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神神神 神神神神神神 神神神神神神神神 神神神神神 神神神神神 神神神神神神 神神神神神

神農街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神農街. 神農街的創建 神農街的主祀神明 認識老店屋 認識五條港 認識傳統行業 認識金華府. 神農街的創建. 神農街古名北勢街,在康熙五十九年( 1720 )陳文達的 《 台灣縣志 》 中已有記載,本廟創始於道光十年,初由北勢街許姓境民共七十餘人合力捐款興建,主祀文衡聖帝(關帝爺)、李王爺、馬王爺、黃王爺,同治十三年( 1874 )由於神威顯赫,信眾日多,仍由境眾許修德捐資. 神農街的主祀神明.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神農街

神農街

神農街的創建神農街的主祀神明認識老店屋認識五條港認識傳統行業認識金華府

Page 2: 神農街

神農街的創建

☆ 神農街古名北勢街,在康熙五十九年( 1720 )陳文達的《台灣縣志》中已有記載,本廟創始於道光十年,初由北勢街許姓境民共七十餘人合力捐款興建,主祀文衡聖帝(關帝爺)、李王爺、馬王爺、黃王爺,同治十三年( 1874 )由於神威顯赫,信眾日多,仍由境眾許修德捐資

Page 3: 神農街

神農街的主祀神明• 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神農大帝稱呼很多,又稱「五谷王」、

「粟母王」、「五谷先帝」,一作「五谷仙帝」、「先帝爺」或「神農仙帝」,或稱「開天炎帝」,又因他遍嘗百草,普對各種藥草做田野調查研究,所以又被稱為「藥王大帝」。

• 神農大帝,即炎帝神農氏,是神話中的一個帝王。神農氏發明農業,相傳他親嘗百草,作為醫藥,他又定每日中午成立交換貨物的市,于是人類生活,才得更進一步,走向光明,因此,神農大帝神像的手上,還拿著串串金黃色的成熟稻穗,更顯示他時時不離本行的敬業精神。神農大帝有白、黑、紅三種不同的「臉色」,據說與他嘗百草有關。總之,他的功勞又多又大,所以不同的面貌,正表現出他多重的身份及功德。尊奉他為先農,也有稱他為藥王。

Page 4: 神農街

神農街的老店屋越過海安路的神農街,兩旁一間間兩層樓高的老房子,在 200 年前是郊商巨賈所使用的店屋。老店屋的基本結構是: 一樓臨街空間作為談恰生意的店面;

二樓為存放貨物的倉庫。 當貨物由南勢港碼頭卸下,碼頭苦力將其運到港邊店屋時,工人便由 2樓開的小門放下繩子將貨物拉上去存放。

Page 5: 神農街

五條港

♣ 清中葉之後,這片海埔新土地,五條運河「五條港」宛如五條經濟命脈,像手掌五指橫亙在台南西城外,掌握著府城商業的蓬勃榮興。

五條港文化園區範圍大約劃分是成功路以南、新美街以西、南至中正路左右,原是台江陸化所產生的河道,而五條港舊河道為分別為安海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新港墘港等五條河道。

Page 6: 神農街

神農街的傳統行業

1:49的永川大轎2:67號的西佛國3:117號的三代碗粿4:57號五條港生活環境發展工作群5:71號的金華府6:79 號赤崁文史工作室

Page 7: 神農街

神農街的金華府• 走在神農街上會發現一座特別古老的廟宇,隱藏在民宅裡,我們差一點就沒看到,儘管它的入口很窄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裡面仍有三川殿、拜亭與正殿呢!它建於清道光十年(西元 1865年),主祀「關聖帝君」,是清代八廟之一 [1]。是許姓碼頭工人所建,據說當年乘船經過不可以用手指金華府,否則會被認為是大不敬,會被痛打一頓[2]。我們去的時候,它正在維修,所以部分神像已經移到對面的金華府行館,我們去參觀時一開始還搞不清楚金華府到底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