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盛夏,酷暑难耐,大家都躲 在屋子里吹空调,窗外就是蝉 的世界,天越热,它鸣叫得越 欢。想起小时候在乡下捕蝉的 欢快时光,那时候的暑假,老师 布置的作业很少,而且根本没 有什么培训班,除了帮家里分 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 之外,剩余的时间基本由自己 掌控。在乡村暑假“自由活动” 中,有太多的趣味项目可供我 们选择,捕蝉就是其中之一。 不需要太多功夫去寻找, 蝉鸣声就已经把它的藏身之所 “出卖”了,小伙伴总能循声准 确定位。蝉常常活跃在梧桐 树、苦楝树等高大树干上,爬树 太危险,而且容易惊到蝉。因 此,我们需要借助捕蝉工具 —一根长竹竿,顶部用竹片 围成一个圆圈并固定。 接下来,也是最费功夫的, 就是绕蜘蛛网。蜘蛛网量少, 且是悬在半空中,不好缠绕到 圆形竹片上。捕蝉作为一项集 体活动,小伙伴们碰头的第一 件事,就是把各自知道的蜘蛛 网所在的破屋、柴垛等犄角旮 旯情况进行汇总。 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在树 下捕蝉,首先要做的是寻找最 佳位置。这个位置既不能逆光 有阴影,也不能让阳光直射眼 睛,且还不能被分叉树枝挡 住。紧接着,仰望锁定目标,悄 悄地把竹竿伸到鸣蝉附近,因 为高度实在太高,撑竹竿的人 很难看到鸣蝉的准确位置,这 时候就需要小伙伴来指挥了。 “再高一点”“往下低一点”“稍 微靠左一点”“往右边一 点”……指挥和行动失灵是避 免不了的,毕竟这需要长期合 作才能形成默契。 一个极为关键的细节是, 所有的动作都必须小心翼翼, 动作稍微大一点,蝉就飞走了, 功亏一篑。一旦捕蝉失利,小 伙伴总免不了相互埋怨几句。 屡败屡战,大有不捕到蝉 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斗志。循着 蝉鸣声,走到另一棵树下,继续 按照上述流程,屏住呼吸用力 一按,成功用蜘蛛网粘住鸣蝉, 稍等它挣扎几下,再慢慢地放 下竹竿,小伙伴则跑过去快速 逮住。当然,在这个过程同样 存在各种意外,比如蜘蛛网粘 性不够,或者是蝉的力气大,都 可能逃脱。 不得不说,乡下捕蝉真是 一件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细 活,充满无限的乐趣。 副刊 08 农村版 CHONGQING DAILY 责编 吴秀萍 美编 黄景琳 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百味 人生 打包 文/刘椿山 巴渝一带乡下对母亲的称谓 叫“mei” (三声),和“美”同音。爸 爸、姑姑就是这样称呼我的奶 奶。奶奶已去了天国,“美”却留 在人间。 奶奶之“美”,在于她的勤劳、 俭朴和善良。 奶奶出生在农村,没上过学, 也没学过任何技术,从解放前就 开始在糟房做苦活,挑煤、烧炭, 在家还打柴、种地。 在我上小学时,爸爸在外地 上班,妈妈农活很忙,便把我和 弟弟丢给了奶奶。奶奶当时在 距老家有十华里的一个小酒厂 做炊事员,她要给几十个烤酒师 傅做饭,还得照管我兄弟俩。有 一次,我起了个早,跑到厨房找 奶奶。只见她戴着一张沾满油 污、炭灰的黑围裙,正在忙活着: 她把火升燃,将米下锅;刚把水 缸挑满,饭已经冒烟。终于把师 傅们的饭做好,她又跑回宿舍, 侍候我和弟弟。稍有闲隙,她还 去帮着烤酒师傅挑高粱、撮糟 子。从早到晚,就难得看她空闲 过。 在老家那个村子,奶奶是少 有的吃公家饭、有工资收入的人, 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条件优越。可 我从没见她大手大脚花过钱。她 从来不打理自己的穿着打扮,没 见她抹过一次雪花膏,从没进过 理发店,头发总是乱蓬蓬的,衣服 几乎全是打过补丁的,她最喜欢 的伙食,是自己腌制的咸菜、豆 豉、霉豆腐。 奶奶省下来的钱,都用在了 家人身上和周济更穷的亲戚。我 小候身体不好,瘦小多病。在那 个吃点油水都很难的年代,可我 还偏偏挑食。为了给我改善胃 口,她专门给我开“ 小灶”,用猪 “连贴”(猪胰腺)和酵母蒸饭。奶 奶看着我吃着有肉味的饭,胃口 大开,自己在一旁用咸菜下着玉 米饼,脸上的笑容比嚼着肉的我 还灿烂。 等到儿孙满堂时,日子已今 非昔比,可奶奶的节俭已成为自 觉的习惯。 过年过节时一大家人聚在一 起,她起早贪黑忙了一大天弄了 一大桌饭菜,全家人都欢欢喜喜 坐上桌准备吃饭了,她却不见 了。在菜地里找到她叫她吃饭, 她却说“不饿”。待大家都吃饱下 桌了,她回来了,把桌上的饭菜扫 荡得干干净净,还不停地说:“要 吃完,不要浪费。” 