 組 召 集 人 嚴 傳

寰;財務小組召集人陳雪娥;

文康小組召集人姚逸瀚;總務

小組召集人何智綺。

另外會議中大家討論到報社

將搬遷至汐止廠,而整個搬遷

企劃流程中,社方針對「員工

福利」這區塊要求職福會能儘

速規劃出適當福利措施,最遲

在9月底前完成並提出有效具體

規劃事項,以利配合汐止廠施

工進度。

所以提議9月份召開一次臨時

會議,會議日期將另發通知。

最後結論是照案通過。且為節

省 外 埠 委 員 往 返 的 時 間 與 辛

勞,將第一次臨時會議日期與

工會會議訂為同天舉行(97年9

月18日下午3:30正於第二大樓9

樓第二會議室)。

新舊主任委員移交手續,時

間定於97年9月9日(二)下午四

時,推選出監交人由各組召集

人:嚴委員傳寰(業務組)、

陳委員雪娥(財務組)、何委

員智綺(總務組)、姚委員逸

瀚(主任委員兼文康組)共同

擔任,另請上屆(第六屆)財

務組召集人陳委員佑鈺辦理稽

核圖記移交手續。

職福會新舊委員交接 第六屆功成身退 第七屆任重道遠推選主任委員 姚逸瀚榮膺

228.indd 2 2008/9/9 上午 10:50:01

Page 3: 一 中時會員大會 通過解散工會 - url · 8月06日:勞資處理機制 宣導會,理事曾煥忠、總 幹事陳明耀參加。 8月12日:台北市總工會 基層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三十一日 星期日

九月一日記者節,很多人都不

清楚有這節日,但還是要提醒各

位媒體工作者千萬不要忘記有這

一天!也難怪啦,這是一個只紀

念卻不放假的日子,怪不得多數

人(包含很多忙碌的記者朋友們)

都會遺忘這麼一個深具意義的日

子。其實記者節很久以前就有

了,它可是有一段走來十分艱辛

的歷程。話說當年,那可是一個

風聲鶴唳的年代!

記者節的由來,源於民國

二十二年八月,鑑於國民政府統

治下各地時有封禁報館、囚殺報

人的暴行發生,國民黨江蘇省黨

部仍呈請中央執行委員會轉請國

府,通令全國各級政府及軍隊,

尊重言論,保障人權,對新聞從

業人員的身體安全,不許非法

侵犯。由於當時的輿論與民意沸

騰,各地對於剝奪人身自由與言

論自由的行為大加撻伐,中央政

府不得不緊急於民國二十二年九

月一日頒布《保護新聞事業人

員》的通令,全國新聞界,大感

興奮。

隔年,杭州市記者公會即向全

國新聞界建議,訂定九月一日為

記者節,獲得各地同業熱烈響

應。因此於民國二十三年九月一

日以自行舉辦集會活動、紀念儀

式等,宣告捍衛言論自由與新聞

自由的決心。翌年,九一記者

節的理念便獲得全國新聞界的認

同,自此之後,新聞界便會在這

一天舉行重要、有影響力的活

動。

遺憾的是,自二十二年九月一

日至二十三年九月一日這段期

間,當時的國民政府對新聞界發

動了最為顯著的迫害,大大小小

封報拘人之事不勝枚舉。已故報

人、世新大學創辦人成舍我老先

生曾於文章中指出當時的杭州記

者公會之所以要求訂定九一為記

者節,各地報業之所以贊同定

九一為記者節,從另一角度來

看,實則等於對當時政府作深刻

的諷刺,幽默的抗議。

 自從民國二十二年九月一日

政府通令全國尊重言論自由,

保護報業報人,並由報業要求

定九一為記者節以來〈政府正式

核准定九一為記者節,在民國

三十二年〉,現在早已有超過一

甲子又十五來年的悠長歲月,時

空變遷,物換星移,回首過去的

歷史,再來看看現今新聞業所享

受的言論自由度或許已達百分之

百,甚至是超出當時為新聞自由

而奮鬥的先賢烈士們之想像以達

千里之遠。

但這真是他們努力爭取所欲換

來的結果嗎?現在這般的媒體環

境會是他們推動自由言論的原意

嗎?看看新聞業現今處境我只有

感嘆的說,其實對照起現今新聞

工作者每日辛勤跑線站岡,換來

的只是能庸碌工作度日以求換得

溫飽、對於未來工作權的不確定

性感到茫然,比起過去風雨年代

的強烈使命感及努力目標明確的

新聞環境來說,現今環境著實更

為艱難,新聞業的心情比起過去

更為沉重罷了。

就在今年記者節前夕,得知蘋

果日報朱慶文記者因心肌梗塞驟

然辭世,一位年僅三十幾歲的年

輕記者怎就如此悄然離開人間?

