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亲爱的读者们,大家好! 建筑业似乎已渐入寒冬而人心惶惶。于此,本期筑研希望能走出校园,前往设计业中心之一上海一探究竟,去采访奋斗在实践和教学前线的“东 南学人”们(详见【研行】)。实际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大可不必听见风就是雨,无论外界环境变化几何,都应时刻保持坚定的内 心和敏锐的洞察力,正所谓“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期《筑研》延续了往期的版式,其中【研录】在的内容上有所增加,形式上更为丰富,包括了国际会议,研讨会和设计课答辩,旨在记录下更 多师生们的思想争鸣。【视界】栏目因故未能及时约到稿件,将在下一期补上,在此表示歉意。 杂志的成功出版离不开每一个筑研人的辛勤汗水,在此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筑研》的老师同学们。感谢李向锋老师,汪晓茜老师,石邢老师,他们为杂志审稿给出了宝贵建议,感谢李向锋老师和周明阳老师对筑研采访报道工作的大力支持。 《筑研》是面向大家的开放平台,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您也可以在线阅读《筑研》杂志并在其下留言: https://issuu.com/seuzhuyan 本期主编:陈 乐 2 0 1 6 年4 月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Page 2: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Page 3: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亲爱的读者,大家好!

建筑业似乎已渐入寒冬而人心惶惶。于此,本期筑研希望能走出校园,

前往设计业中心之一上海一探究竟,去采访奋斗在实践和教学前线的“东

南学人”们(详见【研行】)。实际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

大可不必听见风就是雨,无论外界环境变化几何,都应时刻保持坚定的内

心和敏锐的洞察力,正所谓“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期《筑研》延续了往期的版式,其中【研录】在的内容上有所增加,

形式上更为丰富,包括了国际会议,研讨会和设计课答辩,旨在记录下更

多师生们的思想争鸣。【视界】栏目因故未能及时约到稿件,将在下一期

补上,在此表示歉意。

杂志的成功出版离不开每一个筑研人的辛勤汗水,在此感谢所有关心

和支持《筑研》的老师同学们。感谢李向锋老师,汪晓茜老师,石邢老师,

他们为杂志审稿给出了宝贵建议,感谢李向锋老师和周明阳老师对筑研采

访报道工作的大力支持。

《筑研》是面向大家的开放平台,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您也可以在线阅读《筑研》杂志并在其下留言:

https://issuu.com/seuzhuyan

本期主编:陈 乐

2 0 1 6 年 4 月

编 者 絮 语Editor's Note

Page 4: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主办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承办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会

指导老师:李向锋 张 彤 石 邢 汪晓茜 周明阳

主 编:陈 乐

副 主 编:陈煜君 吴 迪

栏目主编:谢 菲 吴 迪 陈煜君 魏云琪 江 琪 赵 男

顾 问:马 婕

记 者:陈 乐 可怡萱 魏云琪 吴 迪 戴煜娴 茆 羽 傅瑞盈 林 欣 李伟强 张 立 姜若磐

编 辑:陈 乐 谢 菲 可怡萱 魏云琪 吴 迪 戴煜娴 茆 羽 傅瑞盈 江 琪 赵 男 陈煜君 朱甜馨 姜若磐 何倩倩 隋明明 林 欣

校 对:沈 硕 陈 乐 陈煜君 谢 菲 张 立 朱甜馨 傅瑞盈 马 婕

封面设计:朱甜馨

美 编:李伟强

ARCHITECTUREREVIEW总第七期 二零一六年四月

ARCHITECTUREREVIEWNO.007APRIL 2016NO.007

Page 5: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师言从青果巷改造项目说起(下): 哲学是一种素养超越网格

研录

“水与历史城镇”论坛简介——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水与城市 ——空间遥感与城市历史研究——集体讨论“家庭、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研讨会简介——大城市边缘区多重的二元特性——城乡社会关系角度解析家庭城镇化——土地改革和家庭城镇化对话大师:平常心看行业起落关于空间结构和建筑群的探索:记中日联合教学答辩

研思现代材料的地域性表达——混凝土表面属性研究 基于材料操作的地域性建筑当代表达策略研究博物馆空间的纪念性——吉贡 - 古耶作品浅析 城市空间的临时性活动——基于南京市丹凤街夜市的调查研究 城市中心区的地下空间研究——以南京新街口为例谁的小西湖——南京市秦淮区小西湖片区保护与复兴规划研究从象形到家的空间隆兴寺转轮藏殿年代鉴定考

研行陈 栋:做具体的建筑沈 禾:做永远的东南学子胡 滨:由学而授,谈建筑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吴海龙:好学生不等于好建筑师相 南:只是纯粹喜欢设计

色眼 烟雨空濛贵州掠影竹构鸭寮——一次建筑学与农业理想的相遇

郑 炘 002李 飚 004

钱世奇 036李 诚 042唐秋萍 047杨 兵 053王 杨 057邹建国 064李雪倩 068李 阳 073

姜若磐 / 编辑 009李百浩 / 讲演 010杨 林 / 讲演 012林 欣 / 整理 015何倩倩 / 编辑 017吴启焰 / 讲演 018金一虹 / 讲演 018欧名豪 / 讲演 019吉倩妘 / 撰稿 020隋明明 / 编辑 023

陈 乐 / 编辑 082魏云琪 / 编辑 086吴 迪 / 编辑 089可怡萱 / 编辑 091戴煜娴 / 编辑 095

林 欣 099 赵 男 100郑 星 102

目 录

Page 6: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RESEARCH·The Regional Expression of Modern Material--Research on Concrete Surface ·Expression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Original Architecture Based on Material Visual Effective: Taking the Southern Yangtze Folk Houses as Examples ·Shaping the Monumental Character of Museum Space with Space, Material and Light: Analysis of Gigon/Guyer·The Temporary Activities in the Urban Spac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t the Night Market in Danfeng Street, Nanjing ·Analysis on Underground Space of Nanjing Urban Complex·Who is the Owner of Xiaoxihu: the Sociology in Con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Planning of Xiaoxihu,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From Hieroglyphic to the Space of Home: an Analysis of Figuratio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Inspection of the Chronology of Chuan-lun-tsang

EXPEDITIONCHEN Dong: Make Vivid ArchitectureSHEN He: Be a SEU Student ForeverHU Bin: From Learning to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EducationWU Hailong: A Good Student Doesn't Mean a Good ArchitectXIANG Nan: Just Love Design

COLOURS The Wandering RainA Glimpse of GuizhouBamboo-Made Duck's Home: When Architecture Encounters With Farmland's Utopia

TUTORS' WORDSStarting From the Qinguoxiang Renovation Project(Last) Beyond the Grid

RECORDATION "Water and Historical Cities": Forum Preface·Water and Cities in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Remote Sensing and Study of Urban History·Questions and Discussion"Family, Urbanization and Urban Planing": Seminar Preface·Multiple Durality in the Metropolis Fringe Area ·Analysing the Family Urbanization in terms of Rural-Urban Social Relationship ·Land Reform and Family UrbanizationDialogue with Masters: Maintain a Usual Mind Towards the Industrial FluctuationsExplore the Space 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al Complex: Reviewof Sino-Japan Joint Studio

ZHENG Xin 002LI Biao 004

CHEN Le/editor 082WEI Yunqi/editor 086

WU Di/editor 089KE Yixuan/editor 091

DAI Yuxian/editor 095

LIN Xin 099ZHAO Nan 100

ZHENG Xing 102

CONTENTS

QIAN Shiqi 036LI Cheng 042

TANG Qiuping 047

YANG Bing 053

WANG Yang 057ZOU Jianguo 064

LI Xueqian 068LI Yang 073

JIANG Ruopan/ editor 009LI Baihao/ lecturer 010YANG Lin/ lecturer 012

LIN Xin/ editor 015HE Qianqian/ editor 017WU Qiyan/ lecturer 018

JIN Yihong/ lecturer 018HE Qianqian/ editor 019

OU Minghao/ lecturer 020JI Qianyun/editor 023

5

师言

Page 7: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

《吕氏春秋》有云:“疾学在于尊师。”吾师之道,仰之弥高 , 钻之弥坚。吾师之言,出于实践,源自历练。本栏目力邀老师以真知灼见,为广大建筑学子指点迷津。 本期杂志有幸邀请到郑炘老师。郑炘老师近期获得未来建筑奖总冠军,本刊记者就其获奖作品进行了采访,同时他还对研究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多指导与建议,篇幅所限,我们将分两期刊登。

5

师言师言

建筑学不是一门可以独善其身的学科,它与数学、文学、信息工程学、哲学等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各个学科之间也互为补充和借鉴。本期吾师之言邀请到的两位老师将与我们分享他们关于建筑学这一学科特点的心得和研究成果: 郑炘老师接上一期与我们分享自己与哲学的相识、相知和相熟,告诉我们哲学对于提高个人素养和拓宽视野的重要性;李飚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的最新译作《超越网格》,介绍了数字技术对建筑学应用的跨学科尝试,表达了建筑学不应错过网络、数字时代的提升机会这一观点。

栏目主编:谢 菲

Page 8: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2

(接上期)

筑研:您对哲学还是挺有研究的,您最初

是怎么接触到哲学的?哲学对我们来说还是

有些难懂的概念,会有些心理的障碍。(笑)

郑炘:(笑)我刚刚跟你们说过,我年轻

时代看过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从历史到

哲学等等,其实是跟我的工作、生活没有直

接关联的。就哲学来说,家庭对我的影响比

较大。我父亲是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的,

所以从小到大我家书架里面都是马克思的《资

本论》、剩余价值学说之类的东西。读研究

生的时候,我们喜欢聊天。一位刘先觉老师

带的79级硕士,有次聊天时他拿给我一本

书,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上册。他说看

不懂,就塞给我了。我也看不太懂,就把它

塞一边了,结果九十年代我搬家时在一个角

落里找到了。我发现有些地方看着不太对劲,

那怎么办?就去找英文版的。我们东南大学

图书馆是很棒的,那个时代居然有《判断力

批判》的英文版。对着一看,明白了,是翻

译上的问题。有时候看英文反倒容易了。

尽管是大家 , 他们那代人的问题是对汉语

的了解弱一点。(笑)包括朱光潜在内,你

看他翻译黑格尔的《美学》,连汉语都读不

通顺。所以民国时代所谓的大师,也只是相

对那个时代而言,他们有很多是徒有虚名的,

至少在知识的层面上不够精致。你们不要认

为我们社会在发展却没有大师,那是你的错

觉。

关于这个,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讲有关

建筑著作里面的汉译问题。我后来理解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学者在建筑学方面的

知识是很弱的,对建筑学专业知识基本不懂。

而西方的哲学家,建筑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基

本知识。(笑)所以他们的行文里面用建筑

作类比是信手拈来、非常自然的一件事。但

是在中国学者看来,这些词是莫名其妙的。

比如德语的 Architektonic ,对于中国的翻

译者来说就是英文的 Architectonics,因为

不懂含义,只能根据字典翻译成“建筑术”。

“建筑术”是什么意思?是指建筑的技术、

建筑的艺术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事实上那个

词在德文或者英文里,根本不是什么建筑术

的问题,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相当于建构

的意思,理性的建构。从蓝公武 [1] 翻译的文

言文,一直到现在的邓晓芒,那句话全都翻

译错了。我怀疑他们看都不看原著,估计是

看前面的人这样翻译就照着做了。知识不够

精致,大概就是这样。作为学者,我们要做

的就是把它变精致而已。

筑研:哪位哲学家对您影响最大,是康德

吗?

郑炘:这个很难说。常见的是希腊的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个人路数不太一样,

但是我都会认真地看他们的东西。我更喜欢

看赫拉克利特 [2] 的作品,是箴言类的,我觉

得那些只言片语到现在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当然德国的古典哲学家对我们的影响应该也

很大,比如康德、黑格尔。当然马克思也很棒,

尤其是 1844 年那个手稿,那是我比较喜欢

看的。我觉得在哲学方面,马克思对人的概

念的理解更深刻一些。我认为他关于劳动的

说法是对的:真正的劳动不应该以维持生命

为目的,作为人,就应该劳动。劳动本意蕴

含了创造性,人在这个世上就应该做些事情。

筑研:劳动是人的固有属性。

从青果巷改造项目说起(下):哲学是一种素养记者 / 陈乐、隋明明、魏云琪 编辑 / 谢菲

图 1: 郑炘摄影:隋明明

[ 人物简介 ]: 郑炘, 东南大学低碳建筑研究所所长、建筑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风景环境与建筑、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讲硕士课程《外部空间设计》(1995—2006)、博士课程《城市建筑》

(2000—2007)、博士学位课程《建筑与哲学》。

2015 年度未来建筑奖前不久在在法国戛纳揭晓,唯一的年度大奖——未来建筑奖总冠军,由郑忻老师领导的常州

青果巷项目团队获得。这是中国建筑师历年来在该项国际设计竞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这是中国建筑师首次获得这一

大奖。

[ 背景资料 ]:[1] 蓝公武,中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1911 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1913 年赴德国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回国,1917 年后任《国民公报》社长、《晨报》董事、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运动。1923 年在中国大学任教。1931 年后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工作。译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哲学家、美学家、批评家。主要研究德国哲学,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德国哲学》主编。

Page 9: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3

郑炘:对。通过劳动,才称其为人,这个

概念是很强的。只不过马克思在那个时代看

到的现象是劳动是人谋生的手段,工人生活

很悲惨。从这个点出发,他想到的是解放——

从狭义的谋生手段中解脱出来。但是我觉得

作为个人来说,可以试着去实践这个理论。

我们可以试着把要做的劳动分类,一部分是

因为谋生必须要去做得事情,就是谋生的基

本技能,我们这个社会状态还不能让你随心

所欲。(笑)但是你只能把它当做谋生的手

段而已,你还应该做一些超越这个层面的事

情:因为你是人,你应该做一些值得这个称

号的一些事。要去做一些自由的、自主的、

有自觉意识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是不计代价

的。

筑研:这也回扣您刚才所说的,工作的状

态是把每件事都做好,但是除此之外要做一

些有意义的事情。

郑炘:你认为的有意义,就是不计代价的。

我的一个博士要毕业了,我们一起吃饭聊天,

他希望我给他一些临别赠言。(笑)我想了

半天,这好像是个很大的问题。我想到一点:

你要用一定的代价去获得一定的位置,然后

不惜代价去做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筑研:其实也是要有一个缓慢悟道的过程。

郑炘:就是这样吧。大学给你的空间足够

大,你可以这样去做。当然现在也有一些问题,

比如有好多指标体系,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压

力越来越大,不过也只能这样。

筑研:是论文和科研项目的压力吗?

郑炘:那倒没有。我有一段时间是几年没

写过文章,东南大学在这一点上还是体现了

足够的忍耐。(笑)过一段时间我可能不断

会有东西出来,这是一个思考过程的结束。

比如说《建筑哲学》这本书,今年我会结束它。

它主要谈哲学家在现代建筑运动时期对建筑

的反思。我觉得这很有意义。我们建筑学对

哲学不太敏感,在现代建筑时期光顾着自己

的发展,没有考虑人文学科的生营,这是很

可悲的。在二十世纪后期,它突然对哲学有

兴趣了,但因为距离太近,我们不太清楚这

么近的哲学意味着什么,况且拆解性的东西

太多了一点。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认同写《牛

津西方哲学史》的哲学家肯尼的观点。他写

到二十世纪的中期就不写了,是因为觉得离

我们这些人太近的东西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作

用很难下判断,所以他宁可不去谈。我觉得

这是一种很好的做法。我们建筑学不太重视

历史上的这种意识,而是生怕不够新。

筑研:我觉得哲学是把自己隐秘的情感进

行梳理。人内心中会有一些情感,但是没有

意识到它是这样运作的。而哲学可以帮你梳

理出来。

郑炘:我觉得哲学更多的是谈一个逻辑的

问题。其实思想家的主要工作就是提出一些

看法,并且让看法变得有说服力。后来二十

世纪的哲学家认为这个企图太难了,所以他

们宁可放弃对这个体系的描述,转而去研究

语言等具体的问题。这也对我们有启发:不

要去想不太可能想到的事情。但是如何去判

断它们也是难的。哲学给我的启发是要谨慎。

(笑)

筑研:你觉得是否有必要在本科生教育中

加入哲学?

郑炘:我觉得哲学是一种素养,你们从小

到大或多或少也接触过一些。但是要系统的

去学它们,这好像不太现实。哲学毕竟是毕

生的事情,你不可能在某个时间段里面就完

成。比如我给博士生开哲学课的时候讲,我

只是给你们打开一些窗户而已。如果我不给

你设这门课程,你也许不会理会它们,当然

这也没什么关系。哲学只是一种素养而已,

跟你的专业也没太多关联。不懂哲学的人照

样做建筑师,有什么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学

者,不懂哲学就不够了,至少要有些判断。

哲学是一个拓宽视野的东西。

筑研:今天采访您很久了,非常感谢您。

[ 背景资料 ]:[2] 赫拉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爱菲斯学派代表人物。被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自然论》一书。

Page 10: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4

近 日 笔 者 完 成《Beyond the Gri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of a Digital

Architectonic》一书的翻译工作,该书(《超

越网格》中英版,原著为中德版)于 2015

年 12 月在全国销售。《超越网格》记述了瑞

士联邦理工大学以 Ludger Hovestadt 教授

组从 2000 年至 2009 年的三十多个实验研究

和典型项目,它们清晰地阐明数字技术对建

筑学应用的跨学科尝试,呈现出数字运算作

为新的生产方式的思维范式,在实际工程的

起始点和最终结果之间调和建筑思维。数字

运算的部分科研成果已在当今的中国遍地开

花,同时,我们更应关注其中的技术预测,

因为它们即将成为引领我们走向下一个数字

技术节点的风向标。

作者 Ludger Hovestadt 教授,苏黎世

联邦理工大学建筑数字技术实验室主任。

作为一位建筑师和计算机科学家,Ludger

Hovestadt 的跨学科研究强调“技术与人的

互动”。对其而言,信息是反思和重塑人类

生活、工作和娱乐环境的关键。因此,他关

注于建筑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机器

人和机器认知等学科的交叉,以及与之相关

的处理复杂系统设计与建造工具的开发,尤

其是生成设计、数字制造、智能建筑等。其

研究项目因而不仅是技术的实验,更多是寻

找历史的转折点,展示技术在工业实践中的

实际应用。

译 者 于 2004 年 -2012 年 在 Ludger

Hovestadt 教授组陆续经历求学、助教和博

士后研究工作,有幸经历了该教授组对建筑

数字技术深入探索的最佳十年。时至今日,

从该教授组走出来的诸多科研者已活跃在全

世界的各个角落。2011 年以后,该教授组的

科研方向逐渐转向对建筑技术哲学的深层思

考。《超越网格》共分任意设计、模式、建筑、

体块与通用元素、建造、结构、立面和全球

化设计等八章,借此翻译的机会,笔者有机

会重温并解读已逝的辉煌十年,并对书中精

髓总结如下:

1. 网格的超越 上世纪中期,勒·柯布西耶在他的《模度》

中创造出按照黄金分割比例划分人体的尺度

比例,并将它们转化为一种理性的关系。在

误差幅度百分之一的范围内,勒·柯布西耶

估算出这个比例为 5 ∶ 8,虽然这个数据不

如 1 ∶ 2 容易控制,但与难以控制的黄金分

割无理数相比,其控制性比例已大大简化且

易于控制。

如今,尽管预制楼板时代已渐行渐远,

但网格系统在建筑设计领域依然承担重要角

色。网格被旋转和变形,同时保持其对组织

和建造的控制性。如弗兰克·盖里在毕尔巴

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或是诺曼福斯特在伦

敦的瑞士保险公司大楼都是利用网格变形设

计的杰出案例,网格的边缘被放大、缩小或

是旋转,从中可以观察到范式的改变,这一

变革被当代信息技术所驱动:网格系统不断

调整其自身以适应形式,而不是拙劣的形式

适应网格的拼装系统。网格系统的适应性不

断加强,这将颠倒其原先的功能性原则。这

种变形的网格系统几乎是当今所能做到的极

限,它标志着一条分界线,网格系统中更大

的自由度难以达到,同时也标志着建筑生产

超越网格文 / 李飚 编辑 / 陈乐

图 1: 李飚

图 2:Ludger Hovestadt

[ 人物简介 ]: 李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运算与应用研究所所长、实验室主任;全国建筑

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系统探索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设计方法教研与应用。担任本科四年级建筑设计及建筑数字技术学科交叉课程教学,建筑

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设计课程指导,“建筑设计与数字技术”硕、博课程教学。主持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次荣

获东南大学教学奖,指导学生作业多次获省级和国家级奖。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

Page 11: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5

走出了工业时代,踏进信息时代。

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网格系统在建筑

领域的统治性被动摇。这不单单表现在网格

边缘的变化:网格元素本身也获得了更大的

自由度,它们可以挣脱网格进行自由组织。

在不丧失整个系统完整性的前提下,规模、

比例或邻近单元的数量均可以不断地重新调

整,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操控模式的不同。

与网格系统相比,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

作用不仅在于作为等级分明的组织原则,它

还使得相互依赖和互相平衡的网络和结构具

备技术可识别性。信息技术并非根据经典力

学所定义的枯燥的因果关系发挥作用,而是

根据信息交流和相互的动态交换规则来运行。

2. 不可预估的设计 除了分级组织系统或线性因果关系主导

的系统,信息技术可以运用的规则很多。假

设待处理网络是以目的为导向的发展方式,

那么用处理机械系统的规则并不完全适用。

网络交互系统中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

“涌现”。实际上,人们很早就观察到了这

一现象(如 Boids 模型,1986)。其整体并

非是各部分总和,但因为各部分的动态交互

性带来了新型结构或行为,它们不能由最简

单的规则来解释。当从外部观察时,涌现性

显而易见;而从内部观察时,只能看见最简

单的规则。

设计师有时会害怕这种具有独立涌现性

的自组织系统会阻碍个人的创造力,但其实

这种担心毫无根据。诚然,使用这种系统是

一个全新的挑战,因为细节行为无法提前预

知,但设计的突发性和结果的不可预知性更

激动人心,尤其是处理那些一般工作方法无

法完成的任务时更是如此。建筑师面临的挑

战是进行更深层次、更抽象的思考。未来需

要开发和设置的正是程序及其规则控制,并

以此控制过程并产生最终形式。

建筑设计数字技术将放弃对最终结果的

控制,这意味着在最后结果出来之前设计师

并不知道建筑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它最终

为何如此。计算(设计)过程经历了太多不

同形式,设计师无法追踪其全过程。但最终

产生的结果取决于最初编写的程序规则。这

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对建筑师来说可能需要相

当的适应时间。

3. 结构与形式的分离 结构、内容和形式的在信息技术中是一

个关于建模过程的通用方法。首先结构用于

容纳特定的内容。其次,内容根据既有的环

境被塑造成特定的形式。但一旦获得了与建

筑物相符合的数据库结构,如古典柱式的资

料,无论这些数据在电脑显示器上以三维形

式呈现,或是作为组件明细被打印出来,还

是以 1 ∶ 25 的比例、甚至是用木材以 1 ∶ 1

的比例由数控机床切割出来,均没有区别。

因为不管采用什么具体形式,它们都是同一

数据的不同表现。既然这种成为二进制代码

的转变允许任意数量的各种转换,那么从单

一的拓扑关系建立最广泛种类的几何形式和

从单一的结构建立最广泛种类的形式就成为

可能,而所有的这些均源于电脑控制的程序。

这种结构和形式的分离同样意味着不同的结

构能够锁定一种形式,然而,这种逆转在建

筑学中起到的作用还很小。

建筑的角色也将相应地改变。现在,建

筑学主要关注外部形式方面的内容。在过去

几年里,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与“自由”形

式有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支持

图 3:多层次考虑建筑与评估,为用地的划分生成基本布局,同时考虑未来居民的意愿。生成工具在短时间内生成多种变体,各代均比前一代更加完善。

图 4. 利用 IPFF 技术数控制造的名为“Plopp Hay”的金属凳,它是该项技术的代表作,并赢得了众多奖项。

Page 12: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6

这些进展的必要结构和基础设施却相对滞后。

开创性的建筑学因此极其昂贵,且具技术风

险,并且经常因表现不佳而受人非议。形式

和结构的分离——或者甚至说是结构、内容

和形式三者的分离,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设

计领域,并且能够证明在设计领域中大范围

的自行整合。程序的自主性绝不会限制现在

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创造力,相反,它们给予

他们更多的自由去单纯地专注于自己的专业

领域。这种结构和形式的分离使普通建筑物

的建造也能得到仅在一些开创性的设计中才

能见到的关怀和专注。这些创新性进展在现

实的建筑中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4. 过程和平衡 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变伴随

着新的思考方式、新的操作方式以及新的世

界观。推动工业社会机械论世界观的基础操

作原则逐步被基于交互循环和网络的原则取

代。“过程”一词已经不止一次用来描述前

瞻性的世界观和创新性的生产方法,它已经

成为一个理解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关键。简而

言之,超过 150 年的手工生产方式被对能源

和材料流的控制所取代。然而,“过程”一

词的意义应用在工业社会和信息技术社会迥

然不同。一个可行的过程理论才出现了几年,

而软件技术起到了核心作用,即使在 1970

年代末,“过程”一词在管理学的课本中也

鲜为所见。过程的实施也有重大变化,它们

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对一个流程的

严格控制不再至关重要,也并非合乎逻辑的

基本运行准则。相反,基本工作原理的重点

是利益平衡和生产均衡。过程的控制不再像

是生硬而快速的总体规划 , 而是一套完全平

衡的系统在软环境和宽泛的框架中产生。这

样,整个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保持了稳定的平

衡。然而在这种新形势下,稳定绝不能混同

于理想化的和谐。相反,稳定是指一个系统

中的元素处于健康竞争中,因此它们一直保

持“健康”,并足以适应任何条件的变化。

当今世界的新特征在于我们可以借助适合的

工具来制定和实现某种互惠系统的平衡。同

时思维方式正成为技术构建环境的重要组成

部分。我们尚不能完全了解新技术将会如何

与旧范式结合。但很可能需要学会放弃明确

的控制,抛弃普遍的参考框架(例如网格),

包括它们最小、最细微的细节。

建筑与信息技术的调节是一个挑战,因

图 6. 北京奥林匹克体育场(鸟巢)的演化截图。钢梁之间的空隙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红色表示面积太大),通过遗传变异到 600 代后获得符合条件的解决方案。

图 5. 在一系列规则下生成建筑体量,程序组织光线与阴影的比率、视线、场地的开发,以及建筑比例关系。

Page 13: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7

为这需要重塑自己的创造力,对建筑师来说

可能异常困难。毫无疑问,摒弃传统的感觉

来操控设计,而对建筑进行编程形成一套可

行方案,将使建筑学产生深远影响。然而,

与信息技术专家交流建筑问题通常非常困难,

甚至是不可能做到的,当对方试图以一种轻

松、务实的方式进行计算时就更是如此。理

论上讲,某些算法或许不能提供完全规则的

产品或者非常精确的解决方案,尽管如此,

它们依然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建筑学科错过了工业化、信息化给本学

科可能带来的更积极的意义,我们绝不应错

过网络、数字时代的提升机会。建筑数字技

术研究成果通常被理解为一种类似于图解的

方式,信息技术的拥护者似乎能将所有事情

做得又快又好,然而受制于强大的文化制约,

建筑学各种设计手法尚排斥改变,这与诸如

机械制造领域的情况不同,它们相对于建筑

学科来说更勇于革新。因此,技术爱好者的

立场在建筑中收效甚微,因为基于技术的建

筑项目尚凤毛菱角。但科学革命通常发生于

传统与革新两种思维并存的时期,新技术呼

吁思维定势的转换。“思维转变”与科学进

步紧密相关,并影响于集体性的认知。新的

理论和模型需要运用崭新的方法来理解传统

的观念,并赋予新的学科内涵。 图 7. 借助代码生成经典的“Lindenmeyer System”,用来计算可以被递归定义的生长过程。通过改变参数形成迥然不同的图像

Page 14: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8

13

记录研录

本栏目记录了两次重要的学术研讨会以及一次设计答辩:“水与历史城镇:互动及形态变迁”探讨城市与水的依存共生;家庭、城镇化与城乡规划”探讨以家庭为基本单元实施城乡规划与建设的社会意义。中日联合教学设计答辩则探讨空间结构与建筑群的设计方法。筑研记者团进行了全程记录,闻道论坛,交流名家,精彩纷呈。 近年来,建筑业衰落论甚嚣尘上,对此,筑研记者团采访了众多建筑教育或从业者,了解他们的经历,倾听他们的见解,或许会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栏目主编:吴迪

Page 15: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9

13

记录

水与人类文明的起源密切相关,自两河流

域文明起,人类发展便与水结下不解之缘。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历来城市建设与发展,

兴衰起落,更迭变迁,水始终扮演着举足轻

重的角色。我国古代城镇多畔水而居,依水

成市,大运河牵动整个流域的人类文明;欧

洲国家亦视水为重要资源,追本溯源,回归

水体。

第一届“水与历史城镇——互动及形态变

迁”国际研讨会于 2015 年 11 月 28-29 日

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得到了江苏省住

房与城乡建设厅、亚洲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

的大力支持。研讨会聚集了来自欧洲与国内

各高校及研究中心的教授学者,就水与历史

城镇的关系等问题做学术汇报并积极讨论,

受益良多。

本次国际研讨会致力于通过探讨水在国内

外各个历史城镇发展变迁中的作用与影响,

展现水在不同条件下、各个领域中的多样内

涵,为将来更好处理水与城镇关系提供多种

模式。首届水与历史城镇国际研讨会成为城

市与自然关系学术交流的良好开端,这不仅

是一次高水平的思想碰撞,更为城市未来发

展提供经验模式,推动城镇建设重视与自然

的密切对话。

“水与历史城镇”论坛序言编辑 / 姜若磐

研讨会交流照片

Page 16: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0

今天我们主要从远去的农业文明、现实中

的工业文明以及未来的生态文明三个阶段来

探讨水与城市的关系。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

样的?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实,在几个文

明阶段中,人口、资源、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在文明进程中也由于人类行为不同而形成了

一些不同的理念,因此我们提出若干对于未

来的思考,如可持续问题、全球化问题等等。

农业文明又被称为黄色文明,最早孕育于

东方。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对自然环境的

依赖是不言自明的,人们依赖于对自然的初

步开发,人的力量小于自然力量,人与自然

的关系是单向的,也就是环境决定论。工业

文明又被称为黑色文明,主要产生于西方,

征服自然的想法占据主流,人们开山、填湖、

填水,以消耗自然为美,最终导致煤、石油

等资源消耗殆尽。生态文明,也就是我们常

说的绿色文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成为全球

共识,逐渐形成天人合一,有序、共生、相

互依赖、相互促进、互利共生的发展理念。

此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作用的,人们开

始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因此,矛盾百出的工业文明注定要被新

一带文明所代替,这个文明就是生态文明。

2015 年 9 月 21 日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

制改革总体方案》,表明我们向中华民族生

态文明发展模式转变是必然要实现的中国梦。

人类历史进程和文化载体主要由城镇文明

来体现,即人类文明可以等同于城镇文明,

人类文明来源与城市,因此城市研究应该成

为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作为自然界基本

元素之一的水,是城市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

节。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水一直备受重视。

例如我国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

五类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

然;《尚书》提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

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

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古希腊哲学

家泰勒斯也曾说过,“水生万物,万物复归

于水”。城市中的水,从类型上分,主要包

括江、河、湖、海。水的作用,一是动植物

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二是保障居民生活,例

如制造食品;水还是重要的文化景观,比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又比如济南的“四

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此外,

水对于调节气候也起到重要作用。

就城市建设而言,在不同的文明时期对水

也有不同的观念与选择。

首先是远去的农业文明。美国教育家波耶

特曾说过,研究西方文化帮助我们去了解人

类的历史,但要想了解人类未来,我们就不

得不研究西方以外的文化。当然,对我们来讲,

西方就是我们“以外的文化”。早期西方基

本以海洋文化为主,发展海上贸易,由此形

成的文化以外向型,扩散型,专业型为主要

特征。城市多近海而建,利用水做防御界面,

没有实体城墙,这在中国很少见。中国一般

以围合式为主,城市外围建城墙,其中汉口

是一个特例,它只有 2/3 是围墙,因为其不

受礼制封建约束,建设自由,且面向长江,

本身就有很好的防御作用。我们古代有大河

文化,主要是指大河以及与大河相关的所有

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水与城市李百浩 / 讲演 姜若磐 / 整理

图 1: 李百浩

[ 人物简介 ]: 李百浩,男,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乡规划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高等建筑

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主要从事“规划历

史与理论、长江中游城镇与建筑、建筑修复与遗产保护”等研究。

Page 17: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1

资源,是近江近河而建的城市,我国明代才

出现的海防体系,因此中国古代海洋城市并

不发达。

秦代以后产生高度中央集权所有制,初步

形成社会网络,在中国版图上的区划是我们

悠久的历史呈现,形成了我们独有的城镇体

系。

这一时期的城湖关系主要表现为湖在城

外,水体最重要的功能是防御,人居要素退

居其次。由于城镇本身大小由其等级决定,

一定的城镇面积下如果存有大面积水域会导

致实际可建面积减小,因此历史上的绝大多

数城市的湖都在城墙以外,只把其作为生活

元素以外的元素来思考。当然也有特例,例

如济南,便是湖在城内的格局。济南以泉城

著称,地下水丰富,明朝在修筑城墙时,水

系慢慢渗入城内,于是因势利导,保留湖面,

形成了今天的大明湖。再如江南水乡苏州,

夹城做河,外壕内河,外面防卫,里面排洪,

城墙割断了原来的水系格局,在城内又最终

形成自然为主、人工辅助的水系序列。

再来看现实中的工业文明。城镇化规模不

断扩大,城市建设面对突飞猛进的发展,很

多城市用地都是建设用地,无论大、中、小

城市,相关生命系统仍然存在但有所减少,

小溪小河消耗殆尽,大型水面缩小,有些江、

湖支流消失,有的断了流通通道。近代以后

出现了滨海、沿海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扮

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一改过去传统的内陆

城市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

进行,城市用地扩张,规模扩大,拆城墙、

填护城河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做法。湖变成城

中湖,江变成城中江,河变成城中河,甚至

长江、黄河也开始变成城市中的一部分。围湖、

跨江、跨河发展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种新

的理念模式,例如杭州、宁波等。很多城市

存在严重的内涝问题,致使国内出现了很多

“威尼斯”,每逢雨天都会暴露城市排水的

种种问题。

面对如此多的城市问题,城市建设未来的

出路在哪里?未来该如何发展?步入生态文

明将是必然选择。我这里有几点建议。其一,

建立亲江亲水空间。如武汉江滩公园,原来

有仓库、码头与工厂,外围有防护墙,割断

了人们望江的视线。在进行一系列的整治后,

江边工业企业被迁出,违规建筑被拆除,百

姓终于得以自由舒畅的与水亲密接触。其二,

拆除高架,恢复水系。在高度经济发展时期

建造的高架桥,谋求经济利益,但从维护自

然角度思考,拆除高架,恢复水系是对水体、

自然以及人类舒适生活的保障。最后,将工

业文明的“收获”还归自然。例如武汉提出

的湖江连通,便是追寻过去人类文明所需要

的舒适的要素,逐渐回归自然,修复自然。

总之,人类文明的进程可以归结为,从原

来农业文明的顺应文化,到强烈的征服文化,

最后达到自然与城市高度调和的文化。人类

文明不是要抛弃之前的文明,而应该溯源农

业文明,这是我们最早的文化基因。我们也

不能完全否定工业文明,应考虑是否能通过

两者结合实现人、城市与自然的完整统一。

Page 18: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2

大家好,之前各位专家都从城市规划管理

研究的角度,对城市与水或者水与城镇的关

系做了深刻的阐述,我将以一个考古学家的

角度,从航空考古方向,通过雷达和航空设

计的方法来看待城市,这也是我多年工作的

成果。

我今天讲的例子是一个特殊的城市和它的

群体,是一个港口城市,因为港口城市是一

个特殊的城市形态。海防在中国城市发展中

有着一个重要的意义,今天我就从海防角度

作为一个主要的观察对象,来做一些介绍。

很多地方就是先有海港,有了人的聚集或者

叫聚落,逐渐发展为城市。这在世界上已经

有很多的先例,比如中国的一些城市:像汉

代的一些港口,秦汉时期的秦皇岛,以前叫

碣石港,到了秦代由于秦始皇的开发就改名

叫秦皇岛;像天津,以前是一个渔村,到了

元朝由于大运河的开凿,它就成了一个很重

要的港口,而且到后来明清的时候,天津又

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港口叫“卫所”——“天

津卫”。天津就是从最早的小渔村发展成一

个港口,发展成一个卫所,最后发展成现在

的一个国际大都市,所以城市和港口以及它

的海防体系是我们对于城市研究的新的内容。

最近我们正在编的一个“十三五规划”里面,

有一个项目就是明清海防的申遗活动,现在

山东、河北、江苏、浙江东海这一线现在都

在积极筹备。所以借助此次研究的工作,我

把我们所了解的和一些有关的情况做一些介

绍。

“一带一路”中,“海上丝绸之路”是一

个重要的内容,现在全国十个省份联名在申

遗,从北海、渤海到东海、南海大家都在为

这个丝绸之路做考古和文化上的准备。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在 2008 年发表了新的两个宪

