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1 107年度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書 計畫名稱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的客家族群形象認知與自我歸類認同 A Study on the Perceived Hakka Images and Self-Categorized Hakka Identity in the Age of Internet Media and Web Technology 執行單位: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傳播與科技學系 計畫主持人:李美華 聯絡人:李美華 聯絡電話:03-5712121 ext. 31286 真:03-550-9658 E-MAIL[email protected] 期:201811 28

107年度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書 · (二之一)網路媒體科技與客家文化認同 在當今數位媒體匯流與傳播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趨勢下,網路媒體科技對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1

107年度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書

計畫名稱

網路媒體科技時代的客家族群形象認知與自我歸類認同

A Study on the Perceived Hakka Images and Self-Categorized Hakka Identity in the Age

of Internet Media and Web Technology

執行單位: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傳播與科技學系

計畫主持人:李美華

聯絡人:李美華

聯絡電話:03-5712121 ext. 31286

傳 真:03-550-9658

E-MAIL:[email protected]

日 期:2018年 11 月 28 日

2

壹、 前言:

網際網路的建立,迄今已有27年。網際網路對於世界各地的少數

(minority)及離散(diaspora)族群而言,是實踐自我族群之「想

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Anderson, 1991)的主要場

域。網路媒體透過數位科技,提供守望環境之資訊並建立社會網絡。

一方面有助於離散族群在移居地之文化適應過程;另一方面則是藉

以維繫離散族群對母國及自我族群的認同 (Croucher, Oommen, &

Steele, 2009)。網路媒體不僅建構少數族群的社會文化認同,並且形

塑了族群形象。傳播學者黃靜蓉(2017: 77)提到:當今資訊社會中,

全球客家人如何透過傳播科技提升認同是客家網路社群的首要課題。

本計畫延續106年度計畫,延伸探討客家網路媒體對於兩岸四地(台

灣、香港、澳門、中國大陸)之客家媒體閱聽人的傳播現象與傳播

效果。本計畫採用問卷調查法與深度訪談法,探討兩岸四地的客家

媒體閱聽人之客家網路媒體科技(包括:數位電視節目、網站、影

音網路平台、社群媒體、串流媒體、行動媒體)的使用行為、客家

認同以及客家形象認知的樣貌。

貳、 執行情形:

一、計畫之執行概況:略

二、預算支用情形:略

參、檢討與建議:

一、成果效益:

(1)完成六名17到27歲之年輕世代、男女各半,居住在兩岸四

地(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的客家媒體閱聽人之深度訪

談。

(2)完成網路調查問卷之資料蒐集與分析。

二、與原訂計畫之落差及原因分析:

(1)無。

3

三、建議事項:

(1)未來研究可關注其他地區之海外客家閱聽人(例如馬來西

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美國)在接收與使用客家族群媒體科

技的實踐樣貌並分析其社會網絡。

(2)未來研究可深入探討客家社群媒體、串流媒體、行動媒體

(臉書、IG、PTT、LINE、YouTube)的傳播效果。

四、結論:

本計畫因時間、人力限制與研究範圍之故,採用人際網絡滾雪球

的方式招募來自兩岸四地的年輕世代(17歲到27歲,男女各半)之客

家媒體閱聽人接受本計畫之深度訪談(6位受訪者);並透過網路張貼

廣告方式,招募兩岸四地客家媒體閱聽人填寫網路調查問卷(共381位

受訪者,男性:144人(37.8%);女性:237人 (62.2%))。未來可針

對其他地區(例如: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進行網

路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之資料蒐集,將可更完整地呈現居住不同地區

的閱聽人對於客家網路媒體科技的接收及使用型態,並探討其客家認

同與客家形象之認知。

肆、研究成果全文節錄:

一、緒論

(一之一)研究背景

回首1988年12月28日,《客家風雲》雜誌(《客家》雜誌)發起「還

我母語」運動,今年(2018年)正逢「還我母語」運動三十周年。客家族群

媒體自「還我母語」運動後陸續成立,積極扮演復振客家語言文化以及促進

族群互動的關鍵角色。回顧客家族群媒體發展的里程碑,包括:(一)「寶

島新聲客家電台」(今「寶島客家廣播電台(FM 93.7)」)於1994年9月18日

開播;(二)「客家電視台」(Hakka TV)於2003年7月1日成立;(三)

「講客廣播電台」(FM 105.9)於2017年6月23日開播。本計畫參照族群媒

體的規劃模式(Yu, 2017)以及族群媒體研究類型分類(Johnson, 2010),視

客家族群媒體為肩負保存及復振客家族群文化以及強化客家族群認同的功能

4

與角色,並據以蒐集閱聽人的實證與質性資料。

學者許維德(2013:152-155)指出:客家族群的認同是客家研究的重要

議題(莊英章,2002;張翰璧、張維安,2005)。網路媒體科技不僅建構少

數族群的社會文化認同,並且形塑了族群形象。本計畫根據網路媒體科技與

客家認同以及網路媒體科技與客家形象之理論視野,探討閱聽人之網路媒體

科技使用行為以及客家族群形象與客家族群認同之認知圖像。本計畫以網路

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法,探討大中華地區(兩岸四地:台灣、香港、澳門、

中國大陸)的客家媒體閱聽人之網路媒體科技(電視、廣播、網站、部落格、

社群媒體、串流媒體、行動媒體)的使用行為,並探討閱聽人的感知客家形

象與客家認同。

(一之二)研究問題

以下是本計畫的研究問題:

1. 探討兩岸四地客家族群媒體閱聽人之網路媒體科技(包括:數位電

視節目、網站、影音網路平台、社群媒體、串流媒體、行動媒體)

的使用行為。

2. 探討兩岸四地客家族群媒體閱聽人之客家族群形象認知。

3. 探討兩岸四地客家族群媒體閱聽人之客家族群自我歸類認同。

二、文獻探討

(二之一)網路媒體科技與客家文化認同

在當今數位媒體匯流與傳播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趨勢下,網路媒體科技對

於再現族群形象以及建構族群認同所扮演的功能與角色已成為族群傳播最重

要的研究課題之一。網際網路的建立,迄今已有 27年。網際網路對於世界

各地的少數(minority)及離散(diaspora)族群而言,是實踐自我族群之

「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Anderson, 1991) 的主要場域。

網路媒體透過數位科技,提供守望環境社會資訊並建立人際傳播社會網絡。

一方面有助於離散族群在移居地之文化適應過程;另一方面則是藉以維繫離

散族群對於母國及自我族群的認同 (Croucher, Oommen, & Steele, 2009)。

傳播學者黃靜蓉(2017: 77)提到:當今資訊社會中,全球客家人如何透

過傳播科技提升認同是客家網路社群的首要課題。客家族群分佈於全球 95

5

個國家,約有 8,000萬人口(廖經庭,2007)。其中,中國約有 5,000萬客家

人,是全球客家人的原鄉 (黃靜蓉,2017: 80)。臺灣自 1987年 7月 15日解

嚴,1988年開始解除報禁、黨禁,也逐步釋出廣播與電視頻道資源,是為開

啟臺灣多元文化傳播政策的起點。根據客委會 2017年 2月公布的「全國客家

人口暨語言調查成果報告」,「全台每五人就有一位客家人」,1居住在臺灣

的四百多萬客家人,直至 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後,才終於從隱形的身

份,轉而成為擁有屬於自我族群的廣電媒體做為發聲管道,並擁有基本的族

群文化傳播權。雖然客家族群媒體在「還我母語」運動以後開始蓬勃發展,

然而,近年客語的流失情形仍頗為嚴重。其中,「年齡」是影響客家民眾是

否使用客語的重要因素。

相較於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包括網站、網誌、社群媒體

(social media)、串流媒體(YouTube)、行動通訊裝置(手機 Apps )等網

路媒體科技,對於年輕世代有較高的觸達性與接近性,對於年輕世代的影響

力與傳播效果也最為顯著。在數位媒體時代的今天,年輕世代較少透過傳統

媒體獲得資訊,而是透過具互動特性的行動科技網路媒體,成為主動的閱聽

人以及資訊產製者。於2005年肇始的 Web 2.0世代中,網路媒體科技的互動

性研究也跟著茁壯,加上數位媒體匯流及全球化的趨勢及影響,網路媒體已

經逐漸可以取代傳統媒體。此外,網路新媒體科技的再現與認同建構之間的

關聯緊密,網路媒體(networked media)、數位媒體(digital media)、行動媒

體(mobile media)改變的不只是人們的生活,亦改變了人們的自我認同

(Boutros, 2011: 297)。

網路媒體科技相關研究(Bruns, 2009; Cohen, 2011;孫榮光,2017:125)

