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 Upload
    sc-ho

  • View
    262

  • Download
    8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一本屬於人文的刊物,細說成大校園故事~.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Page 2: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Page 3: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校園裡的藝術家 / 白明奇

再論成大精神 / 賴明詔

引言-昨日的記憶,明日的成大 / 校刊編輯室 何思潔

丘成桐院士專訪 / 校刊編輯室 何思潔

夏祖焯教授專訪 / 校刊編輯室 王美仁

馮達旋資深執行副校長專訪 / 校刊編輯室 何思潔

明日的成大,未來的成大 / 湯銘哲

明日的成大 / 李汶昇

從生態資源共管的角度看台江國家公園 / 林朝成

成大社科院今昔 / 侯英泠

「信仁愛育」工業設計畢業展 / 校刊編輯室

魏海敏京劇研習營 / 傅筱婷

數窮‧守中-丘成桐成大演講後記 / 甘駿暉

鳳凰樹文學獎 散文類首獎-法學院 / 李佳育

鳳凰樹文學獎 小說類首獎-盡頭 / 胡云琳

鳳凰樹文學獎 新詩類首獎-鏡子 / 王季勤

大學四年的二三事 / 曾忠雄

馬承九老師的敬業精神 / 周濂溪

淺談成大鳳木會及其會報 / 褚晴暉

一秉大公興學開啟校友捐款興學之先河 / 蕭世裕

從頂尖眺望:從台大看成大 / 校友中心

李文造-締造誠信為本,零元創業的奮鬥奇蹟 / 校友中心

鄭向元-以服務為已任,為生命留下有意義的紀錄 / 校友中心

校園單車便利店 / 校刊編輯室

成大美麗後花園 / 林育世

發行人/ 賴明詔

召集人/ 湯銘哲

副召集人/ 王偉勇、王俊志

總編輯/ 白明奇

編輯委員/ 白明奇、湯銘哲、侯英泠、傅朝卿

楊永年、蔡錦俊、蕭瓊瑞、郭耀煌

視覺顧問/ 蕭瓊瑞

執行編輯/ 何思潔

特約編輯/ 谷文瑞

特約採訪編輯/ 王美仁

封面題字/ 董陽孜

行政/ 教務處校刊編輯委員會

出版者/ 國立成功大學

地址/ 台南市大學路1號

電話/ 886-6-2757575-50119

傳真/ 886-6-2766408

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網頁/ http://proj.ncku.edu.tw/magazine

印製/ 曦望美工設計社.02-23093138

美術編輯/ 天晴文化事業.吳文樺.06-2144599

2010年5月出刊

1971年10月國立成功大學校刊創刊

2008年4月改版更名成大

中華郵政台南雜字第53號交寄

登記證登記為雜誌交寄

NCKU Magazine

主編的話

校長的話

觀點

迴響

發現成大

榕園記事

合力寫校史

生活

成大巡禮

封面攝影/ 王美仁

2

4

6

10

12

15

18

20

24

28

32

40

44

48

52

57

58

62

65

69

72

76

80

86

88

Page 4: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主編的話~

校園裡的藝術家白明奇

Page 5: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成大」231期的發表會上,賴校長非預期地

出席了,說校刊扮演一個讓成大走入人文境界的

重要角色,又說成大校園人文化的濫殤,很可能就

是這本校刊的改版。馮副校長也來了,他站上心

中的肥皂箱上,再次宣揚以成大為中心的閩南文

化概念;校友中心蕭世裕主任闡述了林則徐錢財

勿傳子嗣的家訓,鼓吹校友們捐款母校,蕭還說,

現在校刊已成為很好的禮物,校友們爭相閱讀、

收藏,對於編者而言,這是何等的榮耀!這是一場

學生、老師與校友交會的場合,有畢業五十年的

校友,也有榕園中的學生會長。

回想三月中,為了230期發刊而舉行的ECKO

會上,侯英泠老師說出了成大人說到做到的精

神,隨便說說,信以為真,卻會認真實現,就像校

刊請邱仲銘老師作畫,是在成大醫院地下餐廳的

巧遇;就像侯老師與三位畫家的相約,採訪專文

果真實現;也像我也沒真正答應教務長的總編職

務,一編就是三年多,這不就是成大精神嗎?這

期,校長又再次闡述成大精神,這是具有特別意

義的。

五月如盛夏般的早晨,依然在老地方教務處

召開編輯會議,蕭瓊瑞教授說,中國的世博,精神

上想擺脫極權,將人稱「建築博物館」的上海推向

未來,這是一個願景;就像將原本定位成宣導政

令的里民大會,轉變成為打造社區的共識會議,

對成大而言,台江公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讓

成大得以順理成章地進入社會面,這個方興未艾

的主題,林朝成老師做了很好的回應。

當天還提到南北不平衡,即使是醫學系,成

大學生的來源還是深深受地緣影響,傅朝卿教授

說,為了克服這個窘境,建築系乾脆直接北上招

生,吸引了八位北一女的畢業生;現任建中校友會

常務理事的夏祖焯教授,也一再提及深入建中的

必要性;我乃自忖如何讓成大成為品牌,讓更多人

看見成大、知道成大;目前,固然有校級的新聞中

心,各學院仍有必要成立公共事務室,適時地讓

教授們回應社會事件,隨時發表師生的研究成果

或優良事蹟,好事就要藉此出門。

我們需要夢想、甚至亂想,多叛變一點,常

辦人文講座,我們也深盼年輕的老師具有高瞻遠

矚、國際化的mind-set,眼光高了,視野遠了,品味

出來,生活態度就會變得不一樣。在這樣的討論

中,我們羅列名單,包括了本期「明日的成大」專

題中的三位受訪者,採訪就在丘成桐接受本校榮

譽博士的午宴之後隨即展開,稍後,本特約編輯

王美仁與執編何思潔也先後採訪夏祖焯與馮達旋

兩位教授,內容多所前瞻新穎,成品頗具水準。當

時,編輯委員們還要教務長寫一篇挑釁的文章,

給年輕人說夢,幾經往來,最後換來一手親筆詩

文,多麼人文的教務長,不知會否成為絕響?

本期中,法律系侯英泠老師以優美的文筆描

寫社科院的今昔,恰好與鳳凰樹文學獎散文首獎

作品「法學院」相互呼應;交管系校友曾忠雄寄

來感情豐沛的校園回憶,用漂亮的字體親筆寫了

五百格稿紙七大張,讀校友們的往事情懷,不禁

讓人期待當初為了成大八十大壽籌畫的「合力寫

校史」專刊早早出版。

六月發刊會後,在奇美樓往東出口的後方,

我當面邀請褚晴暉老師寫一篇介紹成大鳳木會的

文章,餘暉中,褚老師殷切地關心校刊的未來。的

確,本期是改版後的第九期,校刊當初循著高鐵

營運模式慢慢起步,相對於高鐵已經成為生活的

一部份,校刊也逐漸成為校園裡的藝術品。

高鐵曾經改組,循著高鐵營運的成大校刊接

下來該怎麼走,就要看「新董事會」的方向了。

3NCKU Magazine 232

Page 6: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賴明詔

校長的話~

再論成大精神

Page 7: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這幾年來,我在很多場合不斷地揭櫫討論

所謂的「成大精神」是什麼,「成大人」的特色是

什麼,廿一世紀的成大人是否還是與二十世紀相

同?在我即將卸下成大校長的重任時,忍不住再

和成大人共享我的看法,因為一個校園文化的型

塑需要不斷地討論提醒。

「窮理致知」毫無疑問充分反映出成大創校

幾十年來為人津津樂道的特色,窮理致知代表的

是對真理的追求不妥協,有「打破沙鍋問到底」

的態度,也是胡適先生所說的「做學問要在不疑

處有疑」。社會對成大人的評價是「訓練踏實,誠

懇、負責、有團隊精神、能夠合作溝通,而且有自

我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企業

界最愛成大人。這股校風是成大最佳的資產及成

大的招牌,我們應該好好地保存。到底成大的教

育特點何在,而能培養出這樣的人才。我相信成

大老師要求嚴格,學生勤奮好學,在這種校風的

薰陶以及校友的傳承之下,才得以發展出如此特

有的風格。我要特別強調的是,這種風氣代表人

文教育的成功,人文教育的真髓並不在於特地去

強調文哲史的修養,而在於培育處理人際關係的

能力以及對人生的健康態度,從而提高生活的品

質及品味,這也是胡適先生所說的「待人要在有

疑處不疑」。因此成大人除了紮實的專業知識及

技術之外,還具有誠懇、勤奮、熱情而正直的態

度。這些特質也是廿一世紀所需要的核心價值,

也正是我們要努力保持的成大精神。怎樣保存

呢?我們需要學校的每一位成員,包括教授、學

生、職員及校友共同來互相提醒,讓每位成員以

這些傳統為傲,使成大畢業生能繼續保有這些受

到社會尊重、歡迎的特質。

但社會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自然會隨著社會的

變遷而不斷演變。經濟架構的變化,科技領域的

興衰,新興技術的發明會引發對於新的專業能力

及倫理品德的需求。廿一世紀所需求的新核心能

力包括多項,這是成大畢業生一向比較欠缺的:

第一、融會貫通的能力:這是企業界認為成大畢

業生比較弱的部分。現代的社會需要跨領域的

知識以及融合這些知識的能力。

第二、國際視野:成大因為位於南部,遠離國家的

政經中心,往往不知不覺地自我設限,以「成大

是台灣南部最好的大學」而自滿,以致國內及

國際的知名度偏低,嚴重的是同學們缺少國際

競爭力與國際溝通的能力。

第三、領導能力:成大畢業生應不只以當「企業界

的最愛」而自滿,而應有志成為未來每個領域

的領導人物,也就是說,成大人應多一分豪氣,

這也是做為頂尖大學畢業生應負起的責任。

第四、對社會的關懷:不僅研究的成果要能造福

社會,成大人更應該積極地參與社會的活動,

不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裏。

我們如何把這些新精神注入於成大固有的

人文精神裏將是未來成大教育的關鍵。近幾年來

校園面目煥然一新,我覺得最值一提的是三項設

備的更新所代表的意義。首先,國際會議廳的整

修是我們步入國際化的象徵。學生活動中心的整

修讓學生可以浸淫在美好的社團生活,陶冶個性

與培養領導能力,而現在正在整修的成功廳更是

成大推動藝文教育的指標。同時,學校四周的圍

牆逐一在消失,更代表著成大和社區的融合,讓

學生更能夠體會到社會的脈搏。這些是成大見微

知著的改變,也是成大人新精神的表徵。

三年前我為改版後的成大校刊寫過「重現劍

橋的光和影」以及「牆裏牆外」,這只是當時我的

夢想,現在走過校園,有如這些夢想一一在實現。

從雲平大樓的校長室,我可以俯視成功湖畔青翠

綠意盎然的校園,伴隨著同學們向我問候「校長

好」的微笑,似乎意味著我過去憧憬的劍橋倒影

於成大校園的再現。就讓成大人的舊傳統與新精

神將我們帶向未來的新境界吧。

這就是成大精神!

NCKU Magazine 232 5

Page 8: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校刊編輯室 何思潔

成大校刊第231期發刊活動

「昨日的記憶,明日的成大」

6月18日星期五下午三點半,成大校刊第231期

於奇美樓咖啡館舉辦發刊活動,當天也正好是該

學期ECKO咖啡時間的最後一場,校內師生、作者

與校友們大家齊聚一堂,享受這份午後的悠閒時

光,共同分享一本校刊的誕生。

成大校刊自2008年4月改版迄今,231期正好

是改版後發行的第八期,本期主題為近日落成之

成大醫院新建門診大樓,專訪林炳文院長並對此

新建大樓做一全面性的介紹,以及令人引頸期盼

的蒼穹之窗公共藝術,封面特邀請建築系王維潔

老師賦予成大醫院美麗的色彩。觀點主題介紹位

於台南七股地區的台灣第八座國家公園-「台江國

家公園」,由政治系楊永年老師、建築系傅朝卿老

師專文介紹國家公園的設置及當地的漁業文化景

(左)白明奇總編輯 (中)成大叩門咖啡時間-第231期校刊發刊活動 (右)賴明詔校長

Page 9: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改版後的成大校刊除了在內容上作改變之外,也

改變了整個成大的文化,校園內開始出現一群潛

藏的作家,除了在他們的專業領域之外,也寫出許

多具有魅力的好文章,例如本期的觀點主題「台

江國家公園」,即是跨領域整合的最佳體現,校園

內的凝聚力由此而生。

校刊總編輯白明奇醫師是湯銘哲教務長兩年

前特地邀請,在那之前白醫師已經主編過多本刊

物,包含成大醫訊的改版,在當時造成了很大的

震撼,改變了以往醫訊給人的印象,將它塑造成一

本文學性的刊物,這如同成大校刊的定位-一本

屬於人文的刊物。他表示校刊發展到現在,有兩

件事情是最重要的,一方面為了迎接明年成大80

週年的校慶,策劃了「合力寫校史活動」,透過網

頁提供校友一個發表文章的平台(http://nckustory.

ncku.edu.tw/),現已收錄不少校友的文章,每一篇

都相當精彩。有人說,「歷史」除了人

物、時間和地點以外,其他都是假

的;而「小說」除了人物、時間和地

點是假的以外,其他都是真的,白

醫師希望藉由這些野史的撰寫,來

成就一個成大新歷史。另一方

面除了緬懷過去,也要

看向未來,成大該如

何跳脫原有企業界

最愛的地位,進一

步向上提昇,改

變位處南部的

劣勢,找出屬

於自己的特色和精

神,也是校刊接下去

幾期的重點之一。

觀等;校刊編輯室的實地體驗、採訪,將當地的生

態和人文生動地呈現。此外,迴響、榕園記事、合

力寫校史、成大巡禮⋯等,在本期也刊載了不少

感動人心、增廣見聞、視覺饗宴的好文。

發刊活動由藝術中心蕭瓊瑞主任開場致詞,

藝術中心提供校刊許多的資源與協助,正好蕭瓊

瑞主任也在本期刊登一篇介紹成大醫院與醫學院

內的藝術品。他表示賴校長來到成功大學之後校

刊便開始改頭換面,校刊的角色有所轉變,因此

這本刊物應該是學校所有同仁、師生、校友,甚至

是社會人士一個重要的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

NCKU Magazine 232 7

Page 10: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活動當天校長也親臨發刊活動會場,除了對

每個禮拜舉辦的ECKO咖啡時間給予支持外,也

非常肯定校刊的改革與創新。許多人都說成大這

幾年很不一樣,賴校長認為最大的改變就是人文

素養,而這改變即是從新版校刊發行開始,校友

們改變以往對校刊的態度,變得想要去收藏每一

期的校刊,他相信成大校刊將學校帶入了一個新

的境界。

湯銘哲教務長回想當初要改變成大校刊原

有的風貌時,的確是做了一段時間的省思。他幽

默地表示,如果要陷害一個人就請他去編一本刊

物,如今,他改口說:「如果你要提攜一個人,就讓

他來做校刊的主編。」湯教務長給予校刊許多發

揮的空間,他認為一所一流的大學,校刊的確非

常重要,而成大校刊的綜合性觀點、評論或文章

等,已經具有一流大學的水準。不僅僅是校刊每

一期的作者,湯教務長讚嘆連校長和馮副校長都

是非常傑出的作家,他也期許成大學生們對校刊

的投入,絕對會讓這本刊物的影響力更加提昇。

校刊每一期都會固定收錄校友中心所提供的

校友專訪,這些珍貴的文章也是對合力寫校史活

動的支持。校友中心蕭世裕主任打趣地說:「現在

我只要一出去,皮箱裡裝得滿滿都是校刊呢!受

訪校友們最喜歡的禮物就是成大校刊。」他也分

享了校友捐贈大樓的感人故事,令在場所有人動容。

發刊活動的壓軸由馮副校長來發表「明日的

成大」演說,他形容當下就好像是他的soapbox時

間,那是一個自由的言論空間。馮副校長說著,他

並非在台灣長大,對成大的了解全都是進來之後

才慢慢學習,他來學校的第一個問題便是:「為什

校內行政主管、老師、學生、校友以及231期作者們

8 成大校刊第231期發刊活動 - 「昨日的記憶,明日的成大」

Page 11: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麼要叫作成功大學?」經過和許多人的討論之後他

發現原來校名是為了紀念鄭成功,這可和明日的

成大有密切相關。從成大擴展到整個南洋6000萬

人的閔南文化,成功大學是唯一以鄭成功為名的

大學,也可以說是整個閔南文化的核心,這點出了

成大的未來之路,當中包含了台江國家公園等台

灣文化。他表示成大理工的發展都要建立在文化

的基礎之上,學校如果沒有文化存在就如同空盒

子一般,對學生而言缺乏內心的感受,如何將成

大變成台灣文化的核心,讓學生引以為榮,這樣的

成大必會有光輝的未來。成大校刊也將透過專訪

馮副校長,進一步了解明日的成大,與讀者分享。

一本刊物最重要的,就是作者們文字的力

量,活動當天多位作者都出席參與,並與現場來

賓分享他們的文章觀點與創作,其中曾經是奇美

副總的朱玉堂校友,雖然年事已高,仍積極協助

合力寫校史活動,更將他的成大回憶,寫在稿紙

郵寄至校刊編輯室,也提供民國39年的選課簿作

為拍照刊登,校友的凝聚正透過校刊一點一滴地

匯集。會後,大家在發刊活動會場合影留念,慶祝

此次活動圓滿成功。

校刊,是成大過去動人的回憶,是發生在當

下的進行式,也是對未來的期盼,值得大家細細

品味。

NCKU Magazine 232 9

Page 12: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撰文/ 何思潔

六月初,丘成桐院士應邀來成功大學參訪,這段期間

除了接受本校名譽博士學位的頒發之外,也與大家分享了

他的「研求之樂」等許多活動,這位國際數學大師的來訪

為成大帶來了新氣象。成大校刊此期策劃的主題-「明日

的成大」,很榮幸可以親自專訪丘院士,請他談談對明日

成大的看法。

丘院士第一次造訪成大是在二十年前,當時他帶著家

人來台灣環島旅行,途中經過了台南,便對這古色古香的

府城印象深刻,也在這裡做了一些學術上的交流。丘院士

提及,他與賴明詔校長四十年前在柏克萊唸書時正好是

住同一公寓的室友,彼此相當熟識。此外,與馮達旋副校

長也有相當久的認識,很熟悉彼此的專業領域。與兩人的

交集進一步促進了丘院士與成大的關係。

談到成大明日的發展方向,丘院士提到以下幾個重點:

一、工科、理科與人文學科的相輔相成

丘院士認為成大現階段的發展主要以工科和醫科為

主,理科方面稍為不足,但他認為理科方面的發展可以有

很好的前途。國際上知名的大學,例如:麻省理工學院、

史丹佛大學以及柏克萊大學等,在工科的成就都非常高,

但也都非常注重理科的發展。所以他認為成大也應該往

這方面發展,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工科要更往上發

展,必定需要很強的理科做後盾。丘院士雖是數學家,卻

飽讀詩書,具有很高的文學造詣,他也非常強調人文學科

重要性,雖然成果並非顯而易見,但人文是基礎的、是潛

移默化的。同樣地,知名的哈佛大學其人文學科的發展也

是有目共睹,他們相當看重這方面,不管是工科或理科的

發展,都不可能缺乏人文修養這塊基石。

簡介:

丘成桐院士,一九四九年出生於廣東

汕頭市,師事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美國

加州柏克萊大學博士,現任哈佛大學講座

教授。曾獲數學界最高榮譽的沃爾夫數學

獎與菲爾茲獎等多項國際重要獎項,為我

國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

士、中國科學院海外院士、俄國科學院外

籍院士以及義大利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並榮獲多所知名大學的榮譽博士及榮譽

教授。發表數百篇學術論文及著作,解決

許多著名的難題,開創許多新的研究方向

及領域,被公認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

家之一。

明日的成大-

丘成桐院士專訪

10 明日的成大 - 丘成桐院士專訪

Page 13: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二、通識教育的重要

丘院士本身非常贊成通識教育這類的通才教

育方式,前面提到有幾所大學都是工學院起家,

爾後慢慢發覺通識教育的重要性,這當中受到幾

個大學系統的影響-德國與英國。德國的教育很

注重研究,也很尊重研究的需求;英國的教育注

重通識教育中的領袖風範,教育應該去吸收這兩

種系統的思考方式,無論中國大陸或台灣,每一

位大學校長應該更具有遠見。

丘院士認為通識教育的教學方式無論對工

科、理科或是人文學科都有很大的好處,一所學

校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教育,但是各學科不應該有

所偏頗,應該有更宏偉的構想,大學教育的宗旨

不僅為了服務工商業或醫學界,更長遠的應該服

務整個社會,並對全體人類有所貢獻。大學生畢

業以後可以依照自己的志趣就業,也可以往別的

專業領域發展,這是學生自己的選擇,但是在大

學四年裡面學校應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丘院士

認為,學生在求學階段應該自由發揮他的潛在能

力,激發自由的思想,學校教育從旁協助他們的發

展,讓他們將來有機會回饋社會,這樣一來對學

生、學校與社會三方都有好處,不可因為政治、宗

教等因素,來抵制或阻撓學生的發展。

三、廣納國際人才

成大雖位處台灣南部,但丘院士認為還是具

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台灣不可能只發展一所重點

大學,所以成大在這方面還是有空間,假如成大

能夠想辦法留住在南部的優秀高中生,並教育他

們成為一流學者,也不無可能。除了台灣本島的發

展之外,丘院士更提到成大應與世界接軌,積極

吸收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在哈佛大學擔任數學

系系主任的丘院士提到,哈佛大學非常歡迎來自

世界各地的學生,因為這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

學校可以藉由學生來了解各國不同的文化,並進

一步了解全世界,對一所大學而言,如果能夠吸收

到一個地區最好的學生,相信不僅對學校,對學

生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哈佛大學非常希望可以招

收來自西藏的學生,很可惜至今尚未找到真正優

秀的學生。成功大學能力或許尚不及哈佛大學,

但還是期許成大未來可以多招收世界各地的好學

生,學生國際化可以進一步幫助學校的國際化,

讓世界去瞭解成功大學。除了招收學生以外,丘院

士還提到,聘請國際名師至成大任教也是很重要

的,如果不能長時間任教的話,至少舉辦幾場演

講,如此也可激起師生們更加宏觀的看法。

圖片提供:馮達旋副校長

NCKU Magazine 232 11

Page 14: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首先針對目前成大的優勢與劣勢來談,夏祖焯教授

認為,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地理位置既是成大的優勢也

是劣勢;成功大學位處氣候及地形均冠全國的嘉南平原,

是南部最好、歷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學,在理、工、醫上的表

現非常傑出。而且接近台南科學園區,進入職場有相對的

優勢。再則企業界對於成大畢業生表現評分相當高,成大

是一個實力派、腳踏實地的大學;夏教授認為雖然自己是

教文學的,但是從人類的歷史上來看,讓人類能夠真正

進步發展的,是理、工、醫等科技,成大就具備了培育這

類人才的優勢。但是這樣的優勢,也可以說是一種劣勢,

雖然地處嘉南平原,民風樸實,無論是在房、地價上卻只

有北部的1/5到1/6,應該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由於南部

對北部的宣傳不夠,加上台灣的政府不注重南部,現有的

資源分佈相當不均衡,對於國家整體發展確實是不健康

的狀況。夏教授以美國發展來說,美國發源於東部新英格

蘭區,但是建國一百多年後,經濟的重鎮已移往西岸的加

州,如今加州一州已是世界第六或第七經濟大國,可以看

出美國在發展上有地理位置上的平衡。反觀台灣,政府對

於南部的發展一直是相當不重視,所以成大如果要扭轉在

先天地理位置上的劣勢,也需要相當多的努力。

而要扭轉這樣的情勢,針對「明日的成大」發展,夏教

授提出幾項建議:

一、成立新系所,補足成大之不足及吸引全國的學生

目前南部缺乏一個好的新聞及廣電系,有一個好的

新聞系可以幫助成大進行宣傳。新聞非常的重要,夏教授

提到自己本身的家庭經驗,母親林海音是中國第一位外

勤女記者,父親曾為國語日報的社長及發行人,聯合報的

主筆(筆名何凡,曾寫「玻璃墊上」專欄三十二年),所以深

知新聞在宣傳上的重要性,成立新聞及廣電系可以增加成

簡介:

夏祖焯教授為本校客座專家、台北

建中文教基金會董事及建中校友會常務

理事,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理事。筆名夏

烈,其長篇小說「夏獵」榮獲民國八十三

年「國家文藝獎」。2006年獲美洲中國工

程師學會頒發「科技與人文獎」。現任教

於台南成功大學及新竹清華大學,為我國

唯一工程博士出任文學教授之職。另外著

有散文集「流光逝川」,大學教科書「近

代外國文學思潮」及中短篇小說及散文合

集「最後的一隻紅頭烏鴉」(又名「白門再

見」)。

撰文/ 王美仁

明日的成大-

夏祖焯教授專訪

12 明日的成大 - 夏祖焯教授專訪

Page 15: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大的知名度。再者,體育系也是一個可以成立的

