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1 5分鐘,看懂 免試入學 謝志誠 2014/06/25 2014/07/10(更新)

5分鐘,看懂 免試入學 - 國立臺灣大學3 不要懷念過去,先面對現實吧!12年國教開始實施,高中職入學方式已經改變,有 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5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1

    5分鐘,看懂免試入學

    謝志誠2014/06/25

    2014/07/10(更新)

  • 2

    不要以為跟你無關

  • 3

    不要懷念過去,先面對現實吧!

    12年國教開始實施,高中職入學方式已經改變,有

    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

  • 4

    「先」辦理免試入學「再」辦理特色招生

  • 5

    也就是,要

    先參加會考,

    申請免試入學;有錄取、有滿意就去報到,

    不滿意再參加特色招生,

    或申請第二次免試入學。

  • 6

    會考

    二次免試

    入學

    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

    五月 六月 七月

    錄取&報到入學

    錄取&報到入學

    錄取&報到入學

    入學流程

    ☆103/3/10 教育會考報名☆103/5/17-5/18 教育會考☆103/6/9第一次免試入學報名☆103/6/20第一次免試入學放榜☆103/6/23第一次免試入學報到☆103/6/24-6/25特色招生報名☆103/7/12-7/13特招考試☆103/7/28-7/29繳志願卡☆103/8/4錄取學校放榜☆103/8/5高中職報到☆103/8/6-8/7第二次免試入學報名☆103/8/14第二次免試入學放榜

  • 7

    免試入學~~~

    如果,報名人數少於學校招生人數,

    就全額錄取(也就是所謂的「登記模式」);

    但,報名人數高於學校招生人數,

    就必須與其他競爭者進行

    超額比序(也就是所謂的「適性輔導入學」 )。

  • 8

    哦,原來免試入學=

    「會考」+「超額比序」

    不是「免」試!也不是只有「考」試!

  • 9

    那,特色招生?

    就是「考」試囉!

    就是考試招生啦!分為:

    甄選入學(科學班、藝能班),考術科,並以表演、術科測驗分數及志願辦理入學。

    考試分發入學(明星高中職),考學科(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不一定每科都考,校方也可加權計分。

  • 10

    入學名額,怎麼分配?

    注意!75%免試入學和25%特色招生,比例分配是以招生區為範圍,不是單一學校。例如,基北區有75%是免試入學,25%是經由甄選入學及考試分發入學,並非單一學校招生名額的分配比例,基北區自行協調25%如何分配。

    免試入學,至少佔75%以上的高中職(含五專)入學名額;第一次免試入學的空額,可以開放辦理第二次。

    特色招生,最高佔25%!

  • 11

    103學年度入學名額?

  • 12

    會考,怎麼考?

    就像過去的基測、聯考一樣,考

    「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

    還外加一科叫《寫作測驗》、也就是俗稱的《作文》啦。

  • 13

    會考,怎麼算?

    先喘一下~~~分兩個部分: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寫作測驗。

  • 14

    第部分,這樣評量

    各科評量結果分為3個等級精熟(A)、基礎(B)及待加強(C):精熟(A)等級前25% 標示為A++精熟(A)等級前26~50%標示為A+基礎(B)等級前25%標示為B++基礎(B)等級前26~50%標示為B+

    A++、A+、B++、B+就是比序所說的「等級加標示」!

    在超額比序裡,A等級者得6分,B等級者得4分,C等級者得2分。【因區不同有異】

  • 15

    誰A?誰 B?誰C?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在會考後召開計分會議,邀請國中老師、大學教授、測驗專家等針對題目判斷,

    找出「精熟」與「基礎」等級程度應答對的題數,判定適當的分界點。

  • 16

    0~180~220~90~120~18C待加強

    19~2723~3410~1413~2119~29B28~3535~4215~1722~2630~34B+36~45

    19~45

    43~5223~52

    18~2110~21

    27~3213~32

    35~4019~40

    B++基礎

    46~4953~5622~2333~3541~42A50~5157~592436~3743~44A+52~54

    46~54

    60~6353~63

    25~2722~27

    38~4033~40

    45~4841

    ~48

    A++精熟

    自然社會數學英語國文

    揭曉:

    資料來源:http://cap.ntnu.edu.tw/1030602.html

    等級程度vs.答對題數

    哇咧!多錯一題,從A降到B

  • 17

    會考結果:

    25.25%19.95%33.40%33.73%17.34%C待加強28.51%30.06%22.76%24.32%31.87%B16.46%15.97%12.06%10.76%15.81%B+15.41%

    60.38%17.55%

    63.58%15.31%

    50.13%14.23%

    49.31%18.55%

    66.23%B++

    基礎

    6.58%7.16%6.98%7.83%5.76%A3.50%5.05%3.10%4.87%5.11%A+4.29%

    14.37%4.26%

    16.47%6.39%

    16.47%4.26%

    16.96%5.56%

    16.43%A++

    精熟

    自然社會數學英語國文

    資料來源:http://cap.ntnu.edu.tw/1030605-1.html

    等級加標示人數百分比統計表

  • 18

    第部分,這樣評分

    寫作測驗評分等級(會考結果):六級分 ( 1.67%)五級分 (16.27%)四級分 (58.09%)三級分 (15.47%)二級分 ( 4.57%)一級分 ( 1.84%)○級分 ( 2.09%)

