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四四四 四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四四四四四四 「」 ,,, 四四四 ,, 101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一、、;、一;一。一,,。,,,,;,。 四四四四 ,一, 37四 四 四 四 四 四 四 四 ;,。,、,, 40四 四 四 四 四 四 四 四 四 西。西、,、,,。 四四四 ,,~~四 四 四 四 四 四 四 四 四四四 四四 四四四四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四四 ,,,,一,、; 一,一。, 「」 四四 四四 四 四四四四四 四四四 「」。 、、、。「」。 ,, 四四四四四 ,一;、 101四 四 四 四 四 ,;,、。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一、,、。一,一。 50四 四 四 四 四 四 四四 四四四四 四四四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一、、。: 、,!, 「」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一,,一;,,一、。: 、,!!、。,,,,一,一! 「」 四四四四 四四四四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四四 四四四四四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四四四四四四 ,:! 。,, 「」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 西! 「」 四 四 四 四四四 四四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四四四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一, 一,。, 「」 四~~四 四 四 四 四 ,,,,。 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 ,。一,體,,。:,,!

四四南村暨其他眷村走入歷史紀實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四四南村暨其他眷村走入歷史紀實

Citation preview

  四四南村位於有「台北曼哈頓」之稱的信義區,是台北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眷村,許多攝影人喜愛到此拍照,我也不例外。

  在三十多年前,這裡曾經是平靜荒涼的台北市邊陲,台北 101、市政府一帶是兵工廠、陸軍汽基處、還有眷村;華納威秀、新光山越附近則是一大片農地;印象中有一大片是種植蕃石榴。還記得兵工廠有一條運送物資的鐵道,與仁愛路平行,穿過國父紀念館直達延吉街。而眷村附近的中強公園,當時是靶場,如今仍可以在中強公園的山壁,看到幾處被子彈打到凹陷的地方,正是當年的靶位;高中時代每次教官帶領我們到這裡打靶,都會經過四四南村。

  從市政府的刊物得知,四四南村是台北市的第一個眷村,主要提供給民國37年從青島遷台的四十四兵工廠眷戶居住;因地緣的關係,眷戶多半來自山東和河南。後來,隨著來台的部隊增加、結婚生子,四四南村不敷使用了,於是 40

年又在附近增建了四四東村和西村。西村的居民以校、尉軍官為主,階級高、收入豐,因此居住環境較好,家家戶戶都有前後院。

  而居住在四四南村的以技工居多,職務薪水較低,這點也反映在他們的居住環境上~~最早期的眷村,由於時局動盪,居們大多是暫住,認為短期內就要返回大陸,每一戶往往僅以布幔相隔,而村裡、村外也以簡陋的竹籬笆圍界;因而許多人慣以「竹籬笆」一詞,代表這一段獨特的歷史記憶。由於四四南村每戶住宅的空間狹小,鄰居往往共用廚房、衛浴,也充分表現自助人助的「克難精神」目前保留的幾棟眷村房舍中,仍可看出村內的狹小巷道、洗衣溝渠、公共廁所、

自治會辦公室的緊密鄰里關係。眷村聚落雖然老舊簡陋,卻透露出濃郁的「同甘共苦」人情味。

  曾幾何時,眷村四周已經一躍成為台北地價最高的地方;如今在世貿、台北101等許多現代化的摩天大樓環伺之下,低矮的眷舍顯得格外突兀;它始終靜靜地在那裡,有種歷經滄桑、興亡看飽的感覺。

  我並非眷村子弟,這幾年來會對四四南村有興趣,或許因為小時候家住眷村旁邊,而當兵時在聯勤總部服預官役,自然也對總部所轄的四四南村有印象。記憶中,三、四十年前的台北到處都有眷村;我家鄰近便有梅園三村、龍江新村龍江一村、六和新村等眷村,因此小學、國中同學有許多眷村弟。我家隔壁就是一戶軍眷散戶,僅以一道矮牆相隔。

  在 50年代自苗栗搬到台北,落腳於一處閩南人、北上打工客家人、外省人等各種族群雜居的貧民區。當時鄰居特別告誡:住在隔壁那位「穿旗袍的老女人」很兇、很怪,不要和她打交道!據說大陸撤退時,在逃難途中失去了她的幼兒,因而變得十分怪異。她有一位上校弟弟,每回來探望時,都會帶來一些食物上校離開後,我們常會發現,她在牆頭放置一些糕餅、水果。鄰居特別叮嚀:「不要拿、不要吃,可能有毒!是要害我們的!」因此往往等到水果爛掉、糕餅發霉都乏人問津。然而,當時貧窮極了,兒童除了三餐,難得有機會吃其他零食,有一回耐不住美食誘惑,還是偷偷吃了一塊脆餅!