在她 78 岁那年,担心花钱、怕 耽搁了儿女,从不进医院的她终 于扛不住生理机能的衰老住院 了。弥留之际,她的遗言是“不要 请道士,不要办酒席,火炮也别 放,纸钱也别烧,那要花钱”,儿女 们一一答应之后,她才安然闭上 了眼睛。看看,她的节俭,到死时 都“顽固不化”。 父母像是接过了奶奶的“衣 钵”。我和弟弟、妹妹生活在条件 好的城里,可他们却坚持要住在 乡下老家,理由是乡下空气新 鲜。其实我们都知道,生活费便 宜,这才是重点。 我也不敢有丝毫的奢侈浪 费,不穿名牌,不上高档酒店。既 有享受不起的原因,更怕奶奶在 天国看到我背祖忘宗。每当我去 上海看望女儿时,总会给她讲一 番奶奶被唤着“美”的故事。女儿 一边听着我的回忆,一边把准备 倒掉的剩菜悄悄放进了冰箱。 奶奶一生清贫,她没有给我 们留下楼房、存款。奶奶其实是 特别富有—她的勤劳与俭朴, 是传给子孙后代用之不竭的一座 金矿。 / 壮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名牌大 学的大学生。大学毕业以后,他 又考上了国家公务员,摇身一变 成了城里人。 谣是壮的同事,一个如阳光 般灿烂光华的女孩,人称“机关 花”。既然是花,自然就有人想当 护花使者,很多帅气的小伙子为 了在谣面前表现自己,恨不得像 孔雀一样开出屏来。可壮却没有 行动,他觉得自己不配,与其自讨 没趣,还不如有尊严地存在着。 令壮想不到的是,有一天,谣 突然对他说:“别个都请我吃饭, 你怎么不请我吃饭呢?” 我一个农村出来的小伙子, 啥都没有,能请得动你吗?壮心 想。不过,他还是笑着对谣说: “关键是怕你不赏脸。” “那好,给你一次机会,但有 个条件,地点我定,菜由我点。” “没问题。”壮嘴上回答得很 干脆,心里却在想,别是什么高消 费的场所呀。 果然,谣带他去的酒楼很豪 华,豪华得壮都不敢进去。谣见 状戏谑道: “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壮无奈地笑了笑:“讲好的地 点由你定,就算是火坑我也得往 里跳。” 两人一落座,服务员便拿来 了菜单,谣接过菜单,一口气点了 六个菜,而且还是很贵的那种。 谣点菜的时候,壮就在想,点 这么多吃得完吗? 点完菜,谣又笑着问壮:“是 不是有一种被‘宰’的感觉?” 壮把手一摊:“没关系,我只 负责付钱。”心里却在想,吃不完 的我打包。 两人用完餐,果然还剩很多 东西没有吃。 “服务员,麻烦帮我把剩下的 菜都打包!”临行之前,壮对服务 员说。 “你丢不丢人!”谣一听说壮 要打包,脸上一下子便没了表情。 “还剩这么多菜,倒掉怪可惜 的。”壮站在原地没有动。 “太小气了,你要打包,我就 自己付钱。”谣使起了性子来。 “不是小不小气的问题,关键 是那些菜倒掉很浪费。”壮盯着谣 的眼睛,一脸严肃地说。 这时有一位中年大叔朝他们 这边走了过来:“小伙子,有钱进 这么高档次的餐厅吃饭,还在 乎这么些残羹剩菜?” “就是,太丢人啦!” 听中年大叔这一说,谣也 跟着附合,满脸的不快。 “服务员,请把这些 菜给我打包。”壮像是没 听见中年大叔和谣的 话,只顾招呼服务员。 “小伙子气性还挺 硬的,你就不怕人家姑娘 不开心?”中年大叔说完这 话,便招呼服务员过来给壮 打包。 壮以为中年大叔是 大堂经理,没再理他,从 服务员手里接过打好的 包,便独自往酒楼外面走 去。谣见状,赶紧追了上 来。让人纳闷的是,一出酒楼大 门,谣跟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从那以后,谣 对壮特别好,还多次邀请壮去她 家里做客,可壮都以各种理由推 托了。 壮之所以不想去,是因为“打 包”的事情让他觉得他们不是一 路人。可后来,壮经不起谣的软 磨硬缠,还是去了。 那天,壮一进谣的家门,便看见 了那位在酒楼里见到的中年大叔。 壮瞬间石化了,就在他不知所措之 际,却听谣对那位中年大叔娇嗔道: “爸,我终于给你把人带回来啦。” 中年大叔故意把脸一板:“小 伙子,面子够大呀。” 听中年大叔这一说,壮显得 更加窘迫。 谣见状赶紧给壮作解释。原 来谣对壮一见钟情,想要主动出 击,却又对壮一点都不了解,害怕 看错人,于是和老爸一合计,便在 自家酒楼导演了一出“故意剩菜” 的戏,以此来检验壮的品行。 原来如此。很显然,壮通过 了考核。壮心里一喜,也和谣的 老爸开起了玩笑来:“叔,我可说 好了,今天吃不完的菜我照样打 包带走哟。” 一句话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乡下捕蝉 文/翁小荔 崔雅兰 图 如果不介意自己被嫌弃,反 而一直努力的话,到最后反倒会 变成受人喜爱的人。