指出:行動通訊所發展的社群媒體是一種 Web 2.0的應用平台與技術,藉由

互動式網路提供社群互動、分享與創作內容並進行溝通,此類互動社群團體

包括:微網誌、協作計畫、內容社群、社群網站。有學者(Barry & Doherty,

2017:1061)指出:互動性被視為是傳統媒體與網路新媒體之間最大的區別;

且互動性是數位傳播的重要環節,也是新媒體文本論述的關鍵概念

(McQuail, 2010)。網路媒體的互動性能夠賦權使用者自行產製內容,並提

供給其他的使用者應用。而網路媒體之互動性的定義可以分別從媒介性質

(Sundar, 2004)、訊息情境(Rafaeli & Sudweeks, 1997)、使用者認知(Bucy,

2004; McMillan, 2002)等三個面向切入探討;或從整合上述三個面向的方式

理解之(Kiousis, 2002)。

1 上網日期:2017年9月26日,取自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Content?NodeID=34&PageID=38261

6

在全球化數位媒體迅速發展以及行動通訊與社群網站相互結合的推波助瀾

下,網路媒體科技的資訊傳播對於客家族群之形象塑造與認同建構實扮演極

為重要的角色。檢視客家族群與網路傳播媒體科技的相關研究,其中包括:

黃靜蓉(2017)根據「資源基礎觀」(resource-based view)探討客家網路社

群資源,比較臺灣、中國、馬來西亞的 17家網站、論壇、部落格、社群的

經營現況,研究結果顯示:依地區來分,臺灣客家網路社群較具備獨特財產

資源。

孫榮光(2017)探討數位時代的社群媒體(臉書)如何成為訊息傳佈與人

際溝通的主流模式,並進行更有效果的客家傳播,研究結果指出

(2017:119):「年齡較輕者傾向使用網路,年齡較高者傾向使用電視。客

家傳播應積極開發行動通訊與社群媒體以多方呈現客家族群與文化意涵,並

開發新生代較為年輕的接收對象」。李美華(2016)分析資訊傳播科技系統

如何影響臺灣客家中功率廣播電台的組織溝通與管理形式,研究結果指出:

三家媒體臉書貼文訊息以資訊型為最大宗;其所提供的效益則以社會心理效

益為最大宗。李美華(2017)針對台北、新竹、台中、高雄、花蓮的客家電

視閱聽人進行每日新聞節目的接收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來自不同地理位置、

社會人口及語言文化背景的客家閱聽人會以優勢、協商、對立等三種解讀型

態收看客家電視新聞節目,且閱聽人對於文本的詮釋觀點與其日常生活經驗

與實踐脈絡息息相關。

國外相關研究包括:Sinardet & Mortelmans(2006)針對居住在比利時的

第二代及第三代摩洛哥、土耳其以及東歐國家後裔的媒介使用進行分析。

Ray (2000)分析居住在澳洲的斐濟印度人(Fiji Indians),如何藉由觀賞

寶萊塢(Bollywood)電影,以建立其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

(Anderson, 1991;Shiramizu, 2000)。Ferle & Morimoto(2009)採用 Xu, et

al.(2004)對於族群媒體使用的操作化變項,探討亞裔美國女性學生與上班

族之族群媒體使用行為、族群認同,以及族群相關產品的消費行為。Kim-Ju

and Akutsu(2015)採用少數族群認同發展的理論模式(Phinney, 1989;

Phinney & Ong, 2007),分析美國華裔移民的族群認同。Fina(2013)探討

美國華盛頓地區的西班牙族群電台之族群認同建構。Matsaganis (2014)分

析美國洛杉磯地區服務多元族群的媒體工作者如何協商及建構其新聞專業認

同。Lu(2015)探討居住在澳洲的中國人之離散認同。Yin(2015)探討紐

西蘭華人使用華文網路空間(Chinese-language cyberspace)與華人身分認同

之間的關聯性。

7

本地相關研究包括:蔡珮(2011:189)分析16位不同世代,居住在臺北

的客家閱居住在臺北的客家閱聽人之族群認同。李美華(2013:190)探討

桃竹苗地區客家閱聽人使用客家族群媒體的傳播效果,研究結果指出:無論

是電視、廣播、雜誌或網路媒體,客家族群媒體除了是傳遞訊息的管道,更

扮演互動交流平台、傳承語言文化,以及建立集體認同意識的重要角色。

魏玓(2016)透過文獻與田野訪談研究方法,分析馬來西亞閱聽人收看

客家電視台製播之戲劇節目的情形,並探討其收視客家電視台節目與客家文

化復振及客家認同維繫之間的關係。李樑堅、黃桂香(2018)以認知、情感、

行為三個面向測量客家文化認同構面,以探討客家文化認同對於客家文創產

品購買意願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客家文化認同與客家文創產品之購買意

願間呈正相關,且以中、高齡的客家族群之客家文化認同以及購買客家文創

產品的意願較高。

(二之二)網路媒體科技與客家形象

英國文化研究學者 Stuart Hall早在1980年代即對於英國的離散族群、階

級、再現與認同提出理論觀察。Hall 認為當時英國非裔族群有一種新的認同

正在形成,並定義認同為:「constituted not outside but within representation」

(Harman, 2016: 117)。Hall所提出媒體訊息的「製碼」、「解碼」模式對

於媒體再現與認同建構的研究有著深遠的影響,亦可見媒體再現與認同的關

係極為密切。檢視「再現」的定義,是將客觀真實的社會事件,加以挑選、

重組、編排,並以文字或圖像等符號真實系統組成一套有秩序、可理解、有

意義的敘述方式。媒體常以選擇、排除與重組的方式反映或扭曲社會真實;

並多以他者的報導視角再現少數族群形象(李美華,2013)。

檢視關於媒體再現客家形象的研究文獻,包括:姜如珮(2003)探討客

家電視台「客家新聞雜誌」節目中的客家意象,研究結果指出:(1)「客

家新聞雜誌」對客家人及客家精神褒多於貶,隱惡揚善。 (2)呈現客家人

的正面性格,包括:勤儉刻苦、慎終追遠、崇尚自然、重視教育。負面性格

包括:男尊女卑、保守固執、功利現實、自卑怯懦。羅詩誠(2002)分析

《遠見》雜誌所再現的客家人精神,包括:晴耕雨讀、忠孝傳家。蔣淑貞

(2006)指出:鍾理和的作品中凸顯了「勤奮」、「硬頸」、「農民受壓迫」

的客家意象。李美華(2013: 45)的研究結果指出:臺灣報紙媒體再現的客

家形象以包括:「硬頸」、「勤勞」、「節儉」等正面形象為主。而針對網

8

路新媒體中的客家文化意象研究則包括:王雯君(2005)探討網際網路中的

客家想像社群,包括:「過去感」、「地方感」、 「危機感」、「宿命觀」與

「光榮感」以及「共時性」的想像。廖經庭(2007)探討 BBS站的 PTT

“Hakka Dream”版客家族群網路之認同建構。林果潔 (2013:III;83)採用

語藝敘事批評方法,分析2008年到2012年間,客委會網站內容中的客家文化

網路形象。研究結果指出:客委會官網呈現的客家文化形象為「好親近」、

「好客」、「好愛你」的親民形象,常常舉辦嘉年華文化交流活動,十分重

視客家文化的傳承及孕育。李美華(2014)透過 Google Alerts(Google 快訊)