科系,由於體育活動容易讓學校出風頭,而且吸引

南部優秀的體育人才留在南部,不必逕往北部發

展。日本文化及文學系是另一個重要的系,我國曾

在甲午戰爭及八年對日抗戰損失慘重,社會普遍

仇日、媚日或哈日,卻疏於學習日本。因歷史文化

及民族習性相異,我們學習強盛西方困難重重,

學習先進的日本卻相當容易。日本的社會有開放

性及收容性的特質,不但不以接受外來文化為恥,

反而對優良外來文化的吸收存感恩之心。如不能成

立此系,可先成立日本文化研究所及在通識多開日

本文化課程。最後是農業生物系,因成大無農學

院,台灣農村雖然逐漸萎縮,但是農業人口仍佔

了相當比例,且為彌補成大無農學院之憾,所以應

該有一個農業生物系。

二、成立「成大南科電台」

成大是綜合性大學,有兩萬名師生,南科目

前五萬多人,將擴充為十萬人,其中高學歷者不

少,有足夠的聽眾。如果單純是成大校園內的教

學電台,宣傳效果不夠,和南科合作建立商業電

台,才能擴大宣傳範圍。

三、爭取企業界的捐款及合作

經濟上的充足來源對於成大的發展極為重

要,五年五百億的經費並不代表是長期發展的穩

定來源,所以要積極進行向企業界或成功的校友

募款;外國大學常是由校長率領一個專門小組負

責募款。如果只是一般的校友募款,相當有限,例

如500個校友每人出2,000元,才只募到100萬,實

在不符合效益。所以這邊指的是針對企業界進行

的募款,100萬對於企業來說,並不是大數目。募

款實際上是一種專業的工作。也可以有報酬或抽

成。至於和企業界的合作,需要考慮符合企業界實

際需求的產學合作,不是單方面的大學學術研究。

四、積極進行與中國大陸的合作

在過去,台灣在鎖國政策下,幾乎停擺了一

切和中國大陸的互動合作;夏教授引用大前研一

針對國際趨勢的分析指出,趨勢是無法抵擋的,

阻擋的狀況,只會使國家往下坡走,甚至會有危險

產生;夏教授說明以目前的趨勢來看,歐美國家

開始走下坡,而印度和中國大陸正在向上發展中。

雖然台灣過去有鎖國政策,但是商人已紛紛前往

大陸設廠,尤以南部的商人最甚;而且以過去夏

夫人(成大畢業)擔任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的會

長和理事長任內,赴大陸舉辦的「中美工程技術

會議」,由中國大陸全權處理一切事宜和費用來

看,中國大陸展現了積極的態度,欲發展和他國

的經貿、科技合作。成功大學是學術機構,目前在

學生事務上,和中國大陸的合作,因受限於國家

政策,無法立即展開招收大陸學生的策略,頂多只

能招收交換生,但相信開放大陸學生來台是指日

可待的事實,所以無論在學術合作或者招募陸生

上,都必須積極先行規劃,免得脫班或搭錯巴士。

五、學生的地域性流動

夏教授認為學生必須進行地域上的流動,才

有不同的視野和經驗,所以成功大學可先進行南

北學生的比例調查,進而招收更多來自他地的學

生。夏教授提出以此次建國中學出刊的「創造力特

刊-建中生需要創造力嗎?」為例,在迴響中邀請的

台大、成大、清大三大校長及建中校長和成功人

士,都不是在當地唸大學,而是有到其他地區唸

書的經驗。美國人更是鼓勵高中畢業生到外地唸

大學。所以地域性的流動可以幫助學生成長,進而

拓展爾後在職場上廝殺及創造的能力。

NCKU Magazine 232 13

Page 16: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六、台南成大之美的宣傳

就夏教授擔任建中校友會常務理事觀察到的現

象,是建中對於中南部的學校選擇,幾乎可以說是幾近

於無。以去年四次在建中進行的大學宣傳來說,成大建

築系是整個中南部各大學唯一被邀進入建中校園進行

宣傳的。北一女、建中在成大的校友會是可以協助宣傳

的社團。同時夏教授也指出自己會發揮其在建中董事會

及理事會的力量,協助成大爭取進行宣傳的機會。除此

之外,宣傳上除了針對成大的優點以外,要吸引中北部

學生就讀成大,可一併宣傳台南。甚至對於外地來的新

生,輔以一整天的台南環境介紹,令學生更能認同台南

和成大。

七、學校環境的美化及藝術化

學校環境的藝術化及美化持續不斷的進行,例如

進行建築物的清潔、整修、粉刷,這樣可以帶給外界及

師生好的印象。夏教授想到有兩個雕像可以製作於校園

中:一為賴明詔校長拉小提琴的雕像,具人文代表性,賴

校長任期將屆,製作雕像不應引起爭議;另一座則為成

大(台南工學院)第一任校長王石安博士的半身像。

在訪問中,夏教授一再強調,影響明日成大發展有

兩項因素是「宣傳」和「經濟」。和企業界的合作會是相

當重要的策略,不論是經濟上或者宣傳上。而且如果和

企業界的合作獲得大的成功,會反過來令政府被迫注意

到南部資源上的分配。甚至,夏教授認為國科會應該搬

到南部科學園區,以利南部的發展;其他一些與南部極

相關的部會如水利署、農委會、工業局、公共工程委員會

等,也應搬來氣候宜人的台南。夏教授引用馬克思所言:

「經濟不但決定一個人的行為,也決定一個人的思維」,

所以經濟上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而宣傳更是讓成大可

以增加世界能見度的方法,這兩者是建構「明日的成大」

要優先考量和規劃的。

校園環境的美化及藝術化,圖為化學系館外排煙館的藝術創作「愛的反應式」

14 明日的成大 - 夏祖焯教授專訪

Page 17: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自2007年9月1日起,馮達旋資深執行副校長擔

任現職迄今將近三年,行政一職讓馮副校長對成

功大學有著更深入與透徹的了解,此次專訪特請

馮副校長來談談成大現階段發展上有那些優勢與

待改進之處?以及對明日成大的期許和建言。

一、成大現階段的優勢及改進之處

馮副校長認為,成大最大的優勢在於好幾十

年來所培育出來的優秀校友,遍及各個學院,這

些校友不僅影響了台灣甚至影響了全世界,例如:

文學院的龍應台、理學院的朱經武、工學院的鄭

崇華與廖保和等。邁向頂尖大學是成大近年來的

指標,到底應該如何去定義頂尖大學呢?馮副校

長認為,倘若成功大學在21世紀能不斷地培養出

像上述這些優秀及對全人類具有影響力的校友,

那麼做為孕育搖籃的成功大學便足夠成為頂尖大

學。相對地,要達成這樣的門檻不容易,但學校是

教育單位,最終的目的就是教育,如果能夠透過教

育把璞玉變成寶石,這將會是成功大學最大的優

勢,也才夠稱得上是頂尖大學。

而談到需要改進的地方,馮副校長則提出以

下兩點:

(一)校內師生和行政人員對學校發展歷史不甚

清楚,這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例如

劍僑大學有一位出色的校友-牛頓,而劍

橋的學術風氣受到他的影響很大,因此,

成功大學也要想一想,究竟有那些優秀的

人才來過此地。比方說,美國波音公司創

簡介:

馮達旋資深執行副校長生在印度首都新德里,

在新加坡成長,並於明尼蘇達大學獲得理論物理博

士學位。接任成大副校長之前,他曾是德瑞索大學

M.Russell Wehr物理講座教授、SAIC公司副總裁(財

富雜誌 全球500大高科技公司)及位於達拉斯市德

州大學研究暨經濟發展副校長。作為一位科學家,

馮副校長專職物理學,特別是核子物理學,而他在

這方面的成就早已被高度認可,並於1995年成為美

國物理學會會士。作為一位教育家,更以其對多元

大學合作懷有強烈興趣聞名。又作為一位世界公民,

馮副校長對跨國與多國議題的深厚瞭解也已是眾

所皆知。最後,由於對學術和工業有著深入與廣泛

的興趣,他曾在許多公司團體的科學顧問委員會服

務。而過去十年間,更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

研討會,紛紛邀請馮副校長出席談論21世紀的教育

議題。

明日的成大 - 馮 達 旋資深執行副校長專訪

撰文/ 何思潔

NCKU Magazine 232 15

Page 18: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辦人之一的王助教授,他是位世界一流的

航空工程師,待在成大十年期間作育出許

多英才,但知道王助教授待過成大的人卻

在少數,這顯示出學校對歷史的不重視。

(二)成功大學是六千萬閔南文化華人中唯一以

鄭成功為名的大學,令他個人驚訝的是全

校竟沒有一張鄭成功的圖像,這在某種程

度顯示出學校對本身的歷史有點冷感,或

許有其他因素使然,但那些都是短期的,

試想鄭成功在的時候既沒有中華民國也

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歷史的漠視,也

可以說不重視整個人文教育。

二、明日成大的期許

成大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回想從創校之

初與現今這規模可說是天壤之別,這當中有些事

情也可以學習做為成大未來的發展方向。成大從

古至今80年的日子中,馮副校長認為普渡大學幫

助成大的那十幾年(1952∼1965)最為重要,也是

成大改變最大的時期。當時的普渡大學已是國際

知名大學,從普渡大學渡船來台至少也要30天的

時間,這絕對不是小事一椿,普渡大學不只帶來

校園建物的改變,最重要的引進了一種 mind set,

成大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普渡大學確實功不可

沒。台灣的經濟發展成大貢獻良多,而台灣的經

濟起飛和整個亞洲都有關係,因此普渡幫助成大

等於幫助了亞洲。同樣地,今日的成大也應該去幫

助亞洲其他的大學,種下種子讓他們茁壯,當然

這些成果短期不易見,但如果成大現在就開始著

手,肯定會變成廿一世紀一所很重要的大學。

三、明日成大的具體實踐

該如何去實踐以達到明日成大的願景,馮副

校長提出以下兩點建言:

(一)學校推行的政策要與校內或校外各方面

同仁們做好溝通與討論,並健全學校的行

政體系,目前的現況為學校尚未能自行推

動所有政策,因此近幾年討論的大學校自

主化要全力以赴,馮副校長樂見這三四年

來賴校長的推動,讓教育部這方面的認識

更加清楚,並持續將校外的人員帶進來一

同討論這件事情。

(二)台灣是一個島國,應該對外積極挖掘人

才,將世界各地的人才為成大注入許多不

同的思想,比方說加州大學Merced分校校

長姜城模是韓裔、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

校的校長是楊祖佑是華裔等,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有不同的思維,如此才能相互激盪

出不一樣的想法,以達到更高的境界,教

育方式也應該百花齊放,而並非只是一所

“教育部大學”。

如果以短期和長期來定義這個問題,馮副校

長認為短期十年計畫,成大必須變成和社區融

合的大學,現階段的成大與社區和當地政府的合

16 明日的成大 - 馮達旋資深執行副校長專訪

Page 19: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專訪結束後於馮副校長辦公室合影,牆上左右兩幅圖像皆為鄭成功。

作非常不足,雖然成大是國立大學但也是台南縣

市的一部分,所以對南部地區的發展應該大力推

動。馮副校長提到,最近曾詢問過學生是否知道

台江國家公園或是中石化的污染問題,竟然沒有

一位學生知道,他認為教育者並沒有盡到義務。

短期內的成大,也應該讓南部人感受到成大是他

們的一份子,如果可以促成這樣的觀念那將會是

很大的成果。

以長遠看來,提高成大在國際的能見度,讓

大家都看的到,例如把成大變成一所雙語大學,

這很困難而且要下很大的功夫,例如也可將成大

校刊變成中英對照的版本,以吸引更廣大的讀

者。此外,馮副校長認為幽默感的養成以及守法

觀念的養成在未來的學校教育中也非常重要。

從這段訪問裡面,馮副校長以成大為立足點,

認為一切應該都以人為本,學校的發展也應該以

中華文化為基礎向國際擴展,未來的十年,甚至

一百年以後,成大將會成為一所在國際佔有一席

之地的頂尖大學。

NCKU Magazine 232 17

Page 20: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未來的成大

明日的成大

教務長

 湯銘哲

18 明日的成大 未來的成大

Page 21: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NCKU Magazine 232 19

Page 22: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明日的成大17屆學生會長、材料系100級 李汶昇

圖片提供/ 吳昌振

Page 23: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以一個20幾歲的大學生來說,在一本其他

文章幾乎都是自己年紀兩倍以上的老師撰寫

的刊物上,的確會有點擔心不知道寫甚麼好?

最近剛參加完了成大所舉辦的第八屆學生組

織領導人研習營,也就是俗稱的學研營,精神

和體力都還處於回復期就要趕快寫出這篇文

章,有點想念那個無憂無慮的夏天(吐舌頭),

先來聊聊學研營好了。

成功大學78週年校慶夢想氣球升空

Page 24: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第八屆學研營的核心是「從薪開始,由心出發」

這兩句話其實是很有含意的,從薪開始代表

是從傳統或是由舊有的事物開始,從傳承做起;

由心出發,則是代表自我探索及省思,從自己做

起。口號是「way!!!一起走吧。」很令人窩心的一句

話。好像好夥伴一直陪在你身旁。如果許多年後

回到成大,是否也可以看到一樣的畫面呢?也許

這個大家一起為成大更好而努力的畫面是我希望

在明日成大裡面看到的。

明日的成大會有什麼模樣呢?是高高聳起的

高樓巨獸?是法人化後的私立大學?年少輕狂的

慘綠少年在大學的三學分中奮鬥?每個人都心中

或多或少都有那一份對明日成大的想像,也是因

為這些想像讓成大不斷的向前。你(妳)呢?在看

這篇文章的你(妳)心中對明日的成大又是一個

怎樣的期待呢?

再來講一個小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剛上任的

年輕印地安酋長,他失去了祖先預測天氣的能力。

所以他打電話去中央氣象局問:今年冬天會

冷嗎?氣象局:應該吧。於是他召集了村人請大家

趕快去收集木材度過冬天。過幾天,他又打電話

去中央氣象局問:今年冬天會很冷嗎?氣象局:今

年會是個冷冬天。於是他又照集了村人請大家更

努力去收集木材度過寒冬。過幾天,他又打電話

去中央氣象局問:今年冬天會多冷呢?氣象局回

答: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冷的冬天。

印地安酋長好奇地問:你是怎麼知道的?氣

象局:我們發現那群印第安人跟瘋子一樣的收集

木材。

這是一個冷笑話。但是,重點是裡面的印地

安酋長和氣象局人員兩人都沒有真正的實力去預

測天氣,互相依靠對方結果鬧出了大笑話。

明日的成大會是這樣子嗎?我想不會的,這

間大學在未來的每一天還是一樣充滿了許多能

量,不管是陽光灑落工學院大道的早晨還是自強

球場晨練的球隊。如果你問我為何會這麼有自信

的說成大的未來呢?我自己其實也不知道哪來的

自信去預測未來,也許是許多年成大也都是這樣

走過。

在成大的日子我只是一個年資很淺的小學

弟,在許多厲害的學長姐底下做過事,也學到一

點東西,捅過不少樓子,可是我想我的大學生活

也算是精采吧。曾經為了推廣環保餐具一個小大

一每週花3、4小時走遍育樂街的每一間店推廣店

家使用環保餐具,當時幾乎每個老闆都認識我。

也曾經在某某會議上和一級主管舌戰,一級主管

無奈到真的有點想辭職。還有為了告御狀,睡在光

操一整夜埋伏校長慢跑。也曾為了學生權益,會議

後追出去到雲平二樓一級主管辦公室,秘書請老

師「踹共拉」,曾經開會前一天被教師會約出去拉

攏戰線。曾經活動前48小時沒有睡覺,曾經為了兩

個營隊整整一個月每天都睡不到6小時。曾經和學

生議會大吵鬧到有議員提彈劾案。曾經在深夜的

17屆會長李汶昇(右)交接18屆會長林德韋(左) 系學會研習營-大家一起玩PA

22 明日的成大

Page 25: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C G Am Em

夢想總在遙遠的那一方 美好卻令人徬徨

F C F G

未來的目標她喜歡捉迷藏 讓我不斷迷失方向

C G Am Em

過去的一切如流星光芒 消失在記憶遠方

F C F G C

伸出手想抓住那一片彩霞 卻像握住一把流沙

Em Am F G C

那些曾經的美好時光 從薪開始燃起希望

Em Am F G

在邁向未來起跑點上 我們一起由心出發 ** WAY 一起走吧~

C G Am C F C

夢想不再令我徬徨 因為有你在我身旁

F C F G

未來漸漸清晰的臉龐 有著共同歡笑悲傷

C G Am C F C

我們不怕年少輕狂 我們的心正在飛揚

F C F G C

手牽著手一起走 從薪開始由心出發

詞/曲 浩克

成功大學78週年校慶巨型彈珠檯

學生論壇記者會工作夥伴一起把牛仔帽拋向空中

快炒店和好兄弟

一起喝酒一起

討論法人化對

成大的利弊。曾

經在深夜的麥當

勞,學長開示我一

句名言:「幫助別人需

要智慧」。

這是昨日的成大,我在成大的精彩回憶。有點

不完美,不能重來,卻是不後悔的成大冒險故事。

明日的成大,會有另外一批也是才華洋溢的學弟

妹也是不斷跌跌撞撞地推動歷史。會有一批畢業

的學長姐回來領傑出校友獎,台下會有一批看自

己學生發光發熱,眼眸中閃耀如星辰的老師們,這

是我對明日成大的想像。

最後我想用一首第八屆學研營的營歌當作給

明日成大的禮物。

心 語

NCKU Magazine 232 23

Page 26: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台江國家公園開展了二代國家公園的新局。

從內政部核定計畫所標示的歷史、自然、產業、共

生與國土的五大核心價值,我們看到國家公園的

新思惟(參見下欄介紹)。它不再將人類文化活動

和自然環境切割思考,提出人與自然基於永續原

則必須共存的思想架構。

針對未來的經營管理方針,台江國家公園以

「共生」的觀念,落實地方生態(文化)資源共管。

台灣地方生態資源共管議題的發酵,大多發生於

國家公園與原住民部落發展或保護(留)區與傳

統地方土地利用的議題上。1998年保育團體針對

林務局清除棲蘭山檜木林枯立倒木作業乙案,從

原先保留台灣原生檜木林運動,逐漸演變成爭取

建立馬告國家公園,然而當馬告國家公園議題談

起時,卻又發展出當地原住民害怕國家公園的設

立將影響其經濟活動與土地利用,因此衍伸出反

馬告國家公園原民運動。在此事件中,國家公園

與原住民共管的議題,正式列入國家公園規劃的

主軸,也是台灣國家公園發展歷程中,第一次主

動提出的與在地原住民資源共管的訴求。自然資

源與在地社區共管,成為政府將自然資源劃設成

國家公園或保護(留)區時的基本原則。例如2003

年推動的海洋國家公園,當初規劃將綠島列入,

然綠島民眾仍有疑慮,目前仍在協商;2004年由台

南市政府推動的台江國家公園,因與在地社群的

溝通未盡完全,延宕至2008年才由內政部通過可

行性評估,進行實質規劃與籌備作業。2009年9月

內政部核定的「台江國家公園計畫」遂將「與地方

共生發展」列為核心價值,經營管理也以社區營

造為基底,落實共管機制為主軸方向。由此可知台

江國家公園的自然資源保育與管理,已由早期官

方主導一切的模式,轉為地方積極參與並共管的

新紀元。

地方化取向的發展包括重視每個地區歷史

與環境脈絡,考量權益關係人之重要性與關聯

性,同時涉及自然資源使用觀念的轉換與反思,

從生態資源共管的角度看

台江國家公園 中文系教授 林朝成

護沙志工行動

Page 27: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例如:地方社區應為經營管理的重要伙伴、重視

在地社群的權益、保存有機地演變的文化景觀、

認可傳統的技能與生態知識及中央政府機關與地

方間的權能重新配套,這些發展都需要民間力量

投入並扮演重要的角色。然從2009年台江國家公

園的籌設過程的大事紀中,我們已可感受到中央、

地方、社區的合作及其緊張的關係:

● 內政部營建署、交通部觀光局與台南縣政府協

商達成共識,將七股鄉七股潟湖、大潮溝以西、

黑面琵鷺保護區及海寮紅樹林保護區等地區

納入國家公園範圍,以涵蓋完整的台江地區,

並解決原台江國家公園規劃陸域不足的難題。

(2009/3/18)

● 營建署邀集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台

南縣、市政府等相關機構研商台江國家公園範

圍劃設及土地使用分區規劃。(2009/5/6)

● 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第83次會議審查通

過「台江國家公園計畫」草案。(2009/6/29)

● 營建署與大潮溝西側私有地地主協商劃設範

圍,地主表達強烈反對意見,故決議大潮溝西側

私有地不劃入本次國家公園內。(2009/7/21)

● 「台江國家公園計畫」可有效保存先民移墾歷史

場域、珍稀溼地生態及漁鹽業襲產獲經建會通

過成為第8座國家公園。然經建會提請內政部應

再與在地民眾溝通,排除困難,以逐步擴大國家

公園範圍,達成生態永續目標。(2009/8/24)

● 台灣第8座國家公園「台江國家公園」今正式成

立。國家公園計畫書、圖同步公告生效。該公園

為全台唯一兼具人文歷史、生態保存、經濟產業

的國家公園。(2009/10/15)

養蚵人家

NCKU Magazine 232 25

Page 28: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四草落日餘暉

就地方政府而言,台江國家公園的劃設不只

爭取到一大建設,也解決了七股潟湖、七股鹽田

的開發壓力,然就大潮溝西側私有的地主而言,為

了保有土地的開發使用權,堅決反對自己的土地

納入國家公園。因此,台江國家公園的現狀呈現

零碎的現象,在核定後它的區域仍需逐步擴大,

以達保存目標。最近,台南市政府提出區外周邊地

區以都市計畫法擬定特定區計畫之作法,期許滿

足地方居民生計之要求,並兼顧國家公園保育的

目的。這將是在共生機制下,國家公園外周邊地

區配套連結機制的新作法。

台江國家公園所提出台江家園守護圈和周

邊地區共生發展願景更是前瞻性的作法,除了緩

和居民和國家公園的對立外,並促成西寮、土城、

四草、鹿耳顯宮、十分黑瑟、中寮鹽埕、海寮紅樹

林、西寮、鹽田、海南等家園守護圈的聯結和鄉土

情懷。在地住民、NGO團體、社造組織及社區大學

都歡迎這種經營方式,並參與守護圈的結盟。

台江正面臨沙洲逐漸消逝的威脅,沙洲遭受

侵蝕,青山港沙洲平均每年退縮50公尺,網仔寮沙

洲平均每年退縮30公尺,頂頭額沙洲的聚落已消

失。善加保護與復育沙洲景觀資源本是國家公園

的任務,然感受最深的還是在地居民。2006年七

股海岸保護協會、北門社區大學、台灣環境資訊

協會和在地居民發起護沙行動,定椿編籬護沙、

監測沙丘高度並觀察沙丘的變化,從中發展出七

股護沙志工隊、志工假期、七股壯遊等有創意的

活動,宣誓護沙的決心。其成效仍在觀察中,然肯

在沙洲高溫下施作護沙,這種愛護鄉土的熱情,

正是台江國家公園實施資源共管、復育沙洲最有

力的夥伴。期待二代的國家公園,在地方共管的方

向下大步前進,開創共生共榮的願景。

26 從生態資源共管的角度看台江國家公園

Page 29: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台江國家公園是第一個由地方政府主動提出,歷經在地居

民的反對、抗爭,透過進入社區辦理徵詢、研討、說明及座談等

各項活動,與當地民眾溝通協調,最後由中央政府接續推動成

立的國家公園。

本國家公園包括陸域及海域。陸域部份包括鹽水溪至曾

文溪沿海公有地及黑面琵鷺保護區、七股潟湖等範圍,面積約

4,905公頃;海域部份包括沿海等深線20公尺範圍,鹽水溪至

東吉嶼南端等深線20公尺所形成之寬約5公里長約54公里之海

域,亦即漢人先民渡台的古航道,面積34,405公頃,合計海陸域

本國家公園總面積39,310公頃。

台江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的資源與襲產:(1)多樣生態資源

之溼地,台江國家公園是國內唯一將河海交界的溼地生態系作

為保育標的與特色的國家公園,包括有曾文溪口溼地及四草溼

地兩處國際級溼地,以及七股鹽田、鹽水溪口兩處國家級溼地;

(2)先民移墾歷史場域,台江地區為漢人渡海移民文化史蹟,

先民橫渡黑水溝(澎湖水道)的海洋文化與歷史紀念地。台江

國家公園所在地乃台灣近代史的起點,更是台灣移民開拓史的

象徵。(3)漁、鹽業襲產,台江國家公園保存四百年來台灣的

常民生活型態,包括全台灣最早的鹽業、養殖漁業等。開闢於

1919年的安順鹽場,為日治時期第一個新式鹽田,在台灣近代的

鹽業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台江國家公園標舉五大核心價值:

歷史:先民移墾歷史場域

自然:多樣生態資源之溼地

產業:漁、鹽產業襲產

共生:與地方「共生」發展

國土:國土美學之發展使命

由於「歷史」、「自然」、「產業」三大資源特色,台江國家公

園共分為六區:生態保護區、史蹟保存區、特別景觀區、一般管

制區、遊憩區、海域一般管制區,並分別依各區特性訂定經營

管理方針。

︿

台江國家公園範圍

NCKU Magazine 232 27

Page 30: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99年2月24日社會科學大樓揭牌啟用典禮

成大社科院今昔法律系副教授 侯英泠

Page 31: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眼睛輕輕閉上,與社會科學院(以下簡稱社

科院)初次邂逅的情景便悄悄浮現,老舊斑駁的

泥牆圍繞一棟老舊建築(現在的物理系館),座落

在機械實驗工廠與地球科學所間,前有成大貴儀

中心,後有寬敞的自然實驗室當作學生的研究室,

一個很奇怪的組合。不錯,這就是成大社科院的

草創地方之一。他不是棟窗明几淨的一棟建築,

那時,剛從德國回台灣應徵工作的我,曾經懷疑

這真是我未來工作環境?但今日,我想那是我最

懷念的地方。

他,老舊,邊壁上錯雜著灰白駁斑,但矗立在

成大最有工科起家色彩的成功校區,面對成大最

老的建築—格致堂,以及成大最老、也最美的校

園。老樹的枝葉遮蔽去南台灣的艷陽,只從梢椏

間灑落金光,林間松鼠穿梭。這是人與動物散步

的好地方,法律所老師與學生,經常帶著貓狗漫

踱在落葉鋪成的濃綠氈毯上討論課業。那是一個

適合人文科學的地方。初一、十五從研究室窗戶,

還可以望見對面教職員生取來供桌,香霧繞裊地

祈求工作順利、實驗成功。在追求尖端科技的研

究大樓之間,霎時馥滿一股濃濃南台灣民俗傳統

的香氣。這種組合不僅讓人錯愕,也讓人會心一

笑,成大在追求卓越同時,不經意地顯現其本土性。

成功校區提供師生一個不錯討論與思考的

環境,一個開門迎面而來的綠意校園,一個彷彿

活在歷史的成功校區。雖然那是個人很懷念的日

子,但那一段日子,對於整個社科院而言,是寄人

籬下的歲月。不僅沒有自己的大樓,還座落在對

社會科學很陌生的實驗室,只能就既有的實驗室

規模,規劃教室與研究室,當時的社科院才三個

所,卻需分處兩地,政治經濟所在雲平大樓,在光

復校區;而法律所與教育所,則在現在的物理系

館一樓在成功校區,一半是法律所,一半是教育

所。社科院期待成大支持其發展,並擁有自己的

大樓。但以理工科起家的成大如何想呢?