08 副刊 - epaper.cqrb.cn€¦ · 中,有太多的趣味项目可供我 们选择,捕蝉就是其中之一。 不需要太多功夫去寻找, 蝉鸣声就已经把它的藏身之所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08 副刊 - epaper.cqrb.cn€¦ · 中,有太多的趣味项目可供我 们选择,捕蝉就是其中之一。 不需要太多功夫去寻找, 蝉鸣声就已经把它的藏身之所

盛夏,酷暑难耐,大家都躲在屋子里吹空调,窗外就是蝉的世界,天越热,它鸣叫得越欢。想起小时候在乡下捕蝉的欢快时光,那时候的暑假,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而且根本没有什么培训班,除了帮家里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之外,剩余的时间基本由自己掌控。在乡村暑假“自由活动”中,有太多的趣味项目可供我们选择,捕蝉就是其中之一。

不需要太多功夫去寻找,蝉鸣声就已经把它的藏身之所

“出卖”了,小伙伴总能循声准确定位。蝉常常活跃在梧桐树、苦楝树等高大树干上,爬树太危险,而且容易惊到蝉。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捕蝉工具

——一根长竹竿,顶部用竹片围成一个圆圈并固定。

接下来,也是最费功夫的,就是绕蜘蛛网。蜘蛛网量少,且是悬在半空中,不好缠绕到圆形竹片上。捕蝉作为一项集体活动,小伙伴们碰头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各自知道的蜘蛛网所在的破屋、柴垛等犄角旮旯情况进行汇总。

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在树下捕蝉,首先要做的是寻找最佳位置。这个位置既不能逆光有阴影,也不能让阳光直射眼睛,且还不能被分叉树枝挡住。紧接着,仰望锁定目标,悄悄地把竹竿伸到鸣蝉附近,因为高度实在太高,撑竹竿的人很难看到鸣蝉的准确位置,这

时候就需要小伙伴来指挥了。“再高一点”“往下低一点”“稍微 靠 左 一 点 ”“ 往 右 边 一点”……指挥和行动失灵是避免不了的,毕竟这需要长期合作才能形成默契。