不聲不響、沒有預兆的突然離世

讓不少同業震驚、惋惜。許多說

法都指向說朱是因為工作過忙導

致忽略身體狀況,算是過勞而往

生的。若真是如此(以當前的媒

體環境我相信這絕對是事實原因

之一),著實讓人聞之心痛、為

之鼻酸。

這件事讓我又不禁回想起去年

12月中正紀念堂對面馬路上某台

攝影記者被卡在車下,而一旁的

攝影還得邊流淚邊將攝影機對準

生死邊緣同事的畫面,這是一個

讓人多麼心痛的畫面呀!再往前

回想幾年前,也有一位因採訪颱

風新聞而落水殉職的記者-平宗

正事件,還有之前聽同業說某雜

誌的一位女性文字記者因為長期

壓力過大導致失聰,最後不得已

還是得離開當初那個熱愛的工作

岡位。這些慘痛實例有的言猶在

耳,有的歷歷在目,每當再次聽

聞有類似的事件發生時,心就得

再痛一次,在這樣過度競爭的惡

劣工作環境下,還要如此搏命去

工作,心裡常常問著:這樣賣

命,值得嗎?或許這就是這一行

的宿命吧!

即使這樣,每年還是有許多畢

業的社會新鮮人前仆後繼的搶著

進入這個行業,供給大於需求,

更加造就了這一行惡劣的勞動條

件。從過度的新聞自由談到新聞

專業的堅持日益薄弱、新聞工作

者的勞動權益倍受壓迫、高壓的

工作環境還處處充滿危機、資深

記者時時擔心會被裁員減薪、而

新進記者領著微薄薪資正學習適

應著這缺乏新聞專業、缺乏工作

理想、缺乏勞動尊嚴的環境,逆

來順受、只能忍耐。還得繼續催

眠自己自詡為善盡扮演監督角色

的第四權、自認為無冕王的光環

允許所學的專業判斷一再喪失…

…。

這一切一切的問題日益嚴重,

媒體經營者們請捫心自問,若將

這些通通歸罪於市場機制、競爭

環境就是如此,無可奈何也無從

抵抗,是否,就能推諉的乾乾淨

淨、堂而皇之。大家都知道這些

總歸來說是媒體經營中全面性的

結構問題,大家也能理解這局

勢要改革、要突破、要解決當前

新聞業的所有困境真的不是件易

事。但筆者想說的是,若經營當

局有心要正視問題、有所作為,

就算結果失敗了,相信大多數記

者都會體諒。就怕媒體經營管理

者們無心思索或根本尚未覺醒,

寧願選擇繼續自甘墮落,一再破

壞媒體生態及新聞環境機制。

對於當前新聞環境困局的因

應,其實最怕的就是一再喪失反

省與覺醒的能力。不僅新聞業的

經營者要留心這點,記者們、其

他新聞工作者們更應時時替自己

的處境著想。新聞工作者勞動權

益的保障絕對不是僅僅靠幾位少

數幾位記者朋友高喊要團結就會

有力量去抗衡,我們真正需要的

是更多的記者朋友們的勞動意識

覺醒,真正產生團結的力量,進

而試圖認真地去改變現狀,大家

不要眼光狹隘地只想到自己的飯

碗會不會不保,若真能運用團結

的實力使媒體經營者們加速面對

問題、解決問題的腳步,或許真

會有突破僵局或成功改善新聞工

作環境的一天。畢竟新聞工作環

境的改善、勞動條件的提升、新

聞工作者勞動權益有了一定程度

的保障,不用擔心受怕、不用賣

命犧牲,就已經是記者們最最欣

慰的記者節禮物了!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還是要

祝所有拼命辛苦工作的記者朋友

們獻上最誠摯的祝福,記者節快

樂!� ‧岳峰‧

(部份資料轉載於:成舍我先

生紀念網站http://192.192.155.229/

P U B L I C / v i e w _ 0 1 .

php3?main=Works&id=355、

http://tw.myblog.yahoo.com/

jw!usMtJ26HAxRtPwrzmhXH

ym8-/article?mid=86&prev=-

1&next=85)

