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Page 2: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2011年4月 Content

封面⋯⋯福和达

封二⋯⋯汕头灵迪

01⋯⋯亿盛达

02⋯⋯吉锐

03⋯⋯康冠

07⋯⋯深科达

09⋯⋯三鑫塑业

15⋯⋯易天

25⋯⋯锦祥国际

31⋯⋯翔宏科技

37⋯⋯锐科电子

43⋯⋯福和达

49⋯⋯极而峰

61⋯⋯金旭昇

69⋯⋯轻松点

75⋯⋯三华

81⋯⋯亚通光电

90⋯⋯中华液晶城

91⋯⋯中华液晶网

92⋯⋯DisplaySearch

93⋯⋯2011中国(广州)国际

电子化学品展

94⋯⋯2011深圳光电周

95⋯⋯2011国际平板电脑展

96⋯⋯读者反馈表/征订表

封三⋯⋯德普特

封底⋯⋯交易中心

14专题

30焦点

日本大地震撼动全球FPD产业

产业41

中小尺寸消费电子产品发展趋势

日本OLED战略失误警示国内产业的发展策略

在FPD产业领域,日本具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一直是全球

FPD产业链上游设备和材料的主要供

应地区。可以说,此次地震及连锁

海啸灾难引发的破坏,对日本电子

制造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也深

深地震撼了全球FPD产业链。

从消费性电子产品应用方面来讲,中小尺寸

消费电子产品主要以手机、平板电脑、个人导航

设备(PND)以及数码产品三大领域,其中仍以手机

为主要产品,占据着中小尺寸面板市场的主要份

额,推动着中小尺寸面板向前发展,而最近两年

来看,平板电脑市场发展最为明显。

日、韩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发展液晶显示产业的经验表明,多家企

业同时上马,展开内部竞争的格局,不利于国家或地区产业的健康发

展。因此,笔者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要做强,必须先立龙头,要集

中力量支持一至两家有知识产权、有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才能带动

国家产业的整体发展。

Page 3: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2011年4月 Content

专题

14...日本大地震撼动全球FPD产业

焦点

22...回顾“3D立体影像元年”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8...2011年315会议平板电视消费者满意度报告

30...中小尺寸消费电子产品发展趋势

产业

36...全球背光模组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41...日本OLED战略失误警示国内产业的发展策略

市场

44...Vizio在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液晶电视市场保持第一

45...平板电脑将使2011年中型显示器价格保持稳定

46...LED背光LCD电视在美国电视市场占有率上升

47...2010年印度平板电视市场索尼出货第一

48...智能手机导航将取代传统的汽车导航系统 占据半壁江山

50...2月份大尺寸面板出货减8.9% 平板计算机面板需求攀升

51...LCD电视销量将过高峰期 市场发展后劲不足

52...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全球最大

53...2010第四季中国平板设备出货量达81万台

54...赴陆投资政策解套 台、韩面板厂竞争态势可望逆转

55...2011年3月LCD面板市场价格一览表

56...2010年11月~2011年3月液晶面板市场价格走势

业界

58...打造中国的“智能电视新时代”

——康佳网锐Android智能电视上市

60...奇美电子:今年将在国内销售300万片3D面板

62...三菱电机:面向中国市场推出工业级TFT模块

64...康宁超薄玻璃亮相上海 超强抗撞击力令人叹为观止

65...创新液晶面板交易服务 迎接LCD产业成熟期到来

67...立足中国大陆 展望全球TFT-LCD产业发展趋势

——2011中国液晶时代高峰论坛(China LCD Era Summit)在沪举行

技术

72...热门3D技术在家庭影院应用中优劣势

77...用于平板显示生产中的激光动态无掩模直写式光刻机

82...高效能元器件是解决LED TV主要问题的治本之道

60

67

82

业界

技术

奇美电子:今年将在国内销售300万片3D面板

立足中国大陆 展望全球TFT-LCD产业发展趋势——2011中国液晶时代高峰论坛(China LCD Era Summit)在沪举行

高效能元器件是解决LED TV主要问题的治本之道

未来LED背光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成本、供货、散

热、功耗……这些各大LED TV生产厂商目前最头疼的问题如何

解决?在新一代LED TV开始设计之时,又该特别注意哪些关键

因素?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3M公司光学系统部资深工程师吕

奕航,就以上问题一一做出详细解答,现与读者分享。

全球液晶面板领导厂商奇美电子3月15日在上海FPD

China 2011大展中宣示,将2011年订为奇美电子的“全3D”

起飞年,创新推出一系列23.6英寸至65英寸“全视角、全高

清、一级节能”的全3D显示面板,预估今年在中国目标出货

300万台,占整体产品出货20%,企图引领中国市场3D电视全

面快速普及。

由SEMI(国际半导体设备与

材料协会)、北京群智营销咨询有

限公司、Wistview联合主办的“中

国液晶时代高峰论坛”于3月15日

下午在上海浦东嘉里中心酒店举行。作为FPD China 2011展

会重要的配套活动之一,本次高峰论坛契合产业发展,把握

产业发展脉搏,以全新的高度阐释了中国FPD产业近年来的

发展和未来的趋势展望。

Page 4: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要闻NEWS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4

言论 LGD建OLED八代线 年内量产55英寸面板据国外媒体报道,LGD日前宣布将在2011年兴建OLED八代生产线,预估

将于4月份完成设备采购,于2011年内量产大面积OLED电视用面板,月产能

(以2200mm×2500mm的玻璃基板为基准)将达2.4万片,相当于可生产55

英寸OLED电视用面板7.2万片的水准。此外,LGD还将于2011年5月公开展示

白光方式的55英寸大型AM-OLED面板雏型(phototype),并将于2011年下

半年推出30英寸TV用AM-OLED面板,以抢先布局AM-OLED TV市场。

日本电气硝子玻璃基板产能下滑恐影响供应全球第三大玻璃基板厂日本电气硝子(NEG)表示,因工厂操控系统发

生问题,玻璃基板导致产能一度下滑,加上大地震冲击,必须对设备进行相关

检查作业,因此下修今年财测。全球玻璃基板主要供应商为康宁与旭硝子,

NEG为第三大厂,占友达与奇美的供货比重不高,但NEG的减少产出,是否

会让基板供应吃紧,值得观察。

日本索尼已有四家工厂重新恢复生产索尼公司3月23日公布的信息显示,截止3月22日,共有15家索尼工厂受地

震、海啸、停电影响出现暂停运营,其中已有4家工厂重新恢复生产。同时索尼

证实,受影响地区的所有员工均安全。索尼公司的通报显示,目前已恢复生产

的工厂涉及到封装设备、粘接材料、光学材料以及锂离子充电电池等业务。另

有一家以生产蓝光光盘录像机和家用音频产品为主的工厂从3月22日起复工,但

工厂方面表示,如果今后再有限电计划还有可能暂停生产。备受关注的是,目

前索尼还有5家工厂虽然在灾害中未受到直接影响,但因停电及原材料、零部件

短缺而导致其暂停部分生产活动,这些工厂涉及广电及商用的专业设备、摄像

机、数码相机、数码单反相机镜头、手机、液晶电视、麦克风、耳机等业务。

三菱停产液晶电视 专注超大屏背投日前,三菱数字电子美国公司(MDEA)副总裁Cayce Blanchard向媒

体发信确认,公司将对其电视业务进行重组,突出体现大屏幕产品优势。

三菱表示,公司将停产液晶电视产品,专注于制造73英寸以上的DLP背投和

Laservue激光背投产品。另外,三菱还将继续面向专业市场销售投影机、电

视墙、大型公众显示屏幕等,确立其“大屏幕”企业的地位。完成此次重组

后,三菱将关闭其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佐治亚州Braselton的办公室,

将全部业务集中于加州Irvine市总部,墨西哥工厂也将裁员。

苹果与台湾厂商谈判考虑上调触控屏面板报价为了保障触控屏面板的充足供应,以支持iPad和iPhone的生产,苹果已经

在与部分中国台湾厂商谈判,考虑上调报价。考虑到苹果当前的产能,允许供

应商涨价完全在情理之中,而且能够在短期内极大地改善整个供应链。但对于

其他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厂商而言,则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这个项目(深圳华星光电8.5代线

TFT-LCD面板生产线建设项目)至关

重要,只能成功,一定不能输!”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

的厂商已开始购买我们的3D产品或

有望于不久后购买。”

——LG Display CEO权英秀(Kwon

Young Soo)

■“2010年,LED电视出现了爆发

式增长,全年平均价格同比下降了

56%,销售量同比增长2621.6%。预

计2011年,液晶电视中LED背光技

术产品将继续快速增长。”

——中怡康副董事长李基祥

■“地震对面板行业造成的心理上的影

响可能比实体的影响更具破坏性。”

——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

谢勤益

■“地震对液晶面板厂没有影响,目

前夏普的液晶面板厂仍然处于正常生

产状态。但有位于日本东北部的夏普

上游供应商受到了地震影响,未来对

夏普的影响还不明确。”

——夏普公司中国本部长菅野信行

■“我们这次推出的3D液晶面板

与普通液晶面板的价格非常接近,

3D功能作为液晶电视的一个标准配

置,将大大推动3D立体显示普及

化。”

——奇美电子南科分公司总经理王

志超表示。

Page 5: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5

三星计划4月上调面板售价 台湾厂商计划跟进日本大地震震出相关供应链产生断链疑虑,也提早启动中国大陆

“五一”长假拉货需求。韩国三星电子渠道商透露,中国大陆近期液晶电视和

手机所需的大中小型LCD面板急单涌至,三星已计划下个月调涨面板售价,但

涨幅未公布。相关代理商表示,台湾相关面板厂也计划跟进调价。

华映拟设合资触控模组材料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实现华丽转身的华映科技3月22日披露2010年年报,

2010年公司实现总营收新台币30亿元,同比增长60.41%;实现净利润新台币

3.3亿元。此外考虑触控技术的广泛应用日益带动相关材料需求,因此华映科

技正与其他法人或自然人洽商拟共同出资设立触控模组材料生产之公司(名称未

定),注册资本初拟2000万美元,其中公司出资960万美元,占注册资本48%。

三星操纵CDT价格被罚3200万美元美国司法部3月18日表示,韩国三星集团旗下的三星数字影像公司

(SDI),因参与操纵电脑显示器彩色映像管(CDT)价格,遭罚款3200万

美元。三星SDI同意在这项重罪指控中认罪,罪名包括协议削减彩色映像管产

量、操纵价格以及瓜分市占率。

美国司法部在声明中指出:“三星SDI和共谋者交换彩色映像管的销售、

制造、市占率以及价格资讯,以监视和遵守彼此间的协议。”声明表示,共谋

者在台湾、韩国、中国大陆等地敲定操纵价格的协议。这桩追溯至1997年至

2006年间的共谋操纵CDT价格案中,三星SDI是首家遭罚款的企业。司法部表

示过去两年,另外有六个人因此案遭起诉。

受地震影响 松下、东芝、日立液晶面板厂将停产据国外报道,日本多家企业的液晶面板工厂都陷于停产,液晶面板缺货

可能在所难免。松下公司发言人表示,其位于日本千叶县茂原市的液晶面板厂

遭受了一定损失,但“没有发生火灾或建筑物倒塌现象”。松下还未确定该厂

何时能够恢复生产,为避免出现面板供货不足,松下将增大位于日本西部的姬

路市面板厂出货量以满足需求。相比之下,东芝和日立的面板厂受损可能更加

严重。东芝公司表示,其位于埼玉县深谷市的面板厂将关闭一个月左右,东京

附近的另一条生产线也将停产进行检修。日立也是同样,其为任天堂DS掌机

和LG手机提供面板的工厂将停产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南京液晶“6代线” 本月底投产日前从中电熊猫相关人士处了解到,3月底中电熊猫南京第六代液晶生产

线即将投产。该人士表示,日本的强震对该生产线液晶面板生产影响不会很

大,他表示,因为日本当地产的液晶面板很少出口,基本都用于日本国内需

求。至于此次日本地震对液晶面板生产商究竟影响几何,该人士表示,公司也

正在评估当中。

Page 6: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要闻NEWS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6

数字 友达8.5代厂 全球第一家获能源管理验证

继2009年获得全球首张TFT-LCD厂房LEED金级认证,面板厂友达3月

21日又宣布其位于中部科学园区的8.5代厂,通过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验

证,成为全球第一家取得此验证的TFT-LCD面板业者,对于友达在绿色环境

保护的努力是一大肯定。

友达指出,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统是由国际标准组织(ISO)的能源管

理委员会ISO/PC242所规划。该标准可做为工业厂房或商业设施的能源管理架

构,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支出与环境冲击。友达应用ISO 14001、 ISO

14064、 LEED等认证的既有基础,将前段TFT-LCD厂与后段模组厂同时导

入国际最新的能源管理标准ISO 50001,计划以2010年为基准年,并打算在

2015年达到节能25%的目标。

微软告邦诺、富士康与英业达的电子书、平板电脑侵权美国微软公司于3月21日下午发布新闻稿宣布,该公司已向国际贸易委员

会(ITC)与美国华盛顿西区地方法院递状控告美国最大连锁书店邦诺、富士康

以及英业达,指称由富士康与英业达代工生产、以邦诺品牌贩售的Android电

子书阅读器和平板电脑侵犯了微软专利。微软指出,遭到侵犯的专利涵盖许多

Android装置的功能,这些功能都对使用者体验至关重要,当中包括轻触屏幕

以寻找所需资讯的自然人机互动介面、加快网路浏览速度的技术,以及与文件

和电子书互动的技术。

台湾松绑面板企业大陆建厂世代限制3月8日,台湾相关主管部门正式宣布,将松绑面板业登陆规定,允许台

湾赴大陆投资的面板企业可参股及并购大陆竞争对手,同时取消其在大陆设厂

技术需低于台湾一个世代(N-1)的规定。但新规定中,对建厂数量仍有限制,

其中包括台湾面板企业在大陆新设6代线以上的面板厂,其总数不得多于三

座,而对台湾面板厂在大陆参股及并购则不限世代别。

LG缓建广州8.5代厂 三星、友达等厂计划不变根据媒体消息,全球第二大面板厂LG宣布,相关扩厂计划需要巨额的资

金,公司有意暂缓广州8.5代面板项目的动工日期。而三星电子在苏州7.5代面板

厂仍按原计划建设,有望于本月底或下月正式动工。其它包括台湾的友达、奇美

以及大陆的京东方与TCL皆持续先前的建厂计划。但除了已经落实,或正在进行

的计划外,包括三星、LG、友达、奇美都几乎不再提十代线的建厂计划。

索尼收购爱普生在华子公司 挺进液晶上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日前对外证实,索尼集团已与精工爱普生株

式会社(以下简称爱普生)签署协议,爱普生将全资子公司在华生产中小型TFT

液晶屏的苏州爱普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ZE )以人民币7.7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

索尼。经过此次收购,索尼在中小型TFT液晶屏生产领域产业链得以贯通。

■1200万台——三星电子今年主

攻智能电视,销售目标高达1200万

台,在液晶电视出货量3500万台之

中,占比高达34%,将带动智能电

视成为全球电视产业的新宠。

■15%——根据市调统计,2010年

全球的液晶电视市场较2009年大幅

成长31%,预估2011年的年增率更

上看15%,三星已连续五年稳坐全

球液晶电视市场龙头地位。

■81.8%——根据市调机构报告,

以销售额为基准,三星行动显示

2010年在全球OLED市场上市占率

为81.8%,独占OLED市场,铼宝科

技排名第二,市占率为5.3%,日本

Pioneer以4.8%排名第三。以出货量

为基准,三星行动显示以48.8%市

占率位居第1,日本TDK则以14.7%

挤下铼宝,跃居第2。

■3900万台——根据市调机构

Displaybank调查,2010年大陆液

晶电视销售量达到3900万台,全球

市占率超过21%,超过北美约19%

的市占,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

市场。预估2011年中国大陆液晶电

视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估计将达

4600万台,较去年成长18%。

■32%——Displaybank指出,在

大陆主要电视面板供应商当中,奇

美电仍傲视群雄、市占率排名第一

达到32%,LGD排名第二、市占率

约21%,三星名列第三、市占率约

18%。

Page 7: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7

两岸OLED业者建立合作 欲打破韩国垄断地位据报道,为对抗韩国业者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垄断

地位,两岸业者3月16日齐聚上海,签署OLED产业和电子设备产业两项合

作协议,希望通过分工提升两岸的技术和产业规模,在OLED市场上占据一

席之地。

与会者纷纷强调,OLED产业目前碰到最大的难题,就是良率、材料利用

率及设备的问题,两岸业者都急需突破,以走出韩、日厂商的专利围堵。台

湾电子设备协会副理事长梁茂生表示,台湾在技术上掌握较多,大陆业者在

OLED部份零组件领域有长足发展,且拥有庞大市场。梁茂生指出,两岸若要

打破韩国垄断地位,就需要进行合作分工,因此才推动两岸成立OLED与电子

设备产业联盟,希望建立平台让两岸业者通过平台分工且取长补短,以创造两

岸在这块产业上的双赢。

玻璃基板巨头康宁称其在日本的生产正常全球最大的玻璃基板供应商康宁公司表示,目前该公司在日本的玻璃生

产业务仍然正常进行,地震没有给该公司在日本的工厂带来任何伤亡或者破

坏。据悉,康宁公司生产的玻璃主要用于电视、手机及配备电脑的液晶显示

屏。康宁公司在日本静冈市(Shizuoka)和酒井市(Sakai)设有玻璃生产工厂。康

宁公司表示,其将会继续“注意”该公司在日本的客户及供应商。

LG扩充中国LCD电视生产线 瞄准高端市场据报道,韩国LG电子瞄准中国高端电视市场,近日计划扩充中国大陆

LCD电视生产线。消息称,LG近日已在沈阳工厂扩充一条生产线,并开始量

产,每月可生产LCD电视为6.5万台,主要品类集中于“影院3D电视”和“智

能电视”等高端产品,其市场主要针对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东北地区和北

京、天津等华北地区。同时,LG电子还计划于今年7月再次扩充一条生产线,

将每月产量增加至13万台。

“郑州造”液晶玻璃基板批量下线日前,郑州旭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批3000片第五代液晶

玻璃基板正式发往下游用户,标志着旭飞公司核心技术和项目生产销售经验完

全成熟,将对夯实河南信息产业基础、推动河南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和快速

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根据旭飞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今年,将全面启动“461项目”建设,年

底投产4条生产线、开工建设6条生产线、结合富士康项目再规划1个20条生产

线的园区,启动对第六代液晶玻璃基板的自主研发。到2015年,旭飞公司将

建设成为投资超百亿、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大型高科技光电产业集团,打造成河

南电子信息产业的“旗舰企业”。

Page 8: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专题TOPIC专题TOPIC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8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在FPD产业领域,日本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

来一直是全球FPD产业链上游设备和材料的主要供应地

区。可以说,此次地震及连锁海啸灾难引发的破坏,对

日本电子制造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也深深地震撼了

全球FPD产业链。

对全球FPD产业链影响

1、液晶面板产业上游材料

TFT-LCD液晶面板供应链材料及零组件供应情况,

包括玻璃基板、关键设备、异方性导电胶ACF、彩色滤

光片部份材料、偏光片TAC膜等等,在日本地震后备受

关注。不过这些材料及零组件,迄今尚未传出任何短缺

实况,面板厂商都还在期待日本上游供应商尽速恢复生

产,以免发生供应链断裂。

(1)ACF

以异位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 lm

(ACF)(用于将驱动IC接着于玻璃上)来说,市场研

究机构DisplaySearch分析师指出,目前日厂ACF整体

受损情况尚不明朗,但任何冲击对于面板厂商的生产来

说,短期内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有限。因为至少目前多

日本大地震

数面板厂商都有ACF安全库存。至于后续是否将引发缺

料,导致面板供货吃紧,还必须持续观察日本ACF产线

修复的情况。

根据调查,日立化成Hitachi Chemical、Sony

Chemical是异位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ACF)领导大厂,其中日立化成的ACF全球市占率就

高达50%,主要就在茨城县生产,身处地震受灾区。

SONY的化学工厂也一样受到损坏。由于包括三星、

LGD、友达、奇美、Sharp等5大面板厂,使用日立化成

ACF比例都超过40%,若日立产线停工,可能会使台韩

面板模组驱动IC贴合制程都受到冲击。

(2)彩色滤光片

Toppan与DNP在新潟县与琦玉县有3.5代~4代的彩

色滤光片产能,目前状况不明,但即使有影响,因为属

于旧世代产线,估计对整体产业的供需影响不大。

(3)玻璃基板

玻璃基板厂旭硝子,在神奈川县横滨有一个较旧世

代的熔炉,内部人员回复要等到较晚的时候才会有进一

步的评估报告。原本业界较担心的是静冈挂川,这里是

康宁日本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占其比重高达70%,不过

撼动全球FPD产业

2011年3月11日当地时间14时46分,一场里氏9.0级地震撼动了日本

东北部海岸,并引发浪高23.6米的海啸,对日本东北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破

坏,引发一系列连锁灾害,可以说地震对日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从

自然形态上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而且从产业链的某一端影响到整个产业

的生态环境,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文/FPDisplay编辑部

Page 9: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专题TOPIC专题TOPIC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10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康宁已经正式对外发布消息指出,并没有任何人员或机

件的损坏,依照过去经验判断,可能最多花半天到1天的

时间检查,即可恢复生产。

(4)ITO

ITO(铟锡氧化物)原始材料氧化铟锡ITO靶材,目

前领导厂商包括JX Nikko(日光)、三井、三星SCP,

其次为ULVAC(日商优贝克)、Heesung Metal(喜

星金属)等等。但光是JX Nikko和三井全球市占率就

70%。而JX Nikko的ITO靶材工厂位于距离福岛核电厂

80公里处,目前还没复工。

(5)三氟化氮气体

用于清洗NF3CVD(化学气相沉积)机台内壁的三

氟化氮气体原本供给就不宽松,经过地震后供需更为吃

紧,主因是3家日本供应商三井(Mitsui Chemicals)、

关东电化(KDK, Kanto Denka Kogyo),以及Central

Gas合计全球市占率30%。其中,KDK的NF3气体工厂位

于群马县渋川市,目前NF3气体的生产状况仍受供电不

稳定影响。

(6)芯片

全球内存市场或将产生波动。东芝11日宣布,受地

震影响,公司关闭了三重县四日市闪存芯片厂。其岩手县

的一座工厂也遭遇停电,或造成设备损伤,将可能导致交

货中断。东芝官方表示,物流体系瘫痪,也会影响产品

出货。去年12月,该公司NAND厂还曾因停电出现供应险

情。当时东芝警告称,未来两个月产能或下滑20%。

不过,东芝的合资伙伴美国SanDisk发言人透露,

东芝绝非全身而退。该人士说,公司将损失一些芯片,

只是生产设施已恢复运转。

IHSiSuppli说,2010年,日本的芯片公司收入约

638亿美元,约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五分之一。它们在

NAND闪存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NAND闪存是苹果公

司(AppleInc。)iPhone和iPad等产品的核心。以东芝

为首的日本公司在全球闪存营收中约占35%。

清木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杰在微博中表示,东

芝NAND厂与CMOS传感器厂都位于地震影响最重的岩

手县、宫城县,可能带动内存芯片价格暴涨。

2、LCD面板产业

此次日本大地震以及海啸主要影响到关东地区。目

前东芝、索尼、日立、松下等日本企业已经关闭部分受

影响的工厂。韩国虽然未受地震和海啸影响,但为避免

发生损失,三星也关闭了生产线。而日本面板主要供应

链位于关西,并不是重灾区,对大尺寸面板供应影响不

大。日立、NEC等中小尺寸面板厂距离震中较近,供货

将受更大的影响。

目前,大尺寸面板产能主要集中在韩国和台湾地

区,日本以输出技术和核心配件为主。台湾和韩国的产

能占全球产能的90%,其中韩国企业LG和三星是面板生

产企业龙头,而日本目前已经不是液晶电视面板的主要

供应国家。

在大液晶屏幕 (10英寸及以上)方面,日本企业在

2010年的市场份额占全球的6.2%,销售额达到863亿

美元。其中,日本2010年在电视液晶显示器的全球市场

上的份额为14%。日本制造商在液晶显示器的生产方面

掌握着最新的技术,其中夏普在日本工厂的生产线是目

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条第十代液晶显示器生产

线。据IHS iSuppli称,该生产线没有受到地震的直接影

响。目前看来,只有几个液晶生产厂称受到了地震的影

响,但都很轻微。

不过由于日本是液晶面板关键原材料和零配件如玻

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光学膜的重

要供应国。预计,液晶面板价格将上涨,大尺寸液晶面

板价格依然会受较大影响。中国彩电产业链不完备,将

受损于面板价格的上涨。

根据数据,32英寸液晶电视面板的均价在3月下旬

为147美元,较3月初的148美元下跌0.7%,而同期主流

18.5英寸显示器面板的价格仍然维持在56美元。

野村(Nomura)近期的一份报告指出,考虑到整机制

造商可能会补充面板库存,相信面板供应将会趋紧,而

LCD设备供应短缺将会影响厂商的增产计划。该行认为

LCD面板价格可能呈现U形走势。

由于预计来自日本的供货将出现短缺,台湾和韩国

的同行业企业到目前为止尚未表示准备增产。台湾平板

厂商友达光电与奇美电子(Chimei Innolux Corp., 3481.