蒐集自2014 年3月12日至2014年5月11日期間的網路客家新聞,並針對網路新

聞報導中的客家人形象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客家形象出現最多的依序是

「重視傳統」、「好客」、「飲水思源」、「具有理想」、「勤勞」、「智

慧」、「肯吃苦」、「具有見地」、「堅強剛毅」、「節儉」、「硬頸」、

「愛國」、「冒險」、「好潔」。

三、研究方法

(三之一)問卷調查法 (Survey Questionnaire)

自我歸類理論探討個人如何將自我認同歸類於某族群,而非其他族群;

並進一步探索個人如何定義跨群體差異(Turner, Oakes, Haslam, & McGarty,

1994; Jetten, Spears, & Manstead, 1998)。自我歸類應用在族群媒體研究

(Johnson, 2010: 115; Turner, Hogg, Oakes, Reicher, & Wetherell, 1987)則有:

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社會規範 (Norms)、原型 (Prototypes)、族

群合宜性 (Ethnic Fit)等四個區隔族群類別意義與重要性的概念。

本計畫以網路問卷調查方式蒐集來自兩岸四地(中國大陸、香港、澳

門、台灣)的客家族群媒體閱聽人之基本資料、客家族群網路新媒體使用行

為、使用動機目的、感知客家認同、以及感知客家形象。本計畫使用

Qualtrics網路問卷調查平台建構問卷,採用網際網路廣告及人際網絡方式以

招募受訪者,邀請受訪者填寫網路問卷。

(三之二)深度訪談法 (In-depth Interview)

本計畫透過人際網絡滾雪球方式,招募六位17歲到27歲來自兩岸四地的

年輕世代閱聽人接受深度訪談,針對不同地區閱聽人的生活文化脈絡情境,

詮釋客家網路媒體科技的使用動機、使用行為,並探討閱聽人的客家形象認

9

知與自我歸類客家認同。訪談綱要包括:「媒介使用」、「認知面」、「情

感面」、「行為面」、「形象感知」與「自我歸類」六個面向。以下是訪談

綱要:

1. 請問您平常是否有收看族群媒體節目? 收看哪些頻道、節目? 管道為何?

有否有收看客家族群媒體節目? 節目產製者為何? 收看管道為何? 收看頻

率為何?

2. 請問您收看族群媒體節目(主要為客家族群媒體)的動機及目的為何? 滿意

程度如何? 在認知面、情感面的感受及體驗如何?

3. 請問您對於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Phpa9Ry44 ) 所呈現

之客家族群文化特質的解讀及詮釋(型態)為何?

4. 請問您對於客家族群及客家文化特質的認知(是否了解客家語言、飲食

習性、服裝飾品、居住建築、婚姻關係、家族制度、社會組織、宗教習

俗)為何?對於客家族群及客家文化的態度(喜愛程度)如何?客家族

群媒體之使用如何影響您對於客家族群文化在認知、態度、行為的面向?

5. 請問您認為客家族群與其他族群(例如閩南、原住民)的文化差異(社

會規範、原型;特質屬性、形象)為何?請舉例說明其他族群所具備的

文化特質(刻板印象)。又,請問您認為客家族群內部具有同質性或異質性?

各是為何?

6. 請問您是否會使用「泛族群媒體」(pan-ethnic media,例如:香港、韓國、

日本、原住民媒體)?請問您認為使用泛族群媒體是否會影響您的自我

實現及其他社會文化行為?請問您認為使用泛族群媒體會提升還是削減

您的族群認同?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計畫根據族群媒體、網路媒體科技與客家文化認同、客家形象之

理論文獻,探討兩岸四地(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閱聽人使用客家

族群網路媒體的樣貌及傳播效果。本計畫以網路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方法,

探討居住兩岸四地的閱聽人使用客家網路媒體科技(包括:電視、廣播、網

站、部落格、社群媒體、串流媒體、行動媒體)以及客家形象與客家認同的

認知圖像。以下分述量化網路調查問卷與質性閱聽人深度訪談的研究發現及

研究結果。

10

(四之一)網路問卷調查

本計畫以網路問卷調查方式,蒐集兩岸四地閱聽人之族群媒體的使用

情形、使用動機、及對於客家認同及客家形象之認知、態度與行為。以下陳

述資料蒐集結果。

本計畫問卷的施測時間從 2018年 4月初(4月 9日)到 6月初(6月 9

日),本計畫將網路問卷連結2置放於客家相關社群媒體及網路電子佈告欄,

經人工篩選填答不完整或重複填答者,共獲致 381份有效樣本。

受訪者的平均年齡為 27歲,其中以 17-27歲的填答者人數最多,有

261人 (68.9%),其次是 28歲到 38歲,有 71人(18.7%),再者是 50歲及

50歲以上受訪者(年齡最大的受訪者為 65歲),有 24人(6.3%);39歲到

49歲的受訪者,有 23人(6.1%)。

受訪者以女性(62.2%)比例較高,為男性(37.8%)的 1.65倍。除了

有 17名來自馬來西亞、印尼等地或未註明者,來自台灣的受訪者的數量最

多,有 320人(87.9 %),其次是來自香港,20人(5.5%),第三來自澳門,

14位(3.85%),第四來自中國大陸,10位(2.75%)。父親來自台灣的比例

最高(85.4%),其次來自中國大陸 (7.2%),第三來自香港(5.5%),第四

來自澳門(1.9%)。母親來自台灣的比例最高(87.25%),其次來自中國大陸

(7.15%),第三來自香港(4.2%),第四來自澳門(1.4%)。

受訪者的居住地最多為台北市及新北市,有 80人(21%);其次是新竹

縣市,78 人(20.5%),第三則是台中,45 人(11.8%)、桃園 45 人(11.8%)。

受訪者的教育程度以大專院校比例最高(69%),其次是碩士(23.4%),第三

是高中職(5.8%)。受訪者的職業以學生比例最高(56.7%),其次是勞工及

服務業(20.2%,包括:營建業、製造業、資訊媒體、金融、餐飲、產銷物

流、非營利組織);第三是軍公教及專業人士 (15.5%,包括:政府機關、警

消、律師、醫師、會計)。

受訪者的父親是客家人的比例為 38.6%;母親為客家人的比例為 34.9%。

受訪者自我認定是客家人的比例為 42.5%。受訪者不懂客語者有 179人

(47%),懂得客語的受訪者有 202人 (53%),包括「略通」,83人

(21.8%),「普通」,65人(17.1%),「精通」,54人(14.1%)。受訪者使用

的客語腔調比例分別是:四縣 (含南四縣)(66.1%)、海陸(27.5%)、大埔

(4.1%)、詔安 (1.15%)、饒平(1.15%)。

在自我陳述的文化認同方面,以「我是台灣人 」的比例最高(58.7%),

2 Qualtrics https://nctucommunication.qualtrics.com/jfe/form/SV_1Ojf7kHrkrXTglT56.7

11

其次是「我是台灣客家人」 (16.8%),第三是「我是客家人 」 (9.7%),第

四是「我是香港人 」 (4.6%),第五是「我是澳門人」 (3.7%),第六是

「我是中國人」 (2.6%)。

在自我陳述客家認同的面向上,平均值最高的是:「我認同客家族群」

(Mean=4.01,SD=0.912);其次是「我對於日常生活講求實際」

(Mean=3.94,SD=0.704);第三是「我很能夠適應新環境」(Mean=3.65,

SD=0.858)。

受訪者最常收看的客家電視台是台灣的客家電視台(90人,96.8%),

最常收看的節目類型為「戲劇、戲曲、電視電影」(32.97%),其次是「新

聞」(19.8%),第三是「文化、教育、資訊」(18.7%)。在客家電視的使

用動機方面,平均值最高的是「喜愛節目內容」(Mean=4.0,SD=0.794);