九一記者節的省思

●隨著email使用的普及,

以及附加檔案日益繁雜,報系

許多人只要休個假,電子郵件

信箱容量就受到考驗。報系

email系統提供的信箱容量是

20MB,這兩年,同仁透過報

系Gmail的整合運用,協助排

除了許多信箱爆滿的困擾。

四年前的四月,Google推出

Gmail免費郵件服務,當時以

超大1G容量受到網友們的注

意。在2007年以前,想要有一

個Gmail可不像現那麼簡單。

Google搞神秘,讓Gmail使用者

擁有「邀請」的權力,必須透

過這樣的神秘邀請,才能獲得

一個Gmail帳號。Google在2007

年 2 月 宣 布 撤 除 了 這 種 需 要

邀請才能申請Gmail信箱的方

式,開放全球用戶免費註冊。

1G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在

2004年推出時,Gmail的1G獨

霸全球,而全球使用者最多

的Yahoo!,在1997年推出時,

容 量 是 4 M B ( 1 G = 4 M B ×

250),在Google公佈Gmail不

久後,Yahoo!將容量升級到了

100MB,在2004年末又升級到

了250MB,之後又在2005年升

級到與Gmail一樣大的1GB。但

在同年的愚人節,Google說,

要讓使用者十年都不必刪信,

把Gmail的容量直接加倍,躍

升為2G,而且不會就此止步,

開始隨著時間增加,容量也增

加。

這場容量大戰當然沒有這

樣就停止。Yahoo!在去年直

接把容量從1G拉到無限大,

當時Gmail已經超過2.8G,而

Windows Live Hotmail也有2G

的免費空間。

在Yahoo!號稱無限大之後,

Gmail怎麼辦呢?Google官方

Blog在2007年10月公布了到

2008年底的容量成長預估數

字,Gmail計畫從當時的近3G

做兩階段的大幅度成長,在

2007年11月要超過4G,在2008

年1月要跨越6G,並自此保持

每天3.3MB的穩定成長,在年

底要超過7G。在寫這篇文章的

今天(2008年9月5日),我的

Gmail信箱容量有 7102 MB,

已經超過7G。

如何看你的信箱有多大?

在web登入Gmail後,我們

可以在頁面下方中間位置看到

這樣一行字:「您目前使用了

7102 MB 配額中的 2242 MB

(31%)。」它就是在告訴你,

你的Gmail信箱目前容量有多

大、你用了多少、以及你使用

量的百分比。

除 了 在 G m a i l 使 用 網 頁 上

可以看得到信箱容量大小與

個 人 使 用 量 , 非 報 系 的 個

人Gmai l,也可以在https ://

www.google.com/accounts/

ManageStorage看到用更清楚的

圖示來顯示儲存空間的使用狀

況。這個頁面除了有Gmail的

使用顯示,還有Picasa的使用狀

況,以及提供儲存空間的付費

服務連結。 ‧淑閔‧

Gmail容量大

回首風雨歲月 反思當前困局

資 訊 加 油 站

228.indd 3 2008/9/9 上午 10:50:01

Page 4: 一 中時會員大會 通過解散工會 - url · 8月06日:勞資處理機制 宣導會,理事曾煥忠、總 幹事陳明耀參加。 8月12日:台北市總工會 基層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三十一日 星期日

今年七月十九日晚上,他約了

幾位好友吃夜宵,雖然醫師叮嚀

不要喝酒,他還是開懷地喝了幾

杯紅酒,並給自己許了一個新的

心願:願還有另一個卅年!