那是一段草創期,也是磨合期。從一群國父

思想老師草創的「逸仙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開始,

在理工科起家的成大播下社會人文科學的種籽。

於民國八十二年成立成大第一個以社會科學為內

涵「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接續於民國八十五年五

月,設立「教育研究所」和「法律研究所」,並於同

年九月開始招生。這個以社會科學為主,所成立

之學院,對於一個理工科起家的成大,似乎有點

陌生,也不知如何稱呼此學院,只稱它是非屬學

院;這稱謂音諧亦似「飛鼠學院」,也成為社科院

歷史的趣談。曾有新任老師,聽其他前輩稱社科

院的前身為非屬學院,睜大眼睛,「什麼?飛鼠學

院!!!!」這個非屬學院在政經、教育、法律三所的共

同策劃之下,終於在民國八十六年春天,正式成立

「社會科學院」。

雖然已經正名為社會科學院,但是當這個以

社會科學為基礎的學院,試圖將政治與法律思維

引入的成大決策機制中,企圖促使經年累月沈浸

在理工思維下的成大人開始思考,什麼樣的做法

會更符合法規與程序?該建立什麼樣的法律與行

政規範,才能確保各項事務的正當性與合法性?

這個以理工科起家的成大,一時無法了解社會科

學的思維,依稀只感受到那是一個「不事生產,卻

會唱反調的學院」。對於這個草創期的社科院,成

大有點不以為然,但是他卻是成大邁向綜合性大

學,不可或缺的學院,就在這個錯綜複雜的互動

下,社科院漸漸與成大融合,而進入融合期。

民國九十年三、四月法律所與教育所搬進光

復校區的雲平大樓東側,分別坐落七樓與八樓,社

科院終於整個院所,同在一棟大樓,有自己的獨

立空間,法律所與教育所,不再需要寄人籬下,但

是仍非永久之窩。學校期待社科院自籌費用建新

NCKU Magazine 232 29

Page 32: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大樓,但這個期待,對於這個才剛發芽成樹,尚未

開花散葉的社科院,在無校友支援下,是個無法

完成的任務。在這融合期,理工科起家的成大,漸

漸感受到社科院存在對於理、工、醫科的必要性,

其合作課程與跨領域計畫逐漸增加,因為社科院

加入成大行列,使得成大的通識課程更多元,社

科院能支援其他系所的課程越來越多,以理工醫

為主的成大漸漸接受社科院,並願意由學校全部

出資,建新社科院大樓。同時對社科院成立新系

所,成大也採配合立場,幫助社科院擴充。社科

院在學校支持下,不僅展現其教學的多元性,在

研究上也展現其活力,目前已有二位教師獲得國

科會吳大猷獎(陸偉明/王金壽)、三位傑出研究

獎(陳振宇、陸偉明、謝淑蘭),十大傑出青年獎

(許育典)。

在這融入期,社科院在發展過程中,也非一

路順遂。短短十二年,社科院歷經三任院長、三

任代理院長。如此這般的主管迭動頻繁,其發展

腳步辛苦艱困可見一斑。從草創期的由時任教務

長的李建二教授暫代理院務;到1998年11月起,改

由「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所長張保民教授兼代院

長。民國2000年2月起,由前香港中文大學薛天棟

教授出任首屆院長。在薛院長任內,社科院終於

成立政治系(2001年)、經濟系(2001年)與法律系

(2003年),底定社科院的規模。民國2003年2月薛

天棟院長任期屆滿申請退休,院務暫由經濟系謝

文真主任代理。歷經近半年的對外公開遴選,同

年9月起由曾任中正大學心理系系主任的陳振宇

教授擔任第二屆院長,持續推動院務。在這五年

中,社科院積極組成研究團隊,執行校內外跨領

域研究議題,帶動國際交流與社區關懷等活動,

還增設了三個博士班、三個碩士班:政經所博士

班(2004年)、法律系博士班(2006年正式招生)、

教育所博士班(2006年正式招生)、科技法律研究

所(2004年正式招生)、經濟所碩士班(2006年正

式招生)與認知研究所(2006年正式招生)。並於

2008年正式成立心理學系並招生,成為社科院的

第四個學系。至今,社科院已具有四系六所的規

模。不過,雖稱社科院,但社科院一直無法成立社

會系,也是社科院一直以來的隱痛,社會系之成

立仍是社科院,未來努力之方向。陳院長於民國

2008年7月因故卸任,同年8月1日起,由副校長黃煌

煇教授代理。歷經將近一年的公開對外遴選,民

國2009年8月起遴聘曾任財政部長、時任國立台灣

大學經濟系何志欽教授南下執掌院務,擔任社科

院第三屆院長,持續推動院務。現階段社科院聘

有專任教師近60人,以及兼任教師與專家約25人。

這80幾位專兼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佔93%;

其師生比約為1:20。

在這融合期,社科院在成大找到立足點,而

30 成大社科院今昔

Page 33: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逐漸發展茁壯,展現社會人文科學的強處,而且

在國內逐漸要求科技人文倫理思維趨勢下,教育

部與國科會均重視科技人文跨領域的整合型計

劃,使得成大越發肯定社科院,並凸顯社科院在

成大邁向綜合性大學時不可或缺的多元特色,而

社科院的擴充與發展,也讓成大著實地成為綜合

性大學,並成為台灣南部大學跨領域結合的火車頭。

新社科院大樓於2007年10月破土動工,並於

2009年12月陸續完工、院內成員漸次遷入。今年

2010年2月24日上午吉時,在教育部長吳清基、教

育部前政次范巽綠女士、台南市長許添財、本校

賴明詔校長、歷任社科院院長、校內各一級單位

主管以及本院院長何志欽的陪同下,共同揭牌啟

用。社科院開始了一個擁有自己獨立大樓的日子,

結束了寄人籬下,也不再過著借用地方的日子,社

科院正式進入成大駐足期。社科院邁入自己獨立

發展的階段,而不是處處需要學校支援的學院。

新社科大樓立足於成大力行校區,一個具有

歷史背景的校區,曾經是台南市定古蹟──台南

804醫院的舊址。社科院就落腳這個相對於成大其

他校區不斷新建築簇立,而一直處於沉睡的成大

後花園。沉睡中甦醒的成大後花園,除了社科院之

外,還有稍早設立公共衛生所,現在有成大新門

診大樓,以及正在興建中、將成為南台灣綠建築

地標的運璿科技大樓。未來台灣文學系以及生科

學院也將遷入,力行校區的多樣化面貌即將展現

在眾人面前。成大後花園即將拜別過去歌聲魅影

的日子,進入一個醫學、人文、社會結合時代。

新門診大樓將承繼並活化804醫院的歷史精

神,而台文系的進駐象徵古蹟發展台灣本土文

學。社科大樓則立足於這兩棟建築間,擔任醫學

與人文、社會的結合工作,這使得社科院更突顯

其內涵意義,並讓力行校區得以定位成一個結合

醫學、社科和本土的多元風貌校區。當所有的規

劃與建築工程都竣工時,相信成大師生會看到,

從成大古樓中培育出社科院,已更顯茁壯,並在

美麗的成大後花園裡開枝散葉,綻華結實。而成

大後花園的古樹,會用那密葉遮去烈陽,讓林木

間的微風,再次在討論課業的師生的臉頰上,拂

來快意的清涼。成大後花園也將提供成大師生一

個散步於古蹟與現在的空間。

當你經過力行校區時,別忘了多駐足一下,欣

賞這棟承接歷史古蹟與新穎建築的大樓、這棟內

斂而沉靜的大樓,他的外觀建築設計或許不討

好,但是它默默耕耘、默默成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更歡迎你走入社科大樓,並認識社科院師

生。社科院師生一定會敞開雙手歡迎您,用親切

的微笑歡迎您的蒞臨!若您有任何法律問題,位

居社科院一樓的法律系所法律服務社,一定會盡

所能幫忙提供適妥的法律諮詢。

(左三圖)85年5月教育研究所與法律學研究所開所茶會

(上圖)96年10月14日動土典禮

NCKU Magazine 232 31

Page 34: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信仁愛育層析,絢爛世界中的人性本色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99級畢業設計展2010 Graduation Exhibition of Design Dept. of Industrial Design, NCKU

撰文/ 校刊編輯室

圖片提供/ 成大工設系99級

「仁」是惜物律己的心、是愛人親人的態度

「仁」是維繫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關係的力量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說文解字解作「親也。从人二。」

表示兩個人之間的親密,人與人之間的美好關係。

──「仁」與人

   

「仁」是人與人的美好關係,而「仁品設計」即是以「仁」為核心,

藉由「有形」與「無形」的設計整合,以「利他有我」為精神,重新

設計產品結合服務系統,讓物品的被創造能有更深層的意義。

──「仁」與物

透過「仁品設計」這一個前所未有的命題,我們試圖尋找、體會「設計」

所蘊含的,更內化的那一個部分。時至今日,「仁」的概念已由一個核心

擴大而成生活裡許多不同的面貌,而我們看見層析出在絢爛世界中最自然

的人性本色,「信仁愛育」四字或可作為我們對於「仁品設計」一點點的

註腳吧,一些些我們對於設計的體會與展現。

-摘錄自成大工設系99級活動網頁http://nckuid.tw/design2010/

Page 35: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成功大學的年度特展「工業設計系畢業展」

從5月2日到5月7日於圖書館B1盛大展開,但在展期

開始前,校園內早已瀰漫著創意的點子,原先沉默

的藝術品在工設系學生的巧思下,也紛紛替活動

代言。藝術與創意的結合,不僅達到了宣傳設計

展的效果,也提高了雕塑作品的能見度,增添不

少有趣的互動。

此次設計展的展示空間位在成功校區圖書

館地下一樓的藝術走廊,空間不大卻處處充滿驚

喜,設計者生動且自信地介紹,讓每件作品在其

展示架上釋放無限的想像和夢想。採訪當天適逢

展期的最後一天,展場內參觀者絡繹不絕,在負

責同學吳啟華和鄭存閔的安排下,校刊編輯得以

更近一步地認識這些展出作品。座落在各處的產

品外觀美如藝術品般吸引著觀者的目光,但在透

過設計同學的講解與操作後,更能深切體會到他

們對美好世界的追求,並將所有回歸到以人為本,

落實「信仁愛育」的核心價值,實也不難發現,每

件作品在追求務實的背後,又不經意地添加趣味

及幽默,創造出屬於他們多彩且滋味無窮的「杏

仁愛玉」。展出作品共25件,內容涵蓋生活用品、

醫療器材、運動、視聽電子、娛樂等多功能產品,

每一件都令人感到驚豔不已!

陰雨綿綿的天氣總是讓人感到不便與心煩

嗎?「下雨樂」(Raining Joy) 透過產品設計,轉換

大家對下雨天的負面情緒。系列產品之一-「都市

叢林」(Lawn for rain),一叢叢佇立的柔軟海綿,為

灰濛濛的雨天帶來一點點綠意,利用吸水海綿的

特性並結合手持雨傘甩水的自然動作,使用者可

輕易地將潮濕的傘面拭乾。此外,底座的斜面設

計,可進一步將海綿吸取而來的雨水灌溉盆栽,

而傘的置放空間也同樣設計出另一款五彩繽紛的

「水‧彩筆」(Colorain),水沿著筆芯滴落於底部的

色盤中,使感色顏料顯現出色彩,用雨水彩色了

生活。

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有愈來愈多人

響應在自家種植蔬果的「半農」生活形態,「綠口

窗」(Herbow)的設計從大自然中找尋靈感,在建築

物上種植綠色作物,不僅能美化都市景觀,還可

以有效降低建築物的溫度並淨化空氣。種植平台

1 2

3

對話框:

(左) 姐姐妳那時才要帶我看工設畢展呢?

(右) 乖~5/2開幕當天我再帶妳去,一共七天展

期歐!

水‧彩筆 (左)、都市叢林(右) (設計者:鄭存閔、李妍蓁、王心妤)

1

32

NCKU Magazine 232 33

Page 36: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象,夜晚還可當夜燈使用,溫暖照護每一個家庭。

台灣近年島內旅遊風氣盛行,許多青年學子

選擇以單車環島來體驗這塊土地的風情萬種。青

春無屆(forever young)因應旅行上的需求及環島後

的回憶紀錄為出發點,利用網路平台來提供相關

的環島旅行的服務整合。使用者可連上專屬網站

進行一系列的圖片路線規劃,網站並會提供諸多

資訊以供參考,完成後的路線圖由服務人員印出

製成捲筒式Rolling Map。連續不斷的路線以天為

單位分頁,每完成一天的路程便可將其撕下,一

張張的明信片在每趟路程中都可以郵寄出去和親

友們分享旅途的喜悅。藉由這樣的服務與設計系

統,可以加深青年在這趟旅程中參與感,擴大環

島文化的價值與意義。

成大工設系學生們站在他們的角度體驗這萬

千世界,思索生活週遭的種種問題,透過設計過

程一步步地將想法和概念具體化,並賦予產品功

能上的實用價值或是情感上的寄託,我們在這25

件作品中感受到設計者靈感的流竄與創意的脈

動,也預見未來的無限可能。

採用可升降裝置,降下時可種植和整理作物,往

上升時就成為一個遮雨蓬,作物可在其上吸收充

足的陽光和水份,人們在享受收成之樂的同時,也

將綠意收進了每一扇窗。

「瓶安」(nursing kit),取其平安的諧音,為家

用醫療急救箱,從”家用急救性產品無法兼具功

能面相與感觀層面”的議題為出發點,針對現有

的急救箱做改良設計,期望解決原屬負面觀感之

急救箱,讓其可兼具原有的救護功能又能產生視

覺上情感的依託。一套快速又完整的急救配備,

箱內所有的平罐開關皆採用安全的旋轉蓋,以避

免幼兒隨意開啟;傷口處理三步驟:消毒、上藥和

包紮,內部皆用簡單易懂的圖示清楚標示並分類

收妥;弧型曲面剪刀大大改良了一般剪刀平放後

拿取不易的缺點,弧型的設計在使用上更能與手

掌的弧度契合,此外尚有許多創新功能,如藥瓶

轉蓋上頭附上放大鏡可更清楚閱讀藥瓶上的小

字、每三個月急救箱上的燈閃爍提醒定期置換藥

品及用具⋯⋯等。急救箱的外觀為南丁格爾的意

4 6

5

綠口窗 (設計者:徐浩博、張君瑋、張郁蕙) 瓶安 (設計者:陳宥霖、李盛弘) 青春無屆 (設計者:王韋翔、鄭道華、蔡弼丞)54 6

34 信仁愛育 - 層析,絢爛世界中的人性本色

Page 37: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展出作品介紹

箱信 / Box to Post

設計者:李喬瑋、楊嘉樟、楊子賢

專為郵差量身訂作的運送信件與分類信件產品。

血珍集 / Giftenity

設計者:廖名堃、李岱容、張勻慈

針對捐血工作與流程最佳化配置,間接促使護士與

捐血人的良性互動,加強捐血的美好經驗。

工作之間 / WOROK

設計者:陳亞潔、陳韋慈、王崇安

提出新型態的上班族飲食方式,透過與餐廳、營

養師、服務業和快遞公司的合作,供上班族線上點

餐、辦公室用餐和輕鬆的個人健康管理。

書妝 / bosmetok

設計者:莊喬伊

設計書本形式收納化妝品與保養品,使妝品收納自

然地融入桌上擺設。

NCKU Magazine 232 35

Page 38: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聚光 / Aumalight

設計者:何偉綸、洪唯哲

Aumalight是一套結合多媒體與雲端科技來達到遠

距離共修的產品。透過光影變幻引導呼吸,快速達

到冥想前的放鬆。

樂適行 / Luscinia

設計者:洪千惠、黃孟琦、蔡漢翔

樂適行是一台創新的護理治療車,藉由減少重量體

積、重新配置收納空間及創新手煞車與隨行椅,希

望可以減輕護理人員的負擔、增加工作效率。

青鳥 / aviva bike

設計者:鄭宇容、王晨驊、陳彥君

一台專為女性設計的自行車,創造出三種使用情境:

(1)安全的aviva-陪伴接送孩子的甜蜜時光

(2)貼心的aviva-購物前座可轉換成置物空間

(3)自由的aviva-便攜摺椅隨處享受單身自我的空間。

36 信仁愛育 - 層析,絢爛世界中的人性本色

Page 39: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好動生活 / Enjoy living, enjoy moving

設計者:林庭安、林瑩

藉由貼心設計的運動輔具,將運動與生活融合。熱

板凳(前):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時候,翹腳的同時

也可以運動;呼瑞(後):瓶身透明的部分晃動多次

會變成藍色,達到運動量時還會有開瓶的音效。

髮裡情 / Family Treat

設計者:李佳蓉、簡欣怡、蔡濠隆

以輕巧靈動、安全舒適、零滲水為特點設計出病床

上之洗頭髮裝置,住院病患若能由家屬為其洗頭

髮,不僅滿足病人的生理需求,也可減輕家屬心理

上的焦慮。

聲命放映機 / Sound Back

設計者:王澤夫、張瓊之、林家瑋

一台幫助老年人回顧生命歷程的「聲」命放映機,

透過照片分享,讓老年人與家人能一同回到那年的

生活時光,並可將當下的感觸錄音紀錄下來。

NCKU Magazine 232 37

Page 40: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小盆友 / Bath Friend

設計者:田鳳麟、林銘輝、施宛廷

專為0~12個月的寶寶所設計的澡盆,特殊的水位控

制安全轉盤,可將多餘的水自動排出。並可延長澡

盆的使用期限,翻轉過來即變成搖馬,產生全新的

體驗。

積情 / Flirt

設計者:吳啟華、陳恩浩、許瑛娜

「積情」系列利用簡單、趣味的遊戲讓

彼此敞開心房,重新體會戀愛最初的怦

然心動。

2/4 / TwoQuarter

設計者:江彥霆、王鈺婷、黃文伶

TwoQuar ter結合機車與自行車的優點,利用不同的折疊形

式,因應使用者不同的移動需求。並將電動車的的電池置於

TwoQuarter的後架蓋中,既美觀又可以當置物櫃使用。

38 信仁愛育 - 層析,絢爛世界中的人性本色

Page 41: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得獎紀錄

瓶安 德國iF設計大獎-通用設計獎(曲面剪刀)、新一代設計競賽產品設計類金獎、新一代設計競賽廠商特別獎

綠口窗 新一代設計競賽產品設計類銀獎

樂適行 新一代設計競賽台灣區家具公會獎銀獎

TwoQuarter 新一代設計競賽產品設計類銅獎

青鳥 新一代設計競賽產品設計類銅獎

都市叢林 新一代設計競賽廠商特別獎

Z的Z次方的Z次方 / Dozzz

設計者:鄭淯丰、蕭加輝、盧宏泰

針對通勤上班族群,設計一假寐輔助

裝置,以方便攜帶及快速使用為訴求,

利用空氣力學原理迅速完成充氣。

家。樂福 / Oh! why

設計者:徐懿荷、周宥均、潘冠如

有趣的伸縮相機(左),能讓小孩子輕鬆探索大自

然的景象,並可將拍攝到的畫面同步上傳至分享器

(右),促進親子間的互相學習與瞭解。

午案 / Siestable

設計者:吳芮祺、陳品均、鍾瑞盈

「午案」取「午安」諧音,是一款讓孩童

仰睡的健康課桌椅,置物空間的黃色泡

棉,有效降低碰撞聲響,也使東西不易

滾動滑落,多功能收納設計可讓孩童學

會自我空間的管理。

NCKU Magazine 232 39

Page 42: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中文系學生 傅筱婷

圖片提供/ 藝術中心成大駐校藝術家

魏海敏京劇研習營

京劇研習營三位老師與學員們的大合照

Page 43: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電影《巴黎不打烊》有句台詞是這麼說的:「如果沒辦法過奢

華的生活,我就在奢華的地方工作。」看到這次京劇研習營的報

名消息,這句台詞便這麼浮上腦海:「如果沒辦法演戲,我說不定

可以試著學唱戲。」進劇場看戲向來是中文系的「作業」之一,兩、

三年下來,除了現代戲劇,也陸續進劇場看了國光劇團《禁戲匯

演》、當代傳奇劇場《樓蘭女》和《梨園傳奇──傾國之戀》,傳

統戲曲的鑼鼓聲腔、充滿想像空間的舞台配置,以及演員們紮紮

實實的唱唸作打,在在令我著迷,尤其在魏海敏老師的戲裡,每

個眼神、每個動作皆是戲,老師的舞台魅力除了迷人更教人懾服,

所以無論如何也不想錯過這個讓自己更接近京劇,接近魏海敏老

師的好機會。

登堂入室

充滿期待地來到京劇研習營的課堂,雖然聽過幾次魏海敏

老師的講座,但仍不免好奇魏老師教戲的樣子,會是《樓蘭女》

中暴躁瘋狂的美蒂雅嗎?還是《金鎖記》中冷淡苛刻的曹七巧?

或是《貴妃醉酒》中雍容華貴還帶點任性楊貴妃呢?第一堂課,

魏海敏老師以一襲輕裝出現在大家眼前,簡單地紮著頭髮,畫著

淡妝,儘管卸下行頭,老師的舉手投足仍充滿京劇名伶的優雅氣

質。上午學的是身段課,老師先帶領大家喊嗓,從慢速呼吸、快速

呼吸、鼻腔共鳴到合口音、開口音,一步步地去找到最適合的發

音位置和發音方式,跟著老師的步驟喊嗓,才覺得原來這真不是

件容易的事,「喊嗓」並不能用力扯著喉嚨喊出聲音,而是要找到

鼻腔與口腔的共鳴,才能將聲音運用自如,一開始大家找不到正

確的發音位置,經過一小時左右的發聲練習幾乎都啞了嗓子,老

師說南方人說話發音位置本來就比較靠近喉嚨,北方人說話發音

位置靠近上顎,京劇的聲腔當然也就要靠鼻腔和上顎的共鳴,看

來這兩個星期的京劇研習,光是該如何發聲就有得練了。第二個

小時開始是劉嘉玉老師帶領的身段課程,看似簡單的幾個動作,

做起來也十分不容易,每個姿勢、每個動作加上眼神都要到位,

武將出場的亮相姿勢要配上目光炯炯的眼神,花旦出場時就得配

上巧笑倩兮的甜美表情與美目盼兮的眼神流轉,上午的課程結束

後,除了帶著一副沙啞的嗓音,還有一身痠痛的筋骨。

學員們排練「雙劍舞」

「雙劍舞」排練情形

劉嘉玉老師的京劇身段課

京劇「馬鞭」身段

NCKU Magazine 232 41

Page 44: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下午的課程還是由發聲練習開始,喊完嗓

後,老師教的是《貴妃醉酒》開頭的唱段,才正尋

找正確的發音位置和發音方式,就要學習唱段,

實在也很不簡單,每個字都得合在板眼上,發音

還要清楚,如果字音咬得不清,聲音很容易就散

掉,也就不會好聽。整個下午大家就跟著老師學

咬字、學唱詞,字是大家都認識的,但這些字在

京劇唱腔中都各有各的聲韻,像是牙牙學語的幼

兒,透過學戲,也重新把這些字的如何發音、如何

合韻都學了一次,對我來說這是很特別的體驗,

重新學發音、重新學認字,也重新學了站立的姿

勢、走路的步伐,一切都如此新鮮特別,一切是既

辛苦也甜美的開始。第二天起國光劇團的朱錦榮

老師來替大家上臉譜課,老師講解了生、旦、淨、

丑等行當的由來,也說明各色臉譜的意義,老師

在課堂上要求大家試著將臉譜描繪下來,透過實

際操作,體驗京劇的臉譜藝術。之後的課堂裡,老

師也教大家幾段生、淨、丑角的唱段,加上海敏老

師教的貴妃醉酒,剛好生、旦、淨、丑都會了一些,

從前總佩服那些談論起京劇時能隨口哼上一段的

戲迷,經過兩個星期的京劇研習營,對京劇的喜

愛當然更為加深,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能算得

上是個小小「戲迷」了?