章《文化线路》和《文化景观》,这两个宪

章使我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方面有了

新的概念。因为文化线路不是一个单独的文

物点,它是多个区域和地点连起来的,比如

说我们现在所说的海防设施,海港联系的海

上丝绸之路,以及陆地上的茶叶、蜀道、大

运河等等都是文化线路的概念。丝绸之路——

天山廊道、大运河的申遗成功,这为我们下

一步做好文化线路上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上

的根据,而且我们的海港体系和海防也是依

照这样一个文化线路概念来进行研究的。

由于中国港口密集,加上三角洲的冲刷,

有些港口已不存在,有些由于海退而逐渐形

成了陆地,而且埋在了很深的黄土之下,因

此这些是我们做遥感考古和考古工作的重要

任务——如何把早期的这些海港城市海岸线

发掘出来。在现代城市化的发展中,像天津、

广州这些大的城市已经很难找到原来港口的

一些蛛丝马迹,但作为考古学家如何发现古

代这些港口、防卫体系的建设,有一条就是

上午一个学者谈到的海边的城市有海岸线的

变化,江河边上的城市有它水位的进退,所

以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发现这些城市、港口和

这些卫所的一些重要线索。在对海上丝绸之

路的研究中,主要研究了中国国内的港口城

空间遥感与城市历史研究杨林 / 讲演 李伟强 张立 / 整理

图 1: 杨林

[ 人物简介 ]: 杨林,男,北京人,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主任,研究馆员。任国家

文物局特派协调员和平朔考古队副队长,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单位一起,共发掘战国、秦

汉时期各类墓葬 1000 余座,出土文物数万件。

执笔编写有《山西朔县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主持湖北省秭归朝天嘴遗址、陆家嘴遗址的考古发掘、发表了《湖北

秭归朝天嘴遗址发掘简报》。

[ 背景资料 ]:遥感考古,是利用地面植被的生长和分布规律,如土壤类型、微地貌特征等物理属性及由此产生的电磁波波谱特征差异,运用摄影机、扫描仪、雷达等设备,从航天飞机、卫星等不同的遥感平台上获取有关古遗址的电磁波数据或图像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光学或计算机图像处理,使摄像的反差适合,特征明显,色彩丰富,再对影像的色调、图案、纹理及其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规律进行识别和解释,从而提供了古代遗存的位置、形状、分布构成类型等情况,为考古发现提供科学的资料和数据。

Page 19: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3

市和防卫体系的演变历程,同时也涉及到国

外很多国家的城市和港口,像东南亚、非洲,

如斯里兰卡和蒙巴萨 [1] 都做了一些考古的

调查,也发现了一些古代港口的痕迹和沉船

,最终证明在古代中国的港口、港口城市有

一个发展的过程。通过收集沿海地区一些重

点地区的资料和碎片,用这些照片可以直接

对这些港口和这些海岸线的遗迹进行调查。

这些调查研究的工程量很大,因此它的精度

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悉尼大学的 Roland

Fletcher 教 授 说 雷 达 的 分 辨 率 可 以 达 到

12cm 的精确度,如果我们采用这种 12cm

分辨率的雷达影像,我们将会有一个高精度

的探测,但同时这也将面临一个非常庞大的

信息量,因此,我们只能把重点地区做个高

精度的遥感探测。

中国早期的海港不是直接面临大海的,它

是通过它面临的河,跟大海联系起来的。唐

宋时期,海港向广州、塖州这一带发展,到

元明清,就到了宁波和东海这一带。另外,

我们也利用雷达手段对海底沙层下面一些港

口的迹象进行分析,并通过遥感技术卫星照

片、专机航拍,找出了中国古代港口城市的

历史遗迹和发展历程,同时也了找出了中国

城市发展中与水的关系,通过图片给大家介

绍一下良渚古城演变过程。

通过闽江口的卫星照片,大家可以看出它

在不同的时期海岸线的变化,包括闽江和海

交界地方的变化。说到城市,我们不能不提

到所谓的文明起源,因为城市的出现是文明

起源重要的一个标志。一般来说,文明起源

的三大标志,一是城市,一是文字,还有一

个是冶炼铸铜器。为什么这三项作为文明起

源的标志呢?首先,城市就是作为城市化和

人口相对集中的一个标志。六七千年前湖南

城头山遗址,是最早的城的概念。因为它周

围有环壕,里面有道路。城壕边上筑有土墙,

既防野兽,也防水侵。现在在城头山的遗址

溧阳平原发现了十几处这种聚落,这么多聚

落结合形成了我们所谓的城市。

这张照片是 90 年代利用航空上天拍的,

这是原商都的航拍图。在这个图上,我们可

以发现很多建筑的痕迹,包括寺院、街道、

城门。为什么要说这张照片呢?因为主题是

“城市与水”,虽然这个比较晚,是元代的,

而且是草原城市,但是它也在很多方面和水

有多重要的联系。比如在它的旁边是闪电河。

作为草原城市,草原民族就直接到河里取水。

城里也有水,为什么呢?在山上有个很发达

的设施叫铁幡竿渠 [2],就是人工做成了一些

渠道,把山水和河水引进到城里来。现在它

的走向已经很不清楚了,但是从山顶发现的

这些渠道,我们还能够看出来当时它一是拦

水,一是引水的功能。虽然这个很晚,但是

也说明城市与水是一种很密切的关系。

这种水利设施比今天的柬埔寨吴哥大概

要早三千年。在潮汐的上方,良渚古城修了

很长的水坝。当时还可以没有引水和用水渠

处理的概念。但是,它知道挡住这些水,不

让它冲到城墙,直接让它流到条溪,或者它

自然的河流自然的流失,保护古城。说明古

人已经有很好的防水和挡水的概念。

这是良渚 [3] 的详图。这是当时的条溪,

这是现在的条溪。良渚古城有很大区域被冲

掉了。它的中心区域是一个大概七八米高的

夯土台基。这说明了在海侵和水位上涨的时

候,当时的原始人只会加高城市的高度,所

以夯土台基越建越高,到最后完全被淹没,

良渚古城也就消失了。这在良渚古城发掘当

中有很多例证。而且它的城墙边上有多木桩,

包括像港口一样有停船和排水的设施。

陶寺 [4] 也是一样,它是在黄土高原上修

建的主城。这上面虽然没有河流。但是在城

不远处全是水,距城约一公里左右也有一条

河供水。石墓是我们最新发现的古城,今 8 月,

东南大学和陕西省考古所一起在这开了第一

届的城市会议。它是在草原和农牧与农耕民

族交界的地区发现的古城。今天还有人在问,

这个城的年代是不是可靠?因为我们看到的

城墙,以前也是认为是比较晚的,但是经过

[1] 蒙巴萨 : 东非最著名古城之一,最早是由阿拉伯人所建。蒙巴萨旧城位于东部,这里的房屋几乎全是古老的阿拉伯建筑,曲曲弯弯的狭窄街道,挂着大铁锁的木雕大门,铁条密布的神秘窗户。图为蒙巴萨的耶稣堡。

[2] 铁幡杆渠:铁幡杆渠位于元上都遗址西北,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于公元 1298 年(元大德二年)设计建造,称为铁幡竿渠。此渠将铁幡竿山的洪水引入滦河,是我国北方草原上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古代水利工程。上图为元上都遗址现场,下图红色部分为铁幡竿渠的位置。

[4] 陶寺: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陶寺遗址对复原中国古代阶级、国家产生的历史及探索夏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 良渚古城地图

Page 20: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4

发掘发现在城墙的基础上,有玉器还有神人

的一些迹象。所以从年代学和历程学上来说,

它距今是 4000 到 4500 年之前的古城。以前

人们认为,我们的文明起源、城市起源起源

都是集中在大的河流旁边,但是支流像枯萎

河或类似支流的一些河流,也能够孕育古代

人民。当然,现在考古学界正在逐渐用事实

来证明它。现在在山西、陕西逐渐发现了更

多的类似的这样的河流,就像我刚才举例在

湖南,在阳谷发现的这些古城一样。

这是水堡 [5] 的枯萎河的地貌,这虽然是

支流,但是它周边的很多小的遗址和水系足

以支撑这么一个像它这种的都城或者是说相

对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我

们除了利用刚才说的遥感照片,还用了雷达

以及老照片。我们对 40 年代和新世纪以及

最近的航天拍摄进行一些比较发现这是南京

浦口的一个航拍。这里面的一些信息,为城

市的发展、变化、研究肯定会有很多的帮助,

特别是我们搞城市规划,搞城市研究的人,

可能发现的东西,比我们这么简单的看的变

化可能要深刻的多。

90 年代和上世纪杭州的变化结合我们现

在一些考古发现,给我们城市研究和城市规

划方面的专家提出更多的信息。包括我刚才

说的,像海塘城市、港口城市的研究,也为

我们规划方面的专家提出很多的和更好的一

些想法。这是在杭州发现的海塘。海塘除了

人为的军事功能以外,也有自然功能。比如

防止海侵,或者海进或者是海退。这两者都

对城市有害,早期是用这种木桩来阻挡海潮

和河水的一些变化,包括河流的改道等等都

会城市有很大的影响。在福州我们发掘的遗

址里面也有排水和引水的功能,包括井,这

些我们所说的用水的遗迹。当然,也有防水、

防洪的一些设施。

对这些古代的城市,从考古学的角度来

说,我们只能发现一些表面上的东西。其他

深入的研究,可能还需要我们和同事、专家,

水利专家或者是研究水的专家共同合作才能

够完成。像海平面的变化、水位的变化、海

岸线的变化,都是我们关注的内容。这张照

片是文保司孟司长专门让我来介绍的,他对

城市和水也有很多想法。他认为现在青岛已

找不到古代港口。因为青岛港古代的海岸线

可能更近城,而且这些水系直接通海。他的

观点就是我们要在即墨这一带要多做工作。

但是,这是一个想法,因为青岛港大家知道,

在现在现代港还有很多地点,包括崂山,根

据明清记载,法贤坐船飘回到大陆就是在崂

山靠岸,所以那个地方应该也是古代港口。

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些关于港口的研

究还是非常有意义。这些古代地图结合我们

考古的一些发掘工作,能为我们下一步“城

市与水”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我在这就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有的一些照片,包括古代

的地图、老的航片、老的地图以及我们的文献,

这些都是我们开展研究的重要的资料。

我们在从考古角度对城市的研究中,也

对中国一些城市的古代和现代做了一些对比,

但从考古学角度我们只能发现一些浅显的东

西,一些深入的研究还需要我们和城市设计

和规划的专家、水利专家共同合作我们才能

完成,像海平面的变化、水位的变化、海岸

线的变化都是我们关注的内容。最后我将展

示一些古代的地图和一些文献资料,从考古

的角度出发,做一些阐述,希望大家在做城

市研究的时候多关注海港和海防的发展,同

时也希望通过古代的地图和一些考古的发现

为我们研究“城市与水”提供更多的帮助,

希望我们一起合作来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

作。

[5] 水堡:宋江故里 , 位于郓城县城西 20 公里,南靠 338 省道,西接鄄城县,版图面积 35.7 平方公里。水堡乡是水浒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境内有传统中的二十四景,且与孙膑旅游城相距 2 公里,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Page 21: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5

1、老师讨论

老师一 : 近几年,我一直在从事文化旅游

环境方面的基金。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意识

到环境和文化的问题日益严重。我们和东大

的考古系做了一些记忆遗存、遗址,文化挖

掘的工作,才慢慢走上了这条道路。所谓的

文化、环境或者遗存遗址 , 如果不用发展的

眼光去做保护,将来它还会是遗迹。我们很

早就做起来一个前瞻性的基金项目,借助环

境,发展趋势的条件。我们希望听到更多的

声音,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教授来都来讨

论这个问题。一个项目做完后,假若环境污

染,那么我们所有的资金都白投了。举例说:

我们如果做一个旅游小镇,倘若由于城市雾

霾的原因,人们休养的价值就会丧失,人就

会远离这里。小环境很难改变大环境,但我

们也应该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借鉴古人的智

慧,国外的经验,回馈社会环境。这也是我

参加这次会议的意义。我也希望我们的基金

项目能在亚洲地区展开,校级研讨会能扩大,

讨论更多的问题。一个人的力量,一个小群

体的力量,也远不如大家一起在争论所得的

经验。

老师二:这次我们建筑基金支持这个论坛,

我觉得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历史的原因,

一个是现实的原因。作为历史的原因,我们

在当代从事城乡规划和建设,需要深刻的理

解江苏城镇变迁的历史和发展的文脉。所以

我们和董老师合作研究江苏城镇发展史,由

于江苏是个水网密集的地区,因此董老师这

次研究的线索就是水域——江苏城镇的变迁。

我们希望在找准历史脉络规律的基础上,研

究当代的建设如何能够尊重文脉,延续历史,

同时也能体现当代的历史。第二个原因也是

现实的原因,今天谈到水,我们基金会大概

有四个方面的实践跟今天的主题相关。第一

个是大家谈论的是我们在快速工业化时期产

生的城市排涝问题,所以我们国家在大力推

进城市排涝规划。第二个是随着城市工业化

时期我们对水没有产生重视,产生了大量黑

臭水体,所以我们需要启动黑臭河道整治,

这两个行动都是国家的,自上而下,全国性的。

江苏作为水网密集的地区,我们这两个行动

必须在十三五有重要的推进。第三个和第四

个方面虽然目前不是国家级项目,但我们也

应该高度重视它们,也即水和河道。对于江

苏的城市来讲,由于水体很重要,城市化外

延扩张速度下降之后,内涵式的提升日益被

提上日程。所以滨水空间的开发利用作为城

市更新的一个手段,我认为也需要得到重视。

第四个问题是我们发现我们的城市缺少特点。

实际上我们的河湖水系是城市的文化特色和

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从这四个意义来说,

无论是城市内涝问题的解决,黑臭河道整治,

还是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手段或者是地

域,水系的利用作为城市特色和景观的重要

组成部分,我们即便从当代实用性的角度解

决问题,也需要关注水的议题。我很赞同我

们的古人在过去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智慧。

当代我们再利用水,不仅仅需要古代的智慧,

也需要当代的技术,这也是我们一个务实实

践的部门关注这样的议题的原因。最后我想

说,应对这样的问题需要政府,学界,企业

乃至市民公众的参与。过去我们过于强调政

府的作用,现在我们新型城市化的内涵也应

该包括推进方式的变革——更为包容,更为

大家所共享。

老师三:中国城镇化走到了转型期,我们

在转型期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需

要很多前瞻性的研究,为未来的城市化发展

水与历史城镇:集体讨论 整理 / 林欣

现场照片

Page 22: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6

作为一种思想的,技术的准备,这是我们在

大学里做研究很重要的目的。另外我们需要

结合中国城市化中现实的需要,特别是江苏

省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域,在江苏出现的问

题在其他地区也会出现。关注江苏,在一定

意义上也是关注中国整个城市化的进程。这

是我们会议很重要的背景,也希望这次会议

能够和各个专家进行紧密的互动。

2、学生提问

问 : 随着商业开发,江南古镇越来越趋同,

失去特色,对于古镇,开发和保护如何同时

考虑?

答 : 在两三年以前,中国建设部和文化部主

导了“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习主席在浙江

省推出浙江一百个江南古镇。每个古镇都寻

找发现文化,地域,有特色的地方,每个古

镇各不相同。例如我们现在在舟山做的渔村,

主要是以海港文化,渔村文化,农民化为特点,

在舟山适合其生态的情况下做出来。又如我

们最近在做的蓝溪古镇,这是诸葛亮的后代

做养生文化的地域,所以这个小镇有以中医,

养生为特点。所以每个小镇有自己的文化特

色,不过在建设方面有相似之处。就像中国

传统建筑,外貌上多青砖和灰瓦,但是进去

之后别有洞天。

现场照片

Page 23: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7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与农村家庭应如何

安生?新型城乡关系的道路又在何方?

2014 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 年)》正式颁布,规划提出“推进农业

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及共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的发展要求,我国将加快解决人口“候鸟式”

城乡流动、农村家庭城乡分离的问题。同时,

随着城市增速放缓,在承受近 30 年的“城镇

化”、“工业化”冲击后,农村亦即将进入

经济社会全面重构的新发展阶段。而“家庭”

作为中国社会运行的最基本单元,“家庭重建”

将成为中国人口城镇化的主要落脚点。

在从产业空间研究到就业空间研究过程

中,东南大学王兴平教授及其他学者发现,

以家庭为单位的就业、居住、公共服务的离

散和耦合问题是制约我国城镇化进程、城乡

空间均衡的核心问题,且以家庭为基本单元

实施城乡规划与建设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基于此,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城乡

规划与经济社会研究中心发起了本次基于跨

学科的新的研究话题的学术研讨会,并邀请

多个城乡规划、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多学

科专家参与,从多视角研究如何破解农村家

庭发展的困局,如何建设新型城乡关系等问

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东南大学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王兴平主持了本次研讨会。南京师范大学金

陵女子学院金一虹教授、江苏省城镇化和城

乡规划研究中心陈小卉研究员、南京农业大

学公共管理学院欧名豪教授、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吴启焰教授、东南大学社会学

系龙书芹副教授应邀与会,并做了精彩发言。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现已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

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从 1978 年的 20%

快速提升至 2014 年的 55%,未来 10 年中国

城镇化率仍将持续提升。过去 30 年,城市

快速扩张,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城镇带不断

形成,城市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繁荣的主要载

体,也是中国接入全球网络的主要节点,并

出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全球城市”。

然而,在经过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短暂的转

变后,我国农村的发展却呈现出与城市发展

不同步的一面。特别是随着大规模农村精英

人口向城市外流,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

留守老人等的悲惨遭遇不时出现在报端,农

村及农村家庭的发展问题已不能再被忽视。

面向未来,不禁让人反思,城镇化进程中中

国的乡村如何突破“终结”走向“复兴”?

“家庭、城镇化与城乡规划”论坛序言编辑 / 何倩倩

论坛及展览照片

Page 24: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8

家庭在城市化里面是一个重要的视角,

有别于传统的把个人作为城镇化指标的做法。

而在大城市边缘区,家庭城镇化的相关问题

更加突出。在户籍制度等中国特色的制度与

文化影响下,中国城市化模式与西方国家既

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因此在大城市边缘

区等位置,出现了“半城市化区域”,这种

现象在西方的早期和南美洲等地区的城市化

都有出现。基于家庭视角的半城市化现象,

体现为大城市边缘区具有多重的二元性:

1、制度的二元性:即“城市性与乡村性”。

如城市户籍与乡村户籍,在半城市化区域高

我国经历的城乡变革可以总结为两句话:

农民上楼、资本下乡。乡村家庭与社会关系

从熟人社会经历了半熟人社会逐渐变成了陌

生人社会。原来的乡土关系建立在血缘和地

缘的联系上,经过拆迁后人与人之间在空间

上的关系被打散。

自然村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扩大的家族,人

与人之间强烈的血缘与地缘关系,是构建一

个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最强烈的纽带。很

多乡村地区拆迁很久之后,乡里乡亲之间会

度混合。如很多农业转移人口居住在城市,

户口在农村。

2、社会网络二元性:即城市社会网络的

弱联系模式与乡村社会网络的强联系模式高

度混合。社区关系即体现出城市的特征,又

有血缘地缘影响下的乡村特征。

3、居住空间形态二元性:原有的农村家

庭居住空间形态是一种单家庭庭院的模式,

进入半城市化阶段后,位于城市边缘区原有

的农村家庭退出,或将房屋租给多户人家居

住,多户家庭同时占有同一个居住单元,单

家庭居住模式转向多家庭居住模式。

有某种信息的暗通,之前的乡村社会关系在

城市的空间中以另一种方式重新连接。在城

市化之后,很多地方的人群中间,反而形成

了更加扩大化的家庭关系,如老乡会等。这

事实上是农村地缘关系与血缘关系在城市空

间重构。农村弱势群体如何在城市形成新的

社会网络?空间上离散的农村家庭关系如何

重建?将是未来家庭城镇化研究不应该忽视

的重点之一。

大城市边缘区多重的二元性特征

城乡社会关系角度解析家庭城镇化

吴启焰 / 讲演 沈硕 / 整理

金一虹 / 讲演 何倩倩 / 整理

图 1: 吴启焰

图 2: 金一虹

[ 人物简介 ]: 吴启焰,男,白族,研究专长:城市研究,主要研究领域:1.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 城市社会地理

(居住隔离与社会分异研究、中产阶级化研究);3. 城市与区域政治经济学。代表性成果:1. 参与修编西方权威典籍

Encyclope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书 . 中国城市》);2. 对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贡献。

[ 人物简介 ]: 金一虹,女,1947 年生,研究员,社会学硕士生导师。获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硕士学位,曾任江

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现受聘于金陵女子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重要的学术贡献在性别社会学和劳动社会学

方面。

Page 25: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9

土地是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绕不开的话

题,目前我国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

化,城市扩张速度很快,成效也非常的显著。

从城乡建设用地与农地之间的比例关系来看,

中东部地区整体的开发强度已经超过了 8%,

超过英国、荷兰等国家的比例。江苏省则超

过 20%。苏南地区则超过了 30%。与此同时,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但是人的流动与城

镇化却不彻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

流动更多的是劳动力流动的层面,没有真正

涉及到稳定的家庭的流动。

过去,我国的户籍制度与城乡土地制度

都是分离的。规划的前提是农村土地通过征

收转化为国有土地。目前的状况是空间上面

变动很大,而制度方面变化很小。农民在土

地被征收变成城市土地的同时,户籍还是农

村户口,土地的城镇化并没有带动户籍的城

镇化。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收过程,是一种政府

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所以,土地价格也

不是市场价格,而是远低于实际的价值。在

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下,农民家庭对国家城

镇化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如果

不走土地财政的路线,没有土地征收与出让

的价格差,政府的投资、招商、基础设施建

设等都无从谈起。客观来讲,这种模式在快

速城镇化的过程中起过很大的作用。当然这

种方式带来的矛盾也很突出,包括高房价问

题。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征收带来的问题,

主要是土地财产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也造成了目前很激烈的群体性事件。另外,

农村的人流动起来了,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

进城了,但是农村耕地的使用方式还是传统

的土地承包,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限制了农村

劳动力的进一步解放。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

流转的水平在 30% 左右,还是一个比较低的

水平,应该说不利于进一步促进农业人口的

转移。

农村土地的改革与家庭城镇化关系很密

切,尤其是宅基地。目前的难点在于宅基地

本身的集体土地属性,以及人口流动的跨区

域的特征。我国人员流动大多数是跨区域的,

但是宅基地是作为集体成员划拨的土地,跨

区流动在操作上是很难的。

土地改革和家庭城镇化欧名豪 / 讲演 何倩倩 / 整理

图 3: 欧名豪

[ 人物简介 ]: 欧名豪,男,1985 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农经系土地利用规划专业,1988 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经系,

获硕士学位,1998 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1988 年留校任教。1999 年 5-10 月以高级访问学

者身份赴荷兰 Wageningen 农业大学发展经济学系进行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现为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院长,

兼任南京农业大学城乡土地规划设计院院长。

Page 26: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20

近几年来,陆陆续续有听到一些建筑行业

下滑之类的言论,到今年愈演愈烈,小编也

从各处听说一些设计院和建筑公司纷纷精简

职员。这让身处校园里的我们,难免有些迷茫。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作为传统建筑院

校中的一员,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

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呢?相信不少人也和小

编一样,有些许困惑。

前几日,学院组织了一次关于学科发展史

的研讨会,聚集了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老前

辈,我们也有幸能借此机会向他们请教了许

多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从他们当时的建院生

活与职业发展,到他们对当前建筑行业以及

建筑教育的看法,获益匪浅。有趣的是,同

一个现象或问题,当站在不同的角度,每个

老师都能给出不一样的见解。希望在这样的

思想碰撞之下,能让每一个建筑学子都能从

中寻找到想要的答案。

1、又爱又恨的分配制度

筑研:您当时在建筑学院的学习生活是怎样

的?

陈:我们那时候也很忙的,户外活动比较多,

会有很多参观,我们会结合课题出去看一些

建筑,不是只有短学期才出去参观。我认为

老师带领着去看建筑有好处。一是,现场讲解;

二是,现在可看的东西比较多,那么选择的

过程是有标准的而学生没有那么强的判断力,

学生自己去看的不一定是好的案例,所以有

组织的去看是更好的。

刘:我们那时候的生活对你们学习价值不大,

刚解放,都是半天搞政治运动半天学习的;

我们那时候不太做模型,画图多,比现在多。

黄:我们那时候人很少,一个年级才八个十

个人,不像现在人太多了。

筑研:您当年的就业都是分配的吗?自己有

过什么规划吗?

陈:分配,那时候计划经济嘛,但我由于是

一直在读书,所以没有那个问题

唐:54 年毕业以后,我就通过国家统一分配

到这里(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来了。当时对

自己的职业规划很懵懂,不是很明确。

邓:这个和你们现在还是很不一样的。当年

国家都是包分配制度。基本上大家都不用担

心找工作的事情,一般都是服从分配去设计

院,和你们现在的工作,出国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我当时也没太想过以后要去哪里工作,

反正服从分配嘛。但是那时候的中国也处于

一个大建设的时期,感觉百废待兴,一片欣

欣向荣,大家都是热情高涨、充满希望的,

我们对自己的未来也都充满了期待。

2、平常心看行业起落

筑研:现在很多人觉得建筑行业持续下滑,

您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

黄:感觉这个问题确实是有的,最近我孙女

发了个 e-mail 给我,她是同济景观系毕业,

现在在上海找到一个美国的公司,说最近可

能要解体解聘,问怎么办,我孙女也碰到这

样的问题。

陈:没有关系啊,因为建筑它是一个很综合

的专业,它首先要是一个懂生活的专业,它

不是说我技术没有了,市场没有了,就没地

对话大师:平常心看行业起落撰稿人 / 吉倩妘 编辑 / 林欣

[ 人物简介 ]: 陈薇,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

黄伟康,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规划建筑领域专家

刘先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

杨永龄,男,教授,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建筑学专业负责人。

邓思玲,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唐厚炽,男,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排名顺序仅按照采访先后排列,下面仅用姓氏来代替每个老师)

图 3: 人物照片,邓思玲

图 1: 陈薇

图 2: 刘先觉

Page 27: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21

方去了。为什么大家都爱学建筑,就是因为

它的入门门槛比较高,也就是说,你不在这

里学,你是不太能掌握的,但你比如说平面

设计,你自己学也能学好,所以我觉得,你

把建筑学好,即使你短时间内不做建筑,做

其他行业,但一旦等到它行情回来了,还可

以做,所以同学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宽,因为

国家的起伏是正常的,他不可能永远低啊!

刘:必然现象,物极必反嘛,但建筑学行业

在全国的范围内,他还是主要的主干行业,

因为从过去到现在它有一个发展过程,解放

初期到现在,就拿我们建筑系来讲吧,也不

过就十个左右的高校有建筑系,现在呢,两

百多所高校有建筑系,这等于是发展了几十

倍啊。过去我们一个年级才十个八个学生,

现在呢,一个学校的一个班级的招生比当时

全国的招生量都多,所以这个量太多了,这

个发展总是有个饱和的。所以我想,不是这

个行业下滑,而是我们招的人太多了,所以

我想呢,从某种程度来说,建筑学专业从好

的学校毕业的学生,他现在还是不愁分配的,

因为他优胜劣汰嘛,办得差的学校他是要被

淘汰的,所以你们在东大念书的应该不愁。

3、准建筑师的岔路口

筑研: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您觉得我们本

科生该怎么规划自己的学业以及以后的职业

发展?

陈:心很重要,有些事是你不可以控制的,

比如国家的经济,但有些事情你是可以控制

的,如果你处处用心把学问学到手,那么你

就能拥有主动性,所以不要太受外界的干扰。

建筑学是一个永恒的专业,因为他总是要建

设的,或者说,总是要建设得更好的。

黄:关键还是看自己的技术,公司一般都淘

汰不好、技术不过硬的。

唐:了解一点专业外的知识,要拓展眼界。

筑研:您觉得本科毕业以后有哪些方向呢?

陈:现在的情况是水涨船高,而且建筑学不

是那么容易就能掌握它的真谛,本科毕业的

直接工作他再发展的潜力就不够厚实,到国

外念书或者读研是把你自己的基础打得更加

实在,以后厚积薄发;毕业后工作的一是他

不太喜欢读书,那么他在设计院很长的工作

时间才能慢慢积累起来,不像在学校,那么

高强度的学习,有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他的

好处,看个人。

筑研:你怎么看待转行和创业?建筑学专业

学生转行有什么优势或者劣势?

黄:有些人建筑真的完全不行,去搞其他东

西也不是不行。像我有个学生,说平面设计

都没有老师带我,但是他字写得很好,文采

很好,我后来说没有关系,你跟我跑,后来

我到外面做设计,说明书都是他写的。后来

他分到扬州规划局,不做设计了,专职写文

字了,写得很好,发挥了他的专长。

刘:可以去当管理人员。过去我们有一句话,

建筑学行业的人,他是在各个行业的一个乐

队总指挥,因为你想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三

个主导工业——钢铁、汽车、建筑,三大支

柱产业,因为建筑影响了很多很多,影响了

钢铁、玻璃、建筑材料,所以你建筑如果完

全萧条了,那社会就会遭到很大的影响。设

计产业很多,你还可以做室内设计,服装设

计等等。

唐:要讲专业转行,现在很多很能干的一些人,

他也有转行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还是看机遇,

机遇还是很重要的。

4、母校是强大后盾

筑研:你觉得目前本科建筑教育方式是否合

理?有哪些需要我们改变的,又有哪些是需

要学院坚守的?

黄:学生招得太多,一百多个,老师顾不来。

现在老师不像我们那时候老老实实在学校里

工作,没有在外面招生的,全心全意在学校

当老师。所以说现在老师教育不是说他不认

真,我当时就跟系主任讲了,老师心要百分

之八十放在教学上,要把学生教好,百分之

二十自己搞。

图 4: 黄伟康

图 5: 杨永玲

Page 28: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22

陈:学校的教学制度的建立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他有自己的风格体系,比如工科院校和

美术院校的办学方法就不一样,工科更务实,

他不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他会微调,总

体来说,我们学校在跟随形势发展作调整是

很及时的,这个你们应该有自信。我觉得同

学们现在自我意识很强,会花时间去思考这

些问题。而我们那时候就比较简单,来到这

个学校就相信这所学校,不会想这么多,你

会吸收的非常饱满。而同学们的批判意识比

较强,这个也很正常,但东南大学你们应该

信赖。我觉得我们很好的一点是老师的言传

身教,我们不是像其他学校老师讲完了就走,

我们还要跟同学们密切联系的;二是我们学

校的老师还是具有批判意识的,大家要跟着

不同的老师学习,这样自己就会丰满起来。

刘:总体来讲,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比较成

熟的阶段,但是我觉得有一个问题还是值得

注意的,好的传统应该保留,同时要不断新增,

从传统的角度看,我觉得大家的动手制图能

力不如以前,你们现在是靠电脑制图,这是

你们的优势,但是一旦你没有了电脑或者在

跟甲方讨论问题的时候,这就显得比较短板,

像齐老师、钟老师啊,老一辈的就算他不是

搞设计的,他们手头功夫都不错,你们现在

就是如果能加强这方面就好了。

与我们成长环境不同的老一辈建筑师,

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我们身

处一个竞争远比当年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当

局者迷,难免会有挣扎或者迷茫之感。但其

实正如几位老师所说,不管是个人成绩还是

整个行业,面对起伏时,平常心才是最重要

的,只是下坡而已,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悬

崖峭壁无路可走,而且东大也应该给你强大

的自信。优胜劣汰才是每个行业不变的定律,

所以踏实做到优,自然也就不必担心被淘汰

的问题。

所以,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们也大可不

必听风就是雨。以不变的努力与求知精神来

应对变化不息的社会环境,才是我们应该信

奉的真谛。正如我们的校训所言——“止于

至善”。

图 6: 现场照片 1

图 7: 现场照片 2

Page 29: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23

关于空间结构和建筑群的探索记本科四年级葛明-奥山信一联合教学答辩

答辩评委:

葛明,奥山信一,鲍莉

翻译:

郭屹民

答辩成员:

张博涵, 沈 祎

唐 滢, 徐武剑

沈 忱, 隋明明

程可昕, 李云飞

索佳妮, 田 野

陈欣涛, 奚涵宇

设计要求:

场地位于东大南门中轴线上,现存杨廷宝先生设计的沙

塘园食堂以及两栋宿舍楼,两栋宿舍楼之间有成排水杉

树。场地的边界是具有较复杂环境的臻巷社区,建筑密

度非常高,容积率在1.6-1.8之间。本次设计的要求是保

留场地上原有的两栋老房子:保卫处和机关办公楼,功

能可以进行变动。全部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每个组分为

两个小组;三个大组各自有不同的策划及任务书。

葛明:

我们从东工大坂本一成教授、奥山信一

教授那边反复地学习如何进行空间结构处理

(space construction)。奥山信一教授指

导中日研究项目交流教学,他有一个重要的

概念是城市剖面(urban section)。这个

课题与去年类似但是不同——设计一个属于

东南大学的特殊的书院。假设我们东大有一

个很好的赞助商,愿意给我们建立基金会设

计一个特殊的书院。这个书院不同于实验

室、不同于学院。书院在中国、日本古代都

有,这是一种特殊的修学方式——这里有人

住、有人研究、有人研讨。因此在这里,除

了杨廷宝先生已经设计的宿舍之外,我们还

要求加入一部分住宅。书院有两点很重要:

第一,代表了这个领域最好的研究;第二,

它是修学之所。今年,我们的同学分成了三

组,每一组有两个作业。第一组是关于信息

城市的书院;第二组是关于学习科学的书

院,是把脑科学和儿童认知联合在一起(东

南大学的学习中心是全国最好的之一);第

三组是东南大学创始人刘敦桢先生和清华大

学梁思成先生,同样都是中国三十年代开始

的营造学社的主要成员,我们希望这是一个

新型的营造学社的书院。三个组的program

都是不同的,但因为都是书院所以又有部分

相似。我们等会儿可以看到三个组之间是否

拉开了距离、是否有共通的点。现在请我们

的同学把他们理解的任务书做一个简要的介

绍,之后再由每一组介绍他们的方案。

张博涵: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这次的设

计题目是书院。书院的特征是大师带领其工

作团队在书院内共同研究、生活,住与学的

关系得到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特殊的学术社

区。我们本次设计的场地位于东大南门中轴

线上,场地现存杨廷宝先生设计的沙塘园食

堂以及两栋宿舍楼,两栋宿舍楼之间的水杉

树可以作为重要的景观资源。场地的边界是

具有较复杂环境的臻巷社区,场地的建筑密

度非常高,容积率达到1.6-1.8。本次设计的

要求是保留场地上原有的两栋老房子,保卫

处和机关办公楼。以上是对于整体场地的描

述,现在介绍我们第一大组的策划。

我们设计的是以信息城市为主题的书

院,集合城市规划、无线电、地理、信息等

东大传统优势学科,共同研究未来城市的发

展问题,同时带动东大的优势学科发展。城

规地理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式为接收城市大数

2000 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理工学研究科助教授2001 成立奥山工作室2002. 4 东京工业大学院总合理工学研究科助教授2007. 4 〜 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总合理工学研究科准教授

奥山信一 简介

编辑/隋明明

Page 30: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24

据,需要大的开敞空间;无限电、信息等研

究方式为数据接收技术,需要小的实验室。

他们的研究成果需要一个全息投影厅进行发

布,所以这个全息投影厅是一个具有较强中

心性的空间,同时是作为书院对外展示及发

布的重要窗口,具有对外开放的功能。根据

3D投影的需要,我们选择了三角形作为空间

特点。以上是我们第一大组的策划,下面是

我们第一小组的设计。

我们选择了一个正三角空间为主要形

式,它是工作、发布以及展示的中心。我们

将最具中心性的空间放在场地的中心,即机

关办公楼的南面,同时三角形空间朝向两个

住宅之间的景观面,中间配合下沉广场,使

它与已有的宿舍之间的长院形成一定的开放

性与联系。刚刚所提到的两种类型的工作空

间设置在靠近臻巷的一层和二层的位置,并

配合工作人员日常使用的数字图书馆,他们

的工作空间共同面向东大中轴线位置上的开

放性广场。因为我们希望这个建筑有开放

性,能让市民等外来的人便利地到达,所以

我们设置了主要的三个空的场地形成穿越。

我们书院的主入口在保卫处,作为书院工作

人员的主要流线是沿臻巷的一条,有一个

坡道向上直到二层的社区中心,再通过二层

的坡道向下到达室外广场,形成一条立体流

线。最后是我们的住宅部分,由于3D投影

的需要,我们设置了一个夜间观测数据的宿

舍,它面向社区中心。其他研究员以及大师

的住宅安排在最南侧安静的位置、阳光最好

的地方,面对这个空。这些住宅通过地下的

服务中心,比如健身、餐厅等配套相连。形

成住学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唐滢:

我们第二组关于中心空间的设想是由一

个正三角的投影空间和一个倒三角的投影空

间相结合的空间,由二层设置一个两边都可

看到的空间联系起来。我们在倒三角空间的

下面设置了一部分工作室,它也兼顾白天的

采光。将这个比较中心的空间放置在轴线上

机关办公楼以南的位置,它指向原有水杉树

的景观,使之与自然相联系。为了增强中心

空间的开放性,我们设置了一条从东南大学

主轴线延伸过来的道路,将人引入。同时设

置了一些自由的空,让人可以自由地到达内

部。我们在室内设置了一条由发布厅开始的

坡道,是逐渐向上的环形。我们将大师讲堂

沈祎, 张博涵

沈祎, 张博涵

Page 31: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25

设计成单独的体量,让宿舍水杉树的环境和

沙塘园的场地同时融入到整个方案中。在3D

投影厅上方是观测员的住宿,在这个工作空

间上方也布置了一些研究员的住宅,大师和

其他研究院的住宅布置在南边。一层是社区

活动中心。

奥山信一:

这两个房子(指保卫处和机关办公楼)

一定要保留下来吗?如果要保留下来一定要

有特别的理由,并通过设计表达出来。

张博涵:

机关办公楼作为我们场地上的档案馆;

而保卫处位于东大轴线上,它的一层打通与

广场相连,二三层作为办公使用。

奥山信一:

它为什么要这样用?我认为这个房子没

有多大保留价值。如果是业主非要留下来那

我们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如果作为建筑师要

保留它们就一定要对社会进行说明。

张博涵:

我们关于这两个房子的想法是它们都处

于东大的校园轴线上,可以限定流线。

奥山信一:

这个房子(机关楼)是一个重要的房

子,它有位于东大轴线上,要形成街道的感

觉,这个理由是可以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

如果将它保留下来,保留的方法有很多。这

个房子正面在哪里?

