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78 3 30 2325 11581 ,“ ”, 1980 ”, 》( ”。 1990 12 19 ”, 28 1000 93 2018 11 1449 27.9 3197.75 2018 11 11804 8.1 230 5037 392 2.9 ABS)、 ETF)、 …… ”, MSCI —— 1991 6 154 50 ”。 —— :《 》《 》《 》《 》, …… 4 1.5 1978 12 20 1 1980 7 15 1 1990 12 21 7 1991 6 20 1 —— 2018 12 18 www.jfdaily.com

2018 12 18 特72018/12/18  · 照相店的摄影师不敢给顾客好好拍照,以免被人说突出了“资产阶级审美”,但 现在他们都有了干劲,钻研技术、布光、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8 12 18 特72018/12/18  · 照相店的摄影师不敢给顾客好好拍照,以免被人说突出了“资产阶级审美”,但 现在他们都有了干劲,钻研技术、布光、

改革开放

周 年

数百个日夜的坚守■ 本报老记者 郭昌熹 口述 本报记者 吴越 整理

1978年,有关建设宝钢的消息时刻牵动着上海人民以及全国人民的心。作为我国第一座具有七十年代先进技术水平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宝钢是举国上下一心一意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愿望的一个集中体现,它的动工标志着我国人民向四个现代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那年春天,宝钢在宝山月浦地区选定厂址,宝钢指挥部也从人民广场迁入原来一所滑翔机学校的旧校址进行办公。 为了报道好这一重大工程,时任《解放日报》总编辑王维同志在当年 3月 30日的编前会上宣布成立《解放日报》宝钢记者站,派我和另一名同志进驻宝钢,投入全部精力进行报道。

也是从那个春天起,我亲历了宝钢筹备建设到正式动工的全过程。 应该

说,这篇 2325字的报道能够顺利推出,离不开之前数百个驻守在宝钢采访的日日夜夜。

那时,我们借住在长江边的一栋民房里,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指挥部了解最新的指示和工程进展,随后下到基层了解情况。当年中共上海市委批复同意的宝钢建设用地有11581亩,占地很大,虽然内部开通了一条主要干线,但深入到各个工程点还没有正式的路。每天,我们都要在稻田中穿梭。

一天采访下来,来回就是十几里路,常常是下午一两点才回到指挥部大食堂,错过午饭,只好买几个馒头充饥。

为了更准确地报道宝钢建设的新动态,我提前翻阅了相关资料,把我国当时钢铁行业的一些数据以及宝钢建成后的几大特点和意义整理后抄录在笔记本上。 当时, 我还去档案馆查阅了宝山县

志,了解当地的历史,并把厂区所在的长江口的地图简单地绘制在本子上。 这些碎片式的积累也为后来这篇报道提供了翔实的素材。

虽然我是钢铁厂出身, 在报社工交部(经济部前身)跑工业新闻,但在宝钢的建设工地上, 每每见到那些现代化的新设备和新技术还是非常震撼, 觉得开了眼界。在那个年代,能够明确提出虚心学习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经验,“使外国的先进经验在宝钢开花结果”,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不论是在高炉工地、转炉工地还是焦炉工地采访,我们都能看到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工人刻苦学习、奋战的身影。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冶金建设战线职工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坚守在宝钢的土地上,

对他们来说, 这不仅是参与了一个工厂的建设,更是参与了一个时代的建设。

春江水暖鸭先知■ 本报老记者 干谷 口述 本报记者 沈轶伦 整理

社会风气有任何涌动,记者总是最先捕捉变化的人。1980年, 久违的色彩开始出现在上海街头。 作为记者, 我们比所有人都敏锐感受到,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上海是一座有着工商业传统的城市。虽然非常时期,一切工商业个体户都被禁止。但改革开放后,他们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弄堂口,有理发的摊头,平日坐在家里,能听到修剪刀磨刀的小贩一路穿街走巷,一路扬声吆喝。他们的存在, 体现了藏于民间的商业活力。

犹如野火烧不尽的小草, 春风吹又生。

过去报道这些人物是很敏感犯忌的,他们未经注册,只是隐秘地存在于城中。采写他们也可能冒着“宣

扬资本主义”的危险。但现在,他们体现了时代新风的方向。选题会上,在领导的安排统筹下,我们决定重点采写上海街头的个体户。

当时我们跑商业条线的记者,都和各个区的财贸办公室有联系。经过与他们沟通, 最后选择了摆渡口的修车户、

闸北的裁缝个体户、修棕棚人和长宁区生产铅丝制品的个体户四个人,摄影记者毕品富又拍摄了在浦东和黄浦区的三位个体户。他们不一定是个体户中的代表人物,但他们折射了这一群体的精神和风貌。

改革开放带来的大事很多,但对居民产生影响的变化,有时就蕴含在这些小事、小人物、身边的线索中。比如过去照相店的摄影师不敢给顾客好好拍照,

以免被人说突出了“资产阶级审美”,但

现在他们都有了干劲,钻研技术、布光、

道具等等。久违的旗袍、口红和婚纱都出现了。我在采访理发店的时候,师傅们还热情邀请我也烫了头发。

这对我们的报道也产生了改变。过去我们的商业报道集中在六局一行(工商局、商业一局、二局、粮食局、水产局、

外贸局和人民银行) 的业务性活动中,

很官方。但后来《解放日报》在同城媒体中率先开设了《周末特写》(后归入《上海市场》)栏目,专门写上海有哪些好玩的、好吃的地方,报道百年老店等,报道了上海第一次有旅行社出现,带游客去无锡看梅花。采写形式和采写文风都随之变革。这在过去是不能想象的,因为一定会有人指责说你们“宣扬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但现在,禁忌被打破了,读者很欢迎,这说明了民心所向。

