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 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电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 Upload
    genna

  • View
    50

  • Download
    8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 u. +. -. Z. 第一节: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波动方程解的物理意义 —— 前行波和反行波. 线路上可以存在两组沿着导线表面 - 地表面以一定波速度分别向 正方向或者 负方向运动的电荷。分别被称为导线的前行波(公式中的“ +” 号项)和反行波(“ -” 号项),导线的对地电压和通过导线截面的电流是波的叠加的结果。. 第一节: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行波有两个属性 以波速度 运动 这一点可以从 和 得以证明:.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Page 2: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第一节: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x

波动方程解的物理意义——前行波和反行波

( , ) ( ) ( )x x

u t x t tu u

( , ) ( ) ( )x x

i t x t ti i

Zu

Z

u

线路上可以存在两组沿着导线表面 - 地表面以一定波速度分别向 正方向或者 负方向运动的电荷。分别被称为导线的前行波(公式中的“ +” 号项)和反行波(“ -” 号项),导线的对地电压和通过导线截面的电流是波的叠加的结果。

x

Page 3: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 )x

t

0

t时刻 t+ t 时刻

0( )t xu 0( )

tt t xu

图16—2 前行波的传播

0x 0tx

x

l

0 0( ) ( )t

t t tx xu u

第一节: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 )x

t

行波有两个属性1. 以波速度 运动

这一点可以从 和 得以证明:

由 可知,该值经过 时间已向 X 正方向推进了 的距离,即 以波速度 向 X 正方向运动。

t

x t ( )u i

Page 4: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第一节: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Zui

末端的前行波来源于首端的前行波,两者存在时差 。 由于已经指定了 X 正方向为电流参考方向,故向 X 负方向运动的正电荷形成的电流是负的,即 ,反行波的电流极性与导线上电荷极性相反。

l

00

00 0

1q

Zc ui u c u LcL

u

0( )tu

( )l

tu

t首端和末端的前行波波形图

0

Page 5: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第一节: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架空线路0

0

2

2lnhr

C

00

2ln

2

h

rL

( / )F m

( / )H m

(16 5)

(16 6)

因此,波速度为:

8

0 0 00

1 13 / 300 /10 s m s

CL

电缆线路,若:

4r

波速度 150 /m s

Page 6: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2

2 20

000

1 1

2 2( ) ( ) ( )Zu L C Lu iCi

第一节: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2. 单波的电场能量等于磁场能量

对于架空线路有:

0

0

1 2 2ln 60ln

2

h hZ

r r

一般 Z=500 欧姆,分裂导线 Z=300 欧姆对于电缆线路, Z 大约几十欧姆

线路上有两组电荷沿导线 - 地同步地以波速度分别向 X 正方向或 X 负方向运动,它们在空间建立了电磁场,造就了导线上的电压和电流。在此,导线——介质——大地起到了引导电磁波的作用。因而这个过程被称为波过程。

Page 7: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第一节: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线路波阻抗与集中参数电阻的区别

u u Zi i

Z R

u Ri

R

Zui

Eu

EE

REU

波通过线路无电压降落,向远方扩展的电磁能量储存

电流通过电阻有电压降落能量消耗

1.

Page 8: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u Zi

第一节:单相均匀无损耗线路上的行波

2. 线路与外界打交道的只是端点的长度元,中间只是起到波的传播通道的作用。

3. 要把波的传播方向和电压、电流正负号严加区别,负波并非就是朝 X 负方向运动的波,只有 的波才被确认为反行波。

4. 如果导线上既有前行波,又有反行波,则该点 。u Z

i

Page 9: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线路2

线路1

1u

12 Au u

22 Au u

11u

A

图16-3 波的计算

2 22 1 1 2

221 22 1

1 12 22 2( ) ( )u u L L C Lu iC Ci i

第二节:波的折射和反射

一 . 计算节点电压的等值电路(彼德逊法则)