一个极为关键的细节是,所有的动作都必须小心翼翼,动作稍微大一点,蝉就飞走了,功亏一篑。一旦捕蝉失利,小伙伴总免不了相互埋怨几句。

屡败屡战,大有不捕到蝉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斗志。循着蝉鸣声,走到另一棵树下,继续按照上述流程,屏住呼吸用力一按,成功用蜘蛛网粘住鸣蝉,稍等它挣扎几下,再慢慢地放下竹竿,小伙伴则跑过去快速逮住。当然,在这个过程同样存在各种意外,比如蜘蛛网粘性不够,或者是蝉的力气大,都可能逃脱。

不得不说,乡下捕蝉真是一件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细活,充满无限的乐趣。

副刊08 农村版 CHONGQING DAILY责编 吴秀萍 美编 黄景琳 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百味人生

地芳草

说小小 打包文/刘椿山

巴渝一带乡下对母亲的称谓叫“mei”(三声),和“美”同音。爸爸、姑姑就是这样称呼我的奶奶。奶奶已去了天国,“美”却留在人间。

奶奶之“美”,在于她的勤劳、俭朴和善良。

奶奶出生在农村,没上过学,也没学过任何技术,从解放前就开始在糟房做苦活,挑煤、烧炭,在家还打柴、种地。

在我上小学时,爸爸在外地上班,妈妈农活很忙,便把我和弟弟丢给了奶奶。奶奶当时在距老家有十华里的一个小酒厂做炊事员,她要给几十个烤酒师傅做饭,还得照管我兄弟俩。有一次,我起了个早,跑到厨房找奶奶。只见她戴着一张沾满油污、炭灰的黑围裙,正在忙活着:她把火升燃,将米下锅;刚把水缸挑满,饭已经冒烟。终于把师

傅们的饭做好,她又跑回宿舍,侍候我和弟弟。稍有闲隙,她还去帮着烤酒师傅挑高粱、撮糟子。从早到晚,就难得看她空闲过。

在老家那个村子,奶奶是少有的吃公家饭、有工资收入的人,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条件优越。可我从没见她大手大脚花过钱。她从来不打理自己的穿着打扮,没见她抹过一次雪花膏,从没进过理发店,头发总是乱蓬蓬的,衣服几乎全是打过补丁的,她最喜欢的伙食,是自己腌制的咸菜、豆豉、霉豆腐。

奶奶省下来的钱,都用在了家人身上和周济更穷的亲戚。我小候身体不好,瘦小多病。在那个吃点油水都很难的年代,可我还偏偏挑食。为了给我改善胃口,她专门给我开“小灶”,用猪

“连贴”(猪胰腺)和酵母蒸饭。奶

奶看着我吃着有肉味的饭,胃口大开,自己在一旁用咸菜下着玉米饼,脸上的笑容比嚼着肉的我还灿烂。

等到儿孙满堂时,日子已今非昔比,可奶奶的节俭已成为自觉的习惯。

过年过节时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她起早贪黑忙了一大天弄了一大桌饭菜,全家人都欢欢喜喜坐上桌准备吃饭了,她却不见了。在菜地里找到她叫她吃饭,她却说“不饿”。待大家都吃饱下桌了,她回来了,把桌上的饭菜扫荡得干干净净,还不停地说:“要吃完,不要浪费。”

在她78岁那年,担心花钱、怕耽搁了儿女,从不进医院的她终于扛不住生理机能的衰老住院了。弥留之际,她的遗言是“不要请道士,不要办酒席,火炮也别放,纸钱也别烧,那要花钱”,儿女

们一一答应之后,她才安然闭上了眼睛。看看,她的节俭,到死时都“顽固不化”。

父母像是接过了奶奶的“衣钵”。我和弟弟、妹妹生活在条件好的城里,可他们却坚持要住在乡下老家,理由是乡下空气新鲜。其实我们都知道,生活费便宜,这才是重点。

我也不敢有丝毫的奢侈浪费,不穿名牌,不上高档酒店。既有享受不起的原因,更怕奶奶在天国看到我背祖忘宗。每当我去上海看望女儿时,总会给她讲一番奶奶被唤着“美”的故事。女儿一边听着我的回忆,一边把准备倒掉的剩菜悄悄放进了冰箱。