张博涵:

现状的入口在北面。

奥山信一:

这个房子是个老建筑,如果它非常重要

以至于没有它你的方案就无法发展,那么你

就要考虑它的保留方式。比如部分保留、整

体保留。假设你要部分保留,那么哪个部分

是最重要的?保留方式的不同才是你设计的

开始,但是你们在介绍方案的时候都没有涉

及到这个部分。

徐武剑, 唐滢

徐武剑, 唐滢

Page 32: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26

张博涵:

对于我们第一大组的方案来说,这个老房

子是可以与信息城市形成对比的关系,是值

得保留的。

奥山信一:

你刚告诉我它的入口在北面,但是现在新

建筑和它紧挨着。你在保留它的时候考虑过

原有建筑的状态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根本

看不到它的正面呀。一个建筑物有自己的方

向,如果是历史建筑物不同的方向代表不同

的价值。哪些面应当保留、哪些面应当更为

尊重地剖开,这些都是对原有历史价值再定

义的过程。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不到这些。

场地中存在老建筑,说明新老建筑之间的关

系在这个课题中是非常重要的。刚刚讲到这

个房子立面和街道的关系很重要,它会形成

历史的氛围。但是这个房子(保卫处)没有

它(机关办公楼)那么重要,又临着街道,

所以只要保留沿街立面即可,其它全部可以

拆掉。另一个组的同学的保留策略是什么?

唐滢:

把机关楼作为档案馆,两边加建的部分作

为工作空间使用。我们保留这个面是因为在

这个广场上可以同时看到老房子的这个立面

和我们信息城市的立面。

奥山信一:

这个面能成为正面吗?它是否很重要?

唐滢:

它的开窗是很规整的,我们认为这个面

比这个面重要。(东立面)

奥山信一:

这个面原先是侧面,你把它当正面用,

是不是本末倒置?如果你这边要加建的话不

是这样加的,应该是这样加的。这个方向对

它来说是更适合的。如果你这样做的话这个

面就被你毁掉了。既然有了老房子,那我们

就应该把它当作课题的出发点,不能够忽

视。抛开这个问题,看到大家在剖面上下了

很多工夫,用坡道、高差产生各种联系,这

两组都做的很好。也许是原有地形存在坡

度,所以需要通过坡道来沟通。这一组(第

二组)通过轴线把它们连起来,非常好。这

个方向是通过架空的方式连起来,但是架空

沈忱, 隋明明

沈忱, 隋明明

Page 33: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27

是有问题的——架空架一半是没有开放感

的,它只是形成了一个通道。这一组(第一

组)的方案显得非常拥挤,做方案的时候不

能只看方案本身,要把它放到场地中去。空

地突然变得这么小,连续性突然间没有了。

如果能把这个建筑(靠近臻巷的建筑)加高

一点,底下架空,整个基地就会像一个整

体。现在,整个建筑尺度上的连续性是没有

的,这一点非常遗憾。

这个可以拔掉吗?你们不会打我吧?

(笑)如果在东工大的话我都是随便拔的。

(笑)对于你们的方案来说,这个建筑(机

关楼)不保留可能更好。其他地方想了很

多。

葛明:

第二大组的设计是关于学习科学的书

院,现在请开始。

隋明明:

我们第二大组设计的是一个关于学习科

学的书院。学习科学是研究人类学习能力的

综合学科,它是东大的优势学科,由韦钰院

士主导。学习科学通过对大脑、教育方法等

的研究,.发掘与改善人类的学习能力。与

之前一组相比,它的特点在于儿童和研究员

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我们希望将儿童引入书

院,研究员与儿童在这里共同学习生活,研

究员可以通过特殊的空间设置比如游戏室,

来观察儿童的行为。在我们的设想中,儿童

在室内和室外都需要一个较大的活动空间,

研究员需要方便观察儿童的、安静的研究空

间。我们就此展开设计。首先,我们小组为

儿童设置了一条活动平台,南北贯穿整个场

地,从这里可以通往各个儿童室内活动空

间;在这个平台的上方是研究员的观察空间

以及研究室。然后,我们在与平台垂直的方

向展开了一个中心的复合空间。在这边的二

层是一个儿童的情景课堂,情景课堂是用于

研究教学的地方;阁楼的位置是研究员的观

察空间和讨论室。我们通过剖面上连续的设

置,将这边脑科学的研究空间和这边儿童游

戏室的空间联系起来,在中间产生汇集。这

样的布局形成了与宿舍楼相对的空,形成对

社区的连续与开放。在东西一条的尽端我们

设置了一个开放向社区的讲堂,不仅是书院

里的人,社区的人也可以使用它,并且围绕

讲堂展开一些有趣的活动。最后我们对于住

程可昕, 李云飞

程可昕, 李云飞

Page 34: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28

宅的设想是,研究员和大师是有独栋感觉的

住宅,而儿童住在靠近公共平台的位置,以

方便活动和到达各个儿童实验室和教室。

程可昕:

我们的书院是以学习科学为主题的书

院。它的特征是儿童活动与脑科学研究,儿

童活动空间是开放的而脑科学研究空间显得

神秘。因此我们构想了一个弧线的剖面,将

上下进行区分:上边的空间中间高两边低,

适合儿童活动;下边的空间中间低两边高,

适合于展览和成果发布。我们将它放置在场

地的中心部位,用弧形的长方形面对场地上

最好的景观,同时在西南侧对老房子进行加

建。弧形下部的展览空间和这边一层的儿童

工坊、二层的行为学实验区域进行连接,同

时产生了上部的弧形平台和家庭的住宅。南

侧产生了较高的以及二层的学习讨论空间,

上部平台与研究员住宅的公共空间相连接。

这样的布置使得研究员和家庭都可以方便地

通过弧形空间的上部平台和下部空间到达中

间的游戏空间,对儿童进行观察研究和引

导,同时儿童也可以方便地到户外平台进行

活动。最后,我们将住宅的社区服务中心设

置在这一部分的地下,研究员可以通过住宅

直接到达这个空间,家庭可以通过院子到达

这个社区服务中心,使两边的住宅产生紧密

的联系。

奥山信一:

刚刚两组的问题在这两组身上也存在。

我们的课题目的是什么,它的出发点是什

么——就是对老建筑关系的处理,这些问题

不再赘述。脑科学研究中心是研究儿童的智

力发育,我想再确认一下,这些儿童是健康

的儿童还是智力发育迟缓的?

隋明明:

我们设想的是从全国召集自愿报名的家

庭,这些儿童都是智力超常。

奥山信一:

其实儿童的游戏空间并不是这么简单

的。我的老师仙田满,是以研究儿童空间著

名的。虽然我并没有看过仙田老师全部的案

例,但是大部分东西我都研究过。在儿童的

索佳妮, 田野

索佳妮, 田野

Page 35: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29

空间中有两个比较大特征,一个是动态空

间,另一个是对流空间。儿童的活动空间和

成人是不一样的,儿童活动的行为和特征是

否在这两个方案中得到了表达?这两个方案

和刚才两个方案相同的地方是有较多的斜坡

和高差,对于儿童来说这是不是适合的?你

们是否到幼儿园观察过儿童的活动行为?有

儿童在大的操场上活动,也有经常钻到树丛

这样很小的角落里在玩的儿童,也有在较为

危险的地方玩耍的儿童。首先,小孩儿玩的

地方是不受设计者控制的;其次,如果想限

制他们的活动你把他们都放到大平台上去,

对他们来说也是挺残酷的——他们只能在这

里玩。对于儿童行为与空间的研究是这个课

题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你们对这个点研究过

吗?

其实对我来说,如果这个题目是关于脑

科学和儿童智力开发的话,将会是一个非常

有意思的题目。你可以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

儿童是怎么发现游戏场地的,那么我们的空

间设计出发点将会完全不一样。儿童的游戏

场一定与地面有关,地面的处理方式值得商

榷:如果全部开敞的话会对安全与管理产生

影响,但是又不能完全封闭,那么如何通过

地面、地形、空间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到这既

是一个开发的空间,同时又对他们的行为进

行某种控制不让他们跑出去?这应该是学习

科学书院设计的出发点。我们在做一个课题

的时候不能把问题仅仅放在建筑学里面,因

为你必须面对建筑学之外的东西,才能把它

用建筑学呈现出来。如果我们仅仅把注目点

放在空间的研究上,我们就会忘记真正要做

的是什么。如果这个课题是研究儿童的,那

么我们应该把儿童的活动行为作为出发点,

用空间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仅仅是空间

本身。我的好友手冢贵晴,是日本非常有名

的建筑师,你们可以去看一下他做的Ring

Round 幼儿园。你们应该研究一下儿童的空

间,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个方案里,有一个

不规则的椭圆形的大平台作为儿童的活动空

间,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从这里和那里

都可以上下走,有丰富的空间。有高的有低

的空间,与地形结合,对于儿童发现自己的

游戏场所来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通过这

种方式来重新组织空间的话可能会更有效。

在这里讨论的平台、楼板,与儿童并没有太

陈欣涛, 奚涵宇

陈欣涛, 奚涵宇

Page 36: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30

答辩现场

大的关系。

还有一点,刚才我在休息的时间去看了

一下场地,臻巷是非常生活化的一条路。和

刚才两个组一样,你们是要加强它的生活化

还是把它破坏掉?这是值得考虑的,如果不

考虑街的界面连续性也是有问题的。

索佳妮:

各位老师好。我们这一组要做的是营造

学社的书院。我们学院的刘敦桢和杨廷宝先

生是营造学社的创始人之一,希望依托我们

东大在古建筑方面的优势,建立营造学社的

书院。这个现代化的书院与过去书院的区别

是更加尊重各学科的合作和对社区的影响。

这个书院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文献组,

一个是法式组。文献组需要的是图书馆和安

静的研究空间,法式组需要的是大型的工坊

和户外的工作场地。下面来介绍一下我们组

的方案。我们在场地中布置了一动一静两个

院子。场地现状中,这里是东南大学的宿舍

区,很多同学回宿舍时要经过这个老房子和

砂塘园之间的一个非常消极的窄弄,采光也

不是很好。我们现在的处理是保留这条窄

弄,在尽头设置一个非常开放的院子。这个

院子一面对着水杉,引入景观;另一方面,

与既有入口相呼应。围绕着这个非常开放的

大院子,布置了我们法式组的工坊。具体的

剖面是这样的:法式组工作的时候需要一个

檐下的空间,一面对着室外的院子,可以进

行大模型的搭建;另外一方面与室内工坊结

合。屋檐上放的讲堂有一个向下的趋势,可

以看到院子中模型搭建的情况。在这个讲堂

的边上,我们布置了学科交流讨论区。在这

个学科交流讨论区里可以看到檐下空间,也

可以看到模型搭建过程。这个檐下空间也是

人们从窄院过来人们可以看到的地方,是我

们设计的重点。在这里我们布置了一个安静

的院子,它是从这里往回拐可以看到的,在

这个院子的周围我们布置了文献组的图书馆

和研究室。图书馆布置在老建筑这边,这里

还有古籍阅览室。对于研究空间和工坊,我

们用二层的大型讨论空间进行联系。我们在

面对檐下空间和工坊的地方布置了大师的工

作室,在大师的工作室上方布置了大师的住

宅。在工坊的上方布置了工匠的住宅。后面

的区域是研究员的住宅。

奚函宇:

我们与前一组一样,做的是营造学社的

书院。我们设想有一个成果展示的大厅,供

文献组和法式组分别以图纸和模型的方式展

示他们的成果。它的下面是法式组的工坊,

它的上面的部分是比较安静的阅览空间。我

们设想法式组在一层,有一个室外的营建区

域。文献组靠近后部,是一个安静的区域。

整个空间形成台阶状的趋势,人们在这里的

二层可以受到视线引到,看到工匠在室外空

地的营造活动。于此同时,我们希望成果展

示大厅不仅能联系文献和法式两个部分,在

这个书院中的大师也能与大厅有很好的联

系,大师能够方便地到达这个区域,评点和

讲学研究员和法式的研究成果。这样的布局

会使文献、法式、大师共同围绕出一个院

子,这个院子面对老房子和树,让老房子得

以参与到院子的围合中。我们对两个房子的

设想是借助一个大的报告厅的空间,这个老

房子的一层成为城市客厅,面对城市开放,

成为外面的人进入这个建筑的客厅部分;这

个老房子是大师进入报告厅的入口空间。同

时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两个老房子成

为一个整体,共同形成一个院子。这个报告

厅的下部空间与书院的这个空间相通,通过

坡道引导到主空间里,人在坡道上可以看到

工坊里面人的活动。通过坡道的引导,最终

到达成果展示大厅,形成外部的人与内部的

人共同交流的场所。

奥山信一:

这两组方案给我的印象是对于中间的老

房子为什么保留,是作为非常重要的点来思

郭屹民 和 奥山信一

沈祎, 张博涵

答辩现场

Page 37: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31

考的。比如说这一组,他们的内院中可以看

到老建筑很重要的一个面。老建筑的这个面

作为正面留下来,成为院子的很好的展示。

但是这个方案有一个问题,当真正实施它的

时候,这个立面(指机关办公楼的北立面)

已经被加建,你不知道它原先是什么样子

的。假设你能够找到原来的样子,重新做出

来,这种保留方式是非常好的。如果无法找

到原先的样子,那么这种做法(指第一组)

就会比较好:把后面的面留下来,前面的面

做一个通道。这样的保留方式也是可以接受

的。这是根据现状做出的不同保留方式,这

两组方案给了我们两种意见。

这组(第二组)的整体体量感是今天最

好的,但是我很怀疑面积是不是足够。这一

组(第一组)有很多平台,你们对这些平台

有什么期待吗?

索佳妮:

二层的讨论空间出来可以从平台上到这

里,也可以到图书馆。是阅读和讨论的空

间。可以从平台上看到老房子的屋檐和斗

拱。

奥山信一:

这么大的平台你让他们交流他们就能交

流吗?一个人能够交流吗?如果是我,我在

这里不会交流,我只会在这里抽根香烟。外

面的平台没有定义,所以没有什么用处。假

设你要定义它,你可以把这个体量拉过来,

形成了空间的边界,它就有定义了。一定要

有界面,空间才会被定义。任何一个房子都

会有顶,但是当作平台还是屋顶是设计的策

略。如果有期待才可以成为平台。这个是屋

顶吧?真的吗?(笑)活动是不一定按照你

的期待发生的。

建筑物可以产生的面积有很多,是用还

是不用?屋顶做绿化,人会过来吗?人过来

的话,会有很好的利用吗?体量产生的面

积,应当考虑如何去利用,这是很重要的。

还有,刚才这个地方(指第二组方案)

,当然很多当代建筑的形态很奇怪。形状为

什么会很奇怪?有怎么样的意图很重要。是

不是里面会有让人期待的空间?这样的斜坡

顶和平顶直接撞上很奇怪,里面的空间并没

有太大出人意料的地方。仅仅从基本的技术

上分析,这里排水是有问题的。南京不会像

日本有很大的雨,做这样的屋顶也是有问题

的。日本的传统屋顶是从中国传来的,起初

屋檐起翘很高,但是日本有台风、排水也有

问题,所以后来越来越平。这是地域风土原

因对于建筑形态的影响。南京的雨可能没有

这么大,但是也应该有意识地考虑这些问

题。尽管现在的施工、材料技术发展很快,

也许能够达到技术要求。在达到技术要求的

情况下也许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但是不应

该因为随心所欲而给其他方面带来不利。我

们应该从建筑的方面避免不利的因素,这是

很重要的内容。

这条路的尺度很小,生活化很强,是日

常的体现。这个方案很好是因为我觉得它在

街的这边尺度很小。其实有点遗憾,延续到

这边拐角会更好。

这个房子(第一组)虽然在这边有很长

的坡道,但是它的尺度很大。从我的角度来

讲,人的行为和不停的流动,也可以消解建

筑物的尺度,这也是一种生活化的方式。

奥山信一点评方案

徐武剑, 唐滢

答辩现场

Page 38: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32

(总结)

奥山信一:

刚才在点评每个方案的时候,因为时间

关系,所以讲得都很直接,没有对大家进行

表扬。其实从大家对于方案的主体表达、空

间组合方面来说,是很不错的,已经达到了

很好的水平。在我看来这个题目出的有些

难,因为中间的房子在我看来根本不需要保

留但是硬要留下来,给大家的设计带来了很

大的困难。在这种很困难的条件下大家来做

这个方案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个题目

出的好不好是个大问题。(笑)

葛明:

在我看来把这个房子留下来是为了让题

目更容易。(笑)

奥山信一:

还是有共通的问题。每一组在陈述方案

的时候,这里有怎样的功能、如何实现,这

样的陈述占了大部分时间。大家如果对业主

或者政府汇报,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设

计的角度来讲,空间设计有多少魅力我没有

感受到。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应当陈述我想

要做怎样的空间,与他人的方案有什么不

同,魅力在哪里,我怎样通过场地和功能实

现了这些空间,我觉得这才是陈述的方式。

你们现在的介绍方式是 这里有什么功能、

这里有什么空间,但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功

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一开始通过功能

形成空间,那么在功能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

有困惑——因为一开始并没有提出强大的概

念、结构。如果最初提出了强大的概念、结

构,那么无论功能发生怎样的变化都可以推

进设计。我希望大家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建

立起建筑应该有的骨架,通过放松的方式呈

现出来,也许比现在更好。什么是空间的骨

架?它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变化,你可

以把它做成空间结构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空

间与空间之间的构成方式,也可以把它做成

体量与空地之间配比关系。最后一组为什么

会发生坡顶和平顶碰撞的事情,我觉得是因

为缺少主要的骨架、连续性的东西。当不同

的体量要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强大的概念

统一,它们就会很奇怪。你们花了很大力气

做了空间上的研究、画了非常好的图,但是

这些东西最后在实现的时候给社会带来什

么,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我认为这种所谓的建筑骨架和周围环

境,他们之间的碰撞和叠加是现代建筑应当

具有的当代性。我去年在东南大学做了一个

讲座,名字叫古典主义和聚落。古典主义的

某些古典样式,在建筑以外是发现不了的,

是建筑文化的一部分。有这样的东西的存

在,我们可以称之为建筑。但是仅仅有它存

在,是没有办法顺应时代的。与古典主义相

对应的还有聚落,聚落仅仅是由外在因素对

应呈现的,它们是松散的,是由对应地域、

文化产生的。时代产生变化时,聚落马上发

生变化,不会像建筑一样有着自己持续性的

东西。如果有人对聚落感兴趣,那也不是建

筑师应该做的事情,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

变化,只能成为观光点。建筑的当代性是由

建筑本身的自律性和聚落对外的他利性两者

叠合而产生的,建筑所拥有的文化,并不能

够自发地形成形式。形式的发生恰恰要通过

外在的因素和建筑的骨架两者叠合产生的,

作为一个建筑有价值地存在。这两个东西如

何叠合是大家在这个设计课题当中应当好好

考虑的事情。

最后一组方案有一条流线从街角弯过程可昕, 李云飞

沈忱, 隋明明

Page 39: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33

来,经过内院,然后有外部流线的叠合,最

后才看到老建筑的正面,这其实这是对于时

间的一种发现,这是很好的庭院空间。但是

对于这个设计而言,我相信它是偶然形成

的,因为并没有以这种方式引导整个空间的

发生,没有形成一个结构。其实每一个方案

都有这样的可能性,只不过大家没有发现。

如果大家能够抓住这样的空间结构并把它展

开,就会形成很强大的空间骨架。

我刚刚讲的内容是很难的,希望大家在

今后的设计学习中一直思考。其实我也在设

计中一直思考这些问题,很难理解的时候我

会去看我的老师的作品,以及我的老师的老

师的作品,来发现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的、怎么样展开思考的。我今后也许会再

来,到时候也希望看到大家的进步。谢谢大

家。

葛明:

也请我们的建筑系主任鲍莉老师给大家

的方案提出一点建议。

鲍莉:

我和奥山老师没有一起带过课,也没有

一起评过图,但是发现我们的观点是有相通

点的。这个题目真的不简单。一个密度越来

越高的场地,里面还有不偏不倚在中间的老

房子。这个题目是很接地气的,里面的三个

组做了三个不同的类型,也做了很多的研究

和策划。我觉得题目很好,大家做到这样的

结果也很不容易。因为这个题目要求的是一

个比较复杂的群组建筑,当中最重要的并不

是某一个最大的空间或某些最老的建筑,最

重要的应当是奥山老师刚才说的空间结构。

这个结构有逻辑在支撑,而逻辑性来自三个

方面,一个是对任务书的定义,哪类人要怎

样的工作空间。刚才第二组的设计涉及到儿

童,其实我们在三年级就做过有关儿童的活

动中心,这一点非常遗憾。对于功能、人员

的策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你理清空间

结构。第二个是对于群体类型的研究,可以

得出一些基本的模式。当然它只是一个工

具,重要的是你的目的是什么。第三个方面

是地块本身的要求。这个地块三面临街,刚

才奥山老师也说了,大家的陈述都从空间、

流线开始,没有一个同学跟我说它与社区是

什么关系。它是延续现在的街道氛围还是取

代街道氛围,应该有明确的立场。对待社区

的关系表现在建筑群体的疏密组织等方面,

这是非常重要的。你们的表现图和你们的大

剖面是一个意思,比如第五第六组。你们的

透视图相对于剖透视而言只是增加了材质,

并没有表达清楚结构,读不清楚表达的重点

在哪里,没有办法知道你设计的空间是供谁

使用的、有什么功能,没有充分表达建筑的

内与外、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比如屋顶的交

接的结构和构造都是有问题的。大家花了很

多力气在空间的组织上,手法也越来越纯熟

了,但是最终你们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为

谁做。学习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希望大

家能够知道设计的核心——空间组织,有怎

样的逻辑在后面,是为了谁而设计的;不论

是界面还是空间,一定要有整体的考虑。应

该说你们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相信大家在

这个很难的题目中还是有收获的。

葛明:

非常感谢奥山老师和鲍莉老师的评述,

感谢郭屹民老师的翻译。我还是觉得奥山老

师和鲍莉老师讲话太客气了,我反复要求对

学生再严厉一点。

陈欣涛, 奚涵宇

索佳妮, 田野

Page 40: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34

奥山信一:

如果只是一味批评的话,不能算是很好

的建筑学教育。(笑)

葛明:

今天奥山老师的评图,完全是很好的讲

座。对于设计,奥山老师切入主题的方式非

常清晰:第一组,如果这个地方不是书院会

怎样,不管是什么建筑都要进行深入的思

考。第二组,重点讨论了以这个类型为主的

空间特征,如果没有这个,这种类型与它可

能的变化的意义就不存在了。第三组,重点

讲了空间要素更加具体的含义,讨论空、平

台的具体意义,也就是说当它完成以后空间

的存在感是不是还有。这三个重点,也是对

于学生作业非常清晰的标准。最后,奥山老

师总的评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意义的

讨论,对于本科生来说实在太难了,但是是

必须思考的。所谓的空间的构成、空间的意

义,引起这个房子起源的都在于某种类型,

但是建筑和空间是会脱离这种类型存在的。

我们依托于某种环境、某种功能的分析

达到这个结果,最终要超越这个结果。希望

我们的同学能够在前三个标准中间熟练的运

用,但是对于好的建筑师是不够的,必须在

空间的意义的追求上有新的目标。同学只做

了七周加两天,已经请上一届学生在最后关

头帮了一点忙。我们每一届同学受到这种训

练,形成了某种传统,最后有些想帮忙的同

学想帮也帮不上,因为他们不能理解空间结

构和空间意义。经过五到六年时间,慢慢形

成了这种传统。空间构成这个词汇逐渐成为

东南大学学习的重点,它要经过非常严格的

训练才能掌握一定的方法。这些同学在这方

面仅仅是起步阶段,刚刚开始。我希望已经

学过的同学带给全年级的同学,与大家沟通

了解,这很重要。最后热烈感谢奥山老师的

精彩点评!奥山老师已经答应我每一年都来

了吧。(笑)谢谢郭屹民老师,谢谢鲍老

师,谢谢大家。

合影

Page 41: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35

35

研思

“学而不思则罔”,我们需要将平日所学所思流于笔下,呈现我们的研究成果,与更多人分享。而写作的过程也是整理思考,激发进一步思考的过程。本期“吾思”呈现出同学们怎样的思考呢? 钱世奇的“混凝土表面属性研究”揭示了混凝土作为一种典型的现代材料介入地域性表达的可能性;无独有偶,李城的“江南民居建筑材料研究”也聚焦基于材料表达的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唐秋萍试图通过对吉贡 - 古耶的一系列博物馆作品进行分析和思考,探讨空间、材料、光线如何塑造博物馆的空间纪念性;杨兵的“城市空间的临时性活动”是基于对南京市丹凤街夜市的调查研究而探讨的城市空间的一种使用模式,并关注到空间对于活动的诱发作用和活动对于空间的“二次设计”;王杨基于城市中心区地上空间有限的背景,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展开他以南京新街口为例对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进行的研究;建筑史方面,李阳的“隆兴寺转轮藏殿年代鉴定考”聚焦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年代的书写,追溯它被追认为“宋代”的过程,从而展现断代为建筑史研究带来的便利和束缚,从而提醒大家关注隐藏在年代判断背后的其他建筑问题;邹建国的“谁的小西湖”则通过分析小西湖片区保护与复兴规划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间的主要矛盾,展开关于南京市秦淮区小西湖片区保护与复兴规划中的社会学研究;李雪倩的文章通过她对中国文化中的“象”的发展的研究,再比较象形文字与西方拼音文字,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异同,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化规则的独特性。

栏目主编:陈煜君

Page 42: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36

[ 摘要 ]:本次研究以混凝土表面属性作为研究对象,从混凝土表面的质感、颜色、图案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和论述,通

过历史研究和案例分析,揭示了混凝土作为一种典型的现代材料介入地域性表达的可能性。

[ 关键词 ]:混凝土表面;地域性;材料呈现

[Abstract]: This research sets concrete surface as the object. Three aspects of concrete surface are focused

in this research: texture, color and pattern. By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the potential of concrete to

intervene regional expression as a typical modern material is revealed.

[Keywords]:concrete surface;regionalism;material presence

钱世奇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3 级硕士研究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

导师钱强

现代材料的地域性表达——混凝土表面属性研究The Regional Expression of Modern Material: Research on Concrete Surface

1 引言 在当代建筑学界,材料问题与地域性问题

是两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材料问题是建筑学

的基本问题,所有的建筑物都是由特定的材

料构成的,材料是建筑乃至所有人类行为的

物质基础。地域性是在人类利用材料在不同

地区所进行的建造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材料

技术在特定地区的发展传承形成具有特定归

属感的历史和文化。本研究试图从材料的角

度出发,探讨材料的地域性表达这一命题。

吴良镛在 1998 年的“当代乡土建筑”的

国际会议上提出“现代建筑地域化”和“乡

土建筑现代化”的概念 [1]。针对材料的地域

性表达这一命题,那么可以说材料的地域性

表达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现代材料的

地域性表达,另一种是地域材料的现代表达。

本研究着眼于现代材料的地域性表达这一方

面。

19 世纪以来,钢铁、平板玻璃、混凝土

等现代材料的使用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

发展。简化抽象的形式语言使得现代建筑

陷入了千篇一律和风格化的处境。后现代建

筑试图重新面对历史和文化,以人文化的建

筑语汇弥补现代建筑的缺失。而简单模仿

的 “布景式”立面设计使得后现代建筑显得

过于理想化与规范,程式化的原则使得后现

代与现代主义沦为一类,材料成为符号和图

像的载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 世纪

80 年代所产生的批判的地域主义(Critical

Regionalism)对趋同普遍的现代主义与孤

立保守的地域主义进行双向批判。它强调场

址、地点和地形、地貌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但也保持了现代建筑的进步和解放的思想[2]。

现代材料作为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典型特征,

如何缓冲和化解地域性的问题成为了本研究

关注的重点。

混凝土作为典型的现代材料,从其诞生到

现在,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特定的建筑风格。

钢筋与模板技术的进步,使得混凝土能够同

时抗拉和抗压,并形成自由的形态。艾德里

安· 福 笛(Adrian Forty) 在《 缺 乏 历 史

性的混凝土材料》一文中指出“混凝土的各

种因素对建筑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所

有关于混凝土建筑美学的描述都有些暧昧不

清”。他认为这种结果背后的一个重要的原

因在于建筑师对于使用混凝土的排斥,并指

出混凝土与现代化的共性与联系 [3]。从这个

角度来说,混凝土是研究现代材料地域性表

达的绝佳切入点。

本文所指的混凝土表面,是指混凝土作为

建筑主要的表面材料。从建筑构成的要素来

看,混凝土表面不仅局限于建筑外围护,同

Page 43: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37

时也包含了人在建筑内外能够接触到的所有

非结构性面层。混凝土表面与空间感受的密

切联系,一方面空间由“表皮”的围护得以

形成,另一方面“表皮”作为空间的界面直

接与空间的使用者发生联系。混凝土表面既

强调混凝土作为面层的建造过程和构造原理,

又关注混凝土面层最终所呈现的状态。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混凝土表面既带有“装饰”

功能,又体现“建构”关系。

本文是笔者硕士论文《现代材料的地域性

表达——以混凝土为例》系统研究的一部分,

由于篇幅的局限,本文立足于混凝土的表面

属性,并从混凝土表面的质感、颜色、图案

三个方面展开初步的研究。

2 质感

2.1 形式的回应 混凝土是一种“无形”的材料,对混凝

土的形式探索成为现当代建筑师的重要课

题,而将混凝土的形式与地域性要素联系在

一起往往能够使混凝土的形式产生信服力。

现代建筑先驱奥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是现代混凝土建筑的重要奠基人,

他的建筑设计与钢筋混凝土的建造技术和古

典美学价值密切相关。面对混凝土表面的形

式问题,他总是希望能够和法兰西古典的建

筑形式建立联系,而这种态度在他对于柱子

形态的设计和把控中尤为突出。

佩雷在 1936 年在巴黎市政建设博物馆

(Musée des Travaux Publics)设计中采

用了带有“凹槽”的柱身,以回应法兰西古

典石材柱身的形式,为了强调混凝土与传统

石材的区别,柱子的直径上大下小,与古典

柱身收分的方向相反。在柱头设计中,佩雷

从传统的柯林斯柱式的柱头发展出了一套模

板组合搭接而产生的几何形式。模板的顶部

加入了三角形的木楔,混凝土柱子直接脱模

形成 [4]。从柱头形式结果可以看出对与柯林

斯柱头形式的回应,同时也呈现出混凝土模

板逻辑调和的痕迹。

图 1: 巴黎卢浮宫东立面柱式图片来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Louvre_columns,_Paris_20_August_2015.jpg

图 2: 巴黎市政建设博物馆室内柱身图片来源:http://poetryconcrete.tumblr.c o m / p o s t / 8 4 7 3 0 1 1 8 6 3 4 /naked-musee-des-travaux-publics-auguste

图 3: 巴黎市政建设博物馆室外柱头图片来源:h t t p : / / f a r m 3 . s t a t i c . f l i c k r .c o m / 2 4 1 6 / 2 2 9 4 4 7 9 3 7 6 _bb2b678ce4.jpg

2.2 砖石的模仿 在对混凝土美学形式的探讨中,有一种很

重要的设计倾向,即对砖石的模仿,这种倾

向源于“材料置换”理论,与地域文化有着

紧密的联系。“材料置换”理论最早由戈特

弗里德·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提出,

他指出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出

现“材料置换”(Stoffwechsel)的现象,

一种材料的建筑属性出现在另一种材料的表

现中。将古希腊神庙石料的切割和砌筑方式

理解为对木构建筑原型的诠释就是“材料置

换”思想的体现 [5]。通常来说,对砖石的模

仿有两种方式:一种依赖于现浇混凝土的表

面处理,使得混凝土表面看上去类似砖石砌

筑的表面;另一种则使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进

行拼接,这种建造方式更接近砖石砌筑的过

程。

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在 1963

年设计建造完成的耶鲁大学建筑系大楼(Yale

Art and Architecture Building)的混凝土

表面处理方式十分特别。鲁道夫在现浇的混

凝土结构外侧又增加了一层一英尺厚的混凝

土饰面。混凝土饰面并未简单地采用光面混

凝土,而是将混凝土浇筑进入带有竖向木条

的模板中。混凝土整体脱模之后,再由人工

Page 44: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38

敲凿处横向的切分和粗糙的毛边纹理。混凝

土表面最终呈现出类似精心雕琢的石块堆积

所产生的结果。

埃 克 哈 德· 戈 伯(Eckhard Gerber)

1994 年在多特蒙德设计的哈伦贝格出版大厦

(Harenberg Publishing House) 是 预 制

混凝土运用的成熟案例。建筑的承重结构均

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室内外的墙面均采用了

混凝土材质,保温在混凝土之间。承重的混

凝土结构在保温层的内侧,外侧由预制混凝

土构件由定型支架与内侧的承重结构相连。

水平和垂直拼缝被妥善地安排,光滑的浅灰

色预制混凝土构件拼接产生的混凝土表面产

图 4、5: 耶鲁大学建筑系大楼室外室内混凝土表面图片来源:h t t p : / / w w w . d e z e e n .com/2014/09/26/yale-art-and-architecture-building-paul-rudolph-brutalism

图 6: 耶鲁大学建筑系混凝土表面施工示意图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图 7: 哈伦贝格出版大厦 图片来源:http://acdn.architizer.com/t h u m b n a i l s - R O D U C T I O N /c4/9d/c49d0a2122c13c5df4f0fb146cbd123a.jpg

图 8: 哈伦贝格出版大厦外墙细部图片来源:金德·巴尔考斯卡斯,考森,波洛尼,波兰特 . 混凝土建造手册 [M]. 袁海贝贝等译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57