「打開」京劇大門

前幾堂課學了基本的身段、唱段後,接下來

的課程就是為了十月份的成果發表練習了,身段

課的嘉玉老師編了三支舞,有花旦身段舞、雙劍

舞和馬鞭舞,練習過程中除了要將自己的動作練

熟,也要培養團隊的默契,一次次地練習讓我學

到如何專注在表演裡,不僅是要專注在自己的表

演,還要隨時注意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注意舞

步間的動靜,注意節奏間的快慢,練習雖然辛苦,

但在兩週的身段課裡學完三支舞的確非常有成就

1.劉嘉玉老師指導旦角基本身段「整裝」

2.朱錦榮老師向學員們講解京劇臉譜藝術

3.《貴妃醉酒》排練,「貴妃們」持扇子出場

4.魏海敏老師指導《貴妃醉酒》身段

1 2

3 4 5

5.學員們排練京劇旦角身段舞蹈

42 成大駐校藝術家魏海敏京劇研習營

Page 45: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魏海敏老師、劉嘉玉老師與朱錦榮老師帶領國劇社同學排練《金山寺》劇碼

朱錦榮老師帶領的臉譜課

感。下午的課則是貴妃醉酒唱段加上身段的練習,

課堂裡大家都成為雍容的貴妃,手持扇子優雅起

舞,唱段結合身段也是個挑戰,尤其我的四肢極

不協調,海敏老師找到空檔便重新教我練身段,

助教詩雅也不斷在旁協助,老師教戲時既溫柔又

嚴厲,之後的練習我都在戰戰兢兢中度過,很謝

謝海敏老師的「特別指導」,雖然每次都擔心我笨

拙的肢體會不會召喚出暴躁的美蒂雅或苛刻的曹

七巧靈魂,但還好,海敏老師始終是海敏老師。

兩個禮拜的京劇研習營裡,「打開」大概是最

常聽到的字眼,耳朵要打開,才能聽見自己的聲

音;聲音要打開,才能將高低起伏、強弱變化運用

自如;肢體要打開,才能展現京劇的身段之美;腦

袋要打開,才能學好每句唱段每個身段,並讓聲

音和肢體一一到位,在耳朵、聲音、肢體、腦袋被

打開的過程中,老師也為大家打開了京劇大門。

而我們不只是學戲,還得演戲,課程結束後,還有

兩個半月的練習在等著我們呢。

「文化藝術是增進我們生活的幸福快樂」

這句話是朱錦榮老師在課堂上說的,之所以

要有這些文化藝術,就是要讓我們的生活能夠更

幸福快樂,不管是聽戲還是唱戲,都是生活中的

調劑,心情不好時唱唱戲,人的心胸也就打開了,

心情自然變好。兩週的京劇研習營確實帶給我

很大的收穫和滿足,謝謝成大藝術中心,也

謝謝三位老師和助教,還有一起學戲的朋

友們,我想當我們以後進劇場看戲,會對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話有更

深刻的了解吧。

NCKU Magazine 232 43

Page 46: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數窮.守中丘 成 桐 成 大 演 講 後 記 物理系100級 甘駿暉

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

險中得樂雖一快,何異水伯誇秋河。

蘇軾 百步洪二首 其一

成大國際人文講座「研求之樂」活動會場

Page 47: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蘇軾此詩氣勢恢宏,描寫泗水流之激、灘之

險。其實學問之途不也是如此嗎?沿途充滿挑戰,

卻又充滿機遇,唯有膽色之士能安然渡過。其中

達者,甚至能豁然開朗,直入桃源至境,這又是另

一重境界了。

在學界中,有所產出的凡才甚多,但能做出

真正貢獻的人才卻相對甚少,能影響後世思想

的天才則更屈指可數了。我認為,在數學界中,丘

成桐正是一位高瞻遠矚的大師,因此他的成大之

行,也就意義非凡了。

丘教授重視年輕人的培養,他認為年輕學者

要快速成長以臻一流的唯一途徑就是與一流的大

師接觸,他在很多演講中都有提到陳省身教授,

他的授業老師,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大師,就是因

為他不辭千里,到法國巴黎跟從當時的數學泰斗

嘉當(Élie Joseph Cartan)學習。當然,現代學術交

流因交通的便利而變得頻繁,不少大師也不會固

守在書坊之內,也會到處出訪,直面學生。像最近

華生(James D. Watson)來台就是一個好例子。無

論如何,學校能辦這種演講,說明學校也開始重

視校園學術風氣這個問題了。

當然,作為全校性的演講,丘教授並沒有過

多地在數學專業上著墨,而是把重點放在他作為

學者,在那既險且樂的學術之路上,一路走來的

心路歷程。

這是一場精彩的演講。一般人認為精彩的演

講,往往是指那些充滿着熱點,充滿着肢體表演,

金碧輝煌的演講。但那些演講往往是思想虛弱

的。我所謂精彩的演講,是指演講里面充滿了深

刻的思考與新穎的想法。

我不是一個對言語敏感的人,但卻是一個對

思想敏感的人。每當聽了有意思的演講,腦袋都會

被演講的思想力量深深震盪,像是被大錘子敲過

似的。上一次在成大聽到的這般的演講是Britton

Chance給出的。

丘成桐的演講沒有過多的鋪陳,他是有話直

說的人,而且是用最直接的語言說,你會感到他

是真的要分享一些信息,分享一些體會。像他提到

「我自己做研究,有時也會玄思無際,下筆滔滔,

過了幾個月後才知空談無益,不如學也。」這種坦

誠的剖白使他的演講能讓丘的聽眾沉醉在其中,

儘管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用低得幾乎讓人聽不見

的聲音演講。

要了解丘成桐的演講,首先要了解他的歷史觀。

儘管這次他在成大的演講,跟月前在香港科

技大學的演講相較,並沒有直接引述歷史,但演

講中的歷史感並沒有因此而減少。

他在演講中處處埋伏他對歷史的看法,以及

他在歷史中尋求指引的方法。當然,更為重要的

是:他作為一個當代數學家,一個在當代分析幾何

學發展早期扮演先驅和主力角色的數學家,看待

重要科學事件的歷史版本。因為沒有兩個人會以

完全一致的眼光看待相同的事件。

首先應當注意到的是他出生並成長的地

方 - 香港,雖然在演講中他只是間接地提到香

港。他中學就讀的是培正中學,一所培養出不少

大師,包括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崔琦以及著名數

學家蕭蔭堂等大師的中學。我認為在歷史上也

許只有匈牙利的Lutheran高中,可以與之比擬 -

Lutheran高中產出了維格納(Wigner Pál Jenö)與諾

伊曼(Neumann János)等著名的科學天才。初等教

育往往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毀了一個人,端視教育

方向的正確與否。

丘在演講里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個關鍵之

處,他說:「我的中學老師在代數和數論方面的涉

獵比較少,培正同學們在這方面的成就也相對的

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

險中得樂雖一快,何異水伯誇秋河。

蘇軾 百步洪二首 其一

NCKU Magazine 232 45

Page 48: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比較弱了,由此可以看見中

學教育的重要性。」

所以丘成桐重視初等

教育,在奧林匹克的比賽體

系外,親自推動恒隆數學獎

的舉辦。不過有趣的是,儘管

他不喜歡傳統的奧林匹克

比賽對題目內容的限定,但

他本人事實上是受惠於當年的英聯邦數學比賽的。

香港這個地方,因着地利,以及殖民地的背

景,一直是東西方文化的碰撞點與交滙點,處處

充滿機遇,這從丘的經歷可以清楚地看出:丘成

桐是既沒有學士學位,也沒有碩士學位的人,他

唯一的學位就是Berkeley的博士學位,而且只花兩

年就拿到了,當時他只有二十二歲。而這是與當時

香港的大學師資結構的國際化是分不開的,他在

另外的演講中有提到「不時有出名科學家經過香

港講學,即使遠在香港大學,我們也會由沙田坐

船坐巴士去聽講座。」,倘使在丘的成長時期,香

港不是如此的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充滿學術的機

遇,他能否如此快速進步絕對是一個疑問。值得

一提的是,當時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Salaff博士到香港中文大

學任教,在其推薦下,丘成桐直接被校方錄取為

博士研究生。可見,在年輕學者的成長歷程里,前

輩的提拔也是或不可缺的,當然,這是可遇不可

求的了。

除了機遇的影響,丘成桐更強調的年輕人的

求知慾。他是這樣說的:「我年少時受到父親的鼓

勵,對求取知識有濃烈的興趣,對大自然現象和

規律都很好奇,想去了解,也希望能夠做一些有價

值的工作,傳諸後世。」

事實上,中學時期丘就閱讀了不少數學名家

的著作,例如華羅庚的書,他也認為這種大量的

閱讀對他助益甚大。相比之下,我敢說,現在的中

學生會算微積分已經是很了不起了,文學院的學

生不會數學的、不了解科學原理的大有人在,更不

用談讀大師的著作了,只能說是時代的悲哀 - 社

會進入了快速發展的科技時代,但對基礎科學反

而越發不尊重了。

不過,能因為學文之人不通科學,學理之人

就置文學於不顧了嗎?

不能,絕對不能。因為文學,或廣義地說藝

術,是一個人情感構成中很基本的部分,美學體

驗不夠深的學者,往往視野也是狹小的。「夫道

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

見」。當大學者解決問題時,他是從來不考慮美

的,他只想去解決問題,但是當他完成時,如果結

局不美,那他就知道出錯了。藝術的影響往往是

無形的,是性情上的轉化。正如丘在演講中所提

到的:「立志做大學問,只不過是一刹那間事。往

往感情澎湃,不能自己,就能將學者帶進新的境

界。」沒有看到學問中美的地方,要義無反顧地去

追求,其實是很困難的。其實所謂的美,說明白了,

也就是簡潔有力。

藝術中充滿着這種例子:美的畫作,猶如齊

白石的墨蝦或是張大千的荷花,往往意在畫外,

難以言傳。其實音樂也能找到相應的例子,像是

馬友友最為推崇的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組曲,音符

如此的少,所傳達的力量卻是如此的深沉,純潔

美好而能令人潸然泪下。「簡潔有力的定理使人喜

悅,就如讀詩經和論語一樣,言短而意深。」丘教

授所言甚是。

科學家追求清晰的語言表達,到了一定的境

界,甚至能影響文學的潮流。遠的有達爾文的《物

種起源》,近的有華生的經典作品《The Double

丘成桐與恩師陳省身合照(圖片提供:丘成桐)

46 數窮.守中 - 丘成桐成大演講後記

Page 49: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Helix》。值得一提的是《The Double Helix》入選

諾頓美國文學評論系列(Norton Critical Edition

series),文學院的學生當知道這套書的重要性。

丘成桐的演講的另一個亮眼點是它觸及了科

學家在現代社會應有的地位問題。他一貫在他的

演講中強調年輕人的作用,為甚麼是年輕人呢?

因為年輕人願意做真正的學問,為自己從事的事

業全心投入,而且志在必得。錙珠必算的計較,在

科學上並不適用,因為科學史可以告訴我們,Mass

Production只能帶動科學論文數量的增長,卻並不

帶來科學的本質進步。

值得欽佩的是,丘的天賦異稟和青年得志並

沒有使他變得急功近利。他在演講里頭直言:「今

日有些名教授,著作等身,汗牛充棟,然而內容往

往脫離實際。」,可能因為中文不是他的母語的關

係,他在這里說的比較間接,但他月前在香港科

技大學的演講,就說的直接得多了。他說:「十多

年來,中國名校容許學術抄襲,做假,甚至由某些

校長院士帶領,學風蕩然無存,莘莘學子何由培

養學問的興趣?很多留學生和院士自以為學問通

神,斤斤計較個人之所得,求財問舍,考其實,則

是對數學缺乏濃厚興趣,與數學前沿相去甚遠,

由於志趣不同和權力斗爭的緣故,有學問的年輕

人往往受到這些人的凌辱,或忍氣吞聲的在

自己的小範圍里做學問,或者干脆放棄學

問而從商。這種風氣不改,中國數

學要趕上世界水平,恐怕

還有相當時間。」

我認為,丘成桐之

所以能稱得上大師,除了

因為他有獨立的學術見解,

更與他有傳統文人的錚錚風

骨分不開。其觀點的鮮明與尖

銳都不是普通的學者所能達到的。在學術之外,

丘成桐近年來接受了不少的行政任務,但他的本

色不改。如果他能如其它學者般懂得緘默,他尌

不會在對中國國情的論斷上倍受指責,但若連他

都閉口不言,那又有誰敢開口呢?

科學界是寬容的,但科學界以外卻不是。

不過,話說回來,有丘成桐這種一流的學者

任職行政職務,對科學界進步不無助益,可是這

種選擇卻不是每個學者都敢於承擔,至少像Dirac

或是Feynman這種一流的物理學家就打死都不出

仕,因為很少有出仕之後還能有科研突破的科學家。

不過有趣的是,華生倒是一個著名的例外,

他曾在匈牙利的化學家Hargittai的訪問下明確表

示:「一生只從事同一件事情太可怕了,讓優秀的

科學家領導著名的機構也很重要。這對科學界來

說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那里就有了一些了解科

學的人了。」

科學家在大眾心中不是深居簡出、生活邋遢的

怪人,就是呼天喚雨、無所不能的超人。丘成桐此行,

或能帶給大眾一個真正的追求學問的人的形象。

丘成桐院士與湯教務長的對談

NCKU Magazine 232 47

Page 50: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同學,有問題嗎?」

「詹教授,思想不具刑法上的意義嗎?」

「嗯,思想是刑法沒辦法評價的噢,不屬於可能構成犯罪的行為。咦,同學,不

錯哦,有預習對不對?」

下午三點十分的上課鐘響,我跟隨你走進教室。作為一個法學院教授,詹,你

無可挑剔地符合每個標準,言談散發高濃度的知識分子氣息,頭頂裸露足夠的表皮

面積,系所的師資網頁上羅列可觀的論文篇數,西裝的熨燙次數保持一定頻率。你

調整麥克風的高度,客氣地請某位前排的同學清潔黑板。教室的喧嘩靜了下來,在

一片書頁摩娑和原子筆蓋的清脆聲音中,我調整呼吸,心情誠敬如基督徒的禮拜儀

式。敷在皮膚上攝氏二十二度的空調細細地滲透每個毛細孔,空氣中雜揉著前排女

生的洗髮精氣味以及校門口紅豆餅的殘香。

攤開課本,滿紙文字示威鼓譟。我們來看一下刑法目的吧,你說。我小心地聽,

一字一句,感受聲波的律動,和你慣性神經質的震顫。你的論說像不鏽鋼鍋的表面

般光潔閃亮,來回激盪出鏗鏘有力的結論,句點一落,我彷彿聽見迴盪在刑事審判

庭中腳鐐的刺耳聲音。

書寫著充滿法律性格的堅硬名詞,我的精神因缺氧而漸漸凋萎。你的話像蠱惑

的巫咒般難解又危險,詹,是不是對你而言,講台下的腦袋像一口沸騰的大鍋,你謹

慎地核對法條的構成要件,逐一添加、攪拌,並掌握在準確的時點準確地爆裂而出

法學院

法律系二年級

 李佳育 Prose

鳳凰樹文學獎

現代散文首獎

48 鳳凰樹文學獎-現代散文首獎 - 法學院

Page 51: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的星火,儀式性地,在眾人之中你細心熬我。我思緒的顏色、濃淡、組成和效用,都

在你的調弄下滾燙冒泡。我暈眩,像果汁機按下開關後果泥的高速旋轉,詹,讓我們

的想像都延長。

「檢察官,請陳述起訴要旨。」

「被告,你得保持緘默,無須違背自己之意思而為陳述。且得請求調查有利之

證據,明白嗎?」

你明白嗎,詹?當加害者的刀尖沒入被害者的那一刻,兩人的牽絆已像太極圖

上的黑與白那樣緊緊契合,正如你思想的羊水供我氧氣,我血脈的流向順沿著你

的邏輯,這種依存是宿命,是不得不的一場指腹聯婚。有些時候,我感覺將要在你

滔滔訴說的法理中,接受那龐大陰影的吞噬,在百人的教室中一張塑膠椅子上被啃

蝕,就地而亡,感恩地裂解,感恩地成為你粉筆下飛散的碎末。

我的天地向來孤獨地震盪。教室外牆的扶桑綻放著飽含熱帶氣息大紅色,貓

在隔壁系館的屋頂上假昧,斜後方兩位同學討論著明天晚上的三系聯合舞會,而你

的天地也孤獨,詹,席捲在你學問之路那高處的寒風我無法感受,但可以看見那漫

天颳起的殘枝敗葉,也看見你面容裡的蕭索冷瑟。你溫和地解說著罪責與侵害法

益之間的衡平,我看著旁邊同學一面因瞌睡而搖擺一面在筆記本上軟綿綿地寫下。

在衡平的要求下,被害人與加害人被剝了精光,打著寒顫,一邊一個放在等臂天平

上量,畢竟人人平等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先驗準則,任何程序的破壞都是暴行。我們

崇尚高度的理性與和平,所以我用最端正的字體筆記:在理性的高明包裝下,社會

契約的訂立是合理的暴力;在你賴以維生的法秩序運作中,資本主義結構是笑容可

掬的和平。不,我舉了手。

是的這位同學?你說,那書儒的眼神簡直要令我擔心你承載不起我濃度過高

的崇拜,和等量的恨。詹,你是顆熟透的紅蘋果而我是一條嗜甜的蟲。在你的空隙

間進進出出,我努力扭動、囓咬,而眾人都冷漠。

這個,來,讓我們翻一下看法條是怎麼規定的,你微笑地說。教室響起一片薄

紙張互相摩擦的窸窣聲音。滿溢的條文像遺體般僵硬,我們鉅細靡遺地推敲解釋,

絞盡腦汁替冷白的身軀畫上彩色的屍妝。詹,美是應然面,醜是實然面,你試圖解

決什麼?一條命是不是有足夠重量去抵償另一條,我們賣命地分析計算,而時間正

NCKU Magazine 232 49

Page 52: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在消逝,你正在衰老,我的思緒以等同速率纏繞你,想使你窒息,可是時間正在消逝

啊,我們纏鬥的同時有多少個暗夜經過,有多少個槍響回音,煙硝散去後有多少個

血肉之人的呻吟,你也應一併納入計算,否則我們如何以思想刻痕的精密紋路沾沾

自喜?

這樣了解了嗎?涵攝的過程請務必精確噢,你說,和藹的神情令我懷疑下一秒

是不是要給我糖吃。此時四點十五分的夕陽斜斜地射進教室,我看見你安然講授而

同學安然抄寫的畫面,呈現嚴重失衡的血紅色偏。

「檢察官,你有何陳述?」

「被告律師,你有何答辯?」

風從窗戶旋入,在課本紙面拂上薄薄一層自外頭大馬路上吹來的沙塵。灰撲撲

的文句依然抬頭挺胸,沿著一脈邏輯直線前進,像長途行軍但精神亢奮的步兵。陽

光卻很慵懶,光影錯落在教室地板,那形狀有點酥脆,午後步調裡的萬物倦得零零

落落。

你打開投影機,螢幕上顯示一則判例。同學們要仔細檢驗每個案例的程序面

和實質面哦,你一面移動雷射筆讓光點聚集在判決要旨上一面提醒,然後進行反

覆的邏輯演繹。我翻閱法典,試著勾勒能讓這社會維持穩定表象運作的,正與邪的

黃金比例。可是親愛的詹,你應比我清楚,實質面只是在程序毀壞時,所剩唯一的

選擇,是當你嘔心瀝血的論文和以年輕歲月抵押而來的異國文憑都像殘年老翁的

生殖器般皺縮無能時,你秘密收藏的一帖壯陽藥。因此,我們得以在辯論中絕地逢

生。我看見是非在法庭欄杆前抱頭鼠竄,價值在論說的迴路中走失,沒什麼能挽回

論述無限上綱後那終局的混亂。

或許你是對的吧,詹,法律是一場不斷的鬥爭,攻防兩方的凝視銳利如此,四

目的交會點像要瞬間劈出雷電來。雙邊進行最謹慎的論證,演練最講究的邏輯,而

訴狀是條爛抹布被粗魯的交互詰問擠了出汁,那卻是滋潤我們的甘霖。這樣的場景

在我眼中卻有種扮家家酒般的荒誕,言詞的巧妙操弄下勝負其實都已經失控,邏輯

只是我們狡飾的藉口,狂妄才是支撐的樑柱,是我們之所以存立,之所以斷言是非,

之所以衡量生死,之所以暢所欲言的一切理由。

這樣的膨脹令我心驚。我們真相信持理性的利劍,就能披斬文明洪荒中一路

50 鳳凰樹文學獎-現代散文首獎 - 法學院

Page 53: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的荊棘?當情節和死傷訴諸文字與統計數據,然後把美麗島和二二八都濃縮成一

小杯黑咖啡,用西式的浪漫小湯匙優雅攪拌,眉開眼笑地喝下肚,下午茶桌的兩方

便能握手言歡,之後的日子就由幾個政要致詞與大把的鮮花慶祝即可。可是詹,我

聽見哭聲,我感受到拒絕投胎的魂魄那滲入骨髓的病態的怨恨。是不是我們總得明

白,每條罪名的成立背後都有未被納入考慮的長篇故事,而它足以花你等長於其法

定刑的時間去閱讀,學說論文無法成為你拭淚的紙巾,國賠金額也無法向死亡慰問

節哀。社會是個太龐大的樣本,我們所有的學問碰見有些死角都只能繳械投降。論

證的海廣闊如此,勢必有落於自然法與實證法解決範圍之外的巨大學理漩渦,詹,

你的邏輯終究要撞上什麼而觸礁損壞,在那天來臨之前,你願不願意同我在崩潰的

制度前下跪懺悔,我們還來不來得及抱頭痛哭一場?