他,一位已在新聞界服務卅年

的資深記者,就是聯合報地方新

聞中心彰化縣特派記者何烱榮,

在新聞界服務卅年並不稀奇,但

他是地方新聞中心,也是聯合報

系,更可能目前台灣新聞界還在

第一線很快樂、很投入從事新聞

採訪工作的記者,最讓同事敬佩

的是,他竟是一位領有極重度身

心障礙(洗腎)手冊的記者。

「我念彰中時,就立志要當記

者,考大學時,只填政大、輔

大、文化三個新聞系,到輔大

大眾傳播系的第一堂課是導師時

間,當年導師是已故的新聞耆老

于衡,他一個個詢問班上同學為

何選讀大傳?將來的抱負是什

麼?我記得很清楚,班上只我有

一個人很肯定地表明『我畢業後

就是合報記者』,于老師那副度

數很深的眼鏡射來一道很懷疑的

眼神。」

何烱榮表示,他一生很幸運的

兩件事,就是役男抽籤時,抽中

「補充兵」,到成功嶺參加大專

生暑期訓練後就領到退伍令,以

及大四下學期不但如願被安排到

聯合報實習,快畢業時,即民國

六十七年六月聯合報第二次利用

松山高中舉行大規模的記者招

考,也就是報社所稱的「黃埔二

期」,七月十九日滿心歡喜地到

聯合報報到,成為聯合報系大家

庭的成員,一直到今日。 

「我是黃埔二期,也可能是聯

合報命運最坎坷,也是生活最多

彩多姿的記者,在報社受訓兩個

月後,被分派到新竹縣香山鄉

(今日的新竹市香山區),因只

負責採訪一個鄉,記得只有一個

分駐所、一個派出所,全鄉才五

個村,每天開心地騎機車在鄉下

採訪。」

他說,幸福的日子總是特別

短,在香山鄉不到兩個月,當時

的通訊組主任陳亞敏打電話到新

竹採訪辦公室,叫他不必寫稿,

就帶著辦公室的稿袋坐火車回報

社,他還以為表現不好要被叫回

報社訓話,沒想到是一場意外的

惜別宴。

「台東縣記者程育群車禍腳骨

折,就派你去代班,今晚請你喝

酒,再給你三天假,晚上回去新

竹後打包行李,去台東找召集人

謝鍾煌報到。」亞公講得很輕

鬆,何烱榮也二話不說,第二天

向當時的新竹市特派員石建華辭

行後,就騎著機車帶著行李,先

回彰化老家,十一月廿三日來到

一個完全陌生的台東市,展開新

的記者生涯。

大學時,是系上的「騷包」人

物,每年寒暑假又都在救國團帶

活動,何烱榮很快適應沙城的生

活步調,「在台東那一年,應是

我當記者最多彩多姿的一年,因

只有兩名記者,謝召集人負責府

會黨政,其餘全縣都歸我一個人

跑,幾個月後全縣到處有朋友,

當年當記者又很風光,

生活很愜意,有空沒事就搭小

飛機到蘭嶼綠島逛逛。」

當記者最開心的事,應是在報

紙上有表現。何烱榮曾到六十八

年青年節利用蘭嶼鄉運活動,到

當地住了三天兩夜,回台東後連

載了十多篇蘭嶼紀行,這是國內

新聞界第一次有記者深度報導蘭

嶼的民情風俗和漢化的點滴。一

名記者有機會在報社上連載十多

篇特稿和專訪,尤其是在報紙只

有三大張報紙的年代,只能用

「此生不虛當記者」來形容。

在台東只待了十個月,就被調

回台中縣,而後再到台南市、高

雄市、台北縣新店、板橋,最後

回到彰化家鄉落腳。「我經常向

長官建議,新進的記者不要馬上

派到自己的家鄉跑新聞,不但

不能增長見聞,將來也很難調

動。」像何烱榮這樣東、西、

南、北調動的記者並不多,他認

為,當記者應到處跑,歷練才會

紮實,採訪與寫作的視野也會開

闊。

「我在聯合報也創下不少記

錄,我曾兩次『留薪停職』,對

現在的記者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際遇。民國六十九年六月,當年

擔任副總編輯兼採訪組主任的鍾

榮吉獲得報系王創辦人惕老支

持,參選增額立委,選區包括高

雄縣市、屏東、澎湖。鍾老板

(當年同仁習慣這樣叫他)來到

台南市,因我曾在採訪組實習,

知道我對政治很有興趣,找我聊

聊,我建議說:四縣市的地方政

壇都是派系把持,可從救國團路

線切入。鍾老板認為此策可行,

開口向王創辦人借人,我就像小

跟班,從八月一日起停職留薪五

個月,跟著鍾老板闖進派系瓜分

的地方政壇。」

鍾榮吉一鳴驚人,以第二高票

當選後,何烱榮也留在高雄市跑

新聞,三年後,又停職留薪陪鍾

榮吉再戰並連任。