其次是「了解客家(文化) 」(Mean=3.84,SD=0.970);「獲取新知」

(Mean=3.82,SD=0.932)。受訪者對於客家電視的滿意程度頗高,力克特

五點量表的平均值為 3.69 (SD=0.737)。

受訪者最常收聽的客家廣播電台是「講客廣播電台」(11人,42.3%),

其次是「寶島客家廣播電台」(9人,34.6%),第三是「大漢之音廣播電台」

(5人,19.2%)。最常收聽的節目類型是「綜合、談話性節目」(46.4%),

其次是「音樂節目」(21.4%),第三是「教育文化節目」(17.9%)。在客

家廣播的使用動機方面,平均值最高的是「了解客家(文化) 」(Mean=4.0,

SD=0.871),其次是「喜歡節目內容」(Mean=3.90,SD=0.803);「間接

與客家族群接觸」(Mean=3.90,SD=0.803);「了解客家族群對事物的看法」

(Mean=3.90,SD=0.960),第三是「獲取新知」(Mean=3.80,SD=0.961)。

受訪者對於客家廣播的滿意度較客家電視略低,力克特五點量表的平均值為

3.60(SD=0.932)。

受訪者使用最多的客家網路資源是網站(18.9%),其次是社群媒體

(social media)(12.9%),第三是串流媒體(streaming media),比例為12.6%,

行動媒體的使用比例為6%。受訪者使用最多的網站包括:客委會(24人)、

哈客網路學院(5人)、客家電視台(3人)。受訪者使用最多的社群媒體是臉

書(28人),包括:《客家小吵》(Hakka Fighter)、客家電視台臉書粉絲專頁。

受訪者最常使用的串流媒體是 YouTube(34人),包括:《客客客棧》、客家電

視台。受訪者最常使用的行動媒體是 LINE (12人)。

在使用動機方面,比例最高的是「獲取新知」(Mean=4.07,

SD=0.811),其次是「了解客家(文化) 」(Mean=4.06,SD=0.806);「蒐

集資訊」(Mean=4.06,SD=0.806),第三是「了解客家族群對事物的看法」

(Mean=3.89,SD=0.807)。受訪者對於客家網路資源的滿意程度較客家電

12

視及客家廣播為低,力克特五點量表的平均值為3.38 (SD=0.842)。

受訪者對於客家形象的認知方面,比例最高的是「客家族群有節儉的

特質」(Mean=4.16,SD=0.918),其次是「客家族群有刻苦耐勞的特質」

(Mean=4.11,SD=0.883),第三是「客家族群有重視傳統的特質 」

(Mean=4.07,SD=0.905)(表1)。

表1 網路問卷結果統計

變項 描述統計

性別 男性 : 144人 (37.8%)

女性 : 237人 (62.2%)

年齡 17-27歲 : 261人(68.9%)

28-38歲 : 71人(18.7%)

39-49歲 : 23人 (6.1%)

50歲(含)以上:24人(6.3%)

來自兩岸四地 受訪者

台灣:320人(87.9 %)

香港:20人(5.5 %)

澳門:14人(3.85 %)

中國大陸:10人(2.75 %)

其他:17人

父親

台灣:311人(85.4 %)

香港:20人(5.5 %)

澳門:7人(1.9 %)

中國大陸:26人(7.2 %)

其他:17人

13

母親

台灣:315人(87.25 %)

香港:15人(4.2%)

澳門:5人(1.4 %)

中國大陸:26人(7.15 %)

其他:20人

現居住地 台北市、新北市:80人(21 %)

新竹縣市:78人(20.5 %)

台中:45人(11.8 %)

桃園:45人(11.8 %)

高雄:26人(6.8%)

苗栗:16人(4.2%)

彰化:12人(3.15%)

台南:11人(2.9%)

馬來西亞:5人(1.31%)

基隆:4人(1.05%)

嘉義:4人(1.05%)

香港:3人(0.8%)

澳門:3人(0.8%)

上海、北京、南寧:3人(0.8%)

教育 大專院校: 263人 (69%)

碩士:89人(23.4%)

高中職:22人(5.8%)

博士:5人(1.3%)

國中:2人 (0.5%)

職業 學生: 216 人 (56.7%)

勞工及服務業:77人 (20.2%)

軍公教及專業人士:59人

(15.5%)

退休 : 7人 (1.8 %)

家管 : 5人 (1.3%)

其他: 17人 (4.5%)

14

父親是否是客家人3 是: 147人(38.6%)

否:225人(59.1%)

不確定:9人(2.4%)

母親是否是客家人 是: 133人(34.9%)

否:238人(62.5%)

不確定:10人(2.6%)

自我認定客家人 是:162人 (42.5%)

否:219人 (57.5%)

是否聽說客語 完全不懂:179人 (47%)

略通: 83人 (21.8%)

普通: 65人 (17.1%)

精通: 54人 (14.2%)

使用客語腔調 四縣(含南四縣)113人

(29.7%)

海陸 47人(12.3%)

詔安 2人(0.5%)

饒平 2人(0.5%)

大埔 7人(1.8%)

文化認同 我是台灣人: 206人 (54.1%)

我是台灣客家人:59人(15.5%)

我是客家人: 34人 (8.9%)

我是香港人: 16人 (4.2%)

我是澳門人: 13人 (3.4%)

我是中國人: 9人 (2.4%)

我是台灣中國人: 6人 (1.6%)

我是中國台灣人: 2人 (0.5%)

我是中國客家人: 2人 (0.5%)

我是中國香港人: 2人 (0.5%)

我是澳門中國人: 1人 (0.3%)

我是香港客家人: 1人 (0.3%)

其他: 24人 (6.3%)

客家認同五點力克特量表(1:非常不同意;5: 非常同意) (Mean/SD)

3 此處「客家人」的定義乃根據「客家基本法」第二條, 指「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

家人者」。According to Hakka Basic Act Article 2: ‘Hakka refers to people who have Hakka blood or Hakka

origin,3. and those wh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Hakka’.

15

Cronbach’s Alpha based on standardized items=0.874

1. 我認同客家族群 4.01/0.912

2. 我具有客家族群的特質 3.05/1.179

3. 我了解客家文化 3.07/0.976

4.我喜愛客家文化 3.49/0.898

5.我以身為客家人為榮 3.60/0.945

6.我投身客家公共事務 2.66/1.102

7.我很能夠適應新環境 3.65/0.858

8.我對於日常生活講求實際 3.94/0.704

9.我欣賞並實踐客家族群的團結本質 3.62/0.837

10.身為客家族群一份子,我與其他族

群是很不同的

3.38/0.866

客家電視使用動機 (Mean/SD)

Cronbach’s Alpha based on standardized items=0.864

使用客家電視人數比例 94人(24.7%)

使用客家電視節目類型 戲曲/戲劇/電視電影:30人

(7.9%)

兒少節目:5人(1.3%)

音樂/綜藝:12人(3.1%)

文化/資訊/教育:17人(4.5%)

人文/紀錄片:9人(2.4%)

新聞/雜誌:18人(4.7%)

其他:2人(0.5%)