TW)均表示,此次日本地震在短期内不会对公司运营产生

重大影响,因为他们目前库存充足并且有多个供应商。

全球收入最高的LCD面板厂商三星电子表示,正在

与日本的合作伙伴和元件供应商进行协商,以确保从日

本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LG Display 3月17日表示,

公司在日本的合作伙伴并未受这次地震的影响,并且公

司有多家元件供应商。

Page 10: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11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表1:Nikon及Canon曝光机厂房受损一览

公司 厂房所在位置 震度 地震受损情形

Nikon宫城Nikon Precision与枥木Nikon Precision

5~6级因部分设备与建筑物受损,该公司目前复工时间未定

Canon宇都宫事业所(位于枥木县宇都宫市)、阿见事业所(位于茨城县稻敷郡)

两厂房皆为6级

Canon曝光机厂于3月14日期停工,且复工时间仍未定,主因为停电、建筑物受损、生产设备中断等。

资料来源:DIGITIMES,FPDisplay整理,2011.03

3、FPD设备产业

日本地震重创液晶显示LCD制造设备产业。从全球

TFT LCD产业设备供应链来看,虽韩国近几年致力于提

升该产业设备自制化,然其中以PECVD、溅镀机、曝光

机自制率最低,仰赖日本进口比重高。以本次日本地震

区分布来看,TFT LCD阵列制程(Array)机台供应者中,

以尼康(Nikon)及佳能(Canon)受创较为严重,而两家业

者几乎独占全球LCD用曝光机市场,因此对于全球TFT

LCD设备产业链影响较大。

根据调查,Nikon与Canon生产LCD用曝光机厂房所

在位置受本次地震影响大,主因为停电、建物受损、生

产设备中断等,导致上述两家公司复工时间未定。

Nikon于日本各地设有子公司,其因日本311大地震

停工的子公司包括仙台Nikon、宫城Nikon Precision、

枥木Nikon及枥木Nikon Precision,因一部分设备与建

物受损,目前复工时间未定。观察Nikon停工中4家子公

司与LCD曝光机相关的事业内容,宫城Nikon Precision

与枥木Nikon Precision均负责生产半导体/LCD曝光机

用元件,故将影响其LCD曝光机生产与出货。Nikon现

于全球中小尺寸LCD曝光机居领先地位,而其日本子公

司-宫城Nikon Precision负责供应智能手机用中小尺寸

TFT LCD曝光机,其原先预定于相邻处兴建新工厂,且

订2011年7月启用新工厂目标,不过,受311地震影响,

该新工厂兴建计划将延后,预料将影响日本与韩国面板

厂增产智能手机用面板等投资计划。

Canon于日本各地设有工厂,其因日本311大地震自

2011年3月14日起停工的生产据点包括宇都宫事业所、

阿见事业所及取手事业所,且此3处事业所复工时间仍

未定,主因为停电、建物受损、生产设备中断等。观察

Canon停工中3处事业所与LCD曝光机相关的事业内容,

宇都宫事业所中的光学机器事业所负责开发LCD曝光

机,即研发中心主要位于该厂;而阿见事业所主要负责

生产LCD曝光机,整体来看,阿见事业所将影响其LCD

曝光机生产与出货。相对的,另一受损较为严重厂区-

取手事业所,则主要生产影像事务机。观察Canon LCD

曝光机销售量变化,随LCD面板厂设备投资自2009年下

半起渐复苏,其已由2009年的38台成长至2010年的56

台,而Canon于地震发生前订立2011年LCD曝光机销售

量目标为38台。

日本FPD产业厂商影响

(1)夏普

作为3DS屏幕的唯一供应商夏普关闭了位于三重县

龟山市的面板工厂,使得目前销量良好的3DS遭遇严重

不利的窘况。夏普龟山工厂坐落于日本素有“晶谷”之

称的三重县龟山市,四周聚集了以“液晶”为核心的周

边领域。譬如与龟山工厂遥遥相对的日本凸版印刷工

厂,该工厂生产的彩色滤光片便是制造液晶面板所需的

零部件之一,可直接供给龟山工厂。这不仅能节省运输

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更便于夏普对零部件品质及工艺

的把控,为最终生产出高品质的液晶面板提供了有效的

保障。

虽然此次日本地震对夏普日本的液晶面板厂没有太

大影响,但有位于日本东北部的夏普上游供应商受到了

地震影响,目前通信中断尚无法取得联系,未来对夏普

的影响还不明确。

夏普公司中国本部长菅野信行表示,目前夏普的液

晶面板厂商仍然处于正常生产状态,如果零部件短缺引

发的液晶屏价格上涨传导到液晶电视价格上涨,那时候

要看中国市场的需求我们再来决定。

(2)松下

松下于3月14日发布新闻稿宣布,受311大地震影

响,旗下生产数码相机(DSC)的福岛工厂、生产激光头的

仙台工厂、生产电子材料的松下电工郡山工厂、以及生

产洗衣/烘衣机的三洋电机东

京制作所目前已处于停工状

态。松下表示,上述4座工厂

中,部分发生天花板掉落或墙

壁倒塌等灾情,且并有数名员

工受到轻伤,加上福岛及仙台

工厂目前仍受余震影响,故仍

不知何时可复工。

Page 11: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专题TOPIC专题TOPIC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12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3)三菱气体化学

日本化工业巨擘三菱气体化学(Mitsubishi Gas

Chemical,MGC)也于3月14日宣布,旗下生产乙烯等产

品的主力工厂鹿岛事业所(茨城县)、以及筑波事业所(生

产LED基板等产品)、小田原事业所(生产LED萤光体等产

品)因受地震影响,目前生产设备已全数处于停工状态,

而旗下三菱丽阳(Mitsubishi Rayon)的横滨事业所目前已

也停工。

而停工的两座MGC厂房,其BT树脂产能几乎占据百

分之百的全球市场:“这是一个很不幸的巧合,全球九

成到百分之百的BT树脂制造,就集中在日本东北部。”

虽然不是所有的IC都会用到BT树脂,但这种材料广泛应

用在手机芯片中。

(4)索尼

作为受灾更严重的消费电子企业之一,索尼日前对

外声明,索尼有6家工厂在地震发生后立刻关闭了生产

设施,其中SCID多贺城工厂直接受到海啸冲击,受损严

重。目前索尼无法估算索尼整体受损情况,也无法估计

受损工厂何时能够开始恢复运营。

在日本北部地区(宫城县和福岛县),索尼有6家工

厂,4家在宫城县,2家在福岛。在宫城县的4家工厂中

有3家属于索尼化学和信息设备集团(SCID),1家为索尼

白石半导体工厂。SCID生产IC卡(Felica卡)、磁带、蓝光

光盘和其他各种部件。索尼白石半导体工厂生产半导体

激光头(用于蓝光播放机等)。福岛地区的2家工厂属于索

尼能源部件集团,生产锂离子充电电池。

索尼透露,全部6家工厂在地震发生后立刻关闭了

生产设施。SCID多贺城工厂直接受到海啸冲击,受损严

重。其他5家工厂受损情况没有多贺城工厂严重,由于电

力供应不稳定,无法计算出准确的损失情况。目前还无

法估算索尼整体受损情况,也无法估计受损工厂何时能

够开始恢复运营。

(5)佳能

全球数码相机大厂佳能3月13日晚间发布新闻稿宣

布,受311日本东北大地震影响,佳能位于日本东北部

的3座事业所以及集团公司5处生产据点将于3月14日进

行停工。佳能表示,此次将进行停工措施的自家事业所

为:生产镜头/IC步进机的宇都宫事业所(复工时间未定,

惟因损害程度大故产能要回复需相当的天数)、生产影印

机的取手事业所(复工时间未定)、生产LCD步进机的阿见

事业所(复工时间未定)。

另外,将于14日进行停工的佳能集团公司生

产据点为:生产环保碳粉匣(Toner Cartr idge)的佳

能 Precision(复工时间未定)、生产镜头用材料的佳

能 Optron(复工时间未定)、生产环保碳粉匣(Toner

Cartridge)的佳能 Chemicals(复工时间未定)、生产印表

机头的Fukushima 佳能(复工时间未定,惟因损害程度大

故产能要回复需相当的天数)、以及生产超精密模具的佳

能 Mold。

佳能并指出,该公司位于关东以西的事业所以及

集团公司生产据点虽也受到地震的影响,惟因人员、

建物及设备未受太大损害,故将于14日如常生产;关

于上述进行停工的生产据点,佳能指出,一旦停工时

间超过1个月,就考虑将产能移转至未受损害的生产据

点进行生产。

(6)尼康

日本地区的强烈地震以及海啸虽然已经发生数天,

但是目前形势的确不容乐观,被外界传闻受损失最大的

尼康公司近日发布了官方消息。

尼康在消息中称,其集团下的株式会社仙台尼康

(宫城县名取市)、株式会社宫城尼康精机(宫城县

刈田郡藏王町)、株式会社枥木尼康(枥木县大田原

市)、株式会社枥木尼康精机(枥木县大田原市)等分

公司及工厂,由于设备及建筑物的部分损毁,目前已停

止生产,详细情况目前还在调查中。此外,由于部分地

区生活保障系统已经中断,虽然有一部分员工已经回到

岗位,但是尚无法预计可以恢复正常生产的时间。

由于本次地震以及3月14日开始实施的计划停电对

尼康整体的业绩所带来的影响,尼康公司正在积极调查

和确认中。

对中国大陆FPD产业发展影响

日本大地震对中国平显产业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一

方面,国内正处于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建设的高峰期,对

制造设备需求很大,阻碍了国内的建设进程及延误量产

期限;另一方面,国内的平显产业上游关键零部件因为

技术及制造工艺不过关,无法实现本土化生产,不得不

依靠从日本进口,地震造成短时期内缺货情况,就会传

递到生产及国内零部件市场价格上,可见,国内经济秩

序平衡就会被打破,会造成一定的混乱。

Page 12: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13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1、面板生产线建设进度受影响

受日本强震冲击,部分日本面板机器设备供货商受

创,电子产业研究机构DIGTIMES Research认为,中国

大陆新建8.5代面板厂恐因机器设备延迟交,量产时间被

迫延后。

DIGTIMES Research资深分析师黄铭章表示,面板

微显影制程是最重要制程,所需曝光机多为日厂制造,

受震灾影响,预计今年量产的中国大陆面板厂机器设备

移入时间恐将延迟。黄铭章认为,京东方 8.5代厂机器

设备应已交货,不受震灾影响,但预计第4季量产的TCL

8.5代厂,一般需半年前移入机器设备,但以目前日本灾

情,恐怕会被迫延迟机器移入时间。不过,他评估,预

计明年才要量产的面板厂如友达光电在大陆新建的新世

代面板厂,应该不受影响。

“华星光电8.5代线3月刚刚进入设备进驻和安装阶

段,由于80%的液晶面板制造设备需要从日本采购,现

在因为地震部分设备的到位将延迟。”TCL集团品牌中

心总经理梁启春3月14日表示。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京

东方北京亦庄的8代线。此外,昆山龙飞7.5代线、三星

苏州7.5代线和广州LGD8.5代线虽然仍未启动,但如果

地震的影响延续下去,这些高世代生产线的面板制造设

备采购也可能面临延期的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液晶面板的上游核心部件因为日

立、JX、佳能、尼康等位于茨城、宫城等地的工厂受到

地震影响较大而停产,对全球液晶面板产业都将形成连

锁反应,而台湾地区面板行业已经迅速对此形成了自己

的应对措施,但是液晶面板刚刚恢复的产能可能受此影

响再度减产。

2、手机芯片产业影响不大

“目前还没看出大地震对国内手机芯片业的影

响。”展讯内部人士表示。当前,手机芯片业上游主要

由高通、MTK、德州仪器等企业占据,代工则多在是台

湾,日本企业在手机芯片业务上并未有多少市场,难以

对手机链条会产生多少影响。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副秘书长王艳辉

也称,由于成本原因前些年日本正在把一些产能往海外

转移,特别是向中国台湾地区转移产能,一些低端的制

造、封测等都慢慢转到了台湾,即使地震有影响,韩国

表2:日本强震对中国面板行业的影响

类别 产品 供应商 生产地 设备厂房状态 复工时间 中国面板行业影响 影响程度 备注

ITO靶材 日矿 茨城县 停工 未定所有厂商触控厂商

高 占全球40%供应份额

面板材料

异方性导电膜

索尼化学 鹿沼市 停工 预计两周内所有厂商触控厂商

高无替代供应商,替代厂商Samsung Cheil以供应AMLCD为主

日立化成 茨城县 停工 已复工 低

玻璃基板 旭硝子 山形县 未受严重损坏 约2周内 中小尺寸面板厂商 低部分合作公司厂房及设备损伤

有机硅胶光刻胶

信越化学 群马县 停工 已复工 低 国内有替代厂商

UV胶 积水化学 宫城县 未受严重损坏 未定 所有厂商 中 受限电影响未能复工

Si Spacer 积水化学 宫城县 未受严重损坏 未定 所有厂商 中 受限电影响未能复工

AUB 积水化学 宫城县 未受严重损坏 未定 所有厂商 中 受限电影响未能复工

液晶材料 智索石化 熊本市 未受损坏 已复工 低

设备曝光设备

佳能福岛县青森县

停工 未定 华星光电 高停工一个月以上计划由其他生产基地代替,京东方8.5代设备已交货

尼康 宫城县 停工 未定 华星光电 高

蚀刻设备 东京电子 宫城县 停工 未定 华星光电 高 同步扩建其他生产线

资料来源:Witsview、群智咨询,FPDisplay整理,2011.03

Page 13: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专题TOPIC专题TOPIC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14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及中国台湾基本可以保证产能转移,短期内对产业的影

响并不会太大。

3、电子核心部件供货量减少

据悉,中国生产的手机、液晶电视机、电脑、显示

器等主要电子产品产量很大,其中很多上游关键原材料

和零组件主要从日本进口。

如果日本相关厂商生产受损严重或者道路等运输条

件短期难以恢复,则将可能出现供应紧张局面。尤其是

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行业,受到的影响将更加明显。“但

由于他们在销售渠道有存货,所以地震带来的影响将在3

个月后才能陆续显现。”

此外,地震影响到了数十家半导体工厂,引发市场

对许多广泛应用的元件供应短缺或涨价感到担忧。未来

几周内,整个电子行业会因核心部件供货量减少而造成

成品出货量锐减,像智能手机、液晶电视、数码相机等

相关产品在短时间内供需矛盾将会凸显,部分产品甚至

可能面临断货危机。

4、国内下游企业成本负担将有所加重

2010年初以来,硅材料、液晶材料价格普遍呈现下

跌走势。受此次地震的实质与心理影响,预计全球硅材

料、液晶材料价格将止跌上涨。这一涨价趋势估计将迅速

沿产业链向下游传递,并导致半导体、电子元件、LCD、

LED、光伏等元器件企业,以及下游电子整机企业采购成

本的上升,相关企业的利润水平将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5、日企本土母公司受灾减产,将影响国内相关

代工企业订单

受此次地震带来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大量日本企业

位于本土的工厂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由于一般处于产

业链上游,国内相关子公司、以及为其提供代工业务的

台资企业和内资企业,订单减少,而受到影响。

6、市场将寻找新供应商,国内相关行业将从进

口替代中受益

日本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产品生产国,也是全球领先

的元件厂商主要出口地。如全球市场因此次地震出现供

货不足、价格上涨的状况,则硅材料、液晶材料、半导

体、电子元件,以及部分下游整机领域的国内厂商,将

因进口替代效应而直接受益。此外,地震使得日本本土

的高端电子产品供应紧张,导致有能力对其产品形成替

代的国外企业,其产能部分向高端产品转换,因此将在

中低端电子市场遗留更多的市场空间。

7、日本进行灾后重建,将催生相关产品配套需求

此次地震导致震区的工厂、电力、通信等基础设

施不同程度受损,同时众多家庭也受到直接影响。未来

的灾区重建需要大量工业设备、通信设备、以及家用电

器等电子产品。这些需求将为相关国内企业创造市场机

会,并使国内企业、以及日本在中国的配套企业和代工

企业从中受益。

8、日本电子信息产业将加速向外转移,为相关

区域承接转移创造机会

受此次地震影响,日本企业出于风险转移的目的将

重新调整其产业布局,并加速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的步

伐。亚太区域及中国作为日资企业的主要投资目的国,

将在本轮产业转移中获得新的机遇。特别是上游的原材

料和设备环节,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更大。

对韩台FPD产业影响

据彭博社报道,液晶电视与半导体巨擘三星电子3

月11日在声明中指出,日本大地震对该公司生产计划影

响应该很小。而LG则表示地震带来的影响甚至是利好,

“玻璃供应已经短缺,这次地震又加重了短缺程度。对

于LCD行业的领航者LG公司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全

球第二大LCD面板制造商, LG显示器公司股票上涨了

2.1%。到今年为止,LG显示器已经涨了67%。

据报道,韩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SMBA)3月14日宣布,将

协助受到日本强震冲击的韩国小型出口商,预计将发放

最多2200亿韩元(1.96亿美元)的金融援助。SMBA指出,

小型企业遭受到损害目前仍难以估计,但该机构将采取

必要措施协助在日本市场涉入较多的小型企业。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rea Trade-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y, KOTRA)日前指出,强震料将冲击韩

国的日本零组件进口活动;目前自日本进口的零组件约

占韩国总进口量的25%。根据统计,2010年韩国总共向

日本进口了381亿美元的零组件,而本次强震料将影响

到电子、石化相关产业。

而对台湾厂商而言,日本地震依然受到了相当影响。

友达光电董事长李焜耀表示,友达太阳能多晶硅厂

子公司“M.Setek”就设在日本福岛,幸好厂区员工、

工厂的硬体设备都没影响,电力恢复即可复工。目前友

达营收仍以显示器面板为主,如果强震大力影响到面板

Page 14: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15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上游供应链,友达除了主要供应商外,还有2、3家供应

商可调配,应可降低震灾影响。李�耀指出,该次强震

对本季营收不会有影响。

宏达电子执行长周永明昨晚也发布声明指出,日本

强震对公司营运及零组件供应并无造成任何影响,并强

调,往后一旦遭遇到任何天灾,相关零组件管理系统将

立即启动备用计划。宏达电子全球企业行销处经理郑雅

莲指出,此次强震对第1季营收、获利并无影响,也未对

公司零组件供应链和转包商造成重大影响。

奇美电子南科分公司总经理王志超3月15日在上海

对本刊记者表示,地震并未影响奇美面板生产,目前仅

担忧日本震后限电措施对上游供应链的影响。“上周

末,我们已对各合作伙伴的状况进行了评估,周一(3月

14日)一早就确定了供应状况。”王志超强调,奇美的供

应链上“都非单一供应商”,目前唯一担忧日本正在进

行的限电或导致有的供应商工厂无法嫁动生产线。据他

透露,目前奇美拥有近两个月的供应链安全库存,如日

本限电超过2~3个月,可能使供应变数增大。

电子纸(EPD)龙头大厂元太科技则于3月14日表

示,日本发生强震,元太所有驻日同仁和家属均无恙。

目前电子纸供货和生产都正常,业务和财务面上短期内

均无重大影响。元太估计,日本强震短期内不会影响电

子纸市场。

震后深思:中国IT产业链根基不稳

日本大地震,中国IT产业界比直接遭难的日企还

慌。许多公司成立了专门的供应链小组,中兴通讯甚至

成立了一个“抗震委员会”,每天紧盯上游。我所报道

的两大产业领域,即半导体、平板显示产业,企业们就

更显恐慌了。

隔海相望的岛屿发生地震,为何中国企业的心灵如

此不安?  

这显然反映了一个现实:至少在上述两大产业上,

我们还远未实现真正的自主。人家打个喷嚏,我们就跟

着发烧。一直自称“制造业大国”,某种程度上,甚至

仍只能说是“加工业大国”。

想起以前的采访经历,真让人冒汗。5年前,当本土5

代面板投产时,某家电企业总裁对笔者说,只要国家多投

钱,多上项目,开足产能,3到5年就能打败韩企、日企。

想来真豪迈,却经不起推敲。面板业不等于面板生

产,上游有更多细分,仅材料就达100余种产品。几年

来,我每年都参加上海FPD展会,一个显著例子是,许

多本土企业主谈生产与项目,而海外同行则侧重材料设

备、技术及方案。这背后有产业演进差距,更有利润分

布不均。  

半导体业也类似。中国过去一般将产业链分为设

计、制造与封测,往往看不到材料设备。这几年声音略

大,但截至目前,即便8英寸生产线,本土材料设备都无

法自给。截至目前,在半导体关键设备领域,除有限几

家美企、荷兰企业外,主力部分都是日企。而半导体与

面板制造业类似,80%的投资都集中在这环节。

我们现在设立的追赶目标,似乎有些偏了。某种程

度上甚至是日企放弃的地盘。几年来,被我们视为日企

持续“兵败海外”的终端领域,许多都是人家主动落实

的产业升级。  

比如,本地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已超1000亿元,每

年进口数据超过石油,于是引发本土半导体制造业泡沫。

殊不知,上世纪80年代,日本已是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强

国。那时,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巨头一度有八大日企。

日企并没为此沾沾自喜。事实上,再向上回溯几

年,日本已在半导体材料里做好许多储备,比如70年

代,日立、三菱、NEC已是全球核心硅晶圆供应商,之

后80年代的辉煌只是水到渠成。当韩企、中国台企一窝

蜂上马生产线进军存储芯片后,90年代至今,日企则全

力强化上游材料与设备业布局。两年来,当台企存储芯

片业濒临覆灭、中芯甚至放弃此类代工时,上游日企继

续稳坐钓鱼台。  

如今,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韩企、中国台企、中国大

陆企业在半导体、面板制造上的规模时,日企才是背后

稳享丰厚利润的主。

当然,批评本土并非纯粹赞美日企,它们也并非

神话,一定也有自己的发展弊端。比如,在一个如此狭

小、震灾频频的国土上,产业布局如此集中,本身就隐

含着巨大风险,透露着日本高端IT制造业面对全球化时

代的封闭心理。

丰田社长丰田章男去年的话能解释一部分。他说,

虽然市场规模、人工费及汇率等因素导致日本制造理论

上已过盈利极限,但丰田诞生在日本,仍会维持日本制

造,站在个人角度,他有一种“不能让制造业从日本消

失”的使命感。

Page 15: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16

焦点FOCUS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从总体环境来看,2010年刚好是经过金融风暴之后

经济复甦的一年,加上2009年底3D电影阿凡达的

热卖,让许多消费者体验3D立体影像的娱乐效果,而带

动起3D影像的风潮。而相关影像产品价格逐渐下滑,再

加上显示技术逐渐成熟,许多厂商想要寻找新的功能话

题,期望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获利率;在各种不

同构面的配合下,3D立体影像产品在3D电视的带动下,

引起了一阵产业风暴,成为2010年产业界的新话题。有

人寄望很深,期待3D影像创造新前景,也有反面的声

音,期望大家多注意产业的陷阱,还有很多要素尚未解

决,不要太过于激进,而造成泡沫化。因此,我们藉由

回顾2010年的相关事件,也预测未来3D立体影像产业发

展趋势走向,让读者了解目前的状况。

产业界大力推展3D影像产品

2010年从年头到年尾,全球各大有关之消费性电子

展或显示器展,几乎各大厂商都极力推展3D立体影像的

产品与技术,从年初的CES、CeBIT,年中的IFA及年底

的CEATEC、FPD International等等,3D立体影像的相

关展示总是越来越热闹,形成没有推出就落伍的现象,

所以依此可以看出各大厂商,都随着潮流开发出新的产

品。也逐渐扩大到各种不同的产品项目,包含从小尺寸

面板的手机、数码相机,中型尺寸面板的笔记型计算

机、数码相框,大型尺寸面板的计算机屏幕、电视、数

字电子广告牌等等,都有3D立体影像的产品发展,也逐

渐带动着整体产业的发展潮流。

而最大的助力应该是显示器面板的技术成熟,加上

系统厂商对3D影像处理的技术开发完成,使得各项产品

的开发可以顺利完成,加上3D电影的推波助澜,使得这

股风潮进而掀起,成为今年最热门的话题。

除了各厂商的发展之外,各组织团体也结合各种力

量,推展3D立体影像发展与制订各项标准协定,希望在

回顾“3D立体影像元年”

焦点FOCUS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2010年产业界最夯的话题就是3D立体影像,发展一百多年的3D立体影

像,在今年可以说是大放异彩,为什么会在2010年有如此大的进展,本文试着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期望能一窥究竟。

Page 16: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17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3D立体影像推展之际,各项界面标准可以达到协定,使

得各项3D产品与3D内容的传递无阻,彼此可以沟通。因

此从节目内容、传输格式、输出入界面到影像显示,都

有不同的标准需要协调,而现在3D立体影像产业标准,

也逐渐制订中。其中比较受人注意,也制订比较早的蓝

光3D标准,在2009年底制订下来;HDMI1.4 3D界面标

准也在2010年3月发布,使得3D电视机可以经由这些协

定完成3D电影的播放,让消费者可以在家中欣赏3D电

影。而其他各项协定与推动,各组织团体也都陆续的发

展,相信不久的将来,各式的标准将逐渐制订下来,方

便未来信息的扩散。

最受瞩目的产品-3D电视

以3D电视为例来说明,是因为3D立体影像产业最

佳代言产品就是3D电视,几乎品牌厂商都有3D电视的推

出,也是消费者最注意的产品,而在3D影像产业中也成

为领头羊的产品,期望由3D电视带起整个3D影像产业

的发展,因此在本文就以3D电视的发展为例,回顾一下

2010年3D电视发生了那些事情。

2010年初几家国际大厂陆续推出3D电视,也喊

出3D电视元年口号,极力的推广3D电视。从2月份初

Panasonic推出3D电视以来,接着Samsung也跟着推

ICDM-Display Measurement Standard:3D-Stereo,与3D@Home合作制定SEMI-3D Display Metrology TF3D@Home-ST2:3D Content Storage,Transmission&Distribution-ST4:3D Display Quality&Human Factor MeasurementSMPTE-3D Task Force八月成立CEA-电视、机上盒与光碟机订定立体内容共同标准,目前确定以HDMI 为主要界面技术,成立3D Video Discovery GroupBD&DVD Forum-分别开始将3D DVD技术加入研究,并已有进行Formatting动作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C3D)台湾3DIDA日本3D Consortium韩国⋯⋯

图一 各相关组织推动积极

资料来源:工研院IEK(2010/12)

出,从此之后各家厂商陆续推出各式的3D电视,形成市

场的竞争。到了2010年年底,推出的厂商更多,竞争更

激烈;而台湾厂商也在年底加入战场,期望不要落后其

他厂商太多。

另外电视的观赏有几种不同的管道,有从无线广

播、卫星、有线电视、网际网络、还有影音播放机等来

源,所以管道相当多元,因此各种不同的标准、格式就

因应而生,现在各组织都努力的制订各种标准,以让3D

电视有更多的节目内容可以观看,而目前最先制订的标

准为蓝光3D标准,于2009年底制订完成,加上2010年3

月HDMI界面宣布3D影像界面标准,让家中透过蓝光3D

影音播放机与3D电视可以串接起来,让3D电视可以进入

家庭。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的连结,是无法满足消费者的

需求,因此各个播送管道也都制订起标准,从网络、有

线电视到无线广播都有所动作;开始有各频道节目的试

播,尤其在各主要运动赛事,可以增加观众的亲身体验

感,如今年的世足赛的转播就是一例。而各国也陆续的

推出3D电视频道,希望能促进3D内容的产出,也能带领

3D影像产业的发展,毕竟电视是消费者最容易接触的产

品,也是家中娱乐的中心。

2月9日 Panasonic在日本发布2个机种(50",54")

2月26日 Samsung在韩国发布4个机种(46",55")

3月9日 Sony在日本发布8个机种(40"~60")

3月9日 Samsung在美国发布15个机种(40"~63")

3月10日 Panasonic在美国发布50"机种

3月26日 LG在韩国发布2个机种(47",55")

4月12日 Sharp的3D电视技术发表

4月14日 Toshiba的3D电视发布

4月28日 Panasonic在日本追加发布2个机种(58",65")

5月31日 三菱发布激光液晶背投3D电视样品机

5月31日 Sharp在日本发布4个机种(40"~60")

6月8日 Panasonic在日本追加发布2个机种(42",46")

6月9日 日立消费性电子发布2010年中投入

7月21日 Panasonic发表2个机种(42",46")内含BD/HDD

7月28日 Toshiba在日本发布8个机种(42"~55")

7月29日 三菱在日本发布75"机种

图二 3D电视2010年产品发展历程

Page 17: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18

焦点FOCUS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2010年3D电视的四大厂商都发出豪语,定下2010

年的销售目标,Samsung、Sony、Panasonic、LG,分

别订为260万台、200万台、100万台、100万台,光这

四家公司所提出的销售量就有660万台,如

再加上其他的公司,那2010年的销售量,

更是不得了。但到了年底市场并不如各家公

司所预期的热络。而今年各市调公司也都对

3D电视销售量做出预测,数据大都落在300

万台到400万台之间,与厂商的数据有相当

大的差异,这也代表因为3D电视刚开始推

展,尚有许多因素未被厘清,以致于大家的

看法会有差异。

而IEK在年中时预测2010年3D电视的

销售量为450万台,到了年底回顾,从搜集

到的讯息观察,推估销售数量并不如预期,

因此将销售量调整为350万台,主要是因为

消费者认为3D电视的价格太高,而且3D内

容缺乏,吸引不了消费者的购买,因此让消费者有些观

望,以致于2010年的销售量不如预期。不过从各方信息

的了解,各家都对未来的发展保持乐观的态度,而一直

调升未来3D电视的渗透率,本人也相当乐观的认为,3D

电视的技术必然成熟,所以价格的下降快速,节目内容

也逐渐增加,在整体环境成熟下,3D功能应该会成为电

视的主要附加功能之一。

展望未来3D立体影像产业发展趋势

影响3D立体影像产业

未来发展,需要有整体环境

的考量,从技术发展、内容

供应、内容传播、到硬件产

品的应用,甚至于人因安全

的议题,整体都需要考量。

技术与硬件比较容易解决,

也发展的相当快速,而最大

的障碍在于节目内容的丰富

性与人因健康的议题,如能

适时的解决,3D影像产业

的发展才能前途似锦。

1.产品价格下降趋势快

产品价格跟技术发展成熟度与市场需求有很大的关

系,3D影像产品今年算是刚推广的一年,产品尚被定位

在高阶产品,因此价格会比较高,厂商一方面测试市场

的反应,另一方面也调适产品量产的实力,当技术逐渐

成熟,市场接受度也增加,价格下降是必然的趋势,这

也可以从目前各项电子产品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另

一方面,也从3D影像产品的成本结构来分析,与既有的

2D产品相互比较,可以了解增加的元件成本,也不会太

多,当然这是不考量研发成本的投入,所以在产品刚推

出之时,厂商也想提高售价,获取较高的利润,以弥补

表一 各国3D电视频道转播

日期 区域 电视台 转播形式 接收器 3D显示技术 内容

2007.12 日本Nippon BS Broadcasting

卫星TV with Xpol film

Polarization multiplex

自制

2008.5(试播) UK BskyB 卫星TV with Xpol film

Polarization multiplex

运动信息

2009.1 USFox Sports Interactive Media

卫星和网络

3D movie theater,etc

RealD学生足球现场转播

2009.2 US Turner Sports卫星和网络

3D movie theater,etc

RealDNBA现场转播

2009.4 France France Telecom卫星和网络

3D movie theater,etc

RealD 足球

2009.5(试播) France Globecast卫星和网络

3D movie theater,etc

RealD 歌剧

2010.1 韩国 SkyLife 卫星

2010.1 英国 BskyB 卫星 运动、歌剧

2010.6 美国 ESPN 网络运动、世足赛

2010.6 美国 Direc TV 卫星

资料来源:工研院IEK整理(2010/12)

HIGHT QUALITY

CONTENTS supply

CONTENTS distribution

COMPATI BILITY

APPLICATION

图三 3D影像产业发展要素

Page 18: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19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以往的投入,而当市场量与技术逐渐成熟之后,价格下

降的趋势必然快速,预计5年之后,3D影像产品与2D的

产品价差应该在5~10%内。

2.最大障碍在于3D内容与人因疑虑

有了3D影像产品的推出,消费者的疑虑是能够看到

什么?目前因为3D电影的带动,推出蓝光3D电影可以在

家中电视观赏,但是因为刚开始推出,3D蓝光片寥寥无

几,毕竟制作有一定的难度,不过电影发行商正在努力

中,除了现在的3D电影之外,好莱坞电影也计划将以往

经典的电影,转制成3D电影,以符合目前的潮流,也可

丰富3D内容。

另一方面3D游戏、3D动画也制作成3D显示的内

容,来测试市场的反应。由于游戏、动画是以计算机制

作成3D模型的节目,因此可以藉由计算机的运算做出立

体影像显示所需的左右眼不同影像,所以3D游戏、3D动

画是比较容易转换成3D立体影像的内容,只不过目前游

戏厂商尚在观察市场的发展,当硬件设施没有到达一定

的数量,游戏厂商是不会有太大的动作,这又是另一个

难解之题。

各国政府极力配合推展3D影像产业,所以开始做3D

电视频道的播送,毕竟电视广播节目才会比较长久,消

费者才能有3D节目可以看,只不过这些发展看起来,还

有一段时间才会成熟。

现在网际网络的发达,加上数位相机、数位摄影

机的盛行,目前在网络影片或相片的分享相当盛行,大

家都想利用这些平台,让其他人可以一起分享自己的经

验。因此在3D数码相机、3D数码摄影机

的推展之下,未来自拍的分享内容,可

能也是重要的内容来源之一。

由此看来3D内容的提供可以说是逐

渐增加,消费者应该可以陆续感受到这

个趋势。然而最大的障碍应该就是,人

因的疑虑,目前3D影像是否会造成人体

的伤害,还是众说纷纭,有些人不能适

应目前3D立体影像所展现的方式,而造

成不适感,而人体的奥秘,科技尚未能

解决相关的议题,因此目前只好运用相

关的限制,规范一些内容的制作,以致

于不要太激烈的呈现3D立体影像,而造

成人体的不适感,一方面也经由检测来

验证相关的限制,希望能有效的限制,

让3D影像的呈现对人体不适影响降到最

小,但人体的感知实在深奥,还是有赖

于未来的研究解答。

3.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昙花一现否?”