地方新聞中心記者每個月要自

己填寫工作月報表,已實施廿多

年,這是前主任丘鎮蓉所創,但

很多人不知道,何烱榮曾參與此

計畫。何烱榮表示,早期,聯合

報記者的考績,完全憑長官的印

象打分數。有一天丘主任打電話

到高雄問他,聽說中鋼公司的員

工要自填工作月報表,叫他去了

解一下。

「當年我負責採訪前鎮、小港

兩個分局兼國營事業,我收集中

鋼員工自我工作評鑑表格等資

料,寄給丘主任,沒多久,地方

新聞中心開始推動月報表考評制

度。」他說,沒想到,也沒過幾

個月,他又被調到台北縣跑新店

區新聞。

當記者要習慣隨時有意外,這

是何烱榮幹了卅年的記者最深的

體驗。幾次的採訪駐地調動和更

換採訪路線,都是來得很突然,

他都「逆來順受」,因為,這是

他自己的選擇。

「我印象中,黃埔二期一共錄

取卅多名記者,主考官是當年的

總編輯張作錦,他在面試時詢問

我若被錄取,想跑什麼路線的新

聞?我很確定地回答通訊組。他

再問為什麼?我說,記者一定要

從地方做起,他微笑點點頭,我

知道,我一定會被錄取。」

卅年的記者生涯,除蘭嶼紀行

外,還有幾件新聞和經驗何烱榮

最感驕傲的,包括在新店市有人

飼養一隻花豹脫逃,在當地的

五峰山流竄,他跟著民間狩獵隊

連續幾夜在山區追逐金錢豹與採

訪。

還有,他在台北縣主跑府會

時,負責採訪國民黨籍李錫錕與

民進黨籍尤清的台灣解嚴後第

一次縣長選戰,因在選舉最後階

段,大膽「示意」尤清會勝出,

事後尤清果然大勝。當年聯合報

被視為「黨報」,他被國民黨台

北縣黨部告了一狀,當時的主任

黃政吉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處理

方式,就是把他和彰化跑府會的

李克強(目前是自由時報大社會

中心執行長)對調。

「記者當久了,最能體會塞翁

失馬、生命無常,回到彰化多

年,除了獨家報導彰化市四信合

作社總經理挪用公款廿八億多元

的金融弊案,獨家連續追蹤報

導,並及時搶救母校、中山國小

一棟日據時期興建的巴洛克式教

室,讓我很有成就感。」

最近,總統馬英九到彰化縣頒

贈一面獎牌給何烱榮和彰化地方

法院少年法庭庭長洪志賢,這份

殊榮也讓何烱榮更感到驕傲。

原來,他在採訪司法新聞時,

得知彰化縣雖是一百卅萬人口的

大縣,卻一直未設中輟生的住宿

型中途之家,去年九月獨家報導

後,進一步居間安排洪庭長與縣

長卓伯源見面討論此事,促成卓

縣長利用廢校閒置四年多的芳苑

鄉新街國小校園,規劃興建全國

第一所公辦的住宿型中途學校

「晨陽學園」;因高雄縣發生縣

長蘇煥智不顧中央反對,堅持裁

撤總爺國小之事,彰化縣反而花

數百萬元增設中途學校,意義非

凡,卓縣長才建請馬總統到彰化

視察並頒獎給有功人員。

他說:「我是把記者當一生的

志業,我認為除跑獨家好新聞

外,記者也應該有積極的作為,

尤其是社會公益,我很高興在跑

過的許多縣市和路線,都能留下

痕跡,這是我堅持留在第一線當

記者的原因。」

三年前有一天下午,是何烱榮

的休假日,他閒不下來,騎機車

到彰化縣警察局串門子後,準備

回家,就在縣警局圍牆邊被一輛

汽車從後追撞,這一撞造成他六

根肋骨和右鎖骨骨折,還有血胸

和氣胸,雖挽回一命,卻因吃了

幾個月的止痛劑和抗生素,變成

要終身洗腎。

雖然領有極重度身障礙手冊,

何烱榮不改樂天豁達的個性,依

然每天很快樂地出門跑新聞,甚

至還在醫院洗腎中挖出好新聞,

也不改勇於向報社長官建言的直

率言行,為什麼會再許一個卅年

呢?他說:「記者看盡樓起樓

塌、宦海浮沈,尤其是人情冷

暖,最能體會無常,也會面對很

多良知挑戰與誘惑,記者生涯不

應只為賺錢糊口,是一條最好的

修行路。」� ‧總幹事�陳明耀‧

人 物 專 訪

一位很不一樣的資深記者在新聞界服務30年 把當記者做為一生的志業 期許還有另一個30年

一位很不一樣的資深記者在新聞界服務30年 把當記者做為一生的志業 期許還有另一個30年

何烱榮

228.indd 4 2008/9/9 上午 1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