1.情緒紓解 3.30/0.894

2.尋求快樂 3.35/0.803

3.喜愛節目內容 4.00/0.794

4.增加與別人談話的題材 3.13/0.887

5.間接與客家族群接觸 3.62/0.977

6.陪伴家人、朋友 3.45/1.058

7.學習客語 3.56/1.146

8.了解客家(文化) 3.84/0.970

9.獲知客家族群對事物的看法 3.61/0.967

10.作為日常生活的參考 3.60/0.899

11.蒐集資訊 3.70/0.844

12.獲取新知 3.82/0.932

16

客家電視節目滿意程度 3.69/0.737

客家廣播收聽動機 (Mean/SD)

Cronbach’s Alpha based on standardized items=0.936

使用客家廣播媒體人數比例 30人(7.9%)

使用客家廣播節目類型 新聞節目:4人(13.3%)

教育文化:5人(16.7%)

音樂節目:6人(20%)

綜合(談話)節目:13人

(43.3%)

其他:2人(6.7%)

1.情緒紓解 3.73/0.868

2.尋求快樂 3.50/0.682

3.喜愛節目內容 3.90/0.803

4.增加與別人談話的題材 3.50/0.938

5.間接與客家族群接觸 3.90/0.803

6.陪伴家人、朋友 3.27/1.081

7.學習客語 3.63/1.129

8.了解客家(文化) 4.00/0.871

9.獲知客家族群對事物的看法 3.90/0.960

10.作為日常生活的參考 3.73/0.944

11.蒐集資訊 3.63/0.999

12.獲取新知 3.80/0.961

客家廣播滿意程度 3.60/0.932

客家網路使用動機 (Mean/SD)

Cronbach’s Alpha based on standardized items=0.904

使用客家網路媒體人數比例 106人 (27.8%)

使用客家網路媒體類型 網站:72人(18.9%)

社群媒體:49人(12.9%)

串流媒體 :48人(12.6%)

行動媒體 :23人(6%)

部落格 :15人(3.9%)

其他:10人(2.6%)

1.情緒紓解 3.06/1.018

2.尋求快樂 3.07/1.052

3.喜愛節目內容 3.43/0.981

17

4.增加與別人談話的題材 3.34/0.981

5.間接與客家族群接觸 3.72/0.937

6.陪伴家人、朋友 2.83/1.060

7.學習客語 3.65/1.109

8.了解客家(文化) 4.06/0.806

9.獲知客家族群對事物的看法 3.89/0.807

10.作為日常生活的參考 3.66/0.949

11.蒐集資訊 4.06/0.806

12.獲取新知 4.07/0.811

客家網路滿意程度 3.38/0.842

客家形象 (Mean/SD)

Cronbach’s Alpha based on standardized items=0.949

1.客家族群有勤勞的特質 4.04/0.896

2.客家族群有節儉的特質 4.16/0.918

3.客家族群有自信的特質 3.61/1.070

4.客家族群有硬頸(擇善固執)的特質 3.88/0.998

5.客家族群有重視傳統的特質 4.07/0.905

6.客家族群有忠義的特質 3.91/1.046

7.客家族群有好客的特質 3.90/1.024

8.客家族群有飲水思源的特質 3.96/0.951

9.客家族群有熱情的特質 3.91/1.012

10.客家族群有刻苦耐勞的特質 4.11/0.883

11.客家族群有樸實的特質 4.04/0.862

12.客家族群有保守的特質 3.97/1.013

13.客家族群有冒險犯難的特質 3.63/1.191

14.客家族群有能幹的特質 3.94/0.937

15.客家族群有謙虛的特質 3.74/1.109

16.客家族群有沉默的特質 3.63/1.157

17.客家族群有快樂的特質 3.65/1.055

18.客家族群有堅韌的特質 4.01/0.872

19.客家男性有沙文主義的特質 3.86/1.396

20.客家婦女有四頭四尾的特質 4.02/1.404

18

(四之二)閱聽人深度訪談

表2 受訪者資料

代號 年齡 性別 出生地 現居住地 居住年 訪談日期

Lin 21 女 台灣 苗栗 21年 2018-05-04

Ma 22 男 台灣 台北 22年 2018-05-09

Dai 27 女 中國大陸

福建

長汀 23年 2018-05-18

Yan 23 男 香港 新竹 4年 2018-06-01

Tan 20 男 中國大陸

廣州

新竹 半年 2018-06-06

Kuan 21 女 澳門 新竹 4年 2018-06-13

1. 族群媒體使用行為

六位兩岸四地受訪者在族群媒體使用行為方面有不同的樣貌,居住在台灣

的受訪者透過 YouTube、Facebook、影片網站使用族群媒體科技,包括收看

客家影視節目、客家廣播節目、或客家 MV (Music Video)。中國大陸的受

訪者會透過網路視頻網站(包括:優酷)收看廣東惠州市廣播電視台的《客

家》節目,4或收看粵語頻道,包括廣東台或香港電視台節目。

我之前使用客家族群媒體,大部分是以廣播節目為主,包括苗栗的《大漢之音》,

《寶島客家》廣播電台,透過 YouTube收看客家電視台〈大崎下〉5這部文藝電影

(Lin, 女性,台灣,21歲,訪談日期:2018-05-04)。

我會使用 YouTube 看客家電視戲劇節目〈勞動之王〉,有時候會看客台的新聞 (Ma,

男性,台灣,22歲,訪談日期:2018-05-09)。

我有接觸這類節目,節目名稱叫做〈客家〉,廣東惠州電視台,通過網路收看,使用

的語言是客語(Dai,女性,中國大陸福建,27歲,訪談日期:2018-05-18)。

我收看客家電視台製作的戲劇節目〈黑盒子〉6,使用客語,完全沒有刻板印象,比較

4 惠州市廣播電視台 https://zh.wikipedia.org/zh-

tw/%E6%83%A0%E5%B7%9E%E5%B8%82%E5%B9%BF%E6%92%AD%E7%94%B5%E8%A7%86%E5%8F

%B0 上網日期:2018年1月15日。 5 〈大崎下〉http://www.hakkatv.org.tw/news/174784 上網日期:2018 年11 月22日。

6 〈黑盒子〉(英语:The Black Box),2016年客家電視台電視電影,於2015年11月3日開鏡、2015年11月中

旬殺青,於2016年4月2日上檔。

19

有現代感。另外,我也收看過〈假黎婆〉,7這齣戲有比較多客家刻板印象,有年代感,可以學習客語(Yan,男性,香港,23歲,訪談日期:2018-06-01)。

我使用粵語頻道看廣東台,也可以收看香港的 TVB台、香港台。我到台灣發現有客家

電視節目,因為好奇,所以有收看 (Tan,男性,20歲,中國大陸廣州,訪談日期:

2018-06-06)。

我有使用 YouTube 及 FB 收看客家電視台新聞,也有收看客家戲劇〈阿婆的夏令營〉、

客語 MV(Kuan,女性,21歲,澳門,訪談日期:2018-06-13)。

2. 族群媒體之使用動機目的以及認知與情感體驗

在族群媒體的使用動機及感受體驗方面,澳門受訪者表示:客家族群媒體

節目,跟其他類型的節目不一樣,客語節目有流行感,很有趣,可以改變對

於客家的刻板印象。香港受訪者表示:觀賞客語節目可以學習客語,並體會

客家元素。台灣受訪者表示會收看客家電視台的談話節目、新聞節目以及戲

劇節目,表示自己可以聽得懂節目所使用的客語腔調,並希望有更多吸引年

輕人的節目。中國大陸福建的受訪者在數年前到外地讀大學期間,因為想念

家鄉親人,並因為想要進一步瞭解自己的母語文化,所以較常收看惠州電視

台《客家》節目,在認知方面能更深入瞭解客家文化,情感方面則是會產生

親切感跟回到故鄉的感覺。

客語節目跟平常看的節目不一樣,跟現在流行的事物很接近,可以翻轉我們對於客家

的刻板印象(Kuan,女性,21歲,澳門,訪談日期:2018-06-13)。

因為修課的關係,我有收看客家節目,除了學習客語,也從戲劇場景到吃的東西,學習其中的客家元素(Yan,男性,香港,23歲,訪談日期:2018-06-01)。

我在福州讀大學時比較常看〔客家電視節目〕,首先是因為我個人的興趣愛好,第二則

是想深入了解我們客家文化。而當時因為在外地上大學,有時會很想念家鄉,想念親

人,看節目消遣的同時,會感覺很親切,有回到故鄉的感覺,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到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B%91%E7%9B%92%E5%AD%90_(%E9%9B%BB%E8%A6%96%E9%9B