如果

及产生 。1 1( )u i

Page 10: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1 1 1u u u

1 11

1)(

Zu u i

11 1 12u u iz (16 9 )a

11 1 1

1( )2u u iz

第二节:波的折射和反射

对于图 16-3 中节点电压的计算,涉及到载波线路的端口等值电路。

端口的等值电路:

由上两式可得:

当前波到达末端时,可以因端点的阻抗差异而取不同的电压、电流值。但线路 1 侧的 值必须满足( 16-9a) , 以保证前行波在线路 1 末端的值不变。

,u i

Page 11: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第二节:波的折射和反射

转换成计算节电电压的等效电源形式:

11 1 12u i uz (16 9 )b

1u

A1z

12u

1z1i

A1i

A

1u

A1z 2z

1z

A

2z

2i

1

1

2uz

1z

2u

端口==〉 ==

==〉

节点上 1 2u u

1 2i i

21 2 22 zu i i z

Page 12: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22 1

1 21

2zu u uz z

(16 12)

0 2 折射系数

2 11 1 1 1

1 21

z z uu u u uz z

(16 13)

1 1 反射系数

1

第二节:波的折射和反射

彼德逊法则与戴维南定理吻合。 求解若干个空间上割裂的彼此之间存在波时差的“点”元件——R、 L、 C 电源与线路终端的微分元。 等值电路计算的一种形式是用折射系数 和反射系数 。

Page 13: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2( )z 2 1

1 0u u

1 0u u

x 1 02u u A

01 zui

01 zui

A

10i

x

图 16-4

第二节:波的折射和反射 下面对几种典型情况进行计算分析,进一步搞清楚折反射的物理意义。1. 末端开路

2. 末端接地 2( )z 0 1

01 zui

01 zui

x A

1 0u u

1 0u u A

2 2

1 1

( 2, 1)i i

i ii i

Page 14: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 )R Z 1, 0

1u

10u

R Z

第二节:波的折射和反射

3. 末端接有与线路阻抗匹配的电阻器

4. 末端接有电阻 ( )R Z

,R Z 1 2 12u u u

,R Z 2 10 u u

介乎开路-匹配

介乎短路-匹配

Page 15: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第二节:波的折射和反射二 . 由几条线路同时来波时的节点电压计算

1

1z

2z

2

xmumxu

m

mz

n

xnu

xu

x

xz

nxunz

( )a

( )xti

A

1

1

2 xuz

1z xznz

2 nx

n

uZ

A ( )xtu

x

( )b

( )xti

( )xtu

( )c

SY xYSi

图16-5 又几条线路同时来波的节点电压计算

1

2nmx

Sm m

ui z

1

1n

m n

Y Y

1x

x

Y z

S

xS x

iu Y Y

(16 14 )a

xm x mxu u u

Page 16: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第二节:波的折射和反射例:母线上有几条架空线,其中一条有雷电波电压 U0 ,假设所有线路阻抗波均为 Z 。试求母线电压 Ub 。

解:

1 0 0

2b b

n

nu u U U

因为

所以

每条线路都有从母线向变电所外传播的电压波 ,bm bu u

进波线路有反射波

n

0U

bu

bu

bu

Z

Z

Zb

0

2 n

n U

0, , , 02x S xS

n

Z Zuiz Y Y

02b nuu

Page 17: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第三节:波通过并联电容和串联电感

2u

1u

'

A

A

1z 2z

1 0u U

C

1zA

1

sC2z02

sU

1 2//z z

'

A

1

sC0

sU

( )a

( )b

图16-7 波通过并联电容

2 0( ) (1 )2 C

t

t Tu u e (16 16 )a

2

1 2

2zz z

1 2

1 2C

Cz zT z z

(16 18)

Page 18: 电气工程基础电子教案

2u

2u

第三节:波通过并联电容和串联电感

结论:

1. 电容电压不能突变, 按指数上升,波的陡度下降。

2. 电容 t= 无穷大时开路,不影响 的最终稳态值。

121 u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