生了近乎天然石材的感受。

2.3 建造的方式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

ton)所提出的“批判的地域主义七点”中强

调“把建筑体现为一种构筑现实,而不是把

建造环境还原为一系列杂乱无章的布景式插

曲”[6]。对建构的关注以及对图像的抵抗指

向了混凝土表面的建造方式。将地域的建造

方式与混凝土特征结合在一起也可以产生地

域性的特质。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在为布

鲁德·克劳斯(Bruder Klaus)设计的田野

教堂(Field Chapel)中,充分探讨了混凝

土表面在特殊建造过程中所展现的空间特质。

混凝土的模板为当地的林中的 111 棵树,木

头搭接创造出类似北美土著印第安人帐篷的

形式。考虑到当地农民的施工水平,卒姆托

发明了一种“版筑水泥”的建造方式 [7]。混

凝土采用一种低技的干浇方式,没有用振荡

搅拌设备,这种做法类似于传统的夯土建造。

教堂的高度为 12 米,每天夯筑 50cm,共用

了 24 天,混凝土外表面在完成之后显示出了

24 层清晰的纹理。内部模板的拆卸则采用了

类似古人烧窑制炭的火烧法。木头的不充分

燃烧会将燃烧的黑色痕迹留在了混凝土内表

面,树木的味道也凝固在了混凝土中。混凝

土虽然是一种现代的材料,但是建造的过程

Page 45: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39

2.4 场所的体现 批判的地域主义强调“某些与场地相关的

特殊因素,从地形因素开始。它把地形视为

一种需要把结构物配置其中的三维母体。继

而,它注重如何将当地的光线变幻性地照耀

在结构物上”[8]。在加工技术不断精进以及

建筑师的不懈努力下,混凝土表面的内涵不

3 色彩

3.1 环境的融合 18 世纪的英国画家乔舒亚·雷诺兹爵士

(Sir Joshua Reynolds)在论及建筑的颜色

这一命题有着根植场地的观念,“如果你想

选定一种最好的色彩……那就请翻开一块石

头或者连根拔起一簇青草,看看建筑基部泥

土的颜色,然后将其作为你的选择 [10]。”人

类从土地中凿出材料进行建造的行为本身就

使得建筑的颜色与泥土、大地之间有着天然

的联系。对于混凝土而言,色彩的观感在地

域性表现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潜力。混凝土的

色彩按饱和度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彩色混凝

土与灰色混凝土。而从制作的角度来说又有

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骨料和水泥的颜色选

择和调配,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完成调色;另

图 9: 田野教堂混凝土施工示意图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图 10、11:田野教堂室内外混凝土表面 图片来源:http://www.archdaily.com/106352/bruder-klaus-field-chapel-peter-zumthor

图片 12、13:列支敦士登国家艺术博物馆混凝土表面 图片来源:http://www.byggutengrenser.no/inspirasjon/liechtenstein-kunstmuseum?t=14图片来源:h t t p s : / / w w w . f l i c k r . c o m /p h o t o s / 2 3 2 5 9 1 0 1 @N06/2381503516/lightbox/

使用了当地的材料作为模板,借用了古老的

建造方式,并将这种方式深刻地保留在了混

凝土的内外表面。

单单只限于建筑的本体,对于建筑场所的体

现也有着很大潜力。

瑞士建筑师迈因拉德·莫格(Meinrad

Morger)、海因里希·德格罗(Heinrich

Degelo)和克里斯蒂安·克雷兹(Christian

Kerez) 于 2000 年 设 计 完 成 的 列 支 敦

士 登 国 家 艺 术 博 物 馆(Kunstmuseum

Liechtenstein)是混凝土表面场所体现的绝

佳案例 [9]。博物馆外墙为 400mm 的混凝土 ,

外墙面施加预应力整体现浇。混凝土的骨料

由黑色水泥、精心分级的黑色玄武岩以及红

色、绿色和白色的莱茵砾石组成。混凝土表

面经过抛光平滑,呈现出精致闪亮的光感。

光滑的混凝土表面映出周围的景致并随着天

气和时间变幻。

Page 46: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40

4 图案

4.1 地区的图案 亚西尔·福阿德(Yasser Fouad)在阿

布扎比设计的阿尔·阿齐兹清真寺(Al Aziz

Mosque)是一座可以容纳 2270 人祷告的清

真寺。设计团队在这个有着极强的宗教要求

图 16:洛斯·克鲁布斯景观图片来源:http://www.pritzkerprize.com/1980/works

图 14、15: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混凝土表面 图片来源:h t t p : / / w w w . p r i t z k e r p r i z e .com/1983/works图片来源:https://mgerwing.wordpress.com/2010/06/03/i-m-peis-ncar-building-boulder-colorado-part-2

一种是浇筑完混凝土,在硬化脱模之后再用

抹灰或者涂料施以颜色。而后者在现代建筑

运动中发展为最常见的白色墙面,颜色因为

覆盖的缘故,有掩饰材料物质性的倾向。

贝聿铭(Ieoh Ming Pei)所设计的美

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1967 年建造完成。

研究中心位于科罗拉多州落基山脉之中,基

本功能为实验室和办公楼,其结构为混凝土

框架 - 剪力墙结构。混凝土采用了当地采石

场开采的砾石作为骨料,形成深红棕色的外

观,与建筑背后的山脉浑然一体。深红棕色

的混凝土表面经过敲凿,使得建筑具体有了

经历风化的岩石的气质。

3.2 地方的文化 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án)是在色彩运用的建筑大师。对

于混凝土表面,他曾表示“混凝土墙看上去

太可怕了,应当涂色”[11]。与贝聿铭不同的是,

巴拉干更倾向于在混凝土表面浇筑完成后再

涂以颜色,颜色的确很多时候是在现场经过

多次测试修改才最终决定的。涂料是墨西哥

随处可见的自然涂料,由花粉和蜗牛壳粉制

成,粗糙的混凝土表面在阳光下不会产生反

光。

美洲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形成

了墨西哥特有的文化传统。墨西哥的色彩有

着丰富的历史语义,红色代表了太阳,黄色

代表谷物、生命,蓝色代表天空、水,黑色

代表黑夜和死亡 [12]。巴拉干早期作品中的色

彩使用借鉴于墨西哥传统住宅,粉红色成为

其主要的使用偏好。后期巴拉干通过对多种

墨西哥传统的色彩的引入,探讨色彩组合、

光线和空间的关系。

Page 47: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41

4.2 自然的图案 维 尔· 阿 雷 兹(Wiel Arets) 在 荷 兰

设 计 的 乌 德 勒 支 大 学 图 书 馆 (Utrecht

University Library)是在混凝土表面融入自

然图案的绝佳案例。图书馆采用了压印的技

术,使得纸莎草(papyrus)的纹路显现在

混凝土表面,原本坚硬的混凝土表面变得柔

软,视觉与触觉上均增加了层次,在建筑的

外表皮弱化了建筑巨大的体块感,与周围环

境形成了对话。黑色混凝土对应室内的贮藏

功能,由于图书馆没有中央书库,黑色的混

凝土散步在室内各层,如同暴风来临前的黑

色乌云笼罩在空间 [14]。黑色纸莎草肌理的混

凝土表面与同样有着植物纹路的玻璃的对话,

在室内产生了安全、无声、近亲自然、让人

图 17:阿尔·阿齐兹清真寺透光混凝土夜景图片来源:http://www.e-architect.co.uk/abu-dhabi/al-aziz-mosque-in-abu-dhabi

图 18: 乌德勒支大学图书馆混凝土表面 图片来源:h t t p : / / a r c h i n e c t . c o m /f e a t u r e s / a r t i c l e / 9 2 8 2 4 /showcase-university-library-ubu-utrechtb146cbd123a.jpg

图 19: 乌德勒支大学图书馆混凝土表面施工过程图片来源:h t t p : / / a r c h i n e c t . c o m /f e a t u r e s / a r t i c l e / 9 2 8 2 4 /showcase-university-library-ubu-utrechtb146cbd123a.jpg

的设计方案中采用了透光混凝土技术。建筑

外立面采用了 207 块大约 1800*1400*70mm

(不透光部分厚度为 40mm,混凝土板上的

透光部分突出表面 30mm)的透光混凝土板,

每一块都是不同的阿拉伯字母的书法图案,

表达着古兰经中 99 个不同的神的名字。白天

的阳光使得突出的图案产生微妙的阴影,晚

上安装在混凝土板内侧的 LED 灯珠的光通过

光导纤维照射出来,成为阿布扎比城市的一

道独具特色夜景。建筑师希望如此处理的混

凝土墙是有生命的,感觉就像它在伴随着游

客背诵神的名字,建筑本身成为祈祷、敬拜

神灵的一部分 [13]。

能够聚精会神的阅读空间。

5 总结 本文从混凝土表面的质感、颜色、图案三

个方面对“现代材料的地域性表达——以混

凝土为例”这一课题形成了基础性的研究,

揭示了混凝土作为一种典型的现代材料的地

域性表达策略。相关案例的分析证明了现代

材料非但没有与地域性相对立,反而在地域

性表达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力。材料的地域

性表达一方面体现在材料的选择,另一方面

更取决于建筑师的态度与观念。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 乡土建筑的现代化 , 现代建筑的地区化——

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 [J]. 华中建筑 , 1998(01) :

1-4

[2] 沈克宁 . 批判的地域主义 [J]. 建筑师,2004(5) :45

[3] 让·路易·科恩,G. 马丁·穆勒 . 流动的石头:新

混凝土建筑 [M]. 汤凯青译 .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2008:37-38

[4] 张翼 . 模板与钢筋——混凝土材料塑性表现的双重逻

辑 [J]. 建筑技艺 , 2014(9): 36

[5]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 建构文化研究 [M]. 王骏阳译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6

[6]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

4 版)[M]. 张钦楠译 . 三联书店 , 2005:369

[7] 城市笔记人 . 卒姆托自己谈 Bruder Klaus Chapel

的建造 . http://www.douban.com/note/158010607.

2011-06-24

[8]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

4 版)[M]. 张钦楠译 . 三联书店 , 2005:370

[9]Peckenham, J. Chastity in Vaduz [J]. The

Architectural Review, 2002(2) :40-43

[10]John Piper. Colour and Texture [J]. The

Architectural Review, 1944(2) :51-52

[11]Júlbez J M B, Palomar J, Eguiarte G. The life

and work of Luis Barragán [M].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1997: 18

[12]《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 . 路易斯·巴拉干的作品

与思想 [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2006:20

[13] 参 见 http://www.e-architect.co.uk/abu-

dhabi/al-aziz-mosque-in-abu-dhabi

[14] 参 见 http://www.wielaretsarchitects.com/en/

projects/utrecht_university_library

Page 48: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42

尔奇更倾向于材料和构造对传统形式的抽象

表达,比如他的作品 ISM 公寓,用全高百页

和薄挑檐的立面表达地中海式的现代砖造乡

土风格。这些探索都为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

创造了新的思路,而本文主要主要着眼于建

筑材料表达对地域性的影响。

所有的建筑设计的最终落实,本质上是对

建筑材料的操作。对空间的理解和认知的也

有赖于对空间界面的感知,因而材料的表现

力以及形成的构造体系成为视觉传达的核心。

作者结合自己参与的东南大学与明尼苏达大

学中美联合教学,对中国江南传统民居的考

察学习,从材料的视觉效果方面入手,分析

传统江南民居的几个特点。

一、传统江南民居的材料视觉特征1. 自然性

传统江南民居建筑视觉效果的自然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筑材料的低加

工度保留了材料本身的自然属性,可以与自

然环境较好地统一。二是建筑材料随时间的

变化性,即建筑材料在自然侵蚀力,使用的

磨损作用下,材料发生的视觉属性的变化。

三是建筑中的自然植物配景的设置,民居建

筑中随处可见的自然植物好像是建筑必不可

基于材料表达的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研究——以江南民居建筑材料研究为例Expression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Original Crchitecture Based on Material Visual Effective: Taking the Southern Yangtze Folk Houses As Examples

[摘要]: 所有的建筑设计的最终落实,本质上是对建筑材料的操作,本文主要结合一些传统以及当代建筑的案例分析研究,

从材料呈现的视觉特点及构造形式的角度来分析传统的江南民居建筑,总结特点和规律,并研究当下建筑常用的材料和

构造技术的特性,探索用当代建筑设计手法延续传统建筑神韵风味的方式。

[ 关键词 ]:材料视觉效果 地域性建筑 表现力

[Abstract]: Essentially every completed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operation of material. This paper, studying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cases, analyses Southern Yangtze folk houses on tectonic

form and visual features of the material expression. Explores the specialty of the contemporary building

material and tectonic so that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 of the time can be applied to continu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

[Key words]: Material visual effect,Regional architecture,Expressive force

李诚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4 级硕士研究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

导师刘捷

图 1 自然的痕迹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 2 建筑中的自然植物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全球化进程加快,建筑形象同质化问题愈

发突出,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保留建筑中民

族的、地域的、传统的特征成为非常重要的

课题。全世界关于地域性建筑设计的讨论有

很多不同的方向,比如葡萄牙建筑大师西扎

倾向于从地形场地出发构思,将建筑置于特

殊的地形轮廓和地方肌理的精细质感中。日

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提出“封闭的现代建筑”

观点,消解了材料本身的物质性属性,将光

线产生的清澈空间与传统的日本空间精神找

到契合点。而相比之下,西班牙建筑师科德

Page 49: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43

少的构件一般,成就了建筑的自然性特征。

首先,材料的自然性还表现在低加工度的

当地材料的运用。“就地取材”是伴随建筑

设计发展最合乎经济规律的必然出现的现象,

而独特的材料以及构造方式就成为地域性特

色的表达载体。常见的传统的民居建筑材料

有土、木、砖、石、瓦等等,竹子在南方也

很常用,同时少量使用一些金属材料。这些

材料的基本都是在环境中直接取得的自然材

料,主要通过物理加工改变材料的形状,除

了简单烧制的砖瓦有少许化学性状的改变,

材料基本保持环境中的色彩和性状。从材料

的质感上来看,很容易和周围的非常自然化

的环境协调一体。

其次,传统江南民居建筑的自然性体现在

材料质感、纹理随着时间的变化。(图 1)

比如门前的石板铺地在刚刚投入使用时,表

面的烧灼或者打磨的程度是相似的,呈现的

是精致的美;随着鞋底的日复一日的打磨,

经常走动的区域居然越来越光滑,表现出珠

圆玉润的质感,而人迹难至的表面积起了灰

尘,甚至在石板缝间长出了小草。仿佛这些

建筑材料也是有生命的,随着建筑建成的那

一刻起就开始了一生的年岁。同理,细雨绵绵,

白墙斑驳,墙角青苔蔓延,裂纹延展,石灰

脱落,露出青色或淡粉的砖色,是墙体的年岁;

门上锃亮的黄铜门扣与墨绿色的门钉当年可

是同样的质地;屋内柱子的油漆褪去,露出

木材的原本的质感,经手的抚摸形成一层油

亮的包浆。随着使用的磨损、自然力的侵蚀

等外在作用力,时间在建筑材料上留下了岁

月的痕迹,而这种痕迹却没有影响建筑整体

的美感,反而是给建筑增加了历史的沉淀和

强大的生命力。

相反,现代主义初期具有代表性“方盒子”

建筑,在形体上倾向于省去一切装饰的极简

主义,使用代表工业化成果的钢材、玻璃等

工业材料,追求建造逻辑和几何抽象逻辑的

极致表达,却经不起自然力的考验。密斯的

代表作品范斯沃斯住宅这个在建筑史上里程

碑式的建筑在时间的摧残下,墙脚泛起的水

渍,石材的裂纹与变色,退漆的钢柱露出的

锈迹,摧毁了其精致的机器般精确的形态。

另外,传统民居建筑通常坐落在自然环境

之中,而且自然环境的植物也好似建筑构件

成为民居建筑必不可少的要素。(图 2)在

这种江南园林建筑中就更为突出了,是传统

建筑与自然高度统一的集中体现。院落中一

定留有植物生长的空间,植物的生长在人的

控制下,既保持了其自然的形态和生命力,

也和其他建筑构件互补。建筑的自然材料的

质地变化与自然植物的形态构成了自然的同

构,构成了整体和谐的场景。

2. 层次性

传统江南民居构造富有层次性,在视觉效

果上形成了整体与细节逐渐延展的树形逻辑

关系,减少了整块大尺度缺乏细节的构件。

如果把中国传统民居构件分为屋顶、墙体和

基座三大层次,每个部分都有各自下一个层

级的构造。(图 3)比如那最有特色的屋顶

来分析,首先是柱网,柱网支撑着梁架,梁

架上固定椽子,椽子上搭板,板上挂瓦片。

盖瓦层作为最上一层的构造还有脊瓦、角瓦、

瓦当等,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瓦,发挥不

图 3 抬梁式屋顶的构造层次图片来源:( 右)中国建筑史 (左)作者自摄

Page 50: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44

同的功能,又是一个子系统。这不仅仅是出

于构造的实用,也是造型上主体和局部的和

谐统一关系。

即使是简单的墙面也是有诸多层次。(图

4)比如图中的墙体在最靠近地面的墙脚处,

会用透水性相对更小的石材,而且用的是大

块的石材,在视觉上也有沉稳敦实的感受。

在石材上一层是密实肌理的砖层,再向上是

肌理稍微舒朗一些的排砖方式。在墙体的最

上方是通常采用的砖的叠涩或者铺瓦的形式,

既减少了直接的雨水对墙体的冲刷,也是视

线的结尾。

3. 细密性

正是因为构造的层次非常多,“阵列和网

格”在形式语言中反复出现。梁架屋顶中经

常采用木质杆状构件,在砌砖的墙体上是类

似编织效果的砖纹,建筑总体呈现出小尺度

细密性的特点。比如椽子是同梁架类似的圆

柱形,从内侧看过去是规则的阵列,椽上的

板是由基本相同宽度的木条拼合成面板,板

条的方向和椽子是垂直的,板缝与椽子在视

觉上既有阵列又有网格。不仅如此,作为墙

体材料的砖有多种不同的砌筑方式,地上的

砖铺地,甚至是窗户的窗格和梁间的装饰都

是细密的“阵列和网格”的再现。

构成传统建筑的各个部分的构件尺度都不

大,都可以看成是由小尺度材料拼合成的较

大的构件。材料的生产和制作基本都是工人

手工完成,施工中也少有起重器械辅助,采

用较小的构件,这样更能符合传统的生产和

施工的需要。而用较小的构件的拼合就会再

次产生“阵列和网格”的语言。

同一时期的生活生产用具也呈现类似的工

艺方式。比如木质的水桶和简单的马扎(图

5),具有小尺度材料拼合而成的特点,“阵

列和网格”是构成构件细密性的基本造型语

言。

4. 特点小结

结合自然性、层次性和细密性特点,在视

觉上呈现出一个共同特征——视觉丰富性。

小尺度的建筑构件采用“阵列和网格”作为

基本语言形式,让视觉的最小单元落实在一

个个微小的建筑材料单元上;材料的自然性

给建筑带来随机性的质感肌理变化,为大块

面的白墙带来更多可观可感的细节;建筑构

造的层次性在同性质材料的构造关系中制造

了点点滴滴的微差效果。

或许丰富的细节不仅只是建筑上的特色,

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在生活的历史中逐渐积攒

培养的一种审美情趣。传统民居中在各种构

件的节点处都装饰有主题复杂的装饰,比如

精细的砖雕门脸,细密的斗拱,“雕梁画栋”

正是指这种细密的装饰在建筑上的体现。在

生活中的剪纸艺术、戏剧、服饰、家具、装

饰花纹等艺术门类中,剪纸艺术中细密的镂

空、紧凑的构图,服装中细密的针脚绣花,

戏剧演员繁复的装饰和精细的妆容,以及那

层次丰富的首饰设计,都能体现出中国民间

对视觉丰富性的追求。

二、当代地域性建筑实践 结合上文分析得出的中国传统江南民居的

材料视觉特点,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可以继

续利用新的材料和技术,继续表达出自然性,

层次性和细密性以及最终获得建筑的视觉丰

富性。

1. 自然性的表达

当代建筑实践中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依然可

以按照上文传统的三个特点来思考。从材料

的加工来看,经过各种加工手段深度加工的

人工材料具有自然材料无法比拟的性能,包

括防水防潮、隔热保温等,这是当代建筑品

质进步的基石。为了延续传统材料的视觉效

果,依然使用多层次的复合构造,各种材料

分工明确,最外层的表皮材料可以仅仅应对

视觉上的表达效果即可,在表皮材料的选择

有很多尝试。

砖石的拼色砌筑,或者仅仅使用有色差的

面砖形式,就可以获得丰富性和自然性的效

果。王澍作品中砖石的运用很有特点,“瓦

图 4 墙体的层次性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 5 传统器具构造的层次性图 片 来 源:http://tieba.baidu.com/p/1182856958,http://baike.baidu.com/pic/ 马扎)

Page 51: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45

片墙”(图 6)——作品中的墙体中是由收

集而来的废弃的砖瓦,呈现出的是各种形态

的组合,色彩的组合,有瓦片有砖石,每块

建筑材料都承载着历史的积淀。即便不用刻

意收集而来的材料,采用质地色彩有微差的

砖瓦砌筑墙体也能够表达强烈的传统意味。

比如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学院艺术系馆

的建筑主体采用的是大面积的砖墙(图 7),

构成砖墙的砖材以红色为主,之间加以一些

深色和暗色的砖,在视觉上形成了丰富的效

果。随着风吹日晒的作用,墙体胶泥流出的

碱液、雨水洗刷的灰尘渐渐爬上墙体,却不

会影响整体的丰富的砖墙的质感效果。

运用自然材料做模板的混凝土,具有粗糙

的表面,并且带有丰富的自然材料肌理。同理,

特殊的抹灰表面模仿自然材料肌理也能反映

自然质感的特性。混凝土是引领现代建筑产

生重要材料,超强的可塑性,以及配合钢筋

使用时极佳的力学性能,使其成为普遍使用

的建筑材料。混凝土表面的纹理和质感处理

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战后以柯布西耶为代表

的粗野主义将拆模后不加粉刷的混凝土直接

使用,获得粗糙沉重的美感。自然材料的混

凝土的模板为表面留下自然化的印迹。(图

8) 比如,西村·贝森大院的混凝土表面表现

出竹席的编织状的纹理,既是材料自然性的

表达,也是细密性,阵列和网格的语言再现。

为了突出细密复杂的肌理变化,马赛克、碎

瓷片或者卵石的应用也是很常见的手法。马

赛克和碎瓷片的安装和选择具有一定的随机

性,与自然材料呈现的随机性非常相似。在

四方当代艺术中心的“光盒子”,二层的内

部采用的马赛克在多变的阳光照射下呈现出

丰富的肌理。碎瓷片的应用和马赛克如出一

辙,只是在单个元素上有更多的随机性。卵

石本身就是未加工的自然材料,本身自带随

机属性。常常用于铺地材质,结合钢筋绑扎

成的卵石墙在传统卵石墙的基础上具有了一

定的秩序感。同济大学 C 楼负一层的卵石墙

是其代表。

2. 层次性的表达

构造层次性的表达是为了控制缺乏细节的

大尺度怪物出现。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

材质表现不同 的建筑构件,并且在构件的交

接处着重设计,强化表现构件交接的方式。

这可以说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

传统民居建筑以实用为美的基础,造型美通

常是对构造逻辑的忠实反映。

伯尔拉赫在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中心设计

(图 9)中,就十分注意简化装饰,但是在

图 6(左)瓦爿墙图 片 来 源:http://z943631.blog.163.com/blog/,http://baike.sogou.com/

图 7(左,上)斑驳的砖墙质感图 片 来 源:http://www.jiakun.com, http://www.taopic.com/tuku

图 8 西村·贝森大院混凝土的表面自然肌理图 片 来 源:http://www.jiakun.com/

图 9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中心图 片 来 源 :http://www.lofter.com/tag

Page 52: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46

建筑构件的节点处注意强化表达,比如支撑

玻璃顶的钢桁架与墙体连接的牛腿是用白色

的漆单独粉刷的,突出的了它对桁架的支撑

作用。斯卡帕的作品则更是建构主义的代表,

构造的层次非常丰富而且清晰。(图 10)

然而,传统民居建筑毕竟都是小体量的建

筑,如果把传统的手法直接转移到当代大尺

度的公共建筑中,会造成细碎拼贴的杂乱感。

比如现在大量的商业建筑立面,整体上给人

热闹的氛围,纷繁复杂的立面元素拼贴在一

起,整体缺乏统一的整体逻辑感,经不起美

感的推敲。因而这样的立面设计通常也只能

是一时之选,大部分商业建筑立面都会在十

年内改造,以获得新鲜感。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既要丰富的构造层次,

也需要正提上统一的逻辑秩序。所有的细节

变化都要从属于整体秩序。比如在四川美术

学院新校区教学楼。(图 11)教学楼的立面

在窗户分割后形成的墙面也被进一步的区分

其作用,窗间墙和窗下墙采用不同的材料,

材料也是尽量选择能够代表传统特色的材质。

但是在整体上,建筑立面的整体体块感是作

为整体逻辑不曾改变的。

3. 细密性的表达

构件细密性的表达可以进一步简化为阵列

和网格的形式来再现。“阵列而重复的杆件”

在在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

常见,在杆件阵列的基础上形成网格状的图

形语言也很常见,从直棱窗的窗格到冰裂纹

式的随机三角网格,从砖墙类似编织网格的

肌理到细密的斗拱。

将新材料按照阵列或者网格的形式来组织

也可以在传统和当代之间找到平衡点。(图

12)在西村大院中,抹上白灰的空心砖墙,

地上的砖铺地,旁边的铁丝的防护网构成了

现代网格的集合,传递出现代与传统的渊源。

其实这种阵列和网格的形式在日本的传统

建筑中也是常见的要素,因而隈研吾在很多

建筑表皮运用新材料阵列和网格来造型。(图

13)采用网格状方式将原本厚重的砖石材料

做成面板组织起来,获得了轻盈的效果,表

皮为建筑形式提供了丰富的质感和视觉细节,

也是阳光的过滤器,在室内形成特殊的光影

效果。

三、小结 基于材料视觉的当代地域性建筑研究是地

域性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富

有个性的建筑形式,传承当地独特的历史文

化具有重要意。作为建筑师,不能对传统优

秀的建筑形式视而不见,而应该立足于传统,

提炼传统建筑的本质特征,延续传统特征,

创造富有生命力的设计作品。在新材料新技

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建筑师应当借鉴这些实

践案例,努力寻找新材料转化为建筑语言的

可能性,用新的构造方式探索材料的组织和

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允鉌 . 华夏意匠 [M]. 天津大学出版社 . 2005.206-

215

[2]Kenneth Frampton.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 第

四版 . 张钦楠等译 . 三联书店 .2012.355-366

图 10 斯卡帕的栏杆构造图片来源:http://www.haokoo.com/else

图 11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教学楼丰富的立面层次图 片 来 源 http://www.jiakun.com/

图 12 西村大院中运用的阵列与网格语言图 片 来 源:http://www.jiakun.com/

图 13 隈研吾作品中常用的网格化材料组织手法图片来源:http://kkaa.co.jp/

Page 53: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47

[ 摘要 ]:自从 1989 年成立建筑事务所以来,安妮特·吉贡和迈克·古耶进行了多个文化建筑、居住建筑、 办公建筑、

学校以及城市的设计 , 并且坚持建筑最高品质。他们早期作品表现出极少主义的回归,后来在设计项目和竞赛中不断创

新,体现出设计过程的实验和开放的态度。本文尝试通过对吉贡 - 古耶的一系列博物馆作品进行分析和思考,讨论其空

间纪念性的营造手法,以期对今后的博物馆空间设计提供指导方向。

[ 关键词 ]:博物馆 吉贡 - 古耶 纪念性

[Abstrac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joint architectural practice of GIGON/GUYER in 1989, Annette Gigon

and Mike Guyer have completed a number of designs, including cultural buildings,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fice

buildings, school and urban planning,and they insist on the highest quality of designs. At the early times, their

works expressed the reproduction of minimalism, while in the later projects and competitions, they continued

innovating and reflected the attitude of experiment and open. In this article,I will analyze their series museum

buildings,discuss the design methods of the monumental character,and grasp the guidance of museum

design.

[Keywords]:Museum,Gigon/Guyer,Monumental

唐秋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4 级硕士研究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

导师钱强

空间、材料、光线对博物馆空间纪念性的塑造——吉贡 - 古耶作品浅析Shaping the Monumental Character of Museum Space With Space, Material and Light: Analysis of Gigon/Guyer

1 引言

“博物馆”(museum)一词来源于希

腊语 mouseion,最初是指用来供奉主管艺

术与科学的缪斯女神神庙。这座神庙被认为

是西方最早的博物馆,于公元前 280 年建立

在埃及亚历山大里亚港口的博学园中,用于

整理珍贵艺术品和稀有古物,后来被称为亚

历山大博物馆。随着建筑理论的发展,博物

馆作为一种有特定功能的建筑形式,由于空

间可塑性强,平面布置也相对自由,一直受

到建筑师的偏好。

来 自 瑞 士 的 安 妮 特· 吉 贡(Annette

Gigon)与来自美国的迈克·古耶(Mike

Guyer)都于 1984 年毕业于瑞士联邦理工

学院苏黎世分校(ETH),各自从事了几

年设计工作之后,于 1989 年决定成立“吉

贡 - 古 耶 建 筑 设 计 事 务 所”(Gigon &

Guyer)。吉贡 - 古耶在其事务所的官方网

站对历年的项目进行了分类——建筑、城市

设计、竞赛,而在“建筑”一类中,则是博

物馆、办公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四部分,

其中博物馆的项目数量最多,也是大家对吉

贡 - 古耶了解较多的领域。

由于体量较小,且处于景色优美的自然中,

他们早期的博物馆建筑被评论为“缺少城市

性和纪念碑性”;在后来的一些竞赛中,他

们开始讨论博物馆在城市语境中,或者说是

地形学上有限制的基地中,如何创造连续的

形象,可以被感知的博物馆场所。

在笔者看来,纪念性与纪念碑性不同,“纪

念碑性”是一种仪式感,“碑”字即赋予了

其庄重与崇高的情绪;“纪念性”的范围却

要大很多,对历史的回忆,对自然的亲近,

对家乡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都具有纪念性。

笔者将就吉贡 - 古耶的一系列博物馆设计进

行分析,从空间,材料,光线三个方面,来

把握该事务所对于博物馆空间纪念性的影响

和塑造。

2 空间 图 1 是吉贡 - 古耶博物馆系列最早的

作 品 —— 达 沃 斯 基 希 纳 博 物 馆(Kirchner

Page 54: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48

吉贡 - 古耶在平面上布置了四个正交的方

盒子作为博物馆展示空间;盒子之间相互独

立而偏移错动,形成盒子之外的走廊空间和

盒子之间的夹缝空间,向四周的风景打开。

被服务的展览空间和服务的交通空间以正负

空间的简单形式被清晰的划分。展览盒体(图

3)是第一级展览空间,其内部的空间被简化

到极致,除了墙面、地板、屋顶,就只有陈

列的画作;参观者无法看到明显的照明设施,

图 3: 基希纳博物馆室内展厅图片来源:GIGON/GUYER 事务所官网

Museum Davos),主要用于展示德国表现

派画家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个人 1200 多件美术作品。

研一期间,葛明老师在建筑理论课中提到,

基希纳博物馆的平面从表面上看是介于布扎

体系与功能主义之间,“类似布扎体系中的

平面,只是充当各房间之余的涂黑部分特别

宽大;它又类似于功能主义中最普通的中走

廊平面,但走廊明显不同寻常”[1],实际上

是获得了全新的空间构成方式。

图 1:基希纳博物馆入口图片来源:GIGON/GUYER 事务所官网

图 2:基希纳博物馆平面图片来源:EL croquis102 期

更没有窗直接向天空打开,却能感受到十分

均匀柔和的光线,这是因为四个展览盒体上

方都设计了磨砂玻璃体间接引入自然光。图

4 所示是盒子外部,也就是走廊空间,它被

展览盒体的混凝土表面包裹着,光线较暗,

与展厅对比明显,但是穿行其中,可以看到

盒体发出明亮的光线,抑或是自然风景从盒

体之间的缝隙涌入,因此走廊实际上成为了

第二级展览空间,观赏的是四个盒体和自然

风景,而这周围的自然也正是基希纳笔下的

部分画作内容。

由于画家基希纳的画作追求变形,语言简

练,呈现几何式构图,表现出强烈的德国哥

特式艺术风格,所以吉贡 - 古耶所设计的基

希纳博物馆空间,想传达出的是一种中性的、

平和的态度,不用相悖的方式去抗衡,也不

用顺服的方式去拔高。在苏黎世大学礼堂运

用鲜艳的绿色和红色表现大学生活的活泼,

为地面水池反光;在博物馆的内部空间里,

吉贡 - 古耶多用素色。这样的结果并不是说

图 4: 基希纳博物馆走廊图片来源:EL croquis102 期

Page 55: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49

图 5: 艾伯斯·霍尼格捐献品博物馆剖面图片来源:GIGON/GUYER 事务所官网

明他们克制彩色的使用,而正是他们擅长色

彩设计的表现:博物馆空间在吉贡 - 古耶的

理念里就应该是中性的,不体现任何主观意

愿的呈现,素色作为色彩的一种,虽然不是

彩色,但在博物馆中却能恰如其分地呈现其

空间的纪念性。极简的空间只是展品的背景,

纯粹得没有任何附加语言,一切都留给参观

者自己畅想。

位 于 穆 昂 萨 尔 图 的 艾 伯 斯· 霍 尼 格

捐 献 品 收 藏 博 物 馆(Donation Albers-

Honegger)建在城堡公园中树木繁茂的陡

峭的山坡上,虽然体量不大,却体现出了纪

念碑性,并收录于第 143 期的 EL 中。

原来艾伯斯的捐献品是收藏于莫安斯·萨

特克斯城堡,现在城堡用于临时展览,新建

的建筑将作为主要收藏博物馆[2],共六层,

三层之上为展示区,之下承担集会的功能。

这片基地上已有一个儿童绘画工作室,吉贡 -

古耶新设计的博物馆主要平面呈现方形,与

儿童绘画工作室呼应,但四个面均有水平方

向的体量延伸。考虑到建筑是在一片斜坡上,

南面的突出体量在斜坡上坡处,直接架于道

路上作为展览空间的入口;东面和北面的突

出体量在斜坡下侧,作为集会的入口和后勤

货物的进出口;还有的突出体量则是作为博

物馆所需要的大空间的扩展。各条功能流线

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共同存在于这建筑中。

图 5 是南北方向的剖面图,可以看出,从

博物馆的入口(图 6)进入之后,通过楼梯

下半层可以到达第一个展示层,上半层则是

第二个展示层。也就是说,围绕着中间的电

梯和封闭楼梯间,外圈空间是用开敞的两处

楼梯,以螺旋上升的布局方式连接博物馆的

入口和各个半层的展览区。这样整体性强的

空间,使参观者能够连续不断地欣赏完所有

收藏品。

第一次看图 6 和图 7 的时候笔者也很疑惑,

认为这是一个住宅,因为外墙颜色的使用和

展览空间直接的开窗方式,并不是吉贡 - 古

耶进行博物馆设计的一贯手法。但是我们可

以换个角度思考,若是此时此地的黄绿色建

筑变为了轻盈通透的玻璃盒子或是素色混凝

土建筑,在树木繁茂的山坡上,它的存在与

黄色的土地,绿色的树叶就是完全对立的人

工存在;外立面颜色的选用也许并不是为了

让建筑臣服自然,但至少希望可以与自然达

到和谐。至于展览空间的侧窗,则是对展品

的解读;因为业主希望来此博物馆的参观者

都能够在阳光充裕的氛围里,感受室内艺术

品与外界不是决裂的关系,而是一种共生,

从而产生共鸣,因此展览空间开窗并不违背

吉贡 - 古耶设计博物馆低调的态度,一切都

是为了收藏品能够充分表达艺术价值。

3 材料 吉贡曾表示“材料能够激发人的感知,建

筑的物质要素最终可以被看到、被感觉到,

甚至在触碰时也可以被听到。建筑的尺度,

空间的比例,一件家具的形状,这些效果最

终都借助材料得以表现。”