%BB%E5%BD%B1) 上網日期:2018年11月12日。 7 〈假黎婆》:鍾理和作品,以一個孫子阿和的角度來看他身為假黎的奶奶。假黎,根據河洛話「傀儡」的

發音「加禮仔」而衍申出來的客家話,特指「傀儡番」,是清代以來漢人對於台灣南部排灣族、魯凱族的通

稱。也有的人說是漢人沿用平埔族稱呼山地原住民「Kali」的諧音而來。取自

http://www.ireading.cc/review/review.aspx?rid=51827 上網日期:2018-11-23。

https://broadcasting.hakka.gov.tw/video/?recordId=4022&videoCatalog=11&subCatalog=20&catalog=287

20

們客家文化。因為我從小在長汀出生長大,看節目中介紹的客家食物,我們的風俗習

慣,看了以後會特別想回家,吃家裡的食物。我們客家人對於傳統文化挺注重的,會

慶祝春節或中秋這些傳統的節日,看到會特別有感覺,很感動的感覺(Dai,女性,中

國大陸福建,27歲,訪談日期:2018-05-18)。

收看客家電視台可以學習客家語言。我在看客家電視新聞節目時,因為有很多專有名詞,不太懂,但可以看字幕。看戲劇節目時,主要是四縣腔,我比較聽得懂。我喜歡〈勞動之王〉,8遊民會講海陸腔,會舉看板的也是講海陸腔,反正主角講四縣腔,其他角色就講其他腔調(Ma,男性,台灣,22歲,訪談日期:2018-05-09)。

我收看的是談話節目跟新聞節目。感覺客家電視的節目大多是針對中老年人來做,年

輕人的節目比較少。我會想到是不是因為閩南文化過於強勢,所以客家文化會設立傳

播管道來好好保存客家文化(Lin, 女性,台灣,21歲,訪談日期:2018-05-04)。

3. 對於客家族群文化之認知、態度及認同

客家族群文化特質包括:適應環境(融入當地文化)、務實或踏實、團結、

內向、家族凝聚的特質。由於客家傳統農耕生活環境與向外遷徙的歷史情境,

客家族群盡量物盡其用,具備勤儉的美德及堅強的特質。受訪者對於客家美

食、客家文化創意產業(藍衫、花布等)以及婚姻習俗及宗教禮儀如數家珍,

包括:台灣的客家飲食口味偏油、鹹、香;中國大陸福建的客家菜餚較油但

不鹹辣。受訪者相當稱許台灣在客家文化的復振實踐表現,認為堪稱學習典

範。另一方面,香港、澳門、廣州的客家人較為隱性,加上外顯行為或外表

方面亦無可以區別的特徵,且又多已融入當地社會,若不表明族群身分,通

常無法辨識。總之,受訪者多對於客家文化多表示有親切感跟好感,咸認為

客語作為母語,在學習與延續方面很重要。

客家人很團結,注重祠堂跟祖譜,清明去掃墓,爺爺這輩之外,還會去掃太公的墓。客家人在喬遷的過程中,大家住在一起,一起防禦。客家人很能適應環境,客家人很踏實,說什麼就做什麼,比較實際。客家飲食比較油膩比較肥,保持原汁原味,我們這裡不會重口味,下飯,但不會太鹹,而最好吃的客家菜是鹽焗雞。我的奶奶輩,外婆會穿襟衫,斜扣,釦子是布做的,顏色很素。客家信仰基本上是佛教,媽祖廟。婚

8 2017年台灣偶像劇。由黃騰浩、安唯綾、古斌、鄧九雲、羅思琦、張靜之領銜主演。於2016年10月27日開

鏡,客家電視台於2017年3月27日上檔。https://zh.wikipedia.org/zh-

tw/%E5%8B%9E%E5%8B%95%E4%B9%8B%E7%8E%8B

上網日期:2018年11月18日。

21

姻制度跟閩南挺不一樣,傳統來講,很注重古時候傳下來的六禮,明媒正娶,男方去女方家說親,送訂,選日子要良辰吉日,送聘金,女方娘家要準備嫁妝。整體而言,我的認同程度十分量表,給九分(Dai,女性,中國大陸福建,27歲,訪談日期:

2018-05-18)。

客家文化特質最有代表性的是勤儉,會精打細算,對金錢比較敏感,但不是小氣,而是一種美德。客家飲食特色為「四炆四炒」、「油鹹香」。使用客家媒體會促進自己對客家的認同,會影響對於客家文化的喜愛程度,先使用才會喜愛,並更加了解。5點立刻特量表的話,我的認同是 4 (Lin, 女性,台灣,21 歲,訪談日期:2018-05-04)。

客家人移居到另一個地方,生根,適應環境,客家跟其他族群不一樣,必須團結。有點像馬來西亞的四個族群〔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原住民〕,各自需要自立自強,要團結。一般客家人的工作是耕田為主,收入較少,省錢方面要多一點功夫, 要物盡其用。不像上海人比較外向又很會做生意,相較起來比較有錢,客家人耕田的收入比較難,要比較節省一點。客家飲食方面,比較油跟鹹,重口味,因為客家移民到各地,所以菜式也會融入當地特色。另外,傳統客家花布使用比較現代的設計來設計服裝,看起來比較新,不會有鄉下古老的感覺。婚姻方面,感覺上,客家族群比較父權,女性要做很多事情。我欣賞客家族群那種堅強的態度,很值得學習。(Yan,男性,香港,

23歲,訪談日期:2018-06-01)

我外婆跟我媽媽,是梅縣(粵東)客家人,遷移到廣州。我外婆到粵北找工作,身為一個女生自己找工作,但能很快地適應環境。飲食方面,我們也吃釀豆腐,扣肉等客家菜餚。傳統客家文化我了解不多,但我經常吃的食物可能都是客家美食。在家裡我跟我爸講廣東話,跟我媽講國語,去我外婆家都是講客家話。我不覺得客家人有特別信一個神或宗教習俗,像我媽是信佛的,我外婆在家裡會拜菩薩,還是比較偏佛教,不是道教。我們那邊人很少信道教,佛教比較多,聽到道教的話,會覺得好像江湖術士。對於客家文化,與其說喜歡,應該是有親切感跟好感吧。在廣東比較特殊,人口混和,大家不會特別去關注客家人或其他人,倒是會強調自己是不是廣東人(Tan,男性,

20歲,中國大陸廣州,訪談日期:2018-06-06)。

婚姻關係上,〔客家〕男人比較權威。相較其他食物,我比較喜歡吃客家的東西。澳

門有客家人,但沒有大聲說出,客家有同鄉會,但客家人沒有表明身分的話,會不知

道他們是客家人。使用客家族群媒體以及在客家文化學院就讀會讓我比較留意客家族

群,也想要了解他們的處境,並會比較喜愛他們(Kuan,女性,21歲,澳門,訪談日

期:2018-06-13)。

客家的家族很凝聚,會互相幫忙,很團結,會保存食物。客家食物很有味道,不會很鹹,食物愈煮越好吃的感覺,像是扣肉。服裝方面,我的阿婆會穿花布,出去工作會戴斗笠,全身包好。我們家有褒忠的匾額 (義民廟),我阿公有養神豬參加比賽,對於客家文化的任何層面我都喜歡(Ma,男性,台灣,22歲,訪談日期:2018-05-09)。