想不到的上交所■ 本报记者 张杨

1990年 12月 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时任解放日报记者的时赛珠老师详细报道了当时的盛况,

气派的交易大厅,先进的电脑,忙碌的“红马甲”,都让当时的人们大开眼界。

这篇报道让如今负责上交所条线的我感慨不已,因为 28年的时光,

让上交所已近而立之年, 它与当年“初出茅庐”的模样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当时刚刚开始接触电脑交易的人们可能不曾想到,热热闹闹的交易场景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投资者们已经不再需要“红马甲”的帮助,只要通过自己手中的手机和电脑,就能快速便捷地完成所有的买卖操作。

当时赞叹交易大厅气派的人们可能不曾想到,上交所未来的成绩单更加气派。开业当天成交总金额 1000

多万元的 93笔业务, 与现在上交所

的交易数字相比, 显然已是小儿科。截至 2018年 11月底, 共有 1449家公司在上交所上市,股票总市值高达 27.9万亿元,当年单日最高成交额已经达到了3197.75亿元。目前,上交所股票市场各项主要指标都已经跻身全球主要交易所前列。

当时只知道“老八股”的人们可能不曾想到,现在的上交所已经成为拥有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等多个交易品种的综合交易所。 截至 2018 年 11 月底,债券挂牌数 11804只,托管量 8.1万亿元。 基金挂牌总数 230 只, 总市值5037亿元。股票期权新增挂牌交易合约数 392个,当年合约成交量 2.9亿张。

当时觉得证券还是“新玩意”的人们可能不曾想到,上交所创新的动作接连不断。ABS(资产证券化)、绿色债券、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股票期权……

一个个新颖的名词不断涌现和普及。而

即将到来的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又将是上交所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创新。

当时只能买卖大陆市场股票的人们可能不曾想到,开放的步伐会如此之快。随着“沪港通”的推出,大陆与香港的证券市场终于实现了互联互通。而上交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合作的 “沪伦通”,也已箭在弦上。上证指数更是先后被国际知名的 MSCI明晟指数和富时指数纳入,真正融入了国际市场。

虽然,当时的人们想不到今天中国证券市场的样子,但他们仍然凭借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朝着改革开放的方向,

迈出了意义重大的第一步,为中国证券市场闯出了一条新路,也为后来中国金融人在国际上的追赶超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拓者们,因为,是他们给了我们想象未来的机会。

攀登,众志成桥■ 原本报记者 陈启甸 口述 本报记者 雷册渊 整理

颤颤巍巍,兴奋又紧张———1991

年 6 月的一天,作为一名记者,我第一次爬上了建设中的南浦大桥桥塔。

被称为“顶梁柱”的桥塔高 154米,相当于 50层大楼的高度, 即使有保护措施、也有施工人员前后护送,我的内心仍不免“发虚”。

当我登上桥塔俯瞰这座刚刚合龙的大桥, 终于真正感受到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壮阔: 上海数代人沟通黄浦江两岸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兴奋!自豪!不过,相比于黄浦江上海市区段架桥梦想的实现,这座世纪之桥更深层次的意义,我是后来才感知到的。

虽说进入报社已五年多,但接到如此重大的报道任务还是第一次。一

天,领导交给我和邱怀友前辈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南浦大桥工程建设的采写报道。我高兴又忐忑。老邱是部里的资深记者,老成持重,无论采访什么人、需要什么素材、遇到什么问题,他总有办法,有他在,我总能安心。

很快,按照领导的部署,四篇长通讯的主题确定下来:《世纪之桥》《神州第一桥》《建设者的丰碑》《众志成桥》,

从宏观意义、技术突破、建设者、市民的角度构成这组南浦大桥工程建设的纪实报道。

整个采访过程持续了一月有余,工地成了我和老邱最常出现的地方。和工人们围坐在工地上,一起吃饭、一起聊天的场景成为我最深刻的记忆。我也还记得每次采访结束, 我们总要钻

进图书馆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或向相关专家请教; 还记得桥梁大师林元培的胸有成竹、 挥斥方遒, 大桥工程总指挥朱志豪的处变不惊、 泰然自若;

还记得建设者的攻坚克难、 无私奉献,市民们的殷殷期盼、鼎力支持……

资料积累了厚厚几叠, 采访笔记记了好几个本子。 在领导的运筹帷幄下,

又经过几番讨论、斟酌取舍,我们终于交出了答卷———一组 4篇,共计 1.5 万余字的长篇通讯报道。

在那一个多月的采访里,我又无数次地爬上桥塔俯瞰南浦大桥、远眺黄浦江两岸风光无限, 这座大桥之于浦东、

之于上海、 之于整个中国的伟大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蓬勃行进而更显不凡,

这是我当时没有想到的。

1978年12月 20 日第 1 版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即将正式开工

本报记者郭昌熹

1980年7月 15 日第 1 版

活跃在上海街头的个体户

本报记者干 谷

1990年12 月 21 日第 7 版

第一声铜锣

本报记者时赛珠

1991年6月 20 日第 1 版

世纪之桥———南浦大桥工程建设纪实之一

本报记者陈启甸邱怀友

宝钢开工

个体户活跃

上交所开业

南浦大桥建设

特72018年 12月 18日 星期二www.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