图 6(左):博物馆剖入口图 片 来 源:GIGON/GUYER 事 务所官网图 7(右):博物馆剖室内图片来源:EL croquis143 期

Page 56: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50

图 8、9 布拉姆舍 - 卡尔克里泽考古博

物馆及公园(Archeological Museum and

Park Kalkriese, Germany)是吉贡 - 古耶

在 1999 年着手设计的项目。项目基地虽然

是一片农田,但是由于很多考古学上的发现

都来自于这里,其也被看作是公元九世纪条

顿人反抗罗马人的战场遗址[3]。因为除了些

许铁制品,遗址并没有出土更多形象化的物

质, 因此,吉贡 - 古耶的设计以抽象的符号

来再现抽象的历史,并充分利用钢材。公园

内的主要建筑物为三个展示亭和一个博物馆,

博物馆由一个突出地面的一层体量和一个 40

米高的“塔”状结构组成,均以钢框架建造,

并用大块锈蚀钢板围合;同时,在博物馆的

室内部分,压制钢板用于墙面和天花贴面,

不锈钢板铺设地面。以具有生命意义的木材

来铺陈景观,已出土的唯一材料——铁来点

缀建筑,点线面结合来加强这个博物馆公园

的可读性。

图 8:卡尔克里泽考古博物馆图片来源:GIGON/GUYER 事务所官网

图 9:卡尔克里泽考古公园图片来源:GIGON/GUYER 事务所官网

整个公园需要木质材料,因为这样的景观

设计代表的是自然,是生命的概念;其中的

建筑物甚至连构筑物都是用铁,一方面是想

再现战场遗址,另一方面是传达出人类活动

的痕迹,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小片段,渺小却

伟大。用压制钢板、不锈钢板、锈蚀钢板和

钢框架这些经过不同手法处理过的同一材料

来倾诉,钢板会锈蚀,时间会流逝;用木和

铁作对比,再现的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历史

会过去,生命却是永恒的。从设计的结果来

看,吉贡 - 古耶给这个博物馆及场地的景观

设计赋予的不仅仅是回忆历史,不仅仅是纪

念的意义,更多的还有对比,有触动,有反思,

有对和平的向往。

又 如 达 沃 斯 基 希 纳 博 物 馆(Kirchner

Museum Davos),材料的相似性与对立性

同样得到展现,不同空间同物不同用的戏法

再一次上演。玻璃本身具有透光和反光的性

质,再加上表面的不同处理,单一的玻璃材

料在基希纳博物馆得到多样的运用。博物馆

外表面使用有衬板的磨砂玻璃,用来罩住混

凝土墙体的保温隔热层;入口大厅考虑到与

室外景观的联系,使用了透光度高的光滑玻

璃;由于观展需要柔和的漫射光,所以展厅

的顶上设计的是磨砂玻璃,用以散射自然光

线;在屋顶上,玻璃更是被用到了极致,吉贡 -

古耶回收一些玻璃并将其碾碎铺开,形成了

庭院里砾石的效果。而博物馆中同样存在着

与玻璃相对立的材料:展厅内部是素色墙面,

木质地板;走廊空间的顶面、地面、墙面均

为裸露的混凝土。

虽然博物馆的发展经历了 2000 年,但是

吉贡 - 古耶一直认为,博物馆仍然是用来整

理和展示艺术品的空间,是作为背景的存在,

不应太过谦卑,也不应越僭。受到极少主义

艺术和概念艺术的启发,吉贡 - 古耶设计的

基希纳博物馆没有过多装饰,其材料的选用

也完全符合作为背景的理念:展厅内部提供

温暖舒适的观展环境,展厅外部的混凝土包

裹面则引导参观者看向室外的自然景观。

Page 57: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51

吉贡 - 古耶在博物馆的材料使用上创新

不 断, 汉 兹 和 凯 特 罗 艺 术 仓 库 画 廊(Art

Gallery Henze & Ketterer)中波形金属板

覆盖屋面,穿孔波型金属板作墙面,薄金

属平板联系屋面和墙面;温特图尔美术馆

(Kunstmuseum Winterthur)中,U 玻在

底层停车场作为隔断,在二层的美术馆则作

为外层保护的表皮(图 10);阿彭策尔的利

纳美术馆(Museum Liner Appenzell)外

立面喷砂处理的鱼鳞状不锈钢板 , 让人回忆

起当地的马厩和小棚屋;奥斯卡·莱因哈特

美术馆(Oskar Reinhart Museum)扩建部

分,用金属的粉末和石头的碎粒浇注进混凝

土预制板,来“复制”历史性建筑物,形成

铜和石灰砂岩的效果(图 11);苏黎世 SBB

配电站(the Signal Box in Zurich),因为

预料到以后火车刹车时会带来金属尘埃引起

褪色和污染,他们选用了深褐色染有金属氧

化物的混凝土作为材料(图 12)。

相似性使得材料之间相互吸引,对立性却

使得材料之间能够相互区分,吉贡 - 古耶充

分利用这种相互吸引和区分的特性,让建筑

在统一的情绪基础上,又能够拥有各自准确

的表情。他们用材料呼唤“场所精神”,用

材料表现历史的需要,用开放的态度实验着

一个个设计。

4 光线 光一直是建筑师营造纪念性空间的主要手

法之一。从光影的角度来讲,基希纳博物馆

的柔和自然光,展览盒体之间的室外光,无

不是令人称道的设计亮点。为了防止达沃斯

的终年积雪对进入展厅的光线形成遮挡,吉

贡 - 古耶巧妙地设计了玻璃盒子顶,使日光

先斜射入博物馆上方的玻璃盒子,再透过磨

砂玻璃的天顶照射下来,形成柔和的散射光

线充满展厅,满足观展的需要。

图 12: 苏黎世 SBB 配电站图片来源:GIGON/GUYER 事务所官网

图 10(左): 温特图尔美术馆图 11(右): 奥斯卡·莱因哈特美术馆图片来源:GIGON/GUYER 事务所官网

图 13 是吉贡 - 古耶 1998 年设计的博

物 馆 —— 利 纳 博 物 馆(Museum Liner

Appenzell),坐落在阿彭策尔郊区,是为

当地的艺术家卡尔·林纳尔父子的绘画作品

而建的专题博物馆,设计师需要考虑馆内经

常办临时展览,展品需要经常更换等功能诉

求。初看博物馆,会被其锯齿形的采光屋顶

所吸引,不仅呼应周边机械式规则棚屋顶和

民居的双坡屋顶,也寓意阿尔卑斯山连绵的

山脉。平面上可以看到这一系列房间有大有

小,从门厅开始的房间作为会议讲座是最大

图 13:利纳博物馆图 片 来 源:GIGON/GUYER 事 务所官网

图 14:利纳博物馆剖面、平面图 15:利纳博物馆室内图片来源:网络

Page 58: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52

的房间,依次越来越小,直到最后的阅览;

为了正确表现平面,屋顶的锯齿也是高低不

等,大小有致。坡屋顶没有积雪的困扰,因

此吉贡 - 古耶为展览空间设计了直接的室外

采光。每个展厅的开洞并不相同,空间的流

动方向也是各异,当光线从斜向坡屋顶的同

一侧照射进来时,展厅便有了各自不同的属

性。

苏黎世大学礼堂的也是巧妙利用光线的佳

作,但这里的光线不是指阳光,而是灯光。

灯光的变化会对礼堂内明亮的色彩进行折射

和反射,仿佛空间成为了光和色的殿堂,光

线成为了演奏空间的乐器,空间摆脱一切束

缚发出乐声。光线和色彩共同使空间达到了

迷惑和震惊的效果。

光的存在,从功能的角度上为博物馆提供

了照明,从空间的角度上是为每个展厅增强

了辨识性。从屋顶的光线到侧窗的光线,从

自然的阳光到人工的灯光,它们与阴影都是

相对的两个角色,这种光与影的对比关系成

为吉贡 - 古耶塑造空间纪念性的重要手法。

5 结语 在 20 年的建筑设计时间里,吉贡 - 古

耶从初期建筑作品表现极少主义的回归,到

后来以关注城市性而在各大国际竞赛中崭露

头角。他们一直不断创新,在博物馆设计方

面,从空间出发,坚持展品是主体,博物馆

只是展示展品的背景,不该影响参观者对展

品的理解;选用材料时同物不同用,同一个

博物馆里多次使用同一种材料,而这一种材

料又是进行了不同的处理手法之后,再去引

导人们理解不同细部空间所要表达的不同纪

念性;自然光被加以限定,可以营造柔和的

参展氛围,也可以赋予不同房间不同的表情,

而人造光,是吉贡 - 古利用看似矛盾的光

线,在色彩和艺术结合进博物馆的基础上,

去丰富空间想象,使空间的纪念性变得更加

立体的又一手段。维尔弗里德·王(Wilfried

Wang)[1] 曾经评价吉贡 - 古耶的作品,是

对多样化的极简的关注,“表面上看是相互

矛盾的综合体,进一步观察,在其矛盾对立

的外表之间,传达了力量的存在。”正是因

为吉贡 - 古耶所持有的实验和开放设计的态

度,才使得他们对于不同甚至是对立的元素

有包容的态度,并能充分利用空间、材料和

光线,在看似冲突的外表下,成功塑造每一

个博物馆各自不同的纪念性。

注释:

[1] 维尔弗里德·王(Wilfried Wang):柏林注册建筑师,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在柏林创办了 HOIDN-

WANG 事务所,参与创办了 9H 杂志、9H 画廊,曾担

任德国建筑博物馆的主任(1995-2000 )。

参考文献:

[1] 《 建 筑 与 都 市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Chinese Edition>, 吉 贡 / 古 耶 专 辑,2007:02,

No.013. 宁波出版社, 2007.

[2] EL croquis,GIGON/GUYER1989-2000,102 期 .

[3] EL croquis,GIGON/GUYER2001-2008,143 期 .

[4] 体积法(1)——设计方法系列研究之一,葛明,建

筑学报,2013.08

[5] GIGON/GUYER 官 方 网 站,http://www.gigon-

guyer.ch/de/startseite/

Page 59: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53

[ 摘要 ]: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往往具有预定的功能,但实际使用中,人对于城市空间的使用方式除了设定功能外,还

会因为日常活动的需要而产生新的临时性的活动。这些临时性活动增加了城市空间的使用模式,表达的是城市居民对

于城市生活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的空间需求。从人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来看,我们应当关注到空间对于活动的诱

发作用和活动对于空间的“二次设计”,这种互动关系正是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 关键词 ]:临时性活动 人 城市空间 场所

杨兵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4 级硕士研究生

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理论方向

导师段进

城市空间的临时性活动——基于南京市丹凤街夜市的调查研究

图 1:区位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 前言 一般而言,城市空间的具体物质表现为自

然或者人工环境(建筑)的组合,具有稳定

性、长久性的特点,如商业空间、行政空间、

娱乐空间、办公空间等。然而对比稳定性长

久性的特征,城市空间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临

时性活动空间,包括临时的聚会场所、临时

的夜市等,这些场所中发生的临时性活动为

城市空间提供了更多的活力。本文基于南京

玄武区丹凤街夜市(图 1,图 2)的调查分析,

对此类空间进行探索研究。

本文所述的城市空间的临时性活动实际上

包含了城市空间和功能活动两个方面。临时

性空间指的是对于原城市空间作为临时性活

动的新场所。临时性活动指的是在城市空间

中对于物质空间非设定功能的空间利用,有

一定时限的活动,包括了娱乐、商业、聚会

等不同类型。

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临时使用策略以

及市政实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市

民活动的临时场所建设、城市空间新功能的

培育与发展都是城市空间临时性活动的重要

组成部分。

2. 临时性活动的特征 通过对临时性活动的统计,发现其主要有

以下几种类型:休闲娱乐型;广场舞、非集

体性晨练;小商业:街道夜市、早餐摊点、

街道夜宵摊点等;其他活动:街道相亲会、

社区免费身体检查等。这些活动的共同特征

为活动器材少,活动场地要求低,只有基本

空间需求。活动散布性强,无需人群的大规

模聚集。活动的组合性强,可集中组合也可

分散布局,这也使得临时性活动对场地适应

性很强。另一方面,临时性活动空间使用成

本很低,经济花费少。

由于他们在功能空间以及与时间等相关方

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以及经济优势,临时性

空间则可以迎合特殊的兴趣内容,创造多种

Temporary Activity of Urban Space: Based on the Survey of Nanjing Danfeng Street

Page 60: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54

和其共存于原空间之中。南京丹凤街夜市营

业时间,原有的道路作为人行道的功能依然

存在,但同时增加了夜市的商业功能,在营

业时间段内,该区域的人流非但没有因为夜

市占据了道路而减少,反而人流量增加,街

道活力得到提升。

补充:原有活动和临时性活动对城市空间

错时利用,即原功能活动和临时性活动分别

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按照不同的时间频

率来说,会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日频率的活

动比如在一些办公类建筑的入口广场,在下

班之后便成为广场舞的活动场地。时间更长

的再如代尔夫特城市的排水沟在旱季实际上

成了孩子们游戏玩耍的重要活动场所。

代替:临时性活动代替原有活动。这种情

况多发生在原有空间处于闲置或荒废的时候。

例如高架桥下的空间一般是无人利用的废弃

空间,往往被改造成低收入者的居所或者停

车场、废弃的工业遗址作为展览文化空间。

3.2 改变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 临时性场所改变了城市空间稳定的物质特

征。很多时候,在原有城市空间的基础上重

新塑造了城市空间的规模、尺度、人流量等,

是城市非建设手段下的一种动态变化,进一

步可以推论城市空间非建设状态下实际上也

可能性而不影响传统开放空间的其他使用人

群。与“现成的”开放空间活动有所不同,

临时使用的失败可以为新用途提供一个实践

的机会、考虑到多变的社会发展对这样空间

的需求就会增加。有趣的是近年来在充足的

开放空间系统的理论概念中提到了临时使用

中的一些特有的品质。

3. 临时性活动的作用

3.1 增加原空间功能类型

城市空间的设计和城市中活动的关系是一

种互动过程,但在设计之初,具体的城市空

间有预设的功能目标。例如街头公园的设计

主要是为了增加居民室外休闲活动的场地,

改善城市环境;停车场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存

放车辆,处理静态交通问题;幼儿园的布置

是为了儿童上学,提供基础教育场所等。如

果在这些空间中发生了非设定功能的活动,

那么就具有了临时性活动的特征。例如,郊

野公园废弃地在节假日高峰期作为临时停车

场;利用较为宽阔的人行步道作在夜间作为

夜市场地;城市街道在一定时间段禁止车辆

通行,改为步行街区与室外休闲场地;利用

商场入口作为夜间广场舞的场所等。

具体来看,功能类型的增加可以分为以下

三种情况:叠加、补充和代替。

叠加:原有活动的依然存在,临时性活动

图 2:基地概况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Page 61: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55

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

丹凤街夜市在形成后从多个方面改变了人

行步道的空间形态。例如可步行宽度的减少,

街道围合感的增强,人流的增加等。但这种

空间塑造是临时的,只发生在夜市的营业时

间,白天的时候又恢复街道的普通形态。这

种城市空间的动态变化使城市生活饶有趣味

4. 临时性活动的意义

4.1 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临时性行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增加了

空间的利用率。时间方面,不同时段对原空

间的利用,即错时利用,提高了城市的空间

在时间维度上的活力持续性。可以扩展到“卧

城”“夜城”的反思。空间方面,可以充分

利用原有设定活动可能使用不到的空间。在

南京丹凤街夜市的调查中,夜市摊点正是利

用人行道上非机动车的停车地点在下班后的

空间,非但没有影响人行步道的交通功能,

反而增加了街道的活力。

4.2 塑造城市空间的活力点 由于临时性活动在时间上呈现的短、频、

快的特征,对空间要求低,便于集聚与分散,

利于在城市空间中见缝插针式的无规律自发

布局。城市空间活力点的建立具有向心秩序,

即满足功能的积极空间,例如一圈人围着问

价售卖海鲜商摊的空间。而消极空间则是无

限延伸的离心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临时

性空间形成了一个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次一级

的外部积极空间。

在一些社区,正是由于早点摊这类临时性

场所的存在,为社区居民的非正式交流提供

了可能性。围绕早点摊的临时性活动活动(如

吃早餐)可以引发非正式交流(等候、用餐

时的闲聊),这种临时性场所的非正式交流

是下意识的,正是如今城市快节奏生活所需

要的调节剂。

4.3 吸纳城市居民及其活动 临时性活动除了增加城市空间的活力外,

其背后所隐藏的是对于城市活动的吸纳,对

于城市的空间、社会以及经济结构有着一定

程度的调整作用。

以丹凤街夜市为例,看似只是夜市这种商

业活动提高了该区域的空间活力,但在调查

中发现,丹凤街夜市的经营业主主要是下岗

职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一些其他低收入者

的兼职,这些人在城市生活中属于社会弱势

群体,临时性的夜市实际上是他们维持生活

的重要经济来源。从这个角度上说,临时性

的场所是城市弱势群体的一个帮扶平台,吸

收容纳了城市的弱势群体。

由此看来,类似于夜市的临时性活动背后

是是空间、经济、社会多种结构的一种表现。

对于城市系统的各个方面具有微调作用。

5. 临时性空间及活动的设计与引导

图 3:夜市街道断面的昼夜变化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Page 62: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56

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当为临时性活动

提供空间的可能性,而非直接的设计。因

为临时性活动的简易性,独立式设计反而

是在空间布局与经济支出上的浪费。对于

存在潜在活动人群的场所,适当预留可使

用空间,激发市民的活动。可以说,临时

性场所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市民活动的孵化

器。例如在社区出入口适当预留一定空间,

为早点摊或报刊亭等城市活力点提供空间。

临时性活动的预留空间比不能进入的绿化

景观作用要大得多。

对于已存在临时性活动的城市空间,应该

积极保护与引导。同时管理部门也应意识

到这种临时性活动形成背后的社会、经济、

文化诱因。简单地认为有碍城市形象打击

取缔的方式是一种忽视城市结构而只关注

表面系统的行为。

丹凤街夜市除原有摊位外,还有原珠江

路的夜市摊点也被整合到这里。这是一种

对于此类空间的挤压,并且关于其去留问

题也不断被提出。这种现象说明目前管理

部门还没有认识到夜市等活动实际上是一

种市民活动的诉求表达。如果关注到夜市

这种临时性活动实际上是对于城市弱势群

体的吸纳作用,那么其去留应该是我们审

慎思考的一个问题。

6. 总结 临时性活动的形成过程来自城市不同职

业、不同层次的人群对城市空间的自发式

组织与利用,规划干预很少。其形成机制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居民有某种

需求,于是利用可能的城市空间来加以实

现,即主动式的临时活动(鼓楼广场的人

行道上的相亲场所)。另一种为空间刺激

了活动的生成,例如观赏性草地往往会吸

引人们在上面进行活动。这两种类型并不

是完全分离的,二者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互

动过程,即空间诱发临时性活动,而临时

性活动会自发使用可利用空间。这正是城

市空间自组织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城

市空间的临时性活动的探索将会提供城市空

间研究的又一个角度。

参考文献:

[1] 多莉斯 • 赫斯(著),王琳(译). 过渡性开放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开发中兴起的临时使用现象 [J] . 景观设计

理论, 2007.

[2] 钟声 . 厦门八市临时商业空间研究—以开禾路段为例

[M] . 2013.

[3] 段进 . 城市空间发展论 [M] .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 江

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Page 63: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57

[摘要]:随着人口增长,基础设施以及各类建筑物的空间布置在常规的城市规划中愈发困难。由于地上空间的有限和稀缺,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不以消

耗宝贵的地面空间为代价的前提下,为城市的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提供了新的空间 . 本文以新街口为例,着重分析

了其地下空间的形态,商业业态,轨道交通等方面内容,并提出作者的相关见解。

[ 关键词 ]:中心区 新街口 地下空间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the arrangement of space for infrastructure and other buildings

in the city planning become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Because the ground space is limited and scarce,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urban development is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ng underground space will

be much more crucial. Without consuming the valuable areas on the ground, underground space, the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 provides new room for the infrastructure and life service facilities. The article takes Xin Jie

Kou in Nanjing as an example, analyzing its spatial morphology,business format,track traffic and so on,and

put forward some personally relevant opinions.

[Keywords]:Central district,Xin Jie kou,underground space

王杨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4 级硕士研究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

导师郑炘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研究——以南京新街口为例 Analysis on Underground Space of Nanjing Urban Complex

图 1:新街口地下空间区位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 地下空间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趋势 1991 年的《东京宣言》明确提出:地下

空间是城市空间发展和建设的一种新型国土

资源。具有自然资源学的全部基本属性。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地下空间,最早以 1863

年英国伦敦建成的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为标

志,至今已经有 150 年历史,而大规模开发

利用地下空间则是在 20 世纪下半叶。二次大

战以后,地下空间开发主要有两方面,首先

是因战争的惨痛教训而建设的防护系统,其

次是地下建筑空间利用。而我国大规模的开

发利用地下空间起步于七十年代,其中人防

工程约占地下建筑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但缺

乏规划和条理性。八十年代末期,哈尔滨市

在市区繁华商业区下修建人防地下商业街的

首次尝试,在取得了显著的战备效益的同时,

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此后全国各

地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平战结合的人防工

程大量涌现。

我国现在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的模式

主要有:

1. 地铁综合体:南京新街口地下空间便是

此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利用地铁的巨大人流,

形成商业、娱乐、交通灯多功能为一体的地

下综合体。

2. 地下过街通道—商场型:如太平南路 -

夫子庙地下过街通道。但由于紧邻夫子庙,

且商业模式与夫子庙过于同质化,导致此地

块商业利用价值较低。

3. 独立的地下车库和商场:例如位于大行

宫广场下的家乐福超市,利用广场下的巨大

空间以及周边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方便市民、

Page 64: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58

2. 新街口及其地下空间的发展历程 1929 年 12 月完成的《首都计划》将新街

口规划为商业区。1927 年至 1937 年的“黄

金十年”间的首都建设彻底改变了新街口的

面貌,中山东路、中正路、汉中路和中山路

这 4 条宽 40 余米的林荫大道在此交汇,中

间形成环形广场。新街口地区成为新的全市

交通枢纽,迅速形成新兴的商业中心。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相关规划划定了新

街口商圈的范围,其中大新街口商圈的区域

为:东至太平南路、太平北路,南至建邺路、

白下路,西至莫愁路、上海路,北至长江路、

华侨路。新街口商圈核心区域:东至洪武路、

洪武北路,南至石鼓路、淮海路,西至王府

大街、管家桥,北至长江路、华侨路。现在,

新街口地区是南京的中央商务区(CBD),

这一地区分布的金融机构、咨询公司、法律

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和大公司总部、办公室

数量居南京之首,其中世界 500 强企业机构

约 80 家。新街口中心区的职能类别已经完

成了从单纯商业中心向商贸商务等综合服务

中心的转变。

目前,新街口区域已建成南京较大的公共

交通枢纽和人流集散地之一,已建成营运的

地铁有 1 号线和 2 号线,日旅客吞吐量超 10

万人次,同时利用地铁 1 号线和地铁 2 号线

的建设,在中山南路、中山东路和汉中路的

地下空间建成连接沿路各商家的地下步行系

统,该步行系统的建成,将大部分的人流导

入地下,联通的空间方便人们到达各商家,

极大地提升了新街口地区的出行环境、出行

效率,以及地面空间的环境质量。在未来的

规划中,新街口地区要建设多条地下步行通

道,更大区域内的商家将被更大的步行系统

连接在一起,届时,新街口地区将形成一个

庞大的地下城市中心。

中心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用地局限之间的矛

盾带来了地下空间的迅速发展。地下空间由

点到线,最终发展成为贯穿新街口地块的整

体空间。

游客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

益。

4. 城市中心综合体型:一如水游城这一类

城市综合体的地下空间部分。采用双首层平

面设计的水游城,不仅激发了一层空间的使

用效率,而且将人流引入地下,增加了整体

的商业价值。

5. 历史风貌和景观保护型:例如位于北极

阁公园下不远处的南京秀水街百货。处于某

种对当地景观的保护,商场作下挖处理。但

由于地理位置不佳,现已歇业。

6. 地下室利用型:南京大多数商场均有地

下商业空间部分。例如新街口的中央商场、

新百商场等,商场的地下部分与新街口地下

步行通道联成一体,共同构成了新街口的地

下空间。实现了新街口地下步行空间与商场

自身的双赢。

图 2:新街口地下空间示意图图片来源:地铁站导览图

图 3:现状地下空间与周边商业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Page 65: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59

图 4:地铁建成前新街口地下空间图片来源:巫丽娟 南京新街口地铁站地区的发展初探 [D]. 南京 : 南京大学 .2011

图 5:新街口地下空间整体结构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6:新街口地下步行空间平面图片来源:谢 屾 南京新街口地下综合体步行通道空间环境研究 [J].建筑论坛 ,2011

地下空间发展进程:1. 点状空间

新百、东方、中央等商场分别建设了商场

负一层,作为其自身功能的延生。同时,在

步行街的东侧,打造了莱迪时尚广场。这些

点状空间在整体地下空间的功能结构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日后整体空间中的连接

点与集散点。

2. 以地铁为轴线的带状空间

地铁 1 号线的开通,尤其是以中山南路上

的地下步行空间,将整个体系串联起来,形

成了线性的游览空间。

3. 片状空间

地下空间进一步发展,地铁二号线的开通,

将原本的单一轴线拓展为十字正交体系。再

加上周边商业点的向下拓展,使得整体区域

形成面状。

3. 地下空间的空间形态

3.1 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新街口地下空间主要取决与地铁

1 号线与 2 号线的走向。正交的轴线体系将

整个空间划分为四个象限。地下空间部分主

要沿 1 号线,即南北方向展开。一方面,是

由于 1 号线发展较早;另一方面也与中山南

路一侧商业分布较多相关。从整体分布上看,

地下空间的东南象限较为发达。有包括新百、

中央、商贸、地下商场在内的诸多商业。相

较之下,西北角发展较弱。虽后期有金轮新

天地等商业中心加入,但距离较远,且地下

空间虽与金陵饭店有出口相联系,但地下空

间之间并未直接相连,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此

地块的商业价值,对于金陵饭店与地下空间

的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3.2 空间组织 新街口的地下空间组织方式主要有以下几

种:

1. 通道式:这是一种类似于商业内街的形

式。在地下过街通道、地铁站之间形成的联

通空间。商业空间分列于一侧或两侧,导向

性明显。这种空间组织模式的优势在于导向

性明显,利于对人流的组织,通行上受到的

干扰较小,有利于地下空间的防灾要求。但

另一方面,地下空间过长,必然会带来进程

的单调。在设计中,应考虑游玩路径与超链

接路径之间的联系性。在满足功能使用的前

提下,增加内部空间的趣味性。

2. 大厅式:此种空间类型在新街口地下空

间较为明显的有两处。一处位于 1 号线与 2

号线两条纵横轴线的交点处,为一圆形大厅,

直径约 50 米,面积 2000 平方米左右,是新

街口地下空间的核心部位存在。另一处位于

时尚莱迪广场的入口,以玻璃顶棚加以覆盖,

作为灰空间存在,是新街口地下空间的重要

组成节点之一。大厅空间内部十分开阔,但

就中心节点处的大厅来说,由于受地下空间

限制,层高较低,而空间的整体又以水平向

展开,使得空间整体较为压抑。且中间大厅

中有较多柱子,导致视线不开阔。其他的带

型空间围绕此节点空间呈环形展开,使得此

空间节点具有较强的空间指向性和对于整体

的统领度。

3.3 剖面形态 1. 缓行空间:行人的通道宽度约为 5m,

高宽比约 1:2,人的停留感较好。两边辅以

商业,加上较为适宜的街道尺度,整体的商

Page 66: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60

图 8:新街口地下商业零售业实景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 9:新街口地下综合服务实景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 7:新街口地下空间剖面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缓行空间 通过行空间

多跨空间

业氛围较好,这种空间的商业氛围稍类似于

传统商业街。

2. 通过型空间:行人通道的高宽比约为

1:1, 在此空间中,行人的停留感稍弱。这种

空间多出现于地铁与商铺的联系通道之中,

且两侧多以广告展览为主,具有一定的商业

宣传作用。偶尔也存在少量地摊。在这样的

空间中,宣传应处于主导地位,商业开发的

价值稍弱。

3. 多跨空间:行人通道的净宽较大,约在

10m 以上,中间为商铺,两侧为走廊空间。

中间商铺部分打通,以加强两侧的联系,抑

或是作为地铁的入口出现。由于走道一侧临

店铺,另一侧为墙面或者地下空间的出入口,

使得走道的宽度虽大,但整体依旧缺乏停留

感。在商业店铺之间的留空部分,缺乏一定

的设计,使得人难以在此逗留。

3.4 空间设计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 加强节点空间的设计:新街口地下步行

空间中,一方面,在诸如莱迪、金鹰等地下

空间出口处加以设计,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节

点;但另一方面,大多数空间多以带型展开。

空间内部缺乏一定的收放处理。且带型空间

多以平行展开,空间的通过感大于其所营造

的停留感,降低了通道周边的商业价值。

2. 空间之间的变化:新街口的地下空间,

从剖面形态上来说,多以水平向直接展开,

空间上缺乏一定的高低开合变化。虽然某种

程度上受限于地下空间的限制,但仍旧可以

将走道空间与节点空间,甚至走道空间之间,

做一定的高低变化处理,营造不同的空间氛

围 。

3. 共享空间的置入:新街口地下空间有三层,

但层与层之间,室内外之间缺乏一定程度上

的联系。可以通过楼梯、夹层、中庭等空间

元素,加强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系。

剖面空间的优化 : 对于缓行空间,可以适当

考虑增加与地面之间的联系,如加上部分天

窗等,再置入部分的休憩空间。在通过型空

间中,可以考虑增加部分绿化,以利用商业

价值的边缘地带,使得商业与商业之间具有

良好的景观过渡空间。

4. 地下空间的业态分布 在地下商业开发方面,新街口地铁车站地

下一层形成地下步行商业街, 通过 24 个出

入口把车站周边地下商业建筑连接起来, 成

为该地区地下商业网的联络枢纽。建成的地

铁 1、2 号线新街口换乘站,西从汉中路管家

桥地下过街道向东至破布营步行商业街,北

从新街口圆形广场南到淮海路、石鼓路路口,

1、2 号线在新街口站地下一层全部是贯通的,

通过地铁 12 号和 13 号出入口之间的地下通

道与正洪街人防地下商业街互通,这样就将

新街口地区最繁华的商业景点全部连接起来。

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地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更进一步促进了新街口地区商业的繁荣、

发展。

4.1 影响因素 1. 地上商业业态的补充。在新街口商圈中,

不知不觉形成了一个“彩电往上搬,餐饮朝

下钻”的趋势。一方面,地上餐饮相对价格

较高。如金鹰 12 楼、新百 6 楼等由于价格

偏高,最终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高层的

餐饮对顾客的吸引力不足,而地下空间由于

其便捷的可达性,加上地铁的开通,使得地

下空间拥有巨大的人流量。据预计,三号线

开通后,每天地铁总客流将超过 220 万,而

这其中还不包括宁天城际的客流。这些客流

Page 67: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61

图 14:地块现状周边停车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13:地块现状周边公交站台图片来源:http://nj.bendibao.com/traffic/2015123/50873.shtm

图 10:新街口地下空间出入口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 11:新街口地下空间内部流线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 12:新街口地下交通出入口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为地下商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2. 地铁的影响。由于地铁所带来的是快节

奏人流,所以地下商业的业态多以快节奏的

小商业为主。例如餐饮等。且地铁的走向决

定了地下商业的走向,两者相互促进,以达

到双赢的效果。据资料显示,从站台至公共

层的人群在前两分钟先是急于疏散;接着在

步行空间中逐渐留意周边,且有少许停留;

最终,消费活动发生在出地铁站十分钟以后。

4.2 现状布局 1. 商业零售业 : 新街口地下空间的商业以

零售小商业为主。以新街口莱迪为例,里面

大多是服装、饰品、手工艺制品、旅游纪念

品等小件物品。店铺面积小,密度高。店铺

以棋盘网方式布局,可达性较高,但内部街

巷尺度过小,停留感稍弱。

2. 餐饮娱乐业:随着网络零售业的兴起,

实体商店受到的冲击越发明显。实体店铺中

的优势更多的体现在了体验式消费,而非传

统的购物式消费。所以餐饮服务业在此地块

中占有较大比例。一如富城美食广场、食全

食美等。餐饮服务同样是以休闲小吃类作为

主流。

3. 综合服务业:地下空间中,也存在一定

数量的诸如婚纱摄影、证件快照、美甲、美

容服务等店面。

小结:地下空间消费以满足青年人消费为

主,体现了一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商业受

众单一,缺乏一定的诸如主力店等商业业态

的置入,在今后的发展中,可适当考虑一些

新的业态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5. 地下空间的交通分析

5.1 出入口设置 新街口地下空间出入口多与地铁站相结

合。根据新街口地区规划和南京市新街口地

区中区地下空间规划总体思路,新街口地铁

换乘车站选择的是 T 型换乘 3 层方案。该站

的布局主要为商业、公交以及地铁换乘客流

服务。地下一层形成地下步行商业街,通过

24 个出入口把车站周边地下商业建筑连接起

来,成为该地区的地下商业的联络枢纽。其中,

大部分出口均与周边商业相联系。

5.2 内部流线

内部流线多以带型通道式展开。由外部通

道所决定了整体内部流线的基本格局。人流

以中间 T 型主轴展开,构成了人流的主体,

向两边商场呈毛细血管状散开,疏散人流。

通过此种交通组织方式,一方面,提高了整

个地下空间的交通吞吐能力,另一方面,人

流通过商场地下层到达出口,增加了商场的

人流量,刺激了潜在消费。

5.3 到达交通

地下空间周边到达交通十分便捷。四个

方向均有公交站台。包括 2、3、4、5、9、

18、16、18、26、27、29、30、33、34、

36、41、46、60、100 等 20 条左右公交线路。

加上地铁 1 号线与 2 号线(新街口站、上海

路站),以及即将开通的 3 号线(大行宫站),

Page 68: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62

图 15:新街口地下空间面积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 16:地块现状交通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使得这里具有十分便捷的公共交通。而另一

方面,通过中山路与中山东路所形成的十字

正交体系交通网格,加上外围由洪武路、长

江路、管家桥、王府大街、石鼓路逆时针所

形成的合围,新街口中心地区整体上被划分

成田字型,在此基础上,地块内部通过小的

街巷以及人行道路的置入,使得整个地块从

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人行角度上,都具有

较高的通常性与可达度。地下空间部分整体

上与田字型网格重合,使得地下空间的可达

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而且新街口地区已建

成的大中型地下停车库较多,新街口地铁站

建成后,通过地下步行系统将其大部分联通,

极大地方便了开车人在新街口地区的出行,

在未来,随着金陵饭店的地下车库、德基广

场二期的地下车库等大型车库的建成和投入

使用,新街口地区的停车难问题会得到极大

地缓解。

6. 地下空间的未来走势 就新街口地下空间的内部发展趋势来说,

未来以中山路与中山东路为象限轴的四个象

限中,应重点发展西北侧的象限,作为最为

薄弱的象限,一方面应加强金陵饭店与地下

空间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应继续在此拓

展地下空间,加强与金轮新天地、大众书局

之间的地下空间建设。东北象限由于德基的

建设,目前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西南与东南象限发展较为领先,一方面,应

进一步整合周边诸如淘淘巷等商业业态;另

一方面,应对地下空间环境以及自身商业业

态进行调整,以保持其商业发展活力。

由于地铁三号线的建设,在大行宫将形成

二号线与三号线的空间交汇节点。加上周边

的总统府、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旅游空间

以及家乐福超市等商业活动空间,在大行宫

地区将会形成新的地下空间节点。在此处,

应加强与新街口地下空间的联系。以新街口

地下空间为中心,形成以大行宫、继而到青

石街、张府园等周边地段为节点空间的地下

空间片状格局。

新街口地下商业空间最大的后遗症就是缺

乏统一规划,用地铁等单一的项目带动地下

空间开发,形成了现在洪武路地下通道甚至

与地铁地下通道不通的“地下孤岛”尴尬局面。

在今后的规划设计中,应将现有的地下通道

Page 69: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63

纳入整体的规划统筹设计之中。

7. 地下空间的技术分析7. 地下空间的技术分析

7.1 采光通风环境

目前地下空间的建设中,大多依赖于人工

采光通风,极度缺乏对于自然采光通风的考

虑。而就新街口地区的地下空间而言,如时

尚莱迪广场等,部分商业街构建于广场之下,

而与这部分相对应的地上空间稍加改造,即

可以满足对于地下空间的采光通风要求。

7.2 空气质量

目前地下空间中,多为餐饮业。一方面,

由于餐饮业自身所带来的一些气味;另一方

面,由于地下的通风不利,使得地下空间的

空气质量更加恶劣。在今后的规划设计中,

在限制气味较大的餐饮业的同时,加强地下

餐饮空间与地面的联系,并加强人工通风,

以改善地下空气。

7.3 声环境

当前的地下空间,由于最主要依托地铁站

展开,且空间多以带形为主,噪声源环绕于

桶状空间内难以传出,使得地下空间噪音量

较大。再加之地下空间人流量巨大,商业店

家的吆喝宣传、音乐等混杂在一起,使得整

体环境纷繁嘈杂。应在规划设计中,适当增

加空间节点,采用消声措施,使得商业与地

铁空间有一定的间隔,以改善整体的空间声

环境。

8. 小结 20 世纪是高层建筑迅猛发展的时代,而

人类向天争地的时代终将过去。21 世纪,随

着技术条件的发展,人类开始过渡到向地下

争取面积的时代。地下空间的整体设计与综

合利用必将成为未来中心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的潮流。

新街口地下空间被预期发展成为亚洲第一

大地下综合商业体。在目前的各种规划中,

虽仍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但仍不失为一种对

于未来中心区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

对于非传统地下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在未来,海洋、湖泊及河道地下空间的开发

将会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

为建筑师,应加大对相关方面的研究。

总之,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现代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规

模会越来越大,前景十分乐观。

参考文献:

[1] 付玲玲 .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 [D].