展望未来3D立体影像产业的发展,从各种发展情势

来分析,应该是会逐渐“蓬勃发展”,不会像以往那样

“昙花一现”, 所以全球在3D影像产品的发展,应该会

有不错的成长率。而最受瞩目的应该是3D电视,IEK预

测在未来3D影像技术发展成熟下,3D ready的电视将成

为电视机主要附加功能之一,而预测2015年将有53.8%

的渗透率,成为主要带动产业的产品,而从国际大厂的

推展动作来看,这50%的超越,有可能提前到来,值得

后续的观察。

而对台湾而言,目前战场刚开始,是品牌厂商的竞

争,所以少数台湾品牌厂商加入战局,尤其以资讯产品

最为活络,因为台湾在信息产品的实力,算是居于全球

较领先的地位,所以比较积极的推动。

其他台湾算是比较属于代工的产业为主,而代工

厂商目前都还是准备状态,毕竟产业刚开始,生产需求

量还没很大,因此品牌厂商也还未释出代工订单,从发

展的趋势来看预计3~5年之后,才开始有代工的单子释

出,那时台湾代工厂商才会有所获益。

图五 3D影像产品价格发展趋势

Page 19: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20

焦点FOCUS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IEK观点

严格来说,今年第二季3D影像产品才开始推展,

图六:全球3D立体影像产品市场量发展现况与趋势

图七:全球各3D立体影像产品渗透率

虽然各种不同的论调,陆续出现,

有乐观的呼吁赶快跟上脚步,也有

谨慎的意见,要大家认真思考,对

人体的影响,但这对产业发展这

些,其实都是正面的,这表示大家

已经关注这焦点,而引起讨论,未

来如能获得适当的解决问题,这产

业就可以逐渐发展起来,可见得未

来的3D影像产业发展乐观其成。

而最大的障碍在于内容的缺乏与人

因健康的疑虑,是大家努力的方

向,内容的部分,各方极力创作,

将会逐渐增加,而人因健康议题就

需要在深入的研究解决,目前先以

规范的方式,希望大家遵守,减少

身体不适的感觉,让3D立体影像

持续发展。

以3D显示技术来看,大尺寸

的都以戴眼镜技术为主,厂商认为

大尺寸的裸眼技术尚未成熟,所以

还无法推出消费者可以接受之大尺

寸的裸眼3D的产品,但2010年底

Toshiba将推出20英寸的裸眼3D电

视,掀起了一阵裸眼3D电视的讨论

风潮,以往裸眼的技术大都使用在

于小尺寸的产品,适合个人使用;

另外也有大尺寸电子广告牌的使

用,算是试验性质。

而Toshiba推出应用于电视的

裸眼3D产品,这其实是目前大家努

力的目标,希望将来能摆脱3D眼

镜,以自然视觉的方式,呈现3D影

像;只不过目前的技术尚未成熟,

厂商都在研发中,而Toshiba的推出

产品,算是投入一个震撼弹,应该

会加快大尺寸裸眼3D开发的脚步,

这对3D影像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件

好事,毕竟不戴眼镜的看3D立体影

像,才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也是

未来努力的目标。

Page 20: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21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中国家庭平板电视保有量即破亿台大关 售后负担愈发沉重

在中国家庭平板电视保有量即将突破一亿台之际,

一直饱受争议的平板电视显示屏强制保修年限的问题终

于尘埃落定。3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将平板

电视机商品纳入《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调

整范围,明确了平板电视整机保修一年,主要部件(含显

示屏)保修三年的基本要求,这对规范平板电视售后服务

市场起到关键性作用。我们了解到,去年3月,平板电视

全行业主要品牌均已承诺平板电视显示屏等主要部件的

质保期延至3年,在此次平板电视“三包”新规出台前,

国内平板电视售后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中国电子商会消

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联合腾讯家电网调研发布《2011

年中国平板电视消费者使用评价及售后满意度报告》显

示,消费者对平板电视使用满意度和售后满意度指数分

别为90和78(指数最高按100计算),比去年分别提升1和3

个百分点。

平板电视消费市场趋于成熟,售后满意度水平略有提升

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调研数据显

2011年315会议

示,未来两年,国内平板电视每年需求将稳定在4000万

台左右,中国平板电视消费市场在经历了2005年以来,

连续五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已经趋于成熟和理性。长期

以来,在平板电视的售后服务方面,显示屏保修年限是

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海信、长虹、海尔等国产品牌早在

2007年就已提出了平板电视显示屏保修三年的承诺,随

后在2010年,三星、LG等外资品牌也公开承诺平板电

视显示屏保修三年,这对消费者售后满意度评价提升起

到极大推动作用。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电视机产品投诉量17719件,投诉量排名已经从第六

位,下降到第九位,排在了互联网、空调和计算机产品

投诉量之后。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联

合腾讯家电网调研发布《2011年中国平板电视消费者使

用评价及售后满意度报告》显示,消费者对平板售后满

意度评价指数分为78,比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消

费者对海信、海尔、长虹、TCL等国产品牌的评价普遍

高于外资品牌。

平板三包新规只是底限,消费市场期待企业承诺更高售后服务标准

在政府相关部门、平板电视相关行业协会及制造企

业的共同推动下,平板电视三包规定终尘埃落定,明确

平板电视消费者满意度报告平板电视消费者满意度报告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调最

新研数据显示,现阶段,国内市场平板电视消费已全面普及,预计到2011年底,居民家庭平板电视保有量达到1.1亿台。

文/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

Page 21: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22

焦点FOCUS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了平板显示屏、模组等主要零部件质保三年的法规。

然而对于家电产品中价值最高使用年限较长的耐用产

品而言,三年的保修期限仅是对平板电视的产品可靠

性及质量水平的基本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领

导强调指出:现在三包应成为彩电制造企业进一步提

升售后服务的起点,从2005年平板电视开始大规模商

品销售,有相当一部分的电视使用年限已经超过了3

年,最长的达到7年之久,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却不在

三包范围内,高额的修理费用及零部件费用仍然是个

值得探讨的问题。与其他的家电产品相比,主要零部

件的三年质保期限仅应作为平板电视产品售后标准的

底线。如在空调、冰箱、洗衣机业内,格力、美的、

海尔的空调产品1年包换、10年保修;海尔冰箱压缩机

保修6年、指定部件12年,美菱家电下乡冰箱产品保修

10年;海尔、美的洗衣机整机保修3年、主要部件保修

3年。而目前的平板电视制造企业,无论整机还是主要

零部件均没有超过三包标准的特别承诺。专家表示,

平板电视三包的出台,将各个品牌售后服务内容拉到

同一个起点,未来在平板电视售后服务市场,各品牌

间仍有很大的竞争空间。

平板电视“三包外”售后服务收费标准仍待规范

目前,在三包以外的所谓“包外”产品的维修费用

上,各品牌间存在着不同的收费标准,平均每台电视的

一次维修费用大概要在200-500元不等。但收取的名目

却没有统一的标准,包括调试检测费、上门维修费、工

时费、修理费、维修费等多达五六种说法,在收费上也

有不同标准,如按照屏幕尺寸收取、按照维修往返距离

收取等,此外部分彩电企业还存在维修费用没有明确公

示的问题,这都需要彩电企业的共同推进和完善。

另一方面,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提出:智

能电视、互联网电视在互动功能上的开发,给企业的售

后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硬件售后维修外还要负责

软件上的升级服务。目前,大部分平板电视产品均配备

了与网络互连的功能设置,售后提供的在线功能升级和

下载功能将成为支撑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发展的核心

要素。据了解,海尔、海信等品牌的智能电视推广企业

已经在此方面走在了前列,推动了平板电视的智能化升

级和售后服务的不断完善。

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触控式屏幕的应

用越来越多元,最常见的像是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

甚至电子看板都可以看到使用触控式屏幕的方式,来

做为输出的介面,触控式屏幕的原理主要是当手指触碰

Sensor时,会有一类比讯号输出,由控制器将类比讯号

转换为电脑可以接受的数字讯号,再经由电脑里的触控

驱动程式整合各元件编译,最后由显示卡输出屏幕讯号

在屏幕上显示出所触碰的位置。

美国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团队,目前正在开发一

种新的触控型屏幕的技术,这个技术利用电荷的改变,

让接触触控屏幕产生一种震动或者是摩擦的知觉反应,

这种技术让使用者的的手指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什么是屏

幕显示。当使用者用手指移动触控屏幕上的一个文件,

使用者将能感受到的文件的大小与重量,并知道什么时

候文件已经成功地达到要移动的地方。 由于这种新的

触控屏幕技术,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触觉(或触觉)感

觉,如纹理,摩擦和震动,该研发团队将其称为“未来

的感觉”。

该技术团队表示,这种新的触控型屏幕技术,可以

纳入范围广泛的平台,从小型手持设备到大型触控协作

表面。这个新的技术,可以有效的应用在任何安装在触

控屏幕的应用程式上面,这种技术能够增加触觉反馈的

的功能。这个团队正在研究各种有效的方法来编码触觉

属性使用这种新型态的知觉触控技术,并且研讨合适的

商业模式来进行产品的销售定位。

未来新触控技术 知觉触控式屏幕

Page 22: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23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从消费性电子产品应用方面来讲,中小尺寸消费电子

产品主要以手机、平板电脑、个人导航设备(PND)

以及数码产品三大领域,其中仍以手机为主要产品,占据

着中小尺寸面板市场的主要份额,推动着中小尺寸面板向

前发展,而最近两年来看,平板电脑市场发展最为明显。

目前,中小尺寸面板的发展有以下特点:1、面板的

尺寸有不断地增加的趋势。例如,手机面板从1.8~2英

寸到目前的3.6英寸或者更大的。这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

的发展,2009年随着智能手机以及3G手机普及,手机屏

幕变得更加大,3英寸逐渐上升为市场主流,另外包括数

码相框,数码导航,平板电脑等等出现,也带动了中小

尺寸面板上升。2、面板的技术不断趋向高端化,如液晶

(TFT LCD)面板、有机发光(OLED)显示器、触控面板等,

在材料选择、精工制造、技术突进、产品差异性等各个

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在市场规模方面,预计2012年中小尺寸面板出货

量将达到6亿片,增速达到6%以下,远远小于大尺寸

面板,其中GPS应用增速保持在20%以上,而

数码相框达到30%以上。触摸屏在消费电子产

品的渗透率也会不断提高,预计智能手机领域

2013年渗透率将达到80%,其他消费电子产品

包括数码相机,包括MP3,触摸屏渗透率也会

得到不断增加。

手机产品

2010年手机市场出货大增

据统计,从2009年开始,中小尺寸面板的

市场规模达到7.9亿片,同比增长16.5%,其中

手机占据了接近60%多的市场份额,成为面板

市场的重要主力。据水清木华研究中心指出,经

历2009年的衰退后,2010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大

增,增幅高达20.8%,达到14.25亿部。2011年

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通货膨胀严重,大部分企业应

无法维持大幅度成长,因此预计2011年全球手机出货量

微幅成长5.1%,达到14.98亿部。

2010年全球手机大幅度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智能

手机,2009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仅1.89亿部,2010年大

幅增长到3.3亿部。苹果、TCL、HTC表现惊艳,增幅

超过100%,摩托罗拉和索爱下滑严重,下滑幅度超过

20%。LG面临困境,出货量下滑且2010年第二季度起连

2009、2010年全球主要手机厂家出货量

厂商年份 2009(百万部) 2010(百万部) 增幅

诺基亚 432 453 4.9%

三星 227 280 23.3%

LG 117.9 116.7 -1.0%

中兴 61 65 6.6%

RIM 37.2 48.5 29.3%

苹果 20.7 47.5 129.5%

SE 57.2 43.1 -24.7%

摩托罗拉 55.1 37.2 -32.5%

TCL 16.2 36.2 123.5%

华为 24.2 31.6 30.6%

HTC 12.0 24.7 105.8%

数据来源:水清木华研究中心,FPDisplay制图,2011/03

中小尺寸消费电子产品发展趋势

文/FPDisplay 黄炽锋

Page 23: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24

焦点FOCUS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续3季度亏损。据预测,2011年亚太地区(不含日本)

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1.37亿台,五年期的平均年增长率

将提高34%。

市场预估2011年全球手机规模可望上看14.5亿部,

智能型手机市场规模可望达2.8亿部,渗透率已经逼近3

成。而2010年中国手机产量大增,增长31%,全年产量

达10.15亿部,占全球总出货量的71%。2010年中国手

机出口7.58亿部,其中广东省约占一半,预计今年中国

手机出口仍将保持微幅上升的趋势。

2010年,中国手机产量超1000万部的厂家有诺基

亚、三星、FIH、中兴通讯、比亚迪电子、LG、TCL移

动、索爱普天、基伍国际、华为终端、天宇朗通、西可

通信、伟创力(珠海)、华冠通讯、摩托罗拉。产量介

于500万部到1000万部的厂家有联想移动、振华通信、

万利达、康佳移动、龙康电子、展扬科技、Z-OBEE、

深圳新中桥、天豪电子、联成文科技、华贝科技。

2010年中国手机产业最大的变化是,供应链外包企

业成为中小手机厂家的合作伙伴,针对出口市场的中小

规模厂家通常会采用供应链外包模式。2010年采用这种

方式出口的有大约6000万部手机,预计2011年可以达到

1亿部以上。

另一个变化是手机主板供应商转型成为代工厂家。

联发科平台使得做手机方案变得异常简单轻松。几年前

的手机设计公司纷纷转型成为手机主板供应商,如龙

旗、华勤、闻泰。进入2009年下半年,由于供应链外包

厂家的竞争,手机主板供应商单单提供主板或整机已无

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于是,手机设计公司再次转型,开

始生产完整的手机,并直接出口到客户指定的国家。

智能手机发展刺激手机面板需求增加

由于全球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面板已成为手机的

重要关键零组件之一。当前主流手机的尺寸主要在1.8英

寸~2.4英寸之间,但3英寸以上的手机产品增长相当快

速。为了能有更完美的外型,手机新技术的研发设计也

包含了薄型面板设计、高分辨率(HD, 720p与WVGA),

并降低手机的耗电量。

受智能手机市场对手机面板强烈需求的影响,手机

面板在各个细分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液晶(TFT

LCD)手机面板、有机发光(OLED)显示器、触控手机面

板等领域。另外,由于iPhone手机多点触控屏的开发与

应用广受追捧,全球手机制造商争相应用多点触摸这一

技术,而智能手机新功能的发展,影响了手机面板未来

的发展方向,如尺寸大型化、分辨率提高、响应时间加

快、超薄型、省电 ( 采LED背光 ) 、降低成本上、触控屏

幕等等,构成了当下手机面板发展的主流趋势。

中国手机市场销售旺盛,刺激了市场对中小尺寸

LCD显示屏的需求,缓解LCD面板的价格下跌之势,并

促使了一些产品销售的增长。据DisplaySearch市场研究

报告分析,手机面板出货量在2010年第三季呈现大幅增

长,达到4.132亿片,较前一季增长6%;而总出货营收

的部份增长更快速,较上一季增长13%,达到33.8亿美

元。这是连续第三季呈现出货营收增长率超过出货量增

长率。

尽管今年经济形势还不太好,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需求仍然保持旺盛。高端智能手机显示屏所普遍使用的

低温多晶硅(LTPS) LCD面板,市场需求仍然很大。另一

方面由于一些日本厂商决定关闭老一代的LTPS LCD工

厂,使到面板的供应将紧缩。许多显示屏供应商(尤其是

台湾的)可能变得更具价格竞争优势,他们不仅赢得新的

项目,还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加强与主要智能手机供应商

的合作。在中国市场上,由于智能手机的热销,对手机

面板的需求持续增长,加上大多数供应商削减了工厂的

产能利用率,手机用中小尺寸LCD面板的价格将会保持

稳定或小幅增长。

手机面板发展趋势

从整个的手机面板行业来看,无论是TFT LCD手机

面板、OLED手机面板,还是触控手机面板,未来的发

展仍将围绕着市场需求而应用和发展。目前智能触控以

及大屏是手机的热点和主流。巨大的需求促进了其逐渐

转向属于高端层面的手机上发展。

触摸屏已成为当前国内主流手机的标配。据统计,

目前触摸屏手机的出货量在1亿部左右,在智能手机中的

350000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

单位:千片

图一 2.5~4.9英寸QVGA及更高像素LCD显示屏全球出货量预测

Page 24: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25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渗透率为60%左右。预计触摸屏手机未来两年的出货量

年均增长率可达33%,2012年将达到4.5亿部,渗透率

可达90%。

另外中小面板应用结构主要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主

要是娱乐电子产品,包括MP3、MP4,以及数码相机方

面。从2009、2010年整体发展来看,数码相框,GPS已

成为快步增光的市场亮点,而2010年平板电脑热烧也带

动着中尺寸面板市场份额的上升。

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是今年最夯的电子商品,自苹果iPad推出

以来,立即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其销售额节节上升。

据 DIGITIMES Research 统计,2010年第1季其销售量

超过300万台,第2季超过400万台,第3季更超过700

万台销售量,2010年全年销售逼近1500万台。因此,

2011年平板计算机的市场规模估计最少可望上看5000万

台以上,2012年可达到破亿台的规模。其中苹果电脑将

囊括近7成出货量,达3450万台。DisplaySearch也预估

iPad 2011年出货量可望达3760万台,较去年大幅成长

1.54倍。而iSuppli则认为,到2015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

量有望达到2.423亿台,是2010年销售量的12倍。

平板电脑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迅速崛起,大幅度抢占了

上网本的市场空间,上网本市场空间急剧缩小,笔记本

电脑市场也将受到冲击。投资银行摩根大通日前预计,

到2012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的整体规模将会达到350亿

美元,从2012年的平板电脑产品销售预测来看,35%的

上网本和笔记本电脑的销量将会被平板电脑所取代,对

于PC行业,特别是上网本和笔记本电脑市场将形成巨大

冲击。

此外,由于更多厂商进入平板电脑市场,预估未

来最具竞争优势的平板七雄包括苹果、三星、宏�、华

硕、宏达电、黑莓手机厂商RIM及惠普。平板电脑产品

的价格竞争将更趋激烈,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平板电脑产

品的价格不断下滑。

平板电脑市场份额之争将更加活跃,估计今年八成

以上平板电脑市场仍将是苹果iPad 的天下 。据摩根士

丹利日前发布的报告称,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可能会在

两年内增长六倍,2012年将达到1.01亿台。该报告称,

2011年平板电脑出货量将从2010年的1600万台增至

6500万台。业界也预估2011年,非iPad 之平板电脑出货

量约在700 万台,占整体平板电脑出货量约16%。平板

电脑的崛起,大幅度抢占了上网本的市场空间,上网本

市场空间急剧缩小,从2009年的3280万台萎缩到2010

年的2620万台,未来还会进一步下滑。

平板电脑未来发展趋势

就未来发展而言,平板电脑将面临着以下发展趋势:

其一是多样化趋势。随着优派,三星,戴尔和LG等

厂商逐渐推出自己的平板电脑以后,苹果的优势将会逐

渐被打破。而其没有USB接口,不支持Flash等技术缺陷

也会逐渐暴露,平板电脑市场的发展也将出现多头并进

的局面。美国优派的总裁兼CEO朱家良先生就表示,虽

然苹果在今年仍然会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随

着其他厂商的跟进,其市场份额必然会出现下降。而产

品的多样化发展也必然成为趋势。

其二,国内市场将成为平板电脑竞争焦点。平板电脑

由于具备轻巧便携,可以快速接入周边网络等特点。除了

在家用娱乐领域爆发很快以外,在商用办公领域也体现出

了很强的增长势头。在国内市场,这种特点体现的尤为明

显。正是因为这点,所以众多厂商也都把国内市场作为重

点。国内市场虽然整体启动较晚,但是市场潜力巨大。目

前制约因素主要在于产品价格以及应用体验等方面。一旦

Notebook PCMini-Note PCTablet(Slate)PC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2009 -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年度增长分析

Page 25: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26

焦点FOCUS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这两个瓶颈被突破,那么其发展空间将会非常广阔。

其三,平板电脑替代上网本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随着平板电脑的大规模上市,很多人都预言笔记本市场

将会受到巨大冲击。而上网本甚至将会被彻底取代。

但实际上,由于受到价格,使用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

约。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出现。事实上,使用习惯是目

前平板电脑不能取代上网本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平板

电脑可以实现上网本很大一部分功能,但是由于存在没

有键盘以及其他一些问题的影响,所以很多用户一时间

还不能适应。除此以外,和平板电脑相比,上网本在售

价方面的优势也决定了其短期内不会退出市场。比如在

优派的很多店面内,ViewPad的销量很好,但是同样也

有很多人购买优派的上网本。

MP4

在MP4方面,经历了2009年MP4高清解码芯片的飞

速发展,视频格式以及编码率和流畅度都已到达了一个

全新的高度。一时之间,MP4的发展似乎难以找到新的

制高点以支撑行业的发展。但2010年的MP4市场,发展

势头依旧强劲,被称作是高清MP4的革命,硬件方面,

随着高分辨率大屏的加入,让便携影音的显示效果有了

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歌美、台电等厂商则开辟出彩屏

电子书这一全新的应用领域。另一方面,借助如日中天

的android系统,蓝魔、昂达等则拉起智能MP4的大旗,

浩浩荡荡向前跑。从以上几大发展方向不难看出,MP4

市场已经从芯片硬件竞争,变成了以硬件和软件平台为

基础,以用户应用以及需求为结合点的全面发展,MP4

已经是夕阳产业的谣言不攻自破。

未来MP4将继续开拓高清的新时代,主要还是将屏

幕进行升级换代,虽然目前还在尝试阶段,但就目前显

示屏的热门技术来说,只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视

网膜”级别的屏幕分辨率,自从iPhone4上市以来,用

户眼球对屏幕分辨率的感受提升到了极致的地步,对于

MP4行业的厂商来说,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才能生存,

因此,今年有可能还会在屏幕分辨率上继续下功夫。另

一种是裸眼3D技术。作为今年CES的最大热点,已经有

多个厂商开始在裸眼3D方面进行试水,相关的产品相

信在今年内也会陆续露面。从液晶电视到手机再到游戏

机,裸眼3D技术必然会在今年大放异彩,而有鉴于此,

生产厂商为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也不排除将这项技术率

先引进MP4市场。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方面,中国数码相机市场需求量增速明

显,品牌竞争高度集中。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

调查办公室一份报告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消费市场

数码相机需求量增速明显,全年数码相机需求总量超过

1200万台,较2009年增长21%。2011年市场发展将保

持这样的趋势,保守估计全年需求量将达1300万台,其

中约75%为普通卡片型相机。同时指出,在影响消费者

购买数码相机的因素中,品牌影响力是决定消费者购买

选择的主要因素。消费者更信赖专业的数码相机生产厂

商,其次才是产品的性价比和镜头等因素。

从目前市场的品牌占有率情况看,数码相机品牌竞争

高度集中,索尼、佳能、三星、尼康等品牌消费者预期购

买率合计达到70%。在卡片机市场,佳能、索尼、三星排

名前三;在单反相机市场,尼康、佳能平分秋色。消费者

在选择品牌的同时,高性价比的数码相机产品更受消费者

的喜爱。在相机消费市场占有率方面,佳能和索尼的领先

Page 26: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27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优势明显,占据了46%左右的市场份额。

从目前的消费市场状况来看,长焦数码相机成市场

新宠。著名家电专家、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

示,2010年数码相机制造企业不断开发出差异化产品引

导市场消费,便携式长焦机、微单相机、3D数码相机产

品得到消费市场普遍关注。2011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的

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相机制造企业将会推出更多各种功

能的数码相机产品,伴随消费者对数码相机产品需求的

不断变化,拥有高清摄录功能的长焦数码相机将会受到

更多的关注。另外,消费级数码相机市场的竞争相比专

业级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2011年的长焦数码相机市

场在价格上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数码相框

数码相框方面,市场饱和度低,个人消费市场有待

开发。数码相框在中国已经走过六七年的发展历程,但

在市场定位、产品价格、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市

场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发展。2010年中国数码相框市

场上,三星、飞利浦、索尼等国外品牌占据着较突出的

地位。国内品牌中,虽然处于领军地位的佳的美位居亚

军,但整体上看实力较分散,难以与国外品牌抗衡。

目前7.0英寸、8.0英寸产品位居市场主流。不同尺

寸数码相框中,7.0英寸、8.0英寸产品数量占比累计达

到68.4%,获得的关注比例超过七成,成为市场主流。

这两种规格产品中,采用800×480或更高分辨率的产品

数量占比持续上升,已经超过六成。

未来中、低价位段产品将成市场主流。由于显示

屏、芯片方案等核心元件的技术成熟带来的生产成本下

降为数码相框价格下降提供了条件。另外,为了寻找新

的市场增长点,加速对个人消费市场的挖掘和培养,厂

商也将有计划地下调产品价格。目前数码相框产品销量

主要集中在行业礼品市场,家庭用户的消费潜力仍未被

激活。随着厂商对市场推广重视程度增加及产品价格下

降,这一局面将有望得到改变。

其他数码相产品

在今年的个人导航设备(PND)汽车导航设备总体

销量中,智能手机解决方案将占到49.6%,高于2010年

的40.6%,是2009年份额23.4%的两倍多。到2012年,

智能手机导航占汽车导航系统单位销量的份额将超过

50%,远高于其它导航解决方案,并将在其后数年牢牢

占据领先地位。

电子纸也将成为中小尺寸的重要应用,电子纸广泛

应用于电子书阅读器。目前全球有超过90%电子书阅读

器,采用元太的E-Ink电子纸为屏幕,且元太拥有广视角

TFT面板技术,成为高阶平板电脑与手持式装置产品主

流。作为最大的电子纸大厂元太科技今年也作出积极的

布局,将投入45亿元新台币扩大产能,由此可见中小尺

寸面板在今年将会再度引爆。

总结

从整个中小尺寸产品行业来看,无论是手机、数

码相机,平板电脑,未来的发展仍将以市场的需求而发

展。所以从整个行业来说,目前新的产品、新技术是热

点和主流,也是消费者较为青睐的产品。巨大的需求促

进其快速地发展。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

更多的产品出现,因为它代表了一种行业发展的趋势,

一种先进的技术。

Page 27: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产业INDUSTRY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28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背光模组(Back light module)为

液晶显示器面板(LCD panel)的

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面板本身

并不发光,必须借助背光模块才能实

现显示功能,它主要由光源、导光

板、反射板、扩散板、增光片以及外

框架等部分组成。

从成本角度考虑,背光模组三个

重要组成部分是光源、导光板、光学

膜,占整个背光模组成本的72%。光

源就是灯管。导光板的作用是将线光

源雾化成面光源。光学膜的主要作用

是凝聚光线,提高亮度。其中光学膜

最昂贵,占到背光模组成本的44%,

导光板占16%,灯管占12%,其他

如灯罩、外框等占28%。

全球背光模组产业发展现状

背光模组从背光源上来讲,又可

以分为CCFL和LED两大类。

目前占市场主导地位的是LCD

使用的灯管是CCFL(冷阴极荧光

灯管),目前世界上能制造CCFL

的厂家屈指可数,主要是日本厂

家,包括Harrison-Toshiba照明、

Stanley电气、West电气、Sanken

电气。韩国锦湖(Kumho Electric)电

机也能够生产,但是很少有厂家采

用。依照IEK统计数据市场占有率依

次是Harrison-Toshiba照明42%、

Sanken电气22%,West电气15%,

全球背光模组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stanley18%。West电气隶属日本松

下集团。Harrison-Toshiba和West

电气都在台湾地区独资设立工厂,绝

不外传技术秘密。

全球背光模组零组件主要供应商

按零组件分,棱镜片有3M、日东电

工、三菱。导光板有旭化成、三菱镙

萦、Kuraray;冷阴极管有Harison、

West;扩散板有惠和、Tsujiden、

SKC等。光学膜主要是增亮膜,美国

3M拥有增亮膜的多项专利,其产品

占全球市场的75%左右。日本日东电

工能够制造类似的增亮膜,不过品质

稍差于3M。日东电工市场占有率为

20%。三菱化工目前正对增亮膜进

行研究,已经推出少量产品,性价比

不如3M和日东电工,基本上没有市

场占有率。导光板市场基本由三家日

本公司把持,据IEK统计数据显示,

市场份额分别是旭化成45%、三菱

Rayon35%、Kuraray18%。而背光

模组厂大多在台湾,因为全球电子产

品有90%的在台湾代工。目前,台湾

的背光模块厂包含中强光电、辅祥、

瑞仪、科桥、和立联合、大亿、慧

炬、福华、环宇、盛美、大安、奈普

等等,其中中强光电生产导光板的历

史较为悠久,目前月产能为50万片,

主要客户为友达奇美及彩晶;辅祥目

前一厂月产能为80万片,主要客户为

华映;瑞仪目前为国内最大背光模块

厂商,月产能为60万片;科桥目前月

产能为40万片,主要客户为华映;和

立联合目前产能70万片。 随着LCD

背光模组被LED背光模组更替,台湾

的背光模组厂商为应对市场的变化积

极转生产方面,和面板厂商或品牌厂

商合作,以获取更多订单,但产能转

移是趋势,随着大陆高世代液晶面板

线的建设和量产,台湾的背光模组厂

商积极进驻大陆市场。

目前,市面上LED背光液晶电视

的背光模组,以背光源放置方式分类

可分为:直下式与侧光式;品牌电视

厂商选择的LED液晶电视背光模组的

主流趋势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过去较

少开发的侧光式白光LED背光;另一

方式为直下式LED背光。LED厂商如台

湾的友达、奇美、群创、MicroLens、

亿光等,韩国的三星、LGD,大陆的

TCL、创维、清华同方等。

国内背光模组现状及趋势

CCFL时代,中国大陆由于上游

面板产业链的薄弱,背光模组产业没

能获得很好的发展,LED时代将是中

国背光模块产业加速发展的一个有利

时机。

为了扭转在LED液晶时代的被动

局面,包括创维、TCL、清华同方在

内的国产巨头都开始加入到LED产业

链的投资中来,TCL集团与台湾中强

文/FPDisplay 李文正

Page 28: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29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光电在LED背光模组领域建立合资公

