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7.3 研研研研 3 “研 ”研研研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一 “学 ”学学学 研研研研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一。 8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一: 学 学学 学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学 学 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 (): 研研 研研研研 研研研研研研研研研 () 1.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 A.学 学 学 ,() 8 学学学学学学学 8 学学学学学学学 7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8 学学 0

目的3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11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目的3

7.3 研究目的 3 :探讨学生对“字图识字法”的看法。

学生学不得法,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

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方法才是这次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研究者以问卷调

查教学日记来探讨学生对“字图识字法”的兴趣。

问卷调查

为了统计“字图识字法”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者在问卷调查

里提问了研究对象关于上了“字图识字法”教学是否能够牢记每个形似字组别以及

是否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在第一次问卷调查和第二次问卷

调查作出了分析。以下是 8位研究对象在第一次问卷调查和第二次问卷调查所给

予的答案:

表(八):实验教学后研究对象对“字图识字法”的兴趣统计结果

编号 问卷题目 实验教学后学

Page 2: 目的3

生频率(位)

1. 字图识字法是否能够让你牢记每个形似字?为什么?

A.是,因为(可选多个答案) 8

字图识字法有趣 8

可以联想形似字 7

字图识字法容易学 8

其他 0

B不是,因为(可选多个答案) 0 形似字很难记 0 字图识字法没有效用 0 没办法联想 0

其他 0

2. 老师应用字图识字法进行教学是否提升了你学习形似字的兴趣?

A.是, 8

B.不是 0

根据以上的数据显示,研究对象都对“字图识字法”表示能够帮助他们学习

形似字。8位研究对象都认为“字图识字法”能够帮助他们牢记每个研究者教导的

形似字,这是因为他们觉得此方法有趣、通过图片能够联想形似字以及容易学习。

此外,研究者也在问卷调查里提问学生对应用“字图识字法”进行教学是否提升了

他们学习形似字的兴趣。8位研究对象都表示感兴趣,这证明了“字图识字法”确

实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形似字的兴趣以及帮助他们牢记形似字。

Page 3: 目的3

教学日记

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进行了三次的观察并记录了三次的教学日记。

每一次的教学日记都在不同的日期进行,分别为教学前日记、教学中日记以及教学

后日记。研究者综合所有教学日记并做出了概括。研究者发现在字图识字教学法的

指导过程中,学生积极上课以及勇于回答研究者所提出的问题。这证明了研究者所

运用的“字图识字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测观察(教学前)

首先,研究者给学生们一个小测验(前测)。走进教室,便告诉学生今天有

一项小测验。马上听到一句话是“啊”,每个愁眉苦脸的,哀声四起,各种疑问顿

时接踵而来。部分学生还问老师拿一百分是否有礼物,因为之前只要学生表现良好,

老师一定会分发奖励,这就造成了学生会出现这种习惯。为了安抚学生,研究者不

断讲解这只是一项小测验,并要求他们尽力去完成就好,而且这项小测验只是要测

出他们能不能掌握形似字。于是,研究者就分发试卷。接着,研究者向学生讲解内

Page 4: 目的3

容,确保他们明白。由于这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属于中下水平,研究者不断向学生解

释清楚测验的问题。回答过程中,一些同学很快完成,一些则在座位上发呆,不知

如何选择。

在整个活动中,研究者发现有几位学生无心回答试卷。这是由于他们无法理

解形似字的含义,而不知作何选择。所以,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研究者应该多

应用活泼教学方式,学生才不至于遇到困难时不知如何应对,这也可以从中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

指导过程(教学中)

在指导教学中,研究者以要求学生找出两张图片的不同点作为导入。接着,

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学生细心观察并掌握了形似字的概念。研究者开始进行教学并

运用图片帮助学生辨别每一组形似字的不同,并从中要求学生尝试构词。研究者发

现学生非常积极参与研究者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最后,研究者以游戏进一步巩固或

加深学生对形似字的掌握。活动内容层层递进,活动中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

渗透着社会性教育。整体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仔细观察并与教师很

Page 5: 目的3

好的互动,使活动气氛融合,进程有序。研究者看到了学生对学习“字图识字法”

的兴趣以及用心,这让研究者感到万中喜悦。

在第二次的教学中,当研究者走进课室,班长就跑来告诉研究者,上一堂课,

有几位学生因为没有做功课而被老师叫下去处罚。由于时间有限,研究者也不等待

那几位学生就直接开始上课,幸好过了大约五分钟左右,他们回到课室上课,研究

者还担心他们无法跟上进度。今天的课和第一堂一样,都是学习形似字。第二堂课

的整个教学按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策划。研究者提问学生该组形似字的不同,并提问

学生可以用哪种图片帮助自己理解生字。研究者看见了学生们都积极发表意见,同

时研究者也提问了某位害羞的同学,虽然平常上课时很安静,但该同学还是能够正

确回答研究者所提问的问题。

研究者这一过程中的教学设计突出的特点是:

1. 运用生动的图片帮助学生辨别形似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的互动,形

成一个整体,加强学生感悟。

2. 紧扣主题,运用“字图识字法”提升学生辨别形似字的能力。形似字教学是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参与者、在

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适时点拨。在课堂中,研究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发挥了学生个性体验。

Page 6: 目的3

一直到了最后一次的形似字指导课了。当天学生都齐全,不像前几次,一定

有几位同学缺场。研究者一进到课室直接进行教学,学生积极给予配合并发表意见。

这次教学,王老师—4B班级任老师进来观察研究者运用“字图识字法”教学。这

次教学让研究者有些紧张,因为要被老师评估研究者所运用的方法是否有效提升学

生辨别形似字的能力。教学过程还算顺利完成,只是结尾方面有些不足,研究者忘

记再次让学生复述今天的所学的形似字。从这次的观察,研究者可以判断学生已经

能够运用教师所教的方法辨别形似字了。

后测观察(教学后)

最后便到了后测,研究者告诉学生要考一考所教过的十个形似字。学生们都

说:“好”。这证明了研究对象不会抗拒考试,学生态度有所改变。分派试卷后,

研究者观察到学生们都很自信地去做。有者说很容易,有些就说尽量完成。每一个

都很认真去完成试卷。这证明了“字图识字法”确实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

他们在往后的知识道路上有很到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