南京 : 东南大学 .2005

[2] 王文卿 .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M]. 南京 : 东南

大学出版社 .2000

[3] 巫丽娟 南京新街口地铁站地区的发展初探 [D]. 南京 :

南京大学 .2011

[4 ] 谢 屾 南京新街口地下综合体步行通道空间环境研

究 [J]. 建筑论坛 ,2011

Page 70: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64

小西湖片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老城南门东

地区,是南京市 22 片历史风貌区之一的大油

坊巷历史风貌区。其范围北临小西湖巷、小

西湖小学,东至箍桶巷,南抵马道街,西至

大油坊巷。规划用地面积约 4.69 公顷。1200

多户居民、3000 多人在此居住,居住条件与

现代都市生活极不协调,配套设施缺乏,更

新居住条件、改善生活状况迫在眉睫。

面对这样的一个复兴计划,与以往不同的

是南京市规划部门没有邀请专业的规划设计

院所来做方案,而首次发动了包含东南大学、

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三所高校在内的城

市规划、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志愿参

与规划研究,由导师领衔指导设计。

东南大学志愿者团队成立于 2015 年的暑

假,由韩冬青、陈薇两位教授领衔,邓浩、

李新建、沈旸、鲍莉等老师具体指导。从酷

暑到深秋,老师和同学们深入走访当地居民,

详细调查评估了小西湖片区的 216 个产权单

元、1300 多栋建筑单体,并绘制了整个片区

的地平面(Ground Plan)。随后,与南京

市规划局、南京城南历史街区保护建设有限

公司、小西湖居民等展开了多次访谈,充分

了解了各方诉求。

[ 摘要 ]:本文阐述了小西湖片区保护与复兴规划过程中多元利益主体并存的现状,并分析了各利益主体间的主要矛盾,

指出个体化的小西湖居民没有形成组织化的整体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整合社区营造,培育社区自治组织,搭建五

方平台的解决办法,并提议基于五方平台,以联合更新的模式将产权进行重新配置,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 关键词 ]:旧城保护;复兴规划;社区自治;公众参与

[Abstract]:Multiple stakeholders are coexistent 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ion and recovery planning study

of Xiaoxihu.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situation and analyses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The crucial reason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individualized residents have no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To integrate with community

development, cultivate community autonomy organization and construct five platforms are put forward.

Furthermore, this paper also suggests to configure the property right in terms of united renewal based on the

five platforms.

[Keywords]:Protection of Old City; Revitalization Planning;Community Development;Public Participation

邹建国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4 级硕士研究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导师韩冬青

谁的小西湖——关于南京市秦淮区小西湖片区保护与复兴规划中的社会学研究Who is the Owner of Xiaoxihu - the Sociology in Conserv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Planning of Xiaoxihu,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然而,作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志愿

者之一,随着现场调研和各方访谈的深入,

笔者却越来越迷惑,我们正在规划研究的,

究竟是谁的小西湖?

一、多元利益主体并存 在小西湖的保护与复兴规划过程中,多元

利益主体并存,规划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开

发公司、小西湖居民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分化

和博弈态势日益明显。“旧城改造过程中可

能涉及的利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公共利益

和各利益主体自身利益”【1】,小西湖的保护

和复兴规划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可以分为以下

几种:

1.1 小西湖居民、南京市民乃至全人类以及

子子孙孙的公共利益

小西湖的复兴将首先提升整个片区居民的

生活条件,进而将对南京这所历史名城的历

史文化风貌传承做出贡献,而城市作为人类

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是全人类

以及子子孙孙的共同财富。

1.2 小西湖居民作为个体的自身利益

小西湖的复兴无疑将为一方百姓的生活带

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而每个居民的自身利益

Page 71: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65

是互不相同,甚至相互冲突的。从以下三位

小西湖居民的诉求中,可初现端倪:

洪先生(66 岁,大油坊巷 83-1):“我

们三代人住在一间小房子里,总共 17.6 平方

米,公房。除了一些常见问题如潮湿漏雨面

积不足等以外,房子前几年还出现过两米长

的大蛇和黄鼠狼,很不安全。我有疾病(心

脏病、糖尿病、牙龈萎缩等),需要经常去

医院。希望能够让老年人留在这里,年轻人

可以去远一点的地方住。”

张先生(37 岁,小西湖 20 号):“我居

住在一栋四层住宅楼的四楼,公房。主要问

题有两个,一个是房子已经非常破旧,结构

有损坏,超过其使用年限。第二个问题是产

权问题,我们家是因为拆迁被安置到小西湖

片区,原来的私房产权变成了公房产权,但

是原来的房产信息在文革时期被烧毁了,希

望政府将产权归还。”

魏先生(51 岁,大油坊巷 71 号):“傅

尧 成故居祖宅为两层,我们家是靠傅尧成

故居外墙的一个一层房子,下雨时傅尧成故

居下来的雨砸到我们家的屋顶上,漏雨非常

严重,用盆接着都要倒好几次,下雨天底下

冒水,上面漏雨根本没法住。而且傅尧成故

居屋顶上的瓦掉下来砸到我们家的屋顶又滚

到院子的地上,已经砸伤了三个人了,很不

安全。刚退休,退休金 1700 元一个月,右

手萎缩,需要长期吃药。希望可以靠医院近

一点,另外我们这个院子的住户较多,希望

改造设计时可以多布置一些卫浴设施。”

1.3 政府利益

规划局等政府部门在这场活动中也有自身

的利益需求,例如平衡其他地区,维持社会

公平,自身政绩考核等。“在范式上行政被

认为是与私利相分离的、自律的、为实现公

共目的而行动的,但是城市规划针对社会的

功能性要求,已经不具有‘中立性’而成为

与其他当事人相并列的‘当事人’。”【2】

1.4 开发公司、规划设计团队等参与主体的利

这部分利益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政府主

导的开发公司,也需要考虑投资与回报、效

率与公平。

二、主要利益矛盾 以上四类利益主体的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

矛 盾正日益凸显,在小西湖片区,最主要

的利益矛盾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小西湖居民的公共利益与南京市民乃至全

人类以及子子孙孙的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笔者听到的抱怨不绝

于 耳,几乎所有的小西湖居民都认为,他们

为南京历史文化风貌的传承所做的牺牲已经

太多太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因为被

划为历史风貌区,小西湖的居住环境不但没

有得到改善,反而日益破败,现在该是城市

的公共利益为他们让步的时候了。更有部分

激进的居民提出,这里的老旧街区没有保护

价值,应该全部拆掉盖新房,这样可以获得

更多的建筑面积,所有的居民都可以得到原

地安置,政府还可以利用多余的建筑面积获

得收益。这一方面体现出部分小西湖居民的

历史文化保护意识薄弱,另一方面也让我们

看到,长期以来,小西湖居民的公共利益没

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居民的负面情绪积压较

重。

2.2 小西湖居民的公共利益与政府、开发公司、

规划设计团队等利益主体的自身利益之间的

矛盾

就南京老城南改造,在 2009 年,《南风窗》

有这样一段报道:“‘老百姓写信求着我们

去拆迁,有个人说他等拆迁已经等了 50 年。’

图 1:小西湖现状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Page 72: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66

秦淮区区长冯亚军告诉记者,这类信件他收

到很多。然而,老城南的居民想的是改善生

活条件,官员要的是经营城市的政绩,资本

要的是低价地皮,对这三者来说,保存不保

存旧居无所谓,核心是拆迁补偿费用。只有

对学者而言,老城区才有意义,因为他们不

是仅从现实讨论问题,更想到要对历史负责。”【3】

小西湖居民作为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是被保护的一份子,延续他

们的在地生活更是本次规划设计的出发点,

然而,即便是自家房屋的修缮,他们仍然需

要征求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批,公房住户的能

动性则更加消极,居民缺乏“主人翁”的意

识和能力,导致房屋得不到及时的修缮与维

护,这也是目前小西湖片区建筑质量和风貌

较差的原因之一。

笔者在小西湖片区,被居民询问次数最多

的问题是:“政府打算改造还是拆迁,定下

来没有?”政府一元主导的规划机制在老百

姓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居民的公共利益往往

失声。

2.3 小西湖居民作为个体的自身利益之间的矛

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个体则呈现出支离

破碎、无组织的状态。利字当头,互不相让,

这本是人之常情,拮据的收入和紧张的使用

面积更加剧了小西湖居民自身利益之间的矛

盾,因为哪怕是半平米的公共面积对小西湖

的每一户居民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生活资源。

居民的这种个体化、松散化的状态势必将使

协商的效率低下,损伤公共利益,甚至出现

“少数人绑架多数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等极端现象。

三、培育社区自治组织,搭建五方平

台,走联合更新之路 无论是小西湖居民作为整体的公共利益与

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还是小西湖居民

作为个体的自身利益之间的矛盾,都指向一

个症结:小西湖居民没有形成一个团结有力

的组织,松散的、个体化的利益主体无法与

组织化的权力与资本对话。

3.1 通过社区营造,培育社区自治组织

规划伊始,东南大学研究生志愿者团队就

提出要在规划方案中整合社区营造,培育社

区自治组织,围绕激活社区生活活力和提升

居民幸福感来定位和实施规划改造策略。所

谓社区营造,“营造一词,与人的培育、稻

米的培育具有相同的意义,它不单只是制造

某样东西而已,而是意味经过漫长的时间用

心规划、孕育、培养而成的意思。不仅营造

物质性的环境,也包含对社会性环境的营造,

在教育、产业、传统历史等基础下,以地方

社会为根本,经过长时间的用心规划、孕育、

培养而成……并不是要创造出全新的东西,

它只是要在现有的东西之中,仔细琢磨使之

脱胎换骨。因此,社区营造一词的意思就是

要把现有的东西,在用心规划下使它一点一

点地逐渐变好,进而成长蜕变。”【4】

社区自治组织将在政府的监督下,在社

会团体的帮助下,逐步培育而成,完全代表

民意,在提高小西湖居民凝聚力的同时,也

将提高沟通协商的效率。居民个体间的利益

矛盾将在社区自治组织中自行协商,减轻政

府等其他利益主体的负担。

3.2 社区自治组织参与协商共建,搭建五方平

社区自治组织培育成熟之后,小西湖居

民将获得与其他利益主体平等对话的条件,

此时,五方平台应运而生。东南大学研究生

志愿者团队在规划方案中,首先提出一条跨

领域多角色共同参与的行动路线,南京市规

划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南京城南历史街区保

护建设有限公司、夫子庙街道与小西湖社区

居委会、小西湖社区自治组织、规划设计团

队将共同搭建五方平台,将自上而下的引导

式更新与自下而上的自主式更新相结合,将

政府统筹、居民自主更新、基于五方平台的

联合更新 3 种模式相混合。东南大学志愿者

图 2:小西湖现状图片来源:魏唐辰希摄

图 3:小西湖现状图片来源:魏唐辰希摄

图 4:小西湖秦淮花灯生产作坊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Page 73: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67

团队还建立了线上微信交流平台“社区建筑

学”,以便在活动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的交

流协商。

3.3 基于五方平台,走联合更新之路

培育社区自治组织,搭建五方平台,将

充分调动公众参与,使各方利益主体实现有

效平等的沟通。然而,笔者认为,不在产权

上进行变革,仍无法保障小西湖大量低收入

居民的公共利益。基于五方平台,以联合更

新的模式将产权进行重新配置,或许可以走

出一条创新之路。

目前,小西湖居民对居住空间利用的探

索只局限于产权单元内,通过五方平台,可

以对整个小西湖片区的产权单元进行重新配

置,如将独居老人集中在一起,为低收人群

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集中居住空间,小西湖

片区的空间承载力将获得进一步提升。

另外,若保持目前的产权配置方式,公

房比例较大,政府的投资成本较重,不利于

体现社会公平,由于住户缺乏“主人翁”意识,

公房的维护也将难以为继;若推行产权私有

化,将大量公房转化为私房,政府无疑可以

减轻负担,但是,据笔者调研了解的信息来

看,大部分小西湖公房住户无力承担公转私

的成本,这一举措势必将小西湖片区变为“富

人区”。如果基于五方平台,引入社区共有

产权机制,实现公有产权、社区共有产权、

私有产权并存的配置方式,部分公房在政府

监督下,私房也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交由

社区自治组织运营与维护,不但可以减轻政

府负担,提高居民对于房屋维护的积极性,

小西湖大量低收入居民的权益也将得到保障。

社区共有产权下的房屋如何使用、如何维护,

都将在政府的帮助下,由小西湖居民自己做

主。

谁的小西湖,是笔者在小西湖保护与复

兴规划研究志愿者活动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

题。这一问题答案的模糊,正体现了小西湖

规划问题的复杂性,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共

同探讨这一话题,关注小西湖,关注老城南,

关注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方长春 . 组织化的权力和资本与碎片化的多元利益主

体——旧城改造中的公众参与及其本质缺陷 . 江苏行政

学院学报,2012

[2] 徐键 . 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的内涵界定——一个城市

规划案引出的思考 [J]. 行政法学研究,2007,(1)

[3] 陈统奎 . 救市压力下的城建新高潮 [J]. 南风窗,

2009,(6)

[4] 区域环境保存活化系列丛书,社区营造的方法 . 陈金

顺,译 .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文化资产总管理

处筹备处出版,2010

图 5:小西湖规划轴测图图片来源:小西湖团队绘制

Page 74: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68

象,是人们对存在的感知形式,是人们认

知万物最直接的映射,象的定义方式、生成

途径及产生结果随着文化形态、思维方式、

操作手法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现象形式。东

西方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不同的审美习惯

造成了小到文字,大到城市社会的千百面差

异。关注造象过程还是造象结果,追求内在

还是表现外在,写意还是求形,不同的思维

方式也会带来不同的成象形式。而在中国文

化中,对于世间万象,有着变化又统一的思

考规律,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象的塑造、打破

与重塑都深深反应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与传承,

本文意在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艺术领域

的造象过程与特点,并攫取造象的源头文字,

东西方差异显著的绘画艺术及在传承与打破

中不断动荡的家这三个意象为例进行浅略分

析。

1 中国造象的基本认知1.1 造象的原始概念

造象,是一个转换过程,是将城市中所

有允许积累的量转换为具体有意义的物质形

式。这是一个从量到物质的转换过程,是将

思维感知转换为视觉认知,具体载体小到文

字,大到建筑至城市。它不是真理,它不是

根据希腊模仿说 1 运作的。它并不是逻辑理法,

因为没有必然直接的因果关系。它并不是目

的,因为它关注的不是处理的结果而是处理

的过程。象更多时候是一种诗意描述,作为

一种精神气质,内在地存在于社会、政治、

艺术行为中。

具体的造象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马塞尔·格拉内(Marcel Granet)2 认为中

国思想的物质性,既没有法律也没有上帝,

可以说中国的造象更多来源于自然的直觉。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3 认为当

意义还在形象之中,思维处于原始,当意义

从形象中解放出来,思维则达到高峰。思维

1 模仿说,最古老的艺术学说,亚里士多德关于“模仿”

的定义有一文学作品是现存现实的呈现,二作品本身就

是实体,并非仅仅是对事物反应,前者定义主宰了西方

近两千年。

2 Marcel Granet (1884-1940),20 世纪法国著名的社

会学家和汉学家,致力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宗教研究,

著有《中国文明》等著作。

3 Francis Bacon( 1561 一 1624),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散文家、哲学家,实验科学创始人,马克思称之为“英

国唯物主义第一人”,著有《新工具》等。

从象形文字到家的空间——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造象 From hieroglyphic to the space of home ———an analysis of figuratio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摘要 ]: 在中国文化中,象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描述,造象的过程受到具体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不同的思维

方式、操作方法产生不同的象的形式。无论在实体文字还是虚体精神上,象的发展传承都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具

体体现在中国象形文字,中国画,中国传统家的空间等。此外,通过比较象形文字与西方拼音文字,中国画与西方绘

画的异同,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化规则的独特性,为进一步理解中国城市空间、单体建筑奠定思想基础。

[ 关键词 ]:造象 象形文字 中国画 家的空间

[Abstract]: In Chinese culture, figures are the description of natural world. The specific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fluences a lot on the process of figuration. Different modes of thinking and

approaches of operation result in different forms of figure. No matter in the real word or incorporeal spirit,

the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figu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ure. It is embodied in Chinese

square words, Chinese paintings, the traditional space of home and so on. In addition, compared

Chinese square words with Western alphabetic characters and Chinese paintings with Western

paintings, the peculiar rules of Chinese culture will be learned more. It also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mprehending of Chinese urban space and individual buildings.

[Key words]: figuration,hieroglyphic,Chinese paintings,The space of home

李雪倩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4 级硕士研究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

导师钱强

Page 75: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69

与形象的关系更多的被考虑,同时也在质疑

先入为主的形式是否会扰乱思考和理解。在

义与形的关系上,西方主张义形分离,义先

于形;我国主张义形一体,形先于义。

1.2 艺术造象的特点

1.2.1 单体性

造象的第一个特点是单体性,而非周边关

系,象形文字自身具有稳定性,不像拼音文

字有各种词形变化,象形文字具有自身的独

立性与独特的美感。每一个字是一幅画,有

骨架有空间,严格抽象表达着象形的意义。

每一个字有不同的字体(中国文字有诸多不

同的字体),不同的字体有自己的图象(见

图 1)。字的不同大小也有不同意义,通常

以放大某些字来突出重要作用。(见图 2)

1.2.2 功能服从形式

造象的第二个特点是功能服从形式,这与

中国文化中对形象的重视相关。以木材的使

用为例,我们最初使用木材是因为它就地取

材,易于加工,并没有对材料属性的深入探究。

斗栱从出现到大结构演化为小构件(见图 3、

4),一直遵循的是形式的需求或者形式所代

表的等级意义。而功能与材料特性,功能与

构造的关系一直处于次之的地位。下表比较

了唐宋元和明清时期斗栱的发展变化。

1.2.3 完整性

造象的第三个特点是完整性,近似于完美

的要求。这种对完美的要求曾被误读为

“折衷”4 其实完整常常包涵更多形象本身之

外的东西,比如中国画中,除了形象描绘还

有写意传达,有视觉的平衡,远近的协调,

这些“折衷”,给了作品形象之外的诗意与

精神。这种诗意是中国文化中挥之不去的,

也在水墨画与油画的风格差异之中显现。(见

图 5)

1.3 象形文字

中国文字体系,作为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一方面象形文字让思维

和物质更直接,无需拼音符号的中介,另一

方面却没有直接表达出思考与意义,更多强

调的是借喻的直观形象。这一矛盾或许是说

与写的矛盾,但语言是说,也是写。不可否认,

4 折衷,哲学术语,源于希腊文,意指既认同某学派学说,

又接受其他学派观点,没有独立固定的立场。

图 1 不同字体的“爱”图 片 来 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7222897.html

图 2 大字报图 片 来 源:http://www.lizhi.fm/454485/15145621604961670

图 3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图 片 来 源:http://andonglaowang.blog.163.comblogstatic84487532201492555455831

图 4 北京故宫角楼(清)图 片 来 源:http://www.quanjing.comshare192-1549.html

表 1 不同时期斗栱比较

图 5 向日葵(梵高)和竹(郑板桥)图 片 来 源 : h t t p : / / t r a v e l . c n n b . c o m . c n /system/2012/11/29/007546539.s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124ccd0102va0a.html

表 2 象形文字与拼音文字比较

Page 76: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70

比起口耳相传,几千年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

文字的记载。因此,中国文字体系,跳出了

语言策略本身,更多包涵了语言之外的其他

文化探究活动。上表比较了中国象形文字与

西方拼音文字的特点异同。

通过比较中国象形文字(见图 6)与西方

拼音文字(见图 7)的基本特点,不难理解

有人质疑中国文字体系是欠发达的语音体系,

长期以来是音服从字而不是字服从音,音的

形成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地方性,如同一个

汉字在不同的地区有各种方言的发音,这更

加提升了书写的地位。很多时候文字成为共

同的认知内容。中国人在文字上下的功夫越

来越多,书法就是这样应运而生,书法是不

同的字体,字本身没有改变,主要体现的是

对写的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不断发展成为一

种艺术,也是造象的演绎。只是在中国封建

社会,文字的推崇与社会政治也人为地紧密

联系在一起,甚至发展为一种控制手段,人

们热衷于咬文嚼字,也带来了类似“文字狱”

这样的悲剧。

2 艺术造象的操作方法2.1 模仿的概念

模仿,是古希腊建立的思维方法并被当代

西方所继承。柏拉图认为相比较于知识,图

像是次一级的真实,是虚假,他强调要将真

理从变形的图像中保护好。康德延续了柏拉

图的思想,强调本体与现象、显象与物自体 5

的区别。在中国文化中,模仿更多是一种操

5 本体与现象,显象与物自体这两对概念在康德的《纯

粹理性批判》中可理解为物自体是物本身,显象是感性

认知,现象是感性加知性认知,本体是思想,是递进发

展关系。

作行为,没有太多额外的道德判断,强调实

质性的图像本身。这可以在中国沿袭千年的

科举考试制度中发现,重复的背默,更多体

现的是对真理的尊崇,所以模仿与虚假并不

能等同。

2.2 绘画艺术

在绘画艺术方面,东西方有着不同的操作

方法。西方从古希腊时期就发明了透视收缩

并发展为焦点透视画法,中国画则长期倾向

于使用散点透视画法。焦点透视有科学的规

则,严格的束缚,散点透视相对灵活,更多

以传统习惯来成像,有更舒服的视觉感受。

这体现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西方文化更突

出思维与逻辑,意在表达秩序与结构,无论

是焦点透视画法还是解剖学对“去象”6 的追

求。中国文化中对形的表达不曾停止,对形

象的模仿也是以和谐写意为准则,对事物真

相本身与内部并不十分在意。(见图 8、9)

3 艺术造象的文化载体3.1 家的空间

在西方社会空间,城市和家是分割的,人

离开家城市才可能存在,人以冒险的热情来

开拓城市公共生活,然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

建还是以家为原型来模仿,同时人们本能地

对家的依赖是需要用冲破安全的力量来克服。

从思想上来说,离家意味着脱离象形思维,

脱离了安全、稳固的状态,脱离长久形成的

某种束缚或抑制,获得个性的自由与个体的

独立。 在中国社会,长久以来家代表着归

属感、安全感、依赖性。心理上的好奇激发

着离家的行为,但思想中象的概念使回家永

6 去象,在解剖学上主要指去除对表皮组织,强调对

事物内部骨骼结构的研究。

图 6 象形文字发展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124ccd0102va0a.html

图 7 拼音“A”的由来图片来源: 网络

图 8 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 片 来 源:http://news .ar txun .com/zhangzeduan-1390-6946886.shtml

图 9 最后的晚餐图 片 来 源 : h t t p : / / z h i d a o . b a i d u . c o m /question/478284164.html

图 10 四合院图 片 来 源:http://cate.fengjing.com60420640277_1.shtml

图 11 土楼图 片 来 源:http://www.mypsd.com.cndetail1653656

Page 77: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71

不会遗忘。家在空间场所上与外部世界有明

确的划分,家规定发生在其中的特定活动,

同时规定了家中应遵守的种种礼法与等级。

具体来看,在空间界限上,大家族有四合院、

土楼(见图 10、11),小家族也有篱笆围栏,

家的安全性与特殊性总是被强调。内部空间

等级分明,主厅、偏房、厢房、下房、厨房(见

图 12),从象的视觉上植入人们尊卑等级。

家的空间还有一个特殊的部分即祠堂,通常

处在中心线上重要位置,它在心理上凝聚束

缚着人们家的观念与荣辱同时确保一代代传

承下去。在家中的主体也有着不同的对待,

男主外女主内似乎已经规定了活动空间的区

域,男人活动在主厅前院,女人活动在偏厅

后厨,当不合适的人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

就会被视为反叛。主与客也有着明确的区分,

客房与女眷待的内院严格分离,客人的活动

空间也是严格限制的,客房的等级高于普通

偏房。在尊卑方面,下人活动的下房、巷道

与主人的活动空间也有分明的尺度和位置差

别。这种以尊卑、远近、主客等来限定的家

的空间分布模式为基础的概念成为人们思想

中对“家”不可忽视的认知。随着时代社会

的发展,认知会不断发生冲撞,“家”在情

感与理性之间不断冲撞,这一矛盾在封建社

会后期的中国尤为明显。

3.2 案例解析

曹雪芹的著作《红楼梦》中大观园是封建

社会中家的缩影,鲁迅先生说要想冲破 20 世

纪初中国新旧社会的障碍在于冲破象的束缚,

这些矛盾的具体表现可以在巴金先生的《家》

中窥得一二。

3.2.1 大观园

曹雪芹的《红楼梦》描述了一个大观园的

世界,也是一个家。在这个园子里,各项经

济与社会因素在此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架

构。这是一个复合重组的家,从造象上看,

匠心独具,以传统掇山理水的手法构筑园林

景观,每一个人住处的安排与布置也颇有深

意。主要分为礼仪区、馆舍区、后勤区、幽

静区,礼仪区作为元妃省亲的主场所是园子

的核心,代表了一个家的地位。馆舍区的建

筑排布依据不同人物个性,为人物活动的发

生规定了象的控制。幽静区主要突出自然景

观成象所带来的空间氛围。(见图 13)

这是一个精神世界的家,在家里却发生了

各种离家的行为,宝黛性格中自由的一面得

到很好释放。但这依然是一个现实世界的家,

与之相连的贾府大宅时刻提醒着亲疏远近、

尊卑上下。元素景观可以重组,空间秩序可

能改变,封建家庭权威与礼法旧俗却难以逾

越。宝黛作为最强烈的反叛者,思想上一直

图 12 胡雪岩故居平面图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d38d83250101nr5e.html

图 13 大观园平面地形图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d0abcb01013lb7.html

图 14 家的空间场景图片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d0abcb01013lb7.html

Page 78: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72

追求离家的状态,宝玉最终选择在家娶妻考

功名而后离家远去的结局,是自我与家最后

的妥协。

3.2.2 家

巴金的《家》中描写的 20 世纪中国五四

运动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变化与挣扎是

时代与文化的缩影。高老太爷为首的封建大

家长死守着封建礼法与旧俗,死守着幻想不

断壮大“四世同堂”,他们是几千年封建社

会的卫道士,终其一生也未想过离开家,离

开所捍卫的制度与观念。高家的第三代年轻

人因为各自不同的性格与背景也对命运发出

了不同程度的抗争。大哥觉新是长房长孙,

他一直是一个思想与行动的矛盾者,他有对

自由婚姻的向往,却没有以实际行动争取的

勇气,在一次次对习俗礼教的妥协中他失去

了自由与幸福,也失去了逃离家的行动力。

三弟觉慧则是最具批判与反抗意识的一个人,

他积极接受各项新思想,几乎一直处于思想

离家的状态,直到鸣凤以死明志给了他当头

一喝,下定决心逃离这个带给他束缚与毁灭

的家,他最终在行动上也离开了家,是中国

社会觉醒一代的代表。老二觉民相对幸运,

他没有大哥那么大的压力,也没有像觉慧那

样身处最决绝的矛盾,他介于软弱与激进之

间,以最恰到好处的反抗为自己赢得了自由

与幸福,但当目的达到之后他依然选择回家,

他对家的依赖仍在,对封建礼教的劣根性并

没有完全推翻之的意图。还有鸣凤,高家丫头,

阶级压迫的受难者,是当时社会底层的可怜

人,家对她来说情感因素一直远少于理性因

素,家是象的控制,是礼法和不平等。她在

家中的空间位置一直处于最末端的分配,佣

人房与各项服务性通道是她主要的活动空间,

长期以来她处于最稳定的在家状态,似乎没

有什么事情能触发她离家。她与觉慧的感情

是她跳脱家的开始,身份卑微的丫头与尊贵

的少爷的恋情是在家中最不被允许的事,但

它依然发生了,家的权威受到动摇。丫头被

嫁作姨太太这在家中看来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却遭到了鸣凤最激烈的反叛。家的礼法旧俗

压迫桎梏了人性的自由与爱到极点,在家和

离家也就在一夕之间反转。

家,是长期以来中国社会艺术造象的重要

表现形式,它不仅承载了传统造象的物质形

式,包括四合院、土楼、大观园等,更多反

映了象在精神文化上的载体,如封建礼法规

范,男尊女卑、主仆之差等。象对于人们有

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控制,随着时代社会的

发展,在家与离家的矛盾不断上演着。矛盾

的极点是离家,同时回家又是文化中的本能。

这些冲突与控制推动着对于家的造象不断发

展变化。

4 总结 从象形文字到家的空间,象的形式演绎在

不断变化,从实体到虚体,从物质到精神,

从形象演绎到精神控制,从文字本体的音与

形矛盾到中国画的写意与西方绘画的求形,

再到 “家”的形象空间变迁与在家和离家的

精神矛盾,造象一直深深根植于具体的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载体之中。理解中国文化

中的造象逻辑对理解中国城市空间、单体建

筑物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LiShiqiao,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City [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14.

[2] 曹雪芹,红楼梦 [M],北京,1791.

[3] 巴金,家 [M],开明书局,1933.

[4] 图片来自网络 .

Page 79: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73

[ 摘要 ]:本文聚焦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年代的书写,追溯它被追认为“宋代”的过程,从而展

现断代为建筑史研究带来的便宜和束缚,从而提醒大家关注年代判断投射出的问题意识——艺术风格的演变、考古学

和文物保护。

[ 关键词 ]:转轮藏殿,断代,建筑史

[Abstract]:this passage focus on the argue of chronology of Chuan-lun-tsang in nearly one hundred years by

recalling the process of the ratification of this “Song” architecture, it displays the convenience and restriction

chronology brought up, in order to remind us of the problems of artistic style, Archaeology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 beyond the topic of chronology.

[Keywords]:Chuan-lun-tsang, chronology, architectural history

李阳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014 级硕士研究生

建筑历史及理论方向

导师诸葛净

隆兴寺转轮藏殿年代鉴定考Inspection of the chronology of Chuan-lun-tsang

引言 年代问题是建筑史研究中无法避免的关键

问题,但是回溯建筑史研究初期梁思成、刘

敦桢对年代的态度,可以破除我们对精确断

代的执着,转而关心借助年代展现的其他建

筑史问题。“宋代”的转轮藏殿在建筑历史

中作为宋代建筑代表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

然而就在这样一座重要且典型的建筑中,年

代的确定从来含糊其辞,令我们对建筑史研

究的基本问题产生疑虑。我们将以转轮藏殿

为例追溯建筑史研究中的“断代”方式,并

提出“年代”在艺术风格演变、考古学和文

物保护中的作用。

正文 自 1933 年梁思成、莫宗江先生对正定古

建筑进行考察、摄影和测绘,并发表《正定

古建筑调查纪略》[1] 后,隆兴寺的建筑价值

开始得到关注。年代一直是判断建筑价值的

重要依据,纷至沓来的学人也对隆兴寺中建

筑和文物的年代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考证,

如刘敦桢先生《河北古建筑调查笔记》[2],

祁英涛先生《正定隆兴寺简介》[3]、《关于

古建筑修缮中的几个问题》[4] 与《鉴定古代

建筑年代的几个问题》[5],河北正定县文物

保管所《正定隆兴寺》[6] 都对年代做出了回应。

本文将以转轮藏殿为例,简要总结前辈们对

于这座建筑物以及其中文物之年代的论断。

本文所言“转轮藏殿”指正定隆兴寺中路

大悲阁南侧院落中轴线以西的二层殿阁,因

其内有转轮藏一座,又有殿阁的外形,并有

匾书“转轮藏”,再考虑到与阁中的“转轮藏”

以及中轴线西侧的“慈氏阁”相区分,本文

拟称之为“转轮藏殿”,兼有因袭前辈所用

称谓 1 之意。

1、《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1933 年 4 月,梁思成由莫宗江和一位仆

人陪同,借住隆兴寺方丈东厢房,对正定城

中古建筑进行了考察记录。时值战乱其间,

滦东危局未破,梁思成在《正定古建筑调查

纪略》中屡次提及对战事的担忧。他们用两

天半时间对隆兴寺内三座早期建筑——摩尼

殿、转轮藏殿和慈氏阁进行了测绘和摄影,

这就是我们后来在《纪略》所见对于这三座

建筑的描绘。而当时隆兴寺荒废已久,破败

难堪,加之重要的历史文献《隆兴寺志》不

幸遗失,研究条件非常艰苦。

其时梁思成已经历过数次考察,并完成了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蓟县观音

寺白塔记》、《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和《平

1 梁思成先生的《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刘敦桢先

生《河北古建筑调查笔记 1935 年 5 月 3 日 ~5 月 20 日》

中,均称此阁为“藏殿”,《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中

更将慈氏阁称为“阁”。

Page 80: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74

郊建筑杂录》等考察记录,著有《中国雕塑史》。

深厚的艺术修养,加上布杂系统的建筑训练

和两年以来文物考察和记录的经验,梁思成

渐渐能熟练地识读建筑和文物的价值和年代,

判断优劣取舍,《纪略》中不乏这种精妙的

论述:

山门宋式斗栱之间,还夹有清式平身科(不

见偶做),想为清代匠人重修时蛇足的增加,

可谓极端愚蠢的表现。

营造学社的考察报告是在重要建筑实例 2

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绘制图版,以一定格式

全面记录建筑和现场工作,并以建筑特征结

合金石、古籍等文献考订主要建筑的年代,

次分别描述平面、构架、构件、装饰特征,

推敲它们的结构和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古

代建筑史中(尤其是结构方面)的地位。这

篇《纪略》并非完备的考察报告,而是以照片、

现场草图和文字简述,按照地域整理发布新

近的田野工作。因此,我们能在其中读到梁

思成不完全借助文献、只依靠现场的感觉对

建筑品味做出的判断,这样的判断虽能引导

后学勉力找出年代的证据,也在某种程度上

蒙蔽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丧失了对形式的

敏感,从而执着于“断代”,多少忘了梁思

成在现场和研究中思考的真实问题。

《纪略》中对转轮藏殿的记载鲜有微词,

其中与年代相关的内容辑出如下:

“立面……是三间正方,两层的楼;下层前

有雨搭;上层有平座,重檐 3 歇山造,两山的

山花板,是清代修葺时所加。……”

“下层为五铺作计心单栱造,……第二跳令

栱(清式称厢栱)之上有替木,而不用明清

常用的挑檐枋。雨搭斗栱为四铺作单栱造,

现在的令栱是清代修葺时所改造。”

2 这些调查报告通常以具体的建筑名称为题,唯一例

外者,《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主体部分实际上是华严

寺和善化寺中的辽金建筑,鼓楼、城门等明代建筑作为

附录,因而可以视作对重要建筑实例的调查报告。

3 1954 年维修时,因判断下檐是明清时物,已经拆除,

现仅存一重单檐。

“从本身的结构上说,藏殿上檐的斗栱是个

罕见的做法;五铺作,单栱,出单杪,双下

昂——清式所谓五踩单翘重昂。其特点在第

二昂并不比第一昂长出一跳,只与令栱相交,

其上便是耍头;两重昂同长的例,还以此处

为初见。下层昂下有华头子承托,如《营造

法式》之制。昂尾方正无雕饰,简朴古劲得很。”

梁思成指出下层斗栱的作法不是明清作法,

将转轮藏殿的样式和《营造法式》做对比,

并指出其“简朴古劲”,但并未对转轮藏殿

的年代做出确切的判断。参考梁思成在《图

像中国建筑史》中对木结构建筑的划分 4,“简

朴古劲”的转轮藏殿当属于“The Period of

Vigor(ca.850-1050)”, 按 公 元 960 年

始有宋祚,转轮藏殿的年代最晚也在宋初。

“……最下层昂下有华头子承托。昂是古式

真的斜昂,而不是清式平置的翘而加以昂嘴

者。各斗之欹……皆略有杀,非如清式斗底

之板直。……此外角梁头的蝉肚(与清式霸

王拳不同),椽子的卷杀,扁阔的普拍枋(清

式称平板枋),和卷杀的柱头……”

在这几段文字中,梁思成对转轮藏的构件

的作法和样式做了详细的描述和分辨,并分

别与清式的做法相比对,指出转轮藏的做法

“无一不与《营造法式》符合”,以此反驳

关野贞关于转轮藏是清代所造的论断,依然

没有得出有关转轮藏的年代的结论。

“上层正中间的一尊释迦两尊菩萨,保存的

很好,由衣纹及面貌看来,至少也是宋初遗

物。”