「最後,被告,你有何陳述?」

你說了,法律是一架巨大鋼鐵機械,萬物都應納入,改造,並以合法的定型姿態

再輸出。萬物,龐大如金融股市的漲跌,細微如果實的墜落,輕如弦月夜一隻貓的

翻牆,重如飛機衝撞大廈,死撞擊死,文明撞擊文明,都應納入。公平正義應像強光

照耀一間空房那樣暴力地掃射每個黑暗角落,一如哥倫布為西印度群島的蠻荒帶

來文明一樣,恩典式地理所當然。

於是有什麼將在稀薄陰影中流竄為一股黑暗勢力,理所當然。

今天到這裡,下節課我們繼續講罪行法定原則。語罷,你闔上教科書,把法典

整齊地疊在上面。於是教室中眾人的凝神屏息砰然爆裂,像綜藝節目中問答遊戲公

佈答案後一陣鑼鼓喧天。你把這些置於身後,調整領帶,推開門走向法學院大廳。

讓我們放任教室裡頭失序吧,詹,讓我的思路尾隨你持續延長,對此,你說了,

你恐怕無從科我以徒刑。你乘坐電梯至七樓,研究室門上那張標示著法律

系詹教授的小牌子,像太平盛世裡安居樂業的百姓那樣適如其份地

掛著。咖啡的香味篩過紗門悠悠地繚繞,你把教科書和法典

隨手擱在書櫃上的蝴蝶蘭盆栽旁邊,坐上雙扶手辦公

椅,你移開面前堆疊的法學期刊,將十指交握然後

安靜地平放,詹,你將說什麼,我將恭敬地聽。

「報告庭上,沒有。」

NCKU Magazine 232 51

Page 54: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經濟系四年級 胡云琳

死亡是一種概念,活著也是一種概念。就只

是想想而已。他想,我已經死了,我已經死了。我

已經死了。我已經死了。我已經死了。我已經死了。

我已經死了。我已經死了。我已經死了。我已經死

了。我已經死了。我已經死了。覺得四肢漸漸冰冷

了,心跳好像越來越慢,血液不肯乖乖地流動。

他感覺到一種絕對的平靜。

耳朵漸漸迷糊了,聽不清聲音,只聽見一片寂

靜。開始出現嗡嗡聲,為什麼好不容易得到寂靜

的耳朵會聽見嗡嗡聲呢。他一直很疑惑,究竟是

耳朵不肯享受完全的靜默,或者是自己的心智不

願意相信呢。嗡嗡嗡嗡嗡嗡,只要一有些許的雜

音,比方說──廚房裡的水龍頭沒有關緊,以每

三分鐘一滴水滴的速度製造出規律的聲響。滴。

耳朵就聽不見嗡嗡聲,只聽得見水滴的聲音了。然

後是間隔的三分鐘,嗡嗡嗡嗡嗡嗡嗡──。滴。嗡

嗡嗡嗡嗡嗡嗡──。滴。他覺得自己已經死透了。

他躺在走廊上。他的住處是標準的三房兩廳

兩衛,大門打開之後面向著客廳。客廳的牆是無

聊的死白色,若不是下午兩點四十九分,從西邊落

地窗照進來的光線讓人目眩神迷,他才不會租這

間房子。光照在塵埃上,眼睛突然變得銳利,可以

清楚看見所有微細顆粒、飛砂、惱人小蟲的輪廓;

光被牆給阻擋在外的部份,用柔美模糊的界線把

客廳斜斜的切開。他喜歡站在光線與陰影交界的

邊緣,好像世界的盡頭那樣充滿無盡的美感。往

盡頭

Novel鳳凰樹文學獎

現代小說首獎

52 鳳凰樹文學獎-現代小說首獎 - 盡頭

Page 55: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前踏一步,就會直直的下墜。古時候的人多麼的

可愛,看不見的地方就說是盡頭,通往虛無的世

界。其實盡頭就在這裡,就在每個人的腳邊。所以

有時候當你往前走,你會微微的覺得有點暈眩而

不穩,你差一些就要掉入;掉入那盡頭之中,然後

經歷些什麼。可能最後得以回來,而有些人呢就回

不來了。

大門口進入房子的左手邊是飯廳,和客廳是

相對的。大概是為了吃飯時可以看著電視以化解

家庭之間無話可說的尷尬。不過他既沒有家庭也

沒有尷尬。飯廳有一張四人坐的飯桌,桌椅是成

套的柚木。透明的玻璃水壺搭配白色的蓋子,放

在深藍色隔熱墊上。水壺被放在桌子的邊緣,好

像隨時可以大喊一聲我願意為你犧牲然後往下跳

的樣子。有一次地震的時候,放在邊緣的水壺掉

下來了。他正在客廳裡看電視,面對突如其來的

地震有點錯愕。儘管地震有點大,他只是坐在黑

色的皮沙發裡,三人座的正中間。說也奇怪地震

時他也正想到水壺。於是他轉頭過去看著水壺慢

慢的被震到桌子邊緣,然後失去重心往下掉落。

水壺砸到地上的那一瞬間,玻璃碎片好像在跳

舞,水花散布。圓潤的水和尖銳的玻璃碎片交融,

墜地時好像難分難捨的戀人艱難地放手。水滴落

在桌腳邊,玻璃滑到沙發下。他們就這樣分手。整

個過程中只有白色塑膠的蓋子毫髮無傷。他非常

喜愛那個瞬間,如果可以真想把它錄影下來,每天

睡前看。

經過客廳和飯廳後來到一條短短的走廊。走

廊的右手邊是狹長的公寓式廚房,左手邊是一間

浴室。廚房裡沒有油煙的痕跡,因為他不常下廚;

另一個原因是他不常吃中式菜餚,那太過溫暖太

過親暱,太有人情味了。三菜一湯對他來說就好

像從地獄來的折磨一樣,左邊的人替你夾這塊肉

右邊的人替你挑掉魚刺。他喜歡吃生冷的食物,

三明治、壽司、沙拉。他有一組很厲害的刀,是電

視購物上買來的;德國進口,從切麵包、切筋肉、

切蔬菜到切水果、蛋糕的,通通都有。標榜不會生

鏽、不容易鈍、切出來的菜肉蔬果能讓你吃得到

媽媽的愛。當然他是因為前兩項原因,還有限時

特價九千九百九十九元總共只有十五組要買要快

不買沒機會才打電話進去買的。買來以後果然沒

有後悔,他既可以自己切生魚片,又能把水果切得

整齊美麗,斷面滲出美味的果汁。三明治也能夠

整齊地切開,蛋汁從中間緩緩地流下來,那樣的

畫面多麼的性感迷人。

正對著廚房的是浴室。他喜歡在這間浴室洗

澡;因為在臥房裡的浴室洗澡,臥房裡會充滿惱

人的溼氣。浴室裡擺了一個檜木桶,是他開車經

過某個小鎮時,看到路邊一間小小工廠,用紅布

條印上白色的字體寫著工廠直營阿里山檜木製檜

木桶跳樓大拍賣時,馬上停下車過去買的。那趟

旅程的目的他已經忘了,但是收穫是一個號稱可

以改善血液循環延年益壽的檜木泡澡桶。檜木的

精油會從木頭的細胞滲到熱水裡面啦這個越用

越香用久了還會變亮變光滑放在浴室裡也不會發

爛,老闆穿著白色有細細網目的無袖汗衫誠懇地

說。這個真的很便宜啦你看我工廠就在後面最近

景氣不好賣不掉一家人都沒有錢吃飯檜木桶又不

能吃這個成本很高我囤這些貨真的是很慘啦。於

是,他買了一個檜木澡桶還有一個泡腳桶、一個

NCKU Magazine 232 53

Page 56: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檜木水杓、一個檜木飯桶只要把飯煮熟再倒進木

桶裡放個十幾分鐘飯就會很香很好吃很多餐廳

都有跟我買耶你傻傻的還不趕快買一個。老闆算

他很便宜這次當作功德一件讓他了解到檜木的優

點以後活到很老的時候都會想起檜木的好。老闆

還半買半相送地給他一瓶五百毫升的檜木油,要

他泡澡的時候滴兩滴在澡盆裡。或許真是檜木的

功勞,在那次旅程後他就一直覺得平靜。

主臥室在浴室的隔壁,房間裡有一扇很大的

窗戶。雖然沒有像客廳的落地窗那樣,能夠出現

迷人的光線,但也不差。臥室裡的床是雙人床,

材質是烏黑的檀木。中國古典式的雕花床,四個

角落雕刻著細膩的龍鳳圖案。如果想要的話,可

以掛上薄紗把床給稍微遮掩起來;他並沒有這樣

做。主要是覺得那樣太老派,而且不知怎麼有點俗

艷的感覺。床上的床單被單是和床架很不搭調的

現代風格,乳白色的底配上天空藍條紋。枕頭套

也是和床單一組。枕頭上有個明顯的凹陷處,於是

可以知道他睡覺時不喜歡翻動。臥房裡的東西很

少,除了床、一個白色漆皮的衣櫃和一張桌面空

無一物的小書桌、一張看起來很舒適的椅子、罩

著刺繡燈罩的檯燈,沒有其他東西。就像是剛搬

進來那樣的冷淡,不帶感情。他不喜歡太多物品

出現在同一個空間,容易使人分心,那樣。主臥室

裡也有一間浴室,因為討厭溼氣他從來沒有使用。

先前讀過的書裡,有個主人翁喜歡坐在浴缸裡思

考。他覺得這個概念很不錯;所以他在浴缸旁邊

放了一張椅子,以便自己在思考時,可以喝杯咖啡

或吃個三明治。他還在浴缸裡鋪了厚厚的棉被,

躺起來比較舒適。有幾次,他還不小心在裡面睡

著了。

和主臥室相鄰的,是書房。房子裡有不成文

的禁令,印刷品不可超出這個空間。就連每天早上

的報紙,他都會在進家門以後快速地走向書房,

把報紙放在書桌上。這張書桌上也是什麼都沒

有,只有一個有著柔軟脖子的白色檯燈。檯燈可以

朝四面八方柔軟地轉動,並停在你想要的角度。

檯燈現在以有點疲憊的角度傾斜著。他會在飯廳

吃完早餐後,再到書房看今天的報紙。如果心情

好的話,他也會讀一點小說。「我也騎著,盡責地

上下顛動,只不過內彎的雙腿跨的是有彈性的空

氣而不是馬──由於夢境製造者的心不在焉而

出的小小紕漏。」他會用只有自己聽得到的聲音輕

輕地朗讀出來,然後停下來思考。他另外有個小

小嗜好,是把書房裡的書以各種不同分類法排列

收藏;這個禮拜輪到以書的厚度作為準則。最厚

的一本書有兩千三百五十七頁,是一本現代語詞

彙大全,搜羅了各個領域最新的用語;最薄的一

本書是一本關於愛情的書,封面加上封底和內文

總共只有七頁。不過印刷得很精美就是了。在這之

前,他還有以作者姓氏、封面顏色、書的高矮、書

名、書的條碼、出版社、內文的文字大小等各種方

法分類過。他還試過用每本書的側標字首排成一

首詩,結果令人非常滿意。

最後一間小小的房間,是儲藏室;就在廚房

的隔壁。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儲藏室裡有些什麼,

太多抽屜太多箱子。卻從來沒有打開過。什麼時

候放進去的,他也不很曉得。曾經有一段時間,他

把所有他不想看見的東西都裝進箱子裡,然後放

進儲藏室。儲藏室好像怎麼放也放不滿,從來也

54 鳳凰樹文學獎-現代小說首獎 - 盡頭

Page 57: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不會給人雜亂的壓迫感。各種顏色大小不同的箱

子,像被命令般整齊地從小堆疊到大。有幾次他

感受到儲藏室裡傳來強烈的吸引力,於是他走過

去。打開某個抽屜或某個箱子,卻想不起來裡面

的東西屬於誰。一條做工精細的項鍊、一條碎花

布的裙子、一雙褪色的棕色皮鞋、一只顏色誇張

卻含有美感的花瓶、一本相簿﹝裡面的人他好像

都不太認識﹞、一把拆信刀和一捆看不清收件人的

信。他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屬於誰,只知道不能

隨意丟棄。總有一天有人會來向他討的,這些私密

的東西。

他躺在走廊上。他正在享受絕對的平靜。穿

著簡單的白色踢恤和合身的牛仔褲,他專心地感

覺走廊磁磚所傳來的陣陣涼意。嗡嗡嗡嗡嗡嗡,

耳朵還是不適應全然的安靜。這時候突然傳來敲

門聲。叩叩。很含蓄的、蜻蜓點水那樣的敲門聲,

他只認識一個會這樣敲門的人。這樣的敲門方式

帶著一種絕望:就算再大力地敲門,也不會有人

來開門。不如就小小力地敲吧,這樣比較不會失

望。叩叩。如果讓她敲第三次,她就會擅自認定那

個人不在家,默默地離開。他只好動動指尖,失望

地發現自己果然沒有如想像中的死透,然後俐落

地起身。他揉揉自己的頭髮,裝出一臉剛睡醒的

樣子。用困頓的步伐,他緩緩地走到門邊,並在門

上發出叩門聲時把門猛然打開;她的手正準備要

敲最後一下門,沒想到門打開了手卻無法及時停

住,就這樣落了個空。她微微皺了眉頭,但沒有看

向罪魁禍首。「我要借浴室和吃頓飯,我快要餓死

了。」她腰也沒彎,就隨意輕鬆地用左腳鞋尖脫掉

右腳的鞋,又用右腳腳尖脫掉左腳的鞋,然後走

向沙發,把包包放下。她在包包裡翻找東西時,他

彎下腰來把她呈現奇怪角度的兩只鞋排放整齊。

她拿著換洗衣物走向浴室,一邊哼著歌,是

一首法式香頌。他走到廚房裡,打開冰箱並檢視

裡面的材料,然後對著剛關上的浴室門說:「吃三

明治還是生魚片蓋飯?」浴室裡傳來含糊的回答

聲說生魚片實在是這世界上數一數二噁心的東西

我才不要吃哩。他拿出吐司,將吐司邊切掉後放

進烤箱裡。接著從冰箱下層拿出萵苣,拔了幾片

葉子放進洗菜籃。又在冰箱裡翻找番茄,稍微用

水沖一沖後,拿起水果刀仔細切了薄片。他把平

底鍋放到火爐上,開火預熱。拿出兩片火腿和一

顆雞蛋,熟練地在鍋子裡倒入橄欖油,再毫不遲

疑地把蛋打入鍋內,在蛋上鋪上火腿。浴室裡的

水聲從她進去以後就沒有停過,他想這樣恐怕會

讓水費小小地增加了。他把火腿蛋從平底鍋裡鏟

起,一手拿著鍋鏟(和上面的火腿蛋),另一手熟

練地從烤箱裡拿出烤得金黃的吐司,把火腿蛋穩

穩地放在上面。將鍋鏟丟到流理槽中,拿裡萵苣

葉輕輕把水甩乾,用手剝成小片。整齊地鋪在火

腿蛋上,在放上番茄和起司片,蓋上另一片吐司然

後插上一根西洋劍造型的小叉子。他端著三明治

走到浴室前,敲敲門說三明治好了。水聲剛好停

止,她悶悶的聲音說:「我在擦頭髮了別偷吃我的

三明治!」

他走向飯廳,聽見浴室門打開的聲音,於是

回頭看。浴室裡的蒸汽一下子全部衝出來,跟著一

起衝出來的還有她。檜木桶真是不錯,她說:「改

天也想去買一個。哇那是我的三明治嗎好耶。」她

一邊用掛在脖子邊的浴巾擦著頭髮,一邊走到餐

NCKU Magazine 232 55

Page 58: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鳳凰樹文學獎-現代小說首獎 - 盡頭

桌邊坐下,又說:「我想喝牛奶。」他把三明治放在

她面前,走到廚房去用馬克倒了一杯冰牛奶,放進

微波爐裡稍微加熱。噹。她大喊牛奶好了!站在

微波爐旁等待的他說我知道我看著呢。他走回飯

廳,坐在她的對面並把牛奶放下。她嘴裡塞了一大

口三明治,右手拿著的三明治已經開始散亂,蛋

汁不停地滴落到盤子裡。你吃慢點,他說。她好像

吞不太下那貪心的一口,於是抓起馬克杯咕嚕咕

嚕地喝了一大口,把三明治給沖下肚子裡。「呼,

太好吃的東西是會危害性命的。」她邊說邊含蓄

地咬下三明治,這次小口許多。他看著她咀嚼三

明治,頭髮微微滴出水來。他好像聽到水滴到地

上的聲音。她用舌頭把三明治從左邊臉頰移到右

邊,繼續嚼著,接著說:「我最近發現了一件事情,

不過你要幫我吹頭髮我才要告訴你。」他並沒有

很想知道,不過還是答應了。她一邊吃著另一口三

明治,一邊帶著高姿態滿意地說很好。

她終於吃完了三明治,慢慢地把牛奶喝光。

她起身走到客廳沙發坐下,要他去拿吹風機來。

他走到臥室拿吹風機的時候,她著迷似地看著落

地窗外的陽光,並突然發現她的腰部以下曬到了

太陽,於是稍微往右邊坐。他走回客廳,把纏繞在

吹風機身上的電線解開,插上電。兩個人都安靜

沒有說話。吹了一下子之後,他才問說:「關於妳的

新發現。」她說:「我知道你其實並不想知道。不

過我還是必須告訴你,不僅要告訴你,我還要讓

你親眼看看。」兩個人又安靜下來。吹風機發出嗡

嗡聲,奮力地加熱著被捲進風扇中的空氣。吹出

來的熱風溫度剛好,他想這個人的頭髮好細呀好

像蜘蛛絲一樣,一不小心就會斷掉的樣子。他關

掉吹風機,用手指穿進她的頭髮間,稍微搓揉頭

皮檢查頭皮有沒有吹乾;又順著滑下耳後,確認

耳後的頭髮也吹乾了,才把吹風機的插頭拔掉,

再慢慢的把電線給纏回去。他走回臥室放吹風機

時,她走向落地窗,把鎖給打開發出喀達的一聲。

外面有點風,吹過頭髮的時候可以聞到洗髮精的

味道。她站在紗門前看著外面的陽光,然後瞇起

眼睛。他走到她身邊,站著,然後說:「說吧。」

她沒有開口,只是用兩隻手把紗門給往左邊

推,然後走到陽台上。他每天都會刷洗陽台,所以

沒有什麼灰塵,只有幾片從樓上住戶盆栽那飄下

來的枯黃樹葉;偶爾也有沒抓緊的毛毛蟲跟著一

起飄下來,他會用小瓶子裝起來以後,去公園散

步時再把小蟲放在草地裡。或許是稀有的鳳蝶也

說不定。他跟著走到陽台上,在微微的風裡他覺

得很舒服,然後聞到洗髮精的香味。她說:「我發

現我可以從高處跳下不會死。」語氣平淡,不怎麼

喜悅的樣子。他沒有說話,也沒有什麼表情。一陣

比較大的風吹過來。她的頭髮飛到眼前,她把頭

髮塞回耳後。她說:「到客廳等我吧,我等一下會

回來。」然後,以好像練習過很多次的姿勢,輕鬆

地用一隻手把自己撐到圍牆上,坐好。他看著。她

這時候回過頭來說:「我最喜歡這個瞬間。」然後

她往下跳。他猶豫著要不要往下看,身體不由自

主地走到牆邊。他看見她姿勢優美的下墜,像跳

水選手那樣。突然他看見盡頭像飢餓的野獸那樣

張大了嘴巴,把她給吞進肚子裡。他看了一下一樓

的地面,確認沒有她的身影;他走回客廳時聽見

廚房的水龍頭沒有關緊。滴。

56

Page 59: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你逼得我很近,大約10cm

合適展開一堂解剖學

眼睛筆直劃下

我強韌且

華麗的殼蟬蛻般

綻開

不敢躁動鳴叫,與痛無關

許多雜質在小管子中瘋狂的奔跑

那是些不受控制的字

易聚集

組織成我異色的夢

我們不需要穿衣服

───抑或是────

害羞的沒穿衣服

自然地

跟「他 在一起或 │ 是跟 他」在一起

如萬花筒般多樣

我從孔中看見,你

很多

靜靜的站著帶著慧黠的笑

凝視

同乾淨的百合花

光線是溫柔的凌晨三點

鏡子

Poem鳳凰樹文學獎

現代詩首獎

地科系二年級

 王季勤

NCKU Magazine 232 57

Page 60: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商學院劉鼎興院長

趙林安娜教授

大學四年的二三事 交通管理學系53級 曾忠雄

我們是一九六○年進入成大的,交管系是屬

於甲組(理學,工科和醫學),當時考上,有人查問

是何系所,據實以告:“交通管理系”,還被查問

是不是站在馬路上吹哨擺手的,我自己也不知如

何解釋,大家「一頭霧水」。當時聯考已實施行多

年,但分甲、乙、丙三組還是我們那一期前兩三年

的事,當時文組是乙組,含音樂藝術等各方面科

系,而農業方面的科系列為丙組。我們南一中有

六班畢業,五班是甲組,不敢說甲組的人都學醫,

但我敢說99%以上的人,填的第一志願是醫科。有

人甚至非醫不唸,重考多「年」為的是那件白袍以

及往後的「馬克、馬克」。曾聽說有位仁兄成績常

列前茅,但對於醫學興趣缺缺,非常嚮往法律方

面的研讀,沒想到其家長得知後,竟被

「恐嚇」⋯“若棄「醫」從「法」將斷絕

父子關係”云,就這麼嚴重!也怪不得我

們同學上課,到課人數總是比一半多一

點,不來「同留和屋」的同儕們,我看他

們的心情不是可以用當年關公困曹營的

心情來形容嗎?「籍在“交管”心在“醫”,

人在“台南”心在“補習班”」,重考“卡要

緊”,上課?!省省吧。

進成大,第一件事就是新生訓練,那

時成功堂的位置三分之二滿吧,好像三天

的樣子,一大堆「小毛頭」和一小部份女同

學(當年我們是“非常的”陽盛陰衰)枯坐在

廳內聆訓,沒有人有心情去注意上頭所言何

事,左右鄰座的先生、女士又不熟,杵在那裡索

然無味,大家都「擠」出了一張苦瓜臉。搞不好,

三四十年後的這些「我們」其臉上皺紋,是不是當

年的「苦瓜」也有一點功勞。那時,唯一記憶良好

的是校歌教唱,筆者至今尚能從頭到尾一字不差

唱完,不走音也不吃「螺絲」。比較可以提一提的

是當年「漢」「賊」不兩立「國」「共」是死敵,所以

校歌的歌詞內有一段⋯“瞻望河山三萬里,腥羶

未滌,仇恥勿-忘⋯!莫等閒英年歲月⋯⋯。”這

段,不知現在可已經修改了否?成大在台南,而台

南歷史離不開鄭成功,所以開山路上的延平郡王

祠比孔廟大。我們的校歌開場就是「延平拓

土興邦

Page 61: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地⋯」,而我小學讀南師附小(現在應正名為南大

附小吧?)他的校歌開頭是「郡王祠旁,偉聳著南

師附小⋯⋯。」“延平郡王”帶上一筆。台南一中校

歌:「大海蒼蒼⋯⋯」到結尾是「⋯⋯台南一中,

無負鄭成功!」,三首歌詞內,都列了「國姓爺」名

號,無非是對照歷史的一個連接。不知道是否在

台南的小、中、大學各家校歌內都有提到鄭延平的

有關字眼?待查待查。當年成大由台南工學院改

名成功大學,一方面祈望學生們個個「成功」,也

連接上學府所在地的歷史,名字真是取得好,取得

妙,取得呱呱叫!

上大學嘛,就跟以前初、高中不一樣,課程有

必修選修,國文、英文按聯考成績分班,溫故知

新,有時炒炒冷飯,雖是集「各路英雄(雌)好漢

於一堂」,「教而化之」,但下了課,一哄而散,分

奔各系,沒有比較

特別的是來充記憶,大家應付應付而已。倒是我

們的「三民主義」是開在我們交管的小班課,他

系來選課的不多,印象深刻的是陳鎮惡老師嗓門

大,課堂任何一點,都可以「領教」他那慷慨激昂

的聲音,同學們大多「敬而遠之」,坐得離講桌越

遠越好,形成一「半西瓜形」的中空「聽話隊形」。

不知哪天,陳教授心血來潮,要大家坐近,可是

無人「領情」,此時「鎮惡」老先生從容的提起皮

包,拉出點名冊作勢要「唱名」,是時交管一的當

年「班頭」張聞信(後轉水利系)先抱起書本轉坐

陳教授跟前,其他人紛紛「移駕」眾星拱月地坐

滿四週,跟先前課堂座位的樣子,完全形成對比,

正好像半西瓜形,填滿了西瓜子。點名,還是有其

功能。陳教授最令人敬佩的一段講

交通管理學系53級畢業師生合影

NCKU Magazine 232 59

Page 62: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話,是有關火車各節連結用的大塊接頭,當年都以

「詹天佑」稱呼,似乎和英文的Joint同音。那時有

一個報導,就某人認為「大塊接頭」不是詹老前輩

所發明,詹天佑辛苦建造張家口鐵路(涵洞特多)

時,就已經存在的用具了。這種論調讓陳教授大

大發火,聲色俱厲地痛批這種長他人志氣,滅自

己威風的謬論。他甚至捲起雪白襯衫的長袖,大

拍講桌,口沫橫飛地數落那位「發奇想謬論」的仁

兄好一陣子。那時的陳教授,臉紅脖子粗,結束評

論停下來擦汗,我看他身子,手臂有點抖咧!那個

年代,國家至上,詹老前輩發明連接頭榮譽,也是

「國家民族」的,不容詆毀,顯見教授嫉惡如仇,

真是人如其名,我們是應當再向鎮惡老先生行最

敬禮!

上學,就是來受教的,我們有行為不檢,或禮

貌不周,天經地義要被罵挨訓。有一件被訓的記

憶,至今未忘,那倒不是個人挨訓,而是全班被

罵。當年,每人必修一科第二外國語,我們那班不

是法語就是日語,我修日語,老師是趙林安娜女

士,師丈趙性源先生。趙林老師是日本人,本名荒

木道子,他說是主修「小學」,就是「文字學」的意

思,教日語,就是她本行。趙林老師教起日語深入

淺出,尤其文法更是分析透徹,層次分明,上她的

課,從頭到尾,都是新知,讓你感到「絕無冷場」,

仔細聆聽,猛作筆記。她是我個人成大生涯中,多

位令人懷念敬重的前輩之一。有一次上得課來,我

們在課堂靜候老師光臨,當大家起立迎接老師步

上講台時,卻看到她對著課堂左方怒斥:「站起

來!為什麼不站起來!」非常生氣。顯然有位仁兄,

不知失神?或是甚麼原因,忘了起身。趙林老師就

這樣大家站立之中訓示大家作為「禮儀之邦」的

國民,應有的進退之道,句句諍言,雖然是個日語

台灣省政府以省主席嚴家淦具名公文,「台灣省立工學院自四十五學年度起改為台灣省立成功大學」

成功大學校歌,1957年

60 大學四年的二三事

Page 63: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課,但大伙兒們確確實實上了一堂公民課。身為日

本人,進入華人家庭,完完全全融入了漢人的社

會,操微帶日本腔的普通話,加上年青時日本文化

的薰陶,當然會有這種「大動作」給我們這些「央

央大國」的小毛頭來個一記當頭棒喝,大家應當

虛心領受!多年後,筆者曾在高雄鹽埕鬧區偶遇

趙林老師,趨前尚未問候,老師已先開口:「是成

大的同學嗎?」真是令人「心暖」!那麼多年了,教

過學生無數,見面就能記得,真是不簡單。多年

後,個人曾經想再進修日語,希望能再受教於趙

林老師,然高市補教界查不到,我也特地去鳳山

官校黃埔二村找尋,蒙鄰居告知回查高師大(時

為高雄師範學院)趙性源教授亦不可得,諒已遷

居新大陸。願令人懷念的趙林老師全家健康愉快!

