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 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 ()(),,、、( 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 80% 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 本 ),,、; 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 ,,。 本本本本本 © 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本 本本本 體體 本 2 本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 2 章.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前言. 2-1 從外觀看個人電腦 2-2 電腦的硬體架構 2-3 電腦作業系統與軟體. 2-1 從外觀看個人電腦. 桌上型電腦 (Desktop Computer) 筆記型電腦 (Laptop Computer) All-in-One 一體成型電腦. 桌上型電腦 (Desktop Computer). 筆記型電腦 (Laptop Computer). 筆記型電腦 (Laptop Computer). in-One 一體成型電腦. 變型電腦 & 變型筆電. 8. 2-2 電腦的硬體架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本投影片(下稱教用資源)僅授權給採用教用資源相關之旗標書籍為教科書之授課老師(下稱老師)專用,老師為教學使用之目的,得摘錄、編輯、重製教用資源(但使用量不得超過各該教用資源內容之 80%)以製作為輔助教學之教學投影片,並於授課時搭配旗標書籍公開播放,但不得為網際網路公開傳輸之遠距教學、網路教學等之使用;除此之外,老師不得再授權予任何第三人使用,並不得將依此授權所製作之教學投影片之相關著作物移作他用。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第 2 章

Page 2: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2

前言 2-1 從外觀看個人電腦 2-2 電腦的硬體架構 2-3 電腦作業系統與軟體

Page 3: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2-1 從外觀看個人電腦 桌上型電腦 (Desktop Computer) 筆記型電腦 (Laptop Computer) All-in-One 一體成型電腦

3

Page 4: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桌上型電腦 (Desktop Computer)

4

Page 5: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筆記型電腦 (Laptop Computer)

5

Page 6: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筆記型電腦 (Laptop Computer)

6

Page 7: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in-One 一體成型電腦

7

Page 8: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變型電腦 & 變型筆電

8

Page 9: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2-2 電腦的硬體架構 2-2-1 電腦主機與零組件 2-2-2 CPU – 中央處理器 2-2-3 RAM – 主記憶體 2-2-4 顯示卡 2-2-5 輔助記憶體- 電腦上的儲存設備 2-2-6 主機板與 I/O 連接埠 2-2-7 LCD 顯示器

9

Page 10: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2-2-1 電腦主機與零組件

10

Page 11: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2-2-2 CPU – 中央處理器

11

Page 12: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CPU 的種類

12

Page 13: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CPU 的種類

13

桌上型電腦

Page 14: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CPU 的種類

14

Page 15: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小心!別買到過世代的舊產品

15

Page 16: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CPU 的種類 筆記型 / 平板電腦

16

Page 17: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CPU 的規格

17

速度

Page 18: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CPU 的規格

18

核心

Page 19: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CPU 的規格

19

超執行緒

Page 20: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CPU 的規格

20

快取記憶體 (Cache) : 由於處理器的運作速度飛快 , 為了提供 CPU 在執行指令運算時所需的高速存取 , 避免因等候資料而影響 CPU 的整體效能 , 所以不管是 Intel 或 AMD 的處理器 , 都會在晶片內整合不同層級的『高速緩衝儲存區』 , 如 L1 (Level 1) Cache、 L2 (Level 2) Cache 與 L3 (Level 3) Cache 。

Page 21: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2-2-3 RAM – 主記憶體

21

Page 22: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RAM 的種類

22

Page 23: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RAM 的基本規格

23

Page 24: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RAM 的基本規格 名稱 / 型號 最大傳輸量

24

Page 25: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記憶體容量太多、用不完?

25

Page 26: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2-2-4 顯示卡

26

Page 27: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另一種顯卡:顯示晶片 ( 核心 )

27

Page 28: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顯示卡的輸出介面

28

Page 29: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主機 (板 ) 上的輸出介面

Page 30: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顯示卡的規格 型號 / 繪圖核心

30

Page 31: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顯示卡的規格

31

顯示記憶體

Page 32: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顯示卡的規格

32

連接介面:顯示卡與主機板連接的介面 , 如今已全面統一為 PCI Express x16 ( 或簡稱 “ PCIe x16”), 而最新的 PCIe 3.0 規格則可讓顯示卡的傳輸頻寬從原本的 16 GB / Sec 翻倍到 32 GB / Sec 。

Page 33: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2-2-5 輔助記憶體- 電腦上的儲存設備 硬碟機- HDD 與 SSD

33

Page 34: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硬碟機- HDD 與 SSD

34

Page 35: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兼顧效能與容量 - SSD / HDD 混合技術

Page 36: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兼顧效能與容量 - SSD / HDD 混合技術

Page 37: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行動硬碟』是什麼樣的硬碟?

Page 38: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光碟 / 燒錄機

38

Page 39: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光碟 / 燒錄機

39

Page 40: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隨身碟 & 記憶卡 (碟 )

40

Page 41: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隨身碟 & 記憶卡 (碟 )

41

Page 42: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2-2-6 主機板與 I/O 連接埠

42

Page 43: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主機板的種類

43

Page 44: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主機板的種類

44

Page 45: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晶片組 (Chipset) 的功能

Page 46: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USB 3.0 / 2.0 - 端埠數量最多的連接介面

46

Page 47: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47

USB 3.0 / 2.0 - 端埠數量最多的連接介面

Page 48: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48

USB 3.0 / 2.0 - 端埠數量最多的連接介面

Page 49: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49

USB 3.0 / 2.0 - 端埠數量最多的連接介面

Page 50: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50

USB 3.0 / 2.0 - 端埠數量最多的連接介面

Page 51: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51

USB 3.0 / 2.0 - 端埠數量最多的連接介面

Page 52: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USB 具備了向前相容的特性 高速裝置使用 USB 3.0, 才能提升傳輸表現 用 USB 埠替平板充電的問題

52

USB 3.0 / 2.0 - 端埠數量最多的連接介面

Page 53: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主機板上的 I/O 連接埠

53

Page 54: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主機板上的 I/O 連接埠

54

Page 55: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2-2-7 LCD 顯示器

55

Page 56: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LCD 顯示器 顯示器的面板類型 雙手萬能!免滑鼠的多點觸控功能

56

Page 57: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2-3 電腦作業系統與軟體

57

2-3-1 作業系統 2-3-2 應用軟體

Page 58: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2-3-1 作業系統 讓使用者能更方便地操作電腦。 使電腦資源得以更有效率地運用。

58

Page 59: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2-3-2 應用軟體

59

文書處理軟體

Page 60: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應用軟體

60

試算表軟體

Page 61: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應用軟體

61

簡報軟體

Page 62: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應用軟體 資料庫軟體

62

Page 63: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應用軟體

63

繪圖、影像處理軟體

Page 64: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應用軟體

64

多媒體軟體

Page 65: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應用軟體 網路通訊軟體

65

Page 66: 電腦的硬體與軟體

應用軟體

66

工具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