司后,TCL又与友达光电建立了惠州

双王光电,该公司主要生产LED背光

模组。与此同时,清华同方宣布其在

沈阳投资建设的规划设计产能为200

万台的4条LED背光源液晶显示模组

生产线,现已完成调试工作,逐步进

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作为国产平板目前市场占有率

最高的创维和海信也是在LED产业布

局最早的企业,除了海信自主开发的

LED背光模组得到电子信息产业基金

扶持外,创维的LED背光模组2009年

的出货量已经基本自足,这将使国产

彩电企业对LED液晶产业链的控制率

从此前的30%提高到70%。在LED产

业链布局稍晚的国产平板巨头终于加

入到弥补上游短板的行列中来,这与

两年前国产彩电巨头集体进军液晶模

组,和去年9月开始国内出现的高世

代液晶面板投资热颇为相似。

TCL集团虽然之前在LED封装领

域与韩国大韩电光成立了TCL莱德电

光科技公司,但是在LED液晶直接相

关的背光模组领域其布局稍晚,虽然

与中强光电合资成立了背光模组公

司,但是这家公司的产品依然以CCFL

背光为主。 TCL集团有关人士表示,

“液晶替代CRT至少用了6年时间,而

LED替代CCFL的速度显然超出了我们

的预料,看起来不用3年。”

为了弥补在LED背光领域的短

板,从2010年初TCL就开始加大在

LED背光研发领域的力度,与友达签

署了合作协议,其从友达采购的液晶

面板将全部送到双方合资的双王光电

来加工成LED背光模组,而从三星、

夏普等采购的面板则依然由其与中

强光电的合资公司来加工。 与此同

时,海信在加大投资对其LED背光模

组生产线进行扩产,而康佳则刚刚

收购了深圳一家民营LED封装工厂,

清华同方也着手布局完整的LED产业

链,除了已经投产的沈阳LED背光模

组基地外,还将出资5亿元成立全资

的同方(南通)半导体有限公司,

从事LED背光源模组及LED照明产品

的生产开发业务,该项目投产后清华

同方的LED电视产能将得到大幅度扩

充,有效地缓解产能瓶颈。如图1

针对国内背光源的发展,京东

方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王刚建

议:首先要以技术开发为主,不要作

技术的跟随者,不要作产品的加工

商,要做产品的设计商、开发商。其

次要做好市场定位,开发适合国内市

场的新产品、新技术。在保证国内市

场占有率的同时,向国际市场拓展。

应该说我国是刚刚进入这一新型显示

领域的,国内的背光目前只是停留在

设计组装的阶段,背光上游产业链并

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尤其是科技含量

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部分依然被国外

所控制。专家表示,背光源方面,国

内企业应该重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

发。加大对研发的投资力度和管理,

提高创新性,加快量产的步伐,推动

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全球背光模组产业发展趋势

从液晶显示的制造角度出发,

可以把整个产业链划分成面板、背

光、模组、终端四个环节。目前中小

尺寸面板基本上已全部采用LED作为

光源,随着光效、价格等阻碍因素得

到缓解,LED也开始大量被安装到大

尺寸背光模组之中,未来的主流地位

已经站稳。而且随着LED的大量被采

用,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如动态背光控

制技术、超薄技术、散热技术被应用

到背光模组之中,使背光模组产业逐

渐改变了以往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具

备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附加价值,在产

业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就全球

背光模组产业发展趋势来说,主要表

现一下几个方面:

一、LED成为背光模组市场主

流 产业版图面临重整

背光源LED是CCFL的有力替代

者。随着LED技术的成熟及成本的不

断下降,LED背光模组在LCD中的应

用率逐年上升,2009年,LED背光液

晶电视全球渗透率不足1%。去年,

LED背光液晶电视全球渗透率却猛增

Application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Notebook PC 127 532 3503 6230 8193 8873

Desktop Monitor 0 5 145 585 1032 1789

LCD TV 16 150 1461 4890 10525 15102

Large Others 4 189 475 701 879 1114

Small & Medium 6662 7253 6046 6768 7059 7244

Active Display 8755 10947 11584 12941 16809 24481

Signal 1512 2125 2582 2925 3302 4991

Automotive 3665 4587 5371 6213 7582 10681

Illumination 3606 4755 6148 7919 10679 14882

Others 44314 40245 38491 46716 51504 77854

Total 68662 70788 75806 95887 117564 167011

图1 2007-2012年LED背光模组按应用领域出货量预测

Page 29: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产业INDUSTRY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30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到18%左右,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大

约达1.9亿台。这一年,平板电视能

效标准实施,把大陆市场中的LED背

光液晶电视推向了巅峰,也是全球电

视市场的拐点。预计今年LED背光液

晶电视渗透率达43%,出货量预计达

2.15亿台。据splaySearch预测,到

2012年,LED背光液晶电视全球渗透

率达到60%。2014年,LED背光液

晶电视全球渗透率达到87%。一连串

的数字说明,LED背光模组成为液晶

电视配置的标配,成为市场主流趋势

不可阻挡。如图2:

近两年来,由于LED得价格快速

下跌及在消费者追求轻薄省电的风潮

下,笔记型电脑率先使用LED背光技

术。接着电视也开始积极引进LED背

光源,三星、新力等电视大厂力攻

LED背光电视,揭示LED背光电视的

时代已经来临了。

据DisplaySearch研究报告指

出,到了2012年估计LED背光将被

广泛地应用在1英寸到70英寸液晶显

示器,同时有340亿颗LED会用于液

晶显示器背光,表明了LED背光源

对于LED的庞大商机。报告还指出

价格一直是阻碍LED背光普及的一

个重要因素,但LED背光模组成本

的下降幅度超过了传统CCFL背光模

组。随着更多厂商对LED背光技术的

研发,其成本价格也在逐步下降,

DisplaySearch LED背光部门主管

Kevin Kwak说:“为了降低LED背光

成本,厂商需要研发创新型LED背光

模组结构,并且要尽可能的少用LED

芯片。”Kevin Kwak还表示,研究表

明40寸液晶电视LED背光模组的成本

价格将下降到100美元,和CCFL背光

模组的价格差距将从2009年初的3.7

倍降低至2.8倍。如图3

从CCFL到LED,是技术的进步

和普及的结果,CCFL和LED,两者

在膜片结构上的区别在于LED系统背

光效率更高。LED应用给背光带来了

颠覆性的变化。如3M已经研究出不

用导光板或膜片,甚至两者都不需

要的背光系统。新型导光板是一张

0.2mm 厚的塑料薄膜,配合LED光

源 可以基本取代原有的导光板、扩

散片及棱镜膜等部件的功能,使小型

液晶设备的背光厚度减少一半以上,

而且组装也更简便。其中一款膜片中

间使用了折射率接近空气的纳米胶

水,将以前必须使用空气隔开的扩散

片、棱镜膜和反射偏光片等材料粘合

成一张膜片,实现了传统膜片无法做

到的系统结构。如果说OLED对LED

背光技术来说,只是一个较为遥远的

威胁,那么眼下针对大屏幕LED背光

技术的创新,也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随着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的不断

增长,LED在大尺寸背光源中渗透率

的不断增加,未来几年中国背光模组

产业有望得到迅速发展。受此趋势的

吸引,本土企业抓住商机开始涉足大

尺寸背光模组的生产制造,众多日韩

及台湾地区企业也纷纷至大陆投资建

厂,此外国内各大电视厂、液晶面板

厂基于垂直整合策略考虑也不断向背

光模组制造领域延伸,逐步形成中国

液晶模组生产领域的三大势力。这三

方未来的竞合关系将是中国背光模组

Price(US$)

图3 LED背光模组成本下降预测

1000

750

500

250

0

图2 LED背光电视渗透率

Units (millons)

LED Penetration

Page 30: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31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产业一段时期内的主旋律,也关乎中

国整个LED产业和液晶显示产业的健

康与发展。同时,三大势力布局中国

LED背光模组产业,也决定着全球背

光模组产业未来的竞争格局。

可见,背光模组产业版图面临

重整。

二、面板或品牌商整合背光模

组资源的意愿强烈

随着面板厂的规模愈来愈大,面

板厂希望投资或收购背光模组厂商,

掌握产能供应,尤其是进入门坎较低

的电视背光模组,往往是面板厂切入

自组的首选。

整体来看,目前对发展液晶背光

模组需求最强烈的可能就是电视整机厂

或液晶面板厂了。由于近年来液晶显示

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只有不断

加强垂直整合力度,才能有效解决与国

际大厂争夺关键原材料问题、成本降低

问题、产品差异化问题等。

从当前产业发展形势上看,内

制化(inhouse)与垂直整合日益盛

行。电视厂和面板厂也具备更多的运

营资源和经济实力。因此由电视厂、

面板厂组建液晶模组厂,或者为电视

厂、面板厂配套生产,最终形成产业

集群,将成为未来LED背光模组产业

的主流经营模式。

所以,现在的LCD TV代工也不

像过去纯代工,随着越来越多面板厂

商与下游整机及品牌厂商合资建厂,

平板电视产业供应链的业务模式,也

正从传统面板(ARRAY、彩色滤光

片、cell)、背光模组、LCM液晶模

组、系统整机各段分开运作,转移到

MIB(背光零组件和液晶模组整合)、

BMS(背光零组件、模组零组件、电

视机械零组件整合)等新模式。

但当供应链业务模式发展到

BMS,对于电视系统或品牌厂商来

说,就变成要同时针对背光源、背光

板、液晶模组、系统整机进行全方位

供应链管理,新的角色是否适应有待

观察。

终端消费者逐步认知iPad与电子

书阅读器特性迥异,彼此间并无竞争

关系,前者采用TFT-LCD面板,并

不适合长期阅读;后者为类纸式技

术,具阅读舒适性,在市场疑虑消

除后,电子书阅读器恢复高速成长

态势,2010年出货量超过3倍成长,

2011年电子书阅读器出货量更估计

较去年攀升2至3倍。

据统计,2010年全球电子阅读

装置市场出货量达977万台,较2009

年成长220%,预估2011年仍将呈现

倍数的成长,全球出货量预期将达到

2056万台。

元太科技指出,尽管各界皆认

为苹果公司推出的iPad,恐将冲击电

子书阅读器市场,然终端消费者逐步

认知iPad与电子书阅读器特性迥异。

在市场疑虑消除后,元太自去年第三

季始,电子书阅读器恢复高速成长

态势,2010年出货量超过3倍成长,

2011年电子书阅读器出货量更估计

较去年攀升2至3倍。

华硕日前也宣布Eee Pad变形平

板在台上市,预计3月30日在英国开

卖,4月初则将进军美国,直捣iPad

大本营。 Eee Pad今年出货目标200

万台,变形平板将是主打机种,目标

销量100万台。

资策会MIC表示,美国出版协会

统计,近年来全美电子书(e-Books)

内容的销售量快速飙升,2010年美

国市场销售额达4.4亿美元,占整体

书籍销售额的8%。而2010年的电

子书软硬件市场在Amazon大厂及

Kindle、Nook等领导品牌的带动下,

则是加速市场成长的主要原因。

目前Amazon仍然是电子书产业的

主要龙头业者,而苹果公司则运用iPad

系列产品为平台,快速的发展iBooks

服务,明显展示抢进数字阅读市场的

企图心,虽然二家业者的经营领域不

同,但是在发展电子书服务的过程

中,则皆朝向自有软硬件整合与服务

的模式发展,借以快速抢占市场。

资策会MIC表示,掌握电子书渠道

与软件服务将成为致胜关键,目前台湾

在硬件制造、关键零组件等价值链环节

中,已经位居全球领导地位,目前相关

产品仍以出口为主,相对于数字阅读服

务、内容加值制作等环节则相对缺乏,

若能有效串连数字阅读产业体系中不同

背景业者,结合出版业者、科技业者与

法人共同成立电子书制作与平台整合机

构,不但有利于台湾数字阅读市场服务

的正向发展,更可进一步的朝行销全球

市场努力。

2011年电子阅读器出货量将攀升

Page 31: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产业INDUSTRY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32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国和

消费国,2009年彩电产量近亿

台,其中,液晶平板电视占68.3%。

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布局较晚,自主创

新能力薄弱,电视生产所需的面板供

给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大尺寸电视

用面板目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致使

整个彩电和平板显示产业面临十分严

峻的挑战和巨大的转型压力。

2009年我国液晶面板进口1.8亿

块(含中小尺寸),进口金额达350

亿美元,居单一产品进口额第4位,

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和铁矿石进

口额。2010年1~9月,我国液晶面

板进口1.77亿块,同比增长39.5%,

进口金额达352.7亿美元,同比增长

47.3%,已超过2009年全年进口额。

对此,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高度

重视,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

计划》中明确将TFT-LCD液晶显示

列入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力求突破

核心关键技术,促进我国彩电产业整

体转型。近期,国务院颁布的《关于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

定》再次将液晶显示产业作为引领未

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我国

TFT-LCD液晶显示产业必将迎来新

一轮快速发展期。

TFT-LCD与OLED的较量

新型显示产业包括TFT-LCD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PDP

(等离子)、OLED(有机发光二极

管),在彩电向平板转型后,TFT-

LCD液晶显示去年已占有市场近90%

的份额。PDP等离子产业,除了日本

松下还在做,其他都向中国大陆转

移,其市场份额不足10%。因此,

PDP与TFT-LCD的竞争,谁胜谁

负,已经不用讨论。

现在,业内从领导到专家,从

企业到研发机构都担心的问题是:为

什么海外的大企业,如三星、LG、

夏普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面板制造

企业,从去年起,都要把大尺寸的

TFT-LCD生产线向我国大陆输出,

会不会是它们都将进入大尺寸的

OLED面板生产制造行列?

再看这几个事件:2007年,索

尼曾向日本国内推出价钱为20万日

元的11英寸OLED彩电,据说成本达

到70万日元,为的是赔本赚吆喝,

在索尼的大力推动下,OLED成为

平板显示行业最超前的技术,三星

也曾经宣告在2011年要推出32英寸

OLED彩电。

然而,就在众厂商争相入围参

与追逐之时,索尼却先退了下来,

2009年3月索尼宣布退出OLED彩电

领域。三星最近也突然宣布今年要

在国内再建一条第8代TFT-LCD生

产线,因此三星要推出32英寸OLED

彩电的计划可能有了变化,今年1月

份,三星负责OLED移动显示的SMD

公司负责人也对外宣称,在同背景

下,OLED的耗能比TFT-LCD要高

30%,因此,即使在中小尺寸的移动

显示器领域,OLED也不可能很快代

替TFT- LCD,2010年12月25日,日

本东芝与美国苹果合作建了一条中小

尺寸TFT-LCD的新线,专供iPhone

与iPad的显示,此事再次证明一度

被誉为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之星的

OLED,尚未达到普及市场的要求。

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发布

日本OLED战略失误警示国内产业的发展策略日本TFT-LCD产业错失桂冠的原因在于过早相信OLED将要取

代TFT-LCD,实际上,被誉为下一代平板显示技术之星的OLED,

尚未达到普及市场的要求。

Page 32: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33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的统计数据显示,得益于三星、索尼

等公司的努力,OLED在小尺寸显示

器市场表现十分抢眼。OLED显示产

品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长,预期2015年

产值能超过50亿美元。但这与产值千

亿美元的TFT-LCD无法相比。

相比于传统的液晶电视,OLED

有着机体薄、对比度高、色彩丰富、

分辨率高、视角宽广、耗电量低等诸

多优点。另外,由于OLED内没有液

体分子,其抗震性能更好、耐低温、

结实耐用。同时,与毫秒级响应的

TFT-LCD面板相比,OLED的响应时

间是其几千分之一,不会出现拖尾和

动态画面抖动的问题。如此优异的技

术始终无法广泛应用到电视上,是因

为各大生厂商在投产大尺寸OLED面

板时的良品率极低(还不到30%),

而TFT-LCD 面板却可以达到90%以

上。这让OLED电视的制造成本非常

高昂,这也是大尺寸OLED面板不能

量产的原因所在。

正是在国外大企业OLED面板技

术还未过关的前提下,我国新型显示

科研与产业赶超世界一流显示企业争

取后来者居上就成为可能。因此,我

国科技部设立863新型显示专项,国家

发改委、工信部把研发OLED面板技术

作为重点支持项目是完全正确的。

后来者可居上

产业的国家转移是非常复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日本是TFT-

LCD产业化的发明国,上世纪90年代

在世界显示市场占有 100%的份额,

但随着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介入,

其市场占有率直线下降,到2006年

降到10%(见日本《科学技术白皮书

(2009年版)》),其原因在于日

本国内市场的饱和、萎缩,人员资本

的增加,环境、材料成本的局限。尤

其是日本大企业这十年战略的错误:

他们过早相信OLED将要取代LCD,

因此,在OLED大尺寸显示研发投入

过大,而迟迟无法克服量产的难关。

相反,韩国企业这十年在显示产业的

研发战略正确,为攻克TFT-LCD背

光源的LED革命,在前年获得成功,

因此,三星、LG把日本的TFT-LCD

产业抛得远远的,取得了世界显示第

一、第二的佳绩。

这个事实表明,尽管日本发展

TFT—LCD产业已经40多年,韩国只

有30多年,但韩国超过日本已成事

实。我国尽管发展TFT-LCD产业不

过10年时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还有

10年以上的差距。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已经成

长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其主要因

素是政府的改革政策的英明正确,部

分因素是具有有利的人员资本、环境

及材料成本。在液晶显示产业,拿京

东方来说,自2002年进入液晶显示

产业,在海外收购获取核心技术的基

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已

先后自主建设并成功运营了北京5代

线、成都4.5代线,京东方在合肥自

主建设的我国首条大尺寸第6代TFT-

LCD生产线也于2010年10月18日实

现量产,并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使产

品良品率达90%以上,充分说明我国

本土企业已完全掌握了液晶显示的核

心技术。

龙头带动

从CRT彩电发展起,我国已培育

了六大世界彩电品牌,成长为第一彩

电生产大国,在政府领导部署下,

2008年开始了CRT彩电平板化战略

转移,在TFT-LCD与PDP彩电生产

上,六大彩电品牌已基本奠定了平板

彩电生产大国地位的基础。

我国发展TFT-LCD产业最大的

优势是市场的优势。TFT-LCD战胜

CRT也是靠笔记本电脑诞生的市场优

势,我国现在不仅是彩电生产大国,

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iPhone与iPad的

代工大国,这也是TFT-LCD新一轮

的发展机遇,我国TFT-LCD产业后

来居上是完全可以预期的,因此政府

重视、支持TFT-LCD十分必要,把

其列入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性产

业有重大意义。

京东方自主创新建设高世代线打

破了海外企业对我国液晶显示产业的

长期封锁,海外企业纷纷要求来大陆

投资设厂。为使国内产业健康发展,

2010年初,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

合下发了《2010—2012年平板产业

发展规划》,确立了发展国内液晶显

示产业两大原则,即总量控制和支持

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民族产业发展。

根据这一规划,对海外项目进行综合

审批,延缓了海外企业进入大陆投资

的时间,给国内企业发展赢得了近一

年的宝贵时间。

2010年11月,三星、LG获得政

府批准,开始分别在苏州和广州投资

设厂,并已开始采取降价等策略打压

本土企业,抢占国内市场,使国内整

个彩电产业链再次面临非常严峻的挑

战。日、韩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发展液

晶显示产业的经验表明,多家企业同

时上马,展开内部竞争的格局,不利

于国家或地区产业的健康发展。因

此,笔者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要做

强,必须先立龙头,要集中力量支持

一至两家有知识产权、有创新能力的

龙头企业,才能带动国家产业的整体

发展。

Page 33: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市场MARKET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34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表二: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平板电视市场品牌排名(单位:千台)

10Q4排名

品牌10Q4市占率

10Q4出货量

10Q3市占率

10Q3出货量

09Q4市占率

09Q4出货量

同比增长

环比增长

1 Vizio 23.9% 2887 16.6% 1602 16.3% 1844 55.5% 78.9%

2 Samsung 21.5% 2572 18.8% 1817 18.5% 2095 22.8% 41.5%

3 Sony 10.4% 1247 10.6% 1025 9.3% 1048 18.9% 21.8%

4 LGE 8.8% 1049 8.2% 798 11.7% 1318 -20.4% 31.8%

5 Panasonic 6.8% 793 8.4% 812 5.8% 657 20.7% -2.3%

6 Toshiba 5.9% 708 5.5% 533 6.3% 708 -0.1% 32.8%

7 Sanyo 4.4% 522 6.7% 651 3.9% 443 17.8% -19.9%

8 Sharp 2.2% 284 3.9% 380 2.8% 3178 -16.8% -30.8%

Others 16.3% 1954 21.2% 2048 25.4% 2889 -31.8% -6.0%

Total 100.0% 11975 100.0% 9662 100.0% 11299 6.0% 23.5%

资料来源:IHS iSuppli,FPDisplay整理,2011.03

表一: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市场液晶电视品牌排名(单位:千台)

10Q4排名

品牌 10Q4市占率

10Q4出货量

10Q3市占率

10Q3出货量

09Q4市占率

09Q4出货量

同比增长

环比增长

1 Vizio 27.6% 2887 19.5% 1602 18.6% 1844 55.5% 78.9%

2 Samsung 20.2% 2100 17.3% 1428 17.3% 1715 22.4% 47.3%

3 Sony 10.1% 1049 9.7% 798 13.3% 1318 -20.4% 31.8%

4 LGE 9.4% 978 9.0% 742 8.0% 793 23.1% 31.5%

5 Toshiba 6.8% 708 6.5% 533 7.1% 708 -0.1% 32.8%

6 Sanyo 3.9% 404 6.7% 555 4.0% 401 0.8% -27.1%

7 Panasonic 2.8% 290 3.2% 283 2.1% 207 39.8% 10.3%

8 Sharp 2.5% 284 4.6% 380 3.2% 317 -16.8% -30.6%

Others 16.6% 1726 23.4% 1924 26.5% 2637 -34.5% -11.8%

Total 100.0% 10384 100.0% 8220 100.0% 9941 4.5% 25.8%

资料来源:IHS iSuppli,FPDisplay整理,2011.03

据IHS iSuppli公司的研究,由于市场对其LED背光

电视的需求旺盛,Vizio公司201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成功

地在美国液晶电视市场卫冕。

美国Vizio公司第四季度液晶电视销量为290万台,

比第三季度的160万台大增78.9%。其出货量市场份额从

第三季度的19.5%升至27.6%。Vizo领先第二名三星的

幅度从第三季度的2.1个百分

点扩大到7.4个百分点。

借助于第四季度的强劲表

现,Vizo在2010年全年巩固

了在美国液晶电视市场的领先

地位。2010年该公司的市场

份额从2009年的18.3%升至

21.3%。Vizio公司领先主要对

手三星的幅度,从2009年的1

个点扩大至2.5个百分点。

表一所示为IHS iSuppli公

司对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市

场八大液晶电视品牌的排名。

消费者对于LED背光电

视的需求强劲,推动2010年

Vizio市场份额上升。Vizo一直

能够推出具有先进功能的电

视,同时保持具有竞争力的价

格。消费者因此青睐Vizio以

及其它厂商的LED背光液晶电

视。这类电视外形更薄,画质

出色,功耗较低,而且价格也

在不断下降。

Vizio与三星:不相上下

Vizio在2010年第四季度

还设法取代三星,成为美国平

板电视市场龙头,该市场包括

液晶与等离子电视。三星凭借

其在等离子与液晶电视领域的

Vizio在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液晶电视市场保持第一

文/Riddhi Patel

优势,以前一直称霸该市场。但是,Vizio通过自己的分

销网络,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力推多功能液晶电视,最

终超越了三星。

第四季度Vizio的平板电视出货量为290万台,比第

三季度的160万台劲增78.9%,比2009年同期的180万台

增加55.5%。第四季度Vizio在美国平板电视市场的份额

Page 34: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35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据IHS iSuppli公司的研究,苹果iPad等媒体平板热

销,刺激了市场对7.0英寸和9.7英寸液晶显示器(LCD)的

需求不断增长,在最近五个月帮助这类面板价格止住或

者减慢了跌势,分别保持在60和67美元左右。

尽管9.7英寸面板价格在1月小跌1-2%,但这些中

型面板的价格在最近几个月基本没有变化。这要归功于

平板电脑面板需求增长以及厂商控制产能利用率。例

如,过去五个月,7.0英寸平板电脑面板价格完全保持不

变。三星电子的Galaxy Tab和Research In Motion Ltd.