  • 19

    4A+1B4級分?五科(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中

    四科為A+、一科為B;

    作文得到4級分。

  • 20

    01 適性輔導建議02 學生志願序03 就近入學04 扶助弱勢05 學生畢(結)業資格06 均衡學習07 多元學習表現

    ○獎懲○品德(出缺席、記過紀錄)○健康體適能○服務學習○幹部○社團○競賽成績○技職證照或資格檢定

    08 國中教育會考表現

    超額比序,比哪些?教育部訂有

    8大項:

  • 21

    原來,

    會考只是「超額比序」的一個項目而已,

    怪不得叫「免試入學」。

  • 22

    全國一「制」?

    全台15區的高中職免試入學

    「超額比序」項目及比重都

    不太一樣!

    圖片來源:http://www.edtung.com/Helps/ExplainFor12YearEducation.aspx

  • 23

    多元學習表現上限30分

    志願序上限30分

    國中教育會考上限30分

    均衡學習上限18分

    服務學習上限12分

    健體、藝文、綜合三領域,五學期平均成績及格者,各得6分。

    每學期服務滿6小時以上得4分,由國中學校認證。

    第1志願30分,第2志願29分,每個志願序差1分,第10志願21分。第11∼20志願20分。第21∼30志願18分。

    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五科:精熟等級(A)得6分、基礎等級(B)得4分、待加強等級(C)得2分。

    基北區

  • 24

    三大項總積分

    多元學習表現得分

    會考五科得分加總

    國文得分 數學得分

    英語得分社會得分自然得分作文級分志願序得分

    會考等級加標示加總

    社會成績等級加標示

    英語成績等級加標示

    數學成績等級加標示

    國文成績等級加標示

    自然成績等級加標示

    超額錄取

    第二階段免試入學,比序項目及方式與第一階段免試入學相同。

    基北區

  • 25

    依總積分進行比序。

    第順次比序同分者,依多元學習表現得分比序。

    第順次比序同分者,依「序」就會考得分加總、國文得分、數學得分、英語得分、社會得分、自然得分、作文級

    分進行比序。

    第順次比序同分者,依「志願序」得分進行比序。

    第順次比序同分者,依會考成績「等級加標示」加總比序

    第順次加總比序同分者,依「序」就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進行成績「等級加標示」比序。

    第順次比序相同者,增額錄取。

    基北區

  • 26

    基北區

    同為會考精熟級:5A++>4A++1A+>3A++2A+>3A++1A+>3A++>2A++3A+>2A++2A+>2A++1A+>2A++1A++4A+>1A++3A+>1A++2A+>1A++1A+>1A++>1A+。

    同為會考基礎級:5B++>4B++1B+>3B++2B+>3B++1B+>3B++>2B++3B+>2B++2B+>2B++1B+>2B++>1B++4B+>1B++3B+>1B++2B+>1 B++1B+>1B++>1B+。

    部分科目為精熟級與部分科目為基礎級:依前開比序順次進行比序,且 A++>A+>B++>B+。例:3A+2B++>3A+1B++1B+。

    加總按最高標示(A++、A+、B++、B+)科目數多寡擇優錄取,比序順次如下:

    單科等級加標示比序順次:A++>A+>A>B++>B+>B>C

  • 27

    比序過程,會變的,是「志願序」得分。

    例如,進行「○○高中」比序時,

    若考生甲、乙、丙、丁

    分別以○○高中做為第4、3、2、1志願,則考生甲、乙、丙、丁的「志願序」得分

    分別為第4、3、2、1志願所對應的分數(以基北區為例:27、28、29、30)。

    「志願序」得分隨著分發學校不同而變動,

    總積分也跟著變動!

    補充叮嚀~

  • 28

    到這裡,

    您知道,

    關鍵在哪裡嗎?

    外面都說是「作文」,

    應該「不是」吧!

  • 29

    關鍵,

    在於太複雜,除「極端優秀」的同學沒有困擾外!

    多數同學處在雲深不知處中,

    不知道上下前後左右還有多少人?

    填寫志願,像在下賭注!

  • 30

    怎樣,

    很頭痛喔!

  • 31

    怎麼辦?

    申請免試入學不滿意,或沒有錄取的,

    就參加「特色招生」或申請

    第二次「免試入學」囉!

  • 32

    21,45114,96414,987全國2,8031,8841,888高雄區1,8271,5421,544臺南區

    單獨辦理9393嘉義區705500500彰化區

    4,6463,3353,348中投區1,239792793竹苗區1,3661,0811,083桃連區8,8655,7375,738基北區

    報名人數實際名額核定名額就學區

    第一次免試入學增額錄取名額23名。

    特色招生名額

  • 33

    二次免試入學名額

  • 34

    二次免試入學名額

  • 35

    唉,

    有人就喜歡把簡單的問題

    複雜化!拼湊出一堆理由,

    卻講不清楚!