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明治维新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明治维新. 背景. 明治维新. 之. 1. 内因. 闭关自守,封建落后. 落后的封建幕府统治. 幕府将军 掌握实权 天皇 是精神上的最高权威. 碍 阻. ① 江户、 大阪 、京都称为“ 三都 ”. 19 世纪中叶. ② 商品经济渗入农村,产生新兴地主.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③ 长州、萨摩、佐贺 等部分大名也经营商业和 手工工场. 致 导. ① 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迫切要求摆脱封建束缚. ② 一部分大名 因经营工商业,也有改变现状的要求. 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③ 武士 因物价上涨而破产没落,转为反幕府的力量. ④ 农民和城市贫民 起义骚动.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明治维新
Page 2: 明治维新

19

世纪中

19

世纪中

闭关自守,封建落后幕府将军掌握实权天皇天皇是精神上的最高权威①江户、大阪、京都称为“三都”②商品经济渗入农村,产生新兴地主③长州、萨摩、佐贺等部分大名也经营商业和手工工场

落后的封建幕府统治落后的封建幕府统治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碍碍阻阻

致致导导

阶级关系发生变化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①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迫切要求摆脱封建束缚②一部分大名因经营工商业,也有改变现状的要求③武士因物价上涨而破产没落,转为反幕府的力量④农民和城市贫民起义骚动

1.内因1.内因

Page 3: 明治维新

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大门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大门①1853年,美国柏利率舰队抵日,威胁幕府,先后签订《日美亲和条约》、《日美亲和条约》、《日美友好通商条约》《日美友好通商条约》②俄、荷、英、法也迫使日本缔结不平等条约

2.外因2.外因

3.前提3.前提 武装倒幕武装倒幕 ②1868年 ,倒幕派停止盲目排外 ,全力倒幕 ,终于推翻幕

①倒幕派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后果后果

日本的民族独立受到威胁,有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扫除了改革的障碍

Page 4: 明治维新

1.内容1.内容

①政治上,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废藩置县废藩置县,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②土地问题: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确认土地私有权确认土地私有权。③文化教育:实行强迫教育强迫教育,强调实业技术教育和师范教育。④经济上,废除国内重要关卡和行会制度,引进西方技术,采取统一币制,扶植私人企业,设通商司等,采取多种措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2.作用2.作用

①巩固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以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②为以后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建立独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建立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并成为亚洲强国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并成为亚洲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③改革不彻底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导致日本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3.性质

3.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

革革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

革革

Page 5: 明治维新
Page 6: 明治维新

19世纪中 期,日本的统治阶级:

天皇将军大名武士

Page 7: 明治维新
Page 8: 明治维新
Page 9: 明治维新
Page 10: 明治维新

返回

Page 11: 明治维新

返回

Page 12: 明治维新
Page 13: 明治维新

返回

Page 14: 明治维新

返回

Page 15: 明治维新
Page 16: 明治维新

返回

Page 17: 明治维新
Page 18: 明治维新

返回

Page 19: 明治维新

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日本出现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A、人民的反抗 B、西方的入侵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影响 D、幕府的腐朽统治

( C )

2、 1853年,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 D )

3、在倒幕运动中,倒幕派的主力是A、新兴地主 B、资本家 C、大名 D、中下级武士

( D )

4、日本明治维新中实行“废 藩置县”,其中的“ 藩”指A、幕府的领地 B、大名的领地 C、武士的领地 D、天皇的领地

( B)

Page 20: 明治维新

5、明治维新中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采取的中心措施是

A、土地国家化统一征收地税 B、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拍卖土地

C、国家租土地给私人建立农场 D、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拍卖

( D )

6、与戊戌变法比较,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显著背景是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

C、封建专制统治比较薄弱 D、农民阶级支持全面改革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