的BlackBerry Playbook都使用这种面板。同样,惠普

TouchPad 和苹果iPad使用的9.7英寸面板价格只是略有

下降,如图1所示。

对于平板电脑的需求快速增长,以及高端IPS/FFS

LCD面板的产能有限,将帮助维持2011年中小型面板价

格保持稳定。iPad和三星Galaxy Tab等平板电脑,以及

Barnes & Noble的color Nook等电子书产品都使用这种

高端面板。

即使面板价格温和下跌反映在某些产品的目标价格

从第三季度的16.6%上升到23.9%。

与此同时,三星的份额从第三季度的18.8%上升到

21.5%。尽管份额上升了,但升幅不足以使其避免美国

平板电视市场排名降至第二的命运。总体来看,2010年

第四季度三星的平板电视出货量为260万台,比第三季

度的180万台增长41.5%,比2009年第四季度的210万台

上升22.8%。

虽然Vizio成绩不俗,但三星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

平板电视出货量力压对手,意味着这家韩国巨头的全年

出货量仍然保持第一。2010年三星占美国平板电视出货

量的20.1%,而Vizio占18.4%。表二所示为IHS iSuppli

公司对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平板市场份额的估计。

合同之中,这些产品的平均价格也只会略有下降。

为了克服产能与技术授权问题,许多供应商正在努

力开发自己的宽视角技术,替代iPad所使用的IPS/FFS显

示屏。

三星在试图推销其PLS宽视角技术,据称该技术与

IPS/FFS非常相近。同样,LG显示器公司正在推销自己

的技术,以摆脱FFS技术。产能增加,以及这些厂商自

己开发技术的良率改善,不仅可以帮助缓解产能束缚,

而且将帮助扩大平板市场和控制价格。

韩国和台湾厂商对于2011年市场需求情况保持乐观

看法。LG显示器可能计划把更多的产能用于生产平板电

脑面板,并在今年稍晚的时候利用更高世代的工厂来实

现这一目标。这是因为市场对于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的

需求强劲增长,已经用光了该公司4.5代工厂的产能。

1月和2月整体下滑

第一季度是中小型面板出货的淡季。尽管平板电脑

面板出货量上升,但2011年1月台湾厂商中小显示器出

货量环比下降7.4%,韩国供应商则减少13.8%。由于2

月工作日较少和春节假期的影响,2月面板出货量预计继

续下降。

但是,2011年在平板电脑面板市场以外有一些积极

迹象。

例如,系统与品牌厂商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增长,

将有助于促进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和稳定价格。平均来

看,1月手机面板价格比去年12月上涨2.2%。除了需求

增长,智能手机面板尺寸和规格在上升或者变得更加先

进,这将提高平均销售价格。

平板电脑将使2011年中型显示器价格保持稳定

文/Vinita Jakhanwal

70

68

66

64

62

60

58

56

资料来源:IHS iSuppli,FPDisplay整理,2011.03

图1:全球7英寸、9.7英寸中型液晶显示器面板均价

Page 35: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市场MARKET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36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Percontage

Q4'09 Q1'10 Q2'10 Q3'10 Q4'10

图1:09Q4~Q410美国电视市场各种平板技术市占率据IHS iSuppli公司的研究,LED背光液晶电视在美

国电视市场的占有率进一步扩大,2010年第四季度占美

国电视购买量的比例略高于五分之一。

去年第四季度,LED背光LCD电视占美国市场购买

量的22.5%,比第三季度的19.6%上升了将近3个百分

点。相比之下,消费者购买的液晶电视中,有整整五分

之三采用的是较老的CCFL技术。LED背光电视亮度更

高、更加省电而且更薄,但也比CCFL电视更贵,这可以

解释二者的市场份额差异。

但是,LED电视份额增长,巩固了其2009年第二季度

首次亮相以来稳步增强的市场地位。2009年第四季度,

LED电视只占6%,不到最新数据所显示的四分之一。

尽管终端市场采取激进价格策略,但等离子电视购

买量保持平稳。液晶电视价格全面下降,以及消费者认

为等离子支持的参数较低,抑制了等离子电视销量。

图1所示为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四季度各种

电视技术在美国市场的份额。

消费者购买电视模式变化可以归因于价格下降

IHS iSuppli公司的研究显示,第四季度美国电视价

格下降,也导致当时美国消费者购买电视的模式发生各

种变化。

例如,激进的价格以及优惠活动,使得45%的消费

者在购买电视之前花费较少时间了解电视市场,该比例

下降了4个百分点。认为自己属于冲动性购买的消费者比

例,第四季度从第三季度时的18%上升到20%。

第四季度假日销售与库存过剩导致的价格下降,也

为电视市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消费

者对电视技术的了解程度。

例如,认为自己“紧跟技术潮流但只在价格适中时

才出手购买”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上升2.6个百分点至

41.59%,表明面对较低的价格,他们对购买欲的抵抗力

下降。

同样,表示“只是出于必要性才甘心购买技术”的

人数量上升,而认为有必要购买新电视的消费者数量增

加,表明消费者在默默屈服于价格诱惑。

各类买家继续认为,图像质量是购买液晶电视时的

首要考虑,其次是价格与屏幕尺寸。第四季度,品牌不

再那么关键,而上网功能的重要性下降,消费者青睐可

能不具备上网功能但减价的电视。

LED背光LCD电视在美国电视市场占有率上升

文/Riddhi Patel

根据DisplaySearch报告最新分析,2011年平板电

脑所需触摸屏出货量预计将达到6000万片。苹果很有

可能在2011年和2012年继续成为平板电脑触摸屏的最

大消费商,而其它品牌将会在2012年以后迎头赶上。

DisplaySearch预计2016年平板电脑所需触摸屏出货量将

高达2.6亿片,比2011年上升333%。

“平板电脑是触摸屏应用产品中成长最为迅速的

产品类型”,DisplaySearch新兴显示技术副总经理

2011年平板电脑触摸屏出货量预计将达6000万片

Page 36: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37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单位:百万片)

图1:2010-2016平板电脑所需触摸屏出货量预计

2010 Rank Brand 2009

Share2010 Share

Y/Y Growth

1 Sony 22.9% 22.1% 96%

2 Samsung 29.3% 21.3% 48%

3 LGE 23.1% 21.0% 85%

4 Videocon 7.6% 13.7% 267%

5 Panasonic 8.2% 8.5% 112%

Other 9.0% 13.3% 201%

Total 103%

Jennifer Colegrove博士表示,“大部分平板电脑效仿苹

果采用多点触控投射电容式技术;有一小部分平板电脑

采用电阻式触控技术,因为该技术具备手写识别功能且

比较便宜;另外也有一部分平板电脑采用数字板以具备

手写识别及绘图功能。”

各地区触摸屏供应链因技术及当地客户需求的不

同而有所差异。在台湾,触摸屏供应商在扩大触摸屏产

能时较注重整体价值链,他们希望触摸屏在平板电脑

的应用能够和移动电话一样成功。在北美地区,爱特

梅尔(Atmel)、新思国际(Synaptics)和IDT发布了应

用到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新型控制器IC产品。在日本,

因日元疲软,供应商竭力投入生产,株式(Gunze)和

Suzutora等公司正扩充ITO膜的产能。

有10多种不同结构目前正配合应用到投射式电容触

控屏上。结构的应用取决于供应商IP的不同和生产工艺

能力。Colegrove博士进一步指出:“谁能以最优化的结

构、最少的材料和最简洁的工序生产出高性能的产品,

谁就有望成为触摸面板市场最成功的供应商。”

·友达光电将on-cell触摸面板应用到中小尺寸显示

器上,成功将良率提高到80%以上。并且友达开始出货给

数码相机、便携式自导航系统(PND)和手机等客户。

·惠普推出第一台具触控功能一体机,该电脑显示

器可60°俯仰调节,满足用户舒适度要求。苹果在2010

年也申请了类似的专利。这种人性化的解决方案在未来

将极大推动触摸屏在一体机的应用。

·在2011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夏普、摩托

罗拉、联想、RIM、戴尔、飞思卡尔(Freescale)、微

软Kinect、PrimeSens、e OpenNI、MultiTouch Ltd、

3M、Touch Revolution、IDT、Stantum,、乐金显示、

Wacom、Keytec和三星均有展示触摸或带触摸屏功能的

产品。

·在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触摸解决方案中,控制芯

片起着决定性作用。

DisplaySearch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索尼平板电视

在印度市场占比高达22.1%,超过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乐金电子(LG Electronics),居于首

位。2010年印度整体电视总出货量为1560万台,占亚太

电视市场的 43.7%。

根据DisplaySearch最新季度报告指出,2010年第四

季度平板电视在亚太地区的渗透率为51%,是全球最低

地区。印度市场CRT仍为主流电视技术。2010年第三季

度印度平板电视渗透率为23%,第四季度平板电视总出

货量为4300万台,渗透率比上季度微幅上升至27%。

在印度最先从CRT机型转为平板电视尺寸是32英寸

2010年印度平板电视市场索尼出货第一

Page 37: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市场MARKET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38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及更小尺寸。32英寸液晶电视最受欢迎,市占率达40%;

24英寸及更小尺寸的液晶电视市占率也上升到了38%。

“ 2 0 1 0年液晶电视出货量较去年成长超过

100%。”DisplaySearch印度和南亚研究总监Indrajit

Ghosh表示2011年到2012年,印度液晶电视市场成长将

超过60%。

“索尼、三星和乐金在印度平板电视市场份额相当

接近。”DisplaySearch电视研究副总裁Hisakazu Torii指

出,“索尼有效地加强了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效能,同

时销售中等价位数码相机,近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同时

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前三大品牌在印度平板电视市场的市占率超过

60%,竞争非常激烈。三星2009年居于首位,但2010

年降到第二名,市占率为21.3%;乐金电子2010年第一

季度和第三季度占比第一,但全年占比为21.0%,居于

第三。

据IHS iSuppli公司的研究,2011年基于智能手机的

汽车导航系统占汽车导航销量的比例将接近50%,取代

in-dash系统和便携导航设备先前占据的主导地位。

在今年的汽车导航设备总体销量中,智能手机解决

方案将占到49.6%,高于2010年的40.6%,是2009年份

额23.4%的两倍多。到2012年,智能手机导航占汽车导

航系统单位销量的份额将超过50%,远高于其它导航解

决方案,并将在其后数年牢牢占据领先地位。

智能手机在汽车导航领域崭露头角,与其无所不能

有关。就导航而言,智能手机可以下载第三方导航软

件,这与只能本地存储导航地图的on-board系统完全

不同。

下载导航软件的能力也使智能手机有别于普通手

机。在普通手机中,导航软件是预装的,使用其它导航

功能可能受到许多限制。不同于普通手机,由于智能手

机具有内置的多触点和其它传感器,可以对地图进行双

指缩小或放大。

因此IHS iSuppli公司的研究显示,普通手机在汽车

导航领域的单位销量,将低于智能手机。产业单独追踪

普通手机的情况。

传统导航方式前景如何?

由于汽车导航越来越依赖智能手机和普通手机提供

的解决方案,人们对于in-dash解决方案和便携导航设备

(PND)的兴趣将不断下降。in-dash方案与PND是汽车导

航的传统主力。

就in-dash解决方案来说,参与者意识到该领域的增

长只能通过改变策略来实现。以前的做法是为每款车型

配备一种系统,现在厂商开始引入低成本in-dash解决方

案,可以用于多种车型和品牌。大众、马自达、日产和

现代/起亚都与传统的一线导航供应商合作,以实现上述

目标。

TomTom和Garmin等PND厂商正在积极寻找替代产

品,以保持竞争力。虽然PND品牌厂商可以宣称消费者

的认可度较高,但这些厂商不具备in-dash解决方案制造

商与汽车厂商之间的那种密切关系。但IHS公司认为,

PND厂商现在是汽车领域中的有力竞争者,而传统汽车

供应商面临的挑战是需要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低成本解决

方案,类似于PND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

下一代导航将与云相连

在未来五年,导航系统将增加通讯连接,以利用存

储在云中的内容。IHS公司认为,静态数据库将成为过时

的东西,如果设备不与某项服务或云连接在一起,其重

要性将日益下降。

在这种模式下,导航系统将能获得最新的地图、兴

趣点和交通状况。虽然具有on-board地图的设备能够独

立工作,但使用基于云的导航内容将提供更好的性能和

精度。

尤其是,导航系统将继续进化,智能手机和类似于智

能手机的音响本体将逐渐占上风。连接模块将支持智能手

机与多数信息娱乐整合,使得传统导航系统日显落伍。

智能手机导航将取代传统的汽车导航系统 占据半壁江山

文/Stacey Oh

Page 38: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市场MARKET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40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根据集邦科技(TrendForce )旗下面板研究部门

WitsView新发布的2011年2月份面板出货调查报告,当

月大尺寸面板出货量为4759万片,较1月份衰退8.9%。

2月份由于受到中国农历新年假期影响,首先实际

工作天数仅两周半左右,其次今年中国地区依旧于农历

新年前后,面临缺工问题,加上今年中国农历年假期时

间较去年提前,因此下游客户备货需求均提前于1月份反

应,导致2月份大尺寸面板出货呈现衰退。

另一方面,新问世的Apple iPad产品广受消费者青

睐,刺激各家大厂相继投入平板计算机市场,带动平板

计算机用面板出货量的持续攀升。

按应用别来看,电视面板较上月出货下滑、来到

1457万片,月减5.1%;显示器面板出货为1446万片,

月减15.7%;笔记型计算机面板出货为1275万片,月减

7.3%;12.1英寸以下小笔电面板亦较前月下滑15.3%,

出货量为310万片。一枝独秀的平板计算机用面板出货

强劲,较前月成长19%,出货量来到269万片。

WitsView指出,2011年第一季以来,全球垄罩在

中东政治革命浪潮的阴影下,油价与各种民生物资的价

格翻涨,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问题日渐浮出台面,美元

与欧亚各国货币的汇率战争,似乎亦无停止的趋势。虽

然3D、 LED背光源等新型产品,持续发酵中,各界也预

期,采用LED背光源的电视及显示器的渗透率,在今年

亦会有显著成长。

各家品牌大厂今年春季新机种虽已陆续铺货上架,

但在种种大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终端市场买气依

旧处在一个不明朗的气氛中。因此,品牌大厂间在整体

产销的供应链管理上,必定比往年要来得谨慎小心。但

以目前面板厂整体稼动率来看,依旧维持在相对较高的

产能利用率上。

考量某些厂商在产线制程改造上告一段落,加上第

二季有新面板产线加入营运,WitsView认为,若各家面

板厂不谨慎注意调配产能问题,届时必会为面板供需及

价格带来不小压力。

2月份大尺寸面板出货减8.9% 平板计算机面板需求攀升

Application Jan-11 Feb-11 MoM

Tablet 2261 2690 19%

Netbook 3662 3103 -15.3%

Notebook 13769 12757 -7.3%

Monitor 17172 14468 -15.7%

TV 15367 14579 -5.1%

TTL 52231 47597 -8.9%

根据WitsView 最新的全球液晶显示器出货调查,

2011年1月份前十大品牌厂商出货相较于12月份,成长

10.4%、达1209万台;代工厂商出货相较于12月份亦成

长7.5%,总量达1484万台。

WitsView指出,液晶显示器品牌及代工厂商1月份

出货双双成长主要原因,为1月份为多数品牌厂商新会计

年度开始,在库存结算压力解除后,品牌厂商开始回补

库存,加上品牌厂商与渠道商在1月份因应2月份代工厂

商生产空窗期而提前备货,都是驱动1月出货成长动能。

1月份液晶显示器出货 品牌/代工厂商双成长

Page 39: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41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展望液晶显示器品牌厂商第一季出货,WitsView预

期,在新机种上市推动、品牌厂商积极促销及渠道商库存

回补等因素影响下,出货量季衰退幅度将在3%以内,甚

至可望出现持平。而代工厂商4月出货量将是全球景气是

否好转的重点观察月份,目前在需求未明朗之下,厂商保

守因应,以防淡季超额备货,旺季去化库存的情况重演。

此外,在前十大液晶显示器品牌厂商目前上市的

LED机种尺寸方面,以21.5英寸宽屏机种占24%最多,

其次为23英寸宽屏约占15%,再其次为24英寸宽屏,约

占14%;这显示消费者对液晶显示器产品价格高敏感度

的特性,因此品牌厂商在规划LED机种时,会先以较大

尺寸的高阶产品为主。

WitsView表示,目前液晶显示器品牌厂商积极推出

LED背光新机种,使得LED产品线更周延,加上LED与

CCFL价差逐渐缩小,将加速提高2011年LED背光液晶显

示器的渗透率。

近几年,电视的发展及其迅速,技术提升、产品更

新换代的步伐也相当快。全高清电视、3D电视、智能电

视等的出现,更是加大了彩电市场的竞争态势,缩短了

市场各阶段发展的进程。

彩电市场一天一个样儿,虽说有点儿夸张,但电视

市场的发展确实很“快节奏”。拿LCD电视来说吧,短

短几年时间,风头就被其它电视取代,销量虽然仍在增

长,但明显表现出疲态。LCD电视的有力竞争者就是LED

电视。据奥维咨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LED电视因其

节能、环保、超薄等特性赢得了市场的欢迎,2010年12

月LED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已达36.9%,预计2011年,

LED液晶电视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0%。LED电视产能的

增加以及价格的大幅下降迫LCD电视大幅跌价。加之国

家新出台的《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的

实施,更使相对高能耗的LCD电视处境雪上加霜。

LCD电视市场增速变缓,从电视市场整体发展来分

析,LCD电视将过发展波峰期,正在走下坡路。据消息

称,三星电子在证券市场表现持续低迷状态。第一季度

的业绩开始不断恶化。有部分人士分析,此次三星电子

业绩下降主要是由全世界LCD显示屏以及LCD电视市场

不景气所导致的。另据TCL多媒体公布,2月份LCD电

视机销量为253878台,较去年同期下降43.2%。中国

市场LCD电视机销售量为129758台,按年下降38.4%。

然而,中国市场首两个月的LCD电视机销售则按年增长

7.3%。 总计首两个月,LCD电视机销量跌6.2%至1,

425967台。 海外市场二月份LCD电视机销售量按年下降

47.6%。

由此分析,LCD市场发展不够乐观,此外其它电视

“集体大爆发”和国家出台的《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

能效等级》标准实施等因素的影响,LCD电视已不被看

好。相比较LCD电视,已经有不少企业明确表示将加大

力度推广能耗低、性能强的LED电视,甚至停产LCD电

视。据国外最新消息,在上周结束之际三菱公司正式宣

布将退出LCD电视业务。

电视市场份额正逐渐被LED电视、3D电视、互联网

电视等侵蚀,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性能的产品涌现,电

视的更新换代加快,市场周期短。

拿LED电视面板来说,2010年第四季度,LED电视

面板出货量增长迅速,整体LED背光液晶电视面板全球

出货量达到了1660万片。据有关数据显示,LED背光式

被迅速应用到液晶电视面板上,渗透率将从2011年第

一季度的36%快速提高到了2011年第四季度的62%,

2011年全年平均渗透率估计将达53%。而这之前,

2010年LED在电视面板渗透率只有21%,2009年则仅

有2%。再看看目前市场关注度很高的3D电视,很多厂

商都看好3D电视产业,市场的宣传力度很大,新品也不

断面市。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等则是目前市场的新焦

点,很多更加注重应用体验的产品受到市场关注,这些

都是LCD电视的有力竞争者,相比较竞争者,LCD电视

已显现劣势。

国外LCD市场已在不断萎缩。据几家研究公司的数

据显示,由于诸如家电下乡补贴等促销政策的推动,国

内2010年对LCD电视的需求量增长至近4000万台,超

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LCD电视市场。但即便是LCD电

LCD电视销量将过高峰期 市场发展后劲不足

Page 40: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市场MARKET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42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韩国市调机构Displaybank指出,2010年中国6大液

晶电视 (LCDTV)品牌厂商在中国大陆出货3900万台,占

全球市场21%,超越北美市场的19%,中国大陆登上全

球第1大液晶电视市场。

Displaybank表示,以中国大陆 6大电视品牌厂商长

虹、海尔、海信、康佳、创维、TCL来看,2010年出货

3900万台,合计在中国大陆市占率高达75%;液晶电

视面板采购规模大幅提升,占全球电视面板出货规模的

15%。据Displaybank最新发表的“每月LCD TV面板供

应链分析-中国”报告内容显示,2010年供应中国大陆

前6大液晶电视品牌厂的面板业者奇美电子占32%;其

次为乐金显示器市占21%,排名第2;三星市占18%,

位居第3。

Displaybank首席分析师Ricky Park表示,展望2011年

中国大陆液晶电视市场规模达4600万台,较2010年再增

长18%,且中国本土品牌厂商在市场影响力也会再提升。

在3D电视领域方面,虽然去年3D功能面板供应量仅

约3万片左右,就目前供应状况而言仍不具影想响力,但

近期大规模促销活动,有助3D电视面板需求同步提升。

另外,以中国大陆电视品牌厂商面板采购型态来

看,至做到液晶显示面板前段的Cell占26%,搭载发光

二极管背光模块 (LED BLU)占11%。

另外,台湾厂商对中国大陆前6大液晶电视品牌

厂商的面板供应规模占52%,较前一年增加2个百分

点,反观韩系厂商则较前一年下滑3个百分点,市占率

达39%。

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全球最大

视走家电下乡销售和低端产品销售模式,LED电视在大

中型城市也明显有利于LCD电视,并且随着LED电视价

格的不断降低,平板电视能效标准的框定以及其它电视

挤占市场份额,LCD电视的发展必将到达一个高峰期后

就开始走下坡路,目前来看,LCD电视市场发展后劲不

足,并不占竞争优势。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师杨仁杰分析,随着平面

显示器产业逐渐进入成熟期,投资10代以上生产线的经

济效益不再显著,新兴显示技术遂开始受业界重视。其

中,可透过便携式电子产品投影出大画面的微型投影技

术,则是备受期待的新兴显示技术之一。

杨仁杰说明,和平面显示器一样,微型投影机从上

游到下游的供应链亦可分为光学零组件、光学核心、模

块及终端产品等四个部分。不过和平面显示器不同,目

前微型投影机技术中,仅有硅基液晶技术(LCoS)因核心

专利已过期,投入厂商较多,其他以微机电(MEMS)技

术为基础的DLP及二维扫瞄式MEMS投影技术均由单一

厂商掌握。

目前积极研发并量产LCoS微型投影技术的四家业者

中,仅有台厂立景光电(Himax)拥有低价的白光 LED 搭

配彩色滤光片解决方案,其他三家业者均仅有RGB LED

光源搭配色序法(Color Sequential)技术的解决方案,使

立景几乎独占中国大陆山寨市场。

DIGITIMES Research指出,微型投影机发展两年多

来,虽仍未满足当初“人手一机、随处投影”的理想,

但随着数码相机及山寨手机内建微型投影机比重增加,

2010年整体出货量首度突破100万大关。

由于两岸业者具备成本效益,虽在光源部分仍未

有明显的市场比重,但在光学核心部分,已有生产低阶

LCoS解决方案的立景成功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并几乎独

占中国山寨市场。杨仁杰认为,未来随着成本降低的要

求持续,以及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两岸业者将可望藉此

取得庞大商机。

微型投影技术市场持续扩大

Page 41: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43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研究报告,2010年第四季度

中国媒体平板设备市场总出货量达到81万台,和第三季

度相比增长149%。IDC预计2011年这一市场出货量将超

过437万台,到2015年有望达到1477万台的水平。

IDC亚太区研究副总裁霍锦洁认为,伴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

消费人群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购买力

稳步提升,2011年媒体平板设备将成为中国

消费电子领域的新热点。

IDC中国个人系统研究部高级分析师薛

淼认为,2011年这一市场仍处于产品导入

的高速增长时期,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二三

线的国内或者国际品牌以及山寨产品都将在

2011年获得可观的市场收益。

目前,苹果iPad 2新品已经在3月份进入市场销售,

核心PC厂商如联想、华硕、宏基、三星,以及手机厂商

如摩托罗拉、黑莓纷纷进入这一市场,大量富有自身特

点的新产品涌入市场。

2010第四季中国平板设备出货量达81万台

在很多便携消费电子制造商眼里,乔布斯无疑是一

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物。他一方面为大家指引着消费者

需求和市场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他手里的产品又像一座

座高山矗立在竞争者面前,让人难以逾越。不久前苹果

在推出iPad 2之后再出狠招,将上一代产品直接降价销

售,进一步挤压了追随者的市场空间,这对于广大刚刚

才进入平板电脑领域的中国制造商来说,未来的日子似

乎将更加难过。

虽然在产品的性能与用户体验方面本土企业很难与以

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相抗衡,但并不代表就没有机会而

只能凭借价格战在市场勉强立足。不久前与几位业内朋友

谈起这个话题,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国内厂商应避免在大众

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与iPad产品正面交锋,我们可以根据

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针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而行业

应用市场则可能是本土企业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必须承认,iPad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个人电子设备,

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经历了使用初期的新鲜感以后,

用户还是发现了不少不那么好用的地方。比如它不支持

Flash视频,这会使很多网站的浏览效果大打折扣,而在

平板电脑的诸多应用中,上网浏览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

个部分;Flash作为主流在线视频标准,不仅有大量内容

内嵌在网页中,一些应用软件也是以Flash的格式来制作

的,不支持Flash等于将有这部分需求的用户挡在门外。

另外iPad对高清视频格式的支持也非常有限,对于从网

上下载的RM/RMVB/WMV/FLV/MPEG/AVI等文件,用户

必须先用转换软件转换为MP4格式才能在它上面播放,

非常不方便。当然饱受诟病的还有它不支持USB文件传

输,这也让习惯了用闪存盘或移动硬盘作为文件交换存

储媒介的国内用户颇为不爽,而且没有USB接口也使得

大量外设失去用武之地。不管这些是乔布斯有意还是无

意留下的缺憾,它确实给后来者提供了改进甚至局部超

越的机会。

本土平板电脑厂商最大的优势在于对国内用户使

用习惯的把握和应用需求的深入了解,特别是一些具有

本土平板电脑的机会:从iPad不足入手,狠抓行业应用

Page 42: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市场MARKET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44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台厂于大陆7.5代以上产线投资有后来居上机会

台湾经济主管当局已经对台湾TFT-LCD面板厂至

中国大陆投资设立6代以上面板厂给予政策解套,对此

DIGITIMES Research资深分析师兼副主任黄铭章分析,

其主要理由即为提升台厂在全球TFT LCD面板市场的竞

争力,为台湾TFT LCD产业创造更大的营收。

由于之前韩国官方对于该国厂商前往中国设立高世

代TFT LCD面板生产线,并无“N-1”世代限制,亦无

“购并”及“参股”限制;因此过去的政策对于

台湾面板厂赴陆投资设厂增加不少束缚。

不过黄铭章说明,中国发改委至今仅核准通

过京东方、华星光电、昆山龙飞光电这三家厂商的

7.5代以上TFT LCD生产线申请,因此即便台湾方

面已核准友达于前往昆山设立7.5代TFT LCD生产

线,若不透过“购并”及“参股”龙飞光电方式快

速进入量产阶段,友达仍须向中国发改委申请,此

将有失去投资时机及布局弹性之虞。

由于中国 2010年下半液晶电视(LCD TV)销

售不如预期,加上三星(Samsung)及LG Display

的TFT LCD面板本业均出现亏损,因而韩国厂商

对于中国投资案转采保留态度,原订的2012年上

半年量产计划势必延后。黄铭章认为,近期韩国

面板厂商的投资重点转向 AMOLED 面板相关议

赴陆投资政策解套 台、韩面板厂竞争态势可望逆转

题,中国大陆投资已非2011年资本支出重点。

相对地,友达及奇美电在中国LCD TV面板市场占有

率在2010年仍高于韩厂,加上与当地彩电厂合作关系密

切,正可利用此一机会后来居上,逆转原先量产进度将

落后韩厂的态势,以中国内需市场为基础,强化产业上

下游联盟关系,扩大于平面显示器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特色的行业应用市场,这也是外资品牌难以覆盖的

领域。这部分市场可能对硬件性能要求没有那么高,更

多是强调实用就好,同时在应用软件上要求进行深度定

制,而不是追求华丽的界面或者炫酷的操控。例如在医

院里,定制化平板电脑可以让医生方便地在病房巡视,

随时调阅病人病历以及各项检查数据,并且能通过专用

扩展口与扫描设备、监测仪器等连接,实现信息化管

理。另外像学生教育、物流运输、餐馆酒店、KTV歌厅

等场合,也可以对平板电脑提出极具个性化的应用定制

需求,和苹果封闭的操作系统相比,开源的Android系统

也为国内厂商提供广阔的施展空间,当然这也要求厂商

在软硬件设计、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关注行业用户以及

应用经验的积累,这样才能避开iPad的锋芒,开创一片

属于自己的蓝海。

Page 43: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45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2011年3月LCD显示器面板价格(单位:美元)

尺寸 规格 价格 12月 1月 2月 3月

17" SXGATypical 58 58 57 57

变化 0 0 -1 0

18.5"HD

(16:9)

Typical 54 54 53 55

变化 0 0 -1 2

19"WWXGA+

(16:10)

Typical 61 61 60 60

变化 0 0 -1 0

20"WHD+

(16:9)

Typical 61 61 60 62

变化 0 0 -1 2

21.5"WFHD

(16:9)

Typical 74 74 73 74

变化 0 0 -1 1

22"W LEDWSXGA+

(16:10)

Typical 78 78 78 79

变化 0 0 0 1

资料来源:DisplaySearch;FPDisplay制表,2011.03

2011年3月笔记本电脑用面板价格(单位:美元)

尺寸 规格 价格 12月 1月 2月 3月

13.3"W LED WXGATypical 48 48 48 48

变化 0 0 0 0

14.0"W LED WXGATypical 42 42 42 42

变化 0 0 0 0

15.6"W LED HDTypical 43 43 43 43

变化 0 0 0 0

17.3"W LED WXGA+Typical 62 62 62 62

变化 0 0 0 0

资料来源:DisplaySearch;FPDisplay制表,2011.03

2011年3月LCD电视面板价格(单位:美元)

尺寸 规格 价格 12月 1月 2月 3月

26"TN WXGATypical 112 111 110 109

变化 -1 -1 -1 -1

32" WXGATypical 153 151 148 147

变化 -4 -2 -3 -1

37" WXGATypical 201 198 194 192

变化 -7 -3 -4 -2

42" Full HD Typical 248 245 237 234

变化 -7 -3 -8 -3

40"/42"

120 Hz

Edge-LED

Full HD

Typical 338 335 327 322

变化 -7 -3 -8 -5

46" Full HDTypical 342 339 335 330

变化 -11 -3 -4 -5

资料来源:DisplaySearch;FPDisplay制表,2011.03

2011年3月手机用面板价格(单位:美元)

尺寸 规格 价格 12月 1月 2月 3月

1.8" 128 × 160Typical 4.1 4.1 4.1 4.05

变化 0 0 0 -0.5

2.0" 176 × 220Typical 5.15 5.15 5.15 5.1

变化 0 0 0 -0.5

2.2" 240 × 320Typical 6.55 6.55 6.55 6.5

变化 0 0 0 -0.5

资料来源:DisplaySearch;FPDisplay制表,2011.03

2011年3月Digital Picture Frame用面板价格(单位:美元)

尺寸 规格 价格 12月 1月 2月 3月

7" 480 × 234Typical 12 12 12 12

变化 -0.1 0 0 0

8" 480 × 600Typical 19.9 19.9 19.9 19.9

变化 0 0 0 0

9" 800×480Typical 21.1 21.1 21.1 21.1

变化 0 0 0 0

资料来源:DisplaySearch;FPDisplay制表,2011.03

2011年3月Mini NB用面板价格(单位:美元)

尺寸 规格 价格 12月 1月 2月 3月

10.x" 1024×600Typical 33.5 33.5 33.5 33.5

变化 1.5 0 0 0

11.6" 1366×768Typical 40 40 40.5 41

变化 1 0 0.5 0.5

资料来源:DisplaySearch;FPDisplay制表,2011.03

2011年3月数码相机面板价格(单位:美元)

尺寸 规格 价格 12月 1月 2月 3月

2.5" 640 × 240Typical 4.55 4.55 4.55 4.55

变化 -0.05 0 0 0

2.7" 640 × 240Typical 5.25 5.25 5.25 5.25

变化 -0.05 0 0 0

资料来源:DisplaySearch;FPDisplay制表,2011.03

文/FPDisplay 王世琼 整理

2011年3月LCD面板市场价格一览表

Page 44: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市场MARKET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46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2010年11月~2011年3月各尺寸液晶显

示器面板市场价格走势

本月液晶显示器面板价格明显出现上

涨,幅度为1~2美元,主要原因受到日

本地震冲击,液晶上游产业链部分出现

供应危机,预计后续2个月内,还将继

续出现上涨。

2010年11月~2011年3月各尺寸笔记本

电脑用液晶面板市场价格走势

笔记本电脑用液晶面板价格已经连续五

个月保持稳定,平板电脑的替代风潮还

在继续,笔记本电脑用液晶面板的价格

预计还将维持,不过受日本地震影响,

未来二三个月极有可能出现上涨!

2010年11月~2011年3月各尺寸液晶电视

面板市场价格走势

由于主要电视面板产能集中于韩国、台湾

两地,因此虽有日本地震引发产业链危

机,但液晶电视面板价格渐进式降价的趋

势未变,只是降幅由上月平均的4.7美元

降至本月的2.8美元。由于危机引发的上

涨风潮是否会提前启动新一波的产业景

气,将倍受关注!