當年讀大學,不是每個人都能再放洋深造,

大部分畢了業即就業,就如筆者一樣,留學是夢

想,不必浪費時間去「幻想」,早點做事,掙錢養

家才是。交管系當年是商學院劉院長鼎新老前輩

創辦,我們那年是第六屆。前四屆除陸、航兩組分

之外,尚有電訊組,是和電信局建教合作,出了學

校保證進入電信局服務。第五屆時因員額滿建教

合作停辦,只剩陸運及航運,陸運組主要在我們

國內的鐵、公路發展,以劉院長在交通界的聲望,

當需要動用到他老人家的「面子」時,他是非常得

心應手的。航運組方面,航空的客運當年草創初

期,兩三家公司在運作而已,貨運更不用說,就業

窄門很難擠入。海上運輸又只招商局(陽明海運

前身),台灣航業公司,益壽、益祥、復興等航業

公司而已,招新人的胃納不大,相關科系畢業生

就業不易,所以我們的院長對大伙兒們的出路,

是相當煩心的。所幸我們那年有海關特考,當時

的「官僚」居然把交管人排除在應考資格之外。劉

老前輩交涉之後,才把「航運組」很不情願地(這

是我的觀點)列入,及時讓我們應考,而送進去了

前前後後六、七人,消化了近半數。

出了校門就快半世紀,大家在各行各業打

拚,很少有機會再回母校去看看,只是當有時間作

回憶時,會想起那大學四年美好的時光,撞球伴,

K書團(圖書館佔位),橋牌搭檔等等記憶畫面就

一一浮現,而連帶想起了傳道解惑的恩師們。老

師們我們這些學生應當感念,尤其創立了交管系

的劉老前輩。五十七年秋,曾陪留美返台省親的

葉秀奇同學前往劉院長寓所拜訪,沒想到也是最

後「進謁」;六、七年後,南部幾位同學得知院長駕

鶴之訊,記得是由現已由關稅副總局長退休李榮

達同學安排,在錯過告別式後,得以參加東寧教

會舉辦的追思禮拜,大家在院長「玉照」前靜禱,

默念,或哀思,想起從前種種院長所賜的恩澤,能

不唏噓?願 他老人家在天安息!

大學生活,多采多姿,而紙短情長,難能一一

細述,舉了一些不才以為比較值得記述的,爬在

格子上記下,以應付總編的稿約,怠慢處,還請海

涵。行年已近而立之年,退了休之後,漸趨平淡,

但是人生若還可以重來,那我第一志願是回成大

再過四年,原來同窗,一樣的師長,同樣的上下課

鈴聲,秋去冬來,春過夏接,再來四個循環,重新

再過那一千四百多個日子,一定相當精彩。只可惜

那是幻想,人生不能活兩次嘛!但是在學的學弟妹

們,可是正在舞台上操演的「要角」,請把握今朝,

駕馭美好光陰,善用每分每秒,將來應當非常有

收穫的,不必再像我們這些糟老頭想「回鍋」,這

是不可能的事。究竟校歌詞內不是已經明明白白

提示:「⋯⋯莫等閒英年歲月⋯⋯」,在我結束瞎

掰之際,願向在校的學弟妹們作此提醒,也謝謝

你們及編輯老總,將「本節目」看到結尾,中途沒

按遙控器「關機」!

二○一○年七月四日

NCKU Magazine 232 61

Page 64: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械械系53級、機研所55級 周濂溪

馬承九老師的

敬業精神

我2009年九月受邀參加湖南省寧遠縣主辦

「兩岸舜文化交流會」活動,除在寧遠縣九嶷山

舜帝陵園舉行祭舜大典外,就是在寧遠文廟舉行

「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會暨書畫雕塑展覽」,我看完

展覽後,在文廟門口看到幾張長條桌子上擺好了

很多毛筆、大瓶墨汁,和一疊疊上等r萱紙,我一

時心癢,就打開背包,拿出我隨身攜帶的毛筆,將

萱紙裁好,大筆一揮,寫了一幅對聯「堯舜禹湯文

武周公孔子 科學工程美術音樂運動」。因為是

祭舜大典,討論的是「道德文化」,沒有文化比我

們歷代「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的固有倫理、道

德和思想更理想、完善,而且舜帝還有「德聖」的

美譽,無論個人、社會與國家都應遵循此一固有美

德修身和建國;同時更應遵循「以科學方法,用工

程師的態度建設國家,以美術、音樂陶冶個人生

活,常運動以鍛練身體,如此強身建國,國家才會

富強、康樂。」這是我寫這幅對聯的理念。後來我

又填了一首「沁園春」詞,即席畫了一幅國畫,又為

一位市長寫了一幅「鵬程萬里」全開萱紙的匾額。

我家鄉鄉下讀書資源不足,知識缺乏,我從

小就被訓練練書法,我父親常說:「『字』是打門

錘!」意思是人要想往外求發展,第一關就是看你

寫的字怎麼樣,在鄉下缺少資源的情況下,我大

部份的時間就是練帖,就是按照古人書法練字,

高小、初中就為人寫對聯、招牌,一度在家鄉嶺坡

坳小有名氣。我家開雜貨店,店裡有空白的對聯

出售,請我寫對聯的鄉親朋友就順便買我家的對

聯,一度賣到缺貨。爸爸特別在天花板吊一塊大

圓墨,磨墨時順手往下一拉,磨完墨、手一鬆、圓

墨就自動彈回。離開家鄉時,我還帶了一枝一塊銀

元的小楷筆,一塊錢銀元在鄉下可以買一擔米,

可見那枝筆有多好,因為那是我弟弟桂芬在毛筆

店學徒送給我的。可惜我從上海來台時丟在上海。

民國卅七年底我到陸軍340師1020團第三營

部當文書,那時我個子矮小,說句可笑的話,看來

是標準的幼年兵,憑的就是一手清秀的毛筆字,

真應了爸爸說的,「字是打門錘!」教誨。在空軍

馬承九教授

Page 65: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預校、機校受訓,常被校部召去繕寫文件、在空軍

服務也偶而寫寫對聯、結婚喜慶等字,在成大唸

書六年就很少提筆,但在紐約大學進修、順便打

工時、卻大大地派上了用場。中國人在國外結婚,

不管是在教堂、或公證結婚,最後都在中國餐館

辦喜宴。中國餐館都不免佈置一些中國固有的喜

慶對聯和大「囍」字,我打工的大餐館偏偏是位

置適中、場地又大,很適合辦喜事,所以常常有結

婚喜宴,我就因能賣弄這點本事很受老板青睞。

進入中科院後,因為應酬多,又知道我能書能畫,

為人代筆的機會就多了,2009年湖南寧遠「舜」文

化交流會、大場面當眾揮毫還是第一次,原以為

我會緊張,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臉皮也較厚,寫

來竟是那麼地輕鬆愉快,還覺得相當過癮,要不

是節目安排得很緊湊,恐怕那一疊高級萱紙都要

在我們筆下燦爛發光,因為我看到排在我後面等

我揮毫的人還真不少呢!

回到台灣,看到母校即將舉行校慶,校友聯

絡中心在校慶當天舉辦當眾揮毫,我就很動心、

我又看到機械系系友大會也在校慶那天舉行,同

時還恭賀馬承九老師榮獲經濟部大學產業經濟貢

獻獎--終身成就獎,我一直對馬老師非常尊敬和

佩服,就想到該寫一些「福」和「壽」有關對聯或

匾額恭賀馬老師,我又想到馬老師一生清雅、淡

泊,太大太重、佔地方、不適用的東西或飾物都非

所宜,所以我想到借校友聯絡中心揮毫的機會為

老師寫一幅篆體、全開萱紙的「福壽康寧」,以馬

老師九五高齡、身體健康、又那麼熱心幫助後進,

及醉心生活,我寫這簡單的四個字實不足以表達

我和全體系友對馬老師的尊敬於萬一,只能聊表

寸心而已。

我從沒有寫過篆體,也不知道「福壽康寧」

四個字的篆體如何寫,所以我查字典,在家又好

好練習幾遍,覺得滿意後,才在那天校慶踏上校

友聯絡中心、揮毫教室、大筆一揮,寫完之後,我

不禁自覺好笑,「秀才人情紙半張」,可是紙還是

校友聯絡中心的,只是紙不止半張、而是一大張。

本來預備參加機械系系友大會,但拂不過旁邊站

了一大堆等待我揮毫的朋友,我只好寫到十一點

多,再不走系友會都散會了,只好向旁邊熱情等候

的朋友,保證下午再來。

馬老師恐怕比我三十七年底來台還要早,一

直是工學院機械系的教授,民國四十二年,我在

空軍機械學校當學生受訓時,就請在台南工學院

機械系任教的馬老師到岡山教我們熱力學,那時

還有數學系系主任樊平章教我們微分方程、土木

系林柏堅教授教我們應用力學與材料力學,朱越

生那時還是空軍中校、教我們噴射推進,這幾位

老師教課非常熱心,也獲得我們的尊敬,我記憶

中的馬老師大踏步走進教室,手拿一條大毛巾,

好像從不帶課本,我們的教室雖說新建不久,可

是低矮、屋頂又是鋁皮,容易吸熱,南部太陽大,

教室擠滿約七十位同學,很快就變成蒸籠。教室

再怎麼熱,總比出操要舒服,而且我們穿的是短

袖襯衣和短褲,而馬老師就不能像我們一樣穿

着,他講課很熱心、賣力,不但要讓全班七十位同

學都聽到,手勢也很多,所以揮汗如雨,就不停地

拿着大毛巾擦汗,這是我們機校同學對馬老師最

深刻的印象。

後來馬老師安排我們機校同學去台南工學院

機械系熱工實驗室作熱工實習,那時台灣只有台

大與台南工學院有機械系,以及熱工實驗室,一直

到民國五十五年、我成大機械研究所畢業,別的

大學都不敢設立機械系、原因是沒法建立熱工實

驗室,成大機械系的熱工實驗室比台大的還要完

整,但嚴格說起來都很破舊、故障多,空軍機校雖

NCKU Magazine 232 63

Page 66: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台灣省立工學院時期(1946~1956)的熱工實驗室

有飛機發動機教室,但就是沒有熱工實驗設備,

所以我們只有去台南工學院機械系的熱工實驗室

作實驗 。那些老機器經常故障、或啟動不起來,

助教站在那裡,只有乾瞪眼,不過馬老師一走進

實驗室,就手到擒來,兩下子機器就乖乖啟動,後

來我民國四十九年聯考進入台灣省立成功大學機

械系,三年級作熱工實驗時,機器還是老機器,同

樣老是不容易啟動,啟動後不小心就熄火,熄火了

就再也無法啟動,好幾次都是馬老師、或朱越生

主任、或張正生老師,都是一走進實驗教室、手到

擒來把故障排除,好像那些故障怕這幾位老師

似的,讓我感覺對這些老師的學識與技術非常

佩服。

我在成大機械系修馬老師的課有必修的內燃

機、與選修的氣輪機,我們同學都感覺到馬老師

教學非常熱心,雖然分數給得很緊,但同學對他

非常尊敬,當時僑生一般評語是台大很好混,成

大很難過關,所以理工科僑生比較喜歡選台大而

非成大,我的分數也不高,不過我覺得從馬老師

教學獲得受益非常多,尤其是畢業的僑生,沒有

不對馬老師一提及他的名字就肅然起敬的,可以

說是機械系最受尊敬的老師之一,有年他來中山

科學研究院訪問,雖然不是我承辦接待事宜,但

我是第一位從聯考進成大、機械系畢業、進入中

山科學研究院服務的同學,所以那時在中科院工

作的成大機械系、機研所畢業同學,我大部份都

認識、或從我手中引進的,馬老師到中科院的消

息、就有幾位我不知道的同學、向我報名欲參加

歡迎馬老師的餐會,聲言「歡迎馬老師的餐會,我

怎能不參加!」餐會中大家對馬老師的熱情,讓我

深深感覺馬老師確是深得學生的愛戴,我想馬老

師也一定深深感覺到、好好教導學生、這種桃李

滿天下、受學生愛戴的熱情,真可以足慰平生。

2009年馬老師九十五歲,九十三歲才從機械

研究所退下來,他獲得經濟部大學產業經濟貢獻

獎--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他教過的學生除桃李

滿天下之外,教學認真、熱心,看來也很嚴肅,但

下課和學生互動良好,我在校時他常邀乙班幾

位同學到他家玩橋牌,他也喜歡種花,有次

上課還特別把他家晚上曇花盛開的喜悅在

課堂上說與我們分享,在中科院餐會後,

看到餐館旁邊有個「蘭園」餐館招牌,他

以為是種「蘭花」的花園,還跑去看。近年

他雖然耳朵重聽,精神卻一直很旺盛,身

體也不顯老態龍鍾,不但是同學們學習的

好榜樣,也是我們這些七老八十的老學生養

生的好典範,值得我們學習和效法。

64 馬承九老師的敬業精神

Page 67: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本校從日治時期1931年創校開始,歷經幾次

的沿革,將於明年慶祝八十週年校慶。由於成大

過去對台灣科技產業的卓越貢獻,這幾年來,已

經引起研究台灣史的學者,對成大歷史的注意。

就在這個時機點,【成大】校刊同仁所推動的【合

力寫校史】活動,極具構思與創意,而且逐漸引

起校友的迴響,並有初步的成果發表於第230、231

期。這類型的口述歷史,研究價值固然匪淺,畢竟

還是必需依賴尚在人間的熱心校友,願意分享過

去珍貴的在校經歷。

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時期的校友,至今已

經逐漸凋零,年歲至少在85歲以上,在體力

許可下,我們想要獲得這些學長的首肯,

進行口述歷史,實在有其困難性。1940年

代後期,戰後回日本的校友,結合地區性

的組織,逐漸形成全國性的校友會,定期

召開同窗會,並發行同窗會會報。後來

同窗會以【鳳木會】為名,繼續發展。為

了彌補【合力寫校史】活動在本校日治

時期這一區塊的不足,筆者依據手邊資

訊,簡略說明【鳳木會】的相關訊息,以

及該會報的珍貴內容,提供對本校校

史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1.【鳳木會】的起源

1948年夏,日本九州的30餘名校

友,聚集福岡縣羽犬塚市、電氣工學

科第二任科主任志田正雄教授家,為

機械系教授 褚晴暉淺談【鳳木會】及其會報

同窗會的成立發聲。隔年,以匯集於東京的【機好

會】同窗會為基礎,校友們希望同窗會能夠跨出

組織化之第一步。爾後,各地區有志之校友,開始

在日本各地,如關東地區、中國-四國地區、以及名

古屋地區逐漸形成支部組織。1969年8月,制定同

窗會會則。1974年6月,發行第1號【台南高等工業

學校同窗會】會報(圖1)。1974年8月4日,在東京

召開第一次同窗會全國大會(以下簡稱大會)。當

時全國有1561名會員,其中包括居住不明的333名,

以及死亡之178名。

圖1

NCKU Magazine 232 65

Page 68: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1986年,第12次大會提議,希望以學生時代帽

章之鳳凰花樹木為名,變更同窗會之稱呼。隔年,

第13次大會決議,以【鳳木會】為同窗會之略稱,

並從第30號會報起,以【鳳木會會報】稱之(圖2)。

2007年,第70號【鳳木會會報】起,添加【後甲

原】名稱(圖3),紀念台南高等工業學校建校於台

南市後甲之地,足見這些自稱【灣生】之老校友,

對在台學生時代的無限懷念。2010年為止,會報共

發行到第73號。

圖2

圖3

2.鳳木會會員分類

【台南高等工業學校同窗會】會則規定,會

員分為四種:正會員(畢業生及未畢業之同學)、

特別會員(教職員)、贊助會員(正會員與特別會

員之遺屬)、準會員(有意加入之成功大學畢業

生)。每位正會員均冠以數字與英文字(或中文

字):數字代表各科第幾屆畢業,英文字或中文字

之M代表機械科,E代表電氣科,C代表應用化學

科,EC代表電氣化學科,「土」代表土木科,「建」

66 淺談【鳳木會】及其會報

Page 69: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代表建築科。例如:1M是機械科第一屆畢業生,

1土是194 4年入學、未畢業即回國之土木科在

校生。

3.歷屆鳳木會會長

同窗會成立至今,歷屆會長依序為:伊東

貞昭(1E)、田部貴良(5E)、益本 稔(9E)、高倉

佳輝(8E)、增田昌俊(13M)、及現任之濱 壽夫

(13C)。

4.【鳳木會】會報的歷史價值

【鳳木會】會報的內容非常豐富,涵蓋範圍

廣泛,為研究吾校日治時期歷史之必備工具。成大

博物館為了布展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時期之校史,

委託歷史系高淑媛教授著手研究,該會報為重要

之參考依據。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王耀德教授,在

研究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時期入學問題與族群關係

時,也參考該會報,並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之【台

灣史研究】。茲依據會報的記載內容,大致分類

如下:

(1)校友在學時期(包括中學、高等工業學校

年代)之生活點滴,如:對教授的回憶、同

學間之互動、住學寮的狀況、社團(滑翔

機部、網球部、足球部、籃球部、水泳部、

柔道部、相撲部、音樂部、陸上競技部、乘

馬部、劍道部等)的訓練與比賽成果等。

(2)校友畢業前後,二戰的影響,在滿州、台

灣、或日本本土之職場變遷,退休後的感

想等

(3)學校的軟硬體建設,如:校地位置與規

模、建築物的完成、放置本館2F之機械工

學科鑄造的報時吊鐘、工學路兩旁之尤加

圖4 機械系謝爾昌教授(39級,已故)從木場幹夫(11M)接受【後甲原】紀念冊

NCKU Magazine 232 67

Page 70: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利樹(思索之道)、校內鳳凰樹的種植、校

歌的作詞作曲、校旗的創作等。

(4)教職員的回憶,包括在校時期、回日本後

之工作生涯、及晚年的生活。

(5)由於戰爭的關係,學生必須到白河、墾丁、

及澎湖等地進行軍事演習。許多學生還到

滿州、太平洋群島、中國大陸參與戰爭,

遭遇不幸戰死或倖存等不同的命運。有些

校友將戰爭時期的經歷,非常詳細的記錄

下來,例如:緒方敏則(5M)的所羅門島戰

役、近森幸四郎(9M)的1004戰死番、陳明

峰(12C)的土浦海軍航空隊、以及11M校

友之神風櫻花特別攻擊隊等。

(6)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考慮戰後留用日

籍人員子弟之教育問題,設立【省立工學

院附設日本人中學校】,會報中記載這些

學生姓名。

圖5 11M校友參觀日治時期的本館(現為成大博物館)

左起:田神一夫夫人、川畑清次夫人、木場幹夫夫人、謝爾昌、?、木場幹夫、?、川畑清次、森田芳三郎

(7)在每期會報中,均會記載校友的近況、訃

聞消息及其遺留之家屬。

除了會報外,還有其他珍貴資料,如:【鳳木

會】的五十週年特刊「五十年の步み」、「七十週年

特別號」等;1979年,伊形德一教授出版的回憶

錄「碌碌四十年」;1992年,11M同窗會製作【後甲

原】紀念冊(圖4、圖5),除了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時

期珍貴照片外,並紀錄該屆機械科同學的近況與

戰死同學的家屬。

5.【鳳木會】的凋零與其未來

【鳳木會】成立時,有一千多名會員,由於時

間的推進,會員人數勢必逐年減少,到2009年為

止,只剩約200餘名。依據近藤正明(13C)的預測,

未來2012年,將不到20名。在這種逐漸凋零的趨

勢下,經費將入不敷出,無法維持同窗會之正常運

作,令人噓唏。

68 淺談【鳳木會】及其會報

Page 71: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清代名將林則徐祠堂前有一幅對聯「子孫

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

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

過。」這幅對聯之主要用意在於鼓勵世人

不要把錢財留給子孫,因為子孫若是像

我一樣賢能,留給他錢財反而折損了他們的

志氣。反之子孫若是不如我賢能,留給他們錢

財反而會讓他們更加墮落。然而錢財不留給

子孫那要留來做什麼呢?今年甫獲時代雜

誌選出2010年世界百大名人的陳樹菊女士,

把辛苦的賣菜錢捐做善款,20年就捐了一千

多萬,時代雜誌評論她令人讚嘆的不是非凡

的成就,而是簡單平凡的慷慨善行。

陳樹菊女士說:「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

用」。她從小失學但她認為教育對一個人來說

是最重要的,因此把錢捐給了學校。林則徐祠

堂前這幅對聯的用意與陳樹菊女士的想法是

一致的,但與絕大都數人將財產全部留給子

女的做法是相反的。

回憶在民國八十八初的一個午後,當

時年已七十幾歲的馬學坤學長(機械系32

級,台南高等工業學校),在成功校區的舊機械

系系館,流連忘返許久,一會兒摸摸那日據時代

所建造往上開的檜木窗戶,一會兒摸摸充滿檜木

香味的木門,一會兒又駐足在中庭看看青翠茂盛

的老樹。隨後走到自強校區新的機械系館,抓了

校友聯絡中心 蕭世裕主任

一秉大公興學開啟校友捐款興學之先河

馬學坤學長於「照坤精密儀器大樓殿基碑石」典禮中致詞(2009.12.1)

NCKU Magazine 232 69

Page 72: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一位學生問說:機械系主任在不在?這位學生代

他去尋問,結果回答他說:系主任開會去了,不在

系館。馬學長就到舊機械系館再做一次巡禮就返

回台北。過了幾天他打了個電話給化工系的王振

華教授,表示英語教育非常的重要,希望能捐一

筆款項給母校來加強英語教育。當時馬學長在台

灣、美國兩地做原料貿易事業,有感於現在學生

的英語能力仍需加強,希望能幫助母校提升學生

的英語能力,但是當年恰巧一位台南士紳吳修齊

先生已先答應捐贈一棟語言中心大樓(現已命名

為修齊大樓)給成大。因此當時的翁政義校長特

別提出希望馬學長把錢用在建一棟精密儀器設備

大樓。馬學長欣然接受翁校長的建議。翁校長接

著又問:馬學長準備捐多少錢來蓋這棟大樓?馬

學長說:新台幣四、五千萬左右。翁校長說:這筆

捐款不夠蓋一棟大樓,馬學長是否能增加一些,

其餘不足部分由成大找配合款來共同完成馬學長

的心願。馬學長思考了幾天之後答應捐一億元新

台幣,於是一棟造價約二億五千萬的十層樓精密

儀器設備大樓就在自強校區東北角蓋了起來。

民國九十七年該大樓開始啟用,讓成大的許

多貴重儀器終於可以集中管理並提供更好的服

務,此外生物科技中心、微奈米中心及製造工程

研究所等單位陸續進駐。民國九十八年十二月一日

馬學坤學長於「照坤精密儀器大樓殿基碑石」典禮中致詞(2009.12.1)

70 一秉大公興學開啟校友捐款興學之先河

Page 73: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馬學坤學長與子女在一幅林則徐祠堂前對聯合影

假自強校區舉行「照坤精密儀器大樓奠基碑石」

揭牌儀式,氣氛莊嚴隆重,高齡八十七歲的馬學坤

學長由他的公子馬超群,女兒馬莞容陪伴出席,

另外成大資深副校長黃煌煇、前校長馬哲儒、前

校長翁政義等師長共同聯袂出席這場隆重奠基碑

石儀式。當天馬學長一行三人提早半個小時到成

大,我建議他們到成大博物館參觀,於是馬學長

柱著拐杖由子女扶持慢慢的參觀博物館,當他走

進古早成大展示館時,他看見牆上一張林茂生教

授的照片與簡介,他立刻把柺杖交給了在旁的女

兒馬莞容,然後恭恭敬敬的像林茂生教授照片一

鞠躬並說:「老師好」,這個場面真是令人動容。

林茂生教授(1887~1947)生於台南府城。1916

年,林茂生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東京帝國大學的文

學士學位,成為台灣人在日本統治下的第一個文

學士。返台後,擔任長榮中學(原長老教中學)教

務主任,並教授英文。隨後赴美國求學並於1930年

元月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翌年

(1931)返台擔任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成大前身)

外語科的主任並兼任圖書館館長,馬學長受林茂

生教授的外語教育啟迪甚多,因此在1990年代以

該班名義捐贈林茂生教授塑像一尊給母校,置於

圖書館供後人瞻仰其行誼。當時促成此捐贈的就

是時任校長馬哲儒教授。

馬學坤學長說:「 他當年要捐款給母校蓋語

言中心,一來是為了提升母校學弟妹的英語能力,

再來是感謝林茂生教授的教導。揭牌儀式開始前

我與翁政義校長閒聊時,翁校長問我說:一個人

口袋裡有十億元,他捐出一億元,你覺得這個人

如何?」我說:非常佩服。他又問我說:一個人口

袋裡有一億元他捐出一億元,你覺得這個人如何?