  台北在地的閩南人稱那些外省人為「阿山仔」,告訴我們:「他們是來統治我們的!」。儘管如此,班上幾位眷村同學除了講話腔調不同之外,都和我們相處得很好;他們的便當經常是鍋貼、水餃等麵食,偶而也會和我們分享;有位同學還會唱京劇,至今還記得他說:「我唱的是西皮調!」

  鄰居劉伯伯偶而會說起年輕時參加國共內戰的事蹟,記得他有一雙行軍裹腳布,功能和現在軍裝的「綁腿」一樣,已經破舊不堪了還捨不得丟。他的年齡已經大到該稱為爺爺了,而子女的年紀卻和我們相仿~~我們不喜歡脾氣粗暴的劉台生,但是他的妹妹劉念湘很可愛,講話聲音細緻悅耳,常會將臉貼在紗門後面看我們玩,卻不敢加入我們。

  上了國中,我們的活動範圍逐漸延伸到附近的眷村。有一回到梅園三村打籃球,和村裡少年因為肢體碰撞演變成鬥毆,我們寡不敵眾,狼狽的逃出村子。後來住眷村的同學小馬說:下次來眷村打球,就報我名字,我罩你!

  國三那年,幾位同學到圖書館K書準備高中聯考,阿東「把」到一位鄰校女生,名字至今記得是叫~~林蘭英。她臉上有幾顆粉刺,頭髮剪到與耳齊,很秀氣

那天傍晚,阿東邀我們一起陪她回家。她家住婦聯四村,剛進村子就發現幾位少年用不懷好意的眼光看我們;當我們離開時,一群少年拿著木棒殺氣騰騰地追過來:「#@%! ,混哪裡的?敢[把]我們村裡的馬子,有種別跑…..」不跑才怪,我們沿著敦化北路亡命逃竄,阿東短暫的戀情也就此宣告結束。 (附註:「把」相當於現在的「搭訕」、「結交」;而「馬子」當然就是「妹妹」啦!)

  至於離家有大半個台北之遙的四四南村,則是高中以後才開始有較深刻的印象。70年間,我在南港的聯勤總部服預官役,擔任政戰官,負責眷村管理、文康福利等業務;而四四南村正是聯勤總部為第四十四兵工廠所蓋的眷村,因此有所接觸。逢年過節,都要陪同長官到眷村慰問老殘榮民。

  在當時,聯勤「四四巨龍」可謂馳名中外,競賽屢次奪冠;重要節慶,或外賓來訪,都可看到牠金黃色的巨大身影,不斷在國人面前翻騰盤旋;每回演出,媒體都不忘記形容這是「象徵中華民族國運昌隆」,以現在眼光來看還真好笑。四四巨龍大約活躍了十幾年,直到民國 72年才移到陸軍汽基處。如今展示館內還陳列了縮小版的四四巨龍,其氣勢當然無法與真正的巨龍相提並論。

  到了 60年代,當初所蓋眷村逐漸老舊、加上人口激增、都市發展等因素,逐步展開眷村改建工程。當時台北市共有 148個眷村,全國有上千個眷村,從民國 

69年開始與軍方合作改建眷村,至今總共改建了 77處眷村,興建 2萬 9453

戶國宅。改建後的眷村以現代化國宅的面貌呈現,在撤除既有藩籬之後,格局、外觀已經和一般公寓完全相同,眷村的獨特文化也逐漸褪色。

  四四西村及兵工廠原址,於 72年改建為忠駝國宅,四四東村也遷建到青年國宅。當時我剛好在聯勤服役,還處理過眷舍分配的公文。四四南村的改建較晚88年眷戶才全數遷出;社區居民與文化界人士發起眷村文化保存運動,並成立四四南村文史工作室。後來市政府將四四南村正式列為「歷史建築物」,並指定其中對稱的四棟建築物予以規劃保存;92年 10月 25日,終於以信義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的新風貌展現,四四南村遂走入歷史。

~~ 原來,我們經常去拍照的地方,它的正確名稱應該稱為「信義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而真正的眷村~四四南村早已經成為歷史名詞了。信義公民會館僅僅保有眷村的局部軀殼,配合館內文物,讓年輕人多少還能了解那個時代的生活艱辛、族群隔閡,以及獨特的眷村文化。

   忽然想起念小學時,有一回偷偷拿起隔壁「穿旗袍的外省婦人」放在圍牆上的糕餅來吃,那位被稱為「很兇、很怪」的大姑突然出現在牆角,微笑的用外省腔說:「好吃嗎?這裡還有…」,那笑容其實很溫和、一點也不可怕。或許,她想接近我們,也想和我們分享那些糕餅水果,只礙於語言隔閡及大環境氛圍,讓

我們對她有所誤解。更無奈的是,在竹籬笆圍牆拆除多年以後,仍然有些人無法拆除心中的圍牆,而在每次選舉中炒作族群對立,讓人扼腕。

重新整修過的眷舍,已失真實原貌,但至少保留了部份眷村軀殼。

牆上「曹雅雯我愛妳」的「愛」字來不及寫完,同樣的婦聯新村也有被扼殺的青澀戀情。

以下順便貼出忠貞二村照片,蔣公銅像現在已經少見。

參考資料:

「窗裡窗外四四南村」:台北市信義區公所編印

「寄情眷村時」:台北市政府新聞局策劃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