22

4. 比較客家族群(內、外)與其他族群的文化差異

有受訪者表示:台灣的客家族群與閩南族群的差異不大,客家與原住

民的差異比較明顯。相較於閩南人,台灣的客家人個性較為沉穩害羞。相較

於客家人,閩南人較為阿莎力。另一方面,廣州的客家族群身分較不明顯,

且不會特別強調自己的客家身分。受訪者表示:若將客家人與香港人比較,

客家人比較友善、好客,一般香港人對自己的身分認同比較不強烈。再者,

福建的客家人較其他非客家族群更為熱心而好客,並且更注重宗族團結及鄰

里互助。

我不清楚客家跟閩南文化的差別,我覺得客家跟原住民的差別比較明顯,客家多是性格特質上面的呈現,原住民則是外表上比較能夠區分。文化差異方面,以廣東人的認知來看,閩南人比較有錢,比較聰明,會做生意,重男輕女。(Kuan,女性,

21歲,澳門,訪談日期:2018-06-13)

客家跟其他族群的差異在於客家人的適應力比較強,親戚會互相幫忙,合作(Tan,

男性,20歲,中國大陸廣州,訪談日期:2018-06-06)。

相較於香港人,台灣的客家人比較友善,好客。台灣的客家人會自豪地說我是客家人,在香港則很少會聽到。客家的同質性就是堅強,異質則在於講話的腔調不同。在香港的客家是隱性的(Yan,男性,香港,23歲,訪談日期:2018-06-01)。

福建客家人的本質是,挺開闊進取,不安於現狀,喜歡冒險,很注重宗族團結,鄰里互助,比較熱心好客(Dai,女性,中國大陸福建,27歲,訪談日期:2018-05-

18)。

客家家庭跟家族比較團結,客家人個性比較沉穩,比較害羞,不會想要誇耀自己。我爸爸是閩南人,閩南跟客家都算是好客吧,客人來都會很用心招待。我的媽媽比較客家,很細心,孝順,不管對爸爸或公公,對家裡的事都很盡心盡力。客家族群內部我覺得很不一樣,不只是語言腔調不一樣,使用的詞彙也不一樣,我覺得南部的四縣腔,有些辭是直接從國語翻譯過去的(Ma,男性,台灣,22 歲,訪談日期:

2018-05-09)。

在請客方面,閩南人比較阿莎力,客家人可能會比較計較。另外料理方面也可以區隔閩南跟客家,語言方面也更明顯有差異,還有節慶也差蠻多的,像客家人掃墓時間就跟閩南人不一樣。至於原住民,則是對於自然,山特別喜愛。原住民是母系社會,客家跟閩南是父系社會。原住民喜愛唱歌,歌喉不錯,五官深邃,較為樂於分享(Lin, 女性,台灣,21歲,訪談日期:2018-05-04)。

23

5. 「泛族群媒體」的使用情況及影響效果

受訪者表示會使用其他族群媒體,包括:日劇(Love TV Show 日本電

視劇)、日本動漫及電玩、韓劇、韓國綜藝節目、粵語頻道(TVB、香港電

台)、美劇、英劇、港劇、台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台灣流行音樂等,而

使用這些其他族群媒體的主要目的是消遣娛樂。部分受訪者認為收看西方媒

體(英劇、美劇)對於自己本身的族群文化認同影響不大。有受訪者表示,

收看泛族群媒體節目對於自己的客家認同有正面提升的效果(包括更有族群

凝聚力)。此外,亦有受訪者表示,使用日、韓、英、美等媒體,對於自我

族群文化的態度方面會有影響,包括增加對於該異國文化的好感度跟喜愛程

度,進而削弱自我族群的文化認同。

我會使用網路媒體追日劇,使用《Love TV show》, 前一陣子在追日本動漫《刀劍神域》,也有玩電腦版的遊戲,覺得應該不會影響自己本身文化認同,只是會減少花時間在閩南或客家媒體上。我的文化認同排序是,1. 日本,2. 閩南,3. 客家,有在自學日文(Lin, 女性,台灣,21歲,訪談日期:2018-05-04)。

使用泛族群網路媒體對客家認同的影響是正向的。我最近在學韓文跟韓國歌,發現韓文發音跟客家話很像,所以學韓文會提升我的客家認同,因為會客家話對學韓文有幫助。學韓文對我的影響蠻大的,因為我的老師很專業,大學讀台灣的中文系,我之前學的語言學課程經過他一講,很多以前學的東西全部都打通了,我會想去韓國玩。使用這些網路媒體會提升自我實現跟自尊,像我在 Facebook看到客家相關的貼文我都會按讚(Ma,男性,台灣,22歲,訪談日期:2018-05-09)。

我有從網路收看韓劇、粵語頻道、美劇、台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我不覺得會影響我的客家文化認同,因為我們文化的特色跟傳統應該要保留。韓國跟美國跟我們完全不一樣,美國沒有我們樸實。像我在宿舍跟家裡講客家話,語言不一樣,但文化是一樣的,室友還是聽得懂的。我覺得收看其他族群媒體,會提升客家認同,更有凝聚力的感覺(Dai,女性,中國大陸福建,27歲,訪談日期:2018-05-18)。

我會收看日劇跟韓劇,電影動漫文化還是日本比較有創意,美國很多商業片,電腦科技弄出來,感覺失真。日本是我比較喜歡的文化,我喜歡日本的 pop culture,會聽一些八十、九十年代的日劇或歌曲,因此可能會變成喜歡那邊的文化,會覺得人家的比較好看,自己的(香港電影)比較不好看,削弱自我的香港文化認同(Yan,

男性,香港,23歲,訪談日期:2018-06-01)。

我會收看美劇、日劇,對我的影響挺大的。我個人覺得,比如說關注更多它們文化的話,下次見到相關文化就會產生親切感,一種熟悉感,自然而然,不會不了解,不會去排斥它們,會更加開放,更加包容。像我高中同學很喜愛港台這邊的音樂,

24

推薦給我,我會對其產生好感。同道理,比如從小到大看日漫或美劇,看多的話會產生好感,看多美劇會削弱我的廣東或客家認同(Tan,男性,20歲,中國大陸廣

州,訪談日期:2018-06-06)。

我有收看日劇、韓劇、美劇、英劇及韓國綜藝節目,都是從網路上的影片網站收看。因為都是用來消遣娛樂之用,比較放鬆,沒有很多要思考的地方,也不會擔心會影響自己的文化認同。若要從最喜歡開始排序的話,1.美劇 2.英劇 3.日劇 4. 韓劇,日劇的劇情比較好看,懸疑,節奏比較快,20集就完結,美劇劇情比較新。這些節目會帶給我看事情不同的觀點,可以多思考不一樣的東西,對價值觀沒有太大的影響(Kuan,女性,21歲,澳門,訪談日期:2018-06-13)。

(四之三)結語

本計畫根據網路媒體科技與自我認同及形象認知之理論架構,探討大中

華地區客家媒體閱聽人的使用行為以及客家族群媒體傳播的效、後果。本計

畫以網路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法,探討兩岸四地(台灣、香港、澳門、中國

大陸)閱聽人使用客家網路媒體與其所感知之客家族群認同與客家族群形象。

本計畫採用網路招募及人際網絡滾雪球的方式招募來自兩岸四地的客家

媒體閱聽人接受本計畫之網路問卷調查(共有381位網路問卷受訪者)與深

度訪談(共有6位深度訪談受訪者)。未來研究可針對其他海外地區(例如:

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進行閱聽人之量化問卷調查與質性

訪談的資料蒐集,藉此希冀能更完整地呈現居住不同地區的客家族群媒體閱

聽人對於客家網路媒體的使用行為,並探討族群媒體之使用對於閱聽人之感

知客家族群認同與客家族群形象的影響效果。

在傳播科技迅速發展與數位媒體匯流的潮流趨勢下,居住在世界各地

的族群媒體閱聽人透過各種形式的新媒體科技再現族群想像共同體

(Anderson, 1991)並建構族群與自我認同(Boyd, 2010)。Michel Foucault

(1988)指出:吾人藉由實踐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沉思

(contemplation)、自我規訓(self-discipline)以建構認同。客家作為離散族

群,如何透過網路媒體科技再現形象及構建族群認同,實為需要持續耕耘的

重要研究課題。在此藉學者 Boutros (2011:291, 297)以下的話語作為結語:

The intersection of identity, media, and representation is particularly

visible when we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

Recent adoption of networked, digital, and mobile media has elicited

debate about how such media change not only our everyday lives but our

25

very selves. We can see concern with how new media seem to be

changing us in news reports on how video games lead to violence, or the

rise of the term “digital natives” to refer to a young generation so

accustomed to digital technology that their use of it appears “natural.”