我說:非常敬佩但應該沒有這種人。翁校長接著

說:坐在你旁邊的馬學坤學長就是屬於後者,他

不是賺錢賺最多的校友企業家,依常理來說把錢

留給後代子孫的人居多,但是馬學長這種感恩圖

報的情操,實在少之又少,他的善行的確為社會

立下一個非常好的典範。從這件事讓人想起林則

徐祠堂前的這幅對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

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

而多財益增其過」是給馬學長善行的最佳寫造。

陳樹菊的故事發生在台東,馬學坤學長的故事則

是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最近美國的比爾蓋茲和巴

菲特更邀請多位億萬富翁捐出一半資產做為推動

世界慈善公益事業。他們的所做所為均是「把錢

用在最有意義的地方,而不是全數留給子孫」。

照坤精密儀器大樓取馬學坤、蘇照子賢伉儷

二人名字而成,藉以彰顯馬學坤學長獎掖興學之

忱。在照坤精密儀器大樓的奠基碑石敘述興建緣

起,碑文寫著『機械系三十二級畢業校友馬學坤

先生,主動向翁政義校長提出回饋母校,捐獻新

台幣一億元的意願,其餘經費回學校配合,總工

程費貳億肆仟伍佰柒拾貳萬伍仟元。因而開啟校

友捐獻教學研究大樓之風潮。』字短意長,為馬學

坤校友的奉獻在成大寫下歷史印記。

NCKU Magazine 232 71

Page 74: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從頂尖眺望:從台大看成大

校友中心徵文活動 林浩崴(工程科學系97級)

學生活動中心是我的系館

林浩崴,國立台南第一高級中學畢業,應屆考

上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念到三、四月突然不

想念了,於是自己跑去辦休學重考,很幸運的考上

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但大一上就被二一,從此每

個學期都過著差一科就掰掰的生活。

在校參與過南友會、建北會、橋藝社、飲品

社、國際英語演講會等社團;對學生會、社聯會、

系聯會皆有所涉獵,多次代表成大參與各項國內

外活動。因為學分修不完而延畢,於是決定考個

研究所,在不會寫程式的情況下,出乎意料的選

擇了應考資訊工程研究所,更出人意表的是竟然

考上了台灣大學!在台北念書半年多來,體會了一

些台大與成大之間的差異,於是有了此篇文章,與

各位分享我在台大所看見的點滴。當然這是我個

人的看法,不是絕對的正確,也沒有絕對的好與

壞,只希望各位看完後能夠有些思考,產生自己的

想法與觀點,那這篇文章就達成它的使命囉!

Page 75: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同儕競爭加速進步

我想就先由同儕開始聊好了:來到台大,雖

然早有同學都是強者的心理準備,但實際上遇到

了還是十分驚嘆。同儕的優秀程度比我想像中還

要高出許多,雖然成大的素質也很好,但就像國

中小在班上,第一名跟第二名的差距總是特別大,

二、三、四名其實差不了多少是一樣的道理。在台

大隨處可見輔系、雙主修、念三年畢業、參與各式

競賽得獎的學生。拿最基本的英文能力來說,參

與過幾次演講或說明會,台上講者口音漂亮,台

下聽眾發問流暢,都是我在成大比較少看到的景

象。我相信成大也有同樣素質的一群人,台大也不

是所有人都這麼厲害,但人數比例上我認為成大

還有許多進步空間。

我在上學期參與了T M B A跟資訊種子,

TMBA的同儕是以管理學院為主,都是較為積極,

清楚自己方向並努力不懈的族群,而台北的環境

能給予這樣的人很多資源,造就了他們的自身能

力不斷提升。資訊種子培訓計畫是台北縣電腦商

業同業公會所舉辦,意在培養未來台灣各項產業

的領導人,以理工學院為多數,此兩項計畫中自

然多有台大人,舉幾個例子:A同學台大電子所,

去年YEF出國代表隊長(全台15人),想法多元思

考深層,台風穩健人又謙虛;B同學台大電機系,

學生會學代,在外面跟同學合開工作室拍攝影

片,台北市政府到香港播放的形象宣傳短片,是

他們團隊的其中一個Case;C同學台大經濟雙修

工科,因為財金不給雙修用重考拿到雙重學籍,

預計五年拿三個學位,英文超好,在新加坡交流

營隊出盡風頭。每次看看他們,再想到自己,實在

汗顏⋯⋯或許有人會說我是拿極端優秀的例子,

我承認。但成大的各位享受了台灣大量的教育資

源,背負了社會如此多的期許,是否應該更加的

砥礪自己,努力向上邁進?

那究竟是什麼成就了台大人的競爭力?我自

己歸納出三個原因:一、家庭背景優良,父母從

小注重教育;二、台北資源豐富,許多機會可供學

習;三、同儕高度競爭,造成良性循環。前兩點是

無法改變的大環境就略過不談,我這裡想分享的

是第三點:為什麼同儕競爭非常重要?因為人是

從眾的動物,當不了解自己的目標時,群體在做什

麼,大部分的人由於害怕與眾不同,就會跟著群

體走。成大放學後,A同學回宿舍看表特(註1);

B同學打開電腦連魔獸(註2);C同學跟學伴出去

玩;是你會幹嘛?台大放學後,D同學去聽演講;

E同學參加比賽討論企畫書;F同學企業實習要開

會;是你會幹嘛?

答案沒有好壞與對錯,也不是說聽演講就比

打魔獸高尚,只是選擇的不同,四年的累積下來,

競爭力的落差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當一個大學

生沒有太多的判斷力,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時,

被同儕所制約,只是因為好朋友做什麼就跟著

做,沒有自我的思考,是很危險的。

充足資源積極爭取

接著談兩校所提供的資源吧。台大的資源多

到爆炸,我想就不用再強調,但其實成大也不遑

多讓,或許是由於同儕的競爭強度不高,有許多

的機會及資源在成大,卻沒有多少人會主動積極

的去掌握。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再多的資源也只

有24小時能學習,而成大的資源我相信填滿24小

時綽綽有餘。台大的確有數不清的演講與活動,

但在羨慕之餘,我希望各位能思考一下,自己是否

已經把成大的資源用到完全了呢?若是沒有,各

位要怎麼說服自己,就算有了台大的資源,自己會

好好的運用呢?

NCKU Magazine 232 73

Page 76: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先不說五花八門的演講、座談、展覽等各項

活動,來到台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共空間:台

大校園是全區的無線網路,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

上網。活動中心、各系館、校園的各個角落都擺

放著桌椅,讓學生在校內就有團體討論的空間。

在某些地方甚至是每個座位都提供插座,於是常

常看到大群小群的學生們拿著筆電討論報告、進

行訪談、舉辦讀書會等等⋯⋯各式各樣的議題在

空中發酵,進而營造出論證思辯的風氣,而這正

是較為害羞,時常不敢表達自己意見的成大學生

們所缺乏的。在成大想要團體討論時,只能向外

尋求如麥當勞、咖啡廳等地,對阮囊羞澀的學生

來說,長久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24小時的

K書中心與計算機中心更是我在成大想要卻始

終沒有的福利,相信各位都有熬夜念書的經驗,

那就一定有在宿舍無法靜下心,不待宿舍卻不知

道去哪裡,好不容易想到地點還是要花錢的麻

煩;或者是宿舍沒有印表機,報告早上要交前一

晚趕工完成後,得到處跟同學借印表機的困擾。

但在台大,K書中心跟計算機中心24小時燈火通

明,計算機中心甚至每學期有固定的列印額度

(大約一、兩百塊左右),只要刷學生證就可以直

接列印,提供學生很大的方便啊!

再來是各種交流活動,在國際部分,由於

台大為台灣最具指標性的大學,與其

簽約的姐妹校自然比成大多,

各式各樣出國參訪的活動也比成大來得多,但我

反而羨慕成大的學生。怎麼說?因為台大的競爭

強烈,每一個交換學生、出國參訪的機會都是許

多人擠破頭在爭取,每個人一字排開都是書卷、或

雙修、或托福超高分、或日檢一級等等⋯⋯若自己

沒有一定的水準,很難與其競爭。反觀成大雖然

名額比台大少,但比起其他學校卻仍然是多出許

多,可惜成大的學生總是不那麼積極。在國內部

分,由於台、成同為第一階的大學,活動基本上是

相等的,在台大由於人人都想搶,每次活動都是不

同的人參與,而成大由於沒多少人要,經常是同一

批人到處參加不同活動。

以我自身的經歷來說,曾經在大二擔任中國

時報與全球人壽合辦的大型活動:未來菁英領袖

養成學苑(GYLA)的成大學生代表,擔任校方與

主辦方的協調者,負責租借校內場地、統整校內

報名、提供活動意見等事項,成大校內的50個免

費名額總是要兩三波網宣外加請人幫忙找才湊得

齊,其中不乏曾經參與多次的學生。而台大校內的

100個免費名額在初次公布沒幾天就爆滿,還能讓

沒參加過的同學優先入選,相比之下,令人深有感

觸。幸好這一兩年來,看到越來越多的學弟妹懂

得去爭取學校的資源,希望可以這樣持續進步

下去。

從頂尖眺望:從台大看成大

在榕樹的庇蔭下盡情成長

74

Page 77: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給心之所繫的成大

上面寫了許多台大的好,不代表台大沒有缺

點:學生自我意識過強、校內商業化過度等等都

是台大的弊病,但本篇文章主要是想讓各位思考

自己以及成大還有哪裡可以再進步,我想精益求

精,好還要更好,是身為全國同儕前百分之三的

成大學生,應有的自我要求及風範。

給還在學的學弟妹們,大學是最精華的時

光,是這輩子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你的24

小時全部都屬於自己。「找出自己的目標並勇於爭

取機會」,是我想給你們的唯一建議。如果想出國

拓展視野,特別留意學校的交換與交流計畫;如

果醉心於學術,就認真的在課業上精進;如果要

廣交好友,盡情的參與各式社團與活動;如果愛

好旅遊,好好規劃自己大學要玩遍哪些地方,最

重要的你必須找出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才

知道該往哪一個方向前進。

給已畢業的學長姐,多久沒回母校走走了

呢?找個時間來校友中心泡杯茶吧,到成大的校

園繞一繞,細細回味自己的大學時光,那些沒有包

袱,天不怕地不怕,與好友一起哭一起笑的大學

時光,相信可以讓您充個電再出發。若當時的您

曾經因南北的資源差距而受限,請多提供一些資

源與機會給學弟妹吧,不要再讓學弟妹擁有一樣

的限制,讓他們因您而有更好的發展,相信之後

也會更願意回饋母校,與您一起讓成功大學的名

聲更加的響亮。

1 當一個大學生沒有太多的判斷力,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時,被同儕所制約,只是因為好朋友做什麼就跟著

做,沒有自我的思考,是很危險的。

2 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再多的資源也只有24小時能學習,而成大的資源我相信填滿24小時綽綽有餘。

3 「找出自己的目標並勇於爭取機會」,是我想給你們的唯一建議。

林浩崴 的 成功學

最美好的回憶-第五屆學研營 (圖片提供:吳昌振)

給心之所繫的母校,給學生一個更優質的學

習環境吧!全區網路、公共桌椅、24小時的K書中

心與計算機中心、各項活動、國際交流機會、企業

實習名額等等⋯⋯都能讓學生更有效率的學習,

學校最大的成就感不就是看到學生的提升與成

長嗎?除了課堂的學習之外,我想「大學」更重要

的,應該是幫助學生找到自我,找到未來的方向

吧。很高興看到這幾年校方越來越尊重學生的意

見,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權益,但仍然還有許多

的地方可以與學生一起努力。

我很高興在南一中選填志願時選擇了成大,

如果我大學就到台大,憑我的家庭環境及實力,

一定沒辦法盡情的學習,更沒辦法跟家庭背景優

秀的同儕競爭資源。最後,我想成大不需要變成另

一個台大,台灣社會也不需要另一個台大,而是需

要一個制衡台大避免其獨大,並用實在的力量支

撐台灣的大學:成功大學。而這樣的成功大學是否

能夠誕生,決定權在於過去、現在、甚至未來的成

大學生手上,我願意為了這樣的目標而努力,你呢?

(註1)表特,批踢踢實業(BBS,telnet://ptt .cc)中人氣看板「Beauty」,簡稱表特。

(註2)魔獸,電玩遊戲的一種。

NCKU Magazine 232 75

Page 78: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校友聯絡中心 盧韻如(藝研所99級)

李文造 -

締造誠信為本,零元創業的奮鬥奇蹟!

Page 79: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一介貧苦家庭的養子,從零元創業一路做到

營建業的股王,走過台灣建築業的興衰起落,李

文造學長是如何在沒有本錢的情況下踏出創業第

一步?又是如何利用誠信商標為自己快速累積資

本與財富?打造今日的建設王國?這一路的心路

歷程,是值得今日的我們深思效法的!趁著這次

到台北的機會,校友聯絡中心特別專訪李文造學

長,讓大家一起來聽聽李學長誠信為本,零元創

業的奇蹟,說不定你也會是下一個零元創業者!

誠信為本,勤儉持家的純樸個性

李文造學長(成功大學 土木56級校友 現為

長虹建設董事長),自幼生長在貧苦家庭,深深明

白需要什麼都得靠自己的雙手去努力,想做什麼

就要一步一腳印的去實踐,因此養成了踏實、勤

儉與誠信的個性,也讓他一輩子受用無窮。「窮,

就是要努力去賺!」、「用努力去改變命運,不要讓

命運支配你的人生!」、「沒有錢的人比較沒有鬼

頭鬼腦的空間!」在在凸顯出李文造旺盛的企圖

心與務實的個性。

大學畢業後的李文造,也曾經有過許多的

夢想而難以抉擇,後來因為認清自己根深蒂固的

「誠信」原則,而放棄了從政的仕途,萌生自行創

業的念頭,然而雖有創業的雄心,卻因手頭沒有

資金而決定暫時先受人雇用,從基層做起,並且

不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為未來的創業之路累積

經驗。除了努力勤奮的工作之外,李學長更是秉

持著不貪不取、為服務客戶盡心盡力的態度,為自

己在業界樹立起良好的口碑,也贏得了承包商的

信賴。因此,日後李學長決定創業時,各業主紛紛

慷慨解囊,甚至以現金資助,讓學長無後顧之憂

的專心經營他的建設公司。回想起這段歷程,學

長認為正是自己的「誠信」為自己累積了無價的資

本,讓他的公司從裝潢做起,到土木小包、土木承

包,到後來的建設投資,靠的都是這零元起家的

誠信資本所帶動的。尤其是一開始公司還沒有能

力購買土地,需要說服地主與他們一起合作,也

是靠著「誠信」,讓公司能不必具備雄厚的資本而

快速的發展,建立起李文造的建設王國。

說到這裡,李文造感慨起長久以來,我們的

教育政策都因強調知識,使得誠信的觀念流於道

德層次的教條與口號,而沒有實際的例子能夠讓

人明瞭「誠信」也是一種無形的資產,當你成功

的為自己打出「誠信」的招牌後,機會就會隨之

而來,雖然「誠信」一開始總是難免讓人付上一

些「代價」,卻能為你換來「無價」的資產,擴張

你的事業版圖! 因此,李文造鼓勵大家,在創業

之前,若能先為自己打下「誠信商標」,就能換來

無價的信譽與機會,甚至也能幫你隔絕潛藏的禍

患,大大的降低了與信念不同之廠商的合作糾紛

與風險。

跳脫景氣循環的迷思,以樂觀為自己創造機會

談到近期房市的波動、生育率的低迷與景氣

的不振,然而對李文造而言,建築業沒有所謂景

氣問題,波動僅是一種循環,尤其是經過客觀理

性的市場分析後,更是認定台灣目前的房市仍舊

有其市場與發展空間。比如,今日買房子的都是

三、四十年前出生的一代,彼時正逢台灣生育率的

高峰期,因此推算供給過剩應是三、四十年後的

事,並且台灣的人口目前仍舊處於正成長階段,且

大多是小家庭,有別於二十年前的大家庭,兒女一

旦結婚多不與父母同住,房戶的需求自然會增加,

因此李文造仍舊看好台灣今日的房市。尤其是相

NCKU Magazine 232 77

Page 80: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對東京、上海等地,台北的房價算是相對便宜的,

因此台北的房價至今也未必是在最高點,仍有其

發展的空間。在李文造的眼裡,市場上處處充滿

機會,這似乎也無聲的佐證了成功者所共同擁有

的樂觀哲學。

勤儉成功哲學的新境界

一生信奉勤儉至上的李文造,身體力行勤儉

原則,也樂在節儉,並且認為每個人都要養成勤

儉的習慣與美德。節儉就是不浪費,不論是物質

上與時間上也都不浪費,自然就能提升效率。「勤

儉」這兩個字作用在李文造的身上,更提升至另一

個新境界 - 「效率」與「環保」。生長在連三級貧

戶都不如的「超級貧戶」中,李文造不得不用勤奮

與節儉的方式來尋求生存,勤勞就能帶動效率,

做起事來就會更有勝算,李文造就是抓住這個原

則,順利完成求學之路,拿到成大土木系的學位,

並且白手起家建立起他的營造王國。事業有成的

李文造,從未忘記少年時的艱辛歲月,依然謹守

勤儉知足的價值觀,並且為勤儉哲學加入「環保」

的概念,認為人生在世取之於萬物,都要好好知

足惜物使其物盡其用,減少浪費與垃圾的製造,

共同為生態與環保盡份心力。「下雨的時候穿好

鞋,不下雨的時候穿破鞋」,堂堂營建業股王,能

夠持之以恆的身體力行節儉之道,並加以推廣宣

揚,靠的正是充分的自信,能單單以所擁有的成

就自我肯定,不需要靠外在的物質條件來為自己

鍍金鍍銀,來博得外界的認同與肯定,這點實在

非常值得我們今日的後生晚輩學習效法。

堅持專業,敬業樂群

台灣建築業起落無常,而李文造學長又是如

何面對景氣的興衰,讓公司穩健的成長呢?談及

此問題,李學長強調不論做任何行業,想要成功

的不二法門,就是對工作要專一,要培養敬業的

態度,要肯定自己的工作,並且要能以此為榮,不

要三心二意,而要專心致志,下足功夫達到專業,

要先做到學有專精,爾後才能求創新;創新,不是

在其中挑毛病到處揪錯,而是要從經驗中尋找到

能夠突破的新契機,「巨大就是在傳統中找到創

新」。因此,經營事業想要獲得成功,對李文造來

說別無他法,脫離不了「誠信 勤儉 敬業 創新」的

八字箴言!

美滿的家庭是事業的根本

在李文造學長的身上,我們再次的看到事

業、家庭、健康的三贏局勢,然而對李學長而言,

要創造三贏卻不是件難事,因為李文造很巧妙的

將這三個區塊串連起來。從小李文造就是個活潑

好動的孩子,非常熱衷體育活動,爬山、桌球、游

泳、羽球等運動項目他從小就很拿手,但有了家庭

之後,李文造就以羽球作為他的運動項目,因為

打羽球很方便,也很有爆發力,不僅能夠達到運

動強身的效果,技術性與趣味性也都很高,尤其

重要的是一家五口就能夠組成一支羽球軍團,不

需要招兵買馬,省錢又省時間,一到假日打羽球

就成為一家五口共享的親子時光,為繁忙的工作

生活來點調劑與樂趣,無形中更是增添了家人的

凝聚力與向心力。

不滿周歲就被托孤給終身未嫁的阿姨照顧,

李文造自幼便與養母相依為命過日子,從小學四

年級起就意識到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人」,要

一肩扛起起這個家,也許因此而讓李文造變得早

熟、有責任感,對於美滿的家庭生活也有了深切

李文造 - 締造誠信為本,零元創業的奮鬥奇蹟!78

Page 81: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的腦力激盪,促使學生們及早立定志向,展開築夢

之路。未來學校可以大力宣傳傑出校友在各領域

的傲人成果,也可多多邀請商界的傑出校友們回

來與學弟妹交流,讓學界與業界能夠有更多的互

動,互相加持,未來必能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最後,我們問到如果人生能再重來一次,會不

會有不一樣的選擇和作法呢?李文造很肯定的回

答「不會!」,並且很感謝學校對他的栽培,他很

喜歡成大質樸務實的一面,這是我們成大人的特

色與優勢,勉勵學弟妹們利用這個優勢做更多的

發揮!

的渴望,所以成立家室後的李文造,非常重視婚

姻關係與家庭生活,認為良好的婚姻關係是要用

心去經營的,雖然與太太是經由相親認識的,但

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感情卻有如倒吃甘蔗般越吃

越甜,不僅讓李文造能毫無後顧之憂的專心打拼

事業,和諧甜蜜的家庭生活,更成為李文造事業

蒸蒸日上的動力。套句李文造的口頭禪:「先生的

成功是太太的責任,太太的美麗是先生的責任。」

李文造學長也鼓勵年輕人能夠早日成立家室,擁

有成功的婚姻與美滿的家庭,要追求事業的成

功,才不會有後顧之憂,在功成名就後也才不會有

所遺憾!

立定志向 勇敢築夢

李文造學長認為,這個社會上所謂

的「成功」是非常多樣化的,相較於

學術上的諾貝爾獎是一種肯定,若

能在市場上有所作為,也是一種不

凡的成就。目前學校一直想努力發

展成為研究型的大學,較注重學

術方面的成就,但與台大相較則

稍顯弱勢,不妨重新評估自己的定

位,發展自己的特色,應該很值得

努力。有些學生的特性不適合往

學術界發展,對做學問的興趣不大,

而今日成大的校友遍布政界、商界、

業界,其中有非常多優秀的校友,他們

的經歷不僅能成為今日學弟妹們效法

的典範,也起著激勵的作用,而商場上

的競爭也往往較學術界的競爭更為激

烈,若能讓這些校友們返校與今日的

學生們互動,一定可以給予學生更強烈

NCKU Magazine 232 79

Page 82: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總是笑臉迎人,親和力十足

的鄭向元學長,成大土木系55

級,為現任北美洲成大校友

會聯合會會長。

成大畢業後,鄭向元

學長先至文化大學就讀

都市與區域計劃研究

所,1969 年赴美留學,

1971年哥倫比亞大學都市

計劃研究所學成後,即進入紐約

市政府都市計劃局交通處工作,

擔任公職37年間,替紐約市完成

30餘項交通運輸專案研究,職位

由最基層的Junior Urban Designer

升遷至最高階的P r i n c ip a l C i t y

Planner,更於1991年至1996年間擔

北美校友聯合會鄭向元會長拜訪賴校長

校友聯絡中心 張心欣(工設所95級)

盧韻如(藝研所99級)

鄭向元 -

以服務為已任,為生命留下有意義的紀錄

Page 83: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任都市計劃局交通處副處長,被世界日報稱之為

「傑出華裔公務員」。

鄭向元學長熱愛自己的工作,並不因為公務

員的「鐵飯碗」而滿於現狀,他透過工作累積的專

業,利用自己的假期往返美國與海峽兩岸,協助華

人社會的交通建設與發展,自1981年起,陸續擔任

前台北市李登輝市長、前台北縣林豐正縣長、前

高雄市許水德市長、吳敦義市長等多位縣市首長

的顧問,提出許多交通方面的建言與報告。

除此之外,鄭向元學長更積極服務於華人社

團,服務範圍廣佈教會組織、校友會、同鄉會或學

術性、專業性社團等。其中,成功大學元老級校友

會-大紐約區校友會,就是由鄭向元學長擔任創

會會長。目前擔任北美校友聯合會會長的鄭向元

學長,透過服務的熱忱以及盡力做好每件事的精

神,在看似平凡的公務員身份下,為自己留下不平

凡的生命紀錄。

盡忠職守的卅七年公職生涯

回想當初進入紐約市政府工作,真是蠻偶然的。⋯

時間回到1971年,鄭向元學長完成哥倫比亞

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學業後,適逢紐約市都市計

劃局交通處擴充編制,在哥大教授 Chester Rapkin

(時任紐約市政府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推薦

下,還只是學生身分的鄭向元學長幸運被錄用,

開始了美國公務員生涯。

「紐約市包含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歧視問

題並不嚴重,在紐約生活四十幾年,我的辦公室

在China Town旁邊,下班後往來也是華人,倒也沒

有什麼出國的感覺,你看我這中文還可以吧?」鄭

向元學長笑著分享。

「一般而言,公務員工作內容比較枯燥,而且

在美國這個崇尚以跳槽來改善工作環境及薪資的

社會,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我竟然在第一份工作上

待那麼久。其實,我個人非常珍惜也喜愛這份工作。」

鄭向元學長提到,紐約市政府都市計畫局

是個半學術機構,交通處每年透過聯邦政府的補

助,得以進行各式各樣交通專案研究。公職生涯

37年中完成30餘項交通運輸專案研究,範圍包含

街道、公路、公車、地下鐵、停車、計程車、貨運、行

人、渡輪等。透過與專業顧問公司合作,他吸取了

很多寶貴的知識與經驗,工作十年後,在聯邦交通

部獎學金資助下,他再度回到紐約理工大學在交

通規劃及工程領域深造,拿到了第三個碩士學位。

「美國公職的特色是只要把事情做好,下了

班就是自己的時間,過年過節也不用拜訪主管或

送禮之類的,少了官方的應酬,心理負擔也少得

多。」不可否認,擔任公職在工作、福利上確實較

有保障,鄭向元學長以自身為例,退休後的生活只

要過的不要太奢侈,生活上都蠻足夠的。

鄭向元學長語帶鼓勵地說,「作公務員本來

是一件很平凡的事,可是就是因為這份公職,我

才有額外的時間作許多有意義的事,包含為華人

社區服務、參與華人社團,這些事雖然不足以讓

我在發財上有什麼成就,但是生活卻非常充實與

滿足。」

對於想在美國擔任公職的留學生,他也建議:

「如果有機會的話,不要放棄到公家機關實習的

機會,因為正式求職的時候,華人學生往往在語

言方面比較吃虧,但透過實習時候的工作表現,

NCKU Magazine 232 81

Page 84: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將來留下來的機會就很多,因此有這樣的機會應