奶奶一生清贫,她没有给我们留下楼房、存款。奶奶其实是特别富有——她的勤劳与俭朴,是传给子孙后代用之不竭的一座金矿。

勤俭传家胜金矿

文/

施崇伟

壮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大学毕业以后,他又考上了国家公务员,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

谣是壮的同事,一个如阳光般灿烂光华的女孩,人称“机关花”。既然是花,自然就有人想当护花使者,很多帅气的小伙子为了在谣面前表现自己,恨不得像孔雀一样开出屏来。可壮却没有行动,他觉得自己不配,与其自讨没趣,还不如有尊严地存在着。

令壮想不到的是,有一天,谣突然对他说:“别个都请我吃饭,你怎么不请我吃饭呢?”

我一个农村出来的小伙子,啥都没有,能请得动你吗?壮心想。不过,他还是笑着对谣说:

“关键是怕你不赏脸。”“那好,给你一次机会,但有

个条件,地点我定,菜由我点。”“没问题。”壮嘴上回答得很

干脆,心里却在想,别是什么高消费的场所呀。

果然,谣带他去的酒楼很豪华,豪华得壮都不敢进去。谣见状戏谑道:“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壮无奈地笑了笑:“讲好的地点由你定,就算是火坑我也得往里跳。”

两人一落座,服务员便拿来了菜单,谣接过菜单,一口气点了六个菜,而且还是很贵的那种。

谣点菜的时候,壮就在想,点这么多吃得完吗?

点完菜,谣又笑着问壮:“是不是有一种被‘宰’的感觉?”

壮把手一摊:“没关系,我只负责付钱。”心里却在想,吃不完的我打包。

两人用完餐,果然还剩很多东西没有吃。

“服务员,麻烦帮我把剩下的菜都打包!”临行之前,壮对服务员说。

“你丢不丢人!”谣一听说壮要打包,脸上一下子便没了表情。

“还剩这么多菜,倒掉怪可惜的。”壮站在原地没有动。

“太小气了,你要打包,我就自己付钱。”谣使起了性子来。

“不是小不小气的问题,关键是那些菜倒掉很浪费。”壮盯着谣

的眼睛,一脸严肃地说。这时有一位中年大叔朝他们

这边走了过来:“小伙子,有钱进这么高档次的餐厅吃饭,还在乎这么些残羹剩菜?”

“就是,太丢人啦!”听中年大叔这一说,谣也跟着附合,满脸的不快。

“服务员,请把这些菜给我打包。”壮像是没听见中年大叔和谣的话,只顾招呼服务员。

“小伙子气性还挺硬的,你就不怕人家姑娘不开心?”中年大叔说完这话,便招呼服务员过来给壮打包。

壮以为中年大叔是大堂经理,没再理他,从服务员手里接过打好的包,便独自往酒楼外面走去。谣见状,赶紧追了上来。让人纳闷的是,一出酒楼大门,谣跟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从那以后,谣对壮特别好,还多次邀请壮去她家里做客,可壮都以各种理由推托了。

壮之所以不想去,是因为“打包”的事情让他觉得他们不是一路人。可后来,壮经不起谣的软磨硬缠,还是去了。

那天,壮一进谣的家门,便看见了那位在酒楼里见到的中年大叔。壮瞬间石化了,就在他不知所措之际,却听谣对那位中年大叔娇嗔道:

“爸,我终于给你把人带回来啦。”中年大叔故意把脸一板:“小

伙子,面子够大呀。”听中年大叔这一说,壮显得

更加窘迫。谣见状赶紧给壮作解释。原

来谣对壮一见钟情,想要主动出击,却又对壮一点都不了解,害怕看错人,于是和老爸一合计,便在自家酒楼导演了一出“故意剩菜”的戏,以此来检验壮的品行。

原来如此。很显然,壮通过了考核。壮心里一喜,也和谣的老爸开起了玩笑来:“叔,我可说好了,今天吃不完的菜我照样打包带走哟。”

一句话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乡下捕蝉文/翁小荔

崔雅兰 图

如果不介意自己被嫌弃,反而一直努力的话,到最后反倒会变成受人喜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