在这段对塑像的记述中,梁思成才以雕塑

学家的态度,对塑像的年代做了大致的判断。

我国金石和书画研究传统深厚,因此依靠壁

画、雕像断定文物的年代是极有可能的,然

而建筑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中国营造学社

考察正定之前所见的宋代建筑也不过初祖庵

4 《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将建筑按照艺术风格划分为“Vigor,Elegance,Rigidity(古拙、醇和、羁直)”

三种,分别对应公元 850-1050,公元 1000-1400,公元

1400-1912 三个时间段。

Page 81: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75

一处 5,更缺乏详细的文献、金石考证,则

难以判断建筑的年代。因此梁思成对建筑

和塑像做出的判断合乎情理。

《纪略》在缺少证据的情况下对转轮

藏殿年代的判断十分谨慎,并未作出“转

轮藏殿是宋构”的论断。但是在以上梁思

成的论断中,不难发现,他依靠描述建筑

艺术风格、断定建筑附属物(塑像)的年代,

为我们勾画了建筑样式的年代,令人大致

形成转轮藏殿“至少也是宋初”的印象。

2、《河北古建筑调查笔记》 1935 年 5 月,刘敦桢对隆兴寺进行了

补测,并在转轮藏殿的现场观察中提出了

自己对于对建筑和文物年代的观点:

“5 月 18 日

……(下午)五时十分抵正定,寓大佛

寺……私意与思成兄所断定之年代,略有

出入……

5 月 19 日

……早餐后赴藏殿,窃意此殿正面之抱

厦,决非宋代建筑,……

藏殿架构虽系宋式,但转轮藏则似元明

间物,6 ……此转轮藏殆元末明初大经改

作,无可置疑。又据慈氏阁内之碑记,此

寺曾经元代修葺,尤足为鄙见之旁证也。

5 见《大唐五山诸堂图考》译者按。

6  刘敦桢先生于此处列举了现场的观察记录“其

证据如下:(1)下部卷叶花纹与上部雀替绝非宋式。

(2)柱上段卷杀亦非宋式,颇与安平县圣姑庙接近。

(3)普拍枋出头处刻凹入线脚,似元以后手法。(4)

坐斗四角亦刻凹入线。(5)柱及垂莲柱之平面系八

瓣形。(6)普拍枋与阑额之表面,皆刻有线条,不

经见。又阑额出头处,比阑额本身宽度稍窄,其雕

刻花纹,与元慈云阁相近,又昂嘴非批竹式,略向

内凹入。(7)殿外檐各栱之长度,泥道栱与令栱相符,

瓜子栱稍短,与辽式斗栱一致。转轮藏则令栱最长,

瓜子栱与泥道栱相等。(8)正心系重栱造,上有柱

头枋一层,以上涂泥。殿本身为单栱造,与辽式同。

(9)大角梁卷杀,似有明以来作风。(10)脊头及

瓦当式样存疑。(11)阑额写花版所雕之龙,似明

作品。综上诸点,此转轮藏殆元末明初大经改作,

无可置疑。”

……

又藏殿内有清顺治十六年重修碑,知乾隆

大修前,此殿曾经小举修治。藏殿墙内用木骨,

亦系坎墙上累砌土砖。阑额皆不出头,如摩

尼殿、慈氏阁所为。藏殿本身虽云宋建、但

殿内前侧二柱,与东、西梁架无联系,不可

谓非缺点也。其上层平座上之腰檐,衡以大

同华严寺下寺西楼之例,应为清所增建无疑。”

刘敦桢所言“与思成兄断定之年代”的出

入,主要集中于对其中转轮藏的判断,而对

于转轮藏殿本身,刘敦桢指出正面的抱厦非

宋代建筑,二层有后加的清式腰檐,而非原

初建立时就是“重檐”,并梁架可能经过元

代以后的大修;除此之外,《笔记》并未对

大殿的样式做出质疑,直言转轮藏殿的架构

为“宋式”。

因此可以判断,对于转轮藏殿而言,梁思成

与刘敦桢的认识和判断大体没有分歧,即:

转轮藏殿确系“宋式”建筑,但不一定是“宋

时”建筑。但刘敦桢在论述中采取了考古学

的方法,将转轮藏殿的物质年代层析出来,

冲淡了其为“宋初”建筑的纯度。

3、转轮藏殿重修

解放后,《隆兴寺志》[8] 抄本重现,

1954 年 9 月至 1955 年 8 月,文化部古代建

筑修整所对转轮藏殿进行了设计和复原重修,

关于这次重修,可获得的资料寥寥 7 ,但是在

祁英涛先生的几篇论文中,可以看见对此次

大修只言片语的描述:

“……它建于北宋,面阔进深各三间,两

层楼阁,千年木构架基本完整,清初在二层

增加了一圈腰檐,门窗瓦件等在清代修理时

都按清式更换。1954 年修缮时,取消了腰檐,

恢复了宋代的平座栏杆、瓦件、门窗等,由

于找不到具有充分科学依据的资料,同时也

考虑经济问题,取消了瓦件门窗的复原。……”

7  关于此次重修的资料可能见于《历史建筑》1958 年

第 1、2 合期中余鸣谦先生所作《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

藏殿建筑的初步分析》。

Page 82: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76

图 2:《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中所摄转轮藏殿

图 1:作者于 2012 年夏所摄转轮藏殿

祁英涛《关于古建筑修缮中的几个问题》

1983 年

此次修缮所做最大改动,当为取消二层腰

檐,恢复“宋代”样式,而至于“建于北宋”、

“千年构架”等论断出自何处,尚不能判断。

“……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转轮藏殿,创建

于北宋,经过元代和清代两次大修,曾更换

了一些小的构件,个别斗栱、枋子也改变了

原貌,但其主要梁、柱结构未变,故仍定为

北宋的建筑物。”

祁英涛《鉴定古代建筑年代的几个问题》

1986 年

上文发表时摩尼殿大修工程已经尘埃落

定。1977 年 10 月 至 1978 年 1 月, 隆 兴 寺

摩尼殿落架工程结束,其间发现宋、明、清

代诸多墨书和题记,最早为“皇祐四年”墨

迹 [9],并因此“解决了有关此殿建筑年代的

争议”8。在祁英涛 1984 年 7 月的文章《正

定隆兴寺简介》中,对转轮藏殿介绍如下:

8  见《正定隆兴寺》后记

“大悲阁前东西对峙树立着两座重楼高阁,

东边的称慈氏阁,西边的称转轮藏殿,无确

切年代。从结构上分析,两座建筑物应同时

建于北宋初期,时代上应晚于山门。但比摩

尼殿略早,即公元十世纪末至公元十一世纪

初。两座建筑物……内部结构明显不同。

转轮藏殿上下层铺楼板相隔,结构形制为叉

柱造。平座柱根插于底层斗栱上,上层柱根

插于平座斗栱上。上层梁架中用长达两椽的

大托脚组成类似近代人字柁架的形制。底层

正中设木构转轮藏,即放置佛经的活动书架,

中有转轴可以推动旋转。这是宋代小木作的

稀有遗存物。”

这段文字中,祁英涛指出,“转轮藏殿建

于北宋初期”的依据是“结构上分析”,通

过与有文献或墨书记载年代信息的山门和摩

尼殿相比较,作出以上判断。并将其中转轮

藏描述为“宋代小木作”,看来大修时“存

宋去清”势不可挡,如果说此前只是根据建

筑的样式进行年代的推测,那么此后则根据

年代的信息对建筑样式进行肃清,已经无法

顾及梁思成的迟疑、刘敦桢的质疑。大修过后,

一切恢复“宋貌”,梁思成、刘敦桢当时面

对的复杂情形也逐历史而去了。(图 1)

可见“断代”问题所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年

代,也需要为文物的价值备案、充当文物保

护和修缮工作的理论背书。但是因为修缮工

程在全国力量的保证下势不可挡,学者们也

许还未来得及做细致的研究和百分之百的讨

论,只能忽略问题的复杂性,囫囵处之。

4、今后的书写 “此閣底層正中放置一座木製轉輪藏,即一

座收藏經文的旋轉書架。它是依據宋《營造

法式》小木作中的轉輪經藏制度所建造的。”

“斗栱用材高 4.5 厘米,寬 3 厘米,高與寬

之比爲 3:2,與宋《營造法式》之制基本吻合。

其斗栱式樣上檐爲八鋪作五杪計心造,下檐

爲八鋪作雙杪三下昂。昂是古代真斜昂,而

不是清式平直的翹而加以昂嘴者。各斗之欹

Page 83: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77

皆略有卷刹,非如清式斗底之板直。最外跳

頭上用撩檐枋,非圓形的挑簷桁。角梁頭的

蟬肚,椽子、柱子的卷殺,無一不與《營造

法式》符合”

“轉輪藏閣和慈氏閣的始建年代,無明確文

字記載。但從轉輪藏閣梁架結構、斗栱用材、

製作手法及重修時發現的元至正二十五年(公

元 1365 年)題記判斷,應屬北宋中期以前,

而慈氏閣則稍晚。……”

以上 3 段文字出自 2000 年《正定隆兴寺》,

直言转轮藏是“依据宋《营造法式》”而造,

但是在转轮藏殿的年代问题上并无定论。《正

定隆兴寺》的后记坦言对于建筑年代存在不

同看法,争论甚多。

此后,对于转轮藏殿和转轮藏的年代问题,

在众多著述中时有回应,而多数坐实其“宋

代遗构”的观点,《正定文史资料》[10]、《中

国考古集成》[11] 中就作出如下描述:

“慈氏阁……檐柱采用的永定柱造法,乃

是我国现存宋代建筑中仅有的一例。”

《雁北古建筑的勘察》[12]、《中国古代建

筑·朔州崇福寺》[13] 等著作中,也屡屡引用

转轮藏殿的年代为证,进行对比说明:

“大殿 9……四周还雕有天宫楼阁建筑。它

的雕刻斗栱比例和手法,与河北正定隆兴寺

转轮藏差不多。……大殿的建筑年代,据县

志载,创建于金天会二年(公元 1124 年)。

虽然经后代重修,但依据建筑结构、斗栱配置、

内部藻井及佛像的雕刻手法来看,仍基本保

存了原来的形制。”

《雁北古建筑的勘察》

“在現存的宋、金建築中用大斜材或通托

腳……朔州崇福寺觀音殿在前槽四椽栿當心,

用兩枚大插手於瓜柱上端三首相觸,直接承

載並傳遞柱上平梁荷重,……這種作法與河

北正定隆興寺轉輪藏殿(上層)同屬我國宋、

金木構實物中的奇例,開創了元代以後古代

建築構架中大爬梁承重的先河。”

《中国古代建筑·朔州崇福寺》

9 指应县净土寺

此处的对比案例应县净土寺大殿和朔州崇

福寺观音殿均被断为金代,却与“宋构转轮

藏殿”并论;此刻看来,不仅年代和样式之

间的互证关系难以辨明,在单个建筑本身年

代无法确证的情况下,以其建筑特征为依据

判断其他建筑的年代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混乱。

而今我们又如何取法,可以仅仅通过对样式

的观察和测量来加深对年代的理解呢?

5、结论 梁思成关于转轮藏殿的描述中,不仅关注

建筑的年代,同时对建筑形式所表现出的时

代艺术风格嬗替也进行了细致的论述,这不

仅继承了艺术史中对“时代精神”的阐释,

更成为他后来所著的《中国建筑史》、《图

像中国建筑史》的理论基础。梁思成同时对

同一种艺术风格下产生的壁画、塑像艺术有

灵敏的洞察力,从而能够使他在写作中为我

们展现建筑现场、甚至是设计现场所体验到

的生动和魅力,这种对总体艺术的捕捉,也

需要借助成熟的年代学研究。借助年代,判

断建筑可能对时代精神做出的回应,同时重

构建筑师在当时情境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

并引导我们从总体艺术的角度欣赏伟大的艺

术作品。

刘敦桢则秉持考证与怀疑并举的立场,不

避中国古代建筑屡经修缮才得以保全的事实,

对建筑实物的建造、修缮历史做了细致发微

的辨别,时刻展示出对于已有结论的警醒,

提出考古学意义上的年代问题。刘敦桢的文

章。这种直面现实、格物致知的作法,也是

建筑历史研究者必须的品质,以保证不断更

新视野、推进研究,同时不甘堕落、不逐浮流。

这种研究得出的年代判断,也应该对丰富建

筑和历史的认识大有裨益。

及至转轮藏殿修缮时期,虽然为断代所做

的研究缺疏,但同时也应该从这个过程中看

到建筑史研究与文物保护工作紧密互动的关

系,启发我们在文物保护工作中重视建筑史

Page 84: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78

研究者的发声,在建筑历史研究中对文物和

文物工作细致体察、有所担当,并应破除对

年代的执著,从多角度阐释和保护建筑的价

值。

转轮藏殿年代判断的问题,影射出艺术风

格演变、考古学和文物保护等建筑史研究的

问题,希望这样的阐发能有益于我们从更广

阔的视野中思考建筑史这一学科的立足点和

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 . 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 见:梁思成著 . 梁思

成全集 第 2 卷 . 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1.

[2] 刘敦桢 . 河北古建筑调查笔记 . 见:刘敦桢著 . 刘敦

桢文集 3. 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87.

[3] 祁英涛 . 正定隆兴寺简介 . 见:祁英涛著;中国文物

研究所编 . 祁英涛古建论文集 . 北京市:华夏出版社 ,

1992.11.

[4] 祁英涛 . 关于古建筑修缮中的几个问题 . 见:祁英涛

著;中国文物研究所编 . 祁英涛古建论文集 . 北京市:华

夏出版社 , 1992.11.

[5] 祁英涛 . 鉴定古代建筑年代的几个问题 . 见:祁英涛

著;中国文物研究所编 . 祁英涛古建论文集 . 北京市:华

夏出版社 , 1992.11.

[6] 张秀生等编著 . 正定隆兴寺 . 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

2000.

[7] 梁思成著 . 梁思成全集 第 1 卷 . 北京市: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 2001.

[8] 清王发枝撰 . 勅建隆兴寺志二卷 . 见:全国公共图书

馆古籍文献编委会编 . 罗氏雪堂藏书遗珍 8. 中华全国图

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 2001.08.

[9] 祁英涛 . 摩尼殿新发现题记的研究 . 见:祁英涛著;

中国文物研究所编 . 祁英涛古建论文集 . 北京市:华夏出

版社 , 1992.11.

[1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定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

会编 . 正定文史资料 第 1 辑 . 1992.

[11] 罗将 . 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修缮完工 . 见:孙进

已,苏天钧,孙海主编;蔺新建,孙泓常务副主编;王绵厚,

冯永谦,齐心副主编 . 中国考古集成·华北卷·北京市、

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综述 2. 哈尔滨市:哈尔滨出

版社 , 1994.06.

[12] 罗哲文 . 雁北古建筑的勘察 . 文物参考资料 . 1953

年第 3 期 .

[13] 柴泽俊编著 . 中国古代建筑 朔州崇福寺 图集 . 北京

市:文物出版社 , 1996.

[14] 田 边 泰 著 , 梁 思 成 译 , 大 唐 五 山 诸 堂 图 考 [J].

见:梁思成全集第 1 卷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1.04.

[15] 梁思成著 . 图像中国建筑史 关于中国建筑结构体系

的发展及其形制的研究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 , 2011.01.

[16] 梁思成著 . 中国建筑史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 , 2011.01.

Page 85: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79

附录:隆兴寺转轮藏殿与慈氏阁年代比较

隆兴寺转轮藏殿和慈氏阁对称位于中轴线

的两侧,创建年代相近。就其外观和等级而

言几乎一致,但是两者因为功能的差异,加

之后代的改建,因此从结构到节点都存在不

可忽视的差异。这些一致和差异,或可从整

体和具体两方面说明这两座建筑在年代上的

共性和个性。兹就《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河北古建筑调查笔记》和《正定隆兴寺》

中关于转轮藏殿和慈氏阁的记述做一对比,

并结合笔者考察资料进行诠释。

《河北古建筑调查笔记》

《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Page 86: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80

则保留之;而对于刘敦桢先生所言、绝非宋

构的慈氏阁上檐架构,因为没有更早期的资

料可以参考,则保持了漠视的态度,今后的

研究中对于这部分内容也鲜有提及。

因而可以看出,即使在有“年代特征”作为

参照依据的情况下,实际修缮和研究之中采

取的标准也是不尽相同的;对于这样的问题,

我们则应秉承先辈们勤于观察,乐于考究,

细致务实,谨慎多疑,为所欲为,述而不作

的态度,再下一番苦心了。

结论 从以上三份资料来看,自梁思成以来,对

两座楼阁的物质观察和文献考证都更加丰富

和仔细,因而不仅辨别出诸多后世修葺改建

的内容,也能更精确地定位它们创建的时间,

也为今后的研究和修缮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基

础,这些都体现在 1954 年的重修之中。

重修時对于风貌上难以苟合于宋式、且容易

拆除的腰檐给以了无情的拆除;而对于有碍

风貌,但是于建筑主体不可或缺的正面雨搭

《正定隆兴寺》“轉輪藏閣和慈氏閣的始建年代,無明確文字記載。但從轉輪藏閣梁架結構、斗栱用材、製

作手法及重修時發現的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 1365 年)題記判斷,應屬北宋中期以前,而慈

氏閣則稍晚。……”

1  即梁思成所谓“雨搭”。

2 即梁思成所谓“重檐”之下檐。

Page 87: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81

109

研行

“传承”二字,在建筑这门学科中一直有着很明显的体现。建筑本身是这样,不论是起源于古希腊时对严谨比例和完美构图的崇尚,还是东方世界里诞生于一凿一锤之下的木构体系,依旧是如今千万建筑人汲汲吸取的养料。建筑教育亦是如此。遥远的布扎体系与包豪斯,似乎从未因时间流逝而蒙灰,相反,这些前人的智慧与艰难求索的凝结,一直在学子们的求学之路上隐隐地输送能量。 而在这上下的联系之中,相较大师们的高高在上和遥不可及,学长们的一点小小建议显得亲切得多。他们曾经坐在和我们一样的设计教室里,经历过同样的迷茫困惑和日夜颠倒。这次“东南学人”系列采访,我们便邀请到了这样一批“学长们”,来为我们讲述他们的求学历程和对建筑的理解与思考,只希望众学弟学妹在建筑这条并不好走的路上,感受到来自“传承”,来自前方的温暖力量。

栏目主编:魏云琪

Page 88: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82

筑研:在您的本科教育阶段,有哪些对您印

象比较深的事情?

陈栋:这个分两个阶段。首先是大一的认知

实习,测绘,感知人体尺度,让我们带着尺

度感看东西,看这个场地是怎么被人使用的,

身份的转变使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这是一个挺关键的转变。

另一个对我自己影响比较大的阶段,是

我四年级的时候在朱竞翔老师的工作室实习

了一段时间。之前在学校里做的都是更强调

表达自己的概念,有的方面是可以忽略的,

但是你进入到实际工程的阶段时,与业主做

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每个决策都会牵

涉到预算,经济的方面,错误的判断是会付

出相应的经济代价的。这个时候又多了一份

责任感,有的时候是面向用户的,有的时候

是面向投资方的。这个对我来说是两次深刻

的转变。

另外,当时有个东大优秀生项目,每个

年级选出三个学生左右接受韩老师的辅导,

主要是关于设计的方法论,而我正好有幸被

选中。当时我认识到,设计的背后其实还有

方法论的支持。不光是设计理论,还有历史

理论,设计方法不断在历史中演化和发展。

而历史不同阶段关注的东西也有差别的,包

括对空间,对城市,对景观的认识。总之,

一方面有设计方法,一方面还要置身于历史

才能看清你自己在做什么。

现在我和朱昊昊老师做方案就是这样。

他在 OMA 工作过,OMA 有些工作的习惯

也是很好的,像我们自己做投标一样,也会

做很多案例分析。国内和国外的项目相比一

个是国内面积规模非常大,另一个是国外很

多项目都是改扩建,而国内许多完全是新的。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做到国内的项目一开始

都会有点手足无措,因为从来没做过这个类

型。而一旦你做一些类型学的研究之后,你

很快就会对这些建筑有所把握。有些东西是

共通的,比如一些公共空间,功能使用方面,

然后你加上案例分析,通过历史的角度进行

审视。比如说,做剧院这种类型的建筑,可

以研究从古罗马时候到近代巴黎歌剧院是什

么样的,到现代中国国家大剧院是什么样的,

发展的流程搞清楚之后,再根据自己的项目,

是大城市的城市地标性的剧院,还是中小城

市的带有剧院功能的文化综合体。清晰地定

位之后,对你方案概念的提出,设计的深入

会更有把握,这方面是很重要的。

筑研:你在东大学习的时候,对你影响比较

深的老师有哪些?

陈栋:当时我读书的时候还比较早,99 级的,

那个阶段的葛老师我记得很清楚。我后来去

西班牙的一个原因就是,葛老师是很早就把

国外建筑师推荐给学生。因为我本科的时候

像外文资料室,不对本科生开放,是有限制

东南学人采访:陈栋——做具体的建筑

记者 / 陈乐 编辑 / 陈乐

图 1: 陈栋摄影:凌致远

[ 人物简介 ]: 陈栋,1999 年 -2007 年本科及研究生就读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师从韩冬青老师,2008 年赴西班

牙马德里建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15 年与朱昊昊在苏州中恒设计集团下共同成立具体建筑工作室。

Page 89: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83

的,我们能接受的信息还是比较少。我们三

年级的时候上葛老师的课,他每次都背一个

大包过来,包括 EL,GA 杂志等各种外文原

版杂志。当时葛老师每次都是非常热心的告

诉我们你们可以往这个方向去,有的时候可

以参考这个,这样很快就打开了大家的视野。

建筑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一些功能,类型,其

实在形式方面可以非常多元,而且只要你的

设计过程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你可以从形式

出发,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在过程中间把你

的概念一直维持下去,最后的结果会因为你

的出发点不同导致结果非常多元,只要你中

间的一贯性保持下去都是可以成立的。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葛老师带当时城规

班的一个剧院设计,他就鼓励一个女生可以

拿一团纸一揉再排排弄弄,作为剧院的形态,

如果觉得合理,就可以把那个作为外轮廓。

这种操作对于我们 01 年左右的学生,完全是

不可想象的。大家都是从功能体块流线出发,

完全推导不出那个。葛老师就直接一下子说

我要做这个形,中间再想如何适当地和功能

相结合。

葛老师还带我们概念建筑的第一期。当

时也还在摸索阶段,有一些好的想法和关键

词。当时葛老师想从历史和理论抽取一些案

例作为研究,然后比较直接地去推进建筑大

师没有完成的遗作。他选了两个,一个是柯

布西埃的威尼斯医院,另一个是路易斯康的

犹太人纪念教堂,两个方案都是由于某些原

因没有建成。从中抽取一些关键词,我当时

做的是威尼斯医院,我当时关注的是水是透

明的,怎样通过层叠来研究水平向的空间在

垂直向的重叠。在很早一期的嘉木上有那个

模型。

我后来又去了西班牙,一方面是因为受

葛老师的影响,看了太多的 EL 杂志。我在

南京也买了一些 EL 的原版杂志,其中就有

一期西班牙的合集。当时也是西班牙的黄金

时代,西班牙建筑最辉煌应该是在 90 年到

2000 年期间,由于受到了一些欧美的扶助,

国内项目也非常多,建筑师的实践活动非常

活跃。EL 在那段时间的质量也非常高。我觉

得:“哇,原来欧洲还有这样一个国家。”

西班牙建筑总体做的比较朴素,而且关注的

一些东西,如空间,光线,材料都是我自己

在那个阶段非常着迷的东西。读完韩老师的

研究生之后还觉得有点意犹未尽,于是我后

来再申请了 ETSAM1 的高等建筑硕士,读了

两年书。

筑研:您觉得西班牙的建筑师执业情况和国

内相比有什么异同?

陈栋: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整体来看,因为

中国建筑师开业的体系要和国外有很大的差

别,在欧洲,特别是西班牙,建筑师有很大

的权力,这个权力一方面是由他的行会组织,

建筑师协会来保证,比如在马德里开业的建

筑师都属于马德里建筑师协会的会员。而且

西班牙为了保护建筑师的权益,当然也是它

的责任,比如房子在施工时,开发商要向施

工方支付设计款时,建筑师要签字确认,也

就是设计到施工都是由建筑师整体负责。所

以,这个就和中国的情况很不一样。因为中

国施工的时候,施工方直接向业主负责,建

筑师只是去解决一些现场问题,比如有什么

看不懂的图纸,在西班牙的话完全是不一样

的。建筑师对于整体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相

当于是核心。这也要求建筑师在学习时的能

力是多方面的,不光是设计阶段,他对构造,

材料,后期建筑的维护和使用都要有非常清

楚的认识,所以一般来说,在西班牙读建筑,

特别是本科阶段还是非常辛苦的。

西班牙建筑师的责任感是非常强的,如

果是在同一个城市的话,基本上每个礼拜都

会去现场。而且他会派自己的助手,助手在

西班牙语里翻译过来有点像伴侣的意思,他

应该是学施工或是土木出身的。他本身不是

建筑师,但是他对施工方面非常了解,而且

常驻工地,一天中至少有半天要在工地。他

[1]:ETSAM(escuela técnica superior de arquitectura de madrid)马德里高等建筑学院

图 2. 勒·柯布西耶的威尼斯医院初稿方案模型

Page 90: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84

对建筑师负责,在现场会解决很多跟构造相

关的实际问题。如果是有些东西他定不了,

或是做大的调整,他才跟建筑师沟通。有点

像构造工程师这种角色。

筑研:西班牙是否打破了您的一些既有观念?

陈栋:马德里高等建筑学院的代表人物,比

如坎波·巴埃萨,莫内欧和桑丘,我去西班

牙之前,就一直觉得西班牙建筑典型就是

那样。但实际上过去看了之后发现,也还

是非常多元,相比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理

工,巴塞罗那高等建筑学院来说,马德里对

形式的自由或是浪漫的外形不是那么追求。

但学生的出发点非常多元,我发现了很多跟

印象中西班牙建筑很不一样的地方。桑丘在

ETSAM 里面属于非常保守的老师,我跟他

们那边的本科生聊过天,他们都认为桑丘这

个路子已经走不下去了:他是一个上个世纪

的人。包括那边的一些老师和学生也觉得,

巴埃萨老是重复地用一些概念,觉得有点过

时。

但回过头来看,巴埃萨做的一些经典项

目,像马德里的一个住宅,底下是混凝土的

盒子,上面是玻璃盒子,边上有一棵大树(德

布拉斯住宅)。包括早期的一些,像内部有

斜向空间贯穿,并且有光线(特瑞加诺住宅)。

这些我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是一种空间的

原型。他用的一些元素和手法的控制,也确

实是他自己追求的东西:more with less(西

语英译), 这和密斯的 less is more 很像。

他就是我要把这些东西做出来,但就是把所

有这些不精确的,多余的东西全部去掉,之

后就是把我的概念体现出来。用最少的元素

把概念体现得非常清晰。我觉得回过头来,

特别是回到中国实践之后,业主有时会要的

东西很多,一不小心我就会对建筑学的追求,

标准降低了。然后我就会想到巴埃萨,就会

对自己还是会有一些要求,不会那么随大流。

筑研:您后来成立的“具体”建筑工作室有

什么契机吗?

陈栋:我和朱老师成立的“具体”建筑工作室,

原因有很多方面。朱老师之前在 OMA 工作

了三年,做了很多大的项目,但是离自己的

建筑理想还有距离。他还是希望做一些更接

地气,更加亲近人的一些项目,而不是浮游

在空中的超大规模投标,所以他后来就选择

了回国。像我的话,其实我和他某些想法还

是比较接近的,首先是对建筑关心的东西,

如光线,材料,建造,对人的活动,我们还

是有些基本的建筑观点。我们也考虑过加入

大公司,这样在经济方面会更加有保障,但

我们还是希望实践,研究,教学,所以我们

就会放弃一点,不能百分百的投入到实践中,

给自己留一定的时间来做一些研究和教学,

所以我们后来决定成立一个小工作室,一方

面和大公司保持良好联系,借助他们的平台

做一些实践,另外,自己还可以独立接一些

图 4. 马德里德布拉斯住宅,巴埃萨建筑事务所(DE BLAS HOUSE, SEVILLA LA NUEVA, MADRID ,2000)

图 3. 马德里特瑞加诺住宅,巴埃萨建筑事务所(TURÉGANO HOUSE, POZUELO, MADRID,1988)

图 5. 纽约麦哈逊河上的房子,巴埃萨建筑事务所(OLNICK SPANU HOUSE, GARRISON, NEW YORK,2008)

Page 91: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85

项目,在一些小项目中间实现自己的建筑理

想,同时还有一些大项目来保证自己的经济

来源。

筑研:您觉得在中国实践项目给你带来了什

么启示?

陈栋:中国速度!西班牙是一个节奏很慢的

国家,早上十点钟上班,到了十二点就开始

喝咖啡,休息半个小时,到中午两点钟下班,

两点半吃午饭,休息一会下午三点钟上班,

上到七点钟,下了班再去喝喝酒。(笑)因

为西班牙经济危机之后,消费比较少,很多

公司都是只上四天半的班,周五上到下午三

点钟,周末一般没有特殊情况也不会加班。

筑研:联系到现在中国建筑行业的“转型”期,

您有什么看法?

陈栋:我觉得这个其实是一个机会,因为以

前做的太快了,建筑师很多时候的角色不是

一个设计师,可能只是政府或开发商的一个

工具。因为政府会换届,开发商追求最快最

高的回报率,工期就非常赶。现在,有些项

目做做停停,可能对一些小事务所来说还是

一件好事,因为有更多的时间来尝试更多的

可能性,但是中间有需要把握一个度来维持

经济方面的平衡。

筑研:欧洲现代建筑总体给人感觉很精致,

您觉得有什么原因呢?

陈栋: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的施

工过程,工业化程度比中国高很多;另一

个原因是,建筑师对项目的控制程度比中

国的更高,花的时间也远超中国建筑师。

他们会对细部不断深入,会在施工过程中

对不同材料做的一些实验,像是一比一的

MOCKUP。总体来说,中国的项目很快,很

多住宅楼,办公楼开发商开发了要很快地卖

图 6. 本雅明纪念阶梯,锈钢板和玻璃构成,RCR 建筑事务所代表作品

出去。考虑到造价之类的,他也不可能给你

用最好的材料。相对来说国外项目比较少,

工人工资非常高,所以一旦建筑师要做一个

决定,他会非常慎重,也就保证了他选的材料,

包括做法。而且建筑师要承担很大责任。在

西班牙,如果施工完之后由于设计的原因导

致了后期需要维护的话,建筑师是要出钱的。

比如防水,国内是五年质保,在西班牙至少

是十五年质保,也就是说如果房子十五年之

内漏水是因为构造问题的话,这笔返修的钱

是要由建筑师出的。

筑研:您在实践中是如何学习和把握方向的?

陈栋:现在建筑的复杂程度已远远超过之前

任何一个时期,一方面你要通过自己不停地

学习,专题性的研究来提高自己,另外一方

面是对于你自己不太懂的东西,与其花很多

时间揣测,还不如去找那方面的行家,或者

是有经验的建筑师来合作,这是一个比较高

效的做事方式。

筑研:您除了设计之外有没有别的兴趣爱好?

陈栋:我很喜欢旅游,在欧洲的时候有很多

机会出去旅游,像西班牙我大概去过二十几

个城市。有的时候,即使是像 EL 那种高质

量的杂志也是不可能还原现场的,特别是尺

度感。图纸或是照片的感觉很好,但是到实

地一看会觉得尺度有问题,或是施工没有把

控好,特别是一些比较小的建筑。我前段时

间就去巴塞罗那看了 RCR 建筑师事务所的

一些项目。当时看杂志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很

深的感触,因为 RCR 用的很多锈钢板,玻璃,

那种体验是非常微妙的,完全无法通过二维

的图像表现出来。而你一旦到了那个环境,

进入那个小镇(RCR 所在小镇 Olot),去

看那个事务所做的一些餐馆类的建筑,或是

其他设施,你就会觉得这些建筑在那个环境

中还是很合适的,那种体验是浑然一体的。

Page 92: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86

筑研:我们了解到您比较关注大型城市综合

体以及城市更新的项目,水石国际本身不久

之前也成立了城市再生设计中心,您可以聊

聊您对城市建设的看法以及您对未来城市发

展趋势的理解吗?

沈禾:现在的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

计,基本都是围绕着城市设计来展开的,我

们现在谈论的几乎所有问题都是在“城市化”

的背景下发生。这个城市化的背景有一个特

定的前提——以新建土地开发为导向。

我并不是规划专家,那么在我的领域(建

筑设计领域)里,一定是新增建设为主导,

慢慢过渡到已存量的更新,或者城市小型尺

度的改建,或者城市环境的更新。说大一点,

粗放式的大拆大建并不适合未来,涉及到环

境污染、国家政策导向、经济结构转型等等

各种问题,这都意味着从增量到存量的改变。

我关注的这两个领域(城市综合体、城市更新)

恰恰是在这个变化中最为明显的。拿商业综

合体来讲。前几年我们接触到的很多都是非

常大型的、郊区式的、新建的项目,现在我

们接触到的很多都是社区型的、与既有社区

相关联的、与城市生活某一类人群息息相关

的设计。举个例子,在上海的不同的区域,

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区域人群的消费特点、居

住家庭成员的结构、收入状况等,做相应的

设计。我们无论做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其

实都要考虑空间的可适应性,业态,与城市

的关联问题,我想这是一个相对专业的,也

是负责的建筑设计公司应该做的。这在以往

的大型新城建设当中是被大家忽略的。我们

现在面临的城市环境要复杂的多,如果你的

设计是真正为人服务的,是和城市相结合的,

建筑师才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

我另外关注的一个方向是城市更新。城

市更新也叫都市再生。城市更新是一个很广

义的概念,在国外非常常见,因为城市毕竟

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很少会凭空造一个城

市,在城市里做事情,就是要跟旧的东西打

交道,这从广义上讲,就是一种城市更新,

无非就是态度上的差异,有些项目相对激进、

纯开发、纯新建,有些改建、扩建,甚至整

体保留原有建筑和环境,只进行功能的置换

和调整。

城市更新这个命题非常火,特别是在上

海这样一个大都市,新建土地的供应量在逐

年减少。还是拿我们最熟悉的红坊来说(图 2,

图 3)。红坊我们是 04 年做的规划,当时是

一个 BOT 项目,即:开发,代建,加运营。

一个老的工厂,我们对他进行改扩建,并进

行功能上的置换,把生产的功能转换成办公

的功能,这是我们前十年在做的事。到下一

个十年,这一块地的属性已经发生了变化,

从一个园区型的运营变成了开发型的运营,

土地的拥有者、产权也都发生了变化,从土

地容量到开发性质,政府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这意味着整个项目都需要重新来。目前我们

东南学人采访:沈禾——做永远的东南学子

记者 / 魏云琪 可怡萱 编辑 / 魏云琪

[ 人物简介 ]: 沈禾,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获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 / 硕士学位。现任水石国际理事 / 首席合伙人 / 设计

总监,东南大学客座讲师。日常的工作内容包括设计管理和参与设计实践,并致力于联合教学及商业设计研究。

图 1: 沈禾

Page 93: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87

制定的策略是:开发带保护。也就是说保护

一部分,开发一部分。这个项目中我们主要

关注的点,一方面是建筑本身的价值。这个

建筑是 1950 年的一个钢铁厂,当时我们觉

得它的符号性和文化意义可以给创意产业一

个很好的载体。但是十年过去,这个地方已

经经过了大家共同的培育,文化产业在这里

落地,城市对它的认知也在加强——这里成

为上海一个文化地标。我们对它进行第二次

更新时要考虑它现在对上海的文化意义。城

市是分层次的,每一个时代都会给土地留下

相应的印记。如果说我们十年前做这个项目,

只考虑了工业时代留下的印记,那我们现在

再来做这个项目,就还需要考虑后工业时代、

城市产业变化时代给他的第二重印记。

这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上还是回到

那件事:建筑师在做城市里的项目时,必须

要考虑土地的现在和过去。

筑研:在学习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能老师

更注重建筑的空间和光影等要素,那么当建

筑真正进入到实践中时(工作之后),关注

的点有什么变化吗?