該盡量爭取。」

協助海峽兩岸交通建設

「我出生在雲南省昆明市,在台灣長大,對海

峽兩岸都有感情。我對台灣熟悉得多,應當算是

我的第一故鄉。」鄭向元學長感性地述說他對兩

岸的情感,而這份情感也轉化成讓他願意犧牲假

期、長期參與協助兩岸交通建設的動力。

鄭向元學長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時曾獲得

旅行獎學金考察北美及歐洲二十餘城市的大眾

運輸及捷運系統,更以「台北市捷運系統」為論文

主題,因此對台灣交通問題有深入暸解。海外華

人能參加國建會是項榮譽,鄭向元學長則三度在

1981年、1986年、1992年應邀返台參加。

談到協助台灣交通建設的契機,鄭向元學長

回憶:「1981年返台參加國建會,該研討會由時任

台北市長的李登輝先生主持,我則以國建會交通

組出席人的身份應邀參加,並發表意見。發言時,

我曾不客氣地公開對李市長一些見解表示異議,

本以為會得罪他,沒想到他不但沒有不悅,還邀我

坐在他身旁,就近討論台北市交通問題。」

「後來,李登輝市長提到要向紐約市政府借

聘我的想法,我原以為那只是他一時興起隨便講

講,沒有當一回事。沒想到在回紐約後不久,紐約

市市長室真的花了不少精神找我。原來李市長寫

給哥德華市長的信中,是用我中文姓名的直接譯

音,而我在美國的正式文件上皆是用Jerry 英文名

字,怪不得找不到這個人了。在徵得我本人及服務

單位的同意後,哥德華市長回信給李市長,同意於

1982年一月及五月分兩次借聘,我在任務結束時,

提出『改善台北市交通問題專案研究』報告,也開

始了我對台灣交通的服務。」

因著這樣的機緣與受肯定的專業態度,鄭向

元學長陸續應台北縣林豐正縣長、高雄市政府許

至今然密切聯絡的好友:蔣雨生-鄭向元-歐晉德

華裔傑出公務員-鄭向元學長

與同窗好友歐晉德在女生宿舍前

1964年鄭向元學長初次拜訪美國

鄭向元學長榮登禮拜六雜誌封面

82 鄭向元 - 以服務為已任,為生命留下有意義的紀錄

Page 85: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水德市長、吳敦義市長之邀,返台進行詳盡的交

通研究報告。1987年,連戰先生擔任交通部長,鄭

向元學長受聘為科技顧問,據說是交通部第一次

聘請的海外科技顧問。1999年至2006年,馬英九

先生擔任台北市長期間,亦邀請鄭向元學長擔任

台北市政府的交通組市政顧問。郝龍斌先生2007

年接任台北市長後,又再續聘至今。

提到有機會為台灣交通系統貢獻,鄭向元學

長則歸功於自己的運氣:「我覺得很幸運的就是,

雖然我是在紐約擔任公職,卻能有機會回饋自己

的家鄉。留學生有這麼好運氣的不多。」

事實上,鄭向元學長二十多年來回台灣十多

次,提出諸多交通建設報告,皆是利用自己年度

休假期間完成。鄭向元學長提出的許多構想,例

如台北的市民大道、台北轉運站及停車管理措施

等,後來也都有逐步落實。

實踐童子軍精神,服務各式各樣社團

長期服務於各種社團活動,被老友取笑為

「職業會長」的鄭向元學長,曾經參與創建或負

責過的社團,至少包括:紐約華人天主教青年會、

天主教皇后區華人教會堂區委員會、文化大學美

東校友會、大紐約地區成功大學校友會、紐約市

政府華人員工聯誼會、皇后區華人選民協會、旅美

浙江同鄉會、清潔華埠協會、美東華人學術聯誼會、

國際華人交通運輸協會及美華協會紐約分會等。

雖然有人認為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鄭

向元學長則認為,不論是同質性的校友會、服務

性質的教會組織或同鄉會,或是學術性及專業性

的社團,亦或為爭取政治參與及華裔平權,都是

很有意義的社團。看到鄭向元學長如此多的付出

與投入,不禁好奇他如此付出的原因為何?終於

在訪談中我們找到了答案,原來令他如此奉獻效

力的原因其來有自---「童子軍的服務精神!」

鄭向元學長說:「我之所以能一直積極參與

各種社團,是深受童子軍服務精神的影響。」鄭

向元學長的童子軍生涯始於師大附中初二之時,

因受到導師的鼓勵而加入童子軍,在成功中學時

(1959年)還拿到了公費赴菲律賓參加全球童軍

大露營(當時台灣只有三個公費名額)。在成大求

學時期,也加入成大羅浮童子軍,並在台南社教館

當童軍團團長,1964年以代表隊隊長身份率領童

子軍赴美參加全美童子軍大露營,由於當時中美

仍是邦交國,行程中都是代表中華民國,沿途參

觀訪問時也都倍受國際禮遇,令鄭學長感到非常

風光,尤其是紐約世博會的行程更是讓他大開眼

界而印象深刻。這次的經歷,為鄭學長帶來不小

的影響,參訪行程中認識的學長姊,以及與住宿

家庭的密切互動,都為他打開了國際視野,並萌

發他想要赴美留學的心意。這些童子軍的經歷,

讓鄭向元學長感到很自豪,他認為童子軍對青少

年的訓練非常好,從中可以學到許多做人做事的

道理,除了領導力與各項技能訓練外,無形中還

塑造了個人的「榮譽感」,有了這份榮譽感,就能

讓青少年在做事態度上,擁有自我要求與積極負

責的心態,對青少年非常有幫助。當然,童子軍的

訓練,讓他終身受用無窮的便是助人為快樂之本

的「服務精神」,讓他在一生的人生路上,貫徹盡

力負責、不求回報的服務理念,讓他的生活過得

有聲有色,精彩而滿足。

在鄭向元學長眾多的社團經驗中,他認為他

參加過最特別的社團,應該是「美華協會」。「美

NCKU Magazine 232 83

Page 86: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華協會」成立宗旨是為亞裔爭取社會合法地位及

公平競爭的機會,消除主流社會對亞裔普遍存有

的岐視。全國總部設在華府,遇到任何事情都可

以發動各地分會,同心協力採取必要的行動與措

施,形成一個使主流社會不敢忽視的力量。在鄭

向元學長擔任「美華協會」會長期間,有一位華人

主播因受到歧視被降級,就是透過美華協會的交

涉、談判,幫助他獲得應有的權益。

邀請更多海外校友加入校友會,發揮成大校

友互助精神

談起大紐約區校友會的創立過程,鄭向元學

長說:「初到紐約時,成功大學還沒有校友會的組

織。1986年底,由我及一些熱心校友成立籌備委

員會。1987年9月19日在紐約上州渡假中心『華苑』

盛大舉行成立大會,會中選出幹部,我很榮幸當

選了第一任會長。為使組織健全,1989年成立董事

會,我又當選為第一任董事長。大紐約地區成功

大學校友會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社團,組織健全,

維持社團活力,每年為校友子女提供獎學金,每

年必出精美年刊,確保經驗傳承,都是該會二十年

不變的優良傳統。」

另外,北美洲成大校友會聯合會是成大校友

會一個獨特的機制,目的是為了凝聚、整合各地

校友會力量,鄭向元學長說:「北美校友聯合會成

立至今已經20幾年,最開始時我就參與其中,傅

模英擔任會長時,我擔任副會長,我們聯合會是

蠻特殊的,別的校友會並沒有這種機制。」

「聯合會的好處就是有機會把分散在各地的

校友會聚在一起,尤其我們每兩年有雙年會,雙年

會中間會頒發傑出校友獎與默默耕耘獎,藉以發

覺更多傑出的校友,作大家的楷模。目前為止,也

表揚了近百位校友。」

「雙年會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聚集各地校友

的力量。2009年芝加哥雙年會中,賴校長、黃副校

長也蒞臨參加,會議中我們特別深入討論技術轉

移的問題。前一陣子八八水災時,我們也號召校友

共同捐款,將募捐的款項用於成大受災的同學,

餘款在未來也可用於緊急救災方面。」

問起學長,經營過這麼多社團,交往這麼多

朋友,在他眼中成大人的特色是什麼?他回答說:

「成大人比較老實,在團體中很少勾心鬥角,比較

務實,事情作起來比較起勁。大紐約區校友會每

年定期改選一年一任的會長,所有會長都沒有連

任過,校友們都任勞任怨、熱心在做事情,成大校

友在海外真的很團結。」

最後,鄭向元學長也特別鼓勵所有到海外留

學、生活的學弟妹,可以先透過校友中心跟當地校

友會會長聯絡。鄭向元學長說:「校友會成員多

半是在當地生活很久的校友,需要任何幫助,像是讀

鄭向元 - 以服務為已任,為生命留下有意義的紀錄

鄭向元學長與妻子返校大紐約區校友會20週年紀念照

84

Page 87: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書、找房子都很方便,特別是找工作方面,透過參

與校友會活動,可以認識相關工作領域的校友,

對於找工作會很有幫助,可以好好利用這個資源。」

後記

1964年夏天,穿著童子軍制服的鄭向元學長,

代表台灣參加在美國舉行的全美童子軍大露營及

羅浮童子軍大會。當時才還是大學生的他對擁有

自由女神像、聯合國及帝國大廈等的紐約國際大

城,印象非常深刻。沒想到,五年後,他以留學生

身份再次回到紐約,並於學成後定居於此,在此

持續當了三十七年的市政府的公務員,一路走來,

鄭向元學長秉持立已立人的態度,生活充實自得,

也備受海內外華人的肯定與歡迎,都讓鄭學長感

到非常滿足。當他被問到人生至今最感到有成就

感的三件事,鄭學長思考了好一陣子,歸納出以下

三點:

一、用自己的專業,為故鄉效力。

二、用自己的職位,為僑居地華人謀福利。

三、用自己的熱情,為大眾服務。

他雖然長期在美國做公務員,卻能利用休假

期間為台灣的交通運輸提供協助,曾三次應邀返

台參加「國建會」,並先後應台北市、台北縣、高雄

市及交通部之邀,借聘回台為故鄉的交通建設服

務。他人雖長期在美國卻心繫台灣,用自己的專

業回饋故鄉的同胞,對於能夠為台灣貢獻專長與

心力,讓他感到無比的驕傲。除了專業技術外,紐

約市公務員的身分也讓鄭向元有機會擔任政府與

華僑居民之間的橋樑,長期為華人社團服務的名

聲,讓鄭向元在紐約華埠頗受肯定與禮遇,讓他

感到非常溫暖。除此之外,他更利用工作閒暇分

別參與、創辦了十餘個華人社團,四十餘年來,也

因這積極為人服務的熱忱,先後被授與二十多個

表揚及獎牌,讓他感到十分榮幸。

而當採訪團問到人生至今,是否有任何感到

遺憾的地方?他很努力的回想,最後說出:「我真

的想不出來⋯」。聽學長這麼說,不禁讓我們想到

之前學長一在強調的「不管事情能不能成功,要

盡力而為,盡力去做⋯」。的確,生命只有一次,雖

然不能每件事情都盡善盡美,但若是能夠用心把

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就不會讓自己的生命留下太

多遺憾。

光陰似箭,每個人都用不同的色筆彩繪自己

的生命篇章,但能夠畫得精采、畫得滿意的人卻

不多。相較於年少時,陪大學同窗好友歐晉德(現

任高鐵董事長)一同在女生宿舍等女朋友的青澀

歲月,目前鄭向元學長已經退休,擁有幸福美滿的

家庭、兩個貼心的女兒與外孫,但他依然用心經

營退休生活,貫徹童子軍的服務精神,為生命留下

更多有意義的紀錄。

凡事盡力而為,不計得失。

貫徹童子軍精神:以服務為己任及隨時 be prepared。

鄭向元 的 成功學

NCKU Magazine 232 85

Page 88: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校刊編輯室

成大校園

單車便利店

座落於修車部一角的木製看板

Page 89: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迴響觀點 生活校長的話主編的話

認真地服務每一位造訪的顧客 年近70的蔡阿伯與腳踏車合影,仍舊義氣風發

成大校園遍及好幾個校區、橫跨大大小小的

馬路,不論是清晨、午後,常可見學生騎著腳踏車

往來穿梭其中,可能是行色匆匆趕著去上課,或

是三五成群談天說笑著。為了維護校園交通安全

與環境安寧,校園內禁止機車行駛,因此,腳踏車

成了往來校區間最便利的交通工具。

為了提供校園內廣大的單車族群,由成大福

利社委外經營的修車部,分別座落於光復、勝利

與自強校區,從擺設於店舖前方「國立成功大學

員生消費合作社修車部」斑駁的木製看板,不難

發現其所經歷過的漫長歲月。其中,服務年資最

長的就屬勝利校區修車部的蔡阿伯。

年近70歲的蔡阿伯,在勝利校區舊總圖旁的

修車部服務已有30幾年,他回憶起周遭景色的變

化滔滔不絕地說著,早期空曠的平地突然蓋了幾

棟大樓、從前的小樹轉眼間變成一棵棵挺拔的大

樹⋯⋯。原來,已經三、四十個年頭過去,蔡阿伯

年復一年地經營著這修車部,未曾停歇。談到做

生意,蔡阿伯強調誠信經營、服務至上,服務這麼

多年了,從來不把賺錢擺在第一順位。顧客群以學

生為主,所以收費比外面便宜,零件上油或是輪胎

打氣也不另外收費,再加上維修品質保持一定的

水準,所以學生顧客總是源源不絕,甚至連校外

人士都慕名而來,找尋這隱身在校園中的單車便

利店。

在如此漫長的成大歲月中,最令蔡阿伯印象

深刻的倒不是景色的變遷,而是曾經服務過的顧

客:有的學生在大學時代就是蔡先生的常客,如

今當上教授依舊會回來找他;前些日子一位畢業

的學生還特地回來找他合照呢!只見蔡阿伯眉開

眼笑地說著這一切,此時,手中正熟練地拿著螺

絲起子,仔細地拴上每一個零件,就如同認真地

對待每一位造訪的顧客。

NCKU Magazine 232 87

Page 90: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走逛成大校園環境藝術之三

「成大美麗後花園」裡的東海岸原住民

獨立策展人 林育世

起航

Page 91: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人物誌迴響 生活觀點主編的話校長的話

2009年11月1日在成功大學由該校藝術中心主

任蕭瓊瑞揭幕了一個名為「成大美麗後花園—場

域裝置藝術」的漂流木創作展,地點就位在新建

的社會科學院大樓後方;這個展覽係由賴純純策

展,邀請了魯碧‧司瓦那,安聖惠(峨冷),達鳳‧

旮赫地,沙播兒‧拉告,撒部‧嘎照等五位來自東

海岸的原住民藝術家,在成功大學原本老舊荒涼

的力行校區,利用今年莫拉克風災帶來的漂流木

為素材進行為期兩個禮拜的現地創作,並開放讓

學生志工及民眾參與漂流木DIY的創作體驗。這

個活動選定的力行校區,原屬日治時期台南陸軍

病院遺址,保有多棟老舊廢棄建築,平日屬於較

為人跡罕至並擁有神秘色彩的校區。

策展人賴純純指出,這個漂流木裝置藝術

的構想,本是「2009成大校園環境藝術節」與「活

水計畫」的一部份,原始構想是要將創作場域設

定在成功校區;但後來執行的時候,因時間等種

種因素無法配合,所以將創作地點移到原住民藝

術家一開始即進駐生活的力行校區。賴純純說她

的原始構想即是讓來自東海岸的藝術家以原住民

「部落」的方式進入成大校園生活以及創作;所

以整個創作計畫的進行,不僅在於最後完成的形

式上的裝置作品,其重點更在於原住民藝術家進

駐之後的這段時間,在此地改變與產生的生活空

間,都會變成是這個創作計畫的一部份。例如:在

為期兩週創作期間(後來更延長為近三週),藝

術家們為創作準備而自然形成的聚會地點,也依

部落生活的方式打造了一個聚會議事與用餐的用

火空間,後來更命名為「太陽的眼睛」,作為一個

永久設置的作品而留在原地。而一旁的吧台,也

是標誌著藝術家理想中的藝術創作與部落生活

結合的功能性設施的一例,因為那代表生活中於

工作前、後能夠淺酌暢談的可能性。賴純純說,這

部分的空間是部落生活中「對內」的部分,代表的

是原住民生活中精神性的內容,所以空間內會有

用火的行為,除了可以藉火與煙作為人與靈的溝

通管道,如「巴力系」(祭拜祖靈)的儀式會在這

裡進行之外,它也是部落成員間進行公共事務討

論等內部對話的場域。

而從「太陽的眼睛」為核心,向外延伸出去的

校園空間,則是這個因受邀進駐而形成的「微型

部落」的「對外」空間,原住民藝術家將自身與部

落的情感與思考表現在錯落於這個空間的作品

天堂鳥

NCKU Magazine 232 8989NCKU Magazine 232

Page 92: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裡。其中包含了全部藝術家的集體創作:乍看像

一條大魚,其實靈感是來自舊約聖經洪水滅世時

的「諾亞方舟」概念的「起航」,是一艘象徵由參

展藝術家與創作助理所共同操槳的十槳大船。阿

美族長光部落的沙播兒‧拉告(阿明)結合鐵雕

與漂流木的作品「天堂鳥」,因為使用了綠色紗

網與上色的鋼筋,成為作品群中顏色最鮮明的視

線焦點。榕樹下,魯碧‧司瓦那(豆豆)的作品「蔓

延」,概念是從「太陽的眼睛」那一端的空間核心

開始,蔓延、散落在全區的漂流木素材,以這裡的

座椅作結尾,銘刻「後山的味道,與你在此相遇」

的寄語;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的達鳳‧旮赫地,作品

「懸」以三腳懸吊的造型反應自然環境的基本架

構,而這個架構以鐵鍊所懸吊的那顆重石,則猶

如人類的貪念,如果太過膨脹巨大,則將會拉垮

整個自然的結構。阿美族大港口部落的撒部‧嘎

照,以結合椅子與樹燈的作品「分享」,聯結了場

地邊緣他眼中甚為「寂寞」的老舊白屋(日式舊武

道館建築)與大樹,要把人群足跡流動的空間,藉

由作品的拉引,分享給這些沈寂在舊校區已久的

老建築。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峨冷)則以大型漂

流木創作「山離海多遠,海離山多近」,作品以漂

流木象徵鯨魚與巨木交疊的形象,她下的標題絮

語式地問候著這些因大自然力量的拉扯而錯位受

創的巨木與巨獸,也問著人類:山與海的孩子傾

倒在我們眼前時,我們是感到悲憫與震撼?還是

在自然的創傷中因貪婪倖得而竊喜?

這樣的集體創作,除了有將具有鮮明族群藝

術色彩的台灣東海岸地緣藝術,引入到以漢人思

維為主的台灣西部的用意之外,策展人賴純純也

注意到了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的創作行為與部落意

識之間牢不可分的內在關係,所以這次的展覽,

她摒棄了將創作者與土地割裂的藝術家人頭排列

式的展覽形式,而側重部落生活對原住民藝術家

作品意涵生成的臍帶關係,所以才有這樣的策展

方式。2002年,東海岸藝術家在金樽海灘自發的

集體創作與生活,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各個族群

與不同部落,但在海灘上卻是自動自發以較年長

太陽的眼睛

90 「成大美麗後花園」裡的東海岸原住民

Page 93: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成大巡禮合力寫校史榕園記事發現成大人物誌迴響 生活觀點主編的話校長的話

者(當時如林益千這樣的前輩藝術家)

為中心凝聚成部落的型態,嚴謹地遵從部落的內

在倫理與秩序在生活與創作。這群藝術家後來叫

自己為「意識部落」,就是這種集體凝聚意識的註

解;而這樣的精神上的集體凝聚與依託,也讓藝

術家們能夠虔敬而盡情地發揮藝術上的創造力,

讓東海岸成為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一股重要力

量。賴純純自2006年後移居都蘭的經驗,一定對

這段歷史耳熟能詳,所以才有這樣的體會與展覽

構思。而這樣的部落構成,不是僅止於參展藝術

家之間的論兄道弟,它是深化到所有參與者,包

括創作助手以及所有成員的家屬等;例如這次駐

地創作,藝術家們自然便會以較年長的魯碧‧司瓦

那為意見領袖,而所有成員依序產生上下分明的

分工倫理。藝術家們推舉大港口部落的撒部‧嘎

照為「班長」,其實不是賦予他管理眾人的權柄,

反而是責成他較多的跑腿與公共事務,只因他與

沙播兒‧拉告同屬創作者中較年輕者,在其他較年

長的創作者中,他倆彷彿是阿美族裡面的「巴卡

魯愛」階級(Pakarongay,原

意是「青少年」),所以要負擔起這樣的工作。在部

落生活的內在秩序裡,重要的往往不是「身份」,

而是「輩份」。而輩份較高的部落成員引導其他成

員形成公共意見,就成為大家必須依循的標準;

東海岸藝術家此次進駐成大創作,從取得素材,

規劃場地,到分別完成個別及集體的創作內容,

其實就必須依據這樣的部落內在倫理進行一切公

共事務的決策。我們發現:策展人賴純純只在其

中扮演與校方行政聯繫,以及參與共同討論的

角色,其餘則都由藝術家共同討論產生與分工

執行。

而此次創作所使用的漂流木,過往被譽為是

東海岸藝術創作者的最佳素材,因為它長期是自

然環境中規律生成的一部份。每年一度的颱風季

節,將高山上的枯、立、倒木淘汰沖刷到海裡,然

後海洋又將之送回到岸邊供人利用撿拾。漂流木

對東海岸原住民創作者來說,不像漢人一樣僅僅

傾愛於它們的峋奇有致、千變萬化的造型,而是

蔓延

山離海多遠 海離山多近

NCKU Magazine 232 91

Page 94: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愛它們有如大自然母親從身上親自褪下來餵養他

們的肌膚與奶水一樣;漂流木成、住、壞、空的循

環歷程,又讓人懍於大自然無比的力量與生命的

自然循環規律。東海岸的「意識部落」藝術家們,

最喜歡說他們的作品跟漂流木一樣:「自然存在、

消失」,是一種既敬重自然賜予的珍貴寶物,但

又不執著於對它貪婪佔有的心態。但這次莫拉克

風災為台灣帶來的漂流木,則不同於以往如此讓

人類在平和愉悅的教誨中學會有關大自然的課

題,它是空前巨量血淋淋的撕裂,是山林崩毀的

哀嚎,是生命與家園摧折的墓碑;原本喜歡在海

岸線遇見漂流木的藝術家們,現在看到的是宛如

一大片屍骸的末日景象,感受到的是極度驚恐的

戰慄與作嘔。創作者魯碧‧司瓦那在風災後看到

海岸線一大片彷彿無邊無際壓著海岸的漂流木,

她在一封給筆者的私人郵件中寫道:「⋯我總覺

得這是大自然的訊息,一種大自然已失衡的狀態。

這兩天一直拍(攝)海邊的漂流木,心情複雜又沉

懸分享

92 「成大美麗後花園」裡的東海岸原住民

Page 95: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

重;海上沉浮的漂流木,像是地球的心臟浮到海面,像

是訴說什麼,又似蠢蠢欲動的力量埋伏在裡面。拍著拍

著,心也一直往下沉⋯」。魯碧‧司瓦那在風災之後,以

層層切割剖解漂流木到細如木屑,製作在高美館展出的

作品「水的聲音」,與泰雅族藝術家尤瑪‧達陸在高美館

駐館作品「從九二一到八八」以切開的泰雅織布再縫回

成為崎嶇殘破的影像來象徵自然的殘破與重建的艱難,

在藝術語彙上,多有可以對話之處。而從八八風災發生

至今,多次聽來自東海岸的藝術家談論著東海岸一帶地

方政治人物仍在「官商合作」地壟斷這次風災漂流木帶

來的巨大利益,再回頭深深體會這群深愛漂流木的創作

者藉由作品所表達的純淨的呼聲,可以發現過往我們在

東海岸藝術家的創作語彙中所習見的愉悅歡暢的氣氛,

這次卻多了藝術家內心對自然失衡的深層恐懼,如同達

鳳‧旮赫地在作品「懸」中傳達的警語,人類的貪婪一直

在考驗大自然脆弱的結構;以及安聖惠(峨冷)的「山離

海多遠,海離山多近」中雖然穩定優美,但卻讓人驚覺

原來是山與海的巨型的骸骨的線條,都讓人凜然於這些

原本善良溫和的創作者作品中新透出的冷峻語氣。

東海岸的原住民藝術創作者習於利用漂流木思考

與表達,本來有其文化的內在脈絡與東海岸地理地緣

關係的因素;長久以來,我們樂於見到這群揮灑漂流木

特性的藝術家以及他們的藝術風格被看見、被閱讀,但

卻不希望因此而形成另一種膚淺的刻板印象而被標定,

如同原住民以往被主流社會貼上的各種標籤一樣。原住

民藝術家從東海岸進駐到台南成大校園,進入這塊場

域的應該不是只有大型吊具載入的五卡車漂流木,也不

是這為數十餘名的東海岸藝術創作團隊,更不僅僅是他

們在開幕晚會所帶來的「原住民式」的音樂歌舞及杯觥

歡宴,而應該是他們所代表的跟自然虔敬對話的心靈。

「成大美麗後花園」,如果為我們開啟的是一個易感而

又強韌,樂天而又畏天的心靈角落,對台灣人的精神層

面來說,應該是一件可愛的事。

大學教授的社會責任

禮賢樓

三創中心

校園藝術家

Page 96: 成大校刊第232期(NCKU Magazine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