2010年11月~2011年3月液晶面板市场价格走势

Page 45: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47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2010年11月~2011年3月数码相机用液

晶面板市场价格走势

数码相机用液晶面板市场价格连续四个

月未出现变化,我们预估2011年数码

相机用液晶面板价格将持续保持稳定态

势。

2010年11月~2011年3月迷你笔记本电

脑用液晶面板市场价格走势

本月苹果发布ipad 2,对整体平板电脑

市场产生巨大冲击,而可能到来的ipad

一代降价问题,给其他厂商的平板电脑

产品带来严重冲击,此外受地震影响引

发的产业链供应问题,使得市场对于中

尺寸右面板需求一直相当旺盛,面板供

给的依然偏紧,同时也验证了笔者上月

微涨的预测,本月预计将出现1~2美元

的上涨。

2010年11月~2011年3月各尺寸数码相

框用液晶面板市场价格走势

以利基市场而存在,数码相框市场一直

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与此相对应,

数码相框面板价格也将长期保持稳定。

不过随着国内家居家装市场的发展,数

码相框产业前景依然乐观!

2010年11月~2011年3月1.8英寸、2.0

英寸、2.2英寸手机用液晶面板市场价

格走势

在智能手机的冲击之下,小尺寸手机面

板市场明显萎缩,价格持续下降的趋势

也在验证这一点。

Page 46: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业界TRACING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48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3月的深圳湾,春光明媚。中国第一款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

3D电视——康佳网锐Android智能电

视正式上市,这意味着中国在智能3D

电视领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康佳的

智能技术先锋,将再掀起视界风暴。

3月14日,康佳网锐Android智

能电视国内首发会在深圳博林诺富特

酒店正式召开。出席本次首发式的有

康佳集团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裁孔

保春,康佳全球多媒体研发中心副总

经理仪海波以及康佳集团的多位高层

人士。

首发仪式上,康佳集团多媒体营

销事业部副总裁孔保春以及康佳全球

多媒体研发中心副总经理仪海波发表

了精彩的演讲。

孔保春表示,LED的加速普及、

智能电视、3D电视的热启,均是彩

打造中国的“智能电视新时代”

电行业在硬件技术突破上的精彩呈

现。而随着三网融合政策的尘埃落

定,它最直接的趋势体现在手机、电

视、电脑的“三屏合一”。在“三屏

合一”中,电视将成为一个全媒体的

信息平台,而基于开放软件平台下的

智能电视将成为家庭多媒体中心和三

网融合的重要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智能电视无疑是“三网融合”、

“三屏合一”进程中最重要的全媒体

信息平台。

孔保春还指出,智能电视已不再

是单一的收视电子产品,而是在搭载

开放性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融入高科

技人机互动技术,把电视机变身成为

集多功能于一身的智能电子产品。它

的产生,是顺应了电视机高清化、网

络化、智能化的趋势,甚至可以说智

能电视是彩色电视机出现以来的最大

革命。目前,欧美、日韩等国企业在

智能电视等家电智能化的研究上已经

成形,在这样的技术趋势、产业背景

下,中国电视企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未来国内也将建立相对统一的行业标

准和规范,形成一套基础性的智能控

制技术和硬件平台。

他同时还指出,一直以来,中

国彩电产业都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

业链上游的核心部件芯片和显示屏被

国外厂商牢牢掌控,导致中国彩电行

业一直陷于被动局面。智能电视是帮

助中国彩电行业向产业链中高端升级

的一大良机,这也是包括康佳在内的

中国彩电企业真正实现转型的关键

一役。作为国内最早推出“智能电

视”的康佳,在中国市场第一家推出

Android智能电视,占据了中国智能

电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同时清晰描

——康佳网锐Android智能电视上市

业界TRACING

Page 47: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49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绘了未来智能电视的主流发展方向,

也为中国其他彩电企业的发展做出

了示范和引领。借助Android操作系

统,康佳会加强与内容提供商、服务

商的合作,注重内容、平台的开发,

打通智能电视上下游各个环节,形成

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康佳集团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

裁孔保春先生的精彩演讲,赢得了在

场所有人的阵阵热烈掌声,紧接着由

康佳全球多媒体研发中心副总经理仪

海波先生发表演讲。

仪海波表示,目前国内三网融

合进程加快,推动三网融合的技术条

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基本成熟,

对于彩电产业而言,更需要全面融

入三网融合的这一历史进程中。从

2010年三季度开始,三网融合和三

屏融合的加速将推动智能生活从手机

向电视渗透,智能电视成为引领彩

电行业发展趋势的最新热点,而全

开放式平台Android系统也从手机领

域延伸至电视领域。康佳此次推出的

国内第一款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

网锐智能3D电视,顺应了形势发展

需求,意在率先开启真正智能时代,

也必将推动彩电业继续向纵深方向方

展,实现中国黑电产业由制造走向

“智”造!

仪海波向我们介绍,Android操

作系统是一个全开放式的平台,其先

进性体现在它既是对用户的开放,也

是对开发者的完全开放。对于用户来

说,运行这个平台就能与互联网紧密

结合,随时上网下载更新软件;对于

开发者来说,完全开放平台则降低了

其开发门槛,从而吸引更多开发者参

与进来,促进更新功能的开发,实现

康佳与开发者的良性互动共赢。基于

Android系统平台,康佳智能3D电视

在浏览器、全键盘、自动更新软件、

下载安装各类应用以及自动同步信息

方面都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同时,

其强大的功能扩展性,也能满足用户

浏览网页、在线观看高清电影、点播

错过的电视节目、下载保存视听节

目、玩网络和电视游戏、视频聊天、

收发邮件等需求,而该系统还可以对

其他终端设备完美兼容,方便用户对

节目视频从手机、电脑上到智能电视

的自由切换,一切从用户使用便利性

出发。另外,康佳网锐Android智能

电视最突出的特色,是Android系统

与本土消费习惯的结合。针对本土化

习惯,康佳凸显的“智能化”更多是

带给普通消费者更便捷,操作性更强

的使用体验。

仪海波最后还指出,康佳网锐

Android智能电视的发布,可以说是

划时代的里程牌,它将传统电视节目

与互联网内容融合,引导电视产业向

IT靠拢,加速彩电业功能转化和产业

升级。康佳网锐Android智能电视的

上市,也是康佳缔造“3D电视中国

第一品牌”的重要一步,他热切期待

大家与其一起分享康佳网锐Android

智能电视带来的最美好、舒适的观看

体验!

据悉,康佳网锐Android智能电

视是国内第一款搭载Android操作系

统的智能3D电视,它的问世意味着

康佳将智能电视实现了升级换代,同

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

择,而此举也将进一步奠定康佳智能

3D电视中国第一品牌的行业地位。

智能电视技术不断创新和突破,逐渐

改变了人们单纯用电视观看节目的消

费观念,而康佳也借此不断构筑“智

能电视专家”的版图。2010年康佳

在国内首家推出网锐智能电视,借助

“十核锐芯”技术和OMI智能电视操

作系统,一举奠定了在智能电视方面

的领军地位。而本次康佳国内首发的

Android智能电视,使智能电视就像

iPhone手机一样兼容无限多的应用

程序,让消费者享受到应用程序所

带来的无限乐趣和方便快捷。可以看

出,康佳智能电视搭载的Android操

作系统相当于电脑Windows操作系

统,其亮点值得关注:首先,可以满

足消费者自主选择的需求,根据自己

需要安装智能电视应用程序;其次,

Android操作系统极大丰富了智能电

视节目内容库,消费者不但可以收看

传统电视节目,还可以将电视作为登

录浏览器的入口平台,搜索更多节目

内容;再者在Android操作系统中,

用户已成为内容创造者,通过自主开

发、共享各种程序软件,创造海量的

应用内容。

最后,由康佳集团多媒体营销

事业部副总裁孔保春先生以及康佳全

球多媒体研发中心副总经理仪海波先

生一起为康佳首款网锐Android智能

电视上市进行揭幕仪式,首款网锐

Android智能电视正式精彩亮相。

康佳集团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裁孔保春

Page 48: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业界TRACING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50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全球液晶面板领导厂商奇美电子

3月15日在上海FPD China 2011大展

中宣示,将2011年订为奇美电子的

“全3D”起飞年,创新推出一系列

23.6英寸至65英寸“全视角、全高

清、一级节能”的全3D显示面板,

预估今年在中国目标出货300万台,

占整体产品出货20%,企图引领中国

市场3D电视全面快速普及。

奇美3D起飞年

奇美电子南科分公司总经理王志

超接受中华液晶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有信心2011年奇美电子在中

国将成功拿下约35%市场份额,下

一步目标将会与大陆家电厂更加密切

合作协助推往海外市场发展;积极加

速推出全3D立体显示面板、触控面

板、超节能绿色面板等创新产品;并

配合中国政府家电下乡,将家电行业

全产品从‘量’提升到‘质’。”

未来奇美电子也将以推动3D 立

体显示普及为目标,致力于3D功能

标配化,带领中国3D面板市场渗透

率在2013年突破50%大关。

奇美电子产品管理总处处长钟

朝钧先生向记者介绍说,奇美早自

2007年起即领先业界投入3D立体显

示技术的研究开发并导入量产,致力

于提供客户与终端消费者最佳立体显

示方案。“全3D”面板采用主动快

门式(Shutter Glasses)技术,不管身

处任何角度观看影像,都能看到完美

三维效果,达到“全视角”;主动快

门式技术更能提供最真实的分辨率,

不像被动偏光式(Pattern Retarder)技

术会使分辨率削弱一半;在节能方

面,由于主动快门式液晶屏像素的发

光面积高、效能佳,因此在耗能上只

有被动偏光式技术的七成左右。在主

动快门式技术基础上,奇美技术团队

更进一步,以独步全球的侧边扫描式

背光(Scanning Backlight)为核心,开

发出更极致的“全3D”技术,达到

动态更清晰、无闪烁、无鬼影、高亮

度的3D画质。

钟处长特别向记者强调,从第二

季度开始,奇美供应大陆42英寸及以

上液晶面板将全部具有3D显示功能。

日本地震影响

日本地震,引发了业内对我国台

湾地区面板产业的担心。对此,奇美

电子南科分公司总经理王志超昨日在

上海对本刊记者表示,地震并未影响

奇美面板生产,目前仅担忧日本震后

限电措施对上游供应链的影响。

“上周末,我们已对各合作伙伴

的状况进行了评估,周一一早就确定

了供应状况。”王志超强调,奇美的

供应链上“都非单一供应商”,目前

唯一担忧日本正在进行的限电或导致

有的供应商工厂无法嫁动生产线。据

他透露,目前奇美拥有近两个月的供

应链安全库存,如日本限电超过2~3

个月,可能使供应变数增大。

深耕大陆策略

王志超指出,未来奇美电子在中

国市场的布局策略,会以落实大陆制

造为基础的全球战略,目前奇美电子

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至2010年底已达

10亿美元,投资法人超过10家,前5

大分别为宁波奇美电子、南海奇美电

子、群康深圳、统宝南京、宁波奇美

光电。

在谈到最近台湾放宽面板投资

大陆政策限制时,王志超指出,投资

大陆,深耕大陆市场的策略是不会变

的,我们一直希望能够在大陆投资液

晶面板生产线,从新奇美合并之前的

佛山、以及此后的成都,都一直在考

量之中,不过甚为遗憾在去年年底的

审核中未能通过发改委审批。

虽然很遗憾,但王志超依然用坚

定的口气表示,“奇美不会缺席”。无

论如何,奇美的战略是不会变的——

“以中国为制造基础的全球战略”。

看好下半年景气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液晶面

板价格下降以及厂商产能嫁动率下调

之后,业内一直非常关心液晶面板的

价格走势问题,对此,王志超表示,

看好下年的液晶面板价格。

王志超总经理说,很多人一直在

问这个问题,业内人士也非常关心,

从奇美电子目前的情况来看,初步判

断大概在第三季度会出现好转。一方

面,主要从当前市场需求来看,通过

一段时间的消化库存,下游终端厂商

订单逐渐回温;另外一方面,液晶面

板市场都有一个预期性,主要表现

在,大家都希望面板价格上涨,那么

面板价格就会涨起来。

结合笔者从玻璃基板厂商康宁了

解的情况,今年第二或者第三季度出现

液晶面板景气回升将在预期之中。

奇美电子:今年将在国内销售300万片3D面板

文/FPDisplay

Page 49: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51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三菱电机此次现身FPD China

2011相比其他显示面板厂商不同,

三菱电机主要注重的是工业级的液晶

显示面板,其生产的产品主要是运用

于ATM机、汽车、医疗、工业自动

化等产品上,寿命及非常温使用是三

菱产品的一大重要特色。三菱电机工

业TFT液晶模块产品线涵盖了4.3寸到

19.2寸的主流尺寸,且无论是明亮还

是昏暗环境,低温还是高温环境,三

菱电机都开发了适用于各种不同环境

的液晶模块。

为提高产品在户外的可视性,

三菱电机开发了独家技术“GLASS

BONDING”,其采用了树脂粘贴技

术,将屏幕表层玻璃与液晶面板粘合

同时提高背光灯亮度来提高阳光下可

视情况,采用该技术的TFT模块可以

达到1500nits亮度,实现低反射并杜

绝内部结露,极大地提高了性能和可

靠性。

三菱电机半导体中国区负责人谷

口丰聪先生说:“显示模块可以被看

作是工业领域设备的一张‘脸’,是

一个标志。三菱电机液晶显示屏为中

国市场工业客户专业化,提供了另一

方面的增值服务。”

在随后举行的记者吹风会上,

三菱电机液晶事业部部长、三菱电机

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社长藏田哲之先

生,三菱电机机电上海有限公司副总

经理、半导体事业部部长谷口丰聪先

生、三菱电机液晶事业部销售总监小

河育夫先生以及三菱电机机电上海有

限公司半导体事业部市场销售部李伟

先生共同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

问:中国国内客户对成本是非常

敏感的,他们需要的是既要性能又好

价格又便宜的产品,在成本方面三菱

电机怎么考虑?在中国支持服务团队

是什么情况?

藏田哲之:关于性价比的问题,

我们的显示模块产品目前相对于其

他公司的同类型产品来说价格略高一

点,但是考虑到我们公司产品的寿命

比较长,亮度比较亮,以及优质的售

后服务,我们的性价比综合来看要比

其他公司更好,也因为如此,我们的

产品不仅在日本,在全世界都得到了

好评。

目前我们的显示模块的销售额和

产品系列都在不断增加,由于稳定性

非常高,被应用于高速铁路或者工厂

设备上。

在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方面,

公司的技术人员会定期到中国来走访

各个客户,解决客户在使用产品中遇

到的问题。此外三菱电机上海有限公

司,也有专门负责液晶显示模块的技

术人员和销售人员,专门负责中国市

场上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谷口丰聪:我们公司的销售不仅

是通过代理商,还有好几个高附加值

的战略合作伙伴,他们所做的工作,

就是把液晶显示屏周边的器件配套的

供应给最终的用户,这样的话可以提

高最终用户使用便捷性。

问:我对玻璃粘合非常感兴趣,

想了解一下这个技术是不是三菱电机

独有的?还有想了解一下三菱电机目

前在液晶产品方面除了产业和工业方

面,未来还会涉及其他方面吗?

藏田哲之:首先解释一下玻璃粘

合技术,这种技术应该说不是三菱电

机所独有,一些欧美企业也在使用,

但他们是从其他公司购买液晶面板后

再贴上保护玻璃。但三菱公司则与此

不同,三菱电机有自己液晶面板生产

线,我们在生产液晶面板之后直接将

保护层贴上去,一步到位,从而保证

产品生产和品质的一贯性。

此外,考虑到工业级用户需要寿

命很长的液晶屏,所以我们粘贴的技

术需要很好的考量。三菱电机内部设

立专门的研究所,研究粘合的树脂以

及玻璃,同时通过有效的质检,保证

出厂产品的合格率。

三菱电机的液晶模块目前主要应

用在工业上,还有医疗器械方面,至

于是否应用到其他行业领域,我们也

在推广和探索。

问:日本大地震对三菱电机公司

的影响如何?受损情况如何?是否影

响三菱电机今年的业绩目标?对中国

的供货是否影响?

藏田哲之:三菱电机的液晶工厂

在日本的九州地区,离这次地震中心

大概有一千公里左右,所以没有任何

影响。对于整个三菱电机公司来说,

公司在地震的灾区有一个工厂,但是

这个工厂的年销售额占全公司销售额

的1%左右,所以说影响还不是很大。

至于液晶上游的材料企业,我们

现在正在调查,有些液晶上游材料企

业他们也是受灾了,所以对于我们的

液晶生产在短期内肯定有影响,由于

现在地震连续不断地有余震,现在我

们还无法说出最终的影响。因此短期

三菱电机:面向中国市场推出工业级TFT模块文/FPDisplay

Page 50: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业界TRACING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52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会影响达到15%增长的目标,从中长

期看影响不会很大。

问:三菱电机产品同其他公司产

品相比较,优势在哪里?

藏田哲之:三菱电机同其他公司

的比较优势,主要有三点。

第一、三菱电机液晶工厂建造好

以后一直由三菱电机管理和运营,所

以公司的政策有长期性、连贯性的供

货体制。不像有些业内公司把液晶生

产线进行买卖,各种供货、生产体系

都要换。第二点,工业用的液晶屏有

一个特点,是品种多,但是批量少。

我们工厂正好是针对工业用液晶屏这

个特点来建造和管理的。第三点,我

们公司的技术还有售后服务,相信比

其他公司好。

问:三菱电机液晶模组在国内市

场的份额如何?如何看待中国工业用

显示屏市场走向?

小河育夫:三菱电机在两年前进

入中国市场后,占有率约为2%。一

些大项目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持卡

进站的显示屏、上海地铁2号线的延

伸段显示屏以及大连、西安地铁一号

线所采用的显示屏都是用三菱电机生

产的,此外宝马汽车里面的车载显示

屏也应用了三菱电机的液晶屏。

关于中国工业用显示屏市场的未

来走向,应该类似于过去美国、欧洲

的市场。具体来说,就是应用的领域

会急速扩大,量会增加很多,价格

会进一步下跌,对质量要求也会越

来越高。

问:中国整个工业显示屏的市场

规模多大?另外全球工业显示屏规模

多大?

小河育夫:我们估计中国工业用

的液晶屏市场规模大概占1亿美元到1

亿5千万美元的水平。过去全世界市

场分布是这样的,美国、欧洲、日本

大概各占30%,中国市场占10%,

但是近几年中国市场份额占整个世界

上的份额每年都在增加。

问:三菱电机液晶模组产品是否

运用到消费电子领域?各种应用类别

的比例如何?

小河育夫:我们公司的液晶屏

最初也是用在消费品上,像笔记本电

脑。由于台湾、韩国厂商进入该领域

并建设了大型液晶面板生产工厂,公

司决定调整战略,把液晶屏重点放在

工业、汽车领域。目前,公司所生产

的液晶屏中工业用占50%、汽车用占

30%,其他应用占20%。未来我们

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和汽车应用,大力

拓展ATM和POS领域。

SEMI China、江苏OLED产业联盟

与台湾电子设备协会(TEEIA)共同举办

“海峡两岸共建OLED产业交流会”。

海峡两岸在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的地位

越来越重要,在次世代的显示技术当

然也是不能够缺席,在OLED产业方

面,大陆厂商也都不断的传出设厂消

息,两岸的合作将会更密切,善用台

湾在设备、材料的经验,将更有助于

两岸本土厂商迈向国际级企业。

台湾的在平板及OLED设备、材料

有许多都已经经过了台湾面板及OLED

厂商的认证通过,不论是在质量、价

格、稳定度方面绝对不会输给欧美日

韩厂商,若能够充分结合两岸的技术

与市场的优势,一定能够共同创造平

板显示及OLED产业的新机会。

当前,大陆成为OLED产业投资

最积极的地区之一。对于FPD装备产

业而言,是许多厂商积极争取商机的

机会。若要摆脱FPD装备产业受制于

日、美装备厂商的束缚,现在是最好

的时机。特别是台湾已经能够自主化

的FPD装备,都已经历经许多厂商的

验证,不论在装备及材料的质量与技

术都获得肯定。未来面板产业将逐渐

由技术的竞争转变成为成本的竞争,

若不能在初始的建厂及装备采购成本

具备优势,可谓先失去了竞争力。

OLED已经初步确立了作为第

三代显示器领导核心的地位,随着

OLED技术的成熟与大尺寸量产制程

的突破,OLED不仅将向更大尺寸延

伸,未来在OLED照明应用方面也将

更令人期待。中国大陆目前主要有昆

山维信诺、汕尾信利、四川虹视、佛

山彩虹等厂商可以生产小尺寸OLED

面板。而近期中国首条AMOLED中

试线也已经在昆山建成并投产,而

上海天马和佛山彩虹都在建设4.5代

AMOLED生产线预计2011年即可量

产,京东方及四川虹视等也在积极进

行AMOLED项目研发工作。中国大

陆的AMOLED产业将可望在2012年

逐渐见到丰收的成果。

“海峡两岸共建OLED产业交流会”开启两岸OLED合作新机会

Page 51: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53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在于3月15日开幕的FPD China

2011展会上,传统显示设备玻璃基

板制造商龙头企业康宁也在展会上展

出了数款产品。其中包括针对为便携

设备正在开发中的EAGLE XG Slim系

列产品,康宁在现场中展示的最薄玻

璃基板厚度仅为0.3mm,是未来专

门为便携式移动设备(譬如手机、平

板电脑的液晶显示屏)开发的超薄玻

璃基板。

叹为观止 超强抗冲撞力的Gorilla玻璃

在本届展会上,康宁特殊材料部

Gorilla玻璃市场营销和商业运营总监

David先生我们展示了可以承受以65

英里的时速抛出造成的损害的Gorilla

玻璃,令人叹为观止。

据悉,康宁Gorilla玻璃是一种环

境友好型玻璃,专门用作笔记本电

脑、电视机和移动电话等高端显示设

备的保护层玻璃。康宁玻璃科技事业

集团总裁季可彬表示:“通过康宁无

与伦比的玻璃技术来创造新的科技和

设计使我们倍感兴奋。个人电脑和移

动设备制造商已经认可了康宁Gorilla

玻璃的优势,并将其设计到了超过

280种产品模型中。现在Gorilla玻璃

将美观和耐用结合在一起的特性又将

为电视机设计带来根本性的突破。”

作为一种比钠钙强化玻璃和聚碳

酸脂更薄更轻的材料,康宁Gorilla玻

璃支持无接缝全玻璃面板的尖端电视

设计。由于该玻璃得到了分子级的强

化,其耐损伤性能使其较之其它保护

材料更具优势。

康宁电视机保护层玻璃业务总监

卞强先生表示:“康宁的Gorilla玻璃

从根本上改变了电视机的面貌。它不

仅支持更轻薄、更时尚的设计趋势,

同时也提供了高分辨率和3D技术所

需要的光学纯净度。”

康宁预计未来液晶电视保护玻

璃业务将出现大幅增长,加上信息技

术和移动设备市场的Gorilla玻璃的销

售,综合收入有望在未来几年超过10

亿美元。

0.4mm厚 全新EAGLE XG® Slim玻璃基板

康宁公司还展示了其薄玻璃基

板系列的新产品线EAGLE XG® Slim

玻璃基板,这款玻璃基板的厚度可达

0.4毫米,尺寸达到业界的第五代,

该产品的上市将便于客户生产出更轻

薄的便携式设备,康宁将在该产品线

中增加不同的玻璃尺寸和更多厚度选

择,以支持包括液晶电视在内的大尺

寸显示设备产品。

“康宁是首家让0.5毫米乃至当

前0.4毫米玻璃实现商业化量产的厂

商,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我们的领先

科技能够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康宁显示科技部总裁季可彬表示,

“EAGLE XG Slim玻璃使设备制造商

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生产出更环保

的产品,并满足客户

对产品表面光滑、功

能多样的追求。”

目前,多数便携

设备的面板生产商都

是先使用厚度为0.5

毫米的基板,然后通

过成本较高的化学薄

化工艺降低玻璃的厚

度。康宁专利的熔融

制程能够生产出表面

质量纯净的薄玻璃,

当玻璃成型便可以直接使用,而无需

再进行面板薄化处理以变薄变轻。这

带来了成本降低、供应链简便, 能耗

降低等诸多益处。

此外,EAGLE XG® Slim的配方

与EAGLE XG®基板相同,EAGLE XG®

基板是业内最环保的产品,有利于

设备产品的回收,因此曾获业界表

彰。康宁将在其位于亚洲的工厂生

产EAGLE XG® Slim,并动用其全球

范围内的供应链。三星康宁精密材

料有限公司也将向韩国客户出售该

系列产品。

展望未来,康宁计划针对便携电

子设备开发厚度为0.3毫米的基板,

并逐步扩大产品线到更大的玻璃尺寸

以支持电视以及其它更大的显示设备

产品。

康宁超薄玻璃亮相上海 超强抗撞击力令人叹为观止文/FPDisplay

Page 52: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业界TRACING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54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中华液晶城交易中心致力于发展

平板显示产业上中下游相关产

品交易服务平台,打造全球最大、最

专业的平板显示产业交易中心。中华

液晶城交易中心的建成,将对引导、

疏导、规范、完善平显交易和各项业

务代办服务等不可估量的积极促进作

用,将促进广大企业的规范发展和素

质提升,进一步推动中国平显产业的

更新换代和稳健发展。

中华液晶城交易中心按照公

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

依托“中华液晶网”网站(www.

fpdisplay.com),运用安全、高

效、便捷、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组

织液晶面板的电子交易,提供产品展

贸、检测认证、保税仓储、物流保

险、融资担保、广告资讯、营销策

划、全国联保等八大创新型电子商务

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交易模式

当前,中华液晶城交易中心(下

称“交易中心”)主要推出中远期订

单交易、现货挂牌交易、拍卖交易、

招标交易等多种电子交易模式。交易

中心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已有模式进

行调整或适时推出新的交易模式。

1、中远期订单交易

在交易品种、未来交货时间等

合同内容已经约定的情况下,买卖

双方各自出价、由电子交易系统按

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自

动撮合成交。

目前,交易中心中远期订单交易

的交易品种为:32英寸、18.5 英寸、

7英寸液晶面板。交易中心将根据市

场变化和交易商需求,适时推出更多

主流液晶产品的中远期订单交易。

交易中心目前推出的中远期订单

交易模式,具备以下特点:

●标准化电子交易合同: 定制品

种,统一的交易标的,让交易更便捷。

●保证金制度:按合同金额的

20%收取交易双方保证金,以保证电

子交易合同的履行,同时起到资金的

杠杠作用,充分利用资金。

●双向交易:自由选择买入或卖

出,利用行情的涨跌,获得价格上的

收益。方式灵活,机会更多。

●对冲机制:可对电子交易合同

采用反方向操作,达到合同转让或解

除的目的。

●当日结算:每日对投资者账户

进行核算,避免债务纠纷,控制交易

风险。

●T+0交易:电子交易合同在订

立当天即可转让,有机会当日获利。

充分利用资金,同时减轻长期持仓带

来的风险,操作机动灵活。

2、现货挂牌交易

交易商经申请同意后,通过交易

中心现货挂牌交易系统发布供求信息

和订立合同要约,当要约被对方接受

成交即签订电子交易合同,双方按照

合同条款进行实物交收。

3、招标交易

需要货物的交易商在电子盘面上

揭示所需商品的描述,凡是有该货物

的交易商都可以自报价格卖出货物,

只有卖价最低者才能成交,若卖方报

价高于卖方交易商设定的最高买入价

则不成交。

4、拍卖交易

有货物的交易商在电子盘面上

揭示所卖商品的描述,凡是需要该货

物的交易商都可以自报价格买入该货

物,只有买价最高者才能成交,若买

方出价低于卖方交易商设定的最低卖

出价则不成交。

交易中心的功能

交易中心采取的大宗商品电子交

易模式,是根据我国现货市场具体情

况,采用独特的B2B商业模式,是一

种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现实和虚拟相

结合,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相结合的双

赢模式,充分解决了信息来源、客户

源、在线结算、物流等电子商务的瓶

颈问题。

创新液晶面板交易服务 迎接LCD产业成熟期到来

Page 53: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55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1、贸易新渠道:为企业提供一

个新的采购或销售渠道。

2、降低交易成本:网上报价即

市场真实价格,避免您向代理商,贸

易商频繁询价。

3、价格发现:及时发现市场价

格变化,更好的促进业内资源的合理

配置。

4、规避风险:既可锁定远期采

购成本,也可通过套期保值等手段规

避价格波动的风险。

5、投资交易:有助于培育和完

善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推出电子交易

模式不仅仅是建立一个平台,同时为

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有助

于完善多层次融资的体系,有利于发

挥市场机制作用。

交易中心的优势

1、 中华液晶网在全球平板显示

行业所处的领导地位及经十年累积仍

在享用我们专业服务的厂商优势。

2、 平 板 显 示 产 业 是 国 家

“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的关键产

业,中华液晶城是2009、2010年广

州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2010年广

东现代产业500强。

3、 地缘优势:交易中心位于珠

三角经济圈中心重要地理位置,地处

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城区,交通便利,

四通八达。

4、 创新的经营模式、交易方式

和服务功能,充分运用产业特点与现

代流通手段相互结合的优势,推动产

业不断发展。

交易会员增值服务

1、交易成本低:初期赠送200

个交易会员资格,可免首年年费,只

有会员在交易平台上达成交易时,我

们才会根据交易金额

收取少量交易手续

费,让您的投入看得

见直接收益。

2、扩展购销新

渠道:能为您提供一

条新的采购或销售渠

道,上面的交易信息

真实可靠,而且售后

维护简便。

3、贴心服务:

成为交易会员后,会

有专人为您贴心服

务,您不但可以利用

电子平台购销液晶面

板,而且我们还会利

用行业资源帮助寻找

您急需的产品/客户

并撮合交易。

4、电子商务:

具有先进信息技术支

持的网上交易平台,

能够一站式完成在线

交易、在线支付、在

线洽谈与信息发布等

功能。

5、金融服务:整合金融资源,

为交易商提供融资担保、仓单质押、

电子银行结算等金融服务。

6、物流配送:自建或引进第三

方物流机构,建立功能完善的现代物

流配送体系,为交易商提供低成本、

高效率的物流配送服务。

7、信息服务:及时提供政策、

行业等相关信息,定期发布价格指

数,与商户、金融机构、重要客户等

实现信息共享。

8、展示交易:依托产业优势,

以现代展贸为重点,以交易方式创新

为手段,为交易商提供规范管理的展

贸平台。

9、会展服务:整合展会资源,

定期举办各类展会、国际论坛或研讨

会,以展会带动交流、促进交易。

中华液晶城交易中心的建立,贯

彻了国家“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充

分发挥市场在调节资源方面的作用”

的精神,实现平板显示产业国际转移

和本地化发展,促进液晶面板成熟市

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升本土企业

市场价格话语权,促进建立液晶产品

标准体系,帮助企业规避风险锁定生

产成本,拓展现货销售和采购渠道,

最终实现“全球面板、广东交易、广

州定价”的目标。

附图:入市流程

Page 54: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业界TRACING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56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由SEMI(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

料协会)、北京群智营销咨

询有限公司、Wistview联合主办的

“中国液晶时代高峰论坛”于3月15

日下午在上海浦东嘉里中心酒店举

行。作为FPD China 2011展会重要的

配套活动之一,本次高峰论坛契合产

业发展,把握产业发展脉搏,以全新

的高度阐释了中国FPD产业近年来的

发展和未来的趋势展望。

本次高峰论坛以“新产能,新

技术,新合作模式,中国平显显示行

业新机会”为主题,全球主要面板厂

商、整机制造厂商、品牌厂商、相关

行业协会代表、和市场研究专家等约

200人出席了此次高峰论坛。

在本次论坛上,来自友达、LG等

知名面板厂商代表以及WitsvView、

中怡康等产业研究机构的研究员分别

作了主题演讲,为广大业内认识介绍

了当前全球FPD产业发展现状、未来

趋势及发展策略。

新产能、新技术、新合作模式、新机遇

本次高峰论坛将“新产能、新产

能、新技术、新合作模式、中国平板

显示行业新机会”为主题,是为了一

个属于中国液晶时代的到来。

来自SEMI台湾总裁曹世纶在致

辞中表示,最近一两年来,随着高世

代LCD面板生产线投资加速,内地多

条面板生产线获得审批并投入建设,

中国平板显示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

遇。曹世纶表示,2011年大陆六代

(含)以上面板生产线将新增6条,

新增产能月投入量50万片母玻璃。

曹世纶强调,上诉相关投资的落

地,将带动上游的相关配套设备,材

料和投资项目陆续落地,将加速推动

平板显示产业链本土化的进程。也将

加快平板显示前段技术向中国转移,

中国将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体,也将成为最大的平板显示产品制

造研发中心。在这种趋势之下,面板

和整机将在各个方面加强合作,积极

寻求行业上下游新的合作模式,对两

方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液晶面板巨头齐聚大陆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兼

副秘书长白为民在高峰论坛上致辞中

表示,与上海稍显寒冷的天气相比,

FPD China 2011展会现场热火朝天的

场景令人感动。白会长强调,目前占

全球面板产能90%以上的前五大厂商

都已经到中国大陆来投资。

白会长在致辞中介绍,目前中国

大陆电视产业已经完成转型,2010

年中国大陆电视产量达到1.1493亿

台,平板电视产量达到9000多万

台,而液晶电视产量达到8790万

台;预计2011年大陆电视产量将达

到1.25亿台,其中LCD电视的产能将

达到9600万台。

白会长表示,虽然目前在中国

已经有多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在

建,但相对于中国制造的规模而言,

这些是不够的。根据计算,以42英寸

液晶电视面板为准,到2014年中国

大陆LED液晶面板需求将达到6000万

——2011中国液晶时代高峰论坛(China LCD Era Summit)在沪举行

立足中国大陆 展望全球TFT-LCD产业发展趋势

文/FPDisplay 王世琼

Page 55: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57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片,届时大陆所有液晶生产线的产能

都无法满足这个需求。正因如此,全

球前五大液晶巨头也是达成共识,齐

聚中国大陆投资,联起手来共同发展

中国的FPD产业。

全球平板显示产业走入十字路口

来自友达光电的电视显示器产

品事业单位协理徐万记先生在此次高

峰论坛上发表了“两岸平板产业的

‘何’与和”的主题演讲。徐协理在

演讲中表示,当前,全球平板显示产

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处于

“十字路口”面临着产业发展的选

择,他为业内人士描述了一个高附加

价值的产业发展蓝图,更希望两岸产

业联手做大平板显示产业。

徐协理表示,当前平板显示出

现了一系列新变化:中国已经成为全

球最大的液晶电视单一市场;LCD替

代CRT下出现的急速成长时代已经结

束;在需求减缓之下,面板厂的产能

规模竞争已经转为技术的竞争;2008

年金融海啸之后,电子消费市场出现

了两极分化趋势——物美价廉与时尚

高端⋯⋯也因此,选择不同的发展策

略,决定着产业成熟期的走向。

徐协理表示,在未来云端时代的

竞争集中于软实力、硬实力以及品牌

力。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在此方面表现

出了很强的竞争力,目前全球平板出

货中的40%以上由中国制造,这个比

例还一直在增长。所以未来两岸产业

的合作发展,更希望通过两岸业者的

策略达到共同繁荣的目标。

平板电脑与触控面板创造新的商机

来自Witsview的显示器事业处研

究协理邱宇彬先生在本次高峰论坛上

发表了“平板电脑与触控面板创造新

商机与新战场”的主题演讲。邱协理

认为,2010年是平板电脑的发展元

年,目前平板电脑已经进入快速成长

期,预计今年将达到5300万台的市场

规模,而到2013年将突破1.3亿台。

邱协理表示,通过对比成本发

现,掌控触控面板规模已经成为决定

平板电脑竞争力的关键,在触控面板

环节,今年供给最为紧俏的零组件是

表面玻璃,而对于未来触控面板的发

展来说,其关键还在于减少一片玻璃

的使用。当前玻璃式触控面板技术将

成为平板电脑发展的主流,占比将超

过80%。

最后,邱协理表示,平板电脑需

求的快速成长,由于产品相近同时售

价相仿,势必会冲击到现有上网本和

NB的销售状况。同时触控面板成本

居高不下,以及部分关键零组件供给

出现缺口等问题,短时间恐怕难以解

决,需等到平板电脑普及,规模铸就

放宽时才得以获得改善。触控面板设

计简化绝对是必经之路,在面板厂挟

着资金、技术与产能等优势跨入该领

域后,专业触控面板厂的竞争优势将

慢慢被削弱。苹果仍是今年平板电脑

市场的大赢家,其他竞争者必须依靠

产品与系统的独特性,配和推出时程

与价格,才能脱颖而出。苹果接下来

的策略坑将现有市场切割出更小的取

个,对市场发展仍有高度的影响力。

面板厂商因应移动商品兴起,除了

强化在中小尺寸面板与触控模组上

的开发能力外,也必须联手品牌或

代工实力,才能培养出无可取代的

核心竞争力。

全球TFT-LCD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来自Witsview的产业分析师张

小彪先生发表了“全球TFT-LCD市

场发展趋势分析”的主题演讲,张小

彪先生主要从产业发展现状、面板厂

商获利能力分析、面板供需环境、全

球品牌及代工厂商成长趋势、LED及

3D市场渗透率等方面阐述当前全球

TFT-LCD市场的发展趋势。

张小彪先生表示,2010年全球

面板厂资本支出总金额约为261亿

美元,创历史新高,新增产能将于

2011~2012年陆续开出,面板供过于

求的趋势将日渐明显。在全球面板出

货方面,2010年第四季度,LGD在

新增产能开出的优势下,以0.7%的

微弱优势领先三星登上全球第一的位

置,市占率达到28.1%;三星则受到

产线改造的影响,以27.4%的市占率

退居第二;新奇美在产能嫁动率大

幅拉升后,市占率上升至17.7%,位

居第三;友达则以13.8%位居全球

第四。不过从玻璃投入量来计算,

韩国厂商市占率虽然有上一季度的

57%小幅下降至55.6%,但仍位居

第一;台湾厂商市占率以34%位居

第二,日本市占率小幅下滑0.5%,

达到7.8%;而中国大陆的市占率维

持在2.7%。

对于未来TFT-LCD市场的语

气,张小彪先生认为,产能利用率的

拉升有助于面板成本的下降,然而在

电视面板价格持续走低的形势下,仍

难逃亏损的窘境。3月份由于下游客

户大幅提高生产销售计划,市场将出

现短暂的荣景,然第二季度在整体面

板供给增加、终端消费进入淡季的影

响下,供过于求的库存问题将导致面

板价格下降的压力仍在,若面板厂持

续增产的方向不变,将有可能对下半

年的旺季需求造成冲击。

Page 56: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会员之窗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58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广东平板显示产业促进会

创维集团日前在南京公布了白电生产基地一期工程

正式投产的消息,标志着又一航母级家电品牌正式加入

白电战团。

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学斌(微博)表示,白电是集

团千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维未来的又一支柱产

业,创维集团将对白电业务和生产基地持续投入,全力

扶持,推动创维白电快速发展,尽快实现战略崛起。

自进军白电领域之初,创维就确立了“大产业、大

发展”的战略思路,并于2010年中启动生产基地建设项

目。创维白电生产基地位于南京市溧水县经济开发区,

设计总年产能500万台。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一

期工程年产能为100万台冰箱。

创维南京白电生产基地投产

日前,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

联合发文,2010年广东省省级财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改招标项目招投标工作已基本结束,其中,新型显示

及电子元器件生产技改中的LED背光液晶模组生产技改

项目,由深圳创维液晶器件公司中标,给予省级财政资

助300万元。

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掌握大尺寸LED背光液

晶模组的生产技术,可以自主完成LED背光液晶模组的研

发、生产以及产业化整个过程。技术改造完成后实现量

产,并形成32英寸以上液晶模组生产线2~5条,技术水

平处于国内同行领先水平,实现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片

以上。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预计投资回收期为两年。

创维LED背光液晶模组技改中标广东省战略产业技改项目

北京时间3月12日消息,TCL集团发布的2011年2月

份主要产品销量公告显示,液晶电视2月份销量为25.39

万台,同比下降43.24%,TCL方面解释称主要受中国春

节放假以及节后电视机进入淡季等因素影响。

LED背光源液晶电视销量为9.10万台,占液晶电视

总销量的比例提升至35.84%;空调、冰箱及洗衣机均保

持增长势头,2月份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0.21%、19.41%

及43.00%。

多媒体业务方面,1-2月液晶电视销量为142.6万

台,同比回落6.23%,受春节假期以及节后进入电视机

淡季的因素影响,2月份液晶电视销量25.39万台,较去

年同期相比下降43.2%,但LED背光源液晶电视占比持

续增长,本月比例已提升至35.8%。TCL多媒体表示,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公司将持续加强内容与服务的创

新,同时充分利用自身在产业布局方面的优势,强化液

晶电视全产业链资源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保证经营

业绩的稳步发展。

家电业务方面,公司加大了海外市场开拓力度,

并调整了国内销售的策略和方式,加强了销售网点的建

设,使得整体销量增加。空调、冰箱及洗衣机2月份销量

分别为17.38万台、3.07万台及1.99万台,同比增幅分别

为70.21%、19.41%及43.00%。

通讯业务方面,当月全球手机及配件销量为236.95

万台,同比增长63.94%;前两个月份全球手机及配件总

销量达550.29万台,同比增长56.3%,2月份海外市场销

量为228.23万台,同比增幅68%,中国市场销量为8.72

万台,较去年同期也出现小幅增长。

TCL液晶电视2月份销售25.4万台 同比下降43%

Page 57: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59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近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组

建第一批广东省工程实验室的通知,全省共有12个实

验室获批,其中华南理工大学获批两个:广东省印刷

OLED材料及显示技术工程实验室、广东省电动汽车整

车技术工程实验室。

“广东省印刷OLED材料及显示技术工程实验室”

围绕低成本TFT有源驱动阵列基板、高性能发光和界面

材料、印刷电子聚合物材料、显示屏、AMOLED生产

工艺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强化产业技术原始创

新能力,突破一批重大技术和产业关键技术,提升产

业核心竞争力。通过2年的建设,实验室将建设先进的

显示技术研发试验设施和先进技术孵化平台,通过加

强产学研合作,使技术的研发成果不断向工程应用中

转化,成为先进显示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撑平台,为产业培养急需的高

端技术人才。

华南理工“广东省印刷OLED材料及显示技术工程实验室”获批

面板大厂奇美子今年资本支出预计维持1000亿元

规模,主要产能扩充将集中在6代线、8.5代线和触控面

板。此外,奇美副董事长暨执行长段行建指出,今年的

工作重点,还包括持续进行整合(如人员集合整合融合

等等)、技术品质提升、公司获利能力提升、财务状况

改善等等。

产能方面,根据公司规划,奇美目前3.5代LTPS低

温多晶硅面板产能月投片量7万片,另1条3.5代线产能月

投片量约5.5万片,4代线月投片量8.8万片,4.5代线月

投片量3万片,已将部份转作触控面板之生产。3条5代

线合计月产能达41.5万片,5.5代线月投片量达17万片,

两条6代线合计月投片量达28.5万片,7.5代线月投片量

10万片,8.5代线月投片量3万片。

奇美预计,2011年的产能扩充会集中在6代线、8.5

代线,以及触控面板,其他世代产线的产能大致上不会

有什么变化。其中,6代线月投片量到2011年底预估将扩

至20万片,8.5代线月投片量到年底估将扩至5.4万片。

触控面板方面,段行建表示,原来群创在龙华的玻

璃产能为2.5代线,基板尺寸是400mm*500mm,目前

月投片量为7.5万片,预计2011年底将会扩到8万片,主

要生产3.5英寸触控面板。而原本群创的4.5代线也已有

部份产能转去做触控面板,基板尺寸是730*920,目前

月投片量为4.1万片,年底将扩至4.5万片。台南也有1条

在建的新触控产线,也是4.5代,目前投片量为2万片,

年底将达7万片。

至于其他工作重点,技术品质方面,段行建说,TV

电视大尺寸面板主要牵涉到广视角技术,因此奇美现在

正在发展新的广视角技术,同时LED背光和3D导入,也

都正积极导入中。而导入IPS广视角技术,是受到Apple

推出后,整个市场对于IPS广视角技术面板的需求增加很

多所影响。

虽然过去几个季度奇美的研发费用相对较高,但因

台湾很多5代线、6代线工厂都都已使用多年,要达到新

技术演进,必须要有新的投资。品质方面,目前奇美很

多产品流程都正在简化,并且客户策略也趋于明确,例

如哪些客户会提供较多的服务等等。

Cost down则分两部分,一是采购,一是垂直整

合,而垂直整合就是要建立内部产能,过去几季奇美投

资了一些资金在建立新的内制产能及新产品的开发。业

务方面,原来的群创从事系统代工业务,是采自制面板

40%供应内部使用的模式,但合并后,更重要的事情,

变成是要帮面板找到出海口,这就不能只靠群创的系统

业务,因为靠内部来扩大出海口不够,必须要靠外部客

户来扩大,这是现阶段奇美的工作重点。

奇美:续投资千亿,扩产集中6G/8G和触控

Page 58: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60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虽然3D技术早就为大众耳熟能详了,3D技术在市场

上也有了多年的发展,包括3D电视、3D显示器以

及3D投影机。但是到底什么是3D技术?3D技术可以获

得什么样的显示效果?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就是三维图形。而

3D技术就是虚拟三维的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达

到视觉、听觉等方面立体效果的一种技术。在电影中实

现3D技效果就是利用双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能从银

幕上获得三维空间感视觉影像的电影。

简而言之,3D技术使用两个互相重迭的图像来增加

观看者的深度感。一幅图像作用用于右眼,另一幅图像

用于左眼。节目以一种专门的摄像机拍摄,这种摄像机

有左右分开的两个镜头,很像你的眼睛看到两副具有些

区别的图像的那种方式。这就产生了深度感,使得图像

仿佛由屏幕表面向后方延伸,有时又仿佛从屏幕往观众

方向伸出去。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四种比较成熟的3D显示技

术,包括彩色立体三维、偏振三维、立体三维以及最新

的DLPLink技术。这四类技术是当前被广泛采用的3D投

影技术。由于各自原理的不同,成本上也不同,效果同

样也是不一样,各自独占一片市场。

其中,彩色立体三维,在市场上推出的时间最长,

原理也最为简单,而成本最低的技术就要属彩色立体三

维技术。这种技术的原理比较简单,通过物理学原理,

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使得一个图片能

产生出两个图像,最常见的滤光片颜色通常是红/蓝,红/

绿,或者红/青。

DLPLink技术,它是美国德州仪器在09年上半年发

布的最新3D投影技术。它主要是在立体三维技术的基础

上进行完善实现的。DLPLink技术的原理与立体三维技

术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是3D信号的传输不是由红外装

置,而是通过DLP投影机中的DMD芯片的闭合来控制3D

信号的传输。

偏振光方式

光线偏振系统被用于商业影院和其它高端应用。这

热门3D技术在家庭影院应用中优劣势

文/步痕

Page 59: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61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些方式提供了商业影院中的高品质3D体验,而数字投

影机的流行使得3D效果更上一层楼。在一个偏振光系

统中,来自一台或者多台投影的光线通过一个偏振滤波

器,使得所有的光波在同一方向上振荡。观众佩戴的眼

镜上的特殊滤镜,仅允许属于某只眼镜的光线通过。如

果你曾经见过百叶窗,你就已经明白了这个概念——从

某个角度你能够清楚地看出窗外,而从其它角度你的视

线会被遮掩。为两只眼睛使用不同的偏振方向,使得两

幅分离的图像可以被投射,一幅图像用于一只眼睛,从

而产生深度感。

目前在商用3D投影领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基于偏振

光的系统。一个版本使用了两台投影机,每台机器拥有

自己的偏振滤波器,分别投射左眼和右眼图像。该系统

用于IMAX3D播放。另外一种系统,被称为RealD,使用

一台投影机和一个快速切换的单个偏振器来完成同样的

事情。该系统在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之间非常迅速地切

换,偏振滤镜同样也在顺时针和逆时针偏振方向中配合

左右眼图像的改变而切换。再一次,偏振眼镜让观看者

的眼睛只看见属于每只眼睛自己的信息。

偏振光3D的优势

色彩。与立体照片系统相比,使用偏振光系统时的

色彩更为准确。虽然有一些源于眼镜的光线损失,但色

彩更接近其原始值。鉴于眼镜的透镜本身几乎没有任何

颜色,对用于偏振光系统的节目内容进行色彩纠正也更

为容易。尤其是肤色,在一个偏振光系统中,看上去更

为真实可信。

被动眼镜。和立体照片3D一样,偏振光3D使用被动

式的眼镜,廉价并且不包含电器元件。和立体照片3D不

同的是,偏振光眼镜的框架通常是用塑料制作的,使其

相比纸质框架的3D眼镜更耐用、更能重复使用。

串线。偏振光3D系统相比立体照片3D系统具有更低

的串线发生率。由于偏振光线的特性,左眼图像被右眼

看到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你

的头向两个方向偏得太厉害,那么使用左右偏振光的系

统例如IMAX会失去3D效果,但除非你睡到邻座的肩膀

上,这都不会成为问题。

偏振光3D的劣势

亮度损失。与一个2D系统相比,所有的单投影

机3D系统都有明显的亮度缩减。对于不是物理学家的

ProjectorCentral的读者来说,亮度指的是从一个表面(在

这个的例子里,即屏幕)以一个指定的角度(即朝向观众

眼镜的角度)反射的光线。这和照明度不同,后者是对到

达一个表面的单位区域的光线的计量,一般以每平方米的

流明为单位,通常发布在我们的投影机评测中。

在除了立体照片3D的所有3D系统中,这个损失是

由于为左眼和右眼显示不同的图像而必需的快速切换。

在观看一部3D电影的任何一个给定的瞬间,一只眼睛看

见一个投射图像而另一只眼镜什么都看不到。这样,每

只眼睛都只看到了屏幕反射的一半光线,立即导致至少

50%的亮度缩减。我之所以说“至少”,是因为偏振镜

和3D眼镜都不具有完美通光效率。偏振镜其本质上只允

许投影机的总光量的一部分到达屏幕。3D眼镜还有一些

进一步的亮度损失。最终的结果是画面的亮度显得比来

自同一台投影机的2D电影低很多。

这其实正是使用双投影机系统的主要优势之一。每

只眼睛都从一台投影机的全部亮度输出中获益,虽然偏

振镜和3D眼镜带来的亮度损失仍然存在。最终结果是一

个明亮得多的画面,所有其它方面则是相同的。最后这

句话是很重要的,因为所有其它方面很难做到相同。最

为普遍的双投影机系统的商用实现是IMAX,使用一个比

大多数RealD影院都大得多的屏幕。使用的投影机在流

明输出范围上变化很大。偏振片和3D眼镜的效率也有很

大不同。在判断哪个系统“更好”时有太多的变数,但

两种系统都各有其优势。

虽然3D眼镜本身不贵,但系统的其它部分却不是这

样。要求至少一个高端数字投影机以及与之配合的特殊

处理设备来管理同步,至少一个偏振光滤波器,以及一

张镀银屏幕(传统的白幕不能保持光线的偏振性)。双

投影机系统当然需要两台投影机和两组偏振镜。

立体三维

立体三维技术主要采用了帧序列的形式产生立体图

像,立体三维技术的实现需要三个要素,首先投影画面

的刷新率需要达到每秒120帧,其次需要一个红外信号

发射器,另外就是需要一个可以接收红外信号的3D立体

眼镜。

Page 60: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62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当3D信号通过电脑(或者其他设备)输入到投影机

中,图像以帧序的格式实现左右帧交替产生,通过红外

发射器将这些帧信号传输出去,负责接收的3D眼镜在实

现信号同步的同时与左右帧图像进行同步交替开关。从

而观看到立体影像。

优缺点:立体三维技术的投影机通常分辨率在XGA

以上,图像质量好,并且不需要太多的附加设备。但是

由于此规格的片源较少,并且使用红外传输信号容易受

到视角的限制,因此影院里为了让不同位置的观众看到

稳定的3D影像,会需要增加很多的红外发射器来实现。

干扰滤波器3D

另外一种用于商业影院的3D实现使用了一种称之

为干扰滤波器的技术,由一家德国公司Infitec制造。该

系统使用一台投影机并且不需要镀银屏幕。Infitec3D兼

容的投影机有一个特殊的色轮被插入到灯泡和成像器件

之间,将主色分离成不同的片段。想像一下:之前是红

色、绿色、蓝色,现在则是红色1、红色2、绿色1、绿

色2、蓝色1、蓝色2。特殊的干扰滤波器眼镜,允许左

眼只看到标记为“1”的片段而右眼只看到标记为“2”

的片段。3D眼镜使用额外的滤波器来就纠正对色彩的

感知,因此眼睛所看到的东西是尽可能地接近原始电影

的。你可能已经看过了这种技术:在商业影院中它被称

为Dolby3D(杜比3D)。

Dolby3D不如偏振光3D系统那样普遍应用于影院

投影,但在伦敦Leicester广场的帝国影院举行的《阿凡

达》的全球首映式,就使用了Dolby3D。

干扰滤波器3D的优势

被动式眼镜。被动式眼镜是为商业影院和其它大型

场地而设计的3D系统的共同的要素,因为其易于使用以

及相对较低的成本。干扰滤波器3D眼镜相比偏振光眼

镜,其制造更为困难。因此,它们被制造成具有较高的

耐用性。透镜由玻璃制作,而结实的镜框甚至还有一个

用于防盗装置的挂绳孔。与脆弱的偏振光透镜相比,它

们更能抵抗擦挂和磨损。

不需要镀银屏幕。数十年前,镀银屏幕被用于所有的

电影,但它们逐渐失宠。镀银屏幕相比白幕,观看角度的

限制更大一些,因此当投影机变得足够明亮,能够充分地

点亮一张白幕的时候,镀银屏幕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年镀银屏幕的缺点,现在仍然存在:对于坐在

偏离中间的观众来说,亮度下降明显。在一间商用影院

中,这包括了相当一部分观众。鉴于干扰滤波器3D不需

要使用偏振光,就不需要镀银屏幕,从而改善了每一个

观众的观赏体验。坐在影院两边的人能够获得更为一致

的屏幕照明度,而所有的观众都能获得和非3D电影一样

的色彩保真度。

干扰滤波器3D的劣势

亮度损失。任何单投影机3D显示方式相比在同一台

投影机上进行的2D显示,都会遭受显著的亮度损失。这

并不意味着单投影机的干扰滤波器3D和偏振光3D系统总

是具有相同的亮度,或者说双投影机的实现总是比单投

影机系统更为明亮。单投影机的偏振光系统,干扰滤波

器系统以及快门眼镜系统都有这个共同的局限性。

专门的设备。在一台很多商业影院已经在使用的

DLP影院投影机上安装一套类似于RealD的单投影机偏振

光系统是可行的,这种改动不需要对投影机本身进行改

装。鉴于Infitec3D的机制工作在投影机内部,影院或者

需要购买预装了Infitec色轮的影院投影机,或者需要让

一个培训过的工程师将色轮安装到他们已有的DLP影院

投影机的内部。

昂贵的眼镜。被动式眼镜的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们

的价格不贵,因此人们可能会期待Infitec3D眼镜也不

会太贵。错了。Infitec眼镜的大多数制造成本在于透镜

本身——玻璃必须进行多次镀膜才能区分不同的波长。

Dolby最近关于3D眼镜的新闻发布会,宣布了每副眼镜

27.50美元的批发价格。这明显是院线的一大笔开销,因

此有很多手续被用来保证影院观众归还3D眼镜。我去过

的一家Dolby3D影院要求提供一张带有照片的身份证明

才能换取眼镜。

LCD快门眼镜方式

LCD快门眼镜是第一种适合家庭使用的高质量3D实

现。在使用这种眼镜的系统中,视频显示以非常快的速

度交替显示左右眼的图像——最高达120帧每秒。观看

者佩戴一幅主动式LCD快门眼镜,交替地阻碍左眼和右

眼。就像DLP色轮的效果一样,这种左右交替发生得如

Page 61: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63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此之快,以至于你的大脑将两幅图像融合成一体,从而

产生了单幅图像的3D深度感。

快门眼镜的优势

色彩。虽然快门3D眼镜各式各样,但大多数都有不

带明显染色的透镜,这就使得它们具有和偏振光方式一

样的色彩准确性。我们一直在使用的快门3D眼镜有呈绿

色的染色,但我们见过的其它品牌的眼镜没有染色。

串线。就串线而言,LCD眼镜可能是所有3D方式中

最好的一种,因为未被使用的那只眼睛被快门机制主动

的屏蔽了。早期的版本有重影的问题,即之前图像的一

部分会在新的图像出现之后仍然保留在屏幕上。更新、

更快的显示技术已经完全消除了这种图像错误。

相对较为便宜。3D投影机和电视机的价格已经非常

低了。今天,一台能够显示3D的投影机只需要800美元

就可以获得。虽然有其它的费用,例如配备了高端显卡

的电脑以及每个观看者一副3D眼镜,但对于只有很少观

众的家庭应用来说,还是能够承受的。

快门眼镜的劣势

主动式眼镜。这是LCD快门眼镜和其它类型的系统

的最主要的区别:控制哪只眼睛看到什么内容的机制是

嵌入在眼镜内部的,而不是由节目内容或者投影机决定

的。LCD快门眼镜对于人数较少的可信赖的成年观众来

说是很好的,但它也有几个弱点。相比其它技术,其眼

镜的成本昂贵(在本文发布之时,每副眼镜100到150美

元)。眼镜构造复杂,带有电池、电器元件以及脆弱的

LCD透镜。如果落在地上、被踩踏、或者电池用尽,都

会破坏观众的3D体验。并且,如果你有一大群朋友想要

到你家里欣赏3D的超级碗(注: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年

度总决赛),为每个人都提供一副3D眼镜太昂贵了。

同步。主动快门系统需要一种方式来对3D眼镜的

快门动作和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进行同步。一些系统使用

红外发射器。德州仪器用于投影机和电视机的系统称为

DLPLink,它使用了包含在投影图像内部的同步脉冲。

虽然两种实现方式使用了不同的脉冲信息信号源,但脉

冲本身是相同的。

左眼脉冲和右眼脉冲有所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所有

同步到一台特定电视机的3D眼镜,相互之间也是同步

的。但投影机无法知道哪一帧是属于那只眼睛,从而

带来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些脉冲有可能翻转了,使得一

只眼睛看到了属于另一支眼镜的画面。换句话说,左眼

脉冲和右眼图像关联在了一起。这被称之为“伪立体效

应”并且这个现象会让你在最初几次体验到的时候感到

相当不安。其效果是图像内外翻转的奇怪的场景,仿佛

你正在从错误的一边观看着一个凹陷的3D图像。这个

现象经常出现,因此厂家有相应的对策——可以通过切

换显示器、电脑显卡或者软件本身的的一个选项来加以

补救。尽管如此,它还是没有其它类型的系统那样简单

可靠。

闪烁。一些人报告说在使用快门眼镜时看到了闪

烁。闪烁是刷新率不足时产生的一种动作停止的效果。

的确,鉴于每只眼睛只接受了一半的刷新率,投影机使

用的快门眼镜必须非常快。为了这个目的,目前的实现

使用了至少120Hz的刷新率来为每只眼睛呈现每秒钟60

帧的图像。在ProjectorCentral的测试中,我们还未遇到

任何闪烁的情况,因此我们无法对这个现象的流行程度

或者严重性作出评论。

亮度损失。快门眼镜系统使用了单台投影机,快速

切换显示不同的左右眼图像,因此和其它单投影机系统

一样,相比2D有至少50%的亮度输出的减少。眼镜同样

也会降低可视亮度。虽然不是所有的眼镜都一样,但不

论显示器还是节目本身,我们测试过的型号都使可视亮度

降低了大约60%。好处在于,眼镜也降低了黑色电平,

从而显著增加了对比度。

Page 62: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64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近年来,由于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及平板显示发展的规划,