沈禾:这也是很多同学关心的,但在我看来

本质上没有太多差别。东大提供的是学院派

教育,这其中的很多内涵,例如像你说的,

体量啊,光影啊,材质啊,等等,是几百年

来并没有变过的,直到现在也依然是我们建

筑师赖以生存的技能。大家可能会觉得,工

作以后,是不是大家谈的事情会不一样,提

出的要求会不一样,跟同事、上司描述一件

事情的方式会和跟老师不一样。但实际上,

你得到的训练是潜移默化的,你现在所受的

教育,会给你的职业生涯很长时间的影响,

两者不能脱离来看。

我觉得东南大学毕业的学子都带有很强

的特点,这些特点也许能成就我们,有时候

也会限制我们。我来试着总结一下。第一个

特点是完整的对建筑学的认识。东大有一个

很强的传统:古典主义传统,代表着比例的

美学,大众对美的接受程度,以及一个原始

的建筑价值观。而这种大众对美的追求和原

始的价值观,在这个商业的社会里,其实是

非常有价值的。学院是一个基础,它的全面

性是能够带到实践当中的。第二个我认为是

批判的态度。这种批判的态度,能让你从学

院到实践,能有一个更坚强的意志,在设计

上更能坚持一些东西,更能创造一些东西,

这对大家设计品质的提高,设计风格的养成,

在行业中的地位等等,都会有帮助。第三个

特点我认为是包容。东南的校友有很多不同

的方向。大师,著名学者,院士,小型工作

室的领军人物,大型商业设计机构的老板,

开发商,官员……这些方向给大家提供了很

多把建筑教育和实践结合的接口,可能能够

潜移默化地把我们身上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发

掘出来,让你未必那么固执,但同时又有很

强的主见,能够带批判性地做想做的事情,

用自己的方式来适应你的工作和这个社会。

总言之,我希望大家不要把在学院里受

的教育和未来的实践割裂来看,觉得现在读

书是在做一件跟之后没有关联的事,实际上

完全不是这样。

筑研:如今建筑行业遭遇寒冬,您怎么看?

您觉得建筑行业未来趋势会如何发展?

沈禾:我估计这也是大家真正非常关心的问

题。从行业来看,发展无疑是放缓的,一方

面是经济在往下走,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也到

了一个应该作调整的时候。目前的各种传媒、

资讯,给大家一个前所未有的恐慌感,但实

际上这并不是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从九十年

代到现在近三十年间,基本上有四五次这样

比较大的波动。所以从一段时间来看这实际

上是一个很正常的状况。我自己读大四的时

候就特别担心,那时大概比我高两届的学长

学姐就特别难找工作。

我的一个笼统的建议是:留在这个行业

图 2: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红坊)——改造前

图 3: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红坊)——改造后

Page 94: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88

还是一个好的选择。南京是一个好的学习的

土壤,这也意味着南京没有像北京、上海那

么多资源,很多人毕业了就意味着离开南京,

到另一个城市重新开始工作,因为南京并没

有足够的容量。那既然要重新开始,你们要

充分利用好你们所受的教育,校友的资源,

学校的声誉,已经养成的建筑素养,等等,

这都是利于你们在这个行业继续走下去的。

目前这个行业的危机跟高校无节制的扩招,

以及建筑学教育在中国一个普遍低水平的复

制,有非常大的关联。这使得我们给社会输

送了大量不合格的建筑设计人员。在一个突

飞猛进的开发时代,这些设计人员很好地作

为产业的工人被利用,而当这个行业出现了

增速放缓或者下降的时候,不论是绘图员,

企业老板还是明星建筑师,都收到了连累。

我相信我们学院培养的学子在这个时代会体

现出他的适应性。

筑研:回忆您在东大的学生时代,您觉得对

您影响最大的老师是哪一位?

沈禾:在我学生时代,东大有非常多好的老师。

比如一年级时做设计初步,当时是龚恺老师,

他给了你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一个非常

好的开始。到了二年级,比如丁沃沃老师那

时还在。他开始告诉你,原来建筑是有道理

的,你需要学这个道理,这个时候所谓的瑞

士理性主义开始影响着大家。到了三年级,

开始接触各种不同的复杂的建筑设计,朱竞

翔老师开始给你灌输一个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四年级和五年级稍微松散一些,遇到了韩冬

青老师。他开始让我们关注城市……就先列

这么多吧。

筑研:有什么有意思的学习经历可以分享?

沈禾:最难忘是测绘。测绘的过程是在跟传

统建筑打交道,也是在跟设计老师学设计,

又涉及到一些很基本的能力(尺量手绘等等)。

而且是所有人住在一起,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也有很多意外。我们当时出去二十天,这

二十天可能发生很多事情,有谈了恋爱的,

有分手的,有男生为了保护女生跟别人打架

的……这是一个集体的回忆。

筑研:您现在除了建筑之外,其余时间大多

在做什么呢?

沈禾:其实我现在工作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做

建筑设计,而是在做管理,设计管理,以及

跟不同人打交道。这样一来工作生活的界限

就很难分清楚。绝对工作以外的时间主要是

陪家人,旅行也会占据很大一部分时间。

筑研: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 / 困惑?

沈禾:能力的局限和知识面的局限吧。我觉

得这只能在实践中解决。其实这也是很幸运

的,我们这个职业并不是一个每天都要干同

样事情的职业。如果每天都干同样的事情,

你也看不到外面,也不知道局限在哪,不知

道自己的极限在哪,正是因为你看的多了,

实践多了,你才有机会、有愿望去突破自己。

筑研:有什么话对学弟学妹们说?

沈禾:我引用我的导师韩冬青老师在我们毕

业的时候对我们说的两句话吧。第一是自信,

相信自己有很强的设计能力。第二是学习,

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在这个行业里做更多的

事情。

筑研:好的。谢谢老师!

图 4: 水石国际发起的城市再生价值谈论坛

Page 95: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89

东南学人采访:胡滨——由学而授,谈建筑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记者 / 陈乐 吴迪 编辑 / 吴迪

图 1: 胡滨

[ 人物简介 ]: 胡滨,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筑研:在您求学或工作期间有没有令您印象

深刻的老师?

胡滨:我本科和硕士的学习是在东大完成的。

在本科时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陈薇

老师,她所教授的建筑历史课从来不是照本

宣科,而是根据她自己所做的研究给出很多

案例,以至于到现在我对于当时的案例还记

忆犹新。在硕士期间,我的导师是钟训正老师,

他除了在设计上给我很多指导,更教会了我

一种做事的态度:认真做事,坚持做自己认

为值得做的事。而在参加工作之后,丁沃沃

老师在我的教学上给予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筑研:从接受 80 年代末建筑学教育的学生

到设计现代教学体系的老师,您能谈谈所体

会到的建筑教学体系转变么?

胡滨 : 其实,今天的大部分本科建筑教学大

体沿用了 80s’年代末的体系,只是在课题

的解读上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角度,但基本上

是一个延续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逻辑很强

的体系,是建立在教案设计者对建筑的本体

认知上而形成的。而我在 ETH 学习的时候,

他们将设计与建造结合的方法让我印象深刻。

后来我去美国读博士,发现那边的教学采用

了另外一种形式,它更强调学生的想象力和

设计思维的结合。这三种经验对我都很重要,

所以我最初的教学理念是希望将想象、设计

和建造相结合。以前的教学中,设计是从建

造的基本要素开始,即从杆、面和体开始空

间的操作,而在现在的教学中加入了人的体

验和材料的运用,我在思考的是,我们可不

可以不从空间塑造的方式开始教学,而是从

我认为的建筑的基本问题,即空间与身体的

关系开始组织教案。从而带动空间的塑造和

感知,我希望学生在开始设计的阶段能对建

筑有更多的想象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考虑以什么线索组

织教案和教学,另一个方面,我们一直在思

考怎样能让学生逐步进入和学会设计。以往

的经验是从小面积到大面积,从简单功能到

复杂功能,总而言之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

当我到了美国以后,我发现我所在的美国学

校的教学并不是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定义难

易的,而是通过一个设计讨论的问题的深度

来确定从低年级教学到高年级教学的递进性。

所以美国的学生一开始面对的就是一个很复

杂的综合性训练。教师思考的问题,不是诸

如将建筑的问题分解后再综合,也不是先一

层,再让学生学会爬楼梯,设计多层空间。

当然他们的讨论更偏向于一个抽象的思考。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什么都不懂,但

老师会直接要求他们拿出图纸,即使没有专

门的教导,学生也很好甚至令人惊喜的完成

了作业。这让我反思传统教育有简单到复杂

演绎的惯性思维,我想可能不需要这样。所

以老师的心里应该有个界定 : 想教授的是什

么?可讨论的是什么?学生可以自学的是什

么?

总而言之,我想做的是教案设计有三个

方面:一是空间和身体的关系 ; 二是在想像、

概念和建造建立联系;三是从易到难的新的

平衡点。

Page 96: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90

筑研:您能谈谈当时为什么选择去美国留学?

胡滨:我觉得很多时候人生的经历不是去刻

意的选择,而是恰巧那个时间有了可以体验

的机会。在工作以后,我内心有进一步学习

的想法,于是准备申请了美国的学校,而当

时的工作单位(东南大学)派我去了 ETH,

在 ETH 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申请的美

国学校也通过了,我觉得不能浪费了这次机

会,于是就离开了 ETH,去了美国。

筑研:在您从教的经历中接触到中国、美国

的学生,您能对比谈一下这两个国家学生的

特点么?或者是在学习设计过程中的不同思

路?

胡滨:我只对我所接触到的学校的学生比较

一下,在美国选择建筑学并坚持下来的学生

都是非常刻苦的,比中国学生刻苦很多很多。

举个例子:他们常常睡在教室里。而且他们

的学习频率比中国的学生要高,每周一三五

的下午都是设计课,每次设计课老师都要求

能看到完全不同的新的模型,学习强度可见

一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们参加

完平时的聚会,凌晨 2 点又回到教室里做模

型。所以比较而言,中国的学生真的不算辛苦,

这种辛苦更多的是阶段性的,集中体现在赶

图周,但美国学生的辛苦是整个学期的。其次,

中国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自我判断的欲望

相对要弱。在我们的设计课堂上,老师会一

对一的进行教学,而美国学生的淘汰率是很

高的,刚开始的时候,一位老师带三四十个

学生,每节课老师只挑几个模型讲讲主要问

题就下课了。在这种学习环境下,美国学生

不得不要努力把老师评判其他人的作业的建

议反馈到自己的设计中,这是非常主动的。

筑研:您在博士期间做了哪些课题?

胡滨:博士期间我探讨的课题是地形学和场

所塑造之间的关系,对我直接的帮助体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我在本科二年级课程设计上

提出建筑在天空之下,大地之上的概念,也

就是地形本身层叠了时间和人的活动,而建

筑是怎样渗入到地形的:二是将这种关系纳

入到中国环境的探讨中而衍生出课题进行研

究。

筑研:当前中国建筑行业处于转型期,可以

说逐渐显现低谷,对于这种现象,您有什么

看法?

胡滨:我想说,外界的变化是外界的,关键

在于自己是否准备好了。我接触到的很多学

生其实并没有做好进入建筑行业的准备,他

们缺乏的是做事的态度,做事态度传递给别

人的是人对你这个人的认知,这可能是比专

业的知识更能决定你的发展道路的。当行业

不景气的时候,应该问问自己对于这个行业

还有多少热情?自己的企图心是什么?多问

问自己的态度,从而决定发展的方向,这是

非常必要的。

筑研:好的。谢谢老师!

Page 97: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91

筑研:感谢学长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我

们的东南学人采访活动。我们先聊聊您在东

大学习印象最深的经历吧。

吴海龙:我上学的时候还是很努力的,但是

一直做不到很好,我也很纳闷,把一件事想

透了,要用的时间比别人长一点,这个是我

印象比较深刻的。后来,到了其他学校之后

有了比较才发现,学校比较关注设计本身,

这有好也有不好。好的地方是更可能会把设

计做好,但设计这件事越来越跟更广泛的社

会的、人文的、政治的、人情世故的背景有

关系,太关注设计就越来越没办法做事情了,

设计也是帮人成就一件事。离开学校有时候

回过头来想,会有这样的体会。

筑研:是不是脱离学校之后发现还有很多能

力是学校教不了的?设计之外的?

吴海龙:这是肯定的。任何学校都会有这样

的问题,中国的、美国的。但这未必是件坏

事,大学毕竟不是职业教育,但出来做事情

对你的要求是比较职业,要能把各种事情摆

平,学校的好学生出来未必大家都会买账的。

很现实的事情,把房子盖好,把钱收回来,

接到更好的客户,就是这样循环。如果只有

一个拿 90 分设计的能力,这是远远不够的。

筑研:有老师说过同济和东大的区别,他们

处理问题会比较活,东南人会固执一点。

吴海龙:整个学校缺少这个气氛。我们也觉

得东大这样专注设计是很好的,但后来发现,

如果你真的想做设计师的话,处事灵活这个

能力是必须的。具备一种可以做不同事情的

能力,这很重要。

筑研:是的。您在东大学习印象最深刻的老

师是谁呢?

吴海龙:应该是韩老师,他给我的影响是最

大的。

筑研:那他给了你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前段

时间采访韩老师,他说,设计并不重要,关

键是要生活得开心。

吴海龙:是的,这话我很认同。其实我从本

质上算是比较理性的人,韩老师能把很多事

情看的很透,所以我的很多最初的建筑专业

的启发,都是从韩老师这得到的。我们建筑

学这个专业,很多人能够把国外的理论搬过

来,把这件事越讲越复杂,但是能把复杂的

事讲简单让大家都能理解的人并不多,韩老

师就是其中之一。

筑研:其实东大本科也有很完善的理论课程,

但是学完大家差不多就都忘了。

东南学人采访:吴海龙——好学生不等于好建筑师

记者 / 陈乐 可怡萱 魏云琪 吴迪 编辑 / 可怡萱

[ 人物简介 ]: 吴海龙,联创国际 - 曼景工作室创始人,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学士。代表

作品包括 2012 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展出的空间装置作品“Talking Tables”、作为 2013 年芬兰 Trash-

Design专题展览的主展品展出的“Pavilion Re-Made”、受时尚集团委托完成的室内设计作品“时尚圈”(Trends-Loop)、

以及近期即将完成的位于上海外滩一栋历史建筑内部的美国奢侈品牌下午茶全球旗舰店。

图 1: 吴海龙摄影:可怡萱

Page 98: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92

吴海龙:我觉得也不是忘了,如果听得懂、

认同,那肯定能记住,要是讲的东西一点都

没有触动你,这不忘才怪。建筑不是什么高

深的理论,建筑就是房子,你看得见摸得着的。

在美国就很不一样,很好的理论家上课,把

事情讲得一清二楚,这当时给我的触动很大,

非常大。

筑研:那您在 GSD 受到的教育与东大在建筑

素养的培养方面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吴海龙:我在美国遇到两种老师,一种是偏

向理论的,一般常年在学校任职;另一种是

访问的,自己开事务所,这学期在哈佛,下

学期去耶鲁。在学校的老师,就把理论讲得

学生能听得懂;访问的老师,就各是各的观点,

有可能是相违背的,会为你带来不一样的视

角。总之就是,有教职的老师让学生接受理

论基础,访问的老师提供多样性。这当然是

在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他们会有更稳定的

方式。总体感觉,GSD 的多样性是非常强的,

不管你以后做不做这个事,你可以尝试一下,

就知道自己适合哪个方向。而且建筑也说不

上谁对谁错,只有认同与否,找到适合自己的、

认同的方向,这很重要。

筑研:您之前说在 GSD 时自己的固有观念被

不断打破,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

吴海龙:从最根本来讲,我在美国读书是被

服务了,而不是被管理了。比如找工作,学

校有专门负责招聘的人,你写好简历他会免

费帮你改,只要约好,这是花钱买服务,让

人特别舒服。

另一个比较深的体会,就是上课的时候,

许多老师会为了一个观点争吵,特别真诚。

有次 Bjarke 过来,系主任故意刁难他说,你

的房子就是火鸡,就像往火鸡里塞东西烤,

你就是做了一个形式,什么东西都往里塞,

其实没有空间。Bjarke 也无言以对,解释不

了这件事。还有一次,Steven Holl 去了,

系主任拿一张总平面图说,你怎么把平面画

成这样! Steven Holl 就连忙说,这不是我

画的,那不是我画的,像一个正在答辩的小

孩儿一样。他们不会有一个统一的观点、统

一的价值观。

我觉得价值观的统一对文化的发展是很

不利的。你失去自由判断或者自己思考的机

会,这真是对一个靠想法、靠观念、靠设计

吃饭的人的一种非常不好的导向。最后大家

都变成叶公好龙,本来你不喜欢方盒子,但

大家都做,你不做就会想自己是不是不对。

但其实就像福柯说的,规训与惩罚,疯癫与

文明。中世纪有愚人舟,把想法跟大部分人

不一样的人放在一艘船上,流放到海上,任

其自生自灭,但他们其实没有错。拿差异性

作为是非的标准,会让学生根本不知道这个

事情到底是怎样的,也不会去深究。这一旦

发生了,对人的摧残是非常大的。

筑研:其实我们也或多或少有这种感觉。东

大这么多年的传统有一点积重难返,延续到

现在,我们依然是方盒子走天下。

吴海龙:关于传统,上次韩老师组织东南学

人来讨论,东南没有什么稳定的传统,从布

扎体系到最后的苏黎世高工,没有稳定的体

系。像现在正在做的景观城市评价,以前还

是格罗皮乌斯过来做的,那时的传统跟现在

肯定不一样。我觉得没有什么事一样的,传

统也是靠人建立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筑研:您以前也提到过专业专项训练这个问

题,就像是设计中的练习曲,那么在你求学

期间都进行过哪些专项训练呢?

吴海龙:比如,我觉得建筑跟当代艺术的关

系很密切,之前接触到这个东西比较少,所

以我跨校选了一门 MIT 的当代艺术这门课,

这个对我影响很大,包括工作方式、看的书、

Page 99: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93

讨论问题的方式,跟我完全都不一样。后来

我觉得这是我在美国选得最好的一门课。

筑研:我们在您的作品里也看到了结构和热

力学对设计产生的影响,能不能介绍一下?

吴海龙:这些东西在美国会成立,在中国完

全不会成立。中国要解决的问题,根本不是

结构、热力学的问题。结构最后就是结构的

经济性。比如说,钢,一斤一块五,算来算

去,一个一千多吨用钢量的房子,省了十吨,

这个意义究竟有多少呢?可能在学术层面上

这很重要,涉及到计算精度,但对于盖房子,

这都不算事儿。这也是我从美国回来后的一

些转变。很多在国外不是问题的事情,在中

国难度就很大;反过来的情况也有。比如我

们做一个很精确的东西,在美国能建出来,

在日本能建出来,在中国就不行,体制、施

工等等,各种问题。在美国做也难,在中国

做也难,不同的难。像我们有个房子,用夯

土墙做,最近在试,太难了!夯土墙没有饰面,

做完就是完成面,提前要把水、电、插头所

有东西都预留好,这个挑战非常大。在中国

是先做结构,接着是墙,然后水电工直接在

墙上开线槽,最后再把它埋起来。这两种做

法差距多大啊!你做这件事是有个目标的,

但处理具体问题,中国有中国的一套。

筑研:是设计层面的差异?

吴海龙:不不,是整体层面的差异。在中国

大概不会有人崇拜一个手艺好的人,都想做

包工头,没有人想把这个事情做好。从顶层

的决策,到下面的实施,所有人都不给力,

你怎么办?只能做点局部能改善空间的事情,

我觉得大范围的,把设计这件事变成很好的

事情,真的不容易。

筑研:那既然中国很让人失望,那您为什么

还是选择回来,没有留在美国?

吴海龙:美国的社会太固化了。它的制度已

经很好了,你只要做个螺丝钉就够了。

筑研:国内更需要设计?

吴海龙:也不是需要设计。就是各种东西都

比较乱,也算是给了我们更多的发挥空间。

筑研:您在美国成立了 Mass Skin 公司,您

对 Mass Skin 的理解是怎样的,是建筑的城

市性吗?

吴海龙:这个也没有很确切的意义。成立工

作室时候的想法跟现在是不一样的,也不代

表什么。像伊东丰雄还成立了个事务所叫城

市机器人,那是新陈代谢的时候。这些想法

都会变的。现在只有变才是最要紧的,脑子

灵活一点,要多想现实的问题,这才是最重

要的。

筑研:建筑学习是要终身学习,主动学习,

你在实践中学习有什么体会呢?

吴海龙:做每件事都是学习,每次出现问题

也都是学习。问题都不一样,要先把它研究

透了,再把它做漂亮,这就是学习。再比如

去跟一些水平比较高的业主汇报,听他们开

会说话,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方式,都很

值得学习。跟他们一比,我们做事太书生气

了。做一个项目,有很多很复杂的东西,琢

磨它为什么是这样,怎么操作,很多都是你

没做过的事情,要把它做好,这就是学习。

我觉得可以这么定义,你通过制定一个过程,

让你从不会做到能把这个事情做得很漂亮,

这就是学习。

筑研:能不能基于行业现在的处境,给在校

的学弟学妹一些建议?

吴海龙:要想清楚为了什么而工作。我个人

Page 100: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94

观点是,要做一件你认为有意义的、舒心的事,

最好做出来效果也比较好。做什么事情都无

所谓的,开心很重要。如果觉得自己不适合

搞建筑,就赶紧选一个其他行业,没什么好

眷恋的。以前大家眷恋,觉得房地产过热,

我为了钱留下;现在这不是一个高薪的行业

了,那为什么留下,我觉得最好是因为喜欢。

筑研:您刚才说学设计的时候有一个比别人

更长一点的理解时间,您是怎么坚持下去的?

有时候我就觉得做设计做的特别无感,每次

做作业都觉得很难过很纠结很想要放弃,那

个时候你是怎么度过的?

吴海龙: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你做的东

西别人不认同,其实你只要为更远的将来的

自己负责,不是为每次设计负责。没有人能

够有这个能力判断别人的未来,老师只是帮

助你实现你想要的目标。虽然我们不是一个

服务型教育的体系,但是你可以把它想象成

服务型的,老师是帮你做到你想要的样子,

而不是把你培养成老师想要的样子。你的经

验不足老师可以帮你改图,我觉得这才是比

较健康的关系。有些你困惑的地方,不知道

什么好什么不好,要么去看书,更重要的是

自己去看实地的房子,你觉得这个好,那你

就姑且认为这就是好,你想做成这样,那你

就想想怎么做成这样。很简单,比如苏州诚

品书店开了,你去看看好不好,坐动车当天

去当天回。不要太多的被老师的观点左右,

毕竟老师也代表不了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建筑,

但是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代表啊!

筑研:还想问一下,您最近说想搞一个跨界

设计的团队,之前也做过运算和互动媒体的

工作,想了解一下您对这方面的看法。

吴海龙:这个不存在今天我说跨界了,明天

我就找一些界来跨,全是可以延伸出来的东

西。其实我们一直在搞一些我们认为是设计

的事情。比如说我盖个房子,业主也支持我

做个椅子做套家具,那我为什么不做呢?

但是现在大家都在跨,不好好干自己的

事情,这也是很奇怪的逻辑。跨界并不是你

在这个行业很弱,所以要跨,尤其是设计是

共通的,你建筑做不好,家具肯定也做不好。

所谓跨界,是你对这个项目的理解比较深,

可以把别的东西也做出来,比专业做这个的

做的还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不要说我

是个建筑师,就说我是个设计师,很多东西

可以去探索。

筑研:那您对数字技术有什么看法?

吴海龙:我硕士论文写的就是和参数化有关

的。但是我觉得这个仅仅是一种工具,你不

能说我用数字做的东西就多厉害。我经常举

个例子,CAD 刚刚普及的时候,大家就开始

做斜线、做圆,为什么,好画图啊,这太傻了。

我觉得还是要有人的判断,不然最后就是人

被工具操纵了。

筑研:好的。谢谢学长!

Page 101: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95

「 学生时代 」筑研:感谢学长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我

们的东南学人采访活动。在东大对您影响最

深的老师是谁?

相南:对我影响最深的老师有两位,第一位

是我的导师韩冬青老师,第二位是葛明老师。

这两个老师工作方式也不太一样,一个是从

工程方面去界定建筑,另外一个是从历史和

理论方面。

韩老师是一个职业型的建筑师,可能因

为他是做工程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考能力

非常强,他会把一件事情说的非常有说服力。

同时老韩有一个非常好的地方,他对学生非

常仁慈。韩老师对我还是挺放纵的。(笑)

筑研:在您的学生时代有没有比较难忘的学

习经历?

相南:最难忘的一次学习经历我认为有两段。

第一段是我本科时候在葛明老师的跨城墙的

概念设计的 studio 里面做过半年,那半年是

我认为最艰苦的。他给我们带来的设计挑战

很大,对我们的设计冲击也是非常大。我后

来的结果也很好,在中国建筑双年展还获奖

了。我认为那一段是叫开窗期,把我们这一

届人的视野打开了,知道我们要去学什么。

葛老师还带来了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很颠

覆性的建筑思考。对于一个刚大三结束的学

生,那段冲击是很厉害的。印象最深的是葛

老师给我们推荐了 55 本书,从建筑到艺术到

哲学到文学,一共是四大类,帮我们建立了

一个意识框架,在这里面你至少能看到你还

需要学什么,你还需要读什么,将来和更远

的将来你会读什么。在今后的学习里面有一

个非常好的框架。这是其一。

第二段是我到港大去学习的这段时间,

这是我第一次去国际背景的 studio,让我大

开眼界。我在香港看到了那么好的 library,

所以基本上那段时间我也是天天往 library

跑。和东大的 library 比,港大的 library 要

好很多。

筑研:您在普林斯顿大学也学习过一段时间。

和东大相比,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对您的影

响是什么?

相南:这两个学校对于我来说不太有可比性。

首先这是两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学生的目的

也是不一样的,东大还是以教育一个职业建

筑师为目标的一个学校,但是普林斯顿培养

更多的是一个艺术家。建筑师和艺术家之间

虽然说艺术家的子集应该更大一些,应该包

含建筑。但是至少在东大,甚至说是整个中国,

还是一个更加职业的,更加工程化的一个教

育体系。在普林斯顿更多体会到的是它教你

怎么去思考一个问题,思考的问题不光仅限

于建筑,他可能是跨专业的 , 比如说政治经

济和建筑的关系 . 普林斯顿会把这个边界扩

的更大一点,从别的学科或者是方向去考虑。

筑研:这两种教育经历在你做设计时会起到

怎样的作用?

相南:东大教会我怎么样去做一个建筑师,

教会我怎么去学习,去读书 . 而普林斯顿教

东南学人采访:相南——只是纯粹喜欢设计

记者 / 陈乐 吴迪 戴煜娴 编辑 / 戴煜娴

[ 人物简介 ]: 相南,男,分别于 2005 年和 2007 年获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获全奖留美,于普林斯

顿大学获得建筑硕士学位。曾在美国萨夫迪建筑师事务所任中国区代表。2010 年在美国纽约创立本构建筑,现为本构

建筑主持建筑师。

图 1: 相南摄影:陈乐

Page 102: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96

会我怎么去真正的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建

筑思想,怎样去评判。进了普林斯顿我有了

我自己一套评判我觉得对的建筑的方式。能

不能做出来是另一回事,至少我心里面有一

个标准。这是通过先东大学习然后再去普林

斯顿进行思考回来以后才建立的体系。

筑研:你觉得在建筑的学习或者是从事建筑

行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相南:最重要的是什么?喜欢呗。其实没什么,

觉得喜欢就继续吧。没什么所谓的精神力量,

就是喜欢设计。

筑研:作为职业建筑师,你怎么理解学校的

学习对实际实践经历的作用?

相南:学习主要是对你自己建筑评价体系的

建立,我认为这个很重要。还有就是实打实

的技能学习,让你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画图

匠。建筑师是逃不了这一步的。但是当你作

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建筑

逻辑和哲学的积累。学生时代可能会积累的

更多一些,建立一个大的世界观。而在工作

中则慢慢积累,对这个大世界观有颠覆性调

整或者是微调,这是正常的一个过程。对我

来看,我的学习是大的世界观是建立了,有

两个关键性的转折点。第一个是去萨伏迪事

务所 [1] 工作,我对职业建筑师的工作状态有

一个理解,什么是一个所谓的职业建筑师,

老萨伏迪给了我一个答案。在我回国在中国

实践的时候,又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理解。

这是我自己摸索的怎样在中国实践,这套套

路是十分不一样的。

「 实践经历 」

筑研:在萨伏迪建筑师事务所做实践和国内

相比有哪些区别?

相南:比如在萨伏迪做一个项目,所有的专

业是配齐的,但在国内不是这样的,甚至是

一些项目业主找你的时候他连做什么都不知

道,这是很大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决定性的。

筑研:您最近进行了什么项目?

相南:我们的项目小到上海东方书报亭,四

个平米,有一个在黄山的一个书屋酒店,这

是小的,大到十万平方米的综合体设计,最

近还有一个做珠宝设计的老房改造,在豫园

那边。

改造不是流行不流行的问题,它是一个

需要,一种现象,房子需要一个新的功能,

但地没有了怎么办,只能改造。很多原因使

得老房子不能推倒重建,比如豫园那边,受

到了豫园保护区的限制。即使那是一个七十

年代的仿古建筑,但豫园那边还是说想保留

这个房子,立面不能动,只允许一些微调整。

基于这样的一个原因,你只能做改造。很多

东西其实是因为客观原因去做的,改造的成

本也不一定是低的。

筑研: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

切入点是什么?

相南:改造的项目每个特点都特别不一样,

有的切入点是结构,有的是空间,有的是本

身的内部的业态的定位。因为是改造的项目,

所以每个都非常不一样。

筑研:本构工作室刚成立的时候是怎样的一

个状态?

相南:刚开始一个项目走起来的时候我们只

有四个人,我们什么都没有,连一台打印机

都没有,但是电脑是配齐的。项目都是朋友

介绍的。很多也是和设计院去配合的,包括

审核。

筑研:工作室的项目来源怎么保证?

相南:朋友介绍、业界里做商业项目的积累,

都会有一些稳定的客户。作为一个小工作室,

我是要控制的,我可以一直赚钱,一直接商

业项目,这样我的工作室可能会变得很有钱。

但我们这样一个小团队里面,精力是有限的。

所以我要严格控制商业项目和创造类项目的

比例。当我每年的人均产值差不多到一个时

候了,我的商业项目就不接了,会控制一下。

今年其实我们也推掉了很多商业项目,因为

我们没有人做了。

[1]:萨伏迪建筑事务所(Safdie Architect),主持建筑师摩西·萨伏迪(Moshe Safdie)是加拿大籍以色列裔建筑师,他的作品特点是动感的曲线,阵列的几何形式。

图 2. 人物照片,摩西·萨伏迪,图片源自网络

Page 103: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97

筑研:本构工作室是根据什么来选择项目类

型?

相南:其实没有什么选择,我刚回国的时候,

工作室要建立起来就需要接一些设计院剩下

来的项目,利润可能比较微薄,但是对于我

们小工作室来说也就够了。同时自己也会去

找一些感兴趣有意思的项目,都是不定性的。

那些项目保证我们工作室的运营,能够发员

工工资,而学术类项目保证我们工作室有一

个激情,可以持续思考。分的很清楚。

对待商业项目,我对我们的工作室员工

说你们要分得清楚,什么是商业项目,什么

是学术类项目我会告诉你的,这两个项目的

应对方式和设计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可以打

一个比方,商业项目可能是一道数学题,学

术类项目就是一道美术课或艺术文化类课目。

因为商业项目要算账嘛,但是学术类项目你

就不会计较这些东西。

筑研:有没有可能将二者结合起来?

相南:绝对不可能,你卖的东西和自己要用

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我自己也是通过做

这种学术类项目进行学习和尝试,寻找自己

的做事方式。

筑研:现在整个建筑行业都在缩水,您对于

建筑行业的这个现状或者未来有什么看法 ?

相南:中国走了这么多年都是大设计院模式,

这个方式在国外已经早就没有了。在国外,

一个项目发起之后,都是由小的工作室和事

务所以及顾问团队联合起来做。

之前中国的大设计院模式,一个大的机

构里什么都有,我一方什么都帮你搞定了。

但这样不好的地方是,由于全而导致不专。

例如,因为资质等原因,专门的结构事务所

在中国是比较少的。但近几年来,我们这样

的小事务所越来越多,保持一个比较小的规

模,建筑师在里面起到核心的作用。这种模

式我认为将来会取代大院的模式。在这个市

场上,大院以后会变得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然后,建筑师行业的门槛会越来越高,

因为整个行业的水平是正在往上走。包括将

来必须的技术应用会使这个门槛再次提高,

强调信息的开放化以及各专业的协调性。而

刚毕业的学生可能是什么都干不了的。这个

我认为是导致建筑师慢慢变少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是,建筑的 GDP 在往下走。

GDP 往下走的原因是建造市场的萎缩,而建

造市场的萎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产的萎缩。

将来不需要那么多建筑师来做这些事情,自

然会有一个缩水。

筑研:除了建筑,平时还有精力去做一些别

的事情吗?

相南:很多爱好都要为我的创业去让路。当

然平时的娱乐都会有的,像看看电影,打一

会游戏,但一般来说很难有一整块的时间去

把以前我感兴趣的东西去提起来。对于我来

说,建筑就是我的爱好,其他所有的爱好都

会给这个去让路。

「感悟」

最后,在和相南学长的对话中,明显感受到

他的独立思考,和对建筑设计保持的热情。

建筑业在当代临着新的挑战,建筑行业的未

来或许未必全向西方靠拢,但能够预见到和

值得肯定的是,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会提高,

建筑业将向着更专业,更有竞争力的方向发

展。至于当代的我们,还未知走出学校后的

样子,不过是喜欢设计罢了,但这样就足以

继续走下去吧。

Page 104: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98

心之所向,眼之所观。色眼之中,

现力量、现温柔,现留恋、现向往,

现过去、现未来。

我或不知你名字,但我见你所现,

向你之心。

栏目主编:赵男

Page 105: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99

烟雨空氵蒙

THE

WAN

DER

ING

RAIN

林欣

Page 106: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00

贵州掠影 赵男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有 " 侗乡第一寨 "之美誉。寨内全为陆姓侗族,五大房族分居在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 " 团 ",分别由仁、义、礼、智、信五个鼓楼守护。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还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千年的靛蓝染、蜡染、刺绣手工艺活是这里女人们的日常,寨内随处可见正在工作的妇女。侗家人平日仍身穿靛蓝染布,靛蓝有解毒、解热与杀菌之用,侗家人相信出自自己双手的靛蓝染布会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安康。

Page 107: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01

鼓楼与靛蓝的古老歌谣 ——肇兴侗寨—侗乡第一寨

Page 108: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02

贵州掠影 赵男

云峰八寨,位于贵州安顺以南十八公里处,由云山屯、本寨、雷屯等八个屯堡村寨组成,是明初征南(从南京到贵州)三十万大军屯驻的核心区。在方圆十一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间,八个村寨分布有序,疏密得当,既可各自为战又能彼此为援,是军事防御体系的杰作。每个寨子都建有寨墙、碉楼,石头外墙包裹着江南民居风格的四合院鳞次栉比,巷巷相通、户户相连,既宜人居又利巷战,被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

Page 109: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03

地戏,为傩戏进入贵州后,在安顺地区形成的分支,是屯堡地区重要的文化艺术。傩,古书解为驱鬼逐疫;傩舞是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傩戏是在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成的戏剧形式。安顺地戏以面具为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面具俗称“脸子”内容多与当地宗教鬼神传说有关,场面多伴以锣鼓。有的寨内单独设戏场,每逢节庆或重大活动时会有地戏表演。

屯军屯田的石头房子 ——安顺云峰八寨屯堡村落

Page 110: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04

竹构鸭寮 郑星

Page 111: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105105

“稻田间,属于自然与人工的美丽对话” ——2015 年研究生实验设计课成果

Page 112: 筑研007期/Architecture Research Vol.7/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7

稿件一经录用学术报告交流论文学分+1

稿件要求

征稿方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会

内容:内容清晰,有独立的见解(不可一稿多投)。文稿图文混排,5号字,1倍行距,pdf格式提交(录用后须提交word文档、400dpi插图)篇幅要求:字数在6000字以内,图片15张以内。单独提交文章及作者信息:文题、作者、字数、主题、电子邮箱、电话、作者简介论文审阅:必须经导师审核,并附有导师签字及意见论文格式:必须按照学术论文格式提交

研究论文:专业研究性论文,实践设计思考论文,专业佳篇翻译,大师作品分析等课程论文:课程结课,或者过程中思考论文,或讲座中的笔记性思考。留学心得:经验总结,国外教学模式思考

投稿方式邮箱:[email protected]联系人:陈同学

征稿对象建筑学院各专业各年级学生

CONTRIBUTIONS WANTED

筑研征稿

如果你文采郁于胸而不得抒发

如果你激情溢满怀却无处宣泄

如果你厌倦投稿后漫长的等待

如果你愿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何不考虑《筑研》

我们年轻果敢,敏锐高效

我们力求为建筑高效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但凡你有真知灼见,我们必然鼎力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