五、參考書目

王雯君 (2005)。〈從網際網路看客家想像社群的建構〉。《資訊社會研

究》,9:155-184。

李樑堅、黃桂香(2018)。〈客家族群文化認同與客家文創產品購買意願之

關聯性研究〉。《全球客家研究》,11:115-162。

李美華(2017)。〈客家電視台新聞節目之接收分析〉。頁 11-70,收錄於張維

安主編,《在地、南向與全球客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李美華(2016)。〈臺灣客家廣播媒體之組織資訊傳播科技的使用研究〉。

《全球客家研究》,7:183-226。

李美華(2014)。〈網路新聞中的客家再現:符號與意義的分析視角〉。

《客家公共事務學報》,10:29-50。

李美華 (2013)。《台灣客家族群媒體與文化傳播—再現‧效果‧語藝傳

播》。台北:時英。

林果潔 (2013)。《客家文化形象之敘事分析:以客家委員會官網為例》。

南華大學傳播系碩士論文。

姜如珮(2003)。《臺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

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靜蓉(2017)。〈客家網路社群資源之比較:以臺灣、中國和馬來西亞為

例〉。《全球客家研究》,8:77-118。

孫榮光(2017)。〈桐花開在臉書上:客家傳播結合社群媒體的初探性研

究〉。《全球客家研究》,8:119-156。

26

莊英章(2002)。〈試論客家學的建構:族群互動、認同與文化實作〉。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4): 40-43。

張翰璧、張維安(2005)。〈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

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台灣東南亞學刊》,2(1): 149-182。

許維德(2013)。《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

究》。台北:遠流。

廖經庭 (2007)。〈BBS站的客家族群認同建構:以 PPT “Hakka Dream” 版

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3:257-293。

蔣淑貞(2006)。〈反抗與認從:鍾理和與龍瑛宗的「客家情結」之比較〉。

《客家研究》,1(2):1-41。

蔡珮(2011)。〈客家電視台與臺北都會客家閱聽人族群認同建構之關聯性

初探〉。《中華傳播學刊》,19:189-231。

魏玓(2016)。〈東南亞客家與臺灣客家電視的交會及其意涵:以馬來西亞

客家閱聽人為對象〉。《全球客家研究》,7:99-134。

羅詩誠(2002)。〈來去客家庄〉。《遠見雜誌》,198:154-156。

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London: Verso.

Barry, M. & Doherty, G. (2017).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interactivity: Empowerment in public discourse. New Media & Society,

19(7): 1052-1071.

Boutros, A. (2011). Media, representation, and identity. In W. Straw, S. Gabriele,

& I. Wagman (Eds.), Intersections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Concepts

and Critical Frameworks (pp. 289-308). Toronto, ON: Emond Montgomery

Publications.

Boyd, D. (2010). Social network sites as networked publics: Affordances,

dynamics, and implications. In A. Papacharissi (Ed.), Networked Self:

Identity, Community, and Culture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pp. 39-58). New

York: Routledge.

Bruns, A. (2009). Social media: Tools for user-generated content social: Drivers

behind growing consumer participation in user-led content generation. In

27

Smart Services CRC, 15 Jun.

http://www.smartservicescrc.com.au/PDF/Social-Media-Volume2-User-

Engagement-Strategies.pdf

Bucy, E. P. (2004). Interactivity in society: locating an elusive concept.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5): 373–383.

Cohen, H. (2011). Social media definitions. In Heidi Cohen, 9 May.

http://heidicohen.com/social-media-definition.

Croucher, S. M., Oommen, D., & Steele, E. L. (2009). An examination of media

usage among French-Muslims.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8(1), 41-57.

Dayan, D. (1998). Particularistic media and diasporic communications. In T.

Liebes & J. Curran (Eds.), Media, Ritual and Identity (pp. 103-113). London:

Routledge.

Ferle, C. L., & Morimoto, M. (2009). The impact of life-stage on Asian American

females’ ethnic media use,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 ads.

The Howar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20: 147-166.

Fina, A. D. (2013). Top-down and bottom-up strategie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ethnic media. Applied Linguistics, 34(5): 554-573.

Foucault, M. (1988). Technology of the self. In L. H. Martin, H. Gutman, & P. H.

Hutton (Eds.), Technology of the Self: 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 (pp.

16-49). Amherst, MA: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 P. Willi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 128-138). New York, NY: Routledge.

Harman, S. (2016). Stuart Hall: Re-reading cultural identity, diaspora, and film.

Howar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27(2), 112-129.

Johnson, M. A. (2010). Incorporating Self-Categorization Concepts into Ethnic

Media Research. Communication Theory, 20, 106-125.

Kim-Ju, G. M., & Akutsu, P. D. (2015). “Racial and ethnic identities of Asian

Americans: Understanding unique and common experiences.” Pp. 85-104 in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Race, Ethnicity and Identity, edited by

Elizabeth Pathy Salett & Diane R. Koslow. Washington, DC: NASW Press.

28

Kiousis, S. (2002). Interactivity: a concept explication. New Media & Society, 4(3),

355-383.

Lu, J. (2015). Theorizing the impacts of digitally mediated social interaction on

diasporic identity formation: A case of Chinese diaspora in Australia.

Retrieved February 20, 2016 from

http://eprints.qut.edu.au/89143/1/Lu_2015_ANZCA.pdf

Matsaganis, M. (2014). How ethnic media producers constitute their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n ecological approach.” Journalism, 15(7): 926-944.

McQuail, D. (2010).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6th ed. London: SAGE.

Rafaeli, S. & Sudweeks, F. (1997). Networked interactivity.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2. DOI:10.1111/j.1083-6101.1997.tb00201.x

Ray, M. (2000). Bollywood down under: Fiji Indian cultural history and popular

assertion. In S. Cunningham & J. Sinclair (Eds.), Floating Lives: The Media

and Asian Diaspora (pp. 136-184). Queensland: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Shiramizu, S. (2000). Global migration, ethnic media and ethnic identity.” Asian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 9(3): 273-285.

Sinardet, D. & Mortelmans, D. (2006). “Between Al-Jazeera and CNN. Indicators

of media use by Belgian ethnic minority youth.” Communications, 31: 425-

445.

Sundar S. S. (2004). Theorizing interactivity’s effect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5): 385–389.

Xu, Jing et al (2004). Ethnic identity, socialization factors, and culture-specific

consumption behavior. Psychology & Marketing, 21(2): 93-112.

Yin, H. (2015). Chinese-language cyberspace, homeland media and ethnic media:

A contested space for being Chinese. New Media & Society, 17(4): 556-572.

Yu, S. S. (2017). Ethnic Media as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he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Identities. Journalism, 18 (10): 1309-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