为中国平板产业的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机遇。中国平板

显示面板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全球平板显示产业

的发展重心正在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

球平板显示产业新的投资热点地区,中国的平板显示产

业已经初步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

国内FPD产业其技术和产品的布局也是多样化,TFT-

LCD、PDP、LED技术占据了主流市场,而下一代的

OLED显示技术也正在研发和投产中。

尽管中国平板显示产业成为全球的焦点,但产业总体

规模仍相对弱小,核心技术缺乏,本地化配套能力不足等

问题正制约着中国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相关业内人士表

示,中国平板显示产业亟待相关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此

外,还要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目前,TFT-LCD、PDP、AM-OLED、LED的生产要大量

使用光刻设备、沉积设备、封装设备,这些设备主要都从

国外成套进口,其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60%以上,要想真

正发展为世界领先的平板显示产业化基地,就必须发展自

己的上游量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

目前无掩模光刻主要是电子束光刻,虽然有着非常

高的光刻精度,但设备昂贵、效率极低,自20世纪8O年

代诞生以来一直都不能适用于生产线。为此,许多研究

单位把无掩模多光束光刻作为提高光刻速度的解决途径

进行研究。目前,ASML、美国贝尔、MIT实验室等单位

也都在致力于开发多光束无掩模光刻技术。

本文这里介绍一种新型的应用于TFT-LCD、PDP、

AM-OLED、LED的生产过程中的光刻技术,即无掩模

光刻或激光直写技术 (Maskless Exposure Systems or

Laser Direct Imaging Systems), 它既可以用来制版生产

制造TFT-LCD、PDP、AM-OLED所需的Photo-Mask,

或是直接集成到生产线上,实现无掩模曝光, 这是降低

对生产线的投入, 省去掩模成本问题,提高生产效率的

一种有效方案,是下一代光刻技术的研究热点。

新型激光动态无掩膜光刻系统

此次所谈到的激光动态无掩模光刻系统由新诺科技

(中山)有限公司及其它关联公司Aiscent Technologies

(Canada), Inc. 在国内推出一种新颖光刻系统。其公

司由一组长期在北美、日本和中国等地从事激光技术和

应用研发的资深科学家和擅长高科技企业管理的团队来

经营,公司曾经重组了一家美国/日本从事激光直接光刻

设备研发和生产的在中国的分公司,并配合公司已有的

大功率蓝紫激光技术为基础,不断开拓其激光直写技术

的应用范围,其核心技术包括两大方面:

其一是大功率蓝紫激光光源技术(和产品),它是

一种单光束输出,功率超过25W,光强分布均匀、非相

干、高可靠性的激光光源,这种激光光源广泛应用于制

版和光刻领域,具有效率高、稳定、高速、曝光均匀等

优点,比现有的高压汞灯式紫外光源节能80%以上,寿

命是高压汞灯的3倍以上。图1为405大功率蓝紫激光光

源产品。

另一关键技术是我们特别的基于微反射镜阵列即

DMD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s)的动态成像

和扫描系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微镜阵列器件,其成像

系统中包括一种特别的微透镜阵列,如图2所示`。

该微透镜阵列使得DMD微反射镜元列阵(像元大

用于平板显示生产中的激光动态无掩模直写式光刻机文/新诺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Aiscent Technologies (Canada), Inc. 供稿

Page 63: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65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小为10um*10um)成像为“点列列阵, Point-Array”

如图3所示, 可将每个微反射镜像元压缩到1um*1um。

另外我们采用了DMD器件倾斜扫描技术和可缩放的成像

光学系统,既达到了更精细的扫描线宽,又能进行大面

积、高速的图形扫描,如图4所示。加上我们特别的数据

处理软件和高速的数据传输硬件电路使得系统工作在连

续扫描状态,而不是传统的像盖印章似的“stepper”状

态,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图形的曝光速度,并能够保证图

形扫描的均匀性和图形的无缝拼接。

激光动态无掩膜光刻系统原理

这种基于MEMS的SLM(spatial light modulator,空

间光调制器) 技术的新型无掩模激光动态光刻系统原理如

图5所示:

其工作原理:由计算机根据要蚀刻的图形产生扫描

点阵图形,该点阵图形在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s)的微反射镜阵列上显示出来,形成数字化的掩

模板。由大功率405nm的蓝紫激光器光源准直后投射到

DMD上,将计算机产生的扫描点阵图形形成多束反射光

束。通过第一组镜头成像在相应微透镜阵列上,由微透

镜阵列(MLA)将DMD上微镜阵列反射的光束阵列会聚

成更精细点阵如图2所示,再通过第二组透镜将点阵成像

在要蚀刻的基板上。同时,计算机精密同步控制移动载

有基板的工作平台或者移动光引擎使其激光束点阵在涂

有感光胶的基板上扫描曝光出要蚀刻的图形。无需图形

掩模板,这种方式适合于新产品的研发及多品种产品的

生产。也可根据客户的需求随时修改要蚀刻的图形,更

具有灵活性。由于采用了点阵扫描的方式进行曝光,可

满足器件批量生产的需要而成为量产设备。

该设备与采用传统的DMD系统投影方式进行曝光有

很大的区别。传统的用DMD直接缩放投影曝光,虽然系

Page 64: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66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统简单,但其分辨率低,而且边缘不平滑有锯齿状,如图

6所示。不能满足高精度的要求。采用具有微透镜阵列的

扫描曝光方式,由于采用了聚焦整形的圆斑扫描,不仅其

分辨率高,而且边缘平滑,线宽精度高。如图7所示。

图8为根据上述原理专为平板显示面板光刻工艺生

产的ALDI-FD系列产品,其L/S 可达2um, 曝光范围达

1000mmx1200mm。图9和图10为采用我们不同的试验

系统蚀刻的图形。

总结

综上所述,ALDI系列无掩模激光动态光刻设备完

全可满足现阶段小尺寸平板显示面板FPD产业(尤其是

OLED面板)的需求,它不仅可加工各种掩模板(Photo

Mask),也可以直接用于TFT大尺寸显示面板的光刻。

对于大面积平板显示面板的无掩模激光动态光刻则可以

采用多个光学成像单元来同时扫描(如图12所示)。

Page 65: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67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由此可见采用动态扫描技术该设备可用于大规膜批

量生产线上, 是新一代性价比最高的平板显示面板FPD

量产和研发设备。这种多光束无掩模激光动态光刻技

术,尽管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但理论上,可以利用普

通i线光源,达到60 nm 以下的光刻分辨率。因此,该无

掩模激光动态光刻技术不仅在平板显示面板FPD产业中

有广泛的应用。在半导体芯片行业中也将会有更广阔的

应用前景。

触控式手机越来越普遍,但面板上沾指纹是使用者

共同的困扰。台北科技大学研发钻石膜,可防刮抗压、

抗UV,还可抗指纹,这项设计已取得专利,还和厂商合

作技转,未来可望量产。

由台北科技大学机电科技研究所教授林启瑞带领的

研发团队,以自制纳米钻石粉末,混合特殊化学配方和

独特镀膜技术,研发抗指纹的钻石膜,并具高硬度、抗

UV、抗腐蚀及高透光等优点。

机电所博士生张建国说,现在的保护贴如果要不沾

指纹,穿透率就会变差,但他们研发的钻石膜兼具高穿

透率和抗指纹功能,这项设计不但已申请专利,也和厂

商合作进行技术转移,将来有机会可以量产。

台湾科技大学研发抗指纹钻石膜

Page 66: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68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随着LED技术和性能不断提高,LED光效率的持续

提升,以及成本大幅下降,LED在近几年各种显

示背光领域中已经得到长足发展。未来几年内,LED产

业仍然作为新兴产业会大放异彩,其在背光领域中也将

大有作为。

未来LED背光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成本、供

货、散热、功耗⋯⋯这些各大LED TV生产厂商目前最头

疼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新一代LED TV开始设计之时,又

该特别注意哪些关键因素?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3M公

司光学系统部资深工程师吕奕航,就以上问题一一做出

详细解答,现与读者分享。

LED TV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LED TV市场以及整个市场大背景来看,LED会逐

渐取代CCFL背光,这点不言而喻,也是LED TV市场的

一个利好。关于LED TV市场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吕奕

航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目前LED TV的最主要问题依旧是成本,也

作为各大电视生产厂商也在积极的为成本降低做积极努

力。当然,随着LED制造工艺的成熟,LED本身的成本

也随之相应降低。但是除了LED本身的成本,作为背光

元件的导光板、光学膜、结构以及LED驱动电路方面,

其成本压力也将日益突出。

这个问题,需要各大上游厂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新技术的引入,不断简化电视设计,更薄的导光

板,更少的光学膜,更简单的电路,更少的LED灯条,

都是将来作为LED TV技术设计的方向,同时也是为成本

降低做最大努力。

其次,作为LED TV背光,其核心元器件的供货、供

应链(导光板,LED等),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关于这

点,由于2010年各大LED厂的扩充产能,目前基本解决

LED的短缺问题,但导光板依旧矛盾突出。因此,作为技

术革新,更薄的导光板设计相信是新LED TV的方向。

再次,就是解决关于散热问题。虽然随着LED发光效

率提升,相应的热功耗会有微小幅度的降低,但在大尺寸

LED TV中,LED的散热始终是困扰大部分电视厂商的一块

顽石。高温环境会降低LED的寿命,同时也使机构更加不

稳定,光学也会随之受到影响,附近的电子元器件寿命也

会降低,因此,一个好的散热设计在LED TV中必不可少。

在这点上,使用高效率产品及成本压力的矛盾就很

难平衡。通常作为厂商,在综合考虑系统成本后,引入

一些高能效的元器件,通常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最后,LED TV的功耗问题。众所周知,在国际上早

有Energy star等一系列节能机构对LED TV的能耗做规定,

且国内目前已经出台相应能效标识。在将来的LED设计

上,特别是在一些新型的LED背光TV中(例如3D TV,智

能TV等),能耗就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相信随着目

前全球对环境的关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政府也在大

力宣扬节能概念,能耗也会成为将来市场的一个导向。

应用高效能的元器件是治本之道

在功耗问题上,同散热类似,应用高效能的元器件是

治本之道。吕奕航表示,3M公司的光学增亮膜能够从光

学角度提高液晶显示的亮度,显著降低显示系统的功耗。

在当今的LED背光市场中,特别在中小型的tablet

电脑和智能手机上,多层增亮膜及发射多层膜起到了大

幅降低功耗、延长待机时间的作用。在大尺寸TV的应用

中,光学增亮膜又为提高能效、简化结构、降低散热设

计难度、降低系统成本、减轻LED供货压力作出了极大

贡献,对LED TV产业的推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3M公司光学系统部资深工程师吕奕航介绍,3M公

司的光学增亮膜自从推出就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好评,该

高效能元器件是解决LED TV主要问题的治本之道 文/李婧

Page 67: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69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产品系列从最早的棱镜系列发展成为3种增亮系列,期间

又有大量的不同类产品用于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BEF棱镜增亮膜系列:从最早的BEF I系列发展到目

前的BEFIII系列,产品可靠性大幅增加,客户不良率大

幅下减。DBEF多层膜增亮系列:从最早的DBEF一代,

到目前的DBEFIII代,产品工艺更加简单的同时,性能得

到了提高,新材料的应用使得DBEF-D3系列部分产品将

成为2011年的产品新星。

ESR反射多层膜系列:ESR发展到目前的ESR2代,

产品厚度大幅降低,同时在今年为LED背光专门设计的

LBR产品,会在大量LED背光产品中应用。

在技术上,从最早棱镜系列的集中视角增加中心增

益,到多层膜对液晶偏振的巧妙利用,再到超高反射材

料的研发从而降低光循环的损失,3M为液晶产业发展做

出了坚实贡献。

吕奕航介绍,3M生产的光学增亮膜目前广泛应用在

各种显示技术中,其中最主要的是应用于提高液晶显示

的亮度,降低显示系统的功耗。几乎所有知名的中外电

子品牌厂商,都使用了3M的增亮膜产品,包含大部分的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轻薄笔记本、节能显示器、LED

背光液晶电视等。另外,在其他一些需要偏振控制显示

技术中也有应用,例如当前新兴的LED微型投影等。

2011年,3M再次推出了一系列针对目前LED背光

市场的一系列产品,并在性能各个方面都有提升,其中

包含进一步提高了亮度增益以及系统光循环效率,降低

LED背光源厚度的新一代多层增亮膜,以及简化组装操

作的多功能复合增亮膜。吕奕航介绍,3M还研发出实现

裸眼3D效果的3D背光光学膜片,应用3D显示新技术的

3D眼镜中的多层光学膜片。新型显示技术上,3M针对

OLED产业也有相应的应用,如在OLED显示中的保护膜

与增亮膜等。各种新型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都将会不

同程度地影响未来LED背光领域的发展。

LED背光在不同尺寸的产品应用中有不同发展趋势

在便携式移动终端,tablet以及手机等应用上,LED

背光将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数年,其成本会不断降低。

在笔记本、显示器等中尺寸领域,笔记本中的LED

的背光成本甚至已经低于传统CCFL背光,近几年内LED

背光将难以被取代。另外,在显示器领域中,随着市场

对显示器的轻薄要求,LED也会在未来的一两年内蚕食

传统CCFL背光。

在大尺寸电视领域,随着市场对电视机的轻薄导

向,2010年LED背光大幅侵吞CCF背光份额。不久的将

来,随着成本进一步降低,CCFL背光将退出历史舞台。

与此同时,在LED之间,又分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技术

之争,经过两年的市场沉淀,侧入式笑到了最后。

随着关键器件导光板的充足供应,将来侧入式LED

背光会逐渐取代直下式背光。而在目前的侧入式背光设

计中,自2009年以来,市面上由4边LED灯条发展到2边

LED灯条,到目前的单侧长边LED灯条并应用到更大尺寸

中。相信不久的将来,结构会更加简化,双侧短边LED

灯条以及单侧短边LED灯条的设计会逐渐成为主流。

从技术上看,LED亮度、效率、封装、散热设计以

及显示均匀性等诸多因素也会影响LED背光的发展。

亮度及效率上,LED芯片的发光效率会继续提升,

lm/W输出会继续提高。在未来10年内,商用背光LED发

光效率会提升一倍。

在LED的封装上,随着技术的提升,多芯片LED会在某

些背光应用上取代单芯片LED,进一步降低LED的成本。

散热设计上,由于发光效率的提高,发光二极管

激发的能量会更多转化为光能输出,同时随着热能的减

少,会使LED的散热设计成本降低。

从颜色上看,LED最初的应用作为高端应用,曾经

一度使用过RGB的LED,使显示的色彩更为丰富。由于

成本面临的压力,在当前更多的白光LED通过磷光粉激

发,以达到更高的光效率。但相信在将来,市场对显

示技术差异化的要求以及LED效率提高,成本的降低,

RGB LED的应用会占据一定的高端市场。

从显示的均匀性上来说,LED的binning会更加成

熟。同时,对于LED的驱动设计也会有更多的方案,以

保证显示设备中LED的电路输入相同,实现各种高中低

端的应用需要。

此外,随着各种新型显示,例如3D TV、3D笔记

本、3D显示器、智能TV等等的出现,也一定会左右对

LED将来的发展。

Page 68: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70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韩国三星电子在上海举办的“FPD China 2011”上,发布了节能性能得到提高的55英寸和32英寸液晶面板。

两款产品均为支持像素为1920×1080的全高清产品。

55英寸产品采用240Hz驱动的液晶面板,而且实现了100W以下的低耗电量。该面板为边缘发光型,同时还配

备了可进行部分发光控制的白色LED背照灯。白色LED配备在面板的左右两侧,根据输入影像来控制点亮位置。

“横向有2个区域,纵向不便回答”。色彩表现范围按NTSC规格比为72%,对比度为10万比1以上。

32英寸产品采用将RGBW四色彩色滤光片(CF)分配给2个像素的“Pentile”方式。根据输入影像来控制整

个屏幕的背照灯亮度。通过这些改进,耗电量比原产品降低40%,约为20W。亮度为450nits,对比度为3000:1

以上,色彩表现范围按NTSC规格比为72%。

三星发布提高节能性能的55英寸和32英寸液晶面板

在上海举办的“FPD China

2011”上,韩国三星电子公开

了支持裸眼三维(3D)显示的

55英寸液晶电视。3D显示时的

视点数为9,最佳观看距离为

2.5~6m。

开发品的特点是,可在

3D影像和普通的2D影像之间

转换。在显示用液晶面板的前

面,配备了可改变光折射率的

液晶面板。该面板发挥透镜的作用,在观众的左右眼中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影像。不改变前液晶面板的折射率时,

则显示2D影像。显示面板的性能参数如下:像素为1920×1080(全高清),亮度为500nits,对比度为4000:1。

采用直下型CCFL(冷阴极萤光灯管)背照灯。“这只是试制品,因此也能更换为LED背照灯”。商品化时间“尚

未确定,可能要在约3年以后”。

三星发布支持裸眼3D的55英寸液晶电视

Page 69: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71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在日前于上海举办的“FPD China 2011”上,与在日本、

美国和韩国等举行的展会一样,各面板厂商纷纷展示了可利用

专用眼镜观看3D(三维)影像的大型液晶显示器。韩国三星

电子在本次展会上展示了主动式3D显示器,采用了“帧序列

(Frame Sequential)方式”,采用240Hz或120Hz驱动的液

晶面板和配备主动式液晶快门的专用眼镜。以一帧为单位交替

显示左右眼用影像,同时利用液晶快门交替关闭左右眼的视

野,以与影像同步,从而在左右眼中显示不同的影像。三星为

了抑制左右眼影像混合发生“串扰”现象,除了在左右影像之

间插入黑画面外(240Hz驱动时),对于LED背照灯还实施部

分发光控制等对策。

三星电子的展区内,该公司展示了主动式和被动式3D

显示器,让参观者进行比较。在旁边的大型数字标牌用显示

器上反复显示主动式的优点。例如,主动式可观看全高清

(1920×1080像素)3D影像,而被动式的像素在垂直方向减

至1/2,为1920×540像素。此外,还显示其克服了被动式的

缺点,比如张贴偏光滤光片会导致视角变窄、亮度降低,还有

长时间使用时会与显示面板发生错位等。

三星电子展示主动式3D显示器技术

台湾奇美电子(CMI)开发出了智能手机和普通手机用

3.2英寸及3.5英寸有机EL面板,并在上海举行的“FPD China

2011”上公开。3.2英寸产品为320×480像素,3.5英寸产品

为360×640像素。

两款开发品均组合使用白色有机EL材料和RGB+W

(白:透明)的4色彩色滤光片(CF)来显示影像。每个像素

的子像素为4/3。有机EL元件的器件构造采用从与TFT基板相

反的一侧提取光的顶部发光型。驱动元件采用了低温多晶硅

TFT(LTPS)。3.2英寸品和3.5英寸品的亮度均为300nits,

对比度超过30000:1。上下左右的视角均为80度。色彩表

现范围(NTSC规格比),3.2英寸品为100%,3.5英寸品为

87%(平均)。

奇美电子发布新款有机EL面板 采用白色OLED加4色CF方式

Page 70: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72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在日前于上海举办的“FPD China 2011”上,与在日本、美国和韩国

等举行的展会一样,各面板厂商纷纷展示了可利用专用眼镜观看3D(三

维)影像的大型液晶显示器。LG显示器及其母公司韩国LG电子则在积极推

广采用被动式专用眼镜的“偏光滤光片方式”。该方式在贴有偏光滤光片

的液晶面板上显示左右眼用影像,利用偏光眼镜观看。

LG在展位上介绍了被动式相对于主动式的优点,包括“眼镜重量

轻”、“即使倾斜眼镜也能观看3D影像”、“闪烁较少”、“几乎不会发

生串扰”以及“影像未采用时间分割方式,因此亮度高”等,该公司对进

行比较展示的各项优点充满信心。眼镜重量方面,LG进行了在天平上称重

的形象展示。亮度方面,该公司提供了一组数值,如果在普通的2D显示时

亮度为450nits,则3D显示时被动式为170nits,而主动式为60nits。

LG展示被动式大型3D显示器技术

三星展出配备透明液晶面板的14英寸笔记本电脑

韩国三星电子开发出新款笔记本电脑,配备了可透过屏幕看到后方景物

的14英寸液晶面板,并在上海举办的“FPD China 2011”上展出。该公司曾

在日本的展会上展出过同样概念的试制品。

开发品的像素为1680×1080。液晶面板上下左右四边均配备有白色

LED。开发品将该白色LED和外光作为背照灯光源。液晶面板为VA模式,

“透射率为14~15%”。三星还在会场上展出了22英寸和46英寸的试制品。

设想配备在窗户

和用于标牌(广告)

等。“计划2011

年第三季度(2011

年7~9月)以后,

使所有用途都实

现实用化”。

Page 71: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73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美国应用材料(AMAT)于当地时间2011年3月7日发布

了等离子CVD装置“AKT-20K PX”,用于制造智能手机和平

板终端使用的高精细显示屏。该装置可制造有源矩阵型有机EL

面板和液晶面板使用的低温多晶硅TFT阵列。支持第5.5代的

1300mm×1500mm基板。另外,该基板尺寸与韩国三星移动

显示器在2011年开始量产的有机EL面板工厂中使用的玻璃基

板相同。

AMAT公司副总裁兼平板显示事业部总经理Tom Edman表

示:“此次的等离子CVD装置已经面向主要显示屏厂商供货多

台”。目前,智能手机使用4~5英寸的有机EL面板。关于有

机EL,AMAT表示:“预计今后新一代平板终端将采用7~12

英寸的面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需要大幅扩大产能”。

AMAT发布支持第5.5代有机EL生产线的CVD装置

东芝2011年3月2日发布了首次配备新开发的影像处理系统“REGZA

Engine CEVO”的液晶电视“REGZA Z2系列”。CEVO将高端电视

“CELL REGZA”利用通用处理器“Cell Broadband Engine”和软件实现

的高功能画质处理交由硬件处理,组合使用了所需的软件。

东芝共准备了47英寸的“47Z2”(估计销售价格为32万日元左

右)、42英寸的“42Z2”(估计销售价格为25万日元左右)以及37英寸

的“37Z2”(估计销售价格为20万日元左右)。上市时间均为2011年3月

25日。另外,该系列的产品不支持3D显示,该公司目前正在开发支持3D

的产品。

Z2系列的特点如下:(1)首次配备了利用多帧的超解像技术,原来的超解像技术利用一个显示帧进行处

理,而Z2系列在这一显示帧上又增加了过去的2帧和未来的1帧,共计利用4帧的信息,由此,能以更高的精度复

原原影像,此外多帧超解像还具有降噪(NR)效果。(2)配备了新开发的彩色滤光片和荧光体,可实现了99%

的色彩表现性(ITU-R BT.709)。(3)通过配备减少了漏光液晶分子的IPS方式新型液晶面板,对比度较原来提

高了45%(47英寸和37英寸产品。42英寸产品提高了23%),另外,配备了将画面分割为16部分(37英寸产品

分割为10部分),在每个区域分别控制LED背照灯的功能。(4)液晶面板支持2倍速(120Hz)显示。(5)提高

了节目表的响应速度,配备了录像、网络、游戏功能。(6)年耗电量方面,47英寸产品为116kWh,在47英寸以

上的日本国内微波数字液晶电视中实现了最出色的节能性能。

东芝将上市配备新引擎“REGZA Engine CEVO”的液晶电视“REGZA Z2系列”

图:REGZA Z2系列的最高端机型“47Z2”

Page 72: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74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艺卓将上市显示乳房X线摄影装置图像用液晶立体(3D)显

示器“RadiForce GS521-ST”。画面尺寸为21.3英寸,像素数为

2560×2048。系黑白显示器。该公司虽在制造多种医用显示器,但推

出3D显示器尚属首次。将于2011年5月9日开始供货,价格为开放式。

3D显示采用“半反射镜方式”,使用了两块液晶面板及特殊反射

镜。详细具体原理如下:(1)将拍摄的左眼和右眼图像分别显示在两

块面板上,并在两块液晶面板之间设置了自主开发的半反射镜,该半反

射镜具有可令一侧显示面板的图像直接透过,而将另一侧面板图像像普

通镜子一样反射的功能。(2)半反射镜反射一侧面板的图像需要使其

上下反转,该反转控制由内置于显示器的自主开发控制IC执行。(3)半反射镜集成了使透射光的偏光轴角度旋转

90度的功能,这样便可区分透过半反射镜的图像与反射图像的偏光角。(4)以左右镜片配备不同角度偏光滤光镜

的眼镜观看液晶显示器画面,则左眼图像会到达左眼,右眼用图像会到达右眼。这样,便可形成3D图像。

另外,据艺卓介绍,用半反射镜区分两块液晶面板偏光角的方法是该公司的专利技术。

艺卓将上市乳房X线摄影用3D液晶显示器

超小型投影仪、即“微型投影仪”的目标用途是内置于手

机、智能手机以及数码相机等便携终端。柯尼卡美能达光电开

发出了可作为这种微型投影仪的显示元件使用的MEMS反光镜

模块,模块最厚部分只有7mm。该模块还配备了红色、绿色和

蓝色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可投射1024×768像素的影像。

MEMS反光镜模块能提高配备投影仪功能的便携终端的设

计自由度。例如,设想安装于普通的翻盖手机时,配备在主显

示屏的背面,这样便可在画面的垂直方向投射影像(图1)。

也就是说,可实现边确认显示屏画面边操作投影仪等功能的使

用方式。之所以能够实现在便携终端背面安装的方式,是因为

新开发出了采用压电方式的MEMS反光镜。该反光镜的尺寸为

12mm见方,厚度只有数百μm。压电方式利用既薄又小的压

电元件驱动反光镜,特点是容易实现小型化。

此次开发的MEMS反光镜模块最厚部分为7mm,最薄部分

只有2.7mm。较厚的位置是配备半导体激光源的部分,“如果

半导体激光器能实现小型化,MEMS反光镜还能进一步实现薄

型化”。

柯尼卡美能达光电开发出用于便携终端的薄型MEMS反光镜

Page 73: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75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富士胶片在“nano tech2011国际纳米技术综合展暨技术会

议”上,首次展示了由非食用植物原料制造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制

成的高耐热透明薄膜。目标是在透明基板材料、绝缘材料、粘合

剂及热成型材料等领域实现实用化。

生物高分子材料中正在推进实用化的材料有聚乳酸

(PLA),不过,该材料以玉米、薯类及甘蔗等食物为原料。而

富士胶片此次开发的聚合物虽未公开原材料,但采用了非食用植

物。植物原料比例(植物原料在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为65%

左右。材料性质方面,耐热温度较高是其一大特点。据富士胶片

介绍,因材料的结合状态不同而制作出的2种聚合物中,耐热温

度(Tg)较高的聚合物可耐350℃高温。透明度为90%,密度为

1.15。此次展示的薄膜厚度为50μm,“也可制作10~数百μm厚度的薄膜”。

富士胶片开发出高耐热性透明生物高分子材料

图:首次展出的由非食用植物原料制造的生物高分子材料

日前,东芝公开了很早以前就在推进开发的新

型电视影像处理平台“REGZA Engine CEVO”。

随着配备该平台的液晶电视新系列“REGZA Z2

series”的即将上市,东芝在2011年3月2日举行的

记者发布会上公开了该平台。

关于电视影像处理平台,东芝视频产品

(Visual Products)公司第一影像业务部TV营销

部的本村裕史表示,“这是时隔四年针对高端机

型实施的全面改进”。构成此次新平台核心部分

的是由三枚半导体芯片构成的MCP。主芯片是配

备了双核式处理器内核的40nm工艺逻辑LSI。换

算成MIPS的处理能力是原来Z1 series专用图像处

理平台“REGZA Engine”中配备的主芯片的3.4倍。此次的主芯片集成了高

性能图像处理电路,其中配备了基于多帧处理的超解像功能和图形处理功

能。其余两枚芯片分别是集成了模拟电路(负责AD/DA转换电路和接口部

等)的65nm工艺芯片,以及倍速处理用芯片。

这是一款在配备单内核的65nm工艺逻辑LSI中,混载了模拟电路的芯

片。倍速处理用LSI通过其他封装安装在板卡中。将倍速处理用LSI集成在与

主芯片相同的封装中,是为了实现信号处理的高速化。

东芝公开REGZA用新型图像处理LSI

Page 74: 《平显时代》2011年04月第79期.pdf

会员之窗

平显时代FPDisplay Times 76 www.gdfpd.org / www.FPDisplay.com

广东平板显示产业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